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喉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题库6-2-10

喉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题库6-2-10

喉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题库6-2-10

问题:

[单选,B1型题]收缩时使杓状软骨向外、稍向上,使声带外展,声门变大()。

A.环杓后肌

B.环杓侧肌和杓肌

C.环甲肌

D.甲杓肌

E.杓会厌肌

问题:

[单选,B1型题]收缩时将会厌拉向后下方使喉入口关闭()。

A.环杓后肌

B.环杓侧肌和杓肌

C.环甲肌

D.甲杓肌

E.杓会厌肌

问题:

[单选,B1型题]会厌软骨茎和甲状软骨切迹下方的连接韧带是()。

A.环甲膜

B.甲状舌骨膜

C.环气管韧带

D.甲状会厌韧带

E.舌会厌韧带

https://www.doczj.com/doc/504431506.html,/ 宋智孝

问题:

[单选,B1型题]环状软骨上缘与甲状软骨下缘之间连接的韧带组织是()。

A.环甲膜

B.甲状舌骨膜

C.环气管韧带

D.甲状会厌韧带

E.舌会厌韧带

问题:

[单选,B1型题]环状软骨与第一气管环之间的连接韧带是()。

A.环甲膜

B.甲状舌骨膜

C.环气管韧带

D.甲状会厌韧带

E.舌会厌韧带

问题:

[单选,B1型题]甲状软骨上缘与舌骨下缘之间连接的韧带组织是()。

A.环甲膜

B.甲状舌骨膜

C.环气管韧带

D.甲状会厌韧带

E.舌会厌韧带

问题:

[单选,B1型题]由弹性圆锥下方附着在环状软骨上缘中前部分构成的是()。

A.杓会厌韧带

B.室韧带

C.声韧带

D.环甲膜

E.环气管韧带

问题:

[单选,B1型题]由弹性圆锥游离缘增厚形成的韧带是()。

A.杓会厌韧带

B.室韧带

C.声韧带

D.环甲膜

E.环气管韧带

解剖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专升本人体解剖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A1型题 1.关于解剖学姿势,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身体直立 B.两眼平视正前方 C.手背和足尖向前 D.手掌和足尖朝前 E.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 2.更靠近人体正中矢状面的方位称为 A.前 B.内 C.内侧 D.近侧 E.上 3.在上肢,与内侧相同的方位术语又称 A.桡侧 B.胫侧 C.尺侧 D.腓侧 E.远侧 4.在下肢,与外侧相同的方位术语又称 A.桡侧 B.胫侧 C.尺侧 D.腓侧 E.近侧 5.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两部分的面为 A.矢状面 B.冠状面 C.水平面 D.额状面 E.正中矢状面 6.近代人体解剖学的创建人是 A.希波克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盖仑 D.维萨里 E.达芬奇 ◇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学姿势 【答案】 ◇A1型题 1.C 2.C 3.C 4.D 5.E 6.D ◇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学姿势亦称标准姿势,指身体直立,面向前,双眼平视正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下肢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这是描述人体结构器官位置方位的前提。 第二章运动系统 ◇A1型题 1.骨的形态分类不包括 A.圆骨 B.长骨 C.扁骨 D.短骨 E.不规则骨 2.骨构造的描述,错误的是 A.骨干主要由骨密质构成 B.骨骺主要由骨松质构成 C.骨髓有红骨髓和黄骨髓 D.骨膜有血管和神经 E.骺软骨即指关节软骨 3.骨的构造包括 A.骨干和骺 B.骨板和骨小梁 C.骨质、骨膜和骨髓 D.密质骨和松质骨 E.内、外板和板障 4.骨的构造有 A.骨密质、骨松质和骨膜 B.骨质、红骨髓和骨膜 C.骨密质、骨松质和骨髓 D.黄骨髓、骨质和骨膜 E.骨质、骨膜、骨髓、神经和血管 5.骨的增长是由下列哪种结构决定的 A.骨质 B.骨髓 C.骺软骨 D.关节软骨 E.骨表面的骨膜

人体解剖学试题和答案

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人体或任一局部在标准姿势条件下作相互垂直的三个切面,它们是 ,,。 2、按照解剖学姿势,近颅的为,远颅是的为。 3、腹部由两条纵线及两条横线分为9区,它们分别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胸骨线是 A、胸骨正中所作的垂直线。 B、胸骨正中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C、沿胸骨外侧缘所作的垂直线。 D、胸骨外侧缘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2、对于胃的粘膜层,最能表达其与其它层次的关系术语是:() A、上、下 B、前、后 C、侧与外侧 D、和外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解剖学姿势不因人的姿势改变而改变。 B、无论是倒立还是睡势,足底是下,而头顶是上。 C、水平面就是横切面,在描述器官的切面时,也是如此。 D、侧与外侧是描述器官或结构与人体正中面相对距离关系的名词。 (三)、多项选择题 1、中空性器官 A、多呈管状或囊状。 B、管壁通常分为4层或3层。 C、管腔口径可在神经或体液调节下发生变化。 D、粘膜常有腺体。 (四)名词解释 1、矢状面 2、冠状面 3、解剖姿势 (五)问答题 1、请描述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机体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2、上、下 3、右季肋区、腹上区、左季肋区、右外侧区、脐区、左外侧区、右髂区、腹下区、左髂区 (二)单选题 1、C 2、D 3、C (三) 多项选择题

