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文学综合练习(一)参考答案

儿童文学综合练习(一)参考答案

儿童文学综合练习(一)参考答案
儿童文学综合练习(一)参考答案

综合练习(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化程度

2.严格的严肃的健康的明朗的

3.叙事性

4.认知作用

5.故事情节典型人物的塑造

6.伊索寓言说服往往比压服更有效

7.艺术思维

8.评价和衡量儿童文学作品

二、选择题

1.B 2.B 3.A 4.B 5.A

6.C 7.A 8.C 9.C 10.C

三、问答题

1.简述儿童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

答题要点: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是:(1)韵文性,作品充满诗意,节奏感强。韵文体作品、散文体作品中的诗的特色。(2)直观性,即形象性,具体可感性。(3)幻想性,幻想是儿童文学创作思维的基本形式,构建情节的主要方式,形成童趣的重要途径。(4)叙事性,是儿童文学艺术样式的总体特征,叙事更有利于突出形象、出故事。(参见《儿童文学引论》第

2-6页,《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19-21页。)

2.童年期儿童文学常见的样式是什么?它们为何受到欢迎?

答题要点:童年期儿童文学的样式十分广泛,常见的主要有:儿童诗、英雄故事、小说、科幻作品、童话、寓言和散文等。它们受欢迎的原因是:儿童诗是幼儿文学中儿歌的自然延伸;英雄故事是这一时期儿童的英雄崇拜心理在文学需求上的反映;儿童小说是婴幼儿期生活故事的发展;科幻作品以其幻想性、探索性、知识性等特点,为儿童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幻想世界;童话也以幻想为特征,篇幅较长、结构较复杂的艺术童话更受欢迎;寓言可以既听故事又长智慧,受到青睐;散文则适应着儿童抒情言志求知的需要,短小的抒情散文、知识性散文更受欢迎。(参见《儿童文学引论》第61-63页,《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49页。)

3.儿童文学批评的作用有哪些?

答题要点:儿童文学批评是以儿童文学鉴赏为基础,在一定的文学理论指导下,对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及有关文学现象进行判断的实践活动,其意义(作用)在于:(1)对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具有指导意义;(2)对儿童读者的阅读具有指导意义;(3)对儿童文学理论具有建设意义。(参见《儿童文学引论》第186-188页。)

4.举例说明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

答题要点: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1)主题集中而明朗。有很强的针对性,寓有相当明显的教育目的。(2)情节曲折而单纯。紧张曲折的情节容易抓住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情节发展又要单纯而脉络清晰。(3)叙述明快而有童趣,描写和叙述是主要表现手段。(4)语言质朴而活泼。语体色彩明朗朴实,浅近、平白、口语化。(参见《儿童文学引论》第112-114页,举例请结合自己学过的作品。)

四、鉴赏分析题

答题要点:1.现实生活题材的儿童小说。

2.(略,参见《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104-106页。)

3.结合作品,围绕下面几点分析、阐述清楚:(1)儿童小说重在典型人物的塑造、讲究人物形象的艺术效果和主题的深度,而儿童故事着重于故事情节,讲究精彩事件的叙述和讲故事的技巧;(2)儿童小说的文学性要比儿童故事高。(参见《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81页。)

综合练习(二)

一、填空

1.儿童文学样式上的四大特征是、直观性、和叙事性,其中,是其总体特征。

2.寓言是一种的简短故事,一般可分为两部分:“身体”,即,“灵魂”,即。

3.中外儿童文学家写下了许多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其中有柯岩的儿童诗《》,班台莱耶夫的儿童小说《》,

的儿童故事《李子核》等。

4.童话常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拟人和。

5.儿童小说和儿童故事的主要区别在于:儿童小说重在,而儿童故事则着重于。

6.少年前期文学的基本要求是、、

和。

7.儿童报告文学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与儿童生活相联的、与儿童特征相联的和以教育为主的。

8.儿童文学鉴赏从读者审美的角度反映了、和读者三者的关系。

二、判断题

1.儿童文学是给儿童看的文学,所以,一些从成人的立场出发描写儿童生活并抒发感受的作品不能算是儿童文学作品。()

2.叙述是儿童故事的主要表现手段,这是它与儿童小说的主要区别之一。()

3.《猪八戒吃西瓜》和《小熊请客》都是包蕾的作品,显示了他既作为童话作家又作为童话诗人的突出才华。()

4.童话的表现手法很多,如《皇帝的新装》就是用拟人的手法来讽刺皇帝和群臣的愚蠢。()

5.儿童文学鉴赏是一种艺术思维活动,具有主动性、创造性。()

6.儿童文学作家可以分为两大群体:“自觉”的儿童文学作家群和“自发”的儿童文学作家群。()

7.《特别法庭》是周锐的佳作,表现了家长应该平等对待儿童和尊重儿童的主题。()

8.《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是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儿童故事。()

三、问答题

1.简述儿童文学的主要内容构成。

2.怎样理解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3.简述儿童小说和成人小说的主要区别。

4.儿童文学批评的标准是什么?

四、鉴赏分析题

阅读《王牌肥皂》,回答下列问题:

1.以这篇童话为例,说明童话的逻辑问题。

2.谈谈夸张手法在这篇童话中的运用及作用。

综合练习(二)参考答案

一、填空

1.韵文性幻想性叙事性

2.隐含着明显讽喻意义故事教育(教训)3.帽子的秘密(小弟和小猫)诺言列夫?托尔斯泰4.夸张假定

5.典型人物的塑造故事情节

6.真实性深刻性新奇性艺术性

7.报告性文学性评述性

8.作者作品

二、选择题

1.╳2.∨3.╳4.╳

5.∨6.∨7.╳8.∨

三、问答题

1.简述儿童文学的主要内容构成。

答题要点:儿童文学的主要内容构成有两个部分:一是以少年儿童为主人公,以描写少年儿童的生活为主,并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二是以成人为主人公,反映的生活主要是成人的,但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参见《儿童文学引论》第1页,《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19页。)

2.怎样理解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答题要点:儿童文学是以儿童的年龄特点为依据,为他们的成长需要而贡献的精神食粮。其作用和意义体现在四个方面:(1)教育作用,儿童文学运用自己的方式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传达给儿童;(2)愉悦性情,儿童文学尊重和顺应了儿童的兴趣爱好、情感、天性,为他们的心灵营造了一个逍遥的乐园;(3)开启智力,儿童文学中有不少体裁以启智为特征;(4)健全人格,儿童文学的最大特点是指向儿童的情感,让他们在美的情感愉悦中,明辨是非,学会做人。(参见《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33页。)

3.简述儿童小说和成人小说的主要区别。

答题要点:主要区别在于读者对象不同,一是儿童,一是成人,由此带来了如下区别:(1)主题,儿童小说鲜明而积极,以正面为主;成人小说则可含蓄而隐晦些,可用反面教材针砭现实。(2)情节,儿童小说重情节,讲究故事性;成人小说则淡化情节、弱化故事;(3)题材上,儿童小说要有分寸感,不能对少儿读者有负面影响;成人小说较自由。(4)创作手法上,儿童小说更重视“动”的因素,要避免过多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和议论等,成人小说则无此限制。(参见《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103-104页。)

4.儿童文学批评的标准是什么?

