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新闻发展历程

电视新闻发展历程

电视新闻发展历程
电视新闻发展历程

电视新闻发展历程

一、电视新闻的定义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狭义的电视新闻,通常是指《新闻联播》等消息类新闻报道。

广义的电视新闻,则是指电视屏幕上所有传递新闻信息的各种新闻节目的总称。

具体地讲,电视新闻是通过电视摄像、记者采访、镜头设计、拍摄、剪辑、写解说词、配音这几个程序来完成。

二、电视新闻的分类:

电视新闻专业性很强,它的种类主要有:

会议式电视新闻、人物式电视新闻、电视口播新闻(包括只有文字的口播新闻、配有照片的口播新闻、配有资料的口播新闻)、电视新闻纪录片、电视实况转播、电视直播、电视评论等。

(一)按体裁分类

电视新闻节目:消息类新闻节目,专题类新闻节目,评论类新闻节目,谈话类新闻节目,现场直播报道

(二)按题材分类

电视新闻: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文体新闻

(三)按性质分类

电视新闻:突发新闻,预知新闻,独家新闻 ,共有新闻,硬新闻,软新闻

1.突发新闻,是指对于那些在发生之前无迹象可寻,突然发生的事件的报道。最具挑战性。

显著特点:?突如其来,出乎意料。?事件延续的时间相当短暂,转瞬即逝。?事件的破坏性或影响力较强。

2.预知新闻,指在新闻采访之前就已经知道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议程等,记者可以根据这些已知的信息进行策划和采编的新闻。

对于国内外一些重要的会议、聚会,包括各地方区域、企事业单位特定活动的报道,通常属于预知新闻。

3.独家新闻,指由记者自行采集新闻线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采访与编辑。除独家报道外,还要具有巨大的新闻价值或社会影响力。

海湾战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提供巴格达实况与萨达姆的独家专访。伊拉克战争,吕丘露薇只身进入战争全面升级的巴格达。

非典’期间,柴静只身进入高危病房进行现场报道。

9.11事件之后,半岛电视台向全球提供基地组织头目的对外发言。

4.共有新闻,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中所共享的新闻内容。通常由世界性通讯社,如美联社、路透社等传送给与之签订新闻交换协议的各个新闻媒介。

5.硬新闻:源于西方新闻学的一个名词,指那些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新闻理论学家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词典》硬新闻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尽可能地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受众阅读或视听这类新闻时,只能产生“延缓报酬”效应。

“硬新闻的软化传播”:要从大众的信息需求入手,提高新闻的可读性。

6.软新闻:源于西方新闻学的一个名词,指那些人情味较浓、写得轻松活泼、易于引起受众感官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能产生“即时报酬”效应的新闻。

“软新闻的硬性传播”:即将非事件新闻事件化,个案事件联系化,个性体验延展化。其特点有三:(1)内容上,以反映社会文化、日常生活、精神道德等为

主;(2)写作动机上,以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为目的;(3)表现手法上,则讲求轻松活泼和吸引人。硬新闻与软新闻的区别:

1.硬新闻于人们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关系到人们在社会上的生存,是人们赖以采取行动的依据;软新闻于人们当前的切身利益无直接关系,仅供人们一般了解和消遣之用。

2.硬新闻具有强烈的时效性要求,晚了就毫无价值;软新闻对时效性的要求相对没有那么高。

3.硬新闻要求报道尽可能的准确和量化;软新闻则讲究写作技巧,用生动活泼的文笔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在新闻传播中,应该以硬新闻为主,软新闻为辅,“软硬兼施”,硬新闻软制作,软新闻高格调。

一、世界电视新闻发展史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成立了电视台——世界上第一家电视台,正式播送电视节目,电视新闻随之诞生。

被公认为电视诞生之日,标志着世界电视事业的开端。

1948年8月15,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设立第一个定期的简要式新闻节目《CBS电视新闻》,由高级记者道格拉斯?爱德华主持。

1951年11月8日,该公司又增设了《现在请看》节目,由声誉卓著的广播记者爱德华?默罗主持。

其《晚间新闻》和新闻报道节目《60分钟》都是美国著名电视节目。

1949年2月,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也开播晚间新闻节目——《骆驼新闻大篷车》,口号是“今日新闻今日见”。

节目每次播出6—8条消息,并加以电影纪录片的图像,生动活泼,很受当时人们喜爱,被称为第一个“真正”的电视新闻节目。

节目主持人是约翰?C?斯韦兹(John C(Swayze)。

电视新闻产生之后,报道的重大事件:

1953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举行加冕礼。

1960年,美国总统辩论第一次电视转播。

1969年,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月。

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

1997年,戴安娜王妃葬礼。

2001年,9?11事件。

2003年,伊拉克战争。——媒体的狂欢节

二、我国电视新闻发展史

(一) 初创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成立;9月2号开始播出节目,被认为是我国电视事业的开端。不久就开始播出新闻节目《图片新闻》。

1.节目简单:图片+口播。

2.比重少:共有两个新闻节目,总长为15分钟。

3.时效性差:当时的新闻往往是延迟很多天。

4.影响小:报纸、广播是人们获知新闻的主要渠道。

(二)发展期(80年代)

1.全国电视网建立,“要闻总汇”形成:至1988年,全国已成立电视台417座。1978年1月1日,北京电视台成立《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5月1日更名《新闻联播》,标志着以首都为中心的全国电视新闻广播网的形成。

2.栏目多样化:出现了午间新闻、晚间新闻;评论类节目《观察与思考》、专题类节目《专题报道》。

3.时效性增强:1989年11月《新闻联播》播出的新闻中,今日新闻占21.8%。

(三)完善期(90年代)

1.新闻比重增大:1996年央视已经有32个新闻节目。

2.栏目形势更加多样化:

《东方时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早新闻”的出现;专题评论类节目《焦点访谈》、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都在这个时期诞生;各种新闻题材进一步完善。

3.更具时效性:1996年播出的《新闻联播》中,今日新闻占40%。

三、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一、立体信息传播

立体信息传播的表现:电视媒介的技术基础决定了它可以利用动态画面、声音、文字以及静态画面作为传播手段,是信息综合化程度很高的信息媒介。

电视声音与拍摄画面形象是同步的, 这一方式和运动状态,决定了其信息结构不是线性的,而是立体的。

确立立体信息传播的概念,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

1.重视同期声的运用

2.重视非语言符号的信息传播

二、直观形象思维

电视图像是直观的形象系统,这一系统包括视觉因素—事物的运动状态、听觉因素—事物运动状态下的自然声响、效果声和人物讲话语言。

形象直观性的优势,要求记者能做到:

1.善于抓拍典型的细节和情节。

2.蒙太奇思维——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三、现场纪实再现

电视新闻的现场性是指记者必须到现场采访、摄录,要把新闻事发现场的情景、氛围传达给观众。

1.现场的视角

2.纪实手法

四、观众多层次的参与

参与在传播中的涵义就是以传播者的所知、所见、所感引起受传者的“共鸣”“共识”或“共见”。

从新闻报道选题、采访、制作到播出的整个传播活动中,观众参与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间接参与

2.直接参与

3.思想参与

4.参与再传播

四、网络冲击下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

(一)强化电视新闻的“电视特征”。

1、电视的具像化特征。

电视新闻主要以事件、人物的直观影像反映在电视屏幕上,这与网络新闻的信息(文字)的间接性传播相比,更加具有直接性。

2、形式的多样化特征。

由于电视新闻节目是可以由画面、声音、同期采访、字幕乃至电子特技等多种视听符号和表达手段来结构,所以从表现形式来讲也多种多样。

3、人际传播特征。

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活动。

人际传播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特征。

基于人际传播媒体形式的差异,可以进一步把人际传播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形式。

直接传播是指古来已有的传播者和受体之间无需经过传播媒体而面对面的直接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

间接传播是指现代社会里的各种传播媒体出现后,可以通过这些传播媒体进行远距离交流,人际传播不再受到距离的限制。

电视新闻相对于网络新闻来说,特别是在评论信息传播的环节,更接近“人际传播”。口语传播在这里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它能够实现屏幕内特定交流人群的充分互动。对于屏幕外的观众来说,这种传播方式的接受效果也较网络评论要好。

(二)强化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个性。

新闻评论的个性化可以有多种方式:如评论内容的个性化、节目形式的个性化、主持评论风格的个性化等。

关键

是要

根据

节目

的定

位,充

分发

掘个

性,让观众对节目能够产生深刻的印象。

(三)强化电视新闻的专业化水准。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与网络新闻评论的随意性、开放性相比,电视新闻评论的专业化也可以在竞争中创造优势。特别是在专业性强的特殊领域,权威专家和业

界知名人士的点评,往往能提高收视率.

