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差压负迁移

差压负迁移

差压负迁移
差压负迁移

水冷塔液位波动的处理及量程迁移

何小川

摘要:本论文详细阐述了二车间9月份水冷塔液位控制室仪表显示波动过大的原因及处理过程,同时对差压变送器的量程迁移作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水冷塔、仪表、控制系统、量程迁移

一.概述

水冷塔是一种混合式换热器。从空冷塔来的温度较高的冷却水(35℃左右),从顶部喷淋向下流动,切换式换热器来的温度较低的污氮气(27℃左右)自上而下的流动,二者直接接触,既传热又传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换热过程。一方面水的温度高于污氮气的温度,就有热量直接从水传给污氮,使水得到冷却;另一方面,由于污氮比较干燥,相对湿度只有30%左右,所以水的分子能不断蒸发、扩散到污氮中去。而水蒸发需要吸收汽化潜热,从水中带走热量,就使得水的温度不断降低。这种现象犹如一杯热开水放在空气中冷却一样,热开水和空气接触,一方面将热量直接(或通过容器壁)传给空气,另一方面又在冒汽,将水的分子蒸发扩散到空气中而带走热量(汽化潜热),使热开水不断降温,得以冷却。为了防止水分的过度流失,在塔的顶部设置了防雾环,这样空气中的一部分水分就又回到了水中。水冷塔的底部积聚了已经经过冷却的水,水的液位经过PID控制保持恒定,这样就可以保证水冷塔有良好的液封。冷却的水从水冷塔的底部流出经过高压泵又流入空冷塔去冷却空气。二.故障现象

二车间在9月初重新启动投入生产,在正常生产后发现控制室仪表显示水冷塔的液位波动幅度比较大,严重超出了正常的波动范围。操作人员立即到现场核查就地显示仪表(翻板液位计),发现现场就地显示的水冷塔液位并没有大的波动,这说明控制室仪表显示的液位波动是假信号。经过仪表工作人员的观察发现每次在污氮放空阀切换时控制室仪表显示的波动都非常大,波动经过大约4秒后有回到正常值。

三.故障分析及处理

水冷塔液位的测量方式是通过测量塔顶与塔底的差压,然后通过物理运算而得到的。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在于差压是不是能够准确的得到。归根结底控制室仪表显示液位的波动就是变送器两端差压的波动。在正常的情况下,变送器对差压的测量有一定的滞后,所以差压有一定的波动是正常的。但是现在差压的波动幅度过大,说明变送器对水冷塔内差压的测量存在这着严重的滞后。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一般为测量管路堵塞;变送器正负压室脏污;经检查变送器的正负压室均无脏污现象,那么问题就在引压管上。引压管对压力导输不畅导致塔内压力测量滞后。正管测量的塔内水底部的压力,基本上是静压。由于水的压容系数很小,所以水传播压强的能力是很强的。正管只要不完全堵塞压强就能及时的传送到变送器的正端,所以正管出问题的几率很小。负管主要传输的是气体的压力,考虑到水冷塔内环境的特殊因素,负管内的气体含有大量的水蒸气,长期使用会使导压管内垂直段产生积水,从而影响变送器对真实差压的测量,另外负引压管长期和潮湿的空气相接触容易被氧化而堵塞负管。

知道了故障的原因,那么处理起来就相对容易的多了。将负导压管一端从变送器的负端拆下,另一端从法兰处拆下。利用仪表气对管路进行吹扫和清污。问题解决后将负压管回装。

眼前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回想一下问题产生的原因室因为导压管长期工作在潮湿的空气中,被空气氧化、腐蚀而导致的堵塞。如果就象上述的处理,时间长了肯定还会出现同样的问题。所以要专门针对负管采取一些措施想办法阻止潮湿的气体进入导压管,但又不能阻碍压力的传输。最实惠的办法就是向负管内注水。将负管的垂直段注满水,就可以有效的阻止潮湿气体对导压管的腐蚀。但是负压管内多了水压这个静压,需要对变送器的量程进行迁

移才能得到真实的差压。利用手操器可以改变变送器量程的设置。

四.量程迁移

量程迁移顾名思义就是把变送器的量程进行一下改变使之能够适应现场的应用。现在我们以上述量程迁移为例讲述量程迁移的原理和操作。

水冷塔的差压变送器在正常情况下的理论测量公式为:

△P=P正-P负

(△P为变送器的显示值,P正为塔低压力,P负为塔顶压力,P水为负压管内水的静压,P迁为量程迁移量)

现在负管由于现场需要注满水,那么水在负管内形成一个静压P水在不进行量程迁移的情况下它的测量公式变为:

△P=P正-P负-P水(经测量P水为1.6Kp)

很明显我们看到变送器的测量值较真实值少了一个P水,为了得到真实的差压我们就需要通过量程迁移来实现。现在我们先看一下正常情况下和负管注水情况下变送器的测量图:

很明显我们就能看出来负管注水后差压的测量范围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如果用原来的量程已经不能正确的显示水冷塔内的水产生的差压,因此需要对变送器的量程作一下改变使之能正确的显示塔内水的差压。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只要将该图的纵坐标轴向横坐标轴的负轴移动1.6(图中虚线所示)我们就能重新使4和20mA点对应塔内水液位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这样我们经能获得它的新量程。而变送器的测量公式也就变为:

