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站仪导线测量记录手簿

全站仪导线测量记录手簿

全站仪导线测量记录手簿

全站仪导线测量记录手簿

仪器型号:日期:天气:观测者:记录者:

导线测量实习报告_实习报

导线测量实习报告_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控制测量实习是在课堂学习结束后集中性的的实践教学,将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和深化,所以我们的老师安排了折尺实习。控制测量是在一定能够区域,按照测量任务所要求的精度,测定一系列地面标志点的水平位置和高程,建立起控制网。测定控制点水平位置叫平面控制测量,同理控制点高程测定叫高程控制测量。我们这次的任务分为:导线测量,三角测量,水准测量。测量工作的首要原则是“先控制,后碎部。”所以控制测量是各种测量的基础。所以实习时教学安排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仅可以了解控制测量的全过程,系统的掌握仪器的操作与检校,待定点的计算,而且可以为以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的问题打下基础,同时是自己在组织和实际工作能力得到初步的初步锻炼。在实习中培养了我们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踏实求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干劲和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虽然途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意见上的分歧,可是经过协商,讨论,查阅有关资料并通过老师的指导,我们不但解决了遇到问题,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所以这次实习我们很顺利的完成了。 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在地面上选定一系列点连成折线,在点上设置测站,然后采用测边、测角方式来测定这些点的水平位置的方法。导线测量是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的一种方法,也是工程测量中建立控制点的常用方法。所以导线测量的主要任务是:选点、

测角、测边、定向。 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一)首先应根据测量的目的、测区的大小以及测图比例尺来确定导线的导线,然后再到测区内踏勘,根据测区的地形条件确定导线的布设形式。最好是结合已有的可利用的测量成果综合考虑布点方案。 导线点位选定后,要用标志将点位在地面上标定下来。一般的图根点常用木桩、铁钉等标志标定点位。点位标定后,应进行点的统一编号,并且应绘制点之记略图,以便于寻找点位。 (二)边长的测量 导线边长可用测距仪、全站仪直接测量,也可用钢尺丈量。若用测距仪、全站仪测定,应往返各测一次,达到精度要求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测定时,可以测定斜距,观测竖直角,然后改正为水平距离。也可以直接测定水平距离。 若用钢卷尺直接丈量,应同向丈量两次或往返各丈量一次,对于图根导线,相对误差小于或等于1/XX说,取其平均值最后结果。 (三)观测水平角 导线的转折角用经纬仪采用测回法观测。导线的等级不同,使用仪器类型不同,那么,测回数也不同。图根导线用dj6光学经纬仪观测一测回即可。导线的转折角有左角、右角之分,可以观测左角,也可以观测右角。但同一导线要观测左角就确定

全站仪的放线过程完整版

全站仪的放线过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全站仪的放线过程学习的来 全站仪的厂家很多,主要的厂家及相应生产的全站仪系列有:瑞士徕卡公司生产的TC 系列全站仪;日本 TOPCN (拓普康)公司生产的 GTS 系列;索佳公司生产的SET 系列;宾得公司生产的 PCS 系列;尼康公司生产的 DMT 系列及瑞典捷创力公司生产的 GDM 系列全站仪。我国南方测绘仪器公司 90 年代生产的 NTS 系列全站仪填补了我国的空白,正以崭新的面貌走向国内国际市场。 全站仪的工作特点: 1、能同时测角、测距并自动记录测量数据; 2、设有各种野外应用程序,能在测量现场得到归算结果; 3、能实现数据流; 一、TOPCON 全站仪构造简介 图1为宾得全站仪 PTS-V2 ,图2为尼康 C-100 全站仪,图3为智能全站仪GTS-710,图4为蔡司Elta R系列工程全站仪,图5为徕卡TPS1100系列智能全站仪。 二、全站仪的功能介绍 1、角度测量(angle observation) (1)功能: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 (2)方法:与经纬仪相同,若要测出水平角∠ AOB ,则: 1)当精度要求不高时: 瞄准 A 点——置零( 0 SET )——瞄准 B 点,记下水平度盘 HR 的大小。 2)当精度要求高时:——可用测回法( method of observation set )。 操作步骤同用经纬仪操作一样,只是配置度盘时,按“置盘”( H SET )。 2、距离测量( distance measurement ) PSM 、PPM 的设置——测距、测坐标、放样前。 1)棱镜常数(PSM )的设置。 一般: PRISM=0 (原配棱镜),-30mm (国产棱镜) 2)大气改正数( PPM )(乘常数)的设置。 输入测量时的气温( TEMP )、气压( PRESS ),或经计算后,输入 PPM 的值。 (1)功能:可测量平距 HD 、高差 VD 和斜距 SD (全站仪镜点至棱镜镜点间高差及斜距) (2)方法:照准棱镜点,按“测量”( MEAS )。 3、坐标测量( coordinate measurement ) (1)功能:可测量目标点的三维坐标( X , Y , H )。 (2)测量原理

