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数学课外活动的方式、方法的实践与研究

中学数学课外活动的方式、方法的实践与研究

中学数学课外活动的方式、方法的实践与研究
中学数学课外活动的方式、方法的实践与研究

中学数学课外活动的方式、方法的实践与研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中学数学课程的改革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课程改革中,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数学教育过程中,课堂教学一直是现代教学的主要方式。但是,一直被忽略的数学课外活动却可以很好地辅助数学教学工作,提高数学教学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中学数学;素质教育;数学课外活动

提高全民素质水平,实现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的目标。其中,初中数学素质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数学素质教育工作方式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数学课外活动不够重视,所开展的数学课外活动只是单纯的数学竞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也未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活动,导致素质教育的目标难以实现。

一、开展数学课外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充分掌握数学知识。而数学课外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冀教版数学教材的编辑经历了反复的推敲,形成了

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有利于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但是,由于教材编辑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新速度比较慢,不能及时反映数学新思想的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而数学课外活动,给学生一个灵活的学习和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2.冀教版的教材是根据一个地区的整体水平进行设计完成的。而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力等存在明显的差异,教材不能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数学课外活动,能够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人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习惯的影响,课堂教学只注重学习数学知识,只是教学生如何应付考试。这导致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也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而数学课外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教师可以利用数学课外活动时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完成素质教育任务。

二、数学课外活动的形式

1.数学讲座

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一些课外的知识教学工作。通过数学讲座,可以使学生了解其他一些数学分支或加深学生对一些数学专题的理解。并且,开展数学课外活动,能够开拓学生眼界。比如,在冀教版的高一教材中,对于数学函数教学,我们可以开办数学讲座,让学生了解函数的渊源,促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函数方程。同时,在开展数学讲座时,我们应当多设置一些座位,为更多的人提供学习机会。

2.成立数学课外活动小组

数学课外小组一般是由少数对数学有较大学习兴趣的学生组成的。平时,学生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并将小组成员组织到一起共同探讨,通过不断了辩论、验算等,得出一个合适的结论。学生在这样的讨论过程中,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小组成员在一起可以听一些专题报告,然后一起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并将一些良好的学习心得汇编在一起,供学生以后学习查阅。

3.开创学生数学天地

数学天地的开办可以是一种黑板报的形式,例如数学墙报、“数学一角”等等。通过设置数学天地,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生活。同时,数学天地的编辑、作者由学生自己担任,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学习新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冀教版的数

学教材中,缺乏方程巧解的板块,学生可以在数学天地中加入一些方程巧解新方式等。

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开办数学讲座、成立数学课外学习小组与建立数学学习天地这三类活动结合起来,为学生学习服务。在举办讲座时,以教师讲解为主导,学生要充分领会专题的主旨精神;设置兴趣小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而建立数学天地,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己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通过将这三类数学课外活动的方式相结合,充分开发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和理解数学概念,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数学课外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此外,数学课外活动让更多的老师了解数学教学的理念,给广大教师一个数学教育的研究与创新的平台,有效地推动我国素质教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兴波.数学建模与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S2).

[2]张艳.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实施中数学教师素质探析[J].成功:教育,2010(01).

高中数学课外活动计划

高中数学课外活动计划 篇一:高一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高一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际能力,创设新环境。巩固加深第一课堂的知识,培养各班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尽可能照顾学生的知识水平,形成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争取成绩拔尖,促进优秀率的提高,同时准备参加“希望杯”数学竞赛,决定成立高一数学兴趣小组。 具体活动计划如下: 一、活动宗旨: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创设新环境,巩固加深第一课 堂的知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智力。 二、活动目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性,巩固加深课堂基础知识,锻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能正确应用所学知识,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三.活动规模:一个班,人数50-60人。

