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复杂性理论的校园民族文化交融策略研究

基于复杂性理论的校园民族文化交融策略研究

基于复杂性理论的校园民族文化交融策略研究

—以龙胜各族自治县×校为个案一、导论

(一)研究缘起

1.实现伟大中国梦对于民族文化交融的需要

中国是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古国,翻开浩瀚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显然的历史规律那就是,闭则退,开则兴。现任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提出伟大中国梦的宏伟构想。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一个有着56个民族灿烂文明的古国,各个民族对于中华文化的贡献都是不容小觑的,习近平主席在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强调: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物质、精神、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充分反映这一个民族的特色和个性,为了汲取各个民族的文化精粹,共同纳入中国梦中的精神保障,就需要民族文化共通共融,相互交融,而最终在中华文化体系里面焕发光彩。

2.复杂性理论在社会科学中研究的日渐兴盛

复杂性科学是兴盛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一门科学,作为当代科学的前沿领域,更是被人誉为21世纪的科学。他是超越了由牛顿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所延伸开来的,线性的、确定的,以还原论为方法的封闭式的观念,主张的是一种非还原的研究方法论,黄欣荣认为尽管复杂性科学流派纷呈、观点多样,但是复杂性科学却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可循:(1)它只能通过研究方法来界定,其度量标尺和框架是非还原的研究方法论。(2)它不是一门具体的学科,而是分散在许多学科中,是学科互涉的。(3)它力图打破传统学科之间互不来往的界限,寻找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的统一机制。(4)它力图打破从牛顿力学以来一直统治和主宰世界的线性理论,抛弃还原论适用于所用学科的梦想。(5)它要创立新

的理论框架体系或范式,应用新的思维模式来理解自然界带给我们的问题。[1]在复杂性科学兴起之初,它主要是为自然科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比如在物理、生物、地理、医学、经济等学科都取得了一些骄人的突破,发展到现在复杂性科学,已经上升到了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变革,而且他所涵盖的学科,不会仅仅限制在自然学科或者社会学科,他往往是站在相互封闭的学科具体划分之上,而作为一种纽带,寻找学科之间的互通交融,从而产生了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时至今日,复杂性科学早已抛开学科的樊篱,挖掘出了道义的本真,在社会科学所取得的成就也愈发显著。

3.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上出现了一种广泛的移民浪潮,其中美国在这股浪潮中被推到了浪尖,它由早期的黑人白人而作为简单划分的格局受到了来自世界范围内移民的挑战。来自亚洲、拉丁美洲、非洲和加勒比地区的移民使美国更加多元化。美国《星岛日报》2012年的报道,全美移民人口的比例增至13%,创下自1920年以来最高水平,赴美移民中,逾1/4是亚裔,比例仅次拉美裔和加勒比海移民之后。目前移民人口总计4000万人,较10年前的3100万人增加了900万。预计到2042年,美国白人也将成为“少数民族”,未来美国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将因此深受影响。[2]因此美国当局如果继续坚持以WASP作为自己的主流文化,将会受到来自各个民族文化的抗争,在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便是撼动美国WASP文化的一个绝美杠杆,随之带动而来的是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日渐形成,根据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代表人物班克斯(James A.banks)的划分,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大致经历了单一种族取向阶段(Motonic Courses)、多种族教育取向阶段(Multiethenic Studies Courses)、多元文化教育取向阶段(Multicultural Education)、多元文化教育制度化阶(Institutionalization).可以看出美国在对待国内人口结构变动的情况之下,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已满足来自国内各个文化群体的诉求,最终它的文化包容度不断得到扩大,而形成了一中各美其美的态势。我国同样也是有着55个少数民族的国家,虽然中国现在还未有来自外国移民浪潮所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动,但是我们国内的55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他们独特的族群文化,各民族、各地区在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文化认同。在立足于实践调查之上,我们理所应当的在教育方面对民族文化有所关照。

[1]

黄欣荣.复杂性科学与哲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4.

[2]

美国移民人口达4000万,亚裔占1/4成新移民生力军

[EB/OL].https://www.doczj.com/doc/50908958.html,/hr/2012/05-14/3885343.shtml.

4.个人兴趣

在研究生阶段虽然读过很多教育学的书籍,但是有两本书让我的心灵发生了一种超脱躯壳般的自在,一本是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一本是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他们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教育,让我觉得在我头脑中所积累的一些带有典型学科性的教育学知识是如此的封闭和浅薄。我试图带着理解性和整体性思维来考虑教育问题亦或生活中的些许。但是尽管如此我还是经常会被自己的错误和幻觉所障目,因此这更加激发了我对于复杂性科学的方法、理论以及思想的追寻。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正如复杂性科学发源地美国的世界复杂性科学研究中心圣塔菲研究所的成立理念所说,促进知识的统一和消除科学和人文文化之间的对立。那么在如今全球化背景之下,复杂性科学极其相关的特征在人文科学中有哪些体现?而在民族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又能体现那些复杂性的特征?学校,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是民族文化交融的天然场域。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带着复杂性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立足于实践背景化探索的精神,采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进行问卷和访谈的方式,了解在民族地区学校的民族文化交融现状如何?通过分析和处理调查结果,探讨在学校中有哪些因素影响着民族文化交融,进而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下提出如何在学校场域下促进民族文化交融的相关机制,以期推动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学校的民族文化交融的理论和实践进程。

2.研究意义

本研究基于学校场域的民族文化交融现状调查为基础,以促进民族文化交融为出发点,并且在复杂性科学理论视角的指导下,运用教育学、人类学、文化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来分析民族文化交融中的一些复杂型特征,通过分析现状调查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最终探讨出民族文化交融的相关机制,这对于促进民族文化交融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此外,在多元文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交融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与日俱增,通过复杂性科学而提出的民族文化交融相关策略,为国家对内维护民族团结,对外和平共处的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中国的少数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方式,由于地域、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的不同,形成了各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气质,从古到今,民族与民族之间无时不刻在进行着文化与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各个民族文化因其内涵的丰富性,涵盖的广域性,历史的深层性。民族文化交融的复杂性态势便是毋庸置疑。而要对民族文化交融机制进行探讨,也只有复杂性科学才能将其纳入其中。为了更好的指导论文实践,笔者对复杂性科学、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交融、少数民族文化与学校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筛选、阅读、整理、分析和归纳。希望能够有所启发,推陈出新。