△P=P正-P负-P水+P迁

P水和P迁的值大小相等可以相互抵消,从而变送器就又能够真实的显示塔内水产生的差压

了。

以上以水冷塔差压变送器为例介绍了量程负迁移,关于正迁移只要将上图的纵坐标轴向横坐标轴的正方向迁移即可,当然相应的测量公式也要作变动,其工作原理使一样的,这里不再复述。

五.小结

通过参加这次二车间水冷塔控制室仪表显示液位波动过大的维修,我体会到遇到问题首先做的就是冷静,详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才能迅速地排除故障。盲目地操作只会使问题更加恶化。

参考文献

仪表工化学工业出版社

安钢制氧厂2003年度论文汇编制氧厂技术教育科

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

(1)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的三种类型。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零迁移指两种学习间不存在直接的相互影响,有时也称为中性迁移。 (2)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的划分。 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侧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3)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进行的划分。 如果是前面的学习影响后面的学习,则称为顺向迁移。 逆向迁移指后面的学习影响前面学习所形成的经验结构。 (4)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所进行的划分。 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5)自迁移、近迁移和远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范围的不同所进行的划分。 如果个体所学的经验影响相同情境中的任务的操作,则属于自迁移。 近迁移即把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的学习情境比较相似的情境中。 如果个体能将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的学习情境极不相似的其他情境中时,即产生了远迁移。 (6)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 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7)低路迁移与高路迁移 根据迁移的自动化程度的不同将迁移分为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 低路迁移指经过充分练习的技能自动迁移,不需要反省性思维。 高路迁移涉及有意识地应用先前习得的抽象知识于新的情境。

压力和差压变送器详细详解使用说明书复习进程

压力和差压变送器详细使用说明 (一)差压变送器原理与使用 本节根据实际使用中的差压变送器主要介绍电容式差压变送器。 1. 差压变送器原理 压力和差压变送器作为过程控制系统的检测变换部分,将液体、气体或蒸汽的差压(压力)、流量、液位等工艺参数转换成统一的标准信号(如DC4mA~20mA 电流),作为显示仪表、运算器和调节器的输入信号,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检测和自动控制。 差动电容式压力变送器由测量部分和转换放大电路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测量转换电路 图1.2 差动电容结构 差动电容式压力变送器的测量部分常采用差动电容结构,如图1.2所示。中心可动极板与两侧固定极板构成两个平面型电容H C和L C。可动极板与两侧固定极板形成两个感压腔室,介质压力是通过两个腔室中的填充液作用到中心可动极板。一般采用硅油等理想液体作为填充液,被测介质大多为气体或液体。隔离膜片的作用既传递压力,又避免电容极板受损。

当正负压力(差压)由正负压导压口加到膜盒两边的隔离膜片上时,通过腔室内硅油液体传递到中心测量膜片上,中心感压膜片产生位移,使可动极板和左右两个极板之间的间距不相对,形成差动电容,若不考虑边缘电场影响,该差动电容可看作平板电容。差动电容的相对变化值与被测压力成正比,与填充液的介电常数无关,从原理上消除了介电常数的变化给测量带来的误差。 2. 变送器的使用 (1)表压压力变送器的方向 低压侧压力口(大气压参考端)位于表压压力变送器的脖颈处,在电子外壳的后面。此压力口的通道位于外壳和压力传感器之间,在变送器上360°环绕。保持通道的畅通,包括但不限于由于安装变送器时产生的喷漆,灰尘和润滑脂,以至于保证过程通畅。图1.3为低压侧压力口。 图1.3 低压侧压力口 (2)电气接线 ①拆下标记“FIELD TERMINALS”电子外壳。 ②将正极导线接到“PWR/COMN”接线端子上,负极导线接到“-”接线端子上。注意不得将带电信号线与测试端子(test)相连,因通电将损坏测试线路中的测试二极管。应使用屏蔽的双绞线以获得最佳的测量效果,为了保证正确通讯,应使用24AWG或更高的电缆线。 ③用导管塞将变送器壳体上未使用的导管接口密封。 ④重新拧上表盖。 (3)电子室旋转 电子室可以旋转以便数字显示位于最好的观察位置。旋转时,先松开壳体旋转固定螺钉。 3. 投运和零点校验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逆向迁移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逆向迁移 摘要:迁移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任何人的创新能力均可用这个公式来估计:“创新 能力=知识量*迁移能力”,新发明源于知识的迁移,迁移现象是十分广泛的,它涉足于生产、生活、学习的各个领域,它表现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各个方面。随着教育事业的发 展和对教学质量要求的提高,所以迁移的理论在各科教学活动中都有所体现。 The migra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learning process .Anyone's creative ability all can estimate with this formula ,"Creative ability= knowledge quantity* move an ability", the new invention comes from the migration of[with] knowledge, moving the phenomenon is very extensive, it sets foot in produce, life, study of each realm, it expresses in the knowledge, technical ability, emotion, attitude of each aspe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business and to teaching quality request of exaltation, so in theory relocation sections are embodied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关键词:迁移正迁移负迁移上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顺向迁移逆向迁移迁移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人们在教学中越来越认识到学习迁移的重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各学科和各种技能之间,或同一学科和技能各个不同部分之间,存在 程度不同的彼此相互影响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学习的迁移。 在心理学中,所谓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如果按照迁移的效果分,可以划 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为正迁移;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的,称之为负迁移。如果按照学习顺序分,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顺向迁移,后继学习对 先前学习的影响是逆向迁移。知识的迁移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都表现出来并发挥作用,在学校 教育中,正迁移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相反,负迁移不利于教学 质量的提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尽量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正迁移,防止负迁移的产生。促 使学生将学到的新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解决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 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迁移的方法就是通过类比推理,沟通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然 后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教师应把握迁移规律,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一般原理,发展 概括能力,学会运用比较方法,促进学生自觉地产生正迁移、减少和防止负迁移。 尤其在中学阶段,随着知识信息量的加大以及训练量的增加,迁移作用十分显著,但是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顺向迁移,而对逆向迁移的研究和使用不够充分,忽 视了逆向迁移的作用。学习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在有意义的学习中,新的知识 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可能构成下位关系、上位关系或并列结合的关系,因此,有意义的 学习就有可能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或并列结合学习。在数学教学中主要应培养学生这三 类知识迁移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探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逆 向迁移的规律,对于充分地发挥迁移的作用,提高数学的教与学的水平,都将有着十分重要 的意义。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揭示逆向迁移的若干规律: 一、下位学习中的逆向迁移规律与教学。 心理学的研究与学校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知识在包摄和概 括的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那么这时的有意义的学习称为下位学习,在下位学习中,

