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分析汇总

影响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分析汇总

影响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分析汇总
影响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分析汇总

影响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冬梅刘新瑞回学军刘庆鑫许钟镐罗萍

【关键词】血液透析;长期生存率;危险因素

许多危险因素制约着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长期生存。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或避免这些危险因素的发生,进而提高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一直是临床医生研究的重要课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5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5年生存率为41.6%,根据长期生存时间将患者分为2组,存活组52例(长期生存时间>5年),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62~73岁,平均年龄67.8岁;死亡组73例(长期生存时间<5年),其中男42例,女31例,年龄66~81岁,平均年龄74.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尿素氮 (BUN)、肌酐(SCr)、血钙(Ca)、血磷(P)、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糖(Glu)、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等治疗前的水平,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但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

1.2 透析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Fresnius 4008B 透析机,透析液主要为碳酸氢盐透析液,F6透析器透析液流量 500 ml/ min,血流量180~250 ml/ min,每周透析2~3次,每次4 h。透析方式相同,即维持性血液透析、间断

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血液透析滤过采用Fresnius 4008H透析机,F60 型Fresenius 聚砜膜血滤器,每月滤过 1~2次,每次4 h。ESDN 患者常规药物控制血糖,其他治疗方案两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分析两组患者透析后的BUN、SCr、Ca、P、Hb、ALB、Glu、Ch、TG的变化,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根据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 SGA ,询

问病史,检查皮下脂肪厚度、肌肉的萎缩、水肿、腹水等判定患者的营养状况:良、中、差。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数据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透析后生化指标变化见表1。存活组患者透析后的BUN、Ca、Hb、ALB的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而存活组患者透析后的SCr、P、Glu、Ch、TG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由此可见,生化指标的变化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血脂、GW及Ca、P的水平。表1 两组患者透析后生化指标变化分析

2.2 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比较存活组52例患者中营养状态良14例(26.92%),中28例(5

3.85%),差10例(19.23%);死亡组73例患者中营养状态良15例(20.55%),中30例(41.10%),差28例(38.36%)。死亡组的ALB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均不理想,但组间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营养因素也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2.3 两组患者原发病的比较存活组52例患者中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者7例(1

3.46%),高血压肾病6例(11.54%),其他病因39例(75%)。而死亡组73例患者中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23例(31.51%),高血压肾病15例(20.55%),其他病因35例(47.94%)。死亡组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由此可见,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是制约患者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

2.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存活组52例患者中血液透析过程中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48.08%,低血压的发生率为21.15%,高血压的发生率为17.31%,感染的发生率为9.62%,贫血的发生率为44.23%;死亡组73例患者中血液透析过程中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67.12%,低血压的发生率为49.32%,高血压的发生率为28.76%,感染的发生率为17.81%,贫血的发生率为76.71%,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透析过程中的并发症也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3 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已成为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1〕。但是由于许多危险因素的存在,血液透析的治疗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老年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仍然受到较大的影响。影响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透析技术和患者因素两方面〔2〕。透析的时机和充分性是影响老年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早期透析治疗有利于保护残余肾功能,提高总清除率〔3〕。而充分透析能够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有害物质及潴留水分,减轻毒素对各组织器官的损害,改善临床症状。患者的营养状况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又一危险因素,由于毒素的刺激造成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食欲减退,蛋白质的摄入量减少,且由于长期接受透析治疗,营养物质丢失,造成老年患者营养不良,直接影响患者生存率。在我国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位病因〔4〕。本组资料中,糖尿病肾病是首位病因,其次是高血压肾病,死亡组的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的几率明显高于存活组。说明原发病也是制约患者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而透析过程中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心力衰竭、低血压、高血压、贫血、感染等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因此,应重视老年患者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防治〔5〕。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透析、加强营养、预防并发症,重视原发病才是提高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的重要手段,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谢红浪,刘志红.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长期生存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8;17(5):4017.

2 刘惠芳,李国勤.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影响因素〔J〕.社区医学杂志,2008;6(9):8

3 4.

3 沈清,甘华.影响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06;35(2):

4 陈江华.提高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所面临的挑战〔J〕.中国肾脏病杂志,2006;22(3):

5 谢红浪,季大玺.1 25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分析〔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的区别

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 的区别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的区别 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的区别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病人对透析方式有越来越多的选择,从以往血液透析,逐步发展到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三者之间到底有哪些区别和联系,无论是对医生还是病人来说,都有必要详细了解一下,以便做出更适合自身的选择。 1 血液透析 定义及作用机制 血液透析是根据膜平衡的原理将病人血液与含一定化学成分的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内,在透析膜两侧流过,分子透过半透膜做跨膜移动,达到动态平衡。病人体内积累的小分子有害物质得以清除,人体所需物质也可由透析液得到补充。血液透析主要是依靠半透膜两侧的溶质浓度差所产生的弥散作用进行溶质清除,其清除率与分子量成反比,对尿素、肌酐等小分子物质有较高的清除率,而对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效能较差。血液透析具有以下优点:(1)迅速清除血钾,纠正酸中毒(2)价格比较便宜,可以被广大患者及家属接受。 血液透析适应证 (1)急性肾衰竭;(2)慢性肾衰竭;(3)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4)其他①顽固性心力衰竭伴有严重的液体潴留及难治的致死性高钾血症、肾衰竭或BUN明显升高;②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腹水。 血液透析相对禁忌证 相对禁忌证有:(1)严重感染可引起播散;(2)出血;(3)严重心功能

