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计量学复习(1)

信息计量学复习(1)

信息计量学复习(1)
信息计量学复习(1)

第一章绪论

1.信息计量学定义:

采用数学、统计学等各种定量方法,对社会化的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信息的组织、存储、分布、传递、相互引证和开发利用等进行定量描述和统计,以便揭示社会信息交流过程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2.“三计学”关系

(1).“三计学”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研究领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交叉之处。

(2).从发展历史来看,信息计量学是在传统文献计量学及科学计量学的基础上扩展和演变而成的,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是信息计量学的学科基础。

(3).从研究现状来看,“三计学”仍然是相互独立的科学学科。

(4).从发展趋势来看,“信息计量学”的研究范围更加广泛,“三计学”将融合到“信息计量学”这一统一的学科体系之下。

定义:文献信息流:具有一系列主题特征的科学文献的集合。

●静态特性:在一定时间内科学文献在空间的分布性质。

布拉德福定律、齐普夫定律、洛特卡定律动态特性:科学文献随时间的延续而增长和老化的性质。

文献信息增长规律、文献信息老化规律

●科学知识量的急剧增长是科学文献激增的主要原因

●其他原因:社会、教育、材料和加工技术等因素

●分类一:

绝对值指标:图书数量、期刊数量、论文数量…… 相对值指标:某个学科文献占全部文献的比例、不同类型文献的比例、不同语种文献的比例…..

●分类二:

非累积数(增量)

累积数(总量)

●内容:

F(t)=ae b t(a>0,b>0)

①指数增长模型表示的是“文献累积量”(总量)与时间(年)的关系,未能反映“非累积量”的变化规律。

②科学文献并不总是按指数函数关系增长。

③指数增长公式对起始时间很敏感。

④指数规律不能预测文献的未来增长趋势。

⑤指数增长模型未考虑文献“老化”、“停刊”等问题,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内容:F(t)=k/ (1+ae-kb t) (k, a, b>0)

①当t较小时,逻辑曲线与指数曲线相似;

在曲线的最初阶段,科技文献是近似地按照指数规律增长的。

②当t很大时,逻辑曲线趋向于一个固定值k;

此后不管经过多长时间,文献的累积量只能无限地接近一个固定的数值,但永远不会越过这一极限。

③逻辑曲线的增长速度在拐点处开始趋缓;

逻辑增长曲线的拐点坐标为(lna/kb, k/2),最大增长速度为bk2/4。

●局限性分析:给科学文献的增长设定了一个增长的极限。文献量会有一个不可逾越的有限饱和值K,意味着文献的增长最终会完全停止,知识达到饱和而不再发展了,这与科学发展的现实情况是不相符的。

科学文献随其“年龄”的增长,失去了作为科学情报源的价值,以及因此越来越少被科学家和专家们利用的过程。一般而言,“文献老化”是针对某一类文献群体而言的,而不是指某一篇或少量具体文献的“老化” 。

文献老化:针对情报用户,情报老化:针对情报对象(客观事物)(参照系统不同)(1)定义:

●历时半衰期:某学科已发表的文献中有一半已不再使用的时间。

●共时半衰期:某学科正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2)意义:

●科学文献的“半衰期”反映了科学学科的稳定性。

“半衰期”短,该学科的文献新陈代谢频繁,新文献得到大量应用;“半衰期”长,该学科文献更新缓慢,文献时效性长。

“比较稳定的学科” 比“正在经历重大变化的学科”长;“基础理论学科” 比“应用技术学科”长;“历史悠久的学科”要比“新兴学科” 长。

●不同类型的文献,“半衰期”也不同。

“专著”比“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文献”长;“经典论著”比“一般论著” 长;“理论型刊物”比“报道型刊物” 长。

(1)定义:在某一个知识领域内,把对年限不超过5年的文献的引文数量与引文总量之比。 联系:文献的老化速度越快,则“半衰期” 越短,“普赖斯指数” 越大;文献的老化速度越慢,则“半衰期” 越长,“普赖斯指数” 越小。

区别:文献的“半衰期”只能衡量某一学科领域全部文献的老化情况;“普赖斯指数”既可用于某一领域的全部文献,也可用于评价某种期刊、某一机构、某一作者、某篇文章的老化特点。

●共时法:在某一确定的时间间隔内,选定某一专业领域在该时间间隔内所发表的全部文献,对这些文献的全部参考文献的出版年龄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历时法:首先选定某一专业领域一定数量的文献,然后再对这一确定的文献集合在以后各年被引用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1)区域表示法:假设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共有N种期刊刊载了某学科的论文(简称为“相关论文”)K篇,将这N种期刊按照所载“相关论文”的数量降序排列,然后,将该序列划分为三个区,使得每个区所包含的”相关论文“的数量相等(即“K/3篇”),则各区的期刊数量满足下列关系:n1:n2:n3=1:a:a2

(2)图像表示法:假设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共有N种期刊刊载了某学科的论文(简称为“相关论文”)K篇,将这N种期刊按照所载“相关论文”的数量降序排列,然后,将该序列划分为三个区,使得每个区所包含的”相关论文“的数量相等(即“K/3篇”),则前面各区的期刊累积数量满足下列关系:α:β:γ=1:b:b2(b>1)

●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共有N种期刊刊载了某学科的论文(简称为“相关论文”)K篇,将这N种期刊按照所载“相关论文”的数量降序排列,然后,将该序列划分为m个区,使得每个区所包含的”相关论文“的数量相等(即“K/m篇”),则:

n1:n1-2:n1-3: …:n1-m=1:V:V2 : …:V m-1 (V>1)

●“维氏(分散)系数”和“布氏(分散)系数”的实质:

反映了科学论文在期刊中的分布情况:其值越大,表明该专业的论文在相关期刊中的分布越不均匀,集中与分散的趋势越大,相关论文高度集中在核心区少数几种期刊,其他各区的平均载文率相差也在;其值越小,则该专业的论文在相关期刊中的分布越均匀,集中与分散的趋势越小。

4.格鲁斯下垂 ● 布拉德福曲线中存在格鲁斯下垂:上升的曲线部分-直线部分-弯曲下垂部分原因 ①学科互相交叉渗透,导致文献难以准确地分类;

②统计工具本身的不足;

③其他因素的干扰。(期刊的更名、停刊,文献的重复发表等等)

● 科学统一性原则:每一个科学学科都或多或少,或远或近地与其他任何一个学科相关联。因此,属于某学科的文献,不仅仅会出现在这个学科的专业期刊上,而且也时时可能出现在其他学科的期刊上。

● 成功产生成功的原则(the success-breeds-success principle ):一种期刊的文献量越大、质量越高,作者就越愿意将自己的文章刊登在这些期刊上,形成了一种“堆加效应” 。