(完整word版)导线测量及计算

导线测量 一、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连续折线(导线边)。 导线测量——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并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折角, 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 主要用于带状地区、隐蔽地区、城建区、 地下工程、公路、铁路等控制点的测量。 导线的布设形式: 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 附合导线网自由导线网 钢尺量距各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表中n为测站数,M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表6J-1 图根电磁波测距附合导线的技术要求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2.导线边长测量 光电测距(测距仪、全站仪)、钢尺量距 当导线跨越河流或其它障碍时,可采用作辅助点间接求距离法。 (α+β+γ)-180o 改正内角,再计算FG边的边长:FG=bsinα/sinγ 3.导线转折角测量 一般采用经纬仪、全站仪用测回法测量,两个以上方向组 成的角也可用方向法。 导线转折角有左角和右角之分。当与高级控制点连测时, 需进行连接测量。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思路: ①由水平角观测值β,计算方位角α; ②由方位角α及边长D, 计算坐标增量ΔX 、 ΔY; ③由坐标增量ΔX 、ΔY,计算X、Y。

(计算前认真检查外业记录,满足规范限差要求后,才能进行内业计算)坐标正算(由α、D,求X、Y) 已知A(x A,y A),D AB,αAB,求B点坐标x B,y B。 坐标增量: 待求点的坐标: (一)闭合导线计算 图6-10是实测图根闭合导线示意图,图中各项 数据是从外业观测手簿中获得的。 已知数据: 12边的坐标方位角:12 =125°30′00″;1点的坐 标:x1=500.00,y1=500.00 现结合本例说明闭合导线计算步骤如下: 准备工作:填表,如表6-5 中填入已知数据和 观测数据.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理论值: (1)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 例:fβ=Σβ测-(n-2)×180o=359o59'10"-360o= -50";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6-5)

导线测量规范.docx

导线测量规范 (Ⅰ)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导线平均测角中测距中测距相对测回数方位角导线全长 级长度边长误差误差中误差 1 秒级 2 秒级 6 秒级闭合差相对闭合km km(秒)(㎜)仪器仪器仪器(秒)差 三 143201/150000610—n≦1/55000 等 四 9181/8000046— 45n≦1/35000 等 一 45151/30000—2410n≦1/15000 级 二 8151/14000—1316n≦1/10000 级 三 12151/7000—1224n≦1/5000 级 注: 1表中 n 为测站数。 2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 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 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 2 倍。 3.3.2 3㎝。 3.3.3 (Ⅲ)水平角观测 3.3.7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应符合下列 相关规定: 1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管水准器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气光在各位置的 读数较差, 1 秒级仪器不应超过 2 格, 2 秒级仪器不应超过 1 格, 6 秒级仪器不应超过格。 2 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指标: 1 秒级仪器不应大于 1 秒,2 秒级仪器不应大于 2 秒。 3 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指标; 1 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0 秒, 2 秒级仪器

不应超过 15 秒, 6 秒级仪器不应超过20 秒。 4补偿器的补偿要求:在仪器补偿器的补偿区间,对观测成果应能进行有效 补偿。 5垂直微动旋转使用时,视准轴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偏移。 6仪器的基座在照准部施转时的位移指标: 1 秒级仪器不应超过秒, 2 秒级仪器不应超过 1 秒, 6 秒级仪器不应超过秒。 7光学(或激光)对中器的视轴(或射线)与竖轴的重合度不应大于 1 ㎜。 3.3.8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并符合下列规定: 1 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不应超过表 3.3.8的规定。 表 3.3.8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等级仪器精度等光学测微器两半测回一测回内同一方向级次重合读数之归零差2C 互差值各测回 关(秒)(秒)(秒)较差(秒) 四等及 1 秒级仪器1696 以上 2 秒级仪器38139 一级及 2 秒级仪器—121812 以下 6 秒级仪器—18—24 注; 1 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不受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指标的限制。 2 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0的范围时,该方向2C 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 2C 互差的限值。 2 当观测方向不多于 3 个时,可不归零。 3 当观测方向多于 6 个时,可进行分组观测。分组观测应包括两个共同方向 (其中一个为共同零方向)。其两组观测角之差,不应大于同等级测角中误差的2倍。分组观测的最后结果,应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

桩位测量放线记录

定位测量放线记录 测量日期:2013年7月11日 工程名称花山路改建工程图纸设计号A234007063 建设单位滁州市琅琊山风景名胜管理委员会设计单位滁州市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坐标依据设计单位提供高程依据黄海高程 见附图 施工单位意见: 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单位审核意见: 监理工程师:年月日

