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做到防错防呆管理之一

如何做到防错防呆管理之一

防错措施

目标 解释防错的价值 描述需要防错的情形 建立防错系统 什么是防错? 也叫Fool proofing, Poka-Yoke, mistake-proofing 为零缺陷奋斗 向消除质量检验迈进 尊重工人的智能 取代依靠人的记忆的重复工作/行为 将操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解放出来,以从事更具有创造性和附加价值的活动。质量和稳定是精益生产环境的基本 人们的错误是自然的事件;所有的人都犯错误 机器并不是不犯错误 防错的收益 强化了操作的程序和顺序 当错误发生时或产生缺陷时,发信号或停止过程 消除产生不正确行为的选择 防止产品损坏 防止机器损坏 防止人员受到伤害 消除不经意的错误 错误的定义 错误是预期过程的任何偏离 当成功过程所必须的任何条件不适合或缺少时出现 所有的缺陷由错误产生 不是所有的错误都产生缺陷 人为差错

操作者实际完成地职能与该工作所要求完成地职能之间地偏差。 未执行分配给他的职能 错误地执行了分配给他地职能 执行了未赋予地份外职能 按错误地程序或错误地时间执行了职能 执行职能不全面 健忘 误解产生的错误 识别错误 新手错误 故意的错误 疏忽的错误 迟钝的错误 缺少标准的错误 意外的错误 蓄意的错误 错误的类型有几种 几乎所有的缺陷都由人类的错误产生。但至少有10种人因错误 1. 遗忘:有时当我们不集中精神时我们会忘记事情。例如,站长忘记放下交叉门。 安全措施:预先警告操作者或定期检查。 2. 误解产生的错误:有时在我们熟悉情况前得出错误结论时会出错。例如,当不熟悉自动变换器的人踏在刹车上时会认为是离合器。 安全措施:训练,预先检查,标准化工作程序。 3. 识别错误:有时我们由于看太快或由于太远看不清楚会错误判断局势。例如,将1美圆的钞票误认为10美圆。 安全措施:培训,注意力和警觉 4. 新手错误:有时我们由于缺乏经验而产生错误。例如,新工人不知操作程序或刚开始熟悉。 安全措施:建立技巧,工作标准化。 5. 意愿错误:有时当我们在特定的环境下决定不理睬某些规则时会发生错误。例如,由于在视线内没有车时闯红灯过街。 安全措施:基础教育和经验。 6. 疏忽错误:有时我们会心不在焉并犯错误而不知道它们是如何发生的。例如,有些人无意识的穿过街道而没有注意到亮着红灯。

连锁企业品类管理课后习题和答案解析

连锁企业品类管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课程导入: (一)选择题 1.中国连锁协会在品类管理的推广中发挥的作用是(BCD ) A.提出品类管理的概念 B.出版品类管理专业书籍 C.举办品类管理专门培训 D.举行品类管理研讨峰会 2.请按照TPG品类管理八步骤流程将下列品类管理步骤进行排序(BEAFDHCG) A.品类评估 B.品类定义 C.品类实施 D.品类策略 E.品类角色 F.品类评分表 G.品类回顾 H.品类战术 3.ECR包括哪些基本模块(ABC ) A.品类管理 B.数据系统 C.供应链管理 D.财务分析 4.品类管理下的工商合作关系是(C ) A.供应商主导的合作关系 B.零售商主导的合作关系 C.多部门无缝链接的合作关系 D.仅销售和采购之间的买卖关系 5. 以下哪些属于助理级品类管理师岗位职责(AB) A.了解品类管理基本知识和流程 B.具备品类管理的基本方法及理念 C.品类管理团队的建设及管理 D.培训品类管理人员 (二)填空题 1.沃尔玛和宝洁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在美国进行了品类管

理最初的探索实践。 2.品类是指建立在市场细分和消费者需求的基础,是消费者认为相互关联且可相互替代的一组商品或服务。 3. 品类管理以品类作为战略业务单元。 4. ECR是1992年从美国食品杂货业发展起来的一种供应链管理战略。 5. 品类管理实现零供关系的由对立向无缝对接转换。 (三)问答题 1.品类管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零售商竞争加剧;经济进入缓慢增长期;生产商竞争加剧,利润降低; 消费者需求趋于个性化,多样化。 2.品类管理对零售商的意义有哪些? 答:使零售商从关注产品转向关注消费者;是企业提高每一寸营业面积的营业 效率,获取更高利润;实现零售商和供应商关系由对立向无缝对接转换;帮助零 售企业全面变革。 3.实施品类管理的商店与传统商店具有本质的区别? 答:

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2.5(很不错)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1.《安全生产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 1、A)活动的单位。 A.生产经营 B.经营 C.生产 3.国家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A.明显 B.良好 C.显著 4.生产经营场所和( 4、C )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 A.员工宿舍 B.职工食堂 C.办公大楼 5.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工伤保险费应由()缴纳。 A.从业人员 B.生产经营单位 C.单位和个人共同 6.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 6、C )和强令冒险作业。 A.违章作业 B.工作安排 C.违章指挥 7.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后逃匿的,处( 7、B )以下拘留。 A.15日 B.10日 C.30日 9.安全标志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等标志。 A.通行、禁止通行、提示和警告 B.禁止、警告、指令和提示 C.禁止、警告、通行和提示 D.禁止、警告、指令和通行 10.《工伤保险条例》于( 10、C )起实施。 A.2003年4月16日 B.2003年4月27日 C.2004年1月1日 D.2003年11月1日 11.《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境内的( 11、B )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A.国有 B.各类 C.外资 D.乡镇 12.企业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的三级教育是指()的安全教育。A.厂级、车间级、班组级 B.国家级、政府级、厂级 C.政府级、厂级、车间级 D.特殊工种、一般工种、常识 13.劳动防护用品按防护部位不同,分为九大类:安全帽、呼吸护具、眼防护具、听力护具、防护鞋、防护手套、防护服、防坠落护具和护肤用品。下列防护用品中,安全带和安全绳属于( 13、D )。A.呼吸护具 B.听力护具 C.眼防护具 D.防坠落护具 14.危险性作业场所,必须设置安全通道;出、入口不少于两个;通道

iatf16949防错方法作业指导书

防错方法作业指导书 (ISO9001:2015) 1、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防错装置设计和使用的关键要求,使操作者从错误中解脱出来,消灭失误,实现零缺陷生产,集中精力增值的操作。 2、适用围 防错适用于以下情况: 2.1 新产品设计阶段考虑防错。 2.2 现有制造过程的防错控制。 2.3 纠正/预防措施的策划和实施过程。 3、定义 3.1 防错:又叫防呆,顾名思义就是防止呆笨的人做错事的一种方法,是一种一经采用,错误就不会发生,可以消灭错误,或错误发生的几率减至最低程度的科学方法,它能在缺陷产生前发现错误或缺陷产生时能及时发现与分离出错误。 3.2 防错标准样件:又叫边界样件,是指通过防错装置时能证明不符合操作或者能被探测出的不合格产品,专门用于检测生产线的防错装置。 3.3 备份模式:也称备用方案,是指防错装置失效后,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为保证正常生产而采取的临时措施,如100%的人工检测;使用其他替代性的检验工具等。

4 职责 4.1 产品实现策划时: 项目工程师负责组织包括工艺、制造、采购、质量、市场、供方和顾客代表组成的项目小组进行防错设计。 4.2 产品设计(包括设计变更)时: 研发工程师负责组织包括工艺、制造、售后服务、质量及可靠性等方面的专家小组及与设计有关的上游和下游部门组成的小组进行防错设计。 4.3 过程设计(包括设计变更)时: 工艺工程师负责组织包括制造、售后服务、质量、供方等人员组成的小组进行防错设计。 4.4 安全防错装置由设备科及制造部门负责设计。 4.5 质量部和技术部负责对防错应用的确认和审核。 5、工作程序 5.1 开发阶段防错装置的设立 5.1.1 在产品开发的初期,依据类似产品的经验(产品不合格报告、顾客意见和抱怨、服务中反馈的信息、市场调研的信息、管理评审中的信息、质量体系审核中的信息收集产品存在的问题)、同类厂家的设立情况等来考虑防错装置的设立。原则上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应考虑设立防错装置。 ●涉及性能、安全方面的 ●风险系数和严重度高的

超市商品品类管理方法

超市商品品类管理方法 商品品类管理与分析策略 零售企业,在推行、实施对商品的品类管理中,需要有一种简单易行、循序渐进的步骤!并为各步骤,制定详细工作计划。结合项目实践,在这里,建议贵公司,分三阶段,来推进“商品品类管理”的有效实施! 商品品类管理方法之一:货架陈列管理阶段 这是品类管理工作的基础性阶段!其工作内容是:将所有门店的商品陈列,归入总部管理。如果没有实施该阶段,往往,总部只能了解门店商品的销售情况,但对于销售结果形成的具体原因,却很难监控! 比如,某商品,销售很不好,可能是因为,该商品被摆放在一个很差的货架位置!或者,在陈列归类上,根本不符合消费者决策的习惯! 当总部能控制门店的陈列情况时,在制定品类评价指标时,就有了稳 定的依据!当然,门店也能分析,但在中国,目前达不到这种水平。

如果门店能完全根据总部要求陈列商品,并与总部有积极的、很好的沟通,把具体情况,及时反馈到总部,则说明,这个阶段的工作完成。 对于拥有几万个商品、上千个货架的零售企业,要完成这个阶段的工作,是很不简单的事情。对代理商和经销商而言,是合作的大好机会! 商品品类管理方法之二:品类指标管理阶段 要管理好众多的品类,希望超市商品品类,能达到最高销售,并且, 在与竞争对手超市的商品品类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那么,首先就要

做到:为品类评价制定标准!并且,使用这些指标?来评价超市商品品类中的各类商品!最后,通过评价.分析,来协调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商品种类与空间、价格与销售、促销与销售、服务与零售企业品牌的关系!当这种标准,被企业广泛接受,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的执行,这时,零售企业需要调整的,只是指标!而不再是每个人的思想和做法。 商品品类管理方法之三: 商品品类发展管理阶段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谋求各品类,在一个细分目标市场中.获得优势 地位!具体要通过企业提供的商品附加服务,使品类能赢得更多顾客的喜爱和青睐,并达到较高的忠诚度。最终.达到提升销售业绩的目的。 不同的品类,对零售企业,有不同的应对策略!有的品类主要是带动客流!有的品类主要是带来利润!有的品类主要是建立企业的品牌! 即使是相同的品类,对于相同业态的零售企业来说,发展策略都可能不 同!当我们为超市的商品品类,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后,相关部门. 就要遵守策略指导,使品类向可控的目标方向发展。 商品品类管理及工作流程 (-)商品品类管理 1、商品品类的概念 品类,是指一组易于区分、能够管理的商品或服务。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组在满足其某一方面的需求时,可以相 互联系或相互替代的产品。

