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白将进酒全文及解读

李白将进酒全文及解读

李白将进酒全文及解读
李白将进酒全文及解读

李白将进酒全文及解读 《将进酒 》(其中“将”读 qiāng,阴平,意思为请),一作《惜酒樽》, 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 【原文】 《将(qiāng)进酒》 作者: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cén)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何足贵(注:此处也可作“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注:此处也可作“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jìng)须沽(gū)取对君酌(zhuó)。(径 须:直截了当。) 五花马, 千金裘(qiú), 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解】 ⑴将进酒:属汉乐府旧题。将(qiāng):请。将进酒选自《李太白全集》。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 达八年之久。 当时, 他跟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内)元丹丘家 里做客。 ⑵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 极高,故称。

⑶高堂:指的是父母。青丝:黑发。此句意为年迈的父母明镜中看到了自己 的白发而悲伤。 ⑷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⑸会须:应当。会,须,皆有应当的意思。 ⑹岑夫子:指岑(cén)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⑺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⑻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 ⑼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⑽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zhuàn)玉:美好的食 物。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馔,吃喝。玉,像玉一般美好。 ⑾不复醒: 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愿醒”。 (现 高中教材之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 诗歌散文 欣赏中是----但愿长醉不愿醒) ⑿陈王:指陈思王曹植。平乐:观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 乐场所。恣(zì):放纵,无拘无束。谑(xuè):玩笑 。 ⒀言少钱:一作“言钱少”。 ⒁径须:干脆,只管。沽(gū):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⒂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 ⒃尔:你。销:同“消”。 ⒄圣贤:一般指圣人贤士,又另指古时的酒名。 【讲解】 在李白的《将进酒》中,诗人先言悲,将悲融进奔流到海的河水与“ 朝如青丝暮成雪”的白发之中,这种悲源于“志士惜日短”。 但是,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压倒了个人的悲哀,加之李白自信狂放的谪仙气质, 悲最终会倒向了乐与欢:烹羊宰牛且为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李白是幸运的,他 生活在一个自由开放的时代;李白又是不幸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让伟大的李 白在这样伟大的时代产生了伟大的悲哀! 万古之愁不仅仅是李白的愁, 更是古往 今来无数文人的愁, 但是能像李白这样以美酒狂欢又能以美酒同销万古愁的又有 几人呢?李白就是这样一个敢于言愁又敢于销愁的谪仙人! 李白一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 许多诗都与酒有关, 咏酒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 性。 《将进酒》 原是汉乐府曲名, 意思是劝酒歌, “将”, 请的意思。 这首诗是一首以饮酒为题材的诗篇。 《将进酒》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在极度压抑中 由愤懑而转化为狂放的情绪。该诗写于天宝十一载(752 年),是李白一入长安之

后, 它与二入长安后的情调是不同的。 李白与友人岑勋在蒿山友人元丹邱处饮酒 而作,是三人对酒时所歌。诗以豪放的语言,抒写了旷达不羁乐观自信的精神和 对社会现实的愤闷,同时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 全诗可分为三段: 第—段: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莫使金樽空对 月”。抒写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适逢知音的快乐。 前四句怀着深慨写年华流逝的疾速。 妙在诗人能给它找到最好的表现形象和 最适宜的放歌节奏。“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论语》中记载孔子曾指着河水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所以后来常以水流逝表示时间的流逝。 “君不见”是汉乐府开头常用 的办法。如杜甫 诗“君不见汉家三百川”。 李白沿用了汉乐府旧题, 也沿用了乐 府的表现形式。 头两句说你不见黄河滔滔之水仿佛从高天涌出, 一泻千里奔腾到 海不再回返。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极言黄河发源地的高远;下句写大河 之去不可回。这两句写景,描绘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显然是隐用其意,仿佛是 诗人狂放性格的写照。同时又是起兴,以“不复回”象征岁月易逝。 想到人的生命也像水一样流逝了,再不会回来。这种写法在中国古代诗词 里常见,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这种写法,“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也是由水的流逝,想到时间的流逝。由时间的流 逝,想到历史人物如何如何。这里选用了一个非凡的雄浑博大的形象,来表现诗 人的艺术个性。滔滔黄水,横贯大野,源头直接天际,有似从天而降,向大海流 去,这形象特别加强了奔腾迅疾和一去不返之感。嵩山为五岳中的中岳,挺立中 原,距黄河不算太远,居高远望,也许能看到黄河的一点形迹,但顶多也不过是 “黄河如丝天际来”, 不会感受到那种浊浪排空的滚滚奔流之势。 诗 人完全是寓目生心, 驰骋想象, 自由创造能够酣畅抒情的形象。 这两句起势猛疾, 神采飞动。 下面用黄河水又长又大来兴起下文,很自然地过渡到人生的翕忽易老: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是由写景转入写人 世。 你不见高堂明镜中照见白发而生悲, 早晨还是满头青丝, 傍晚就变成了雪白。 “堂”,堂屋。在堂屋明镜之前,在镜子里照见自己的白发而生悲。 如果前两句是空间范畴的夸张, 这两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 人生由少到老的过 程被说成是朝暮间之事, 夸张地写出了人生的短促。 人的头发朝黑而夕白是不可 能的, 然而这艺术的夸张却最真切地传达出青春的倏忽易逝, 也与上文黄水奔流 的形象和谐一致。 这两句与上两句组成对称句, 各以“君不见”三字 喝起,不仅增加了慷慨放歌的气势,内容也因相互鲜明对照而其情愈显。开篇这 四句中还有—种反衬作用,以黄河的永恒伟大,反衬生命的脆弱渺小。这

