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浮锚杆设计抗浮锚杆设计.doc

抗浮锚杆设计抗浮锚杆设计.doc

抗浮锚杆设计抗浮锚杆设计.doc
抗浮锚杆设计抗浮锚杆设计.doc

目录

1.抗浮锚杆设计................................................................................................................................................ 2

1.1工程概况............................................................................................................................................. 2

1.2设计单位提供的技术要求................................................................................................................. 2

1.3设计依据............................................................................................................................................. 2

1.4地层及水文地质条件......................................................................................................................... 3

1.4.1地层................................................................................................................................................. 3

1.4.2地下水............................................................................................................................................. 5

1.5抗浮锚杆间距及布置方法................................................................................................................. 6

1.6锚杆直径与长度................................................................................................................................. 6

2 抗浮锚杆检测................................................................................................................................................ 9

3 抗浮锚杆施工要求........................................................................................................................................ 9

3.1 施工方法与特点................................................................................................................................ 9

3.2 施工工艺流程................................................................................................................................ 10

3.3 操作过程及技术要求.................................................................................................................... 10

1.抗浮锚杆设计

1.1工程概况

成都九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建香年广场项目场地位于成都市区南部规划新区天府大道西侧,场地标高484.66~485.99m,高差1.33m,地形较平坦。场地地貌单元属岷江水系Ⅱ级阶地。

拟建物由四川省建筑设计院设计,拟建物情况见表1.1。

拟建建筑情况一览表表1.1

1.2设计单位提供的技术要求

根据四川省建筑设计院香年广场基础平面布置图(图号:2009105-04-S-C-003-00),地下室抗浮板区域内设置抗浮锚杆间距2m×2m,单根锚杆抗拔承载力标准值270kN,抗浮锚杆与基础连接处的防水措施由建筑设计单位考虑。

1.3设计依据

本方案的编制根据以下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香年广场基础平面布置图》(四川省建筑设计院2010.03.2)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花样年·香年广场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2009-351(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1.4地层及水文地质条件

1.4.1地层

场地地基土主要由第四系人工填土(Q4m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成因的粘性土、粉土、砂及卵石组成,下伏白垩纪灌口组泥岩(K2g)。现将地层从上到下分别描述如下:

(1)人工填土

a 杂填土:杂色,松散,稍湿。主要由回填建渣组成,夹少量粘性土及植物根茎。该层场地大部分地段分布,层厚0.5~2.8m。

b 素填土:褐灰色、黑灰色,松散~稍密,稍湿。以粘性土、粉土为主,含20%左右的植物根茎及少量建筑垃圾。该层场地大部分地段分布,层厚0.5~2.5m。

(2)粉质粘土

褐黄色,硬塑~坚硬。含氧化铁、铁锰质及铁锰质结核。局部夹薄层粘土或粉土,该层场地局部缺失,层厚0.8~5.0m。

(3)粉土:

褐黄色,中密~密实,湿~很湿。含氧化铁、铁锰质结核及云母碎屑,局部夹薄层粘性土,下部渐变成粉砂、细砂。该层场地局部缺失,层厚0.5~

3.7m。

(4)细砂:

褐黄色,褐灰色,松散,稍湿~饱和。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片,局部含少量卵石、圆砾及细粒土。主要以尖灭状分布于卵石层顶板之上。该层场地部分地段分布,层厚0.3~1.5m。

(5)中砂:

褐黄色,褐灰色,松散,稍湿~饱和。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片,局部含少量卵石、圆砾及细粒土。主要以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层中。该层场地部分地段分布,层厚0.3~2.0m。

(6)卵石:

褐灰、褐黄色、青灰色,稍湿~饱和,卵石粒径一般3~7cm,大者可达20cm以上,成分以花岗岩、石英砂岩为主,微~强风化,磨圆度较好,多呈亚圆形,充填砂土、圆砾及少量细粒土。卵石顶板埋深为4.0~7.2m,标高478.32~480.92m,高差2.6m,局部有一定起伏。该层可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密实四个亚层(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松散卵石:粒径大于20mm,含量50%~55%,该层在场地大部分地段分布。

稍密卵石:大于20mm的颗粒含量为55~60%,粒径一般30~80mm,最大粒径大于120mm,该层在场地大部分地段分布。

中密卵石:大于20mm的颗粒含量为60~70%,粒径一般40~100mm,最大粒径大于150mm,该层在场地大部分地段分布。

密实卵石:大于20mm的颗粒含量为70%以上,粒径一般40~120mm,最大粒径大于150mm,该层在场地大部分地段分布。

(7)泥岩

紫红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泥质胶结,按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中等风化。

a、强风化泥岩:风化裂隙很发育,岩芯呈碎块状、土状,该层在场地局部地段分布。厚度0.3~3.0m左右。

b、中等风化泥岩:岩芯呈柱状,裂隙不发育,较完整。其顶板埋深9.9~

14.5m,标高470.82~474.76m,本次最大揭露厚度为24.5m。根据钻探结果显示,在中等风化泥岩下部,标高约450.53~453.61m附近,分布薄层石膏,厚度约1cm。

1.4.2地下水

场地地下水为第四纪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砂卵石层为孔隙潜水含水层,勘察期间为枯水期,且受附近场地施工降水影响,场地潜水稳定水位在-7.50~-8.50m之间,高程476.28m~478.02m。

场地地下水受岷江水系及大气降水补给,且有随季节变化的特点,年变化幅度为2.0m 左右,根据本区域地质水文资料,在正常情况下,场地年最高潜水位为-4.0m,标高在481.00m左右。

场地环境类别为Ⅱ类,强透水层。另据场地的区域水文地质资料,该场地卵石层渗透系数K值为15m/d左右。

基岩裂隙水:分布在泥岩中,且具承压性。

场地地下水和地下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需特别说明的是:场地在中等风化泥岩下部,标高约450.53~453.61m 附近,分布薄层石膏岩,厚度约1cm,其可溶岩盐含量较大,因此,当地下

