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伤痕文学

在七八十年代,“文革”是中国人无法回避的事件,也是作家思考表达的焦点。由此产生了伤痕文学,无情地揭露了文革造成的社会问题,极力伸张人道精神,努力恢复人在文学创作中的主体地位。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最先出现的文学创作潮流。

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它是伤痕文学在社会内容上的扩展和深化。它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示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是以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为题材的作品。因为长期存在的弊端和不能忍受的落后状况,使人们在反思的同时迫切要求实行改革。所以改革文学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相继出现的文学现象。

元小说“元小说”就是有意暴露叙事行为或者虚构性的小说。由于马原的小说

而引起注意。

全景式报告文学是在中长篇报告文学或系列报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犹如某一专题的小型百科全书,以其视野开阔、信息量大、现象剖析渗透等特点引起读者重视。以钱刚、李延国的作品为代表

文化散文20世纪80,90年代出现的,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

得名于散文家的文化视野和文化关怀。以余秋雨和马丽华为代表

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与作者作家自发的写

作,明确提出来自1989年《钟山》杂志的卷首语。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代表作家有方方、池莉、苏童、刘恒等。

新历史小说最早可追溯到80年代中后期,以新历史主义为其主要历史观的

文学形式。是先锋小说或新写实小说中诸多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观念在关于历史的文学叙述中的投射。代表作家苏童、刘震云、叶兆言

朦胧诗派又称“新诗潮”诗歌。因其在艺术形式上采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

不透明性和多义性。以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杨炼、江河、食指、芒克、多多等为代表。朦胧诗孕育于文革中的地下文学,1980年前后,朦胧诗迅速成为一股诗歌潮流,产生巨大影响

新潮小说1985年前后,由于受到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在小说创作领域里,

一些作家不满足于长期以来固定的叙事模式与陈旧的艺术技巧,他们通过对西方现代派小说的借鉴与模仿,探索小说从艺术形式、艺术技巧到精神内涵的创新,出现了一些具有创新色彩的小说,被称为“新潮小说”,其中,刘索拉、徐星成为“新潮小说”的代表作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