一开端可谓悲感之极,是—种巨人式的感伤。更多唐诗 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志士是惜阴的,最怕年华虚度。李白于天宝三年出离长安,如今已经八年消 磨在漫游中。这无从改变、无可奈何的现实激使诗人唱出“人生” 以下六句“人生得志须尽欢, 莫使金撙空对月”, 是说人生得意之时, 应尽情欢乐, 不要让金杯空对明月。 “莫使”“空”双重 否定句代直陈, 语气更加强调。 “金樽”, 酒杯, 名贵的酒杯。 “ 对月”,古人讲究对月饮酒。赏花对月饮酒是古人一种习惯。既然无法改 变客观形势,朋友聚首,总算人生一大畅意之事,就应该痛饮极欢。后一句自然 是说饮酒,但点染上“对月”二字,便有莫负佳景良辰之意。至于那 个惹人愁烦的未来呢?且将它抛过一边: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 来”, 天既生材, 必然会派个用场, 不必为它烦扰不安了, 金钱是流通的, 散尽还会再聚,更不必顾惜。这反映出李白的极度自信,豁达。诗人用象征的诗 句 写出了一个大写的“我”。天生我于世间,必是有用之材,正所 谓“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为了这样乐观自信的未来, 与朋友欢饮,即使是千金散尽了,也在所不惜。趋使金钱而不被金钱所奴役,又 一次反映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思想性格。因此“烹中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 三百杯”。写痛饮豪饮的盛宴。“且”,姑且,暂且。“ 会”是当的意思,“会须”,应当。酣饮大嚼一通的意思。在 无可奈何中有开朗乐观,在前程渺茫中有坚定自信,有似拨云见月,将愁绪一扫 而空。诗人的感情由开篇的抑郁深慨一变而为恣肆狂放。 第一段写行乐饮酒,也是为了表现李白的豪情壮志。虽 3、4 句有些感慨、 焦急情绪,人生太短暂了,黑头发很快变成了白头发。但从整段的情调来看,是 积极乐观的。“人生得志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 尽还复来”表示的还是豪迈气魄。感慨是由于时间的流逝,怀才的不遇, 在豪迈的气概中又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想法。 在一、二段之间有四个短句作为过渡:“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 杯莫停”。 直呼朋友的姓名(“岑夫子“, 岑勋;“丹邱生 ”, 元丹邱)劝酒, “夫子”“生”是对男性的称呼。 你们请喝酒,不要将杯子停下来。这几个口语化短句的加入,使诗歌节奏富于变 化,酒逢对手,生逢知己,无怪乎诗人要“与君歌—曲,请君为我侧 耳听”了,我给你们唱支曲子,请你们为我好好听着。以宴席中劝酒为过 渡,转到第二段,抒写诗人自己对人生的见解。 歌曲的内容是什么呢?下面六句就是以歌抒怀: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 愿长醉不愿醒”。钟鼓馔玉——指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

要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馔玉”,用作动词,吃着像玉那样珍 贵的食品。“玉”字是比喻,像那样敲钟击鼓的豪华生活,像吃着如 玉般珍贵食品的最好生活。指的就是达官显宦贵族之家。但是诗人以为不足贵、 不稀罕,只希望长久沉醉不再醒来。为什么不醒来?对混浊的社会,达官显宦这 些人的作为表示不满,用这种态度对当时社会、权贵表示反对。诗至此继续写宴 乐, 但却从狂放转为激愤。 对照“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期待, “ 但愿长醉不愿醒”反映出李白所特有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大道如 青天,我独不得出”只好以酒为解脱。“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 留其名”。说自古以来的圣贤至今都不为世人所知,只有饮者的名字才能 在世间传扬。为圣为贤都枯槁当年,寂寞后世,有谁来赞赏他们呢?只有饮者倒 名传千古。这两句中讲了长醉的原因,表现出对贤愚不辨的现实的愤闷之情。说 他愿意长醉但并未长醉。 第二段,对权贵蔑视,对圣贤既有蔑视也有同情,圣贤也是并不被人所重视 的,然后摆出一个摆脱苦闷的方法,现实社会行不通,那就“长醉不用醒 ”。这段是借饮酒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 第三段:“陈王昔时宴平乐”——结尾。“陈 王”,曹植。他在太和六年(232 年)封为陈王。引陈王旧事说明豪饮的原 因。这是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李白在这里用了曹植《名都》篇中“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这两句意思说,陈王这个饮者的形景不 是至今仍在人们心目中么?李白本是有极大从政热情的,诗中这样说显然是备受 压抑而进发出来的愤激语, 它反映了诗人胸中长期积郁的苦闷。 在似乎是颓唐的 语句中包裹着热与愤。热是由于对实现,抱负始终不渝地有追求,愤是由于终究 没有得到一展怀抱的机会。正是这样,诗人的情绪在这里由狂放转为愤激。上段 诗人先提到古来圣贤,这—段又在这里无数留名饮者当中举出了壮志难酬 的曹植为例,一方面写诗人旷达乐观的情志,另—方面也流露出诗人的不 平之气。 “主人为何言钱少, 径须沽取对君酌”。 “为何”, 疑问句,即 “ 何为 ” ,为什么。主人为什么说钱少呢 ?“ 径 ”,通假字,一直,直接。“径须”,只管,就可以这样做。 “沽”,买。“沽取”,买酒。说我为宴会的主人,怎么 说钱不够呢?只言去打酒来,与你们同饮。这里既照应“千金散尽” 一句, 又引起下文“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五花马”,马的毛皮着有花纹的,表名贵马。孔子曾问子 路你有什么志向?子路说愿白马衣轻裘。“马”“裘”古 代作为生活比较高的一种表现。 “裘”, 皮衣。 “千金裘”, 是价值千金的狐皮袄。“将”,拿。“将出”是拿出去。 这四句说,五花宝马,千金贵裘,只管拿去换酒,与君纵饮销愁。说“万 古愁”是因为“古来圣贤皆寂寞”, 整个古今志士不遇的愁烦, 都要用酒销掉。经过愤激的浪峰,诗人的狂放也达于顶点,裘马换酒的豪举把狂