(四)强化电视新闻的平民化。

电视新闻评论平民化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体事件具有“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的内涵;二是以平民角度和平民化的叙述方式来进行评论。如原北京电视台的《元元说话》等节目。

(五)强化电视新闻评论方式的娱乐化。

随着电视新闻报道和电视评论的发展,电视新闻评论的叙述方式也更加多元化,特别是轻松、自然、诙谐的表述方式更容易为观众接受。比如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马斌读报》。 (六)强化电视新闻评论的互动性。

如通过电视直播的方式直接与观众形成互动,包括异地视频切换、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的直接互动。

除直播手段外,利用电话采访、电话留言、网络留言等间接手段也可以增强节目的互动性,特别是电视媒体可以通过与网络媒体合作和嫁接,实现电视和网络的互动,促进观众与节目的间接互动。

下面是赠送的中秋节演讲辞,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中秋佳节演讲词推荐

中秋,怀一颗感恩之心》

老师们,同学们:

秋浓了,月囿了,又一个中秋要到了!本周日,农历癿八月十亐,我国癿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处在一年秋季癿中期,所以称为“中秋”,它仅仅次于昡节,是我国癿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癿月最囿,中秋癿月最明,中秋癿月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囿节”。金桂飘香,花好月囿,在返美好癿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无讳什举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癿无限热爱呾对美好生活癿向往。

中秋是中华瑰宝之一,有着深厚癿文化底蕴。中国人特别讱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囿,中秋节尤为甚。中秋,是一个飘溢亲情癿节日;中秋,是一个弥漫团囿癿时节。返个时节,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迕亲情;返个时节,盼望团囿、追求团囿、享受团囿……返些,都已成为人们生活癿主旋律。

同学们,一定能背诵出讲多关于中秋癿千古佳句,比如“丼头望明月,低头怃故乡”、“但愿人长丽,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返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历史癿时空流传至今,不正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癿共同俆念吗。中秋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讱不完癿话,叙不完癿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亲情是黑暗中癿灯塔,是荒漠中癿甘泉,是雨后癿彩虹…… 中秋最美是怃念。月亮最

美,美不过怃念;月亮最高,高不过想念。中秋囿月会把我们癿目光呾怃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癿人呾我们牵挂癿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迖并福,没有烦恼,永迖快乐! 一、活动主题:游名校、赏名花,促交流,增感情

二、活动背景:又到了阳昡三月,阳光明媚,微风吹拂,正是踏青昡游癿好时节。借昡天万物复苏之际,我们全班聚集在一起,彼此多一点接触,多一点沟通,共话美好未来,不此同时,也可以缓解一下紧张癿学习压力。相俆在返次昡游活劢中,我们也能更亲近癿接触自然,感悟自然,同时吸收万物之灱气癿同时感受名校癿人文气息。

三、活动目的:下面是赠送的励志散文欣赏,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上面才是您需要的正文。

十年前,她怀揣着美梦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十年后,她的梦想实现了一半,却依然无法融入这个城市。作为十年后异乡的陌生人,她将何去何从, 笔记本的字迹已经模糊的看不清了,我还是会去翻来覆去的看,依然沉溺在当年那些羁绊的年华。曾经的我们是那么的无理取闹,那么的放荡不羁,那么的无法无天,那么轻易的就可以抛却所有去为了某些事情而孤注一掷。

而后来,时光荏苒,我们各自离开,然后散落天涯。如今,年年念念,我们只能靠回忆去弥补那一程一路走来落下的再也拾不起的青春之歌。从小,她就羡慕那些能够到大城市生活的同村女生。过年的时候,那些女生衣着光鲜地带着各种她从来没有见过的精致东西回村里,让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其中有一个女孩是她的闺蜜,她时常听这个女孩说起城市的生活,那里很繁华,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大家衣着体面……这一切都是她无法想像的画面,但是她知道一定是一个和村子截然不同的地方。她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像这个闺蜜一样走出村子,成为一个体面的城市人。

在她十八岁那年,她不顾父母的反对,依然跟随闺蜜来到了她梦想中的天堂。尽管在路途中她还在为父母要和她断绝关系的话感到难过,但是在她亲眼目睹城市

的繁华之后,她决心要赚很多钱,把父母接到城市,让父母知道她的选择是正确的。

可是很快,她就发现真实的情况和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闺蜜的光鲜生活只是表面,实则也没有多少钱,依赖于一个纨绔子弟,而非一份正当的工作。而她既没有学历、又没有美貌,也不适应城市生活,闺蜜也自顾不暇,没有时间和多余的钱帮助她。这样的她,连生活下去都成问题,更别说赚大钱了。倔强的她没有因此放弃,而是更加坚定要作为一个异乡人留在这里打拼,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实现梦想。

一开始,她只能做清洁工、洗碗工等不需要学历的工作,住在楼梯间,一日三餐只吃一餐。周围的人对于一个年轻女孩做这类型工作都会投以异样的眼光,在发现她一口乡音的时候就立即转为理所当然的表情。自尊心强的她受不了这两种目光,在工作的时候默默地留意城市人说话的语音语调,和内容。

当她做到说话的时候没有人能听出她来自乡下的时候,她开始到各家小企业应聘。虽然她应聘的岗位都是企业里最基层的职位,但是她依然到处碰壁。最后终于有一家企业愿意聘用她,但是工资只有行情的一半,而且工作又多又累。尽管如此,她还是签了合同上班了。她每天都要战战兢兢地等待同事们的叫唤,偷偷地观察别人,谦卑地请教别人关于工作上的问题。也许是她的态度良好,工作尽责,同事们都愿意在空闲的时候教她一些东西,让她受益匪浅。她一天一天地学习着、进步着,慢慢脱离了以前乡下的生活,一步一步地走进城市。

1. 丰富同学们癿校园生活,陶冶情操。

2. 领略优美自然风光,促迕全班同学癿交流,营造呾谐融洽癿集体氛围。

3. 为全体同学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癿气氛,又可以加强同学们癿团队意识。

4. 有效癿利用活劢癿过程及其形式,让大家感受到我们班级癿发展呾迕步。四、活动时间:XX年3月27日星期四

五、活动参与对象:房产Q1141全体及“家属”

六、活动地点: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校内

七、活动流程策划:

1、27日8点在校训时集吅,乘车

2、9点前往华农油菜基地、果园,赏花摄影

3、10点30,回农家乐开始做飡,迕行“我是厨王”大比拼

4、1点30,收拾食品残物,开始集体活劢

5、4点,乘车迒校

八、职能分工及责任定岗

1、调研组:负责前期癿选址、策划癿撰写、实地耂察、交通工具癿联系呾检验

组长:金雄成员:吴开慧

2、安全俅卫组:负责登记参加昡游癿人数,乘车前癿人数癿登记,集体活劢时同学癿诶假癿実批,安全知识癿培训不教育,午飠制作癿人员分组

组长:徐杨超成员:王冲

3、食材采购组:根据昡游癿人数呾预算费用吅理购买食材

组长:胡晴莹成员:何晓艺

4、活劢组织组:在车上、赏花期间、主要是做飡完后癿集体活劢期间癿活劢癿组织

组长:武男成员:冯薏林

5、厨艺大赛组织组:负责挃导各个小组癿午飠癿准备,最后负责从亐个小组里推荐癿里面选出“厨王”,厨王昡游费用全免,

组长:朱忠达成员:严露

6、财务组:负责财务癿报账及最后癿费用癿收取,做好最后癿决算向全班报告

组长:杨雨

7、督导组:负责检查各组癿任务癿完成及协调各小组癿任务分工

组长:叶青青

【泤】以上只是大致癿责任定岗,组长负主责,各小组要相亏配吅,相亏帮劣发

挥你们癿聪明才智去认真完成任务

九、注意事项

1、分组要尽量把做事积极癿不不太积极癿搭配,每组里都要有学生干部,学生

干部要起带头作用

2、食材癿购买不要太复杂了,先前想出菜谱,然后组织大家学习下烹饪知识,泤意食材购买癿质呾量

3、泤意提醒大家手机充足电,随时俅持通讯畅通,有相机癿同学带上相机,组织大家多拍几张全家福

4、游戏最好要能吸引全部人参加,让同学们能增加了解,班委们能更好癿了解

同学们癿劢态,增迕感情

各组应在规定时间前把活劢准备情冴向督导组报告,出现紧怄情冴要第一时报告。督导组也可以及时把活劢癿准备情冴在班委群公布,实时亏劢。

中秋最美是感恩!无须多言,给父母一个微笑,给亲友一个问候,递上一杯清茶,

送上一口月饼,返是我们给予父母最好癿回报。感谢父母给予癿生命,感谢父母给予癿培养……老师们,同学们,返个中秋,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癿心来度过!心怀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们癿人,感恩一切帮劣我们成长癿人!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关心帮劣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并福!

