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题型专项训练训练图片表格类选择题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题型专项训练训练图片表格类选择题

训练4 图片、表格类选择题

1.(2017·湖南长沙高三统考)下表为唐玄宗和唐宪宗时期宰相的出身统计表,从表格中可知当时( )

A.科举制度成效十分显著

B.贵族势力仍占主导地位

C.皇权对相权的优势增加

D.皇权实现有效控制地方

答案 B

解析科举考试让一部分庶族地主可以参与到政权之中,通过表格庶族人数并没有明显的进步,故A项错误;表格中无论在哪个时期,世族、宗室都代表贵族的利益,可见贵族在政治生活中仍占有主导地位,故B项正确;表格中只是显示了宰相的出身,无法判断相权与皇权的关系,故C项错误;表格没有体现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2.(2017·湖南十校联考)在中国,人们喜欢用家训的方式传承家风。读下表“唐宋家训内容的对比研究”,解读正确的是( )

A.唐宋时期的家训已经出现了理论化的趋势

B.宋朝家训的“女诫”减少说明封建伦理的衰落

C.印刷术的进步导致了唐宋家训的数量增多

D.宋朝家训“处己”数量最多是受到理学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表格对唐宋家训内容进行比较并对关键词进行统计,无法体现其理论化的现象,故A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宋代是封建伦理的重建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故B项错误;材料表述的是家训的内容,没有涉及印刷的数量,故C项错误;宋代理学强调自我修养来实现道德的高尚,承担民族国家的责任,故D项正确。

3.(2017·北京海淀高三期中)下图为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对比,造成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更多通商口岸的开放

B.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C.外国商品的大量倾销

D.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答案 D

解析更多通商口岸的开放与进口税率变化(减少)的原因无关,故A项错误;税率下降后,大量外来商品的涌入,会导致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所以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是影响而不是原因,故B项错误;外国商品的大量倾销也是后果,故C项错误;1843年税率的变化,考查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协定关税,是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的体现,故D项正确。

4.下表是中英直接贸易中运销英国丝茶数量估计(单位:磅/年)。

丝茶

1845~1849 1 820 000 52 000 000

1850~1854 2 860 000 67 000 000

1855~1859 4 410 000 74 000 000

这数量估计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出( )

A.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B.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经济对英国商品的抵制

D.中国已沦为英国的经济附庸

答案 B

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大量的丝和茶被运往英国,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故B项正确。

5.(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下面是1867~1879年中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表(货币单位:千海关两)。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

时间

茶叶生丝其他

担数货值比重担数货值比重货值比重1867~

1869年

1 427

636

32

526

56.04%

50

273

18 250

31.44

%

7 265 12.52%

1870~

1874年

1 635

512

35

153

52.69%

62

015

22 468

33.67

%

9 099 13.64%

1875~

1879年

1 875

508

34

393

48.22%

73

290

22 295

31.25

%

14 644 20.53%

A.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B.出口商品受世界市场影响

C.近代化努力的成效显著

D.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

答案 B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中国丝茶出口担数逐渐增加,货值出现反复,这是中国出口商品受世界市场影响的结果,故B项正确。

6.(2017·广东肇庆一模)下表反映了甲午战争前中国洋纱输入的情况,由此可以推断,洋纱的输入( )

A.使传统土布退出了中国市场

B.使中国成为外商原料产地

C.加速了家庭纺织业的“纺”“织”分离

D.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 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进口洋纱数量增多,并未说明传统土布退出中国市场,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进口洋纱,不是列强掠夺中国原料,故B项错误;随着洋纱的大量进口,我国的纺纱业日益萧条,造成我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的“纺”“织”分离,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

现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错误。

7.(2017·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下面是1926~1929年中国共产党员中工人党员占党员总数比重的变化情况。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B.城市工人暴动的惨败

C.土地革命的广泛开展

D.反“围剿”斗争失利

答案 C

解析从192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广泛地开展土地革命,大量农民党员的出现,成为1927~1929年工人党员占党员总数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

8.(2017·黑龙江大庆一模)标语是社会各种变革力量用来宣传自己的重要工具,以下是红军长征中的有代表性标语,其在当时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

A.具有史料价值和政治文化内涵

B.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

C.宣扬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

D.启迪民众,参与革命

答案 D

解析红军口号成为重要的政治宣传,有利于让百姓更多地了解红军和中共的革命事业和奋斗目标,吸引更多的民众参军和支持革命,故D项正确。

9.(2016·湖北天门高三调研)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总额发展变化的一幅曲线图,从1866年到1956年90年间共出现三个资本总额的投资高峰,其中第二个高峰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洋务运动的推动

C.南京国民政府的激励政策

D.相对和平的国内外环境

答案 C

解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6年)鼓励民族工业发展,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故C项正确。

10.(2017·河南中原名校高三质量考评)下图为中国留学生回国人数(单位:万人)统计图。据此可以推知,出现下面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留学回国人数大量持续增长

B.留学生文化归属感越来越强

C.中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D.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答案 D

解析由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这才是其选择归国的主要(根本)原因,故D项正确。

11.(2017·湖南百所重点中学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下面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中名为“新兴西方的世界(1763年)”的插图。该图反映的主题是( )

A.亚洲贸易优势丧失

B.大英帝国正在崛起

C.全球贸易规模扩大

D.世界市场正在形成

答案 D

解析从地图来看,荷兰、西班牙、英国、葡萄牙等国进行殖民扩张活动,在全球建立了广泛的殖民地,他们从非洲掠夺黑人劳动力,从美洲地区进口原材料,并掠夺金银等财富,再到亚洲换取香料、丝绸等物,这反映了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形成与发展,故D项正确。

12.(2017·河南安阳高三调研)下图为1932~1942年美国失业人数变化情况示意图(源自美国历史学家阿兰·布林克利等著的《美国历史上的调查》)。由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美国( )

A.社会危机得到解决

B.政府疏于救济工作

C.工人政治地位提高

D.新政取得较好效果

答案 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失业人数的变化,并不能全面说明社会危机的解决,故A项错误;罗斯福积极推行社会救济,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工人政治地位,故C项错误;失业人数的逐步减少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故D项正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