态刻画得淋漓尽致。狂放纵酒是为销愁,狂放的程度恰恰表现了愁苦的深度。他 那 旷 达 乐 观 和 狂 放 不 羁 的 性 格 跃 然 纸 上 。 与 “ 千 金 散 尽 还 复 来 ”“钟鼓馔玉不足贵”的思想吻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充满信心 又超脱世俗的诗人自我形象。 全诗结束在一个“愁”字上。 愁字中凝聚了诗人对年华流逝的惊 惧,对人生坎坷的慨叹,对有志难酬的郁闷,对世俗、对丑恶社会现实的憎恶。 这一切都一股脑地倾泻在知己面前, 感情悲愤而又豪放, 并有丰富深厚的社会内 容。 这首诗本身就犹如黄河之水,气势磅礴,情绪急促,恰当地表现了诗人狂放 不羁追求个人自由生活态度。在艺术上也很有代表性。 这是一首抒情诗 ,无论抒发什么感情,都是抒情者的一种自我肯定。这首诗也就是李白的自 我肯定。他抒发的是一种愁情、愤懑,可在这愁情与愤懑当中,表现着他对自己 价值的一种肯定。 该诗前半部分抒发着一种须及时行乐的思想, 这仅是一种表层 的意思。但真正给人印象深的还在这一部分。有三点值得注意并引人深思: 1、开头起兴,是爆发式、力量型的。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 不复回”来起兴, 黄河之大、 之长、 非凡是人所共知的, 这从天而降的长、 大、非凡和剧烈动荡的物象合成为一种壮大的、给人以生命感的景色,表现着飞 腾咆哮的、非同凡响的巨大生命。仔细体会黄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复回,其生命消 失是迅速的,但这一过程也是伟大壮观的。正因为用这不平凡的黄河来起兴,引 起青春之易逝, 人生之短暂(“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感慨就不是软弱无力的自我哀怜,也不是无可奈何的呻吟。他所唤起的感情, 只有悲慨而无悲观。这种感情色彩不是灰暗的,而是鲜亮的;其状态不是一种冷 清的、停止的,而是激动、向上的;它所导向的感情不是消沉的而是昂扬的。所 以这里是对生命的肯定和珍惜,体现着信心和力量。这是开头起兴给人的感发、 引人思索的意义。 2、这里讲到“人生得意须尽欢”,不能简单的以及时行乐来对 待。这及时行乐是表层的追求享乐,而实际上蕴涵着 “ 天生我材必有用 ”的自信。在这自信的基础上,而产生出来的一种追求自由的倾向。这是 一种要求个性自由,“天生我材必有用”与“人生得意须尽欢 ”两个要结合起来。 前半部,表面看来写的是及时行乐,但这里却表现着自信和自由的倾向,这 是表现人的个性觉醒的追求。诗的后半部分,抒发的是借饮酒而摆脱愤懑、摆脱 愁情的束缚, 表面看是在发牢骚, 实际上也有它深刻的思想: (1)首先指出“ 钟鼓馔玉不足贵”,富贵生活不值得珍惜、留恋。李白为什么要这样讲 ? 他认为富贵生活不是永恒的, 功名富贵不会常在。 这种思想是初盛唐以来诗人的 普遍思想,即富贵者也可以没落,而贫贱者亦可富贵。因此一味追求富贵,为富

贵所束缚,这是不值得的。 (2)他认为“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像自己这样的人材必有大用,有大用这富贵是不成其 为问题的。所以他也认为“钟鼓馔玉不足贵。”(3)李白在现实中所 见到的那些富贵之家,又多半是些腐朽的、庸俗的、庸碌的一些人,这都是一些 为诗人所不齿之人。基于这三点,所以他认为“钟鼓馔玉不足贵。” 3、还讲到“古来圣贤多寂寞”,圣贤的不被理解、认识。生前 就是孤独困窘的,而生后又常常不被人重视,所以无须追求成圣成贤,即不以圣 贤为楷模。如果一定要留名后世,那也“惟有饮者留其名”,还是曹 植那样好。这两点不是讲什么正经的道理,而是表达李白的一种情怀。他所说的 这些话,话间的联系是一种感情的逻辑,不是一种理性的思维,理论的逻辑。他 是用否定的方式来求得自我的肯定。他把当时士人两项最高的追求:一是富贵, 一是以圣贤为楷模,都一一否定了,那实质上就是借此来肯定自己。只有纵酒寻 欢,在长醉中摆脱这种世俗的羁绊,获得自由,才是最有意义的。功名富贵,是 一种不能永恒的虚假的价值。李白曾写过 “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 《月下独酌》 )“仙人殊恍惚, 未若醉中真”( 《拟古》 其三), 所谓“合自然”“醉中真”, 其内涵都是在追求这种个性 自由。 《将进酒》 “但愿长醉不复醒”的意义就在此。 结尾的“ 与尔同销万古愁”,正表现着以醉中的自由去消解自我在现实中无从得到 肯定的苦闷。所以该诗的真正意义,就在于表现了以自负、自信、自由为内容的 自我肯定。 该诗虽给人“万古愁”, 以酒浇愁之感, 由于用豪放来冲淡心中 之郁抑、心中之愤懑,所以基调仍是乐观的,并用豪迈的语言,表达了这种乐观 自信的、放纵不羁的精神。 从语言形式上看, 句型变化多, 开头用长句, 然后三字句、 七字句交错使用, 而且换韵比较频繁。 如开头“来”“回”在古代是押韵的, 古代属 “ 灰 ” 韵。 “ 发 ”“ 雪 ”“ 月 ” 同押一韵。 “ 来 ”“ 杯 ” 押一韵。 “ 停 ”“听”“醒”“名”押一韵。 “ 谑”“ 酌 ” 在古代也是押韵的。 “ 裘”“ 愁 ”押韵。 在频繁押韵中,平仄韵又是互换着押,这也是古诗 一大特点。“平仄”,指现代汉语中的第一、二声,即阴平与阳 平。“仄声”,指现代汉语中的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但古代 还有“入”声。 北京音没入声, 南方有入声。 古代将“入” 声都归到平、上、去声里。如“学”现读平声,古代读入声。“ 月 ” , 今 读 四 声 , 古 代 读 入 声 。 再 如 “ 停 ”“ 听 ”“ 醒 ”“ 名 ” 都 是 平 声 ;“ 发

”“雪”“月”是入声。 “谑”“ 酌”是入声。“裘”“愁”是平声。




李白一生及《将进酒》诗赏析(两则)

