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片解说词)

(专题片解说词)

(专题片解说词)
(专题片解说词)

(专题片解说词)

朔风唱和谐

朔州市检察文化建设纪实

这就是位于山西北部、雁门关外的朔州市。

炽情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古老的朔风拂过和谐的家园——

今天,这座全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即将迎来建市二十周年华诞。

在这片古韵和新风交相辉映的土地上,澎湃着改革的春潮,吟唱着开放的壮歌。

近年来,朔州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全面按照“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总体要求,开展了一系列从理念到实践的检察文化探索,从而使检察文化与检察事业同行,并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推动各项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强大力量。

(朔风唱和谐)朔州市检察院组建于1989年,辖“两区四县”六个基层

检察院。

在庄严的国徽、神圣的检徽下,在全市一百三十万人民期待与赞许的目光中,474名检察工作人员,以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为政治稳定贡献力量,为经济繁荣保驾护航,奏响了一曲激动人心的检察院建设进行曲,也深情应和着青春朔州从“能源重工业基地”向“塞外最宜居、最宜发展城市”迈进的铿锵步履。

2003年以来,朔州检察院紧紧围绕“树形象,抓办案,强监督,促和谐”的工作思路,各项检察工作呈现了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同时,他们深入探索检察文化建设的规律,积极培养文化元素,大力完善文化养成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以检察精神、检察民主、检察目标、检察创新、检察形象、检察生活等内容为中心的检察文化建设之路。

(镜头提示:检察长孙赞东)

朔州市人民检察长孙赞东同期声:

着眼于检察事业的创新发展,全面加强检察文化建设,这既是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察人员立政为公、执法为民的内在需要,更是推

进检察机关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结合朔州检察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我们从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素养文化、物质文化四个方面入手,始终坚持法律文化属性,不断丰富“检察与和谐”的主题,力争把文化建设延伸到检察业务的全过程。

字幕:制度文化

2005年,《朔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规则》出现在了朔州市全体检察人员的案头。把无形的抽象概念化为有形的具体规范,深深扎根于检察人员的心头。

制度,是检察文化的框架。在“以制度导引文化,以制度规范文化”的同时,结合逐步深入的规范化建设,朔州市检察院和辖区各基层检察院都相继出台了一些旨在提升文化品位的规章制度——

朔城区检察院制定了《检察干警礼仪规范》,从言行举止、着装仪表、信访接待、办公办案到办公环境等多方面进行礼仪规范。

应县检察院作出检容风纪的有关规定,禁止干警中午饮酒和衣着不整,倡导干警言谈举止、穿着打扮等外在形象得体,并成立了检容检风纠察组予以督察。

平鲁区检察院以温馨的提示、关怀式的告诫将文化融入

制度,增加了制度的亲和力,使干警由被动服从变为主动执行。

把学习纳入制度,以学习提升文化——

全市检察机关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月计划、周安排制度,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公正执法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警示教育和“学习型检察院、学习型处室、学习型干警、文明处室、文明干警”评选活动,不断提升广大检察人员的思想文化品位。全市检察干警本科学历人员比例由2003年的21%增加到目前的46·4%;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理论考试中,全市检察人员合格率为100%,优秀率达到了97%。

不断完善的制度极大促进了无缝隙、无缺陷管理,使全市各项检察工作向着“做透、做细、做深”的方向迈进。全市检察机关所办自侦案件实现了案件侦结率、起诉率、有罪判决率“三个百分之百”和撤案、不诉、无罪判决、涉检上访为“零”,被高检院授予“处理涉检上访先进集体”。

字幕:环境文化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这块平凡的石头上所镌刻的一个“平”字,给人以太多的遐思——

《商君书·靳令》曰:法平则吏无奸。

《广韵》说,平,正也。

宋代哲学家叶适说,以法为平。

行走于期间的朔州检察人员的体会则是:维护公平正义,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

朔州市检察机关把环境文化作为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多种方式,致力营造具有检察特色的文化环境。

全市检察院办公大楼,在装饰上以法律文化为主导,在不同区域分别布置了法律人物、法律名言、人生修养等方面的格言、哲理故事和书画艺术作品,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法治的精髓。

这里不仅仅是办公场所,更是干警们的精神家园。

结合文明创建活动,全市检察机关普遍建立了检察文化中心,成立了文学、书画、摄影协会,组建成立检察官合唱团等,经常适时组织开展干警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表现出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实践性,兼顾学习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既丰富干警的课余生活,又提高干警的实践创新能力,还创造出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

图书室、健身房、文体活动室、音像资料室、荣誉室,

让干警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优美、和谐、健康、充满活力的环境,对干警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强化了检察人员的爱岗敬业、创新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字幕:素养文化

检察文化建设,建的是“文”,“化”的是人。

近年来,朔州市检察院坚持开展文明机关、文明窗口、文明接待室、文明检察室、道德规范进万家等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教育干警树立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文明办案、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

“作风建设年,狠抓落实年”、“服务新农村建设,百村百日法制巡讲”、“我为党旗增辉”主题演讲等活动的开展,既是主题鲜明的教育内容,又不断拓展了检查事业的创新之路,同时也使得检察文化工作形成一个持续开阔的空间。

“人人是检察形象,案案是公正载体”,表彰先进、典型引路,使素养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学习全国检察战线先进个人的同时,朔州市检察机关注意培养自己的先进典型,全市检察机关树立和宣扬了蔚智、王吉贤等先进模范人物,通过身边先进人物的事迹和精神激励干警,激发了广大检察干警干事创业的热情,形成具有地方检察院特色的文化品牌,促进检察工作的全面进步。

同时,他们注重把检察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汲取当地的人文历史传统精华,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就此,朔州检察机关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

山阴县检察院把“朔州乳业功臣”乔九崇、“人民健康卫士”魏文亮等地方先进典型的事迹请到课堂、记在心间,并学以致用,落实在行动中,成为检察工作者职业操守的有机组成。

怀仁县检察院充分发扬以“仁”为核心的历史文化内涵,把“涉法上访”变为“送法下乡”,同时,他们每逢重大节假日,组织检察人员到企业看望困难职工、赠送慰问品,受到群众的赞许和欢迎。

右玉县检察院把开展检察文化活动同业已形成的“右玉精神”结合起来,“一张铁锹两只手,觉悟加义务”,半个世纪不懈造绿的人文精神,也融入了检察机关的作风建设,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这样的努力与实践,他们一直在持续深入地进行中。

