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压器设计规范参照标准(中文版)

调压器设计规范参照标准(中文版)

调压器设计规范参照标准(中文版)
调压器设计规范参照标准(中文版)

7.1.1 总体设计

7.1.1.1上游管道调压器的设计压力应大于或等于上游管道的最高工作压力。下游管道调压器的设计压力应大于或等于下游管道最高工作压力。

7.1.1.2 调压器的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整个调压系统还应包括其他设备和与之相连的管道;

备注:系统应该包括压缩或其他引射气流的装置、监测设备、控制设备以及通讯系统等。

2)在概念设计、深化设计、材料、设备采购、设备制造、安装、测试、调试、操作、维护、检修和最后的报废这整个过程中考虑的设备的全寿命;

3)明确制造方法,包括热处理、无损检测和检验。这些方法和过程应该遵照相应的规范;

4)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对人和环境造成危害。所有和调压器有关的风险都应该被识别,并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的水平,详见IGE/SR/24。

5)保证管道系统、厂房和设备之间有足够的安全间距,方便于检测、维护和测试;

6)当调压系统出现故障时,应该由足够的手段来保障下游系统的安全,见8.3节;

7)安装足够的隔断阀门、吹扫和放散来保证泄压和相关的测试的需求;

8)所有设备应能承受最不利条件下的工况,压力、温度、化学环境和机械荷载,这些有可能出现在正常的工况和可预见的极端工况。例如突然提高压缩机下游的温度;

9)为了达到相关程度的可靠性,应该考虑到系统的安全运行、气源稳定,设备的失败特性,例如引入多股气流,等;

10)通过控制装置来尽量减少放散对环境的危害。

7.1.1.3 注意事项如下:

1)需要的流量范围;

2)设计温度的范围;

3)进出口压力范围;

4)负荷的特殊性质,例如该调压器是服务于工业或者商业用户;

5)燃气在固体颗粒或者液滴方面的清洁度;

6)加臭或其他处理方法;

7)防止倒流的措施;

8)减压前的预热;

9)计量;

10)噪音控制;

11)通讯信息和远传;

12)维护,特别是保证安全和方便操作,保证安全和维护工人的简单操作,保证安全方便的拆卸和重新安全调压设备的部件;

13)保证检测周期,参考IGE/SR/25的第3节。

7.1.1.4 如果调压设备是一个模块,并且在场外制造和测试。设备供货商应该提供相应的起吊设备,并清楚提供整个模块的荷载。

7.1.1.5 应该设计适当的基础,为便于支撑设备,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制造应该参照BS8110,基础应该参照BS 8004。

7.1.2 管道中的气流速度

在最大流量和最低工作压力的工况下,确定管径时应确保未过滤的气流速度不超过20m/s,调压器出口处的过滤气流应控制在40 m/s。

备注1:管径的变化可能影响到系统整体的运行,包括噪声、湍流、振动。可以通过安装大小头等管件来实现变径。

备注2:调压器设计中必须注意到,鉴于系统流量、噪声限值和工程措施,管道内燃气流速可能超过推荐值。

7.1.3 设计压力边界条件

7.1.3.1 在压力边界方面,组件和管道的设计压力应该和它们的安装位置相适应,7.1.3.2 机组和设备(包括实验体)直到上游阀门的出口应该能承受进口压力,同时应该采用合理的方法来阻止调压系统中出现不希望有的压力。

7.1.3.3 压力边界应该在截断阀门的出口处。

7.1.3.4 如果采用了差分长度调压器,组件的规定应该参考BS EN 334。

7.1.4 调压器和组件的隔断

7.1.4.1 隔断的原则

图片5a到5e时调压器隔断的5种方法,并且根据IGE/TD/13给定了设计边界,调压站的骨架用阀门A和B来表示。

图5a 封闭调压站

图5b 开敞式调压站

图5c 地上的单独建筑

图5d 地下调压站

图5e 场站

7.1.4.2 隔断阀的提供

1)隔断阀在调压站中的安装应该遵照如下原则:

z在进出口处,例如图5所示

z在每个分支的进出口;

z在设备需要分隔的地方,例如维护和检修;

2)和主干管相连的支管,包括传感用的小管,应该在尽量靠近主管的位置处设置截断阀;

备注:在某些时候,可能不适合在安全放散处设置截断阀。

3)隔断的程度,例如有的时候用单座阀,有时用双座阀,隔断或者放散,双切断和放散等,应该首先考虑的危害的程度。

z在一个独立的厂里采用自然和持续性,例如检测和更换过滤设备,保持压力调节设备,移动设备,热工作等;

z气体压力和切断或者燃气隔断失败带来的后果;

z所选阀门的责任,可靠性、密封和操作特性。

7.1.4.3 隔断阀的位置和鉴定

1) 任何隔断阀应该安装在安全的位置,免受危害和影响;

2)在调压站和调压站隔断阀之间的距离应该和危险的程度有关,并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安全靠近。

3)任何隔断阀应该清楚地标识好位置,通过在阀门本体上标识或者在阀门附近设置固定的标志。

4)阀门标识应该和阀门相对应。

7.1.4.4 隔断阀的选择

在隔断阀选型时应考虑到如下几点:

1)在不同压力工况下设置有效的密封;

注意:有些不回流的控制阀和某些特定的阀门不适用于燃气密封的隔断。在某些环境下,可能需要查明阀门以前失效的原因。但是,在任何情况下,阀门的潜在特性都需要核实。

2)希望的功能,例如用于过滤或者非过滤的燃气,希望的微小压力,是否需要节流阀。

3)能够达到密封、半自动,例如采用软垫片,润滑,密封材料,阀门调整,垫片调整或者放散阀门的容积。

注意:在制造工程中,阀体容积和双座隔断阀需要有适当的放散,或者在阀门检测和投产之前。放散塞子没有压力放散装置,当从阀体上拆下时,包括的压力很高。

4)需要控制通过阀门的压损达到最小值;

5)机械强度;

6)扭转特性或者操作的难易程度;

7)需要激励,需要紧急动力源和人工操作;

8)操作的速度;

9)需要维护,包括在线的简单维护;

10)靠近计量的阀门的特殊要求。

7.1.4.5 阀门的特性和他们的执行机构

1)所有阀门都应该有个设备来标志阀门的开闭,当有需要时,阀门应该有明确的标志来标志开关的方向;

注意:按常规,逆时针旋转杠杆或者手轮。

2)阀门应该设置排污的装置;

3)为了阀门的持续运作,需要有效的润滑,需要设置密封或者截断阀来尽量减少润滑油进入燃气流;

4)强制润滑的阀门不应该用于流量计的上游;

5)阀门和执行机构的配套必须合适,在需要的扭矩和机械强度方面。阀门操作的工况,包括操作的速度应该明确。

6)当阀门成套供货执行机构、根部延伸、齿轮箱等,他需要配套适当来保证每个附属功能在想要的方向运行。执行机构的去除不应该影响到阀门的气密性。7)执行机构必须防风雨;

8)保证任何执行的阀门能安全地人工操作,当人工操作时能阻止任何就地或者远程的控制。

7.2 燃气的加热

气体压力的降低会让温度降低,这就有必要增设加热装置,为了避免在调压阀出口处的低温工况。

注意:正常情况下,当调压前后压差小于15bar的时候没有必要设置加热装置。

7.2.1 设置加热装置时,需要注意到以下情况:

1)当下游温度降低后,下游管材能承受的物理特性;

2)在埋地出口管附近的冻土上设置防冻装置;

3)凝结水的形成会影响到调压装置的运行和下游设备的工况;

4)仅加热通过监控系统的燃气;

5)在任何燃气工况下的有效操作;

6)阻止调压设备和附属装置的结冰现象。

注意:为了减少凝结水的可能,有必要考虑预热装置的设置,否则导致不能调压,电加热或者其他的低品位的热就能满足阻止结露。

7.2.2 加热器的数量和能力应该考虑的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同时失败的台数。

注意:如果这个需要的数量很少,就没必要设置备用的加热器。

7.2.3 应该考虑的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考虑到和其他设备之间的关联程度。

注意:为了让系统稳定持续的运行,有可能设置水和电的备用。

7.2.4 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阻止水为介质的电热器出现冻结,以及内部的腐蚀。

7.2.5 调压设备的任何材质,特别是聚合物和弹性材料,应该能承受预热条件下的最大压力工况。

注意:为了避免超过某种材料的极限温度,有必要限度预热的温度值。

7.2.6 加热器的燃料应该有计量,并且采用控制系统来尽量减少燃料的耗量。7.2.7 输入的热值需要满足需求,计算时需要考虑到燃气的组分,并且考虑到燃气组分随温度的变化。

7.2.8 应避免燃气和热介质之间的混合。

7.2.9 应该考虑到加热系统因自然循环造成的热压。

7.3 燃气净化

如果调压上游的燃气中有可能出现灰尘或者液体,就应该考虑设置净化设备,分界点的设置应该根据调压设备的需求来确定。

附属系统自身应该带有净化装置。

1)能够在最小压力工况下通过最大的流量;

2)如果有必要,需要设置装置来显示过滤器的含尘量;

3)对应液体污染物,应该设置自动或者手动的除尘装置,如果有必要,还要设置收集器;

4)过滤器的强度应能承受够多的污染物;

5)过滤器被界定为压力容器,应该满足最小的标准,例如PD 5500;

6)周围应该建围栏,方便去开启;

7)设计时注意避免在清洁时污染物进入主管道。

所有过滤器应该满足7.1.2的要求,尺寸应该能流通最大的流量。在干净系统下的设计压力损失是在调压器的压力为最低时。

7.4 噪声和振动

调压器会产生噪音和振动,如果不处理,会产生:周围的环境噪音,对操作工人的听觉造成影响,导致部件的损坏。

7.4.1 环境噪音

7.4.1.1 在场站附近和周围有民用住宅的地方应该控制噪音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注意:噪音的可接受值应该满足当地的需求。

7.4.1.2 可以考虑建某些设备来降低噪音程度,如果噪音程度不够低,应该用护

耳设备,或者在周围建设警示标志。

7.4.2 在工作场地减轻噪音

7.4.2.1 尽管有些噪音是不可避免的,但还是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尽量减小噪音。

7.4.2.2 应该特别注意以下情况:

1) 坐着或者可能是监控设备和工厂;

