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焊缝返修方案(吸收塔焊缝返修).pdf

2020年焊缝返修方案(吸收塔焊缝返修).pdf

2020年焊缝返修方案(吸收塔焊缝返修).pdf
2020年焊缝返修方案(吸收塔焊缝返修).pdf

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热电厂烟气脱硫扩能及隐患治理项目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陕西航天机电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范围

本方案规定了双相不锈钢吸收塔焊缝返修过程中焊工应具备的资格,焊缝缺陷返修的焊接工艺等。

本方案适用于奥氏体不锈钢复合板、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塔类容器、压力容器焊缝缺陷的返修。

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石油化工不锈钢复合钢焊接规程》SH/T3527-1999

《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G Z6002-2010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NB/T47003.1-2009

《承压设备用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4-2011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NB/T47015-2011

《承压设备产品力学性能检验》NB/T47016-2011

《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NB/T47018-2011

《压力容器用爆炸复合板第一部分》NB/T47002.1-2009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NB/T47013.1-NB/T47013.5-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4730-2005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12

陕西航天机电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部《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3.主要返修方案

3.1焊前准备

3.1.1焊接工艺评定

吸收塔现场制作的过程中对吸收浓缩塔的焊接进行了多次的试验和论证,本次返修依然采用当时所做的焊接工艺评定。

3.1.2焊工资格的审查

1)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在合格的项目范围内施焊。

2)凡参加双相不锈钢复合钢的焊工必须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承担焊接作业。

3)担任压力容器焊缝返修的焊工,必须按TSG Z6002-2010 特种设备焊接操作

人员考核细则进行相应项目的考试,并在有效期内合格。

4)双相不锈钢复合钢的基层和复层焊缝可分别由具备相应资格的焊工进行施

焊,但焊接过渡层焊缝的焊工应同时具备基层类和复层类材质的焊接资格。

5)施焊工艺评定试件的焊工,工艺评定合格,可申报相应的焊接资格。

3.1.3焊材管理

3.1.3.1焊材仓库负责焊材的保管,严格执行《焊材一级库保管规定》。焊接材料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和出厂合格证,对同一炉批号的焊条(焊丝)和每种焊丝与焊剂组合的熔敷金属作一次化学成分分析,并确认无误。焊条的药皮不得脱落和明显裂纹;焊丝在使用前应清除其表面的油污、锈蚀。

3.1.3.2焊接材料的贮存保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材库必须通风,库房内不得存放有害气体或有腐蚀性介质;

2)焊接材料应放在架子上,架子离地面高度和离墙面距离均不小于300mm;

3)焊材应按种类、牌号、批号、规格和入库时间分别摆放,并有明显的标牌;

4)焊材库内应设温度计、湿度计,库房温度不应低于5℃,相对湿度不超过60%。

3.1.3.3焊材烘烤室负责焊材的烘烤和发放,依据《焊材烘烤一览表》的规定进行烘烤与保温,回收的焊条重复烘烤不超过两次。施工中,焊条应存放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焊条在保温筒中放置时间超过4h,应重新进行烘干。

3.1.3.4焊缝返修时,如果在室外进行返修,焊接环境出现下列任一情况时,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否则禁止施焊。

1)手工电弧焊时,风速不大于10m/s;

2)相对湿度不大于90%;

3)焊接场所有防风、雨措施。

4)气体保护焊风速不得大于2m/s,

3.3焊缝返修后,应用简图记录焊工代号记录在该返修焊缝的中间位置,距焊缝边缘50mm处,焊缝返修通知单要注明焊工号,返修的部位、长度及返修次数,并将简图列入产品的质量证明书中提供给用户。

3.4 焊缝一、二次返修,由施焊单位填写“焊缝返修报告”,由监理及工程部组织焊工组长、施焊焊工和焊接工程师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焊接工程师制定返修工艺,填写在“焊缝返修报告”上,经监理单位专业工程师审批后方可进行返修。返修时,焊接工程师进行现场监督,检查人员进行跟踪检查。

3.6 有抗晶间腐蚀要求的塔类容器,返修部位仍需保证原有的抗晶间腐蚀性能。

3.1.2返修位置的打磨及检测处理

⑴返修前先对缺陷进行定位,缺陷定位采用超声波定位,当缺陷位置距复层

表面不大于8mm时,在复层一侧进行返修;否则,在基层一侧进行返修。

⑵经检测不合格的焊接接头表面缺陷,可用砂轮磨掉,所剩壁厚不得小于名

义厚度减钢材厚度负偏差。磨削清除缺陷时,刨槽底部修磨成U形,槽长不得小于50mm。磨削长度要比出现裂纹的部位延伸5-6mm,宽度2-3mm,边打磨、边进行肉眼观测,打磨至肉眼看不到为止,再进行渗透和磁粉检测,直至渗透和磁粉探伤检测不到裂纹为止。打磨部位应与周围金属平缓过渡,并控制刨槽深度,严禁伤及过渡层焊缝。

⑶焊接前彻底清除返修部位20mm范围的油污、铁锈、砂土、水迹、氧化皮

及其它对焊接有害的物质。返修部位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毛刺等缺陷。

3.2焊接材料的选用

3.2.1焊接材料的选用

3.3返修焊接工艺要点和技术要求

3.3.1焊接先焊基层,后焊过渡层和复层,且焊接基层时不得将基层金属沉积在复层上。

3.3.2焊接基层和过渡层以及复层时必须进行焊前预热,预热温度根据焊接工艺评定确定。基层及过渡层预热温度≥200℃且≤250℃,复层预热温度≥150℃。预热范围为坡口两边均不小于150mm并不小于3倍壁厚,并应均匀预热,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必须中断焊接工作时,应维持焊缝坡口两侧各150mm范围内处于预热温度下,直至焊接工作重新开始,否则应在暂停工作时应立即进行消氢处理。

3.3.3焊缝焊接完毕后立即进行后热,温度为350℃消氢处理,时间为2h。

3.3.4过渡层焊接用小线能量多道焊接。

3.3.5过渡层的焊缝金属在基层处的厚度b为1.5~2.5mm,在复层的厚度a为0.5~1.5mm。

3.3.6焊接复层前,必须将过渡层焊缝表面坡口边缘清理干净。

3.3.7对于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接头,复层面端部离基层坡口边缘的距离至少10mm,且基层焊完后基层焊缝表面必须磨平,清扫干净,并经磁粉检测,合格后方能进行堆焊焊接。焊缝处的复层对口错边量不得大于1mm,且应先焊基层后焊复层。

3.3.8堆焊构件应在堆焊前用磁粉检查基体表面,不得有微裂纹等缺陷存在。3.3.9禁止在容器的非焊接部分引弧,因电弧擦伤而产生的弧坑和焊疤必须打磨平滑。

3.3.10所有铬钼钢(包括复合钢板部分)对接接头的焊缝余高应打磨至与母材齐平。

3.3.11在堆焊层与基体相结合的界面上不允许存在任何大小裂纹、堆焊层间的未熔合以及条状夹渣,堆焊层表面不允许存在任何宏观缺陷。

3.3.12堆焊层表面应光滑,焊道间搭接接头处应平滑过渡,其不平度均不大于1.5mm.