2006年,他们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了《检察官在行动》系列剧,市检察官协会与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影视制作中心联合摄制了《法不容情人有情》专题纪实片,真实再现了新时期检察官的职业道德,也让参与的过程成为一个感化人、教育人、鼓舞人的过程。

这些,对于检察工作人员职业认同、心理素养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并在具体工作中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

字幕:物质文化

物质是形,文化是神,长期以来,朔州市检察院致力于构建一个“形神皆备”的动态的文化建设格局。

近年来,市检察院按照“抓保障,保中心,促发展”的思路,以经费保障为龙头,以“两房建设、信息化建设、装备建设、环境建设”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基础建设和工作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先后完成了通信设备的扩容、升级,完成了政法专线通信网、计算机局域网的建设;

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信息指挥中心大楼;

建起了设施完备的监控室、讯问室、微机室、控申举报接待室,多媒体展示中心、文件处理中心、新闻发布中心;

完成了市院与各基层院局域网的互联互通,建成了以市院为中心枢纽,连接各基层院、市院各业务部门的全市检察系统办公、办案资源网络框架;

这一切,为检察机关创造出主题突出、内容完备、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和载体,也为全市检察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文化建设与事业发展成为和谐、进步的最佳诠注——

近年来,由于检察文化建设的深入持续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贡献奖,全国“清理扣押款物”先进单位、“全国严肃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人权犯罪案件专项活动”先进集体和“处理涉检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及“山西省文明和谐单位”等多项殊荣!

省检察院、市委非常关心朔州市检察事业和检察文化的发展,他们多次前来视察,对具体工作提出要求,并指出,朔州检察文化建设的发展有思路、有行动、有成果,并对朔州市检察院各项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文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面对未来,朔州市检察院将以更加奋发向上的精神,不断巩固文化建设成果,努力开创检察工作新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朔州、维护司法公正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切,才刚刚开始!

企业年度工作总结专题片解说词

企业年度工作总结专题片解 说词 跨越与腾飞 ——神宁能源工程公司跨越式发展巡礼电视专题片解说词(修改稿17-据第二次审片意见修改) 专题片:《跨越与腾飞——神宁能源工程公司跨越式发展巡礼》片头: 一个企业,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不会长久屹立于 激烈竞争的市场之颠—— 神宁能源工程公司,一个镌刻着神宁集团科学发展轨迹的名字,一支在宁夏“一号工程”大舞台上为神宁集团发展建设提供 专业化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的“特种部队”,在“科学发展,对 标一流,五年实现神宁经济总量翻两番”的历史征程中,苦干创新、激情跨越,唱响了一曲跨越与腾飞的辉煌赞歌! 推出片名: 跨越与腾飞 ——神宁能源工程公司跨越式发展巡礼 一、【组建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0XX年,宁东能源煤化工基地的建设如火如荼,全面驶上快车道的神宁集团,迫切需要一个完备的、有力的工程技术管理体系来支撑。 神宁能源工程公司应运而生! 20XX年2月15日,神宁集团出于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强力推进工程项目建设,提升工程技术管理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需要,经过慎重研究和论证,决定对所属的宁夏煤矿设计院、灵州工程监理咨询公司、环境安全工程公司矿用产品检验中心、煤炭科学技术研究所等9个业务单位进行重组整合,成立了神华宁煤集团能源工程公司。 (加王俭董事长同期声——根据音频资料剪辑) “现代企业的发展,必须走专业化道路,神华集团通过23年的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企业,走的就是专业化发展的路子。只有走专业化、精细化的路子,我们的企业才能够做好、做精。能源工程公司的这种模式把设计、监理、工程管理力量以及现场有经验的力量集合起来,这在国内还是第一家。我们有这样好的资源优势,我们应该有信心把工作搞好。” “从目前国内外项目建设管理发展趋势看,工程技术管理公司在重大项目工程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项目建设越来越离不开工程技术管理公司专业化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运用专业化的工程管理公司来进行项目建设管理已经成为一些重大项目业主实施项目管理的首选模式。”

心得体会 浅谈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

浅谈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 解说词,顾名思义即口头说明解说的词。也可以说,解说词是“口头文学”。它依靠文字对事物、事件或人物描述、叙说,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使人们在对其所表述的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的同时,起到更进一步加深认知和感受的作用。就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而言,它是对电视画面内容的文字解释和说明。它虽然与电视画面中的任何一个人物或事物都产生不了交流关系,但它却又都与电视画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电视画面与解说词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之间是互为作用、相互补充和印证的。如果在解说词中讲到乌云突变、大风骤起时,这边电视画面就不可能出现晴空万里、风和日丽的场景;而如果画面中是人潮涌动的铁路春运的场面,可解说词却用上了欢欢喜喜过大年的词句,这就使人很费解了。虽然观众在看电视节目的时候,注意的是画面,但解说词的作用仍不可忽略。在某些情况下,解说词还占在很重要的位置上。 画面与解说词出现“驴唇不对马嘴”的现象,必然影响节目的整体表现效果,即使再优美的画面也弥补不了“文不对画”的缺憾。当然,有些优秀的电视专题片即使没有多少解说词,也没有影响观众对节目内容主题的理解,那是因为仅有的一点儿解说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产生的是指点迷津的效果,而再多用上些解说词倒显得画蛇添足了。 如果我们把电视画面比作红花,那么解说词就是绿叶了,多么好

的画面就如同漂亮的花一样,没有绿叶的陪衬也会失色不少。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的作用如此,怎样才能把解说词写好,使其真正担当起“绿叶”的作用呢?我以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做起和努力。 一、对采访对象的详实了解、深入体验是写好解说词的前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好比电视记者没有充足的第一手材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解说词的。现在,有些电视记者采访,拎起摄像机就走,扛上摄像机就拍,只注意画面质量,不去深入采访,解说词是在人家准备好的文字材料上圈圈点点了事。更有甚者,干过的文字拿来,“造就”了一篇解说词。这样的解说词毫无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没有任何深度和广度,这样的电视节目又怎能赢得观众呢? 前期的深入采访对后期的解说词的写作非常重要,没有这个过程,没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就不可能写出让观众信服、感人的解说词。这就像作家、画家为创作必须去体验生活一样。没有他们身临其境地去体验某种生活的经历,而只坐在家里凭空想象“闭门造车”,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的。因此说,亲临新闻现场、深入采访,尽可能多地掌握素材和信息是写作好解说词的第一步。 二、融入真挚情感、表达真诚的内心世界是写好解说词的关键 有了深入细致的第一线采访,这就为写好解说词奠定了基础。而在你真正动笔写解说词之前,首先要充分思考,围绕专题片的主题进行构思,然后一气呵成。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把你在采访中和采访后的感受、观点表达出来。必须把自己的感情世界融入其中,将内心的情感用文字淋漓尽致地写出来。可以相信,在这种境况下写出来的

