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型医用设备使用、功能开发、社会效益、成本效益分析制度

大型医用设备使用、功能开发、社会效益、成本效益分析制度

大型医用设备使用、功能开发、社会效益、成本效益分析制度
大型医用设备使用、功能开发、社会效益、成本效益分析制度

大型医用设备使用、功能开发、社会效益、成本效益分析制

为了确保购置的医疗仪器设备经济、安全、可靠,在生成计划前,应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与评价,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了做好项目论证工作,各部门在上报购置申请表时,应提供以下信息:

1、社会效益分析:包括本单位和本地区现有同类医疗设备运行情况,申购医疗设备应对医院现有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实质性的提高,并在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对提高诊断水平,完成科研任务,发挥应有的作用。应避免重复和低水平投资。

2、经济效益分析:对申购设备的运行成本应进行详细分折,包括设备的折旧费用、维修费用、日常耗品(如试剂、易损件、水、电等)成本、人工费等。从使用效率分析、预测其检查人次。用标准收费乘于年人次数就是设备的毛收入,去除运行成本是设备的年收益。评价购置后能否充分使用,发挥应有作用。

3、技术可行性:包括项目是否符合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医疗技术准入要求;对使用科室技术人员配备是否具备技术要求,通过技术培训能否掌握机器设备的操作,对于大型设备根据规定应配有《大型医用设备上岗人员技术上岗证》等。对设备维修也要进行论证,有否维修技术力量保证某些设备。

4、安装条件:要论证是否具备安装条件,安装场地面积层高、承重能力及特殊的防护要求等,使用环境能否达到设备的技术要求条件,配套条件,如水、电气供应、屏蔽防潮等条件是否具备,有无排污、防放射等环保问题,如何解决等等。

5、资金落实:对于贷款和分期付款购置的医疗设备,应论证其资金来源落实的情况,偿还办法和能。

6、技术先进性:是对计划购置的设备的设计原理,各项功能指标达到的先进程度的评价,是国际先进还是国际一般水平,是国内先进水平还是一般水平。

7、设备可靠性:主要是指设备的使用寿命,也就是在设备的规定使用时间内能保证正常使用,能确保其各项功能技术指标和安全指标都能符合标准要求,是否通过了国际国内的质量论证及许可,有关证件是否齐全等等。

8、可维护性:可维护性主要是指厂方能否提供维修资料、长期的技术服务、零配件及消耗品供应等。

9、设备选型:选型是对计划购置设备的各家厂商的医疗设备产品进行评价,评价其同类仪器在其它单位使用状况,功能利用情况,并对不同厂家同类产品性能进行比较;其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如何,近几年内是否会有重大更新改进,该厂家的竞争力如何;根据其功能配套及生产国看其价格是否合理等等。选型至少应在三家以上,保证采购招标程序的要求。

10、安全防护:有的设备由于技术上的原因,会对环境、操作人员和病人带来不安全的因素,如化学污染、放射线、电磁波、电子仪器绝缘性、漏电流等问题,都应进行评价。

11、节能性:对设备的节能性应当作出评价,如水、电能、燃料、制冷剂的消耗水平,各种试剂的用量,保证的途径如何等。

12、配套性:对于设备的配套问题,在进行评价时,要重点讨论。如果只是注意对主机的评价忽视配套设备及配件的问题,会直接影响主机的使用。如打印设备、原有设备联机共享等。

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

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 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指的是通过医疗设备的使用收入和使用成本来体的现医疗设备在生命周内产生的全部经济收益。例如近年来,国内部门医院就通过引进深圳亚新代理的先进的智能·全网络·一体化化手术室、单孔腹腔镜等医疗设备实现了技术创新升级、改进了医疗水平、和医院管理水平,重要的是节省了大量成本,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医院设备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对医疗设备经济效益进行量化、科学化的评价和分析,并对医院医疗设备的合理使用及综合效益均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的意义 1.通过医疗设备经济效益的分析来反映医院设备的使用情况,用分析的结果指导设备购置事前论证、事中成本费用控制及事后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2.能充分调动科室的积极性,提高设备使用率,从而降低成本。 3.能避免投资一些投入高而市场需求量又不大的或者使用中消耗支出过大的项目;达到优化项目结构、提高资金利用率的目的。 4.为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和配置发展规划提供经济参考依据;推进医院设备资源向高效、低耗和优质的健康方向发展。 5.帮助科室及医院选购到故障率低、效益较好的设备 6.为指导科学投资、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设备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提供重要保证。 二、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主要指标 (一)利润率 (二)设备使用率 (三)完好率和故障率 (四)开机率 (五)设备投资额的机会成本 (六)运转成本 运转成本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1.折旧费 2.设备维修费 3.人力资源费 4.卫生资源费 5.卫生材料费 6.业务费 7.公用经费 8.西药费 9.分摊科室其他费用 10.房屋折旧费 三、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方法 目前,常用的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方法有以下五种: 1.投资收益率法 2.投资回收期发 3.本量利分析法 4.净现值法 5.现值指数法