水与该层接触时,易溶盐发生溶解,富含硫酸盐,对混凝土具腐蚀性。 本工程采取抗浮锚杆进行抗浮,据详勘资料,本抗浮设计设计参数见表1.4,本场地抗浮设防水位标高为481.00m 。

土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 表1.4

1.5抗浮锚杆间距及布置方法

建筑设计要求单根锚杆抗拔承载力标准值≥270KN ,抗浮锚杆按2000×2000mm 正方形布设,为避免薄层石膏岩对混凝土的腐蚀性,抗浮锚杆底标高不能超过455.00m 。

1.6锚杆直径与长度

1.6.1锚杆钢筋截面积计算:

采用《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中7.2.1-2及7.2.2式

① N a =γQ N ak

② y

s f Na A 20ξγ≥

N ak —— 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kN ) γQ —— 荷载分项系数,取1.3

N a —— 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取1.3×270=351(kN ); A s —— 配置钢筋有效截面面积(m 2);

ξ2 —— 锚筋抗拉工作条件系数,永久性锚杆取0.69; γ0—— 工程重要性系数,取1.0;

f y —— 锚筋抗拉设计强度值;采用HRB400螺纹钢筋取360N/mm 2; A s ≥1.0×351×103/0.69×360=1413mm 2 取3

25钢筋(A=1471 mm 2 ≥1413mm 2,满足设计要求)

1.6.2 锚固体长度确定

采用《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中7.2.3式。 l a ≥

rb

ak

Df N πε1 l a —— 锚固段长度(m ); D —— 锚固体直径,取150mm ;

f rb —— 土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kPa),中等风化泥岩取值为

160kPa ;

ξ

1

—— 锚固体与地层粘结工作条件系数,对永久性锚杆取1.00。

根据四川省建筑设计院提供的《基础平面布置图》,单根锚杆的抗拔承载力标准值N ak 为270KN 。

l a =270KN/1.0×3.14×0.15m ×160Kpa=3.6m l a 取4.7m ≥3.6m

1.6.3 杆钢筋与锚固砂浆长度计算: l a ≥b

Df n Na

πε30γ

式中 ι

a ——锚杆钢筋与砂浆间的锚固长度(m )

; d ——锚杆钢筋直径(m );

n——钢筋(钢绞线)根数(根);

r o——边坡工程重要性系数,取1.0;

f b——钢筋与锚固砂浆间的粘结强度设计值(kPa),采用3根钢筋

点焊成束,粘结强度乘0.7折减系数,取值2400×0.7 kPa εз——钢筋与砂浆粘结强度工作条件系数,对永久性锚杆取

0.60,对临时性锚杆取0.72.

经计算

l a =1.0×351/0.60×3×3.14×0.025×2400×0.7

=1.48m

l a取4.7m≥1.48m

1.6.4抗浮锚杆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估算

F a=∑q si U i L i

=160kpa×3.14×0.15m×4.7m=354kN>351kN

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以上计算,考虑到锚杆顶部0.3m压浆效果略差,上部0.3m不计锚固力,因此,确定锚杆长度为5.0m;锚杆底部标高464.60~465.95m,高于455.00m,可避免避免薄层石膏岩对混凝土的腐蚀性。钢筋长度 6.0m,预留1.0m锚固于抗浮板及基础内,满足钢筋锚入抗浮板及基础不小于35d。

因此在上述条件下,共布置抗浮锚杆2300根,总进尺共计11500米。锚杆长5.0m,孔内置325钢筋(HRB335钢筋),钢筋长度6m,预留1m与建筑基础连接,M30水泥砂浆注浆,可提供351KN的容许抗拔力。

正式施工前,应在场地先施工3根基本试验锚杆(位置详见《香年广场

地下室抗浮锚杆平面布置图》),通过试验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特征值、锚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锚杆基本试验的地质条件、锚杆材料和施工工艺等应与工程锚杆一致。为使锚固体与地层间首先破坏,基本试验锚杆配筋为425。

根据现场试验结果可对本设计作适当调整。

另锚杆的止水施工由土建单位施工完成。

2 抗浮锚杆检测

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附录G进行抗浮锚杆抗拔载荷试验,试验点位置由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及地勘单位共同确定。抗拔试验可在锚杆锚固段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时可进行锚杆试验。抗拔试验数量不少于锚杆总数的5%,即不少于115根,本工程共布置验收试验锚杆118根。

3 抗浮锚杆施工要求

3.1 施工方法与特点

采用MGJ-50等专业锚杆钻机,以高压风驱动偏心潜孔锤钻进成孔至设计深度,终孔后在孔中置入钢筋作为抗拉杆件,然后在孔内填入细石并压浆固结,形成抗浮锚杆,杆身水泥砂浆与土层间的摩阻力抵抗水对建筑物产生的浮力。根据拟建场地的地质条件,5.0m长的锚杆全部锚入中等风化泥岩内,杆体直径150mm;钻孔完成后,将制作好的钢筋下入孔中,回填砾石,最后经压浆固结,形成直径约为150mm的抗浮锚杆。

3.2 施工工艺流程

基坑开挖至基底垫层顶标高(见《抗浮锚杆平面布置图》红色线范围为

469.70m,其余地段为471.05m)→测量放孔→MJG-50液压锚杆钻机成孔至设计深度→清孔提钻→下钢筋束→填入砾石→自下而上压力注浆并反复补浆,直至孔口满溢成桩→抗拔试验→捡底0.1m→基础垫层、防水、钢筋制安及砼浇注(土建单位完成)

3.3 操作过程及技术要求

(1)测量放孔:基坑开挖至基底垫层下,实地测放锚杆位置。

(2)成孔:采用MGJ-50型锚杆钻机钻进。成孔时孔位准确,钻孔垂直,孔深符合技术要求。

(3)下钢筋束及回填砾:在钻孔完成且清洗后,将制作好的钢筋束下入孔中,要求下入设计深度,误差不超过10cm,上部预留1m长度,然后回填砾石(粒径0.5-2.0cm)。