应用的防错方法

应用防错法实现“零缺陷” 世纪7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一位名叫Shigeo Shingo的工程师,创立了Poka-kah(日文意思是防范差错)质量管理方法,它能够防止因人为错误而导致的产品质量缺陷。如今,防错法在中国的一些企业已经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际,介绍了防错法的一些方法,希望质量同仁深入探讨。——编者 20世纪60年代初,当零缺陷管理大师克劳士比提出“零缺陷”思想时,并没有想到它能成为风靡世界的质量管理思想,如今,“零缺陷”已从制造业扩大到工商业的所有领域。防错法也是“零缺陷”思想的精髓。应用防错法,制造“零缺陷”产品已经成为企业的共识。防错法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差错是可以避免的、“零缺陷”是可以实现的。实践表明,日本一些企业应用该方法,已经达到5.5个西格玛以上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 对我们航天制造企业而言,制造“零缺陷”产品不是时尚而空洞的口号,而是我们应树立的质量理念和追求的质量目标,是需要通过实实在在防错工作来实现的。 认识差错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总是不断地告诫操作人员要细心和专心,并通过培训和惩罚来避免错误的发生,但实践证明,这些防范措施并非长期有效。 我们知道,任何产品和服务都是经过人、机、料、法、环、测、信息等要素之间的整合后形成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差错的产生。而所有环节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也是最容易出错的。 通常,我们把人为差错分为人为技能差错、人为规则差错和人为知识差错。人为技能差错主要是由于操作者操作技能不熟练或不会,导致出现问题。人为规则差错主要是由于操作者不按规则来指导操作所致。人为知识差错主要是由于操作者对操作对象的原理和相关知识不了解或知之甚少所致。

防错管理办法

1、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防错装置设计和使用的关键要求,使操作者从错误中解脱出来,消灭失误,实现零缺陷生产,集中精力增值的操作。 2、适用范围 防错适用于以下情况: 2.1 新产品设计阶段考虑防错。 2.2 现有制造过程的防错控制。 2.3 纠正/预防措施的策划和实施过程。 3、定义 3.1 防错:又叫防呆,顾名思义就是防止呆笨的人做错事的一种方法,是一种一经采用, 错误就不会发生,可以消灭错误,或错误发生的几率减至最低程度的科学方法,它 能在缺陷产生前发现错误或缺陷产生时能及时发现与分离出错误。 3.2 防错标准样件:又叫边界样件,是指通过防错装置时能证明不符合操作或者能被探 测出的不合格产品,专门用于检测生产线的防错装置。 3.3 备份模式:也称备用方案,是指防错装置失效后,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为保证正 常生产而采取的临时措施,如100%的人工检测;使用其他替代性的检验工具等。4、职责 4.1 产品实现策划时: 项目工程师负责组织包括工艺、制造、采购、质量、市场、供方和顾客代表组成的项目小组进行防错设计。 4.2 产品设计(包括设计变更)时: 研发工程师负责组织包括工艺、制造、售后服务、质量及可靠性等方面的专家小组及与设计有关的上游和下游部门组成的小组进行防错设计。 4.3 过程设计(包括设计变更)时: 工艺工程师负责组织包括制造、售后服务、质量、供方等人员组成的小组进行防错设计。 4.4 安全防错装置由设备科及制造部门负责设计。 4.5 质量部和技术部负责对防错应用的确认和审核。 5、工作程序 5.1 开发阶段防错装置的设立 5.1.1 在产品开发的初期,依据类似产品的经验(产品不合格报告、顾客意见和抱怨、 服务中反馈的信息、市场调研的信息、管理评审中的信息、质量体系审核中的 信息收集产品存在的问题)、同类厂家的设立情况等来考虑防错装置的设立。 原则上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应考虑设立防错装置。 ●涉及性能、安全方面的 ●风险系数和严重度高的 ●左右件的防错 ●关键特殊特性优先考虑防错装置的使用 5.1.2 在设计和设计验证阶段,防错是DFMEA和PFMEA的关键输出。 5.1.3 所有在设计和设计验证阶段输出的防错应整合到控制计中,并在批量生产阶段 被严格执行,同时对其可靠性进行确认。 5.2 防错作业指导书 5.2.1 技术部门应为每个防错装置制订详细和清晰的《防错确认指导书》,作业指导书 应包括:

品类管理汇总

品类管理特征①品类管理的基本单元是按一定标准确立的商品品类,而不是某个单品或某个商品品牌②品类管理应在零售商与供应商通力协作下完成③品类管理是建立在数据收集与分析应用的基础上,必须由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④品类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在满足消费者需求基础上寻求经营优势和利润⑤品类管理最终表现为一种零售管理流程品管零售店与传统零售店区别品管模式下零售商通过POS系统的销售数据掌握消费者的购物信息/供应商取得零售商的销售数据后对消费者消费商品信息进行分析,锁定消费者对品类的需求/零售商与供应商在此基础上共同制定品类目标,确定商品组合存货管理新品开发及促销活动等。传统超市的流通渠道中零售商与供应商更多的处于一种对立竞争状态,销售数据与消费者无法共享,也不可能联合确定商品组合等品类管理活动实施品类管理前企业内部状况评估表1开展品管目的:满足消费者需求/增加利润/增强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2对实施品管的适应能力:是否具有变革组织、流程和管理控制系统的意愿/以前是否有变革的经验/对变革的牵制因素/相关部门的准备/是否有投入时间与资金的准备3企业管理层的执行意愿:管理层是否有实施品类管理的认识与决心/对品类管理的了解/对实施品类管理的信心/是否能全程支持实施品类管理/对投入资金与时间的容忍程度4人力资源储备状况:是否有品类管理人才储备/是否有能培养成品类管理的人才储备/薪资与评价体系是否符合品类管理的目标要求5信息技术系统: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状况是否能支持品类管理/品类管理中会遇到哪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问题/企业数据与信息质量、及时性、全面性如何/与供应商如何交流数据信息6门店的执行力;门店对实施品类管理的意愿/门店对品类管理的理解及对品类管理意义的理解/门店是否有精力与时间投入品类管理,配合系统品类管理工作.7与供应商的关系:是否已经实施VMI/关键品类供应商是否支持企业实施品类管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如何顾客分析收集信息1顾客个人数据:顾客姓名/工作单位/业务部门/通讯地址/电子邮件/电话/传真/性别/国籍等2财务状况:年收入/收益3交易情况: 产品情况/收入情况/利润情况/支付方式/支付行为4网络沟通: IP地址/登录页面/点击流/访问时长5电话沟通:客服呼叫中心数据报告/销售电话6其他沟通情况:邮递邮件/回复反馈7满意程度: 分别对产品/服务/公司8消费偏好:价格品牌质量服务等竞争店整体情况分析1竞争店经营结构及理念: 以来客数/客单价判断2商品结构及卖场营销:品类的宽度和深度/品类价格带的构成/动态促销模式/卖场设计模式等3品类功能:目标品类与对手相比竞争力组合\如何调整改进\常规性主营品类比竞争店形成差异化优势\考虑补充性品类调整更新4竞争店作业流程: 开店\高峰期时上货结束时间\高峰期与低峰期的销售不同\清货与甩卖\面对面销售\的时间5竞争店促销分析:促销主题选择/促销强度分析\每日促销主题/商品选择/时段促销商品选择品类应为消费者心中在某一或某些特征是一致的能够相互替代的同类商品,且这些同类商品能让销售者更好的锁定目标消费者更好的对该类商品管理以便促进销售品类特征1一种主动性概念需执行品类定义的主体去完成的一种主动行为2行为主体为商品销售者或开发者,其作为经营者处于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更好的经营目的3行为内容是处于品类管理后续作业需要对所经营的商品以一定的标准加以分类品类发展趋势评估内容1品类增长潜力当前市场规模\潜在市场规模\以往销售的增长数据\相关品类销售的增长数据2品类成长动力品类项下次品类与小品类对品类的增长贡献\价格增长对盈利的影响\数量增长对品类成长的影响3消费者消费趋势消费者如何使用该类商品\对品类商品的满意度\对品类商品的新需求4购买者行为购买时间\频率\过程\购买量\选择标准(质量、包装、品牌等)\购买决策过程是否需要样品\是否需要品类教育宣导商品组合六原则正确的\产品\数量\时间\质量\状态\价格品牌组合中量的管理1增量管理自创新品牌\并购品牌\联盟品牌2减量管理波士顿品牌矩阵分析法\联合利华的多因素组合分析法品牌组合要素规划组合品牌\产品角色\组合角色\品牌逻辑\品牌范围\视觉组合 商品陈列的基本原则先进先出的陈列原则:因此,采用先进先出的方法来进行商品补充陈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顾客购买商品的新鲜程度,这也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可获利原则\陈列点原则\吸引力原则\商品搭配原则\易见易取得陈列原则\商品陈列的卫生、整洁原则\商品陈列的放满原则磁石点陈列法顾客动线:顾客进入卖场的流动曲线\磁石点:所谓磁石,就是指卖场中最能吸引顾客注意力的地方,磁石点就是顾客的注意点,要创造这种吸引力就必须依靠商品的配置技巧来实现关联商品陈列是指把分类不同但有较强互补作用的商品或是按照目标顾客的购物习惯将商品组合陈列在一起便于顾客相互比较促进连带销售使超市卖场整体的陈列活性化同时也增加顾客购买商品的卖点数,如牙膏和牙刷、面包及果酱、玩具区悬挂的儿童食品等。 商品价格管理基本要求凡商品定价要按有关规定执行\所经营的商品都要使用商品编号\要制作物价台账:物价台账是企业审查价格、实行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其范围包括经营兼营批发展销试销加工必须做到有货有帐以账审价\价格信息管理:市场部要组织专职物价员每周进行一次半日采价,采价后物价员需要对价格动态进行分析,计算出与本企业的价格差,提出参考变价意见,报给企业领导,建立价格信息数据库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国家政策\货币价值\市场供求变化\同业的价格动向\季节变化因素\国际价格水平\气候变化因素 促销商品选择节令性商品\敏感性商品:必需品如鸡蛋、大米\众知性商品:品牌知名度比较高\特殊性商品:超市自行开发自有品牌\新商品\库存较大的商品\供应商提供促销支持的商品\与其他品类促销可以结合的商品\以往促销业绩良好的商品规划促销考虑根据产品本身的销售规律,以促销实现淡季和旺季的平衡\在重要的时间段造势,帮助提升品牌影响力\配合新品推出的促销活动\根据对手的促销活动,有针对性的安排促销活动给予阻击\打乱对手的销售节奏,冲击对手的市场促销分析促销效果评估方法:前后比较法、市场调查法、观察法 引进新品的意义零售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品成为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引进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品赋予零售商市场先发优势;供应商对新品投入的推广资源能为零售商所用,成为其发展的助力;引进高效新品是维持良好品类