四.辅导教师工作:备课组统一确定教学内容。辅导教师提前编制学案,认真备好课,及时上好辅导课。 五.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活动时间:每周六早上7:30-9:30 活动地点:化学实验室 六、兴趣小组学生名单 一班(9人):1号陈伟鸿 2号廖文伟3号王国祥13号沈海洋 15号李良培 16号胡安志 20号陈茵茵 24号王炳文 29号李志滨 二班(7人):1号陈建彬 24号王志刚 47号黄世腾 三班(9人): 2号黄燕美 13号林通星 21号王水龙 四班(8人):8号苏桂鑫 18号赵君屹 38号翁继超 五班(3人):9号林金阳 六班(3人):15号李兆伟 七班(3人):10号孙长宁 16号黄泽辉 17号徐春晓 33号陈洪祥 37号许鑫钰 3号苏艺扬 4号林伟鹏

(完整)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娄庄中学钱坤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一种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模式。 一、在思想上提高认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实践活动是对这句话最好测验证。现在众多教师都认识到了它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但课本上每学期仅有的两个实践活动内容,远远满足不了教学实际的需要。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打开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信息量,使他们看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设计了两个主题:1、对各村种植农作物产值情况的调查。2、调查本班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学校教育工作支持情况的调查。通过本学期的数学实践活动,我们认为:开展好数学实践活动,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应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探索和尝试,构建具有个人特色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为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再努力! 二、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1、观察能力。如学习了“找规律”与“观察物体”后,学生们

经常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探讨研究问题,观察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 2、动手操作能力。 3、交流表达能力。数学实践活动课为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广阔空间。数学交流主要表现在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质疑思考能力。在开展“找找生活中的角”活动中,学生结合身边一些物体指出角的存在。可有个别学生观察得很细致,他们发现生活中许多“角”的两条“边”不够直,顶点不尖,有点钝,并提出质疑:生活中的“角”并不像数学课本中描述的那样规范。经过大家激烈的探讨、验证与交流,总结出生活中物体表面的角与数学课中严格意义规定的角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5、创造能力。传统教学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单一与绝对的,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能从多角度、多层次与多侧面地分析问题,从而产生许多联想。 三、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教师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探索的主体,一个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研究者。师生之间是合作的关系,共同投身于问题的研究过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010.中学数学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第10 卷第1 期数学教育学报Vol.10, No.1 2001 年2 月 中学数学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何明 (成都七中教育科学研究进修室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探讨了中学组织实施数学课外活动的途径和方法首先分析了数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其次确立了开展中学数学课外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中学数学课外活动的实施模式: 中学数学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应以年级为单位按学生的程度志趣和愿望设置不同的活动小组采取分类指导的方式进行最后研究了中学数学课外活动的评价包括对数学课外活动的组织工作的评价和学生参与数学课外活动的表现及其效果的评价 关键词课外活动基本原则实施模式评价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把数学课外活动作为数学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列入课程计划开展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活动让学生观察实验参观 调查以此作为科学教育的基础普及数学科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才能数学课外活动是实现数学教育目标不可缺少的教育形式是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然而考察目前中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现状我们发现至少在以下 2 个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1 数学课外活动的内容与课本内容过多重复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还助长了学生厌学情绪 2 数学课外活动只是那些学有余力的数学尖子生的活动天地绝大多数学生与之无缘数学课外活动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因此对数学课外活动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中学实施数学课外活动的途径和方法对于普及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才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数学课外活动及其特点 数学课外活动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愿参加的数学活动它比数学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发展个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1] 数学课外活动具有以下的特参见文 [2]可以和数学课堂教学在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上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1 数学课外活动不受统一的数学教学大纲数学教材的限制学生能及时地广泛地从多 种渠道接受各种信息因此它传递给学生的信息速度快容量大内容丰富多彩在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学生数学才能方面具有 不可忽视的作用 2 数学课外活动以开展各种数学活动为主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动手和实践的机会以弥补数学课堂教学之不足并可把科学研究引进数学教学领域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创造的精神和独立实践活动的能力并能较好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 3 数学课外活动是在学生自愿的原则上组织起来的各种小组协会和个别活动教师只起指导和咨询作用因此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在数学课外活动中学生对各种渠道的信息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和爱好自由选择有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聪明才智 由此可见数学课外活动是中学数学教育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 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根据中学数学教育的目标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数学课外活动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数学课外活动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参见文 收稿日期2000–08–01 修订日期2000–11–10 作者简介何1962 男四川平武县人成都七中教育科学研究进修室主任高级教师硕士从事数学教育及教学基本理论研究 第1 期何明中学数学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35 1 方向性的原则数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组织符合教育方针和中学数学教育目标 2自愿性的原则学生可按其兴趣爱好自愿参加 3 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原则学生是数学课外活动的主人教师和有关辅导人员的作用在于引