1、ABCD (四)名词解释 1、按前后方向,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2、按左右方向,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五)问答题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许多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组织。人体有四种组织,它们是肌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几种不同组织形成某个器官,完成一定功能。由几个器官参与构成一个系统,完成比较复杂的特定功能,如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管、胃等构成,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多个系统构成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而人体是更为复杂的富有情感的有机体。 第二章骨学 二、练习题 (一) 填空题 1、骨按部位可分为、和三部分;按外形分为、、 和四类。 2、颅盖的密质骨形成较厚的_________和________其间的松质称_________。 3、长骨呈状,两端较,一般都有光滑的,体又称,部容纳 ,中部有1~2个通向髓腔的小孔叫。 4、骨的基本构造包括、和。 5、骨在的可改变其形态结构的特性叫。 6、颈椎的一般形态特点是、、。但第、、 颈椎形态较特殊。 7、胸椎的侧面和横突末端有与肋相连的、棘突,伸向。 8、腰椎的椎体,棘突为,呈位,伸向后方。 9、胸骨角在______骨,横突孔在______骨,大转子在_______骨上。 10、上肢带骨包括和;下肢带骨包括。 11、肩胛骨前面凹陷叫,后面的高嵴叫,其上、下分别有、;外侧角的浅窝叫,其上方的突起叫。侧角平,下角平。 12、髂骨分和两部。髂骨翼上缘叫,最高点平对,前后端的突起分别叫和;侧面前部称,其下界的骨嵴叫。 13、下颌骨体的结构有、、;下颌支的结构有、、、 。 14、颅中窝的孔裂包括、、、。 15、颅后窝的孔是、;沟是、;门是向通;坡是 ,向上与相续。 16、颅的侧面的门:;弓:;窝:、;点:。 17、颅的前面有两深窝叫,孔叫。 18、骨性鼻腔前口是,后口称;正中有一矢状位的,它由和的垂直板构成。外侧壁有上、中、下三个和三条。 19、鼻旁窦位于,含,与相通,它们包括、、

人体解剖生理学 重要试题及答案

A名词解释 1.标准解剖学姿势:规定身体直立,头呈水平,两眼平视,面向正前方,上肢垂于肢 体两侧,掌心向前,两足平放地面,足尖向前。 2.兴奋性:生命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在生理学中,可兴奋组 织具有产生兴奋(冲动)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3.胸廓:就是由胸椎、胸骨、肋骨及其骨连接共同围成的前后径略短、左右径略 长形似圆锥形的笼子,其功能就是容纳并保护心、肺等器官,并参与呼吸。 4.异相睡眠:又称快速眼动睡眠,就是睡眠过程中周期出现的一种激动状态,脑电 波与觉醒时相似,呈低振幅去同步化快波。 5.尼氏体:为碱性颗粒或小块,由粗面内质网与游离核糖体组成,主要功能就是合 成蛋白质供神经活动需要。 6.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时,断面以下所支配的骨骼肌与内脏反射活动 完全丧失或减弱,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主要表现为断面以下节段所支配骨骼肌的紧张性降低或消失,外周血管舒张,血压下降,直肠与膀胱内粪便潴留。7.肌节:两相邻Z线之间的肌原纤维,由二分之一明带加暗带加二分之一明带构 成。 8.内囊:就是位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投射纤维,内含皮质延髓束、皮质 脊髓束及视觉、听觉传导束。就是大脑与下级中枢联系的“交通要道”。 9.内环境与稳态: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理化 性质相对稳定称为稳态。 10.血型:即就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特异抗原类型进行分类。 1.人体冠状面:又称额状面,从身体左右方向,通过冠状轴与垂直轴所作的切面,可 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分。 2.静息电位:细胞在没有受到外来刺激时,即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细胞膜内、外侧所 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膜电位差,也称静息电位。 3.骨盆:就是由髋骨、骶骨、尾骨及其骨连接组成的,其中髋骨又有髂骨、坐骨与 耻骨3块愈合而成,容纳并保护直肠与泌尿生殖器官等。 4.闰盘:心肌细胞相连处细胞膜特化,凹凸相连,形状呈阶梯状,称为闰盘(有利于 电冲动在心肌细胞间的快速传递)。 5.脑干网状结构:在脑干的中央部还有很多纵横交错的神经纤维,相互交织成网, 各种大小不等的神经核团散在其中,它们共同构成了脑干网状结构。生命中枢,上行维持觉醒,下行调节肌紧张,再下行调节内脏运动。 6.去大脑僵直:如果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水平横切,动物立即出现四肢伸直、 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肌紧张亢进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7.视神经盘:也叫视神经乳头,位于黄斑区鼻侧约3mm处,直径约1.5mm,境界清 楚,呈白色、圆盘状,因此也称为视盘,视网膜上视觉纤维在此汇集,并于此穿出眼球向视中枢传递。 8.内囊:就是位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投射纤维,内含皮质延髓束、皮质 脊髓束及视觉、听觉传导束。就是大脑与下级中枢联系的“交通要道”。 9.反馈:受控部分的信息作用于控制部分的现象,称之为反馈。 10.血液凝固:血液从血管流出后,一般在几分钟内就由可流动的溶胶状态变为不 能流动的凝胶状态,此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B简答题

