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备课管理制度

学校备课管理制度

学校备课管理制度

教师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备课由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两部分构成。集体备课是指通过同学科、同年级教师之间的交流、讨论和学习,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率。集体备课是对教师备课进行管理的一种重要有效的手段。个人备课应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个人阅读课标、全套教材和教参,理解学科的知识体系,确定学科教学的总目标,分析学生的思维特征和学习基础,预先备好规定课时的教学目标、内容、过程和方法;而后参加集体备课。遇到自己发言时,要准备出完整的教案。第二阶段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完成个人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通过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和学习,集中集体的智慧,发挥群体优势,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集体备课可以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展示其优势,带动和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从而整体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无论是对提高教学质量,还是培养新教师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集体备课的要求;

1.备课组长是集体备课的组织者,须严格按照备课小组计划组织安排教师备课。

2.集体备课时,小组成员必须分工明确,团队合作,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效能;新教师要重点落实教学基本功,有经验的教师能够熟

练掌握教学技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常考点、必考点的关系;起始年级要对三年的教学内容作整体安排。

3.集体备课内容。

(1)教学目标应细化到子目标,统一单元进度,统一教学重点,统一基本问题。

(2)每位教师按照集体备课内容填写单元备课模板。

教师备课中对校本课标的要求;

(1)校本课标是我校核心研究团队和全校教师在“课程标准校本化”的策略指导下,构建的适合自身发展需要又能达到国家教育目的的目标体系,是具体的操作性指南,全校教师应该依据校本课标体系来指导自己的教学。

(2)教师应该以“课标”和“校本课标”为参照备课、上课,明确本学科技能培养目标,在教学设计过程(如教案、学案)中体现“校本课标”的技能目标和学科思想方法,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的能力训练和思想方法渗透。

4.集体备课时间每周最少一次,每次不少于一小时。每位教师必须参加集体备课,不得无故缺席。

5.集体备课中,要挖掘教材中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挖掘教材的局部和整体的知识价值;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形成链和应用价值。

6.集体备课的评估。

(1)备课组长必须如实记录教师集体备课的全部内容,并作好

集体备课的考勤记录。电子版备课记录于集体备课的三天内上传教学处存档,纸质版备课记录学期末交教学处检查并存档。

(2)备课组长须参加教学处召开的每周一次的备课组长会,汇报集体备课的落实情况。

(3)每学期教学处不定期抽查集体备课记录情况,并将抽查结果记录在教师个人和备课组档案中,以供总结、评比、检查之用。

(4)每位教师参加备课组活动次数将成为教师学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备课组长组织备课组活动情况,将作为备课组长工作学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教师个人必须持备课教案上课。教师个人备课要做到:

1.个人备课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备课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

2.集体备课后的单元统一设计应发给每位成员,原则上个人不可以作调整更改,以保持单元总目标(非同类班除外)、基本问题、教学进度的一致性。

3.个人课时备课,应保持单元备课时所达成的单元总目标、课时子目标、子目标细化、基本问题、课堂评估练习不变。

4.课时教案应关注课堂的活动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要有教师点拨功能的明确体现。

5.按照学校下发的统一教案模版备课。

三、教案标准。

1.教学目标:转变关注知识、关注考试技能的观念,有对学生终

身发展受用的知识、技能(思维技能、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合作交往技能等)和观念的明确培养目标,并以此为教学重要的着陆点。

2. 教学设计中应明确高位目标和基本问题,有教授学生达到高位目标、归纳基本问题的知识与技能的方法。

3.单元、课时设计与课程目标一致,big idea 和基本问题能明确引导和连接教学、教学活动及教学评估。

4.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评价学生,允许学生以多种方式证明其学习理解的结果。

5.教学和评估反映理解的六个层面,其设计使学生有机会可以说明、诠释、应用、提出观点、发挥同理心以及自我评估。

6.对学生的理解的评估以迁移任务作为依据,要求学生具有证明其理解并且能够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7.对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估,应明确提出表现标准。

8.本单元的 big idea 要在其他单元有再次接触的机会并引申思考,加深理解。

9. 使用多种教学资源设计课程,教材只是其中之一。

四、检查教案方法。

1.开学第一天教师将假期备好的教案(语、数、外、物、化至少两周;历、地、政、生、体、计、劳、美至少四周)交教学处检查。由教学处组织学科主管、备课组长审阅后,及时反馈给年级组长和备课组长。不合格教案由备课组长指导修改后,按规定时间重新上交教学处。备课组长也可随时把备课组内推荐的优秀教案上传到学校“网

上论坛”栏目,以便教师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教师每周五上交本周教案,教学处组织专人检查教案,并评选优秀教案。

3.校长、教学主管、教学处人员、学科主管、备课组长、年级教学助理可随时抽查每位教师的教案。

4.教学处人员可以随时对其所听课的教案进行检查,要求教师在听课当天或前一天上交教案,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或不交,否则按无教案上课处理。

5.每学期任课教师之间进行教案交流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要求每位教师至少参看两位教师的教案,并如实填写意见表,在期中考试前交教学处。

6.每学期举办优秀教案展评。

7.教师的教案数量和质量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对不合格的教案不给教案费,合格教案将给予奖励。

8.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现象。一旦查出教师无教案上课,学校将给予每次500元的经济处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