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泥相对密度的计算

污泥相对密度的计算

污泥相对密度的计算

污泥相对密度的计算

参阅《排水工程》教材

设定污泥含水率为P,污泥的有机质含量为Pv,

则干污泥的相对密度为:r s=250/(100+)

湿污泥的相对密度为:r=100r s/[pr s+(100-p)]

例污泥的含水率为95%,有机质含量为65%,则

rs=250/(100+×65)=

r=100×[95*+(100-95)]=

污泥的密度与有机质含量和含水率均有关系。

根据测定,污泥的最大密度一般在含水率65%时最大,约为左右。80%含水率容重为之间。90%含水率为

40%含水率为;30%含水率为左右。

表观相对密度

土的烘干法:是标准方法,实用于粘质土,粉质土、砂类土和有机质土。步骤:1.取代表性试样,细粒土15~30g,砂类土、有机土50g,放入盒内立即盖好盒盖,称质量。2.打开盒盖,放入105~110 OC恒温下烘干,细粒土不少于8h,砂类土不少于6h,对于含有机质超过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OC.3.烘干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一般只需0.5~1h).冷却后盖好盒盖称质量,准确至0.01g。3.结果整理,计算至0.1%.4.允许平行差:含水量5%以下为0.3、含水量40%≤1、含水量40以上≤2。 酒精燃烧法:适用于快速简易测定细粒土(含有机质的除外)。酒精:纯度95%,粘质土5~10g,砂类土20~30g,注入酒精至出现自由液面,为使酒精在试样中充分混合均匀,可将盒底在桌面轻轻敲击。烧3遍立即称质量 其他测试方法:红外线照射法;比重法;微波加热法;碳化钙气压法:适用于路基土盒稳定土的快速测定 特殊土的含水量测定:含石膏土和有机质土:110 OC时含石膏土会失去结晶水,对有机质土其有机成分会燃烧,适宜用真空干燥箱在近乎1个大气压力作用下,或温度在60 OC~70OC干燥8h以上;对无机结合料宜先将烘箱提前升温到110℃在放入水泥结合料烘干。密度试验:环刀法、蜡封法、灌砂法、灌水法 土的命名H-高 L-低 W-良好级配 P-不良级配 C-粘土M-粉土 S-砂土Y-黄土 O-有机质土 B-漂石 G砾石 Cb-卵石 E-膨胀土 R-红粘土 St-盐渍土 土从液体状态向塑性体状态过渡的界限含水量称为液限,土由塑性体状态向脆性固体状态过渡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当土达到塑限后继续变干,土的体积随含水量的减少而收缩,但达某一含水量后,体积不再收缩,这个界限含水量称为缩限。土处于塑性状态的含水量范围即液限与塑限之差值称为塑性指数,反映了土中粘泥含量的大小;液性指数反映天然含水量与界限含水量的关系,反映土的状态。最大孔隙比的测定:取代表性试样约1.5kg,充分风干(或烘干),碾散拌匀,将锥形塞杆自漏斗下口穿入,并向上提起,使锥体堵住漏斗管口,一并放入体积 1000 立方厘米量筒中,使其下端与量筒底相接 (3)称取试样700克,准确至1 克,均匀倒入漏斗中,将漏斗与塞提高,移动塞杆使锥体略离开管口,管口应经常保持高出砂面约1--2 厘米,使试样缓缓且均匀分布地落入量筒中 (4)试样全部落入量筒后取出漏斗与锥开塞,用砂面拂平器将砂面拂平,勿使量筒振动,然后测读砂样体积,估 5立方厘米 (5)以手掌或橡皮塞堵住量筒口,将量筒倒转,缓慢地转动量筒内的试样,并回到原来位置,如此重复几次,记下体积的最大值,估读 5立方厘米 (6)取上述两种方法测得的大体积值,计算最大孔隙比 影响压实的因素(1)含水量对压实过程的影响:土的塑性指数愈大,土的最佳含水量也愈大,同时其最大干密度愈小。因此,一般砂性土的最佳含水量小于粘性土,而砂性土的最大干密度也大于粘性土。(2)击实功对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的影响:对同一种土,击实功愈大,土的最大干密度也愈大,而土的最佳含水量愈小。当然击实功的增大是有限度的(3)不同压实机械对压实的影响:(4)土粒级配的影响 直接剪切试验:直接剪切仪分为应变控制式和应力控制式两种,前者是等速推动试样产生位移,测定相应的剪应力,后者则是对试件分级施加水平剪应力测定相应的位移,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是应变控制式直剪仪,该仪器的主要部件由固定的上盒和活动的下盒组成,试样放在盒内上下两块透水石之间。试验时,由杠杆系统通过加压活塞和透水石对试件施加某一垂直压力σ,然后等速转动手轮对下盒施加水平推力,使试样在上下盒的水平接触面上产生剪切变形,直至破坏,剪应力的大小可借助与上盒接触的量力环的变形值计算确定。通常采用4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p下,施加水平剪切力进行剪切,测得剪切破坏时的剪应力τ。