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叙写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如何叙写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如何叙写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如何叙写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如何叙写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当我们在设计教案和学案时,是否深入地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教学目标来源于什么?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有何关系?应该怎样准确地描述?我们设计的学案设计能否让学生清晰地知晓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于是,我们展开了《课程标准》与文本之间关系的学习与研究。

一、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关系。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标准。教学目标中包含着学生的学习目标,而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应该是教学目标的一部分,二者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而设立的。但是,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而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最终实现的。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设定教学目标,并以此来调控自己的教学过程,同时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胸中有数,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学习,直至最终实现学习目标。其实,“教学目标”本身就包含了“教的目标”和“学的目标”,“教的目标”关注的是“输入”,“学的目标”关注的是“输出”,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无论我们关注的是“教的目标”,还是“学的目标”,都是对同一过程基于两个角度的描述,都是对目标达成的一种预设和期望,二者应该是等值的,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教学目标”是由教学参考书的编写者或者执教者制定,面向的是教师和执教者本人,是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服务,主要是指导教师的教学过程。“学习目标”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出发点是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学习目标”是根据学情制定的,面向的是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可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科学地评价学习效果,从而

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科学高效。

二、制定教学(学习)目标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不管是教学目标还是学习目标在制定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三维目标”的整体化:在三维度目标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而实现,没有“过程和方法”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难以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由此可见:三个维度目标虽各具内涵,但又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用“渡河”来说明三维目标间的关系:我们到河的彼岸去,河的彼岸就是知识与能力目标,要达成这个目标(到达彼岸),就必须选择过河的方法,方法的选择和到彼岸去的路程就是过程与方法,如何更快地达成目标(到达彼岸),要借助一定的动力系统,这动力系统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见,“三维目标不是三个板块,而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事实也是如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态度、情感倾向,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我们教师如何将消极变成积极,让学生热爱学习,甚至有可能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自己职业的习惯化。因此,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课堂教学,是

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2.目标要具有可检测性、可操作性:按照四要素“行为主体(学生)--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程度”的要求,对每节课学习目标的准确表述,即用什么具体方式来学,学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可以充分发挥学习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向、评估和激励作用。

(1)行为主体。根据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在编写学习目标时,无论是一般的行为目标或是具体的行为目标,在描写时都应写成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的安排,如“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及“培养学生……”等描述,而用“能认出……”“能解释……”“能设计……”“能写出……”“对……作出评价”或“根据……对……进行分析”等描述,要清楚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2)行为动词。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而传统应用的“了解”“掌握”“知道”“熟悉”等几个笼统、含糊的,难以观察到的,仅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往往难以测量,无法检验。下面列出了一些常用的认识性目标动词、技能性目标动词及体验性目标动词,可作为教师备课时的参考。Ⅰ、了解水平:描述,简述,识别,列出,(举例)说出等;Ⅱ、理解水平:(举例)说明,解释,阐明,描绘,区分,归纳,概述等;Ⅲ、应用水平:分析,推导,设计,评价,撰写,解决,验证,证明等。

(3)行为条件。需要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内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如“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制定……”“通过自行设计小实验,体验……”等。

(4)行为程度。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的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能准确无误地说出……”“详细地写出……”“客观正确地评价……”等表述中的状语部分,便是限定了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以便检测。例如,“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的实例,学生能准确地解释细胞分化的特点及实质。”其中,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是“解释细胞分化的特点及实质”,条件是“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的实例”,标准是“准确地”。

3.目标的密度要适中,重点要突出:授课过程中,受到学生的前知、课程内容、课堂时间的限制,每一节课的设计时不能对所有的内容面面俱到,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那目标的设定就十分关键。内容要围绕目标来进行,所以对于每一节课我们要精心设计目标,尽可能让目标简洁,清晰。课时目标不能太多,容易使学习内容琐碎,会使教学简单化;目标也不能太少,其具体性、操作性、实效性无从谈起。当然受学科、教学内容制约,一课时的目标一般是不能机械规定几条(以一个“动词+知识”为1条)的,课时目标则在2-3条为好。在制定学习目标时,除了考虑以上几方面外,还要全面分析学情,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差异,所以每位教师要了解已有的知识、能力等的储备情况,制定的学习目标必须符合的认知规律。