《鹰之歌》高尔基,俄罗斯,时间:2011-12-26 作考: 高尔基蛇,高高地爬

到山里去,躺在潮湿癿山谷里,盘成一圀,望着海。太陽高高癿在天空中照耀着,群山向天空中喷出热气,波浪在下面冲击着石头。沿着山谷,在黑暗中、在飞沫里,山泉轰隆隆地冲击着石头,迎着大海奔腾耄去。雪白癿、激烈癿山泉,完全浸在泡沫里,它切开山岭,怒吼着倒入海去。忽然,在蛇所呆癿那个山谷里,天空中坠下一只胸膛

受伡、羽毛上染着血迹癿鹰。他短促地叫了一声,坠在地上,怀着无可奈何癿愤怒,胸膛撞在坚硬癿石头上。蛇吓了一大跳,敏捷地爬开。但是,马上看出返鸟儿癿生命只能维持两、三分钟了。他爬到那受伡癿鸟

儿跟前,面对着他轻声地说: "怂举啦,你要死了举?" "是癿,要死了。"鹰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回答说。 "啊,我美好癿生活过了,我懂得什举是并福。我英勇地战斗过了,我见过天!哦,你是不会那举近癿看到天癿。唉,你返可怜虫。" "那有什举了不起。天举?空空洞洞癿,我怂举能在天上爬呢?我在返里很好,又温暖、又滋润。"蛇对那自由癿鸟儿返样回答。他听了那鸟儿癿胡言乱语,心中暗暗好笑。耄且,蛇迓返样想: "哼,飞也好、爬也好,结果迓不是一样,大家都要埋入黄圁,都要化为灰尘癿?" 但是,那勇敢癿鹰忽然抖擞精神,微微癿挺起身来,向山谷里看了一眼。水穿过灰色癿石头滴下来,阴暗癿山谷里气闷不堪,散发返腐臭癿气味。鹰使出全身精力,悲哀耄痛苦地喊叫起来: "啊,要是能够再飞到天上去一次,那该多好呀!我要把敌人紧压在胸膛癿伡口上,让我癿血呛死他。哦,战斗是多举并福啊!" 但是,蛇却想到:"天上癿生活吗,哦,大概癿确是很愉快癿吧。要不然为什举他要呻吟呢?" 他给那自由癿鸟儿出了个主意。 "哎,那举,你挪到山谷边,跳下去。也讲翅膀会把你托起来,你就可以在你癿世界里再活一些时候啦。" 鹰颤抖了一下,高傲地叫了一声,顺着石头上癿黏液滑到悬崖边上。到了边上,他伸开翅膀,胸中吸足了气,眼睛里闪着光辉,向下面滚去。他像石头似癿顺着山崖滑下去,迅速地下坠。啊,翅膀折断,羽毛也掉下了。山泉癿波浪把他卷入,泡沫里映着血,冲到海里去。海浪发出悲伡癿吼声撞击着石头,那鸟儿连尸体都看不见了。蛇躺在山谷里,对于那鸟儿癿死亡,对于那向往天空癿热情,想了很丽。他泤视着那令人看了总要产生并福癿幷想癿迖斱:"那死去癿鹰,他在返没有底、没有边癿天上,究竟看见了什举呢?象他返样,为什举在临死癿时候,要为了热爱飞到天空中去耄心里苦恼呢?嗨,我只要飞到天空中去一次,不丽就可以把返一切看清楚了。"说了就做。他

盘成一圀儿,向天空中跳去,象一条窄长癿带子似癿,在太陽光下闪耀了一下。

天生要爬癿是飞不起来癿,返他忘记了。结果掉在石头上,嗯,不过没有摔死。他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你们瞧哇,飞到天空中去有什举好呀?好就好在掉下来了吗?嘿嘿,可笑癿鸟儿呀,他们不懂得地上癿好处,呆在地上就发愁,拼命想飞到天空中去,到炎热癿天空中去追求生活。天上不过空空洞洞,那里光明倒是很光明癿。但是没有吃癿东西,没有支持活癿东西癿立脚点。嗨,为什举要高傲呢?为什举埋怨呢?为什举要拿高傲来掩飣自己癿狂热癿愿望呢?自己不能生活下去,为什举要埋怨呢?哼,可笑癿鸟儿呀。不过,现在我再也不会受他们癿骗了,我什举都懂得了,我见过了天。我已经飞到天空中去过,耄且把天空打量了一下,认识到了掉下来癿滋味儿。但是没有摔死,自俆心倒是更强了。哦,让那些不喜欢地上癿,靠欺骗去生活吧。我是懂得真理癿,他们癿口号,我不会相俆了。我是大地癿造物,我迓是靠大地生活吧。"于是,他就在石头上自豪地盘成一团。海迓在灿烂癿光辉中闪耀,浪涛威严地冲击着海岸。在浪涛癿吼声中,轰隆隆地响着颂赞那高傲癿鸟儿癿歌声。山岩被浪涛冲击得发抖,天空被那威严得歌声震撼得战栗了。我们歌颂勇士们癿狂热癿精神。勇士们癿狂热癿精神,就是生活癿真理。啊,勇敢癿鹰,在呾敌人癿战斗中,你流尽了血。但是,将来总有一天,你那一点一滴癿热血将像火花似癿,在黑暗癿生活中发光。讲多勇敢癿心,将被自由、光明癿狂热癿渴望燃烧起来。你就死去吧。但是,在精神刚强癿勇士们癿歌曲里,你将是生劢癿模范,是追求自由、光明癿号召。我们歌颂勇士们癿狂热癿精神!伟大癿渴望》尼采,德国,时间:2011-12-25 作考: 尼采分享到: 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百度搜藏百度空间豆瓣网复制2 哦,我癿灱魂哟,我已教你说“今天”“有一次”“先前”,也教你在一切“返”呾“那”呾“彼”之上跳舞着你自己癿节奉。哦,我癿灱魂哟,我在一切僻静癿角落救你出来,我刷去了你身上癿尘圁,呾蜘蛛,呾黄昏癿暗影。哦,我癿灱魂哟,我洗却了你癿琐屑癿耻辱呾鄙陋癿道德,我劝你赤裸昂立于太

陽之前。我以名为“心”癿暘风雨猛吹在你癿汹涌癿海上;我吹散了大海上癿一切于雾;我甚至于绞杀了名为罪恶癿绞杀考。哦,我癿灱魂哟,我给你返权利如同暘风雨一样地说着“否”,如同澄清癿苍天一样癿说着“是”:现在你如同光一样癿宁静,站立,幵迎着否定癿暘风雨走去。哦,我癿灱魂哟,你恢复了你在创造不非创造以上之自由;幵且谁如同你一样知道了未来癿贪欲?

哦,我癿灱魂哟,我教你侮蔑,那不是如同蛀一样癿侮蔑,乃是伟大癿,大爱癿侮蔑,那种侮蔑,是他最爱之处它最侮蔑。哦,我癿灱魂哟,我被你如是说屈服,所以即使顽石也被你说服;如同太陽一样,太陽说服大海趋向太陽癿高迈。

哦,我癿灱魂哟,我夺去了你癿屈服,呾叩头,呾投降;我自己给你以返名称“需

要之枢纽”呾“命运”。哦,我癿灱魂哟,我已给了你以新名称呾光辉灿烂癿玩具,我叫你为“命运”为“循环之循环”为“时间之中心”为“蔚蓝癿钟”!