教育工作专题片解说词(县电视台)

**教育简介 (电视专题片脚本) [字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县必先强教,兴业必先兴教。 [解说]:**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01所,其中公办学校275所,民办学校26所;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378所,在园幼儿3.8万人;全县中小学在校生总数17.69万人,教职工总数9501人。 [拟定镜头]:1、**山水景观;2、教育片区远景;3、驻城和农村学生上学、放学、课间操等场景。 [解说]:教育是今天,也是明天;教育是国计,更是民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教育是最大民生”、“教育财政”的理念,全面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县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2011—2020年)》、《**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等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县“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实施校舍安全、建设规范化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公办中心幼儿园、教师培训基地等十项教育基础设施重点工程,进一步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年初召开的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明确提出了实施教育提升工程,确定今年将“大力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新建校舍

14.6 万平方米,消除危房17.1 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5 所;启动教师培训中心建设工程;开工建设城区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扩建**一小,着力解决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加快**二中改造提升;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争创省级规范化学校5 所以上”的政府教育工作目标,这充分表明了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上的态度和决心。 [拟定镜头]:1、相关规划文件;2、教育工作会议场景; 3、各级领导视察工作场景; 4、县委郑书记党代会工作报告镜头、薛县长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镜头。 [解说]:发展教育离不开投入,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多年来,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投入欠账较大。2009年,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县中小学及公办幼儿园校舍进行了抗震安全排查鉴定,共排查鉴定校舍92.9万平方米。其中C、D两级不安全校舍占校舍总面积的81%,是全市校舍D级危房最多的县区。 [拟定镜头]:1、未改造前校舍危房图片;2、学生在危房里上课的场景;3、各级鉴定报告图片。 [解说]:针对校舍危房的严峻形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集中财力、集中时间加快实施校舍危房改造的工作目标。2010-2012三个年度,县政府先后下达了232所学校、幼儿园校舍危房改造项目,规划总投资3.5亿元,其中县财政投资1.68亿元,规划新建校舍38.5万平方米,消除危房34.3万平方米。特别是2012年,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投入力度,将学校危改资金县乡投资比例由过去的4:6调整为6:4,县财政专项列支达8000万元,占三个年度财政危改总投入的一半。今年下半

生态小区专题片解说词

和谐华中 ——四川省华蓥中学创建生态小区纪实 绿染华蓥山,碧透渠江水,翠荟望晶山,德馨华中人。坐落于华蓥山麓、渠江之畔的四川省华蓥中学,它东凝望晶之清幽,南避闹市之喧嚣,西纳田园之秀美,它传承红岩精神,浸润革命传统,化“和”为经,融“谐”为纬,经过三次扩建、两次跨越,已成为镶嵌在华蓥山麓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十五年创业,二十五年艰辛,赢得二十五年巨变,二十五年辉煌,年轻的华中,已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先进,从“四穿”中学昂首跨进省示范高中的行列。(字幕:学校总面积180余亩,建筑总面积6万m2,教师256人,在校生3800人,共有63个教学班。) 奋力开拓、进取不息的华中人,秉承科学发展观精神,贯穿和谐育人宗旨,致力将学校打造成生活、学习、工作的生态乐园。 学校根据高中教育发展的需要,强力扩容,跨越发展。学校领导在制订环境规划和扩建时,尊重自然,特别注重改善人居环境,处理建筑和环境的关系,充分发挥环境的可持续育人功能。上争,内筹,外引,联贷,整合资金,打造公园型、生态型、文化型校园。自筹130余万元改造了窄旧的两栋女生公寓,引资修建了2200 m2的高品位食堂、3600 m2

的高规格女生公寓、8200 m2的两栋男生公寓,争取400多万资金修建了综合楼,贷款修建了新教学楼,投入200多万元绿饰了校园,投入500多万元完善了新校区的配套工程。学校“三区”分离,布局生动曲折,建筑错落,步移景异,柳暗花明,呈现出建筑与环境有机交融的形态特征:(字幕:栽植苗木50多个品种,修砌花坛70个,植草8800 m2,修整绿色保坎1400 m2,绿化面积共计38665 m2,绿化率52.5%。学校既委托专业公司规划培植,又有绿化工修剪维护。)校园写满绿意,建筑溢满人文。黄桷树守护宁静,黄桷兰诉说生机,香樟林见证变迁,绿化带延伸追求;春花香袭,夏草凉浓,秋叶情深,冬树志坚。实验楼仪器全,教学楼书声琅,综合楼探究忙。学生食堂窗明几净,锅碗瓢盆协奏;(字幕:投入100多万改建食堂,完善功能,改燃煤为燃气,售餐实行“一卡通”管理。)学生公寓纤尘难染,物整被方协调。运动场身姿矫健,花园内思绪流畅。廊内名人画像潜移默化,名言警句砥志励德,道旁标语条幅范言规行,石栏艺板怡情冶性,红墙琉瓦掩映古韵。 学校管理渗透人文,追求人本,师生和睦,干群和气。激励教师内练真功挖潜力,外强交流获共识,心藏灵犀互扬长,携手并进同收获。“民主和谐,务实创新”校风良,“好学善思,求精争先”学风纯。提出了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熏陶,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的办学理念,强化生态环境教育,增强师生生态意识。明确了生态环境建设“三优先”:经费优先投入,活动优先安排,设备优先保证。全面实施生态工程,增强学

创卫专题片解说词

创卫专题片解说词——创卫的舞台 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元代集宁路的残垣断壁,记录着岁月的沧桑;这是一座繁荣的城市,烽火熄灭的驿站,依稀传来丝绸之路的驼铃;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集宁战役的碉堡弹痕,镌刻着历史的光荣;这是一座崭新的城市,铿锵有力的愤进脚步,书写着神舟家园的新辉煌。 270万乌兰察布人民,用汗水浇铸幸福坐标、用激情追逐梦想家园,两年创卫,两载艰辛。乌兰察布人民用创卫的彩笔描绘出了一幅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丽画卷。 每一座城市都有她的梦想,每一座城市都有她的幸福坐标。首都后花园、中国薯都、空中三峡,乌兰察布的决策者们,总是不停地为这座城市肯定着一个有一个新的坐标,又不断地把它推上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在对美好家园的憧憬中,市委、市政府顺应民心,果断决策,于2008年6月做出了创建自治区级卫生城市的决定。借“60大庆”的契机,开始创建自治区级卫生城市。把这座英雄的城市打扮起来,让她披上时代的盛妆去参加共和国华诞巡礼。于是,一场以改善市容市貌、提升城市文明素质为突破口的全民创自治区家卫生城市攻坚战在乌兰察布拉开帷幕。这是继成功创建双拥模范城市、五星级文明城市之后,乌兰察布为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打响的又一场硬仗。

