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崇高”与“优美”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崇高”与“优美”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崇高”与“优美”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崇高”与“优美”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崇高”与“优美”

一朵娇艳的小花是美的,座座气势雄伟的崇山峻岭也是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固然能引起我们的喜悦的感情,令我们陶醉;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崇高景色,也会激荡我们的感情,使我们心旷神怡,也达到了强烈愉悦的审美效果。正如惊涛骇浪与叮咚山泉,崇高和优美都属于审美的范畴,是两种不同的美的形态,即美的两种不同种类。

崇高又称壮美,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通过对象的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产生敬仰、赞叹的情怀。优美与崇高相对,又称为秀美、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等,它是美的一般的形态。

从根本上讲,崇高的核心在于“冲突”。崇高体现在主客体矛盾冲突中,经过尖锐激烈的对立,主体战胜客体并且终于从痛感转化为快感,粗砺强劲,雄奇怪涎,令人惊心动魄。审美主体所受到的挑战越严重,遇到的冲突越激烈,斗争的历程越险恶,就越能激发和显示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也就越能令人感到崇高。而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之所以是和谐,其实质就在于它体现出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也体现出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玲珑小巧,娇柔透剔,令人舒心惬意,各种审美因素趋向平和统一。

在我国古代,通常把崇高称为“大”“阳刚”“气势”“风骨”等。孔子曾说过:“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列子·汤问》中记载钟子期对于伯牙鼓琴的两次回答:“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种音乐的内容,也是令人心潮澎湃的,也可以称之为“崇高”。这种崇高不仅仅指崇高的这一种形态,更主要的是气势。我认为,作为审美主体的我们,所欣赏对象的气势比起形态来,更容易让人体会到“崇高”,心灵的震撼相对于视觉的感受更容易令人领会、感悟。

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撤以闲雅,说炜晔而谲狂”。虽然陆机并没有指出“优美”到底是什么,但他对这些文体风格的概括,已经包含了优美的本质。而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将文章风格美分为八体: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其中,典雅、精约、新奇就是与优美有关,而远奥、繁缛、壮丽则与崇高有关。

在我国古典诗歌艺术中,这两种形态各异的美比比皆是。

比如,唐代词人张志和的《渔歌子》是首脍炙人口的杰作,千百年来,人们盛读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优美迷濛的意境,折射出迷人的艺术光辉。词是这样写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前,白鹭展翅飞翔,不时俯头探望河中游鱼;山上,漫山遍野桃花盛开;山中,微风吹拂,桃花瓣飘零,随波逐流;山脚,烟波浩淼,游鱼蹦窜;岸边,烟波迷濛处,一位披蓑戴笠的垂钓者正凝神专注地垂钓,他陶醉于眼前的空濛山色和柔美风光,竟怡然自乐,不想回家了。多美的画面,岂止是“烟波钓徒”张志和沉缅于山光水色,我们品味吟咏,又何尝不是深深地痴迷于词人所描摹的山水风情呢?显然,这里意境纯美、柔和、宁静、高远;色调斑斓绚丽,欢快明朗;构图精微考究,细腻逼真;情趣高雅恬淡,清爽宜人。这一切充分展示了词人热恋山水,厌恶官场的情趣,显示了艺术领域里的优美范畴的审美特征。

相反,李白的诗作《望天门山》恰恰给我们揭示了一种雄奇壮阔的崇高美。“天门中断楚江天,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人贮立舟头,极目远

眺,随着湍急的江流,他于如箭飞舟之中,顿感天门山突兀险峻飞扑眼帘而来,倍感欣慰自豪。两岸青山相对挺出,绵延逶迤,峥嵘多姿。脚下,江水一泻千里,汹涌澎湃,卷起滔天巨浪。身后红日,冉冉升起,给这激荡狰狞、粗砺苍劲的画面投上一层粉红的色调。听,江流奔腾咆哮,势不可挡,惊心动魄,吼声如雷贯耳,掀起内心情感的狂澜巨波。李白是一个很有个性的诗人,他志向远大,生性狂傲不羁,反映在诗歌中,他常常是描绘那些奇险怪涎,惊世骇俗的事物。这首《望天门山》就是他“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的豪壮情怀的喷吐。显然这里意境雄奇壮阔,孕大含深;气势汹涌奔腾,吞吐山河;色调热烈醒目,催人奋发;构图粗野苍劲,风格豪迈超俗,狂放不已。凡此种种,无一不显示出作为美学范畴的崇高的审美特征。吟颂此诗,当令人心荡神摇,倍感振奋。