答题要点:儿童文学批评的标准就是用以衡量儿童文学作品的尺度。其标准是:(1)看作品是否真实反映了社会生活;(2)看作品是否有利于儿童美好道德情操的培养;(3)看作品是否具有儿童情趣;(4)看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否鲜明、生动;(5)看作品是否具有形式美;(6)看作品是否与读者的年龄阶段相吻合;(7)看作品是否有利于少年儿童知识面的拓宽和对少年儿童求知欲的激发。(参见《儿童文学引论》第188-194页。)

四、鉴赏分析题

答题要点提示:1.此题要以《王牌肥皂》为例,讲清童话幻想与现实结合的规律,包括四个方面:(1)童话的幻想必须来源于生活;(2)必须符合人们的思维逻辑与认识规律;(3)拟人体童话中的幻想必须做到人性与物性的和谐统一;(4)童话中的人物、情节、环境必须取得幻想的同一性。(参见《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88页。)

2.此题的理论部分可参见《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86、89页,在论述中要求结合作品,即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阐述。

综合练习(三)

一、填空

1.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四大特征是、、和叙事性。

2.童年期文学主要的样式有、、、

和、科幻作品等。

3.儿歌是儿童文学样式中、的一种。

4.从儿童诗的分类看,《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属,《帽子的秘密》属,《海马的故事》属,此外,还有诗、诗和诗等。

5.童话常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和。

6.寓言的“三要素”是指、和。

7.儿童文学批评是以为主要评论对象的实践活动。

8.儿童文学评论写作的一般要求是,。

二、选择题

1.童年期文学常用的艺术手法有()。

A.拟人写实夸张

B.象征拟人幽默

C.夸张反复写实

D.夸张写实幽默

2.少年前期儿童最喜欢的体裁是()。

A.诗歌

B.小说

C.童话

D.散文

3.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在其()。

A.主题集中而鲜明

B.叙述明快而有童趣

C.情节曲折而单纯

D.语言质朴而活泼

4.《雨来没有死的作者》是()。

A.管桦

B.王统照

C.任大星

D.马丁

5.《金色的海螺》、《神笔马良》、《寒号鸟》分别是()。A.民间童话创作童话文学童话

B.童话诗童话故事童话剧

C.拟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超人体童话

D.传统童话民间童话知识童话

6.将生活故事作为儿童故事的一个门类,其划分的依据是()。A.作者

B.表现形式

C.内容

D.读者对象

三、问答题

1.简述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与儿童文学的三大层次。

2.试述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

3.简述童话的分类和主要表现手法。

4.简述儿童鉴赏文学的特殊性。

四、鉴赏分析题

阅读寓言《北风和太阳》,回答下列问题:

1.以《北风和太阳》为例,说说寓言常见的两个组成部分。2.分析这则寓言的主旨。

3.以《北风和太阳》为例,说明寓言和童话的主要区别。

综合练习(三)参考答案

一、填空

1.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

2.儿童诗童话寓言英雄故事小说

3.篇幅最短内容最浅显

4.童话诗故事诗科学诗讽刺诗寓言诗抒情诗

5.夸张拟人假定

6.故事寓意寓示

7.儿童文学作家作品

8.顾及全篇,知人论世实事求是,贵有“灼见”

二、选择题

1.D 2.B 3.C

4.A 5.B 6.C

三、问答题

1.简述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与儿童文学的三大层次。

答题要点: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年龄阶段一般划分为五个:(1)婴儿期,1-3岁;(2)幼儿期,3-6岁;(3)童年期,6-12岁;(4)少年期,13-15岁;(5)少年后期,15-18岁。据此,将儿童文学划分为三大层次,即婴幼儿文学、童年期文学、少年期文学。(参见《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30-32页。)2.试述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

答题要点:异:(1)儿歌篇幅短小,结构简单,语言口语化;儿童诗则篇幅较长,结构有变化,语言比较诗意化。(2)儿歌主要有大人吟颂,表达大人的情感,婴幼儿靠听觉来感知;儿童诗则更适合孩子自己朗诵,表达儿童自己的情感。(3)从内容上说,儿歌十分简单,主题单一;儿童诗内容要更丰富。同:讲究押韵,注重语言上的音乐感和情绪上的节奏感。(参见《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75-76页。)

3.简述童话的分类和主要表现手法。

答题要点:(1)童话的分类:按作者分,童话可分为民间童话和创作童话;按体裁分,童话可分为童话故事、童话诗和童话剧;按人物形象分,童话可分为超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和拟人体童话;按内容分,童话可分为文学童话(传统童话)和知识童话(科学童话)。(2)童话的主要表现手法:夸张、拟人、假定。(参见《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85-87页。)

4.简述儿童鉴赏文学的特殊性。

答题要点:儿童的文学鉴赏能力要比成人低,他们对文学的鉴赏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偏重直观感受,以感受性阅读方式进入作品;(2)易于感情投入,常与作品中的人物共苦乐同悲喜;(3)善于模糊解读,大体把握

作品内容,获得朦胧的整体审美感受;(4)拙于鉴别评判,一般单凭自己的阅读感受而不是理智、冷静地评价作品。(参见《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127页。)

四、鉴赏分析题

答题要点提示:1.寓言常见的两个组成部分是“身体”和“灵魂”。(参见《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96-98页。)需结合寓言做具体分析。

2.结合作品自己总结分析。

3.寓言和童话的主要区别有五个方面:(1)童话一般都有人物形象、情节变化、场景转换的描述,而寓言则没有太多的要求,点到即可。(2)在用拟人、夸张手法的时候,童话要求“人性”与“物性”的统一,而寓言则要求有利于寓意的表达,可只顾一点不及其余。(3)结构方式不同。寓言由“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组成;童话则基本上通过形象、情节来表情达意。(4)读者对象不同。童话是专门为孩子创作的,而寓言的创作主要并非为孩子。(5)篇幅长短不同。寓言篇幅短小,童话则要长得多。(参见《儿童文学引论》第134页。)以上五点还必须结合作品进行论述。

综合练习(四)

一、填空

1.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是、和。

2.童年期儿童与婴儿期相比,其接受作品的方式,从以为主转向以为主,因而童年期文学被理解为供儿童的文学。

3.儿童诗是儿童文学中最强的种类之一。

4.儿童故事是一种文体,以作者分,有和;以表现形式分,有和。

5.儿童小说的主要特征是、、

和。

6.儿童散文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

7.儿童戏剧的类型主要有、、、和儿童戏曲、等。

8.《快乐王子》是国著名童话家的作品。

二、判断题

1.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幻想性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主要区别。()2.儿童文学批评是指以儿童文学为基础,在一定的文学理论指导下,对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及有关文学现象进行判断的实践活动。()