● 饱和效应(saturation effect ):抑制核心期刊数量的无限增加,此外期刊的载文量是有限的,编辑人员不得不制定出版计划和方针,控制文献的数量

● 随着时间的增加,刊登该学科文献的期刊与相关论文数成正比增加,使得布氏定律的图形成直线增长。

?“单一化的力”:只用一个词就可以表达所有概念为“最省力”;

?“多样化的力”:每个概念都用一个不同的词来表达为“最省力”;

在“单一化的力”和“多样化的力”的共同作用下,文献中的词频分布满足“齐普夫分布规律”。 设有一篇文献包含N 个词(N ≥5000),统计其中每个词出现的频次F r ,按照频次递减的顺序排列,并用自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r (L ≥r ≥ 1),则:F r ×r = C 或者f r = c ×r -1 l “齐普夫公式”是“朱斯公式”的一种特殊情况。(b=1)

芒代尔布罗三参数公式齐夫第二定律——低频词分布规律

?齐夫第二定律是阐述低频词频次与词数关系的一个定律。

?具体描述为:设I n 表示为出现频次为n 的词的个数,则I n /I 1大小与文献的长度无关,仅取决于频次n ,即:I n /I 1=2/n(n+1)第六章洛特卡定律

1. 洛特卡定律内容

f(x) = C / x 2:写了X 篇论文的作者数占作者总数的百分比f(x) ,与其撰写的论文数X 的平方成反比。

x :发表论文数量;

lf(x):某领域中发表了x 篇论文的作者数量占作者总数的比例;

C :等于在该领域中发表了1篇论文的作者数量占作者总数的比例,即C=f(1)。 f(x) = C / x n

R(n) =

{s n K n β

/lg α)()1(N C C ≤<≤≤n n b

r Cr F -=

x:发表论文数量;

f(x):某领域中发表了x篇论文的作者数量占作者总数的比例;

C:等于在该领域中发表了1篇论文的作者数量占作者总数的比例,即C=f(1);

n:参数,在特定的学科领域是一常数,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波动,一般在1.5~4之间变化。幂指数n的含义

●幂指数n表示作者分布分散程度或不均匀程度以及学科或主题相互渗透水平的定量描述,它与各学科\各主题的复杂性及发展现状和规律密切相关. 幂指数n越大,作者分布越分散,即作者分布越平均.

●幂指数n因为不同学科或主题研究的对象不同,使用的理论和方法,需要的研究条件和实验手段,研究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学科自身的难度\特点等因素不同,造成各学科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和撰文能力不同,因此不同学科的幂指数n是不同的.

●幂指数n的取值大致按自然科学\技术\社科和人文科学的顺序增大.

●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全部论文的半数系由该领域中全部作者的平方根的那些人撰写的。布-齐-洛定律的理论解释(1)一般理论解释

●马太效应

●成功产生成功:“成功”有广泛的含义,诸如:论文的写作与发表,收入的增加,杂志声誉的提高,词汇的被选用等。已取得的成功次数越多,就越容易在此基础上获得新的成功。

●省力法则支配的人为选择的作用:人的选择要受省力法则支配。在这种选择作用下,当一系列同类对象被选择时,有的经常被选择,有的不常被选择,这种频度不均匀的选择结果,实际上表征着被选择对象之间个体特性方面的差异,其本身又可以反过来作为再次选择的依据。如果我们把对象受到一次选择看成一次成功的话,那么这种成功的累积必然容易导致新的成功

(2)布-齐洛定律的心理物理学机制

●洛特卡定律:科学生产率是指科学家在科学上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工作效果,通常用

其生产的科学文献的数量来衡量。这种衡量说到底是人和社会对科学家的主观评价的客观描述。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数量(Φ)成为科学生产率的刺激的量表,即反映着科学生产率这种刺激的强弱(大小),该刺激在心理上的反应就是科学家生产率高低的感受(r),即科学家每发表一篇论文提高的生产率(被社会承认的程度)与他已发表的论文数量成反比。

●齐夫定律:客观信息对人产生的刺激,通过思维加工(即反映)形成意识形态的信息

产品,即对信息反应的结果,而为了交流,这种反应要客观化,便需要符号,这里是词。

所以,词频大小的序号给出了信息单元的刺激强弱的客观度量,而词频是对反映的客观化的度量。词频大小的序号(Φ)形成了刺激的量表,词频(r)形成了“反应”的量表。

●布拉德福定律:社会信息系统(这里主要是期刊系统)对特定类别信息刺激——反映

关系的定量描述。从用户考虑其合理性,可以从信号检测模型得到解释,对特定的心理需求,期刊作为交流的工具,他向用户提供一种刺激。它包含有信号和噪音。将期刊按特定类别的载文率高低排序构成期刊的等级。显然期刊等级(Φ)给出了特定心理需求刺激强弱的度量,而特定类别载文量相同的期刊可以按非相关论文的载文量排序,相信这将保留更多的有用信息。 1.引文分析

●Price的定义:

“如果文献A将文献B作为参考文献,则文献A就有了一篇参考文献B,而文献B就有了一篇引用文献A。换言之,B是A的参考文献,A是B的引用文献。”“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专著、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证与被引证现象进行分析,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

分析方法。”依据“研究目的”来划分:

●通过文献之间的相互引用建立科学论文和期刊的学科联系,进行科学文献结构和科学结构的研究;

●通过文献中引用的事项和时间序列等要素,来揭示科学发展的沿革和历史;

●通过引证次数多少来评价成果和人才;

●通过引用和被引用的习惯与趋势,来研究信息用户的结构和行为特征。

依据“研究对象”来划分:

●对“引文数量”进行研究(主要用于评价期刊和论文);

●对“引文网络” 进行研究(主要用于揭示学科的发展与联系);

●对“引文主题”进行研究(用于揭示科学的结构和进行文献检索)。

●从引文的语种、国别、年代、作者等进行的引文分析①选取统计对象根据所要研究的学科的具体情况,选择该学科中有代表性的较权威的杂志,确定若干期及若干篇相关论文作为统计的对象。

②统计引文数据在选取的若干篇论文中,分项统计每篇论文后面引文的数量,引文的出版年代、语种、类型,论文作者的自引量等。

③引文分析在获取的引文数据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的目的,从引文的各种指标或其他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引文量的理论分布分析,引文量的集中、离散趋势分析,引文量随时间增长规律的分析,引文的主要指标分析,包括自引量、引文语种、文献类型、年代、国别等项目分析

④作出结论加菲尔德引文集中定律

●引文按年度、语种、文献类型等的分布,都表现出集中与离散的趋势。 (1)对于整个自然科学来说,各学科的核心期刊总和大致不会超过1 000种,甚至可能只有500种。对于单一学科,则集中的程度因学科、专业而异。