2)采用声能驱动的设备,比如压缩机和发电机;

3)避免在非工作时间运作;

4)通风时要注意。

7.4.3 振动和噪音疲劳

7.4.3.1 应该注意到高频率振动而引起的噪音疲劳

7.4.3.2 放散阀的放散会引起振动。应该采取步骤来阻止使用时对放散和安全阀的破坏。

7.5 通风孔,放散管和放散烟囱

7.5.1 通气孔

在辅助设备上通过通气孔释放出的燃气会在封闭空间内形成可燃混合物。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该采用以下措施:

1)在封闭空间内应该设置适当大小的孔和放散管通向大气;

2)包括在通风孔连接方面的规定,公况不被检修;

3)在空间内设置额外的通风。

如果调压器和安全装置设施了放散管,就应该有足够的放散能力。该管线内的压力不应该影响到调压器或者安全装置的使用。

7.5.2 放散管

7.5.2.1 同样工作压力的放散管可以组合使用,当时通过一个或多个放散管的流动不应该影响到设备的运行。

7.5.2.2 工作的放散管和降压线不应该通过汇管和通风管线连接。

7.5.2.3 如果汇管用于放散管,他就不应该影响到与之相连的其他部件。

7.5.2.4 放散管的任何末端应该在远离可燃源的安全位置。任何放散污染应该设计在适合的位置。

7.5.2.5 应该尽量避免放散管出口处不要堵塞,不要有外界物质进入,例如水、污染或昆虫等。

7.5.3 放散烟囱

7.5.3.1 放散烟囱的末端应该在远离火源的安全位置,放散的末端应该在安全的位置。

7.5.3.2应该尽量避免放散管出口处不要堵塞,不要有外界物质进入,例如水、污染或昆虫等。

7.6 电控设备

7.6.1 一般规定

7..6.1.1 保险丝应选择高遮断功率型

7.6.1.2 任何金属部件,包括楼梯和支撑,应该接地。

7.6.1.3 任何电气设备应按照相关规范和强制性要求进行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

7.6.1.4 所以电缆应该安装在桥架或管道内

7.6.2 危险地区

7.6.2.1 有可燃气体的危险区域在英国分为三个等级0,1,2,参照IGE/SR/25和IGE/GM/7

7.6.2.2 设备的安装、测试和维护应该参照规范BS EN 60079

7.6.2.3 按照IGE/SR/25,制作分区图,并且按其进行电气设备安装的选择和布置,并长期维护更新分区图。

备注:为了避免小型设备中有各种电气设备,可以把区域类型1的设备同时安装在区域类型1和区域类型2中

7.6.2.4 应该考虑将来扩建对于调压设备和其他设备的影响

7.6.3 绝缘

7.6.3.1电气隔断应该遵循规范BS EN 60079和BS 7671

7.6.3.2电气隔断措施应该能切断电源进线与部分设备的连接,并且满足正常维护和应急情况的要求

7.6.3.3现场的切断设备的位置和参数应能便于识别

7.6.3.4所有安装在危险区域的设备的回路切断器应不接地和相线。

7.6.3.5自动控制或独立控制的设备应配有安全措施,其中包括防止维护或检查期间设备启动安装的挂锁;如果隔断措施长期使用,主开关应该配有挂锁。任何一个隔断器应该能够切断所有控制和监测回路,主相电源和接地线。

7.7 防雷、接地和照明

7.7.1 防雷

应该按照相关设备安装防雷设施

7.7.2 接地

7.7.2.1 所有电气设备的接地设施的安装应该遵守相应规范(参照第2.8部分)7.7.2.2 在设计接地时,应考虑下面内容:

z当通过地下电缆从附近配电系统取电时,供电局将允许用户的接地设备连接到电缆的外壳。

z如果通过架空电缆从附近配电系统取电,用户必须提供接地设施

z如果通过附近的变压器取电,用户的接地设施的电极应该和变压器的接地线相同。

7.7.2.3 应该特别注意电气接地、设备接地直接的交互作用

7.7.2.4 电气接地的电极的设计和安装应特别注意。此类电极的材料应选用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等

7.7.2.5 专家建议通过PME或CNE系统的供电的场地应予以特别关注

7.7.3 照明

7.7.3.1 连续性的照明在很多厂房内并不是必需的,但是需要考虑在需要维修的区域设置有单独控制开关的灯具。

备注:在很多情况下,在危险区域外采用泛光灯具或灯具安装在危险物触及不到的高度的灯具,可以不采用防火灯具。

7.7.3.2 所有开关应该安装在安全区域并便于操作

7.7.3.3 如果采用移动式灯具,应在一定场合采用合适的灯具。

7.8 阴极保护

7.8.1 一般规定

7.8.1.1 应在所有暗埋钢制管道、部件上应用阴极保护。并按照BS 7361 and IGE/SR/25

7.8.1.2 为了减少阴极保护的电流和增大相应的效率,被保护的设备的外壳的材质应该具有较好绝缘性能。

7.8.2 技术要点

7.8.2.1 特殊情况下,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z勘察地质条件,确认电阻率并且确定是否有含碳物质或杂散电流存在

z安装提供永久的监测设施

z是否有二次影响,外皮剥落或附近埋设设备的电流干扰

z避免由于疏忽大意造成的接地,例如管道、支架、设备连接、电磁阀执行器、混凝土加固基础等

z减少屏蔽效应

z减少极化可能性

z减少电气设备之间的相互作用

z在阴极保护的设计中,注意管道间的连接

z意想不到的桥接尽量避免

7.8.2.2 阴极保护电缆应焊接或钎焊,并应刷涂层来避免腐蚀

7.8.2.3 调压设备内埋设的管道应进行定期的勘察,并应在阴极保护系统调试结束后立即进行,进而验证系统。

7.8.3 系统类型

7.8.3.1 牺牲阳极系统

牺牲阳极系统涉及以下内容:

z小型调压器或无电源调压器

z有独立管路系统的调压器

z有附加电流的调压器可能最周边设备造成损害

采用的阳极的数量决定于安装设备的总电流量、尺寸、形式以及地面电阻率

7.8.3.2 外加电流系统

外加电流一般用于有大电流需求和地面电阻率的场地,这种情况一般不适用牺牲阳极

外加电流系统需要一个直流电源,一般电压在10~50V之间,电流在1~10安培之间。一般情况下,由整流变压器提供或者太阳能电池。

交流电源的调压器的安装应参照BS 7671

7.9 辅助设备

附属设备,例如控制系统,包括管道、阀门,应遵循:

z使用恰当的材料,避免由于环境腐蚀,造成设备的运行不正常。

z安装恰当的阀门、阀座以及移动设备,确保功能正常

z设备有合适的安装和操作空间,可以顺利的检修移动设备、调节压力设置以及关闭状态的泄露

z安装位置恰当,确保释放压力时正常

z最大操作压力满足相应规范

z安装生产厂家的规定安装

7.10 管道和附件

主要的管道和附件,设置在地上的,都应该采用耐火材料,例如钢。

注意:有些材料可以用于地下,例如PE管。

关键部位应优先考虑用钢材,特别是地上装置。

为了实用性,管道在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在设备检修和维护时可以不破坏管系。

7.10.1 用于主要管网的钢管

7.10.1.1 管道应该是不锈钢或者纵焊缝

7.10.1.2 管道的选择应该遵守以下规范:API 5L,ASTEM A 106,BS3601,BS3602,BS3603,BS EN 10208-1,BS EN 10208-2,ISO 3183-2.

7.10.1.3 选择管材时应考虑到屈服强度,易碎性和延展性,结构粗糙度,可焊接性,应遵照标准ANSI B31.8。

注意:在合适的测试温度下,最小的粗糙度水平保证了不碎裂的危险,这需要在现场焊接时必须是高质量地进行。

一般情况下,API 5L是最普遍的管材规范,在欧洲,越来越多地使用EN 10208,企业标准,例如是对这些在国内和国际上的规范的补充。

7.10.1.4 在管道制造完后应进行无损检测,热处理,去应力过程。

7.10.1.5 管道上和附件连接的管螺纹应该参照规范BS 21。

应该保证公螺纹和母螺纹的配对。

当压力不超过7bar时,螺纹应该采用锥形的公母螺纹。

7.10.1.6 管壁的取值应该参考7.10.1.7中的公式和图7。

注意:图7适用于低压,公式适用于高压。

在某些特殊情况需要将管壁加厚,例如IGE/TD/12中的规定。

7.10.1.7 下列公式用于计算最小壁厚。

7.10.2 附件

7.10.2.1 附件的材料必须和所选管材和其他附件相匹配。

7.10.2.2 附件的强度必须能承受前面提及的试验压力。

7.10.2.3 接点处的要求要符合相关标准,例如:BS21。

7.10.2.4 应该采取适当的联接方法。

7.10.2.5 选择附件是应考虑到其屈服强度、易碎性、结构粗糙度和焊接特性。7.10.2.6 在整个生产过程、热处理、去应力过程都结束后,应该对法兰、附件和分支进行无损检测。对不同的附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某些特殊地方,如焊缝处,应该特别注意。

7.10.2.7 三通应该在管道上,这样已便于三通的焊缝离其他焊缝的间距大于50mm。

7.10.2.8 制造分支(D型)倾向用于端部组件(A型)。

7.10.2.9 铜质的管件不提倡使用,应该强度问题和防止被偷。但是也有使用的情况,(见7.10.3节)。

7.10.2.10 在成品大小头上的焊接应该对正。大小头的壁厚和材料等级至少应该等同于管材,为了减少紊流的大小头应该有集中的端部。

7.10.2.11 法兰的螺栓和垫片应该参照相关的规范。

7.10.2.12 在制造或者安装好后,可能有必要对组件或附件进行去应力过程,维修应该参照规范PD 5500的附件D。

7.10.2.13 当附件的制造是参考规范BS 1640,附件的强度应该满足压力试验的要求。在强度、壁厚和焊接特性方面应该和管道相近。

在热成型和最后的热处理结束后应该进行机械强度试验。对于锻件,应该进行延展性试验,轧钢件横向的样本。管件的粗糙性应该有划痕延展性试验,例如CHARPY试验。

7.10.2.14 某种特殊类型的附件的焊接性,和从不同地方的供货,应该估计到足够的生产样本尺寸。倾向于用完整的端部焊接来形成管道泡。

7.10.2.15 除非其他特殊的要求,在所有的生产、热处理和最后的除应力过程后应该有无损检测。

7.10.2.16 图8可用于选择附件。

图9 三通的形式

7.10.3 传感器、仪表和辅助设备

7.10.3.1 传感器、仪表和辅助设备应该按照相应的国家规范进行设计,选材等,涉及到的规范见图10

7.10.3.2 管道连接和附件应该使用安全措施

7.10.3.3 管道的尺寸应该采用不锈钢,并且应能与任何配件卡套连接安装

7.10.3.4 卡套连接件管径超过28mm,使用铜管

7.10.3.5 当需要安装地下感应管时,应采用钢管或不锈钢管,并且有防腐蚀措施,并且也应该采取措施防止相互作用影响。

7.10.4 预检测

调压器测试应参照第9部分,管道或管件的预安装调试通常不需要。

如果调压器的任何部件设定的在操作状态下的应力超过允许最小屈服强度30%,并且靠近正在运行的无保护措施的设备,使用的管材和配件应满足:

z按照IGE/TD/1进行预安装调试

z在进行压力测试时,壁厚应该能够承受超过最小允许屈服强度45%

7.10.5 防腐(阴极保护除外)

