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部编本新人教版第23课《带刺的朋友》

2018年部编本新人教版第23课《带刺的朋友》

2018年部编本新人教版第23课《带刺的朋友》
2018年部编本新人教版第23课《带刺的朋友》

2018年部编本新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

《23 带刺的朋友》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 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背诵5-7节。

3. 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运用比喻手法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以上内容源自

小精灵儿童网站

4. 感受刺猬的聪明、伶俐,体会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们,在大自然中很多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

了三位动物朋友(出示图片),我们先来认识他们。右边三幅图展示了他们高超的本领,你们能用“谁能干什么”这个句式说说他们的本领吗?(指名交流。)

2. 除了这三位动物朋友,老师今天还要介绍一位神秘的朋友给你们认识,小朋友们预

习了课文,一起说出这位朋友的名字?(刺猬),它有什么特点?(浑身长满刺)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和这位“带刺的小动物”交个朋友吧。出示课题,齐读。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翻开书读读课文,瞧一瞧小刺猬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出示朗读要求,思考:课文写了关于小刺猬的几件事?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一下这几

件事分别是什么?

2.检查预习,认读词语,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

3.指名思考题,师小结并板书——偷枣,击退大黑狗。

三.读读议议,体验感悟:

(一)学习第一小节,体会比喻句的妙处。

过渡:到底是多么诱人的枣儿会吸引这位带刺的朋友来偷枣呀?从书上找出描写枣儿的

句子。用直线划下来。

1.指名交流,并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2.这是一句比喻句。把红枣儿比作?(玛瑙)老师这还有一句话,自己再读读这两句话,你觉得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3.指名交流。(喜欢第一句,抓住红枣儿的“动态美”、“数量多”和“香味”来体会比

喻句在表达上的妙处,以后写作文也可以运用比喻句把句子写生动。)

4.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赞美红枣儿的美和诱人。齐读第一小节。本文源于_小精灵儿童网站

(二)学习第一件事“刺猬偷枣”。小精灵儿童资讯站出品

1.过渡:小朋友们读得可真好,小刺猬听见你们的朗读,他就忍不住来偷枣啦。你们预

习过了课文,你们可以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刺猬偷枣的本事吗?(高明)理解“高明”

(技艺高超)

2.为什么说刺猬偷枣本事很高明呢?请小朋友默读课文2-9小节,按照顺序找出刺猬偷

枣的句子,读一读,并圈出它偷枣的动作。

2、指名交流句子,并逐句圈出刺猬偷枣的动作。

①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杈,又爬向伸出的枝丫……

这句话中有哪些刺猬偷枣的动作?(爬)刺猬是怎么爬的?(诡秘)理解诡秘(隐秘)

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小刺猬偷枣可真小心谨慎啊,所以——(学生接读)。小精灵儿童资讯站出品

过渡:小刺猬爬上树是为了干什么呀?找到相应的句子。

②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

落了一地。

交流动作“摇”。理解“兴许”(也许)。爬上了树小刺猬开始摇红枣儿了,摇红枣的时

候刺猬先停住脚,然后——(学生接读)

从这两句描写刺猬偷枣的句子可以归纳出刺猬偷枣的第一步是爬树?(摇枣)板书:爬树摇枣

过渡:红枣儿掉到地上了,小刺猬还呆在树上呢?它该怎么办呀?

③我没弄清楚怎么回事,树上那家伙“扑”的一声,径直掉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交流动作“掉”。刺猬是怎么掉下来的?(径直),理解径直,你能换个词语说说刺猬是

怎么掉下来的吗?(笔直)。这句话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刺猬偷枣很高明?

指导朗读,对呀,刺猬这小家伙不仅聪明,而且速度特别快,趁我还没弄清楚它想干什么,树上那家伙就——(学生接读)

过渡:刺猬从树上掉下来是为了干什么?能用你划的句子说说吗?

④它匆匆地忙碌着,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你猜怎么着?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兴许是怕

人发现,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飞快地跑去了。交流动作“归、滚、扎、驮”。(板书)理解“归”(把散落的东西堆到一起)兴许(也许)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

儿童网站

对于散落一地的红枣,小刺猬可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匆匆地?这小家伙偷枣可真高明呀!

指导朗读:看你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把这段话读好,老师读每一句话的开头,你们接下去。

3.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刺猬偷枣的本领可真(高明),它先?(让学生看着板书说“爬树摇枣”,接着?(落地归枣)再?(打滚扎枣),最后?(驮枣快跑),分别板书。

4.老师这里有个动画记录了刺猬偷枣的全过程,你能看着它和板书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刺

猬是怎么偷枣的吗?(老师提示可以用上表示先后关系的词语)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5.指名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1-2人)

6.刺猬偷枣的本领可真高超啊,让我们的小作者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出示第9小节,全班齐读。(理解“钦佩”找近义词)

7.你们瞧,作者把刺猬称为?(小东西),这可以看出作者对刺猬怀有什么感情?(喜

爱)

(三)学习“斗大黑狗”,体会喜爱之情: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网站

1.师:作者怀着喜爱的感情非常生动地描写刺猬用背上的刺偷枣的情形,让我们不由

地钦佩它本事高明。接着,作者又叙述了刺猬斗大老黑的过程,更是活灵活现。刺猬是怎么

斗志大黑狗的?