3.3.13堆焊层表面应光滑,堆焊层总厚度总厚度的允许上偏差为1mm,下偏差为零。

3.3.14根据返修裂纹的深度为保证万无一失,焊接填充分两次进行,宜在第一次焊接结束时再进行一层裂纹检测,检测必须在后热完成后、温度降下来方可以进行。

4.返修工艺

4.1焊接缺陷的去除

4.1.1 焊缝返修时,凡属超声检测的焊缝应由检测人员将缺陷的位置、深度在焊缝上作出标记。当采用射线检测时,检测人员确定缺陷的性质,焊工根据底片确定缺陷的位置,返修完毕,应将底片及无损检测委托单一并交无损检测单位。

4.1.2 焊缝上的表面缺陷磨削后,如果小于设计厚度,应进行补焊。

4.1.3 焊缝内部缺陷可用砂轮机或其它机械方法去除。内部缺陷显露后应逐次小量刨削,直至该缺陷确认完全被清除为止。且用砂轮将氧化皮杂质及渗碳层打磨干净,直至露出金属光泽为止。

4.1.4 返修刨槽长度应不少于80mm,底部应光滑,端部斜度为1:4以下,断面形状为U型。相邻两返修槽口端部间距应大于50mm,否则应通长刨削。

4.1.5 在允许双面焊的情况下,返修刨槽最大深度不超过板厚的2/3。如果刨削到厚度的2/3处还残余缺陷时,应在该状态下进行焊接,然后在焊缝的另一侧

清除缺陷再继续返修。

4.1.6 对于有扩展倾向的裂纹返修时,应在裂纹的两端钻出止裂孔,以防止裂纹的进一步扩展,然后再清除裂纹缺陷。

4.1.7 返修槽刨削或磨削完毕,焊工应检查缺陷是否完全清除,对于裂纹、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应用磁粉或渗透检验的方法检验缺陷是否完全清除。确认无缺陷后方可进行焊接。

4.2 焊缝缺陷的补焊

4.2.1 焊工应根据返修工艺进行返修焊接,该工艺应有焊接工艺评定支持。同时执行相应的规范的规定。

4.2.2 焊前焊条应按规定进行烘干和保温,随用随取,操作时焊条应置于焊条筒内,以保证焊接材料干燥。

4.2.3 对于双相不锈钢塔类及容器,多层焊时应严格控制层间温度T≤100℃,对于其它钢种的设备,层间温度不得低于原焊缝的焊接工艺所规定的焊前预热温度。

4.2.4 焊缝返修如果采用多层焊,层间要认真清理溶渣,并进行宏观检查。若各层焊接中发现新的缺陷应及时清除并补焊,确认无缺陷后方可施焊下一层焊道。

4.2.5 同部位焊缝返修工作应连续进行。相邻层间焊道起弧点与熄弧点应错开,并填满弧坑。当返修工艺规定层间锤击时,应按照工艺要求进行锤击,以减小焊接残余应力及变形。

4.3 焊接结束后,用手铲或砂轮修磨焊缝表面,使焊缝和母材圆滑过渡。

4.4 焊缝返修完毕,应按原焊缝的要求进行焊缝外观检查和无损检测。

3.4返修后的焊接检验

3.4.1返修焊接前检查

3.4.1.1工程中所使用的焊接材料,使用前必须进行查核,确认与母材相匹配方可使用。

3.4.1.2使用的焊条必须是按要求经过烘烤,焊丝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有锈蚀、油污。

3.5返修焊后外观检测

所有焊接接头(包括热影响区)表面不允许存在咬肉、裂纹、气孔、弧坑、夹渣等缺陷。焊接接头上的熔渣和两侧的飞溅物必须打磨和清理干净。

3.6返修后的无损检测

3.6.1一般规定

吸收塔返修部位的无损检测应持有劳动人事部门颁发的Ⅲ级或Ⅲ级以上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有效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

3.6.2吸收塔返修检测的要求

a)对于返修部位的检测,首先对检测部位进行超声波检测定位,然后对刨除缺

陷的部位进行渗透和磁粉检测,焊接完毕后对焊缝外表面进行磁粉和渗透检测,最后对返修焊缝进行超声波检测,热处理后再对焊缝进行磁粉、渗透和超声波检测。若返修部位为对接焊接需要增加X光检测。

b)其中100%射线检测,其检测结果不应低于Ⅱ级,超声检测(UT)Ⅰ级合格,

磁粉检测(MT)Ⅰ级合格,渗透检测(PT)Ⅰ级合格。

提高在用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合格率的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在用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合格率的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556-37 提高在用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合格率 的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 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我厂机修车间在完成正常压力容器制造任务的同时,主要承担厂内压力容器的焊缝返修任务。几个来,共完成各类压力容器返修任务300多台次。由于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使焊缝返修合格率达到100%。具体做法是: (1)根据“压力容器检验报告”、现场情况及技术资料拟订合理的返修工艺,经工艺评定后,作为返修工作的指导性技术资料下达给操作者。 (2)大力开展焊工培训,提高焊工技术水平。 (3)选派有实践经验、责任心强且持有该项目焊接合格证的焊工承担返修任务。 (4)返修前,焊接技术人员、操作者会同探伤检验人员根据探伤底片并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缺陷种类、

位置及产生原因,当焊缝较厚时,还应采用超声波检验确定缺陷埋藏深度。 (5)壁厚较薄的不锈钢容器使用角向磨光机去除焊缝缺陷,并打磨出坡口(一般选用V形坡口),具备条件的可以背面清根,进行封底焊。 (6)壁厚较大的容器一般使用碳弧气刨清除缺陷,每次气刨厚度2~3mm。实际操作时,当达到缺陷所在深度时,应边刨边认真检查,直到完全清除缺陷为止。打磨干净,经射线检验确认缺陷已完全清除后,用角向磨光机去除渗碳层并打磨成具有一定角度的V形(或U形)坡口,根部应圆弧过渡。打磨坡口补焊长度以去除缺陷后两端各延长30~50mm为宜。 (7)去除坡口及两侧各20mm范围内的油污、铁锈等杂物。 (8)返修后的焊缝应与原焊缝均匀过渡,防止脱节。焊缝余高及宽度应与原焊缝一致,且与母材圆滑过渡。 (9)焊后采用与原容器相同的焊接热处理工艺对补焊部位进行热处理,一般采用氧一乙炔焰加热或煤

焊缝X射线探伤施工工艺

焊缝X射线探伤 1、一般要求 (1)射线检测人员 1)从事射线检测人员上岗前应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2)射线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 11533的规定。从事评片的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 (2)观片灯 1)观片灯的最大亮度应能满足评片的要求。 2)观片灯的主要性能指标除了亮度以外还包括:亮度的均匀性、外壳温度、噪声、绝缘程度等应满足标准要求。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2.5时,观片灯的亮度不应低于9400 cd/m2 、当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2.5<D≤4.0时观片灯的亮度不应低于100000 cd/m2 。 (3)黑度计 1)黑度计可测的最大黑度应不小于4.5,测量值的误差应不超过±0.05。 2)黑度计至少每6个月校验一次。校准黑度计用的标准黑度片必须在有效期内,并通过计量部门的鉴定(2年)新购置的标准黑度片只要在有效期内也允许。 (4)增感屏 1)X射线照相和Ir-192射线源时选用铅屏增感屏。 2)Ir-192射线源时铅屏增感屏的前屏和后屏的厚度均不能小于0.1mm。

