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科竞赛工作总结

学科竞赛工作总结

学科竞赛工作总结
学科竞赛工作总结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二〇一一年

物联网工程学院

二〇一二年二月

一、前言

在全球科技信息化浪潮的席卷下,无论政府、企事业单位,还是全国各大专院校等教育、教学机构,无不尽全力切实从自身发展角度出发,认真发展信息化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学研的协调发展,同步跟进。

为了进一步抓住学科竞赛工作开展的本质,展望未来工作存在的机遇与压力,笔者谨代表所奋斗在物联网学科竞赛工作一线的所有成员,于此以书面形式,向江南大学各级领导以及所有读者作二〇一一年学科竞赛工作报告,恳请阅者审议、指正!

过去的一年,在学校以及学院各级领导的坚实领导和亲切关怀,以及广大物联学子通力配合下,物联网工程学院紧紧围绕学科竞赛短期内实现明显提升的学科工作,坚持科研、教育、指导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以研以致用为核心,以制度建设和科学管理为手段,积极致力于学科竞赛的科学化发展。学院所有参与竞赛的指导老师、学生不分系别,不分专业,克服种种困难,解决诸多问题,于去年取得历史性的学科竞赛飞跃。

二、时代背景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微纳国际创新园提出感知中国,无锡为“感知中国”中心。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正式提出,“十二五”期间,党和政府将举全国之力加快实现“三网融合”,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创收比重。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中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我国是社会主义大国,人口众多,目前国家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反观经济创收结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例相当低下,信息化程度较低,信息化高新技术便自然的突出了行业其本身不可估量的的重要性。

三、竞赛认知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鼓励大学生创业、自拓道路,进一步激发青年人创新创业热情,鼓励高校学生积极从事发明创造与技术创新,推动和加速科研作品向市场的转化进程,使高科技产品产业化并开拓新行业,真正实现产学研结合,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适应物联网产品应用与服务市场对物联网人才培养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检验物联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物联网教育的发展,学院领导积极致力于学科竞赛的探讨和指导,学科竞赛是培养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且学有余力、学有专长的优秀学生的重要途径之一。一年来,在物联网工程学院各位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在组织学科竞赛活动方面再次取得丰硕的成果。

然而,现在学术界还有部分工作者认为,学科竞赛只是少数拔尖大学生特殊能力的展示,不代表高校教学水平,这种想法和做法虽然有现实的背景,但是,往往是忽略了科技教育中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忽视了科技竞赛在快速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中科院院长周光召同志曾经曾经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当代大学生,要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四、竞赛成果

过去的一年,在全体物联人的不懈努力下,学科竞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各类学科竞赛中,我院学生共获得一等奖9人次,二等奖12人次,三等奖14人次,在众多得到学术界一致认可的比赛,如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第二届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学科竞赛、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江苏赛区)等一系列比赛中,取得了较大突破。(详情见附表)

五、工作思考

总结过往的诸多学科竞赛经验,让我们值得思考的是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问题:

(一)学科竞赛内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这就要求我们专业设置

与课程设置要向学科竞赛靠拢。学科竞赛是职业技能的窗口,是行业发展的窗口。

(二)学科竞赛针对性强,团队合作意识是成败的关键,这也是木桶原理的体现。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以技能为主,渗透理论学习的意识。

我们的学科竞赛有收获也有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我们的训练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二)在组织训练过程中,各个环节协调不够,配合不够。

(三)由于设备问题,致使训练活动落实不够。

(四)指导教师工作繁杂,时间安排紧迫,训练质量不理想。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竞赛的组织管理激励机制也将发生一些变化,面对新问题、新形势,竞赛培训工作需要我们进一步凝聚智慧,总结经验,创新模式,寻找新的生长点,取得新的突破。

通过一系列学科竞赛的锻炼,各参赛同学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均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开放性的选题更能体现参赛选手独特的创意和想象能力;通过学科竞赛,使参赛学生们能够进一步认识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思想和方法,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效的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和思路;通过对具体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同学们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并熟练地掌握了很多实际应用工具比如计算机仿真软件的运用;在学科竞赛过程中,各参赛成员团结协作,既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的意识,又锻炼了同学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以后的科学研究或工作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学科竞赛的过程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过程,通过一系列比赛,也培养了参赛同学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拼搏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通过学科竞赛,参赛选手学会了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方法,特别是掌握了在实际应用中求索新知识的技能,提高了参赛选手的适应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培养同学们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