7#桥: 17号加密点(k9+720) (x=3573295.101,y=495155.932) 测站点A 全站仪 (x=3573129.182,y=495047.881) 桥的中心线 0-7 0-8 0-5 0-6 0-10-2 0-3 0-4 1-5 1-6 1-7 1-8 1-2 1-3 1-4 1-1 2-5 2-6 2-7 2-8 2-2 2-3 2-4 2-1 1 3-2 3-3 3-4 3-1 3-5 3-6 3-7 3-8 18号加密点(k10+200) (x=3573295.101,y=495155.9320) 说明: 本次7#桥定位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已知加密点17、18号点,用后方交会得出所架仪器测站点A (x=3573129.182,y=495047.881),对准后视点17号点,开始放样,测出0-1 (x=3573016.7484,y=495059.2260)、1-1(x=3573007.3722,y=495056.5071)、2-1(x=3572997.7678,y=495053.7220)、3-1(x=3572988.3916,y=495051.0031)、0-2(x=3573016.8627,y=495053.6367)、0-2(x=3573007.4864,y=495050.9178)、2-2(x=3572997.8821,y=495048.1327)、3-2(x=3572988.6201,y=495039.8245)、0-3(x=3573016.9769,y=495048.0474)、1-3(x=3573007.6007,y=495045.3285)、2-3(x=3572997.9963,y=495042.5434)、3-3(x=3572988.6201,y=495039.8245)、0-4(x=3573017.0912,y=495042.4581)、1-4(x= 3573007.7149,y=495039.7391)、2-4(x=3572998.1106,y=495036.9541)、3-4(x=3572988.7344,y=495034.2352)、0-5(x=3573017.1822,y=495038.0073)1-5(x=3573007.8059,y=495035.2884)、2-5(x=3572998.2016,y=495032.5033)、3-5(x=3572988.8253,y=495029.7844)、0-6(x=3573017.2964,y=495032.4180)、1-6(3573007.9202,y=495029.6991)、2-6(x=3572998.3158,y=495026.9140)、3-6(x=3572988.9393,y=495024.1951)、0-7(x=3573017.4107,y=495026.8286)、1-7(x=3573008.0344,y=495024.1097)、2-7(x=3572998.4301,y=495021.3247)、3-7(x=3572989.0538,y=495018.6057)、0-8(x=3573017.5249,y=495021.2393)、1-8(x=3573008.1487,y=495018.5204)、2-8(x=3572998.5443,y=495015.7353)3-8(x=3572989.1681,y=495013.0164)

施工放线记录

E区农副产品E-1、2厅 施工放线方

目录 1.编制依据 (4) 2.工程概况 (4) 3.施工准备 (4) 3.1场地准备 (4) 3.2测量仪器准备 (4) 3.3技术准备 (6) 3.3.1施测组织 (6) 3.3.2技术要求 (6)

3.3.3施测原则 (7)

4.主要施工测量方法 ............................. 4.1.1轴线控制方法 ....................................................... 8 4.1.2高程传递方法 ....................................................... 8 4.1.3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 8 4.2.1轴线投测 ........................................................... 9 4.2.2标高控制 ........................................................... 9 4.3主体结构测量放线 ..................................................... 9 4.3.1楼层主控轴线传递控制 ............... 4.3.2楼层标高传递控制 .......................... 4.4安装工程标高控制 .................. 4.5 测量注意事项 ............................ 4.6细部放样的要求 ............................ 6.1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 (11) 7. 测量复核和资料的整理 (12) 8. 施工管理措施 (12) 8.1保证质量措施 ....................................................... 12 8.2安全技术措施 . (13)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10 5.质量标准 ............................... 10 6.沉降观测与变形观测 (11)

测量实习指导书及记录手簿

广州大学 实习报告 项目名称:广州大学计算机楼地形图测量 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组号: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实习地点:校内 实习时间:20 15 年06月08 日—20 15年06月19 日

目录 1、实习指导书 2、实习概况 3、仪器检查记录 4、水准测量外业测量手簿; 5、水准路线示意图; 6、导线测量外业测量手簿; 7、导线布置示意图; 8、测设报告及外业记录手簿; 9、实习报告 10、实习报告 11、实习报告 12、实习报告 13、实习报告

14、实习报告 测量实习指导书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 测量学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兼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学习者不但要掌握基本理论,还要掌握基本技能,两者缺一不可。通过课堂教学,对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有一定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利用两周时间集中学习和强化基本技能,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测量实习是各项课堂实验的综合应用,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理论的必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但能够了解基本测绘工作的全过程,系统地掌握测量仪器操作、施测计算、地形图绘制等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专门测绘工作或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基础,还能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在实习中要求具有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踏实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希望每位同学要珍惜机会,重视本次实习,脚踏实地,按质按量完成本指导书中规定的实习任务。 二、实习任务 1、测量指定范围内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 2、完成设计建筑物的实地测设; 三、实习内容 1、对所用的仪器进行检查和检验; 2、在实习区内布设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3、地形图测量、建筑物主要轴线的测设。 四、平面控制网测量要求