3.儿童诗是为少年儿童创作,切合他们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和欣赏的一种诗歌形式。()

4.童话分类的角度很多,从作者看,由劳动人民创作的称为民间童话,由作家整理、加工、创作的称为创作童话。()

5.儿童处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因此,儿童文学对语言的要求首先要做到规范、优美。()

6.马丁的儿童小说《六年级大逃亡》通过李小乔这个形象提出了一个严肃的社会现实问题。()

7.童话大师安徒生一生写了160多篇童话故事,《七色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8.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在于它的情节曲折而单纯。()

三、问答题

1.什么是儿童文学?如何理解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

2.根据不同的标准,说说儿童小说的分类情况。

3.简述儿童文学评论写作角度的选择原则和常见的论题角度。

4.说说儿童文学鉴赏的意义。

四、鉴赏分析题

阅读魏海滨的儿童小说《诺言》,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这篇作品主题的现实性和积极意义。

2.对照《儿童文学作品选读》中班台莱耶夫的同名小说,分析两者的各自特色。

3.以这篇小说为例,谈谈儿童小说与成人小说的区别。

综合练习(四)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爱的母题顽童母题自然母题

2.听读阅读

3.文学性

4.叙事无名氏的民间故事作家的创作故事文字故事图画故事5.主题积极而有针对性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情节曲折语言准确精炼6.形散而神不散

7.儿童童话儿童歌剧儿童舞剧木偶剧

8.英王尔德

二、选择题

1.╳2.∨3.∨4.╳

5.╳6.╳7.╳8.∨

三、问答题

1.什么是儿童文学?如何理解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

答题要点:儿童文学是指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它们都极富儿童情趣。儿童文学包括婴幼儿文学、童年期文学、少年期文学三大层次。(参见《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23-24页。)

2.根据不同的标准,说说儿童小说的分类情况。

答题要点:根据不同的标准,儿童小说有不同的分类:从叙述方式角度分,儿童小说可分为第一人称小说、第二人称小说;从篇幅长短的角度分,儿童小说可分为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从题材角度分,儿童小说可分为历史题材小说、现实生活题材小说、科学知识(科学幻想)题材小说、惊险侦破题材小说、动物题材小说。(参见《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100页。)

3.简述儿童文学评论写作角度的选择原则和常见的论题角度。

答题要点:儿童文学评论写作角度选择的原则:一是现实的需要;二是被评论的作品确有价值;三是评论者有所发现。常见的论题角度:一是全面剖析;二是抓住特点;三是针对问题;四是横向或纵向比较。(参见《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139-141页。)

4.说说儿童文学鉴赏的意义。

答题要点:儿童文学鉴赏的意义:(1)有利于增强作家创作的自觉性,提高创作水平。(2)有利于小读者发展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水平。(3)是充分发挥儿童文学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的有力保证。(4)是文学鉴赏活动的开端,是促使一些作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最初契机。(5)是开展正常儿童文学批评的基础。(参见《儿童文学引论》第179-181页。)

四、鉴赏分析题

1.魏海滨的《诺言》见《儿童文学引论》第143-147页。请认真阅读作品进行分析。

2.班台莱耶夫的《诺言》见《儿童文学作品选读》第455-461页。请认真阅读作品,进行对照分析。

3.结合魏海滨的《诺言》,讲清儿童小说和成人小说的区别在于读者对象的不同,由此带来了两者在艺术特征上的区别:主题、情节、题材和创作手法的运用等四方面均要从理论和作品两方面进行分析。(参见《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104页。)

几点说明:

1.以上综合练习题供学员在学完全部课程后作综合测验之用,题型与考试一致,但题量有所不同,也不涵盖考试全部内容。期末复习要紧扣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全面复习。

2.答案仅供参考,要以教材为准,具体分析要结合作品,阐述自己的见解。

文学理论教程A__B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a试题及答案 一、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 1.文学文本:.文学文本又称本文,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它是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和形象系统,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 2.陌生化:陌生化是指俄国形式主义对于语言的阻拒性、反常性的强调,它意在打破人们在经验中形成的惯常化、自动化反应,使人重新关注周围的世界,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它是文学性艺术性的真正源泉。3.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在阅读之先或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在心理上形成的一个既成的心理结构图式。 4.原型:原型即原始意象,它是容格对艺术客体的解释,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原型是一切心理反应具有普遍一致性的先验形式,这种形式是人类远古生活的遗迹,是重复了亿万次的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它是悠远的历史起点。5.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 1.依据冲突性质,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2.依据表现形式,诗歌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3.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声音、画面、情感经验。 4.构成文学叙事的三方面涵义是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 5.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 6.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剧六因是指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思想。 7.文学话语活动的五要素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 8.审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包括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 9.常见的风格形态分类包括简约与繁丰、刚健与柔婉、平淡与绚烂、谨严与疏放、。 10.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三块基石是对象化理论、意识形态论、艺术生产论。 11.中国古代文论的心理学观点主要有虚静说、神思说、妙悟说、性灵说。 12.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包括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 13.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14.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标准是美学观点、历史观点。 15.文学接受对象的文化属性包括认识属性、审美属性、文化价值 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论文、点评、随笔、序跋。 17.文学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包括时代精神、民族传统、地域风情 18.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首尾接续式__ 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联式 19.三国时期王弼关于本文层次的说法是言、象、意。 20.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包括_生活积累、艺术构思、物化传达。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 1.历史上关于雅与俗的两种表述方式是:1.②④ ①寓庄于谐②阳春白雪③曲高和寡④下里巴人⑤文以载道 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 2.①②③⑤ 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 3.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 3.①②④ ①期待视野②对话欲望③思想正确④情感丰富⑤见仁见智 4.依据手段和材料,艺术可分为: 4.①②③⑤ ①表演艺术②造型艺术③综合艺术④影视艺术⑤语言艺术 5.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5.①②③

儿童文学完整版答案

儿童文学作业及答案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儿童文学: 指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 2.儿童情趣:指与儿童心理特点相适应的儿童语言、行为的情调趣味。 3.儿童文学题材: 指儿童文学作品中具体描绘的社会生活事件或现象,是作品内容的最主要因素。 4.生活流手法: 按生活本身的发展顺序与空间转换来组织故事和开展情节的一种艺术手法。 5.意识流手法: 以“内心独自”、“自由联想”、“象征暗示”等方式来表现作品中人物意识流动的一种艺术手法。 二、问答题 1. A. B. C. D. E. 2. , 3. 。 4.创作儿童文学作品在艺术手法运用上的 1 2 3 4.顺序多用,倒叙、插叙少用。 5.什么是母题?儿童文学的三大基本母题是什么? 母题是指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因素,或事件,或场面,或手法,或意象,也可以指反复出现的主题或题材。儿童文学有三大基本母题: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 6.儿童文学对语言有哪些特殊要求? 一是婴幼儿文学的语言应该适合成人给婴幼儿讲读;二是这种口语化语言还要适合婴幼儿的语言特点,如短句子,以词代句、好用叠音词、反复等。因而就语体来说,婴幼儿文学应是口头文学,应具有口头文学的一些特点。

