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

1.血液的组成

构成血液的成分有液态的血浆以及各种血细胞。 血液????? (55%) (45%)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2.血浆及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功能

例1 (临沂中考)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是某同学对图中的血细胞所作的描述,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 .在人受伤时,细胞①会释放使血液凝固的物质,形成凝血块而止血

B .细胞②没有细胞核,数量过多时,人体可能患炎症

C .细胞③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因含丰富血红蛋白而使血液呈现红色

D .细胞①能够运输氧气,当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高原的初期,该细胞数目会增

心脏和血管

1.心脏

说明从血管与心脏的连接看,动脉与心室相连,静脉与心房相连,可以简单地记忆为“室连动,房连静”;心脏的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可简单地记为“上房下室”。

2.血管

人体中血管的类型及其特点见下表:

例2下列关于人体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图中血管a表示的是动脉,流淌的是动脉血

B.血管b管壁薄,流速快,红细胞单行通过

C.动脉血管内有动脉瓣,静脉血管内有静脉瓣

D.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血液循环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血液在一次完整

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________,因此,血液循环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体循环的路线:

组织细胞

氧和养料↑↓二氧化碳等废物

左心室→______→各级动脉→全身各器官________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的路线:

右心室→肺动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心房

氧气↑↓二氧化碳

肺泡

人体通过血液循环,能不断地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运送到全身的各个组织器官,并将组织器官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以保证人体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说明体循环和肺循环这两条循环途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组成人体的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血液经体循环后,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为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血液经肺循环后,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例3如图是人体的血液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B.图中实线为体循环路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若②为小肠,则血液流经②后,营养物质减少

D.若②为肾脏,则血液流经②后,尿素和氧气明显减少

毛细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情况

例4(菏泽中考)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绘出如图简图。该同

学判断出B处是毛细血管,其依据是()

A.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B.毛细血管两端连着动脉

C.毛细血管两端连着静脉

D.毛细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快

体内物质的变化情况

例5如图所示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某种物质(或量)Y依次经过Ⅰ、Ⅱ、Ⅲ三种结构(或时间段)时含量(或速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此曲线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若Y表示血液中的氧气,则Ⅱ为肺部毛细血管

B.若Y表示血液中的葡萄糖,则Ⅲ为小肠静脉

C.若Y表示栽有大量植物的某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则Ⅱ表示从早上到晚上的时间D.若Y表示栽有大量植物的某温室内氧气浓度,则Ⅱ表示从早上到晚上的时间

例6(无锡中考)如图为血液流经某机构B的示意图,请回答:

(1)若B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则A血管是______脉,C血管是______脉。

(2)若B为毛细血管网,当A中流静脉血,C中流动脉血时,B是______(填“组织处”或“肺泡处”)的毛细血管网。

(3)若B是臀大肌处的毛细血管网,则A血管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关于人体血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输血时血型不合血小板会凝集成团

B.三种血细胞中,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

C.红细胞的体积比白细胞大

D.红细胞能吞噬病菌

2.(济宁中考)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DNA比对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99.99999%。若某次鉴定材料仅为血液,你认为应选用()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红蛋白

3.人体的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使得体内复杂多变的生理功能得以实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左心室壁最厚,心肌发达,可以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C.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各静脉内都有瓣膜,保证血液不能倒流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4.如图是利用人的手臂进行的一个实验,图中“Z-Y”是一段静脉。据图回答问题:

第4题图

(1)如图中(1a)用橡皮管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中(3a)所述,放开手指后,血管Z-Y段是否会充满血液?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能证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用下面的句子说明你的推论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加箭头方式)。

①松开手指A,手指B仍压住Y点

②将手指A由Y推向Z

③由此推断静脉中有静脉瓣

④可以防止血液回流到Z-Y段

⑤观察到Z-Y段的血液被推走

⑥观察到Z-Y段没有血液

参考答案

【要点详解】知识点1:血浆血细胞

养料废物细胞核氧二氧化碳无细胞核止血凝血例1D知识点2:左心室弹性一层上皮细胞最慢例2D知识点3:两次体循环肺循环主动脉毛细血管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例3D