3)前屏和后屏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5)像质计 1)底片影像质量采用线型像质计测定。线型像质计的型号和规格应符合JB/T 7902的规定,JB/T 7902中未包含的丝径、线号等内容,应符合HB 7684的有关规定。 2)像质计的材料可选择碳钢或奥氏体不锈钢。 (6)表面要求和射线检测时机 1)在射线检测之前,对接焊接接头的表面应经外观检测并合格。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影像不得掩盖或干扰缺陷影像,否则应对表面作适当修整。 2)为防止延迟裂纹倾向射线检测应在焊接完成24h后进行射线检测。 (7)辐射防护 1)现场进行X射线检测时,应按GB16357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设置警告标志。检测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 2)现场进行γ射线检测时,应按GB18465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设置警告标志,检测作业时,应围绕控制区边界测定辐射水平。检测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 2、透照布置 (1)透照方式选择中心法和双壁单影法。 (2)透照时射线束中心一般应垂直指向透照区中心,需要时也可选用有利于发现缺陷的方向透照。 (3)一次透照长度应以透照厚度比K进行控制。焊接接头所需的透照次数可按照透照方式计算确定。

焊缝返修工艺

北京航天医院卧式脉动真空灭菌器安装工程焊缝返修工艺 编制 审核 批准 北京政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年月日

管道焊接焊缝返修工艺 本规范规定了焊缝的外表及内部质量在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对焊缝进行局部或整体返修的焊接前准备、人员、工艺要求、工艺过程和检验。本标准适用于北京航天医院卧式脉动真空灭菌器安装工程压力管道焊接的焊缝返修。 1、适用范围 北京航天医院卧式脉动真空灭菌器安装工程压力管道焊接焊缝经无损检测发现超标缺陷,需要进行返修的各种焊缝。 (1)焊接方法: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电弧焊盖面。 (2)焊接坡口:用碳弧气刨加工方法,将返修缺陷部位,刨出“U”形坡口(3)焊条及焊丝的选择:与焊接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相同。 2、焊接前准备 (1)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的选用必须为公司内焊接工艺认可试验合格的焊材。 (2)焊前清理 焊前,焊工必须对返修部位的焊缝及焊缝两侧各宽20mm范围内清除氧化物、水份、油污等。 当焊缝清理后未能及时进行返修,并因气候或其它原因影响而受潮、生锈等,在返修前应重新清理。 (3)负责返修的焊工,在返修前应详细检查和弄清楚焊缝缺陷的名称、数量、范围,正确判断缺陷位置,初步定出返修焊缝的方法。 3、焊缝返修条件 探伤按相关要求进行检测,经评定符合JB4730-94标准后方可认为合格,凡经检测不符合标准的焊缝均应进行返修。 (1)对要求100%检测的管道焊缝,应一次性作全部焊缝的无损检测,凡不符合标准的焊缝应进行返修。 (2)对要求局部5%检测的管道焊缝,当发现焊缝存在超标缺陷时,除对不合格焊缝进行返修外,还需要对该焊工焊接的焊缝改为10%的比例进行检测(3)返修焊缝重复检测的等级标准和评定方法,按原来焊缝相同并作好原始记录。

焊缝返修工艺守则参考模板

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2013-11-20发布2013-12-01实施张家港韩中深冷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1. 总则 本守则是按照GB150、GB151、JB/T4735等标准中制造、检验与验收条款,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的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本守则适用于我公司制作的所有钢制容器或构件上需要进行射线探伤或超声波探伤的对接焊缝。 2. 焊缝无损检测 2.1 车间检验员应对车间每天焊接结束的焊缝进行外观检验,焊缝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气孔、 咬边以及未熔合等缺陷。对焊缝表面及两侧的飞溅物,检验员应督促车间焊工立即清理干净。 2.2 焊缝外观检验合格后,车间检验员应根据工艺文件规定的焊缝无损检测方法、检测标准、 检测比例以及合格级别开具《无损检测送检单》。《无损检测送检单》上还应标明送检焊缝的编号、焊缝所在产品的工作令号、焊缝在产品中所处位置的示意图、焊缝两侧母材的牌号及厚度等内容。 2.3 车间检验员应将开具好的《无损检测送检单》及时送达探伤室。 2.4 探伤室应根据《无损检测送检单》的要求对焊缝及时进行无损检测。 2.4.1 对于进行射线探伤的焊缝,探伤室应将评片结果及时送达车间生产班组;对于不合格 的焊缝,探伤室应及时出具《缺陷对位单》及《焊缝返修通知单》,《缺陷对位单》应及时送达车间生产班组,《焊缝返修通知单》应及时送达焊接工艺员。《焊缝返修通知单》应包括以下内容: a)需返修焊缝所在产品的工作令号; b)需返修焊缝的探伤片号; c)需返修焊缝中缺陷的具体部位及缺陷的性质; d)焊缝的返修次数。 2.4.2 对于进行超声波探伤的焊缝,探伤人员应将探伤结果及时告知车间生产班组及焊接工 艺员;对于不合格的焊缝,探伤人员应将需返修的缺陷部位在焊缝表面做好标记,并在焊缝旁边注明缺陷的大致深度及范围。 3. 焊缝返修工艺的制订 3.1 焊接工艺员在接到探伤室出具的《焊缝返修通知单》或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的结果后,应 及时制订《返修工艺卡》、《返修工艺卡》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焊缝修复方案(1)

ZPMC 约旦RTG开裂修复方案Repair proposal of Jordan’s RTG crack

支腿与鞍梁的联系焊缝返修 The connective fillet weld repair of the leg and saddle beam 一、先将小车开到龙门架靠动力房一侧,远离待维修的支腿。 First drive the trolley to the power room side of the gantry, keep it away from the leg to be repaired. 二、对支腿与鞍梁的四周联系焊缝进行MT+UT检验,确定裂纹范围以及深度。 Second, have a MT+UT inspection of the leg and saddle beam’s roundabout connective fillet wel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scope and depth of the crack. 三、对焊缝处进行返修:repair the connective welding 1、对于有裂纹的焊缝,在发现裂纹处打应力孔后,采用碳棒将焊缝从箱体 外侧碳刨开,并进行打磨清理,做MT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修补施焊。焊接时先焊箱体内侧焊缝,内侧焊缝焊完后,从外侧碳刨清根,再焊接外侧角焊缝,焊接完成后进行焊缝表面打磨,做UT+MT检验。具体操作过程参考附图1。 注:在油箱鞍梁面板修复时,注意将油箱油放空,清洗,通风一段时间后再施焊。 Make the stress release hole where we found the crack.We should use the carbon rods to dig out the fillet weld of the external cabinet and grind it to be clean. We will weld after the MT inspection has passed. To begin with, we should weld the internal part of the cabinet and then root back gouge outside. Second, we should fillet weld from outside. Finally, we grind the surface and have UT+MT inspection. See the figure 1 for the operational process. Note: Pay attention to empty and clear the oil tank when repairing the plate of the oil tank’s saddle beam. Welding it again after ventilating for a while. 四、返修采用手工焊,用J507焊条。 Adopt manual welding to repair and use J507 welding rod. 五、每根支腿及鞍梁必须是逐条焊缝进行返修,一条焊缝返修合格,再