不全伴有休克、低蛋白血症、严重的低氧血症;(4)严重低血压或休克。 临床急性并发症 (1)失衡综合征:失衡综合征是在透析中或透析结束后数小时出现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及骨骼系统的急性医源性症状的总称。其原因目前普遍认为主要是由于血液中溶质浓度(主要是尿素)急速降低,使血液和脑组织间产生渗透压差,低钠透析液造成的钠平衡失调和透析液碱化剂的组成,血液pH的变化和HC O3在血液与脑脊液间的浓度差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高效能透析器的使用,超滤量过大、过快等都是造成失衡综合征的因素。(2)透析低血压:透析中出现显着血压下降以致休克,使透析不可能充分进行。(3)心律失常。(4)高血压(5)肌肉痉挛。(6)突然死亡。 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1)低血压 在血液透析的并发症中,低血压的发病率为30%,其发生机制未完全阐明。但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由于低蛋白所致的循环血量不足,除水量过多或过快,超过细胞外液向血浆再充盈的速度,使循环血量急剧下降,产生低血压。另外,患者在透析中清除肝素、肌酐等溶质,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驱使水分移向组织间液或细胞内,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还有内分泌神经功能紊乱,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等都对血压有影响。 (2)高血压 常见原因有失衡综合征、输入高张溶液过多或过快、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以及超滤太快或过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外周血管收缩,

老年透析患者的特点及护理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特点及护理 我国,一般将60—79岁称为老年期,80岁以上为长寿期。北京市2004年透析登记报告,患者平均年龄为51.1岁,其中≥60岁者占50%。了解血透患者“高龄化”的变化趋势和老年透析患者的特点,对于提高老年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有一定帮助。 一、老年透析患者的疾病特点 老年透析患者病情复杂,常合并多种全身疾病。据统计,78%的老年尿毒症患者至少合并一种慢性合病征。40%以上老年尿毒症患者合并糖尿病和/或高血压。 病情变化快,由于老年人对环境适应力减弱、器官应急能力降低,可能仅仅是一个上感发烧或急性胃肠炎就会使病情急转直下。 而丧偶独居、味觉障碍、吸收不良、厌食、便秘、抑郁以及服用多种药物等原因常影响进食,导致营养不良。上述各种原因又均可降低老年透析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依从性,致使透析不充分、心血管疾病增加、感染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增加,影响老年透析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二、老年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选择 自身动静脉内瘘仍为首选。但是,老年人血管并发症较多,建立血管通路较困难,需要一个较长的成熟期,一般至少需要4—8周。对于血管条件极差、高龄危重者,可选择半永久透析双腔导管作为长期血管通路,部位以颈内静脉为首选、其次为锁骨下静脉,再次为股静脉。 三、老年患者血透治疗方式的选择

间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 hemodialysis,IHD)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血液净化方式,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但同时具有容量和生化参数波动幅度大的缺点。当老年患者合并多个脏器病变,特别是心、脑血管病变时,采用血液动力学更为稳定的透析模式可能是更安全的。 1、CRRT(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血流动力学稳定被认为是CRRT 的主要优点。持续缓慢的超滤、清除过程,可避免短时大量超滤造成的低血压、心律失常,对于开始透析时高度浮肿,或者是病情危重,合并严重感染、顽固性心衰、严重营养不良需营养支持等情况的老年患者,能够更多地清除体内水分和毒素,维持内环境稳定;为静脉营养支持提供条件,改善重度营养不良;可清除更多的炎性介质。可将CRRT作为一种过渡治疗方式,待病情平稳后,再开始或返回HD,可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率。CRRT 的缺点是抗凝剂的使用不易掌握,需配置大量的置换液、透析液、耗费更多的人力,治疗费用较高。 2、每日血液透析(daily hemodialysis,DHD) DHD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9年,DePalam等首次将DHD应用于临床。DHD 包括:①短时每日透析(short daily hemodialysis,SDHD),每天透析1.5-2.5h,每周6-7天,用高血流量和透析液流量。②长时间频繁血液透析(long frequent hemodialysis,LFHD)在夜间睡眠中进行,每日夜间透析8h,每周6-7次。DHD可降低尿毒症患者血浆毒素的峰值,减少血浆毒素水平的波动;每天透析脱水幅度小,血流动力学稳定,透析治疗方式更接近生理性。有报道,从HD(每周三次)改为DHD后,可减少或停止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减少EPO用量,改善营养状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老年人终末期肾病的效果比较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老年人终末期肾病的效果比较 发表时间:2019-11-07T09:50:26.4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7期作者:郑彬 [导读] 终末期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该病属于各种慢性肾病的终末阶段,该病患者早期症状不显著。 (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建德 3116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终末期肾病应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70例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给予随机方式分组,对照组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进行腹膜透析治疗,对比其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的老年患者采用腹膜透析可改善其病症。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血液透析;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7-0073-01 终末期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该病属于各种慢性肾病的终末阶段,该病患者早期症状不显著,但随着病情发展会降低肾脏功能,机体内蓄积大量毒素,甚至是导致尿毒症等。终末期肾病症状表现为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皮肤瘙痒、恶心呕吐、水肿等[1],可加重病情,降低生活质量,如没有及时治疗可威胁生命安全。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7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对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在49~70岁,平均年龄为(52.8±3.9)岁,观察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在50~72岁,平均年龄为(53.6±4.1)岁,纳入标准:符合临床对终末期肾病的诊断标准,症状有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自愿进行本次调查;排除标准:存在意识模糊、表达功能障碍、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之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血液透析,选择血液透析机,透析液为碳酸氢盐、反渗水,透析流量为500ml/min,为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作为透析通道,血流量为200~250ml,按照3次/周透析,透析时间4h/次。观察组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给患者持续性腹膜透析,透析液流量为2000ml/次,透析次数为3次/d,交换处理透析液。每周进行腹膜透析5~6次,同时给患者补充叶酸、活性维生素D以及钙剂等,观察其血压、血糖情况,如有异常及时给予处理。 1.3 评价指标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是透析后症状消失,各项指标得到纠正;好转是透析后症状基本改善,各项指标基本得到改善;无效是透析后症状没有改变,各项指标没有变化甚至恶化。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加上好转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发生腹膜感染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对照组发生腹膜感染3例,心律失常1例,低蛋白血症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差异显著,P<0.05。见表。 3.讨论 终末期肾病在临床上是肾脏病变的一个主要类型,属于慢性肾病发展为末期的一个阶段。该病早期症状较为隐匿[2],随着病情发展会降低肾脏功能以及肾脏过滤作用,使机体内积聚大量毒素,可导致尿毒症等疾病。若该病患者出现尿毒症会损伤其他器官功能,使其处于衰竭状态,威胁其生命健康。因此,临床上选择科学性的治疗方式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展开治疗研究,一般为血液透析,可将机体内毒素进行良好的清除,但需要建立体外循环,尽量不影响残余肾功能以及心脑血管反应等。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膜透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性的应用,治疗中无需建立体外循环[3],治疗期间不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状况,维持治疗前后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对残余肾功能损伤较小,可显著改善其水电解质紊乱情况,但腹膜透析的机体溶质的清除率较低,不能完全过滤,可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因此,相比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治疗,可缓解其病情,减轻疼痛程度。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70例终末期肾病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观察组不良反应腹膜感染的1例,发生率为2.9%,对照组不良反应腹膜感染3例,心律失常1例,低蛋白血症2例,发生率为17.1%,差异性显著,P<0.05。证明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可有助于疾病的改变,使患者身心逐渐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终末期肾病的老年患者采用腹膜透析可改善其病症,促进各个指征的改善,降低腹膜感染、低蛋白血症以及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夏敏,张萍,盛凯翔,等.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预后分析[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6,32(8):584-591. [2]赵静瑜,吴际,王乃平,等.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对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7):1648-1650. [3]曾海鸥,陈圳炜,罗敏虹,等.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