这个重大举措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论证后提出的。创卫不是争一块镀金的牌子,不是所谓的政绩工程,以创促建,改善环境,提升品位,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在更高层面上为人民谋福祉。政通人和,上下一心。创卫的舞台上,人人都是主角。让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人民更幸福——共同的愿景下,集结起了中心城区集宁区的32万市民,铿锵有力的脚步声传来,创建自治区级卫生城市的大幕徐徐拉开—— 1、机构健全,创卫整体联动 目标明确,方能有的放矢;机制健全,才能卓有功效。 集结号吹响之后,由市长李万忠任总指挥长的创卫指挥中心迅速成立,集宁区随即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区委书记罗虎在任总指挥,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担任副总指挥,区委政府和27个委办局、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自治区卫生城市”总指挥部,下设14个小组,分别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制定方案、全面动员、详细部署、分解任务、明确流程,签订责任状。紧紧围绕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落实了需要突出抓好的8项重点工程、9个专项整治工作和52项详细任务! “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条促块保”的创卫机制和市、区、街道、社区、单位五级联动的创卫体系迅速形成,卫生工商、城建环保、土地交通、农业商务、宣传教

难点一,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要点

难点一、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要点 【分析】影视专题片解释词的创作,与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其他文学体载一样,都是利用文字来传达作者的思维和意图,以此来反映社会生活,但由于其传播方式不同,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写作特点。电视根据其传播方式,写作时应把握关键两点: 一是两种语言,声画交触。写作时应①要求具体,就是言之有物,不空泛。并写作时要具有画面感,根据画面所提供的内容,运用文字,进行形象,具体的描述和议论,深挖画面内涵,强化主题,宣泄感情,增加信息量,使声画和谐交融,以达到传播扩张力和最佳效果。 ②要求形象,言之有画,闻如其声,如见其景。一方面解说以画面为基础,但又不能停留在画面上进行简单地指述。③要求准确,就是言有度。解说要符合情理和常规,符合事物发展逻辑,符合画面所展示的内容。 二是一次传播、言简意明。①字要响,遣词用字要清楚响亮,写作时多用平声字,慎用同音色,注意押韵。②词要双,多用双声词,双声词有两个音节,一来能留下深刻印象,二来符合人们日常用词习惯,三则意思也表达的更准确具体。③句要短,少用多层从句、复句、倒装句。④数宜简。一是指数字要准确、简明。二是指数字,一般要简化处理,粗略不计,把小的数目去掉,四舍五入。同时用形象替换,把冗长复杂的数字换成形象化的简单数字。另外,还可以用图像显示,字幕标出,制成因素等方式。 难点二、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特点 【分析】电视新闻评论是对新闻事实作出评论的一种体载。首先它是新闻,因此必须选择新近发生的典型新闻事件做出评论。对于报道对象的准确,选择和及时报道,是电视新闻评论得以生存的关键,事件必须具有分析评论的价值。电视新闻评议写作:特点是一事一议,由具体的新闻事件出发,引发出对某一普遍问题,某一社会现象的评论。它具有“以点带面”以小具大的特点,在撰写时,要注意有目的地陈述新闻事实,夹叙夹议,尽可能从画面形象出发,自然提炼出所要评论的问题。评论部分不随意夸大,作结论时慎重把握语言分寸,避免直接作出主观的结论和是非评判,而是让事实说话,引导观众去思考,让观众自己下结论。另外,其文字语言尽量带有一定的“潜台词”和暗示性,以启发和引导观众的想像力和判断力。同时语言正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预见性,尤其是评论,必须要有独特的见解和分析。这样就能给观众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思考,一般这类节目分析多于评论,解剖多于判断。调查展示是它最重要的评论手段。过程往往比结果和结论更重要。解说一般不承担重要叙事功能,只起着引发故事,交待时空背景,压缩调查过程,缕清因果关系和人物关系,提请观众注意关键细节,做出必要的点评。其最重要的是,通过问题的提出,结构全片,整台散乱的信息,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11012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这是一片文明的土地,“经始灵台”,《诗经》记录了它灿烂的文化,留芳后世。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文王伐密,《史记》记载了它光辉的历史,炳照史册。 这里山清水秀,古迹名胜,不胜枚举;这里人杰地灵,贤能之士,数不胜数。 这就是地处陕、甘接壤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灵台。 沿泾灵公路驱车南下,映入眼帘的是离山如缎,溪河似练。灵台一中背靠离山之绵延,面临溪河之浩荡。高耸入云的楼房、宽阔平坦的大道与周围的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既蕴藉着古朴典雅的学府风范,又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名校气息。 (一)风风雨雨六十年 尚德启智,造福桑梓,白云苍狗。一九四零年,中华大地烽烟四起。民族兴亡,匹夫有责,兴学育人,时势所迫。从北平华北大学毕业的灵台人张国栋先生怀着造福子孙之雄心,振兴民族之壮志,与诸多仁人志士创办了甘肃省立灵台初级中学(灵台一中前身)。张国栋校长克服困难,历尽艰辛,为灵台教育事业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几经磨难,曲折前行。灵台一中继续发展。上个世纪六十年代,1963年、1964年、1965年灵台一中连续三年高考

成绩突出,有57人被高校录取,成绩的背后饱含了全体师生的智慧与汗水。他们为灵台教育事业又书写了辉煌的一页。 步履匆匆,岁月如歌。灵台一中不断进步。二十一世纪的灵台一中,已是一所拥有二百多名教师,50个教学班,3000多名学生的市级示范性高中、市级重点中学。锐意进取,豪情满怀,灵台一中将继续为全县教育事业书写浓墨重彩的华章。 有过白手起家的艰难,有过美名远扬的辉煌,有过栉风沐雨的历炼,有着光辉灿烂的今天。六十七年,灵台一中从步履蹒跚到步伐稳健,再到昂首阔步,现在已经以一个全新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 (二)谋求发展搞搬迁 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这是一个高歌猛进的时代。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形成共识,科教兴国战略已明确提出。新时代,新要求,灵台一中必须做出选择。2003年,校园仅有二十几亩,设备仅有三栋楼房,这既不符合县级重点中学办学的要求,也不适应全市大办教育的形势。灵台一中不能作茧自缚,不能固步自封。群策群力订宏图,同心同德求发展。县上主要领导深入调研,英明决策,决定扩建灵台一中。从03年到05年的三年时间,灵台一中抢抓机遇,扩大办学规模,