口腔解剖学题库教学提纲

口腔解剖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口腔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的口腔、颌面等部位的形态结构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 髁突:又称为髁状突或关节突。髁突上端膨大有关节面,与颞下颌关节盘相邻。 在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0.8cm处有椭圆形的眶下孔,孔内有眶下神经、血管通过。 上颌窦:位于上颌体内,上颌窦下壁由前向后盖过上颌第二前磨牙至上颌第三磨牙的根尖。 翼从上颌结节:上颌体后面的下部有粗糙的圆形隆起,成为上颌结节,为翼内肌浅头的附着处。 颏孔:在外斜线上方,下颌第二前磨牙下方或第一、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之间的稍上方有一骨孔,称颏孔。 牙槽嵴:牙槽窝入口的边缘。 下颌孔:下颌升支内侧面略偏后上方有下颌孔,开口朝向后上方,向下通入下颌管。 牙槽窝:为牙槽突容纳牙根的深窝。 固有牙槽骨:牙槽窝周壁成为固有牙槽骨,包被于牙周膜周围,因骨面上有许多小孔,又称筛状板。 第四章 前牙:切牙和尖牙位于口角之前,成为前牙。 牙列:上下颌牙按一定顺序和规律紧密地排列在牙槽骨上,形成一个弓形整体,称为牙列。 髓腔:牙本质内部有一容纳牙髓的腔隙称为髓腔。 根干:多牙根的未分叉部分称为根干或根柱。 牙本质:是构成牙的主体,其冠部表面覆盖牙釉质而根部由牙骨质而根部由牙骨质覆盖,不如牙釉质坚硬。槽生牙:有较完善的牙根位于牙槽窝内称槽生牙。 临床牙冠:指牙体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龈缘为界。 解剖牙冠:指牙体表面有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 恒牙列期:恒牙自6岁左右开始萌出,12-13岁以后,乳牙已全部被恒牙所替代,称为恒牙列期。 乳牙列期:从出生后6个月左右至6岁左右,口腔内只有乳牙,称为乳牙列期。 第五章 牙尖:尖牙的切端及后牙合面上的近似椎体形的显著突起成为牙尖。 中线:将颅面部平分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垂直线称为中线。 横嵴:两个相对牙尖的三角嵴横过牙合面相连,形成细长的牙釉质隆起,称为横嵴。 斜嵴:牙合面上斜行相对的两条三角嵴相连形成的长条状隆起,称为斜嵴。 点隙:几条发育沟相交处或沟的末端所形成的点状凹陷,称点隙。 轴嵴:为牙轴面上从牙尖顶伸向牙颈部的纵形隆起。 边缘嵴:是指前牙舌面近、远中边缘及后牙牙合面边缘的长条状牙釉质隆起。 三角嵴:从后牙牙尖顶端斜向牙合面中央的嵴,称为三角嵴。 接触区:相邻两牙邻面接触的部位称接触区,也称邻接区、接触面或接触点。 外形高点:相对于牙体长轴而言,牙冠各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称为外形高点。 牙体长轴:通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称为牙体长轴。 第六章 楔状隙:在正常接触区周围均有向四周展开呈“V”字形的空隙,称为楔状隙。 邻间隙:在龈方的楔状隙称为邻间隙。 第七章 髓室:髓腔朝向牙冠的一端扩大成室,称为髓室。 根管:髓腔朝向牙根的一端逐渐缩小呈细管状,称为根管。 髓角:髓室顶与牙尖相对应的部分突起呈角状,称为髓角。

人体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套系统解剖学试卷及答案 系统解剖学试题1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30个空,每空0.5分,共15分) 1.小腿三头肌由________和________合成,该肌可上提________。 2.临床上常把________到________的消化管称为上消化道。 3.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在________与_______交点的稍下方。 4.盲肠和结肠的形态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上呼吸道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射精管是由____________末端与____________的排泄管汇合而成。 7.心的传导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分支等部分。8.睾丸动脉起自_________动脉,阑尾动脉起自__________动脉。 9.眼球内容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三叉神经的三大分支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位于中脑的躯体运动神经核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2.脊髓颈段有__________节,腰段有__________节。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肱骨体后面中份有 A.尺神经沟B.桡神经沟C.大结节D.小结节E.鹰嘴窝 2.黄韧带连于两个相邻的 A.椎弓板之间B.椎弓根之间C.椎弓之间D.棘突之间E.椎体之间 3.属于面颅骨的是 A.额骨B.下鼻甲C.蝶骨D.颞骨E.枕骨 4.下列哪块肌参与大腿后伸 A.股四头肌B.长收肌C.大收肌D.梨状肌E.臀大肌 5.属于腹膜外位器官的是 A.胃B.十二指肠水平部C.肝D.脾E.胆囊 6.由双层腹膜形成的韧带是 A.子宫阔韧带B.子宫圆韧带C.子宫主韧带D.骶子宫韧带E.卵巢固有韧带7.胆总管 A.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B.由肝左、右管汇合而成C.行于肝胃韧带内D.行于肝门静脉的后方E.无血管营养 8.阑尾 A.无系膜B.由回肠动脉直接营养C.位于右腰部 D.属于腹膜外位器官E.三条结肠带均在阑尾根部集中 9.右主支气管的特点是 A.细而短B.粗而长C.粗而短D.细而长E.较横平 10.肾 A.长轴呈垂直状B.位于腹膜后方C.位置右侧较左侧高 D.后面下部有第12肋斜过E.属于腹膜内位器官 11.输尿管 A.属于腹膜间位器官B.通过肾门C.分为腹部(段)和盆部(段) D.腹部下行于腰大肌前方E.开口于膀胱体两侧 12.输精管道不包括 A.精囊腺排泄管B.尿道C.射精管D.输精管E.附睾