差压变送器负迁移

差压变送器负迁移用差压变送器测量锅炉汽包液位时,应很好地注意负迁移的问题,即当汽包液位在最低液位时,差压变送器输出应指示O%,而当汽包液位在最高液位时,差压变送器输出指示100%.因此,在进行测量时,应将气相即高液位接在变送器的负压侧,将液相即低液位接在变送器的正压侧,将差压变送器进行全量程负向迁移,即将(O—h)毫米水柱(1mmH2O 9.8P)迁移成(-h~O)毫米水柱.当用电动仪表测量时,当在负压侧不加测量信号时,变送器输出应为2OmA(电Ⅲ型),如在负压侧加上全量程信号时,则变送器输出应为4mA(电Ⅲ型).从双室平衡容器引出的管线接至差压变送器,差压变送器负压侧的液位高度由于汽包蒸汽的冷凝作用,双室平衡容器负压侧的冷凝液始终是满的,加在差压变送器负压侧的液位始终是最大的,而变送器正压侧的液位则随着汽包液位的变化而同步变化,当汽包液位在设计零位时,变送器输出最小;而当双室平衡容器的冷凝液水被排完时,变送器输出应指示最大,所以变送器正压侧的水柱高度永远小于负压侧的水柱高度(汽包实际水位全满除外),也就是正压侧所受的压力永远小于负压侧所受的压力,当汽包实际水位全满时,变送器正,负压室的

水柱高度相等,变送器输出满刻度,就和当汽包液位在设计零位时,把负压侧液位冷凝液全排光指示是一样的.全负迁移的差压变送器在正常生产时,如果负压侧漏水,即双室平衡容器的冷凝液不能全满时,则变送器的输出指示应该是偏离的,当然,如果双室平衡容器中蒸汽的冷凝量大于负压侧的外漏量,即能保持双室平衡容器的冷凝水恒定不变时,则变送器的输出是不会变化的.在正常生产时,由于双室平衡容器负压侧的水柱高度总是太于正压侧的水柱高度,所以变送器正,负压侧的引压管线一旦装反,则变送器正压室的压力永远大于负压室的压力,变送器输出一直最大,这种情况就和不带负迁移的变送器不一样了,因为不带负迁移的变送器引压管线一旦装反,变送器输出一直最小.当正,负导压管的排放阀稍微有点内漏,而在开车过程中确实又关不严时,如果是正导压管排放阀内漏,则一般是不影响指示的,如果是负压管的排放阀内漏,且内漏量已大于双室平衡容器内蒸汽的冷凝量时,则变送器的指示会偏高,甚至慢慢的会指向最大,而如果蒸汽的冷凝量大于内漏量,变送器输出是不会变化的.应当引起注意的是双室平衡容器负压侧的进气阀门和负压侧导压管的排放阀门即使外漏量相同,但它们对双室平衡容器负压侧冷凝水

D类辨析题

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测试D类 辨析题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此说法错误。虽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但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与以往的教育具有渊源关系,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会有不同特色的教育;同时,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同样政治经济制度下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有所不同;除此之外,教育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可能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也可能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P232) 2、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此说法错误。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知识、技能和智力等认识领域,又要评价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形成等情感领域;从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学修养、教学技能,又要评价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题干将教学评价等同与学生学业评价,缩小了教学评价的内涵,故说法错误。(P321) 3、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影响。 (或:定势会降低问题解决的效率) 此说法错误。心理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这时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积极影响。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方法,此时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消极影响。即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故说法错误。(P344) 4、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此说法错误。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的过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们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1)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 (2)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教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3)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5、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此说法错误。 (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广义的教育可能是无组织的、自发的或零散的,也可能是有组织的、自觉的或系统的。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故教育是有目的的影响人的活动。 (2)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失去这一属性的活动不能称之为教育。 (3)影响人的发展的活动可能是有目的的,也可能是自发的,只有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方可称之为教育,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用差压变送器测液位的零点迁移问题