1.复杂性科学

(1)国外关于复杂性科学的相关研究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曾经说过,21世纪将是复杂性科学的世纪,而一门科学或则一个学说的诞生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天文学家哥白尼、伽利略一个是“日心说”的提出者,一个是“日心说”的维护者,统统都因撼动了宗教的权威被迫害致死,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宗教慢慢淡出时代的主旋律。但是就如怀特海曾说,科学比神学更加多变。以牛顿为代表,爱因斯坦达到顶峰的经典科学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确定的,线性的,平衡的世界,让我们徜徉在简单性科学的自满自足的封闭空间里面,可是只要打开一扇窗,就会彻底地打破这种宁静。而打破这场宁静的便是“21世纪的科学”。

一门科学的诞生必将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酝酿和缓冲,圣菲研究所(SFI)的第一任所长认为,复杂性作为一门科学,以及对复杂性的现代兴趣的唤醒,肇始于贝塔朗菲1928年的工作。随即贝塔朗菲在20世纪40年代创立了一般系统论,从开始进入复杂性领域到1968年出版了《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的四十年间的理论研究对他的一般系统论的思想进行了总结,从其内容来考察,主要表现为:1.系统科学。它对各门具体科学中的系统进行科学的理论研究,制定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则。2.系统技术。它包括系统技术的“纯粹”科学,如控制和信息理论、博弈论和决策论,线路理论等;也包括应用科学,如动态系统理论、工程控制论等。 3.系统哲学。它研究系统本体论、系统认识论、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在世界的价值等。[3]贝塔朗菲以数学和逻辑作为研究一般系统论的的工具,通过对心理学、生物学、化学、精神病学、人类科学等领域的许多共同特征的深入研究,找出他们的共同特征,并用数学给他们作出严格定义,从而奠定了一般系统论的基础。与系统论同时代兴起还有复杂性科学形态的控制论,其中以诺.维纳1948年出版的《控制论:或关于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为奠

[3]

李忠尚.软科学大辞典.[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2-3.

基。正如书名所揭示,维纳研究了心理过程、神经系统、计算机和若干社会现象中的通讯和控制问题,从控制论系统的角度揭示了机器和动物,心理现象及其生理东西的联系及其规律。与一般系统论、控制论同时代兴起的另一复杂性科学雏形还有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研究涉及到生物学、仿生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数理逻辑、信息论、控制论哲学等众多学科,基于人工智能和控制论的密切联系,学界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就是控制论的一部分。但是通过笔者的阅读发现,二者虽然紧密联系但是确实存在着细微的差异。此外还有信息论、运筹学、系统工程等复杂性科学等形态。可以说20世纪40年代成为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元年,其中以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人工智能三门学科为主要成就,而以一般系统论为集大成,因为其运用的科学方法和理论思想直接推动了复杂性科学的生成。

如果说20世纪40年代是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元年,那么从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便是复杂性科学的生长演化期。其中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其实还是处于系统科学方法和理论为主导下的研究,比如一般系统论、系统工程、人工智能技术、运筹学、控制理论、信息论、人工智能理论等,但是系统科学并不一定就是复杂性研究的范畴,所以他们呈现出下列特征:基本属于技术科学层次和工程技术层次;就方法来看还是主要运用的还原论;就研究对象来看主要还是简单性系统,特别是线性系统。所以在该阶段复杂性研究还是属于浅层次的复杂性。

20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由欧洲学派领头的复杂性科学研究者开始打破以技术层面为基础的复杂性科学研究,这一段时间主要由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论、哈肯的协同学、艾根的超循环论、托姆的突变论以及莫兰的复杂性思想论和切克兰德的软系统方法论为主要成就的复杂性科学的研究。诸如普、哈、艾、托的理论在这一时期开始以学科知识的深厚理论为研究基础,他们大多是建立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的现代成果之上,强调数学建模,注重研究探讨复杂性的内在演变和形成的机制:线性理论发展登峰造极,系统问题最终归结于复杂性,而面临未来发展该何去何从的窘境;自组织理论是他们共同沿用的支撑理论,并强调自组织的复杂性产生:强调从哲学的高度,来审视复杂性,并且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思想。同时必须强调的是关于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思想论,他主张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有机结合,从而提出了“复杂思维范式”,这是他在质疑西方传统科学、哲学、社会学之后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思想体系,其要旨是批判现代科学中相互割裂成各个学科,力求用简单性思维进行传统处理。通过对现实复杂性的阐释,而提出了复杂性思维模式而将各门学科知识融通在该模式里面。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复杂性科学逐渐走向了昌盛,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旨趣开始打破基础学科为背景的分割型研究,逐渐融合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走向综合性的研究。其中比较有标志性的事件是在1984年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阿若(Arrow)、以及诺贝尔奖物理奖获得者盖尔曼(Murray Gullmann)和安德逊(Philip Anderson)等科学家的支持下成立的圣塔菲研究所(SFI),该所聚集了大批经济、物理、计算机科学和理论生物等的著名研究人员。该所学术自由,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在这里随时可以交流探讨,强调不同学科的交叉和相互借鉴,因此该所成为当今复杂性研究的中心。到目前为止该所涉及的复杂性科学方面研究主要有:复杂适应系统、非适应系统(如原胞自动机)、标度、自相似、复杂性的度量。[4]其中复杂适应系统(CAS)是该所着重研究的对象,同时也是复杂性科学研究的标志成果。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我们把系统中的成员称为具有适应性的主体(Adaptive Agent),简称为主体。所谓具有适应性,就是指它能够与环境以及其它主体进行交互作用。主体在这种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或“积累经验”,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整个宏观系统的演变或进化,包括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和多样性的出现,新的、聚合而成的、更大的主体的出现等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派生出来的。”[5]