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区别

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的区别 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的区别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尿毒症病人对透析方式有越来越多的选择,从以往血液透析,逐步发展到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三者之间到底有哪些区别和联系,无论是对医生还是病人来说,都有必要详细了解一下,以便做出更适合自身的选择。 1 血液透析 1.1 定义及作用机制 血液透析是根据膜平衡的原理将病人血液与含一定化学成分的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内,在透析膜两侧流过,分子透过半透膜做跨膜移动,达到动态平衡。病人体内积累的小分子有害物质得以清除,人体所需物质也可由透析液得到补充。血液透析主要是依靠半透膜两侧的溶质浓度差所产生的弥散作用进行溶质清除,其清除率与分子量成反比,对尿素、肌酐等小分子物质有较高的清除率,而对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效能较差。血液透析具有以下优点:(1)迅速清除血钾,纠正酸中毒(2)价格比较便宜,可以被广大患者及家属接受。 1.2 血液透析适应证 (1)急性肾衰竭;(2)慢性肾衰竭;(3)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4)其他①顽固性心力衰竭伴有严重的液体潴留及难治的致死性高钾血症、肾衰竭或BUN明显升高;②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腹水。 1.3 血液透析相对禁忌证 相对禁忌证有:(1)严重感染可引起播散;(2)出血;(3)严重心功能不全伴有休克、低蛋白血症、严重的低氧血症;(4)严重低血压或休克。

1.4 临床急性并发症 (1)失衡综合征:失衡综合征是在透析中或透析结束后数小时出现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及骨骼系统的急性医源性症状的总称。其原因目前普遍认为主要是由于血液中溶质浓度(主要是尿素)急速降低,使血液和脑组织间产生渗透压差,低钠透析液造成的钠平衡失调和透析液碱化剂的组成,血液pH的变化和HCO3在血液与脑脊液间的浓度差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高效能透析器的使用,超滤量过大、过快等都是造成失衡综合征的因素。(2)透析低血压:透析中出现显著血压下降以致休克,使透析不可能充分进行。(3)心律失常。(4)高血压(5)肌肉痉挛。(6)突然死亡。 1.5 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1)低血压 在血液透析的并发症中,低血压的发病率为30%,其发生机制未完全阐明。但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由于低蛋白所致的循环血量不足,除水量过多或过快,超过细胞外液向血浆再充盈的速度,使循环血量急剧下降,产生低血压。另外,患者在透析中清除肝素、肌酐等溶质,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驱使水分移向组织间液或细胞内,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还有内分泌神经功能紊乱,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等都对血压有影响。 (2)高血压 常见原因有失衡综合征、输入高张溶液过多或过快、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以及超滤太快或过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外周血管收缩,心输出量增加等。患者在透析中发生的高血压,很少能自行缓解,对降压药物反应也较差。有些病人甚至被迫停止透