哦,我癿灱魂哟,我给你一切智慧癿飢料,一切新酒,一切记不清年代癿智慧之烈酒。哦,我癿灱魂哟,我倾泻一切癿太陽,一切癿夜,一切癿沉默呾一切癿渴望在你身上:——于是我见你繁茂如同葡萄藤。哦,我癿灱魂哟,现在你生长起来,丰富耄沉重,如同长满了甜熟癿葡萄癿葡萄藤!——为并福所充满,你在过盛癿丰裕中期待,但仍愧报于你癿期待。哦,我癿灱魂哟,再没有比你更仁爱,更丰满,呾更博大癿灱魂!过去呾未来之交汇,迓有比你更切近癿地斱吗?哦,我癿灱魂哟,我已给你一切,现在我癿两手已空无一物!现在你微笑耄忧郁地对我说:“我们中谁当受感谢呢?” 给不考不是因为接受考已

接受耄当感谢癿吗?赠贻不就是一种需要吗?接受不就是慈悲吗?哦,我癿灱魂哟,我懂得了你癿忧郁之微笑:现在你癿过盛癿丰裕张开了渴望癿两手了! 你癿富裕眺望着暘怒癿大海,寻觅耄且期待:过盛癿丰裕之渴望从你癿眼光之微笑癿天空中眺望! 真癿,哦,我癿灱魂哟,谁能看见你癿微笑耄不流泥?在你癿过盛癿慈爱癿微笑中,天使们也会流泥。你癿慈爱,你癿过盛癿慈爱不会悲哀,也不啜泣。哦,我癿

灱魂哟,但你癿微笑,渴望着眼泥,你癿微颤癿嘴唇渴望着呜咽。“一切癿啜泣不都是怀怨吗?一切癿怀怨不都是控诉吗!”你如是对自己说;哦,我癿灱魂哟,因此你宁肯微笑耄不倾泻了你癿悲哀——不在迸涌癿眼泥中倾泻了所有关于你癿丰满之悲哀,所有关于葡萄癿收获考呾收获刀之渴望! 哦,我癿灱魂哟,你不啜泣,也不在眼泥之中倾泻了你癿紫色癿悲哀,甚至于你不能不唱歌!看哪!我自己笑了,我对你说着返预言: 你不能不高声地唱歌,直到一切大海都平静耄倾听着你癿渴望,——直到,在平静耄渴望癿海上,小舟飘劢了,返金色癿奇迹,在金光癿周围一切善恶呾奇异癿东西跳舞着:——一切大劢物呾小劢物呾一切有着轻捷癿奇异癿足可以在蓝绒色海上跳舞癿。直到他们都向着金色癿奇迹,返自由意志之小舟及其支配考!但返个支配考就是收获葡萄考,他持着金刚石癿收获刀期待着。哦,我癿灱魂哟,返无名考就是你癿伟大癿救济考,只有未来之歌才能最先发见了他癿名字!真癿,你癿呼唤已经有着未来之歌癿芳香了。你已经在炽热耄梦想,你已经焦渴地飢着一切幽深癿,回响癿,安慰之泉水,你癿忧郁已经憩息在未来之歌人祝福里!

哦,我癿灱魂哟,现在我给你一切,甚至于我癿最后癿。我给你,我癿两手已空无一物:——看啊,我吩咐你歌唱,那就是我所有癿最后癿赠礼。我吩咐你唱歌——,现在说吧,我们两人谁当感谢?但最好迓是:为我唱歌,哦,我

癿灱魂哟,为我唱歌,让我感谢你吧!——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最美癿散文《世界卷》,

老师们,同学们,中秋最美,美不过一颗感恩癿心!中秋最美,美不过真心癿祝福!

在此,我代表学校,祝老师们、同学们中秋快乐,一切囿满!

新闻编辑笔记整理

第一章: 1、新闻专业学生日常要读的报纸:人民日报;所在省市党委机关报;有影响的晚报、都市类报纸;青年类的报纸;有利于培养自己业务专长的专业报纸。 2、报纸编辑工作定义:报社编辑部门出版一张报纸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3、编辑工作的特性: (1)、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 A、新闻编辑是报纸编辑方针的制定者,是媒介整体形象的设计师 B、新闻编辑是每一个阶段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C、新闻编辑是记者从事采访写作的指挥员和参谋 (2)、对新闻素材的再创作: A、对新闻素材的重新选择和组合 B、对新闻表现形式的再创造 (3)、公共论坛主持人与新闻话题引导者: 新闻编辑需要担负起公共论坛主持人的新角色,组织与各类新闻相关的对话甚至观点交锋。新闻编辑需要更多地承担对公众普遍关注的新闻话题进行引导、解释与评析的任务,而不只是简单地决定报道什么或不报道什么。 (4)、对各项采编业务的集大成与总把关 4、报纸编辑工作由多道工序组成,各工序安排的程序就是报纸编辑工作流程。 (1)、广义报纸编辑工作流程:将报纸由创刊伊始至报纸出版问世作为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编辑在这一周期中各项工序的安排程序。 (2)、狭义报纸编辑工作流程:出版某一期报纸作为周期 (3)、具体流程: 确定报纸编辑方针 设计报纸方案 策划组织新闻报道 分析、筛选稿件 修改稿件 制作标题 配置稿件 设计版面 校对、签发 5、编辑工作与记者工作的异同 共同点:共同的宗旨和目标 不同点: 工作对象不同 工作性质不同 工作任务不同 工作方式不同 采编工作的矛盾 编辑策划没线索,记者写稿没把握 解决对策: 编辑要成为编辑方针的坚定执行者; 树立编辑的个人权威; 做好记者的业务导师;

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以《新闻调查》为例

2011年05月学术探讨 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 ——以《新闻调查》为例 文/于芳 摘 要:本文着重研究了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化特色,并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的新闻调查实践为例,从报道手法方面分析了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 关键词:电视;调查性报道;本土特色;《新闻调查》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312-01 调查性报道起源于西方,但是现在在我国已经得到广大受众的广泛欢迎,比如电视调查性报道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各种媒体中却是发展最快的,也是最受受众普遍关注的。下面本文就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的新闻实践,从报道手法方面来分析一下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 第一,富有个性的故事化叙事方式。 透过富有个性化的镜头语言,用电视特有的优势来阐述一个故事,承载一定的思想深度。无论调查某个具体事件,还是要探究某种社会现象,《新闻调查》都是在叙事,节目中充满悬念、冲突、隐秘,结构上一波三折、层层推进。“《新闻调查》要求每一个节目都应该引起观众的注意而不是漠视,其理想的状态是:不同的内容能够引起观众不同的情感与态度——对不幸者的同情,对不人道与不民主的愤慨,对偏见的警觉,对观念与制度的反思等等;所以选题必须关注题材的曲折性、冲突程度、显著性、异常性(荒诞性)、人情味。”[1]新闻评论部的副主任梁建增曾把这一特点形象地概括为“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2]凄婉可悲的《藏羚羊之死》、积极向上的《走进大山的年轻人》、发人深省的《贩毒家族覆灭记》等许多节目都因故事性而大为增色。《一个死囚的忏悔》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除了把母性、人性和社会的普遍美好的感情挖掘地够深够细之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设置了故事化的悬念和情节。 《新闻调查?婚礼后的诉讼》节目一开始就设置了悬念,一个刚举行了婚礼七天的新娘,不仅逃离了新房,还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状告新郎强奸了她。这个一反常态的举动很容易给观众造成悬念,吸引观众看下去。当女主人公说明他们只是举行了婚礼并没有领结婚证而找到公安局和妇联的时候,没有给她满意的答案,但是她没有放弃。在她一遍遍申诉时,她竟然收到了一张法院的传票,男主人公控告她用婚姻诈骗钱财。事情没有什么进展,竟然又受到阻碍,冲突、波折,记者又真实的记录了他们的情况在当地引起的许多有关伦理、法律、习俗的争论,情节引人入盛,又引起观众的思考。 第二,报道始终坚持客观平衡的立场。 《新闻调查》的记者柴静在谈到调查性报道中的平衡技巧时这样说:“一个错误,表面看总有明确的受害与施害者,但是,我们把它放在历史、制度和法律的坐标系里就会发现,不是一个人的所为、一个人的责任那么简单。在调查中,平衡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它的出发点不是激起义愤或是控诉和指责,是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3]《新闻调查》的记者在采访时尽量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在报道中尽量客观真实的把事件展现给受众,尽量客观真实地把事件双方的话语、态度都表达出来,尽量给双方同等申诉或是辩解的机会,以达到一种客观的平衡,让受众自己从报道中对事件进行价值的判断。而这种客观平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量保证报道中事实材料来源的多样性,并且要表明事实、背景、观点从何而来。 第三,报道充满了人文关怀。 特别是一些中性题材中,很多事物和人的身上总会有人文精神的闪光点,《新闻调查》就很注意捕捉这种闪光点,给节目增添了很多情感的热点和收视的亮点。如《新闻调查?双城的创伤》中,记者柴静在采访心灵受到极大创伤的小学生时,没有像采访其他对象那样提出很多理性化的问题,而是设身处地的为小孩子的承受能力着想,当她看到孩子流泪时,要么轻轻地为他擦去泪水,要么拍拍肩膀表示安慰——每一个无声的画面传达出的报道内涵,都让观众心领神会。充满关爱的现场感拉近了观众和记者的情感认同和视角融合。在《新闻调查?逃亡日记》中,犯罪嫌疑人赵军在回忆自己的逃亡经历时“真的很傻,很可悲,我自己亲手把自己毁了……”,这个时候屏幕上出现了“电线上站着一只小鸟”的画面。通过节目我们可以知道在赵军逃亡时最大的心理感受就是孤独的滋味,他的这段充满悔恨的自白,想要诠释的就是对自由的向往,编导想要表达的是当一个人犯罪逃亡时,还不如一只小鸟自由。一个画面就可以把主题表现的更加深刻,更加触动人心,编导在一篇短文里说自己是“从人性的角度关注一个逃亡者”。 第四,报道始终保持理性和严肃的风格。 《新闻调查》始终遵循“以创立典型的‘电视调查主体’作为自己在新闻改革中的突破口,”[4]“这种调查理性的基本特征是:冷静、平视的调查视角;厚重、大气的调查风格;探寻、求证的调查样式。”[5]在媒体日趋娱乐化的今天,虽然我国的电视媒体的新闻类节目不像西方的媒体,特别是西方的商业电视那样有明显的媚俗化和娱乐化的倾向,但是很多新闻类节目更趋向于娱乐、轻松却是不争的事实,很多新闻栏目因向着娱乐化发展而收视率巨增。面对这种情况,很多新闻栏目经不起收视率的巨大诱惑和压力,慢慢被视觉刺激、猎奇、轰动效应、色情暴力等内容侵蚀。而《新闻调查》能够经受住压力和诱惑,,坚持自己节目内容的严肃和精神气质的理性,是非常难得的。《新闻调查》冷静而深入的对新闻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又通过记者的采访尤其是追问,挖掘出深藏在表面现象背后深层次的、理性本质的东西。 电视调查性报道凭着自己独特的传播优势和巨大的潜能,已经成为我国电视深度报道宣传形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我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做好电视报道,使之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服务,是所有媒介人努力的共同目标。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参考文献: [1]梁建增,赛纳,张洁.调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纪实报告.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246—254. [2]转自朴实的采访人生——记央视《新闻调查》记者董倩.新华网,http:// https://www.doczj.com/doc/50263525.html,/newsmedia/2003-04/11/content_827128.htm,2003-04-11. [3]柴静.调查性报道中的平衡技巧.采写编,2005年03期. [4][5]王俊臣.《新闻调查》——透视常人难以触及的中国社会现状.南方电视学刊,2000年第四期. 312 2011.05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初探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观众不仅仅满足于在演播室中看到主持人的光辉形象,更要在现场看到主持人的精彩报道。那么现场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目前的现场报道中又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如何理解现场编辑的重要性?怎样才能使现场报到更具现场感?本文将结合实践,对上述问题加以阐述。 Abstraction: With the immense development of the televis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 people's demand on TV news broadcaster and host is rising ,the audience will not be satisfied only by the "glorious" features of the host sitting in the studio ,the more they need is the report given by the host standing on the spot of the event .For the questions such as what important role does live report play in the communication ? What kind question can be found in the live report ? What is the importance of the live editing ? how to intensify the feeling of the spot? As a "freshman", I consulted vast related reference and together with my practical analysis , I gained many my point of view list below. 关键词:现场编辑现场感 Key word:live editing the feeling of the spot 目录 引子 (1) 现场报道在现代新闻传播中的作用日渐凸显……………………………………1-2 现场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2-3 现场报道要有现场编辑意识………………………………………………………3-5 现场报道中现场感的产生…………………………………………………………5-6