应采用防止外部腐蚀的措施,除非材料本身有防腐的特性,例如不锈钢

7.10.5.1 基本设计注意事项

所有涂层应按照调压器和环境条件进行设计

当使用不同涂层的情况下,不同涂层的交界处应重叠

当调压器安装在污染的场地或恶劣的环境时,应采用防腐蚀性较强的涂层

应该考虑相关的安全因素,例如:特殊表面要求、保存、处理、材料和设备的使用。

7.10.5.2涂层表面准备

管道和其他结构在进行涂层处理之前应按照相应规范进行预处理,规范有BS 5493,BS 7079等

表面预处理是涂层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应该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检查工作7.10.5.3 地上管道和部件的涂层处理

使用恰当的涂层做法,包括:

z溶剂型环氧

z水源性丙烯酸

对于多涂层,应采用不同颜色

绝热材料或消声材料安装之前,确保涂层已经完成

当金属运动部件存在,例如阀杆,管道支架、容器,应采用蜡油涂层

法兰之间的间隙较难进行涂层处理和维护。应考虑采用惰性或防腐蚀材料填充缝隙并且采用专门的法兰保护装置

7.10.5.4 地下管道的涂层处理

涂层系统应持续保证绝缘良好。涂层与金属表面应良好粘合,避免阳极玻璃

应采用恰当的涂层系统。包括:

z环氧树脂

z多组分聚氨酯

z聚乙烯复层

对于现场使用的涂层

z双层环氧

z多组分聚氨酯

z乳香树脂

7.10.5.5 回填

在回填过程中,避免破坏已经做好的涂层。

如果开挖的材料含有碳或其他物质,可能会破坏涂层,应采用合适的材料替代材料之间应该相互比较,保证管道支撑良好

如果回填物中包括岩石,应确保不造成破坏。应采用带孔的塑料板保护管道和组件。

7.10.5.6 检查

应设立检查体制:

z表面清洁

z表面完好

z温度

z相对湿度

z粘合效果

z假期探测

z干膜和湿膜的厚度

z其他厂家推荐的测试

z回填

如果涂层不能满足要求,应不能使用。

7.11 焊接

7.11.1 准备工作

在焊接前,应确保遵循焊接规程,焊接检查工作,并且焊工应合格。7.11.2 最大操作温度超过7bar

应该按照BS 4515和BS2633进行焊接工作,如果有多种属性的材料相互连接,焊接步骤应该遵循满足最大屈服强度的材料的要求。

7.11.3 最大操作温度不超过7bar

焊接和检查工作应该遵循BS 2971

7.11.4 焊接后应力消除

在一些环境下,例如管道壁厚较厚,现场制作之前应进行热处理。应参照相应规范,如PD 5500,BS 4515。

7.11.5 PE管连接

PE管道的连接应该遵循IGE/TD/3

7.12 仪表

7.12.1 一般规定

7.12.1.1 调压设备应该配有相应的仪表,包括测量仪表和记录器,来保证控制和测量功能

应提前考虑仪表故障、遥测器、电源、通信设备的故障造成的后果,

所有测量仪表的要求应在设计的初期阶段确定,这样便于确定管道长度和变径管的选择。

7.12.1.2 应考虑布置传感器,确保仪表的读数不受到湍流的影响,其中包括:压力、温度、气流、控制设备如调压器、阀门等

7.12.1.3 设计必须确保系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条件下

7.12.1.4 电气接地和阴极保护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性应该被考虑

7.12.1.5 应监测以下参数:

调压器进口压力

调压器出口压力

过滤器压差

气流

多级调压系统的级间压力

调压器进口温度(如果需要)

调压器出口温度(如果需要)

如果条件适宜,应对这些阀门进行相应记录

7.12.1.6 电源的提供应符合仪表的要求。应该设计有电源外壳。

7.12.1.7 确保用于仪表的燃气或空气无尘,不含水或碳氢化合物、凝结物等

7.12.1.8 当仪表需要相应电源时,应参考相应规范

7.12.1.9 确保供应调节设备或控制设备的气体的压力和温度范围与设备本身的要求相同。

7.12.2 燃气管道上的仪表

7.12.2.1 管道的设计和安装需要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避免管路上接头过多,避免管道占用设备维修空间。

7.12.2.2 管道设计坡度向上,从接头到仪表的坡度至少1:20

7.12.2.3 如果设备需要持续或定时排放气体,排放点应该设在安全位置

7.12.2.4 燃气管道不应与强电和弱电线安装在一个管道内。

7.12.2.5 所有的仪表的安装应便于安装和拆除

7.12.2.6 所有的压力传感器安装位置应该避免湍流和射流。

7.12.2.7 阀门的安装应能切断管路系统,避免机械破坏的发生

7.12.2.8 小管径管道应支撑固定良好,避免机械振动造成的破坏和泄露

7.12.2.9 避免仪表管道的所受应力过大

7.12.2.10 管道上应按照做够的切断阀、放水阀和放气管,保证泄压和利用外部信号源进行测试。

7.12.2.11 支管的连接点应在主管道的中心线以上,并且就近安装隔断阀。

7.12.2.12 当管道连接到调压器并考虑阴极保护时,应安装电绝缘接头

7.12.2.13 管道标示应该明确,根据不同颜色、标签、图纸来区分不同功能管道7.12.2.14 管道连接点不能有粉尘或液体积聚。

7.12.3 遥测

遥测技术可在一定距离内只监测、监测并且控制调压器。可通过无线电、电话、陆线、手机或其他通信系统来实现这个功能。监测可以做到实时功能或延时功能。

7.12.3.1 对于远程监测或控制的调压器,需要提供远程读数、报警和控制功能。例如:

z过滤器状态

z超压或低压设备状态

z其他设备的状态,特别是预热器、放散阀、关断阀等

z遥测系统的状态

z阀门开度状态显示

z出口温度调节

z阀门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切换

z进出口压力,级间压力测量与报警

z流量测量

z温度测量

z仪表读数

z安全性

z电源报警,包括备用电源的状态以及各相之间的变化

7.12.3.2 每个设备都应该能够就地控制。设计中应为变换器、执行器以及相关设备和测试设备提供适合的接头、套管,支撑、电源等

7.12.3.3如果没有永久监测设备的情况,应该为移动式仪表提供接口。

7.12.3.4 测量仪表的精度应该满足要求。

7.12.3.5 对于测量大流量和湍流存在的情况,传感器的位置应该合理选择

7.12.3.6 所有的压力测试点旁边应按照切断阀门,在切断阀的下游应该有测试用的引射点。

7.12.3.7 调压器的进出口都应该安装压力传感器

7.12.3.8 对于大型的调压器,应考虑安装永久性的流量计;如果没有安装永久性流量计,应该考虑提供使用插入式仪表的条件。

7.12.3.9 所有仪表的安装位置应该便于读数和维护

7.12.4 设备选型

7.12.4.1 一般规定

任何安装在危险区域的仪表都应该按照IGE/SR/25进行选择安装

任何仪表都应该尽量简洁耐用,并且满足精度和可重复性的要求

所有仪表的尺寸和量程都应该能够满足最大或最小运行条件。

IGE/SR/15提供了关于可编程电子系统的指导

对于带有放气阀的仪表的安装位置应该予以关注

对于带有视窗的仪表,视窗材料应采用不分解材料。

7.12.4.2 压力测量

压力测量设备的选择应从以下中确定:

z数字压力显示仪表

z电子仪表

z压力计

z包尔登管压力计

当有压差仪表安装的情况下,应有重置设备能够显示偏离设定压力的值

有提供相应措施确保检修或拆除仪表时,能够切断上下游

尽量避免由于压力计的延迟反应造成的错误,压力计被视作稳态型仪表。

7.12.4.3 流量测定

流量计的设计应该遵循规范,例如IGE/GM/1, IGE/GM/4, IGE/GM/6,BS1042以及ISO 5167

7.12.4.4 温度测量

通过安装热电偶温度探头或温度传感器来实现温度测量。

温度传感器不应该安装在有可能存在紊流、太阳辐射强度得热过大以及其他外部条件可能影响的部位。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可能需要采用隔热措施或相应的保护措施方式外部条件的影响。