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υ和粘聚力c。 根据试验时的剪切速率和排水条件不同,直接剪切试验可分为:快剪、固结快剪和慢剪 :快剪试验是在试样施加竖向压力σ后,立即快速施加水平剪应力使试样剪切破坏。固结快剪是允许试样在竖向压力下充分排水,待固结稳定后,再快速施加水平剪应力使试样剪切破坏。慢剪试验则是允许试样在竖向压力下排水,待固结稳定后,以缓慢的速率施加水平剪应力使试样剪切破坏。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CBR)试验:(1)试样准备: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用木碾捣碎,但应尽量注意不使土或粒料的单个颗粒破碎。土团均应捣碎至通过5毫米的筛孔。用38毫米筛筛除大于38毫米的颗料,并记录超尺寸颗粒的百分数,将已过筛的试料按四分法分成4份。每份质量6千克,供击实试验和制试件之用。在预定做击实试验的前一天,取有代表性的试料测定其风干含水量。(2)称试筒本身质量(m1),将试筒固定在底板上,将垫块放入筒内,并在垫块上放一张滤纸,安上套环。(3)将1份试料,按II-2规定的层数和每层击数,求试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4)将其余3分试料,按最佳含水量制备3个试件,将一份试料平铺于金属盘内,按事先计算得的该份试料应加的水量均匀地喷洒在试料上。拌匀后密闭浸润备用。制每个试件时,都要取样测定试料的含水量。注:需要时,可制备三种干密度试件。如每种干密度试件制3个,则共制9个试件。每层击数分别为30、50和98次,使试件的干密度从低于95%到等于100%的最大干密度,这样,9个试件共需试料约55千克。(5)、将试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按规定的分层和击数进行试样的击实,第一层击实完后,将试样层面―拉毛‖,然后再装入套筒,重复上述方法进行其余每层试样的击实,大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宜高出筒高10毫米。(6)、卸下套环,用直刮刀沿试筒顶修平击实的试件,表面不平整处用细料修补。取出垫块,称试筒和试件的质量(m2)。(7)泡水测膨胀量的步骤如下:1)在试件制成后,在试件顶面的放一张好滤纸,并在上安装附有调节杆的多孔板,在多孔板上加4块荷载板。2)将试筒与多孔板一起放入槽内(先不放水),并用拉杆将模具拉紧,安装百分表,并读取初读数。3)向水槽内放水,使水自由进到试件的顶部和底部。泡水期间,槽内水面应保持在试件顶面以上大约25毫米,通常试件要泡水4昼夜。4)泡水终了时,读取试件上百分表的终读数,并计算膨胀量。5)从水槽中取出试件,倒出试件顶面的水,静置15min,让其排水,然后卸去附加荷载和多孔板、底板和 滤纸,并称量(m3),以计算试件的湿度和密度的变化。、结果整理 :1.一般采用灌入量为2.5mm时的单位压力与标准压力之比作为材料的承载比(CBR): 即: CBR=(P/7000)*100 同时计算贯入量为5mm时的承载比:CBR=(P/10500)*100 式中: CBR--承载比,%; P--单位压力,kpa。如灌入量为5mm时的承载比大于2.5mm时的承载比,则试验要重做。如结果仍然如此则采用2.5mm时的承载比。 2.试件的湿密度公式:p=(m2-m1)/2177 式中:p--试件的湿密度,g/cm3 m1--试筒和试件的合质量,g m2--试筒的容积,cm33.试件的干密度公式:pd=p/(1+0.01w) 式中:pd--试件的干密度,g/cm3 w--试件的含水量三、精度要求如根据3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得的承载比变异系数Cv大于12%,限额去掉一个偏离大的值,取其余2个结果的平均值。如Cv小于12%,且3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的干密度偏差小于0.03g/cm3,则去掉一个偏离大的值,取其2个结果的平均值。 回弹模量试验: 1、按照击实试验的方法制备试样。根据工程的要求选择轻型和重型法视最大粒径用小筒或大筒进行击实试验 得到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然后用最佳含水量用上述试筒击实制备试件。2、安装仪器3、预压:用最大的预定单位压力p进行预压,含水量大于塑限的土,p=50~100Kpa,含水量小于塑限的土,p=100~200Kpa。欲压进行1~次,每次欲压1分钟,欲压之后调整承载板位置,让试件恢复变形,4、测定回弹模量。将预定单位回弹模量分为4~6份,作为每一及加载的压力,每级加载时间为1分钟,记录千分表读数,同时卸载让试件恢复变形,卸载1分钟时再次记录千分表读数,同时施加下一及荷载,如此逐级加载卸载并记录千分表