默读10-15小节,找出相关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

同长着几个“仙人球”似的。大老黑很快掉过头去,“呜呜”地哀叫着溜走了。

3.刺猬是怎么打败强壮的大黑狗的?说明刺猬怎么样?(聪明,机灵)小作者看着这一

幕,用了一个字来形容智斗大黑狗的刺猬,是哪个字?(鬼),这个“鬼”字在这换成什么

词语?(聪明,机灵)

4.指导朗读,男女生赛一赛,看谁能把刺猬和大黑狗相斗的过程读得生动。

5.师:爸爸也看到了这一幕,他用两句话告诉了小作者一个小知识,我们先把这两句

话读好,分组读。

6.第一句话爸爸告诉了我们一句谚语,说明了刺是刺猬的什么?(护身法宝)

板书:护身法宝

7.听到爸爸的解释,我更加喜欢小刺猬了,又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出示15节,齐读。

(三)小结:

小作者通过细致地观察,生动地记录了刺猬的两件事,表达了他对刺猬的钦佩、喜爱之情。希望小朋友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学会认真观察,发现更多有趣的事和物。

板书:

偷枣儿→爬树摇枣、逐个归枣、打滚扎枣、驮枣快跑→本事高明

15、带刺的朋友

钦佩、喜爱斗大黑狗护身法宝

2018年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期末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 1.《春》朱自清 一、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 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②朗润:明朗润泽 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 一、作者简介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 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②温晴:温暖晴朗 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完整版)2018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计划.docx

1 三上 单 名 教学目标 (各学科课程目 元 称 标进行设定) 1.认识本单元“坝、汉、艳”等 28 个生字,学会“晨、绒、球”等 26 个生字,理解“绚丽多彩”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 诵古诗《所见》,形成古诗文化的积累。 3.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各民族团结、 第 学 欢乐的祥和气氛,体会大自然事物的美好 一 校 与奇妙,同时能够从小培养不懂就要问的 单 生 活 良好学习品质。 元 4.通过与同学分享暑假生活的快乐, 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5.能够在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物时, 抓住其最主要的特点,初步培养习作的兴趣。 6.培养摘录好词好句的良好耳朵习惯, 不断丰富语言文字的有效积累。 1、认识本单元“径、斜、赠”等 37 个生 字,会写“寒、径、斜”等 39 个生字, 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 背诵三首古诗、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以及 积累关于秋天景物特点的词语, 同时能够 默写古诗。 第 金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古诗所描绘的美 二 好意境以及文章作者对于秋天的喜爱赞 秋 单 时 美之情,能够在想象秋天画面的过程中激 元 节 发热爱秋天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 读中体会文本情感, 并能表达出来。能把 秋天的美景和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5、让学生学会写日记,培养学生坚持写 日记的习惯。 6、配合秋天的风景让学生能在诗意的季 节里学习诗意的语言, 并让他们学会将美 丽的景色写下来。 各单元分析一览表 重点、难点 突破的策略 课时 分配 重点: 《大青 树下的 1、认识本单元“坝、汉、艳”等 28 个 小学》、 生字,学会“晨、绒、球”等 26 个生字, 1.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教师 《花的 理解“绚丽多彩”等词语的意思。 指导范写、 形近字比较形 学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 声字形旁加声旁等方式识 《园地 够背诵古诗《所见》,形成古诗文化的积 记生字词; 一》2 课 累。 2.借助教师领读、指导读, 时;《不 难点: 结合图画等形式达到正 懂就要 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各民族团结、 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问》、 欢乐的祥和气氛,体会大自然事物的美 朗读课文; 《口语 好与奇妙,同时能够从小培养不懂就要 .3.借助抓住重点词句的方 交际 问的良好学习品质。 式,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课 我的暑 2.通过与同学分享暑假生活的快乐, 提升 文的主要内容;4.通过形式 假生 口语表达能力。 的朗读,引导学生充分发 活》、 3..能够在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物时,抓住 挥想象,不断积累语言文 .《习作 其最主要的特点,初步培养习作的兴趣。 字。 猜猜他 4.培养摘录好词好句的良好耳朵习惯, 不 是谁》 1 断丰富语言文字的有效积累。 课时。 古诗两 首 3 课 时 1. 教学过程中注意为学生 铺满金 重点: 1.会认会写生字。 2.熟读课文,背 创设特定的情景,让学生 色巴掌 在反复的诵读中深刻地感 的水泥 诵古诗及相关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 体 悟意境。学生大体上能把 道 2 课 会情感。学生第一次用借助注释的方法 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 时 来理解诗歌。本单元的古诗在理解方面 中可以提问题检查学生的 秋天的 比以前学过的都要难。在初步理解的基 读书情况。 2. 要充分利用 雨 2 课 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 课本里优美的插图和学生 时 大概意思。 自己的生活切身感受,结 听听, 难点:1.体会古诗的意境。 2.学会写日记。 合图意理解诗中或文章中 秋的声 的关键词、句,从而把握 音 1 课 诗意或文章意境。 时 语文园 地 1 课 时