当在选择热电偶温度探头和表面式测试设备时,应该考虑水对表面测量设备的影响,特别是在测量点在地面以下或在一个有可能被水淹的深坑内。

在采用管道外壁表面式温度计时,应该特别注意保证接触良好

热电偶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内容:

z按照BS 2765设计

z不能使用焊接,尽量使用不锈钢、锻造成型,参照BS 1503-316 S40或S41 z尽量减小根部由于共振造成的应力

z尽量按照在直管段上,避免靠近弯头、三通、或其他有可能造成湍流的的位置。如果一个管段上安装多个热电偶,应该按照间距分散安装

z避免进水

z填充油或导热型材料来改善热传导效果,避免腐蚀和进水

考虑安装备用热电偶温度计来满足校准的要求

备用热电偶应该有开口端,并密封

热电偶不能安装在燃气表的上游。热电偶以及相应配套的仪表应安装在燃气表的下游。然而对于孔板流量计,应参照BS 1042

7.13 应力分析

7.13.1 一般规定

调压器应该能够承受内部和外部压力,例如地面移动、温度变化、压力变化,在下面情况下,应该给予注意:

z当地下管道移动时,可能对地上连接管道造成应力

z当大范围温度变化可能发生时

z当足够的灵活性难以达到时,例如较长管道或地面上较长直管段时

z当由于正常的压力或温度变化以及振动造成的疲劳应力的情况下

应参照IGE/TD/12获得相信的指导和设计方法

7.13.2 支撑

7.13.2.1 一般来讲,支撑件的作用是使调压器和其他设备保证在一个稳定的标高,并且能保证维护和拆除设备的安全性

7.13.2.2 支撑应能保证弯曲应力才允许范围之内。应该保证支撑的设计能够保证其他应力形式也在允许范围之内

7.13.2.3 足够的支撑应该能够避免由于水利测试时流体造成的较高偏离量带来的危害

7.13.2.4 在合适的条件下,应该对较重的组件设计足够的支持避免对周围的管道造成干扰

7.13.2.5 对于弯头应该考虑相应的支撑进而防止由于管道碰撞造成干扰。

7.13.2.6 支撑应该设计满足克服机械振动

7.13.2.7 对于支架直接焊接到管道上的情况,应保证是满焊形式。应考虑减少焊接造成的应力,例如采用壁厚较大的管道。

7.13.2.8 耐张支撑物应被采用以减少应力,并且能够承受相应应力负荷。应考虑反向应力的可能性

7.13.2.9 暗埋管道不应该考虑相应耐张性,除非需要考虑

7.13.2.10 考虑到阴极保护,支架应考虑绝缘

7.13.2.11 应考虑处理支架与管道的接触点产生腐蚀

7.13.2.12 在维护检查需要的情况下,可考虑设计可拆除式的支架

7.13.2.13 应对于小管径管道的支架予以特殊考虑

7.14 计量

7.14.1 一般规定

7.14.1.1 如果调压器的功能包括流量控制测量以及相应的财务作用,应该参照下面:

z IGE/GM/6, 当进口压力不超过75mbar的情况下

z IGE/GM/4 测试压力在38bar和250bar之间

z IGE/GM/1 测试压力不超过100bar并且不包括在IGE/GM/6和IGE/GM/4中z IGE/GM/5,流量转化系统

z IGE/GM/7 仪表电气连接

z IGE/GM/6 安装大型压缩机

7.14.1.2 确保射流和紊流不会影响测量仪器的精度

7.14.1.3 对于单通道系统,应该确保在维护切断的情况下,下游系统保持正压。并且仪表不设置旁通管道,见图11

7.14.2 流量计选型

当选择流量计时,应该考虑下面内容:

z压力范围

z坡度

z流量的连续性

z负荷状态

z仪表特性

z下游设备情况

7.14.3 调压器选型

7.14.3.1 调压器的选择应该确保其在量程范围内能够提供稳定的压力控制。

7.14.3.2 对于计费仪表,测量精度应该能够满足图12的要求:

当使用流量转换系统时,图12中的要求可以相应放宽。但是需要考虑转换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的解决措施

7.14.4 管道

7.14.4.1 流量计上游和下游的管道应该至少满足厂家的要求

7.14.4.2 管道不能在仪表上附加多余的应力,应该满足任何可能得热膨胀和收缩7.15 建筑

7.15.1 站址安全

7.15.1.1 调压器的施工、安装、检查以及检测应确保安全。对于由于施工对施工人员、公共人群、财产、环境造成的损害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警示

7.15.1.2 应遵循相应的强制性要求

7.15.1.3 确保现场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提供相应的指导、培训以及防护设备7.15.1.4 确保提供相应的监管措施确保安全措施被执行

7.15.2 站址环境

7.15.2.1 基本项

应在相关的环境规范范围内进行工作,并且符合相应的操作规范

考虑减少向空气、地面、水体中排放废物。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生态栖息地、文物遗址的影响

7.15.2.2 减少噪音

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噪声。应该采用最有效的措施减少噪音水平到可接受水平,并且满足相应的法规。

应该特别考虑一下:

z在施工开始之前预测可能得噪声源

z对产生噪音的机组和设备合理选址并进行隔断

z尽量减少在常规工作时间之外工作

z减少由于排风造成的噪音

7.15.2.3 化学物质和液体

燃料、润滑油以及化学物质的储存、使用以及处理应该减少对工人、大众、环境的危害和影响

7.15.2.4 交通运输

如果有必要,需要和相关的交通管理部门协调,采用相应的交通管理计划,进而减少对于公共道路以及人行道的损害

7.15.3 材质、工作流程和记录

7.15.3.1 在开始工作之前,确保所有材料、工作步骤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并且提供材料的合格证

7.15.3.2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并记录材料和其他部件的运输、收据

储存等

7.15.3.3 尽量减少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对设备和机组造成的损害和损失:

z灰尘和水分进入

z影响

z故意破坏

z处理不当

7.15.3.4 在预制管道期间,应该进行足够的保护措施。在使用前应该进行相应检查,如果发现有破损,不能够使用。

7.15.3.5 应采用临时性的保护措施保护设备和部件

7.15.4 土建工程

7.15.4.1 场地评估

(a)应对场地进行评估,确定施工的可行性,包括临时通道、工作区域以及结构和开挖工程

(b)当需要安装大型设备时,应采用试探性措施,例如测控或雇佣专家。参照相应规范,例如BS 1377,BS 5930,BS 6031

(c)暗埋管道、电缆和其他服务设施应在施工之前完成。如果施工场地附近有燃气管道或其他设备时,应给予特别注意

(d)应考虑洪水的可能性

7.15.4.2 在施工开始之前,数据点和坐标点应在图纸上标示清楚。这些应该在现场确认无误。应定期进行检查确认按照规范实施

7.15.5 管道和附件的制造和焊接

7.15.5.1 应采用 7.11节提出的建议

7.15.5.2 应该参照相应的规范采用X光探测技术,例如BS EN 1435。在施工过程中,应仔细检查射线底片。

应该对无破损检测和检查进行记录

7.15.5.3 所有管道的外表面应该检查,确保没有破损,例如划痕、焊点以及腐蚀7.15.5.4 对于管道和管件的管内应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无焊渣等其他杂物。如果对于管道的清洁度有任何问题,应采用相应的气流吹扫措施进行清洁

7.15.5.5 对于提升设备,应考虑:

z避免破坏高空设备

z临近高空电缆

z地面的承重能力以及对地下设施的破坏

z最大的工作负荷和工作半径

z采用吊链等其他设备防止对管道以及表面涂层的破坏

7.15.5.6 管道系统在组装和竖直安装过程中应该遵循相应的工程规范。

应考虑在竖直安装过程中不产生相应的应力,特别是:

z管道的安装应远离“固定点”

z直到所有的管道安装工作结束才能加固螺栓和灌浆

z不能采用滑轮或千斤顶等类似措施才拉直管道

7.15.5.7 双端螺栓的螺纹应该避免损害和腐蚀

螺栓的加固顺序应特别注意,尽量平衡所有连接点的应力。

法兰的正面应该满足相应的规范,涉及到平整度以及表面,与衬垫配套。对于环形接头,表面和接触面避免生锈

在测试合格后,法兰连接点应该有保护措施,保护螺栓。

7.15.5.8 在支架施工过程中,位置的选择应该合适,避免应力过大

7.15.5.9 在施工完成阶段,对于暗埋部件可能损害的位置进行调查。修复所有发现的损害

地面上的管道应进行检查并且修复表面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 年级专业:2012级园林(景观设计) 学号:201206194028 姓名:唐明明

第一节技术标准 一、《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正文共列出151条基本术语,分为五部分:总则、城市和城市化、城市规划概述、城市规划编制(分十七项内容:发展战略、城市人口、城市用地、城市总体布局、居住区规划、城市道路交通、城市给水工程、城市排水工程、城市电力工程、城市通信工程、城市供热工程、城市燃气工程、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地区保护、城市防灾、竖向规划和工程管线综合)和城市规划管理。 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建设部组织编制并于1990年7月颁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为国家标准,自1991年3月1日起施行。 1、城市用地分类 城市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其中大类共分为: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G)、特殊用地(D)及水域和其他用地(E)10大类。在大类下,又根据土地的不同使用用途和使用功能条件划分了46个中类、73个小类,并在大类下,根据阿拉伯数字代码,以表明其中类、小类的具体类别。城市用地分类代号用于城市规划的图纸和文件。 2、城市用地计算原则 在计算城市现状和规划的用地时,应统一以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的范围为界进行汇总统计。城市用地按平面投影面积计算,其计量单位应为万平方米(公顷),总体规划用地应采用1/10000或1/5000比例尺的图纸,分区规划应采用1/5000或1/2000比例尺的图纸进行分类计算,现状和规划的用地计算应采用同一比例尺的图纸。 3、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规划建设用地的标准的内容: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和规划建设用地结构三部分。城市建设用地除水域和其他用地(E)类外应包括九大类用地。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为I~Ⅳ四级(用地指标数为60.1~120.0m2/人),现有城市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确定,应根据其现状人均建设用地