实验三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

实验三全站仪闭合导线测 量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实验三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 1. 仪器及工具 1)由实验室借领:全站仪一台,脚架一个,测杆二根,钢尺(50m)一把,标记笔一支,记录板一块 2)自备:铅笔(2H)一支,小刀一个 2. 实验方法与步骤 指导老师讲解本次实验的内容和方法 1)在地面上找出用于作闭合导线的两个已知控制点,同时在地面上选出4-8个待求控制点,做出标记,编好控制点号。从已知控制点测起,按先后顺序,测回已知控制点。 2)测量数据包含两类,一类数据为相邻边之间的水平角。另一类数据为点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3)测角: 每个水平角观测一测回,按一测回测角方法记簿、计算,详细操作方法参照《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实验报告,角度记录在表A-6中。 4)光电测距: 往返观测一测回,相对精度K≤1/10000。 5)导线内业计算先后顺序为: 起始坐标方位角、修正坐标方位角、角度闭合差、允许角度闭合差、角度改正数、改正后角值、各未知边坐标方位角、x轴方向坐标增量、y轴方向坐标增量、x轴方向闭合差、y轴方向闭合差、导线全长闭合差、相对精度、x轴方向改正数、y轴方向改正数、改正后的x轴方向坐标增量、改正后的y轴方向坐标增量、计算x、y坐标。 3. 注意事项 1)借领的仪器及工具在实验过程中要保管好,防止丢失。 2)安置仪器时应将仪器中心连接螺旋旋紧,防止仪器从脚架上脱落下来。 3)按操作规程操作,仪器不能没有人看管。 4)本次实验工作量比较大,组长在实验之前必须做好计划,组员要互相配合。 5)每步实验操作及记录必须认真仔细,尽量杜绝实验后导线不合格。 表A-6 水平角读数观测记录(测回法) 仪器型号:_________ 仪器编号:__________ 观测日期:______________

最新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导线测量实习报告第一篇:导线测量实习报告编写实习报告编写 1. 原始资料装订顺序(小组) 1)一、二等水准测量外业观测手簿 2)水准测量成果概算表 3)gps测量选点图及观测调度图 4)gps测量手簿 5)gps平差及gps水准成果 6)i角检验记录 7)导线观测光电测距记录封面 8)导线外业记录表格

9)导线平差计算表 10)线路放样计算表格 11)线路放样观测手簿 12)线路放样成果 13)地形图补测成果 14)小组实习总结报告(组长完成,1000字以上,包括“实习任务、现有条件、实施方案、经费预算、实施过程、实习成果、经验总结) 2. 个人报告提纲 3. 写作要求 不得抄袭,复制、拷贝的报告,两个人都没成绩,全 文不得少于3000字 4. 时间安排

10月16日之前以小组为单位交到指导教师处 5. 上交资料 原始资料、实习报告和规范 第二篇:闭合导线(本站向你推荐: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一张 4、实习组织第七组组长: 成员: 5、仪器与工具经纬仪一台、水准仪一台、钢尺一盘、卷尺一盘、水准尺两根、测钎两只、记录板一块、比例尺一支、量角器一个、图板一个、三脚架三台、绘图纸一张、红漆一瓶、计算器一台 二、选点在所在要求的范围实地踏勘进行布网选点以西南角为第一定点,标为g37-1(表示工程管理3班第七组第一定点),依次类推逆时针方向在所测范围四角标号,其余分别为g37-2、g37-3、g7-4(简称点1、2、3、4)

三、高程控制测量(闭合水准路线测量)(一)、方法;变动仪器高法(二)、工具:ds3水准仪、水准尺(三)、测量程序 由于测量范围巨大,两点之间我们均设了一个转点(除了定点3与4之间不设以外) (1)、安臵仪器在定点1和定点2之间安臵水准仪,使仪器至点1和转tp1之间距离大致相等(2)、粗略整平先用双手同时向内(外)转动一对脚螺旋,使同水准器气泡移动到中间,再转动另一只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3)、竖直水准尺于点1上,瞄准点1上的水准尺,精平后读数。此为后视读数并记录(4)、再将水准尺立于点tp1。瞄准点tp1上的水准尺,精平后读取前视读数并记录(5)、降低仪器10cm以上,重复3与4步骤(6)、计算高差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两次仪器高测得高差之差不得大于6mm时,取其平均值作为平均高差) (7)、迁至第二站继续观测(步骤雷同) 沿选定的路线将仪器迁至tp1和点2之间,仍用第一站施测方法,后视tp1,前视点,依次连续设站,连续观测,并最终仍回到点1