一般来说,崇高的对象常常是体积巨大,力量雄伟和气势磅礴的。如在自然界中的鹰隼搏击于大海长空的雄姿,山风中万顷林涛澎湃的声响,宋代豪放派词人苏东坡、辛弃疾的豪迈词作等等。杜甫在《望岳》中描写雄伟的泰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再如苏轼的《百步洪》:“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更是气势宏大,体现着一种崇高的气势。而他的名作《念奴娇·大江东去》,则抑扬顿错、气势磅礴,就是体现崇高之美的杰作。而优美的对象常常表现出形体小巧,秀丽和柔和。比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荷、蜻蜓,看起来就令人产生一种欣愉的感受。秦观的“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优美的语言,美丽的景色,柔和的氛围,显示出一种令人不忍打破的幽静之美。元代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短小简练、构思巧妙,情感细腻纤弱,具有阴柔之美。另外,宋代婉约派的词大都很好地体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相对统一的凝静均衡、和谐的特点。

优美与崇高在作家的创作中也有体现。南宋余文豹在《吹剑续录》中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小趣闻,通过柳永与苏轼词的比较,也显示出了优美与崇高的不同来。从作家的艺术角度来看,人们并不都千篇一律地创造或仅优美或仅崇高的作品。有人爱写“人闲桂花落”,也有人爱写“飞泉挂碧峰”。同一个作家,比如以豪迈著称的苏轼,也能写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哀婉之作。甚至在同一作品中,如司马迁的《项羽本纪》,既写了项羽的叱咤风云,也写出了他别离虞姬时的儿女柔情。优美感和崇高感并不是彼此完全分割孤立存在的。

总之,优美与崇高同为美的形态范畴,前者以悦耳怡神的感应力量作用于审美主体,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心灵在愉悦平和中得到净化,在优美的审美活动中,心情是悠游闲适的;后者以惊心动魄的感应力量作用于审美主体,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鼓舞人的意志,使人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在崇高的审美活动中,心情是紧张热烈的。两者特征不同,美感作用也大不相同。但优美和崇高作为美的两种基本形态,尽管它们所引起的心理反应不同,但两者共同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两者并不是互相隔绝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同时优美感和崇高感也不是彼此完全分割孤立存在的。就人的审美需要来说,既需要奋发兴起的崇高感,也需要轻松活泼的优美感。刚柔相济,有张有弛,互相补足结合,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复杂而多样的审美需要。

高中语文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之导学案(教师版)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及其特有的内涵。 2、学会从把握意象入手来把握诗词的内容,领会诗词的主旨。 3、养成注意积累的好习惯,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一、了解“意象”这一概念,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象; 二、掌握“意象”这把钥匙,打开诗歌世界的大门,能够自主阅读、感悟、探索。 【高考试题】 09年浙江省1B高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如“雁”“柳”“菊”“竹”“莲”等,它们在诗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1)从5个意象中选取了3个,指出其常见的象征意味。(3分)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2)从5个意象中选取1个,结合具体作品,简析这个意象的特点及作用。(7分)(100字左右) 【意象概念】 古典诗词的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带有主观情感的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积累意象】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送别诗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茂盛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雪大貌)”。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芳草、春草。在古诗中常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怀念。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亮。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鸿雁(孤鸿、断鸿)。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长久寄居他乡)伤感之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 1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完整版)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 一、地点类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古来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长期的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长亭,长亭是陆上送别之所。 西楼,“西楼”也是送别之所。 二、植物类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喻离恨。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也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时期的梅花诗,大多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松柏,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芦花有飘零之意,“丁香结”常用来写心中愁结,而莲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特征等。 .黍离,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杨柳,杨柳依依,离情与杨柳相关合,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柳”这一意象,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成了历史文化的积淀。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菊花,、以菊花喻坚贞高洁的品质。 莲,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红豆,以红豆表男女爱情。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竹:气节、积极向上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杨花:流散(漂泊)菊:隐逸、高洁、脱俗 兰:高洁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浮萍:漂泊不定 三、动物类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 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也喻指小人、俗客庸夫 蟋蟀,作为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描写蟋蟀的活动规律十分细致。那时古人已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后的惆怅。“蛩”古书上也指蟋蟀。 蝉,以蝉喻品行高洁。 猿,以猿啼表悲哀、忧伤的感情。 大雁,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以鸿雁表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青鸟,传书的信使。 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不如归去)”,后来多用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也表达思乡之情。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VIP专享】浅淡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浅淡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摘要: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自成高格。”诗词整 体的美学价值在于意境。意境美是诗词美的最高体现,是鉴定一首诗好坏的关键因素。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主要表现在:刻画的人物之 形象、景物之传神、炼字之精到。这三方面的特点能使人遐想无穷,回味不已,给人以精神的提升和享受。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美;人物形象;诗情画意;炼字精到。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自成高格。” 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 所谓意境美,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动图景和所体现的思 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一种美的形态,它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是想象空间的艺术化境界。意境美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多方面的。本人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将从古典诗词中人物之形象、事物之传神及用词之精妙,来浅谈对中国古典诗词中所呈现出来的意境之美的认识。 一、古典诗词中形象的人物 毛泽东给陈毅关于诗的一封信中说:“诗要形象思维,不能如散 文那样直说。” 别林斯基曾说过:“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诗词要达到震撼读者的心灵,使人潸然泪下或拍案叫绝,靠的就是形象,靠的就是形象思维。黑格尔说:“美