焊缝X射线检测及其结果的评判方法综述

焊缝X射线检测及其结果的评判方法综述 周正干, 滕升华, 江 巍, 李和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100083 北京) 摘 要:分析了焊缝X射线检测方法的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焊缝X射线检测结果的人工评定和计算机辅助评定方法,论述了国内外焊缝X 射线检测结果计算机辅助识别的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技术是焊缝射线 检测的发展方向,焊缝射线数字图像的计算机自动分析与识别技术是射线实时成像技 术成功应用的基础。 关键词:无损检测;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焊接 中图分类号:TP3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360X(20002)03-85-04周正干0 序 言 目前,焊接已作为一种基本工艺方法,应用于航 空、航天、舰船、桥梁、车辆、锅炉、电机、电子、冶金、 能源、石油化工、矿山机械、起重机械、建筑及国防等 各个工业部门[1]。由于焊接过程中各种参数的影 响,焊缝有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熔合不良、裂纹、气 孔、夹渣、夹钨、未熔合和未焊透等缺陷。为了保证 焊接构件的产品质量,必须对其中的焊缝进行有效 的无损检测和评价。射线检测是常规无损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技术,其检测结果将作为焊缝缺陷分析和质量评定的重要判定依据[2]。对X射线检测结果的评定方法有两种:人工评定和计算机辅助评定。当人工评定检测结果时,评定人员的工作量大,眼睛易受强光损伤,效率较低,而且缺陷分析受评定人员的技术素质、经验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结果往往会因人而异 。采用计算机对X射线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识别,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克服人工评定中由于评判人员技术素质和经验差异以及外界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误判或漏判,使评判过程客观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1 焊缝X射线的检测方法 目前,焊缝X射线检测最常用的方法是胶片照相法。X射线胶片照相的成像质量较高,能正确提供焊缝缺陷真实情况的可靠信息,但是,它具有操作过程复杂、运行成本高、结果不易保存且查询携带不便等缺点。随着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 收稿日期:2001-11-01种新兴的X射线检测技术———基于X射线图像增强器(X ray image intensifier)的实时成像技术(Ra2 dioscopy)应运而生,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图2是一种典型的图像增强器。X射线图像增强实时成像检测技术的出现使焊缝X射线检测的效率大大提高。但是,与胶片照相法相比,由于图像增强实时成像法成像环节较多,信噪比低,图像容易产生畸变,故成像质量相对较低,检测结果的图像对比度和空间分辨率均不是很高。 图1 图像增强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原理图 Fig.1 Sketch of im age2intensifier2b ased radioscopy system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了X 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技术(Digital radioscopy,DR),亦称为X射线数字照相(Digital radiography,DR),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系统中使用的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如图4所示,其像元尺寸最小可达0.127mm,因而成像质量及分辨率明显优于X射线图像增强器系统,几乎可与胶片照相媲美,同时还克服了胶片照相中 第23卷 第3期2002年6月 焊接学报 TRANS ACTI ONS OF THE CHI NA WE LDI NG I NSTIT UTI ON Vol.23 No.3 June 2002

焊接返修工艺规程

焊接返修工艺规程 1、范围 本规则规定了返修焊接工艺。 2、引用标准 2.1 ISO17673:2003 焊缝外观检验——熔化焊街头外观检验 2.2 ISO14341:2002 非合金和细晶粒结构钢气体保护焊丝及容敷金属 2.3 ISO5817-2003 钢、镍、钛及其合金的焊接接头缺陷质量等级 2.4 EN15085-4 2007 轨道车辆及车辆部件——生产要求 2.5 ISO14343:2002 不锈钢气体保护焊丝及容敷金属 2.6 ISO10042:2002 铝合金焊接接头缺陷质量等级 3、焊工 焊缝返修作业一般有焊缝的责任焊工来完成,从事焊缝返修的焊工资质应覆盖产品范围,其焊工证书在有效期内。 4、焊接材料 返修焊接所使用焊接材料与正式焊接所使用的焊接材料规格、型号(牌号)相同。焊丝应有符合EN10204中3.1要求的质量证明书,焊丝包装须有“CE”或“U”标识。 5、焊接设备 返修焊接所使用的设备应完好。 6、环境要求 6.1 返修焊接场地应干净、整洁; 6.2 返修焊接场地温度不低于5℃,湿度不大于75%;温度低于5℃的情况下,对焊接部位进行预热; 7、焊缝返修范围 7.1 焊缝缺陷处于工艺位置时允许补焊。

8、缺陷焊缝处理 8.1 对于形状缺陷焊缝,可用打磨方法去除缺陷,是焊缝形状达到规定要求;若打磨超过允许限度时,应进行补焊; 8.2 对于需要焊补的焊缝,使用磨削方法清除焊缝缺陷,并将缺陷清除干净; 8.3 对于裂纹、气孔等局部缺陷,焊缝金属清理须足够深和长,以去掉所有缺陷。坡口侧面和端部的地面到表面应有一定的锥度,坡口的宽度和外形应足以进行重新焊接; 8.4 对于全修补焊缝,清除所有缺陷焊缝,焊缝坡口外形和尺寸应符合原始焊缝的规定要求; 8.5 为确认焊缝缺陷是否清除干净,可用无损探伤方法检验。 9、施焊 9.1 对于焊缝缺陷返修,使用与正式焊相同的焊接工艺方法、焊接工艺规程,特别情况下可以经客户同意后改变焊接工艺方法。 9.2 对于一般焊缝缺陷,主要采用手工 10、焊缝处理 10.1 对补焊处接头或焊缝进行打磨,使所补焊缝与其相临焊缝平滑过渡。 11、返修焊缝检验 11.1 外观检验 在所有必要的修补或补救措施之后,按原检验方案进行检验。 11.2 内部检验 内部检验方法与原焊缝检验方法相同。 12、焊缝返修次数 焊缝返修次数不宜超过2次,第三次对焊缝补焊时,需要用无损探伤方法对焊缝外观、内部进行无损检测,焊缝表面和内部缺陷不得超过允许限度,超过允许限度时,该条焊缝所连接部件报废。 13、记录 焊缝返修补焊时,填写焊缝返修记录(见下表)。

焊口返修措施.