最新部编人教版2018年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吹拂.(fúf?)堤.岸(tīdī)丝绦.(tiáo tāo) 茁.壮(chūzhu?)一堆.(duītuī)填.土(tiān tián) 二、读拼音,写字词。 三、加上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卯—( )—( )( ) 直—( )—( )( ) 土—( )—( )( ) 永—( )—( )( ) 四、修饰词语我来填。 ( )的鲜花( )的礼物 ( )的日子( )的笑容 五、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A.五颜( )( ) B.碧空( )( ) C.引人( )( ) D.兴致( )( ) 1.像A组词语这样含有数字的词语还有、。 2.像B组词语这样描写天气的词语还有、。 3.像D组词语这样ABCC式结构的词语还有、。 六、按要求写句子。 1.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写出诗句的诗意。 不知细叶谁裁出, 。 诗意:

2.发挥想象,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她在小草嫩绿的叶片上微笑;我们听到了她, 她;我们闻到了她,她;我们触到了她,她。 3.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仿写感叹句) 多么啊! 4.邓爷爷精心地挑选 ....几 ..树坑,又挥锹填了 ..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 锹土。(仿写句子,连续运用至少三个动词) 七、结合本单元课文知识填空。 1.古诗回放。 (1)《村居》的作者是,前两句是: , 。 (2)默写《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 草, 。, 。 2.《找春天》一文中的孩子们找到了春天,发现她在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 3.《开满鲜花的小路》中,鼹鼠先生收到邮寄来的包裹,里面是。 4.《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中,邓小平爷爷在亲手栽种了一棵柏树。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课内阅读。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细心)地找哇,找哇。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露出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带刺的朋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

第23课《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枣、馋、缓”等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扎”,会规范书写“刺、枣”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枣树、一颗”等词语。 3.在学习刺猬偷枣过程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事。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4.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教学重点】 1.通过语言的感悟和训练,真切地感受刺猬偷枣的本领大,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事。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发挥想象,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刺猬图片

2.出示刺猬资料 刺猬是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猬形目。最普遍的刺猬种类是学名为“欧洲刺猬”的普通刺猬,广泛分布在欧洲、亚洲北部,在中国的北方和长江流域也分布很广,这种刺猬冬天冬眠,在江苏又被叫做“偷瓜獾”。 刺猬在夜间活动,以昆虫和蠕虫为主要食物,一晚上能吃掉200克的虫子,消灭害虫因此有利于农业。刺猬的主要天敌是貂、猫头鹰和狐狸等食肉动物。 3.刺猬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小动物,人们都喜欢它,甚至有人称它为带刺的朋友,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跟这位“带刺的小动物”交个朋友吧。 4.板书课题:23、带刺的朋友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第一行生字(课件出示) cì zǎo kē hū hū àn shēn 刺枣颗忽乎暗伸 cōnɡ ɡōu cōng tōu zhuī yāo

2018年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全部课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学期辅导-部编版 2018部编版小学语文第四册课文 1.古诗诵读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找春天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经绍珍,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3.开满鲜花的小路 邮递员黄狗在门口喊:“鼹鼠先生,你有包裹单。” 原来,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了一个包襄。 鼹鼠先生赶紧骑着摩托车,到邮局去领包裹。他回家后打开包裹,看见一堆小颗粒,可认不出是什么东西。 鼹鼠先生拿着包裹,来到松鼠太太家。他问松鼠太太:“长颈鹿大叔寄来一个包裹,请您看看是什么东西?” 松鼠太太拿过来一看,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原来,包裹破了,里面的东西不见了。看来都漏在来时的路上啦!鼹鼠先生很懊丧。 春天来了,鼹鼠先生要去松鼠太太家做客。啊,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鼹鼠先生路过刺猬太太家,正巧,刺猬太太走出门。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她惊奇地说:“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多美啊!” 鼹鼠先生回答:“我不知道!” 鼹鼠先生经过狐狸太太家,正巧,狐狸太太走出门。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她奇怪地问:“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 鼹鼠先生回答:“我不知道!” 鼹鼠先生来到松鼠太太门前。松鼠太太走出门,花香扑鼻,她看见门前的小路上花朵簇簇。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在那里快活地蹦啊跳啊。 松鼠太太对鼹鼠先生说:“我知道了,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你的是花籽。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4.邓小平爷爷植树 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万里无云,春风拂面。在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邓爷爷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今天,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沿着长长的小溪,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小溪说: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23.带刺的朋友(课堂实录)