(4)压力灌浆:压力灌浆浆液水灰比0.5-1:1,采用PO42.5R水泥,灌浆压力0.5-1.0Mpa,孔口溢浆后缓慢担升灌浆管,并反复补浆,直至孔口浆体饱满无空洞。

(5)抗拔试验:由建设方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单位进行。

(6) 抗浮锚杆钢筋连接采用闪光对焊或采用机械连接,要求接头抗拉强

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7)防腐、防锈措施及防水:工程拉杆材料钢筋应除油污、除锈、安装时按一定规律平行排列,沿杆体轴向方向每隔2.0m设置一个隔离对中支架,确保杆体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cm,以保证杆体的防腐效果。基础与锚杆之间防水设计由建筑设计单位确定。

(完整版)抗浮锚杆计算书

7#地下室整体抗浮计算 1、根据建筑施工图及基础施工图,本工程地下室底板面的绝对标 高为350.000米,根据地勘报告提供的本工程的抗浮设计水位为绝 对标高356米。 2、设计抗浮水头为356-351=6m。 3、结构自重计算一(覆土部分): 1):600mm厚地下室顶板覆土:18X0.6=10.8KN/m2 2):地下室顶板160mm厚:0.16X25=4KN/m2 3):防水板500mm厚:0.5X25=12.5KN/m2 4):梁柱折算荷载:4KN/m2 以上1~4项合计:31.3KN/m2,即抗力R=31.3KN/m2 4、结构自重计算: 1):地面上5层120mm结构楼、屋面:5X25X0.12 =15KN/m2 2):地下室顶板160mm厚:0.16X25=4KN/m2 3):防水板500mm厚:0.5X25=12.5KN/m2 4):梁柱折算荷载:4KN/m2 以上1~4项合计:35.5KN/m2,即抗力R=35.5 KN/m2 5、抗浮计算: 荷载效应:S=1.05x6X10=63 KN/m2 根据以上计算知:R小于S 整体不满足抗浮满足要求,无需另外配重或增加锚杆抗浮。

7#抗浮锚杆深化设计计算书 一、工程质地情况: 地下水位标高0.5 m 地下室底板底标高-5.5m 浮力60 kN/m2 二、抗浮验算特征点受力分析: 一)车道入口 A)一层顶板: 顶板自重0.16X25=4.0 kN/m2 B)底板 底板自重0.5X25=12.5kN/m2 C)梁自重 4.07+2.1+3.4=9.5 kN/m2 总计26kN/m2 抗浮验算60-26x0.9=36.6kN/m2 二)有0.6m覆土的一层地下室 A)一层顶板: 覆土层0.6X18=10.8 kN/m2 顶板自重0.16X25=4.0 kN/m2 B)底板

抗浮锚杆施工方案

抗浮锚杆施工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目录 1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村民住宅楼 工程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北下渡村北面建设单位:广州市海珠区凤和经济联合社 设计单位:广东华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广东省建筑工程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湛江市建筑工程集团公司

本项目1幢18层(部分2、17层,另设地下室2层),框架、框剪结构,总建筑面积:13970.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0203.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767.3平方米。 2 设计简介 根据《基础平面(结施G—02)》设计要求: a、抗浮锚杆杆材采用332的钢筋。F=360N/mm ;钢筋间每米焊接70mm(双面焊)。锚杆的防腐采用涂刷防腐漆进行防腐处理。 b、锚杆的成孔直径为 150,孔内锚杆隔1500mm设一定位器,确保钢筋位于孔中心。 c、孔内用普通水泥配制的水泥净浆灌注,强度等级为M30,浆液水灰比用~,注浆压力~。为提高注浆体的早期强度,在水泥浆中掺入%的速凝剂(以水泥重量计)。 d、锚杆灌浆前必须将锚杆孔清理干净。 e、锚杆长度控制要求:入○4-4微风化含砾泥质砂岩不少于5m; f、锚杆的抗拔力特征值为400kN,锚杆试验数为不得少于总锚杆的5%且不少于6根,抗拔力试验按现行规范进行。 g、抗浮锚杆钢筋如需接长,采用机械连接。 3 施工方案 施工工艺 测量放孔 锚杆成孔杆体制作

杆体安装 注浆 补浆 验收试验 结束 施工方法 1 测量放孔 根据甲方提供的控制点现场定位放线,把控制点转侧到场区周围,并设多出固定点加以保护,作为施工控制依据。测放务必准确,要求测放过程中作好记录,检查无误,再由监理单位复查定位准确性后报监理审核。在抗浮设计范围外应设置固定点,并用红油漆标注清晰,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经常复测,确保孔位准确。 2 钻机成孔 在确定锚杆孔位后,用液压锚杆钻机钻孔(边加钻杆边钻进)。该成孔采用液压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立即停钻,超钻0.1m并稳钻1—2min,防止底端头不达到设计的锚固直径以及保证灌浆充分。当达到(不小于)设计深度后,移动至下一钻孔。 3 清孔提钻 终孔后清除孔内余渣,同时现场工程师及质检员进行孔深测量,锚孔偏斜度,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 杆体制作 抗浮锚杆钢筋长度根据孔深及地面标高,采用3根32钢筋,钢筋间每米焊接70mm(双面焊)。锚杆的防腐采用涂刷防腐漆进行防

抗浮锚杆设计计算书

四川油气田江油基地灾后异地重建项目抗浮锚杆专项设计计算书 工程编号B2010-002 总经理赵翔 总工程师康景文 审定林振湖 审核晏宾 设计赵国永 刘德林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0年01月26日四川油气田江油基地灾后异地重建项目抗浮锚杆专项设计计算书 工程编号B2010-002 审定 审核 设计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0年01月26日