厨房设计规范

一个100平米的厨房,烟罩抽风有效面积是5平方米(也就是说壁子(也不知道怎么写了)面积),房间掉完顶高度是3000,壁子处的风速要求是6m/s,要多大的风管、风机啊,还有多大风管配多大风机啊,还有风管里的风速是不是有规定啊,也就是说能不能告诉我,风管里的风速,风管壁压强,风管大小,风管厚度,风机功率大小的关系,抽风与送风比,怎么算大小? 厨房的换气次数中餐一般为60次/小时左右,即厨房的空间体积乘以60为每小时总的排气量(100平方米的厨房高度按照3.5米计算,每小时的排烟量为100×3.5×60=21000立方米),烟罩接口处风管的风速要求在7~8m/s之间,大了会有噪音,风管的截面积一般为,21000立方米/小时÷3600秒/小时÷7米/秒=0.83平方米,按照0.83的截面积选择合适的长宽即可以了。风管的厚度主要跟隔热有关,影响点主要是风管的表面粗糙度对沿程阻力的影响。一般来说厨房的补风比排烟量低10%以上,以便保持厨房的负压环境,防止气味散发到厅堂. 厨房设计九大原则解读 1、水池与灶台不在同一操作台面上或距离太远。如在U型厨房中,将水池与灶台分别设置在U型的两个长边上,或在岛型厨房中,一方沿墙而放,另一方则放在岛型工作台上。热锅、清洗后的蔬菜、刚煮熟的面条必须经常在水池与灶台之间挪动,锅里的水因此会滴落在二者之间的地板上。 一般的厨房工作流程会在洗涤后进行加工,然后烹饪,最好将水池与灶台设计在同一流程线上,并且二者之间的功能区域用一块直通的台面连接起来作为操作台。 2、水池或灶台被安放在厨房的角落里。有些厨房的格局设计很不合理,烟道采用墙垛的形式,燃气管道预留在烟道附近,很多人想当然地将灶台紧贴烟道墙安放。这样,操作者的胳膊肘会在炒菜时经常磕到墙壁上,否则只能伸长胳膊操作或放弃使用贴墙灶眼烹炒食物。水池贴墙安放也会带来同样的麻烦。 因此,水池或灶台距离墙面至少要保留40厘米的侧面距离,才能有足够空间让操作者自如地工作。这段自由空间可以用台面连接起来,成为便利有用的工作平台。水池的下面最好放置洗碗机和垃圾桶,而灶台下面放置烤箱。这种搭配会带给使用者更多的便利。 3 、习惯中餐的家庭往往将灶台设置在岛型工作台上。岛型设计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开放式厨房中。如果你的厨房只是一种展示,这种格局会让你心满意足,然而在烹制中餐时,锅里的油烟会四处飞溅,每餐下来,岛型工作台上,甚至附近的地面都很油腻。 每平米地面面积的换气量60M3/H*M2 厨房间的容积为280立方,排烟罩的吸风口是6500*1200mm,风管的口径为 650*500,管道长度10米,请问需要配多少风量和风压的离心风机,知道的请帮忙回答一下,怎样计算的? 管径D(m);风速U(m/s);沿程摩擦阻力R(Pa);风量Q(m3/h);λ阻力系数;L管道长度(m) 风速(m/s)=风量(m3/h)/风管的截面积(m)*3.14*3600。 U=Q*4/{(D/2)^2*3.14*3600}。 R={λ/D*(U^2*1.2/2)}*L。 当风机铭牌上所标注的压力等于大于R时,就是你所要的这台风机的压力。

技术要求规范及标准

电杆技术规格书 1、本工程采用φ190-15-I、φ190-15-J型电杆。 2、使用环境 海拔高度:≤1000 m 最低温度:-47°C 短时最高温度:+55°C 24小时最高平均温度:35°C 物资应允许在较高或较低温度和较高湿度的恶劣环境条件下工作。 安装地点:昌赣客专江西段 地震烈度:8 度 3.技术要求、规范及标准 3.1、水泥电杆 3.1.1总则 3.1.1.1为贯彻GB4623《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和GB396《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标准,加强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行业的生产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程。 3.1.1.2本规程适用于按GB4623《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和GB396《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标准生产的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和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 3.1.1.3凡本工艺技术规程中未作规定的部分,按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3.1.1.4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通过试验和鉴定后方可使用。如新技术的应用和本规程不相适应时,可另制订专项规程。 3.1.1.5生产企业应严格执行本技术规程,并结合生产实际,制订相应的操作规程。 3.1.2技术要求

3.1.2.1原材料 3.1.2.1水泥 3.1.2.1.1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快硬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其性能应分别符合: GB17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99《快硬硅酸盐水泥》; GB1344《矿渣硅酸盐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748《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的规定。 电杆生产用水泥强度等级: 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用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 钢筋混凝土电杆用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32.5。 3.1.2.1.2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应按进厂顺序分别存放。堆垛高度不宜超过12包,库内应有防潮措施。 3.1.2.1.3水泥存放不得超过三个月,过期或对质量有怀疑时,需按规定重新检验后使用。 3.1.2.1.4使用袋装水泥时,不同厂商、不同标号的水泥不得混用,水泥中不应有夹杂物和结块。 3.1.2.1.5使用散装水泥时,不同厂商、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不得混放在同一罐内,水泥中不应有杂物和结块。 3.1.2.2细骨料 应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粗砂,其细度模数宜为2.3-3.2、含泥量不得大于2%,其它各项指标须符合GB/T14684《建筑用砂》的有关规定。 3.1.2.3粗骨料 应采用卵石或碎石,含泥量小于1%、石子最大粒径不大于1/2壁厚或钢筋最小间距的3/4,其它各项要求须符合GB/T14685《建筑用卵石、碎石》的有关

注塑产品结构设计规范

注塑产品结构设计规范 1.目的 旨在规范注塑产品结构设计,使公司注塑产品设计有明确的、统一的要求,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注塑产品结构设计。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产品3D建模设计规范 产品标记作业指导书 4.定义无 5.内容 5.1厚度设计 5.1.1 壁厚 Wall Thickness 5.1.1.1 最小壁厚 就传统注射成形而言,实用的最小壁厚在0.55到1.00mm之间。如果要采用更薄的壁厚,却又缺乏实际的经验,可以借助CAE作科学的决定。 5.1.1.2 壁厚变化 产品设计中壁厚不均带来的麻烦比任何其它问题设计带来者都要严重。这些麻烦包括了雾斑、喷流痕、气痕、焦痕、缩痕和缩孔、短射、熔接痕、迟滞痕、应力痕、翘曲变形以及周期时间长等。这些麻烦都可用CAE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预测。 设计高收缩率的结晶性注塑成型品时,设计者应将壁厚变化限制在10%以內。就低收缩率的非结晶性塑料而言,容许壁厚变化可到25%。厚度需在公称厚度的50%或67%或75%之间作一抉择。 下面是某一产品的壁厚变化引起的其它注塑参数变化的比较: 当壁厚改变时,阶梯式的断然变化应当避免,从厚到薄应以斜坡式的缓冲带过渡,该过渡区的长度以厚壁厚度的3倍为宜。看下图

5.1.1.3 掏空厚壁 Coring Out Thick Section 掏空厚壁以消除缩痕 差[Poor] 改善[Improved]

5.2 转角设计 5.2.1转角半径Corner Radius 尖锐的转角应力集中。塑料中,如尼龙和聚碳酸酯者,是对V字型刻痕敏感的,较之不敏感的塑料,如ABS和聚乙烯者,成型时会在内圆角上产生高的应力。 当一90°转角的内圆角半径小于公称厚度的25%时,角落就会有高的应力集中。内圆角的半径增加到公称厚度的75%时,二壁相交处就能进而强化。可接受的平均内圆角半径是公称厚度的50%。 内圆角半径图表Fillet Radius 5.2.2 转角设计实例 上图及中图中根部尖角,易开裂根部园角,开裂问题解决

厨房设计规范02268

住宅的厨房是指用于炊事的专用房间。 国家在1987年颁布实施的《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中对住宅的厨房设计规定:采用管道煤气、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厨房,净高不应低于2.20平方米,应设置炉灶、洗涤池、案台、固定式碗柜(或搁式、壁龛)等设备或预留其位置。在设计时为满足采光、通风及电气化的需要,厨房应有外窗或开向走廊的窗户,并要为排油烟和电炊具的使用创造条件。在住宅中,厨房的平面一般应为正方形或矩形,按照人们炊事劳动空间尺度和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厨房不能过于狭长,应有一个最小的宽度。由于住宅的厨房宽度与厨房内部各种设计的布置形式有关,所以不同的布置形式要求厨房的最小宽度也不同。 厨房是住宅生活设施密度和使用频率较高的空间部位,也是家庭活动的重要场所。购房者在住宅施工现场或样板间中查看住宅厨房的设计和附属设备时,可以依据国家颁布的《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住宅房及相关设备基本参数》和《住宅厨房排气性能标准》等建筑法规,对厨房的面积、厨房设施的尺寸和空间的布置进行了解和核对。 厨房设计原则 原则一:空间决定形式原则依据空间大小决定厨房形式厨房依据空间的大小,可分为I字型、L字型、凹字型与中岛型。 I字型厨房直线式的结构简单明了,通常需要面积7平方米,长度为2米的空间。只要依照使用者的习惯将烹调设备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摆放即可。如果空间条件许可,也可将与厨房相邻的空间部分墙面打掉,改为吧台形式的矮柜,如此便可形成半开放式的空间,增加使用面积。 L字型厨房的两边至少需要1.5米的长度,其特色就是将各项配备依据烹调顺序置于L 型的两条轴线上。但为了避免水火太近,造成作业上的不便,最好将冰箱与水槽并排于一直线,而炉具则置于另一轴线。如果想要在烹调上更加便利,可以在L型转角靠墙的一面加装一个置物柜,既可增加收藏物品的容量,也不占用平面空间;也可在L型的轴线上继续延伸,设计一个可以折叠或拉出式的置物台面,平时不用时可收起,待烹调料理多时再开启使用。 如果在L型厨房里再加设一个橱柜,即成为凹字型。凹字型厨房可以在转角处与左右两边多规划些高深的橱柜,以增加收纳功能。凹字型有两个转角空间,往往被人们忽略其置物的功能性,其实可以加装可180度或360度旋转的转角旋转柜,当门开启时,里面放置的物品会随之旋转而出。 中岛型的厨房是在厨房中央增设一张独立的桌台,可作为餐前准备区,也可兼便餐桌的功能,但需要至少16平方米的空间。 原则二:人体工程原则注意使用时的人体工学在厨房进行烹调时,必须长时间弯腰倾身,通过适当的设计,才能避免腰酸背疼的问题。例如厨具的台面高度与在台面上工作时的手腕距离15厘米时,最适合人们从事较轻松的烹调工作。而壁柜与层架的高度以170至180厘米,人们伸手即可拿到为宜,超过此高度的橱柜空间,可存放不常用的物品。而上下柜的距离则以55厘米较为理想。除I字型厨房外,在其余形式的厨房里,冰箱、工作台与炉台间都会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工作区,三边的距离都必须间隔60至90厘米以上,让使用者在拿取与放置食品时不会太近或太远,在转身时不会太局促。 原则三:操作流程原则合理分配橱柜空间在规划空间时,尽量依据使用的频率来决定物品放置的位置,如将滤网放在水槽附近、锅具放在炉灶附近等,而食物柜的位置最好远离厨具与冰箱的散热孔,并保持干燥和清洁。在收纳物品时,当然还要注意到安全问题。 原则四:能源照明原则利用充足的照明增进效率,避免危险厨房的照明首要安全与效率。灯光应从前方投射,以免产生阴影妨碍工作。除利用可调式的吸顶灯作为普遍式照明外,在橱柜与工作台上方装设集中式光源,可以让切菜与找物更为方便安全。在一些玻璃储藏柜