《带刺的朋友》课堂实录 师:多诱人的枣儿啊!小家伙刺猬忍不住来偷枣啦!请小朋友自读2-9小节,圈出刺猬偷枣时的动作的词语。 生:爬、停、摇、掉、归、扎、驮、跑。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归纳板书) 师:小朋友读得真仔细,找得也非常准确。把这一连串动词放到文章中再读读2-9小节,让你感受到刺猬偷枣时的技术怎样或者说偷枣所采用的方法怎样? (生聚精会神地读课文、思考,读完后,纷纷举起小手) 生:技术高超。 生:主意很好。 生:所采用的方法比一般的小刺猬肯定要好。 师:对啊,技术高超,方法高出一般的水平,我们用文章的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 生:高明。 师: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你愿意把这个过程用上:“先……接着……再……最后……”将给同桌听听吗? 生:愿意。(声音响亮,情绪高昂) (同学间互相讲述故事,全神贯注的他们时而伴随着欢笑声) 五分钟后…… 师:同学们刚刚讲得都非常投入,谁愿意给我们来讲一讲呢。

(先是胆大的几个孩子怯生生地举起了小手,随后我又是一番激励) 师:没关系,只要你把手举起来,说明你已经比别人进步了。 生:刺猬先爬上老杈,上了枝丫,停住脚,接着摇晃枝丫,红枣落下,刺猬掉下枝丫,再把红枣归在一起,就地打滚,把红枣扎在背上,最后驮着红枣跑走了。 师:你说得非常好,给予他掌声。他已经把所有的动词都用上去了,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是四年级的小朋友了,显然这样的问题我们还可以继续加深难度,加入一些词语,使句子更加生动、具体点,说说,可以加一些什么呢? 生:象声词。 师:很不错,看来你已经发现了写作的诀窍了,相信你的文章一定很生动。还有吗? 生:用上一些比喻句或者拟人句。 生:把当时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写出来。 师:刚小朋友都已经把写文章的一些要领熟记于心了,现在能把他运用于实践吗? 生:只见刺猬先悄悄地爬上老杈,不紧不慢地上了枝丫,灌满红枣的枝丫、慢慢地弯下来了,刺猬见机停住了脚,接着它用力地摇晃着枝丫,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刺猬“拍”的一声,径直掉了下来。听得出还摔得挺重呢!很快,他又在匆匆忙碌着,哦,原来它再把红枣归在一起,就地打了一个滚,把红枣扎在

2018年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生字组词(全册)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生字二组词 1、古诗两首 诗sh ī 古ɡǔ诗sh ī 诗sh ī人r ?n 诗sh ī词c í 村c ūn 村c ūn 里l ǐ 村c ūn 中zh ōn ɡ 农n ?n ɡ村c ūn 童t ?n ɡ 童t ?n ɡ话hu à 儿?r 童t ?n ɡ 牧m ù童t ?n ɡ 碧b ì 碧b ì绿l ǜ 碧b ì蓝l án 碧b ì玉y ù 妆zhu ān ɡ 装zhu ān ɡ饰sh ì 装zhu ān ɡ扮b àn 古ɡǔ装zhu ān ɡ 绿l ǜ 绿l ǜ豆d ?u 绿l ǜ化hu à 草c ǎo 绿l ǜ 丝s ī 丝s ī毫h áo 雨y ǔ丝s ī 蛛zh ū丝s ī 剪ji ǎn 剪ji ǎn 贴ti ē 裁c ái 剪ji ǎn 剪ji ǎn 影y ǐn ɡ 2、找春天 冲ch ōn ɡ 冲ch ōn ɡ锋f ēn ɡ 冲ch ōn ɡ刺c ì 冲ch ōn ɡ浪l àn ɡ 寻x ún 寻x ún 找zh ǎo 寻x ún 查ch á 寻x ún 人r ?n 姑ɡū 姑ɡū娘ni án ɡ 姑ɡū姑ɡū 姑ɡū父f ù 吐t ǔ 呕ǒu 吐t ù 吐t ǔ槽c áo 吞t ūn 吐t ǔ 柳li ǔ 柳li ǔ条ti áo 柳li ǔ树sh ù 柳li ǔ枝zh ī 荡d àn ɡ 扫s ǎo 荡d àn ɡ 荡d àn ɡ起q ǐ 飘pi āo 荡d àn ɡ 桃t áo 桃t áo 树sh ù 桃t áo 子z ǐ 桃t áo 花hu ā 杏x ìn ɡ 杏x ìn ɡ子z ǐ 杏x ìn ɡ仁r ?n 杏x ìn ɡ黄hu án ɡ 3、开满鲜花的小路 鲜xi ǎn 鲜xi ān 美m ěi 新x īn 鲜xi ān 朝ch áo 鲜xi ǎn 邮y ?u 邮y ?u 局j ú 邮y ?u 件ji àn 邮y ?u 递d ì 递d ì 快ku ài 递d ì 传chu án 递d ì 速s ù递d ì 员yu án 人r ?n 员yu án 动d ?n ɡ员yu án 要y ào 员yu án 原yu án 原yu án 来l ái 原yu án 先xi ān 原yu án 由y ?u 叔sh ū 叔sh ū叔sh ū 大d à叔sh ū 叔sh ū父f ù 局j ú 局j ú长zh ǎn ɡ 饭f àn 局j ú 公ɡōn ɡ安ān 局j ú 堆du ī 一y ì堆du ī 堆du ī放f àn ɡ 扎zh ā堆du ī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带刺的朋友》优质教案

