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党建引领社区工作经验材料一

党建引领社区工作经验材料一

党建引领社区工作经验材料一

(篇一)

如今的**区**街道,党员的身影格外熟悉,鲜红的党徽分外耀眼.辖区群众都说,**更安全了,群众办事更便捷了,生活休闲更宜居了.

**辖区环境的蜕变得益于该街道坚持基层党建引领社

会治理创新.**街道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率先提出党建引领“大社区”工作模式.目前,**街道“大

社区”创新模式已全面铺开,其成效显著,并得到了市、区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

支部建在家门口打通党群关系“最后一米”

有问题,找支部;有困难,找党员.这个观念在**街道

已深入民心.**街道率先提出党建引领“大社区”工作模式,在构建“大社区”工作模式上,探索“4+3+2+1”改革创新

体系,培育“把支部建在家门口,打通党群关系最后一米”模式落地生根,初步形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闭环,让党员在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同时获得成就感,得到荣誉感,找到归属感.

在建立“四项机制”全面优化党员管理上,**街道通过优化组织设置,将社区合理划分为若干综合治理片区,根据“就近、灵活、工作力量平衡、便于开展工作”的原则,组建片区党组织,打破了现有党组织按领域、行业等分开组建

的单一模式,把社区党员、机关党员、两新组织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纳入片区党组织,精心打造以“社区党委——网格党组织——特色党支部”为框架的组织体系.截至目前,1030名在册党员、895名流动党员、1028名综治队员已在5个社区全面铺开.同时,在16个网格党组织实施“轮值支委”制度,由社区党委研究制定轮值计划.担任轮值委员主要协助党组织书记处理社区、网格、网格下属支部所有日常工作,组织策划“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

在落实“三大抓手”全面增强基层组织力方面,**街道通过整合街道资源、服务、管理下沉社区,组成了由社区专职和城品、综治、查违、网格、消防、安监、城管、交警、市场监督等人员构成的5支综合治理中队,通过街头巷尾巡查整治、居民商户入户服务、园区企业走访调研,实现所有事务“流程提速、指挥提效、服务提质”.

在搭建“两大平台”促进党员作用发挥方面,去年以来,**街道瞄准群众诉求,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整合各方力量,引入在线司法确认系统,搭建了5个社区群众诉求服务平台,提供纠纷调处、法律服务、心理服务、帮扶救助等服务,切实将群众困难解决在家门口.同时该街道组建“家庭顾问团”,服务百姓,破解治理难题.

在构建“一个闭环”提升党群干群关系满意度方面,该街道党员在入户走访中收集整理的问题建议,能现场回复的及时予以回复,无法现场解决的,及时汇总到社区党委,由社区党委上报综合办,再由综合办分派给相关职能部门予以落实,进而形成完整闭环,实现百姓意见建议“事事有跟进,件件有回音”,辖区群众感觉党员离自己越来越近了,也越来越亲了.

党建引领“大社区”治理破解基层治理管理难题

**街道是光明区的中心商圈,以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吸引众多商贸企业、商户在此“安营扎寨”,是光明区人口最密集、人流量最大的区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过去由于执法交叉与监管空白并存,执法行动面临你的业务范围我管不了、我的业务范围你也管不了的窘境,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街道执法队的一名工作人员道出了“九龙治水”却治不好“水”的体制尴尬.

“如何打破‘九龙治水’怪圈,实现一支队伍执法”的想法在**街道党工委书记xxx的脑海里浮现.**年8月,原**街道分设后,xxx担任**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他认为,在基层治理上不能任由“小问题拖大,大问题拖炸”,更不能“击鼓传花”,让“皮球”一直这样踢下去.为此他就大刀阔斧地进行基层治理创新,着手试行党建引领“大社区”工作模式.“大社区”工作模式淡化了街道和社

区的层级关系,通过放权、整合辖区力量下沉社区、下拨资源、加强指导等方面举措强化社区党委领导,并赋予社区一定的执法权限,以社区为主体开展综合治理工作,通过减少中间管理层级,实现对城市管理、安全监管、城市品质提升、综治维稳等领域的综合治理,探索破解“九龙治水”困局.