是形象的显现。”形象可以具体而生动地唤起人们的感性经验和思想感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隔”来论古典诗词,将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是否与作者有关来分。其表现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诗词里抒情的是作者自己的形象,简言之就是“我”的形象。 陆游在《诉衷情》里写道:“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 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上片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一觉醒来, 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 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通过这一形象的表现,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二)诗词中表现的是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简言之,就是“我”描写出来的人物形象。 柳宗元的《江雪》家喻户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 这个老渔翁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孤独而孤傲。诗句通过“鸟飞绝” “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而通过“独钓江雪” 勾画人物,突出了一位具有坚忍不拔、卓然独立、清高孤傲品格的人物形象——“蓑笠翁”。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

论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论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以李白为例 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到处是产生诗歌的理想土壤。放眼望去,每座山每处水每一个地方,都是一篇篇精美的诗章。放眼望去,慢慢历史长河中,无不闪烁着诗歌的璀璨。说起汨罗江,谁都会想到五月端阳,诵读屈原的《离骚》、《橘颂》等;说起古浔阳,谁都会想到枫叶芦花,看到琵琶声中白居易湿透的青衫;说起黄河,谁都会看到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远上白云间、万里黄河绕黑山……忆秦汉,说唐宋,游长城,渡乡关,饮美酒,唱幽情,抒抱负,谁都会看到听到“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壮歌,“靖康耻,犹未雪”时的岳飞冲起的帽冠,水调歌头苏东坡多情的婵娟,王维渭城客游时青青的柳……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艺术瑰宝。中华民族以汉字为载体,按照符合美学规律的格律规则,创造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美好诗篇,形成了一种大美诗体。其意境之深邃,思想之丰富,情感之深切,操守之坚贞,品格之高雅,普及之广泛,流传之久远,影响之巨大,是世界许多拼音文字为载体的诗歌所难以比拟的。下面我以诗仙——李白为例,浅析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之所在。 一、美在感染力和说服力上。有人概括说诗美在形象上。诗是情感的象征性图画,诗歌创作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形象的可感性。通过物象的塑造,使读者受到感染,进而再心灵上达到共鸣。《周易》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文心雕龙》中也有“神与象通、神与物游”的主张。我国古代诗人善用形象思维者,三李也。这三李即为李白、李商隐、李贺。其中李白的形象塑造更是出神入化,例如:“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郢门秋怀》)运用不同空间的山衔落日、江汉晚天烘托秋景,又把洞庭湖上的游客与南飞的大雁映衬对照,在广阔的时空中展示漂泊的孤苦情怀。犹如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中,“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唱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蜀巴。”子规鸟又名杜鹃,而映山红因杜鹃啼叫时开放而名杜鹃花,诗人巧妙的将不同性质的意象组合起来,表达两地相思,委婉动人,给人以尺幅千里之感,意蕴深远。 二、美在情感上。黑格尔说过“情致能感动人,因为它自在自为地是人类生存中的强大力量……”任何文学体裁,都不能缺少情感因素,而诗词的情感因素,比起其他体裁来说,显得更集中,更浓郁,更强烈。诗的本质是抒情,是思想感情的抒发。“苟其感不至,则情不深,情不深则无以精心而动魄,垂世而行远”。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就可以看出李白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又能感受到诗人坚定不移的冲破重重阻碍的意志。 三、美在风格上。中国诗词有直与曲,露与藏的风格之分。直露型的诗人,其审美取向往往是刚健质朴,其诗风往往是阳刚豪放,其诗以阳刚美取胜。曲藏型诗人,其审美取向往往是委婉曲折,其诗风往往是含蓄细腻,以阴柔美取胜。当然,无论是阳刚美的诗,还是阴柔美的诗,其风格审美效应是可以并存于一体的,古今往来的一些诗人也往往做到阳刚美与阴柔美的兼济互补,实现豪放与婉约并举,阳刚与阴柔互济、直露与曲藏风格的完美统一。如豪放派代表人物李白写了不少美诗,既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洒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DOC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 台湾诗人余光中有着深深的中国的情结,他的《等你,在雨中》这样写到“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 神的悠悠天地,接近心灵和智慧,让夜雪山深明烛秋音,黄昏细雨娓娓道出强烈的美感与悲怆,让我们用中国人的心灵,中国人的耳朵去感悟倾听从河洲水湄就唱响的心音。