怎样叙写教学目标

怎样叙写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叙写要目中有人 随着打造高效课堂的步步深入,对于教学目标的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明确精准的教学目标对课堂定位的重要意义是日益深切了。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把教学目标置于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核心,不得不腾出时间,潜心学习,努力钻研,尽快学会写出明确精当的新课程教学目标。 传统课堂的教学目标的主要问题是:教师是站在“以师为主”的立场上,选用描述内部心理状态的词语来陈述,只说清了“教师做什么”,至于学生经过学习后,是否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否能观察与检测是没有设定的。 经过深入学习与研究,我们逐步了解:如何设定教学目标,除了内容以外,还有一个目标叙写的技术问题,也就是格式的问题。严格意义上的教学目标,应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四项要素,有一套规范的陈述方式。即,以学习者为行为主体描述学生的行为,行为动词要选用那些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行为词语,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限制条件与范围,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教学目标定位来源于课程标准。我们现在所说的教学目标,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首先应该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因此,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必须基于课程标准对于我们来说,在具体制订课堂教学目标中,除了基于课标外,还要注意教本的特点(包括单元的绪言、课文后的习题、教参)和所教班的学情。 对于一个教龄不长的年轻老师来说,要其能明确说明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就能做到的,需要老老实实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我们多次说过,我们是实践者,不能停下来不上课专门去,不可能熟稔了庖丁解牛的技术再去解牛。我们只能在做中学,一边学习教学目标的写法,一边叙写眼前要用的教学目标。在目标制定时,便用两个问题追问自己:1、是陈述学生学习后的变化吗?2、如何观察、测量这个变化呢?这样做未必科学,也未必完全符合教学目标叙写的规范,但至少可以使笼统、模糊的目标向具体明晰靠拢,也起码可以说明你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是目中有人的。 二、目的与目标的区别 “目的”,常常是一种指针和方向;“目标”是目的的具体化,是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可界说的。而我们在叙写教学目标时,往往会把二者混淆不清,需要弄清楚。 香港“电子与电学”的课程纲要,其中关于课程“目的”与“目标”的叙写方式,清楚地显示了二者的区别: 目的: 通过电子与电学课程的学习,旨在: 1、提高学生对电子与电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上应用的认识。 2、培养学生对电子与电学作为一实用科目的兴趣。 3、鼓励学生在电子与电学科上发展有关技能及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用电安全的意识。 4、提供给学生电子与电学的基本知识,以备将来在有关科目上进修。 目标: 完成此课程后,学生能够: 1、描述课程提及的电子器件和元件的特性。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教学设计复习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测试教学设计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2、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习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和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7、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而且要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训练。 8、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9、《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0、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 1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12、《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和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13、语文素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主要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二是丰富的语言积累,三是熟练的言语技能,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深厚的文化素养,六是高雅的言谈举止。 14、课程资源从获取途径看,可以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二、基本概念题 1、语文素养P1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列表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列表表一: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

小学中年级语文复习提纲

一、汉语拼音 要点:1、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符号和整体认读音节。 2、能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学习普通话。 3、会按拼音背诵字母表,会默写小写字母,认识大写字母。 4、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5、会读轻声、儿化韵。 复习载体:一~三年级教材生字表,各课文后练习及各单元练习 题例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发酵. xiàn 棘.手jí强.壮 qiáng B、呜咽. yàn 蓓.蕾bèi 从.容cōng C、拘泥.nì机械.xiè提.防dí D、关卡.qiǎ歼.灭qiān 冗.长rǒng 题例2、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的一组是() A、花草鱼虫 B、风霜雨雪 C、刀光剑影 D、云露山水 题例3、按照括号里说的条件,下列句子朗读的重音表注有误的一项是() A、今天是六一儿童节 ...是中国的国花(不.....。(不是别的节日) B、牡丹花 是别的花) C、明年 ...。(不是..暑假我要去旅游(不是今年) D、那时王明的数学书王明的) 题例4、下列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花儿 .. ..(miáor)树叶儿..(huāér)眼珠儿 ...(yǎn zhu ér)B、麦苗儿 (yèr) C、舌尖儿 .. ..(dòngr)山歌儿..(jiānr)小豆儿 ..(dòur) D、门洞儿 (gēr) 二、识字与写字 二会字:生字表生字(/后)1350个要求:会读,会认。 四会字:生字表生字(/前)1530个生字及词语表的词语。 要求:1、会认会写,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理解生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地运用,字要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2、知道汉字的基本知识,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画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会查字典 3、会观察、比较、分析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和多义字。会改正常见的错别字。