(2)任何一个学科所需要的“尾部期刊”,即布拉德福定律中所描述的非本专业的科学期刊,绝大多数构成其他学科的核心期刊。引文测度的主要指标分析

●引文指标分析包括引文年代、引文语种、引文类型、引文国别、引文作者(特别是著名大师)、引证经典著作。评价期刊的主要测度指标

(1)期刊载文量在给定时间内,期刊发表的全部论文数量。描述期刊生产论文能力的基本指标之一。这是一个绝对数指标,根据统计需要,它可以是期刊刊载的全部论文量,也可以是特定学科或专业的论文量。

(2)期刊引证率在给定时间内,期刊引证的全部参考文献数量。如:某篇论文(或某书、某期刊)的被引文量,指该论文(或书、期刊)中含参考文献的数量。描述期刊吸收外部文献能力的基本指标之一。

(3)期刊被引率在给定间内,期刊被引证的全部次数。该指标以客观使用的数量直接反映了期刊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即影响力。

(4)平均引文率

●平均引证率:

在给定时间内,期刊引证参考文献的数量除以相应期刊的载文量。它表示期刊每篇论文被引证参考文献的平均水平。平均引证率通常可以反映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高低,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平均被引率:

在给定时间内,期刊所载文献被引的数量除以该刊的全部载文量。平均被引证率高表示该刊的学术水平高低。

(5)影响因子(IF)

某年度某刊的影响因子=该年引用该刊前两年论文的总资料/前两年该刊所发表论文总数

●影响因子主要用以调整和修正大刊、老刊凭借发表论文绝对数量而在期刊被引上所占的优势,是衡量期刊重要性,选择核心期刊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指标。

●某刊影响因子的值越大,说明它的被引用率越高,质量也就越高。

(6)即年指标

即年指标=该刊某年发表论文在当年的被引次数/当年发表论文的篇数

●它是用于测度期刊被利用速度的指标,也是衡量期刊重要性的一种依据。它是期刊质量中及时性和有用性相结合的客观评价指标。(7)期刊自引率

指某期刊全部参考文献中,引证该刊自己发表的论文所占的比例。

期刊自引率=引证该刊自己发表论文的次数/期刊参考文献的总数

(8)期刊自被引率

某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期刊本身引证次数所占的比例。

●这两个指标从不同角度描述了期刊的自引状况,本刊自己引证情况和被其他刊物使用情况。

●定义:是指引证文献通过其参考文献(被引证文献)建立的耦合关系。具体地说,如果A和B两篇文献共同引证了一篇或多篇参考文献,或者说它们共同具有一篇或多篇同样的参考文献,则这两篇论文之间的关系称“文献耦合”,这两篇或多篇论文成耦合论文。●耦合强度:共引参考文献的数量,如果两篇文献具有一篇相同的参考文献,那么这两篇文献的耦合程度为1个引文耦(或称耦合单位)以此类推,若两篇论文有n篇相同的参考文献,那么这两篇文献的耦合程度为n个引文耦。定义:指两篇(或多篇)论文同时被后来的一篇或多篇论文所引证,则称这两篇论文(被引证论文)具有“同被引”关系。换言之,如果A和B两篇(或多篇)文献,不管其发表的时间如何,只要同时被后来一篇或多篇论文引证,则称A和B两篇文献具有“同被引”关系。

●同被引强度(同被引频率):引证它们的论文(引证文献的数量)多少来测度其同被引程度,即定义同时引证这两篇论文的论文篇数。相同:两者都是指两篇论文通过另外一篇或多篇论文建立起来的关系,都可以反映出文献之间的联系程度和结构关系,都可用于研究文献关系,进行文献检索和揭示学科结构。

不同:

●引文耦合反映的是两篇引证文献之间的关系,同被引反映的是两篇被引证文献之间的关系;

●引文耦合强度是固定不变的,同被引强度则随时可能发生变化;

●引文耦合反映的文献间的关系是一种固定的长久的关系,同被引反映的则是变化的或暂时关系;

●引文耦合是回溯的,同被引则是展望性的,属于“前向引证”。

计量经济学复习要点1

计量经济学复习要点 第1章 绪论 数据类型:截面、时间序列、面板 用数据度量因果效应,其他条件不变的概念 习题:C1、C2 第2章 简单线性回归 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常用术语 现代意义的回归是一个被解释变量对若干个解释变量依存关系的研究,回归的实质是由固定的解释变量去估计被解释变量的平均值。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是只有一个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 回归中的四个重要概念 1. 总体回归模型(Population Regression Model ,PRM) t t t u x y ++=10ββ--代表了总体变量间的真实关系。 2. 总体回归函数(Population Regression Function ,PRF ) t t x y E 10)(ββ+=--代表了总体变量间的依存规律。 3. 样本回归函数(Sample Regression Function ,SRF ) t t t e x y ++=10??ββ--代表了样本显示的变量关系。 4. 样本回归模型(Sample Regression Model ,SRM ) t t x y 10???ββ+=---代表了样本显示的变量依存规律。 总体回归模型与样本回归模型的主要区别是:①描述的对象不同。总体回归模型描述总体 中变量y 与x 的相互关系,而样本回归模型描述所关的样本中变量y 与x 的相互关系。②建立模型的依据不同。总体回归模型是依据总体全部观测资料建立的,样本回归模型是依据样本观测资料建立的。③模型性质不同。总体回归模型不是随机模型,而样本回归模型是一个随机模型,它随样本的改变而改变。 总体回归模型与样本回归模型的联系是:样本回归模型是总体回归模型的一个估计式,之所以建立样本回归模型,目的是用来估计总体回归模型。 线性回归的含义 线性:被解释变量是关于参数的线性函数(可以不是解释变量的线性函数) 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 简单线性回归的基本假定:对模型和变量的假定、对随机扰动项u 的假定(零均值假定、同方差假定、无自相关假定、随机扰动与解释变量不相关假定、正态性假定) 普通最小二乘法(原理、推导) 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的原则是以“残差平方和最小”。