7.简述成人儿童文学作家的取材方向。 答:成人儿童文学作家取材的方向大致是: (1)取材于同间文学,格林童话就大多数取材于民间文学,我国最有名《神笔马良》就是从民间故事改编的。 (2)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鲁迅的《朝花夕拾》中的文章就是鲁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3)取材于对儿童的观察、了解和认识。例如《小蝌蚪找妈妈》就是两位幼儿园教师在观察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创作出来的。 (4)出于一种使命感,有意识地搜集和整理有关材料并演绎之,以儿童文学的艺术形式为载体,对儿童进行教育。例如高士其他瘫痪以后,认为自己不能搞研究了,但有义务对小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因而创作大量的文章 . 三、分析题: 1.从柯岩的儿童诗《坐火车》,看儿童文学的最大特征是富有儿童情趣。(《坐火车》见《儿童文学作品 答:仅此两节,即使没有一点儿童文学理论知识的人,也会凭感觉认为这是一首儿童诗,原因就在于诗中富有浓厚的儿童情趣,表现出一种与成人文学所完全不同的文学特征。 车、 (“牵小熊 2. 是,常人体童话:在童话中没有神仙鬼怪、超自然的人,也没有拟人化的动物、植物等,这类童话中的人物只是一些普通人,但是,这些人物的性格、行动和遭遇都是极端夸张的,有着悖于 1.儿童的年龄特点:指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与一定年岁相对应的相对稳定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化程度的综合表现。 2.童年期的儿童文学:童年期的儿童文学是一切适合童年期儿童发展的文学。 3.生理因素:生理因素是儿童发展的物质因素,它为人的活动提供最基本的条件。生理因素包括遗传、大脑的结构和机能、人体运动器官、内脏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状态等。 4.心理因素: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 5.社会化程度:指人由“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一个人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学习技能和行为规范、以取得社会适应性的过程。社会化过程最核心的是人际交往。 6.文学接受:指读者注意文学作品、初步阅读或听讲作品、以至产生兴趣的过程。 二、问答题: 1.决定儿童年龄特征的因素是什么?

儿童文学试题库

儿童文学 一、填空题 1、从读者对象上看,儿童文学包括了适应不同年龄儿童读者欣赏心理特点的幼儿文学、(儿童文学)(狭义)、少年文学等组成部分。 2、儿童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的存在,是因为它有着自己特殊的服务对象和读者群体,这就是儿童。另一方面,从实际情形看,儿童文学不仅被儿童所接受,常常也被(成人)所接受。 3、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表现在年龄、(性别)、智能、心理个性、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年龄)因素所导致的儿童读者的多样性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4、任何叙事性的作品,首先都存在着一个基本故事,我们将其称之为“(故事 元)”它是故事发生的中心,是故事的母体,而其他内容和形式都是为这个中心服务的。 5、一般来讲,叙事性儿童文学作品故事的构成方式主要有“(纵式结构)” 和“(横式结构)”两种。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构成方式,如三迭式、连环式和对立式结构。 6为帮助儿童读者阅读和理解以文字为主的儿童文学作品,在作品的不同章节 中常常会插入一些图画,我们将这种分插于作品中的图画称为插图。插图有着 (直观性)、依附性、(延伸性)、艺术性等特征。 7、(童话)是儿童文学最重要的体裁之一,一般指符合儿童想象方式的、富有幻想性的奇妙故事。 8、(鲁兵)的儿童诗语言幽默、诙谐,叙事状物简洁明白、生动传神,寥寥数语就使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在儿童读者中广受欢迎。其代表作有诗集《不知道和小问号》、《唱的是山歌》等。 9、1865年发表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轰动文坛;1871年又出版了《爱丽

丝镜中奇遇记》,这两部童话很快风靡世界。其作者就是英国19世纪中期重要的童话作家(卡洛尔)。 10、《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几乎妇孺皆知的寓言名篇,都出自古希腊著 名寓言家伊索创作的《伊索寓言》。 11、故事是叙述性文学体裁的一种,故事的(完整性)、情节的生动性和内容的(趣味性)构成了儿童故事的基本特征。 12、《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游记作家亚米契斯的代表作。这部著作被评论界认为是意大利继《木偶奇遇记》之后又一部流传各国的传世佳作,给意大利和作者本人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 13、儿童散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果从内容和表达方式的角度划分,可以将其分为(叙事)型、状物写景型、(抒情)型、议论型四种类型。 14、《新月集》是印度杰出的诗人、作家(泰戈尔)为儿童写作的散文集。这部作品取材于儿童生活,歌颂母爱,赞美童心是其在内容方面的主要特点。 15、从1981年起开始儿童报告文学的创作,先后出版了儿童报告文学集《少年 巨人》、《16岁的思索》等。他的儿童报告文学有着强烈的使命意识和对未来一代成长的拳拳关怀。他就是我国当代著名儿童报告文学作家(孙云晓)。 16、(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作家,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的鼻祖”,现代科幻小说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等,他的小说语言生动流畅,故事引人入胜,一百多年来风靡世界。 17、1978年出版我国“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本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 的作者,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儿童科幻小说家(叶永烈)。书中的小灵通漫游 未来世界,报道未来科学技术,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成了当时的畅销书。 18、(昂格雷尔)是法国20世纪图画文学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三个强盗》、 《月亮先生》等。由于他创作上的成就,1998年,他获得了国际安徒生奖。 19、(儿童影视文学)是指为拍摄儿童影视片所创作的文学剧本,它是儿童