23 带刺的朋友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扎”。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讲了关于刺猬的一件什么事。 3.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讲了关于刺猬的一件什么事。 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发挥想象,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在我们多彩的童年生活中,肯定有许多朋友。有的给你精神上的鼓励,有的给你学习上的帮助,有的朋友给你的生活带来乐趣……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小作者有一位特别的朋友,它是一位(带刺的朋友)? 2.揭题:带刺的朋友。(板书课题) 3.师:带刺的朋友是指谁呢?(刺猬) 4.师:请你来说说你所了解的刺猬。 过渡:文章的小作者也非常喜欢刺猬。 二、检查预习 1.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2.指名学生认读。 3.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师: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思考并完成填空。 思考:小作者通过一件什么事写出了对刺猬的喜爱之情?用简洁的话概括地说。 【媒体出示: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件事写出了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2.学生交流。 (板书:偷枣) 说明:概括地说一件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教学生一

些方法,十分有必要。这个环节中,老师提供给学生句式,能帮助学生概括地说好,练习的指向明确,易操作。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过渡: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 【媒体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2.师:这里,老师有一个句子(媒体出示),请你来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句,并说说理由。(数量多、香味、动态美感(起风时)、比喻句) 师:第一句的表述方法有没有错啊?(没有)只是第二句是比喻句,把(红枣)比作(玛瑙),更生动形象。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使用比喻句,使文章内容的表述更生动形象。 五、作业 书写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过渡:这枣是多么诱人啊,真让人眼谗,怪不得会引来刺猬偷枣。 二、细读课文,体验感悟 (一)学习第2—11自然段 1.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第2—11自然段,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夸奖了那只刺猬,快速地找找是哪一句,用直线画出来。 学生交流:【媒体出示: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2.师:对啊,让我们好好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作者的惊喜以及对刺猬的钦佩之情。 师引读: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师:“钦佩、本事”什么意思?谁能用近义词来解释一下?(佩服、本领) 谁来解释“高明”?(技艺,见解,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板书 过渡:小作者说,刺猬偷枣的本领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那么刺猬究竟是怎样偷枣的呢? 3.师:【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默读课文第2—11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体现刺猬偷枣本领高明的句子,并圈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动词。 4.【媒体出示】师引读第5—10自然段,体会一下刺猬偷枣的高明。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也感觉到这可爱的小家伙偷枣的本领的确十分高明。 5.【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用“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这句话作为总起句,来复

(完整版)2018年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词语表

2018年人教版、部编版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词语表 2018年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词语表 2018课文 2、春天、寻找、姑娘、野花、眼睛、柳枝、桃花、杏花、 3、鲜花、邮递员、先生、原来、大叔、邮局、东西、太太、做客、惊奇、快活、去年、美好、礼物、 4、爷爷、植树、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公园、格外、引人注目、汗珠、休息、柏树、树苗、小心、笔直 5、叔叔、足迹、昨天、迷路、温暖、爱心 6、一定、也许、桌子、平时、难道、味道、就是、加工、种子、农具、甜菜、工具、劳动、经过 7、出色、河水、碧绿、波纹、河岸、柳叶、景色、恋恋不舍、柳树、枝条 识字 1、神州、中华、山川、黄河、长江、长城、台湾岛、海峡、民族、奋发 2、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