一、工程概况 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300MW低热值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工程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双龙镇西峪村。厂址北紧邻沮河;靠黄畛公路。本工程系新建工程,建设规模为2×300MW循环流化床、亚临界参数,单轴、中间再热、双缸双排汽、空冷凝汽式汽轮机组。、直接空冷汽轮发电机组,不再扩建。汽轮机组系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的NZK300-16.7/ 537/5,37型汽轮机。 设计单位:陕西省电力设计院 制造单位: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西北电力建设监理公司 1.1锅炉管道简述 #2机组焊口包括省煤器系统管道、水冷壁系统管道、再热器系统管道、过热器系统管道、旋风分离器系统、附属管道以及汽机四大管道、中低压管道、油管道和铝母线管道等焊接。材质主要为:Q235-B、20、20G、SA-106C、SA-210C、16Mn、15CrMoG、12Cr1MoVG、15NiCuMoNb5-6-4(WB36), 10CrMo910、SA-213T91、SA-335P91、0Cr18Ni9、1Cr18Ni9Ti。焊接材料主要为:E4303;TIG-J50,E5015;ER80S-G,E9018-G;TIG-1CM(R30),TR-307;TIG-1CMV(R31),TR-317;TIG-2CM(R40),TR-407;TGS-9CB,E9018-B9;TGS-308等焊材。 1.2主要质量缺陷情况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的焊口主要缺陷类型类型为气孔、咬边、未熔合、夹渣、裂纹、等情况。 1.3缺陷产生原因分析 影响焊口质量的好坏主要有焊接工艺选择、焊接材料的选用、焊材的烘烤、焊接设备、焊工操作技能、施焊环境条件以及操作者责任心等都会影响焊接缺陷。 根据焊口缺陷种类、形态及分布等情况和焊接工艺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制定出合理的返修方案。若是工艺原因,在焊接过程中应注意适当调整焊接规范参数或工艺措施;若是操作原因,则应在返修中提醒焊工纠正、避免重复错误的。假若是材料原因,应在焊材烘烤、氩气纯度等方面考虑分析。在返修过程中,质检员或技术员应侧重注意对缺陷挖除过程中的指导及补焊过程的监督。 常见缺陷原因如下: A、气孔产生原因分析

常用焊缝检测方法

常用焊缝检测方法 常用焊缝检测方法 常用焊缝无损检测方法: 1.射线探伤方法(RT)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射线探伤方法是利用(X、γ)射线源发出的贯穿辐射线穿透焊缝后使胶片感光,焊缝中的缺陷影像便显示在经过处理后的射线照相底片上。主要用于发现焊缝内部气孔、夹渣、裂纹及未焊透等缺陷。焊缝检测方法 2.超声探伤(UT) 利用压电换能器件,通过瞬间电激发产生脉冲振动,借助于声耦合介质传人金属中形成超声波,超声波在传播时遇到缺陷就会反射并返回到换能器,再把声脉冲转换成电脉冲,测量该信号的幅度及传播时间就可评定工件中缺陷的位置及严重程度。超声波比射线探伤灵敏度高,灵活方便,周期短、成本低、效率高、对人体无害,但显示缺陷不直观,对缺陷判断不精确,受探伤人员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影响较大。例如:HF300,HF800焊缝检测仪等 3.渗透探伤(PT) 当含有颜料或荧光粉剂的渗透液喷洒或涂敷在被检焊缝表面上时,利用液体的毛细作用,使其渗入表面开口的缺陷中,然后清洗去除表面上多余的渗透液,干燥后施加显像剂,将缺陷中的渗透液吸附到焊缝表面上来,从而观察到缺陷的显示痕迹。液体渗透探伤主要用于:检查坡口表面、碳弧气刨清根后或焊缝缺陷清除后的刨槽表面、工卡具铲除的表面以及不便磁粉探伤部位的表面开口缺陷。焊缝检测方法

4.磁性探伤(MT) 利用铁磁性材料表面与近表面缺陷会引起磁率发生变化,磁化时在表面上产生漏磁场,并采用磁粉、磁带或其他磁场测量方法来记录与显示缺陷的一种方法。磁性探伤主要用于:检查表面及近表面缺陷。该方法与渗透探伤方法比较,不但探伤灵敏度高、速度快,而且能探查表面一定深度下缺陷。例如:DA310磁粉探伤等焊缝检测方法 其他检测方法包括:大型工件金相分析;铁素体含量检验;光谱分析;手提硬度试验;声发射试验等。

不合格焊缝返修返工作业规范.doc

不合格焊缝返修返工作业规范 1、目的 为防止不合格的焊缝没有按规定程序和方法进行处理,通过建立并实施对不合格焊缝处理的文件化程序,加强对焊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焊接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从事焊接作业的焊工、焊接操作工、焊接组长和焊接检验人员。 3、引用标准 3.1 公司《焊接质量管理手册》 3.2 公司《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3.3 公司《纠正与预防改善措施管理程序》 4、术语 4.1 不合格焊缝:是指没有满足某个规定要求的焊缝。 4.2 返修:局部焊缝中存在超标缺陷时,用局部挖补的方法进行修复,使其满足规定或预期的使用要求的过程。返修是处理不合格焊缝的一种类型。 4.3 返工:对那些性能已无法满足要求或焊接缺陷过于严重以致局部修理不经济或不能保证质量的焊缝进行割除、清理后重新焊接,使其满足规定要求的过程。返工是处理不合格焊缝的一种类型。 4.4 报废:指存在于焊缝中的缺陷过于严重,采取返工方式已不能保证其焊缝质量满足规定要求,而将该焊缝连同工件一起不再用作产品中去的一种处理方式。 5、不合格焊缝的范围 5.1 错用焊接材料的焊缝; 5.2 焊缝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焊缝; 5.3 违反焊接工艺规程施焊的焊缝; 5.4 无资格证书而上岗的焊工施焊的焊缝; 5.5 按不符合要求或已作废的焊接工艺文件施焊的焊缝。 6、不合格焊缝的控制程序 6.1 标识:通过外观、尺寸或无损探伤检查出的不合格焊缝要及时在工件上作出标志,以方便识别。 6.2 记录:将不合格焊缝的范围以及存在于不合格焊缝中的缺陷位置、缺陷类型记录于《焊接质量检验记录》表中。 6.3 隔离:确认不合格焊缝的范围,将不合格焊缝与合格焊缝的工件分开存放,固定构件