用差压变送器测液位的零点迁移问题 什么是零点迁移?有几种情况? 差压变送器安装位置的高低造成的 为什么会出现零点迁移? 被测液体和通向差压变送器的液体不一样 零点迁移的本质是什么? 被测液体和差压变送器输出的的对应关系 测量范围、量程范围和迁移量的关系 差压变送器的输出=测量范围+迁移量 正迁移故障判断 是否=4mA 负迁移故障判断 是否=20mA 差压变送器投用 比值控制的定义 比值控制系统也叫流量比值控制系统,工业生产上为保持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比值为一定的控制叫比值控制。需要保持比值关系的两种物料中,处于主导地位物料,称之为主动量(主流量), 按主物量进行配比变化的物料,在控制过程中随主物料而变化,称之为从动量(副流量). 比值控制系统就是要实现副流量Q2与主流量Q1成一定的比值关系 比值控制系统的分类 比值控制系统分为开环比值控制系统,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等。 开环比值控制系统的应用场合及特点 适用于副流量较平稳且比值关系要求不高的场合,生产上很少用。 的波动无法克服,比值精度低。由于系统是开环的,对副流量Q 2 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的应用场合及特点 从动量控制平稳,又随主动量的变化而动,保持比值,比值更精

确。总流量不固定。 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的应用场合及特点 克服了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主动量不可控制,两个流量都有闭环不会失控,但是仪表使用较多。 现场总线技术的特点 系统的开放性 互操作性与互用性 现场设备的智能化与功能自治性 系统结构的高度分散性 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 DCS控制系统的缺点? 硬件多,投资大安装复杂维护成本高兼容性差 现场总线系统区别与DCS有哪些? 现场总线系统打破了传统控制系统采用的按控制回路要求,设备一对一的分别进行连线的结构形式。把原先DCS系统中处于控制室的控制模块、各输入输出模块放入现场设备,加上现场设备具有通信能力,因而控制系统功能能够不依赖控制室中的计算机或控制仪表,直接在现场完成,实现了彻底的分散控制。 现场总线系统的优点 以数字信号完全取代传统DCS的4~20mA模拟信号,且双向传输。 许多现场总线就地设备采用由智能化仪表管理。 组态十分方便。 现场总线在结构上只有现场设备和操作管理站两个层次,将传统DCS的I/O控制站并入现场智能设备,取消了I/O模件,现场仪表都是内装微处理器. 弹簧管式压力计的结构 弹簧管连杆扇形齿轮中心齿轮

2019年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卷(三)带答案与解析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预测卷(三)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是教育的() A.显性功能 B.隐性功能 C.正面功能 D.负面功能 2.《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A.苏格拉底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杜威 3.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 C.劳动学说 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 A.创新能力的培养 B.读写能力的培养 C.听说能力的培养 D.交往能力的培养 5.我国现在采用的学制类型是() A.六三三学制 B.单轨学制 C.分支型学制 D.双轨学制 6.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此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A.示范性 B.复杂性 C.长期性 D.创造性 7.一般来说,进入初中阶段,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都比较急剧,因此教育者应该() 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有针对性 D.抓住关键期 8.不属于义务教育特点的是() A.强制性 B.普通性 C.普及性 D.免费性 9.近年来兴起的“慕课”(MOOC)是指() A.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B.大范围深度改革课程 C.大规模设计开发课程 D.大范围深度实施课程 1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践锻炼法 D.个人修养法 1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的品德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D.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12.课堂上所有同学都正在听老师讲课,突然有个同学的书掉在地上,发出“啪”的一声响,这时同学们会不约而同地将视线转向发出声响的地方,这样的注意就是()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无意后注意 13.()是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什么联系。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工作记忆 D.语义记忆 14.赵老师拿了一枚曲别针到课堂上,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内容就是让他们尽可能多地说出曲别针的用途,赵老师旨在培养学生的()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聚合思维 D.发散思维15.小峰认为输掉学校秋季篮球比赛是因为他们的运气不好,这种归因是() A.内部、不可控、不稳定的归因 B.外部、可控、稳定的归因 C.外部、不可控、稳定的归因 D.外部、不可控、不稳定的归因 16.“先行组织者”概念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A.奥苏贝尔 B.布鲁纳 C.斯金纳 D.桑代克 17.刘老师在教学中特别关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他正处在教师发展的()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教学阶段 18.一般来说,喜欢人云亦云,社会敏感性高,爱好社交的人属于()认知风格。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19.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而暴露自己的焦虑,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这种症状是() A.抑郁症 B.恐惧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20.()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 A.教学效能感 B.教学认知能力 C.教学监控能力 D.教学操作能力 21.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 A.课堂规范 B.课堂管理 C.课堂纪律 D.课堂控制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2.有人认为:看看教材,翻翻教学参考书,写份教案就是备课。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请说出你的理由。 23.政治制度不影响教育。 24.习得性无力感与人们对失败的归因有关。 25.逆向迁移即负迁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教师的劳动具有哪些特点?