李白一生及《将进酒》诗赏析(两则) 李白一生及《将进酒》诗赏析(两则)李白一生约可分为五个时期。 一、蜀中求学(5-25岁)李白自幼未受儒家正规教育,而是博学百家。“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诵诗书,作赋凌相如”。好剑术游侠,游历蜀中名山,表现出对仙道的向往。蜀中山川的陶冶,众多朋友和各种思想的影响,对李白性格的形成和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远游求仕(26岁-42岁)开元十四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出蜀后曾在湖北安陆结婚成家,然后以安陆为中心四处漫游,游踪遍及大半个中国,希国“以隐求仕”,这一时期,他交友甚广,创作也多,名声日高,终于得到了唐玄宗的征召。 三、长安三年(42-44岁)天宝元年,李白应诏入京,自以为施展抱负的时机到了,可这时的唐玄宗已不再是开元前期那样一位具有开明政治,开放政策的明主了。他赏识李白,也只是看中他的才华,把他当作点缀宫廷的御用文人,借以歌功颂德,装点太平。李白并未受到重用,并且由于他的狂傲不驯,很快就遭到了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杨妃等人的陷害。天宝三年,李白上书请还,唐玄宗也便顺水推舟,将他赐金放还。长安三年的阅历,使李白对统冶集团的腐朽和黑

暗有了清醒的认识。诗歌创作增加了强烈的批判精神。四、再次漫游(44-55岁)天宝三年,李白离开长安,再次漫游。这时他游踪甚远,心情却十分苦闷。怀才不遇的愤懑,傲岸不屈的豪气,人生易老的悲叹,及时行乐的狂放,复杂地交织在他的思想创作中。 五、身经战乱(55-62岁)天宝十四年,爆发安史之乱,李白隐居在庐山屏风叠。次年冬,永王李遴以抗敌平乱为号召率师东下。过庐山时,坚请李白参加幕府,李白出于一片爱国热情就答应了他的邀请。不料李遴暗怀和他的哥哥李亨(即唐肃宗)争夺帝位的野心,不久即被消灭,李白因从遴而入浔阳狱,不久又被判处长流夜郎,在世人皆欲杀的残酷迫害下,经常爽朗大笑的诗人也不得不发出了无声的垂泣“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公元761年)太尉李光弼率大军讨伐叛军,61岁的李白还请缨从军,但半途因病而还,次年冬天。诗人病逝于安徽当涂。【赏析一】 李白一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许多诗都与酒有关,咏酒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曲名,意思是劝酒歌,“将”,请的意思。这首诗是一首以饮酒为题材的诗篇。《将进酒》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在极度压抑中由愤懑而转化为狂放的情绪。该诗写于天宝十一载(752年),是李白一入长安之后,它与二入

《将进酒》问答赏析

《将进酒》赏析 【原文】: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复醒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大家一起来欣赏】 1.这首诗统摄全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2.加粗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C。 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 A.会须一饮三百杯 将:请。 B.将进酒,杯莫停 斗酒:比赛喝酒。 C.斗酒十千恣欢谑 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 D.古来圣贤皆寂寞 3.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B.奔流/到海/不复/回 C.千金/散尽/还/复来 D.莫使/金樽/空对/月 4.使用了典故的两句是AB。 A.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B.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C.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D.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岑夫子”姓岑,“夫子”是对人的尊称,“先生”的意思;“丹丘生”名丹丘,“生”是对年青人的称呼。 B.“将进酒”是“请您喝酒”的意思,是李白根据诗歌的内容所命的诗题。 C.“钟鼓馔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馔玉,美好的饮食。馔,吃喝。玉,玉一般美好。 D.置酒会友的并不是李白,“将进酒”是诗人酒酣耳热之际,兴会淋漓之时,将宾作主的狂放之态。 6.从哪些诗句揣摩此诗的背景是诗人被放逐的时候? 从“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些诗句中,可以揣摩出,这是诗人被赐金放还、出长安之后所作的一首诗。因为这些句子表现出对权贵的透彻了解和由此产生的蔑视和鄙弃,对权贵们嫉贤妒能、统治者压制人才的愤激和不满。而这只能在碰壁于朝廷之后。 7.怎样解释诗歌开头的“君不见”三个字? 您难道没有看见吗?常见于乐府诗的开头和结尾,以呼告的语气引起读者注意,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 8.怎样理解诗人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起兴的作用? 这一句有比兴的作用,以黄河水的急遽奔流和一去不复返引起人生短暂的慨叹,比喻人生易老,年华易逝;同时,以黄河的伟大永恒来反衬生命的渺小脆弱。 9.“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与上下文有怎样的联系? 上下句都是这一句的原因和背景。人生既然如此短暂易逝、渺小脆弱,何必

将进酒赏析解读

将进酒赏析解读 将进酒 是李白 当时胸中积郁很深,与友人岑勋和元丹丘登高宴饮,借酒兴诗情,抒发了自 己抱济世之才而不得用的感慨。 同时也表现了他乐观自信、 豪放不羁的精神与情 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将进酒赏析解读,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 可浏览(https://www.doczj.com/doc/5114090359.html,/wenxue)。 【原作】 将进酒——[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 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 尔同销万古愁。 【注释】 天上来:这是一种浪漫主义写法,极言黄河源头之高远。 高堂明镜悲白发:对着大厅里的镜子悲叹白发的迅速增加。高堂明镜,挂在 大厅里的明亮的镜子。 金樽:古代盛酒的器具,即酒杯。金,修饰语,并非确指。 烹羊宰牛:意思是丰盛的酒宴。语本曹植《箜篌引》:“中厨办丰膳, 烹羊宰肥牛。” 会须:应该。 岑夫子:即岑勋。 丹丘生:即元丹丘,当时的隐士。 将进酒:请快快喝酒。将,请。 钟鼓馔(zhuàn)玉: 古时候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 饮食精美如玉, 这里指富贵豪华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馔玉,精美如玉的食物。
1/7