目录 一.编制说明 二.计算书 三.结论与建议

一、编制说明 1、设计计算依据: 《注浆技术规程》 (YSJ211-199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J220-2002)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四川油气田江油生活基地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9.9)。 《基础说明及大样》(2#地块)(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基础平面布置图》(2#地块)(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地下室基础说明及大样》(3#地块)(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基础平面布置图》(3#地块)(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基础说明及大样》(4#地块)(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基础平面布置图》(4#地块)(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2、正常使用条件下,本抗浮锚杆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二、计算书 1、设计要求 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要求,本工程地下室分区抗浮力的要求为: 各地块抗浮锚杆提供抗浮力标准值表1 2、抗浮锚杆抗拔力设计值 根据地勘报告,本工程单根锚杆的抗拔力设计值为:2#地块为145kN;3#地块为270kN;4#地块为270kN。 3、杆体截面及锚固体截面积计算 锚杆钢筋的截面面积按下式确定: yk t t s f N K A ? =(7.4.1) 上面式中:K t —锚杆的杆体抗拉安全系数,取2; N t ——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2#地块为145kN;3#地块为270kN;4#地块为270kN; f yk ——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采用HRB400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为0.4kN/mm2。 根据计算得:2#地块为As=725mm2;3#地块为As=1350mm2;4#地块为As=1350mm2 所以2#地块孔内应设置二根Φ22的HRB400钢筋;3#地块孔内应设置三根Φ25的HRB400钢筋;4#地块孔内应设置三根Φ25的HRB400钢筋。 4、锚固段长度计算 根据《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锚杆锚固段长度由下两式中较大值确定: ψ π mg t a Df N K L ? > (7.5.1-1) ψ ξ π ms t a f d n N K L ? > (7.5.1-2) 上面式中:L a ——锚杆锚固段的长度(m); K——锚杆锚固体的抗拔安全系数,取2.2; N t ——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kN); D——锚固体的钻孔直径,按0.12m d——钢筋的直径(m); f mg ——锚固体与地层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2#地块按勘察报告中第59号钻孔取锚杆周围地层加权平均值130kPa。3#地块按勘察报告中第51号钻孔取锚杆周围地层加权平均值100kPa,4#地块按勘察报告中第172号钻孔取锚杆周围地层加权平均值104kPa。 f ms ——锚固体与钢筋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取2000kPa; ξ——界面粘结强度降低系数,取0.6; ψ——锚固长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系数,2#地块取1.4;3#、4#地块取1.15 n ——钢筋根数 由计算公式算得2#地块:L a 〉3.72m,设计按照锚固段长度为5.10m。 由计算公式算得3#地块:L a 〉7.18m,设计按照锚固段长度为8.00m。

抗浮锚杆计算书.

结构计算书 项目名称: 设计代号: 设计阶段: 审核: 校对: 计算: 第 1 册共1 册 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 2015年04月07日

综合楼锚杆布置计算 一、 工程概况 (1)综合楼地下1层(含1夹层),地上2~4层,±0.00相对于绝对标高7.50m ,室内外高差-0.300m ,地下室夹层高 2.18m ,地下室高 5.30m ,地下室建筑地面标高-7.480m ,建筑地面垫层厚150mm ,结构地下室底板顶标高-7.630m 。基础形式筏板,抗浮水位标高 6.500m (绝对标高)。建筑地下室底板顶标高- 7.630m (绝对标高-0.130m ),底板厚400mm 。 (2)综合楼抗浮采用抗浮锚杆。 二、抗拔锚杆抗拔承载力计算 依据《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以下简称《岩土规程》)计算。 锚杆基本条件: 锚杆直径D=150mm 锚杆长度L=7.5m 锚杆入岩(强风化花岗岩)长度:>2.5m 锚杆拉力标准值Nk=250KN 锚杆拉力设计值Nt=1.3Nk=325KN 钢筋:3 ?25三级钢: A s =1470mm 2, f=360 N/mm 2 , f yk =400 N/mm 2 依据《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以下简称《岩土规程》)计算。 根据****院提供的《***勘察报告》,岩石(或土体)与锚固体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f rbk ),见第2页所附表1。 1、 根据锚杆与土层粘结强度所计算的锚杆竖向抗拔承载力设计值Nt 依据《岩土规程》第7.5.1条公式(7.5.2-1)计算 K f DL N mg a t /ψπ= 勘探点1Q-K15岩层深,较为不利,计算该点抗拔承载力

抗浮锚杆设计方案--新规范2.18

都江堰“维纳斯堡”项目抗浮锚杆设计文件 项目负责:兰恒强 设计:兰恒强 证书等级:岩土工程设计甲级 证书编号: 二〇一七年二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抗浮锚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锚杆间距、单根锚杆抗拨力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锚杆配筋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锚杆直径与长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锚杆设计结果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锚杆抗浮力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锚杆材料防腐..........................................................................................................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水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锚杆抗拔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验收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方法与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嵌入深度及成孔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灌浆材料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操作过程及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腐、防锈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 1、抗浮锚杆平面布置图

抗浮锚杆计算书(参考内容)

4.1 锚杆设计计算 4.1.1 锚杆轴向拉力 单位面积抗浮力为51kN/m2,本次设计锚杆间距按2.0×2.0m正方形网格布置,锚杆布置详见《抗浮锚杆平面布置图》。 单根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Nak: N ak=51kN/m2×2.0m×2.0m=204kN 单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N t: N t=r Q N ak 式中:r Q——荷载分项系数,可取1.30; 经计算:N t=1.30×204kN=265.2kN。取N t=266kN计算。 4.1.2 锚杆杆体截面面积 A s≥ yk t t f N K《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中7.4.1式 式中A s----锚杆杆体截面面积 K t------锚杆杆体的抗拉安全系数,取1.6 N t----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取266kN f yk----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400N/mm2(III级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如下: A s≥ yk t t f N K