压力变送器的工作原理

压力变送器的工作原理 压力变送器的工作原理 压力变送器主要由测压元件传感器(也称作压力传感器)、放大电路和支持结构件三类组成。它能将测压元件传感器测量到的气体、液体等物理压力参数变化转换成电信号(如4~20mA等),以提供指示报警仪、记载仪、调理器等二次仪表进行显示、指示和调整。 压力变送器用于测量液体、气体或蒸汽的液位、密度和压力,然后转换为成4~20mA 信号输出。 压差变送器也称差压变送器,主要由测压元件传感器、模块电路、显示表头、表壳和过程连接件等组成。它能将接收的气体、液体等压力差信号转变成标准的电流电压信号,以供给指示报警仪、记录仪、调节器等二次仪表进行测量、指示和过程调节。 差压变送器根据测压范围可分成一般压力变送器(0.001MPa~20MPA)和微差压变送器(0~30kPa)两种。 差压变送器的测量原理是:流程压力和参考压力分别作用于集成硅压力敏感元件的两端,其差压使硅片变形(位移很小,仅μm级),以使硅片上用半导体技术制成的全动态惠斯登电桥在外部电流源驱动下输出正比于压力的mV级电压信号。由于硅材料的强性极佳,所以输出信号的线性度及变差指标均很高。工作时,压力变送器将被测物理量转换成mV级的 电压信号,并送往放大倍数很高而又可以互相抵消温度漂移的差动式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经电压电流转换变换成相应的电流信号,再经过非线性校正,最后产生与输入压力成线性对应关系的标准电流电压信号。 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水利水电、铁路交通、智能建筑、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些常用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 1 、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力学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如电阻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半导体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压阻式

对差压式液位变送器迁移的调校

差压式液位变送器的迁移 1.液位的迁移 应用差压变送器测量液面时,如果差压变送器的正、负压室与容器的取压点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就不需要迁移。而在实际应用中,出于对设备安装位置和便于维护等方面的考虑,测量仪表不一定都能与取压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又如被测介质是强腐蚀性或重粘度的液体,不能直接把介质引入测压仪表,必须安装隔离液罐,用隔离液来传递压力信号,以防被测仪表被腐蚀。这时就要考虑介质和隔离液的液柱对测压仪表读数的影响。 差压变送器测量液位安装方式主要有三种,为了能够正确指示液位的高度,差压变送器必须做一些技术处理——即迁移。迁移分为无迁移、负迁移和正迁移。 1.无迁移 将差压变送器的正、负压室与容器的取压点安装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1所示。 图1 无迁移原理图 图2 负迁移原理图 设A点的压力为P-,B点的压力为P+,被测介质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为g,则ΔP= P+- P-=ρgh+ P-- P-=ρgh;如果为敞口容器,P-为大气压力,ΔP=P+=ρgh,由此可见,如果差压变送器正压室和取压点相连,负压室通大气,通过测B点的表压力就可知液面的高度。 当液面由h=0变化为h=hmax时,差压变送器所测得的差压由ΔP=0变为ΔP=ρghmax,输出由4mA变为20mA。 假设差压变送器对应液位变化所需要的仪表量程为30kPa,当液面由空液面变为满液面时,所测得的差压由0变为30kPa,其特性曲线如图4中的(a)所示。

1.2 负迁移 如图2所示,为了防止密闭容器内的液体或气体进入差压变送器的取压室,造成引压管线的堵塞或腐蚀,在差压变送器的正、负压室与取压点之间分别装有隔离液罐,并充以隔离液,其密度为ρ1 。 当H=0时,P+=ρ1gh1 P-=ρ1g(H+h1) ΔP= P+- P-=-ρ1gH 当H=Hmax时,P+=ρ1gh1 +ρgH P-=ρ1g(H+h1) ΔP= P+- P-=ρgH-ρ1gH=(ρ-ρ1)gH 当H=0时,ΔP=-ρ1gH,在差压变送器的负压室存在一静压力ρ1gH,使差压变送器的输出小于4mA。当H=Hmax时,ΔP=(ρ-ρ1)gHmax,由于在实际工作中ρ1?ρ,所以,在最高液位时,负压室的压力也远大于正压室的压力,使仪表输出仍小于实际液面所对应的仪表输出。这样就破坏了变送器输出与液位之间的正常关系。为了使仪表输出和实际液面相对应,就必须把负压室引压管线这段H液柱产生的静压力ρ1gH消除掉,要想消除这个静压力,就要调校差压变送器,也就是对差压变送器进行负迁移,ρ1gH这个静压力叫做迁移量。 调校差压变送器时,负压室接输入信号,正压室通大气。假设仪表的量程为30kPa,迁移量ρ1gH=30kPa,调校时,负压室加压30kPa,调整差压变送器零点旋钮,使其输出为4mA;之后,负压室不加压,调整差压变送器量程旋钮,直至输出为20mA,中间三点按等刻度校验。输入与输出的关系见表1)。 表1) 当液面由空液面升至满液面时,变送器差压由ΔP=-30kPa变化至ΔP=0kPa,输出电流值由4mA变为20mA,其特性曲线如图4中的(b)所示。 1.3 正迁移 在实际测量中,变送器的安装位置往往与最低液位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3所示。容器为敞口容器,差压变送器的位置比最低液位低h距离,ΔP=P =ρgH+ρgh。 当H=0时,ΔP=ρgh,在差压变送器正压室存在一静压力,使其输出大于4mA。 当H=Hmax时,ΔP=ρgH+ρgh,变送器输出也远大于20mA,因此,也必须把ρgh这段静压力消除掉,这就是正迁移。