七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七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作者:不会文雅提交日期:2005-11-17 19:54:00 1、考察、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美,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 数学美,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加深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美的了解,从而 激发学生热爱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过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学习技能,促使 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与人合作及与外界交往的能力。 3、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运用多种感官品味生活,发现数学几何知识,从网络等多方位 搜集并利用PPT来展示自己的搜集成果,展示自己的发现。这一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并检验理论的探讨方式,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主动地全方位参与学习,深层认识所学的平面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了解对称在当今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及发 展,并创造性地设计出自己满意的轴对称图案、美化生活。 4、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 生在活动中逐渐学会学习、利用数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明确活动目标 2、分组:46位同学自由组合成8个小组,每组约6人,并选出小组长,教师根据分组情况对各小组进行合理调配。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活动要求进行分工,确定活动工作岗位。 (二)活动的实施阶段 1、选定考察对象: 对象。确定实地考察日期。将考察对象名称和考察日期上报老师实际情况进行调配,尽量避 2、实地考察: 影留为资料。考察完毕由小组长向老师汇报考察情况,老师对其考察情况进行分析,资料不 3、资料收集: 4、撰写考察报告和活动感想: —— 活动主题: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美,深入生活,去发现、去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 1、了解一些在课堂上、书本上学习不到的,但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开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案例.doc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案例 通过学生实践活动,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课 题学习,体验数学内在联系,探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发展学生 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不同学生获得各取所需的知识。 一、活动目的 (一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 义,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二)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 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三 )促进学 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 发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二、活动过程 :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实践兴趣。某科技小组的学生在 3 名老师带领下, 准备到仙女山公园考察,采集标本。当地有甲、乙两家旅行社,其定价都 一样。但表示对师生都有优惠,甲旅行社表示带队老师免费,学生按8 折 收费 ;乙旅行社表示师生一律按 7 折收费。经核算,甲、乙两家旅行社的实际收 费正好相同。问科技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师 :请一位已完成了的同学,把你的解 法在黑板上展示一下。生 :解设科技小组共有 X 名同学,两家旅行社 定价为“1。”80%X=70%(X+3)。解得 X=21。答 :科技小组共有21 名学生。师 : 正确,很好!如果上题中的科技小组增加学生人数,那么选哪家旅行社较 合算 2、鼓励自主交流,让位学生实践。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讨论气氛 非常热烈。生A:我们认为乙旅行社较合算。我们试算了当增加 1 人时,甲

旅行社 :80%×(21+1)=。乙旅行社 :70%×(24+1)=。>。所以选乙旅行社较合算。 生 B:我也选乙旅行社,我认为试增加 1 人不放心,我一共试了20 人,得 到这个结论。师 :以上两组讨论得很好。 3、感悟实践过程,体验实践乐趣。师:其它条件不变,选甲旅行社,学生 人数应有什么变化生:学生人数小于21 人时,选甲旅行社合算。师:老师人数变为 2 人时,打折情况不变,又如何呢 (同学们一起讨论,气氛顿时跃起 来。 )师 :请同学们谈谈你们的见解,好吗生1:我通过方程先算出两家旅行 社实际收费一样的情况,再讨论其余情况。生2:我利用第 1 题的结论。因 为,当甲旅行社乙旅行社价格一样,老师人数/ 学生人数 =3/21=1/7 时,得 到2/ 学生人数 =1/7 。所以当学生人数为 14 名时两家收费一样。剩下的两 个问题与前面同学的思路一样。 4、运用实践结果,发展创新意识。师:这位同学的发言很好!很新颖!是 否正确,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同学们还有其它想法吗生3:老师我还有 其它解法。解 :设学生人数为X 人,单价为“1。”如选甲旅行社,即 80%X<70%(X+2),则 X<14;如选甲、乙旅行社一样,即80%X=70%(X+2),则X=14;如乙旅行社。即80%X>70%(X+2),则 X>14; 三、活动小结 刚才这位同学是用不等式解的,方法完全是正确的。这是我们今后要学 习的内容,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探讨、实践 (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 的空间 )。 四、活动反思