霍兰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的核心思想提出复杂适应系统模型应该有主体性、非线性、多样性、聚合、标识、流、内在模型和积木构件这些特征。圣塔菲研究所还对各学科领域的研究也有突出的贡献,例如,阿瑟(Brain Arther)提出的报酬递增率,他将他的学说建立在了生物学理论上,并且对传统经济学的机械性进行了批判,阿瑟曾经说到:“经济学是如此重视数学,使我感到非常吃惊。对我这个来自应用数学领域的人来说,定理是一个永久不变的数学真理的声明---而不是用许多公式包装打扮对琐事观察的结果”。因此它的学说强调干扰和差异、历史上的干扰作用经非线性作用放大而变成驱使力量,因此经济没有绝对的均衡,永远在不停的退化、演化、生成。此外,考温、安德逊、盖尔曼等优秀的科学家提出了对学科整合,对学科研究方法应该从还原论向整体论转变。并且提出了Emergence(涌现)和Agent等相关概念。

(2)国内关于复杂性科学的研究

20世纪八十年代,正是复杂性科学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我国学者钱学深率先注意到了复杂性科学的价值和意义,以钱学森为核心聚集了大量中国复杂性科学研究者,被人称之为“钱学森学派”,该学派经过长期的探讨交流而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思想理论体系,并于1990年在《自然杂志》杂志发表了题为《一个科学领域---开放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在该论文中阐明了对开放复杂巨系统这个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研究方法。根据钱老的观点,(一个系统)如果子系

[4]

Cowan G , Pines D , Meltzer D .Complexity :metaphors, models , and reality[ M] .Addison-Wesley , 1994:17.

[5]

苗东升.论复杂性.[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6):87-88.

统种类很多并有层次结构,他们之间关联关系又很复杂,这就是复杂巨系统,如果这个系统又是开放的,就称作开放的复杂巨系统。[6]钱老在论文中立足于实践基础上进一步说明要处理开放复杂巨系统必须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并于1992年钱老提出建设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设想。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就其实质而言,是将专家群体(各方面的专家)、数据和各种信息与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把各种学科的科学理论和人的认识结合起来,由这三者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是基于网络的。

然而,在中国的复杂性科学研究中还得提及的是由顾基发,朱志昌等科学家集体思考出来的成果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WSR)。在这个方法论中物理指的是物质运动的机理,主要会用到自然科学的知识;事理也就是做事的道理,主要就是如何全排做事,主要会运用到管理学和运筹学相关知识;人理就指的是做人的道理,主要会用到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7]而系统实践活动就是物质世界、系统组织和人的动态统一。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恰切的考虑到物理、事理、人理三重因素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有效指导实践,做出正确的决策。

2.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渊源

图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分布示意图

[6]

钱学森.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6):526.

[7]

顾基发,唐锡晋.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一种东方的系统思考[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4):93.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少数民族最多的国家之一(如图一所示),目前我国已经识别的少数民族总共有55个,其中人口最少的是赫哲族有1400多人,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300多万人,分布最广的是回族,散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居住着2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多处边疆地区,人口稀少,地域辽阔,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物产资源极为丰富。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一起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民族文化交融在中国古来有之,通过笔者阅读大量文献,总结已有的研究,从历史维度对有标志性意义的民族文化交融影响较为深远、分布较为广泛的路段、地区做一个扼要的梳理,这样的整体梳理将会涵盖几乎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及其周边地区,例如:丝绸沿路地区所带动的经济繁荣和文化交融,广西省所独有的民族文化交融态势以及民族文化交融典型地区。

不同历史时期,由于使用功能不同以及沿线国家政治纠纷的影响,丝绸之路出现不同的路线。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越过帕米尔高原,穿过中亚、西亚地区直到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地区的贸易通道称为“西北丝绸之路”; 从四川出发,经过云南、缅甸直至印度的商道称为“西南丝绸之路”,西北、西南统称为“陆上丝绸之路”;从我国的东北、华北起到蒙古高原,再穿过西伯利亚森林地带的大草原最后到咸海、里海一带,横贯欧亚大陆草原地带的东西交通线称为“草原丝绸之路”;从陆上西南丝路以南的一段开始,经我国的泉州、广州等沿海港

口出海,到东南亚、斯里兰卡、印度,再通到波斯湾、红海地区的通道称为“海上丝绸之路”。[8]

根据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38届世界遗产大会我国境内的陕西、河南、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省22处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这也是西北丝绸之路在中国所沿线的路段。按照人们对E.B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文化(广义文化)的定义的解读,一般将文化划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次。[9]这条西北丝路不仅促进了中国和西方的物质、制度、精神层面的文化交流,还极大地促进了沿路的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而文化交融的方式首先都是从物质层面开始进行商品以及货物的交换互补,这是最浅层次的文化交融,但也是丝路所进行的最多方式的文化交融。随着物质文化交融的逐步加深,来自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人民建立了基本的信任,所以他们便开始进行精神层面上的文化交流,而精神方面的文化交流在当时的少数民族之间大多是以宗教为主。所以宗教在民族文化交融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所谓的西南丝路也就是其沿线贯通起来的川滇、陕甘、康藏三条茶马古道,以陕西紫阳、汉中为起点,以云南思茅、西双版纳为终点,横贯整个中国西部,将陕、甘、宁、青、蒙、川、藏、滇八省区联接在一起,成为古代祖国西部主要的交通大动脉,对西部社会经济的初步开发和民族融合发挥了巨大的历史能动作用[10]生活在这些地区的有汉族、白族、回族、纳西族、傣族、彝族等二十多个民族。由于云南藏族人民地处高原,气候寒冷。生产方式主要以游牧为主,食品主要以奶制品、牛羊肉等为主,而在藏区是没有绿色蔬菜的。然而茶具有化食助兴,消解油脂提神的功能,很快成为吐蕃人不可缺少的饮品,吐蕃形成了全民饮茶的习惯,茶叶的需求量也随之剧增。[11]在茶马古道沿线经过的地方,有单一民族聚集、多民族杂居、一个民族为主其他民族杂居的各式各样的村庄,跑马帮的人不仅有汉族也有回族、藏族、纳西族、白族等多个民族,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人都带有本民族文化族群所特有的文化特征,通过马帮的连接与传递,茶马古道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宗教的人们融贯起来,形成了各个民族的人民在这条茶马古道上互通有无,交往联系,以贸易为基础,有了文化的交流,融合,更有许多进入藏区的纳西族藏客与当地藏族女子通婚形成了稳定的社会关系。所以茶马古道不仅仅是一条单纯的商品运输道,他还是民族文化交流。宗教文化传播,经济信息传递的桥梁和纽带。[12]

