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讨论说话时 中英夹杂逼格就很高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中英混搭式网络语言探析-精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中英文的混搭形式就是网络语言中一种重要的类型。
在社会语言学中,这种中英夹杂使用的现象被称为“语码混用”(code-mixing),也就是把两种不同的语言或结构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汉语与英语相互接触的必然结果,同时也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
由于这种网络语言反映了时代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此散发着时代的气息。
论文通过对网络语言进行界定,归纳网络语言中英混搭的四种类型,即英语单词与汉语混搭,英语句子与汉语混搭,英语词缀与汉语混搭以及特殊形式的混搭。
关键词:网络语言;中英混搭;形式作者简介:宫敏,学校:广西师范大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H195 []:A[]:1002-2139(2013)-32--01一、界定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是网民创造在网络交流中使用的一种媒体语言。
我国学者于根元认为,网络语言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又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
中英混搭式网络语言是网络语言中一种重要的类型。
二、中英文混搭式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也伴随着各国之间的交往相互交融,这种现象成为近年来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这里主要探析的是语言交融在网络语言中的体现。
它是网络语言众多类型之一,这种新一代网络热词顺应着时尚界流行的“混搭风潮”,而字面意思大多折射着社会现实,因此它们大都是在一定背景下产生。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昌切说,这些混搭的网络词汇都是“中国式英语”,作为网络热词,它们必须和社会热点相结合,这样才能流行起来,但热点一旦过去,这些词汇也就丧失了生命力。
外企中英夹杂说话的段子
在外企工作,英文已经成为职场交流的必备语言之一。
而有时候,我们也会使用中英夹杂的说话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下面是一些经典的段子:
1. 说起Boss,我们家领导还是很nice的,总是给我们多点时间deadline,不像有些领导deadline一到就扔个出门边,想着可以天下无敌。
2. 我上周跟我的teamleader开会,她就跟我说了一句:“your work is amazing!”,然后我就觉得自己要飘起来了。
3. 开会时,总有那么几个人喜欢听自己说话,说话还会突然中英夹杂,让人摸不着头脑,估计他们自己也觉得很高大上吧。
4. 我们部门上个月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我们的target,领导还在群里放了一句“good job guys”,感觉心里美滋滋。
5. 英语水平不太好的同事有时候会遇到一些“语言障碍”,比如昨天有位同事跟我们说了一句:“我的电脑坏了,要我press什么
F1、F2的”,我们都傻了眼,好像他也不知道要按什么键。
有关外企员工半中半英说话方式调查报告范文关于外企员工半中半英说话方式的调查一、调查背景与目的目前英语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也是被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
越来越多的外企进驻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和更优厚的报酬与待遇,学好英语除了应付各种考试,更成为就业与升职的重要指标。
作为一名外企的员工,我发现在日常交流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同事们在用中文交谈的时候,不时地夹杂着一些英文单词,即一种半中半英、中英混杂的说话方式。
这种现象在外资企业非常普遍。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大家学习英语的大方向是不错的,但“半中半英”的说话方式已经成为摆在企业内部乃至社会面前的现实问题。
因此,对语言这种特殊工具的规范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把握交流的工具,有助于创造良好的沟通方式。
二、调查过程本人于2007年12月3日至12月15日对美国慧亚公司的50名在职中方员工对“半中半英”的交流现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了初步调查和研究。