教育提高知识与能力辨析题

* * 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这句话是错误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 2、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此观点是正确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 (1)教学过程即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3)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往活动。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任务和学生心身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3、常言道,做事先做人,因此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德育。 此观点是错误的。做事先做人,体现了德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学校工作中应该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但这并不代表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是德育。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主要体现在: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4、(2012下,2014上)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此观点错误。直观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但不是教学目的。 5、复习上学习之母”体现的是教学的巩固性原则。 此观点是正确的。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6、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法,谈话法是启发式的教学法。 此观点错误。此观点混淆了讲授法和“注入式”、问答法和“启发式”的含义。 首先,讲授法并不等同于“注入式”教学。 (1)注入式也叫“填鸭式”或“满堂灌”,是指教师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考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接受能力,把学生看成消极、被动的客体,向学生灌输知识,要求死记硬背。 (2)讲授法分为注入式讲授和启发式讲授两种。由于讲授法是一种单向性的

压力差压变送器的应用及选型

压力-差压变送器的应用及选型 压力/差压变送器的应用及选型 1概述 在诸类仪表中,变送器的应用最广泛、最普遍,变送器大体分为压力变送器和差压变送器。变送器常用来测量压力、差压、真空、液位、流量和密度等。变送器有两线制和四线制之分,两线制变送器尤多;有智能和非智能之分,智能变送器渐多;有气动和电动之分,电动变送器居多;另外,按应用场合有本安型和隔爆型之分;按应用工况变送器的主要种类如下:低(微)压/低差压变送器;中压/中差压变送器;高压/高差压变送器;绝压/真空/负压差压变送器;高温/压力、差压变送器;耐腐蚀/压力、差压变送器;易结晶/压力、差压变送器。 变送器的选型通常根据安装条件、环境条件、仪表性能、经济性和应用介质等方面考虑。实际运用中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其用途有过程测量、过程控制和装置联锁。常见的变送器有普通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单法兰变送器、双法兰变送器、插入式法兰变送器等。 压力变送器和差压变送器单从名词上讲测量的是压力和两个压力的差,但它们间接测量的参数是有很多的。如压力变送器,除测量压力外,它还可以测量设备内的液位。在常压容器测量液位时,需用一台压变即可。当测量受压容器液位时,可用两台压变,即测量下限一台,测量上限一台,它们的输出信号可进行减法运算,即可测出液位,一般选用差压变送器。在容器内液位与压力值不变的情况下它还可以用来测量介质的密度。压力变

送器的测量范围可以做的很宽,从绝压0开始可以到100MPa(一般情况)。2压力/差压变送器介绍 差压变送器除了测量两个被测量压力的差压值外,它还可以配合各种节流元件来测量流量,可以直接测量受压容器的液位和常压容器的液位以及压力和负压。 2.1制作 从压力和差压变送器制作的结构上来分有普通型和隔离型。普通型的测量膜盒为一个,它直接感受被测介质的压力和差压;隔离型的测量膜盒接受到的是一种稳定液(一般为硅油)的压力,而这种稳定液是被密封在两个膜片中间,接受被测压力的膜片为外膜片。原普通型膜盒的膜片为内膜片,当外膜片上接受压力信号时通过硅油的传递原封不动的将外膜片的压力传递到了普通膜盒上,测出了外膜片所感受的压力。 隔离型变送器主要是针对特殊的被测量介质使用的,如被测介质离开设备后会产生结晶,而使用普通型变送器需要取出介质,会将导压管和膜盒室堵塞使其不能正常工作,所以必须选用隔离型。隔离型通常作成法兰式安装,即在被测设备上开口加法兰使变送器安装后它的感应膜片是设备壁的一部分,这样它不会取出被测介质,一般不会造成结晶堵塞。 当被测介质需求结晶温度较高时,可选用将膜片凸出的结构,这样可将传感膜片插入到设备内部,从而感应到的介质温度不会降低,这样测量是有保障的,即选用插入式法兰变送器。 隔离型变送器有远传型和一体型。远传型即外膜盒与测量膜盒之间用加强毛细管连接,一般毛细管为3~5米,这样外膜盒装在设备上,内膜盒及

压力变送器零位迁移正迁移

压力变送器零位迁移正迁移 为在实际操作中便于理解,现举例说明,如有一压力变送器,其原始规格为0~40kPa,现需调到30~40kPa(即零位具有30 kPa的下迁移,量程由40kPa减低到10kPa)其调整步骤如下: 在迁移前,先将量程调到需要的数值.按上述零位量程的调整将变送器的测量范围调到0~10 kPa,然后进行迁移。 如果零位的迁移量不大,则可直接调节零位电位器来实现.使输出为4mA。如迁移量过大时,如本例,则应关掉电源,拔出变送器的放大线路板,将短路块(见附图),拔到”正迁移(SZ)位置,然后插好放大线路板,接通电源,加入给定的正迁移起始压力(30 kPa),调节零位电位器,使输出为4mA。最后复核当输入压力册测量上限时(40kPa)其输出应为20mA,如有偏差可微调量程电位器。负迁移(负迁移的调整跟正迁移的调整大致相同)为在实际操作中便于理解,现举例说明,如有一变送器,其原始规格为0~40kPa,现需调到-10~+10kPa(即零位具有10kPa的负迁移,量程由40kPa减低到20kPa)其调整步骤如下: 在迁移前,先将量程调到需要的数值.按上述零位量程的调整将变送器的测量范围调到0~20kPa,然后进行迁移。 如果零位的迁移量不大,则可直接调节零位电位器来实现.使输出为4mA。如迁移量过大时,如本例,则应关掉电源,拔出变送器的放大线路板,将短路块,拔到”负迁移位置,然后插好放大线路板,接通电源,加入给定的负迁移起始压力(-10kPa),调节零位电位器,使输出为4mA。最后复核当输入压力在测量上限时(+10kPa)其输出应为20mA,如有偏差可微调量程电位器。