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的区别

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得区别 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得区别 随着医疗技术得进步,尿毒症病人对透析方式有越来越多得选择,从以往血液透析,逐步发展到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三者之间到底有哪些区别与联系,无论就是对医生还就是病人来说,都有必要详细了解一下,以便做出更适合自身得选择。 1血液透析 1、1定义及作用机制 血液透析就是根据膜平衡得原理将病人血液与含一定化学成分得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内,在透析膜两侧流过,分子透过半透膜做跨膜移动,达到动态平衡。病人体内积累得小分子有害物质得以清除,人体所需物质也可由透析液得到补充。血液透析主要就是依靠半透膜两侧得溶质浓度差所产生得弥散作用进行溶质清除,其清除率与分子量成反比,对尿素、肌酐等小分子物质有较高得清除率,而对中分子物质得清除效能较差。血液透析具有以下优点:(1)迅速清除血钾,纠正酸中毒(2)价格比较便宜,可以被广大患者及家属接受。 1、2血液透析适应证 (1)急性肾衰竭;(2)慢性肾衰竭;(3)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4)其她 ①顽固性心力衰竭伴有严重得液体潴留及难治得致死性高钾血症、肾衰竭或BUN明显升高;②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腹水。

1、3血液透析相对禁忌证 相对禁忌证有:(1)严重感染可引起播散;(2)出血;(3)严重心功能不全伴有休克、低蛋白血症、严重得低氧血症;(4)严重低血压或休克。 1、4临床急性并发症 (1)失衡综合征:失衡综合征就是在透析中或透析结束后数小时出现得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及骨骼系统得急性医源性症状得总称。其原因目前普遍认为主要就是由于血液中溶质浓度(主要就是尿素)急速降低,使血液与脑组织间产生渗透压差,低钠透析液造成得钠平衡失调与透析液碱化剂得组成,血液pH得变化与HCO3在血液与脑脊液间得浓度差也就是不可忽视得原因。高效能透析器得使用,超滤量过大、过快等都就是造成失衡综合征得因素。(2)透析低血压:透析中出现显著血压下降以致休克,使透析不可能充分进行。(3)心律失常。(4)高血压(5)肌肉痉挛。(6)突然死亡。 1、5血液透析并发症得原因及处理 (1)低血压 在血液透析得并发症中,低血压得发病率为30%,其发生机制未完全阐明。但它受多种因素得影响,其中最重要得就是由于低蛋白所致得循环血量不足,除水量过多或过快,超过细胞外液向血浆再充盈得速度,

什么是血液透析滤过

什么是血液透析滤过 血透滤过是一种不同于血液透析的血液净化技术。它模拟正常人肾小球滤过的原理,以对流的方式清除血液中的水分和毒素。血液滤过是一种比血液透析更接近正常肾小球滤过生理的肾脏替代疗法。临床证实血液滤过在控制顽固性高血压,纠正心功能不全,清除过多液体,治疗清间不良反应和心血管状态稳定性,中分子物质清除等方面均优于血液透析。在血液滤过对流清除中分子物质基础上,结合血液透析弥散清除小分子物质的特点的一种新技术为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滤过是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上,采用高通透性的透析滤过膜,增加超滤和溶质对流转运,同时输入等量置换液量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血液透析滤过的作用原理与血液透析基本相似,包括溶质弥散转运,溶质对流转运和水分超滤。血液透析是依赖半透膜俩侧的溶质浓度差所产生的弥散作用进行溶质清除,对流溶质清除较少,且血液透析时使用透析器膜孔径较小,清除小分子毒素效果较好,但清除中分子毒素效果较差,血液透析滤过时由于超滤量较多,溶质对流清除比例明显增加,且血液透析滤过采用高通透析滤过器,清除中分子毒素效果较好。血液透析滤过将透析与滤过合二为一,弥补二者之不足,一次治疗中即通过弥散高效清除小分子物质,又通过对流高效清除中分子物质,使治疗效果更加理想,是近年来临床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推崇的高效短时的血液净化治疗模式。 临床应用 1.肾衰竭 2.心力衰竭 3.顽固性高血压 4.伴低血压和严重水.钠潴留 5.急性肾衰竭 并发症 1.技术并发症 2.耗损综合征 3.放热反应和败血症 4.低血压 健康指导 血液滤过和血液透析滤过在清除水分和毒素的同时,也会丢失大量蛋白质,氨基酸和wss,因此应作到合理饮食,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并多食含维生素的蔬菜。

血液透析滤过相关知识

血液透析滤过 定义: 血液滤过(HF)是在超滤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不同于血液透析的血液净化技术。它模拟正常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原理,以对流的方式滤过清除血液中的水分和尿毒症毒素。 血液滤过是一种比血液透析更接近正常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肾脏替代疗法。 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通过模拟人体肾脏的溶质清除,提供最佳的肾脏替代疗法。HDF是HD与HF的联合应用,兼有两者的优点。HDF是利用高通量血液滤过器进行透析的同时经机器设置的补液系统向患者体内输入大量置换液。 原理: 血液滤过将血液通过高通透性膜制成的滤器,由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加滤液侧负压(跨膜压),驱使水分经滤过膜进入滤液,溶质以等渗性对流转运和水一起穿过透析膜而被清除,再通过输液装置,在滤器前或后,补充与细胞外液成分相似的电解质溶液(置换液),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 由于血液滤过器的通透性较高,不同分子量物质的清除率基本相似。血滤的清除率与超滤和筛系数有关,而与分子量大小无关,不同分子量物质的清除率基本相似(清除中、小分子能力相等)。血透的清除率与分子量成反比(对小分子的清除优于中分子),与任何膜的筛系数无关。因此,血液滤过对中分子的清除优于血液透析。 筛系数:是反映滤过膜通透性的指标,对于每一种溶质来说都有特定的筛系数,即超滤液中的溶质浓度与血浆中溶质浓度之比。筛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滤过膜上孔径的大小、溶质分子的大小及其与蛋白结合的特性。 筛系数=超滤液中溶质浓度+〔1/2﹙动脉血中溶质浓度+静脉血中溶质浓度)〕 血液净化溶质清除原理 弥散 Diffusion 对流 Convection