项目效益分析

项目效益分析; 六、项目效益分析 (一)相关参数 本次测算选用现金流量法进行财务分析,以投资人自有资金内部报酬率作为项目财务分析的主要评价指标。 1、建设运营期 本项目属于综合管廊市政工程项目,项目的社会效益突出,经济效益难以在短期内实现。项目规划期限为2016-2030 年,其中近期:2016-2020 年,远期:2021-2030 年,项目计算期为27 年,其中建设期5 年,运营期25 年。由于项目建设需要和道路同步建设,且涉及到大量征地和拆迁工作,项目子工程建设时间根据政府配套工作完备情况来定,项目建设期最长不超过5年。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干线综合管廊25155.9m,支线综合管廊16041.40m,缆线管廊27583.20m。近期总建设长度68780.50 m 2、项目投资 本项目投资为25348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20556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15898 万元;预备费17717 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为14305 万元。(暂按70%为贷款进行计算)。本项目拟设资本金76881 万元; 项目财务净现金流量投入29399 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47200 万元。(1)第一部分工程费205560 万元; 第一部分建筑工程费用包括: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和缆线管 廊的土石方工程、地基处理工程、支护工程、廊体工程、防水、照明、消防、监控、支架、路面恢复等费用。

(2)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15898 万元; 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包括:勘察费、设计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监理费、工程招标代理服务费、施工图审查费、前期工作咨询费、造价咨询费、环境影响评价费、竣工验收相关费、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水保费、劳动卫生安全评审费、工程保险费等。 (3)第三部分预备费17717 万元; 第三部分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按照第一、二部分费用合计的8% 计算。 (4)第四部分建设期贷款利息为14305 万元。(暂按70%为贷款进行计算) 3、项目融资成本及融资方案 项目融资成本取银行5年期贷款基准利率1.15倍,融资期限为30年,融资利率设定为6%,从运营年份第一年开始等额本息偿付外部融资贷款。 融资成本本项目总投资253480 万元。本项目拟设资本金76881 万元; 项目财务净现金流量投入29399 万元;需要提供具体的测算数据,申请银行贷款147200 万元 4、项目经营方式 本项目实行“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一体化+入廊单位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的经营方式。 5、项目税收

河南医疗设备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河南医疗设备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河南医疗设备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水平 的不断提高,美容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进入本世纪后,美容行业 逐渐走向成熟,伴随着人民大众对高品质的医疗条件及美容保健行业的服 务需求,各级医疗美容机构和美容保健行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快速发展。美 容行业大发展离不开美容仪器的更新换代,美容仪器功能的日益完善,对 美容行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该超声刀项目计划总投资18102.3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4267.2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81%;流动资金3835.10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21.19%。 达产年营业收入26515.00万元,总成本费用20039.46万元,税金及 附加308.99万元,利润总额6475.54万元,利税总额7677.71万元,税后 净利润4856.6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821.0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5.77%,投资利税率42.41%,投资回报率26.83%,全部投资回收期5.23年,提供就业职位452个。 坚持节能降耗的原则。努力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根据项目 建设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象、交通运输等条件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的原则进行布置,做到工艺流程顺畅、物料管线短捷、

公用工程设施集中布置,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好节能减排;从而实现节省项目投资和降低经营能耗之目的。 ...... 超声刀全称为“超声切割止血刀”,是临床外科的新型手术设备,超生刀可用于除骨组织和输卵管之外的所有的人体组织的切割,已较广泛应用于各种外科手术。

医疗设备购置论证及运行效益评价

医疗设备购置论证及运行效益评价 为加强医疗设备管理,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避免损失和浪费,医院在医疗设备采购前应加强设备购置论证,对设备投资项目风险和不确定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同时加强对设备购置后的运行效益进行评价,从而对医院今后设备的引进、合理调配设备提供依据。医疗设备、购置论证、效益评价 一、对医疗设备进行投资可行性论证及运行效益分析的意义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内容和水平,许多大中型综合性医院竞相大量引进中、高档医疗设备,致使一些设备投资具有明显的盲目性,造成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医疗设备一般都具有资金投入量大、资金周转周期长、运行成本高、更新换代快等特点,那么对设备运行效益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做好医疗设备的投资论证和决策分析,以及设备投入使用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益、降低设备运行成本,是亟需医院领导和设备主管部门重视的问题。 (一)医疗设备配置现状 医院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该院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总台数为60台,资产总值为28467000元,占全院医疗设备总价值的70%。其中,单机价值在100万元以上的设

备有7台,资产总值12090000元;单机价值在50万元~100万元之间的设备有5台,资产总值3625000元;单台价值在10万元~50万元之间的设备有48台,资产总值10488900元。 (二)目前医院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备购置缺乏科学论证,采购方式随意 医院为了加强自身的竞争力,扩大发展规模,只注重设备的先进性,对其实用性关注不够,在缺乏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相互攀比,盲目购置,造成高投入无回报或高投入低回报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次,大多数医院设备购置由使用科室直接申请院长,经院长批复后,由器械科直接购买,期间也不进行任何调研工作,这样购置的随意性,不仅加大了设备购置风险,也不能防止暗箱操作。 2、存在重投资、轻管理的问题 长期以来,医院领导对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只关心对设备的投入,不关心其经济效益;只关心其先进性,不关心其实用性。其次,没有建立严格的医疗设备购置、报废、毁损等资产处置制度,或者制定有相关制度却不严格执行,致使医疗设备账实不符。 3、部分资产利用率低下,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医院为改善就医条件及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都不断地添置、更新医用设备,如果盲目地扩大医疗设备投资,必然会导致一些医疗设备利用率低下,造成很大数额的资源浪费。