计量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地理问题研究的核心环节是() A 地理数据采集 B 地理数据教学方法 C 地理数据描述 D 地理数据的处理 答案:D 参考课本P26页 2.在单峰负偏态的分布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C 算数平均数> 众数>中位数 D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答案:B 参考课本P33页 3.下列哪个数据不是属性数据() A 人口数量 B 村庄河流的分布 C 国内生产总值 D 土地面积答案:B 参考课本P20页 4.偏相关系数的性质有①偏相关系数分布的范围在-1到1之间;②__________;③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必小于或最多等于由同一系列资料所求得的复相关系数。 A.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大 B.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小 C.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小,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大 D.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小,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小答案:A 参考课本P57页 5. 时间序列的组合成分包括长期趋势(T )、__________循环变动(C )和不规则变动(I )。A季节变动 B.灰色模型 C马尔科夫 D.乘法模型答案:A 参考课本 P72-P73页 6. 主成分分析是在()的基础上进行的。 A.回归分析 B.时间序列分析 C.相关分析 D.系统聚类分析答案:C 参考课本P95页 7.在地理学中,主要对于“状态”的预测方法是()A.主成分分析法 B.马尔可夫预测法 C.灰色模型分析法 D.趋势面分析发答案:B 参考课本P108页 8.建立在变异函数理论及结构分析基础之上的空间插值法是() A.RBF神经网络方法 B.克里格插值法 C.反距离权重倒数插值法 D.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答案:B 参考课本P141页 9. 下面哪一个不是AHP决策的基本步骤() A.明确问题 B.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C.分层计算特征值 D.层次总排序答案:C 参考课本227—230页 10. 下列属于图G=(V,E)所必须包含的基本要素的是() A.边集 B. 子图 C. 关联边 D. 基础图答案:A 参考课本P57页 11.下列不属于一个网络图的基础指标的是() A.连线数目 B.结点数目 C.网络中亚图数目 D.回路数答案:D 参考课本P281页 12.下列哪个数据不是属性数据() A 人口数量 B 村庄河流的分布 C 国内生产总值 D 土地面积答案:B 参考课本P20页 二、填空题 1.锡尔系数,就说明分配差异越大;反之,锡尔系数,说明收入分配越均衡。 答案:越大、越小参考课本P43页 2.地理数据的统计处理内容包括哪两个方面:。 答案:一是进行统计整理;二是计算有关统计指标和参数。参考课本P27页 3. 标准正态分布的峰度系数;,表示地理数据分布的集中程度高于正态分布;表示地理数据分布的集中程度低于正态分布 答案:g1>0、g1<0,参考课本P33页 4. 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常常用地理数据分布的_________与______来描述。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 令狐采学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 B.数学 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自力学科的标记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 B.解释变量 C.被解释变量 D.前定变量 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合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合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合统计单位不合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 B.混合数据 C.时间序列

数据D.横截面数据 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示为具有一定的几率散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滞后变量 D.前定变量 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 ( 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 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 B.政策变量 C.内生变量 D.外生变量 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阐发工作的基本步调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计量经济学 模拟考试题(第1套)

第一套 一、单项选择题 1、双对数模型 μββ++=X Y ln ln ln 10中,参数1β的含义是 ( ) A. Y 关于X 的增长率 B .Y 关于X 的发展速度 C. Y 关于X 的边际变化 D. Y 关于X 的弹性 2、设k 为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个数,n 为样本容量。则对多元线性回归方 程进行显著性检验时,所用的F 统计量可表示为( ) A. )1() (--k RSS k n ESS B .) ()1()1(2 2k n R k R --- C .) 1()1()(2 2---k R k n R D .)()1/(k n TSS k ESS -- 3、回归分析中使用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垂直坐标距离。最小二乘准则 是指( ) A. 使() ∑=-n t t t Y Y 1 ?达到最小值 B. 使() 2 1 ?∑=-n t t t Y Y 达到最小值 C. 使t t Y Y ?max -达到最小值 D. 使?min i i Y Y -达到最小值 4、 对于一个含有截距项的计量经济模型,若某定性因素有m 个互斥的类型, 为将其引入模型中,则需要引入虚拟变量个数为( ) A. m B. m+1 C. m-1 D. m-k 5、 回归模型中具有异方差性时,仍用OLS 估计模型,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参数估计值是无偏非有效的 B. 参数估计量仍具有最小方差性 C. 常用F 检验失效 D. 参数估计量是有偏的 6、 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样本回归方程可表示为( ) A. t t t u X Y ++=10ββ B. i t t X Y E Y μ+=)/( C. t t X Y 10???ββ+= D. ()t t t X X Y E 10/ββ+= 7、 在经济发展发生转折时期,可以通过引入虚拟变量方法来表示这种变化。 例如,研究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时。1991年前后,城镇居民商品性实际支出Y 对实际可支配收入X 的回归关系明显不同。现以1991年为转折时期,设虚拟变 量?? ?=年以前 , 年以后 , 1991019911t D ,数据散点图显示消费函数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基本 消费部分下降了,边际消费倾向变大了。则城镇居民线性消费函数的理论方程可

关于计量地理学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 1、近代主要由美国地理学家发起的计量运动中,主要形成了三种学派,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 A 依阿华的经济派 B 威斯康星的统计派 C 普林斯顿的社会物理派 D 由赫特纳首倡的区域学派 答案:D 参照教材第一章第3页 2、计量地理学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A 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末 B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 C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 D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答案:A 参照教材第一章第5—6页 3、空间数据主要用于描述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及地理过程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和()。 A. 区域联系 B. 地理范围 C. 地理属性 D. 空间联系 答案:D 参照教材第二章第19页 4、下列地理数据哪一组分别属于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A. 某种土壤或植被的分布区土地面积 B. 居住区各种地理区域的界线 C. 海拔高度土壤侵蚀强度 D. 森林覆盖率黄石市行政区 答案:A 参照教材第二章第20页 5、当相关系数rxy>0时,表示两要素之间存在()关系。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都可能 答案:A 参考教材第47页关于相关系数的内容 6、下列两组数据(1,2,3,4,5,6,7,8);(10,12,18,20 ,16,14,15,17) 运用相关系数计算公式,计算两组数据相关系数为( ) A B C D 答案:B 参考教材第47页关于相关系数的内容 7、下列哪一种距离不能用于聚类分析的距离的计算。() A.绝对值距离 B.明科夫斯基距离 C.欧几里德距离 D.最短距离答案:D 参照教材第三章第84页 8、下列哪种方法不是常用的聚类要素的数据处理方法。() A.总和标准化 B.标准差标准化 C.极小值标准化 D.极差的标准化 答案:C 参照教材第三章第83页 9、Geary系数与Moran指数存在()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随机关系 D.没有关系 答案:B 参照教材第四章第121页 10、下列哪一类模型不属于不属于地统计学三大模型() A.有台基值模型 B.无台基值模型 C.抛物线模型 D.孔穴效应模型 答案:C 参照教材第四章第138页 二填空题 1、空间相互作用分析,主要是定量地分析各种“地理流”在不同区域之间流动的________。 答案:方向和强度参照教材第一章第4节第13页 2、相互关系分析这类研究主要是对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答案:地理要素、地理事物参照教材第一章第4节第12页3、根据测度标准,可以将数量标志数据划分为_____和比例尺度数据。 答案:间隔尺度数据参照教材第20页 4、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有数量化、形式化、逻辑化__、__、 。 答案:不确定性、多种时空尺度、多维性参照课本24页 5、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常常用地理数据分布的和 来描述。 答案:集中化程度;均衡度参照教材第35页第一段 6、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测定,主要是通过 来完成的。 答案:对相关系数的计算和检验参照教材第47页第三段 7、___是事物之间差异性的度量,差异性越大,则相似性越