【易错点拨】例4A例5C

【综合应用】例6(1)肺静主动

(2)肺泡处(3)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

【巩固提升】1.B 2.B 3.C

4.(1)阻挡血液流回心脏(2)不会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静脉瓣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血液是只能从远心端(Y)流向近心端(Z)(3)静脉中有静脉瓣,静脉瓣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②→⑤→①→⑥→③→④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测试题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可以看见的是() A红细胞和血小板B白细胞和血小板C 血小板D 红细胞和白细胞 2. 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A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B 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C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D 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 3. 铁是合成下列哪种物质时不可缺少的原料() A胆汁B血浆蛋白C血红蛋白D组成人体细胞的蛋白质 4. 小亮经血液检查,发现他的红细胞个数偏少。小亮可能

A贫血遗传病C 扁桃体发炎 D 缺钙 5. 动脉出血要比静脉出血危险,其原因是()A含更多的养料和氧气 B 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大 C含有更多白细胞和抗体D 无含氮的废物和二氧化碳 6 .血液是红色的,它与血液中的什么细胞有关()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D 血浆 7 .贫血是指() A人体内的血量过少B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过少 C血液中的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过少D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8 .静脉的作用是收集血液返回心脏,下列静脉的特点中与防止血液倒流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主要是 ()

A与心脏相通B管壁薄而弹性小C管腔大,其内表面有静脉瓣D

与动脉伴行A内径小,血流速度快,便于物质交换B管壁厚,破损时血液 9 .四川汶川地震后,许多健康公民积极无偿献血。医生在给他们抽血时,针刺人的血管是() A主动脉B 毛细血管 C 静脉D 体动脉 10 .某同学得了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 验结果中会高于正常值的是() A 血浆 B 红细胞 C 白细胞 D 血小板 11.人体血液只能按照一个方向流动,不能倒流。下述心脏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A左心室T左心房T主动脉 B 右心室T右心房T肺动脉 C右心房T右心室T肺动脉 D 右心房T左心室T主动脉12 .血液中含水量最多并且与体内的物质运输有关的成分是 喷射而出 C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D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慢,便 于进行物质交换 14. 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鲜内血液流动 时所观察到的情况。能正确表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是 () A a、b、c B a 、c、b C c、b、a D c、a、b 15. 下面对静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运输静脉血的血管B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C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D 有利于血液与 A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血浆 13. 下列叙述中,属于人体毛细血管特点的是(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 16. 把体循环和肺循环连通在一起的器官是()

物质运输的载体教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物质运输的载体教学过程环节及情境创设中中心镇台县王庙山(东 省鱼盛红梅) https://www.doczj.com/doc/509316401.html,/submission/she ngwu/6041911 物质运输的载体》是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的第一节,人从生《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到生物圈中,都必须物圈中获取食物和氧气,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血液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循环系我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设统的基础,本节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其中新课学习主要是通过第二个环节中的四个活动来完计了四个环节,成的,敬请指导老师和专家指点。教学过程环节设计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分钟)1.多媒体展示“白求恩大夫为战士输血的图片”,让学生讲述白求恩“由此可见血液对人大夫为八路军战士输血的故事。我接着导入陈述:类有重要意义,那么,血液有什么作用呢?它的成分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运输的载体》,一起来认识人体内物质运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血液。”又不能解释清楚的问题创设情景,利用学生熟悉的故事,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35分钟)参

与活动,探究新知(2. 获取真知观察思考活动一会就学生结合平时的生活体验,⑴首先让学生畅谈对血液的认识,血液的颜色、出血状况、化验抽血等畅谈自己对血液的认识。我在学生畅谈后告诉学生,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了解血液的成分和功能。⑵接着我开始做演示实验“观察加入抗凝剂的血液”。让学生带着三个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问题观察思考:加入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什么现象?血液有几部分组成?为什么说血液是流动的组织?⑶学生分成四组,对问题进行讨论,展开组内互动。讨论后填写《导学案》中的观察报告。 ⑷最后各组推荐一位代表汇报观察结果。 设计情境和意图:结合学生平时对血液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充分交流对血液的认识,了解血液的颜色和状态,引发问题,然后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观察、思考、讨论得到答案,这是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的过程。 活动二自己动手分组实验 ⑴按照课本实验的要求,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图片,辨认红细胞、白细胞,并比较它们的形态特点和数量,将观察到的结果填写在《导学案》中的探究实验报告中。⑵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观察到的结果,最后各组推荐一位发言人以接力的形式明确成果。⑶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教师及时用多媒体展示电镜下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状图片。⑷学生汇报后,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46页的内容,并观看血液的科教视频,探究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在探究红细胞功能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了解红细胞功能的