最新全站仪三维导线测量记录表

全站仪三维导线测量记录表 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日期:年月日天气:成像:观测:记录: 注:①请使用3H铅笔记录;②原始记录严禁涂改;③表格不够可复印。第页共页2、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可归纳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下面属于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是() 1

A.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 B.能熟练使用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 C.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 D.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6、信息技术教师要求信息技术课代表组织全班同学为班级制作班级网站,将任务按照学生的不同特长(图片、视频、动画、声音、编程)进行分解分配,这体现了() ①采用多样的课程,打破教室和书本的局限; ②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题,任务要求分水平,适应个别差异的特长发展需求; ③教学过程中要鼓励更自主技术实践与更开放的科技探究与技术创新; ④适度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理解适合其年龄的信息技术核心概念。A.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③④ 5、参加PowerPoint 幻灯片制作比赛的一件作品内容编排得非常不错,可是制作时使用的颜色太杂乱,使用的字体、字号也很多,给人以非常凌乱的视觉感受。教师应指导学生采取以下什么方法进行修改?() A.统一使用宋体字体,字体颜色尽量少;B.每张幻灯片采用预先制作的同一张图片做背景; C.制作幻灯片模板并应用;D.推翻原方案,重新设计。 8、引导学生进行网站规划设计的步骤为() A.确定网站主题确定网站名称收集网站素材确定栏目版面布局与设计网站风格设计; B.确定网站主题确定网站名称确定栏目收集网站素材版面布局与设计网站风格设计; C.确定网站主题确定网站名称网站风格设计确定栏目收集网站素材版面布局与设计; D.确定网站名称确定网站主题确定栏目收集网站素材版面布局与设计网站风格设计。 6. 在Windows 7操作系统中,显示桌面的快捷键是( A)。 A. “Win”+“D” B. “Win”+“P” C. “Win”+“Tab” D. “Alt”+“Tab” 10. 安装Windows 7操作系统时,系统磁盘分区必须为(D )格式才能安装。A. FAT B. FAT16 C. FAT32 D. NTFS 7. 使用Windows 7的备份功能所创建的系统镜像可以保存在( B C D )上。A. 内存B. 硬盘C光盘 D. 网络 8. 下列属于Windows 7控制面板中的设置项目的是( A B C D )。 A. Windows Update B备份和还原 C恢复 D. 网络和共享中心 9. 在Windows 7中可以完成窗口切换的方法是(A C D )。 A. “Alt+Tab B. “Win”+“Tab”C单击要切换窗口的任何可见部位d单击任务栏上要切换的应用程序按钮 4.半/全角字符切换的键盘命令是()。A.Alt+SpaceB.Shift+SpaceC.Ctrl+Esc D.Ctrl+A 2

施工放线记录

E区农副产品E-1、2厅 施 工 放 线 方 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3) 3.施工准备 (4) 3.1场地准备 (4) 3.2测量仪器准备 (4) 3.3技术准备 (5) 3.3.1施测组织 (5) 3.3.2技术要求 (5) 3.3.3施测原则 (6) 4.主要施工测量方法 (7) 4.1.1轴线控制方法 (7) 4.1.2高程传递方法 (7) 4.1.3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7) 4.2.1轴线投测 (8) 4.2.2标高控制 (8) 4.3主体结构测量放线 (8) 4.3.1楼层主控轴线传递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楼层标高传递控制 (8)

4.4安装工程标高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测量注意事项 (9) 4.6细部放样的要求 (9) 5.质量标准 (9) 6.沉降观测与变形观测 (10) 6.1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 (10) 7.测量复核和资料的整理 (11) 8.施工管理措施 (11) 8.1保证质量措施 (11) 8.2安全技术措施 (12) 9.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12) 1.编制依据 1.1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026-2007) 1.2甲方提供的的工程测量成果报告书 1.3建设项目施工图纸 2.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北京金奇树农副产品综合展示中心

工程地点:大兴区芦城 建设单位:北京阳光利臣体育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建筑总面积约为 4万㎡,占地面积约计9000平米,为五层钢框架商业楼,建筑层高为首层为4.5米,二~五层为3.6米,共计18.6米,局部为22.8米。 3.施工准备 3.1场地准备 本工程现场条件基本满足,定位测量施工前先对拆除部分进行场地平整、清除障碍物后并可进行施工定位放线工作。 3.2测量仪器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质量要求、施工进度确定所用的测量仪器,所有测量器具必须经专业法定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时应严格遵照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026-2007)要求操作、保管及维护。