医疗设备效益分析

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以及运用成本的核算 newmaker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先进的精密医疗设备进入医院,给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在医疗设备全程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贯穿于医疗设备运行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它分析评价在用医疗设备的工作状况,以便采取措施提高其使用率;另一方面,它指导医院的医疗设备规划和立项,将医院有限的资金用在最有效益的项目上。 1、经济效益分析 1.1、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很多,最常用的两种为: 1.1.1、投资回收期法。是根据收回医疗设备投资成本所需要的时间来进行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计算公式为:投资回收期;医疗设备投资总额/该医疗设备年净收入。公式中,医疗设备年净收入是指该医疗设备全年业务收入扣除一切相关费用(主要为耗材费、维修费、人员费、水电费和折旧费等)后的净值。投资回收期越短的医疗设备,其经济效益越好。 1.1.2、投资回收率法。是指该医疗设备每年获得的净收入与投资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投资收益率=(医疗设备净收入/该医疗设备投资总额)x100%,投资收益率越高,其经济效益越好。 1.2、对大型设备的使用分析,我们有选择性的对我院的部分大型设备进行分析,如:磁共振、直线加速器、螺旋CT 、全自动生化仪、腹腔镜、体外碎石机、高压氧舱等大型设备逐月进行效益分析。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每月10日前对上个月各科室的大型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并将设备的使用情况记录在大型医疗设备本上,内容包括:当月设备总收入、该设备治疗人数、该设备维修情况,分别进行列表汇总,这样做到了对每个科室每个月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效益情况一目了然,对每台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效益情况了如指掌,通过对设备的效益进行分析说明,可以知道收入和支出的范围能达到多少时,设备的月利润最高。

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报告

医疗设备运行效益分析报告 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是医院进行正常营运活动必不可少的固定资产,而购置各种医疗设备的花费很高,特别是大型设备少则几十万元,多则要数百万元及至上千万,它们花费了医院的大量资金,一般都占到医院固定资产的很大部分。虽然医院购置大型医疗仪器设备时,已经进行了成本效益及利用情况分析,但是购置后的成本效益及利用情况我认为更重要。因为购置后所做的正确的成本效益分析及利用不但可以验证购置前所做的成本效益及利用 分析是否正确,而且也能为领导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也为保证以后购置该类仪器设备提供有力的证据。是理论和实际的高度统一。 一、重要性 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是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备的成本效益分析及利用在医疗设备的全程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如何针对医疗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如何避免盲目引进设备,如何提高设备资源利用情况等,都需要对医院现有的大型医疗设备运作情况进行详细地统计分析,并为决策层以后购买新的大型医疗医疗设备提供决策依据和效益保障。具体如下 1.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提高利用率。设备管理的好、利用率高的科室,在交纳同等租赁费的情况下,多获取收益,即设备的成

如我院2003年同时为职业病科和内一科购买了本效益就好。.心电监护系统,价值相同,假如每月不用缴纳其他资产租赁费和不考虑其他费用的情况下,职业病科用的人次都每月高于内科这样职业病的收入和效益就比内科好。所以科室应做好管理工作,发动科室全体职工主动关心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加科室的经济效益同时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方便患者就医。 2.可以防止科室盲目购置新设备。科室每月设备的成本效益核算包含租赁费及设备正常运转的各种材料,如果原有设备利用不充分,但设备的租赁费用每月都有缴纳,这样科室的成本效益就会减少或亏损。如果再盲目提出购置新医疗设备,成本费用就会更大,所以只有想方设法充分利用科室现有的医疗设备,不断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才会增加经济效益,才能获得较高的利润。3.可以促使科室及时处理呆滞设备,科室的大型医疗设备如果损坏已无法维修且达到了报废年限就要及时申请处理,如不及时处理每月还需缴纳一定的租赁费用,这样科室的成本效益就会下滑或为负数。而及时处理不但可以不用缴纳租赁费用还可以收回设备的残值收入,同时可以向医院申请购置科室急需的新设备,加快实现设备的先进性。 4.有利于设备的更新换代。医院按时向科室收取设备租赁费及设备正常运转所需各种材料,可促进科室对设备早安装,早投入,早使用,提高利用率,同时节约支出增加收入这样设备的成本效

浅析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05099964.html, 浅析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 作者:欧阳苹凤 来源:《财经界·下旬刊》2020年第02期 摘要: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财政资金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举措,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进行探讨。选取某地区四家公立医院近三年以财政资金购置的大型医疗设备数据为分析基础,了解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现状,基于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理念,研究如何改进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效率效果。完善制度设计、树立预算绩效理念、加强设备购置前期的效益目标论证、改进分析手段和分析方法、重视分析结果应用,是落实以财政资金购置的大型医疗设备预算绩效管理的“降落伞”。 关键词:大型医疗设备 ;经济效益 ;绩效目标 ;结果应用 大型医疗设备(简称“医疗设备”或“设备”)财政投入关乎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设备投入使用后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可以起到合理配置设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综合效益、评价财政资金绩效的目的,对于促进医院经济效益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分析资料、方法与结果 (一)分析资料 本次选取A、B、C、D四家医院近三年共计购置医疗设备9,660项,金额合计106,600.72万元,其中以财政资金购置的设备5,078项,金额79,202.65万元,占比74.30%。本次分析选取其中170项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设备作为样本。 (二)分析方法 将设备当月创收金额减去直接成本,包括人工、材料、水电费、维修费、设备折旧等后的净额如果为正数,则表示设备“有效益”,如果为负数,则表示“效益不达预期”。 (三)分析结果 四家医院170项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设备中有效益的74项,效益不达预期的75项,医院未能提供数据无法分析效益的2项,属于教学或医疗辅助设备不予分析的10项,处于闲置状态基本不使用的设备9项。 二、四家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的现状与对策 (一)现状