第四单元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测试题

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可以看见的是( ) A 红细胞和血小板 B 白细胞和血小板 C 血小板 D 红细胞和白细胞 2.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 A 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 B 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 C 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 D 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 3.铁是合成下列哪种物质时不可缺少的原料() A胆汁 B血浆蛋白 C血红蛋白 D组成人体细胞的蛋白质 4.小亮经血液检查,发现他的红细胞个数偏少。小亮可能得的病症是() A贫血 B遗传病 C扁桃体发炎 D缺钙 5.动脉出血要比静脉出血危险,其原因是() A 含更多的养料和氧气 B 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大 C 含有更多白细胞和抗体 D 无含氮的废物和二氧化碳 6.血液是红色的,它与血液中的什么细胞有关?()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7.贫血是指() A人体内的血量过少 B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过少 C血液中的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过少 D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8.静脉的作用是收集血液返回心脏,下列静脉的特点中与防止血液倒流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主要是( ) A与心脏相通 B管壁薄而弹性小 C管腔大,其内表面有静脉瓣 D与动脉伴行 9.四川汶川地震后,许多健康公民积极无偿献血。医生在给他们抽血时,针刺人的血管是() A 主动脉 B 毛细血管 C 静脉 D 体动脉 10.某同学得了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中会高于正常值的是() A 血浆 B 红细胞 C 白细胞 D 血小板 11.人体血液只能按照一个方向流动,不能倒流。下述心脏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A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B右心室→右心房→肺动脉 C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D右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12.血液中含水量最多并且与体内的物质运输有关的成分是()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13.下列叙述中,属于人体毛细血管特点的是() A 内径小,血流速度快,便于物质交换 B 管壁厚,破损时血液喷射而出 C 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D 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慢,便于进行物质交换 14.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鲜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情 况。下列各项中, 能正确表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是( ) A a、b、c B a、c、b C c、b、a D c、a、b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4.3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设计

体内物质的运输(第1课时) 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 一、教材分析 《体内物质的运输》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中的第3节,血液本身就是人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因此它成为了本章内容的基础。血液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学生对血液的颜色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还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和广播中获取到有关血液的信息,但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血液里到底含有哪些成分,以及每种成分各有什么功能。因此,抓住学生对血液的新鲜感,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行生命教育。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好奇、好动、思维活跃,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教会学生如何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讨论、回答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兴趣和自学能力。根据教学内容情况,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制作大量动画,同时配以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使知识信息的传递立体化,综合利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认识功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三、设计理念 本节教学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探索导学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师组织、启发、鼓励、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思维方向、路线、探求未知领域的知识,使学生尽可能独自去开掘知识宝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达到“学”是为了更好地“学”这一目的,实现主导与主体作用有机结合,“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注意对每一个问题的引入和启发,对每一个环节的点拨和释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凡是能够提出新颖性、创造性的问题和在探索中取得进步的同学,教师都鼓励、肯定,让学生树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强化创新的自觉性。 四、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初步学会看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血常规化验数据。 2.学会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3.说出心脏的位置,列举其结构和功能。 4.描述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5.概述血液循环的途经,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6.说出血压、脉搏和心率的概念,学会测量它们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对三种血管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 2.过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分组对猪心脏的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能力。、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总结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总结
营养物质的和代谢废物的运输依赖于循环系统,主要是指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由心 脏和血管组成,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之间流动。
血液
1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 浆: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含有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和代谢废物)。
功能:运输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包括大部分二氧化碳。
血液
红细胞:无细胞核,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
功能: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如一个人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HB)太低,就是贫血。
血细胞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
功能:有吞噬病菌、防御、保护的作用。
当人体有炎症的时候,白细胞数量大量增加
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功能:有止血凝血的作用。
2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
血浆:加抗凝剂,血细胞在下,血浆在上,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含纤维蛋白原。
血清:不加抗凝剂,血液凝固后在血块的周围出现的黄色透明液体,不含纤维蛋白原。
血液的功能:血液不仅具有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外,
还有防御保护作用,此外,血液对体温调节也有重要作用。
4 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 7%--8%,血量相对稳定,有利于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5 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 ABO 血型系统,包括 A 型、B 型、AB 型和 O 型
四种血型。
6 成分输血:大量失血——输全血
严重贫血——输红细胞
免疫力低下——输白细胞 出血性疾病——输血小板 大面积烧伤——输血浆
7 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检测题(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单选题 1.王俊同学发烧了,到医院检查身体.验血后发现白细胞数目升高,医生会告诉他什么呢?() A. 营养不良,应该多吃些含蛋白质的食品 B. 你贫血了,多吃些含铁的食物吧 C. 你可能患了坏血病,赶快住院治疗 D. 你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发炎了,需要用一些消炎药 2.长期生活在深圳的人,进入青藏高原后,血液中会增加的细胞是() A. 白细胞 B. 红细胞 C. 血小板 D. 淋巴细胞 3.血细胞的形态各异,结构也不尽相同,没有细胞核的一组是( ) A. 红细胞和白细胞 B. 红细胞和血小板 C. 血小板和白细胞 D. 血细胞和红细胞 4.下面关于人体血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血小板有运输二氧化碳的功能 B. 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C. 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 D. 血浆能够运载血细胞 5.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感受的是静脉的搏动 B. 人体的最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 C. 在人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时,吸收药物的主要是肌肉细胞 D. 有些神经分布较浅,肉眼就可以分辩,如手臂上的“青筋” 6.给病人输液时,常用橡皮带扎紧病人的前臂,发现手上“青筋”隆起,这些青筋是() A. 动脉 B. 静脉 C. 动脉与静脉 D. 毛细血管 7.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某种血管有脂肪、胆固醇等物质的沉积,使管腔变窄,管壁硬化,该种血管是() A.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 不能确定 8.下面对毛细血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管径极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B. 管内血流速度极快 C. 管壁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 管内血流速度极慢 9.如果在肌肉注射某药品后,跟踪检查,首先发现该药品的应是心脏中的()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单元测试卷