调查问卷共发50份,收回49份,其中有效问卷三、调查结果与分析对慧亚公司50名在职中方员工的调查显示,人们对说话经常中文夹杂着英语单词的现象的看法大相径庭:45%的人“反感”,20%的人“无所谓”,还有29%的人“支持”。
从结果中不难看出,大部分人们对“半中半英”的说话方式还是持反对意见的。
本人在外企工作超过10年,发现外企的中方员工在说话时习惯在说中文的同时夹杂着英文单词一起说的现象普遍存在。
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外企业务中有许多无法准确翻译成汉语的术语外企业务中有许多无法准确翻译成汉语的术语,例如高新电子技术、专用服务类等方面的专业术语,下面以电子技术服务类外企为例说明。
1.“Coating”这个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被覆,衣料”的意思,但实际上这是个技术专有名词,指的是电子行业中的一种特殊工艺-敷形涂敷。
有的人称之为涂复,还有的人称之为涂敷工艺。
有一次大家在会议中研讨该工艺技术时,工程师甲说:“今天咱们来讨论的话题如何解决敷形涂敷不均匀的问题”。
《与英国人交谈的话题五篇范文》第一篇:与英国人交谈的话题与英国人交谈的话题1、天气英国。
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署。
通常最高气温不超过32℃,最低气温不低于-10℃。
天气变化莫测,在一日之内,忽晴忽阴又忽雨的情况并不少见,雨伞是英国绅士必不可少的装备。
首都伦敦,被称为“世界雾都”,有时数天浓雾不散,几步之外什么都看不听清。
中国。
中国面积大,气候复杂多样,有五种气候类型。
例如北京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地理英国。
全境由靠近欧洲大陆西北部海岸的不列颠群岛的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共同组成的岛国,隔北海、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同欧洲大陆相望,是一个岛国。
中国。
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为止关系看,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3、风土人情英国。
礼俗丰富多彩,彼此第一次认识时,一般都以握手为礼,不像东欧人那样常常拥抱。
英国人对于妇女是比较尊重的,在英国,"女士优先"的社会风气很浓。
如走路时,要让女士先进。
乘电梯让妇女先进。
乘公共汽车、电车时,要让女子先上。
斟酒要给女宾或女主人先斟。
在街头行走,男的应走外侧,以免发生危险时,保护妇女免受伤害。
中国。
彼此第一次认识时,一般都以握手为礼。
近年,学习西方礼仪,也正在养成"女士优先"的社会风气。
4、数字和手势英国。
由于宗教的原因,他们非常忌讳“13”这个数字,认为这是个不吉祥的数字。
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13”这个数字,用餐时,不准13人同桌,如果13日又是星期五的话,则认为这是双倍的不吉利。
不能手背朝外,用手指表示“二”,这种“v”形手势,是蔑视别人的一种敌意做法。
中国:喜欢用6、8等数字,表示一切顺利或发财的意思。
用“v”形手势,表示胜利或成功之意。
5、邮局英国。
伦敦有两家邮局,一年365天昼夜营业,从不休息,据说这是遵循英国的古老传统而保留下来的。
跟外国人交流的常用语1. 开场白:打破僵局的神器在和外国朋友交流的时候,开场白可是个大关键。
想想,如果你直接上来就问“你最近好吗?”那感觉就像拿着一把刀去切黄油——太生硬了!所以,第一步我们可以用点幽默的方式开场。
比如说:“Hey, 你听说过那个关于咖啡的笑话吗?它太浓了,我几乎被它震惊了!”这样一来,气氛瞬间活跃起来,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话题自然也就顺利展开了。
另外,问对方的兴趣也很重要。
你可以说:“所以,你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我觉得运动就像在生活中打怪升级!”这样的话,不仅轻松幽默,还能引出一些有趣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挖掘这些共同点就像是挖掘宝藏一样,越挖越有意思。
2. 交流中的常用表达2.1. 听懂与否在和外国人聊天时,时不时会遇到一些让人一头雾水的表达。
这时候,直接问“你在说什么?”可能有点冒犯,咱们可以试试更委婉的方式,比如:“哎,我的英语水平有限,能不能再说一遍?”这样既礼貌又能让对方知道你在努力理解。
2.2. 赞美与肯定赞美也是交流中的一大亮点。
比如说:“你真会选择餐厅,这里的菜真好吃!”这样的话会让对方觉得受到了认可,心里美滋滋的。
如果对方讲了个好笑的笑话,别忘了加一句:“哈哈,真是太有才了!我得把这个也告诉我的朋友!”这样的交流会让气氛更加轻松愉快。
3. 遇到分歧:巧妙化解3.1. 理解不同观点在交流中,难免会遇到观点不同的情况。
这个时候可不能急着反驳,咱们可以试着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我有点不同的看法。
”这样既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又不会让对方觉得被攻击。