桥梁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

桥梁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 ? B.A.E.L 91 modifiées 99 ? B.P.E.L 91 ?CPC Fascicule no61,Titre II ?Fascicule 62 Guide SETRA: ?Pont àpoutres préfabriquées ?Ponts-cadres et portiques 设计中的限制性条件 ?桥梁类别:一级桥梁 ?气象区划:B 类地区(温和或干燥地区) ?环境湿度:ρh = 55% ?设计荷载:道路荷载 A 和 B 系列,人行道的民事荷载 1.5 kN/m2,军用荷载Mc120、Me80 及特殊荷载D240。

主要材料 1 ) 、混凝土 ?伸缩缝:C40/50 钢纤维混凝土;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T 形梁:C35/45 混凝土; ?现浇混凝土桥面板:C35/45 混凝土; ?护栏底座混凝土:C30/37; ?搭板:C30/37 混凝土; 2) 、钢材 钢材的变形弹性模量采用Es = 2.0×10 5 MPa,钢材容重为γ=7850kg/m 3 ; 光圆钢筋应符合NF A35-015 标准,采用Fe E235,弹性极限强度fe=235 MPa; 螺纹钢筋应符合NF A35-016 标准,采用Fe E500-3,弹性极限强度fe=500 MPa; 焊接钢筋网应符合NF A35-016 和NF A35 -019 标准,采用Fe E500-2,弹性极限强度fe=500 MPa; ?其它板材、型钢的技术参数应符合合同规定的相应规范和标准。 3) 、预应力钢绞线

按照法国标准XP A35-045 和62 分册 2.1 章节(第二部分),采用高强低松弛的钢绞线。 参数见表1 表 1 预应力参数表 序号符号数值单位 标定直径Φ15.2 (Φ0.6″) mm 标定断面Ap 139 mm2 标定质量γ 1.10 Kg/m 钢绞线破裂荷载fprg 1860 MPa 0.1%形变荷载fpeg 1644 MPa 断裂荷载Fr ≥259 kN 屈服荷载Fp ≥230 kN 弹性变形模量Ep 195 GPa 1000 小时松弛损失值ρ1000 ≤2.5 % 预应力系统

中央厨房设计规范

中央厨房(工厂)设计规范 欧阳学文 一、选址 选择地势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的地区,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二、设计前期准备工作 1.场地总体的建筑结构、水、暖等相关原始图纸。 2. 收集相关各部门的具体要求。 3. 研究周边餐饮的相关设计情报。 三、场所设置、布局、分隔、面积要求 1. 设置具有与供应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粗加工、切配、烹调、面点制作、食品冷却、食品包装、待配送食品贮存、工用具清洗消毒等加工操作场所,以及食品库房、更衣室、清洁工具存放场所等。各场所均设置在室内,且独立分隔。

2. 进行凉菜配制,以及食品冷却包装、待配送食品贮存,应分别设置食品加工专间。 3. 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烹饪、食品分装及待配送食品贮存的顺序合理布局,加工处理流程为生进熟出的单一流向,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4. 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切配动物性和植物性食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5. 食品加工操作和贮存场所面积原则上不小于300m2,应当与加工食品的品种和数量相适应。 6. 切配烹饪场所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40%(全部用半成品烹饪的可适当减少)。 7. 凉菜间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10%。 8. 包装间面积不小于30m2。 9. 厂区道路采用混凝土、沥青等便于清洗的硬质材料铺设,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10. 加工制作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m以上)。 四、食品处理区地面、排水、墙壁、门窗和天花板要求 1. 地面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的材料铺设,且平整、无裂缝; 2. 粗加工、切配、加工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需经常冲洗场所、易潮湿场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统;墙角、柱脚、侧面、底面的结合处有一定的弧度; 3. 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不小于1.5%),排水的流向由高清洁操作区流向低清洁操作区; 4. 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5. 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 6. 粗加工、切配、烹调和工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应有1.5 m 以上的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食品加工专间内应铺设到顶; 7. 内窗台下斜45度以上或采用无窗台结构;

桥梁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方案

桥梁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 ?B.A.E.L 91 modifiées 99 ?B.P.E.L 91 ?CPC Fascicule no61,Titre II ?Fascicule 62 Guide SETRA: ?Pont àpoutres préfabriquées ?Ponts-cadres et portiques 设计中的限制性条件 ?桥梁类别:一级桥梁 ?气象区划:B 类地区(温和或干燥地区) ?环境湿度:ρh = 55% ?设计荷载:道路荷载A 和B 系列,人行道的民事荷载1.5 kN/m2,军用荷载Mc120、Me80 及特殊荷载D240。 主要材料 1 ) 、混凝土 ?伸缩缝:C40/50 钢纤维混凝土;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T 形梁:C35/45 混凝土; ?现浇混凝土桥面板:C35/45 混凝土; ?护栏底座混凝土:C30/37;

?搭板:C30/37 混凝土; 2) 、钢材 钢材的变形弹性模量采用Es = 2.0×10 5 MPa,钢材容重为γ=7850kg/m 3 ; 光圆钢筋应符合NF A35-015 标准,采用Fe E235,弹性极限强度fe=235 MPa; 螺纹钢筋应符合NF A35-016 标准,采用Fe E500-3,弹性极限强度fe=500 MPa; 焊接钢筋网应符合NF A35-016 和NF A35 -019 标准,采用Fe E500-2,弹性极限强度fe =500 MPa; ?其它板材、型钢的技术参数应符合合同规定的相应规范和标准。 3) 、预应力钢绞线 按照法国标准XP A35-045 和62 分册2.1 章节(第二部分),采用高强低松弛的钢绞线。 参数见表1 表1 预应力参数表 序号符号数值单位 标定直径Φ15.2 (Φ0.6″) mm 标定断面Ap 139 mm2 标定质量γ 1.10 Kg/m 钢绞线破裂荷载fprg 1860 MPa 0.1%形变荷载fpeg 1644 MPa 断裂荷载Fr ≥259 kN 屈服荷载Fp ≥230 kN 弹性变形模量Ep 195 GPa

塑料产品设计规范

塑料产品设计规范 塑料制品设计特点﹕ 塑料产品的设计与其它材料如钢,铜,铝,木材等的设计有些是类似的;但是,由于塑料材料组成的多样性,结构﹑形状的多变性,使得它比起其它材料有更理想的设计特性;特别是它的形状设计,材料选择,制造方法选择,更是其它大部分材料无可比拟的.因为其它的大部分材料,其设计者在外形或制造上,都受到相当的限制,有些材料只能利用弯曲﹑熔接等方式来成形.当然,塑料材料选择的多样性,也使得设计工作变得更为困难,如我们所知,目前已经有一万种以上的不同塑料被应用过,虽然其中只有数百种被广泛应用,但是,塑料材料的形成并不是由单一材料所构成,而由一群材料族所组合而成的,其中每一种材料又有其特性,这使得材料的选择,应用更为困难. 塑料制品设计原则﹕ 1.依成品所要求的机能决定其形状﹐尺寸﹐外观﹐材料 2.设计的成品必须符合模塑原则﹐既模具制作容易﹐成形及后加工容易﹐但仍保持成品的机能 塑料制品设计程序: 为了确保所设计的产品能够合理而经济,在产品设计的初期,在外观设计者﹐机构工程师,制图员,模具制造者,成形厂以及材料供应厂之间的紧密合作是必须的,因为没有一个设计者,能够同时拥有如此广泛的知识和经验,而从不同的事业观点所获得的建议,将是使产品合理化的基本前提;除此之外, 一个合理的设计考虑程序也是必须的;以下将就设计的一般程序作出说明: 一.确定产品的功能需求,外观. 在产品设计的初始阶段,设计者必须列出对该产品的目标使用条件和功能要求;然后根据实际的考虑,决定设计因子的范围,以避免在稍后的产品发展阶段造成可能的时间和费用的漏失.下表为产品设计的核对表,它将有助于确认各种的设计因子. 产品设计的核对表 一般数据: 1.产品的功能? 2.产品的组合操作方式? 3.产品的组合是否是可以靠着塑料的应用来简化? 4.在制造和组合上是否可能更为经济有效? 5.所需要的公差? 6.空间限制的考虑? 7.界定产品使用寿命? 8.产品重量的考虑? 9.有否承认的规格? 10.是否已经有相类似的应用存在? 结构考虑: 1.使用负载的状态? 2.使用负载的大小? 3.使用负载的期限? 4.变形的容许量? 环境: 1.使用在什么温度环境? 2.化学物品或溶剂的使用或接触? 3.温度环境? 4.在该种环境的使用期限? 外观: 1.外形 2.颜色 3.表面加工如咬花,喷漆等. 经济因素: 1.产品预估价格? 2.目前所设计产品的价格? 3.降低成本的可能性? 二.绘制预备性的设计图: 当产品的功能需求,外观被确定以后,设计者可以根据选定的塑料材料性质,开始绘制预备性的产品图,以作为先期估价,检讨以及原则模型的制作.