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某人煤气中毒,从肺吸入的一氧化碳会首先进入心脏的()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2.三种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是() A.人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 B.白细胞和血小板 C.人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 D.只有血小板 3.某人因失血过多需要输血急救。验血表明,此人的血液与A型血清和B型血清均发生凝集反应,由此可知,此人的血型为() A.A型 B.AB型 C.B型 D.O型 4.下列不属于血红蛋白特性的是() A.在氧浓度高的地方跟氧容易结合 B.在氧浓度高的地方跟氧容易分离 C.在氧浓度低的地方跟氧容易分离 D.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 5.在甲试管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静置一天后得到上清液;乙试管血液中什么药 品也不加,静置一天后也得到上清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试管上清液中含血红蛋白,乙试管上清液中含纤维蛋白 B.甲试管上清液中含纤维蛋白,乙试管上清液叫血浆 C.甲试管上清液叫血浆,乙试管上清液叫血清 D.甲试管上清液叫血清,乙试管下清液叫血浆 6.某人开始时右下腹部剧烈疼痛,后全腹痛。经医生检查发现其右侧腹股沟处淋 巴结肿大,血常规化验显示白细胞数为18×109个/L。如果你是医生,你判断此人可能患的是什么病?() A.急性胃炎 B.急性肺炎 C.急性阑尾炎 D.急性肝炎 7.献血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C.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一次献血300 mL不会影响健康 8.甲、乙、丙、丁四人同行,甲因车祸需要输血,医生用A型标准血清检测四人血液,只有甲、乙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通过配血实验,若只有丁能为甲输血,

人教初中生物七下《人体内物质的运输》word教案 (3)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课题第四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编号备课 日期 二次备课 日期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2、尝试通过实验区分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3、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4、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 5、说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 教学难点1、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 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3、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心脏各腔室壁的厚薄以及瓣膜的结构特点,来推测它们各自的功能 教材分析及教法设想 人从生物圈中获取了食物和氧气,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被人体吸收后,如何到达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被组织细胞利用?组织细胞在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怎样运离细胞?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了前面知识后迫切想知道的问题,因此《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一章的学习就顺理成章地展开了,这部分内容既与前面所学内容相呼应,也为第五章的学习做铺垫。 设置情境教学法、资料分析法、情感认同法、引导讨论法。 学法指导分析资料法、知识迁移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教师:1.收集相关的素材。2.制作多媒体的课件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有关血液循环系统的知识 教学 环节 导学过程学习过程备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概括导入确认目标 生读复习目标,师明确复习重难点 (二)、梳理知识落实双基 明确目标 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 点,完成知识结构图,小组代表展示,其他