信息计量学复习题

第一章 1.信息计量学的发展逻辑过程:统计书目学—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 2.(了解)与文献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相类似,网络计量学的内容体系是由它的理论、方法 和应用三部分组成的,理论是基础,方法是手段,应用是目的。 3.信息计量学(名词解释):主要内容是应用数学、统计学等定量方法来分析和处理信息过 程中的种种矛盾;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信息的动态特性, 并找出其中的内在规律 4.信息计量学的三大定律:布拉德福定律、齐普夫定律、洛特卡定律 5.引文分析(名词解释):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 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证 和被引证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 文献计量分析方法 6.信息计量学与文献计量学的关系:从信息计量学的概念和内容体系来看,信息计量学与文 献计量学彼此交叉渗透,既有许多共同的研究内容,又 有着不尽相同的地方: 1)信息计量学着眼于“信息”本身的计量问题,文献计 量学主要以作为情报载体的“文献”为计量对象 2)信息计量学较之文献计量学来说,其研究范围更广泛 一些 3)从任务和方法上来看,信息计量学研究的任务更为艰 巨,更难找到恰当的定量方法及途径 第二章 1.文献信息流的特性:文献信息流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静态特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科 学文献在空间的分布性质,如集中-离散分布、文献按著者分布、词 汇在文献中分布、引文分布、主题相关分布等规律性;动态特性是指: 科学文献随时间的延续而增长和老化的性质) 2.科学知识量的急剧增长的科学文献激增的主要原因 3.普赖斯是最早提出“文献信息指数增长规律” 4.文献信息增长规律的应用(论述):1)在科学学和科技史研究中的应用:通过文献数量的 增长变化规律来判断和预测科学知识的增长状况, 继而探索整个科学的发展规律,是科学史和科学学 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2)在情报研究中的应用:从科学情报学的角度出发, 科学文献增长规律的研究是科技人员和情报工作人 员开展情报分析研究,掌握科技发展动态,进行科 学预测的可靠手段。科学文献数量的增长可以反映 一个国家某项技术发展的最敏感指标 3)在文献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一个图书馆或情报机构 确定经费的合理分配、资料搜集的原则、馆藏增加 的策略、存储空间扩大的措施、情报加工处理和传 递交流新技术的应用,等等,都要以科学文献的数 量及未来的增长趋势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 第三章 1.半衰期(名词解释):指某学科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B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山东轻工业学院08/09学年第二学期《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 (B卷)(本试卷共7 页) 适用班级:经管学院07级所有学生 20 分)共(本题共一、单项选择题10 小题,每小题2 分, 得分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1. 在多元回归中,调整后的判定系数与判定系数的关系有() A. < B. > C. D.关系不能确定 2R=1时有()根据判定系数2. 与F统计量的关系可知,当 A.F=-1 B.F=0 C.F=1 D. F=∞ 3.DW检验法适用于检验() A.异方差性 B.序列相关 C.多重共线性 D.设定误差 2=0.98,X1的t值=如果一个二元回归模型的 4. OLS结果为R0.00001,X2的t 值=0.0000008,则可能存在()问题。 A. 异方差 B. 自相关 C. 多重共线 D. 随机解释变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 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接近1,则表明模型中存在() A.异方差性 B.序列相关 C.多重共线性 D.拟合优度低 6.容易产生自相关的数据是() A.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 C.年度数据 D.混合数据 ????中,模型:检验7. 线性回归??????x?ux?x?y i20ik1i12kii?时,所用的统计量为:()),2,(,?0?k?,1H:0? i ?i0????????ii1k?1?t?nt??ttn?k.. B A ?????? ??VV ????ii1??n?tFnk?1,?k?1ktF?.. D C?????? ii22???? ??VV ii2????,8. 对于线性回归模型:检验随机误差项是否u?xxy????????x tkt221ttt0k1存在自相关的统计 量是:() ???2ee?d61?tti2t?1t??d B. A.??1r nn2? ??n1nn???2e t1?t??2n?r i?t.. D C?t?? ?V2r1?i9. 若回归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存在一阶自回归形式的序列相关,则估计模型参数应采用() A.普通最小二乘法 B.加权最小二乘法 C.广义差分法 D.工具变量法 d和d,在给定显著水平下,若DW统计量的下和上临界值分别为则当10. ul d DW d 时,可认为随机误差项()ul

计量经济学模拟考试题第1套(含答案)培训课件

计量经济学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双对数模型 μββ++=X Y ln ln ln 10中,参数1β的含义是 ( C ) A. Y 关于X 的增长率 B .Y 关于X 的发展速度 C. Y 关于X 的弹性 D. Y 关于X 的边际变化 2、设k 为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个数,n 为样本容量。则对多元线性回归方 程进行显著性检验时,所用的F 统计量可表示为( B ) A. )1() (--k RSS k n ESS B .) ()1()1(2 2k n R k R --- C .) 1()1()(2 2---k R k n R D .)()1/(k n TSS k ESS -- 3、回归分析中使用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垂直坐标距离。最小二乘准则 是指( D ) A. 使() ∑=-n t t t Y Y 1?达到最小值 B. 使?min i i Y Y -达到最小值 C. 使t t Y Y ?max -达到最小值 D. 使() 2 1 ?∑=-n t t t Y Y 达到最小值 4、 对于一个含有截距项的计量经济模型,若某定性因素有m 个互斥的类型, 为将其引入模型中,则需要引入虚拟变量个数为( B ) A. m B. m-1 C. m+1 D. m-k 5、 回归模型中具有异方差性时,仍用OLS 估计模型,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参数估计值是无偏非有效的 B. 参数估计量仍具有最小方差性 C. 常用F 检验失效 D. 参数估计量是有偏的 6、 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样本回归方程可表示为( C ) A. t t t u X Y ++=10ββ B. i t t X Y E Y μ+=)/( C. t t X Y 10???ββ+= D. ()t t t X X Y E 10/ββ+= 7、 在经济发展发生转折时期,可以通过引入虚拟变量方法来表示这种变化。 例如,研究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时。1991年前后,城镇居民商品性实际支出Y 对实际可支配收入X 的回归关系明显不同。现以1991年为转折时期,设虚拟变 量?? ?=年以前 , 年以后 , 1991019911t D ,数据散点图显示消费函数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基本