≥ 400 266 6.1××1000≥1064mm 2 取3根Φ22III 级螺纹钢筋,3A 22=1140mm 2>1064mm 2,满足要求。 4.1.3 锚杆长度 l a >ψ πmg t Df KN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 (CECS22:2005)中7.5.1-1式 式中 K ——锚杆锚固体的抗拔安全系数,取2.0 N t ——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266kN D ——锚杆锚固段的钻孔直径146mm f m g ——锚固段注浆体与地层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 (kPa ),基底地层主要为卵石层,参考地勘报告及相关规范结合乐山地区施工经验,取120kPa 。 ψ----锚固长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系数, 根据规范取1.2 l a > ψ επms t f d n KN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中 7.5.1-2式 式中 K ——锚杆锚固体的抗拔安全系数,取2.0 N t ——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266kN n ——钢筋根数,取3根 d ——钢筋直径(mm ),取Φ22III 级螺纹钢筋 ε——多钢筋界面的粘结强度降低系数, 根据规范取0.8

抗浮锚杆设计计算书

二、计算书 1、设计要求 本工程水池底板抗浮力的要求为: 表1 2、抗浮锚杆抗拔力设计值 根据技术要求,本工程单根锚杆的抗拔力标准值为87.5kN ,设计锚杆间距2.7x2.7m. 3、杆体截面及锚固体截面积计算 锚杆钢筋的截面面积按下式确定: yk t t s f N K A ?= (7.4.1) 上面式中:K t — 锚杆的杆体抗拉安全系数,取2; N t —— 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取113.8KN. f yk —— 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采用HRB400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为0.4kN/mm 2 。 根据计算得:As=569mm 2 所以孔内应设置二根Φ20的HRB400钢筋. 4、锚固段长度计算. 根据《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锚杆锚固段长度由下两式中较大值确定: ψ πmg t a Df N K L ?> (7.5.1-1) ψ ξπms t a f d n N K L ?> (7.5.1-2) 上面式中:L a —— 锚杆锚固段的长度(m ); K —— 锚杆锚固体的抗拔安全系数,取2.2; N t —— 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kN); D —— 锚固体的钻孔直径,按0.12m d —— 钢筋的直径(m ); f m g ——锚固体与地层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2#地块按勘察报告中第59号钻孔取 锚杆周围地层加权平均值130kPa 。3#地块按勘察报告中第51号钻孔取锚杆周围地层加权平均值100kPa ,4#地块按勘察报告中第172号钻孔取锚杆周围地层加权平均值104kPa 。 f ms ——锚固体与钢筋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取2000kPa ; ξ ——界面粘结强度降低系数,取0.6; ψ —— 锚固长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系数,2#地块取1.4;3#、4#地块取1.15 n —— 钢筋根数 由计算公式算得2#地块:L a 〉3.72m ,设计按照锚固段长度为5.10m 。 由计算公式算得3#地块:L a 〉7.18m ,设计按照锚固段长度为8.00m 。 由计算公式算得4#地块:L a 〉6.92m ,施工设计按照锚固段长度为8.00m 设计。 5、锚杆锚入基础的长度 根据规范要求,钢筋须插入基础内不少于35d ,本工程2#地块,采用Φ22螺纹钢筋,长度为35*22=770mm ,设计时取800mm 。本工程3#、4#地块采用Φ25螺纹钢筋,长度为35*25=875mm ,设计时取900mm 。 6、锚杆间距 本工程基础为筏板基础,考虑结构受力特点,本着减小底板弯曲应力的原则,本工程采用小吨位的锚杆。杭浮锚杆在整个底板上小间距均匀布置,局部地方(独立柱基位置)适当调整。该布置可降低底板的加筋费用,又可以减小因个别锚杆失效而造成的局部破坏。锚杆 大体成正方形布置,根据地下室抗浮区域、抗浮力要求的不同,锚杆间距为: 锚杆间距一览表 表6 7、设计实物工程量 根据计算,本工程抗浮锚杆设计实物工程量为:2号地块设置锚杆1107根,单根锚杆长度5.1m ,3#地块设置锚杆1927根,单根锚杆长度8m ,4#地块设置锚杆2707根,单根锚杆长度8m ,总计锚杆进尺43181.1m(含防水0.1m/根)。 8、锚固体强度及水泥浆配比 为增大锚固体的强度,锚固体采用豆石与砂浆结合体,填筑的豆石强度应无风化现象,

抗浮锚杆专项施工方案

深圳市唐商大厦项目施工总承包工程抗浮锚杆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项目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 批准: 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3月

目录 1 编制依据 (1) 1.1 相关工程施工合同文件、图纸和技术资料 (1) 1.2 相关的标准、规范、规程 (1) 1.3 施工组织设计与参考文献 (1) 2 工程概况 (2) 3 施工部署 (4) 3.1 施工目标 (4) 3.2 施工组织机构与职责 (4) 3.3 施工段、阶段划分、施工流向、顺序 (5) 3.4 施工进度计划 (7) 3.5 机械及人员配备 (7) 4 施工准备 (7) 4.1 技术准备 (7) 4.2 劳动力准备 (7) 4.3 机具准备 (8) 5 主要施工方法 (10) 5.1 施工工艺流程 (10) 5.2 施工要点 (10) 5.3 基本实验相关要求 (12) 6 质量保证措施 (12) 6.1 质量管理措施 (12) 6.2 技术措施 (14) 6.3 具体质量要求 (15) 7 安全保证措施 (15) 7.1 安全管理措施 (15) 7.2 安全技术措施 (16) 7.3应急处理措施 (16)

1 编制依据 1.1 相关工程施工合同文件、图纸和技术资料 1.《深圳市唐商大厦项目施工总承包工程合同文件》 2.《深圳市唐商大厦项目施工总承包工程图纸》 3.《沙井德普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1.2 相关的标准、规范、规程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2) 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 11.《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1.3 施工组织设计与参考文献 1.《深圳市唐商大厦项目施工总承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广东省及深圳市有关政策和文件的规定 3.《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管理规定》(公司) 4.《建筑施工手册》(五版) 5.其他参考文献