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专题片解说词_演讲稿

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专题片解说词 本文是关于演讲稿的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专题片解说词,感谢您的阅读! 文明创建唱大风绿色情怀铸精魂 ——卢氏县环保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巡礼 【谨以此片向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考评验收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支持环保事业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 这是一片山灵水秀的土地,巍巍伏牛山层峦叠翠,滔滔洛河水奔腾不息,这就是充满山水情韵的千年古县----卢氏县。 这是一个朴实无华的团队,地处偏远却甘于扎根山区做奉献,条件艰苦却勇于迎难而上谋发展,用信念绽放文明花朵,用忠诚守护一片蓝天,这就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卢氏县环保局。 整洁、优美的办公环境;热情礼貌的公务人员;井然有序的工作秩序;内容丰富的宣传画廊、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走进卢氏县环保局,处处洋溢着文明、健康、向上的气象。这就是该局在文明创建新风中,描绘出的一幅幅和谐生动的美丽画卷。文明创建唱大风,绿色情怀铸精魂。美丽的洛河之滨,这朵精神文明建设的灿烂奇葩,卓然绽放,辉映着千年古县城。 【推出片头】 文明创建唱大风绿色情怀铸精魂 ——卢氏县环保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巡礼 卢氏县环保局成立于1993年4月,是对全县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政府职能部门,承担着环保审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监测、污染减排、环境监督管理等主要工作职责。全局内设6个股室,下设4个事业单位,共有干部职工98人,其中:领导班子成员5人,党员45人,大专以上文化87人,初级以上职称42人,中级以上职称10人。 近年来,卢氏环保局始终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省级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积极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紧紧围绕“创文明单位,树环保形象,服务经济发展”的文明创建主题,以“把责任写在蓝天,把绿色留给大地,把文明送给人民”为创建目标,全局干部职工以智慧和勤奋播种文明,以执著、豪情拼搏奋斗,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评为市县文明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渲染生命底色 ——仁爱教育行动掠影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片头) 镜头:巍巍大桥、浩浩汉水、摩天大楼、繁华街道 解说词:汉水之滨,景美物丰;体操之乡,人杰地灵。现代科技月新月异,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当我们徜徉于市场经济的物质富流的时候,我们也会痛心地发现,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东西——传统美德在渐渐销蚀,导致世风渐下,道德危机,荣辱不分,是非不明。 镜头:一组德育文件,国家领导人讲话,网站相关报道,“两行”教育会议。 解说词: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一向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仙桃市委、市政府也在全市开展“两行”教育。市教育局运筹帏幄,周密布署。自此,“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我市拉开了帷幕。 (主片) 字幕:渲染生命底色——仁爱教育行动掠影 镜头:校园全景、升旗仪式、广播手语操 解说词:仙桃市大新路小学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仙桃市城区中心。学校占地面积3. 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现有38个教学班,学生2360人,教职工115人。其中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5人,省市学科带头人8人,中学高级教师6人,小学高级教 镜头:喷泉校雕、锦旗牌匾、媒体报道 解说词:大新路小学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绿色学校”、“全国学习型学校”、“湖北省教改名校”殊荣。在新的形势下。大新路小学传承文明,继往开来,开展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仁爱教育,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成为仙桃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排头兵。 字幕:守护心灵净土润育生命底色 镜头:课外活动、出游场景 解说词: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小学阶段加强对孩子们的传统美德教育,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镜头:李庆成特写、少先队员献花、李庆成同期声 解说词:2005年11月下旬,大新路小学校长李庆成参加了第一届儒学伦理与东南亚地区公民道德教育论坛培训会,返校后,他立即召开校长办公会,传达会议精神,分析教育现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用中华传统美德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他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传为佳话。我们要兴仁爱之风,铸仁爱之魂,全面开展仁爱教育,并把它与绿色教育、创造教育融为一体,成为我们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品牌。”] 镜头:课题研讨会、人生宝典书籍、课题方案、李启艳、朱爱平、王志勇等同期声 解说词:科学决策,合理调控是有效活动的前提。大新路小学将仁爱教育纳入校本课程和科研课题研究之中。他们拟定了行动方案,制定了实施细则,在理论上定性,在实践中定位,在评价中定标。关于仁爱教育,李启艳校长作了如下诠释:[“我们开展的仁爱教育,是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传统的真善美为基础,培养学生知礼、行孝、懂爱的品质,

电视宣传片解说词

电视宣传片解说词 建设交通的辉煌乐章 ——武功县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纪实 当一幢幢别具风格的建筑拔地而起, 当浓浓的绿意掩映整个小区, 当环卫的车轮画出城市永恒的美丽, 当清澈的自来水和着甜蜜一起开启, 当条条宽畅的道路成为希望的起点…… 你会被这座城市洋溢的青春和激情所感动。南汇,这座有着60xxxx年历史的海滨城市,如棵棵千年银杏,虽然饱尽历史的沧桑巨变,但仍傲雪风霜,顽强的生命力孕育了南汇灿烂的历史文化,浦东琵琶、锣鼓书等丰富的民间艺术成了人们抒情达意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涌现了张闻天、傅雷和钦赐状元顾天成等蜚声海外的历史文化名人。 跨入新世纪,南汇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抓住“空港、海港”开发的大好机遇,迈向海洋、迈向世界,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昔日一个荒芜的小渔村变成了美丽的海滨城市。 有一组数据引人注目:进入新世纪,南汇建设了条总长度达到公里的各类公路;建成了总面积为平方公里,覆盖率达到的绿化;建造了总规模达到万平方米的各类建筑物,完