整理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整理人 尼克 初中数学综合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植树的学问 熊颖慧

植树的学问 【活动内容】植树的学问 【活动目的】 1、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观察、分析等探究活动,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协作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 【活动准备】 学生:剪刀、塑料管、活动卡。教师: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新情境,激趣导入 媒体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比赛谁赢了?小兔可不服气呢,于是它们决定再比一次。在第二次比赛中,小兔可认真了。瞧,它正往目的地跑。来,我们给它加油!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媒体画面河里有几个石墩)你们猜猜看,小兔要跳几次,才能跳过河。谁能说一说?继续播放——同学们仔细看看,小兔究竟跳了几次。 师:我们再看画面,每两个小石墩之间的距离可以说成是一个间隔。小石墩的个数与间隔数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有没有规律可循? 二、自主探究,动手实践

活动一:探究“在一条线上,剪的次数与段数的关系”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塑料管,你想将这些塑料管分别剪成几段?先猜一猜要剪几次?再动手试一试,看一看,剪的次数与段数之间有什么规律? 师:下面请小组长将活动卡发给小伙伴,每人一张。 师:每一位同学的手中都有塑料管。先想想自己准备将塑料管剪成几段?再猜一猜要剪几次?然后动手试一试,将你们操作情况填写在活动卡中。认真观察卡中的数字与小伙伴说一说,剪的次数与段数有什么关系?比一比,看谁最先完成。活动开始。 师:你发现剪的次数与段数有什么样的关系? 让学生们充分发言交流,重点让学生说出剪的段数、次数以及段数与次数之间的关系。 师:刚才同学们在剪塑料管的活动中探究得非常认真,发现了剪的次数与段数的关系。好,现在请大家把小剪刀、塑料管和活动卡收到抽屉里。看谁的速度快。 活动二:探究植树问题中棵树与段数间的关系 师:其实生活中,类似于小兔跳石墩和剪塑料管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在路的两侧植树,树与树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计算准备多少棵树苗。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板书课题。 1.播放课件:这是新盖的两座楼,它们之间的距离是100米,如果每隔5米栽一棵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树?

如何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汇总

如何开展数学课外活动 一、开展数学课外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数学教育的目标主要表现为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两方面。但是,要想高质量地实现教育目标,仅靠通常为完成教学进度而设置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这是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本身有局限性: (1)为在确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常常 安排得过满,不利于充分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传统教材虽然经过了反复推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有利于实施循序渐进的完整的教学过程,但是传统教材不大容易改动,不能经常反映出数学的新思想、新进展,因而限制了学生思维水准的发展。 (3)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教学班,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必须面对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准,结果会有部分学生“吃不饱”,如果不注意对这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培养,很可能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甚至可能埋没人材。