全站仪导线测量的详细操作方法

全站仪导线测量的详细操作方法

全站仪导线测量的详细操作方法,一看就 会! 一,实地选定控制点 实地选点之前先要有一个计算程序,且已经编辑好线路设计参数,知道路线的大致走向。选点的几个要求:地基稳固,方便架设仪器和后期放样,超出施工挖填范围一定距离,相邻两点之间通视良好,各点与前、后相邻点之间的距离尽量等长。确定导线的等级,请参照下图的《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参数》。 二,埋石 在选定的点位挖坑,依土质情况而定,建议埋置深度不小于0.6米。将钢筋切割成长约50公分的小段,选择截面较平整光滑的一端用钢锯锯一个深约2mm的十字丝待用。搅拌砼倒入坑中,人工捣实,表面抹平,在中心位置插入钢筋,钢筋顶端高出砼面约1公分。在砼表面刻下点的编号。这样一个控制点就埋设完成了。 说明:有些问题并不是绝对的,比如在坚固稳定的大石头或建筑物上标记做点也是可以的,总之把握一个原则,控制点要稳固,方便后期保存和使用。 三,导线测量(测角、测距)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和理解,我以一个案例来进行演示。 案例背景 G1、G2、G3、G4是设计院给的已知坐标的控制点,D1、D2、D3是我们埋设的待测加密点。将相邻两点连接后,就组成了导线线路图,如下图: 测量方案 从G1点向G4点方向测量,测量的水平角为左角。导线等级采用一级,测量仪器采用2”级全站仪,采用两个相同型号的棱镜。按技术要求,每个测站需观测两个测回。 开始前的一些常识说明 导线边:两个导线点的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导线边,所以导线边长是两相邻点间的水平距离。 水平角:是指两条相邻导线边组成的夹角。 左角和右角:把观测的前进方向的左侧的角叫做左角,右侧的叫做右角,一般都测量左角。

测量全站仪放线全过程(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测量全站仪放线全过程 图1为宾得全站仪PTS-V2 ,图2为尼康C-100 全站仪,图3为智能全站仪GTS-710,图4为蔡司Elta R系列工程全站仪,图5为徕卡TPS1100系列智能全站仪。 二、全站仪的功能介绍 1、角度测量(angle observation) (1)功能: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 (2)方法:与经纬仪相同,若要测出水平角∠ AOB ,则: 1)当精度要求不高时: 瞄准A 点——置零(0 SET )——瞄准B 点,记下水平度盘HR 的大小。 2)当精度要求高时:——可用测回法(method of observation set )。 操作步骤同用经纬仪操作一样,只是配置度盘时,按“置盘”(H SET )。 2、距离测量(distance measurement ) PSM 、PPM 的设置——测距、测坐标、放样前。 1)棱镜常数(PSM )的设置。 一般:PRISM=0 (原配棱镜),-30mm (国产棱镜) 2)大气改正数(PPM )(乘常数)的设置。 输入测量时的气温(TEMP )、气压(PRESS ),或经计算后,输入PPM 的值。(1)功能:可测量平距HD 、高差VD 和斜距SD (全站仪镜点至棱镜镜 点间高差及斜距) (2)方法:照准棱镜点,按“测量”(MEAS )。 3、坐标测量(coordinate measurement ) (1)功能:可测量目标点的三维坐标(X ,Y ,H )。 (2)测量原理 若输入:方位角,测站坐标(,);测得:水平角和平距。则有:方位角: 坐标: 若输入:测站S 高程,测得:仪器高i ,棱镜高v ,平距,竖直角,则有: 高程: (3)方法: 输入测站S (X ,Y ,H ),仪器高i ,棱镜高v ——瞄准后视点B ,将水平度盘读数设置为——瞄准目标棱镜点T ,按“测量”,即可显示点T 的三维坐标。 4、点位放样(Layout) (1)功能:根据设计的待放样点P 的坐标,在实地标出P 点的平面位置及填挖高度。 (2)放样原理 1)在大致位置立棱镜,测出当前位置的坐标。 2)将当前坐标与待放样点的坐标相比较,得距离差值dD 和角度差dHR 或纵向差值Δ X 和横向差值Δ Y 。 3)根据显示的dD 、dHR 或ΔX 、ΔY ,逐渐找到放样点的位置。 5、程序测量(programs ) (1)数据采集(data collecting) (2)坐标放样(layout) (3)对边测量(MLM)、悬高测量(REM)、面积测量(AREA)、后方交会(RESECTION) 等。 (4)数据存储管理。包括数据的传输、数据文件的操作(改名、删除、查阅)。§ 7.2 TOPCON GTS-312 全站仪使用简介 一、仪器面板外观和功能说明 面板上按键功能如下: ——进入坐标测量模式键。 ◢ ——进入距离测量模式键。 ANG ——进入角度测量模式键。 MENU ——进入主菜单测量模式键。 ESC ——用于中断正在进行的操作,退回到上一级菜单。 POWER ——电源开关键 ◢ ◣ ——光标左右移动键 ▲ ▼ ——光标上下移动、翻屏键 F1 、F2 、F3 、F4 ——软功能键,其功能分别对应显示屏上相应位置显示的命令。 显示屏上显示符号的含义: V ——竖盘读数;HR ——水平读盘读数(右向计数);HL ——水平读盘读数(左向计数); HD ——水平距离;VD ——仪器望远镜至棱镜间高差;SD ——斜距;* ——正在测距; N ——北坐标,x ;E ——东坐标,y ;Z ——天顶方向坐标,高程H 。 二、全站仪几种测量模式介绍 1、角度测量模式 功能:按ANG 进入,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测量,倾斜改正开关设置。 第1 页 F1 OSET :设置水平读数为:0°00ˊ00"。 F2 HOLD :锁定水平读数。 F3 HSET :设置任意大小的水平读数。 F4 P1↓:进入第2 页。 第2 页 F1 TILT :设置倾斜改正开关。 F2 REP :复测法。