寂寞:这里是被世人冷落的意思。 饮者:指不慕富贵,只以饮酒为乐的人。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 陈王过去在平乐观宴请宾客,一斗酒十千金,尽情欢乐戏谑。此处借用曹植《名 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句。陈王,即曹植,因封于陈(今 河南淮阳一带), 死后谥“思”, 世称陈王或陈思王。 宴, 举行宴会。 平乐,观名,汉明帝所建,在洛阳西门外。恣,放纵,没有拘束。谑,玩笑。 何为:为什么。 径须沽(ɡū)取:只管买来。径须,只管。沽,买。 五花马、千金裘:毛色为五花纹的良马和价值千金的皮袄,都是很贵重的物 品。 将出:拿着去,拿出去。 与尔同消万古愁: 和你们一起用酒来消散这千年万载也消散不尽的深广愁情。 【古诗 今译】 你难道没有看见, 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 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 奔向大海,永远不会回还。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之上对着明镜,深沉悲叹那 一头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因此,人生在世每逢得意 之时,理应尽情欢乐,不要让金樽美酒白白地对着明月。既然老天造就了我们这 些栋梁之材,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散尽了千两黄金,也会重新得到。烹羊 宰牛姑且尽情享乐,今日相逢,我们真应该干他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请快 快喝酒,不要停。我为你唱一首歌,请你们侧耳为我细细听。在钟鼓齐鸣中享受 丰美食物的豪华生活并不值得珍贵, 但愿永远沉醉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那些圣贤 无不感到孤独寂寞, 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 陈王曹植过去曾在平乐观 大摆酒宴,即使一斗酒价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畅饮。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 已经不多,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 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让我们共同来消散这千年万载也消散不尽的愁情。 【赏析】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 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李白性情旷达潇洒,藐视权贵,政治上一直失意。李白自古就被公认为中国历史 上最伟大的诗歌 天才之一,他的诗作想象如天马行空,语言豪放洒脱,反映了唐王朝鼎盛时
2/7

《将进酒》赏析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千百年来,李白这个名字一直闪耀在古典诗词史上。一方面,他创作的诗词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画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另一方面,他可爱的人格魅力,鲜活的豪放形象也深深烙印在每一个热爱诗词的人心上。本人非常非常喜欢李白,喜欢他天马行空的浪漫情怀,喜欢他对自由和理想的不懈追求,喜欢他“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喜欢他醉酒时的不羁......感觉他的生命才是怒放的,是绚丽的,而无关无趣、苍白。 《将进酒》这首诗作于李白被“赐金放还”之后,与友人登高饮宴之时。诗人在诗的开头概叹生命渺小,人生光阴短暂,悲己怀才不遇。才华横溢的李白曾受到唐玄宗的赏识,职任“翰林供奉”。“翰林供奉”听起来是一个不错的官职,可以侍奉皇帝左右,贴近国家的政治中心。然而,这个职位却并非皇帝的政治助手,而只是陪侍皇帝从事文艺游赏之事,这与李白怀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的为官出发点相去甚远。宦官外戚的专宠,朝廷的腐败,这些盛唐之下的危机以及自身的政治抱负无法施展,导致李白对于政治生活感到心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诗的开端,在人毫无心理准备之下,以挟天风海雨之势起兴,伴以李白式的夸张。诗人用“接天连海”来描绘黄河的磅礴、伟大、永恒,侧面烘托了个人生命的渺小。“不复回”又有“逝者如斯夫”的意味,引出下一句的“悲白发”,感伤时光飞逝。由“朝”到“暮”,“青丝”成“雪”,夸张但不浮夸,反而让人深切体会到诗人的悲怀。 但是李白毕竟是李白,他又岂会让自己瑟缩在自怜自哀的狭隘世界里。他的乐观、自信每次都让我不禁联想起“打不死的小强”。或许是酒意来了,他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尽管我们知道李白并没有真正得意过,但是他依然对人生充满期待,保持着“及时行乐”的理念。“莫”和“空”的双重否定起到强调的作用,“对”字仿佛赋予了“金樽”和“月”以人的生命和情感。然后,他又大笔一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似乎看到了千年以前,那个“举杯邀明月”的诗人端着酒杯一饮而尽的酣畅画面,爽!我们不得不佩服李白的高度自信。“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仿佛梁山好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情景再现,好一个不羁的李白!喝着喝着,李白大概就喝多了,劝友人“杯莫停”,还唱起了歌,估计当时的他该手舞足蹈了。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钟鼓馔玉”借代了富贵的生活,但是李白不稀罕,他愿意长醉不醒,这是他对现实社会的讥讽。“古来圣贤皆寂寞”,到底是圣贤寂寞还

《将进酒》赏析精选

《将进酒》赏析精选 引导语:将进酒 , 唐代以前乐府歌曲的一个题目, 内容大多咏唱饮酒放歌之事。 在这首诗里, 李白 “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下面由 yjbys 小编精心为您整理了一些《将进酒》赏析精选,希望能够帮得到您! 将进酒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复醒 一作: 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 从不再往回 流。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 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 早晨还是满头的黑 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1/6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 它也 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 斗酒万千也豪饮, 让宾主尽情欢 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 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注释 ⑴将进酒:属乐府旧题。将(qiāng):请。 ⑵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 极高,故称。 ⑶高堂:高大的厅堂。青丝:黑发。此句意为在高堂上的明镜中看到了自己 的白发而悲伤。 ⑷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⑸会须:正应当。 ⑹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⑺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⑻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 ⑼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⑽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zhuàn)玉:形容食物 如玉一样精美。 ⑾不复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愿醒”。 ⑿陈王:指陈思王曹植。平乐:观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 乐场所。恣 季深业书法《将进酒》季深业书法《将进酒》 : 纵情任意。 谑(xuè): 戏。 ⒀言少钱: 一作“言钱少”。 ⒁径须:干脆,只管。沽:买。 ⒂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
2/6

李白《将进酒》赏析

李白《将进酒》赏析 【原作】 将进酒——[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释】 天上来:这是一种浪漫主义写法,极言黄河源头之高远。 高堂明镜悲白发:对着大厅里的镜子悲叹白发的迅速增加。高堂明镜,挂在大厅里的明亮的镜子。 金樽:古代盛酒的器具,即酒杯。金,修饰语,并非确指。 烹羊宰牛:意思是丰盛的酒宴。语本曹植《箜篌引》:“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会须:应该。 岑夫子:即岑勋。 丹丘生:即元丹丘,当时的隐士。 将进酒:请快快喝酒。将,请。 钟鼓馔(zhuàn)玉:古时候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饮食精美如玉,这里指富贵豪华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馔玉,精美如玉的食物。 寂寞:这里是被世人冷落的意思。