计量地理学考试复习

计量地理学复习内容 第一章绪论 1.地理学与数学的关系 在古代地理学中,运用数学方法仅仅是为了描述地理事件、地理事实和记载地理知识;在近代地理学中运用数学方法又只是局限于地理现象的解释性描述。而在现代地理学中运用数学方法,则是为了更进一步深入地进行定量化研究,以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及运动规律,从而为地理系统的预测及优化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2.向区域范式提出最尖锐、最直接批评的是德籍旅美学家舍弗尔,他于1953 年发表了一篇题为“地理学中的例外论”的文章,抨击了哈特向的地域独特主义观点,即“例外主义”的观点。 3.舍弗尔等人对区域学派的批评与否定,拉开了现代地理学发展史上的计量运 动的帷幕。 第二章地理数据及其采集与预处理 1.地理数据划分为两大基本类型: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2.属性数据又分为:①数量标志数据;②品质标志数据 3.几种常用的统计指标与参数 (一)描述地理数据集中程度的指标 (1)平均值;(2)中位数;(3)众数:众数就是出现频数最多的那个数。(二)描述地理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的指标 (1)极差;(2)离差;(3)离差平方和;(4)方差与标准差;(5)变异系数;(三)描述地理数据分布特征的参数 (1)偏度系数;(2)峰度系数; 4.洛伦兹曲线P31 5.集中化指数P32 I越大,就说明数据分布的集中化程度越高;反之,I越小,就说明数据分布的集中化程度越低(越均衡)。这个指数I,就被称为集中化指数。 6.基尼系数:就是通过两组数据的对比分析,纵、横坐标均以累计百分比表示, 从而做出洛伦兹曲线,然后再计算得出的集中化指数。 7.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G小于0.2,表示收入分配高度均衡;G介于0.2—0.3 之间,表示收入分配比较均衡;G介于0.3—0.4之间,表示收入分配相对合理;G介于0.4—0.5之间,表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分配差距悬殊。 第三章地理模型与地理建模概述(无考试内容)

计量经济学期末试卷

?第一题判断题10×2=20分(从以下题目中任选10题,判断对错;如果2 ? P66 1,OLS法是使残差平方和最小化的估计方法。 对 2,计算OLS估计值无需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 对 3,若线性回归模型满足假设条件(1)——(4),但扰动项不服从正态分布,则尽管OLS估计量不再是BLUE,但仍为无偏估计量。 错只要满足(1)——(4),OLS估计量就是BLUE 4,最小二乘斜率系数的假设检验所依据的是t分布,要求??的抽样分布是正态分布。 对 5,R =TSS/ESS 错R =ESS/TSS 6,若回归模型中无截距项,则Σet=0未必成立。 对 7,若原假设未被拒绝,则它为真。 错只能说不能拒绝原假设 8,在双变量回归模型中,б 的值越大,斜率系数的方差越大。 错Var(??)=б /Σxt 只有当Σxt 恒定,上述说法才正确。 P149

1,尽管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量仍然是最佳线性 无偏估计量。 对 2,如果分析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预测,则多重共线性并无妨碍。 对 3,如果解释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都低,则一定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错即使解释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都低,也不能排除存在多重共线性 的可能性 4,如果存在异方差性,通常用的t检验和F检验是无效的。 对 5,当存在自相关时,OLS估计量既不是无偏的,也不是有效的。 注意: 本书中无偏性不成立仅两种情况: 1,模型中忽略了有关的解释变量。 2,随机解释变量与扰动项同期无关。 错在扰动项自相关的情况下OLS估计量仍为无偏估计量,但不再具有最 小方差的性质,即不是BLUE 6,消除一阶自相关的一阶差分变换法假定自相关系数必须等于1。 对 7,模型中包含无关的解释变量,参数估计会有偏,并且会增大估计量的 方差,即增大误差。 错模型中包含无关的解释变量,参数估计仍无偏,但会增大估计量的方 差,即增大误差 8,多元回归中,如果全部“斜率”系数各自t检验都不显著,则R 值也高 不了。

计量经济学1—2

第二章课后习题 2.1(1)分别分析各国人均寿命与人均GDP、成人识字率、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的数量关系。解:各国人均寿命(Y)与人均GDP(X1)之间的数量关系: Y=56.64794+0.12836X1 各国人均寿命(Y)与成人识字率(X2)之间的数量关系: Y=38.79424+0.331971X2 各国人均寿命(Y)与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之间的数量关系:

Y=31.79956+0.387276X3 (2)对所建立的回归模型近性检验(假设显著性水平α为0.05)。 解:各国人均寿命(Y)与人均GDP(X1)之间的回归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所估计的参数β1=56.64794,β2=0.12836,说明亚洲各国人均GDP每增加1美元,人均寿命将增加0.12836年,这与预期的经济意义相符。 2﹥拟合有度检验:可决系数R2=0.526082,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解释变量“人均GDP”对被解释变量“人均寿命”的一半多作出了解释。 3﹥统计检验:H0:β2=0,H1:β2≠0,因为P=0.0001<α=0.05,所以拒绝原假设,因此亚洲各国人均GDP对人均寿命具有显著影响。 各国人均寿命(Y)与成人识字率(X2)之间的回归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所估计的参数β1=38.79424,β2=0.331971,说明亚洲各国成人识字率每增加1%,人均寿命将增加0.331971年,这与预期的经济意义相符。 2﹥拟合优度检验:可决系数R2=0.716825,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解释变量“成人识字率”对被解释变量“人均寿命”的大部分作出了解释。 3﹥统计检验:H0:β2=0,H1:β2≠0,因为P=0.0000<α=0.05,所以拒绝原假设,因此亚洲各国成人识字率对人均寿命具有显著影响。 各国人均寿命(Y)与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之间的回归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所估计的参数β1=31.79956,β2=0.387276,说明亚洲各国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每增加1%,人均寿命将增加0.387276年,这与预期的经济意义相符。 2﹥拟合优度检验:可决系数R2=0.537929,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解释变量“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对被解释变量“人均寿命”的一半多作出了解释。 3﹥统计检验:H0:β2=0,H1:β2≠0,因为P=0.0001<α=0.05,所以拒绝原假设,因此亚洲各国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对人均寿命具有显著影响。 2.2(1)建立浙江省财政预算收入与全省生产总值的计量经济模型,估计模型的参数,检验模型的显著性,用规范的形式写出估计检验结果,并解释所估计参数的经济意义(假设显著性水平为0.05)。

计量地理学期末复习

计量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计量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计量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第三节计量地理学评价及其应用 第二章地理数据的来源及其预处理第一节地理数据的类型划分 第二节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地理数据的来源说明 第三章地理数据处理 第一节地理数据的统计处理 第二节地理数据的分布测量 第四章相关分析方法 第一节相关分析的计算问题 第二节相关分析方法的应用 第五章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回归分析与回归函数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估计 ●拟合优度的度量 ●方程显著性的假设检验 ●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 ●回归模型预测 ●实际应用 第六章趋势面分析方法 趋势面分析的一般原理 趋势面模型的适度检验 趋势面分析应用实例第七章系统聚类分析模型 第一节聚类要素的数据处理 第二节距离的计算 第三节直接聚类法 第四节最短距离聚类法 第五节最远距离聚类法 第八章马尔可夫预测方法 第一节几个基本概念 第二节马尔可夫预测方法 第三节应用案例 第九章时间序列分析 第一节时间序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第二节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趋势拟合方法 第四节季节变动预测 第十章AHP决策分析方法 第一节基本原理 第二节分析过程 第三节计算方法 第四节方法评价 第五节应用案例 第十一章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 主成分分析的软件实现 主成分分析方法应用实例 题型与分数: ?一、名词解释题:(共10题,每题2分)?二、简答题:(共7题,每题5分) ?三、计算题:(共3题,每题5分) ?四、分析题:(共1题,每题10分) ?五、应用题:(共2题,每题10分)