(4)现阶段,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没能从根本上摆脱高考“指挥棒”的控制,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的是如何应 付考试,这是与全面实现数学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的。 (5)长期以来,不少中学数学教师习惯于教授传统的内容,适应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学方式也是几十年一贯制,缺少创新精神,缺少时代气息。这样,当然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优秀学生。 为弥补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上述局限性,在有条件的学校,应提倡积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 实践表明:教学基础越好、教学质量越高的学校,一般说来,那里的数学课外活动开展得也好,反过来,生动而又丰富的数学课外活动又促进了传统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这项活动有助于形成教学相长的 局面。 应当看到,传统的课堂教学正在不断改革,从教材、教法到质量评估等各方面正时刻向旧有的传统、保守思想挑战。因此在实现数学教育总目标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总是“主渠道”,而课外教学则起辅助作用。但是也应当看到,随着教育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随着数学课外活动的广泛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在培养人材上所起的作用将 越来越大。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一种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模式。 一、在思想上提高认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实践活动是对这句话最好测验证。现在众多教师都认识到了它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但课本上每学期仅有的两个实践活动内容,远远满足不了教学实际的需要。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打开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信息量,使他们看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设计了两个主题: 1、对各村种植农作物产值情况的调查。 2、调查本班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学校教育工作支持情况的调查。通过本学期的数学实践活动,我们认为开展好数学实践活动,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应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探索和尝试,构建具有个人特色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为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再努力! 二、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1、观察能力。如学习了“找规律”与“观察物体”后,学生们经常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探讨研究问题,观察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 2、动手操作能力。 3、交流表达能力。数学实践活动课为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广阔空间。数学交流主要表现在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质疑思考能力。在开展“找找生活中的角”活动中,学生结合身边一些物体指出角的存在。可有个别学生观察得很细致,他们发现生活中许多“角”的两条“边”不够直,顶点不尖,有点钝,并提出质疑生活中的“角”并不像数学课本中描述的那样规范。经过大家激烈的探讨、验证与交流,总结出生活中物体表面的角与数学课中严格意义规定的角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5、创造能力。传统教学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单一与绝对的,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能从多角度、多层次与多侧面地分析问题,从而产生许多联想。 三、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教师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探索的主体,一个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研究者。师生之间是合作的关系,共同投身于问题的研究过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数学实践活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初中数学实践活动教案有哪些

初中数学实践活动教案有哪些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初中数学实践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 1.会通过列方程解决“配套问题”; 2.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3.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建模思想. 教学重点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学情分析 1、在前面已学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简单的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学法指导自学互帮导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预测( 可能出现的问题) 补救措施修改意见 一、复习与回顾 问题1:之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大致包含哪些步骤? 1. 审:审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2. 设:设适当的未知数,并表示未知量; 3. 列: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4. 解:解这个方程; 5. 答:检验并答话. 二、应用与探究 问题2:应用回顾的步骤解决以下问题. 例1 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 200个螺钉或2 000个螺母. 1个螺钉需要配 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

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 三、课堂练习 1:一套仪器由一个A部件和三个B部件构成. 用1 m3钢材可以做40个A 部件或240个B部件. 现要用6 m3钢材制作这种仪器,应用多少钢材做A部件,多少钢材做B部件,恰好配成这种仪器多少套? 2:某糕点厂中秋节前要制作一批盒装月饼,每盒中装2块大月饼和4块小月饼。制作1块大月饼要用0.05kg面粉,1块小月饼要用0.02kg面粉。现共有面粉4500kg,制作两种月饼应各用多少面粉,才能生产最多的盒装月饼? 四、小结与归纳 问题4: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有几个步骤? 分别是什么? 初中数学实践活动教案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4.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难点:单项式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列代数式 (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正方形的面积是 ( ) (2)若三角形一边长为a,并且这边上的高为h,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 (3)若x表示正方形棱长,则正方形的体积是( ) (4)若m表示一个有理数,则它的相反数是( )

初中数学课外活动计划

初中数学课外活动计划 篇一:初中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初中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神奇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无时无刻都会和数学打交道。新课标要求我们要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力争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也能够唤起和发展学生对数学及其应用的稳定兴趣,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二、活动目标: 1.引领学生走进神奇的数学海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数学素养上有较大的发展及提高,为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增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性。 三、具体措施: 1.结合教材,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

