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有什么义务?

A.纳贡

B.朝觐

C.作战

D.分封

2.中华民族具有“和为贵”“亲仁善仁”的文化传统。先秦时期,提出“仁”“爱

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3.战国初期,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权力下移,一些因实施改革新政而强大的卿大夫逐渐瓜分、取代原来诸侯的权位,执掌国政。下列哪一诸侯国被瓜分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 )

A.晋B.秦C.齐D.楚

4.“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材料所反映的教育方法是

A.以“德”教人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当仁不让于师5.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重视民生、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真正使群众成为利益的主体。习近平表达的这一治国理念传承了战国百家争鸣时期()

A.法家“中央集权”的思想

B.兵家“知已知彼”的思想

C.儒家“民本、和谐”的思想

D.道家“祸福相倚”的思想

6.下图所示为战国时期秦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这说明商鞅变法后

A.秦国国力增强B.分封制基本瓦解C.经济遭到破坏D.六国战斗力增强7.某同学利用下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西周推行分封制

C.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

D.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8.下图是船型彩陶壶。下列表述与图片无关(错误)的是 ( )

A.当时已有较高的制陶技术B.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造船技术

C.印证了当时的文明程度D.证明了船就是黄帝的发明

9.在下列国君中因为残暴统治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

①夏桀②商汤③商纣④周幽王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0.制作年代尺,可以有效学习历史。牧野之战应当位下面年代尺的哪个位置?()

A.A B.B C.C D.D.

11.获取有效看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距今约70万?20万年” “会使用天然火” “能打制石器”三个信息的古人类足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12.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下列孔子的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仁者爱人B.温故知新

C.诲人不倦D.有教无类

13.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A.舜禅让于禹B.国人暴动C.平王东迁D.三家分晋

14.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

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A.孟子﹣﹣民贵君轻

B.韩非子﹣﹣“兼爱”“非攻”

C.墨子﹣﹣无为而治

D.庄子﹣﹣以“法”治国

15.“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②会种植庄稼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①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②④

16.下图出土文物“商鞅方升”,可以佐证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

A.奖励军功

B.统一度量衡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

17.小游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西周、诸侯、卿大夫、制度。他研究的内容是A.世袭制B.郡县制C.分封制D.丞相制

18.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19.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的共同点是

A.普遍使用打制石器

B.能制造陶器

C.会种植水稻

D.懂得使用天然漆

20.“三家分晋”指的是晋国被_、_、_三家瓜分

A.韩、赵、魏

B.楚、魏、齐

C.韩、赵、齐

D.韩、赵、燕

21.有一个旅游团在旅游的过程中,自主发起保护长城的活动。导游关于秦朝长城的起止点有些模糊,你认为正确的是

A.西起辽东,东到陇西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到咸阳,东到北京

2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其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政治制度是

A.建立郡县制

B.统一文字

C.统一度量衡

D.出击匈奴

23.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应该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4.假设你生活在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将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应该是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

25.某同学利用下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西周推行分封制

C.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

D.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26.“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厦。人迹所至,无不臣者。”这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东巡所作琅琊石刻中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表达的信息是()

A.统一度量衡B.统一思想

C.统一文字D.统一六国

27.(2016德州)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28.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领导人和爆发地点分别是

A.陈胜、吴广;咸阳

B.陈胜、吴广;大泽乡

C.项羽、刘邦;巨鹿

D.项羽、刘邦;大泽乡

29.西周后期国王与民争利被平民赶走,被迫逃亡的事件是

A.武王讨伐

B.国人暴动

C.商汤灭夏

D.涿鹿之战

30.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

A.盘古开天

B.后羿射日

C.大禹治水

D.商王迁都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材料中反映诸侯应对天子尽有述职的义务,如果不朝见天子将会受到降爵、削地、和武力惩罚,体现分封制下诸侯对天子应尽的义务,天子与诸侯是君臣关系,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2.B

解析: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提出“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家是孔子,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和为贵”“亲仁善仁”都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故选B。

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因实施改革新政而强大,瓜分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A符合题意;齐国大夫田氏取代了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C 不合题意;秦国和楚国是西周分封制而产出的,BD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可见材料所反映的教育方法是因材施教,即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故C符合题意。以“德”教人是指重视品德教育;有教无类是指不分贵贱贤愚,对各类人都可以进行教育;当仁不让于师是指遇到做好事的机会,不用顾忌自己的老师怎么看;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法家“中央集权”的思想强调为民,以民为中心,没强调中央集权,故A 不合题意;兵家“知已知彼”的思想强调切实为民,没体现知己知彼,故B不符题意;“必须重视民生、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强调为民,传承了儒家"民本、和谐"的思想,故C符合题意;“福祸相依”强调的福和祸的关系,没强调为民,不符题意,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6.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图示可知,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增强,陆续攻占了其他诸侯国家的城市,故A

符合题意;BCD与题干信息无关,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图中有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这是中央皇帝之下的官员,地方上有郡守和县令,就应该知道这是实行三公九卿制和地方实行郡县制的秦朝,故选A。