学习目标叙写的体会

学习目标叙写的体会 在去年学校为我们做的叙写学习目标的培训,并且参与其中,当时觉得那样细致叙写学习目标确实很有指导性,也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规定了程度,觉得依据目标设计教学的思路更明晰了。 但是,具体实施叙写学习目标的时候还是会有疑惑,比如对于三维目标的表述该如何呈现是逐条分开还是可以融为一体,我们数学组四名老师争论不下,还有一些行为动词的拿捏很是为难。 今年让我对学习目标的叙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从理论上说,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做到五点: 一、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 前者应作为设置具体目标的基础和知道,这样就能保证国家、地方课程的相对统一,具体目标是对前者的细化。 二、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 前者保证统一基准,但容易忽视个别差异,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个人的基础、志趣、能力倾向和发展方向为学生个人设计。 三、难度适中落在“最近发展区” 四、便于检测教学目标不能含糊、笼统,要明确具体。 五目标要全面不能唯知识,要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统一,表述不要分开罗列,课程标准为我们提供了参考。 目标的表述要包括:“A”“B”“C”“D” “A”代表行为主体,即谁能完成所预期的行为,通常是学习者。规范的表述应当是“学生应当……”“学生能够……”(感慨:而我们一直沿用多年的都是“……使学生……,让学生……帮助学生……,可见我们心底里并没有认为学生是学习主体”) “B”代表行为本身:指达到目标的具体学习行为。一般用行为动词来加以描述。(这里需要指出,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没有明确的行为动词的界定,不像数学学科有明确的界定,所以语文学科不能使用“理解”“掌握”这样的行为动词。) “C”代表行为条件:指影响学习这学习结果产生的有关情境或条件。分三种类型 一是辅助手段的说明;二是对时间限制的说明;三是对完成行为情境的说明。 “D”代表行为结果:指行为产生的结果。 例如一节小学课的教师定的目标: 1.通过经历把10枝铅笔等具体事物平均分的操作活动,明确要把10枝铅笔平均分,分铅笔时先确定每人分的枝数,体会余数的产生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

教学研究: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提纲 本课程是“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之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内容,是地方考试课程。 ☆考试要求: 1、熟悉《语文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并能在教学中有效实施。 2、掌握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设计课堂教学的技巧;能熟练组织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话习作、语文综合性学习等各种课型的教学。 3、掌握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材、教师、学生的相应关系;提高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能力。 4、能切实、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5、能设计符合所任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开设公开课和研究课。 ☆复习内容: 第一章语文课程基本理念解读 (一)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1、了解“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目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了解九年义务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 (2) 理解语文素养的基本点。 2、内容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学习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4、教师理念:正确把握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者、语文课程的开发者、语文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人生发展的引导者。 5、评价理念:了解和掌握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新的评价观念。 6、教材理念: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和“不用教材教”。 第二章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一)汉语拼音教学 1、汉语拼音教学的地位和要求。 2、汉语拼音教学的设计要领和方法,设计一份汉语拼音教学方案。 (二)识字教学 1、识字教学的地位和要求。 2、识字教学的设计要领和方法,设计一份识字教学方案。 (三)口语交际教学 1、口语交际教学的地位和要求。 2、口语交际教学的设计要领和方法,设计一份口语交际教学方案。 (四)阅读教学 1、阅读教学的地位和要求。 2、阅读教学内涵。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 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一般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理念、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在诸多要素中,我认为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或所要达到的标准。它具有导教、导学、导检测的功能。如果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好的教学目标的设计,就有一个好的课堂教学的开端。有好的目标,教师教什么才心中有数,怎样教才心中有路。可见,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语文教师每篇课文都要设计一个教案。我常看一些语文教师的教案设计,还有网络上的教案设计,甚至有些杂志上发表的教学目标设置,发现其中出现的问题不少。这说明一些设计者对教学目标功能的认识还是存在着模糊的现象的。 下面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少年闰土》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学习课文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 3、让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具体地描写人物性格的写法。 虽然是设计了教学目标,但体现不出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这个教学目标设计的“案例”中,强调的是怎样做和做什么的标准,对学生达到怎样的要求和标准基本上没提。这恐怕还不算得上是语文教学目标。所设置的教学目标是抽象的,让人很难知道教师做什么,学生会什么。这种不符合具体行为的“做什么”的教学,那肯定是低效率的教学。 对以上教学目标的设置,出现这种模糊的现象,说明我们有一些语文教学设计者对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还是不够透彻的。 从两者描述的着眼点看,教学目的着眼于教师的讲授愿望,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的,只是教者对教学活动的一种需求;教学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描述的,是对学生学习行为和结果的