人体解剖生理学部分习题与答案2

人体解剖生理学7-13 2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有何作用?、 答:1、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当R2在气体流入使其进一步增大时,使肺泡壁变薄,表面活性物质密度降低,T2增大,P2随之增大。R1、T1、P1相反。这样不至于使R2越来越大或R1越来越 小。 2、防止肺水肿: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表面张力对肺和支气管的毛细血管中液体的吸引作用。 3、降低气道阻力:R一定时,P随T降低而降低。有利于肺通气。 6 最重要的呼吸中枢是什么? 答:最基本的呼吸中枢是CNS中,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NC群。 包括: 脊髓:作为联系脑和呼吸肌的中继站和整合某些呼吸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第3-5颈段支配膈肌,胸段脊髓前角支配肋间肌和腹肌。 延髓:是呼吸节律产生的中枢。 脑桥:上部有呼吸调整中枢,中下部有长吸中枢。 高位脑: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下丘脑等。大脑皮层在一定限度内随意控制呼吸。 2 肝脏的血液循环有何特点? 答:两套入肝血管:一套胃肝门静脉,是肝的功能性血管,其血量约占肝总血量的3/4; 另一套血管是肝固有动脉,为肝的营养血管,其血量约占肝总血量的1/4。 6 肠肝循环在药学上有何意义? 有肠肝循环的药物可在体内长期存留,而且总药量的大部分可陷于此循环中,大大延长半衰期。 5 促进和抑制胃排空的因素各有哪些? 答:胃排空促进因素: 胃内物→扩张胃→壁内神经丛反射和迷走-迷走反射→胃运动加强; 食物扩张刺激和化学成分→胃泌素释放→胃运动加强。 十二指肠内抑制排空因素: 肠-胃反射(十二指肠内食物→酸、脂肪、渗透压、机械感受器→反射性抑制胃运动→排空减慢)。 8 RAAS对尿液的生成有何调节作用? 答:①肾素分泌的调节:肾内机制与肾内存在于入球小动脉处的牵张感受器和致密斑感受器功能密切相关,当动脉血压下降,循环血量减少时,肾内入球小动脉压力下降,血流量减少激活牵张感受器;同时肾小球滤过率将减少,滤过的Na+量减少,到达致密斑的Na+流量也减少,激活致密斑感受器,使肾素释放量增加。 ②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理作用:对尿液生成的调节包括:刺激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可直接刺激近曲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使尿中排除的Nacl减少;刺激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素,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使出球小动脉和入球小动脉血管平滑肌收缩。 ③醛固酮对尿液生成的调节: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一种激素,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主细胞对Na+重吸收,同时促进K+的分泌,也能增加Cl-的重吸收,促进H+的分泌。 7 前庭器官和耳蜗分别有何功能? 答:前庭神经:传递位觉冲动。其双极细胞位于内耳道底的前庭神经节,细胞的周围突分布于球囊斑、椭圆囊和壶腹脊的毛细胞,其中枢突组成前庭神经,经内耳门入颅。 蜗神经:传递听觉冲动(声波刺激)。其双极细胞位于蜗轴内,形成蜗神经节,细胞的周围突分布于螺旋器的毛细胞,中枢突集中成蜗神经穿过内耳道底,经内耳门入颅。 1 脑神经有哪几对? Ⅰ嗅N;Ⅱ视N; Ⅲ动眼N; Ⅳ滑车N; Ⅴ三叉N; Ⅵ外展N;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最新版本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绪论 绪论 一、选择题 ( 一 ) 单选题 1. 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是 B A. 水平面 B. 矢状面 C. 冠状面 D. 横切面 2. 判断内、外侧方位,以何为准C A. 体表 B. 四肢的附着部 C. 正中矢状切面 D. 腹、背 3. 以四肢附着为准的方位术语是C A. 内、外 B. 内侧、外侧 C. 近侧、远侧 D. 深、浅 4. 前后方向经人体的水平线称 D A. 垂直轴 B. 水平轴 C. 冠状轴 D. 矢状轴 5. 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面为D A. 正中矢状面 B. 矢状面 C. 水平面 D. 冠状面 6. 解剖学姿势中,不正确的描述是C A. 上肢下垂 B. 下肢并拢 C. 手掌相对 D. 足尖向前 7. 以体表为准的方位术语是D A. 前后 B. 内外 C. 上下 D. 浅深 8. 上和下的方位术语也可分别称B A. 近侧和远侧 B. 头侧和尾侧 C. 内侧和外侧 D. 内和外 ( 二 ) 多选题 . 1. 解剖学姿势中不同于“立正”姿势的是DE A. 身体直立 B. 上肢下垂 C. 两眼平视 D. 手掌向前 E. 两脚尖并拢向前 2. 人体的冠状面ABCE A. 与矢状轴垂直 B. 与水平面垂直 C. 有冠状轴通过 D. 与人体长轴垂直 E. 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 二、填空题 1. 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2. 人体九大系统是(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3.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4. 按解剖学方位,人体有三种互相垂直的轴,即(矢状轴)、(冠状轴)、(垂直轴)。常用的面有三种即(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器官的切面有(纵切面)、(横切面)。 5. 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称(水平面);前、后两部的切面称(冠状面);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的切面称(正中矢状面)。 6. 以解剖学姿势为准,病人仰卧在手术台上时,近(上)者为前,近(下)者为后;人在游泳前进时,近头者为(前),近足者为(后)。 三、正误判断、改错题 1. 描述空腔器官,近内腔为外,远离内腔为内。 1. 错,描述空腔器官,近内腔为内,远离内腔为外。 2. 通过人体正中线,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称正中矢状切面。 2. 错,经人体正中线,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的切面称正中矢状切面。 3.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3. 错,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四、名词解释 1. 系统解剖学 (systematic anatomy) 1. 系统解剖学:按人体的器官功能系统阐述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相关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 局部解剖学 (topographic anatomy) 2. 局部解剖学:按照人体局部或器官,描述人体器官的配布、位置关系及结构层次的科学。 五、简答题 1. 简述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 1. 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双上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人体解剖生理学》作业及答案

1 .第1题 下述哪一项与肾脏的排泄功能无关 A. 排出代谢尾产物 B. 维持机体水和渗透压及酸碱平衡 C. 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 D. 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您的答案 2.第2题 食物特殊动力效应最强的食物是 A. 蛋白质 B. 糖 C. 脂肪 D. 矿物质 您的答案 3.第3题 对胃酸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可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其所需的酸性环境;并使蛋白质变性 B. 抑菌、杀菌 C. 保护胃粘膜 D. 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 您的答案 4 .第8题 下列激素中那一种属于胺类激素 A. 肾上腺素 B. 胰岛素 在线作业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2.0 2.0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2.0 2.0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C. 促性腺激素 D. 睾酮 您的答案 &第12题 使胃蛋白酶原转换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 A. 内因子 B. 肠激酶 C. 组织液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2.0 2.0 5 .第9题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 A. 持续时间短 B. 除极幅度小 C. 复极速度与去极速度相等 D. 复极有平台期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2.0 2.0 6. 第10题 关于减压反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也称为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B. 对搏动性的压力变化敏感 C. 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 D. 在平时安静状态下不起作用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2.0 2.0 7. 第11题 血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 A. 与血浆容积之比 B. 与血管容积之比 C. 与白细胞容积之比 D. 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华西口腔医学院粘膜学题库