样化,教学活动实践化。增加趣味性和全面性,扩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每次数学活动都有主题,要求及正规的课堂教学有明显区别,决不能成为变相的加课时,也不能成为“补课”活动,但应尽量及当前学生的数学课内的教学内容有一定联系。如:可将教材中的“课题学习”融入活动中。 3.数学活动要讲求实效,要有知识性、趣味性,活动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四、活动内容: 对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课进行改革和创新,将几何教具制作、趣味数学、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数学小故事引入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体内容: 初一:(负责教师:魏书荣) 1.数学学习方法介绍; 2.中外数学史介绍或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3.数学之美—生活中的数学; 4.巧拼“七巧板”; 5.正方体的展开图及物体的三视图; 6.制作无盖的长方体纸盒; 7.抛掷硬币,感受概率; 8.探讨什么样的多边形可以铺地砖. 初二:(负责教师:孟祥廷)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教案设计[1]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 1、了解数学建模的含义;探究数学建模的基本规律。 2、挖掘教材,探索教材知识内容与现实问题的结合点。 (2)、隐性目标 1、初步学会用建模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实践能力。 3、学会以教材为本编拟数学应用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材料:黄瓜、FLASH软件、小刀、多媒体各项设备。 2、知识:初中数学八年级部分几何、代数相关知识;环保、城建等知识。 教学难点 如何建立数学模型?挖掘教材中的应用问题的素材。 教学难点: 现实问题到数学模型之间的信息加工、分析处理过程。 教学原则: “三主”原则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启发发现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即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现数模化(抽象)的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引言 今天的课是一堂 数学活动的研究课。 学生认真伶听。 为创设教学 情境做伏 笔。 问题同学们有没有信心上 好这堂研究课? 你们怎样用所学的知 识确定我们班的陈雪 琴同学现在的位置? 讲述两类方法:坐标 确定和方向角确定。 多媒体演示。 学生以学习合 作小组进行讨 论并确定方案。 学生回答 学生看 鼓动学生 激活学生 带学生进入 教学情境 了解数学文 化的价值 课题初中数学应用问题探究

实验材料准备:黄瓜三根、 刀三把、一个有地砖 或墙砖的场地、 一个七人的学习 小组。 实验要求:每小组将 黄瓜分成七份。(一组 在教室内,另二组就 在教室外) 媒体演示:点击 三个小组实际 操作,并先代表 陈述分配方案; 其它学生在堂 内设计分配方 案。 学生看、想 激发兴趣; 培养实践能 力、语言表 答能力、学 生之间的协 作能力。 了解身边的 数学。 讲授数学建模:对一个现实问题从数学的视角经过信息分析、加工、抽象处理,用数学语言描述其中的关系、规律或空间形式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 分析、加工、抽象 例题:C岛在A岛北偏东50度方向,B岛在A岛北偏东80度方向,C岛在B岛北偏西40度方向,求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角∠ACB的度数 答疑: 小结: 课后反思:

不容忽视的中学数学实践活动课

不容忽视的中学数学实践活动课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时,教师应该首先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究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中学实习教学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意义重大、可行性强,应该成为广大数学教师进行课改的新课题。总之,中学数学实践活动不容忽视。 一、在亲身实践中突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能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能够理解和表达简单事物的性质以及事物之间的简单关系。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使学生在认识、使用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掌握“生活中的数学” “身份证”是每个学生将来都要面对的实际问题,了解身份证编码的规律,不但是生活所必需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了解生活中许多的与数学密切相关问题,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让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访问、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收集有关身份证的信息,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但带回了有关信息,同时也带回了许多数学问题。这些数学问题,在学生眼里不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面对这些数学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集思广益、展开讨论,解决自己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学生了解了有关身份证的知识和编码方法后,启发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还与数字有关,使学生懂得:数字编码的运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也是科学发展的象征。整个过程采用“实践—研究—再实践”的方式。活动过程中,教师没有束缚学生手脚,而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和水份,让他们自己发挥想象;问题逐层递进,使学生思维上台阶,也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在“再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试着研究邮政编码的编排意图。这种创造性的活动,符合学生爱动脑、喜发明的特征,进一步达到提高兴趣的目的。 2.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体会“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教材的内容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内容。如:学习了解直角三角形、圆的有关知识后,可让学生到室外进行实地测量,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得到学校、旗杆、校园内某棵大树、操场上弧形跑道的高、大小等数据,使学生亲身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明确数学知识服务于现实生活的目的,体验到“有