成项重大工程和实事项目…… 这数字和工程记载着城市发展的进程,同样也记录着建设和交通人奋发有为的身影。在其背后,又凝聚了建设和交通人多少的智慧和汗水。他们用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雕塑着南汇这个美丽的家园。 是城市发展的根,交通是城市繁荣的魂。顺应着南汇大开发、大建设的呼唤,2005年调整成立的×××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担负着南汇城市建设、管理和综合交通的重要职能,现有职能科室1xxxx,直属企事业单位2xxxx,员工人。招商注册企业28xxxx。近年来,由于平稳有效的改革使体制更加合理、管理更加顺畅、服务更加到位。改革中应运而生的南汇首家具有一级资质的两港市政公司,正在南汇的大建设中大显身手。 “两港一城”的开发建设,牵动着世人的目光,作为建设南汇的职能部门,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一班人审时度势,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立足全局的工作理念,高屋建瓴的前瞻眼光,全力推进以覆盖全区的道路交通为主的“枢纽型、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一系列市政重大工程和实事项目。唱响了豪迈、高亢的建设交通之歌! 在道路交通设施方面,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从南汇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城镇体系等方面着眼,用蜘蛛织网的精神打造四通八达的交通。配合上×××轨道交通大格局形

十周年校庆专题片解说词

十周年校庆专题片解说词 十年磨砺华丽蜕变 泸州市英才外国语学校十周年校庆专题片解说词 泸州市英才外国语学校紧邻长沱两江,位处泸隆高速路口,校园精致美观、优雅恬静,如同一颗明珠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光彩。 学校创办于2003年4月,是一所民办公助寄宿制学校,直属泸州市龙马潭区教育局管理,兼具民办学校办学的灵活性和公办学校办学的权威性、稳定性和规范性,是四川省三八红旗集体、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四川省民办非企业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四川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四川省少年军校、泸州市最佳文明单位、泸州市民办教育先进集体、泸州市教育常规管理先进学校、泸州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泸州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泸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精致教育出精品,英语特色育英才”,耕耘十年,英才学校展现出强劲的办学实力,引领着泸州全新寄宿制学校的标准,创造了泸州教育的奇迹。 从2009 年起,学校开始了全面的改建扩建工程建设,历经三年时间,学校一举完成了教学综合楼、男生公寓楼、女生公寓楼、餐饮中心、四跑道环形塑胶运动场、五人制足球场、地下停车场、乒乓馆、英才讲堂、图书阅览室、科学实验室、微机室、绘画室、国画室、书法室、舞蹈练功房、电子琴室、钢琴室、医疗保健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学校还建成了有线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络系统及现代办公系统,还为每一位老师配

备了笔记本电脑。英才学校顺利地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蜕变,成为目前我市城区占地面积最大、设备设施最好的寄宿制小学。 校长李静同期声:泸州市英才外国语学校建校已经十年了。这十年来,在全体英才人的共同努力下,高举“精致教育”的大旗,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校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十年发展,英才学校已经发生了华丽的蜕变,真正的成为了一个校园环境优美,设备设施一流的优质民办学校。 精细化管理是超越竞争者超越自我的需要,是学校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必然选择。学校管理从过去的做大做强,转向了教育过程的精细化管理。英才学校对精细化的理解包括了三个方面:精准目标,精细过程,精良结果。实施“精致教育”,可以使一个学校从粗放性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的数字管理,转向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品质管理。 水土会说话,楼宇能育人。英才处处充满和谐之风,处处充满育人的理念。凭着深厚的人文积淀,创新的办学体制,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以及英才人演绎的团结拼搏、永葆辉煌的优良传统。这里,已成为了富有人文关怀,师生共享的精神文明家园。 在精致教育的引领下,英才这样演绎:战胜自己的昨天,迎接异彩纷呈的明天;战胜自己的缺失,获取舍我其谁的豪迈;战胜自我的现状,达到梦想成真的远方。 一所好的学校,关键在于教师。英才学校拥有一大批精英教师,他们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精湛的技艺培育人。他们以勤奋敬业的工作作风,关爱着每一位学生,实践着“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的庄严承诺,书写着教书育人的动人篇章。 “把爱的教育发挥到极致”是英才学校永远不变的情怀。“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是英才教师庄严的承诺。耐心、细心、爱心是全体教职工工作的宗旨。英才教师扮演多重角色,他们是良师,是益友,是父母,是伙伴。他们在一个眼神,一个抚摸中传递着对学生的挚爱;在一次谈话,一次辅导中表达对学生的深情。英才教师教书育人精细化,把爱的教育发挥得淋漓尽致。 教师代表同期声:“十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间。然而, 对于一名英才人来说,却经历着英才从诞生到发展再到壮大,不断走向辉煌的十年。十年的辛勤

社区专题片解说词

居委会专题片解说词 打造美好家园,构建和谐社区 xxx街道xxx社区 xx市xx区xx街道xx社区地处xxx、清水塘街道中心地带,交通便捷、商业发达、生活便利,人际和谐。 社区南起柳化智成三角花坛、北至清石路中成小区,由建设北路和湘天桥路合围,区域面积0.45平方公里,辖株冶集团一、三、四、中成化工、柳化智成等11个生活小区、86栋居民楼、73个居民小组。区域内有金程实业、天桥化工、明峰宾馆、石峰区人民医院、北雅医院等12家企事业单位,现有居民3288户计10457人。 走进XX社区,一字排开的宣传长廊,舒适整洁的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的市民学校,功能齐全的办公室、警务室、活动室、阅览室、会议室一应俱全。 社区全面强化各项重点工作,以基层党建为主线,以社区建设为重点,以“打造美好家园,构建和谐社区”为宗旨,以服务为基本立足点,忠实履行“拓展社区服务,改善社区环境,发展社区文化,维护社区稳定”的价值取向,谱写了一曲“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充满爱心”的温馨社区之歌。近年来,先后荣获湖南省、株洲市“最充分就业社区”、湖南省“建设和谐社区示范社区”、湖南省“民主与法制示范社区”、“株洲市双文明建设单位”、“株洲市城市管理和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株洲市平安社区”、“株洲市社区工会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石峰区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石峰区优质服务型社区”、“石峰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石峰区就业与再就业先进单位”、“石峰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石峰区芙蓉标兵岗”等系列荣誉。 岁月流金,往事如歌,十载春秋,悄然而过。当年仅3名工作人员的XX社区,现已壮大成拥有8名社区工作者、3名户籍民警,12名居、支两委、26名党小组长、73名门栋长以及486名社区志愿者的社区服务群体,幸福,由他们传播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二级片头]社区党建 XX社区党总支下设4个支部、28个党小组,有党员256人。社区党总支严格按照“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的总体目标,以“服务居