一、中国古典诗歌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那是我们的先民的第一次深情的吟唱,它历经500年岁月的淘洗,洗尽了铅华,洗尽了岁月的风沙,它拥有诗的清雅,有经的深邃,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 有着千年的美丽,千年的忧伤,千年的沧桑,千年的雄奇。 二、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直接流露感

情,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讲究“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讲究“含蓄凝练”,“朦胧蕴藉”,“风流婉约”,“妩媚宛转”,讲究“言有尽意无穷,言在此而意在彼。” 教化广运而久长,以寄讴歌与祝福之意。 而我们从古诗文中所见的典型意象,都是经过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在继承相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及共同的文化心理,生活

方式、语言习惯以及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审美文化心理意象,在诗人的眼里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花鸟鱼虫,风霜雨露都浸透着人的情感,都能反映人的精神世界,而且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给中 生不已的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的天问意识和人生喟叹。 3.思乡或相思,在月亮意象中反

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寻找精神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反映在古典诗词里表现出望月思乡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 人想到时间和宇宙中事物在正反两 面之间的辩证发展。月亮作为一种象征形式,它唤起了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 【内容摘要】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意境”所涉及到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意境美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反复的,多方面的和异常丰富的。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美;情景交融;含蓄;动态;虚实结合 【正文】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意境”所涉及到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意境美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反复的,多方面的和异常丰富的。本文结合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出来的意境美。 一、意境定义的界定 意境是中国文艺理论和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刘禹锡曾经对意境下了一个比较贴切的最基本的定义——“境生于象外”,也就是说,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象”,但它又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无限延伸的“象”。司空图进一步指出“思与境偕”,标举意境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这些古代学者对意境的认识都被后来的学者很好地继承下来。象“境生于象外、意外之象、味外之旨”都是经典的看法,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是我们还是要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意境的概念虽然众说纷纭,难以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意境客观地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比如《辞海》就是这样给意境下定义的,“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欣赏者通过想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教学计划清单