说完后,可以接着问:“你觉得这样是否合理呢?”这会让对方觉得你的态度是开放的,更愿意继续交流。
3.2. 妥协与共识如果真的有意见不合,不妨来点幽默:“看来我们都很有自己的立场,就像两只不愿意让步的骆驼!”这样的话虽然轻松,但也能让双方意识到,交流的本质就是理解和包容。
接下来,我们可以说:“或许我们可以各退一步,找到一个都能接受的方案?”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化解冲突,还能让交流继续向前发展。
美联英语提供:说话中英混搭,真的高大上?excuse me!!两分钟做个小测试,看看你的英语水平/test/waijiao.aspx?tid=16-73675-01.在生活中,当你听到别人说话的时候突然蹦出英文单词,你是什么感觉?类似下面这种:你造吗?今天遇见了一个bitch,真的很hate耶,我还没touch到她,她就朝我shout,说的话不知道多dirty。
下车想买bread,结果自己最favorite的卖完了。
Anyway,你上周末shopping了吗?好多商场有很大discount啊,我们要不要找个time 一起看看啊~看到上面这种,你是不是很想揍人!真是大写的装X。
这种有事没事就用英语开挂,是典型的装逼不讨好。
明明用中文可以表达很明白的,却偏要用中英混搭来显示自己高大上。
这种最要不得,小心你最后no friend哦!如果你真的想说英文,一句话中不要超过3个英文单词!再多的话,就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英文单词都不能用。
像but,fashion,ok等很常见的单词,英大平时也会说。
这种单词平时已经被大家都接受了,并且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
所有,你说一说,也没人觉得你装X。
还有,像DNA这种很常见的专有名词,如果你说“脱氧核糖核酸”,别人还以为你在装X...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谢耳朵!另外,在星巴克,有人点咖啡,会说:我要一杯latte或者一杯Cappuccino或者black coffee。
这类人一般有过留学经历,或者经常与老外打交道,这些单词已经成为他们的口头用语习惯了,就跟中文网络词汇里的“尼玛”、“我去”一样。
英语君建议:生活中,尽量避免使用中英混搭的说话方式,否则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
2.工作的时候,有些人就特别爱中英混搭!有些公司,特别是外企,很喜欢在说话的时候中英混搭。
(是不是深有同感!)你cover一下这个成本,你的balance sheet做了没有啊?这一季度的income statement 到底出来没?在外企久了,你和老外接触的多,自然而然就开始说起英语了,这也还可以理解。
当别人跟你这么说的时候,千万别当真在英国,如果你的朋友对你说:“very interesting.”你是不是会心花怒放,觉得他们认可你的观点,觉得你很有趣,想和你交朋友?不要自作多情啦!他们不过是客气一下,才不是真的觉得有意思呢!为了不尴尬,英式含蓄表达学起来!1. I hear what you say.字面意思:我听见你说什么了。
你以为的:He accepts my point of view. 他同意我的观点。
真正意思:I disagree and do not want to discuss it further. 我不赞同你,这个问题的讨论就此打住吧。
对话应用:A:Tom, I can’t put up with your. I want break up with you whether you agree or not. 汤姆,我忍受不了你了,不管你同意不同意,我都要和你分手。
B:All right. I hear what you say. 好了,我知道了,别再说了。
2. You must come for dinner.字面意思:有机会一定要来吃晚餐啊。
你以为的:I will get an invitation soon. 我很快要收到赴宴邀请啦。
真正意思:It's not an invitation, I'm just being polite. 然而并没有什么邀请,人家只是表示礼貌而已。
对话应用:A:Nice to meet you and welcome you to our apartment. You must come for dinner.很高兴见到你,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公寓,有机会一起吃晚餐啊。
B:Thanks. 谢谢。
3. I almost agree.字面意思:我差不多同意。
你以为的:He's not far from agreement. 他离同意不远了。
讲话中英夹杂的人,脑子里在想什么?“Kevin老师啊,我们今天来的这个intern呢主要是focus在这条line上面的……”壹读君试了下用这种方式跟领导汇报工作,瞬间感到数道如刀剑般锋利的目光从四面八方插来。
壹读君(yiduiread)连滚带爬回到座位上,还是安安分分敲字吧。
刚刚壹读君被“不能好好说话”的魔性附身了。
现在好了,大家可以继续喜欢壹读君。
“魔性版”壹读君的说话方式各位或多或少都碰到过,有人觉得厌恶,认为阴阳怪气、甚至是装13,有人可能觉得正常,因为自己是这种方式的使用者。
对于“中英夹杂”,为什么有人对它如影随形爱得要死,为什么又有人对它心生厌恶不讥讽不足以平民愤?今天,壹读君(yiduiread)就来聊聊这背后的科学道理:为什么有人喜欢讲话“中英夹杂”?友情提示,内容略烧脑,理解力低于平均水平的请在父母指导下阅读。