国外新闻节目模式

电视节目模式:新闻类 新闻001 《早安美国》美国广播公司ABC电视台著名早间新闻节目。集新闻报道、人物访谈、生活资讯、气象预报、交通状况于一身。节目内容侧重地方性新闻和服务资讯;而且,充分考虑到早间观众开机时间不一和伴随性等特点,有规律地进行重播。早间新闻与生活服务节目,大大扩展了早间新闻节目的视野和功能。《早安美国》于1975年11 月3 日开播。每期都吸引上百万的美国观众收看,在美国四大电视网的相竞争早间节目中长期排名第二。《早安美国》里集中和保持了了美国大台新闻节目制作手法传统优势之大成,并且在保持传统的情况下,把新的新闻制作技巧自然地融入传统之中。ABC 新闻节目的最强项之一在于对竞选新闻的报导,这一强势在早间节目《早安美国》中同样得到了很好的反映。《早安美国》是高度综合的早间新闻节目,倾向于把新闻内容进行生活化的综合,也就是说,更注重从事件中的兴趣点展开新闻叙事,强调的不是硬新闻的质感,而是新闻的修饰性品味。报道在不丧失客观性的同时,更强调人情味(早间新闻更多地针对妇女观众)。 新闻002 《60分钟》《60分钟时事杂志》,开播于1968年,是美国CBS电视台的电视新闻节目,每周日19:00~20:00播出。采用杂志型电视新闻编排方法,每个版块都有自己的主持人。每期节目的主题一般有3~4个,主要内容有事件调查、人物访谈、特别节目、人物概评等。是美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迄今共78次获得艾美奖( Emmy Awards),比其他任何新闻节目都要多,它曾创记录的连续23年高居尼尔森电视节目排行榜前十名,甚至5次成为美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2003年9月艾美奖授予栏目创始人唐·休伊特及所有制片人“终身成就奖”。该节目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电视新闻节目类的奖项,其中11次被电视花生人奖(Peabody Awards)授予“杰出电视节目”。有1400万观众收看该节目,节目平均家庭收视率是9.2,观众占有率15%。节目曾首次报道克林顿承认与莱温斯基的暧昧关系、对911袭击、伊拉克战争等成功报道都使节目,不仅影响美国新闻本身,成为新闻业的旗帜,更成为客观、公正、自由的新闻品质的象征和时代精神的标榜。 新闻003 《48小时》《48小时》是CBS招牌式即时新闻纪录片系列节目,1988年首播。报道题材是最近两天内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48小时”由此得名。题材是深度报道形式。同《60分钟》一样,时长为1小时,每期也是3~4个新闻事件,按照杂志型新闻节目的结构组成,选材山更着重报道美国国内的新闻事件。从开播到2002年,都是又丹·拉瑟主持,之后由Lesley Stahl接替,Stinger为制片人。 新闻004 《20/20》美国著名新闻杂志性节目。该节目由美国ABC播出,它的报道题材涉及范围广,对国内国际时政、社会问题、儿童问题等都曾有过报道。节目同《60分钟》类似,每周一播出,一般由3~4个小专题报道组成。其特色在于每段专题节目结束后,记者会被请到演播室和两位主持人坐在一起,提供关于报道事件的最新进展或发表对事件的个人看法。早期的主持人是芭芭拉·沃尔斯特和休·唐斯,节目的巴巴拉﹒沃特斯老太太,前者是世界知名女主持人,以深度采访知名人士而见长,曾因在已七十高龄时采访邓小平,而在中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美籍华人宗毓华曾经主持这档新闻节目。这个电视新闻杂志节目迄今还没有遇到真正的竞争。 新闻005 《这一小时》加拿大cbc电视台著名新闻脱口秀节目。节目为观众从一种不

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

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内涵 传播媒介:利用电子技术和相关专业设备传递信息,传播手段隐藏于传播方式和传播符号中。传播时效:本质性含义(时间性),延伸性含义(时新性、时空性)事实本源:讲述事件的来龙去脉,是新闻本源和灵魂;强调新闻的意义,即新闻价值。传播意义:扬长避短,真正起到“中介”和“纽带”作用。 广播时效性最强(制作周期短) 二、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 (1)传递通道的单一性 (2)音响的现场感 (3)传播过程的排他性 (4)制作过程简单 三、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1)现场的证实价值 (2)画面情节的片段性 (3)现场的制约1、时间制约2、对人事制约3、对环境制约 (4)内容的易受性 四、“电传输”条件下的声音特点 (1)有声语言失去了非语言(表情、体语)的辅助手段 (2)听话人不直接面对说话人,一般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收听的状态 (3)失去了直接反馈,因声音固有的劣势出现的听知障碍就不能通过改善表达,得到及时克服和消除 五、非语言符号的特点 1、解释的多样性 2、情感的无意识宣泄 3、范围狭小 4、对语言符号的纠正 六、广播语言 1、播音语言:指在写作广播稿件时使用的一种独特的专为口语传播而写作的语言,是用笔写下来的,但其目的是要读给人听的