实用文档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交流材料 单元分析与教学建议 一、关于教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所谓“置身诗境”,就是要求读者忘记周围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想象世界中。借助于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审美体验,与诗人取得共鸣,达到美的享受。而“缘景明情”则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本单元所收录的九首诗歌也正是本着这一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准备以“示范赏析”的《春江花月夜》鉴赏模式为标准,重点解决“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 作为“示范赏析”的《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吸收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和形式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以和谐的歌调,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的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婉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开拓了诗歌的意境。 而“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也是各具特色:《夜归鹿门歌》歌咏了归隐后清闲淡素的情怀志趣,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真实;《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一首记梦的游仙诗,写于唐天宝四年,是李白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之感而做,梦中的奇景瑰丽变幻,给我们展示了雄伟的意境;《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将爱国爱民的宽广胸襟与浩瀚的洞庭景色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宏大的意境;《菩萨蛮》则借描写江南的景色美、生活美、人物美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以及有家难回的愁苦之情。 至于“推荐作品”部分的四首诗歌,可以在学生掌握了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地阅读鉴赏,作为一种拓展的训练 二、关于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阅读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知识的积累。 2、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体味意境之美。 (二)、过程与方法 1、加强诵读涵咏,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散文名篇。 2、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以学生自主赏析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及其特有的内涵。 2、学会从把握意象入手来把握诗词的内容,领会诗词的主旨。 3、养成注意积累的好习惯,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一、了解“意象”这一概念,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象; 二、掌握“意象”这把钥匙,打开诗歌世界的大门,能够自主阅读、感悟、探索。 【高考试题】 09年浙江省1B高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如“雁”“柳”“菊”“竹”“莲”等,它们在诗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1)从5个意象中选取了3个,指出其常见的象征意味。(3分)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2)从5个意象中选取1个,结合具体作品,简析这个意象的特点及作用。(7分)(100字左右) 【意象概念】 古典诗词的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带有主观情感的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积累意象】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送别诗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茂盛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雪大貌)”。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芳草、春草。在古诗中常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怀念。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亮。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鸿雁(孤鸿、断鸿)。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长久寄居他乡)伤感之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 1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崇高”与“优美”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崇高”与“优美” 一朵娇艳的小花是美的,座座气势雄伟的崇山峻岭也是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固然能引起我们的喜悦的感情,令我们陶醉;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崇高景色,也会激荡我们的感情,使我们心旷神怡,也达到了强烈愉悦的审美效果。正如惊涛骇浪与叮咚山泉,崇高和优美都属于审美的范畴,是两种不同的美的形态,即美的两种不同种类。 崇高又称壮美,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通过对象的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产生敬仰、赞叹的情怀。优美与崇高相对,又称为秀美、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等,它是美的一般的形态。 从根本上讲,崇高的核心在于“冲突”。崇高体现在主客体矛盾冲突中,经过尖锐激烈的对立,主体战胜客体并且终于从痛感转化为快感,粗砺强劲,雄奇怪涎,令人惊心动魄。审美主体所受到的挑战越严重,遇到的冲突越激烈,斗争的历程越险恶,就越能激发和显示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也就越能令人感到崇高。而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之所以是和谐,其实质就在于它体现出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也体现出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玲珑小巧,娇柔透剔,令人舒心惬意,各种审美因素趋向平和统一。 在我国古代,通常把崇高称为“大”“阳刚”“气势”“风骨”等。孔子曾说过:“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列子·汤问》中记载钟子期对于伯牙鼓琴的两次回答:“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种音乐的内容,也是令人心潮澎湃的,也可以称之为“崇高”。这种崇高不仅仅指崇高的这一种形态,更主要的是气势。我认为,作为审美主体的我们,所欣赏对象的气势比起形态来,更容易让人体会到“崇高”,心灵的震撼相对于视觉的感受更容易令人领会、感悟。 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撤以闲雅,说炜晔而谲狂”。虽然陆机并没有指出“优美”到底是什么,但他对这些文体风格的概括,已经包含了优美的本质。而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将文章风格美分为八体: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其中,典雅、精约、新奇就是与优美有关,而远奥、繁缛、壮丽则与崇高有关。 在我国古典诗歌艺术中,这两种形态各异的美比比皆是。 比如,唐代词人张志和的《渔歌子》是首脍炙人口的杰作,千百年来,人们盛读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优美迷濛的意境,折射出迷人的艺术光辉。词是这样写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前,白鹭展翅飞翔,不时俯头探望河中游鱼;山上,漫山遍野桃花盛开;山中,微风吹拂,桃花瓣飘零,随波逐流;山脚,烟波浩淼,游鱼蹦窜;岸边,烟波迷濛处,一位披蓑戴笠的垂钓者正凝神专注地垂钓,他陶醉于眼前的空濛山色和柔美风光,竟怡然自乐,不想回家了。多美的画面,岂止是“烟波钓徒”张志和沉缅于山光水色,我们品味吟咏,又何尝不是深深地痴迷于词人所描摹的山水风情呢?显然,这里意境纯美、柔和、宁静、高远;色调斑斓绚丽,欢快明朗;构图精微考究,细腻逼真;情趣高雅恬淡,清爽宜人。这一切充分展示了词人热恋山水,厌恶官场的情趣,显示了艺术领域里的优美范畴的审美特征。 相反,李白的诗作《望天门山》恰恰给我们揭示了一种雄奇壮阔的崇高美。“天门中断楚江天,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人贮立舟头,极目远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三美——《怎样欣赏中国古典诗词》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三美——《怎样欣赏中国古典诗词》 人民网[小中大] 收藏此页我要投稿51681 人阅读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如果从《诗经》算起的话,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已经有3000多年了,所以说,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诗歌发展的历史。正因为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统和历史,也正因为诗歌在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长期发展的进程当中,中国古典诗词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那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作品,那富有民族性精华的古典诗词,在今天仍然有着无可比拟的美感教育作用,大量的古典诗词依然被人们所喜爱,这也就是古典诗词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怎样欣赏中国古典诗词》从一些基本的诗词规律入手,引领大家去享受古典诗词带给我们的音乐美、艺术美和建筑美。 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在社会生活当中,处处可以看到,古典诗词还被人们所热爱,古典诗词还继续在流传,古典诗词还依然焕发出它的新鲜的生命力。古典诗词既然那么美,我们大家都想学它,那么,怎么去学呢?从哪儿找一个切入点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切入。 第一个方面,我们欣赏古典诗词就要欣赏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从领略、把握诗词的意境入手,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诗词那种深邃的、优美的境界,那种优美的艺术魅力。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歌所追求的最高的艺术标准,也是欣赏诗歌首先应当注意的。 什么叫“意境”呢?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里面这样说:“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王国维又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其实真正能够体现一首诗的意境美的,应当是情和景的有机结合、情和景的密不可分,也就是我们欣赏一首诗,看它怎样写景,看它怎样通过写景来把思想感情融会其中,这是古代诗歌创作意境的一种艺术追求。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所呈现出来那种美的形态,是反复的,是多方面的,它是以多种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说,大家读诗,体会意境美是不一样的,不是说意境美就是一种意境或者那种美的感受就是一种感受,不是这样的,其实意境美是非常丰富的,我把它概括为八个方面。第一种意境叫“雄奇阔大”;第二种叫“旷放开朗”;第三种叫“苍凉悲壮”;第四种叫“深邃沉郁”。这四种类型有个共同点,就是表现了一种“阳刚之美”。此外还有四种,第一种叫做“浓艳瑰丽”;第二种叫做“淡泊静谧”;第三种叫做“清新素雅”;第四种叫做“凄冷寒凉”。这四种大体上集中表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阴柔之美”。所以诗歌这种意境美,给我们的感受,无非是“阳刚美”,无非是“阴柔美”。那么“阳刚美”一种类型就是“雄奇阔大”的意境,这种意境的诗词往往在写景的时候,雄奇壮美,气势雄浑,抒情则奔腾震荡,磅礴千