?地理数据 地理数据是用一定的测度方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对象的有关量化标志,是对地理问题进行定量化描述和研究的基础,是一切数学方法在地理学中应用的先决条件。 观测数据 观测数据是指通过观测仪器获取的数据,包括台站观测数据、定点观测数据、遥感观测数据等。 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是指利用实验仪器设备分析样品或模拟环境动力得到的数据,主要包括样品分析数据和模拟实验数据。 统计数据 统计数据是指通过全面统计或随机抽样调查获得的数据,主要包括统计年鉴数据、抽样调查数据、测量统计数据等。 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主要用于描述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及地理过程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及空间联系。 属性数据 属性数据主要用于描述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地理过程的有关属性特征,包括数量标志数据与品质标志数据两种。 地理计算 地理计算(Geocomputation)的实质是借助于现代化的计算理论、计算方法和计算技术,通过对“整体”和“大容量”的地理数据进行处理,揭示复杂地理系统的运行机制,探索和寻求新的地理系统理论。 平均数 平均数是集中趋势指标中最重要的一种指标,代表研究对象的一般水平。一般地,平均数包括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两种类型,能反映出同质总体和样本数值的平均水平和一个数列的数值的“集中趋势”。 平均发展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的求解公式: X0为基期(或基年)数据 n为间隔年数(不包括基年)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或人口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的平均递增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的求解公式: X0为基期(或基年)数据 n为间隔年数(不包括基年)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中位数 中位数也称中央值,是地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居中间的那个数值。 众数 众数是一个地理观测(或调查)系列中出现频数(次数)最多的数。它也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极差 极差是指所有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计算公式为: } { min } { max i i i i x x R- = n n g x x x = 1 r x=-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与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 B.数学 C.经济学 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 B.解释变量 C.被解释变量 D.前定变量 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 B.混合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横截面数据 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滞后变量 D.前定变量 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 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 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 B.政策变量 C.内生变量 D.外生变量 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 A.虚拟变量 B.控制变量 C.政策变量 D.滞后变量 12.( B )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A.外生变量 B.内生变量 C.前定变量 D.滞后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B )。 A.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 C.修匀数据 D.原始数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 )。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 B.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 D.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 )。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16.相关关系是指( D )。 A.变量间的非独立关系B.变量间的因果关系C.变量间的函数关系 D.变量间不确定性的依存关系

计量经济学选择题1

第一章绪论复习题 二、选择题 2、在同一时间不同统计单位的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组合,是(D ) A、原始数据 B、时点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截面数据 3、计量经济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C ) A、控制变量 B、政策变量 C、内生变量 D、外生变量 4、在一个计量经济模型中可作为结实变量的有( D ) A、政策变量 B、控制变量 C、内生变量 D、外生变量 E、滞后变量 5、下列模型中属于线性模型的有( B ) 6、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称为( B )。 A、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 C、修匀数据 D、原始数据 7、模型中其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的变量是( B ) A、外生变量 B、内生变量 C、前定变量 D、滞后变量 11、在回归分析中,下列有关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C ) A.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均为随机变量 B.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均为非随机变量C.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 D.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 一、单项选择题 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 A.虚拟变量 B. 控制变量 C.政策变量 D. 滞后变量 2、把反映某一总体特征的同一指标的数据,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排列起来,这样的数据称为( B )。 A.横截面数据 B. 时间序列数据 C.修匀数据 D. 原始数据 3、在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中,认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数量是( A )。 A.内生变量 B. 外生变量 C.虚拟变量 D. 前定变量 9、同一时间,不同单位相同指标组成的观测数据称为( B )。 A.原始数据 B. 横截面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 修匀数据 A.解释变量X1t对Yt的影响是显著的 B.解释变量X2t对Yt的影响是显著的 C.解释变量X1t和X2t对Yt的联合影响是显著的 D.解释变量X1t和X2t对Yt的影响是均

计量地理学题库

计量地理学题库 一、选择题 1.地理问题研究的核心环节是() A 地理数据采集 B 地理数据教学方法 C 地理数据描述 D 地理数据的处理 答案:D 参考课本P26页 2.在单峰负偏态的分布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C 算数平均数> 众数>中位数 D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答案:B 参考课本P33页 3.下列哪个数据不是属性数据() A 人口数量 B 村庄河流的分布 C 国内生产总值 D 土地面积

答案:B 参考课本P20页 4.偏相关系数的性质有①偏相关系数分布的范围在-1到1之间;②__________;③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必小于或最多等于由同一系列资料所求得的复相关系数。 A.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大 B.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小 C.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小,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大 D.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小,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小 答案:A 参考课本P57页 5. 时间序列的组合成分包括长期趋势(T )、__________循环变动(C )和不规则变动(I )。 A季节变动 B.灰色模型C马尔科夫 D.乘法模型答案:A 参考课本P72-P73页 6. 主成分分析是在()的基础上进行的。 A.回归分析 B.时间序列分析 C.相关分析 D.系统聚类分析 答案:C 参考课本P95页 7.在地理学中,主要对于“状态”的预测方法是()

A.主成分分析法 B.马尔可夫预测法 C.灰色模型分析法 D.趋势面分析发 答案:B 参考课本P108页 8.建立在变异函数理论及结构分析基础之上的空间插值法是()A.RBF神经网络方法B.克里格插值法 C.反距离权重倒数插值法D.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答案:B 参考课本P141页 9. 下面哪一个不是AHP决策的基本步骤() A.明确问题B.建立层次结构模型C.分层计算特征值D.层次总排序 答案:C 参考课本227—230页 10. 下列属于图G=(V,E)所必须包含的基本要素的是()A.边集 B. 子图 C. 关联边 D. 基础图 答案:A 参考课本P57页 11.下列不属于一个网络图的基础指标的是() A.连线数目B.结点数目C.网络中亚图数目D.回路数

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7月考试《卫生信息管理学》考查课试题

(单选题) 1: 以作者本人取得的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论文、报告等,并经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各种文献,属于( )。A: 零次文献 B: 一次文献 C: 二次文献 D: 三次文献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卫生信息化工作起源于( )。 A: 日本 B: 美国 C: 欧洲联盟 D: 中国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下列信息类型中属于按信息存在形式划分的是( ) A: 内部信息 B: 外部信息 C: 非记录信息 D: 语法信息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信息管理各理论学派中强调多学科、多领域团队工作与合作研究的是:( ) A: 信息系统学派 B: 信息管理学派 C: 信息用户学派 D: 信息交流学派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信息管理者即信息经纪人。"是哪种卫生信息管理者角色观的观点?( ) A: 资源管理观 B: 特性控制观 C: 作业辅助观 D: 信息经济观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卫生信息管理的应用学科中,研究卫生主管部门的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属于( ) A: 卫生行政信息管理 B: 卫生服务信息管理 C: 卫生信息生产管理 D: 卫生信息系统管理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下列关于信息标准化“四原理”中的简化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简化的原则是功能等效,从一组对象中选择确定简化的范围,应能包括被取代对象所具备的必要功能 B: 简化对象是系统内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系统与外部相关因素的关系 C: 简化的目的是为了经济、使之更有效地满足需要 D: 简化是相对的,确定的简化规范,只适用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作为实验室检验项目和临床观测指标的通用标识符可以解决实验室或诊断服务部门系统与临床医疗护理系统代码不一致无法转换的难题的是:( ) A: DICOM B: LOINC C: HL7 D: Snomed CT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 )用来区别和描述对象,是对象类的特征。 A: 数据元 B: 数据元概念 C: 表示