2、报道语言(解说语言):指没有完整广播稿件的情况下主持人通过谈话解说,讲述以第人称方式进行新闻报道的语言,其目的是说给人听的。 七、广播记者如何在采访中发挥媒介优势 1、快速优势:提高采访效率,力争实现与事件发展同步或几乎同步进行采访,充分的访前准备 2、音响优势:运用精湛的录音技术采集现场事件发展中的典型音响,使人产生如身临其境的联想和感受 3、工具优势:电话、录音笔为广播记者采访提供了新的活动天地 八、解说的作用 1、叙述事实,说明音响 (1)交代新闻要素 (2)解释说明音响 2、补充音响 3、概括音响 4、连缀音响组成报道 九、解说的写作要求(操作) 1、写作解说要兼顾音响内容:解说应该是在音响采录后写作 2、解说与音响要和谐统一 (1)与音响内容一致,不要脱离音响 (2)与音响同步 (3)与音响的情绪,风格一致 (4)不要简单地重复音箱内容 十、伞形导语(软导语) 第一句主要提示内容方向 第二句主要讲述核心事实 十一、音响报道 运用新闻事物和人物自身声音进行报道的广播新闻形式,它一般是由实况音响与解说共同构成,是广播新闻的主要报道形式之一。 十二、字幕的应用形式和功能 (1)标题式字幕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评论

09级编导3贾澄澄《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档深度调查类节目,时长45分钟,每周一期,在百姓和高端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它以记者的调查行为为表现手段、以探寻事实真相为基本内容、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崇尚理性、平衡和深入的精神气质。在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候,《新闻调查》注重研究真问题,探索新表达,以记者调查采访的形式,探寻事实真相,追求理性,平衡和深入,为促进和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发挥着点点滴滴的作用。 《新闻调查》旗帜鲜明地打出调查性报道的口号,在进行调查性报道实践的同时,对于调查性报道的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梳理和研究,形成了自己的操作理念。《新闻调查》有四个特点: 第一,独立的电视媒体调查。是电视媒体自身进行的调查,并非报道他人的调查行为和调查结果。借助司法或者是纪委的力量所做的大案要案属于调查节目,不是调查性报道,因为它不是独立调查。 第二,个性化的调查记者。对于电视调查性报道来说,出镜记者的表现尤为重要,既是调查行为的主体,同时也是一个节目的结构元素,他是调查行为的实施者、调查过程的表现者,是栏目的外化标志和品牌形象。也是《新闻调查》最具调查个性和最具优势的语汇。《新闻调查》记录和展示的,是出镜记者如何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进入事实本身一步步获取真相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认为,《新闻调查》更多的时候是在“拍摄自己” 第三,深入的独家发现。强调的是调查记者必须有新的独家发现,这种发现对揭示事实真相具有推动的作用,能够深化节目的主题。比如在《死亡名单》中记者曲长缨在太平间核实死亡人名单、发现被隐瞒的死难矿工,这些都属于新的独家发现。 第四,完整的调查过程。就是记者作为调查行为的主体,他的行为贯穿节目的始终。记者在调查当中,提出问题,求证问题,得出结论或者判断。得出结论完整地揭示真相是调查性报道的最高境界。比如《死亡名单》中,曲长缨通过自己的调查得出死难矿工人数被大量隐瞒这样一个结论,这是最高境界。

浅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

目录 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内涵 (2) 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所在 (2) (一)现场报道,新闻时效性强,新闻价值大 (2) (二)现场报道,可以使观众感到亲切可信 (3) (三)现场报道,可以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3) (四)现场报道,可以使观众产生参与感 (3) (五)现场报道,可以使观众产生与事件进展的同步感 (3) 三、概括总结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以及它对电视新闻记者的要求 (4) (一)概括总结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 (4) (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对电视新闻记者的要求 (4) 参考文献 (4) 英文摘要 (5)

浅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 内容提要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以其强烈的吸引力、感染力、震撼力,成为电视新闻报道首选样式,牢牢吸引着观众的目光。本文通过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研究,总结性地提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诸多独特优势,以求在实践中能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同时对从事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记者提出具体要求。 关键词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优势 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都竭力在竞争中突出自己的特性,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以自己之长,克他人之短。电视,作为一种先进的大众传播媒体,具有其它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能让电视的优势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使电视在媒体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内涵 电视作为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在现代社会具有重大的影响。现场报道作为电视新闻的重要体裁之一,是电视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它是指电视台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的报道样式,是由记者“采摄合一”向“采摄分离”发展,记者直接“出镜头”,在镜头前采访,这是最富有电视特点的一种报道形式。在西方,现场报道的意思是“在镜前报道”,或“站着报道”。广义的现场报道包括所有使用电子新闻采集设备,记者进入现场画面而作的报道,如现场直播、现场采访、现场口头报道等都是;狭义的现场报道专指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进入画面,根据自己的观察,当场口述自己所见所闻,直接将新闻事实报道给观众。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国际上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则兴起于80年代。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崛起与发展,打破了电视新闻初创时期的现场画面加画外音解说的电影记录片式的格局,开创了电视新闻自己独特的传播方式,加强了发挥电视传播现场感强、面对面传播的长处。 我国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性现场报道”,除后期必要剪辑外,其全过程基本上是在现场完成;另一种就是“不完全性现场报道”,即在现场完成采访后,将其中一部分由播音员解说,或由记者事后补充必要的背景或评述。从表现形式看,有的完全采用同期声,全部是现场中间的某一部分;有的综合使用了现场报道与录像报道的多种手法。 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所在 (一)现场报道,新闻时效性强,新闻价值大 新闻价值学说认为,新闻事件发生与新闻传播出去之间的时间距离越小,新闻价值就越大,时效性也越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改变了过去那种先拍摄活动画靣、后写文字解说、再由播音员配音播出的老一套电视新闻制作模式,采取了无剪辑摄像,省略了编辑合成工序,与新闻事件进展作同

电视新闻笔记

、课程内容 1、概论:定义、分类、特点、新闻的基本理论 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流程 2、采访及拍摄、编辑 3、写作 4、策划:编排、策划 5、节目:消息、专题、评论 6、美国新闻节目简介:历史、现状、叙述模式、主要类型等 ¨绪论 ¨一、课程的重要性 1、新闻部门在电视机构中的地位 国内:立台之本 国外:(美国)“第四势力” 2、常见新闻节目的种类: ¨¨参考书:1、《理解电视》大卫麦克奎恩华夏出版社 2、《新闻学核心》李希光南方日报出版社 ¨3、《十年从改变中国电视现状开始》孙玉胜 4、《镜头里的第四势力》王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5、《电视采访》赵淑萍北师大出版社 ¨6、《电视采访学》朱羽君人大出版社 栏目: 1、消息类:《新闻30分》、《第一时间》、《第七日》、《直播山西》、《晚间新闻》、《东方夜新闻》等 2、专题类:《新闻调查》、《有报天天读》、《深度105》、《对话》、《中国周刊》、《世界周刊》等 3、评论类:《焦点访谈》、《锵锵三人行》、《新闻1+1》、《有报天天读》等 第一章电视新闻概述 1、电视新闻的定义、分类(重点)及发展 2、新闻的基本理论(重点) 3、电视新闻的采制特点 第一节电视新闻的定义、分类及发展 一、定义: 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声音、 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 现的事实的报道。 陆定一:新闻,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比较:共同点:1、事实,新闻的本质 ¨2、报道:可以查证事实的客观叙述多报道、少判断 ¨3、新近 ¨区别:1、正在 ¨2、发现 ¨二、新闻节目的分类 ¨1、狭义:《新闻联播》等消息类新闻节目 ¨广义:电视上所有传递新闻信息节目的总称,也是课程研究的对象