学探导学导引诱思引导学生整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尝试独立完成 知识结构图,小组展示,其他组同学补充、 纠正。 目标1:观察血液循环图并描述血液循环的过 程 目 标2:说出血液在循环 过程中成分的变化 目标3:描述血管、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组织学生列表 (三)、展示交流拓展新知 教师根据学生归纳、展示的情况进行补偿教 学、重点讲析。 同学进行补充纠正并说明理由。 学生独立完成“同步学习”,两生板演, 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血液在心脏处的流动方向:静脉→ →→动脉 体 循环 肺循环 肺循环和体循环在处汇合。 1、体循环:二氧化碳(填增加 或减少),颜色变得。2、肺 循环:氧气(填增加或减 少),颜色变得。 3、流经的血液 含营养物质最丰富; 流经的血液 含废物最少; 流经的血液 含氧气最丰富。 自制表格比较三类血管 心率和脉搏:正常成年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 与心率次数一样,约次/分。 展示交流 质疑深化 梳理知识归纳整合 达标检测巩固提升 腔静脉 左心室 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 右心室 毛细血管网

七年级生物教案: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七年级生物教案: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教学目标 1能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说明不同类型血管的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说明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能概述心脏的生理特征。 4能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意义。 5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的实验,学习用比较法归纳三种血管的区别。 6在解读血液循环模式图的过程中,学习用辩证法分析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 (1)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血液循环的途径与意义。

(4)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2.难点 (1)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心动周期与心脏功能的方法。 (3)体循环、肺循环中的气体交换。 (4)血压、脉搏的形成;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第。 教学用具显微镜血管的横切片猪心脏水蚤鲫鱼 教学方法探究试验讨论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 (一) 复习提问 1、常见的血型有几种? 2、输血时有什么原则 新课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管 观察步骤 (1)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管的横切片,区别并比较动脉与静脉管壁结构的差异。(2)观察毛细管装片。 2.三种血管的比较学习 多媒体展示三种血管的模式图

讨论三种血管的特点。 小结师生共同得出: (1)动脉:A概念: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B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2)静脉:A概念: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B特点:与同级动脉相比,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较慢。 (3)毛细血管:A概念:是连通微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B特点: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内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离心血管,静脉是回心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有很多特点有助于血液和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课堂练习 第2课时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用多媒体课件讲述世界上第一张心电图的故事:今天课堂讨论的主题就是心脏。人只要活着,心脏就在不断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生物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血液是红色的,它与血液中的什么细胞有关?()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2.血液中含水量最多并且与体内的物质运输有关的成分是()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3.把体循环和肺循环连通在一起的器官是() A 肺 B 心脏 C 肝脏 D 主动脉 4.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会发生() A 贫血 B 血液凝固 C 红细胞凝集D发炎 5.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 A 55次/分 B 60次/分 C 75次/分 D 85次/分 6.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若跟踪检查,在心脏中首先发现这种药的部位是() A 左心房 B 右心室 C 左心室 D 右心房 7.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A 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 B 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 C 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 D 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 8.小亮经血液检查,发现他的红细胞个数偏少。小亮可能得的病症是() A贫血B遗传病C扁桃体发炎D缺钙 9静脉的作用是收集血液返回心脏,下列静脉的特点中与防止血液倒流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主要是() A与心脏相通B管壁薄而弹性小C管腔大,其内表面有静脉瓣D与动脉伴行 10.某同学得了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中会高于正常值的是() A 血浆 B 红细胞 C 白细胞 D 血小板 11.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鲜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情况。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是()