非常nice的值班壹读君|Little羁·张因为这样讲话省脑力啊大家平时会发现什么样的人喜欢讲话中英夹杂呢?大多集中在经历过浸泡式英语学习的人比如海归,或者在外资企业工作的人。
你也有可能觉得这些不好好说话的人都是炫耀心理在作祟。
事实上,讲话中英夹杂不是个例。
这种现象非常广泛,例如你讲着讲着家乡方言会蹦出来几句普通话,或者反过来也是如此,再比如一些非洲人民买东西和聊天时很可能是用不一样的语言……全世界的人都存在这个问题。
在语言学上有个名词叫“语码转换”或者“语码混合”,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世界上不同的学者都试图找出模式来解释这种现象,其中一种是——谁会故意找麻烦呢?因为这样讲话方便啊。
20世纪末有语言学家提出了“顺应”理论,你可以理解为“顺着最得心应手的方向”来讲话。
而语码转换就是人们要寻找最简便最得心应手的表达方式所激发的。
学过两种以上语言的人也不例外,他们倾向于使用最不需要努力、也最不需要费劲来做选择的形式来完成讲话的任务。
你可以能要说,中英文不定时切换明摆着不是增加讲话时候的障碍吗?你以为你Siri啊?就算是Siri,同一句话里面两种语言也不会像打擂台一样轮番上阵啊。
中英混搭背后的理论中英文混搭表现形式一:双重强调解读:先把你要说的话用中文讲一遍,再用英文把重点词汇翻译一遍,以起到强调效果。
例如:我跟你讲这件事情超级尴尬very embarrassing!他只会讲法语French啦~我想吃冰激凌ice cream~哦天呐,他这个人真是难以置信unbelievable!那家咖啡馆有几只小猫好可爱so cute!▌中英文混搭表现形式二:单独强调解读:把一句话中的关键词用英语单独挑出来,以达到重音强调的效果(此方式多适用于外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领式英语)例如:麻烦大家pay attention听一下例子!Lucy,这个case你来follow下OK吗?Hey,你们这个team的presentation都准备了吗?Deadline之前搞不定我fire掉你们整个team!杨总的schedule很满,你有appointment吗?下月的outing大家都free吗?▌中英文混搭表现形式三:小学式英语解读:把最简单最基础的英语单词,运用在最生活化的场景里,以起到一种天真可爱的感觉,同时有效掩藏了自己小学程度的英语水平。
例如:我们今晚去eat什么呀?那个辣条very好吃啊……我男神第一handsome的!你这个人怎么眼里只有money?天呐,我的heart好hurt!▌中英文混搭表现形式四:神转折解读:将句子里的所有连接词统统换成英语,使转折显得更为转折。
例如:我很喜欢他啊,however他不喜欢我啊~Since大家都这么辛苦了,what about我们放个假?Whatever我的爱豆做什么,我都会爱他!这件事not only奇怪,but also奇怪好吗?!▌中英文混搭表现形式五:高阶语气词解读:在中文里加入一些最为本土化的英语语气词,以打造一个在海外生活了多年的人物形象。
例如:Oh My God!这种就不用说了吧……Ouch!你刚才打到我了!Ooops,我好像错拿了你的手机?What’s up你干嘛?!Jesus Christ你没事儿吧?!Holy shit!这么严重啊?今天真是倒霉死了,Bummer~▌ 中英文混搭表现形式六:高端黑话解读:用高端的英文缩写表示专有名词,以起到一种除了本专业之外所有人都听不懂的效果。
英语⼝语之经典聊天讨论⽤语(中英⽂)【正⾯回答】:1. Have you got it? 明⽩了吗?2. I've got it. 我懂了。
3. I can't afford that. 我承担/买不起。
4. I did it, I'm so happy now. 我做到了,现在我很满意。
5. I guess so. 我想是吧。
6. I have no other choice. 我别⽆选择。
7. I will do my best! 我会尽⼒的!8. I mean it. 我是认真的。
9. correct me if I'm wrong 我没有把握。
10. For that it's worth. 就算是吧。
11. It would be nice if. 果真如此就好了。
【中性回答】:12. You work too much. 你做得太多了。
13. Money will come and go. 钱乃⾝外之物。
14. It's hard to say. 难说。
15. It's a long story. 说来话长/⼀⾔难尽。
16. It's a small world. 世界真⼩。
17. If you English is perfect, it is unnecessary for you to download it. 如果你的英语很好,那就没必要了。
18. for what its worth 不论真假19. for the record 列⼊记录20. Huh?/What’s up?/What's that?/ What's going on? 怎么了?怎么回事?21. Think it over.仔细考虑⼀下。
22. Time will tell.时间会证明的。
23. What a surprise!太令⼈惊讶了!24. That is true. If you like you can download it from . 这是真的,如果你愿意你可以从下载。
话题讨论:说话时中英夹杂逼格就很高?