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必备之结构篇

结构篇 塑料的外观要求:产品表面应平整、饱满、光滑,过渡自然,不得有碰、划伤以及缩孔等缺陷。产品厚度应均匀一致,无翘曲变形、飞边、毛刺、缺料、水丝、流痕、熔接痕及其它影响性能的注塑缺陷。毛边、浇口应全部清除、修整。产品色泽应均匀一致,表面无明显色差。颜色为本色的制件应与原材料颜色基本一致,且均匀; ?需配颜色的制件应符合色板要求。 ?上、下壳外形尺寸大小不一致,即面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 ?壳)。可接受面刮<0.15mm,可接受底刮<0.1mm。所以在无法保证零段差时,尽量 ?使产品:面壳>底壳。 ?一般来说,上壳因有较多的按键孔,成型缩水较大,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大, ?一般选0.5%,底壳成型缩水较小,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小,一般选0.4%。 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力求使制品结构简单,易于成型;壁厚均匀;保证强度和刚度;根据所要求的功能决定其形状尺寸外观及材料,当制品外观要求较高时,应先通过外观造型在设计内部结构。 尽量将制品设计成回转体或对称形状,这种形状结构工艺性好,能承受较大的力,模具设计时易保证温度平衡,制品不以产生翘曲等变形。应考虑塑料的流动性,收缩性及其他特性,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件的所有转角尽可能设计成圆角或用圆弧过渡。 塑料件设计要点 开模方向和分型线 每个塑料产品在开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 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脱模斜度 脱模斜度的要点 脱模角的大小是没有一定的准则,多数是凭经验和依照产品的深度来决定。此外,成型的方式,壁厚和塑料的选择也在考虑之列。一般来讲,对模塑产品的任何一个侧壁,都需有一定量的脱模斜度,以便产品从模具中取出。脱模斜度的大小可在0.2°至数度间变化,视周围条件而定,一般以0.5°至1°间比较理想。具体选择脱模斜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 取斜度的方向,一般内孔以小端为准,符合图样,斜度由扩大方向取得,外形以大端为

中央厨房设计规范

中央厨房(工厂)设计规范 一、选址 选择地势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的地区,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二、设计前期准备工作 1。场地总体的建筑结构、水、暖等相关原始图纸。 2. 收集相关各部门的具体要求。 3。研究周边餐饮的相关设计情报. 三、场所设置、布局、分隔、面积要求 1。设置具有与供应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粗加工、切配、烹调、面点制作、食品冷却、食品包装、待配送食品贮存、工用具清洗消毒等加工操作场所,以及食品库房、更衣室、清洁工具存放场所等.各场所均设置在室内,且独立分隔。 2。进行凉菜配制,以及食品冷却包装、待配送食品贮存,应分别设置食品加工专间。 3。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烹饪、食品分装及待配送食品贮存的顺序合理布局,加工处理流程为生进熟出的单一流向,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4。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切配动物性和植物性食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5. 食品加工操作和贮存场所面积原则上不小于300m2,应当与加工食品的品种和数量相适应. 6。切配烹饪场所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40%(全部用半成品烹饪的可适当减少)。 7。凉菜间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10%。 8。包装间面积不小于30m2. 9。厂区道路采用混凝土、沥青等便于清洗的硬质材料铺设,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10。加工制作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m以上). 四、食品处理区地面、排水、墙壁、门窗和天花板要求 1. 地面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的材料铺设,且平整、无裂缝;2。粗加工、切配、加工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需经常冲洗场所、易潮湿场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统;墙角、柱脚、侧面、底面的结合处有一定的弧度;

智能化设计技术规范

设计技术规范分类: 国家标准(GB) 机械行业标准(JB) 电子行业标准(SJ) 化工行业标准(HG) 国家专业标准(ZB) 轻工行业标准(QB)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船舶行业标准(CB) 国家计量标准(JJ) 商检行业标准(SN) 农业行业标准(NY) 通信行业标准(YD)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交通行业标准(JT) 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冶金行业标准(YB) 纺织行业标准(FZ)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煤炭行业标准(MT) 电力行业标准(DL)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 医药行业标准(YY) 林业行业标准(LY) 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 烟草行业标准(YC) 水产行业标准(SC) 商业行业标准(SB) 汽车行业标准(QC) 教育行业标准(JY) 水利行业标准(SL) 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GY)卫生行业标准(WS) 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 地方标准(DB) 劳动和劳动安全行业标准(LD)粮食行业标准(LS) 邮政行业标准(YZ) 海洋行业标准(HY) 航天工业行业标准(QJ) 测绘行业标准(CH) 稀土行业标准(XB) 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 包装行业标准(BB) 气象行业标准(QX) 档案行业标准(DA) 安全行业标准(AQ)

物资行业标准(WB) 金融行业标准(JR) 航空工业行业标准(HB)外经贸行业标准(WM)文化行业标准(WH) 民政行业标准(MZ) 旅游行业标准(LB) 土地管理行业标准(TD)体育行业标准(TY) 其他行业标准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常识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小 常识 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1、材料及厚度 1.1 、材料选择 1.2 、壳体厚度 1.3 、零件厚度设计实例 2、脱模斜度 2.1 、脱模斜度要点 3、加强筋 3.1 、加强筋与壁厚的关系 3.2 、加强筋设计实例 4、柱和孔的问题 4.1 、柱子的问题 4.2 、孔的问题 4.3 、“减胶”的问题 5、螺丝柱的设计 6、止口的设计

6.1 、止口的作用 6.2 、壳体止口的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

6.3 、面壳与底壳断差的要求 7、卡扣的设计 7.1 、卡扣设计的关键点 7.2 、常见卡扣设计 8、装饰件的设计 8.1 、装饰件的设计注意事项 8.2 、电镀件装饰斜边角度的选取 8.3 、电镀塑胶件的设计 9、按键的设计 9.1 按键() 大小及相对距离要求 10、旋钮的设计 10.1 旋钮() 大小尺寸要求 10.2 两旋钮() 之间的距离 10.3 旋钮() 与对应装配件的设计间隙 11、胶塞的设计 12、镜片的设计 12.1 镜片()的通用材料 12.2 镜片()与面壳的设计间隙 13、触摸屏与塑胶面壳配合位置的设计 13.1 、触摸屏相对应位置塑胶面壳的设计注意事项

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1、材料及厚度 1.1 、材料的选取 a. :高流动性,便宜,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不直接受冲击,不承受 可靠性测试中结构耐久性的部件),如内部支撑架(键板支架、支架)等。还 有就是普遍用在电镀的部件上(如按钮、侧键、导航键、电镀装饰件等)。目 前常用奇美757、777D 等。 b. :流动性好,强度不错,价格适中。适用于作高刚性、高冲击韧性的制件, 如框架、壳体等。常用材料代号:拜尔T85 、T65 。 c. :高强度,价格贵,流动性不好。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外壳、按键、传 动机架、镜片等。常用材料代号如:帝人L1250Y 、2405、2605 。 d. 具有高的刚度和硬度、极佳的耐疲劳性和耐磨性、较小的蠕变性和吸水性、 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绝缘性等。常用于滑轮、传动齿轮、 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件等,常用材料代号如:M90-44 。 e. 坚韧、吸水、但当水份完全挥发后会变得脆弱。常用于齿轮、滑轮等。受冲击 力较大的关键齿轮,需添加填充物。材料代号如:3003G30 。 f. 有极好的透光性,在光的加速老化240 小时后仍可透过92% 的太阳光,室 外十年仍有89% ,紫外线达78.5% 。机械强度较高,有一定的耐寒性、耐 腐蚀,绝缘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易于成型,质较脆,常用于有一定强度要求 的透明结构件,如镜片、遥控窗、导光件等。常用材料代号如:三菱001。 1.2 壳体的厚度 a. 壁厚要均匀,厚薄差别尽量控制在基本壁厚的25%以内,整个部件的最小

产品结构设计等方面的checklist

模具的checklist表: 产品名称模具编号材料收缩率 序号内容自检确认 1与客户交流清楚外观面位置及外观要求如镜面,皮纹,亚光等。 2清楚产品的安装方向,产品的出模方向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产品在出模方向无不合理结构。 4壁厚合理,壁厚均匀,没有过薄,过厚及壁厚突变。 5圆角齐全,所有外观面倒圆角(特殊要求除外),所有非外观面倒圆角,非外观面圆角足够大。且圆角处壁厚均匀,无漏掉的圆角。 6脱模斜度齐全,正确,无放反的情况,脱模斜度足够大,已用DRAFTCHECK命令进行检查。7透明件,皮纹处理的外观面,插穿面脱模斜度足够大,满足标准。 8透明件已考虑外观效果,可见结构,并与客户进行交流。 9需贴膜的件已经考虑到膜在实际安装方向的定位, 10电镀件装配考虑到镀层厚度和装配间隙, 11一面用插接,一面用卡爪的结构已考虑到装配过程中是否有与外观干涉,是否有造成外观面破坏的情况,卡爪是否易断 12加强筋高度,宽度,脱模斜度结构及工艺均合理。 13外观件检查产品结构如壁厚,加强筋(尤其是横在制品侧壁的筋考虑与侧壁的防缩)、螺钉柱等不会引起缩水,已采取防缩措施。 14产品变形,收缩等注塑缺陷轻微,且已与客户协商,得到客户的书面认可。 15需出斜顶,滑块,抽芯的结构活动距离及空间足够,结构能否简化。 16产品无引起模具壁薄,尖角等不合理结构。 17带嵌件的产品考虑嵌件在模具中的牢固固定,内桶底的嵌件要求将嵌件和包嵌件的胶位合并到一起作为模具嵌件。 18与客户交流清楚分型面的位置,外观面滑块,抽芯允许的夹线位置。 19备份产品已检查所有修模报告及更改记录并进行了更改,重要装配尺寸进行了样件的实际测绘验证。 笔记本的CHECKLIST DesignCheckListBySub-Assy. 1.U-Case 1-1上下盖嵌合部份 1-1-1上下盖PL是否Match 1-1-2Lip是否完成,是否符合外观要求(修饰沟) 1-1-3侧壁之TAPER/与下盖是否配合/考虑到开模 1-1-4上下盖之配合卡勾共几处,是否位置match 1-1-5卡勾嵌合深度多少 1-1-6卡勾两侧有无夹持Rib,拆拔时是否易断裂 1-1-7卡勾是否造成侧壁缩水(如果太厚) 1-1-8公模内面形状(如各处高度). 1-1-10PL切口处是否有刀口产生(全周Check) 1-2BOSS 1-2-1上下盖BOSS孔位是否相合 1-2-2BOSS尺寸是否标准化,内缘有没有倒角

厨房设计要求

最近查阅了厨房通风的资料,发现有些混乱,各个规范和对规范的理解都不一致。现在总结一下,希望大家都提下意见。以下所提的厨房都是仅指有炉灶的房间。 厨房的通风一般涉及到: (1)排油烟(局部通风)及其补风 (2)全面通风换气 (3)事故排风及其补风 (4)机械排烟 (5)空调 一、排油烟 厨房里必不可少的就是排油烟风机。在施工图纸设计阶段,往往得不到有关厨房的详细工艺资料,在建筑专业所提供的方案图上,一般只有厨房的面积、层高。最多会有灶台的位置。这就给合理地确定厨房通风量带来了困难,因此一般排油烟的系统都会丢给二次设计,预留排油烟的风井即可。 简单介绍一下排油烟系统。一般油烟通过炉灶上排风罩进入排风管,然后通过油烟净化装置进行处理,最后通过排油烟风机排至室外。风机一般安装在屋面(油烟高空排放)、系统的末端(保证管道内负压,放置烟气溢出),当然也可以直接吊在厨房里安装。几种安装方式见下图: 上两图是屋面安装,高空排放