如何制定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完整版

如何制定有效的小学语 文教学目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如何制定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河底小学刘建忠 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在吃透《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领会编者意图,切实把握课文的特点;其次要关注学情,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他们接受水平和需要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增强目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具体明确。教学目标的表达越清晰明白,在课堂教学中也就越容易把握,目标的达成率也就越高。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凭着经验和感觉上课,基本把教学目标闲置。上课和写教案时使用的都是教参上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没有多大关联。制定教学目标把三维目标割裂开来,分别表述。教学环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展开。认为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和最重要的环节是“教学目标”。 一、认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或(所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导教、导学、导检测的作用。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夹杂着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我们把这些不切实际的目标称为虚目标、泛目标和去目标。 [例1]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目标: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就是虚目标。 [例2] 《少年闰土》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学习课文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 3.让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具体地描写人物性格的写法。 这就是泛目标。 [例3] 《忆江南》的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背诵这首诗; 2.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体会诗表达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关于学习目标叙写的若干问题

有关学习目标叙写的若干问题 一、编制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的含义 教学目标实际涵盖了“教”与“学”两个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或质量规格。教学目标要解决的内容及其功能可通过以下图示来表示: 2.教学目标的分类 (1)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 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 情感领域(affective domain) 心智运动领域(psychomotor domain) (2)英语的五个内容标准与布卢姆教育目标: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心智运动领域 语言知识 语言技能 学习策略 情感态度 文化意识 (3)教学目标的归类练习 学生能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数字信息,如电话号码等。 学生能确定和拼写出所有50个州的缩写。 通过谈论本地区的建筑物,学生更加熟悉自己的生活环境,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环境。 80%以上的学生能够运用一般现在时态描述一个秋天的节日。 通过对世界人口发展变化的了解,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人口问题是人类不能忽视的大问题。 85%左右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have/has got的正确含义及用法。 学生能将西班牙诗歌翻译成英语。 学生能根据上下文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学生能主动在网上搜索并阅读有关古代希腊文明的补充材料。 学生能基本听懂一段60词左右的用英文播报的天气预报。 3.教学目标的编写 行为目标(behavioral objectives) (1)行为目标的含义 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它主要描述学生通过对学科的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2)行为目标ABCD的编写 “行为目标”是马杰于1962年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提出来的,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 一种优良的行为目标表述方式,一般包含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正体现了教学目标导学、导教、导测量的功能: A对象(audience)(写明教学对象——导教) B行为(behavior)(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导学) C条件(condition)(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导教) D程度(degree)(规定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标准和程度——导测量) (3)教学目标的设计 如何运用行为目标的理论精华来设计一个优良的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呢?下面结合ABCD 四要素做一阐述。 ①Audience(对象)的表述 对象解决“由谁来完成行为”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三种表述方式: a.程度副词+主语:如程度较好的学生、程度稍弱的学生等。 b.百分比+主语:如85%的学生、60%的学生等。 c.表示范围的副词+主语:如全体学生、多数学生等。 案例: 课题:Module 5 Unit 1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cinema? 技能目标:多数学生经过操练后能比较流利地朗读Module 5 Unit 1 Activity 5中的对话,30%左右的学生能脱离课本表演。 此目标用了“多数学生”、“30%左右的学生”这样的表述,明确了不同范围内的对象,并对其做了相应的要求,这就避免了描述的笼统和模糊,既有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 ②Behavior(行为)的表述 “行为”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是说明学习者在教学结束后,应该获得怎样的能力,可以使用“能够朗读”、“能够写出”、“大致听懂”等行为动词。如果需要,还可加上表示程度的状语,如“比较流利”、“基本掌握”等。 描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其中行为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说明学习的内容。常用行为术语举例:

2020年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及试题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答案一、填空题 1、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2、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简笔画、演示、电教媒体。 4、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而且要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训练。 5、《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6、《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的表达。 7、《课标》“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8、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结果,最后要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现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和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 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和评价的能力。 1、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言语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1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独特而有差异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人文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二、基本概念 1、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 1、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它可以分为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人本语文课程资源、动态语文课程资源。

如何制定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如何制定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刘建忠河底小学 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在吃透《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领会编者意图,切实把握课文的特点;其次要关注学情,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他们接受水平和需要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增强目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具体明确。教学目标的表达越清晰明白,在课堂教学中也就越容易把握,目标的达成率也就越高。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凭着经验和感觉上课,基本把教学目标闲置。上课和写教案时使用的都是教参上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没有多大关联。制定教学目标把三维目标割裂开来,分别表述。教学环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展开。认为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和最重要的环节是“教学目标”。 一、认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或(所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导教、导学、导检测的作用。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夹杂着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我们把这些不切实际的目标称为虚目标、泛目标和去目标。 [例1]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目标: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就是虚目标。 [例2] 《少年闰土》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学习课文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 3.让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具体地描写人物性格的写法。 这就是泛目标。 [例3] 《忆江南》的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背诵这首诗; 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体会诗表达的意境和思想感情;2. 3.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这就是去目标 我们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时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怎样做,做什么,学生做什么,喜欢做什么,怎么做。所持的理念不同,所制定的目标也不同,如: 《绝句》(杜甫) 目标A: 1.读、讲、背、默、全诗。 2.培养爱自然、爱美和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目标B: 熟读理解全诗,用音乐、舞蹈、绘画、书法、课本剧等手段反映独特的感悟。目标C: 1.运用形声字的知识学会生字“鹂、鹭”,读准多音字“泊”。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背诵。了解诗意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运用熟悉的方法,通过自主、交流等方式,熟读杜甫另一首《绝句》,提高诵

小学语文教师技能考试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7、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而且要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训练。 8、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9、《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0、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 11、“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12、《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13、语文素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主要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二是丰富的语言积累,三是熟练的言语技能,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深厚的文化素养,六是高雅的言谈举止。 14、课程资源从获取途径看,可以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二、基本概念题 1、语文素养P1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探究学习P5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和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主动探究的意识,获取探究乐趣。 3、课堂即时评价P41 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质性评价,称为“课堂即时评价”,亦称“情境性评价”。 4、人本语文课程资源P50 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及各年段主要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及各年段主要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非常重要,它应该非常清晰明确并深深地落实在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对自己所授学段的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下面我就来谈谈我们小学语文各年段教学目标。 1、各年段教学目标 低年级 (1)识字、学词、写字。我们都知道低年级教学重点就是识字、学词、写字,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写字,尤其忽略了写字的时间,在这里明确提出要在时间上训练上给予保证,每节课书写时间不少于8分钟,这个是非常科学的做法。但是我们也常常发现有些教师由于时间关系,常常在课堂上讲的很匆忙,几乎没有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写字,而是布置到家庭作业中,让学生在课后写,其实我们发现这样做收效甚微,那么课上少讲,课后弥补的办法很不可取,因此说课堂上写字的时间一定要给予保证。 (2)进行初步的朗读训练,重点放在读正确上,不要求读出感情。那么什么是读正确呢?有些老师可能会说:读正确就是把每个字读对字音就行了,其实这样理解是很片面的。具体来说读正确包括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读准每个字(包括生字)的字音,在这里我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前后鼻音的读音,在以前我们前后鼻音不分,基本上读不了前鼻音,但是现在教师年轻化了,应该能解决这个难题了。第二个要求是读对轻声、儿化、变调。轻声在低年级我认为基本能落实到位;但我觉得儿化音不够重视,有些学生到了中年级甚至高年级都读不好儿化音,常常把“小鱼儿”读成了“小”“鱼”“儿”,在这里呢提醒教师注意这个问题;变调呢是小学语文语音中的一个难点,变调主要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不变调”“七八变调”和形容词变调。“一不变调”我们基本能处理,“七八变调”现在也基本不强调了,那么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是上声的变调和形容词的变调,上声变调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是两个上声相连,例如“领导”“买米”“好酒”等这样的词语,可是经常听到孩子们是这样读的“214+214”,这样我们听起来很别扭,可是有些人就会说了:每个字我们都读对了呀,其实呢,这是没有注意到变调,当两个上声相连时。第一个上声要变成“阳平”,也就是说两个三声的字连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词语的时候,要把第一个字的读音变成二声,那么就应该读成“领导”“买米”“好酒”。另外一个是ABB式和AABB式的形容词的变调,这个涉及的内容太多,由于时间关系我今天在这就不能详细解说了,如果哪位老师有问题可以下来我们再探讨。第三个方面是要做到不丢字、不加字、不重复、不颠倒字序。这个要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难的一个要求,所以要求教师多范读,多领读,多让学生读,逐渐训练。四是读出长句子里词语之间的停顿,这点是朗读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求教师特别注意。以上四点就是对读