数学课外活动计划

数学课外活动计划 活动的目的与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内容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要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也表明,未来数学教育正朝着“大众数学”的方向不断迈进,我们必须使数学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素质的有效手段,而不是成为一种“过滤器”。新的课程标准已经使课程结构从单一模式朝多元模式发展.提出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组成的课程体系,活动课程的研究已成为教育改革与研究的热点之一。 为积极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数学教学除了抓好“课堂”这个主阵地外,还应该结合课标、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开展小学生的数学课外活动。为此,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研究之后,我校决定把“小学数学课外活动” 作为校本课程之一加以开发。 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开展,是义务教育、素质教育大力实施和推进下的必然趋势。积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不仅能加深巩固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广泛地接受新信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同数学有联系的生活乐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特长。 如今,实施素质教育,推行课程改革,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地更加广阔。数学课外活动已经成为学生开拓知识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它将有利于培养更多的数学爱好者。给他们智慧与美的启迪,塑造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良好品质。

一、指导思想: 当学生接受一定的课本数学知识后已不满足课内的学习,希望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来扩大自己的视野、拓宽知识、发展特长。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积极组织各种数学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它比课堂教学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开展丰富的数学笔记活动,激发儿童的兴趣为着眼点,使学生喜欢活动,乐意参与。无论是活动的目标设计、题目拟定、内容安排、形式选择、效果评价都应体现趣味性。趣味性是针对活动课的内容和方法而言,以吸引学生参与,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寓学于乐、寓智于趣,生动活泼主动地获取知识。让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学习情感,创设了一个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忠诚、坚定、自信的意志品格。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设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稳定而有效的数学学 习兴趣,产生积极的内部动机,培养思维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良好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活动要点: 认真组建数学兴趣小组,带领学生走进丰富的数学世界。 1、开学初以四年段为单位,组织成立数学兴趣小组。制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落实详尽的兴趣小组活动方案,体现小组的特色。 2、兴趣小组活动定课程,为开展广泛的数学活动提供切实素材。把学生的数学 活动落到实处,为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每周星期六上午为数学兴趣活 动专用时间,教师专门指导。力求做到周周有内容,有目标。 3、开展读报和阅读数学书籍活动。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小学生数学报》、 《少年智力开发报》等,小组成员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些报纸,让学生享

中小学数学课外活动计划

中小学数学课外活动计划 数学活动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利补充,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小学数学课外活动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小学数学课外活动计划(一) 《课程标准》指出:“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实践活动是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它不同于一般的数学课外活动或创设生活情景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让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在这学期我准备这样开展数学活动课。 一、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体会“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的内容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内容。如在学习了第一单元“对称,平移与旋转”后,我打算组织安排学生先测量校园内各建筑物,确定它们的位置,然后确定比例尺,画出校园的平面图。在学习了第三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后,我准备安排学生调查自己家每个月的用水量,并计算出自己家一天、一月、一年浪费的水量。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明确数学知识服务于现实生活,体验到“有价值的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掌握“生活中的数学”。 圆柱、圆锥和球是每个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立体图形,如易拉罐、八宝粥罐子和铅笔,堆起的麦子和玉米,乒乓球、玻璃弹和地球仪等。了解这些图形的特征,不但是生活所必须,同时从中可以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与数学密切相关,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让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操作等社会实践活动,收集有关这些立体图形的信息,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但能够带回有关信息,同时也将带回许多数学问题。这些数学问题,在学生眼中不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这种学生应用现实生活学习数学,再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真正体验到了数学****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乐趣。 中小学数学课外活动计划(二)

最新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一种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模式。 一、在思想上提高认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实践活动是对这句话最好测验证。现在众多教师都认识到了它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但课本上每学期仅有的两个实践活动内容,远远满足不了教学实际的需要。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打开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信息量,使他们看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设计了两个主题:1、对各村种植农作物产值情况的调查。2、调查本班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学校教育工作支持情况的调查。通过本学期的数学实践活动,我们认为:开展好数学实践活动,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应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探索和尝试,构建具有个人特色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为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再努力! 二、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1、观察能力。如学习了“找规律”与“观察物体”后,学生们经常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探讨研究问