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 3、动物、贝壳、甲骨文、张开、样子、可以、钱币、钱财、有关 4、美食、红烧茄子、烤鸭、羊肉、蛋炒饭 课文 8、彩色、脚尖、森林、雪松、歌声、苹果、精灵、季节 9、喜欢、好像、说话、普通、说话、阿姨、对岸、弟弟、游戏、发明、字母 10、周围、补充、公主、勇士、飞机、地道、火药、胜利、叫喊、忘记 11、屁股、苍耳、留神、干净、从来、幸运、比如、使劲 12、亡羊补牢、劝告、筋疲力尽、明白 13、图画、老师、讲桌、座位、哈哈大笑、五角星、然后、神情、发现、角度 14、愿意、麦子、为难、身边、四周、立刻、突然、吃惊、认真、脚步、难为情 16、雷雨、乌云、闪电、雷声、房子、窗户 17、野外、大自然、天然、指南针、帮助、向导、指点、北方、北极星、路灯、永远、黑夜、帮忙、南方、

特别、积雪 18、太空、生活、宇宙飞船、别处、喝水、杯子、失去、使用、半空、地板、容易、浴室、方向 19、耳朵、扇子、遇到、兔子、后来、不安、毛病、头痛、最后、只要、人家 20、飞虫、决定、商店、木屋、工夫、终于、围巾、星期 21、青蛙、草籽、野鸭、泉水、竹子、应该、花丛、尽情、道路 22、毛虫、叶子、目光、周游、纺织、编织、怎样、声音、花纹、消失 23、祖先、原始、意思、浓绿、一望无边、蓝天、野谷、野兔、赛跑、回忆 24世界、学习、成功、月亮、主意、一直、只好、反反复复、变化、方式、简单、自由、生长、泥土、相当、最好、结局、开头 25、东边、光明、觉得、值日、火球、沙石、人类、艰难、决心、苦海、炎热、害怕、从此、东方、西方、花草树木、重新、生机

2018年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合集

第一课:社戏/鲁迅(共3课时) 教学目标: 一理解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来源: 二领会课文用词造句准确、鲜明、主动的特点。 三认识农民及农民孩子的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一安排3教时。 二课文的写作年代和该文所反映的时代距离今天的时间较远,因此教学重点应放在读懂弄通原文上,亦即首先让学生理解字、词、句、篇最基本的东西;在这基础上,再懂得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这后面两点是教学中的难点。 三读写结合,进行一次记事为主的写作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及题解;通读课文,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课,引出新课。 问:上学期,我们学过鲁迅哪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什么内容? 答:上学期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写了百草园中生活的趣味、欢乐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枯燥。通过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对大自然,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对束缚儿童思想的封建教育的批判。[来t] 教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回忆童年时代生活的文章,内容基本上是真人真事。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文章,虽然也是写童年生活的,不过这是一篇小说,是在真人真事基础上的艺术概括,它的题目叫“社戏”。 社戏鲁迅(板书) 二作者介绍及题解。 鲁迅在谈到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时曾说:“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集外集拾遗》)这一种十分可贵的“亲近”,对鲁迅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鲁迅虽然出生在城市绍兴,但从小就同农民和农村保持密切的联系。少年时代的鲁迅接触长妈妈等贫苦善良的农民,受到他们的启发和教育。特别是鲁迅家庭破落以后,他更了解农民痛苦的生活,更同情他们悲惨的命运。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社戏》就形象地表现了迅哥儿和农民少年的美好友情,热情地歌颂了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品质。 《社戏》的故事情节很简单,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课文叙述“我”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试题及答案

第一课时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眼馋.(chán cán)缓.慢(hǎn huǎn)刺.猬(cìchì) 恍.然(huǎng guāng)聪.明(cōng chōng)偷.枣(tōu toū) 二、比一比,组词语。 枣()棵()匆()缓() 束()颗()沟()暖() 三、照样子写词语。 1.晃来晃去: 2.一举一动: 3.一颗颗: 第二课时 一、圈出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兴许(xīng xìng)着急(zhe zháo)扎针(zāzhā) 扫兴(xīng xìng)怎么着(zhe zháo)扎辫子(zāzhā) 二、说说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愕()诡秘()本事()清楚() 兴许()径直()朦胧()钦佩() 三、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1.标出选段中描写刺猬动作的词语。 2.用上描写刺猬动作的词语,按照“先、再、接着、然后、最后”的顺序,以刺猬的口吻描述片段叙述的事情经过。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chán√huǎn√cì√duī√cōng√tōu√ 二、甜枣一棵匆忙缓慢 结束颗粒山沟暖和 三、1.爬来爬去想来想去走来走去 2.一言一行一心一意一草一木 3. 一个个一片片一只只 第二课时 一、xīng zháo zhāxìng zhe zháo zāzhā 二、惊讶神秘本领清晰或许直接模糊佩服 三、1.爬归拢打扎驮跑 2.我先慢慢地活动起来,再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接着就地打了一个滚儿,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我的背上了。然后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