钢筋比重及各种钢材比重计算表

螺纹钢及圆钢筋的重量表 螺纹钢 ①9-0.499kg/m ① 100.617kg/m ① 120.888kg/m ① 141.21kg/m ① 161.58kg/m ① 182.00kg/m ① 20-2.47kg/m ① 22-2.98kg/m ① 253.85kg/m ① 284.83kg/m ① 32-6.31kg/m ① 40-9.87kg/m 同圆钢具体算法可以采用直径除以10然后平再乘以0.617kg/m 也就是10mm直径钢筋的每米重量这样就可以算出任直径的钢筋重量直径相同的螺纹钢圆钢带肋钢每米重量都相等所以只需要考虑直径就行了比如6mm钢每米重量就是 0.6*0.6*0.617=0.222

这就是6mm钢筋每米的重量了

直径乘以直径乘 0.006165(标准) 商家默认标准:直径乘以直径乘 0.00617 其他: 钢W=0.00785 乘边长的平 扁钢: W = 0 . 00785 X 宽X 厚 钢板W = 7 . 85 X 宽X 厚 钢管:W =(外径-壁厚)X 壁厚X 02466 渡锌 W =原理论重量X 06 . 钢筋规格重量表 重量(kg/m ) 0. 0.098 0.154 0. 0.193 0.222 0.245 0.260 圆钢规格重量表 规格 截面面积 ①35 9.62 ①4 12.57 ①5 19.63 ①5.5 23.76 ①5.6 24.63 ①6 28.27 ①6.3 31.17 ①6.5 33.18 ①7 38.48

0.302

①7.5 44.18 0.347 ①850.27 0.395 ①963.63 0.499 ①10 78.54 0.617 ①11 95.03 0.746 ①12 113.10 0.888 ①13 132.70 1.04 ①14 .90 1.21 ①15 176.70 1.39 ①16 201.10 1.58 ①17 227.00 1.78 ①18 254.50 2.00 ①19 283.50 2.23 ①20 314.20 2.47 ①21 346.40 2.72 ①22 380.10 2.98 ①24 452.40 3.55 ①25 490.90 3.85 ①26 530.90 4.17 ①28 615.80 4.83 ①30 706.90 5.55 ①32 804.20 6.31

相对密度(比重)与酒精度(乙醇含量)对照表

相对密度(比重)与酒精度(乙醇含量)对照表 相对密度20℃/20℃酒精度%(v/v)酒精度%(m/m)相对密度20℃/20℃酒精度%(v /v)酒精度%(m/m)相对密度20℃/20℃酒精度%(v/v)酒精度%(m/m) 0.99603 2.72 2.14 0.99560 3.02 2.38 0.99517 3.33 2.62 602 2.73 2.15 559 3.03 2.39 516 3.34 2.63 600 2.74 2.16 557 3.05 2.40 514 3.35 2.64