A a、b、c B a、c、b C c、b、a D c、a、b 12.某人不小心手被刀割伤,流血一直不易被止住。他可能是血液中什么成分缺少?() A 血浆 B 红细胞 C 白细胞D血小板 13.医院妇产科产房内有一产妇急需输血,她的血型是AB型,在下列供血中,她应该输入的血液是() A A型 B B型 C O型 D AB型 14.当动脉瓣关闭时,心脏内的血流方向是() A 心房→心室B心房→心室C心室→动脉D心室→心房→动脉 15.某同学上肢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循环路线是() A 只经体循环 B 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C 只经肺循环 D 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二、综合题 16.我们可通过下列实验证明血红蛋白的特性。 (1)取一支试管,加入有抗凝剂的血液,待血细胞沉淀后,倒掉上层的血浆和部分血细胞,此刻留在试管内的红细胞呈色。 (2)然后将试管斜置10分钟后,斜面的红细胞呈色;试管底部的红细胞呈_______色。 (3)上述现象说明:血红蛋白和氧结合或分离的条件与周围环境中有关。其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从平原到高海拔地区,在最初几天内,血液中的数量会明显增多,这样可以有更多的与结合,满足人体的需要。 17.下图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人血涂片的情况,分析回答: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4

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3课时:血液)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通过自主学习和老师点拨启发,描述血液 的成分和血浆的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感知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工具。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加入抗凝剂的鸡血准备人血永久涂片、显微镜、血常 规化验单,制作有关血液的CAI课件。 2、学生:查阅有关血液方面的资料,尝试提出相关的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问题情境 观看课件(内容为血液循环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进入情境并产生疑问:“人体所需的氧 气和养料来自于什么?“ 师:血液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课前我让同学们将所关注的问题记录下来,并搜集有关资料,同学们都准备好了没有? 生:准备好了。 师:现在请各小组提交问题。(实物投影显示) 师:同学们所提的问题都非常好,这些问题将在我们学习中逐一得到解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流动的组织---血液(大屏幕投影本节标题) 二、组织学生进行资料分析、讨论 教师出示血液分层现象演示实验及分层图。 师: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一个实验,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 (FLSH动画淙)。下面请各组认真观察实验装置并讨论:试管中血液分为几层?各层的 比例大致是多少?为什么会有分层现象? 学生认真观察,积极讨论,得出结论 生:试管中和血液分成了上下两层,上面的部分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占血液容 积的一半多一点,下面的部分是深红色的,占血液容积的一半少一点。 生:在上下两层之间,我觉得还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 师:,对。同学们的观察非常,仔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呢?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点汇总

1、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种类 形态特点 功能 病症 红细胞 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贫血 白细胞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 发炎 血小板 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 止血和加速凝血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

2、血流的管道-血管 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较深或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血流速度慢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 有四个腔: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壁最厚