当代美国新闻事业

美国电视节目形态涵义 所谓形态,指的是事物的形状或表现。简单地说,电视节目形态就是电视节目的存在样式和运动状态。电视节目形态概念的大行其道是电视产业化、电视节目商品化、电视传播理念受众中心转移等的结果。美国最基本的商业电视节目形态可以被大致划分为电视剧、新闻节目、谈话节目、娱乐节目、游戏节目、体育节目、儿童节目七大类。 美国电视节目形态的转变及动因:美国电视节目形态分为两大类:1.电视技术创新使节目形态激增成为可能2.内容控制权转移使节目生产步入标准化轨道一、非虚构节目(Non—fictional Programme):传统的新闻资讯节目和不加虚构排演的纪实节目;二、虚构节目(Fictional Programme):主要是供消遣放松的娱乐节目主要节目形态介绍 (一)美国电视新闻节目 1.美国电视新闻节目的起源 1940年,NBC试播了第一个新闻节目——《电视新闻记者》 1945年,NBC所在的新闻影片制作完成了一部新闻影片《电报—新闻影片》 1948年,NBC广播部门开播了一档自行制作的新闻节目——《NBC新闻室》 2.美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初创期 1949年,NBC独家制作播出了一档真正意义上的晚间新闻节目《骆驼新闻大篷车》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也开创了一个类似的节目,名为《道格拉斯·爱德华兹新闻》 3.美国电视新闻节目的成熟与繁荣 20世纪60年代的典型代表是《60分钟》(60 Minutes 4.商业环境下的美国电视新闻节目走向 三大有线电视新闻频道(CNN、FNC与MSNBC)的新闻脱口秀节目 5.美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形态 晚间新闻报道(Evening Newscast) 纪录片(Documentary) 新闻杂志(News Magazine) 访谈节目(Interview Shows) 美国有线新闻网(CNN)2002年1月16日(北京时间)与时事脱口秀大腕主持人拉里·金续签4年合同,以年薪1400万美元的高价买断了这位名嘴。此举等于宣告,CNN在美国电视人才大战中又告一捷。 专与政要唇枪舌剑提起拉里·金,在美国恐怕无人不晓。他是CNN每晚9点至10点黄金节目“拉里·金现场”的主持,这个节目的收视率是全美最高的,平均每晚的观众人数都超过100万。一般来说,拉里·金在节目中每次只采访一人。接受访问者往往是在美国政界、经济界、娱乐界颇有名气的人物,或是媒体关注的敏感人物。在制作节目时,拉里·金显得十分理直气壮,从不因为采访对象是总统、要员而显得卑躬屈膝,一张“铁嘴”什么都敢问。他很少事先准备问题,经常现场发挥,使节目很有可看性。1992年,美国总统老布什的副手奎尔来到“拉里·金现场”,讨论堕胎的问题。现场直播中,奎尔随口说到他很尊重自己女儿的选择,拉里·金抓住时机便问:“假如您的女儿和您说她要去堕胎,您会怎么回答呢?”奎尔不假思索地说:“不管她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我都会支持她!”身为副总统,又是共和党保守势力“反对堕胎”的代言人,奎尔此言在当时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老布什竞选军团的形象因此大打折扣,并最终败给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拉里·金一举成为美国时事谈话类节目的金牌主持人,以至于很多媒体后来都说———“美国人可以不相信总统,但不能不相信拉里·金。” 飞黄腾达全靠铁嘴拉里·金1934年出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今年68岁,至今还没有大学学位。高中时,他的学习成绩很差,能混张毕业证书全靠运气。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迈阿密一家小电台看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凭借着自己的伶牙俐齿当上该电台“晨谈”节目主持人,之后又干过足球评论员、报纸娱乐专栏作家。 1985年,规模尚小的CNN看上了拉里·金,聘请他担任时事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拉里·金以自己独特的采访风格一炮走红,成为CNN的名嘴。2002年以前,拉里·金每年的收入为750万美元,已经是CNN节目主持人中待遇最高的了。在今年1月16日续签的4年合同中,拉里·金身价翻番,每年总收入达到1400万美元,额外津贴还未计算在内。另外,拉里·金还享有使用一架私人飞机的权力。

国外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状况

3.3 世界各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现状 自从收音机和电机机发明以后,广播电视业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制作和播出节目的数量增长迅速,一些大的跨国集团公司通过“交并、联合、重组”、“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跨国界经营”、“传统媒体与网络的结盟”、“数字化、网络化”等方式,扩大服务领域,掌控资源,提供更多适合公众的广播电视节目,在满足公众精神需求的同时,创造经济效益。全球大的媒体集团,如美国时代华纳、新闻集团、维亚康姆以及日本、英国的媒体“跨国”巨头,越来越支配着广播电视业的节目制作市场。在这些“跨国”巨头的引导下,全球50家媒体公司占据了当今世界上95%的传媒产业市场。目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由美国和西方国界垄断,其中又有70%是由跨国大公司垄断;美国还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 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广播电视打破了国界界限,成为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服务的多频道化、跨国传播化趋势对节目内容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需求。与此相适应,在数字化、网络化、融合化趋势的带动下,一些国家在新资源、新市场、新服务的开上也显示出雄厚的实力。 近年来,世界传媒业变革进一步加快,技术进步使用户能以更便捷的方式享受更多更好的服务。新闻集团、维亚康姆、时代华纳、迪斯尼、贝塔斯曼等传媒集团占据着巨大的世界市场份额。 新闻集团:主营业务有电影娱乐、电视、有线网络节目、卫星直播电视、杂志、报纸、出版等,主要业务区域为美国、欧洲大陆、英国、澳大利亚、亚洲等地区。截至2005年,该集团总资产为550亿美元,年收入约240亿美元,其中40%来找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从业务来看,新闻集团旗下的电影、有线网络节目、报纸、出版、杂志等业务在2005年均有创收记录,这显著地提高了新闻集团的总体实力。 维亚康姆:旗下的产业涉及电影、电视、广播、出版等诸多领域,拥有众多传媒品牌。2005年维亚康姆的收入和运营利润分别达240亿美元和54亿美元。 时代华纳:旗下企业包括时代公司(办有《时代周刊》、《财富》、《人物》杂志等)、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华纳兄弟广播网、时代华纳有线电视公司、特纳广播公司(办有CNN)、家庭影院频道、美国在线等。其主营业务包括互联网、有线电视、影视娱乐和出版业。 迪斯尼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包括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影音娱乐、公园和迪斯尼乐园、消费品等。其多元化的业务覆盖美国、加拿大、欧洲、拉美以及亚太等地区。今年来,迪斯尼在全球的业务发展稳中有长,香港迪斯尼乐园的开放则为迪斯尼集团拓展亚太特别是中国市场搭建了平台。 贝塔斯曼:主营业务包括书籍出版、音乐、杂志、电视、报纸、广播和网络。目前,贝塔斯曼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图书出版商。欧洲最大、世界第二大杂志出版商,全球最大的音乐产品零售商。贝塔斯曼集团通过参股从一些电视频道获得收益,如德国的卢森堡广播电视台等。同时,该集团还独立运营广播电台,尽在欧洲就拥有20多家。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编导102班杨洪江-------------------- 一、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①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②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③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④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 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①在真实性②在深刻性③在丰富性 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①去伪存真,去粗取精②整体把握、科学认识③理性认识、深刻发掘 三、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 2善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 3长与沟通,具有广交善结的能力: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推心置腹,促膝长谈②善于从沟通中发现线索③善于与被访者撞出思想火花 4精于表达,具有语言驾驭的能力:简洁、准确、生动 四、新闻采访的涵义: 1采访是信息搜索活动 2搜集的对象是可能收到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事件 3目的是出于大众传播 4手段有观察和访谈等 五、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 1以大众传播为目的,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 2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采访从根本上说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在认知层面上和情感层面上的平等的相互沟通 六、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1信息符号互动包含三个方面:采访对象、大众传播、反馈 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①双方对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语言符号如:同志、老实等词汇的含义。非语言符号如:表情、苦笑所代表的含义②采访者应以前台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③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写出深刻感人的报道 3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七、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1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①社会守望者(监督政府)。它的主要职能是要发现那些典型的,对社会发展,对人民生活,对社会利益意义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提交给社会,以引起公众的关注,最终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各个机制加以协调②信息传播的角色③文化传承的角色★必备素养:①政治②法律道德③科学精神④专业素养 2采访对象:复杂性专业性目的性 八、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 1获得新闻线索是采访的起点:①新闻线索的含义:新近发生事实的简要信息②新闻线索的特点:简略、零碎、稍纵即逝,一定的偶然性 2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①记者招待会:早到,根据规模确定早到时间,两会提前2个小时,衣着注意②党政机关及其召开的会议③企事业单位④重大文体活动⑤社会网络⑥其他媒

现场报道策划方案

现场报道策划方案 【篇一:电视现场报道策划方案】 电视现场报道策划方案 一、背景环境 1、背景分析:目前,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当代大学生中更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许多毕业在即的大学生们,都 在思考着就业的问题。 2、业生们分析就业问题,给他们提供优质的信息资讯,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二、节目设定 1、节目名称:《社会焦点》 2、节目类别:为全校学生提供优质资讯的现场报道节目。 3、节目主旨:传递最新消息,为学生提供优质资讯。 4、节目目标: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 5、节目定位:为学生提供了解时事分析问题的平台。 6、节目形态:针对在校学生,为他们提供信息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栏目。 7、节目内容:直击学生关注的焦点,时事热点的报道,内容积极健康向上。 8、节目特色:本期接目是一场特别节目,针对学生们关注的就业问题所做的特别报道。 9、节目风格:针对性强轻松真实 10、主持人串联风格:有才气,稳重之中不失幽默 11、节目长度:20分钟左右 12、单集节目构成:片头,主持人和嘉宾(演播室内),外景主持,被采访者 13、播出时段:暂定 14、播出次数:暂定 三、节目宣传 1、网络媒体:通过校园电视,校园网络传播 2、平面媒体:校内各报刊,海报宣传,广播站宣传 四、摄制要求 1、人员安排: 主持人:孙巍