597 2.76 2.17 554 3.06 2.41 511 3.37 2.65 596 2.77 2.18 553 3.07 2.42 510 3.38 2.66 595 2.78 2.19 552 3.09 2.43 509 3.39 2.67 592 2.79 2.20 549 3.10 2.44 506 3.40 2.68 591 2.81 2.21 548 3.11 2.45 505 3.42 2.69 0.99589 2.82 2.22 0.99546 3.12 2.46 0.99503 3.43 2.70 587 2.83 2.23 545 3.14 2.47 502 3.44 2.71 586 2.84 2.24 543 3.15 2.48 500 3.46 2.72 583 2.86 2.25 540 3.16 2.49 497 3.47 2.73 582 2.87 2.26 539 3.17 2.50 496 3.48 2.74 580 2.88 2.27 537 3.19 2.51 495 3.49 2.75 577 2.89 2.28 534 3.20 2.52 492 3.51 2.76 576 2.91 2.29 533 3.21 2.53 491 3.52 2.77 0.99574 2.92 2.30 0.99531 3.22 2.54 0.99489 3.53 2.78 573 2.93 2.31 529 3.24 2.55 488 3.54 2.79 571 2.94 2.32 528 3.25 2.56 486 3.56 2.80 568 2.96 2.33 525 3.26 2.57 483 3.57 2.81 567 2.97 2.34 524 3.28 2.58 482 3.58 2.82 566 2.98 2.35 523 3.29 2.59 481 3.59 2.83 563 3.00 2.36 520 3.30 2.60 478 3.61 2.84 562 3.01 2.37 519 3.31 2.61 477 3.62 2.85 0.99475 3.63 2.86 0.99391 4.26 3.34 0.99308 4.86 3.82 474 3.65 2.87 390 4.27 3.35 307 4.88 3.83 472 3.66 2.88 388 4.28 3.36 305 4.89 3.84 469 3.67 2.89 385 4.29 3.37 303 4.90 3.85 468 3.68 2.90 384 4.31 3.38 302 4.92 3.86 467 3.70 2.91 383 4.32 3.39 300 4.93 3.87 464 3.71 2.92 380 4.33 3.40 298 4.94 3.88 463 3.72 2.93 379 4.34 3.41 297 4.95 3.89 099461 3.73 2.94 0.99377 4.36 3.42 0.99295 4.97 3.90

乙醇量测定法(含乙醇相对密度表)

xx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 乙醇量测定法 附录ⅨM. 乙醇量测定法 一、气相色谱法 本法系用气相色谱法[附录ⅥE3.项下,照高效液相色谱法3. (1)测定各种制剂中 在20℃时乙醇(C2H5OH)的含量(%)(ml/ml)。除另有规定外,按下列方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直径为0.25~0.18mm的二乙烯苯-乙基乙烯苯型高 分子多孔小球作为载体,柱温为120~150℃;另精密量取无水乙醇4ml、 5ml、6ml,分别 精密加入正丙醇(作为内标物质)5ml,加水稀释成100ml,混匀(必要时可进一步稀释), 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ⅥE)测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用正丙醇峰计算的理论板数应大于700; (2)乙醇和正丙醇两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 (3)上述3份溶液各注样5次,所得15个校正因子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得大于2.0%。 标准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恒温至20℃的无水乙醇和正丙醇各5ml,加水稀释成100 ml,混匀,即得。

供试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恒温至20℃的供试品适量(相当于乙醇约5ml)和正丙 醇5ml,加水稀释成100ml,混匀,即得。 上述两溶液必要时可进一步稀释。 测定法取标准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适量,分别连续注样3次,并计算出校正因子和供 试品的乙醇含量,取3次计算的平均值作为结果。 【附注】 (1)在不含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与内标物质峰相应的位 置处不得出现杂质xx。 (2)标准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连续3次注样所得各次校正因子和乙醇含量与其相应的 平均值的相对偏差,均不得大于1.5%,否则应重新测定。 (3)选用其他载体时,系统适用性试验必须符合本法规定。 二、蒸馏法 本法系用蒸馏后测定相对密度的方法测定各种制剂中在20℃时乙醇 (C2H5OH)的含量 (%)(ml/ml)。按照制剂的性质不同,分为下列三法。 第一法本法系供测定多数流浸膏、酊剂及甘油制剂中的乙醇含量。根据制剂中含 乙醇量的不同,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含乙醇量低于30%者