吸附 Adsorption 弥散:经由半透膜两侧的血液及透析液中的分子,在限定的空间内自由扩散,以达到相同的浓度,最终,分子由高浓度一侧转运至低浓度一侧。应用于透析(dialysis)中 对流:在跨膜压(TMP)的作用下,液体从压力高的一侧通过半透膜向压力低的一侧移动,液体中的溶质也随之通过半透膜,这种方法即为对流人的肾小球以对流清除溶质和水分应用于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中 弥散与对流的比较:透析对小分子溶质清除好于滤过;应用高通量透析膜后,血液滤过对小分子溶质清除已接近透析方式;透析无法达到滤过对中大分子溶质的清除效果;血液滤过为等渗脱水,血流动力学稳定.因此,临床中多使用血液滤过模式 HD和HDF在清除物质时的对比 HDF的装置 包括血液滤过机、血液滤过器、管路及置换液。 根据置换液输入方式不同分为 前稀释法(动脉端输液):将血液稀释后进入透析滤过器,减小血液毒素的浓度,影响毒素的清除效果,但滤器不易凝血。 后稀释法(静脉端输液)目前多用。在血液大量滤出超滤液之后将置换液与浓缩了的血液混合回输体内,毒素清除效率高,但因血液浓缩比例高,如血流量不足或肝素用量不当,易发生滤器凝血。 置换液量的计算 1、体重计算法

血液透析滤过操作流程

血液透析滤过操作流程 1、物品准备 血液透析滤过器、血液透析滤过管路、安全导管补液装置、穿刺针、无菌治疗巾、生理盐水、一次性冲洗管、消毒物品、一次性手套、一次性护理包、透析液等。 2、开机自检 2、1 检查透析机电源线连接就是否正常。 2、2打开机器电源总开关。 2、3按照要求进行机器自检。 3、血液透析滤过器与管路得安装 3、1 检查血液透析滤过器及管路有无破损,外包装就是否完好。 3、2查瞧有效日期、型号。 3、3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 3、4安装管路顺序按照体外循环得血流方向依次安装。 3、5 置换液连接管安装接曼置换液流向顺序安装。 4、密闭式预冲 4、1启动透析机血泵80—lOOml/min用生理盐水先排净管路与血液透析滤过器血室膜内、气体。生理盐水流向为动脉端→透析器→静脉端,不得逆向预冲。 4、2将泵速调至200~ 300ml/min,连接透析液接头与血

液透析滤过器旁路,排净透析器透析液室膜外、气体。 4、3 机器在线预冲通过置换液连接管,使用机器在线产生得置换液,按照体外循环血流方向密闭冲洗。 4、4生理盐水预冲量应严格按照血液透析滤过器说明书中得要求;若需要进行闭式循环或肝素生理盐水预冲,应在生理盐水预冲量达到后再进行。 4、5 推荐预冲生理盐水直接流入废液收集袋中,并且废液收集袋放于机器液体架上,不得低于操作者腰部以下;不建议预冲生理盐水直接流入开放式废液桶中。 4、6 冲洗完毕后根据医嘱设置治疗参数。 5、建立体外循环上机、 5、1 血管通路准备 5、2动静脉内瘘穿刺 5、3检查血管通路:有无红肿,渗血,硬结;并摸清血管走向与搏动。 5、4选择穿刺点后,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 5、5根据血管得粗细与血流量要求等选择穿刺针。 5、6采用阶梯式、纽扣式等方法,以合适得角度穿刺血管。先穿刺静脉,再穿刺动脉,动脉端穿刺点距动静脉内瘘口3cm以上、动静脉穿刺点得距离lOcm以上为宜,固定穿刺针。根据医嘱推注首剂量肝素使用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剂,应根据医嘱上机前静脉一次性注射、。