防错防呆管理规定精编WORD版

防错防呆管理规定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中山市诚泰金属有限公司 防错、防呆管理办法编制: 审核: 批准:

文件发行/更改审批表1、目的和范围﹕

为改善产品的不良,建立适当错误防止法,使其能够达到预防因疏忽所造成的不良发生,发现异常立即反馈,使浪费及损失降至最低,从而激发员工的士气,提升生产力,降低制造成本,满足顾客需求,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 2.1本司生产过程的策划,设施、设备、工装夹具的防呆、防误、防错措施实施与管理。 2.2避免人员受伤,强化工作的安全,防止不良品产生,避免机器损坏。 3、职责 3.1工程部:生产过程的策划及对设施、设备、工装夹具等方面,制订防呆、防误、防错 措施及改善。 3.2生产部、各车间:评估并在必要的制程中,安装防呆、防误、防错设施,对防呆、防 误、防错措施制订的提出、实施与管理;负责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防呆、防误、防错措施的提出与实施,并在实际作业中持续改进;针对半成品及成品多发异常或重大不良进行检讨,会同相关部门制订防呆、防误、防错设施。 3.3品质部:验证实施效果,并跟踪标准化的完成。 4、定义: 4.1防呆法:不需要特别注意力、经验与直觉、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采取措施,防止出 现呆的状态,确保生产运作环节顺畅。 4.2防误法:防止操作员在作业过程中由于此操作的失误而影响彼此环节或产生后果。 4.3防错法:防止操作员在作业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错误操作并产生后果。 5.0程序细则: 5.1工程部根据产品工艺要求,对生产过程进行策划,为确保安全,避免机器损坏,生产 产品品质得以控制,提高生产效益,生产过程所涉及到的设施、设备、工装夹具等方面,进行防呆、防误、防错措施制订与指导实施及改善,从技术能力方面做出评估,

IATF16949过程防错管理规定(升级版-含全部附表)

××××××有限公司 过程防错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MC-WI-015 版本:C3 编制: 审核: 批准: 含全部附表 ××××××有限公司发布

过程防错管理规定 1.目的 本业务程序规范产品生产过程中,过程防错方法的构建、实施、验证的方法,以确保制造过程中的缺陷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和降低,提升产品质量、使顾客满意。。 2.范围 本管理办法涵盖过程防错方法的整个生命周期,规定了对产品工艺开发过程中防错方法的纳入、活用、管理形式,以确保防错方法在制程中有效的运用。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产品设计阶段、新产品过程设计阶段、设计更改阶段、过程更改阶段以及应用或环境产生变化的阶段。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使用于本文件。 FMEA管理办法 4.定义 4.1防错法(Fool Proof): 又名防呆法POKA-YOKE,即如何去防止错误发生的方法 4.2狭义防错: 通过设计,杜绝错误发生的可能。 4.3广义防错: 通过设计,而使错误发生的机会/损失减至最低的程度。 5.职责 5.1技术中心 1)设计方案、DFMEA、生产注意事项、设计防错计划书等资料的输出。

2)防错方案FMEA分析的参与评估。 5.2工程部 1)组织CFT小组在PFMEA活动时对失效模式发生原因的防错措施设定。 2)防错清单编制。 3)新防错措施做成及防错库的维护。 5.3质量管理部 1)参与过程开发,参与对失效模式发生原因的防错措施设定。 2)将市场质量问题、客户审核问题反馈给工程部。 3)市场品情异常的反馈 5.4制造中心 1)参与过程开发,参与对失效模式发生原因的防错措施设定。 2)负责防错验证,并将没有实施的防错措施反馈给相关部门整改。 5.5其他 过程防错新设/修改需求的提出(其他需要通过过程防错方法进行失效杜绝的防错需求)。

品类管理基本知识

品类管理基本知识 品类管理 品类管理 品类(category)是指消费者认为相关且可相互替代的一组特殊商品或服务。依据FBI Best Practices Definition的定义,品类管理(Category Management,CM)是“分销商和供应商合作,将品类视为策略性事业单位来经营的过程,通过创造商品中消费者价值来创造更佳的经营绩效”。品类管理是把所经营的商品分为不同的类别,并把每一类商品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活动单位进行管理的一系列相关活动。它通过强调向消费者提供超值的产品或服务来提高企业的营运效果。 一、品类管理的意义 品类管理是指消费品制造商零售商以品类为业务单元的管理流程,通过消费者研究,以数据为基础,对一个品类作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决策思维。品类管理是ECR 品类是一个战略经营单元 (高效消费者回应〕的重要策略之一,是扩大需求,最大化店内资源的主要手段。品类管理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核心的零售管理。它涵盖了采购部和运作部的主要工作内容,有些时候,还涉及到人事管理,如品类经理的设置。从实施的角度来讲,品类管理就是充分地利用数据进行更好的决策。