[8]李建超.汉唐两京及丝绸之路历史地理论集[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12-13.

[9]陈玉屏.南方丝路与西南民族地区的文化交融[J].中华文化论坛,2008(12):36.

[10]李刚,李薇.论历史上三条茶马古道的联系及历史地位[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16.

[11]陈宝亚.茶马古道的历史地位[J].思想战线,1992(1):12.

[12]杨宁宁.论茶马古道的文化内涵[J].民族文化,2011(01):11-12.

在北方茫茫的草原上数十个民族之间也存在着民族文化的交融,这种交融是主观动因和客观条件共同作用而成的,在古时,由于地处北方草原上的民族多以游牧为生,食肉饮酪,生产方式单一,且产量较低,因此他们自身迫切希望学习中原地区的农耕生产方式,而在北方大多地区气候阴寒不适宜种植,而因为生产力低下,北方少数民族大多还处于偶像图腾崇拜,尊壮贱老,崇尚武力的原始低级文化阶段。在主客观因素的双重影响下,北方游牧民族与民族之间,游牧民族同中原汉族开始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并且往往会用到战争等这些极端手段。然而,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每一次由比较野蛮的民族所进行的征服,不言而喻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摧毁了大批的生产力。但是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被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13]所以在战争之后,北方民族之间主要表现在各民族之间政治制度的交融,更多的是跨民族间的政治制度、政权机构、施政策略的传承式的同化融合。还有就是北方民族与以汉族为多数的中原地区和其他区域的其他民族间的跨地区、跨民族、跨时代的交融。[14]在历史上女真、鲜卑、契丹都曾经问鼎中原,但由于所统治的人口结构,生产方式,民族成分相比之下变得复杂,为了社会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征服者都不得沿用前统治者的有效制度、策略再结合草原上行之有效的政治管理从而自然融合。在吸融中原汉意识形态文化方面,蒙古族和满族都比他们之前的草原各民族更丰富,更具创造性。同时还吸融了蒙、藏、维各族宗教文化和其他意识形态文化。栾凡就指出:保持本民族意识与接受汉文化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只有通过满汉文化交融才能使这一矛盾在新的层面上达到统一。[15]通过对北方历史上民族文化交融的研究可以发现在主客观的因素致使下,农耕文明与畜牧文明之间不断的进行着交流、融合。在战争等的驱使下,还出现了制度层次的文化交融,这也是北方民族文化交融相比其他地区比较特殊的一种文化交融。为了便于统治北方各族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原汉儒文化,达到了民族之间的精神层次的文化交融。

自古以来,广西就是一个多民族居住之地,在这里有壮族、水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汉族、瑶族、彝族、回族、京族、仡佬族等12个民族杂处。在历史的长河中,广西各民族不断互动整合,努力建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16]如今,广西已俨然成为我国各民族团结,文化交融的典范。有学者对广西地区所呈现的民族文化交融的原因做过深层剖析,经笔者总结归纳如下:

[13]

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1.

[14]何天明.北方草原文化交融现象的必然发生与历史作用[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1):44.

[15]栾凡.清前期的满族民族意识与满汉文化交融[J].学习与探索,2005(1):156.

[16]罗彩娟,徐杰舜.人类学视野中的广西民族[J].和谐八桂,2008(1):102.

首先广西具有广阔的空间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的自然景观,广西各个民族都能在广西这片土地找到适宜自己的容身之地,所以在民间就有比较形象生动的描述:“汉人住街头,壮人住水头,苗瑶住山头”、“高山瑶,半山苗,汉人住平地,壮侗住山槽”。当然这里并没有完全涵盖所有的世居民族,但是已经基本上概括了广西各民族的居住特点,而这种居住方式又是与各个民族的传统生产方式是息息相关的,付广华总结说,正是由于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非土著民族渐次移居广西,才为广西多民族和谐共生格局的形成奠定了族群基础。当然,生态因素在其中占据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水头、街头、山头、高山、海洋都代表了不同的生态位,正是由于各民族处于不同的生态位,对自然资源利用的方式有别,才可能形成多民族和谐共生格局。[17]广西的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方式让各个民族在广西能够不会为了生存空间而产生种族之间的摩擦。各个民族居有定所也就乐于生产。而秦始皇统一岭南,大量南迁汉族,带来先进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与广西土著民族开始了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友好往来。[18]在汉代,铁制农具、开垦土地、修筑水利等农业生产技术和铁犁牛耕的生产方式的传入。在唐宋时名士、良吏更大力传播汉族先进文化。各民族间的相互文化认同,更加拉动了民族间的心理距离,从而消除了心理隔阂。特别是壮族作为广西少数民族中的主体民族,性格豪放,兼容性强,对其他少数民族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因此广西各民族文化交融内容丰富而广泛,包括物质层面的文化交融、制度层面的文化交融以及精神层面的文化交融。例如:从语言上看,广西的少数民族基本上属于百越民族和苗蛮集团两大民族集团和两大语族,其中百越民族包括壮、侗、水、毛南、仫佬等族,在语言上属于壮侗语族,他们在风俗、风气、性格、语言各方面都比较相近,而壮族、京族、毛南、仫佬又是属于广西的世居民族,在历史上的交流融合,关系极其密切。苗蛮集团主要包括苗、瑶等族,在语言上属于苗瑶语族他们属于外来民族,他们有着相近的风俗以及生活习性,极易沟通。除此之外,苗蛮集团与百越民族之间在历史渊源以及语言上也存在很多交叉关系。从宗教信仰来看,在广西,除个别民族和一些民族中的少数人信奉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等人为宗教外,大部分民族都信仰多神,崇拜自然,人为万物有灵,这种共同信仰也为广西各民族文化共生共荣和民族之间和睦相处提供了意识形态基础。[19]