古典诗歌中的问句和意境

古典诗歌中的问句与意境 课程目标及简介:意境是古典诗歌的核心范畴,问句是古典诗歌的常见表达形式。从问句中的奇问角度,对意境进行分析,以展示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境。而从这种分析中,又能看出中国人诗心深处永恒的焦虑。本课程从古典诗词的奇问出发,以意境为大背景,具体分析奇问对诗歌意境的独特表现力。借助这种分析,展示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境,折射出现代审美心理学的理性之光。 期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阅读兴趣,进而提升他们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导入: 无疑而问的问句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较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除了反问和设问之外,另外有种奇问句,它对古诗意境有很奇特的艺术表现力。本文从古典诗歌中的奇问出发,以意境为大背景,具体分析奇问对诗歌意境的独特表现力。借助这种分析,展示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境,折射出现代审美心理学的理性之光。一、典诗歌中无疑而问的问句 无疑而问的问句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根据问话者的本意是否在问句之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其中,一类不在其中。 1、问话者的本意在问句中的,是反问句。列如: (1)、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生年不满百》) (2)、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曹丕《杂诗》) ⑶、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高适《燕歌行》)

⑷、我几时离这绣罗帷?没来由劝我道不如归!狂客江南正着迷,这声儿好去对 着俺那人儿啼。(曾瑞《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闺中闻杜鹃》) 反问“是用问句的形式来表达确定内容的修辞方式。”①或用肯定的形式来表达否定的意,或者用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义。采用问句的形式,主要在于使诗歌的语言更富于变化,避免直露,同时加强或强调说写者的本意。 2、问话者的本意不在问句中,有两种,即设问和奇问。 1)、设问 (1)人生到处应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2)卖炭所得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小琼姬,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谁,不做美?呸,却是你。(張可久《中 吕山羊坡闺思》) (4)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身如飘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症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 月半明时。(徐再思《又调摘桂令春情》) 设问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即“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再做出回答”。②提出问题,是为了引起读者积极思考。在读者看到问句,思维展开之后,马上又给出答案,让思维集中到答案上,从而达到强调作者本意的目的。设问的修辞效果,主要在于引起思考之后,更进一步强调本意,让情感更有力地打动人心。 注释:①周生亚《古代诗歌修辞》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教学计划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交流材料 单元分析与教学建议 一、关于教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所谓“置身诗境”,就是要求读者忘记周围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想象世界中。借助于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审美体验,与诗人取得共鸣,达到美的享受。而“缘景明情”则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本单元所收录的九首诗歌也正是本着这一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准备以“示范赏析”的《春江花月夜》鉴赏模式为标准,重点解决“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 作为“示范赏析”的《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吸收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和形式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以和谐的歌调,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的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婉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开拓了诗歌的意境。 而“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也是各具特色:《夜归鹿门歌》歌咏了归隐后清闲淡素的情怀志趣,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真实;《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一首记梦的游仙诗,写于唐天宝四年,是李白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之感而做,梦中的奇景瑰丽变幻,给我们展示了雄伟的意境;《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将爱国爱民的宽广胸襟与浩瀚的洞庭景色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宏大的意境;《菩萨蛮》则借描写江南的景色美、生活美、人物美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以及有家难回的愁苦之情。 