我们不妨先来看下面这一句话:
“我们今天到小明家玩了,他家有Wi-Fi,我们玩得好High!小明刚买了一个全新的iPhone 手机,真Cool!”
短短一句话,居然有4个外文字母!这样的话从年轻人嘴里说出来可能显得非常时尚、洋气,貌似很有品位,但让语言学家看来,这对中文的纯洁性绝对是个灾难。
其实,我们稍微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上面4个英文词都可以翻译成中文:Wi-Fi 是英文WirelessFidelity的首字母缩写,翻译成汉语是“无线上网”的意思,High在中文里是“很高兴、快活、很尽兴”的意思,IPhone就是苹果手机,Cool 可以翻译成“很棒、很好”的意思,也可以直接说成“酷”。
于是乎,上面那句话可以改成:
“我们今天到小明家玩了,他家能无线上网,我们玩得好高兴!小明刚买了一个全新的苹果手机,真酷!”
由此可见,那些“溜”进中文里的绝大多数外语词都是可以译成汉语的,如NBA (全称为NationalBasketball Association),原来中央电视台一直是直接使用这一外文简称,但后来改为了“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简称“美职篮”。
现在人们动不动就说:从网上下载一个APP。
其实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翻译成中文是“应用程序、应用软件”的意思。
既然这些外语词完全都有相对应的中文翻译,为什么我们在说话或写文章的时候不使用中文词而非要使用外语词呢?
为了维护中文的纯洁性,人民日报海外版曾多次发表文章,呼吁人们重视这一问题。
在此,我们不妨再次学习一下人民日报海外版在2014年5月5日刊发的一篇文章,相信会是大有裨益的。
文章的最后一段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学习和借鉴。
现在,我们在翻看报纸、杂志及电子读物,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时,碰到了越来越多的中英文夹杂现象,而大多数国人对此熟视无睹。
一些语言文字工作者曾对此发出警告。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外来语滥用,不行!》、《“零翻译”何以大行其道》等文章,抨击这种不规范使用汉语的现象,也引发了网友和相关专业人士的关注。
【面对中英文夹杂需警醒】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批英语单词悄然潜入了汉语。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汉语的整体美,也影响了人们对汉语的使用,还给学习汉语的外国人造成了困惑。
且不说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广大民众,即使是城市里受过高等教
育的群体,若不从事相关工作,也很难明白夹杂大量英语词汇或缩写的文章的意思。
几年前,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傅振国在工作中发现了中英文夹杂的现象,并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
他认为,目前的中英文夹杂乱象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只有中国知识界,特别是新闻出版界,以及各级政府和立法、执法部门对此达成共识,保持警醒,才能逐步消除中英文夹杂现象,保证汉语依法而来的规范使用权利。
2011年,教育部设定的扫盲标准中,在识字方面,要求至少会写950个常用汉字,而嵌入中文的英语词汇显然不在此范围内。
随着英语词汇嵌入量的增加,岂不是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文盲吗?
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章第25条明确规定:外国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和科学技术术语译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由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组织审定。
所以,无论从法理角度,还是从实际使用角度,规范汉语都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