饮者:指不慕富贵,只以饮酒为乐的人。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陈王过去在平乐观宴请宾客,一斗酒十千金,尽情欢乐戏谑。此处借用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句。陈王,即曹植,因封于陈(今河南淮阳一带),死后谥“思”,世称陈王或陈思王。宴,举行宴会。平乐,观名,汉明帝所建,在洛阳西门外。恣,放纵,没有拘束。谑,玩笑。 何为:为什么。 径须沽(ɡū)取:只管买来。径须,只管。沽,买。 五花马、千金裘:毛色为五花纹的良马和价值千金的皮袄,都是很贵重的物品。 将出:拿着去,拿出去。 与尔同消万古愁:和你们一起用酒来消散这千年万载也消散不尽的深广愁情。 【古诗今译】 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大海,永远不会回还。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之上对着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所以,人生在世每逢得意之时,理应尽情欢乐,不要让金樽美酒白白地对着明月。既然老天造就了我们这些栋梁之材,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散尽了千两黄金,也会重新得到。烹羊宰牛姑且尽情享乐,今日相逢,我们真应该干他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请快快喝酒,不要停。我为你唱一首歌,请你们侧耳为我细细听。在钟鼓齐鸣中享受丰美食物的豪华生活并不值得珍贵,但愿永远沉醉不愿清醒。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无不感到孤独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陈王曹植过去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即使一斗酒价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畅饮。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让我们共同来消散这千年万载也消散不尽的愁情。 【赏析】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李白性情旷达潇洒,藐视权贵,政治上一直失意。李白自古就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歌天才之一,他的诗作想象如天马行空,语言豪放洒脱,反映了唐王朝鼎盛时期的宏大气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李白《将进酒》原文及翻译

李白《将进酒》原文及翻译 李白 在《将进酒 》一诗中表达了对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也流露了人 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但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取得出色的艺术成就。 《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翻译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 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喻意青春短暂)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

(今天)一次性痛快的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丹丘生啊! 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 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 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 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 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 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 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 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将进酒》注释 (1)将进酒:属乐府旧题。将(qiāng):请。 ⑵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 极高,故称书法将进酒。 ⑶高堂:高大的厅堂。青丝:黑发。此句意为在高堂上的明镜中看到了自己 的白发而悲伤。 ⑷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⑸会须:正应当。 ⑹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⑺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⑻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 ⑼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⑽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zhuàn)玉:形容食物如玉一 样精美。 ⑾不复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愿醒”。 ⑿陈王:指陈思王曹植。平乐:观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 乐场所。恣:纵情任意。谑(xuè):戏。 ⒀言少钱:一作“言钱少”。 ⒁径须:干脆,只管。沽:买。 ⒂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季 深业书法《将进酒》季深业书法《将进酒》

李白《将进酒》赏析

李白《将进酒》赏析 (从李白生平,诗歌写作背景和诗歌整体表现的思想情感分析)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很多诗人通过饮酒来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而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由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由酒而成就传世佳作。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诗与酒和李白几乎是不可分开的,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诗人亦号之曰“酒圣”,又有“诗酒英豪”之称。李白的劝酒诗也是古代宴饮诗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等等 关于李白生平简介:众所周知,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仙、酒仙。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桀骜不逊,豪放纵逸,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所喜爱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李白形象。所谓“浪漫主义”就是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李白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往往借助于上古的神话传说或奇特的夸张手法或运用巨大数字,以收到超常出俗的惊异感和审美效果。他的诗作大多是其内在情感的喷薄而出,有一种从天而降排山倒海不可抵挡之势,杜甫评价其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一生约可分为五个时期。一、蜀中求学(5-25岁)李白自幼未受儒家正规教育,而是博学百家。“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诵诗书,作赋凌相如”。好剑术游侠,游历蜀中名山,表现出对仙道的向往。蜀中山川的陶冶,众多朋友和各种思想的影响,对李白性格的形成和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远游求仕(26岁-42岁)开元十四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出蜀后曾在湖北安陆结婚成家,然后以安陆为中心四处漫游,游踪遍及大半个中国,希国“以隐求仕”,这一时期,他交友甚广,创作也多,名声日高,终于得到了唐玄宗的征召。三、长安三年(42-44岁)天宝元年,李白应诏入京,自以为施展抱负的时机到了,可这时的唐玄宗已不再是开元前期那样一位具有开明政治,开放政策的明主了。他赏识李白,也只是看中他的才华,把他当作点缀宫廷的御用文人,借以歌功颂德,装点太平。李白并未受到重用,并且由于他的狂傲不驯,很快就遭到了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杨妃等人的陷害。天宝三年,李白上书请还,唐玄宗也便顺水推舟,将他赐金放还。长安三年的阅历,使李白对统冶集团的腐朽和黑暗有了清醒的认识。诗歌创作增加了强烈的批判精神。四、再次漫游(44-55岁)天宝三年,李白离开长安,再次漫游。这时他游踪甚远,心情却十分苦闷。怀才不遇的愤懑,傲岸不屈的豪气,人生易老的悲叹,及时行乐的狂放,复杂地交织在他的思想创作中。五、身经战乱(55-62岁)天宝十四年,爆发安史之乱,李白隐居在庐山屏风叠。次年冬,永王李遴以抗敌平乱为号召率师东下。过庐山时,坚请李白参加幕府,李白出于一片爱国热情就答应了他的邀请。不料李遴暗怀和他的哥哥李亨(即唐肃宗)争夺帝位的野心,不久即被消灭,李白因从遴而入浔阳狱,不久又被判处长流夜郎,在世人皆欲杀的残酷迫害下,经常爽朗大笑的诗人也不得不发出了无声的垂泣“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公元761年)太尉李光弼率大军讨伐叛军,61岁的李白还请缨从军,但半途因病而还,次年冬天。诗人病逝于安徽当涂。 写作背景:《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

李白《将进酒》诗歌名句赏析

李白《将进酒》诗歌名句赏析 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将进酒〖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须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解: 1、将:请。 2、会须:正应当。 3、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李集中提到元丹丘的有多处。他也是一个学道谈玄的人,李白称之为“逸人”,并有“吾将(与)