医疗设备效益分析

医疗设备效益-质量考评的做法与体会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设备科陈丽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医疗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先进的大型、精密医疗设备进入临床使用,给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为使先进的医疗设备在临床中充分发挥作用,减少资源浪费,创造更大和更好的效益,根据我院的设备使用实践,设备科近年来每月及年终都对在用的医疗设备进行了初步效益分析,但未予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导致了医疗设备的使用率较低,未能产生应有的效益。针对存在的问题,对2010年初购入的设备开展了 医疗设备效益-质量考评,将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益纳入临床科室整体质量考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室的绩效挂勾,并作为批准使用科室申购医疗设备时的一项重要指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原有效益分析的弊端 1.1在实行效益-质量考评前,临床科室申购设备需要填写《医疗设备配置申请表》,对所申购的设备进行效益承诺,但由于制度的缺失,没有制订相应的奖惩措施,效益承诺只流于形式;只有设备效益分析,但设备效益分析之后对使用科室的奖惩不明确;年终对效益分析结果较好或者使用率很高的科室没有能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或政策性的奖励,反之也没有处罚,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2、经过调查研究,我院设备效益较差的设备存在以下问题: 1.2.1设备老化、故障多、临近淘汰。 1.2.2专科性强和急救、消毒等设备使用率低。 1.2.3使用风险大、受检查环境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如运动平板试验、体外循环设备等。 1.2.4重复建设,有的实验室设备是专门为重点专科创建而购置,且没有固定专人操作,此类设备纳入科研设备管理。 2、效益-质量考评的做法

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分析

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 医院因设备而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的总和扣除折旧费用后的净值叫设备经济效益。所谓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指通过设备的使用而产生的直接相关收费,如诊断收费、治疗收费;间接经济效益是指因设备的存在和使用而带来的间接相关收费,如设备使用的耗材或试剂等带来的附加收益(进出库价格不一致)、因住院而带来的其他相关收益、设备的先进性对病源的吸引力等,这些收益在计算设备总的经济效益时,不能直接加上去,应该乘以一个相关系数函数γ(x)。由于间接收益的计算比较复杂,所以实际应用时,往往只计算设备所带来的直接收费情况。 1 成本与价格 无论对非营利性医院、还是对营利性医院,医学设备的成本和与该设备相关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都是关系到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医疗仪器设备成本的定义和内容 医疗仪器设备成本是指医院为保证该设备进行正常诊疗服务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和,其成本内容如下: 固定资产折旧费和大修费(包括医学设备、房屋、被服等);医用材料费(包括试剂、卫生材料等);低值易耗品消耗费;业务费(水电费、印刷品费、医疗杂支费等);公务费(相关科室办公费等);劳务费(相关人员的各项支出,包括工资奖金、养老金、公积金、医疗保险中单位承担的部分及其他补贴等)。 根据研究的需要,按成本与所发生服务的关系,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而按成本与工作量之间的关系,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直接成本:医学设备在医疗服务项目中耗用的可直接计入该项目的成本。包括设备本身及辅助设备折旧、所用房屋及其他固定资产折旧、劳务费、水电费、医用材料费、维修费等。 间接成本:为使用设备的部门提供服务而发生.并分摊到医疗服务项目或部门的费用。包括医院行政后勤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管理费、维修费等。按受益原则分摊到设备成本中。 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相对固定,不随工作量变化而变化的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办公费、劳务费等。 变动成本:成本总额随工作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化的费用。包括试剂费、卫生材料费等。 混合成本:即总额有变动,但其变化量与工作量的变化不成正比,如科室劳务费等。将它作一定的分解后最终可分为固定成本或变动成本。 除以上成本分类外,以控制与否可划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以平均程度可分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质量成本是为保证满意的质量所发生的费用,以及当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时所遭受的损失。质量成本包括4个方面: (1)检查成本:通常包括检验人员的成本、设备成本及管理检查部门的间接成本。 (2)预防成本:包括员工培训费用等。 (3)失误成本: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内部失误成本.即产品废弃、返工和与保修有关的费用;二是外部失误成本,指顾客不买产品所招致的损失。 (4)实施成本:指建立一个质量系统的成本,包括人员成本、文件费用、文具费、印刷费、注册费和审计费等。 质量成本管理是指导与质量职能有关的部门和职工对质量成本进行预测、计划、分析、

医院医疗设备购置论证及运行效益评价

医院医疗设备购置论证及运行效益评价

医院医疗设备购置论证及运行效益评价 为加强医疗设备管理,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避免损失和浪费,医院在医疗设备采购前应加强设备购置论证,对设备投资项目风险和不确定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同时加强对设备购置后的运行效益进行评价,从而对医院今后设备的引进、合理调配设备提供依据。医疗设备、购置论证、效益评价 一、对医疗设备进行投资可行性论证及运行效益分析的意义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内容和水平,许多大中型综合性医院竞相大量引进中、高档医疗设备,致使一些设备投资具有明显的盲目性,造成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医疗设备一般都具有资金投入量大、资金周转周期长、运行成本高、更新换代快等特点,那么对设备运行效益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做好医疗设备的投资论证和决策分析,以及设备投入使用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益、降低设备运行成本,是亟需医院领导和设备主管部门重视的问题。 (一)医疗设备配置现状 医院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院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总台数为60台,资产总值为28467000元,占全院医疗设备总价值的70%。其中,单机价值在100万元以上的设