抗浮锚杆常见问题及处理方式

1.测量放线阶段 1.1无基础图 产生原因:由于抗浮锚杆设计阶段图纸很可能不是最终版本,施工时,基础图标高、抗浮力及地下室位置均可能与抗浮锚杆设计图纸不符。 产生后果:抗浮锚杆不能满足主体设计要求,抗浮锚杆报废 防治措施:抗浮锚杆放线前与基础图(蓝图,盖审图章)复核,复核轴线、标高、抗浮力等; 1.2未对锚杆编号、分区或编号混乱 产生原因:锚杆编号时,未考虑验收分区,对整个施工区域统一编号,编号随意 产生后果:不便于施工记录,可能造成锚杆施工漏记 防治措施:对锚杆先进行分区,在每一个区按横排编号,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1.3未锚杆标高未明确 产生原因:施工时为查看基础图,未对基底标高计算,对独立柱基底标高未计算 产生后果:施工时抗浮锚杆标高不准确 防治措施:施工前根据基础图分区域标注锚杆标高

2.成孔阶段 2.1孔位误差大 产生原因:测量放线误差大;放线后成果保护不到位;钻孔施工未对准测放点 产生后果:锚杆间距超过规要求,不能通过验收。 防治措施:放线后,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成孔前,对测放点通过与周边点距离进行复核 2.2施工工作面标高低于设计标高 产生原因:土方开挖时,未严格控制标高,至使超挖 产生后果:锚杆锚固段地层被扰动,不能提供设计要求的锚固力防治措施:土方开挖时严格控制标高 2.3锚孔深度与设计有出入 产生原因:锚杆施工场地高低不平,未对锚杆位置进行标高测量;成孔施工随意,终孔时未进行测量 产生后果:锚杆锚固段长度不足或锚杆锚入筏板长度不足 防治措施:锚杆放孔时,同时测量孔位标高;计算成孔深度,终孔时,测量钻孔深度

2.4地层与地勘报告不符时调整锚孔深度 产生原因:钻孔时,未对实际地层进行编录,未发现与地勘报告不符合的软弱层,或出现后, 未对锚杆长度进行调整 产生后果:锚杆锚固力不满足设计要求,锚杆验收试验不合格防治措施:成孔时进行编录,发现与地勘报告不符的软弱层,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对锚杆长度进行调整 2.5独立柱及条形基础位置锚孔深度未考虑独立柱深度 产生原因:未考虑独立柱及条形基础深度 产生后果:锚杆锚固段长度不足 防治措施:施工前,统计独立柱及条形基础厚度,锚孔深度相应加深,对应至每根锚杆 2.6卵石地层锚杆深度围有地下水 产生原因:降水时未考虑抗浮锚杆施工地下水要求,地下水未降至锚杆底部以下 产生后果:锚杆施工时,砂层及砾石沉淀至孔底,注浆时不能保证孔底注浆,锚杆锚固段减少 防治措施:降水设计时,考虑抗浮锚杆施工,保证水位降至锚杆底部

抗浮锚杆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杏滨中心小学地下停车场及配套改造提升工 程 抗 浮 锚 杆 施 工 专 项

方 案 厦门利晋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11月16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3) 一、基本概况 (3) 二、设计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编制依据 .. (7) 第三章施工计划 (7) 第四章施工工艺 (9) 一、锚杆基本试验 (9)

二、主要施工方法 (10) 第五章施工保证措施 (12) 一、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12) 二、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6) 三、工期保证措施 (17)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基本概况 工程名称: 杏滨中心小学地下停车场及配套提升改造工程

工程地址: 厦门市集美区杏林 建设单位:厦门市集美区教育局 代建单位:厦门市集美城市发展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厦门新华申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厦门奉达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勘查单位:福建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研究院 施工总承包单位: 厦门利晋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1.1工程总述 杏滨中心小学地下停车场及配套提升改造工程由1栋5F接建办公楼、1栋2F风雨操场、1层地下车库组成,建筑物等级均为二级。各拟建物概况见表1。设计单位为厦门奉达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1.2 工程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情况 拟建场地原始地貌类型为残积台地,原地势较平缓开阔。现因建设需要被人工回填改造,现场地平坦,场地现状为杏滨中心小学运动操场。勘察期间测得接建办公楼场地钻孔孔口标高为5.86~6.26m,按设计标高还需开挖约0.63~1.03m;风雨操场场地钻孔孔口标高为5.73~6.44m,按设计标高还需开挖约0.05~0.76m;地下车库场地钻孔孔口标高为5.72~5.83m,按设计标高还需开挖约0.39~0.50m。 拟建场地位于厦门市集美区杏滨中心小学内,交通便利。拟建接建办公楼连接于现

抗浮锚杆设计及施工方案(完整的)

目录 1.工程概述 (2) 1.1工程概况 (2) 1.2工程地质条件 (2) 1.3设计依据 (3) 2.抗浮锚杆方案设计 (3) 2.1抗浮锚杆技术要求 (3) 2.2抗浮锚杆布置原则和方案选择 (3) 2.3抗浮锚杆设计计算 (3) 2.3.1抗浮锚杆设计轴向拉力值的确定 (3) 2.3.2抗浮锚杆钢筋截面面积的计算 (3) 2.3.3锚杆长度及锚固体直径 (4) 2.3.4锚杆钢筋和锚固砂浆间锚固长度的验算 (4) 2.3.5钢筋锚入抗水板长度 (5) 2.3.6锚固体材料 (5) 3.锚杆检测 (5) 4.施工方案设计 (6) 4.1施工方法与特点 (6) 4.2施工工艺流程 (6) 4.3操作过程及技术要求 (6) 4.4锚杆的制作 (6) 4.5防腐、防锈措施 (6) 5.施工部署 (6) 5.1施工用水、用电 (6) 5.2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7) 6.施工准备 (7) 6.1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7) 6.2技术准备 (7) 6.3施工现场准备 (8) 6.4物资材料准备 (8) 7.施工组织 (8) 7.1施工设备组织 (8) 7.2劳动力计划 (9) 7.3施工进度计划 (9) 8.质量保证措施 (9) 9.安全生产措施 (9) 10.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0) 11.工期保证措施 (10)