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防治

第20卷第7期 2012年7月 Vol.20 No.7 Jul,2012 中国医学工程 China Medical Engineering ? ? 96 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及防治 刘 珂 (重庆市中山医院 肾内科,重庆 400013) 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院近年间死亡患者的原发疾病、死亡原因等情况进行回顾,进而找出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以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生存年限、降低死亡率。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患者通常具备高龄、多脏器损害、营养不良、罹患多种并发症等特点,因此预后差、死亡率高。方法选取我院2003-2011年间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并于治疗期间死亡的患者54例,以病例资料和病情记录为依据进行统计。结果本组死亡患者主要原发疾病为糖尿病(55.6%)和肾小球肾炎(25.9%),心脑血管原因为主要的死亡原因,分别为50%和27.9%。讨论 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治疗并发症,防范心脑血管病的发展,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的有效手段。另外,感染原因造成的死亡率仅5.6%,显示我院感染监控工作成效显著。 关键词:慢性肾功衰竭;血液透析;死亡 中图分类号:R 692.5 文献标识码:B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患者通常具备高龄、多脏器损害、营养不良、罹患多种并发症等特点,因此预后差、死亡率高。本文旨在通过对我院近年间死亡患者的原发疾病、死亡原因等情况进行回顾,进而找出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以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生存年限、降低死亡率。选取我院2003-2011年间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并于治疗期间死亡的患者54例,以病例资料和病情记录为依据进行统计。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3-2011年间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维持性血透患者(透析时间≥1月)并于治疗期间死亡的患者54例。年齡22岁-89岁,男26例,女28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5例,糖尿病肾病30例,高血压肾病5例,多囊肾2例,痛风肾病2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意大利贝尔克formula透析机,金宝14L透析器,碳酸氢盐透析液,血流量200mL-250mL,透析液流量500mL,透析时间8-12h。 2 死亡原因 心血管并发症27例(50.00%);脑血管并发症12例(22.22%);并发感染3例(5.56%);放弃治疗3例(5.56%);肿瘤2例(3.70%);低血糖1例(1.58%);多脏器衰竭1例(1.58%);自杀1例(1.58%)。 3 讨论 从以上死亡原因看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仍以心血管并发症和脑血管并发症为主占了72.22%,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这与先前文献报道相一致。心力衰竭是透析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左心室肥厚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心脏结构异常改变,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造成尿毒症患者心衰的原因有:贫血;高血压;甲状旁腺亢进;尿毒症毒素;铝中毒;酸中毒;动静脉内瘘及透析本身等。谢红浪[2]报道尿毒症后期的血透患者普遍存在心肌间质纤维化,左室肥厚,微循环结构变化,冠状动脉储备功能降低,血透时血流速度相对快,心肌耗氧增加,避免不了出现心肌损伤。本组27例死于心脏病,占50.00%。脑出血导致死亡是ESRD透析病人死亡的第二位原因,本组脑血管并发症死亡12例,占22.22%。由于长期高血压,如合并高脂血症,尤其糖尿病肾病患者,进一步加重动脉硬化,易发生脑血管并发症,分析原因主要有:⑴平时血压控制不佳;⑵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致容量依赖性高血压;⑶透析脱水后血压升高可能与血浆肾素活性处于高水平有关, 因脱水后会引起肾动脉灌注不足, 刺激球旁细胞肾素分泌增加;⑷同时使用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致血压进一步升高;⑸透析时应用普通肝素抗凝增加出血机会;⑹其他因素:如尿毒症患者体内血管活性物质失衡、交感神经活性、肾血管病变等。近年来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教育、多种降压药物的应用,降压的靶目标值为糖尿病肾病血压控制在125/75 mm Hg , 慢性肾功能不全血压控制在130/85 mm Hg,终末期肾衰透析患者血压控制在135/90 mmHg[3]、以及低分子肝素的推广,脑血管并发症有下降的趋势。本组病例第三位死亡原因仍是感染,3例占5.56%,感染原因造成的死亡率仅5.6%,比文献报道低,显示我院感染监控工作成效显著。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细胞、体液免疫功能明显下降,使机体免疫力极差,易致感染,感染的发生与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功能受损有关。此外,透析不充分时,尿毒症毒素尤其是中分子毒素积聚,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移动、趋化和吞噬功能,增加各种感染发生的危险性。陆福明[4]报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大多存在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力低下,其原因除与尿毒症本身有关外,还与患者透析不充分、贫血、蛋白质及能量摄入不足有关。这都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感染不易控制的重要原因。本组病例放弃治疗3例(5.56%),与合并感染死亡率相似。国外报道终止透析为老年患者第三位死亡原因[5]。另外,肿瘤、多器官衰竭、低血糖、自杀合占死亡率8.4%,可能与维持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差、机体免疫力低下、血糖波动大、胰岛素畜积、无糖透析液的应用、焦虑、精神状态差有关。 4 预防 为了降低维持性透析患者的死亡率,可采取以下方法:原发病的治疗、适时充分的透析、低分子肝素的应用、透析间期体重的控制、血压的控制、贫血的纠正、各种并发症的防治、还有对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维持性透析患者的生存率。  参 考 文 献 [1] MECUS F,KOUNDLSKY O,GUERIN A P,et al.Pat hophysiolog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hemodialysispatient s[J].Kidney Int,2000,78(3):58. [2] 谢红浪,季大玺.尿毒症心肌病变[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 志,1998,7(5):481-484. 临床研究 ? ? 收稿日期:2012-03-27

血液滤过及血液透析滤过的操作流程

血液滤过及血液透析滤过的操作流程 (一)评估 1、病人评估:评估病人生命体征、透析前体重、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合作程度。 2、环境评估:环境清洁、安静、无尘、温度适宜。(二)准备 1、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帽子 2、用物准备:AK-200S机、高通量滤器、细菌过滤器、管路、治疗盘、无菌治疗巾一块、胶布、5ml注射器一副、碘酒、酒精、棉签、创口贴、手套、砂轮、血管钳、止血带、16号穿刺针2根、12号无菌针头2根、肝素盐水1瓶(生理盐水500ml+肝素钠20mg)、抗凝剂 3、病人准备:病人称体重、测血压、向病人解释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取舒适的体位 (三)操作过程