备有7台,资产总值12090000元;单机价值在50万元~100万元之间的设备有5台,资产总值3625000元;单台价值在10万元~50万元之间的设备有48台,资产总值10488900元。 (二)目前医院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备购置缺乏科学论证,采购方式随意 医院为了加强自身的竞争力,扩大发展规模,只注重设备的先进性,对其实用性关注不够,在缺乏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相互攀比,盲目购置,造成高投入无回报或高投入低回报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次,大多数医院设备购置由使用科室直接申请院长,经院长批复后,由器械科直接购买,期间也不进行任何调研工作,这样购置的随意性,不仅加大了设备购置风险,也不能防止暗箱操作。 2、存在重投资、轻管理的问题 长期以来,医院领导对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只关心对设备的投入,不关心其经济效益;只关心其先进性,不关心其实用性。其次,没有建立严格的医疗设备购置、报废、毁损等资产处置制度,或者制定有相关制度却不严格执行,致使医疗设备账实不符。 3、部分资产利用率低下,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医院为改善就医条件及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都不断地添置、更新医用设备,如果盲目地扩大医疗设备投资,必然会导致一些医疗设备利用率低下,造成很大数额的资源浪费。

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

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 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指的是通过医疗设备的使用收入和使用成本来体的现医疗设备在生命周内产生的全部经济收益。例如近年来,国内部门医院就通过引进深圳亚新代理的先进的智能·全网络·一体化化手术室、单孔腹腔镜等医疗设备实现了技术创新升级、改进了医疗水平、和医院管理水平,重要的是节省了大量成本,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医院设备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对医疗设备经济效益进行量化、科学化的评价和分析,并对医院医疗设备的合理使用及综合效益均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的意义 1.通过医疗设备经济效益的分析来反映医院设备的使用情况,用分析的结果指导设备购置事前论证、事中成本费用控制及事后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2.能充分调动科室的积极性,提高设备使用率,从而降低成本。 3.能避免投资一些投入高而市场需求量又不大的或者使用中消耗支出过大的项目;达到优化项目结构、提高资金利用率的目的。 4.为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和配置发展规划提供经济参考依据;推进医院设备资源向高效、低耗和优质的健康方向发展。 5.帮助科室及医院选购到故障率低、效益较好的设备 6.为指导科学投资、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设备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提供重要保证。 二、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主要指标 (一)利润率 (二)设备使用率 (三)完好率和故障率 (四)开机率 (五)设备投资额的机会成本 (六)运转成本 运转成本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1.折旧费 2.设备维修费 3.人力资源费 4.卫生资源费 5.卫生材料费 6.业务费 7.公用经费 8.西药费 9.分摊科室其他费用 10.房屋折旧费 三、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方法 目前,常用的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方法有以下五种: 1.投资收益率法 2.投资回收期发 3.本量利分析法

项目效益分析

项目效益分析; 六、项目效益分析 (一)相关参数 本次测算选用现金流量法进行财务分析,以投资人自有资金内部报酬率作为项目财务分析的主要评价指标。 1、建设运营期 本项目属于综合管廊市政工程项目,项目的社会效益突出,经济效益难以在短期内实现。项目规划期限为2016-2030 年,其中近期:2016-2020 年,远期:2021-2030 年,项目计算期为27 年,其中建设期5 年,运营期25 年。由于项目建设需要与道路同步建设,且涉及到大量征地与拆迁工作,项目子工程建设时间根据政府配套工作完备情况来定,项目建设期最长不超过5年。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干线综合管廊25155、9m,支线综合管廊16041、40m,缆线管廊27583、20m。近期总建设长度68780、50 m 2、项目投资 本项目投资为25348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205560万元;工程建设其她费15898 万元;预备费17717 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为14305 万元。(暂按70%为贷款进行计算)。本项目拟设资本金76881 万元; 项目财务净现金流量投入29399 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47200 万元。(1)第一部分工程费205560 万元; 第一部分建筑工程费用包括: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与缆线管 廊的土石方工程、地基处理工程、支护工程、廊体工程、防水、照明、消防、监控、支架、路面恢复等费用。

(2)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她费15898 万元; 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她费包括:勘察费、设计费、建设单位管理费、 工程监理费、工程招标代理服务费、施工图审查费、前期工作咨询费、造价咨询费、环境影响评价费、竣工验收相关费、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水保费、劳动卫生安全评审费、工程保险费等。 (3)第三部分预备费17717 万元; 第三部分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按照第一、二部分费用合计的8% 计算。 (4)第四部分建设期贷款利息为14305 万元。(暂按70%为贷款进行计算) 3、项目融资成本及融资方案 项目融资成本取银行5年期贷款基准利率1、15倍,融资期限为30年,融资利率设定为6%,从运营年份第一年开始等额本息偿付外部融资贷款。 融资成本本项目总投资253480 万元。本项目拟设资本金76881 万元; 项目财务净现金流量投入29399 万元;需要提供具体的测算数据,申请银行贷款147200 万元 4、项目经营方式 本项目实行“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一体化+入廊单位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的经营方式。 5、项目税收 (1)增值税及附加

