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滦县法院思想政治工作总结

滦县法院思想政治工作总结

滦县法院思想政治工作总结

在五个方面求改进、下功夫用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审判工作开展

滦县人民法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经验材料

我院政治处现有干警3名,全部是党员,全部达到大学本科学历。其中主任1名。今年以来,我院努力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讲究针对性、科学性、时

效性和创新性,在五个方面求改进、下功夫,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使

干警素质明显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执行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截至

十月底,我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429件,结案2089件,结案率86%解决涉案标的

额达到1亿零67万元,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7262万元。共收到社会各界表扬

信35封、锦旗32面、镜匾9块。

一、改进学习方式,在提高干警职业道德素质上下功夫

今年以来,我院针对利益价值取向的变化导致干警思想受到一定影响的状况,坚

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强学习放在首位,努力在提高干警的道德素质上下功夫。一是注重学习的系统性。彻底改变“信马游缰”的学习方式,坚持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xx大报告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放在首位,系统地进行学习,从而使干警的社会主义信念更加坚定,宗旨观念更加牢固,职业道德素质进

一步提高。二是健全学习制度,下发学习计划。针对过去干警忙于业务而学习不

定时的现象,制定了学习制度,定期对干警的学习笔记进行检查。并针对干警学

习上存在盲目性的现象,由政治处每周拟定相应的学习题目下发,增强学习的针

对性。如在雅典奥运会期间,这院专门下属了学习通知,要求干警通过观看奥运,学习运动员们勇于拼搏,永不言败,为国争光的精神,取得了良好成效。三是提

高干警学习的自觉性。着重培养干警自我学习、自我改造、自我奋进的意识,变“要我提高”为“我要提高”。今年以来,全院干警自学时间较去年有了大幅度提高,人均笔记字数达到1.2万字,心得3篇。

良好的学习制度和干警学习心态的转变,使我院干警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大幅度提高,为推进全院整体工作进步夯实了素质基础。

二、改进教育机制,在树立干警现代司法理念上下功夫

思想教育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手段。我院注重改进教育机制,树立干警“中立、公正、高效、司法为民”的现代司法理念,实现了教育上的“三个转变”。

一是由“言教型”向“身教型”转变。院党组班子成员坚持“律人先律己,严兵先严将”的理念,从自身做起,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导向干警的言行。在办案上,做到“四不”,即不暗示、不误导、不干预、不打招呼,没有让干警戳“脊梁骨”;在工作上,班子成员和干警一起摸爬滚打,审案件、抓执行、搞接待;在纪律上,要求干警

不做的,班子首先不做,不该去的坚决不去,不该吃的坚决不吃,为干警们做出

了样子。二是由“单一型”向“系统型”转变。改变过去那种就某项教育而抓教育的

方式,把多项教育结合起来,形成系统型的教育模式。如在开展“司法公正树形象”活动的同时,我县同时开展了“创建文明机关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对此,我院把

两项活动有机结合,既教育干警牢固树立司法公正意识,凝聚一个“警魂”,树起

一种“精神”,培育一种“作风”,又要求干警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我县经济发

展环境,从而达到了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效果。同时,把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

相结合,在组织干警学习陈印田、任长霞、吴宏友等优秀典型的同时,还通过纪

委通报的违法违纪案件及媒体披露的贪污腐败案件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对比来使

干警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和司法为民意识。三是由“灌输式”向“引导式”转变。注重

增强教育的灵活性、多样性。特别是着重摸准干警的思想脉博,瞄准疑惑点,有

的放矢地引导干警思想,帮干警解“扣子”。如我院某法庭一位副庭长,由于审判

经验较为丰富,被安排协助其他庭工作。但他认为自己是协助工作,属于“没人管”的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政治处干警几次主动找到他,以谈心的方式做其思想