2018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考试题(答案)

2013模拟考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每题1.5分,共30分) 1、提倡发现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B)。 A、奥苏伯尔B、布鲁纳 C、班杜拉D、加涅 2、一般来说,我们在早晨和临睡前记忆效果较好,这一现象可用(B)来解释。 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 C、检索困难说D、同化说 3、每个人都有使他的潜能得到实现的需要,这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B )A、生理与安全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 4、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学会了把直接宾语变成间接宾语,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是一种(A)的学习。 A、智慧技能B、言语信息C、认知策略D、动作技能 5、某学生把学习的成功归结为自己能力强,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这个学生所作的是(A)A、稳定的内部归因B、稳定的外部归因 C、可控的内部归因D、不可控的外部归因 6、美国心理学家米勒研究发现,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为( C)信息单元。 A、1~3B、2~6 C、5~9D、15~20 7、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研究发现,学习程度为(C)时,记忆效果最好。 A、80% B、100% C、150% D、200% 8、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依据是(A)。 A、学习的方式 B、学习的内容 C、学习的目的 D、学习的层次 9、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D)。 A、成正比 B、成反比 C、线性关系 D、倒U型关系

10、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C) A、成人每天早晨做广播体操 B、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C、幼儿上幼儿园不再怕见生人 D、成人用筷子吃饭 11、“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A ) 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 C、负迁移D、逆向迁移 12、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A)。 A、领会B、实践 C、知识经验D、技能 13、从记忆方式的发展来看,高中生擅长于采用的记忆方式是(A ) A、理解B、机械 C、内隐D、无意 14、下列各项中运用了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中的强化手段的是( D ) A、对违纪学生给予批评B、对成绩下降学生给予提醒 C、对舞弊学生取消其成绩D、对犯错误学生因表现好而取消记过 15、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D) A、命题B、命题网络 C、图式D、产生式 16、我国古代先哲早就提出,学习可以“温故而知新”,从迁移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 B )。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 17、在男女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有无差异这个问题上,心理学的结论是(A)。 A、无任何差异B、男优于女 C、女优于男D、尚无定论 18、根据皮亚杰关于思0维发展阶段的划分,半数或更多的大学生思维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C)。 A、前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D、前运算和具体运算阶段之间 19、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A) A、命题B、网络 C、图式D、产生式 20、做了坏事就一定要接受惩罚,这种道德观念水平处于皮亚杰认为的( B )。

差压式压力变送器

液位计技术报告 技术报告名称:差压变送器技术报告 学院名称: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测控02 学生学号:1504200327 学生姓名:余文广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时间:至

格式说明(打印版格式,手写版不做要求) (1)任务书三项的内容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2)目录(黑体,四号,居中,中间空四格),内容自动生成,宋体小四号。 (3)章的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居中排)。 (4)章以下的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顶格排)。 (5)正文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段落两端对齐,每个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 (6)图和表中文字用五号宋体,图名和表名分别置于图的下方和表的上方,用五号宋体(居中排)。 (7)页眉中的文字采用五号宋体,居中排。页眉统一为:武汉工程大学本科课程设计。(8)页码:封面、扉页不占页码;目录采用希腊字母Ⅰ、Ⅱ、Ⅲ…排列,正文采用阿拉伯数字1、2、3…排列;页码位于页脚,居中位置。 (9)标题编号应统一,如:第一章,1,1.1,……;论文中的表、图和公式按章编号,如:表1.1、表1.2……;图1.2、图1.2……;公式(1.1)、公式(1.2)。