在传统的商业活动中,品牌为供应商的经营核心,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是以品牌营销为主,从商品的开发、订价到促销活动等,连销售状况分析及市场调查也都以品牌为中心;零售商的经营则是以其店铺的销售情况来决定商品组合及陈列摆设的调整。供应商及零售商都以品牌及店铺为中心来决定其经营策略,在收集产品信息时难免会有所遗漏。品类管理则为零售商和供应商提供另一个经营方向,通过品类管理来主导经营活动必须要求零售商和供应商密切合作,打破以往各自为政甚或互相对立的情况,以追求更高利益的双赢局面。 - 1 - 品类管理 品类管理 在品类管理的经营模式下,零售商通过POS系统掌握消费者的购物情况,而由供应商收集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并加以分析消费者对品类的需求后,再共同制定品类目标,如商品组合、存货管理、新商品开发及促销活动等。下表列出传统超市管理与实施品类管理的超市管理的差异。 目前,品类管理多半是由具领导能力的供应商辅导零售商共同执行品类管理,初步规划以货架管理为主,通过POS信息及计算机分析每个货架 成本分析,通过分析所得的数据判断此产品是否上摆设产品的销售数量及需要增加或减少上架空间。同时通过货架管理确定每家商店适当的库存量及安全存量,且在一定时间之后即可获得成长率及固定销售量等信息,再将卖场销售数据回传给供应商,有效反应到制造商,适量控制生产与制造,以减少库存量及库存天数等,而这些都是执行品类管理所希望进一步达到的。 二、品类管理的作业流程 品类管理作业流程可以区分为六个组件,其中核心组件有企业策略、企业流程,另外还有辅助组件:信息技术、组织能力、协同合作的关系与评量表,以下分别说明

品类管理的定义和理解

品类管理的定义和理解 品类(category)是指消费者认为相关且可相互替代的一组特殊商品或服务。依据FBI Best Practices Definition的定义,品类管理(Category Management,CM)是“分销商和供应商合作,将品类视为策略性事业单位来经营的过程,通过创造商品中消费者价值来创造更佳的经营绩效”。品类管理是把所经营的商品分为不同的类别,并把每一类商品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活动单位进行管理的一系列相关活动。它通过强调向消费者提供超值的产品或服务来提高企业的营运效果。 目录 1品类定义 2作业流程 3品类角色 定义 扮演角色 4品类评估 5评分表 6品类策略 制定策略 误区 7品类战术 8重要性

品类计划 商品分类 9具备条件 10执行障碍 11实施效益 零售商 供应商 12制约因素 13解决思路 14发展方向 1品类定义 在执行品类管理之前,要先决定品类为何。而品类的架构是由供货商与零售商协调订定,但最主要的仍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 品类的定义是指品类的结构,包括次品类,大分类,中分类,小分类等。领导性的供应商都可以提供相关品类甚至非相关品类的品类定义。品类的定义不能与信息系统脱节。不少零售商都清楚品类的结构,但信息系统中没有相应地做维护,当需要知道中分类,小分类的销售情况时,系统只能打出品类所有单品的信息,员工需手工计算某中分类或小分类的销售数据。这极大地制约了品类管理的实施。另外,品类定义会随购物者购物习惯的变化而改变,如婴儿用品传统上分散于食品,服装,纸品等品类,为方便怀孕的妈妈或带着孩子的妈妈购物,出现了婴儿街,宝宝屋等购物区域,所有的婴儿用品集中陈列,一个新的品类(婴儿用品品类〕应运而生。 意义 品类管理是指消费品制造商零售商以品类为业务单元的管理流程,通过消费者研究,以数据为基础,对一个品类作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决策思维。品类管理是ECR

品类管理基本知识

品类管理 品类(category)是指消费者认为相关且可相互替代的一组特殊商品或服务。依据FBI Best Practices Definition的定义,品类管理(Category Management,CM)是“分销商和供应商合作,将品类视为策略性事业单位来经营的过程,通过创造商品中消费者价值来创造更佳的经营绩效”。品类管理是把所经营的商品分为不同的类别,并把每一类商品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活动单位进行管理的一系列相关活动。它通过强调向消费者提供超值的产品或服务来提高企业的营运效果。 一、品类管理的意义 品类管理是指消费品制造商零售商以品类为业务单元的管理流程,通过消费者研究,以数据为基础,对一个品类作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决策思维。品类管理是ECR 品类是一个战略经营单元 (高效消费者回应〕的重要策略之一,是扩大需求,最大化店内资源的主要手段。品类管理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核心的零售管理。它涵盖了采购部和运作部的主要工作内容,有些时候,还涉及到人事管理,如品类经理的设置。从实施的角度来讲,品类管理就是充分地利用数据进行更好的决策。 在传统的商业活动中,品牌为供应商的经营核心,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是以品牌营销为主,从商品的开发、订价到促销活动等,连销售状况分析及市场调查也都以品牌为中心;零售商的经营则是以其店铺的销售情况来