罗盘仪导线测量手簿

罗盘仪导线测量手簿 观测者:记录者:计算者:

实训步骤: 1.根据所测平面选择控制点,如测定学校教学楼的平面图,选择四个角作为控制点。控制点之间相互通视。 2.测量控制点之间导线距离。量距一般用皮尺往返丈量各导线边的水平距离。往、返量距的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200,当精度适合要求时,取平均值作为导线边长。填入表格平距栏中。 3.罗盘仪安装 要求: 对中:使罗盘仪水平盘中心与地面点在同一铅垂线上。容许误差为2cm 整平:松开球臼螺旋,用手前后、左右仰俯罗盘盒,使度盘内的水准器气泡居中,然后拧紧球臼螺旋,该项工作称为整平。整平后,松开磁针制动螺旋,让磁针转动。 瞄准目标:放松望远镜制动螺旋和水平制动螺旋 转动仪器,利用望远镜上的准星和照门粗略瞄准 拧紧望远镜制动螺旋和水平制动螺旋 转动目镜使十字丝清晰 调节对光螺旋使物像清晰 转动望远镜微动螺旋并微动罗盘盒,使十字丝精准对准目标。 读数:待磁针自由静止,正对磁针并沿注记增大方向读出磁针北端所指的读数,即为所测直线的磁方位角。 4.测方位角。对每一导线边既要测出正方位角,同时又要测出反方位角。图示在书上38页图2-11 1)将罗盘仪安置于1点,在2点和5点上分别竖立标杆。 2)用望远镜瞄准2点的标杆,以十字丝交点尽可能对准其基部,读出磁针北端所指的读数,该读数为1-2边的正方位角α12,记入表2-3中。 3)转动罗盘仪,用望远镜瞄准5点上的标杆,读取1-5边方位角α15的大小(即5-1边的反方位角),记入表2-3中。 4)将罗盘仪搬至2点安置,标杆分别竖立于1点和3点,同上述方法测定、记录2-3边的正方位角α23和2-1边的方位角α21 (即1-2边的反方位角);依次逐点观测至终点。 5. 导线点的展绘和平差:(内业工作)根据各导线边的平均磁方位角和平均水平距离,用量角器和带比例的直尺将导线点依次展绘在毫米方格纸上。图示在39页图2-12 1)确定磁北方向。一般以毫米方格纸的纵线作为磁北方向。 2)确定起点位置。若导线起点是某一已知控制点时,找到其图上的位置即可;若是独立测区,导线的起点可自行选定。确定独立测区的起点时,应根据起点在测区的位置和测区的形状,使展绘后的整个导线图形落在图纸的中央位置。 3)展绘导线点。根据各导线边的平均磁方位角和水平距进行展绘。量角器圆心与导线起点1重合,并使其0°直径线与磁北方向重合或平行,按1-2边的平均磁方位角画出该边的方向线,然后截取1-2边的图上距离,得到2点的图上距离2’,再移动到2’,画出2-3边,得到3的图上距离3’,同法展绘出其余各点如右图中虚线部分所示。 理论上1’与1应该重合的,但由于测量和展绘过程中都存在误差,致使终点1’与1不重合,1’—1所代表的实地长度称为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以f表示。绝对闭合差与导线全长∑D之比称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以K表示,并化为分子为1的分数,分母越大,说明精度越高。 4)平差。 条件: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值小于等于1/200。进行导线展绘时,每个点都是根据上一点展绘的,误差会由上一点传给下一点,并累积进来,导线终点的误差即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实际上是各导线点误差的累积。所以,平差时应将闭合差按各导线点离起点的距离成正比例分配,各点分配值(改正值)一般用图解法求出。