不合格焊缝返修返工作业规范

不合格焊缝返修返工作业规范 1、目的为防止不合格的焊缝没有按规定程序和方法进行处理,通过建立并实施对不合格焊缝处理的文件化程序,加强对焊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焊接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从事焊接作业的焊工、焊接操作工、焊接组长和焊接检验人 员。 3、引用标准 公司《焊接质量管理手册》公司《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公司《纠正与预防改善措施管理程序》 4、术语不合格焊缝:是指没有满足某个规定要求的焊缝。返修:局部焊缝中存在超标缺陷时,用局部挖补的方法进行修复,使其满足规定或预期的使用要求的过程。返修是处理不合格焊缝的一种类型。 返工:对那些性能已无法满足要求或焊接缺陷过于严重以致局部修理不经济或不能保证质量的焊缝进行割除、清理后重新焊接,使其满足规定要求的过程。返工是处理不合格焊缝的一种类型。 报废:指存在于焊缝中的缺陷过于严重,采取返工方式已不能保证其焊缝质量满足规定要求,而将该焊缝连同工件一起不再用作产品中去的一种处理方式。 5、不合格焊缝的范围 错用焊接材料的焊缝;焊缝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焊缝;违反焊接工艺规程施焊的焊缝;无资格证书而上岗的焊工施焊的焊缝;按不符合要求或已作废的焊接工艺文件施焊的焊缝。 6、不合格焊缝的控制程序标识:通过外观、尺寸或无损探伤检查出的不合格焊缝要及时 在工件上作出标志,以方 便识别。 记录:将不合格焊缝的范围以及存在于不合格焊缝中的缺陷位置、缺陷类型记录于《焊接质量检验记录》表中。 隔离:确认不合格焊缝的范围,将不合格焊缝与合格焊缝的工件分开存放,固定构件中的不合格焊缝则应做好明显的标记,以区别于合格焊缝。 评价:由指定人员对不合格焊缝的形成原因及危害程度作出分析。 处置:根据评价对不合格焊缝作出处理,并监督实施。 7、不合格焊缝处理程序 返修当焊接接头存在不允许的缺陷时,应进行分析,找出原因,焊接组长制定措施由施焊人员实施返修。

焊缝探伤超声波探头的选择方案参考

编号被测工件厚度选择探头和斜率14 —5mm6< 6 K3 不锈钢: 1.25MHz 铸铁: 0.5— 2.5 MHz 普通钢:5MHz 26—8mm8< 8 K3 39—10mm9< 9 K3 411 —12mm9< 9 K 2.5 513—16 mm9< 9 K2 617—25 mm13< 13 K2 726—30 mm13< 13 K 2.5 831 —46 mm13< 13 K 1.5 947—120 mm13< 13( K—2K1) 10121—400 mm18< 18 ( K—2K1) 20 X 20 ( K—K1)

超声波探伤在无损检测焊接质量中的作用 焊缝检验方法: 1, 外观检查. 2, 致密性试验和水压强度试验. 3, 焊缝射线照相. 4, 超声波探伤. 5, 磁力探伤. 6, 渗透探伤.关于返修规定: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总之要力争减少返修次数在厂房建设及设备安装中大量使用钢结构,钢结构的焊接质量十分重要,无损检测是保证钢结构焊接质量的重要方法。 无损检测的常规方法有直接用肉眼检查的宏观检验和用射线照相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等仪器检测。肉眼宏观检测可以不使用任何仪器和设备,但肉眼不能穿透工件来检查工件内部缺陷,而射线照相等方法则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仪器或设备来进行检测,既可以检查肉眼不能检查的工件内部缺陷,也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至于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无损检测,这需根据工件的情况和检测的目的来确定。 那么什么又叫超声波呢?声波频率超过人耳听觉,频率比20 千赫兹高的声波叫超声波。用于探伤的超声波,频率为 0.4-25兆赫兹,其中用得最多的是1 -5兆赫兹。利用声音来检测物体的好坏,这种方法早已被人们所采用。例如,用手拍拍西瓜听听是否熟了;医生敲敲病人的胸部,检验内脏是否正常;用手敲敲瓷碗,看看瓷碗是否坏了等等。但这些依靠人的听觉来判断声响的检测法,比声响法要客观和准确,而且也比较容易作出定量的表示。由于超声波探伤具有探测距离大,探伤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到现场探伤,检测速度快,而且探伤中只消耗耦合剂和磨损探头,总的检测费用较低等特点,目前建筑业市场主要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检测。下面介绍一下超声波探伤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接到探伤任务后,首先要了解图纸对焊接质量的技术要求。目前钢结构的

压力管道焊接返修工艺

压力管道焊接返修工艺--通用型 管道焊接焊缝返修工艺 (一)适用范围: 1、产品对象:XXXXXX工程XXX工段压力管道焊接焊缝经无损检测发现超标缺陷,需要进行返修的各种焊缝。 2、焊接方法: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电弧焊盖面。 3、焊接坡口:用碳弧气刨加工方法,将返修缺陷部位,刨出“U”形坡口。 4、焊条及焊丝的选择:与焊接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相同。 (二)返修焊缝无损检测要求: 1、探伤室按相关要求进行检测,经评定符合JB4730-94标准后方可认为合格,凡经检测不符合标准的焊缝均应进行返修。 其中:(1)对要求100%检测的管道焊缝,应一次性作全部焊缝的无损检测,凡不符合标准的焊缝应进行返修。 (2)对要求局部5%检测的管道焊缝,当发现焊缝存在超标缺陷时,除对不合格焊缝进行返修外,还需要对该焊工焊接的焊缝改为10%的比例进行检测。 (3)返修焊缝重复检测的等级标准和评定方法,按原来焊缝相同并作好原始记录。 (三)返修要求: 1、返修缺陷标记:应由负责无损检测的人员,按检测标记规则,在焊缝上标注具体的缺陷部位和缺陷名称、数量,并做好原始记录。

2、返修次数及其手续: (1)同一部位的返修次一般为二次,每次返修前由探伤室填写“焊缝返修单”,注明返修原因,制定返修措施,经焊接责任人签字后送焊接检验员转探伤室,焊接返修工艺可参照本工艺有关“焊接操作顺序和技术要求”内容实施。 (2)需要进行第三次返修的焊缝,除由探伤室填写“焊缝返修单”注明返修原因,制订返修措施,并经焊接责任人签字之外必须经公司技术负责人批准,并根据第三次返修的具体缺陷和原因,由焊接责任人编制专用返修工艺。 (3)所有焊缝返修单,均由探伤室统一保存归档。 (4)返修的焊缝,应由该焊缝原来焊接的持证焊工进行。 (5)对重大缺陷的焊缝返修(例如:连续密集气孔、连续裂纹、连续未焊透、衬条烧穿等)必须经焊接责任人同意,并作现场指导。(6)有热处理要求的容器,焊缝返修应在热处理前进行。 (四)焊缝返修焊接操作顺序和技术要求: 1、准备工作: (1)负责返修的焊工,在返修前应详细检查和弄清楚焊缝缺陷的名称、数量、范围,正确判断缺陷位置,初步定出返修焊缝的方法。(2)穿好防护用品,准备好碳弧气刨的电源、碳棒及所有工具。2、碳弧气刨: (1)用碳弧气刨方法,清除缺陷部位的焊缝金属,在气刨时应随时观察缺陷的部位和深度,必要时可延伸气刨的长度与方向位置,直至

焊缝返修方案(吸收塔焊缝返修)

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热电厂烟气脱硫扩能及隐患治理项目 吸 收 塔 焊 缝 返 修 方 案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陕西航天机电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范围 本方案规定了双相不锈钢吸收塔焊缝返修过程中焊工应具备的资格,焊缝缺陷返修的焊接工艺等。 本方案适用于奥氏体不锈钢复合板、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塔类容器、压力容器焊缝缺陷的返修。 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石油化工不锈钢复合钢焊接规程》SH/T3527-1999 《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G Z6002-2010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NB/T47003.1-2009 《承压设备用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4-2011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NB/T47015-2011 《承压设备产品力学性能检验》NB/T47016-2011 《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NB/T47018-2011 《压力容器用爆炸复合板第一部分》NB/T47002.1-2009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NB/T47013.1-NB/T47013.5-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4730-2005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12 陕西航天机电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部《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3.主要返修方案 3.1焊前准备 3.1.1焊接工艺评定 吸收塔现场制作的过程中对吸收浓缩塔的焊接进行了多次的试验和论证,本次返修依然采用当时所做的焊接工艺评定。 3.1.2焊工资格的审查