工作,卸掉其思想上的负担,从而使其工作积极性高涨,多次加班加点到晚上

八、九点钟。

良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机制,使干警的现代司法理念进一步树立,公正审判、司法为民、积极工作、无私奉献成为民二庭干警的真实写照。仅今年以来,我院干

警累计放弃休假日近500多天,加班加点4000多小时。

三、改进管理体制,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上下功夫

队伍管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点。对此,我院不断改进工作体制,创新工作思路,努力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上下功夫。一是针对队伍管理,变“人管人”为“制度管人”。今年年初,我院实施了规范化管理考核制度,由政治处等综合

部门负责考核等事项。规范化管理考核制度的建立,使全院从立案、审理到申诉、执行,从行政管理到思想政治工作,从每个岗位到每个单位都有目标任务,都有

制度约束,将全部工作纳入了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实现了“人管人”向“制度管人”的转变。二是针对责任追究,变避重就轻为从严追究。我院党组

班子首先统一了思想,决心改变对问题“避重就轻”的解决方法,对违法违纪问题

从严追究。如某法庭的一位干警,因XX年所办理的一件案件引起了当事人上访,对此,经审判委员会研究,认为此案属于错案,给予了该干警警告处分,并对该

庭庭长予以通报批评。同时,由政治处结合纪检部门同他们谈话,做好其思想工作,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鼓励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争取好成绩。通过工作,两位干警未因受到处分而影响工作,仍然一如既往地办理案件。

三是针对监督问题,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纳谏。主要是在监督的方式上,变群众反

映问题为主动开门纳谏。如针对有的当事人提出的办案效率不高、执行难等问题,我院班子成员利用一个月的时间,主动到县委、人大、政协、企业以及当事人家

中进行走访,并发放征求意见卡360余份,并针对吸收到的意见建议进行了逐条

分析,到各法庭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加大简易程序适用率、提高办案质量、

加大力度抓好执行工作等了整改措施并狠抓了落实。四是针对思想教育,变“救火”

为“防火”。对于队伍中出现的各种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注重抓早抓小,倡导“提

前介入”的工作方法,定期为干警的思想“把脉”,变“救火”为“防火”。如我院党组

副书记、副院长兼政治处主任谢金华同志在到基层法庭调研时,发现个别年龄较

大的老同志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工作积极性不高,便与政治处干警一起,主动找到这些老同志,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从而使他们对年龄、经验、付出、回

报的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

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的增强,促进了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年以来,我院民事

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到92.6%,平均审限较去年同期缩短了40天,案件发改率

仅为1.2%,较市目标低1.8个百分点。共受理执行案件513件,执结476件,执

结率92.8%,执行标的额达到1945万元。其中执行积案112件,标的额189万元,执行工作正逐步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四、改进工作方法,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上下功夫

我院党组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教育人、引导人、启发人的工作,直

接面对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的思想”,必须要改进工作方法,在提高思想政

治工作实效性上下功夫。一方面是以情感人,不苍白说教。我院无论是党组班子

成员还是政治处干警,在做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在与干警的交流上,处处体现着

以诚相待和耐心疏导的作风。如一位年龄较大的干警,在法院工作时间较长,资

历较老,因在干部调整时未“上去”而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对此,院长杨景明亲自

找其谈话,由浅入深地做工作,分别从全院、法庭、个人等各个角度帮其分析问题,并坦诚地指出其不足,鼓励他干好工作。对此,这位干警解开了思想上的疙瘩,主动承担起了繁重的工作任务,其中有一次连续三天利用晚上下班后的时间

送达法律文书45件。另一方面是平等相待,不高高在上。在做干警思想工作时,

特别注意平等相待,摒弃“教训人”的态度,从干警的思想深入剖析,帮助他们寻

根源、找症结。如针对一些干警有“就案办案”思想的情况,我院几次在全院干警

大会上指出来,并由各位分管院长及政治处等综合部门,共同找到办案庭的负责人,以开座谈会、讨论会的形式,讲形势、讲道理、讲政策,从而使全院干警进

一步明确了依法办案与维护稳定的关系,更加注意办案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

政治效果的和谐统一,取得了较好效果。

科学的工作方法,拉近了党组班子成员、思想政治工作者同全院干警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沟通更加迅速、容易,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五、改进待警方式,在从优待警上下功夫