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连接肺动脉 左心房连接肺静脉 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 保证血液按一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 定的方向流动 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2) 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的概念和途径: 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毛细血管 肺循环:左心房肺静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动脉右心室 (2)出血的初步护理: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 4输血与血量 1) 血型的发现:1900年,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 2)血量:占体重的7~8% 3)输血:血型:a型、b型、ab型、o型。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所有血型都可以少量输入o型血,ab型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少量输血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测试题.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可以看见的是( ) A 红细胞和血小板 B 白细胞和血小板 C 血小板 D 红细胞和白细胞 2.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 A 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 B 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 C 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 D 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 3.铁是合成下列哪种物质时不可缺少的原料() A胆汁 B血浆蛋白 C血红蛋白 D组成人体细胞的蛋白质 4.小亮经血液检查,发现他的红细胞个数偏少。小亮可能是() A贫血 B遗传病 C扁桃体发炎 D缺钙 5.动脉出血要比静脉出血危险,其原因是() A 含更多的养料和氧气 B 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大 C 含有更多白细胞和抗体 D 无含氮的废物和二氧化碳 6.血液是红色的,它与血液中的什么细胞有关?()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7.贫血是指() A人体内的血量过少B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过少 C血液中的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过少D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8.静脉的作用是收集血液返回心脏,下列静脉的特点中与防止血液倒流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主要是 ( ) A与心脏相通 B管壁薄而弹性小C管腔大,其内表面有静脉瓣 D与动脉伴行 9.四川汶川地震后,许多健康公民积极无偿献血。医生在给他们抽血时,针刺人的血管是() A 主动脉 B 毛细血管 C 静脉 D 体动脉 10.某同学得了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中会高于正常值的是() A 血浆 B 红细胞 C 白细胞 D 血小板 11.人体血液只能按照一个方向流动,不能倒流。下述心脏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A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B右心室→右心房→肺动脉 C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D右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12.血液中含水量最多并且与体内的物质运输有关的成分是()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13.下列叙述中,属于人体毛细血管特点的是() A 内径小,血流速度快,便于物质交换 B 管壁厚,破损时血液喷射而出 C 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D 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慢,便于进行物 质交换 14.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鲜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 到的情况。能正确表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是( ) A a、b、c B a、c、b C c、b、a D c、a、b 15.下面对静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运输静脉血的血管 B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 管 C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D 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 16.把体循环和肺循环连通在一起的器官是( ) A 肺 B 心脏 C 肝脏 D 主动脉 17.心脏瓣膜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 心房→心室→静脉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静脉D心室→心房→动脉 18.某人不小心手被刀割伤,流血一直不易被止住。他可能是血液中什么成分缺少?() A 血浆 B 红细胞 C 白细胞 D血小板 19.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 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 B 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构成了完整的循环路线 C 在血液循环中,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 D 肺循环的路线短,体循环的路线长,范围广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教案设计 2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教案 本节课是章节总结复习,因此本着以本为本,夯实基础的原则,对本章知识进行强化、升华、完善。将各个知识点逐一突破,深挖教材,做到宽到边、底够深,细致、不遗留知识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关键是血液循环途径的应用。面向中考,进行专题专练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单元第四章。是在学习了人从外界吸收营养和呼吸之后,学习人体内物质是如何运输的。也为第五章的学习做铺垫。 2、教学内容: 本节课包括《流动的组织——血液》、《血流的管道——血管》、《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的内容。中心问题是人体怎样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运输体内物质的。 3、重点和难点 重点:血细胞、毛细血管、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1)血液在心脏处的流向 (2)血液循环途径 三、学情分析 1、学生起点学习能力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本章节的内容。对人体的消化和呼吸系统的知识掌握较好。但是本章知识内容较难,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对知识的掌握并不扎实,对知识的梳理和拓展能力较差。 2、学生思维特征分析: 从思维特点来看,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应创造条件,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提供形象化、多样化、层次分明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方案。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2)能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3)描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4)概述循环系统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过程。 2、能力目标: (1)能够简单分析血常规指标,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尝试用图解法来表示复杂知识的方法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血液循环系统的学习,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五、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 (1)读图法:采用以结构示意图为主线,引导学生读图来解决教学中的各个知识点。(2)讨论法: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 2、学法指导: (1)质疑解难: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动脑的习惯。 (2)分析归纳法:将所学知识综合在一起,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整理

第10讲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整理] 考纲通鉴 课标要求 ◆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观察血涂片,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概述血液循环 ◆观察蛙蹼或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 考向指南 ●二氧化碳与氧气的交换、营养物质的吸收、尿的形成、激素的分泌都与毛细 管有关,循环与上述知识相结合的题目在中考题中较多出现。 ●血液化验单在生活中常作为身体健康检测的指标,因此在中考中常与实际结 合创设情境对这类知识进行考查。 ●心血管的结构与物质在体内运载的途径在中考中常结合图解进行考查。 考基要点 考点1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血液组成: (1)血浆:由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组成,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 3.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等。 4.血量:占体重的7%~8%。 考点2 血管

2.毛细血管与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有管壁薄、管腔小、血流速度慢等。 3.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考点3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位置:位于胸腔中部,略偏左。 2.结构: ???????? ? ???????? ?。,功能是防止血液瓣膜有房室瓣和动脉瓣 条。有右心室连肺动脉血管,条。血管,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 条。有左心室连主动脉血管, 条。有左心房连肺静脉血管,四个腔。壁最厚的是中心房壁比心室壁薄,心壁:由心肌构成,其 10 2211 9 3.心率:定义,正常值。 4.?? ? ???心率。量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能力大小的标志。意义:是衡量心脏工作的血量。 定义:心脏每分钟输出心输出量 解题警示 心壁由心肌构成,心壁的厚薄与该处射出血的流量有关,左心室射出的血流经全身,右心室的血流经肺,因此左心室壁最厚。 考点4 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2.途径:

初中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3 节)教学设计 教学突破教学中让学生事前看书,掌握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画龙点睛,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加以突破,讲解相关的典型习题,来巩固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能力,达到复习的效果。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情景教学法、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学法:自主、合作、讨论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引导学生课前复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相关知识,掌握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复习课打好基础。2.准备好相关的多媒体课件。3.准备好相关的习题。五,学生准备:在上课前做好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复习。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前些日子我们学习了“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等相关知识,这一节课我们回过头来回顾一下这些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更深刻的理解。(二)借助复习学案个人回顾知识点 复习学案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3 节) 复习目标: 1.通过观察血涂片,能描述血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特点 2.能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的主要数据 3.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能区分三种血管,并能描述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4.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重点难点 1、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2、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会区别三种血细胞以及三种血管。 3 解读血液循环模式图,能灵活地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和功能 【知识梳理】(自主梳理后小组内交流,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讲解,可以借助模型,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一.血液 、、等 血浆功能:运载,运输营养物质和

血 液 的组成血 细胞 2.血液只所以呈红色,是因为 的缘故,它的特性是 3 . 贫血有两种形式: 分别是 和 都低于正常值, 你采取缓解贫血的措施是 。 4.输血应输入 为原则,但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 时,也可输入 的异型血,但也要进行交叉配血 实验,以防 凝集。 二.血管(利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 三.心脏 : 部 侧 左右 相同 1. 房室瓣:位于 和 之间 保证血液按 的方向瓣膜 流动:即 动脉瓣:位于 和 之 向 ; 从 流 向 功能:输送血液的 :左右两个“泵”同时 工作的 2. → 四.习题巩固

3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设计

4.3《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概述 (一)设计思路概述 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影响。人从生物圈中获取食物和氧气。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被人体吸收后,经循环系统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被细胞利用,组织细胞在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也要经循环系统才能运离细胞。本生物学科教学设计案例(七年级)正是讲述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构成和生理功能,血液循环途径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一些知识,安排了“流动的组织──血液”、“血流的管道──血管”、“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和“输血与血型”四节内容。在课程标准的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下明确列出这一章的具体内容标准,对学生加深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相互适应的关系,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学设计要求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分组调查、收集资料和演示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描述出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概述血液循环。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已经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有一定的认识,有利于开展本章的学习。但对其中的具体结构及其功能,尤其是血液循环途径的知识比较缺乏,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通过各种的实验和多媒体辅助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化,才能让学生理解。如:让学生通过完成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区分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通过分组观察和探究心脏结构,了解心脏的结构及其功能。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 知识和技能目标:描述出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概述血液循环;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过程和方法目标: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通过积极参与多种小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 的生命的情感,关心他人,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重点难点:(1)知识方面:描述出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概述血液循环;(2)科学方法、能力方面: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3)科学价值观方面: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对应的新课标: “五、生物圈中的人” 2.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基础知识巩固 *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有三种: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运送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吞噬病菌)和血小板(止血和加速凝血)。 2、血管: (1)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特点:管壁较厚,管腔较小,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不断分支。 (2)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特点: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较大,血流速度较慢,通常具有静脉瓣。 (3)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特点: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慢。 3、心脏:左心室的壁最厚。 四腔: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动脉与心室连接,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静脉与心房连接,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概述血液循环 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 血液在心脏处的流动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肺循环和体循环在心脏处汇合。 冠脉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冠状动脉→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静脉→右心房 *关注心血管健康 1.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有遗传等先天性因素和生活习惯。. 2.保持心血管健康的方法有:参加锻炼.均衡饮食,禁止吸烟和酗酒,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例题解析 【例1】有一位成年男性刚从青藏高原归来,下列哪一项可能是他的血常规化验结果?( ) A.RBC4.9×1012/LWBC8.2×109/LHB132g/LPLT216×109/L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分析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分析 复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3.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自主归纳总结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4.概述人体的血量,列举AB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以及输血关系。 .通过实际问题的考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描述血管、心脏、血细胞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 2.能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观察鱼尾鳍血液循环。 3.掌握出血的初步处理方法。 4.通过与同学合作完成脉搏、心率、血压的测定,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堂学习目标的共同探索,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2.联系实际,关爱他人。鼓励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3.鼓励学生勤思考,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学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4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难点:1.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 2心脏各腔室的厚薄以及有关瓣膜的结构特点,理解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了解血液循环途径,以及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4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教学突破 教学中让学生事前看书,掌握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画龙点睛,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加以突破,讲解相关的典型习题,来巩固知识,扩大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