决定商品组合及陈列摆设的调整。供应商及零售商都以品牌及店铺为中心来决定其经营策略,在收集产品信息时难免会有所遗漏。品类管理则为零售商和供应商提供另一个经营方向,通过品类管理来主导经营活动必须要求零售商和供应商密切合作,打破以往各自为政甚或互相对立的情况,以追求更高利益的双赢局面。 在品类管理的经营模式下,零售商通过POS系统掌握消费者的购物情况,而由供应商收集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并加以分析消费者对品类的需求后,再共同制定品类目标,如商品组合、存货管理、新商品开发及促销活动等。下表列出传统超市管理与实施品类管理的超市管理的差异。 目前,品类管理多半是由具领导能力的供应商辅导零售商共同执行品类管理,初步规划以货架管理为主,通过POS信息及计算机分析每个货架上摆设产品的销售数量及成本分析,通过分析所得的数据判断此产品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上架空间。同时通过货架管理确定每家商店适当的库存量及安全存量,且在一定时间之后即可获得成长率及固定销售量等信息,再将卖场销售数据回传给供应商,有效反应到制造商,适量控制生产与制造,以减少库存量及库存天数等,而这些都是执行品类管理所希望进一步达到的。 二、品类管理的作业流程 品类管理作业流程可以区分为六个组件,其中核心组件有企业策略、企业流程,另外还有辅助组件:信息技术、组织能力、协同合作的关系与评量表,以下分别说明 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品类管理 核心与转助组件。 1.企业策略,是引导企业决策的大方向。 2.企业流程:为企业每日所进行的作业,为企业为达成企业策略所从事的一连串活动与方法。 3.企业组织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透过适当的组织架构、责任、角色、发展、技术与奖赏系统的进展而得的。 4.信息技术:透过运用信息科技收集及分析相关资料,提供品类管理所需的数据,可以大幅改善企业流程。

电子产品制造中人为错误的防范

电子产品制造中人为错误的防范 Edwin B. Smith III Senior Director, Manufacturing and Technology K * TEC Electronics Sugar Land, Texas 77478 摘要:电子产品的组装过程隐藏着大量的人为出错机会。在印制板组装、电缆加工和系统制造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因疏忽大意而出现错误。本文将通过一些案例的分析说明在新产品导入(NPI-new product introduction)过程中人为错误的防范和纠正方法,过些都是EMS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s,电子制造服务)厂商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出错的防范 在工作中,我们总是不断地告诫组装操作人员要细心和勤奋,并通过培训和惩罚来避免错误的发生。但实践证明,这些防范措施并不能长期有效。在传统的方法中,为了保证操作员的正确操作,我们总是对操作员进行培训。而一旦出现差错,为了让犯错误的人记取教训,不再重犯,我们总是他们进行纪律惩罚。但专门从事制造过程错误防范问题研究的人员相信,只要人就难免出现差错。尽管每次差错的出现都会涉及到人,但造成错误的原因往往是人所不能控制的。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防范“制造”差错的方法。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位名叫Shigeo Shingo的工程师,利用一种被称作Poka-yoke(Pronounced POH-kah YOH-kay)的设备创立了一套质量管理方法(Poka-kah 的日文意思是防范差错)。 所谓Poka-yoke,它可以是任何一种机械装置,它能够防止人为错误的发生或者是让人一眼就能够找到出现错误的位置。也就是说,Poka-yoke装置的用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杜绝产生特定产品缺陷的原因,另一个是通过廉价的手段对生产产品进行逐一的检查,以确定其是否合格。这种检查的操作员在执行组装的过程中完成的,它们对操作员应该是透明的。也就是说,只要Poka-yoke的条件不满足,则操作就不能继续下去。Poka-yoke设备与其它过程控制(SPC)的主要区别在于: ●可以对全部的产品实行检查; ●对生产过程的透明性,不会增加操作员的额外负担; ●要求所有产品都必须通过这种错误防范的设备,否则工序操作就无法完成; ●实施成本很低(有时可以没有成本); ●检查结果可以马上反馈给操作员。 什么是人为差错? 出于不同的目的和看问题的角度,关于人为差错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以下是对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人为差错的定义: “人为差错:人们在特定目标和特定环境下实施的不当行为或企图。” 人为技能差错 .技能是指人们执行某项任务的能力。人们一旦获得这种技能,他们的感知和动作过程就变成一种简单的下意识行为。这种行为过程的发生速度通常都很快,很少需要进行为人的

防错防呆管理办法

精心整理中山市诚泰金属有限公司 防错、防呆管理办法 编制:

文件发行/更改审批表 1、目的和范围﹕ 为改善产品的不良,建立适当错误防止法,使其能够达到预防因疏忽所造成的

不良发生,发现异常立即反馈,使浪费及损失降至最低,从而激发员工的士气,提升生产力,降低制造成本,满足顾客需求,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 2.1本司生产过程的策划,设施、设备、工装夹具的防呆、防误、防错措施实施与管理。 2.2避免人员受伤,强化工作的安全,防止不良品产生,避免机器损坏。 3、职责 3.1 3.2 3.3 4 4.1 4.2 4.3 5.0 5.1 工装 面做出评估,完成改进或制作作业,以逐步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达到减少人为或设备因素所造成的不良,并负责标准化工作。 5.1.1制订工艺流程图,编制工序布局图,以防生产环节遗漏、工序衔接不紧凑。 5.1.2在安全生产方面,冲床加工开关设置双按钮;下料切割加挡板,电动机、电源 开关安置过载保护、漏电保护装置;温度控制器安装保报警器等防错设施。5.1.3在提高生产效益,确保品质方面:切割长度加工设置定位器;光孔及螺纹孔加工,使用通止规、针规、深度尺、螺纹规控制加工精度;焊接为防错位、变形,设置专用焊接夹具,利用专用检具检测及校正;焊接各项工艺参数在首件生产时