往届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文学理论》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 一、概念题(共 30 分每题 5 分) 1、文学决不是单个人的精神过程,而是一种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们中间的复杂的社会活动。(1分)它包含着美国批评家艾布拉姆斯所谓四要素——作品、世界、作者和读者,因而应当有一种通盘的和全面的思索,不能仅仅看到一个而忽略其它。(3分)不妨说,文学是一种以作品为中心的包含世界、作者和读者等多重环节的社会活动。(1分) 2、在读者阅读时,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言而发挥作用。我们把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首先接触媒介的状况,称作媒介优先。(5分) 3、陌生化是指俄国形式主义对于语言的阻拒性、反常性的强调,(2分)它意在打破人们在经验中形成的惯常化、自动化反应,使人重新关注周围的世界,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2分)它是文学性艺术性的真正源泉。(1分) 4、二分法是指中国古代和希腊分别出现的一种以有无韵律为标准的文类划分方法。(5分) 5、意象,在人文学科中通常有四类:(1分)一是心理意象,即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呈现于脑际的感性形象;二是内心意象,即人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构想的意向性设计图像;三是泛化意象,是文艺作品中一切艺术形象的泛称,可简称“形象”;四是观念意象,即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4分) 6、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基础上,在创作动机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完整的意象系列的思维过程。(4分)它是文学创造过程最实际、最紧张、也最重要的阶段。(1分) 二、简答题(共 40 分每题10分) 1.文学概念的三种含义:广义文学、狭义文学、折中义文学。(1分)广义的文学是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学作为文化的基本含义是:(1)理解文学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开阔的文化视野;(2)文学发展是人类文化积淀的历史结果;(3)文学现象归根到底是某一文化形态的体现。(3分)狭义的文学是作为审美的对象;文学作为审美的基本含义是:(1)文辞华美,“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2)对激情的体验和调动;(3)文学作为一种诗意的表达。(3分)折中义的文学是作为惯例的规范;惯例的三方面要求是:首先,呈现形象的世界;其次,传达完整的意义;再次,蕴含特殊的意味。(3分) 2.意境是指抒情形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5分)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意境的产生同庄禅精神的影响以及色空观念的催化有很大关系。(5分)3.共鸣是指人们在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所产生的同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相通、类似或交流融汇的思想感情活动,(4分)其要点有二:一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感应与交流,二是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时的共识;(2分)产生共鸣的原因有:读者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优秀作品表现了人类的共同美,读者人生体验与作品情境的一致,基本人性的相通以及主体心理的同构。(4分)

儿童文学完整版答案讲解学习

儿童文学完整版答案

儿童文学作业及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儿童文学: 指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 2.儿童情趣:指与儿童心理特点相适应的儿童语言、行为的情调趣味。 3.儿童文学题材: 指儿童文学作品中具体描绘的社会生活事件或现象,是作品内容的最主要因素。 4.生活流手法: 按生活本身的发展顺序与空间转换来组织故事和开展情节的一种艺术手法。 5.意识流手法: 以“内心独自”、“自由联想”、“象征暗示”等方式来表现作品中人物意识流动的一种艺术手法。 二、问答题 1.儿童文学的最大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 A.富有儿童情趣(体现在所有的儿童文学作品中) B.韵文性(体现在婴幼儿文学中) C.直观性(婴幼儿文学和童年期文学) D.幻想性(童话和科幻小说中) E.叙事性(所有的儿童文学作品) 2.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主要区别有哪些?举例说明。 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和叙事性是儿童文学样式上的四大特征,加上儿童文学的最大特点“儿童情趣”,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儿童文学的五个基本特征;也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最大区别。儿童文学同成人文学的主要区别在于,艺术视角、文学趣味以及作品深层的思维方式和创作心理。但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并没有截然的界限,它们之间可以说是犬牙交错、相互渗透。 3.儿童文学可以描写爱情题材吗?举例说明。

儿童文学可以描写爱情题材,因为儿童文学的题材是极其广泛的,一般成人文学所表现的题材,儿童文学都可以表现。所以,在儿童文学题材上,不应人为地限制题材。写什么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如何写。同样是爱情题材,儿童文学作家就必须采取适合儿童接受并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反映角度与艺术方法来表现。中外儿童文学史上,就有不少描写爱情题材的名篇佳作。以王子与公主的爱情为题材的古典童话比比皆是,最典型的如格林童话《灰姑娘》。 4.创作儿童文学作品在艺术手法运用上的“四多四少”是指哪些内容? 1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多用,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少用。 2生活流手法多用,意识流手法少用。 3.描写、对话多用,议论、叙述少用。 4.顺序多用,倒叙、插叙少用。 5.什么是母题?儿童文学的三大基本母题是什么? 母题是指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因素,或事件,或场面,或手法,或意象,也可以指反复出现的主题或题材。儿童文学有三大基本母题: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 6.儿童文学对语言有哪些特殊要求? 一是婴幼儿文学的语言应该适合成人给婴幼儿讲读;二是这种口语化语言还要适合婴幼儿的语言特点,如短句子,以词代句、好用叠音词、反复等。因而就语体来说,婴幼儿文学应是口头文学,应具有口头文学的一些特点。 7.简述成人儿童文学作家的取材方向。 答:成人儿童文学作家取材的方向大致是: (1)取材于同间文学,格林童话就大多数取材于民间文学,我国最有名《神笔马良》就是从民间故事改编的。 (2)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鲁迅的《朝花夕拾》中的文章就是鲁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3)取材于对儿童的观察、了解和认识。例如《小蝌蚪找妈妈》就是两位幼儿园教师在观察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创作出来的。 (4)出于一种使命感,有意识地搜集和整理有关材料并演绎之,以儿童文学的艺术形式为载体,对儿童进行教育。例如高士其他瘫痪以后,认为自己不能搞研究了,但有义务对小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因而创作大量的文章 . 三、分析题: 1.从柯岩的儿童诗《坐火车》,看儿童文学的最大特征是富有儿童情趣。(《坐火车》见 《儿童文学作品选读》P1)

电大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

少年儿童文学参考答案(1) 一、填空题 1、少年文学就是少年的文学,它是由文学和少年两大要素构成。 2.少年的年龄特征是指与少年年龄阶段相适应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社会特征。 3.儿童文学通常是相对于成人文学而言的。它以 18 岁以前的全体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通常可以依次划分为婴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和少年文学三个层次。4.少年文学的美学特征是指少年文学的基本艺术品质。 5.少年文学的梦幻色彩,可分为豪情奔放的梦幻美和温婉柔情的梦幻美两大类。 6.少年文学完善人格的作用,大致是通过情感上的宣泄和补偿两种方式来实现的。7.少年文学的忧郁情调,大致可分为平和冲淡的忧郁美_和深沉浓郁的悲剧美_两大类。 8 .少年文学的幽默意味主要依凭于少年人_矛盾性_的心理特征 _和生理特征_。 9.儿童性_与_成人性、校园化_与_社会化,体现了少年文学基本性质的两大方面。 10.在给青少年读者以启迪的成长母题中,成长主题的核心内容是_磨难化 _。 11.少年文学具有儿童性_与_成人性_两极融合的双重品格,具有独特而_复杂的性质。 二.名词解释 年龄阶段-----是指从繁殖开始经幼年、青年、成年、老年直至个体生命结束为止的全部生活史。 儿童文学----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特别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对象,儿童文学又分为婴儿文学、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体裁有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曲艺、儿童戏剧、儿童影视和儿童科学文艺等。 母题-----是文化传统中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因子,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叙事单位和意义单位,它是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精神现象和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能够在文化传统中完整并存并在后世不断延续和复制.。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意识流手法 ------意识流手法是西方当代文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它是以表现意识的流动为主要内容,以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现实与虚幻相互交织为主要方法而得名的。 三.简答题 1.中学生的文学创作活动有哪些特点? 答:从创业动机看,有一定的冲动性的盲目性;从创作水平看,基本上属于习作和试笔的层次;从题材性质看,少年儿童的创作多以表现自我为主;从创作活动的开展方式看,属于校园文化活动的性质。 2.少年文学主要有哪些题材类型? 答:少年文学作品以调皮的儿童为主角,提倡游戏玩耍、释放儿童天性,如《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等长篇小说,《坏男孩儿的故事》、《儿时手稿》等短篇故事。根据理论家王泉根的划分,这类作品属于儿童文学大类中的少年文学门类。从儿童文学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将这类作品反映的主题称之为“顽童主题”。 3、少年文学对艺术表现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形象塑造、情节结构、表现手法 4.儿童文学的三大基本母题是什么? 答:爱、顽童、自然。 5.将少年文学从广义的儿童文学中独立出来进行研究有何意义? 答:将少儿文学从广义的儿童文学中独立出来讨论,并从狭义上与幼儿文学相区别,既可以充分强调少儿文学自身的独立品格和艺术精神,也利于丰富、提升包括儿童文学在内的整个文学艺术的内涵;同时,