1、口腔粘膜病有何特点? 2、以口腔粘膜的解剖结构特点描述其屏障作用 3、口腔你粘膜病的基本病损有哪些,每类试举一病名 4、口腔粘膜溃疡、皲裂、糜烂的病理特征有何异同 5、口腔粘膜病史采集有何基本要求 6、口腔粘膜病体检范围 1、RAU何型最多见?其溃疡形态有何特点? 2、以轻型RAU为例,简述口腔溃疡处理的一般原则,常用药物和治疗方案。 3、激素类药物在口腔溃疡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注意点 4、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要点?以重型RAU与肿瘤为例列表说明 5、创伤性溃疡的治疗措施是什么? 6、BD、RS的口腔病损各有什么特征,其全身系统性临床表现特征各是什么? 1、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的临床分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2、该类疾病归属于哪类疾病? 3、尼氏征得典型表现和病理基础 4、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治疗该病中应该如何使用?有什么注意事项?至今我们学过哪些口 腔粘膜病有皮肤表现 1、六种唇炎的临床表现各有什么特征/ 2、六种唇炎的镜下所见有何特点? 3、请列表鉴别以下各病的差别: Chronic cheilitis Cheilitis glandularis Cheilitis of benign lympolasis Granulomatosa cheilitis M-R syndrome Actinic cheilitis 4、口角炎的病因有哪些/ 1、萎缩性舌炎的发病因素和治疗 2、毛舌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和治疗 3、为什么说灼口综合征的发病因素是身心性疾病,从临床表现和治疗方面加以说明 4、列表鉴别:地图舌——舌扁平苔藓沟纹舌——舌外伤萎缩性舌炎——舌部DLE、 OLP、赤斑增殖性正中菱形舌——慢性增性念珠菌病 5、沟纹舌、正中菱形舌、地图舌的自我保健措施有哪些? 1、口腔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哪些?各属于哪一型? 2、多形性红斑的皮肤-黏膜损害各有哪些特征性表现? 3、斯——约综合征 4、口腔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

《人体解剖学》试题与答案

E ?棘上韧带为连于胸?腰?骶椎各棘突之间的纵行韧带 7.膈的裂孔 A.中心腱内有腔静脉孔,约平第 10胸椎 C ?腔静脉孔由下腔静脉通过 E.主动脉和迷走神经通过主动脉裂孔 8.腹外斜肌 A.参与形成胸腰筋膜 B.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 C. 肌纤维方向是由外下到前上 D.参与构成腹股沟镰 9.可使肩关节外展的肌是 A.三角肌和胸大肌 B.三角肌和冈上肌 D. 三角肌和大圆肌 E.三角肌和肩胛下肌 10.臀大肌对髋关节的主要作用是 A. 屈B.伸C.展 D.收E.旋内 11 .有一患者,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发热,以阑尾炎收住入院;检查发现:右下肢做后伸、外展和旋 内时明显加剧腹痛。 手术证实阑尾炎症波及右髂窝软组织充血肿胀。 试分析下列哪块肌与上述检查发 现有关: ( ) A.髂腰肌 B.梨状肌 C ?闭孔内肌 D ?闭孔外肌 E.腹横肌 12.有一患者股骨骨折,行动困 难,靠拄拐杖行走,三个月后下肢完全恢复功能,但出现患侧肩关节 外展功能障碍,体怔表现为“方肩”畸形,可能是下列哪个肌损伤: ( ) A.斜方肌 B.三角肌 C.冈上肌 D.斜角肌 E.胸大肌 13. 有一患者足呈背屈、外翻畸形,可能是下列哪个肌损伤: ( ) A.腓骨长肌 B.胫骨前肌 C.胫骨后肌 D.踇长屈肌 E.趾长屈肌 14.关于咽,下列正确的是 ( ) A ?口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B .上端附着颅底,下通食管和气管 C. 鼻咽后壁有咽鼓管咽口 D ?口咽侧壁有咽隐窝 E. 喉咽下端续气管 15.食管异物与食管癌易发生于 ( ) A ?食管穿膈处 B ?食管第四、五胸椎间水平 《人体解剖学》 选择题: 1. 计数椎骨序数的骨性标志是 A.齿突 B.隆椎棘突 C.胸椎棘突 D.腰椎棘突 E.骶椎棘突 2. 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约平对 A.第1腰椎棘突B.第2腰椎棘突 C.第3腰椎棘突D.第4腰椎棘突 3.关节囊内有关节盘的关节是 A. 颞下颌关节 B. 肩关节 C. 肘关节 4. 参与构成椎管后壁的韧带是 A.前纵韧带 B.后纵韧带 C.黄韧带 5. 有关膝关节的叙述,何者为错 ? A.由股骨下端与胫、腓骨上端构成 C.有囊内、外韧带加强 E ?可沿冠状轴作屈伸运动 6.脊柱的连结 A.前纵韧带构成椎管前壁 C.黄韧带连于相邻椎弓根 E.第5腰椎棘突 D ?髋关节E.踝关节 D.棘间韧带E.棘上韧带 B. 关节囊薄而松弛 D. 关节腔内有内、外侧半月板 B. 后纵韧带参与构成椎管后壁 D. 棘间韧带在颈部称项韧带 ( B. 食管裂孔位于主动脉裂孔的右前方 D. 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胸导管通过 E ?腱膜形成腹股沟管皮下环 ) ( C.三角肌和冈下肌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感觉器官 问答题: 1. 试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1)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每种特定的感受器对某种类型的刺激较其他类型更容易起反应,这种类型的刺激就是适宜刺激。然而,某些感受器也可对非适宜刺激产生比适宜刺激弱得多的反应,得到与适宜刺激同样的感觉。要想使刺激引起感受器兴奋,刺激强度和刺激持续时间必须达到一定的量,通常把作用于感受器引起人体产生某种感觉所需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阈值。 (2)感受器的换能、感受器电位和感受性冲动的发放 (3)感受器的适应:同一刺激强度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并不总是产生同样大小的感受器电位的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这类感受器可降低去极化范围和程度,使传入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的频率下降,甚至不再产生反映。根据产生适应的快慢,将感受器分为紧张型感受器和时相型感受器。 (4)感觉的精确度:每个感觉神经元对刺激的反应都限定在所支配的某个皮肤区域内,这就是所谓的感受野。感受野大小随支配皮肤区域内的感受器密度而不同,感受器空间分布密度越高,感受野亦越小,其感觉的精确度或分辨能力也就越高。 2. 眼近视时是如何调节的? 眼折光力的调节使睫状肌中环行肌收缩,引起连接于晶状体的悬韧带放松;晶状体由于其自身的弹性而向前方和后方凸出,使眼的总折光能力增大,使光线聚焦成象在视网膜上。调节反射时,除晶状体的变化外,同时还出现瞳孔缩小和两眼视轴向鼻中线的会聚。瞳孔缩小主要是减少进入眼内光线的量;两眼会聚主要是使看近物时物象仍可落在两眼视网膜的相称位置。 3. 近视、远视和散光患者的眼折光系统发生了什么异常?如何矫正? 近视:多数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来自远方物体的平行光线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到视网膜时光线发散,以至物象模糊。近视也可由于眼的折光能力过强,使物体成象于视网膜之前。 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以至主焦点的位置在视网膜之后,使入眼的平行光线在到达视网膜时还未聚焦,而形成一个模糊的物象。远视眼的特点是在看远物时就需要动用眼的调节能力,而看近物时晶状体的调节已接近它的最大限度,故近点距离较正常人为大,视近物能力下降。 散视:正常眼的折光系统的各折光面都是正球面的,从角膜和晶状体真个折光面射来的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 4. 视杆细胞和视椎细胞有何异同? 视杆细胞和视椎细胞在形态上均可分为4部分,由内向外依次称为外段、内段、胞体和终足;其中外段是感光色素集中的部位,在感光换能中起重要作用。视杆细胞和视椎细胞的主要区别在外段,其外形不同,所含感光色素也不同。视杆细胞外段呈长杆状,视椎细胞外段呈圆锥状。两种感光细胞都通过终足和双极细胞发生突触联系,双极细胞再与神经节细胞联系。