医学装备经济效益分析

医学装备经济效益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先进的精密医疗设备进入医院,给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在医疗设备全程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贯穿于医疗设备运行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它分析评价在用医疗设备的工作状况,以便采取措施提高其使用率;另一方面,它指导医院的医疗设备规划和立项,将医院有限的资金用在最有效益的项目上。一、经济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很多,最常用的两种为: 1、投资回收期法。是根据收回医疗设备投资成本所需要的时间来进行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计算公式为:投资回收期;医疗设备投资总额/该医疗设备年净收入。公式中,医疗设备年净收入是指该医疗设备全年业务收入扣除一切相关费用(主要为耗材费、维修费、人员费、水电费和折旧费等)后的净值。投资回收期越短的医疗设备,其经济效益越好。 2、投资回收率法。是指该医疗设备每年获得的净收入与投资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投资收益率=(医疗设备净收入/该医疗设备投资总额)x100%,投资收益率越高,其经济效益越好。 (二)对大型设备的使用分析,我们有选择性的对我院的部分大型设备进行分析,如:磁共振、直线加速器、螺旋CT、全自动生化仪、腹腔镜、体外碎石机、高压氧舱等大型设备逐月进行效益分析。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每月10日前对上个月各科室的大型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并将设备的使用情况记录在大型医疗设备本上,内容包括:当月设备总收入、该设备治疗人数、该设备维修情况,分别进行列表汇总,这样做到了对每个科室每个月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效益情况一目了然,对每台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效益情况了如指掌,通过对设备的效益进行分析说明,可以知道收入和支出的范围能达到多少时,设备的月利润最高。 二、有形损耗与无形损耗的经济性贬值 (一)有形损耗与无形损耗 医院医疗设备资产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所导致的资产实体发生的价值损

信息系统经济效益分析方法中的“费用-效益”分析

原竹马赛克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报告一、经济分析1、生产规模预测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 项目从2008年11月开始实施 项目总投资720万元 其中研发费用260万元 达产后实现年产4万平方米原竹马赛克的规模。项目建设期1年 从2009年10月开始投产,随着项目的技术及生产工艺的成熟,预计在2011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项目产品生产年份的达产系数分别为30 、80 、100 、销售价格预测项目产品的销售价格均按不含税价格计取 经营期内原竹马赛克的平均销售价格为300元/平方米计算 出口价45美元/平方米 。预计达产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二、项目成本、经济效益预测分析1、成本预测分析 2011年 1.1 原辅材料采购费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采购费按消耗定额和预测市场价格确定 到达产年生产能力为4万平方米 预计达产年原辅材料采购费用为5 1.2 燃动消耗费本项目主要燃料动力为水、电消耗。燃动费根据消耗定额及现行价格计算 预计达产年燃料动力采购费用为65万元。1.3 人工及福利费本项目人员配置主要为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年福利费用按工资总额的14 计取。预计达产年项目员工合计50人,预计达产年工资福利总额为97.5万元。1.4 各项费用各项费用参考同行业企业的费用水平进行测算。制造费用 修理费用 含物料消耗 按折旧额的40%估算 折旧费中建筑物、构筑物折旧期限为20年 机器设备年折旧期限为10年 电子设备年折旧期限为5年 折旧方法采用平均年限法 残值率按5 计算 其它费用按预计发生额进行估算。预计达产年制造费用为93.04万元。管理费用 工会经费和职工培训费分别按工资总额的2%和1.5%分别估算 项目内研发费按年销售收入的1 估算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费用分年摊销计入管理费用 其他费用按预计发生额进行估算。预计达产年管理费用为9 2.63万元。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按年销售收入的3%估算 预计达产年销售费用为36万元。 1.5 总成本费用构成分析本项目批量生产期内成本费用主要为原辅材料采购费、燃料动力费、人工福利费及各项费用等。达产年总成本费用为934.17万元 其中固定成本319.17万元 可变成本615.00万元。 具体成本分析 达产年项目总成本费用分析表序号科目名称单位总成本费用占总成本费用比重1 生产负荷% 100.00 2 原辅材料采购万元550.00 58.88% 3 外购燃料动力万元65.00 6.96% 4 人工福利万元97.50 10.44% 5 各项费用万元221.67 23.73% 5.1 制造费用万元93.04 9.96% 其中: 修理费万元8.84 0.95% 折旧费万元34.20 3.66% 其他制造费用万元50.00 5.35% 5.2 管理费用万元92.63 9.92% 其中: 研发费万元52.00 5.57% 摊销费万元13.03 1.39% 其他管理费用万元27.60 2.95% 5.3 销售费用万元36.00 3.85% 6 总成本费用万元934.17 100.00% 6.1 其中: 固定成本万元319.17 34.17% 6.2 可变成本万元615.00 经济效益预测分析 2011年 项目达产年销售收入1200万元 利润总额255.89万元 税后利润191.92万元。具体详见下表。项目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序号科目名称单位达产年备注1 销售收入万元1200.00 不含税价收入2 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9.94 3 总成本费用万元934.17 4 利润总额万元255.89 5 应税利润万元255.89 6 所得 税万元63.97 7 税后利润万元191.92 8 法定盈余公积金万元19.19 计取比例10 3、投资利润率本项目总投资为720万元 达产年利润总额为255.89万元。经计算 投资利润率为35.54 。4、投资利税率本项目总投资为720万元 达产年利税总额为265.83