至于“推荐作品”部分的四首诗歌,可以在学生掌握了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地阅读鉴赏,作为一种拓展的训练 二、关于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阅读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知识的积累。 2、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体味意境之美。 (二)、过程与方法 1、加强诵读涵咏,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散文名篇。 2、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以学生自主赏析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浓厚兴趣,体味诗文中的意境和情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关于赏析教学的几点建议 1、指导学生合理利用工具书和资料,作好赏析前的准备。 这主要是就作者生平以及时代背景而言的。一篇优秀的作品,必定和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作品中的情感很多时候都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就是抒发作者晚年的身世飘零之感,如果学生不了解作者的一生,就不能很好地体会杜甫诗歌的写实特征,也很难体会作者的心境。 2、加强诵读涵咏。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是诗人借以表情达意的重要组成/ 元件0, 是诗人进行诗歌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优秀的诗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遵循意象创造的规律进行诗歌艺术的创作实践活动。意象包括/ 意0和/ 象0两部分, 是诗人独特的内在情思与生活中典型的外在物象艺术的统一, 是诗人将意融入客观物象后创造出来的可感触、以表意的具象。意象是中国独具民族特色的基本美学范畴, 前人早就对它进行过论述。从现在所看到的资料分析, 关于意象理论的阐述, 其渊源最早可上溯到5易传#系辞上6: / 圣人立象以尽意, 设卦以尽情伪, 系辞焉以尽其言0。意思包含: / 象0来自自然又超脱自然, 是诗人对自然物象的再现、表现,自然物象创造为诗歌意象后可以帮助/ 尽意0; 另一方面, 取象本身并非目的, / 立象0 是为了达/ 意0[ 1] ( P. 49) 。当然,5易传6所云/ 意0、/ 象0与后来诗歌理论中的/ 意象0还有相当距离, 但提出/ 立象以尽意, 系言以明象0 的主张, 为后人把/ 意象0作为诗歌美学的基本范畴奠定了基础。意象概念在六朝刘勰5文心雕龙6中得到了进一步阐述, 刘勰在5文心雕龙6里明确提出意象概念, 并认为/ 窥意象而运斤, 此盖驭文之首术, 诗篇之大端。0刘勰把/ 意象0 的作用提高到/ 驭文0、/ 诗篇0 之/ 首术0、/ 大端0的位置。意象内涵在唐代得到继承和发展, 皎然就说: / 取象曰比, 取义曰兴, 义即象下之意。凡禽鱼草木人物名数万象之中, 义类同者,尽入比兴,5关雎6 即其义也。0[ 2] ( P. 164) 皎然已经精辟地指出了意象创造的方法, 并认识到/ 禽鱼草木人物名数0均可入象达意的规律, 关于意象内涵的认识深化了。意象理论在明清时期已渐趋成熟,李东阳曰: / 意象俱足, 始为难得。0[ 3] ( P. 514) 何景明曰: / 意象应曰合, 意象乖曰离。0[ 4] ( P. 246) 王廷相曰: / 夫诗贵意象透莹, 不喜事实粘着。古谓水中之月, 镜中之影可以目睹, 难以实求也。,,言征实则寡余味也, 情直致而难动物也, 故示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 感而契之, 邈哉深矣。此诗之大致也。0[ 5] ( P. 126) 他们强调意象创造的艰难、象和意有机结合的要求等, 至此, 意象已经成为一个有关中国古典诗歌形象创造的根本范畴, 具有审美本体的意味。 古代诗歌意象理论指导着诗歌创作的实践,产生了难以胜数的丰硕成果, 呈现在今人面前的是瑰丽多姿、绚烂多彩的意象世界。她们像夜晚满天的星斗, 交相辉映, 各放异彩; 又像百花园圃里盛开的鲜花, 品种繁多, 姿态万千。为了认识这些意象, 准确把握古典诗歌的内涵,人们开展了大量的关于意象类型的研究工作, 或从形式的角度,或从结构的角度, 或从手段的角度等等, 产生了不少成果。笔者认为, 如从意象创造的目的性角度切入, 可以高屋建瓴,很清晰地把握意象的类型。因为诗人创造意象的目的不外乎描摹物象、抒发胸臆两种情况, 所以, 我们把古典诗歌意象的类型分为两类, 即再现性意象和表现性意象, 下面分别进行论述。 一、再现性意象 所谓再现性意象是指诗人以个性化的诗歌语言再现生活物象, 以达到描摹物象、表达情思目的的那么一种意象。从意象形式的角度研究意象类型的研究者称之为/ 描述性意象0[ 6] ( P. 364) 。再现性意象是一种侧重描述物象的意象, 由于这类意象创造的目的是艺术地再现生活物象, 它的特点是诗人忠实于客观自然事物的原生状态, 一般不作曲折、深奥的寄托性的主观/ 附着0, 诗人遵循客观存在和创作的规律, 通过自己独特的观察和体验, 用诗歌语言来描绘和渲染自然万物。我国许多古典诗诗歌就以再现性意象的创造性、独特性、新颖性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如晋人傅玄5天行歌6: / 天时泰兮昭以阳, 清风起兮景云翔。仰观兮辰象, 日月兮运周。俯视兮河海, 百川兮东流。0通过对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这些物象的描述,歌颂了自然的伟大力量及其运转不息的精神, 全诗气势磅礴, 境界雄阔, 完全忠实于自然原生状态。再如杜甫5绝句6: /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0诗歌展现的自然物象选择之精当、声音表现之婉转、色彩搭配之和谐、空间转换之灵动, 逼真、谐和地再现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原生印象, 透露着原生态自然的动人气息, 洋溢着欢快激越的情绪。全诗格调清新, 摄像开阔生动, 确如东坡所云: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概念与西方理论话语中的意象概念之比较