“**街道始终强化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以党建共建

为抓手,强化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职责,夯实基层治理‘主心骨’作用,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推动方方面面的工作.特别是党建引领‘大社区’工作模式实施后,破

解了辖区各领域工作力量分散的治理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成效非常明显.”**街道党工委书记xxx说.

目前,**街道已组建“5个社区党委——16个片区党总支——335个网格党支部”三级组织体系,全面覆盖街道部门、社区、居民小组、股份公司、国有企业、两新组织等成员单位,把“两新”组织党建、园区党建、社区区域化党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以及党员志愿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基层党建“5分钟服务圈”,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党

建引领“大社区”工作模式.

推进“智慧型社区”建设社区治理呈现“1+1 >2”

**街道通过党建引领,加大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把基层社会综合治理融入“智慧型社区”建设中,将辖区精细划分为324个网格,整合各方力量,组建一支258人的巡查队

伍,落实巡办分离,并成立了1支整治大队和5支社区整治中队,依托“智慧**”信息平台,“实时报告、全程监控、同步指挥”,利用大数据优势,确保指挥调度和社区治理同步进行,执法人员通过随身佩戴的智慧终端,收集综合治理现场数据信息,第一时间反馈街道管控指挥中心和社区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对现场数据进行甄别筛选,指挥、联动街道相关部门及一线执勤队员协同作战,使昔日面临的棘手问题立即迎刃而解.

据了解,社会治理系统运行数据日报显示,该街道在全区部门事件情况统计整治概率每月均在90%以上,在光明区6个街道中排名第一,多次得到了市、区领导的表扬和批示,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能落地、见实效的党建引领基层综合治理网格化、区域化大党建格局,多个街道前来取经学习.

该街道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坚持党建引领为先,实现“群众吹哨、党员报到”,党员要在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对治安、城管、消防、交通、环保、安全生产、市容环境等全领域进行智慧化治理管控.同时,引导居民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做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有效构建起基层善管善治新格局,辖区群众能真真切切感受到身边的变化,满意度、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不断提高.

通过党建引领,进一步提升社区发展与治理水平,使党组织的工作平台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得以延伸,党员的先锋模

范带头作用在服务发展中得到彰显,也使广大党员在参与社区建设的具体事务中找到了归属感、成就感和荣誉感,使社区综合治理呈现了“1+1 >2”的效果.实践证明,党建工作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实了就是执行力,做强了就是战斗力.

如今,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治理,**辖区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对辖区的事情也爱问爱管了,参与社区综合治理的热情更高了.

(篇二)

走进**街道正街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进门便看见几台挂墙上的液晶电视,上面分成九宫格显示着正街社区的监控画面.从监控中看去,辖区内的占道经营现象基本杜绝,车辆停放规范有序,市场管理井井有条,“城市牛皮癣”几近绝迹,街道更加干净整洁……

这些变化,得益于我区不断推进城市基层党建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机融合.

近年来,我区紧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主线红线,将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作为重点改革任务,着力打通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关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有序引导各方参与,不断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构建起“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基层治理新格局.

“多网合一”

建立社会治理一张网

**街道正街社区地处铜梁老城区,常住居民2867户共9366人,其中流动人口1123人.物业管理、就业矛盾、拆迁遗留问题等相互叠加,社会管理任务很重.

**街道正街社区“四点半课堂”让孩子有了快乐的“家”,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原来条块分治的行政体制,已明显不适应基层社会管理的需要.为了打破条块分割,正街社区根据社区空间形态与社会治理需求,以社区中心便道为划分点,以辖区同一街路为集中点,将社区划分为民主路、马家湾、和平路、小北街、双龙五个网格片区.大到千余人的学校和小区,小到夫妻店、门面房,全部纳入这张“大网”. 由社区干部、支部书记、党员志愿者、居民小组长担任网格工作人员,分工负责网格内的党建、综治、安全、司法、信访等各项工作,从而形成“社区党委-党支部-党员志愿者队伍”的组织体系和“社

区居委会-网格-楼院长”的管理体系.