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报告精编版

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报告 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医疗设备运行效益分析报告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是医院进行正常营运活动必不可少的固定资产,而购置各种医疗设备的花费很高,特别是大型设备少则几十万元,多则要数百万元及至上千万,它们花费了医院的大量资金,一般都占到医院固定资产的很大部分。虽然医院购置大型医疗仪器设备时,已经进行了成本效益及利用情况分析,但是购置后的成本效益及利用情况我认为更重要。因为购置后所做的正确的成本效益分析及利用不但可以验证购置前所做的成本效益及利用分析是否正确,而且也能为领导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也为保证以后购置该类仪器设备提供有力的证据。是理论和实际的高度统一。 一、重要性 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是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备的成本效益分析及利用在医疗设备的全程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针对医疗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如何避免盲目引进设备,如何提高设备资源利用情况等,都需要对医院现有的大型医疗设备运作情况进行详细地统计分析,并为决策层以后购买新的大型医疗医疗设备提供决策依据和效益保障。具体如下 1.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提高利用率。设备管理的好、利用率高的科室,在交纳同等租赁费的情况下,多获取收益,即设备的成本效益就好。如我院2003年同时为职业病科和内一科购买了心电监护系统,价值相同,假如每月不用缴纳其他资产租赁费和不考虑其他费用的情况下,职业病科用的人次都每月高于内科这样职业病的

收入和效益就比内科好。所以科室应做好管理工作,发动科室全体职工主动关心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加科室的经济效益同时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方便患者就医。2.可以防止科室盲目购置新设备。科室每月设备的成本效益核算包含租赁费及设备正常运转的各种材料,如果原有设备利用不充分,但设备的租赁费用每月都有缴纳,这样科室的成本效益就会减少或亏损。如果再盲目提出购置新医疗设备,成本费用就会更大,所以只有想方设法充分利用科室现有的医疗设备,不断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才会增加经济效益,才能获得较高的利润。 3.可以促使科室及时处理呆滞设备,科室的大型医疗设备如果损坏已无法维修且达到了报废年限就要及时申请处理,如不及时处理每月还需缴纳一定的租赁费用,这样科室的成本效益就会下滑或为负数。而及时处理不但可以不用缴纳租赁费用还可以收回设备的残值收入,同时可以向医院申请购置科室急需的新设备,加快实现设备的先进性。 4.有利于设备的更新换代。医院按时向科室收取设备租赁费及设备正常运转所需各种材料,可促进科室对设备早安装,早投入,早使用,提高利用率,同时节约支出增加收入这样设备的成本效益和利用率就会较高,从而可以尽块回收设备投资,以利于更新换代,防止由技术进步而造成无形磨损和设备贬值。 5.可以促进对现有大型设备的保养检修及操作人员培训。大型设备如果不注重保养与检修,设备就会缩短使用寿命,并且设备损坏的维修费用也会增加成本支出,这样设备的成本效益和利用率就会

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

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 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指的是通过医疗设备的使用收入和使用成本来体的现医疗设备在生命周内产生的全部经济收益。例如近年来,国内部门医院就通过引进深圳亚新代理的先进的智能·全网络·一体化化手术室、单孔腹腔镜等医疗设备实现了技术创新升级、改进了医疗水平、和医院管理水平,重要的是节省了大量成本,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医院设备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对医疗设备经济效益进行量化、科学化的评价和分析,并对医院医疗设备的合理使用及综合效益均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的意义 1.通过医疗设备经济效益的分析来反映医院设备的使用情况,用分析的结果指导设备购置事前论证、事中成本费用控制及事后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2.能充分调动科室的积极性,提高设备使用率,从而降低成本。 3.能避免投资一些投入高而市场需求量又不大的或者使用中消耗支出过大的项目;达到优化项目结构、提高资金利用率的目的。 4.为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和配置发展规划提供经济参考依据;推进医院设备资源向高效、低耗和优质的健康方向发展。 5.帮助科室及医院选购到故障率低、效益较好的设备 6.为指导科学投资、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设备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提供重要保证。 二、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主要指标 (一)利润率 (二)设备使用率 (三)完好率和故障率 (四)开机率 (五)设备投资额的机会成本 (六)运转成本 运转成本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1.折旧费 2.设备维修费 3.人力资源费 4.卫生资源费 5.卫生材料费 6.业务费 7.公用经费 8.西药费 9.分摊科室其他费用 10.房屋折旧费 三、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方法 目前,常用的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方法有以下五种: 1.投资收益率法 2.投资回收期发 3.本量利分析法 4.净现值法 5.现值指数法

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是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成本效益分析作为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将成本费用分析法运用于政府部门的计划决策之中,以寻求在投资决策上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针对某项支出目标,提出若干实现该目标的方案,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计算出每种方案的成本和收益,通过比较方法,并依据一定的原则,选择出最优的决策方案。 常用于评估需要量化社会效益的公共事业项目的价值,非公共行业的管理者也可采用这种方法对某一大型项目的无形收益(Soft benefits)进行分析。在该方法中,某一项目或决策的所有成本和收益都将被一一列出,并进行量化。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概念首次出现在19 世纪j是法国经济学家朱乐斯·帕帕特的著作中,被定义为“社会的改良”。其后,这一概念被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重新界定。到1940年,美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卡尔德和约翰·希克斯对前人的理论加以提炼,形成了“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基础即卡尔德——希克斯准则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成本—效益”分析开始渗透到政府活动中,如1939年美国的洪水控制法案和田纳西州泰里克大坝的预算。6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投资项目的增多,使得人们日益重视投资,重视项目支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就需要找到一种能够比较成本与效益关系的分析方法。以此为契机,成本—效益在实践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页脚内容1