最新2018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完整A4直接打印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2.本单元重点: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使学生感到这是一所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学校;《花的学校》中的“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是拟人的句子,使花草树木皆有童趣;《不懂就要问》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感受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的含义,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猜猜他是谁》,由于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意味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书面表达,第一次有了习作的概念。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 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完整word)2018年部编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练习(含答案),.docx

2018年部编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练习 ( 含答案 ) 1、《邓稼先》的作者是 ______ __籍华裔,1957 年“_________物理学奖”获得者。邓稼先是我国的“”元勋。 2、《说和——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文中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和。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作者是,是中国,1935 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后来发表了著名的长篇小说等。 4、《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一部体通史,作者,是_________(朝代) 的家、家。. 5、《黄河颂》选自组诗《》,由作词,谱曲, 写于抗日战争时期。 6、《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国作家。小说以战争为背景。 7、《土地的誓言》写于十周年,作者,原名,有长篇小说代表作《》《》等。课题的意思是。 8、《木兰诗》是我国时北方的一首 ______________民歌,选自代 编的《》。 9、《阿长与山海经》作者是,原名 _________,___ __ 人,1918年 5 月,首次用“”作笔名在《新青年》发表了鲁迅的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的。 10、《老王》选自。作者,原名,作家,文学翻译家。翻译有、。 11、《台阶》的作者___,生于 1956年,浙江衢州人。他的小说以___、___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选自小说集。 12、《卖油翁》选自,这是一部(文体)。作者是,______________(朝代)著名家、 ______________,字 ______________,号、,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谥号,是文坛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作者是,字,代杰出的诗人、画家。开元年间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外号“”。其诗与齐名,世称“王孟”。 《春夜洛城闻笛》作者是,字,号,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 诗人,被后人誉为“”。与并称为“李杜”。 《逢入京使》作者是,是代著名的诗人。 《晚春》作者是,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谥号“文”,又称。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骆驼祥子》作者是,原名,字,满族人。他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曾被授予“”称号。代表作有小说《》、《》,剧本《》、《》。祥子来自,他的性格。他最大的梦想 是。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

2018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三单元 一、课文内容梳理 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 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保姆,虽是一个粗人,然而质朴、善良、热心。鲁迅深情地抒写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挚的怀念。 杨绛的《老王》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李森祥的《台阶》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北宋欧阳修所著的《卖油翁》是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其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通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 二、单元字词汇总 9.阿长与《山海经》 惶huáng急:恐惧,慌张。 诘jié问:追问,责问。 疮chuāng疤bā: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痂。比喻痛处、短处或隐私。 渴kě慕mù:迫切地希望,殷切盼望。 絮xù说:絮絮叨叨地说。 霹pī雳lì:又急又响的雷,这里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孤gū孀shuāng:寡妇。 疏shū懒:懒散而不习惯受拘束。 倘tǎng使shǐ:假如,如果。 惧jù惮dàn:害怕,畏难,畏惧。 憎zēng恶wù:憎恨,厌恶。 震悚sǒng: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粗拙zhuō:粗糙低劣。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 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情有可原:根据实情,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掳lǔ:俘获,抓获。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奥秘。形容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名,说出。 10.老王 攥zuàn:用手抓住或抓稳。 翳yì: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惶huáng恐kǒng:惶惧,惊恐。 荒huāng僻pì:人迹罕至且偏远。 塌tā败:塌陷破败。 骷kū髅lóu:干枯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副骨骼。 取缔dì:明令取消或禁止。 镶xiāng嵌qiàn: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愧kuì怍zuò:惭愧。 滞zhì笨:呆滞笨拙。 伛yǔ:弯(腰)曲(背)。 肿zhǒng胀zhàng: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淤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 11.台阶 凹āo凼dàng:周围高中间低的水坑。 晌shǎng午:中午。 尴gān尬gà:神色、态度不自然。 烦fán躁zào:烦闷焦躁。 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神不定。 涎xián水:口水。 大庭广众dà tíng guǎng zhòng:指人数众多的公开场合。 微不足道wēi bù zú dào:事物细小而轻微,不足挂齿。

人教部编版《带刺的朋友》优秀教案5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23 带刺的朋友(第2课时) 人教(部编版) 《带刺的朋友》(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枣、馋”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会写“刺、枣”等13个生字,会写“红枣、摆动”等26个词语。 2. 能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语言的生动。 3.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学重点: 能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语言的生动。 教学难点: 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学流程: 一、借助板书,回顾故事 师:同学们还记得那只高明的刺猬吗?夜晚的后院,在那颗枣树上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谁来讲讲? 二、聚焦细节,详细复述