题,观察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 2、动手操作能力。 3、交流表达能力。数学实践活动课为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广阔空间。数学交流主要表现在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质疑思考能力。在开展“找找生活中的角”活动中,学生结合身边一些物体指出角的存在。可有个别学生观察得很细致,他们发现生活中许多“角”的两条“边”不够直,顶点不尖,有点钝,并提出质疑:生活中的“角”并不像数学课本中描述的那样规范。经过大家激烈的探讨、验证与交流,总结出生活中物体表面的角与数学课中严格意义规定的角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5、创造能力。传统教学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单一与绝对的,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能从多角度、多层次与多侧面地分析问题,从而产生许多联想。 三、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教师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探索的主体,一个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研究者。师生之间是合作的关系,共同投身于问题的研究过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数学实践活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案例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案例 作者单位:何坊一中 作者姓名:张秀华

课题:如何节约开支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3)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课前准备: (1)调查自己家里一个月的上网时间; (2)不等式和一次函数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如何建立数学模型?挖掘教材中的应用问题的素材。 教学难点: 现实问题到数学模型之间的信息加工、分析处理过程。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启发发现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即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现数模化(抽象)的过程。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校科技小组的学生在3名老师带领下,准备到外地考察,采集标本。现有甲、乙两家旅行社,其定价都一样。但表示对师生都有优惠,甲旅行社表示带队老师免费,学生按8折收费;乙旅行社表示师生一律按7折收费。经核算,甲、乙两家旅行社的实际收费正好相同。问科技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同学们分组展开讨论,很容易想到利用方程解决。请一位已完成了的同学,把你的解法在黑板上展示一下。 解:设科技小组共有X名同学,两家旅行社定价为“1”。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80%X=70%(X+3)。 解得X=21。 答:科技小组共有21名学生。 师生共同评价。正确,很好! 2、自主交流,学生实践。如果上题中的科技小组增加学生人数,那么选哪家旅行社较合算?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讨论气氛非常热烈。A组:我们认为乙旅行社较合算。我们试算了当增加1人时,甲旅行社:80%×(21+1)=17.6。乙旅行社:70%×(24+1)=17.5。17.6>17.5。所以选乙旅行社较合算。B组:我也选乙旅行社,我认为试增加1人不放心,我一共试了20人,得到这个结论。师:以上两组讨论得很好。如果上题中科技小组的学生人数减少呢?情况又会怎样?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实践得出,当学生人数减少时,选家旅行社合算。 3、感悟过程,体验乐趣。在上面的问题中,其它条件不

【数学课外活动计划】课外活动计划三篇

【数学课外活动计划】课外活动计划三篇 数学课外活动计划课外活动计划三篇 课外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活动又可以分为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二者的区别在于组织指导的不同。xxxx分享的课外活动计划。供大家参考课外活动计划 结合我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拟开设两个层面的活动:1。以体育(篮球乒乓球跳绳田径跳远跳高)美术舞蹈科技等组成校级兴趣活动小组。2。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阅读英语跳绳踢毽乒乓球羽毛球等,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学到技术,形成技能。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高坪小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目的意义 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具体活动安排 (一)课外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黄树林副组长:王成金 组员:符元远唐其宾唐其永杨茂芬 (二)活动时间 每周一二三四下午第三节课 (三)活动内容

根据我校特色建设情况,结合我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拟开设两个层面的活动: 1。以体育(篮球乒乓球跳绳田径跳远跳高)美术舞蹈科技等组成校级兴趣活动小组。 2。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阅读英语跳绳踢毽乒乓球羽毛球等,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学到技术,形成技能。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详见课外小组活动轮盘表。 四活动要求 课外活动必须落到实处,指导教师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保证每次活动质量。 五活动组织 1。学校成立课外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 2。各小组的活动要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步骤活动内容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教师做好活动情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 3。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督导,认真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移作它用。 辅导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踏踏实实地做好辅导工作,不断开拓,勇于创新,发扬奉献精神,为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课外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目的意义 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