在素质强警、从严治警的同时,我院一直坚持从优待警,以此作为开展思想政治

工作的基础,坚持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学习上帮助、生活上照顾,真

心诚意地关心、爱护干警,为干警办实事,办好事。一是鼓励干警参加学历教育。出台了新的政策,凡是县以上组织的培训,干警的培训费用由院负责,干警参加

学历教育的,可凭毕业证书等,由院报销60%学费。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

全院干警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提高干警素质奠定了基础。二是关心干警的

学习、工作和生活,解除干警的后顾之忧。由于干警长期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

对家庭照顾较少,自己身体健康也不容乐观。为此,我院制定了“三必到”制度,

即干警家中有婚丧大事必到、干警及直系亲属患病必到、干警家中有急事、大事、难事必到。开办了院机关食堂,并每年为干警体检一次。党组的关心和爱护,激

发了干警的工作热情,使全院各项工作蒸蒸日上。截止到10月底,与去年同期相比,我院的结案率提高11个百分点,执结率提高8个百分点,调解率提高7个百

分点,刑事自诉案件调解率提高30个百分点,民事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提高11

个百分点,案件标的额提高XX余万元,案件发改率降低0.5个百分点,信访案件降低了48%。

XX年十一月十四日

滨海新区考察报告

滨海新区成立于1994年3月,位于天津市东部临海地区,地处环渤海的中心位置,规划面积为2270平方公里,目前常住人口140万。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尚感陌

生的地方,十余年后的今天,它首次与经济特区、浦东新区相提并论,在XX年

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XX年6月,温家宝总理带领16个国家部委的主要负责人,对滨海新区进行了现场考察;时隔不到四个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国庆期间也来到了滨海新区。在深入

企业车间、居民小区、港口码头之后,他指出滨海新区要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服

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的现代化新区。

在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的几天后,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中明确提出,要“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

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虽然只是短暂的一天时间我们对滨海新区有的只是简单的了解但是首先对十多年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是肯定的。这十年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很快,它在天津地区

的服务功能提高了,所以天津市的代表每次在全国人代会上都提出来,希望把天

津的滨海新区也变为一个国家的新区,现在看来这个愿望实现了。天津在京津冀

地区和环渤海的交汇点,现在有一个货物的吞吐量相当于世界第九位的港口,70%的货是天津以外的,是北京、河北、山西的,山西的运量占港口的23%。天津是

直辖市,距离首都北京市很近,还有西部的山西、内蒙,有很多能源。它的东部

就是韩国,坐飞机一个小时不到,到东京两个小时,把这么好的优势集中在这个

地方,可以说在国际上是少有的。经过10多年的发展,XX年,滨海新区的国内

生产总值为1500亿元,与浦东新区的XX亿元已相差不远。为此,天津滨海新区

管委会主任皮黔生,曾在一个会议上对中外企业家自信地说,滨海新区将用10年

时间,赶上10年后的浦东。

滨海新区的发展有何创新之举?

一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时代课题,是在前人基础上的一种超越,是创造性的实践。时代呼唤创新,发展需要创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有丰富知识的支撑,有不断进取的精神,有科学求实的态度。十几年的发展,滨

海新区从一片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荒滩,到今天经济总量已占到全市的43%;从

一项地方性决策,到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可以说,没有敢于走前人没

走过的路的决策勇气和决策智慧,没有知识创新、机制创新、思路创新、工作创

新的具体操作实践,也就不可能创造出天津发展史上重大的历史性机遇,不可能

成为全国发展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步棋,不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