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说明: 1.课文教学目标是学习一篇课文后的终结性教学目标,承担着评价学生学习该课文后应达到的课程标准,所以,只能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制定,即必须遵循标准性原则制定,与学情无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习标准。什么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考虑学情呢?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过程性教学目标,就需要考虑学情来制定。这是因为,每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要达到同一个课文课程目标的学习过程会不尽相同,达到同一个课文课程目标的过程性教学目标就会不相同。 2.根据课程标准目标与内容的规定,学习“粗知课文大意”,学习“梳理课文条理”“把握主要内容(把握内容要点)”等目标,课文的阅读教学一般都需要进行学习训练的。但是根据编制教学目标的方法之一:如果每篇课文都要编制的相同的教学目标,为避免重复啰嗦,或用上位目标叙述,一般可不叙写出来。故这些目标没有在课文教学目标中呈现出来了(同样也不在语文要素中呈现出来),但不等于不进行这些学习训练,例如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搭船的鸟》。课后练习有这样的学习训练需编制教学目标的除外,例如课文《不懂就要问》《一块奶酪》《大自然的声音》。)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坝”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晨”等13个字和读写“早晨”等16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结合资料袋和插图,一边读一边想想课文描写的画面,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几个画面,是什么样的画面,了解课文内容。 3.能找出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地方的语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边疆民族小学的学习生活的美好。 3.能按照提示场所和开头,仿照课文,选自己学校一个场景说一说。 4.知道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能找出这样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主要语文要素: 1. 能正确认读“坝”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晨”等13个字和读写“早晨”等2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一边读一边想象文章描写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想象到的画面。 3能说说描述场景的自然段意思,能根据提示仿照说说自己学校的一个场景(即学习概括自然段中心意思和围绕一个中心意思说一段话)。 4.能按照要求提取有关文字信息,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5. 知道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能找出这样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注:根据课后和“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提供的例子,“有新鲜感的词句”是指运用比拟、比照、比喻等等修辞手法的有关词句,使用修饰限定方法写具体形象的有关词句,以及进行细致描述的细节的有关词句。“和同学交流”可包括两个方面:(1)找到的是不是“有新鲜感的”词句;(2)这些词句表的是什么情,达的是什么意。) 花的学校 教学目标:

唐江澎:例说教学目标叙写的ABCD型式

例说教学目标叙写的ABCD型式 浙江省无锡锡山高级中学唐江澎如何叙写教学目标,有一个技术问题。实际上明晰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本不是什么新话题,而现实却不容乐观:有时援弓而射,而“的”呢,渺然在水一方;有时流矢如蝗,却无法万箭穿“的”,徒然亡矢遗簇;有时打一枪换一个目标,东奔西突;至于引挽“雕弓如满月”而“射天狼”者,除了让学生观赏“神射手”的架势,天晓得射中了那颗星星。令人焦虑的是,凡此目标设定方面或不明晰、或不集中、或散致乱、或高而落空的现象并不少见。或将育人目标、课程目标当作教学目标,或将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当作教学目标,这些因习惯、技术上的原因而致目标设置不当的现象则更为严重。 不必去查教师的备课笔记,只去翻翻被奉为圭臬的那些“大师”教案,其教学目标又何曾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明晰度”。什么“深刻理解……”(概念规则理解)、什么“掌握……方法”(技能形成)、什么“培养……的精神”(情感态度),凡此种种,基本上是一笔糊涂账。传统教学目标叙写的主要问题是,站在“教师本位”的立场上,选用描述内部心理的词语来陈述,只说清了“教师做什么”,至于学生的能力是否因之切实发生变化,能否测量,则没有设定,因而这样的目标是含糊的,很可能要落空的。 而30多年来,教学目标的分类与陈述一直被西方教育心理学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其成果被视为心理学对教学科学化的最重要贡献。严格意义上的教学目标,应包括行为主体(Audience)、行为动词(Behavior)、行为条件(Condit ion)和表现程度(Degree)四项要素(简称ABCD型式),有一套规范的陈述方式。首先,以学习者为行为主体描述学生的行为。书面上未必按照技术规范在目标开头写上“学生能够如何”,但思想上必须明确目标要指向特定的学习者。其次,行为动词要选用那些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的词语,如写出、说出、辨别、比较、对比、指明、背诵等,而不是掌握、领会、理解这样的描述内部心理变化的词语。再有,应叙写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限制条件与范围,包括允许使用的辅助手段、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等。最后,说明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概而言之,现代教学目标的叙写,应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

中国现代散文欣赏第一单元学习目标叙写

中国现代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一一“那一串记忆的珍珠”学习目标诗歌与散文(课标选修)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与附录二所列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单元说明】现代散文的形与神 从本单元开始,学习中国现代散文。这几篇散文都是描写地域风光的作品,把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象集于篇中,把珍贵的历史和现实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文中有着丰富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不仅教人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还教人学会思考,学会心灵体验,学会提升思想境界。一 切现实终将变为历史,历史也将烟消云散,唯有 文学作品可将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种种新奇情景记录下来,像一串

凝聚着宝贵记忆的珍珠一样,供人欣赏、凝视,写人记事抒情的散文作品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三篇课文都有一些相同点,都是写景观、写感受,却写出了不同景 象、不同风格,可以同中比异,异中寻同。 ①《动人的北平》之所以被选做精读课文,一是因为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一大名家,他的散文作品理应在我们选修教材的散文系列中占一席之地;二是因为本文也确属一篇名文佳作,作者对古老而时新的北平城和北平故都文化爱之深、感之切,把整个北平的现实和历史装人心中,荟萃于笔下,整体地描写北平的景象,但又不是抽象概括地描写,而是以一幅幅小画面呈现出来,具有良好的审美效果。 作为略读课文的《汉家寨》《特利尔的幽灵》,其意趣与《动人的北平》相异。《动》写整体景象,而其他两篇都写片段景,有选择地讲述造' 访、观察的景象;《动人的北平》呈现一幅幅小画面,而其他两篇都有一个主画面;《动人的北平》写作者自己所在的城市,故而观察体验更全面,情感性更强,而其他两篇都是作者以访客的身份“进入” 又“走出”那陌生的审美情境,故而新鲜感强,感受和思考的力度更大。 当然这也跟作家的写作风格相关,林语堂的散文创作更强调情调、情味,更多地写感性;而张承志和梁衡则长于思考,作品具有思想深度。另外也与时代风格相关,当代散文总体上更爱往理性和思想深度方面发展,与现代散文具有较多的感性倾向有所不同。 ②再有,同是当代散文的《汉家寨》与《特利尔的幽灵》也略不相同。前者更多地写景,后者更多地写所感所思;前者更多地写现实,后者更多地写历史;前后思想感情属内敛型,后者属开放型。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大纲

