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工程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及特征

软件工程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及特征

软件工程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及特征
软件工程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及特征

软件工程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及特征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提高软件质量,质量因素有正确性、性能、可靠性、容错性、易用性、灵活性、可扩充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等等。开发常用模型有:线性模型、渐增式模型、螺旋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形式化描述模型等等。“套用固定的模型不是程序员的聪明之举”。比如“程序设计”与“测试”之间的关系,习惯上总以为程序设计在先,测试在后,而对于一些复杂的程序,将测试分为同步测试与总测试更有效。软件开发中的三种基本策略:“复用”分“而治之”优“化—折衷”。软件复用是将具有一定集成度并可以重复使用的软件组成单元,称为软构件。分而治之是指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然后逐个解决。软件的优化是指优化软件的各个质量因素,如提高运行速度,提高对内存资源的利用率,使用户界面更加友好等等。优化工作的复杂之处是很多目标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当不能够使所有的目标都得到优化时,就需要“折衷”策略。软件中的折衷策略是指通过协调各个质量因素,实现整体质量的最优。软件折衷的重要原则是不能使某一方损失关键的职能,更不可以像“舍鱼而取熊掌”那样抛弃一方。下面从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实现、测试与改错、维护与再生这五个方面逐一阐述。

2.1 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分析是项目成败与否的第一步,对需求把握得越准确,软件的修修补补就越少。有些需求在一开始时很难确定,在开发过程中要不断地加以改正。软件修改越早代价越少,修改越晚代价越大。需求分析要关注到每一个最终使用者,避免遗漏使用方的需求。需求分析尽量从多个角度进行。需求分析需要与使用者进行多次反复沟通,开发者做到真正领会使用者的需求。做可行性分析

不能以偏盖全,也不可以什么鸡毛蒜皮的细节都加以权衡。可行性分析必须为决策提供有价值的证据。需要分析的工作要点有:1)完成问题整理、收集;2)走访使用部门,进行询问、沟通;3)交流中的心态定位是我们在为编辑、为业务工作;4)我们要为用户考虑。让用户意识到我们的每一句话都是在为他们考虑;5)采用适当的交流语言。勾画出思路清晰用户易懂的流程图,清晰明了的表格,形象美观的图形,必不可少的文字;6)保留交流的记录和整理汇总的文档;7)技术人员自己要提出用户易用性需求、系统功能需求、系统维护需求;8)响应变更需求,拒绝不合理要求;9)业务建模。通过UML 绘制的模型来完整、适当地对需求进行描述;10)分析绘制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总结出各级操作人员,识别系统中的所有用例和角色;分析各角色和用例之间的联系,使用UML建模工具画出系统的用例图;最后勾画系统的概念层模型,借助UML建模工具描述概念层的类图和活动图。

2.2 系统设计阶段系统设计阶段完成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把需求转化为软件系统的最重要的环节,决定一套软件系统的健壮性、可扩展性、易开发性等。系统设计的优劣在根本上决定了软件系统的质量。这个阶段要确定系统结构,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决定应用软件的使用寿命。有了上一阶段需求的把控和需求建模,系统分析阶段就要完成结构设计、模块设计和数据结构设计。模块设计的组件单元尽可能小,可让每个程序员承担很少的开发部分,各部分之间不受牵制,强内聚、弱耦合,使单元组件可以随时重新开发,而对整体的开发不造成瓶颈。该阶段还要设计系统运行平台的架构,部署系统物理平台,制定系统备份恢复机制。

2.3 系统实现阶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