人体解剖学题库

精心整理 一、A 型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5分)1、关于椎骨一般形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成人共有31块椎骨B.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椎孔C.椎体与椎弓之间围成椎间孔D.椎弓伸出七个突起E.以上都不是 2、胸骨角正对 A.第二胸椎上缘B.第二胸椎下缘C.第三胸椎体D.第四胸椎体上缘E.第四胸椎体下缘 3、关于椎间盘的描叙,正确的是 A.共23块,最上一个椎间盘位于2、3颈椎之间B.位于脊柱胸段的椎间盘最厚C.由外部的纤维层和内部的髓质两部分组成D.因为后部比较薄,故临床多见向后脱出E.可以防止脊柱过度后伸 4A.5A.6A.D.7A.8A.9A. 10A.长约2511A.第612A.精囊B13A.14、心尖位于 A.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2—3cm 处B.左侧第4肋间隙,锁骨中 线内侧2—3cm 处C.左侧第4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 处D.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 处E.右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 1—2cm 处 15、胃网膜左动脉来自 A.胃左动脉B.胃右动脉C.胃十二指肠动脉D.脾动脉E.肝固有动脉 16、关于门静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A.收集胃、肠、肾、胰、脾的静脉血B.行于肝镰状韧带内C.门静脉无瓣膜D.门静脉发生阻塞时,不易形成侧支循环E.直接注入下腔静脉 17、下列有关胸导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经主动脉裂孔入胸腔B.起自乳糜池C.从左静脉角处注入静脉D.在后纵隔内下部走行在奇静脉与主动脉之间E.接受右侧颈干、右锁骨下干的淋巴 18、产生房水的结构 A.泪腺B.睫状体C.脉络膜D.巩膜静脉窦E.海绵窦 19、关于内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椭囊斑和球囊斑能接受直线变速运动的刺激B.壶腹嵴能接受旋转运动 开始和终止时的刺激C.前庭阶与鼓阶内充满内淋巴D.前庭窗被镫骨底 所封闭E.蜗窗被第二鼓膜封闭 20、关于脊髓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 A.位于椎管内,成人下端第三腰椎下缘B.全长有两个膨大,即颈膨大和腰骶 膨大C.全长有31个脊髓节段,连有31对脊神经D.人胚早期,脊髓与椎管 21 A. 22 A. 23 A. 24 A. C. 行交叉 25 A. 是 二、B A. 1 2 3 A.主动脉裂孔B.腔静脉孔C.食管裂孔D.第1腰椎椎体前方 E.第3腰椎椎体前方 4、第10胸椎水高度的结构为 5、乳糜池的位置 6、迷走神经穿过的结构为 A.膈神经B.正中神经C.尺神经D.桡神经E.腋神经 7、发出分支到胆囊的神经是 8、支配三角肌的神经为 9、支配肱三头肌的神经为 A.垂体窝B.筛孔C.斜坡D.茎乳孔E.颏孔 10、以上结构中,位于颅后窝的是 11、以上结构中,位于颅中窝的是