1.工程概述 1.1工程概况 拟建的“成都颐和京都项目”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光华大道与武青路交叉口,紧邻成都三十七中。 该工程三期(2#、9#楼)设两层地下室,主楼25-30层,框剪结构,筏板基础,该工程基础底标高为503.40,±0.000为513.800。地下室底板顶标高均为-9.250,即相当于绝对高程504.550。 该工程设计单位为深圳星蓝德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为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四川光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我公司承担该工程三期抗浮锚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根据深圳星蓝德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提供的《扩大地下室部分基础平面图》,进行该工程纯地下室区域设计抗浮锚杆。 根据设计要求,设计抗拔力为≥20KN/m2。 1.2工程地质条件 (1)场地地形地貌 拟建场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组成。 (2)地层结构 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本次勘察揭露的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 4 al+pl)、组成。各岩土层工程特性指标为: 积层(Q 3 岩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表1.2.2 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赋予存于砂、卵石中的孔隙潜水,大气降水、河水为主要补给源。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静止时水位埋深8.00-8.60m,静止水位的绝对标高504.02-504.80m,平均标高约504.50m,渗透系数K取20m/d。

抗浮锚杆施工工艺

抗浮锚杆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 锚孔定位编号→钻机就位→钻孔→下钢筋锚→一次注浆→下石子→拔管→二次注浆→封锚→完成 2、施工工艺 1) 放线定位 ①按施工桩位平面布置图放线确定桩位,做好标记和预检; ②桩位误差控制在规范要求之内。 2)锚孔钻进方法 ①安装锚孔钻机、调平、调立、稳固; ②锚孔孔径150mm,孔径偏差不大于2cm,钻孔深度偏差不应小于设计深度1%,也不宜大于设计深度500mm,成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 ③锚孔钻进经常检查钻头尺寸,保证钻孔孔径; ④掌握锚孔中心度,防止锚孔偏斜,跑斜后应采取措施,重新成孔。 3) 洗孔 ①锚孔成孔后,钻机清洗孔时间不小于1分钟,保证孔内泥浆排除,沉渣小于等于30cm; ②做好孔口维护,防止渣土流入孔内。 4) 锚杆体加工制作及孔内安装 ①锚杆体为1Φ28长度为10.7m(根据设计方案确定);

②锚杆按2.0m间距焊接3Φ6定位中心支架;底部在一米的位置设置倒刺,采用与杆体同材料制作,长度为10cm;以使锚杆体保持平行及具有抗拔力,保证锚杆在锚孔中心; ③注浆管采用两根内径20mm的塑料管与锚杆体连接,一根用于一次注浆可拔除,另一根管体底部2m长度范围内每间隔50cm设置溢浆孔并用胶带封孔;长度要求:能满足能自孔底开始依次向上的注浆长度; ④锚杆体采用人工安放;下锚前,锚杆制作质量和锚杆长度需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下入孔内。 ⑤锚杆按设计及规范制作组装; 5) 注浆 ①浆液配制:采用纯水泥浆,配合比为0.5,水泥采用P.C32.5。 ②水泥浆搅拌均匀,具有可靠性,低泌浆性; ③一次注浆:采用孔底返浆法,利用杆体上一次注浆管与注浆机连接,注浆量以注满孔为准,充盈系数达1.2以上;注浆作业连续,注浆管要边注边拔,拔管高度不超出孔内浆液面; ④下石子:采用粒径为5—10cm的碎石填充,在一次注浆完成后对孔内进行碎石填充,保证碎石填满孔内。 ⑤二次注浆:待一次注浆体初凝强度达5.0MPa后(一次注浆完成后2个小时后)即可用高压注浆管进行二次高压注浆。采用孔底返浆法,将注浆管连接二次压浆管,用注浆机将水泥浆

抗浮锚杆计算书

抗浮锚杆深化设计计算书 一、工程质地情况: 地下水位标高 -1.00 m 地下室底板标高 -6.52 m 浮力 55.2 kN/m 2 二、抗浮验算特征点受力分析: 1.原底板砂垫层厚 0.10m 自重 0.10X20=2kN/m 2 2.原砼底板厚 0.40m : 自重 0.4X25=10 kN/m 2 3.新加砼配重层厚 0.30m 自重 0.3X25=7.5 kN/m 2 抗浮验算 55.20-19.50=35.70 kN/m 2 三、计算过程 由受力情况,将锚杆分为A 、B 、C 三类,A 类为图中○A 轴至○E 轴区 域,地面与中风化板岩之间有8米粘性土层;B 类为有○E 轴至○L 轴区域,地面与中风化板岩之间有4米粘性土层; C 类为图中○L 轴至○Q 轴区域,地面与中风化板岩之间无粘性土层。 锚杆间距取3m ×3m 。 1. 锚杆杆体的截面面积计算: yk t t s f N K A ≥ t K ——锚杆杆体的抗拉安全系数,取1.6; t N ——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kN ),锚杆的拉力设计值=特征值×1.3,A 类锚杆取35.70×3.0×3.0×1.3=438.75kN 。 yk f ——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kPa ),HRB400取400 kPa 。 As ≥fyk KtNt =4001075.4386.13??=17552m m 总计 19.5 kN/m 2

选取三根HRB400 直径28mm 钢筋,钢筋截面积满足规范要求 2. 锚杆锚固长度 锚杆锚固长度按下式估算,并取其中较大者: ψπmg t a Df KN L > ψ πεms t a df n KN L > 式中:K ——锚杆锚固体的抗拔安全系数,取2.0; t N ——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kN ),取438.75kN ; a L ——锚杆锚固段长度(m ); mg f ——锚固段注浆体与地层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Pa ),按表7.5.1-1取粘 性土层65kpa ,中风化板岩层0.25Mpa ; ms f ——锚固段注浆体与筋体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Pa ),按表7.5.1-3取2.5MPa ; D ——锚杆锚固段的钻孔直径(m ),取0.15m d ——钢筋的直径(m ); ε——采用2根以上钢筋时,界面的粘结强度降低系数,取0.6~0.85,本例 取0.7; ψ——锚固长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系数,按表7.5.2取1.0; n ——钢筋根数。 (1)锚固段注浆体与地层间的粘结强度(全风化泥质粉砂岩、强风化泥质粉砂岩q sik 分别为55kpa 、140kpa) A 类:pa 46.1220 .28 16515.014.3M K l Df N a mg t =????= = ψπ土 pa 29.36146.122-75.483-M N N N t t t ===土岩 m Df KN l mg t a 14.61 25015.014.329 .3610.2=????== ψπ