二是服务。十年风雨,沧海桑田,滨海新区发生了巨变,“国家的宝贵资源”更加

凸显战略性作用。滨海新区不仅在发展中夯实了基础,壮大了家底,也拓展了服

务的功能、延伸了服务的本领。特别是“在服务中发展”、“以服务赢得竞争力”、“服务就是生产力”这些新的理念,日益树立了一个开放性中心城市的品牌形象,

培育了“坚持服务第一”的意识、胸怀和境界。坚持服务第一,成了新区十几年发

展中始终遵循的准则;进一步,十几年发展历程愈发证明了,坚持服务第一,是

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必由之路。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服务第一,才能在

区域经济中不断增强辐射力。打好“服务牌”、坚持服务第一,在任何时候、任何

情况下都要有这种意识、胸怀和境界。滨海新区的“服务牌”,带来了更高的开放度、带来了更高的技术水平、带来了更高的聚集效益;滨海新区在延伸服务中,

不断增强了凝聚力和感召力,增强了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古人讲:“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对一种理念的认识

是具体实践的前提和向导;反过来,具体实践又会进一步促进对认识的深入和升华。越期盼辉煌灿烂的战略远景,就越要从脚下一步一步踏实做起;越是能低头

向下、耐心细致地搞好服务,就越能产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澎湃画面。

三是狠抓机遇。构成机遇的因素有时是多元的,但总会有一种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就是主动创造条件,为机遇的到来做好准备。因为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

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这表明,国家要加快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

进而振兴环渤海区域经济。做出这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滨海

新区具备了较好的条件。而这些较好条件,并非都是客观存在,并非都是早已具备,其中有许多是他们不断地开拓进取,主动创造获得的。

当年天津市提出建设滨海新区的战略构想时,有一些有利条件,比如这里地处渤海湾中心,有大片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国家率先下放了天津港的管理权限,首

批建立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较早设立了天津港保税区等。但是也存在着靠他

们自身的力量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比如在当时的发展环境中,很难争取到国家

更多的政策支持。在那种情况下,是等着国家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各方面条件

都具备了再启动滨海新区建设,还是利用已有的一些条件,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

建设滨海新区,成为当时面临的重大抉择。决策者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和论证,把

握时代发展的大势,毅然选择了后者,果断作出了开发建设滨海新区的历史性决策。十多年来,他们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战胜了重重困难,在这里基本建成了现

代化工业基地,增强了辐射和服务功能,提前实现了滨海新区的阶段性奋斗目标,极大地增强了天津的综合实力,拓展了天津的发展空间,提高了天津的城市地位,成为加快天津发展的制胜一招。“只有愚者才等待机遇,而智者则造就机遇”,这

是历史上一位哲人关于机遇的感悟。从某种意义上讲,天津滨海新区崛起的过程

也正是“造就机遇”的过程。

我们从中能够借鉴的经验还很多,比如土地的合理规划和使用。确实天津滨海新区有一千多平方公里的盐碱荒地,但是绝不是说把这一千多平方公里都变成建设

用地,有一部分要变成生态用地,有一部分改造了,或者还可以做一部分农用地,而真正变成工业建设用地毕竟是比较少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并不认为天津市滨海

新区有地,可以放手使用,规定能够搞三层楼的工厂绝不能搞两层,同时对土地

的价格也要合理地确定。另外,整个土地的规划是高度统一的,而且国家规定非

常严格,应该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规定申请用地,用好地,提高单位土地面积

的投资量。

我市开发区的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带动和辐射能力还较弱,特别是产业集聚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思想解放的程度还不够,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与跨

越发展的形势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区域发展环境仍需不断优化;发展正面临着难

得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我们完全有责任也有条件肩负起加快开发区发展的重任。能不能抓住机遇,更快更好的发展,关键靠我们的工作。我们要以一天也不耽误

的精神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必

须坚持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服务第一,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提速发展、和谐发展,为建设“绿色、和谐、活力、魅力秦皇岛”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