元夫子,异姓为天伦”(《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及“故交深情,出处无间”(《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并序》)之语,可见李白和他的友好。 4、钟鼓馔玉:泛指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钟鼓:富贵人家宴会时用的乐器。馔玉:梁戴嵩《煌煌京洛行》:“挥金留客坐,馔玉待钟鸣。”馔:吃喝。 5、陈王:三国魏曹植,曾被封为陈王。 6、平乐:平乐观。 翻译: 你没看见吗? 黄河之水是由天上而来。 波涛滚滚奔向东海,永不回头。 你没看见吗? 可悲的是高堂明镜照见了白发, 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白得如雪。 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 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 天地造就我的才干,必有它的用处, 即使千金耗尽,还会重新再来。 烹羊宰牛,且图眼前欢乐, 应该痛痛快快一口气喝它三百杯。 岑勋先生呵,丹邱先生呵,

《将进酒》解读与鉴赏

《将进酒》解读与鉴赏 一、结构梳理 《将进酒》是李白的名篇。读解它需要沉浸在作者的文字中,去换位地思考他诗中传达的复杂情感。通读全诗,我们会发现作者的情绪是不断变化的,就像张藩同学阅读时感受到 的那样: “诗的开头雄浑壮阔,黄河自天而来,一泻千里,势不可挡;也有作者的失意,朝暮之间,竟在悲伤中长出了满头的白发。人生短暂如朝暮的变化,如江水奔流向东,而生命在这浩浩瀚瀚、永恒的江水的映衬下,似乎更为渺小。极言其悲,而又不堕落。下一句,笔锋一转,话题由‘悲’入‘喜’,发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感叹。” 纵观全诗,不难梳理出下列情感四大板块:从“不复回”到“暮成雪”叹人生之悲,由“须尽欢”“且为乐”谈及时行乐,借“不足贵”到“不愿醒”述平生之愤,最后结于“与 尔同销万古愁”入酒后之狂。 二、语句揣摩 (一)关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结合同学的讨论有如下一些意见: 1.“洒脱豪迈”之语 只有李白才有如此的洒脱,失意之时,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情思;只有李白有如此的才情和自信,心与形不为金钱所奴役,反而生发出“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言壮语,如此豪情,造就了他“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 如此的豪情,让世间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张藩) 2.“自信满满”之言 向来有借酒消愁,酒后吐真言,一醉方休的说法,但李白这篇《将进酒》好像与以上三种都不尽相同。虽然有“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悲凉,但却不乏“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壮。虽有“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纵情,却也不失“古来圣贤皆寂寞”的无奈与悲愤。李白是酒后吐狂言,悲中带恨,悲而能壮。“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折射出了李白何等的自信!他能这样的口出“狂言”,是一种洒脱,一种执着,一种坚持。同时,他的浪漫、理想的风格也跃然纸上,让一种成功、必胜的信念,把每个读者的内心充盈的满满的。(张琳娜)

将进酒赏析

一往豪情,惹万古同愁 ——李白《将进酒》赏析酒对于李白就如同其生命的养料,他的诗,他的情全部蕴藉于其中,并于此升华,挣脱于世俗纷扰,独抒性灵。酒总能兴其情致,无论感时伤事亦或得意尽欢,一旦诗性起,其豪情便喷薄而出,一泻千里,然又能收放自如,实着应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赞。且听一曲《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诗人开篇下笔便用起兴的手法,状黄河之水于天际滚滚而来,登高纵目,临海天接际,如挟天风海雨之势,写得大气磅礴,势不可挡,既是夸张亦为写实,给人一种很强的感染力。其实,我觉得这种“黄河泻于天”的气势源于李白自身雄伟的气概和广阔的胸襟以及其天马行空的想象。且又以“君不见”这样提示性的语言排比铺陈,就更显得深情激荡。然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陡然转于人生岁月的时间轴,前后两句从空间和时间上形成强烈对比与夸张,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转瞬为“朝”“暮”间事,悲叹人生短暂、年华易老。强烈的夸张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喟叹推向极限,但其实联系李白的一生际遇,我觉得此中表达的不仅仅是诗人对岁月易逝的感伤,而且隐含了他那种因怀抱壮志而未能如愿的悲郁,抒发了他对因种种社会阻力而使光阴虚掷的愤慨,也揭示了诗人完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也正因为这让诗人无法经受的销金蚀骨般的无奈,而油然抛出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诗人的情感陡转急迴,立刻从消极无奈中挣脱出来。在他看来,正因为人生苦短,壮志难酬,所以就更应该及时行乐,规劝人们在人生得意时,就该放纵情怀恣意享乐。且诗人这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完美自信、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一举扫去了“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悲凄,已然没有落魄文人顾影自怜、怀才不遇的郁闷情结,而大有“君子坦荡荡”之风。“千金散尽还复来”则更进一步显示了诗人视金钱如粪土的境界,且诗人只一句豪爽肆意的“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便起了狂饮之势。 至此,诗人的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也可见酒宴上的气氛高涨。“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可见此时诗人正是酒酣之际,激情难以自抑,频频向酒宴上的知己劝酒,并同时高歌助兴,“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可见诗人根本不以“钟鼓馔玉”为可贵,他只愿永远沉酣于醉乡。

将进酒翻译、解析

将进酒 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愿醒一作: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 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 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青丝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皎洁的明月。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处的,千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够再次获得。 且把烹煮羔羊和宰牛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需要也应当痛快地喝三百杯。 岑勋,元丹丘,快点喝酒,不要停下来。 我给你们唱一首歌,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算不上什么珍贵,只希望能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都是孤独寂寞的,只有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设宴平乐观,喝着名贵的酒纵情地欢乐。 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把这些钱用来买酒一起喝。 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皮衣,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尽的长愁! 注释 将进酒:劝酒歌,属乐府旧题。将(qiāng):请。 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高堂:高堂:房屋的正室厅堂。一说指父母。一作“床头”。青丝:喻柔软的黑发。一作“青云”。

解析李白《将进酒》中的养生意义

解析李白《将进酒》中的养生意义*导读:《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译即劝酒歌。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曾用此题诗,……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译即劝酒歌。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曾用此题诗,为其代表作之一。今天知养生网给大家爱解析李白《将进酒》中的养生意义。 *一、诗词正文。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二、诗词赏析。