事业单位考试解剖学题库答案加解析

1 解剖学题库 答题指南: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1、男性生殖腺是 A.睾丸 B.附睾 C.前列腺 D.精囊 E.尿道球腺 2、男性生殖器输送管道不包括 A.附睾 B.尿道 C.睾丸 D.射精管 E.输精管 3、不属于男性内生殖器的是 A.前列腺 B.尿道 C.睾丸 D.尿道球 E.尿道球腺 4、关于睾丸的正确描述是 A.全部被鞘膜包裹 B.内侧面邻附睾 C.后缘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 D.下端连于输精管 E.上端连于精索 5、关于睾丸的正确描述是 A.位于阴囊内,属外生殖器 B.前缘游离,后缘有血管、神经、淋巴管出入 C.完全被包裹在睾丸鞘膜腔内 D.后内侧有附睾相贴 E.精直小管出睾丸缘上部进入附睾 6、睾丸鞘膜 A.来自腹膜 B.分为壁、脏两层,在睾丸前缘相移行 C.鞘膜两层之间的腔内容纳睾丸 D.又称睾丸引带 E.以上全不对 7、分泌雄性激素的是 A.间质细胞 B.精曲小管 C.睾丸纵隔 D.白膜 E.附睾管 8、生成精子的结构是 A.精曲小管上皮 B.睾丸网 C.间质细胞 D.精直小管 E.附睾管 9、何者与精子的排出无关 A.附睾 B.输精管 C.射精管 D.膀胱 E.尿道 10、附睾的描述,何者不对 A.附于睾丸的上端及后缘偏外侧 B.可分为头、体、尾三部 C.附睾管产生精子 D.可分泌液体促进精子成熟 E.可分泌液体供给精子营养 11、关于睾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后缘为血管、神经、淋巴管出入的部位 B.精曲小管上皮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C.睾丸上端被附睾头遮盖 D.后缘白膜增厚,凸入睾丸内形成睾丸纵隔 E.从睾丸网发出12~15 条睾丸输 出小管进入附睾 12、下列管道中,无明显狭窄者为 A.男性尿道 B.食管 C.输卵管 D.输精管 E.输尿管 13、关于附睾的正确描述是 A.呈现新月形,紧贴睾丸的上端前缘 B.附睾尾向上弯曲移行为射精管 C.睾丸输出小管进入附睾后,弯曲盘绕形成膨大的附睾头,末端汇合成几条附睾管 D.附睾管迂曲盘回而成附睾体和尾 E.附睾除暂存精子外,还有产生精子和营养精子的作用 14、输精管的描述,何者错误 A.在精索内,位于其它结构的后内侧 B.经输尿管末端前方至膀胱底的后面 C.末端于精囊内侧膨大成壶腹 D.与精囊排泄管汇合成射精管 E.输精管第二部全部位于精索内,称为输精管皮下精索部 15、男性输精管结扎常选部位是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 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概述 名词解释: 主动转运:是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的过程,它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所产生的能量。这种运输依靠细胞膜上的嵌入蛋白,如Na+—K+泵。 被动转运:是指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不需要细胞供给能量。 闰盘:心肌细胞相连处细胞模特化,凸凹相连,形状呈梯状,呈闰盘。 神经原纤维:位于神经元胞体内,呈现状较之分布,在神经元内起支持和运输的作用。 尼氏体:为碱性颗粒或小块,由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组成,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供神经活动需要。 朗飞氏结:神经纤维鞘两节段之间细窄部分,称为朗飞氏节。 问答题: 1.细胞中存在那些细胞器,各有何功能? 膜状细胞器由有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溶酶体,非膜状细胞器有中心体和核糖体。 内质网功能:粗面内质网参与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也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光面内质网除作为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外,还参与糖类、脂肪、等的合成与分解。 高尔基复合体功能:参与分泌颗粒的形成。小泡接受粗面内质网转运来的蛋白质,在扁平囊中进行加工、浓缩,最后进入大泡形成分泌颗粒,移至细胞的顶部,然后移出胞外。 线粒体功能:是细胞内物质氧化还原的重要场所,细胞内生物化学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窦由此供给,故称为细胞的“动力工厂”。 溶酶体功能:溶酶体内含有的酸性磷酸梅和多种水解酶,能消化进入细胞内的细菌、异物和自身衰老和死亡的细胞结构。 中心体功能:参与细胞的游戏分裂,与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质的移动有关。 核糖体功能:合成蛋白质。 2.物质进入细胞内可通过那些方式,各有和特点? 被动转运: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不需要细胞供给能量 包括单纯扩散,如脂溶性物质;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和通道),如非脂溶性物质。 主动转运: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的过程,它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所产生的能量。这种运输依靠细胞膜上的嵌入蛋白,如Na+—K+泵。 胞饮和胞吐作用:大分子物质或颗粒状物质通过细胞膜运动将物质吞入细胞内。 3.结缔组织由那些种类,各有何结构和功能特点? 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结缔组织、骨、软骨、血液、肌腱、筋膜。 疏松结缔组织:充满与组织、器官间,基质多,纤维疏松,细胞少。有免疫功能。 致密结缔组织:纤维较多,主要为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保护功能。 脂肪组织:由大量脂肪细胞构成。有维持体温、缓冲、支持等作用。 4.肌肉组织由那些种类,各有和功能特点?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肌细胞细长似纤维状,又称肌纤维。细胞质称肌浆,内含可产生收缩的肌原纤维。肌肉组织可分骨骼肌、心肌、平滑机3种类型。骨骼肌收缩迅速有力,受意识支配;心肌收缩持久,有节律性,为不随意肌;平滑肌的收缩有节律性和较大伸展性,为不随意肌。 5.神经组织由几种类型的细胞组成,各有和特点?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细胞有成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主要成