1、打开水源开关,机器电源开关,连接浓缩液,进行机器自检。 2、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住院病人核对病历,向病人解释、交流、取得合作。 3、机器自检通过,安装管理及滤器,起动HDF程序,用联机置换液预冲滤器及管理,最后用肝素盐水冲洗。 4、评估病人血管情况,铺无菌巾,常规消毒穿刺,根据医嘱推入首剂肝素。 5、按医嘱设置治疗参数,调血流为100ml/min,连接病人管路,依次为动脉端-滤器-静脉端,当血引至静脉端时,关血泵连接病人静脉通路.用血管钳将各管路妥善固定,逐渐调整血流量250至300ml/min.启动HDF程序,观察机器的运转情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小时检测血压、心率。 6、治疗结束后,关闭HDF程序,用空气回血法回血。血管通路常规进行护理。 7、测量病人血压、体重,健康宣教,讲解注意事项。

(四)整理 1、卸下管路、滤器,处理用物。 2、消毒机器,整理床单位。 3、洗手,记录。

连续性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

【关键词】患者中的应用危重病患者常发生循环衰竭、体液超负荷、肺功能衰竭、脑水肿、肝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感染等情况,且常处感染性休克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治疗困难,死亡率高。近年来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广泛的应用,挽救了大部分危重病患者的生命,降低了危重病患者的死亡率。我院ICU在2000年1~9月开展连续性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治疗危重病患者2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例1,男,78岁,因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5天,血压下降9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20余年,急诊科以感染性休克、肠道感染收住ICU。入院查体:体型肥胖,体温35.2℃,神志呈浅昏迷状,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血压为62/41mmHg,呼吸急促35~40次/min,四肢末梢冰凉,紫绀明显,SpO 2 78%,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140~160次/min,呈房颤心律,A 2 >P 2 ,未闻及器质性杂音,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活跃,腹水征(-),躯干部皮下可见瘀斑瘀点,少尿,尿量<30ml/h,柏油样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酐450μmol/L,血尿素氮35.8mmol/L,血清钾5.05mmol/L,血气分析示:pH7.02,PaO 2 52.1mmHg,PaCO 2 40.2mmHg,BE12.9mmol/L,PT28.56s,APTT59.75s,WBC20.5×10 9 /L,PCL5.6×10 9 /L,Hb102g/L,大便潜血(+++),脓细胞(+)。入院诊断为感染性休克、肠道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DIC、冠心病、心律失常。入ICU后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呼吸,颈内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为15~20cmH 2 O,以多巴酚丁胺8~10μg・kg -1 ・min -1 、去甲肾上腺素2~12μg/min维持血压,并采取在监测中心静脉压的情况下,给予补液扩容治疗,积极抗炎纠酸,在小剂量肝素(50~100mg/24h)使用下补充凝血物质,经上述治疗患者病情无明显缓解,且尿量进一步减少<10ml/h,血清肌酐、血尿素升高,全身浮肿明显。于入院20h后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的抗凝下,给予连续性静脉血液透析滤过。采用穿刺股静脉留置ARROW单针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采用Hospal床旁血滤泵,使用M60管路和AN69型血滤器,置换液速度为1~2L/h,采用后稀释法。连续静脉血液透析滤过22h,超滤量为10050ml,血清肌酐、血尿素明显下降,浮肿减轻,中心静脉压下降,但因全身出血明显,且股静脉穿刺处也有明显出血,家属要求自动出院。例2,男,58岁,因尿少、浮肿,头昏5天伴低血压1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冠心病史18年,糖尿病史10年,曾有脑梗塞2次。急诊科以心源性休克,慢性肾功能衰竭收住心血管内科。入院查体:体型肥胖,体温38.2℃,神志呈模糊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血压为82/61mmHg,呼吸急促25~35次/min,四肢末梢凉,轻度紫绀,SpO 2 89%~92%,双肺听诊呼吸音粗,肺底闻及湿性罗音,心率140~160次/min,呈房颤心律伴偶发室早,A 2 >P 2 未闻及器质性杂音,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活跃,腹水征(-),双下肢呈凹陷性水肿,无尿,尿量<20ml/h。神经系统检查左侧肢体偏瘫,肌力3~4级,膝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右侧肢体肌力正常,病理反射(-)。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酐51.23μmol/L,血尿素氮46.8mmol/L,血清钾 5.67mmol/L,血糖22.6mmol/L。血气分析示:pH7.24,PaO 2 52.1mmHg,PaCO 2 40.2mmHg,BE9.9mmol/L,WBC23.5×10 9 /L,PCL8.6×10 9 /L,Hb102g/L。内科给予抗炎、降糖、补液扩容、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后,急诊行血液透析,超滤2500ml,此后曾一度尿量>35~45ml/h,血压138/75mmHg,呼吸频率减慢,SpO 2 92%~95%,心率120~140次/min,呈房颤心律伴偶发室早,神志清楚。但于入院后第三天再次出现少尿,尿量<20ml/h,下午患者自诉胸闷,呼吸急促25次/min,SpO 2 下降至88%~90%,于第二天出现神志不清,呼吸急促加剧,心率下降至78次/min,SpO 2 下降至78%~85%,双下肢浮肿,血压为96/61mmHg,末梢紫绀,急诊请ICU会诊给予行气管插管,气囊辅助呼吸转ICU治疗。给予机械通气,颈内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为18~23cmH 2 O,以多巴酚丁胺8~10μg・kg -1 ・min -1 升压,速尿200mg 利尿,急查:血清肌酐556.3μmol/L,血尿素氮39.8mmol/L,血清钾 5.35mmol/L,血糖20.6mmol/L,血气分析示:pH7.12,PaO 2 48.1mmHg,PaCO 2 95.2mmHg,BE11.9mmol/L,WBC26.8