在广西,有强势文化(如汉、壮文化)也有弱势文化(比如其他少数民文化),毋庸置疑,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也是潜移默化,自由自愿的,各个民族之间文化交融也是建立在相互沟通,交流,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并且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以及相近的风俗习性,是借鉴和吸取而不是全盘接受,

[17]付广华.人类学视野下的广西多民族和谐共生[J].桂海论丛,2009(2):90.

[18]秦海燕.试析广西民族和谐共生的历史渊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1):55.

[19]朱慧珍.广西各民族文化共生态势及其形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31

是双向互融,而不是强权附加。

3.多元文化与学校教育

文化与教育息息相关,既不能抛开文化谈教育,也不能离开教育来谈文化的存在与发展。而多元文化已然成为各个国家所共有的一种现象。在美国有学者曾经就多元文化的发展具体划分了七个阶段:一元化阶段、文化接触阶段、文化冲突阶段、教育调停阶段、不平衡阶段、觉悟阶段、多元文化阶段。多元文化内涵丰富,包罗万象。因此在1994年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了一次“多元文化教育会议”,欧盟成员的英、法、意、葡等多元文化教育学者参加会议,最终会议得出多元文化教育应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关于文化群体、社会以及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以对文化之间的冲突进行调停消除。同时广开文化视野,让欧盟各国民众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有意义的交流和沟通;二是在国内做到各国之间的各个民族一律平等,消除种族歧视和偏见。而在本文中我们着重探讨的便是在国内的民族文化教育。但是我们所达到的并不仅仅是如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之后兴起的多元文化教育所提倡的“平等、自由、正义、尊严”的理念,而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更近一步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当然多元文化与民族多元文化是一组上下位概念的关系,所以多元文化教育也必定会对民族多元文化教育有所指示和启发。

美国教育人类学家斯宾德勒就曾说到:“教育对文化的传递常常被文化中的种种分歧和冲突弄得复杂化”。[20]对于多元文化所衍生出来的问题的研究,国外以美国为主的国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根据多元文化教育学者的观点对于理论方面的成果可以总结为以下六点:(1)不同文化群体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权利分配失衡而不是因为生物形态方面的不同;(2)正是因为文化之间的差异成就了价值和力量之源;(3)在学校里面教师和学生应当去接受并且欣赏文化的多样性;(4)尽管现在公开场合下对弱势群体学生的歧视和侮辱已经不多见,但是潜在和暗藏的对弱势群体的偏见和低期望现象还是时刻存在,并且这也是导致他(她)们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5)家长、社会以及教育工作者可以努力携手为学生创建一个可以容纳多元文化教育的环境;(6)为了使得弱势群体能够融入社会,学校需要教授弱势群体在社会上与其余公民取得平等地位的技能和知识。对于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一是班可斯的多元文化整合类型;二是斯力特的文化/组织类型。[21]班克斯所提出的四种多元文化课程改革的方法是:转化法、添加法、贡献发以及社会行动法,而由斯力特所总结出来的多元文化教育实施方法有五种:单一群体学习法、多元文化教育法、对特殊学

[20]Spindler, G .D., (ed .).Education and culture process[M].1974:297.

[21]黄宗植.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及其实践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04(6):81.

生和差异背景学生的不同教学法、多元文化以及社会重构发以及人类关系法。为了应对多元文化的挑战,学校教育也需要变革以积极响应。首先国家应该制定出明确的学校教育目标以使多元文化教育有明确的方向和依归。英国保守党政府在1980 和1981 年相继发表的《学校课程的框架》和《学校课程》两份重要文件中要求“灌输对宗教及道德价值观的尊重, 对别的种族、宗教和生活方式的认可” , “帮助学生了解他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以及个人、群体和国家的相互依存性” , “帮助学生珍惜人类的成就和期望”。[22]此外,日本的《学校教育法》、美国的《美国200年教育目标法》、1994年4月由澳大利亚政府通过的《21世纪澳大利亚学校教育国家目标》等,都渗透了国家对于学校所要达到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具体目标的要求,但是我国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纲要》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依然没有脱离传统的对全国教育进行肢解的桎楛。没能达到从全球的视野和文化的高度来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识。对于教师来说,英国多元文化教育家詹姆斯·林奇认为“身处多元文化社会,教师应该对多元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警觉,应执着教育机会均等的信念,以正面和积极的态度接纳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主动抵制文化的偏见与歧视,坚持终身学习理念,并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23]班克斯认为,“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教师必须具备四种知识范畴:(1)有关多元文化教育主要典范的知识;(2)有关多元文化教育主要概念的知识;(3)主要族群团体的历史文化知识;(4)相关教学法的知识。”[24]当然为了成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优秀教师,需要教师在知识、技能以及情感和态度方面做出努力和转变。其中,知识是教师的文化素养的基础,情感与态度则是一种内在的观念价值所以最为关键,而技能则是教师达到多元文化教育的必要保障。

对于学生来讲,《美国2000 年教育目标法》中也强调“所有学生都要了解关于本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在多元文化传统方面的知识” ,“大幅度提高能掌握和运用多余一种语言的学生的比例”。[25]今天的中小学生,就是未来社会发展建设的生力军,所以学生一定要学会尊重差异,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平等友好的相处。同时以要建立起对自己文化的自我认同,要有文化自觉的思想,做到自信和包容。以开放的心态和全球化的视野来应对文化冲突。从而才能真正的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目标。

(四)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22]邓艳红.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兼谈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质[J]. 教育研究,2005(5):17.