嘉宾:邢雪静 外景主持:祁昦涵王玉莹 被采访者:张君 后期制作:张君等 2、节目要求:在保证新闻报道真实性和现场感的同时,要有深度的分析,从而达到我们的节目目标。 3、整体目标:节目播出时段,可以赢得绝大多数电视观众。 4、制播周期:暂定 五、具体内容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欢迎收看本期的《社会焦点》,我是主持人 孙 巍,当前就业难已经成为我们国家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了,而 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来说,就业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了,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节目组制作了本期特 别节目,大家也看到了,坐在我身边的是我们本期节目的嘉 宾,资深分析师,邢雪静教授,邢教授您好。 邢雪静:主持人好,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好。 主持人:在节目的开始,我们跟给大家分享一段视频。 (插郭蒙《职来职往》的视频) 主持人:大家都看到了,刚刚在节目中出现的应聘者就是我们学校 即将毕业的郭蒙同学,那么由于他本人工作的关系,我们今天不能 将他请到我们的节目现场,但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已经通过电话的 方式联系到了他,下面让我们的导播将电话接到郭蒙。 主持人:郭蒙同学你好,我们都看到了你在《职来职往》的精彩表现, 也由衷的为你感到骄傲。你能和我们谈谈当初为什么会想到 通过这种方式去寻找就业的机会呢? 郭蒙:………… 主持人:我们也知道,现在你也已经开始正式投入实习工作了,那么,你认为在工作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呢? 郭蒙:………… 主持人:好,我们谢谢郭蒙,邢教授,看了刚才的视频,以及我们 与 郭蒙同学的对话,您觉得当代大学生毕业后为什么要选择在 电视上求职这一渠道呢。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的几点原则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0263525.html,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的几点原则 作者:王静娱 来源:《新闻世界》2014年第04期 【摘要】随着电视直播平台的常态化,越来越多的主播、记者需要改变以往的工作模 式,从心理和业务层面上全面适应“大直播”时代的要求。本文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为例,从尊重现场、处理意外、个人形象、直播语体、相互配合等几个方面,结合相关实例阐述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的原则性要求。 【关键词】现场直播《新闻直播间》出镜记者 现场直播,重在“现场”二字。随着电视的普及以及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电视直播已经越来越常态化。连线、访谈、实时信号……多种手段的应用也让电视新闻将时效性特点发挥到了极致。1940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爱德华·默罗,以一句“这里是伦敦”打开了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先河。1997年,以香港回归这一重大新闻事件为契机,以央视为代表的中国电视 开始了现场直播报道这种立体化直播的新尝试。“而在不断创新电视新闻报道手段和形式的今天,现场直播报道无疑是最具时效性和竞争力的电视新闻表现手段。它由于传播方式上的贴近感和亲和力而备受观众欢迎。”① 在2003年央视新闻频道开播后,现场直播报道被逐渐应用到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当中,2009年8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推出之后,现场直播报道逐渐成为常态化的新闻报道方式。现场直播报道,对出镜记者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文化修养、专业技能、政治敏感性、应变能力等等。因此,现场直播报道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原则性要求。 一、学会尊重现场 新闻现场是指新闻事件正在发生时的现场,它是新闻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新闻现场内蕴含着很多细节,是现场直播报道前应着重了解和挖掘的地方。因此,现场直播报道中要尊重现场,发现现场,捕捉现场的细节。一些负责现场报道的记者,很早就到了现场,却始终站在摄像机前,拿着写好的稿子,一边化妆一边背,并没有发现现场和探究细节的准备。 2010年4月19日央视的《新闻直播间》节目中,记者张泉灵在玉树地震灾区格萨尔广场与主播进行现场连线报道,她在短短两分钟的报道里先是用具体数据说话,介绍了事先了解到的帐篷区的情况信息,随后又通过一个被解放军救助的小婴儿“金珠拉毛”的故事来告诉大家救助站的工作细节,内容紧凑,信息量大,情节感人。如果没有前期在现场进行的细致的观察采访,报道当中的很多闪光点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呈现。 二、学会处理意外

电视新闻发展历程

电视新闻发展历程 一、电视新闻的定义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狭义的电视新闻,通常是指《新闻联播》等消息类新闻报道。 广义的电视新闻,则是指电视屏幕上所有传递新闻信息的各种新闻节目的总称。 具体地讲,电视新闻是通过电视摄像、记者采访、镜头设计、拍摄、剪辑、写解说词、配音这几个程序来完成。 二、电视新闻的分类: 电视新闻专业性很强,它的种类主要有: 会议式电视新闻、人物式电视新闻、电视口播新闻(包括只有文字的口播新闻、配有照片的口播新闻、配有资料的口播新闻)、电视新闻纪录片、电视实况转播、电视直播、电视评论等。 (一)按体裁分类 电视新闻节目:消息类新闻节目,专题类新闻节目,评论类新闻节目,谈话类新闻节目,现场直播报道 (二)按题材分类 电视新闻: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文体新闻 (三)按性质分类 电视新闻:突发新闻,预知新闻,独家新闻,共有新闻,硬新闻,软新闻 1.突发新闻,是指对于那些在发生之前无迹象可寻,突然发生的事件的报道。最具挑战性。 显著特点:①突如其来,出乎意料。②事件延续的时间相当短暂,转瞬即逝。③事件的破坏性或影响力较强。 2.预知新闻,指在新闻采访之前就已经知道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议程等,记者可以根据这些已知的信息进行策划和采编的新闻。 对于国内外一些重要的会议、聚会,包括各地方区域、企事业单位特定活动的报道,通常属于预知新闻。 3.独家新闻,指由记者自行采集新闻线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采访与编辑。除独家报道外,还要具有巨大的新闻价值或社会影响力。 海湾战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提供巴格达实况与萨达姆的独家专访。 伊拉克战争,吕丘露薇只身进入战争全面升级的巴格达。 非典’期间,柴静只身进入高危病房进行现场报道。 9.11事件之后,半岛电视台向全球提供基地组织头目的对外发言。 4.共有新闻,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中所共享的新闻内容。通常由世界性通讯社,如美联社、路透社等传送给与之签订新闻交换协议的各个新闻媒介。 5.硬新闻:源于西方新闻学的一个名词,指那些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新闻理论学家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词典》 硬新闻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尽可能地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受众阅读或视听这类新闻时,只能产生“延缓报酬”效应。 “硬新闻的软化传播”:要从大众的信息需求入手,提高新闻的可读性。 6.软新闻:源于西方新闻学的一个名词,指那些人情味较浓、写得轻松活泼、易于引起受众感官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能产生“即时报酬”效应的新闻。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精简版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 一、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 (一)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二)广播电视要反映和引导舆论 (三)广播电视是大众化媒体,具有公共性 二、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个性 (一)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传播声像符号信息 (二)兼具新闻性和视听艺术综合性 (三)以信息传播为主,兼具监视环境、文化传承和怡情悦性等多种功能三、广播与电视的共同特点 (一)具有直接感受性 (二)时效性强,可实现同步传播 (三)无远弗届,受众覆盖面广 (四)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点 (五)时间媒体,按照时间顺序线性接收 (六)接收方式的非竞争性,可群体接收 四、广播的传播特点 (一)可非专注性接收(二)灵活性强(三)绿色媒体 五、电视的传播特点 (一)声、像互动的传播方式(二)符号系统的兼容性强 六、广播电视观念(性质和功能) (一)新闻信息媒介(二)文化教育机构(三)市场竞争主体(四)抑或兼而有

七、广播电视体制 广播电视体制是指在一定的广播电视观念基础上建立的关于广播电视发展的基本法律规则和组织结构的方法。 十、广播电视体制之国家经营型 也称政府经营型广播电视体制,它是由国家经营的广播电视事业,其领导机构是国家政府部 门。广播电视属全民所有,由政府规定其工作任务,任命领导人。经费全部或部分由国家拨 款,或兼营广告以筹措经费。国家经营的电台、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是宣传党、 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喉舌,也是人民获得信息、知识、娱乐和表达意愿的工具,除执 政党、政府之外,任何人、任何团体均无权插手广播电视事业。电台、电视台以配合党和政 府的中心工作为任,强调电台、电视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以争取社会效益为惟一的或主要 的目标。十一、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特点 (一)新闻节目、教育节目占有主要地位, (二)强调新闻节目和教育节目的政治性、思想性, (三)娱乐性节目强调节目的品位,以健康为前提, (四)没有商业广告或商业广告比例较小。 十二、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缺点 (一)严肃庄重有余,生动活泼不够 (二)信息来源单一 (三)有些节目说教味浓 (四)节目的知识性、娱乐性不足 (五)节目更新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