党建专题片解说词

党建专题片解说词——统筹发展促和谐 本文关键字标签:配音配音公司配音网网上配音宣传片配音专题配音广告配音外语配音粤语配音专题片解说词专题片解说词范文宣传片 解说词公司简介范文广告文案 这是一个持续开展了八年的党建活动。 这是一个发动了万名党员深入基层的实践活动。 这是一个让江宁全区近三万农民脱贫致富的创新活动。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是党建工作的使命所在和活力源泉。自2000年开始,江宁区连续八年持续开展“万名党员干部带万户”实践活动,组织全区万名党员干部与万名低收入纯农户结成帮带对子,三年为一轮帮带周期,使全区12515个低收入纯农户、共计29504人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以城乡党建一体化引领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江宁特色的党建工作新路子。八年工作硕果累累,让我们采撷几颗果实,共同品尝这收获后的甘甜。 一、察民情解民难——显爱民之心 11月26日,南京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个寒潮天气,一大早,区政协常委、提案文史委主任王晓荣就和当地干部驱车来到了汤山街道作厂社区的西梅村,看望四年前的帮带户裔开军。 现场(一段打招呼现场) 今年43岁的裔开军,长期患有严重的哮喘病,几乎完全失去劳动能力。四年前,妻子也因癌症离开了他,家中负债累累,看着正在上学的孩子和年迈的老母,裔开军陷入了困境。正在危难关头,区政协与其结对帮扶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区政协常委、提案文史委主任王晓荣同期声根据他的情况,家里住的也比较差,捐款两万块钱,支持他把房子盖起来。另外,每年都到他家来看望他,带一些慰问金,给他一些鼓励。 汤山街道作厂社区西梅村村民裔开军同期声…………人看了这东西,心情都不一样,过生活信心都不一样了。 如今,裔开军的儿子已经上了大学,在区政协的帮带下,裔开军已经度过最艰难的时期,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其实,在江宁区,类似裔开军的故事还很多。 “万名党员干部带万户”活动开展8年以来,全区共为帮带户捐款1410万元,捐衣被16000件套,办理低保7194户,低保人数达14755人,

怎样写好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怎样写好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解说词,顾名思义即口头说明解说的词,也可以说解说词是“口头文学”。它依靠文字对事物、事件或人物描述.叙说,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使人们在对其所表达的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的同时,起到更进一步加深认知和感受的作用。就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而言,它是对电视画面内容的文字解释和说明。它虽然与电视画面中的任何一个人物或事物都产生不了交流关系,但它却都与电视画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电视画面与解说词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之间是互为作用、相互补充和印证的。 在传媒竞争十分激烈的当今时代,如何把握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怎样才能把解说词写好,我以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深入采访,精心提炼。 写好一篇电视专题片解说词,不深入一线采访,闭门造车,或仅仅通过间接了解,或通过观看拍摄的电视画面来写作,是难以想象的。只有亲临新闻现场,直观的了解报道对象和报道内容,才能全面把握好题材。电视片与小说创作一样,注重故事性,但电视专题片更忠于原始素材,它基本上不对素材进行内容上的加工,只是在对素材进行报道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的挖掘,以期达到震撼观众心灵、引发观众思考的目的,从而达到弘扬真、善、美的目的。 对于电视专题片解说词而言,忠于原始素材永远是第一位的,能否对素材进行深度挖掘和提炼,提炼到什么程度,这要看作者对题材的驾驭能力。因此只有深入采访全过程,尽可能多的掌握素材和信息并加以提炼,才能起到震撼观众心灵、引发观众思考的效果,才能达到弘扬真、善、美的目的。 二、注重真情实感,表达文化深蕴。 电视专题片与电视新闻一样,都具有新闻性,要用事实说话,用采访拍摄手段选择生活中典型的事物进行报道,它不同于新闻那么概括、简要,而是更深刻、更详细。它要交代事物的来龙去脉、矛盾的发展与解决,它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要对事物进行细微的刻画和渲染,它更注重艺术技巧的运用,更注重原型的刻画,更注重情感和意境。它要调动一切艺术因素去感染观众,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总是情与景、意与境的交融和统一。比如,记者在对一个单位进行专题采访的时候,不能仅仅把片子定论为说明片或介绍片,许多单位希望通过一部

专题片解说词

专题片解说词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条丝绸古道,引领着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在此竞风流。几度沧桑,几度璀璨。在这片神奇瑰丽的土地上,有一位从江南青山绿水中走来的浙江人,三十余年来,他用恣意的水墨在大漠古道上行走,将丝绸之路,骆驼精神胡杨神韵在画卷中神奇地演绎,传颂大江南北。他就是画骆驼和丝绸之路闻名的季从南,人称“骆驼王”。 1958年,刚从浙江丽水师专美术系毕业的季从南,响应国家号召,满怀壮志,远走大西北,那时的他面对遥远的大西北充满着许多美好的想象:“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姜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样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 在甘肃兰州,一住就三十多年的季老,面对中华民族悠久原始的荒野与文明交集的气氛,却别有一番滋味与迷恋。 丝绸之路是指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和塔里本盘地,跨越帕米尔高原,经过俄罗斯的乌兹别克,土曼,达阿富汗,伊朗,直抵櫈利亚和黎巴嫩的经商路线。来甘肃三十多年的季从南,浩瀚的大漠,练就了他宽阔的襟怀,骆驼的铃声,唤起了他寄情“丝绸古道”的情丝。1999年,季从南完成了巨幅长卷“丝绸古道万里图”,在国内引起了一时轰动。据说,季老为了完成这幅长卷,曾先后八次出入“丝绸之路”的东端部分,体验沿途的风土人情及自然景观,也饱受过大漠的风沙与酷热。 此卷长十六米,将千里古道浓缩于画卷之中,全卷景景相连,浑然贯通,气韵