在开始成本效益分析前了解成本现状十分重要。你需要权衡每一项投资的利弊。如果可能的话,再权衡一下不投资会有什么影响。不要以为如果不投资成本就会变高。许多情况下,虽然新投资可获得巨额利润,但是不投资的成本相对更小。 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 对一项投资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 1.确定购买新产品或一个商业机会中的成本; ⒉确定额外收入的效益; ⒊确定可节省的费用; ⒋制定预期成本和预期收入的时间表; ⒌评估难以量化的效益和成本。 前三个步骤十分简单明了。首先确定与商业风险相关的一切成本——本年度主要的成本以及下一年度的预计成本。额外收入也许是由于顾客数量的增加或现有顾客购买量的扩大。为了解这些收入的效益,一定要将与收入相关的新成本考虑在内,最后就可以考虑利润了。可节省费用显得简单一些,至少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利润的增加,可直接计入利润。然而,有时可节约费用也有微妙之处, 页脚内容2

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以及运用成本的核算

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以及运用成本的核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先进的精密医疗设备进入医院,给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在医疗设备全程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 地位,它贯穿于医疗设备运行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它分析评价在用医疗设备的工作状况,以便采取措施提高其使用率;另一方面,它指导医院的医疗设备规划和立项,将医院有限的资金用在最有效益的项目上。 一、经济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很多,最常用的两种为: 1、投资回收期法。是根据收回医疗设备投资成本所需要的时间来进行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计算公式为:投资回收期;医疗设备投资总额/该医疗设备年净收入。公式中,医疗设备年净收入是指该医疗设备全年业务收入扣除一切相关费 用(主要为耗材费、维修费、人员费、水电费和折旧费等)后的净值。投资回收期越短的医疗设备,其经济效益越好。 2、投资回收率法。是指该医疗设备每年获得的净收入与投资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投资收益率=(医疗设备净收入/该医疗设备投资总额)x100%,投资收益率越高,其经济效益越好。

(二)对大型设备的使用分析,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每年12月对上年科室的大型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并将设备的使用情况记录在大型医疗设备本上,内容包括:当月设备总收入、该设备治疗人数、该设备维修情况,分别进行列表汇总,这样做到了对每个科室每个月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效益情况一目了然,对每台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效益情况了如指掌,通过对设备的效益进行分析说明,可以知道收入和支出的范围能达到多少时,设备的年利润最高。 二、有形损耗与无形损耗的经济性贬值 (一)有形损耗与无形损耗 医院医疗设备资产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所导致的资产实体发生的价值损耗或贬值。这一损耗或贬值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类。所谓的有形损耗是指医院医疗设备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物理和化学的原因如磨损、锈蚀等而导致的资产实体发生的价值损耗;而无形损耗则是指由于科学进步与经济因素变化而带来的贬值。这种损耗有两种情况:一方面是生产同样功能的医疗设备资产价值降低了,从而引起原有资产的贬值;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新功能医疗设备的出现,使原资产的功能价值降低了。这一点,对于电子类医疗设备资产更为明显。

项目成本分析报告

生产部培训项目合作成本效益分析报告 一、背景介绍 (一)调查与问题发现 公司的主要产品业务是生产汽车各类零部件,生产部一车间共有40名工人,5名班组长,2名监督管理员和1名车间主任。经调查分析,该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三大问题。 1.每天生产量的8%的产品因性能测试不符技术指标要求而报废。 2.生产现场环境管理不善,半成品堆放区域卫生条件差,影响半成品质量。 3.生产操作人员常与管理、监督人员发生争执,操作人员缺勤率高。 (二)实施培训 为了消除以上问题,人力资源部在公司总经理的授权下,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对车间管理人员进行如下培训。 1.与质量问题和员工不良工作习惯有关的绩效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 2.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培训。 3.激励能力、指导培训下属人员工作能力培训。 4.团队领导力培训。 二、培训成本计算 此次培训,公司采用项目合作的方式,培训课程由人力资源部从外部咨询公司购买录像带和印刷材料,并聘请外部管理咨询讲师。培训的成本分析计算如下表所示。 培训成本分析

三、培训效益计算 经培训后产品质量明显改善,每日产量增加,废品率下降为4%,生产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工人缺勤率下降等。培训效益分析如下表所示。 培训收益分析

四、培训成本收益分析 1.按照各培训成本项目合计此次培训项目的总成本为 元。 2.考虑到培训效果发挥的年限,培训收益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TE=(E2-E1)×TS ×T-C ,其中:TE 为“培训收益”;E1为“培训前每个受训者一年产出的效益”;E2为“培训后每个受训者一年产出的效益”;TS 为“参加培训的人数”;T 为“培训效益可持续的年限”;C 代表“培训成本”。 根据收益分析调查数据,运用上述公司,计算出此次培训的收益为 元。 3.培训投资收益率 培训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100?= 培训成本 培训收益 培训投资收益率。 套用此公式,计算出此次培训的培训投资收益率为 %。 五、总结与工作改进意见 (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