《儿童文学》试卷及答案

2015年学前教育大专班试卷 儿童文学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语句停顿处标注正确的一句是()A.这时候,光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海上日出》) B.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C.后来,老鼠//见猫就逃,猫见老鼠//就抓。(《猫和老鼠》) D.猫一下全明白了,瞪圆双眼//大声说:“是你给吃见底了?”(《猫和老鼠》)2.根据句意,“咳——老弟,我常吃西瓜,西瓜嘛,就这味……”(《猴吃西瓜》)这句话应该读重音的字是()A.常、就B.吃、就C.常、味D.吃、这 3.下列作品中不是由童话大师安徒生创作的是()A.《丑小鸭》B.《白雪公主》C.《打火匣》D.《海的女儿》 4.《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作者是()A.郑春华B.任大星C.刘心武D.张之路 3.科幻作品《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创作者是()A.玛丽·雪莱B.凡尔纳C.阿西莫夫D.罗伯特·海因莱因 6.新时期文坛上被称为“抒情型”童话代表作家的是()A.高士其B.郑渊洁C.冰波D.孙幼军 7.在作品中描述主人公为寻求理想而探询七个星球的童话是()A.《爱丽丝漫游奇境记》B.《洋葱头历险记》C.《木偶奇遇记》D.《小王子》8.因创造了“长袜子皮皮”的形象而一举成名的作家是()A.乔治·桑B.拉格勒芙C.林格伦D.夏尔·贝洛 9.普希金创作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一首()A.抒情诗B.童话诗C.科学诗D.散文诗 10.《稻草人》开创了中国现代童话创作之路,作者是()A.叶圣陶B.严文井C.张天翼D.周作人 二、简答题(20分) 11.简述儿童散文的特征。 12.谈谈儿童欣赏文学的特殊性。 23.简要说明图画文学的艺术特征。 14.简述儿童诗的艺术特点。 三、论述题(40分) 15.论述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 16.谈谈新时期儿童文学的主要成就。 四、分析题(20分)

文学理论自测题5套(含答案)

第一套: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文学 2.文学形象 3.意境 4.文学风格 5.寓教于乐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我们把文学的性质界定为:文学是的语符化显现。 2、文艺学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文学史、文学理论和。 3、由于文学典型具有普遍意义和鲜明的个性,使人们既熟悉又陌生,因而别林斯基把典型人物称之为“”。 4、艺术中的“化丑为美”要通过表现丑的事物来达到的美。 5、狭义的文学形象是专指作品中的。 6、文学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的功能是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和。 7、文学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两种形式。 8、人们一般把艺术分为、表演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四个大类。 9、语言艺术有三大主要特征,一是,二是反映生活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三是表达思想的明确性和深刻性。 10、表演艺术是指和舞蹈。 11 、文学的文本层次结构分为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 12、文学形式有四个要素,即语言、结构、体裁和。 13、小说特征的“三要素”是指人物、和环境。 14、叙述性作品的语言分为和叙述人语言。 15、情节是人物性格的。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 ”,错误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 1、西方古代叙事文学最发达,而中国古代则是抒情文学占主导地位。() 2、在文学理论中,再现论重客观,表现论重主观,而形式论则重技巧。() 3、从文学发展史看,文学功能的演变经历了一个从精神审美功能向物质实用功能的转变过程。() 4、懂得审美的人,就一定会审丑。() 5、审美娱乐功能是实现文学其它功能的唯一途径。()

6、文学题材的大小同作品价值的高低不一定成正比。() 7、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 8、文学是纯审美的,因而不应该承担教育的额外负担。() 9、抒情性作品重点是写人物,叙事性作主要是创造意境。() 10、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正面人物或英雄人物。()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文学的审美功能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2、“美丽地描绘一幅面孔”和“描绘一幅美丽的面孔”是不同的,联系实际谈谈它们为什么不同? 3、试结合具体作品分析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 五、分析论述题(下列一首唐诗,一首元代小令,请选作一首,30分)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夏昭炎教授在《意境》一书也说:“意境就是含深蕴于‘言’内,留余味于象外,能唤起接受主体对于宇宙人生的无尽情思与体验,以至形而上的领悟的召唤结构。” 请你从下面两篇作品里(一首唐诗,一首元代小令)任选一首,分析其意境,并以此谈谈对上述两段话的理解。 作品一: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品二: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上课讲义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10分 1.儿童文学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和作用主要有--------------作用、--------------作用、----------作 用、------------作用。 2.童话形象主要是指-------------,其中主要有-------------,----------------,-----------------三大 类。 3.寓言由本体和寓体两部分组成,本体是作者要说明的----------,寓体是寓意的载体,也就 是-------------.. 4.儿童科学文艺的体裁多种多样,主要有科学童话、科学小说、------------、--------------等。 5.儿童小说是以-------------为读者对象,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创作并为儿童所能理解和 接受的小说。 二,选择16分 1,儿童美术电影有很多种形式,下列哪一项不包括在内() A卡通片B木偶片C折纸片D生活片 2,“找哇找,找哇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来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这首儿歌是() A摇篮曲B连锁调C数数歌D游戏歌 3,不属于儿童文学的三大层次的是() A婴幼儿文学B童年文学C儿童期文学D少年期文学 4,不属于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的选项是() A爱的母题B顽童的母题C自然的母题D幻想的母题 5、选择下列中不属于儿童小说对主题的要求的一项是() A鲜明B积极性C针对性D单一 6、请选择对寓言的特征表述错误的一项() A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强烈的讽刺性B具有故事情节的真实性 C篇幅短小,结构紧凑,语言精练D通过幻想折射式的反映现实 7、《稻草人》开创了中国现代童话创作之路,作者是() A叶圣陶B严文井C张天翼D周作人 8、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我国的寓言作品() A《南辕北辙》B《望洋兴叹》 C《滥竽充数》D《朋友的获得》 三、判断10 1.儿童文学指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2,每一个儿童读者心目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形象都是不同的。() 3,儿童文学作家可以划分为两大群体:“自觉”的儿童文学作家群和“自发”的儿童文学作家群() 4,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是在其语言质朴而活泼。() 5、一则完整的寓言应包括故事、寓意、寓示三个要素。() 6、童话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夸张、拟人、假定。() 7、儿童故事着重于故事情节,儿童小说着重于典型人物的塑造。() 8、6岁以前是学龄前期,这一时期的文学统称为婴幼儿文学。() 9、儿童小说一般只允许有1个情节。()