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船形彩陶壶为1958年陕西省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在两侧的腹部,各用黑彩绘出一张鱼网状的图案,渔网挂在船边,似正撒网捕鱼,又像小船刚刚捕鱼回来,在晾晒鱼网。陶壶上端两肩上,横置两个桥形小耳,既便于提拿,又可穿绳背负,随身携带。这件陶壶的壶身两侧均画有鱼网纹,学者认为当时原始人已有划船撒网捕鱼的能力,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造船技术,当时已有较高的制陶技术,船型彩陶壶印证了当时的文明程度已经很高,ABC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船就是黄帝的发明”这种说法不能从船型彩陶壶上得到印证,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题干图片船型彩陶壶的历史,通过船型彩陶壶的发掘和考古价值分析,四个选项的说法,利用排除法解答本题,黄帝是传说中的上古人物,他发明了舟车,但与题干船型彩陶壶无关,可以排除,由此得出正确答案。

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领汤打败夏王桀,夏朝灭亡,夏朝的亡国之君是夏桀;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打败商纣,推翻商朝统治,商朝亡国之君是商纣王;约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西周的亡国之君是周幽王。①③④符合题意,选项B符合题意;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领汤打败夏王桀,夏朝灭亡,汤建立商朝,商朝的立国之君是汤;②不符合题意,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打败商纣,推翻商朝统治。

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是夏朝建立;选项B是商朝建立;选项D东周建立;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保留了古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故选B。【点睛】

本题的限定语是距今约“70万?20万年” “会使用天然火” “能打制石器”。根据这一限定语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体现了教育公平,故D符合题意。仁者爱人是强调以仁爱之心协调人际关系,与教育无关;温故知新是说学习方法,诲人不倦是说教学态度,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故B符合题意。A发生在原始社会后期,B发生在西周周厉王时期,D发生在春秋与战国之交的时期,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民贵君轻,这组搭配是正确的。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观念。故A正确。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故排除B项。庄子主张无为而治,故排除CD项。故选A。

15.B

解析:B

【解析】

根据题干的“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表明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故①③符合题意;北京人不会种植庄稼,故②说法错误,不符和题意;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在题干材料中未涉及。故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

1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方升”属于战国中期的量器。斗呈长方形,直壁,后有长方形柄。方升外侧有铭文三十二字,记载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大良造"鞅"颁布标准计量器,以十六寸五分之一立方寸为一升。"大良造鞅"就是商鞅。故而这件器物被命名为商鞅方升。从铭文可知此器为商鞅统一秦国度量所规定的一升容积的标准量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不符合题意。故应选B。

1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西周、王、侯、制度”可知,他研究的内容是分封制;西周初期,为巩固周朝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宗亲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称为“授民授疆土”,C符合题意。世袭制在夏朝时期实行,郡县制在秦朝开始推行,丞相制在秦朝时期建立,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武帝即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西汉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得西汉进入鼎盛时期。秦汉时期阶段特征是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符合题意。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是远古人类起源时期,A不符合题意。国家的产生是在夏朝,B不符合题意。秦汉时期没有政权分立,C不符合题意。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都使用磨制石器,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

长江流域,种植水稻,懂得使用天然漆。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种植粟。半坡人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河姆渡人住在干栏式的房屋里,但是半坡人和河姆渡人都会制造陶器,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2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同时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修筑了万里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因此C项正确。辽东是长城的最东端,排除A、B两项;咸阳是秦朝的都城,不是长城的最西端,排除D项。故选C。

2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其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A项是秦朝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B项是在文化上采取的措施;C项是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D项是在军事上采取的措施。A项符合题意,故选A。

2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掉夏朝末代暴君桀,建立商朝,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B符合题意;打制

石器不如磨制石器锋利,A不符合题意;青铜剑当时没有出现,C不符合题意;铁斧是春秋时期才出现的,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

2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图中有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这是中央皇帝之下的官员,地方上有郡守和县令,就应该知道这是实行三公九卿制和地方实行郡县制的秦朝,故选A。

2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是秦王扫六合,秦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巩固了统一。故选D。

【点睛】

2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退避三舍、卧薪尝胆都和春秋争霸有关,围魏救赵、纸上谈兵都和战国的兼并战争有关,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争霸,故选D。

2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由于秦的暴政;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在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在秦军强大的攻势和缺乏后援下,起义失败,陈胜、吴广相继被部下杀害。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国人暴动”,主要指周厉王即位后,宣布山川林泽收归国有,百姓严禁利用,对内采取高压政策。镐京内的平民阶级“国人”对此十分不满,引发

暴动,后周厉王逃离镐京。B选项符合题意;武王伐纣,是指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纣,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A选项不符合题意;商汤灭夏指的是公元前1600年,商汤带领着商部落灭掉夏朝建立商朝的历史事件。C选项不符合题意;涿鹿之战,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西周国人暴动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30.D

解析: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盘古开天、后羿射日和大禹治水都属于历史传说,没有被考古资料证实,故ABC不属于历史史实,不符合题意。商朝的都城最初在亳,后迁都到殷,河南安阳的殷墟能够证明这一点。故商王迁都属于史实,故D符合题意,故选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