焊缝返修及母材缺陷补焊管理制度

焊缝返修及母材缺陷补焊管理制度 1 主题内容 本制度对焊缝返修工艺的编制和审批、返修程序和质量控制作出了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压力管道元件焊接接头返修及母材缺陷补焊的控制。 3 控制要求 3.1 无损检测发现焊接接头或母材有超标缺陷需要返修时,由探伤室开具《焊缝返修通知单》(表WS-03)将缺陷存在部位在产品上标注出来。注明返修的部位、缺陷的性质、位置、返修次数。 3.2 返修前,焊接工艺人员应根据返修通知单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制定返修方案。 一、二次返修由焊接工艺员编制表HJ-12《焊缝返修工艺卡》试件压力管道元件制造检验流转卡,打上材质编号、试件编

号及焊工钢印。焊接热处理责任人审核,超次返修由焊接热处理责任人制订返修方案,经质量保证工程师批准方可进行返修。 3.3 返修前应编制详细的返修工艺,焊缝返修工艺必须是评定合格的工艺。返修工艺至少应包括缺陷产生的原因;避免再次产生缺陷的技术措施;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返修焊工的指定;焊接材料的牌号及规格等。返修工艺应经焊接热处理责任人审核。施焊时要有详细的返修记录。 3.4同一部位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三次及以上的返修,返修工艺卡应经质保工程师批准,并应将返修次数、部位、返修后的无损检测结果和质保工程师批准手续记入压力管道元件质量证明书的产品制造变更报告中。 3.5 返修应彻底清除焊接缺陷,修整出合适的坡口,由指定的焊工按返修工艺卡进行返修。返修后应修磨焊缝外观使其与其它焊缝外观均匀一致,经检查员检查合格后合格后出具表HJ-13《返修后外观检验合格通知单》及表JY-02《探伤委托单》交探伤室,用原探伤方法进行探伤检查。

焊缝质量检测方法

一外观检验 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是否有缺陷,如咬边、烧穿、未焊透及裂纹等,并检查焊缝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二密封性检验 容器或压力容器如锅炉、管道等要进行焊缝的密封性试验。密封性试验有水压试验、气压试验和煤油试验几种。 1水压试验水压试验用来检查焊缝的密封性,是焊接容器中用得最多的一种密封性检验方法。 2气压试验气压试验比水压试验更灵敏迅速,多用于检查低压容器及管道的密封性。将压缩空气通入容器内,焊缝表面涂抹肥皂水,如果肥皂泡显现,即为缺陷所在。 3煤油试验在焊缝的一面涂抹白色涂料,待干燥后再在另一面涂煤油,若焊缝中有细微裂纹或穿透性气孔等缺陷,煤油会渗透过去,在涂料一面呈现明显油斑,显现出缺陷位置。 三焊缝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 1渗透检验渗透检验是利用带有荧光染料或红色染料的渗透剂的渗透作用,显示缺陷痕迹的无损检验法,常用的有荧光探伤和着色探伤。将擦洗干净的焊件表面喷涂渗透性良好的红色着色剂,待渗透到焊缝表面的缺陷内,将焊件表面擦净。再涂上一层白色显示液,待干燥后,渗入到焊件缺陷中的着色剂由于毛细作用被白色显示剂所吸附,在表面呈现出缺陷的红色痕迹。渗透检验可用于任何表面光洁的材料。 2磁粉检验磁粉检验是将焊件在强磁场中磁化,使磁力线通过焊缝,遇到焊缝表面或接近表面处的缺陷时,产生漏磁而吸引撒在焊缝表面的磁性氧化铁粉。根据铁粉被吸附的痕迹就能判断缺陷的位置和大小。磁粉检验仅适用于检验铁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处的缺陷。 3射线检验射线检验有X射线和丫射线检验两种。当射线透过被检验的焊缝时,如有缺陷,则通过缺陷处的射线衰减程度较小,因此在焊缝背面的底片上感光较强,底片冲洗后,会在缺陷部位显示出黑色斑点或条纹。X射线照射时间短、速度快,但设备复杂、费用大,穿透能力较丫射线小,被检测焊件厚度应小于30mm。而丫射线检验设备轻便、操作简单,穿透能力强,能照投300mm的钢板。透照时不需要电源,野外作业方便。但检测小于50mm以下焊缝时,灵敏度不咼。 4超声波检查超声波检验是利用超声波能在金属内部传播,并在遇到两种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原理来检验焊缝内部缺陷的。当超声波通过探头从焊件表面进入内

厚板焊缝返修方案

厚板焊缝返修方案 焊接是安装工程中一项比较重要的工序,焊接接头的存在会直接危及整个结构的质量及 安全运行。因此,将焊接接头缺陷尽量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是每个焊接操作人员及工程管 理人员应尽的责任。 一、常见缺陷原因分析 常见的焊接接头缺陷主要有咬边、焊瘤、凹坑、夹渣、根部未焊透、未熔合和裂纹及裂 缝等。 1、外观缺陷 (1)咬边 咬边是指沿着焊趾,在母材部分形成的凹陷或沟槽,它是由于电弧将焊缝边缘的母材熔 化后没有得到熔敷金属的充分补充所留下的缺口。咬边最大的危害是损伤了母材,使母材有 效截面减小,也会引起应力集中。产生咬边的主要原因是电弧热量太高,即电流太大,运条 速度太小所造成的。焊条与工件间角度不正确,摆动不合理,电弧过长,焊接次序不合理等 都会造成咬边。 (2)焊瘤 焊缝中的液态金属流到加热不足未熔化的母材上或从焊缝根部溢出,冷却后形成的未与 母材熔合的金属瘤即为焊瘤。焊瘤主要是由于焊接电流过大或焊接速度过慢引起的,它的危 害是焊瘤处易应力集中且影响整个焊缝的外观质量。 (3)凹坑 凹坑指焊缝表面或背面局部的低于母材的部分。 凹坑多是由于收弧时焊条(焊丝)未作短时间停留造成的(此时的凹坑称为弧坑),仰立、横焊时,常在焊缝背面根部产生内凹。 凹坑减小了焊缝的有效截面积,弧坑常带有弧坑裂纹和弧坑缩孔。 (4)未焊满 未焊满是指焊缝表面上连续的或断续的沟槽。填充金属不足是产生未焊满的根本原因。焊条过细,运条不当等会导致未焊满。 (5)其他表面缺陷: ①成形不良 指焊缝的外观几何尺寸不符合要求。有焊缝超高,表面不光滑,以及焊缝过宽,焊缝向 母材过渡不圆滑等。 第1页/共5页