就确认好,并锁定不变;弯管加工,设置专用夹具,并用专用检具检测及校正。专用平面及小工件抛光加工时,设置夹具将工件成组固定加工。设置自检、互检、点检、巡检品质控制方法,做到全员参与、人人品管。 5.1.4突出“5S”管理中的“目视管理”,将物料标示、检验状态标示,与所处区域行成一一对应,以免混淆;不良品规定放置在“不良品”标示的红色物料框内,以免流入下道工序。 5.1.5防错装:将相类似的零件进行样板标示,并标出不同之处,放置作业工位;相 5.1.3 5.2 5.3 5.4 5.4.1 5.4.2 5.5 5.5.1 5.5.2 5.6有效防错措施的实施: 5.6.1人员方面:进行多层次“三防”(防呆、防误、防错)培训教育,从入职开始就 先在思想上进行灌输,强化认识,塑造观念,为以后充分发挥防错奠定了基础。 5.6.2机器方面:关注机械功能和操作可靠性,改造不适宜的机器设备,尽可能实现 智能化,并大量使用各种个性化的治具和夹具。 5.6.3材料方面:深层次识别材料性能,掌握其理化特性,严格按手性的流程实施管 理,把库存看作浪费,确保均衡化,并努力减少车间的半成品

什么是品类管理

什么是品类管理? 品类(category)是指消费者认为相关且可相互替代的一组特殊商品或服务。依据FBI Best Practices Definition的定义, 品类管理(Category Management,CM)是“分销商和供应商合作,将品类视为策略性事业单位来经营的过程,通过创造商品中消费者价值来创造更佳的经营绩效”。 品类管理是把所经营的商品分为不同的类别,并把每一类商品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活动单位进行管理的一系列相关活动。它通过强调向消费者提供超值的产品或服务来提高企业的营运效果。 品类管理是指消费品制造商零售商以品类为业务单元的管 理流程, 通过消费者研究, 以数据为基础, 对一个品类作出以消 费者为中心的决策思维。 品类管理是ECR(高效消费者回应〕的重要策略之一,是 扩大需求,最大化店内资源的主要手段。品类管理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核心的零售管理。它涵盖了采购部和运作部的主要工作内容,有些时候,还涉及到人事管理,如品类经理的设置。从实施的角度来讲,品类管理就是充分地利用数据进行更好的决策。 [编辑本段] 品类管理的概念

在传统的商业活动中,品牌为供应商的经营核心,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是以品牌营销为主,从商品的开发、订价到促销活动等,连销售状况分析及市场调查也都以品牌为中心;零售商的经营则是以其店铺的销售情况来决定商品组合及陈列摆设的调整。供应商及零售商都以品牌及店铺为中心来决定其经营策略,在收集产品信息时难免会有所遗漏。品类管理则为零售商和供应商提供另一个经营方向,通过品类管理来主导经营活动必须要求零售商和供应商密切合作,打破以往各自为政甚或互相对立的情况,以追求更高利益的双赢局面。 在品类管理的经营模式下,零售商通过POS系统掌握消费者的购物情况,而由供应商收集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并加以分析消费者对品类的需求后,再共同制定品类目标,如商品组合、存货管理、新商品开发及促销活动等。下表列出传统超市管理与实施品类管理的超市管理的差异。 目前,品类管理多半是由具领导能力的供应商辅导零售商共同执行品类管理,初步规划以货架管理为主,通过POS信息及计算机分析每个货架上摆设产品的销售数量及成本分析,通过分析所得的数据判断此产品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上架空间。同时通过货架管理确定每家商店适当的库存量及安全存量,且在一定时间之后即可获得成长率及固定销售量等信息,再将卖场销售数据回传给供应商,有效反应到制造商,适量控制生产与制造,

2017年9月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笔试试卷含答案

2017年9月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笔试试卷—基础知识 一单选题 1.GB/T19004《追求组织的持续成功质量管理方法》为希望选择超出GB/T19007-2016 标准要求的组织提供()。 A.审核依据 B.更高要求 C.指南 D.要求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 A.出口 B.使用 C.生产、销售和进口 D.进入市场 3.为正确理解和实施 GB/T19001-2016 标准提供必要基础的标准是()。 A.ISO1001 《质量管理顾客满意组织行为规范指南》 B.ISO9004 《追求组织的持续成功质量管理方法》 C.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D.GB/T19011《质量体系审核指南》 4. 在 GB/T19001-2016 标准中,术语“产品”或“服务”仅适用于()的产品和服务。 A.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 B.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 C.预期提供给顾客 D.顾客所要求 5.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质量管理原则中,质量管理的主要关注点是满足顾客要求并且努力()。

A.满足顾客未来需求和期望 B.超越顾客的要求 C.超越顾客期望 D.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6.质量管理原则中的领导作用是指()建立统一的宗旨和方向,并且创造全员积极参与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的条件。 A.领导 B.高层领导 C.最高管理者 D.各级领导 7.组织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取决于满足()的能力,以及所受到的有关的相关方的有意和无意的影响。 A.顾客 B.要求 C.市场 D.顾客期望 8.设计和开发活动中的“变换方法进行计算”的活动是()。 A.设计输出 B. 设计评审 C.设计验证 D.设计确认 9.正规的质量管理体系为策划、执行、监视和改进质量管理活动的()提供了框架。 A. 有效性 B.有效性和效率 C.符合性和有效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