1.走进故事,再读课文 过渡:同学们真厉害,把这些动作的词串联起来把小刺猬偷枣的过程就说清楚了。不过你们有没有发现和课文相比,作者把这个过程说得更生动更有趣呢! 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自由地读一读课文。 2.示范指导,体验生动 那作者是怎么把小刺猬偷枣的动作写生动的呢?我们来看看这两句话。 (1)哪些地方将它的动作写得更加生动了?(板贴:缓慢地、急火火地)(2)想象小刺猬的心理独白。 导语:采访一下小刺猬们,你们上树缓慢,跑走是急火火的,能换吗,为什么?请学生任选一句,想象刺猬的心理活动: 如果不慢慢爬,就会…… 如果不快点跑,就会…… (3)跑得很快,而且心里很着急。这就叫做——(急火火) (4)在学生想象、表达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个别朗读、评价读、男女生合作读……

3.由扶到放,感受“高明” 导语:像“急火火地跑”、“缓慢地爬”……这样的词组还有很多。默读课文,找一找作者是怎么把小刺猬的其他动作写生动的,用“~~~~”画出来。 学生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贴。 预设: (1)诡秘是一种感觉,这篇文章的作者宗爷爷是音乐老师,他也常常用音乐来表达感受。如果我们给这句话配一个音乐,你觉得选哪段音乐更合适。请生听两段音乐,并做选择。 (2)说理由。理解“诡秘”包含神秘,鬼鬼祟祟。 (3)音乐停止,请生带着这样的感觉读一读。 (4)学着小刺猬偷偷摸摸、神神秘秘的样子,带上表情和动作读一读句子。 (1)自己读读这句话,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仿佛听到很多红枣落在地上的声音,小刺猬重重地摔在地上的声音。

2018年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一年级语文下册按课文内容填空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按课文内容填空 1、春夏秋冬 春()()夏()落()霜降()()飘 池()()山花()鱼()()鸟()林 2、姓氏歌 你姓()(),我姓李。什么李?()()李。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张。()()胡,()()吴,()()徐,()()许。 3、小青蛙 河水()()天气(),小小青蛙大()()。()()()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你爱护小青蛙,好让禾苗不生病。 4、猜字谜 ()()绿,右边红,()()相遇起凉风。绿的喜欢及时雨,()()最怕()()攻。 “言”来()()尊重,“心”至()()感动,“日”出()()()(),“水”到()()透明。 5、日积月累 ()回大()、()物复苏、柳绿()()、莺()()舞、()()融化、泉()()咚、()()齐放、()()争鸣

6、日积月累《春晓》 ()眠()觉晓,()()闻啼()。 ()()()()(),()落()()()。 7、日积月累《赠汪伦》 ()()乘舟将欲(),()闻岸()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汪伦送我()。 8、《静夜思》唐,李白 床()()月(),疑是()()霜。 举()望()月,()头()()()。 9、日积月累《寻隐者不遇》 松下()童子,言师()药()。 ()()此()(),()深()()()。 10、古对今 ()对(),()对()。()对(),春暖对秋凉。()对(),()对()。和()对细(),朝霞对夕阳。桃对李,柳对杨。莺歌对燕舞,()()对()()。 11、人之初 ()()初,性()善。性()(),()()()。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专。 子()(),()所宜。幼不学,老()()?()不琢,()()器。()不学,不知义。

2018年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精品资料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第1课《消息二则》 1.文学常识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 芜湖(wú)击溃(kuì)督战(dū)绥靖(suí jìng)阻遏(a)荻港(dí)摧枯拉朽(xiǔ)歼灭(jiān)要塞(sài)杜聿明(yù)锐不可当(dāng)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文学常识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 颁发(bān)仲裁(zh?ng cái)遗嘱(zhǔ)巨额(?) 第3课《“飞天”凌空》 1.文学常识 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

2018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全部课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学期辅导-部编版 目录 2018部编版小学语文第四册课文 1.古诗诵读 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 找春天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经绍珍,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3.开满鲜花的小路 邮递员黄狗在门口喊:“鼹鼠先生,你有包裹单。” 原来,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了一个包襄。 鼹鼠先生赶紧骑着摩托车,到邮局去领包裹。他回家后打开包裹,看见一堆小颗粒,可认不出是什么东西。 鼹鼠先生拿着包裹,来到松鼠太太家。他问松鼠太太:“长颈鹿大叔寄来一个包裹,请您看看是什么东西?” 松鼠太太拿过来一看,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原来,包裹破了,里面的东西不见了。看来都漏在来时的路上啦!鼹鼠先生很懊丧。 春天来了,鼹鼠先生要去松鼠太太家做客。啊,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鼹鼠先生路过刺猬太太家,正巧,刺猬太太走出门。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她惊奇地说:“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多美啊!” 鼹鼠先生回答:“我不知道!” 鼹鼠先生经过狐狸太太家,正巧,狐狸太太走出门。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她奇怪地问:“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 鼹鼠先生回答:“我不知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