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1适用范围 本守则规定了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焊接接头返修的技术要求及工艺管理; 本守则适用于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制造过程中的焊接接头返修; 2引用标准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 3技术要求 3.1材料要求 a符合GB3531、GB713、GB/T711、GB4237、GB/T14976的钢板及无缝钢管等标准; b符合GB/T5117、GB/T14957、GB/T5293、GB/T12470的焊条、焊丝及埋弧焊用焊剂; 3.2焊工要求 a指定专人担任返修焊工,并按《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进行考试,取得相应项目的焊工合格证; b返修焊工应了解产品图样及焊接接头返修方案中的有关技术要求; c返修焊工必须在接到焊缝返修单后,方可根据返修工艺要点进行返修,并做好焊接接头返修记录; d建立返修焊工的技术档案,检查部门根据返修记录计算年平均一次返修合格率; 3.3焊接接头返修用设备及工装 a设置焊接接头返修专用焊机,配备电流表、电压表并定期检定; b配备手工碳弧气刨枪、砂轮机、角向磨光机、扁铲、压缩空气管道或空气压缩机; c配备适用于焊接接头返修的工装,如滚轮架、螺纹支撑等; 3.4焊缝缺陷种类、位置及尺寸的标定; 返修前,根据焊缝射线照相评定记录,在焊缝上标出缺陷的种类及位置;缺陷尺寸标注在缺陷种类之后,球形气孔、夹渣注明直径;条形气孔、夹渣注明长度与宽度;链条状未焊透、未熔合、裂纹注明长度(见图1); 图1 3.5焊缝缺陷的清除 3.5.1刨除缺陷前,返修焊工可查看射线照相底片,以判断缺陷的深度; 3.5.2清除方法可采用碳弧气刨或机械磨削: a采用碳弧气刨清除缺陷时,应按《碳弧气刨工艺守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并根据已标定的焊缝缺陷位置,刨除全部焊缝缺陷; b采用机械方法清除缺陷时,可用角向磨光机、砂轮机、扁铲等工具; 3.5.3对缺陷的清除是否彻底有怀疑时,可在返修焊前进行照相验证; 3.6刨槽形状及要求 a刨槽长度L根据已标定的缺陷长度尺寸,在刨除中至少向缺陷两端各延长20mm,刨槽两端的斜度应小于15°,且圆滑过渡;当相邻两刨槽的间距E小于5δ(板厚)时,可以将两刨槽连接在一起;若刨槽深度不同时,应刨成斜度小于15°的缓坡;刨槽深度H及宽度B与缺陷位置及选用碳棒直

焊缝返修方案

黄河特大桥 钢管拱焊接返修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目录 一、编制目的 (1) 二、焊缝返修质量控制流程 (2) 三、焊缝要求 (1) 四、焊缝返修的一般规定 (2) 五、焊缝返修的措施 (4) 六、返修记录保管 (8) 七、安全注意事项 (8) 附:焊缝无损检测清册 (8)

一、编制目的 黄河特大桥焊接施工中为明确焊缝修磨和返修以及超标缺陷的修补方法制定本方案以满足施工要求。 二、焊缝要求 所有焊缝应待焊缝金属冷却后进行外观检查,所有焊缝不得有裂纹、未熔合、焊瘤、气孔、咬边、烧穿、夹渣、未填满弧坑及漏焊等缺陷。焊缝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三、焊缝返修质量控制流程 焊缝经外观检测或无损检测不合格,应进行焊缝返修。 焊接完成→焊缝质量外观检查(报检)→焊缝无损检测(自检、报检)→发现不合格焊缝→标记焊缝缺陷位置和深度→焊缝清理至缺陷深度(报检)→观察缺陷→分析原因→清除缺陷(报检)→采取相应措施(报检)→进行返修(做好返修记录、报检)→焊缝检测合格后→第三方焊缝无损检测 四、焊缝返修的工艺要求 1、对焊脚尺寸、焊波或余高等超出表1的上限值的焊缝进行砂轮修磨。 2、对焊缝不超差的咬边(小于1mm)应进行砂轮机修磨,超差的咬边或焊脚尺寸不足时,应进行补焊。 3、应根据无损检测确定的缺陷位置、深度,用砂轮打磨或碳弧气刨清除缺陷。缺陷为裂纹时,碳弧气刨应在裂纹两端钻止裂孔并清除裂纹及两端各50mm长的焊缝或母材长度。 4、清除缺陷时应将刨槽四个侧面加工成角度大于10度的坡口,并修正表面,磨除气刨渗碳层。 5、焊补时,应在坡口内引弧,熄弧时应填满弧坑,多层焊的焊层接口应错开,焊缝长度不小于100mm;当焊缝长度大于500mm时,

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题

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工艺卡编号:XXXXX 月日审核人(资格

工艺题解析 某化工厂工艺管道B1焊缝应进行100%射线检测(管道不能拆卸),周围无障碍无阻挡,按JB/T4730-2005标准Ⅱ级验收,规定编制工艺卡。 1、管道规格:φ377×8 材质:12CrMo 图号:工制-2315。 2、焊缝采用:氩弧焊打底,手工焊盖面,余高2mm 3、现有定向X射线机一台,曝光曲线见下图一。Ir-192γ射线机一台 (初始活度为80Ci,现已刚到一个半衰期),曝光曲线见下图二。 4、胶片:天津Ⅲ型、Ⅴ型(规格:300×80、360×80、360×120)曝光曲线 图一

图二 1)透照方式选择:管道不能拆卸,不能实现单壁透照,采用源在外双壁单影法透照。 射线机型号:XXQ2505 胶片:天津Ⅲ型 增感屏:Pb0.03mm ×2 焦距:700mm 显影:20℃ 5min.(槽式) 底片黑度:D =3.0

2)透照厚度:W=8×2=16mm 3)射线机选择:∵W=16mm ∴选择X射线机,Ir-192γ射线机JB/T4730规定≥20mm。 4)像质计与像质计灵敏度:∵W=16 mm,双壁单影透照,像质计置于胶片侧,查JB/T4730表七应识别像质计丝号为12号,宜选FeⅢ型。5)胶片与增感屏:X射线透照宜选天津Ⅲ型,增感屏前后均为0.03mm。6)焦距:D0+140+2=519≈520mm (140为2005靶到窗口距离)。7)透照次数与一次透照长度:按JB/T4730表三规定,K值可取1.2,则T/D0=8/377=0.0213 D0/F=377/520=0.725 查JB/T4730图D.6为四张8)胶片规格:360×80(mm) 9)曝光时间确定:JB/T4730规定,焦距=700mm时,曝光量≥15mA.min 因为:I.t1/F21= I.t2/F22 得:15/7002=E X/5202 E X=15×(520/700)2=8.2785(mA.min) t=8.2785÷5≈1.66min 10)查管电压:从曝光曲线上查W=16mm E=15 mA.min对应的Kv 值为170 Kv。 11)底片黑度:从曝光曲线可知,按此曝光焊缝区域黑度值应为3.0,JB/T4730规定底片黑度应控制在2.0-4.0范围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