抗浮锚杆施工方案10.16

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住院综合楼(脑瘫儿童医疗救助中心)建设项目 地下室抗浮锚杆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项目概况 拟建“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住院综合楼(脑瘫儿童医疗救助中心)建设项目”位于成都市二环路北四段四一六医院院区内,由核工业四一六医院兴建。拟建建筑物为地下2层、地上14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拟建筑建筑物概况详见表1-1。 项目由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进行抗浮锚杆工程技术方案设计。 拟建物概况表表1-1 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2.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位于成都市二环路北四段,四一六医院院区内,北面临近二环路,西侧靠近沙河,东面临近三友路,交通方便。 1.2.2地层结构 根据《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住院综合楼(脑瘫儿童医疗救助中心)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地基土主要由以下土层构成: ○1人工填土层(Q4ml) a.杂填土:松散,均匀性差,主要由砼和砖块等建筑垃圾组成,含少

量粉土,局部含少量植物根系,系近期堆积,该层在场地均有分布, 层厚0.90~4.80m。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3al+pl) a.粉质黏土:可塑,以粘粒为主,含少量粉粒。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地段有分布。层厚1.60~3.50m。 b.粉土: 中密,湿,韧性低。场地内大部分地段有分布,层厚约0.70~3.80m。 c.粉砂:松散,该层主要以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顶面以上,场地内局部地段有分布,层厚0.90~4.10m。 d.中砂:松散~稍密,该层主要以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层中,场地局部地段有分布,层厚0.50~2.60m。 e.卵石:主要粒径20~80mm,少量80~200mm,充填物主要为砾石和中砂,场地内分布。根据卵石的含量和密实度可分为如下四个亚层: e-1松散卵石:卵石排列混乱,含量50~55%,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0.60~2.30m; e-2稍密卵石:卵石排列混乱,含量55~60%,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1.00~5.80m; e-3中密卵石:卵石呈交错排列,含量60~70%,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0.90~9.20m; e-4密实卵石:卵石呈交错排列,含量大于70%,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1.90~5.80m。 ○3中生界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 泥岩:由黏土质矿物组成,泥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根据风化程度差异可分为强风化泥岩和中风化泥岩。顶部为强风化带,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该层厚0.80~1.90m;其下为中风化层,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f r标准值4.36MPa,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抗浮锚杆设计计算书

地下室 抗浮锚杆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 二.设计条件: 室内地面标高为H=0.000(绝对标高为27.40m),室外地面标高为H=26.100~28.00,抗浮水位1a轴至5轴抗浮设计水位取为26.00,5轴至12轴抗浮设计水位取为27.00(即相对标高为-0.400m)。底板面标高-5.500(绝对标高为21.90m),消防水池处底板面标高-6.000(绝对标高为21.40m),主楼处筏板厚度1100mm,筏板以外区域底板厚度400mm。 底板板底水浮力: 筏板处:Fw1=(H-Hw1)×10=(27.00-21.90+1.100)× 10=62.00 kN/m 或Fw1=(H-Hw1)×10=(26.00-21.90+1.100)×10=52.00 kN/m 其余部位:Fw2=(H-Hw2)×10=(27.00-21.90+0.400)× 10=55.00 kN/m 或Fw3=(H-Hw2)×10=(26.00-21.90+0.400)× 10=45.00 kN/m 三.抗浮板受力计算: 1、计算水反力(模型按负值输入不重复计算板自重),用于抗浮锚杆设计。 筏板处:62×1.05-2(建筑面层做法) =63.1 kN/m 或52×1.05-2(建筑面层做法) =53.1 kN/m 其余部位:55×1.05-2(建筑面层做法) =55.75 kN/m 或45×1.05-2(建筑面层做法) =45.75 kN/m 不考虑活载及砖墙荷载 2、计算水浮力作用下底板配筋时,模型采用倒楼盖法按正向力输入,且扣除板自重,勾选不自动计算现浇板自重。四.抗浮锚杆受力计算: 本工程锚杆材质选用HRB400,抗拉强度标准值fyk=400N/mm2,抗拉强度设计值fy=360N/mm2。锚固段取为强风化岩,单根抗浮锚杆抗拔承载力取360KN。 以下按《岩石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计算: a) 单根抗浮锚杆所需的截面面积: 根据《岩石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第7.4.1式 As≥(Kt*Na)/fyk ≥1.6*360000/400 ≥1440mm2取3根32 As=2412 mm2 其中Kt 锚杆杆体的抗拉安全系数,本工程按表7.3.2取1.6; Na 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 fyk 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b) 锚固段长度: 取La >K*Nt/(π*D*fmg*ψ)和La >K*Nt/(n*π*d*ξ*fms*ψ)中较大值。 根据《岩石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第7.5.1-1式 La >K*Nt/(π*D*fmg*ψ) >2.0*360/(3.14*0.18*0.8*0.2) >7962mm 取8m 其中,K 锚杆锚固体的抗拔安全系数,按表7.3.1,取2.0 Nt 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 fmg——锚固段注浆体与地层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Pa),可按表7.5.1-1取值,结合勘察报告,本工程岩石与水泥砂浆的粘结强度标准值取0.2Mpa; D 锚固体直径,本工程取180mm ψ锚固长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系数,按表7.5.2取0.8 根据《岩石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第7.5.1-2式 La >K*Nt/(n*π*d*ξ*fms*ψ) >2.0*360/(3*3.14*0.032*0.6*2*0.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