乙醇相对密度表

乙醇相对密度表 ─────┬────┬──────┬────┬──────┬────┬──────┬──── 相对密度│ 浓度│相对密度│浓度│相对密度│ 浓度│相对密度│浓度 (20℃/20℃)│%(ml/ml)│(20℃/20℃) │%(ml/ml)│(20℃/20℃) │%(ml/ml)│(20℃/20℃) │%(ml/ml ─────┼────┼──────┼────┼──────┼────┼──────┼──── 0.9992 │ 0.5 │ 0.9922 │ 5.5 │ 0.9865 │ 10.0 │ 0.9807 │ 15.0 85 │ 1.0 │ 15 │ 6.0 │ 59 │ 10.5 │ 02 │ 15.5 78 │ 1.5 │ 08 │ 6.5 │ 53 │ 11.0 │ │ 70 │ 2.0 │ 02 │ 7.0 │ 47 │ 11.5 │ 0.9796 │ 16.0 68 │ 2.5 │ │ │ 41 │ 12.0 │ 90 │ 16.5 56 │ 3.0 │ 0.9896 │ 7.5 │ 35 │ 12.5 │ 85 │ 17.0 49 │ 3.5 │ 89 │ 8.0 │ 30 │ 13.0 │ 80 │ 17.5 42 │ 4.0 │ 83 │ 8.5 │ 24 │ 13.5 │ 74 │ 18.0 35 │ 4.5 │ 77 │ 9.0 │ 18 │ 14.0 │ 69 │ 18.5 28 │ 5.0 │ 71 │ 9.5 │ 13 │ 14.5 │ 64 │ 19.0 0.9758 │ 19.5 │ 0.9670 │ 27.5 │ 0.9566 │ 35.5 │ 0.9439 │ 43.5 53 │ 20.0 │ 64 │ 28.0 │ 58 │ 36.0 │ 30 │ 44.0 48 │ 20.5 │ 58 │ 28.5 │ 51 │ 36.5 │ 21 │ 44.5 43 │ 21.0 │ 52 │ 29.0 │ 44 │ 37.0 │ 12 │ 45.0 37 │ 21.5 │ 46 │ 29.5 │ 36 │ 37.5 │ 03 │ 45.5 32 │ 22.0 │ 40 │ 30.0 │ 29 │ 38.0 │ │ 26 │ 22.5 │ 33 │ 30.5 │ 21 │ 38.5 │ 0.9394 │ 46.0 21 │ 23.0 │ 27 │ 31.0 │ 13 │ 39.0 │ 85 │ 46.5 15 │ 23.5 │ 21 │ 31.5 │ 05 │ 39.5 │ 76 │ 47.0 10 │ 24.0 │ 14 │ 32.0 │ │ │ 66 │ 47.5 04 │ 24.5 │ 08 │ 32.5 │ 0.9497 │ 40.0 │ 57 │ 48.0 │ │ 01 │ 33.0 │ 89 │ 40.5 │ 47 │ 48.5 0.9698 │ 25.0 │ │ │ 81 │ 41.0 │ 38 │ 49.0 0.9693 │ 25.5 │ 0.9594 │ 33.5 │ 73 │ 41.5 │ 28 │ 49.5 87 │ 26.0 │ 87 │ 34.0 │ 65 │ 42.0 │ 18 │ 50.0 81 │ 26.5 │ 80 │ 34.5 │ 56 │ 42.5 │ │ 75 │ 27.0 │ 73 │ 35.0 │ 47 │ 43.0 │ │ ─────┴────┴──────┴────┴──────┴────┴──────┴──── 0.8129 95 成反比关系

相对密度与酒精度对照表格模板

精心整理相对密度(比重)与酒精度(乙醇含量)对照表

(v/v)酒精度%(m/m)相对密度20℃/20℃酒精度%(v/v)酒精度%(m/m)? 0.996032.722.140.995603.022.380.995173.332.62? 6022.732.155593.032.395163.342.63? 6002.742.165573.052.405143.352.64? 5972.762.175543.062.415113.372.65? 5962.772.185533.072.425103.382.66?

5952.782.195523.092.435093.392.67? 5922.792.205493.102.445063.402.68? 5912.812.215483.112.455053.422.69? 0.995892.822.220.995463.122.460.995033.432.70? 5872.832.235453.142.475023.442.71? 5862.842.245433.152.485003.462.72? 5623.012.375193.312.614773.622.85? 0.994753.632.860.993914.263.340.993084.863.82? 4743.652.873904.273.353074.883.83? 4723.662.883884.283.363054.893.84? 4693.672.893854.293.373034.903.85? 4683.682.903844.313.383024.923.86?

钢筋_比重_计算公式_重量_一览表

钢筋比重计算公式重量一览表 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 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 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 Φ6=0.222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简式 材料名称理论重量W(kg/m) 扁钢、钢板、钢带 W=0.00785×宽×厚 方钢 W=0.00785×边长2

圆钢、线材、钢丝 W=0.00617×直径2 钢管 W=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2边宽--边厚) 不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 工字钢 W=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 槽钢 W=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 备注 1、角钢、工字钢和槽钢的准确计算公式很繁,表列简式用于计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34,带b的为2.65,带c的为2.26。 3、e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26,带b的为2.44,带c的为2.24。 4、各长度单位均为毫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