计量经济学期末试卷(满分70分)

计量经济学期末试卷(2004年6月,满分70分) 一(24分)将中国城镇居民按照人均年收入分成组,以2003年的组平均数为样本观测值,建立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模型,以人均年消费额为被解释变量,经过理论分析和经验检验,选择人均年收入和人均储蓄余额作为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为直接线性关系。模型形式为: ⑴分别写出该问题的总体回归函数、总体回归模型、样本回归函数和样本回归模型; ⑵分别写出随机误差项具有同方差且无序列相关、具有异方差但无序列相关、具有异方差且具有一阶序列相关时的方差—协方差矩阵; ⑶当模型满足基本假设时,写出关于普通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量的正规方程组; ⑷直观判断该模型是否具有异方差性?为什么? ⑸如果该模型存在异方差性,写出加权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量的矩阵表达式,并指出在实际估计时权矩阵是如何选择的; ⑹指出“偏回归系数” 的实际含义,并指出解释变量满足什么条件时可以用一元回归模型得到相同的的估计结果? ⑺如果仅以入均收入200元及以上的收入组为样本,用OLS和ML分别估计模型,参数估计量是否等价?为什么? ⑻如果模型中未包括显著的解释变量,可能导致模型违背哪些基本假设? 二(8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⑴C-D生产函数模型和CES生产函数模型关于要素替代弹性和技术进步的假设分别是什么? ⑵建立城镇居民食品类需求函数模型如下: 其中V为人均购买食品支出额、Y为人均收入、为食品类价格、为其它商品类价格。指出各个参数估计量的经济意义和数值范围。 三(8分)某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有3个方程、3个内生变量、3个外生变量和样本观测值始终为1的虚变量C,样本容量为n。其中第二个方程为 ⑴能否采用OLS方法估计该结构方程?为什么? ⑵如果采用工具变量方法估计该方程,如何选择的工具变量?(指出两种选择) 四(16分)中国的银行系统正遭受着坏帐的困扰,有估计认为全部坏帐足以让整个银行系统崩溃。毫无疑问坏帐是资源配置被扭曲的一个例子,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坏帐,中国的GDP增长率也许会更高。为检验这一理论,假设你已经收集了中国银行系统坏帐累计总额的时序数据,以及其它一些总量数据如GDP,人口和总投资。 ⑴写出一个能够描述该问题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解释。 ⑵写出检验下述命题的原假设:“坏帐对当期GDP增长率无影响”。 ⑶为1中你的模型提供合适的计量经济学估计方法,详细说明。 ⑷要让3中你的估计量满足一致性,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五(14分)假设你想研究国企和外企生产率的差别,为此你建立了如下的模型:

信息计量学期末复习资料

1、 信息计量学有代表性的各种定义,其有共同之处,构成的基本要素为: a 是一门学科; b 采用数学、统计学等方法; c 以各类文献为基础; d 对文献及其各种特征进行定量统计分析 2、 信息计量学研究的内容是由研究的对象与任务决定的,形成三大模块:时间序列、信息 分布、引证研究。是以文献计量学为基础,向网络计量学发展 3、 信息计量学研究的方法体系:统计分析法,数学模型分析法,引文分析法,计算机辅助信 息计量分析法 4、 信息计量学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文献可计量;大数量;有规律 5、 文献计量学的特点(现象):人为的计量、近似的统计、精确的计算 6、 信息计量学研究对象:消息、数据、事件、实物、文本和文献 7、 信息计量学研究的基本规律有哪些?文献增长/分散/老化/引用/著者/词频/利用…… P19 8、 图书馆有那些可量度的单位? 枚举图书馆常用的文献计量学单位(量度)或衡量一个图 书馆的基础指标是哪些?馆藏量/馆舍/TDB/用户数。藏书,建筑面积,年经费,工作人员…… 成为衡量一个馆大小的量度 9、 文献计量学特征变量:文献量/类型/读者/馆空间容量/文献信息检索点。如:期刊,学位 论文,专利,DB 10、 图书馆工作中的计量单位:利用率,满意度,文献购置结构,差错率,借阅率,拒 借率。藏书利用率=全年出借册数/全馆藏书总册数x100% 11、 从图书馆OPAC 查书,(小于100),可借状态下,在架的拒借率是与什么因素有关? 12、 信息计量工具:SCI (WOS ), SSCI A&HCI, ESI, JCR CSCD, CSSCI, CNKI SPSS 13、 文献计量学研究的是情报的“载体”表象—形式特征。 信息计量学研究的是情报 的“信息”知识—内容特征 14、 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类型有:出版物、著者、科技用语、引文分析、信息利用等统 计 15、 统计一般过程:收集 (聚集)\整理 (分类 / 整序)\分析(找规律)\推断(预测) 16、 统计特征值有:中位数,极差,众数,平均值,加权,环比 17、 情报吸收系数 I=N/M 统计时内发文总数/被利用的文献总数P262 18、 文献信息统计原则: 针对性,准确性,代表性,可比性,累积性 19、 文献增长规律研究的模型:与质量有关,指数;逻辑;滑动;直线 20、 增长模型。按指数曲线增长,其翻番如何计算,年增长量又如何计算 21、 普赖斯曲线的主要性质,特点时的文献累积量当年的文献累积量∞→---->+=-t t t F b ae k t F kbt κ)()0(1)( 22、 文献老化机理(现象) 内容:知识的时效性, 载体:物理的破损性, 理论:用户兴趣与 数模相对稳定性 (成本信价比提高) 23、 文献老化: 定义。。。。利用的减少论 内容的过时论 使用价值的衰减论 24、 方向: 文献老化理论—文献传播动态规律 /定量描述文献数模方法与老化规律 /文 献老化应用研究,指导馆藏建设等 25、 半衰期:在被使用的学科文献中,近期文献增长并占全部文献一半所花去的时间 26、 普赖斯指数 bt Ae t F A bt F =+=)(ln %100*)5(被引文献总引 量年被引文献P r ≤=λ λλ)(Ae t F ,bt ==)(0 ,4/1,2/1,4/3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