[23]林奇著,黄政杰译.多元文化课程[M].台北:台北师大书苑,1997:23.

[24]班克斯著,李苹绮译.多元文化教育概述[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8:46.

[25]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修订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57.

1.主要内容

(1)对复杂性科学的内涵极其特征作详细说明

(2)对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文化交融的内涵作深入研究

(3)论证民族文化交融的复杂性

主要会从物质,制度、精神层面来对民族文化交融的复杂性系统进行论证(4)论证民族文化交融的复杂性特征

主要会和复杂性系统的特征相互对应,解析民族文化交融的复杂性特征。(5)个案分析

为了保证研究的可行性,本研究会选取广西地区的一所民族学校进行实地调研,主要会从教师、学生、教材、师生关系、教学方法等一系列因素的现状陈述以及分析,总结在学校场域内民族文化交融的现状,平且对现实所发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层次提炼精华。

(6)交融策略

本部分的内容将会立足于在学校具体调查的结果之上,根据复杂性科学的相关思想和理论,提出对学校场域内具体可行的名族文化交融策略。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需要,通过查阅文献来获得相关资料,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从中发现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了解国内外复杂性科学、民族文化交融、多元文化教育等的现有研究状况,以及对本研究有支撑作用的理论知识的总结和借鉴。

(2)观察法,有计划地利用研究者的感觉或借助科学的观察仪器对要研究的对象进行观察,取得研究资料。本研究中主要采用描述性观察,即详细记载事件或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而获得资料的方法。本研究就是深入民族学校对课堂、教师、学生等的动作、语音、神态进行细致的描述,以真实反映现状,从而为研究者在整理、分析现状时提供可靠的线索。

(3)个案研究法,是选定一个或少数几个典型的个体或事件为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调查分析研究,探索其变化发展的原因,从中揭示出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改进措施,以促进研究对象发展的一种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某民族学校中的教师、学生、师生关系、教材、校园文化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并且搜集该校有关民族文化交融的全部资料。已达到实证研究的效果。

(4)调查研究,指在复杂性科学和民族文化理沦指导下,通过运用访谈、观察、列表、问卷、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在学校内民族文化交融问

题的资料,从而对民族文化交融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相关运行机制。与一般的社会调查不同,它是通过学校场域而揭示出来的社会现象、过程或为了澄清文化交融的内在运转原理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实地考察活动。本研究采用的是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参与式调查研究。(五)本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到目前为止,运用复杂性科学极其相关理论研究民族文化交融在国内外几乎是一片空白,而民族文化交融是当前国家自上而下所极力提倡的理念,也是自下而上的强烈愿望。本研究契合时代特点以文化的高度视野来审视教育现象,具有极强的创新性。

民族文化交融的复杂性虽然已有很多学者曾经有所提及,但是其具体的论证材料比较匮乏或者不是很明显。这就更需要抽丝剥茧的深挖提炼才能论证。并且对于学校场域内的民族文化交融各个成分之间的相互运转原理,相互之间的关系需要清晰,明了之后,才能对策略进行阐明。所以这也造成了本研究的复杂性。二、复杂性理论的相关概念及特征

(一)复杂性内涵

1.何为复杂

“复杂”对应于英语形容词complex.“复杂性”对应于英语名词complexity.“复杂”从组词来看是由“复”和“杂”组成的一个复合形容词,从辞源上来看,“复”表示的意思是反反复复,不断重复而且样多,因而它带有一种确定性、可预测性、规律性、封闭性而缺乏衍生和生命力之感。“杂”表示的意思是杂乱无章,即乱且多。所以它带有一种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无规律可循之感,即可能是创造性的根源,也有可能是毁灭的起点,带有神秘色彩而令人期待。所以复杂一词便把有序和无序纳入其中,并临界于二则之间,带有双方特质,以有序之复而表现出简单性以无序之杂而体现复杂性,既复且杂而与复杂性理论相契合。在《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对于形容词“复杂”complex的解释是:(1)由密切联系的部分组成的;联合的;复合的;(2)(因由很多部分)难于理解或解释的。而在《辞海》中对“复杂”的解释又是:(1)事物的种类、头绪等多而杂乱、问题复杂;(2)在系统论中,同“简单”相对,指事物或者系统的多因素性、多层次性、多变性以及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体行为和演化。一般认为不确定性、非线性以及不稳定性就是复杂性的根源。

2.何为复杂性

复杂性一词并非古来有之它是在形容词复杂的基础上所推演的,所以我们可以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找到形容词复杂但是找不到名词复杂性。“复杂性”一词就是由生活语境下的复杂从而演变成了具有科学性质的“复杂性”。因为认识的局限性我们往往在生活种将难以解释的物-事-人规避于复杂性之列。那么究竟何为复杂性呢?在拉丁文词语里面“复杂”complexus是缠绕纠缠在一起的意思。而在《韦伯国际大辞典》第三版中,对复杂性是这样定义的:

1、“具有许多不相同的相互关联的部分、样式和元素,从而难以完全理解。”

2、“以许多部分、方面、细节、概念相互牵连为标志,从而必须认真研究或考察才能理解与处理。”