协调得相得益彰。画家借山云,树石以打破时空的局限,展现了山川之胜,古迹之雄,气势磅礴,让观众于卷前移步换景,气象万千。 画卷从春起至夏入秋最后到冬,以“落日”、“明月”为长卷的“点睛”,前后呼应,饱含激情挥洒出史诗般的长卷。从西安古城出发,沿途石窟、古城、名胜错落有致分布在古道上,大漠、山川、河流连绵起伏。最后以罗布泊西岸的古城楼兰收尾。在全景式的整体构图上,画家采用俯视法、平远法、横切法等表现雪域、山峦、大漠,气脉贯通,势态磅礴。多支驼队行走古道期间,栩栩如生,引人寻踪。在笔墨技法上,画家以拖泥带水皴挥洒出沙漠,淡褚淡墨交融,用斧劈皴、批麻皴表现峰峦,以马牙皴、云头皴营造雪山,彰显戈壁经风沙侵蚀、洗礼的特有的山石肌理,苍茫沉雄。 季从南称:丝绸之路在大唐前期最繁盛,但在诗人的眼中,吟诵边关西域的诗歌大多是悲沧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茫茫的大漠以及厚重的历史文化给予了他无限的创作灵感。堪称与《丝绸古道万里图》长卷呼应的《丝绸古市》四联则是另一风采。四联屏共塑造了一百二十八个身穿不同民族服装、神情各异的人物。第一联屏由赖少其题“丝绸古道”,画面上长安古城高耸,集市上,地摊上则摆着各种各样的奇货,画面上大街畅通,一辆马车运载几大包丝绸穿过牌楼缓缓而行,另有一群人兴致勃勃围着玩杂技,十足的市井风情。第二联屏上廖冰兄题“城南逸趣”,多了一份闲情逸致,下棋品茶、观赏丝织物,乘马车闲逛,酒楼猜拳。第三联屏上林墉书“北垣选驹”,这是一个盛产名马的边关马市,彪悍大马成群结集,大有大唐六骏之雄风,相马的、打马掌的,做交易的,不亦乐乎。第四联屏上苏华书“西出阳关”,画面上有人袒胸露背,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有西出阳关故人壮

(解说词)论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语言特色论文

论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语言特色论文 一部有感染力的电视专题片,除了内容深刻,画面真实,音乐和谐之外,解说词是否有鲜明的语言特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声音因素。 每一位前台电视工作者的作品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和特色,有的如雷电交加,气势磅礴;有的似行云流水,清高气爽;有的委婉缠绵,耐人寻味;有的节奏铿将有力,粗狂豪放。 电视解说词是电视人与观众进行交流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写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片子的质量。 大文豪高尔基曾经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重要工具,它与各种事实生活现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文学的材料。”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属于文学的范畴。因此,要写好电视解说词,并使其特色鲜明,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解说词的生动性 解说词在电视专题片中,主要的职能就是服务于主题。https://www.doczj.com/doc/506055672.html,第一,解说词应尽量写得亲切、自然、朴实。一部电视专题片要得到观众的认可,能引起观众的兴趣,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这个距离的“连接点”就是朴朴实实的语言,那种居高临下,我说你听的说教式方法万万要不得。在撰写解说词时,作者最好将自己摆在同观众平等的位置上,采取与观众拉家常,说心里话的方式,娓娓道来,让观众感谢到亲切自然。例如专题片《豫东人从容面对苹果之战》的开头,作者的解说词是:“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新闻播报》。这两年,在社会上,苹果的话题变得有些沉重。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有句话说得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年豫东大地的苹果又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如何采取应对的措施呢?对此,豫东人民是处惊不乱,从容应变。”这段话包含着丰富的内涵。第二,解说词要写得要口语化,生活化。口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能打动人的,因为口语明了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在写作时应注意选择一些富有感情的语气词,观众听了会产生一种亲切的感觉。第三,解说词要写得朗朗上口,富有节奏,听后催人奋进。例如专题片《百万亩果园引水工程》中末尾的一段话:“____年底到____年上半年,几个月的时间只不过是历史的一瞬间。勤劳智慧的豫东人民在面临干旱长达半年之久的时间里,要完成近一百亩的果园引水浇灌工程,不能不说是一个宏大的工程。这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巨大的劳动,困难可想而知。但是,我们相信,有党的政策的指引,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豫东人民一定能完成这一工程,走向胜利的明天。”这段话铿将有力,感情豪放,能够释放出一股巨大的感染力。 2解说词的形象性

专题片解说词范文

专题片解说词范文 “首善”出自《汉书&8226;儒林传&8226;序》,含表率、最好之意。和平桥街道确立“首善之街”的目标,源于古城、老街、旧巷、宝塔、名校的深厚积淀,源于勤劳、善良、淳朴的社情民风,源于主城区兴旺的物流人气,既是一种高点定位的追求方向,更是一种务求完美的追求过程。创建“首善之街”将致力于弘扬优秀文化、完善服务功能、打造宜居环境、彰显城市魅力,实现“环境最优化、文化最繁荣、服务最完善、社会最和谐”的理想目标,惠及十万群众,福祉辖区人民。 无与伦比的首善环境 专题片解说和平桥街道拥有无与伦比的首善环境:自然与城市完美融合,安逸与繁荣相得益彰,发展与和谐水乳交融。 如诗如画的人居环境。一城美景网入濠河,时尚之风汇和平。流淌千年、有少女脖颈项链之美誉的濠河有三分之二流经和平桥街道,与南通城互依互抱,河畔明清建筑群与现代公寓别墅交相辉映。“穿”在南大街,“食”在八仙城,“住”在濠河畔,“行”在水中央,“乐”在广场上,如诗如画的濠河,便捷齐全的服务让和平桥成为宜居的最佳选择。

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童叟残弱笑颜开,他乡友朋乐开怀。无论 是黄发垂髫抑或是弱势群体,无论是原住居民抑或是外来务工者,都和睦相处,一齐奏响和平之音。百花苑社区的“流动儿童学校”,北濠东村社区的“阳光爱心基金”,文明新风典型陆善洪慷慨捐献“祥云”火炬,美誉通城的“义工联合会”,凡人缪桂梅十年如一日呵护孤寡老人以及遍及各社区的爱心团队、爱心超市,把温暖和关爱传递到每个角落。“小江调解工作室”、“大防控”体系和“大调解中心”的设立和建设,成为居民安全的防护罩。平安和谐,友善互助的社会环境让和平桥街道成为和谐家园、温馨港湾。 诚信可靠的创业环境。诚信流通贵如玉,黄金商圈百业兴。历经 打造的南大街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成为南通市最为诚信可靠、繁盛兴隆的黄金商圈。这里商铺林立,日夜不息;这里繁花似锦,行人如织。百货大楼、文峰大世界、亚萍国际、金鹰国际、通润发五大商业“巨头”齐聚,每天都在上演着“和平竞争”的商业大戏;各类小商小贩、个体经营者在这里云集;还有那数不清的创业者等待着抢滩入驻。这就是南大街,汇聚了南通最旺盛的“人气”,成为了南通城区商界的“标杆”、商家抢驻的“黄金商圈”。 以人为本的首善服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