这首诗意在表达人寿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愿在长醉中了却一切。诗的开头六句,写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流入海,一去不复重返,如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天生十六句,写人生富贵不能长保,因而千金散尽且为乐。同时指出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有饮者留名千古,并以陈王曹植为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主人六句结局,写诗人酒兴大作,五花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图一醉方休。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天生我材必有用句,是诗人自信为人的自我价值,也流露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诗深沉浑厚,气象不凡。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沉着,大起大落,奔放跌宕。诗句长短不一,参差错综;节奏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

李白《将进酒》鉴赏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仙、酒仙。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桀骜不逊,豪放纵逸,他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李白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往往借助于上古的神话传说或奇特的夸张手法或运用巨大数字,以收到超常出俗的惊异感和审美效果。他的诗作大多是其内在情感的喷薄而出,有一种从天而降排山倒海不可抵挡之势,杜甫评价其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都喜爱喝酒,很多诗人通过饮酒来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而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酒后的口吐真言,由酒而成就的传世佳作等等。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表现得尤为突出。诗与酒和李白是密不可分的,他是“诗仙”,又自称自己是“酒中仙”,诗人亦号之曰“酒圣”,又有“诗酒英豪”之称。李白的劝酒诗也是古代宴饮诗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等等众所周知,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意在表达人寿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愿在长醉中了却一切。诗的开头六句写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流入海,一去不复重返,因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人生富贵不能长保,因而“千金散尽”“且为乐”。同时指出“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有“饮者”才能留名千古,并以陈王曹植为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平。最后六句结尾,写诗人酒性大作,“五花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图一醉方休。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是诗人自信为人的自我价值,也流露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整首诗深沉浑厚,气象不凡。情绪悲愤狂放,语极豪气磅礴,大起大落,奔放跌宕。诗句长短不一,参差错综;节奏快慢多变,一泻千里。但这首诗并不仅仅表现消沉情绪,它在悲愤中也表达出了依然慷慨乐观,自信向上的心态。这首《将进酒》正是诗人一生性格遭遇的鲜明体现。其经久不息的艺术魅力,主要源于诗中所表现出的壮阔气象豪放情怀和自信精神。首先,诗以黄河之水起兴。气势恢宏,境界开阔。黄河源远流长,一泻千里,如从天而降,排山倒海,不可抵挡。一来一回,极目之所及,力之所及,非心胸博大者不能有如此之视野,非目标远大者不能有如此之气魄!其次,全诗至始至终张扬着诗人那种震憾古今的豪放情怀。读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如诗中对盛宴场面的描写,忘乎所以的诗中之歌,以及后来指挥典裘当马的狂热等等。诗句虽极尽夸张手法,屡用巨额数字,如: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万古愁等,但又不给人以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情感,那潜藏在胸中的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在豪放的外壳下包裹着的是诗人那颗愤激不平的内心。再次,诗篇虽表面上看来是李白人生失意时借酒消愁的放纵,但联系诗人的经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自己人生理想的追求。一百样消极的情绪言也掩盖不了他蕴在骨子里的自信和豪迈,也磨灭不了他对生命对自我的肯定。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正是他全部精神价值的体现,他深信自己的才能总有施展的时候。这种乐观自信的精神,慷慨激昂的气概,是李白面对失意坦然自若的思想基础,是引导他不断进取的一盏明灯。他虽然没有实现他为自己设计好的理想化的人生蓝图,但他用诗歌千百倍的证实了自己!就连无数吟诵此诗的后来者也深深地体会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他的精神营养才是他对后世的不朽价值。

高中语文 李白《将进酒》赏析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

李白《将进酒》赏析 杜甫盛赞李白的诗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自己也十分自负地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他的诗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极尽夸张之能事,一旦诗兴大发之时,豪情便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但又收放自如,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将进酒》即为明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首句就凭空起势,不事铺陈,写得大气磅礴,状黄河之水于天际滚滚而来,如海雨天风,势不可挡,既是夸张亦为写实。诗人远眺黄河,思接天际,才迸发出“天上来”的妙想;接着诗人又顺流东顾,目送黄河,想到黄河入海不回,由此而生出孔子般“逝者如斯”的感慨,但是比之孔子的感慨更强烈,更直接,更形象;“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的一生浓缩在朝暮之间,从而表现人生苦短、壮志难酬的主题。诗人连续使用呼告〔“君不见”〕的修辞手法,更添说理气势,感情色彩十分浓郁。同时写黄河之水用了扩大夸张,写人生旅程用了缩小夸张,使人更觉光阴之宝贵,岁月易流逝,功业更难就,自然引出下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正因为人生苦短,壮志难酬,所以很多人因此陷入悲苦而不能自拔的境地,但李白的性情却不属于悲观一类,这时的李白虽已被赐金放还,为朝庭所弃,但其并未因此而沉沦颓废,与友人岑勋和元丹丘登高宴饮,酒酣赋诗,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就“须尽欢”,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肯定自我,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已跳出了一般读书人或士大夫的顾影自怜、怀才不遇的情结,大有“君子坦荡荡”之风;“千金散尽还复来”,更进一步拓宽了中国古代读书人视金钱如粪土的境界,在他眼里,千金何足贵,散尽还复来,何必斤斤计较一餐贵贱,更不是假惺惺地装出“金钱乃身外物”的嘴脸来,让人生厌。他在诗中表现出来的豪迈之气令人叹服,只“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一句,就足令天下才子精神为之一振。 酒宴至此,渐入高潮,诗人已有八九分醉意,竟变客为主,殷勤致意,频频劝饮,“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并手持酒杯,高歌助兴,“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诗中有歌,真是神来之笔,怪不得大诗人杜甫连连惊叹“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了!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钟鼓馔玉”指的是富贵人家的生活,古时大贵之家宴饮时,鸣钟列鼎,美食如玉,歌舞助兴,以示富贵,而在诗人眼里却“不足贵”,他所渴望的是“但愿长醉不复醒”,这简直就是醉话,是无奈之语,是激愤之语,决非真言。李白年青之时就有“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之志,所以在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也就是在他四十二岁时,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李白竟欣喜若狂,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言壮语。而此时的李白,因受到朝中权贵的排挤,不得不放弃官宦生涯,在他的诗作《行路难》中写道“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长久积郁在胸的不平之气,一下子喷发出来,这才是李白的真性情。如果把这一句和“但愿长醉不复醒”两相对照,不难看出李白此时的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