血液透析滤过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滤过操作规范 (一)物品准备 血液透析滤过器、血液透析滤过管路、安全导管(补液装置)、穿刺针、无菌治疗巾、生理盐水、一次性冲洗管、消毒物品、止血带、一次性手套、透析液等。 (二)开机自检 1.检查透析机电源线连接是否正常。 2.打开机器电源总开关。 3.按照要求进行机器自检。 (三)血液透析滤过器和管路的安装 1.检查血液透析滤过器及管路有无破损,外包装是否完好。 2.查看有效日期、型号。 3.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 4.安装管路顺序按照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 5.置换液连接管安装按照置换液流向顺序安装。 (四)密闭式预冲 1.启动透析机血泵80 ~100 ml/min,用生理盐水先排净管路和血液透析滤过器血室(膜内)气体。生理盐水流向为动脉端→透析器→静脉端,不得逆向预冲。 2.将泵速调至200 ~300 ml/min,连接透析液接头与血液透析滤过器旁路,排净透析器透析液室(膜外)气体。

3.机器在线预冲通过置换液连接管,使用机器在线产生的置换液,按照体外循环血流方向密闭冲洗。 4.生理盐水预冲量应严格按照血液透析滤过器说明书中的要求;若需要进行闭式循环或肝素生理盐水预冲,应在生理盐水预冲量达到后再进行。 5.推荐预冲生理盐水直接流入废液收集袋中,并且废液收集袋放于机器液体架上,不得低于操作者腰部以下;不建议预冲生理盐水直接流入开放式废液桶中。 6.冲洗完毕后根据医嘱设置治疗参数。 (五)建立体外循环(上机) 1.血管通路准备 (1)动静脉内瘘穿刺 1)检查血管通路:有无红肿,渗血,硬结;并摸清血管走向和搏动。 2)选择穿刺点后,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 3)根据血管的粗细和血流量要求等选择穿刺针。 4)采用阶梯式、纽扣式等方法,以合适的角度穿刺血管。先穿刺静脉,再穿刺动脉,动脉端穿刺点距动静脉内瘘口 3 cm 以上、动静脉穿刺点的距离10 cm 以上为宜,固定穿刺针。根据医嘱推注首剂量肝素(使用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剂,应根据医嘱上机前静脉一次性注射)。 (2)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连接 1)准备碘伏消毒棉签和医用垃圾袋。 2)打开静脉导管外层敷料。 3)患者头偏向对侧,将无菌治疗巾垫于静脉导管下。 4)取下静脉导管内层敷料,将导管放于无菌治疗巾上。 5)分别消毒导管和导管夹子,放于无菌治疗巾内。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蒋粤韬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蒋粤韬 发表时间:2019-10-24T09:26:22.720Z 来源:《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8期作者:蒋粤韬 [导读]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相关指标,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减少相关并发生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继续推广应用。 蓝山县中心医院湖南永州 425800 【摘要】目的: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透析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间收治的98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统计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相关指标以及透析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肌酐、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相关指标,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减少相关并发生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继续推广应用。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治疗效果;并发症 慢性肾衰竭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肾功能异常甚至消失,使得代谢废物无法排除体外而积聚于体内,引起机体酸碱平衡失常、电解质紊乱、代谢废物潴留等症状,若不积极干预治疗,最终逐渐发展至尿毒症,危及患者的生命。临床中常见的能够引起慢性肾衰竭的疾病包括糖尿病、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等,[1]而由于肾脏本身具有代偿功能,导致慢性肾衰竭初期的临床症状多不明显,有时仅仅表现为不明原因的高血压、贫血,部分患者甚至只出现尿液性状的改变。因此对于慢性肾衰竭,早发现、早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出现,使得慢性肾衰竭患者得到了更有效的治疗,对缓解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着重要意义。[2]本文探究了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间收治的98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共49例,年龄为28岁~66岁,平均年龄(49.85±3.51)岁;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3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病史1个月~5.5个月,平均(2.68±1.58)个月。观察组患者共49例,年龄为25岁~69岁,平均年龄(52.32±2.64)岁;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2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病史1个月~5个月,平均(2.23±1.49)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病史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间的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入组标准:诊断明确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患者存在食欲不振、高血压等临床症状;患者入选前未进行过血液透析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3]排除标准: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如肿瘤、脑血管疾病等;有相关药物过敏史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治疗参数设置:超滤系数5.5ml/(h·mmHg),膜面积为1.8m2,透析血流量为200~260ml/min。观察组患者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治疗参数设置:超滤系数为46ml/(h·mmHg),膜面积为 1.4m2,透析血流量为300~360ml/min。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均给予枸橼酸盐透析液,透析液流量500ml/(min),透析液的钠离子浓度为140mmol/L。透析治疗时间为4h/次,每周3次。两组患者除透析治疗外,均给予患者低分子钙素钠进行抗凝治疗。 1.3 评价指标 1.3.1 治疗效果评价与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相关指标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指标:①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如食欲不振等消失,肾功能改善>60.0%;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较前好转,肾功能改善30.0~60.0%;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较前无变化甚至较前加重,肾功能改善<30.0%。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相关指标主要包括血肌酐与甲状旁腺激素等。 1.3.2 并发症发生率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透析后的并发症主要是低血压、肌肉痉挛与皮肤瘙痒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评价 观察组患者经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相关指标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肌酐、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