上图是吊式安装在厨房内,低空排放 上图是安装在室外地面,低空排放 ******系统设计主要注意 (1)风量的计算:4种方式 (1.1)热平衡计算: 严格的说,风量应该由热平衡计算。炉灶的型号,数量等在施工图阶段没有相关的数据,因此只能估算。如有人使用每个炉灶2300-2500CMH来计算。 09版措施提出了两种估算方式。 (1.2)公式4.2.3来计算风量L=1000 X P(罩子周边长)X H(罩口距灶面的距离)(1.3)罩口断面风速法:罩口断面风速不小于0.5 当缺乏数据时,提出了第四种风量计算方法: (1.4)换气次数法:中餐厅40-60次/h,西餐30-40次/h,职工餐厅厨房25-35次/h。取吊顶下空间时按换气次数上限,取楼板下空间按换气次数下限 (2)系统的设计 得到排油烟的风量,就可以着手设计了: (2.1)针对预留油烟井的问题,可以直接采用换气次数法并取换气次数上限,即适当放大风量来预留油烟井。 (2.2)风机风量推荐按照1.2或者1.3方法计算。

塑胶件结构设计规范

塑胶零件结构设计规范
摘要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和产品的增加,为了造型的需要产品结构件中塑料零件用 的越来越多。那么在具体设计塑料零件的结构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怎样合理地设计 塑料零件的结构?如何选择塑料零件的材料?壁厚选择多少合适?等等。 本文对这些具体问 题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希望对大家在今后的设计中有所帮助并希望大家一起来补充完善。 关键词 塑料零件、壁厚、脱模斜度、加强筋、材料选择 1、零件的形状应尽量简单、合理、便于成型 1.1 在保证使用要求前提下,力求简单、便于脱模,尽量避免或减少抽芯机构,如采用下 图例中(b)的结构,不仅可大大简化模具结构,便于成型,且能提高生产效率。
1.2 利用转换区的方法来防止突然的递变。

1.3 利用肋及浮凸物和铸空法使设计更合理。
1.4 转角处用圆弧过渡。

1.5 尽量让浮凸物与外壁或肋相连。
1.6 如果肋本身即与外壁间隔相当远,则最好加上角板。
2、零件的壁厚确定应合理 塑料零件的壁厚取决于塑件的使用要求, 太薄会造成制品的强度和刚度不足, 受力后容 易产生翘曲变形 , 成型时流动阻力大 , 大型复杂的零件就难以充满型腔。 反之, 壁厚过大, 不但浪费材料,而且加长成型周期,降低生产率,还容易产生气泡、缩孔、翘曲等疵病。因 此制件设计时确定零件壁厚应注意以下几点: 2.1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壁厚; 2.2 零件的各部位壁厚尽量均匀, 以减小内应力和变形。 不均匀的壁厚会造成严重的翘曲 及尺寸控制的问题; 2.3 承受紧固力部位必须保证压缩强度; 2.4 避免过厚部位产生缩孔和凹陷; 2.5 成型顶出时能承受冲击力的冲击。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壁厚篇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壁厚篇 基本设计守则 壁厚的大小取决於产品需要承受的外力、是否作为其他零件的支撑、承接柱位的数量、伸出部份的多少以及选用的塑胶材料而定。一般的热塑性塑料壁厚设计应以4mm为限。从经济角度来看,过厚的产品不但增加物料成本,延长生产周期”冷却时间〔,增加生产成本。从产品设计角度来看,过厚的产品增加引致产生空穴”气孔〔的可能性,大大削弱产品的刚性及强度。 最理想的壁厚分布无疑是切面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均一的厚度,但为满足功能上的需求以致壁厚有所改变总是无可避免的。在此情形,由厚胶料的地方过渡到薄胶料的地方应尽可能顺滑。太突然的壁厚过渡转变会导致因冷却速度不同和产生乱流而造成尺寸不稳定和表面问题。 对一般热塑性塑料来说,当收缩率”Shrinkage Factor〔低於0.01mm/mm时,产品可容许厚度的改变达;但当收缩率高於0.01mm/mm时,产品壁厚的改变则不应超过。对一般热固性塑料来说,太薄的产品厚度往往引致操作时产品过热,形成废件。此外,纤维填充的热固性塑料於过薄的位置往往形成不够填充物的情况发生。不过,一些容易流动的热固性塑料如环氧树脂”Epoxies〔等,如厚薄均匀,最低的厚度可达0.25mm。 此外,采用固化成型的生产方法时,流道、浇口和部件的设计应使塑料由厚胶料的地方流向薄胶料的地方。这样使模腔内有适当的压力以减少在厚胶料的地方出现缩水及避免模腔不能完全充填的现象。若塑料的流动方向是从薄胶料的地方流向厚胶料的地方,则应采用结构性发泡的生产方法来减低模腔压力。 平面准则 在大部份热融过程操作,包括挤压和固化成型,均一的壁厚是非常的重要的。厚胶的地方比旁边薄胶的地方冷却得比较慢,并且在相接的地方表面在浇口凝固後出现收缩痕。更甚者引致产生缩水印、热内应力、挠曲部份歪曲、颜色不同或不同透明度。若厚胶的地方渐变成薄胶的是无可避免的话,应尽量设计成渐次的改变,并且在不超过壁厚3:1的比例下。下图可供叁考。

最新餐饮空间常用设计规范资料

餐饮空间常用设计规范 一、一般规定 1、顾客交通 1)位于三层及三层以上的一级餐馆与饮食店和四层及四层以上的其他各级餐馆与饮食店均宜设置乘客电梯; 2)方便残疾人使用的饮食建筑,在平面设计和设施上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2、防护与消毒 1)饮食建筑有关用房应采取防蝇、鼠、虫、鸟及防尘、防潮等措施; 2)外卖柜台或窗口临街设置时,不应干扰就餐者通行,距人行道宜有适当距离,并应有遮雨、防尘、防蝇等设施。外卖柜台或窗口在厅内设置时,不宜妨碍就餐者通行; 3)餐具的洗涤与消毒均需单独设置。 3、室内墙面与地面 1)餐厅与饮食厅的室内各部面层均应选用不易积灰、易清洁的材料,墙及天棚阴角宜作成弧形。 2)厨房各加工间的地面均应采用耐磨、不渗水、耐腐蚀、防滑、 易清洗的材料制作,并应处理好地面的排水问题。室内墙面、隔断及各种工作台、水池等设施的表面,均应采用无毒、光滑的易清洁的材料。 二、餐厅设计规范 1、餐厅的面积一般以1.85平方米/座计算,指标过小会造成拥挤,指标过宽,以增加工作人员的劳作活动时间和精力。 2、100座及100座以上餐馆、食堂中的餐厅与厨房(包括辅助部分)的面积比(简称餐厨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餐馆的餐厨比宜为1∶11;食堂餐厨比宜为1∶1 (2)餐厨比可根据饮食建筑的级别、规模、经营品种、原料贮存、加工方式、燃料及各地区特点等不同情况适当调整。 3、餐厅或饮食厅的室内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小餐厅和小饮食厅不应低于260m;设空调者不应低于240m;(2)大餐厅和大饮食厅不应低于300m; (3)异形顶棚的大餐厅和饮食厅最低处不应低于2.40m。 4、餐厅与饮食厅的餐桌正向布置时,桌边到桌边(或墙面)的净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仅就餐者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135m;桌边到内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90m; (2)有服务员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180m;桌边到内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1.35m; (3)有小车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210m; (4)餐桌采用其他型式和布置方式时,可参照前款规定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5、餐厅与饮食厅采光、通风应良好。天然采光时,窗洞口面积不宜小于该厅地面面积的 1/6。自然通风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厅地面面积的1/16。 6、餐厅与饮食厅的室内各部面层均应选用不易积灰、易清洁的材料,墙及天棚阴角宜作成弧形。 7、食堂餐厅售饭口的数量可按每50人设一个,售饭口的间距不宜小于1.1

产品结构设计经验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目录 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1、材料及厚度 1.1、材料选择 1.2、壳体厚度 1.3、零件厚度设计实例 2、脱模斜度 2.1、脱模斜度要点 3、加强筋 3.1、加强筋与壁厚的关系 3.2、加强筋设计实例 4、柱和孔的问题 4.1、柱子的问题 4.2、孔的问题 4.3、“减胶”的问题 5、螺丝柱的设计 6、止口的设计 6.1、止口的作用 6.2、壳体止口的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 6.3、面壳与底壳断差的要求 7、卡扣的设计 7.1、卡扣设计的关键点 7.2、常见卡扣设计 7.3、

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1、材料及厚度 1.1、材料的选取 a. ABS:高流动性,便宜,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不直接受冲 击,不承受可靠性测试中结构耐久性的部件),如内部支撑架(键板支 架、LCD支架)等。还有就是普遍用在电镀的部件上(如按钮、侧键、 导航键、电镀装饰件等)。目前常用奇美PA-757、PA-777D等。 b. PC+ABS:流动性好,强度不错,价格适中。适用于作高刚性、高冲击 韧性的制件,如框架、壳体等。常用材料代号:拜尔T85、T65。 c. PC:高强度,价格贵,流动性不好。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外壳、 按键、传动机架、镜片等。常用材料代号如:帝人L1250Y、PC2405、 PC2605。 d. POM具有高的刚度和硬度、极佳的耐疲劳性和耐磨性、较小的蠕变性和吸 水性、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绝缘性等。常用于滑轮、 传动齿轮、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件等,常用材料代号如:M90-44。 e. PA坚韧、吸水、但当水份完全挥发后会变得脆弱。常用于齿轮、滑轮等。 受冲击力较大的关键齿轮,需添加填充物。材料代号如:CM3003G-30。 f. PMMA有极好的透光性,在光的加速老化240小时后仍可透过92%的太阳 光,室外十年仍有89%,紫外线达78.5% 。机械强度较高,有一定的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