正街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只是我区开展基层社会创新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

据悉,我区以综治大网格为基础,将综治、民政、市政、安全、党建等合并成社会治理综合网格,在**、东城、南城、蒲吕、旧县5个街道27个社区158个网格建立党支部96个,

推行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长“一肩挑”,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网格全覆盖.依托综治小网格,成立楼栋党小组,把居住在楼组内的党员组织起来,以党小组为单元,搭建党员教育管理、联系群众、服务居民的平台.党小组长、网格员协助网格党支部完成各项工作.同时,将民政、计生、市政、安全生产等职能部门的职能职责和值班电话,在各个网格进行公示.并对基层反映的事项,及时答复;对需要现场处置的事项,第一时间处理,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内办,提升网格管理新水平.

整合资源拧成社会治理一股绳

“以前社区管理都是自己做,时间短、不好做,现在大家都参与进来了,管理更顺畅了.”这是社区党委与驻社区单位开展共驻共建工作后的普遍反映.

在城市党建的统领下,社区与驻区单位打破了传统体制上的行政隶属壁垒,拆除了横亘在机关单位与基层社区之间的无形之墙.目前,城区27个社区党委与238个驻社区单位签订了“共驻共建”协议,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社区共治、事务共商”的良好局面.

比如,推行的“社区协商日”制度,每月固定一天作为社区协商日,社区党委牵头召开居民议事会,与社区群众协商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大事项和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项.“我们通过引领居民自治协商,自筹资金修缮楼道、更换消防设

施、解决停车争议等,有效破解老旧小区‘老大难’问题.

现在社区群众都说,以前大家意见难统一,问题老是解决不了,现在有了自治协商,没几天就搞定了.”**街道体育街

社区党委书记xxx说.

针对物业管理矛盾纠纷突出的世纪阳光等小区,东城街道党工委指导成立小区网格党支部工作服务站,变被动接访为主动走访,调解矛盾纠纷.今年4月,街道组织服务站工

作人员,对世纪阳光小区消防通道进行了集中整治,小区面貌焕然一新,业主们拍手称快.

少云志愿者是我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力军之一.庞大的

少云志愿者队伍,协同社区网格员积极开展巡逻、隐患排查、安全稳定线索收集等群防群治工作.

“在日常治安巡逻中,我们分组到辖区楼院、背街小巷、公共场所巡视巡查.”少云志愿者石秋说,在社区志愿服务

活动中,她除了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和事故苗头外,还要向基层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防火、防盗、防诈骗等知识,入户走访收集社情民意,调处矛盾纠纷,帮扶困难群众.

目前,随着党建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局面的形成,改变了过去街道社区“大包大揽”的现象,部门不再“强势”、镇街不再“弱势”、社区不再“无势”,大家的事情大家办、商量办,形成了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围.

“互联网” 倾力打造智慧党建

我区以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新技术为抓手,以创新地方基层治理为主线,不断推动“互联网”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高

度深度融合,通过整合视频监控、综治巡逻、群防群治,结合传统走访与现代技术,探索建立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加快了问题矛盾发现、反馈和解决.

今年1月,一则反映东城街道金龙社区某工地夜间施工扰民问题的短信,经楼栋小组长在微信群转发后,数秒内得到街道3位班子成员的响应,施工单位在10分钟内停止了

施工作业,让周围**0余户居民得到了安宁.事后附近居民讨论起这事,纷纷表示“以前出了问题,找人不方便,找谁也不清楚,现在好了,手机轻轻一点,十分钟不到问题就解决了.”

那么,市民到底是用什么平台发布的信息,这么迅速?原来,以街道为单位,街道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网格的街道机关干部、社区党委书记、网格党支部书记、楼栋党小组长全部加入微信群,发现问题即时上传,实现问题信息“一键呼叫”“一键唤醒”.

自实施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以来,我区通过强化各级党组织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领导,各方力量紧紧围绕党组织这个“轴心”,不断整合力量、建立机制、夯实基础,走活了社会治理这盘大棋.基层党组织活力倍增,基

层负担有效缓解,随着群团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参与,社会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