人体解剖学题库及答案(课件)

人体解剖学题库及答案 人体解剖学题库(一) 1.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组织 B.细胞 C.器官D.系统E。蛋白质 2.以皮肤为参照的方位术语是() A.上和下B。内和外 C。内侧和外侧 D.前和后E。浅和深 3.矢状轴( ) A.与身体长轴垂直B。呈上下方向C.可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 D.不与水平面平行 E.可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4.横切面又指( ) A。矢状面B.冠状面 C。额状面D。水平面E。以上均不是 5.位置不同的两点中靠近正中矢状切面者称为( ) A。内侧 B.内C.外侧 D.外 E。经上都不是

6.只能用来描述空腔器官的方位术语是( )A.上和下B.内侧和外侧C.内和外 D.浅和深E。前和后 7。上肢的外侧又称为( ) A。尺侧 B。近侧 C.远侧D.外E.桡侧 8.人体的冠状面( ) A。与矢状面垂直 B.与水平面垂直 C.与人体的长轴垂直 D.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E。又叫额状面 9.在前后方向上垂直纵切人体所形成的面称 ,此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 A。冠状面 B.矢状面 C.水平面 D.横切面 E.前面 答案:1.B 2.E 3。A 4。D 5.A 6.C 7。E 8.C 9.B 人体解剖学题库(二) 1。【多选】躯干包括 ( ) A、胸 B、背 C、腹D、项E、臀 2。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内脏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E、细胞 3.与解剖学姿势要求不。相符的是 ( ) A、双眼平视 B、双上肢下垂 C、拇指向前 D、双下肢并拢 E、足尖向前 4.哪对解剖学方位术语以人体的正中面为准( )A、上和下 B、内侧和外侧C、内和外D、前和后E、近侧和远侧 5.【多选】在人体不同部位,距正中面较近者称( ) A、颅侧 B、近侧 C、内侧 D、尺侧 E、胫侧 6.离体表距离较远者称( ) A、背侧 B、内 C、内侧D、远侧 E、深 7。自前向后穿过人体的水平线叫( ) A、冠状轴 B、矢状轴 C、额状轴 D、垂直轴 E、长轴 8。【多选】解剖学姿势要求 ( ) A、身体直立 B、双眼向前平视 C、掌心向内D、下肢并拢 9.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的是 ( )

人体解剖学题库及答案

人体解剖学题库(一) 1.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组织 B.细胞 C.器官 D.系统 E.蛋白质 2.以皮肤为参照的方位术语是( ) A.上和下 B.内和外 C.内侧和外侧 D.前和后 E.浅和深 3.矢状轴( ) A.与身体长轴垂直 B.呈上下方向 C.可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 D.不与水平面平行 E.可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4.横切面又指( ) A.矢状面 B. 冠状面 C.额状面 D.水平面 E.以上均不是 | 5.位置不同的两点中靠近正中矢状切面者称为( ) A.内侧 B.内 C.外侧 D.外 E.经上都不是 6.只能用来描述空腔器官的方位术语是( ) A.上和下 B.内侧和外侧 C.内和外 D.浅和深 E.前和后 7.上肢的外侧又称为( ) A.尺侧 B.近侧 C.远侧 D.外 E.桡侧 8.人体的冠状面( ) A.与矢状面垂直 B.与水平面垂直 C.与人体的长轴垂直 D.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 E.又叫额状面 9.在前后方向上垂直纵切人体所形成的面称,此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 A.冠状面 B.矢状面 C.水平面 D.横切面 E.前面

答案: 人体解剖学题库(二) 1.【多选】躯干包括( ) A、胸 B、背 C、腹 D、项 E、臀 2.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内脏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E、细胞 3.与解剖学姿势要求不.相符的是( ) 】 A、双眼平视 B、双上肢下垂 C、拇指向前 D、双下肢并拢 E、足尖向前 4.哪对解剖学方位术语以人体的正中面为准( ) A、上和下 B、内侧和外侧 C、内和外 D、前和后 E、近侧和远侧 5.【多选】在人体不同部位,距正中面较近者称( ) A、颅侧 B、近侧 C、内侧 D、尺侧 E、胫侧 6.离体表距离较远者称( ) A、背侧 B、内 C、内侧 D、远侧 E、深 7.自前向后穿过人体的水平线叫( ) A、冠状轴 B、矢状轴 C、额状轴 D、垂直轴 E、长轴 8.【多选】解剖学姿势要求( ) ; A、身体直立 B、双眼向前平视 C、掌心向内 D、下肢并拢 9.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的是( )

人体解剖生理学作业及答案

业作 1.第1题 下述哪一项与肾脏的排泄功能无关 A.排出代谢尾产物 B.维持机体水和渗透压及酸碱平衡 C.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 D.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食物特殊动力效应最强的食物是 A.蛋白质 B.糖 C.脂肪 D.矿物质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对胃酸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可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其所需的酸性环境;并使蛋白质变性 B.抑菌、杀菌 C.保护胃粘膜 D.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8题 下列激素中那一种属于胺类激素 A.肾上腺素 胰岛素B. C.促性腺激素 D.睾酮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9题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 A.持续时间短 B.除极幅度小 C.复极速度与去极速度相等 D.复极有平台期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10题 关于减压反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也称为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B.对搏动性的压力变化敏感 C.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 D.在平时安静状态下不起作用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11题 血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 A.与血浆容积之比 B.与血管容积之比 C.与白细胞容积之比 D.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12题 使胃蛋白酶原转换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 A.内因子 B.肠激酶 组织液C. D.胃酸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17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