在《牛津科学辞典》对复杂性的解释是:“复杂性是系统自组织水平的衡量。在物理系统中,复杂性与对称性破缺相关,也是系统所具有的、能够产生相变的不同状态的能力。它也与大跨度的空间连通性相关。”[26]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自身社会实践的经验的理论升华,人们开始摆脱了对于感性层面的“复杂性”理解,而逐渐有了对复杂性的研究,而大多研究者在对复杂性进行论述之时往往都是基于自身行业、学科领域的立场。所以对于复杂性的概念现已然是一片“复杂性森林”。有学者曾经对于复杂性的定义进行总结,最后统计出来高达45种,但是任未完全。复杂性俨然成为当今世界最复杂的概念之一,各个学科都能从自身的角度对复杂性进行描述。而无法达成一种高度统一。所以,我们就应该带着整体性和理解性的思维来看待复杂性的概念,不应该追寻确定性和稳定性而流入其对立简单性之流,而简单性之流往往会被自己的错误和幻觉所催眠。最终无法取得突破和创新。所以莫兰就指出了“复杂性的东西不能被概括为一个主导词;不能归结为一条定律;不能划归为一个简单的观念;复杂性是不能用简单的方式加以定义并取代简单性的东西。”而笔者认为,为了使复杂性科学研究的价值性和科学性,我们所探讨的应该是属于有效复杂性之列。所谓的有效复杂性是非随机性的,但是有效复杂性又不等于有序中的简单性,既完全规则的那种情况。这里的有效复杂性应该指可理解性意义上的描述长度较长的类。因为可理解性意义描述长度很短,就相当于简单性了。而完全不可理解,意味着完全随机性。描述长度与事物本身相等,就相当于对复杂没有认识。有效复杂性一定介于这两者之间。

(二)复杂性科学

1.复杂性科学兴起背景

自古以来,人们都怀着朴素而美好的愿望,认为世界都处于一种简单性的本质[26]A.Isaacs.ed;oxford Dictionary of scie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160.

内涵之中。17世纪,以拉普拉斯的机械决定论和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科学在人类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经典的科学思维方式是建立在“有序”、“理性”、“分割”的基础之上。由此而在人们实现自身愿望的驱使下,经典科学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一直处于科学研究的主要地位,通过经典科学的分析和还原的方法的简单运用,由此在整体人类开始形成一种固化思维,认为处于复杂的秘障之中的世界所包含的依然还是简单范式。这种简单性科学更是得到了爱因斯坦的极力推崇,他曾经提出:“从那些看来直接可见的真理十分不同的各种复杂现象中认识到他们的统一性,那是一种壮丽的美。”而由他所概括的E=mc2这一公式,正是其简单性科学信念的最好诠释。

随着人类研究的深入,简单性科学愈加暴露其科学研究的简单化。而率先发难的正是经典科学得以繁荣的物理学领域,他无法解释远离平衡状态事物的作用机理,其线性还原的因果论思想对许多处于非线性状态的事物不明其理,而对处于混沌状态的事物更是一筹莫展,对于其他科学领域,简单性科学更是愈加凸显出局限性。比如在社会科学和生物科学如果采取分解还原的办法就必然破坏事物内部之间的相互联系,隔断其存在的线路。就如黑格尔所说“如此,我们的解剖学者所处理的不再是活的身体,而是尸体了。”而对于经济领域,我们也不能就仅仅采取几个简单的数学公式对瞬息万变的股票市场预测。对于气象学领域,经典科学也是无法解释蝴蝶的翅膀振动是如何引起大洋另一端的海啸。

越来越多的例证表明现实世界,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我们的朴素愿望也被我们认识的深入而粉碎,简单性,线性,确定性并非只是唯一存在的客观现象。而真实是简单与复杂,线性与非线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共存。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简单性科学所应用的领域相当有限。而真实世界更多的需要我们采取非机械累加方式。因此,顺应时代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水平。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方法来认识复杂世界,于是复杂性科学作为人类认识生命和世界本质全新阶段的方法应运而生。

2.复杂性科学形成路径

四十年代左右复杂性科学以组织理论拉开了序幕,这一阶段主要是一些面向技术科学和工程为主的一些理论,比如运筹学,系统工程,博弈论,以及具有代表性的老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60年代的自组织理论使得系统科学全速迈向复杂性科学,这一阶段主要以超循环理论以及新三论(突变论、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为代表而主要研究了系统动力机制、产生条件、衍化途径的这些问题。70年代以又三论(孤立子理论、分形理论、混沌理论)为理论根基而发展的非线性科学使得复杂性科学取得了双引擎式的持续动力。80年代,中国学派、美洲学派、欧洲学派全面开始研究复杂性科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此

时复杂性科学摆脱系统科学“支架”正式诞生,形成复杂范式。

3.复杂性科学的概念内涵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把握复杂性科学这个概念呢?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复杂性科学不是脱离于自然科学或者人文科学的新兴学科,他是广泛存在于各个学科之中但是又不是囿于具体学科的一门科学。它涉及到物理、数学、文化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历史学、化学等等学科。它包含的范围实在是广袤,至今我们还不能用一个准确的概念来将复杂性科学的内涵进行清楚准确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有具体的学科之中对复杂性科学进行具体的理解。复杂性科学衍化至今得益于系统科学的推送,因此复杂性科学是研究复杂系统行为与性质的科学,他的研究重点是探索宏观领域的复杂性及其演化问题。[27]可以确定的是复杂性科学汲取了“还原论”,“经验论”之精华,同时兼具“理性伦”、“系统论”的优点。又采纳了人文学科的灵动而形成了一种统一的方法论---非反原论或整体论。黄欣荣认为尽管复杂性科学流派纷呈、观点多样,但是复杂性科学却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可循:(1)它只能通过研究方法来界定,其度量标尺和框架是非还原的研究方法论。(2)它不是一门具体的学科,而是分散在许多学科中,是学科互涉的。(3)它力图打破传统学科之间互不来往的界限,寻找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的统一机制。(4)它力图打破从牛顿力学以来一直统治和主宰世界的线性理论,抛弃还原论适用于所用学科的梦想。(5)它要创立新的理论框架体系或范式,应用新的思维模式来理解自然界带给我们的问题。因此带有强烈学科互涉性质的复杂性科学,要想用一个确定性的概念将它规定似乎是不大可能的,通过已有研究分析,本研究中将复杂性科学定义为:与简单性科学相对,涉及自然以及社会各个领域,运用整体或非还原的方法,揭示复杂系统中各个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切性,引发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变革。

(三)复杂性思维

思维方式指的是在一定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形成、由人的各种思维要素及其结合并按一定的方法以及程序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思维样式,是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一种认识方式。所谓的思维方式其实应该属于哲学范畴,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性,同时与一定的方法论和世界观紧密联系,息息相关,在人的大脑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引发人们开始将目光瞄准复杂性系统和复杂性,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在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方式,这便剥离于以往人们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简单性思维的基本还原方法。我们意识到了自己认识的简化性和局限性。从对简单性思维的借鉴超越中,复杂性思维日益成熟完备

[27]金吾伦,郭元林.复杂性科学及其演变[J].复杂系统与复杂科学,2004(1):23.