天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课例评析 一、说明 1.课程性质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课例评析》(以下简称《设计》)是《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课程模块中所规定的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 , 是教育学和小学语文教育结缘而生的一种理论性、技能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课程, 是为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等专业所开设的用来培养高素质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 同时, 也是一门能够体现小学教育等专业特色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 2.教学目的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领会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落实这些理念;让学生掌握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设计课堂教学的技巧,能够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中各类课型的教学设计:掌握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材、教师、学生的相应关系,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能够设计出符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 3.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语文课程基本理念解读;第二部分为语文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原理;第四部分为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第五部分为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4.教学时数: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课例评析建议课时分配表 5、教学方式: 本课程共54课时,理论与实践各占一半,主要是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

二、本文 第一章语文课程基本理念解读 教学要点: 1、掌握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2. 掌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1学时) 1,了解"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3学时) 1,目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了解九年义务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 (2) 理解语文素养的基本点. 2,内容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学习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4,教师理念:正确把握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者,语文课程的开发者,语文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人生发展的引导者. 5,评价理念:了解和掌握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新的评价观念. 6,教材理念: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和"不用教材教". 考核要求: 1.理解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2.理解语文课程教师理念 第二章语文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教学要点: 1. 明确语文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2. 掌握教学目标的确立; 3. 掌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 4。掌握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要领。

小学语文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策略

小学语文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策略 芳草地国际学校国际部焦云鹏教学设计过程是由对象、目标、策略和评价四要素组成,其中,目标占据着核心地位。因为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准确清晰,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很大程度上也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是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评价和修改教学方案的依据,也表明了学生通过教学应达到的最低标准,因此反思目标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非常必要。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是如何确定一课的教学目标,又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彻底改变思想,准确确定教学目标。那么,课堂教学究竟该如何准确确定、落实教学目标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结合教学实践作简单的分析。 崔峦老师曾经指出:“备课时对教学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整体思考,既要明确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又要明确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策略,而后用简明的、条分缕析的、策略与目标相联系的语言加以描述。” 教学目标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导学——确定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原有学习基础等,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二是导教——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每个步骤或环节将采取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去完成教学计划或任务;三是导测量——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为教师本人及教育监督者提供检测的标准和依据。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目标设计往往存在许多问题,如目标描述笼统,缺少标准和层次,只关注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而忽略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品格、跨文化交际意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等要求,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规划和培养。 第一,关注文本特点。 文本有什么特点?这是备课首先要思考的。备课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细读文本,因为只有把文本研究深透了,我们才会深刻把握文本的规律,制定出切合文本特点的教学目标。

体育课教学目标叙写、分析及矫正

撰写教学目标的心得体会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因素,即表明教什么与学什么?如何教与如何学?是一节课的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和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后学会什么的目标陈述。教学目标应该是简单明了,可操作性的,可测评的。在备课中,教学目标的叙写,在于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具体的行为改变,即说明学生在教学后学会什么,其行为表现或改变必须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它可以作为目标是否达成的衡量标准,它必须用学生可判断分析的具体行为来描述。 一、教学目标的意义 1、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并促进教与学活动开展的目的性。 2、有利于提高课堂师生交流的效果。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和创造能帮助、促进学生掌握教学目标的活动方法和方式,使自己的行为和师生交流朝预期的方向发展,促进了课堂行为和课堂交流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3、有利于评价的落实。几乎每一节课里教师都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所有的评价都为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师课前提供了教学目标,学生知道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其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组织下,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学习,学习效率将提高,教师进行测验更具目的性,教师的评价易于落实。 二、教学目标的内容及其要素 (一)叙写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一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教学活动、教学评价。1.教学内容:学什么;2.教学活动:如何教、如何学;3.学生情况:学生原知识情况和学后情况; 4.教学评价:学的如何。有了规范合理的教学目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就比较正确地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从容地开展教学。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叙写,一般包括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1.行为主体:行为主体即学习者,行为目标描述的应该是学生的行为,不是教师的行为;2.行为动词:行为动词用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3.行为条件: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4.表现程度: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三、当前教师在叙写教学目标时,容易出现的几种偏差分析及其矫正 (一)目标过大过空,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