摘要:“意象”概念在中国源远流长。西方的“意象”概念与中国有很多不同,尤其是西方理论话语中的意象概念。本文对二者作一比较,以审美的眼光探讨二者异同,希望对建立一个包容中西意象概念的现代审美意象概念有所启发。关键词:意象;中西比较;文学研究一、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概念作为审美表现成果的意象,其概念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萌生于汉代;第二阶段,发展于晋代;第三阶段,完备于六朝;第四阶段,认同于唐代“而概念的术语产生于唐代”。(一)意象概念的内涵萌生于汉代学者解经释骚的比兴。《毛诗序》运用了“诗六义”这一术语,汉儒解《诗经》,总结出赋比兴的三种表现手法。王逸指出《离骚》的“香草美人”是一种新的比兴寄托手法,应视为对意象内涵的扩充。(二)陆机《文赋》的“隐”“曲”“喻巧”说,是对意象内涵的发展。他对意象概念内涵的发展有两点贡献:1、提出了“隐”“曲”“喻巧”说。2、《文赋》开篇曰:“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文赋》对“比兴”一词避而不谈,不论其用意如何,客观上却昭示了隐含寄托手法不仅为诗骚所独有。陆机的“隐”“曲”“喻巧”说,是对汉代《诗经》、《楚辞》研究的比兴说的继续和发展,与意象概念的内涵是同质的。(三)意象概念的内涵在《文心雕龙》的《隐秀》篇中得以完备。刘勰将“隐”“秀”并举为最优秀的表现手法。“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秀”就是篇中的名句。而“隐”就是意象。(四)意象的内涵认同于唐代诗人和诗评家。在诗学领域,皎然率先将意与象的寄托关系作了明确地揭示。“象下之意”,即客观外物的描写中寄托隐含的诗人的主观情致,它的出现标志着意象概念术语的出现。意象的内涵完备于刘勰,至此,意象概念正式诞生。唐人论及意象使用的另一术语是“内意”“外意”。“外意”指客观象的意义,“内意”指作者的主观情致。意象概念内涵可以作如下归纳: 1、象指一切具有物理形态的客观存在物,包括视觉不可见的物质和人自身的一切外在表现,如声音、风和人的情态行为等。意指诗人主观的一切意识活动,如感情、志向、认识、幻觉等。 2、意象的本质是寄托隐含,委婉不露,不直接言意而将意寄托隐含于象中,因而意象具有双重意义,即外意和内意,也称字面意义和隐意。不具有双重意义的词语、诗句或诗,不是意象。 3、意是主,象是宾;意是目的,象是手段;意是内容,象是载体。 4、象和意必须具有某种联系,才能构成意象。 5、意象是诗人独特的审美创造成果,同一个象,对于不同的作家和同一作家的不同时空,可以寄托不同的意。二、西方理论话语中的意象概念在西方,image作为一个理论术语,首先出现于认识论和心理学领域。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对image的解释是:一个表象(representation),一个据称是表征外部客体的心的图画(mentalpicture)。在西方哲学传统中,意象被认为与知觉、思维等认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即我们在感知、认识外界事物时伴随着一种心理意象的产生。这一观点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他认为感觉和思想都是外部模压的意象造成的,没有这种意象,它们都不会发生。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没有心灵图画(意象)的伴随,便不可能去思维”。此后,这一思想在西方近代哲学尤其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中获得了继承和发展。洛克和休谟都认为观念和意象是同一个东西,因此,思维活动和具有心理意象是等同的。显然,西方哲学领域中的意象概念与中国传统美学意象概念相去甚远。这种差异,对于我们从中国传统美学来研究审美意象恰恰是一种补充。现象学的诞生,导致对意象的研究获得了一种质的推进。在这方面,现象学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一种方法论的突破,即超越了西方传统哲学的主、客对立的认识论视野,从而揭示了意象作为一种意向性建构的产物所具有的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的同时性的本质关联在一起的整体结构。胡塞尔关于知觉、想像之意识活动以及时间意识结构等的分析,以及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意象的构造问题。在此,我们仅就萨特的理论作一分析,因为在西方当代哲学家中,对意象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的,当首推萨特。萨特对意象的初步定义是:“意象”这个词只能指意识同对象的关系。因此,意象是一种意识。更确切说,是一种想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