而活跃于各个科学领域指导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简单性的思维方式所看重的是事物看似线性、还原性、有序性、平衡性、确定性的特质,而这也仅仅限于系统内部元素之间联系微弱,关系单纯的简单性系统。可是这样的系统可能也大多存在于人们大脑中教科书式已有的理想假设,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它的存在。真正的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往往是涉及多个元素,且相互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我们叫做他为复杂性系统。他实在是离我们头脑中固有准绳太远,它往往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甚至涌动,你可能完全对他捉摸不透,更无法将它还原,因为他瞬息万变。吴彤教授提出:复杂性思维不是不要简化思维,更不是故意把事情复杂化的思维,复杂性思维是以新角度、新科学方法和工具对外在复杂性和内禀复杂性的简化描述,是保留事情真正的非线性性质的简化思维。莫兰认为“复杂性思维方式的组成犹如一座多层建筑,它的基础与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原理有关,中层是自组织思想,顶层是复杂性思维基本规则,复杂性思维方式即超越又整合简化思维方式。”总结学者已有的观点,在本文中我们将复杂性思维方式定义为:复杂性思维方式是对简单性思维方式的整合与超越,是复杂性系统研究所需要的一种方法路径,是现代科学研究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观念,以涌现性、自组织性、非线性、不确定性、整体性、开放性、关系性、非平衡态彰显其存在特征。

(四)复杂性特征

1.非线性

在现实世界非线性与复杂性关系甚密,因此有的人认为复杂性是必然包含非线性的而更有人就直接把复杂性归结为是非线性。根据二元对立的思想,非线性与线性是相辅相存的一对数学概念。反映在直角坐标系可以清晰的表述为:线性为一条直线,简单直接。非线性为一条曲线,复杂弯曲。因而在线性系统中一个量的变化总是按照确定性的比例来带动其他变量的变化,对初始条件有强烈的遵从依照性,因此它非常保守,而且可以进行准确的预测。而非线性系统则与线性系统完全相反,里面的变量错综复杂并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呈现非正比例的“变幻函数”。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线性思维强调的是对于非线性的简化和规约成线性问题进行处理。非线性思维认为对于非线性系统就应该采取非线性本有的处理方式因此它更接近事物从上帝创造时的本真,而对于某些简单性的系统也不必“拖泥带水”纠结细节。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线性科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章可循,按照确定性的比例,最终都可以近似的看做线性系统。非线性科学则是对于现实世界运行这一确定性规律“变”的绝对践行。因此非线性科学认为现实世界都是处于一种变化涌动,一个要素的微小变化将会给整个系统带来不可估摸性的影响。而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线性科学认为世界的本源就

是线性的,非线性系统其实是对线性的干扰或者偏离,而它最终还是会归于线性科学之列。而非线性科学认为现实世界的本质就是非线性系统,而所谓的线性系统,其实是在非线性系统可波动范围内的一种可以接受的特例。非线性是复杂性科学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我们在认识复杂性科学首先必须把握好它的非线性特征。复杂性系统就是在非线性的条件作用下,各个元素之间才能相互交叉、渗透、缠绕,融合、贯通。

2.整体性

复杂性科学的整体性思想是在对还原论思想的批判之后而产生。还原论主张用分析的方法将一个整体分解成一个个部分,通过对部分的再分解而得到更小的个体,整体的性质就是通过对个体性质的研究之后,然后堆砌出来的一个结果。而事实上是较高层次的整体往往与部分结果及其过程并无关系,也就是说整体可能是大于部分之和也可能是小于部分之和。这都是无法准确进行揣度更不能用数学式的加减来计算的。不特别的认识部分就不能认识整体,不认识整体也就无法把握部分。但是每个组成不能来说明整体,在较低层次的规律并不一定适用于较高层次,高层次的规律也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各个部分。因为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交叉影响构成一种立体网状关系,相互作用复杂且多变,很难把握住其中确有之道。正如登月者塞尔男曾说:“在月球遥望地球,我看不到任何国界,我觉得地球就是一个整体,我的整个思想就开阔了。”而我们所探讨的复杂系统并不是纯粹的整体性守卫者,他只是在批判还原性思想的简单思维基础之上引入整体性思想,而又对其进行超越。这在某种层度上是和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不谋而合的。因此对于复杂系统现在更加倾向于是把还原性思想与整体性思想相融合起来而发展成的一种新的方法论——“融贯论”。

3.开放性

系统可以分为开放性和封闭性,封闭性系统是不与外界发生任何关联,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因此是僵化衰退的。而复杂性系统具有的是开放性特征而与封闭性相对,所谓的开放性就是系统会不断地同外界进行信息、能量、物质等的交换。而正是通过这种不断地交换才为系统稳定持续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因此复杂性系统作为一种开放性系统具有以下的一系列特征:1、不停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2、具有自组织能力,能通过反馈进行自控和自调,已达到适应外界变化的目的;3、具有等稳性能,保证系统结构稳定和功能稳定,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4、在同环境相互作用中,具有不断复杂化和完善化的演化能力;5、受到自身的结构功能或环境的种种参数的约束。[28]

[28]腾军红.整体和适应--复杂性科学对建筑的启示[D].天津:天津大学,200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