少年儿童文学综合练习

少年儿童文学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儿童文学艺术样式上的独特性,根源于读者对象的年龄特征,而决定这个特征的因素是★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化程度★。 2.儿童诗最重要的艺术特征是:题材选择是★严格的★,主题确立是★严肃的★,感情抒发是★健康的★,总的基调是★明朗的★。 3.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有四大特征,其中★叙事性★几乎可以说是儿童文学艺术样式的总体特征。 4.通过儿童文学帮助童年期儿童了解社会和人生,是童年期文学的主要作用,即★认知作用★。 5.儿童故事与儿童小说的主要区别在于,儿童故事重于★故事情节★,儿童小说则重于★典型人物的塑造★。 6.《北风和太阳》是★伊索寓言★的著名寓言故事,它给予人们的教训是★说服往往比压服更有效★。 7.儿童文学鉴赏是一种★艺术思维★活动,具有主动性、创造性。 8.儿童文学批评的标准就是用以★评价和衡量儿童文学作品★的尺度。 9.儿童文学样式上的四大特征是★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和叙事性,其中,★叙事性★是其总体特征。★ 10.寓言是一种★隐含着明显讽喻意义★的简短故事,一般可分为两部分:“身体”,即★故事★,“灵魂”,即★教育(教训)★。 11.中外儿童文学家写下了许多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其中

有柯岩的儿童诗《★帽子的秘密(小弟和小猫)★》,班台莱耶夫的儿童小说《★诺言★》,★列夫?托尔斯泰★的儿童故事《李子核》等。 12.童话常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夸张★、拟人和★假定★。 13.儿童小说和儿童故事的主要区别在于:儿童小说重在★典型人物的塑造★,★而儿童故事则着重于★故事情节★。 14.少年前期文学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性、深刻性、新奇性★和★艺术性。 15.儿童报告文学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与儿童生活相联的★报告性★、与儿童特征相联的★文学性★和以教育为主的★评述性★。 16.儿童文学鉴赏从读者审美的角度反映了★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的关系。 17.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四大特征是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和叙事性。 18.童年期文学主要的样式有★儿童诗、★童话、★寓言★、★英雄故事★和★小说★、科幻作品等。 19.儿歌是儿童文学样式中★篇幅最短、★内容最浅显的一种。 20.从儿童诗的分类看,《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属★童话诗★,《帽子的秘密》属★故事诗★,《海马的故事》属★科学诗★,此外,还有★讽刺诗★、★寓言诗★和★抒情诗★等。 21.童话常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夸张★、★拟人★和★假定★。 22.寓言的“三要素”是指★故事★、★寓意★和★寓示★。 23.儿童文学批评是以★儿童文学作家作品★为主要评论对象的实践活

儿童文学复习题

儿童文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长袜子皮皮”的形象出自作者的作品【A】 A、格林伦 B、王尔德 C、儒勒?凡尔纳 D、克雷洛夫 2、《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作者是俄罗斯作家【A】 A、普希金 B、克雷洛夫 C、契科夫 D、柯罗连科 3、《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美国作家【A】 A、马克?吐温 B、科洛迪 C、安徒生 D、霍夫曼 4、《水孩子》的作家是英国作家【A】 A、查理?金斯莱 B、雅克布?格林 C、卢梭 D、丹尼尔?笛福 5、《鹅妈妈的故事》是法国作家【A】 A、夏尔?贝洛 B、约纳但?斯威夫特 C、塞万提斯 D、拉封丹 6、儿童文学有四种存在状态,下面的哪一种属于:被儿童占为己有的“儿童文学”【A 】 A、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 B、安徒生童话 C、任大霖的《童年时代的朋友》 D、郁秀的《花季?雨季》 7、儿童文学的主题要求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隐晦、模糊、费解 B、明确的 C、富有意义的 D、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8、在幼儿期和童年期尽管有意想象已经产生,但仍占据着主导地位。【】 A、无意想象 B、幻想 C、创造想象 D、联想 9、金波《带雨的花》是金波走在返回童的路上所捡到的一束花。这说明金波属于 型的作家【A】 A、童年回忆型 B、社会使命型 C、童心型 D、娱乐型 10、《古代英雄的石像》作者是我国作家【A】 A、叶圣陶 B、张天翼 C、陈伯吹 D、严文井 11、不属于儿童文学表现的四中存在状态的是【C】 A、“自我表现”的成人文学 B、“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 C、被儿童占为己有的“儿童文学” D、儿童自己创作的儿童文学 12、儿童文学的主题要求正确的一项是【A】 A、富有意义的、 B、模糊、 C、费解 D、隐晦 13、在儿童文学里,“是起主要作用的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而完成”【】 A、幻想 B、意象 C、意境 D、情感 14、杨红樱非常关注儿童的生存状态,愿意迁就孩子。她所塑造的淘气包是儿童们心目中精灵使的人物。这说明杨红樱属于型的作家【A 】 A、童心型 B、社会使命型 C、童年回忆型 D、娱乐型 15、被誉为是“东方安徒生”的作家是【A】 A、陈伯吹 B、张天翼 C、贺宜 D、刘绍棠 16、《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作者是【A 】 A、刘易斯?卡罗尔 B、王尔德 C、儒勒?凡尔纳 D、克雷洛夫 17、《木偶奇遇记》的作者是【A 】 A、科洛迪 B、克雷洛夫 C、契科夫 D、柯罗连科 18、《格林童话集》作者是德国作家【A】 A、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 B、科洛迪?格林 C、安徒生?格林 D、霍夫曼?格林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习题答案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它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①文学理论:以文学原理、范畴、价值判断为研究对象; ②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想的评论为研究对象; ③文学发展是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衍变及创作经验为研究对象。 2、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作品论。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是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从对象任务上看:①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②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③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④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中题材、形象、语言、结构、风格等都是作品构成中的重要问题,而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⑤文本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批评,才能变成审美对象,才能变成有血有肉的活的生命体,读者接受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接受论。 从学科品格上看:文学理论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文学理论是对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他的出发点和基础只能是文学活动的实践。现有文学活动的实践,然后才会有文学理论的概括。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不但在于它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而且在于它必须经得住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民主的、科学的和现代的。民主的即以提倡广大人名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为依归,而不能以少数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为依归;科学的即科学形态的文学理论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揭示文学活动的规律,总结出文学创作和欣赏的经验,具有深厚的学理性,不是一味迎合某种政治的需要;现代的即发展文学理论,就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的社会已经向现代化迈进,我们的文学理论也必须实现现代性的创新。