差压变送器技术报告 引言:本差压式压力变送器技术报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压力变送器的类型;第二部分介绍差压式压力变送器的测量原理;第三部分介绍差压式压力变送器的优点缺点适用范围;第四部分介绍一般差压变压器的结构以及设计方案;第五部分总结。 第一部分压力变送器分类 压力变送器分类。在测量仪器中,变送器的应用最广泛、最普遍,变送器大体分为压 力变送器和差压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有电动式和气动式两大类。电动式的统一输出信号为0~10mA、4~20mA或1~5V等直流电信号。气动式的统一输出信号为20~100Pa的气体压力。压力变送器按不同的转换原理可分为力(力矩)平衡式、电容式、电感式、应变式和频率式等,。 压力变送器和差压变送器的区别。单从名词上讲测量的是压力和两个压力的差,但它们间接测量的参数是有很多的。如压力变送器,除测量压力外,它还可以测量设备内的液位。在常压容器测量液位时,需用一台压变即可。当测量受压容器液位时,可用两台压变,即测量下限一台,测量上限一台,它们的输出信号可进行减法运算,即可测出液位,一般选用差压变送器。在容器内液位与压力值不变的情况下它还可以用来测量介质的密度。压力变送器的测量范围可以做的很宽,从绝压0开始可以到100MPa(一般情况) 传感器和变送器之间的区别。传感器是将一个要测量的物理量转换成另一个可以读取处理的物理量,现代控制中,这种物理量就是电信号;变送器就是将传感器初级的电信号转换成标准的电信号,例如电流信号4--20mA,0--20mA,电压信号0--10V,1--5V。初级的压力传感器是压力引起应变产生毫伏信号变化,如果传感器内已经带有放大整形电路,输出标准电流或电压信号,这样的传感器也可以称为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的叫法,是相对于早期的压力传感器都是输出毫伏信号的,现代的压力传感器大部分已经直接输出标准信号了,所以现在的压力传感器与压力变送器就有可能合而为一了。 第二部分.液位计工作原理 差压变送器,顾名思义就是测量被测介质的压强差,即△P=ρg△h。由于油罐往往是圆柱形,其截面圆的面积S是不变的,那么,重力G=△P·S=ρg△h·S,S不变,G与△P成正比关系。即只要准确地检测出△P值,与高度△h成反比,在温度变化时,虽然油品体积膨胀或缩小,实际液位升高或降低,所检测到的压力始终是保持不变的。如果用户需要显示实际液位,也可以引入介质温度补偿予以解决。 压力变送器感受压力的电器元件一般为电阻应变片,电阻应变片是一种将被测件上的压

差压负迁移

水冷塔液位波动的处理及量程迁移 何小川 摘要:本论文详细阐述了二车间9月份水冷塔液位控制室仪表显示波动过大的原因及处理过程,同时对差压变送器的量程迁移作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水冷塔、仪表、控制系统、量程迁移 一.概述 水冷塔是一种混合式换热器。从空冷塔来的温度较高的冷却水(35℃左右),从顶部喷淋向下流动,切换式换热器来的温度较低的污氮气(27℃左右)自上而下的流动,二者直接接触,既传热又传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换热过程。一方面水的温度高于污氮气的温度,就有热量直接从水传给污氮,使水得到冷却;另一方面,由于污氮比较干燥,相对湿度只有30%左右,所以水的分子能不断蒸发、扩散到污氮中去。而水蒸发需要吸收汽化潜热,从水中带走热量,就使得水的温度不断降低。这种现象犹如一杯热开水放在空气中冷却一样,热开水和空气接触,一方面将热量直接(或通过容器壁)传给空气,另一方面又在冒汽,将水的分子蒸发扩散到空气中而带走热量(汽化潜热),使热开水不断降温,得以冷却。为了防止水分的过度流失,在塔的顶部设置了防雾环,这样空气中的一部分水分就又回到了水中。水冷塔的底部积聚了已经经过冷却的水,水的液位经过PID控制保持恒定,这样就可以保证水冷塔有良好的液封。冷却的水从水冷塔的底部流出经过高压泵又流入空冷塔去冷却空气。二.故障现象 二车间在9月初重新启动投入生产,在正常生产后发现控制室仪表显示水冷塔的液位波动幅度比较大,严重超出了正常的波动范围。操作人员立即到现场核查就地显示仪表(翻板液位计),发现现场就地显示的水冷塔液位并没有大的波动,这说明控制室仪表显示的液位波动是假信号。经过仪表工作人员的观察发现每次在污氮放空阀切换时控制室仪表显示的波动都非常大,波动经过大约4秒后有回到正常值。 三.故障分析及处理 水冷塔液位的测量方式是通过测量塔顶与塔底的差压,然后通过物理运算而得到的。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在于差压是不是能够准确的得到。归根结底控制室仪表显示液位的波动就是变送器两端差压的波动。在正常的情况下,变送器对差压的测量有一定的滞后,所以差压有一定的波动是正常的。但是现在差压的波动幅度过大,说明变送器对水冷塔内差压的测量存在这着严重的滞后。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一般为测量管路堵塞;变送器正负压室脏污;经检查变送器的正负压室均无脏污现象,那么问题就在引压管上。引压管对压力导输不畅导致塔内压力测量滞后。正管测量的塔内水底部的压力,基本上是静压。由于水的压容系数很小,所以水传播压强的能力是很强的。正管只要不完全堵塞压强就能及时的传送到变送器的正端,所以正管出问题的几率很小。负管主要传输的是气体的压力,考虑到水冷塔内环境的特殊因素,负管内的气体含有大量的水蒸气,长期使用会使导压管内垂直段产生积水,从而影响变送器对真实差压的测量,另外负引压管长期和潮湿的空气相接触容易被氧化而堵塞负管。 知道了故障的原因,那么处理起来就相对容易的多了。将负导压管一端从变送器的负端拆下,另一端从法兰处拆下。利用仪表气对管路进行吹扫和清污。问题解决后将负压管回装。 眼前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回想一下问题产生的原因室因为导压管长期工作在潮湿的空气中,被空气氧化、腐蚀而导致的堵塞。如果就象上述的处理,时间长了肯定还会出现同样的问题。所以要专门针对负管采取一些措施想办法阻止潮湿的气体进入导压管,但又不能阻碍压力的传输。最实惠的办法就是向负管内注水。将负管的垂直段注满水,就可以有效的阻止潮湿气体对导压管的腐蚀。但是负压管内多了水压这个静压,需要对变送器的量程进行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