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 1前言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我公司全站仪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常用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城市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按业主要求执行。2准备工作 2.1收集资料 2.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 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 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3) 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2.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2.1.3准备相应的规范:《城市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2.1.4了解测区的行政划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例如了解冻土深度,用以考虑埋石深度;雾季、雨季和风季的起止时间,封冻和解冻时间,以确定适宜的作业月份。 2.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2.2.1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2.2.2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建筑物,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2.2.3调查测区内交通现状,以便确定合理的高程测量方案,测量时选择适当的交通工具。 2.2.4现场踏勘应作好记录。 2.3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测量精度的要求及合同、业主和监理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设计最佳布网方案和观测方案,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 2.3.1技术设计必须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任务概述:说明工程建设项目的名称、工程规模、来源、用途、测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任务的内容和特点、工作量以及采用的技术依据。 (2)测区概况:说明测区的地理特征、居民地、交通、气候等情况,并划分测区困难类别。(3)已有资料的分析、评价和利用:说明已有资料的作业单位、施测年代、采用的技术依据和选用的基准;分析已有资料的质量情况,并作出评价和指出利用的可能性。

全站仪导线测量(表格下载)

系部:园艺系教师:殷文卿训练日期:2012 年 11 月 22 日 课程名称园林测量训练项目实训八全站仪导线测量——外业测量训练班级设计1131、城市1131、1132班训练学时2课时 训练目的1、熟悉全站仪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掌握闭合导线的布设要领 3、掌握全站仪导线外业测量方法 所需设备、 仪器、工具 每组全站仪1套、棱镜1副、对中杆组1套、计算器1个、记录表1份 训练组织与设计一、实习方法、步骤 1、选点。在测区内选定由4-5个导线点组成的闭合导线,在各导线点打上标记,绘出导线略图; 2、测角。采用全站仪测回法观测导线各转折角(内角),每角测一个测回; 3、量距。用全站仪测距往、返测量各导线边的边长;计算相对误差,若在容许范围内,则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至mm位); 4、计算角度闭合差fβ=Σβ-(n-2)2180°(其中n为内角数),以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外业成果合格后,内业计算各导线点坐标。 二、注意事项 1、导线点间应互相通视,边长以40—60米为宜。若边长较短,测角时应特别注意提高对中和瞄准的精度; 2、根据测区内已知两控制点的坐标,反算坐标方位角。 3、限差要求:同一边往、返测距离的相对误差应小于1/2000,导线角度闭合差的限差为±40″√n,n为转折角个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限差为1/2000,超限应重测。 三、记录与计算 每组交导线测量记录表一份,每人完成内业计算一份。 考核标准1、控制点布设符合要求; 2、正确使用全站仪测定导线各转折角,数据记录正确; 3、正确使用全站仪测定导线各边,数据记录正确; 4、各小组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实训项目,导线角度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符合精度要求。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实训(验)项目单

实验三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

实验三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1、仪器及工具 1)由实验室借领:全站仪一台,脚架一个,测杆二根,钢尺(50m)一把,标记笔一支,记录板一块 2)自备:铅笔(2H)一支,小刀一个2、实验方法与步骤指导老师讲解本次实验的内容和方法1)在地面上找出用于作闭合导线的两个已知控制点,同时在地面上选出4-8个待求控制点,做出标记,编好控制点号。从已知控制点测起,按先后顺序,测回已知控制点。 2)测量数据包含两类,一类数据为相邻边之间的水平角。另一类数据为点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3)测角: 每个水平角观测一测回,按一测回测角方法记簿、计算,详细操作方法参照《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实验报告,角度记录在表A-6中。 4)光电测距: 往返观测一测回,相对精度K≤1/10000。 5)导线内业计算先后顺序为: 起始坐标方位角、修正坐标方位角、角度闭合差、允许角度闭合差、角度改正数、改正后角值、各未知边坐标方位角、x轴方向坐标增量、y轴方向坐标增量、x轴方向闭合差、y轴方向闭合

差、导线全长闭合差、相对精度、x轴方向改正数、y轴方向改正数、改正后的x轴方向坐标增量、改正后的y轴方向坐标增量、计算x、y坐标。 3、注意事项 1)借领的仪器及工具在实验过程中要保管好,防止丢失。 2)安置仪器时应将仪器中心连接螺旋旋紧,防止仪器从脚架上脱落下来。 3)按操作规程操作,仪器不能没有人看管。 4)本次实验工作量比较大,组长在实验之前必须做好计划,组员要互相配合。 5)每步实验操作及记录必须认真仔细,尽量杜绝实验后导线不合格。表A-6 水平角读数观测记录(测回法)仪器型号: _________ 仪器编号:__________ 观测日期:______________测站目标竖盘位置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平均角值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