《学前儿童文学》复习题及答案下

《儿童文学》复习题及答案(下) 一、填空题 1.童话是以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存在的、符合儿童思维方式、有着独特幻想逻辑的,在现实、超现实和人类心灵间自由徜徉的奇妙故事。 2.叶圣陶是我国现代童话的创始人,他于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创作的第一部童话集。 3.夏尔·贝洛是17世纪法国国的作家,他的著名作品是童话集《鹅妈妈的故事》。 4.童话最基本的特征是丰富多彩的幻想。这种基本特征主要是通过夸张、象征和拟人等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 5.我国"童话"这一名称出现于清代末年,其标志是1909年由孙毓修主编的《童话》丛书。 6.从人物形象看,童话可以分成超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_。 7.伊索是古希腊著名寓言家,《伊索寓言》开创了西方寓言的先河。 8.寓言文学在世界上的三大发祥地是印度、希腊和中国。 9.最早的童话是由_神话_、_传说_演变而来的,始于民间的口头创作和传播。 10.1835年,_丹麦_安徒生的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出版,标志着童话进入了作家创作阶段。 11.寓言是一种寄托着哲理和教训的简短故事,一般寓言主要由故事、寓示、寓意等三个要素组成。 12.幼儿戏剧通过演员扮演角色、运用动作表演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刻画人物形象的舞台艺术。 13.婴幼儿图画书是一种以婴幼儿为主要接受对象的文艺读物,是图画_和_文字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它的基本特点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或全部用图画表现故事内容。 14.婴幼儿散文是指那些适于婴幼儿阅读的,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字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或写景的作品。 15.“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冰心为《晨报副镌》写的《寄小读者》系列散文开婴幼儿散文之先河。 二、选择题 1.在幼儿文学的各种文体中,最具幻想性的文体是 A.儿歌 B.童话 C.幼儿散文 D.幼儿戏剧 2.第一个明确为儿童创作童话的作家是 A.格林兄弟 B.安徒生 C.叶圣陶 D.拉伯雷 3.童话的幻想根植于() A.神话B.传说C.理想D.现实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C卷(附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C卷) 一.术语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1、艺术形象 2、文学材料 3、文学本体说 4、创作动机 5、艺术构思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42分) 1、简述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活动理论。 2、简要说明文学的文化含义。 3、模仿论与表现论的区别。 4、探索艺术起源问题的实证途径有哪些? 5、弗莱是如何理解文学发展的? 6、通俗文艺的价值在哪里? 7、说明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在哪里? 三、扼要指出下列引语中艺术道理(每题3分,共9分) 1、文学是“无用之用” 2、文学是“诗的思想” 3.丰富的生活阻碍了艺术表现。 四.阐述分析下列材料所蕴涵的文学原理(8分)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光、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五、论述题(共21分) 1、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更应是话语的艺术?举例说明。(12分) 2、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的内容形式化和形式内容化?(11分)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C卷)参考答案 一、 1、艺术形象: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是文学特有存在方式 2、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3、兰塞姆创造了一个术语:文学本体论。文学本体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 4、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或意图。作用:具体的文学创造过程能否完成的关键 5、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像、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二、 1、文学活动的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2、文学的文化含义。中国魏晋前。词源学:文——文章(写作和文采)。学——博学(学术)。文学=文献=文化=文=一切应知之学问. 西方18世纪前。古希腊无文学概念。o只有文学的特定形态,如史诗、颂诗、演讲术、悲剧等。自由艺术:艺术、技艺、哲学等。广义的文学: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是语言性符号。等同于文化。韦勒克:文学研究史=文明研究史。 3、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 4、研究艺术起源有三种实证途径:从史前考古学角度分析史前艺术遗迹。从现代残存的原始部族的艺术进行分析。从儿童艺术心理学方面进行分析。 5、文学的发展的内在动因与自然界四季“循环”一样。春天对应为喜剧。夏天对应为传奇。秋天对应为悲剧。冬天对应于缺乏正面目标的讽刺文学 6、通俗文艺的精神价值:在可读性中,让读者获得平易性的精神愉悦,进而产生超越生活的艺术快感。 7、人性在文学活动中的体现(即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文学活动使人能自由地表达对对象的感觉。文学活动使人能进行自由的精神创造。文学活动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 三: 1、功利与无功利结合。 2、情感与认识的结合。 3、想象力作用。 四:文学物化。作家将构思成熟的形象和意念,转换为语言、文字,使其成为物质性文本的过程。从心理到物质的过程:“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 五、 1、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点。一、塑造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形象间接性原因:语言符号是“人为符号”,非“自然符号”。形象间接性局限:无艺术形象感情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儿童文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班级:姓名: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5分) 1、寓言: 2、儿歌: 3、颠倒歌: 4、讽刺诗: 5、儿童文学: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6分) 1.童年期文学常用的艺术手法有()。 A.拟人写实夸张 B.象征拟人幽默 C.夸张反复写实 D.夸张写实幽默 2.少年前期儿童最喜欢的体裁是()。 A.诗歌 B.小说 C.童话 D.散文 3.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在其()。 A.主题集中而鲜明 B.叙述明快而有童趣 C.情节曲折而单纯 D.语言质朴而活泼 4.《雨来没有死的作者》是()。 A.管桦 B.王统照 C.任大星

D.马丁 5.《金色的海螺》、《神笔马良》、《寒号鸟》分别是()。 A.民间童话创作童话文学童话 B.童话诗童话故事童话剧 C.拟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超人体童话 D.传统童话民间童话知识童话 6.将生活故事作为儿童故事的一个门类,其划分的依据是()。 A.作者 B.表现形式 C.内容 D.读者对象 7.童话大师安徒生一生写下了160多篇童话作品,其代表作有。 A.《快乐王子》 B.《七色花》 C.《豌豆上的公主》 8.通过描写小白狼与猎人爷爷的交往,赞美了天真无邪的纯真童心的童话作品是。 A.《诺言》 B.《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不好》 C.《小儿郎,小儿狼》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4分) 1.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幻想性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主要区别。()2.儿童文学批评是指以儿童文学为基础,在一定的文学理论指导下,对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及有关文学现象进行判断的实践活动。() 3.儿童诗是为少年儿童创作,切合他们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和欣赏的一种诗歌形式。() 4.童话分类的角度很多,从作者看,由劳动人民创作的称为民间童话,由作家整理、加工、创作的称为创作童话。() 5.儿童处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因此,儿童文学对语言的要求首先要做到规范、优美。() 6.童话大师安徒生一生写了160多篇童话故事,《七色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7.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在于它的情节曲折而单纯。()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试述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