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部门预算信息公开及有关方案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部门预算信息公开及有关方案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部门预算信息公开及有关方案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部门预算信息公开及有关方案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2017年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按照《预算法》、《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和《河北省省级预算公开办法》规定,现将河北政法职业学院2017年部门预算公开如下:

一、部门职责及机构设置情况

部门职责:

经省委、省政府、省政法委批准,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主要职责是:

(一)培训教育

根据上级业务部门要求,开展对政法、林业干部和律师的培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开展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1、组织培训班

根据中央和省委建设高素质队伍的要求,开展对政法、林业干部和律师的短期轮训和培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增强法制观念。

2、开办高职和成人教育

根据学院各专业的学生人数制作教学计划,并用组织教师按教学计划进行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开展学生资格证考试工作及实践实训课程工作;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

3、教学事务管理

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图书馆建设、实训条件建设等,与教学活动和学员培训相关的综合管理和后勤保障事务。

(二)法学研究

根据国家和我省法制建设需要,积极进行法学方面的学术研究,扶植中青年法学家,编辑出版高质量、高水平、享受国内外的法学研究成果。

机构设置:

我院为省一级预算单位,没有下级部门,经费形式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1、党政管理机构

办公室(党办、院办、外事办)、纪委、机关党委(工会)、人事处、老干部处、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教务处(高职教育研究中心)、财务处、后勤处、安全工作处。

2、教学机构

继续教育部(培训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体育部、法律系、法学系、国际法商系、计算机系、管理系、建设工程系、财经管理系、国际交流系、会计系。

3、教辅机构

科研处、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河北法学》编辑部。

部门机构设置情况

二、部门预算安排的总体情况

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目前我省部门预算的编制实行综合预算制度,即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反映在预算中。根据省财政厅冀财预[2016]55号文件《河北省财政厅关于2017年省级部门预算编制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教学、管理工作资金需求的实际,我们依据2016年7月31日的人员、机构、工资、资产和2016年毕业后在校生、2016年招生计划数以及2017年毕业生人数和2017年预计招生数为基准,测算2017年的收入和支出。2017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依法理财原则、突出重点原则、勤俭办事原则、全口径预算原则。在确保个人工资、社会保险费、个人住宅取暖补贴等人员支出以及足额安排离退休人员政策性个人支出和正常运转经费的前提下,再安排学院的发展性支出。具体安排如下:

(一)收入说明

学院教职工编制565人,现有在编职工499人,离休职工12人,退休职工214人,长期临时工257人,遗属27人,2017年在校学生13000人。财政厅核定我院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13990.49万元,财政专户核拨款(学宿费收入等)7862万元,其他收入300万元,2017年预算总收入22152.49万元。具体测算依据是:

1.一般公共预算拨款(限额补助)3114.85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拨款(非限额补助)1801.37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拨款(行政事业性收费)15万元;

4.一般公共预算拨款(专项收入)7404.00万元;

5.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10万元;

6.中央财政提前通知转移支付(高校学生资助经费)1545.27万元;

7.财政专户核拨款7862万元。

(1)普通高职生学费5000元*12890人=6445万元,7000元*110人=77万元,共计6445万元+77万元=6522万元;

(2)住宿费500元*13000人=650万元;

(3)考试费120万元。

(4)联合办学学费收入570万元。

8.其他收入300万元,主要为自考辅导费上缴税金后剩余部分、利息收入和其他零星收入。

2017年预算收入比2016年增加4882.95万元,主要是增加了一般公共预算拨款。

9.我单位2016年、2017年均没有以下收支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也不存在增减变化情况。

(二)支出说明

收支预算总表支出栏、基本支出表、项目支出表按经济分类和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编制,反映河北政法职业学院2017年度部门预算中支出预算的总体情况。根据2017年收入预算测算情况,测算2017年预算支出为22152.4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安排13049.22万元,由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4887.22万元,财政专户核拨款安排7862万元,由其他收入安排300万元。项目支出安排9103.27万元,全部由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总支出比2016年预算总支出增加4882.95万元,主要是增加了人员支出和专项项目支出。具体安排是:

1.人员经费预算安排1204

2.10万元,比2016年预算增加2481.1万元,主要是因为调资和人员增加所致,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4756.94万元,财政专户核拨款安排7285.16万元。

(1)工资福利支出 (在职人员经费支出) 9466.10万元,由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3455.78万元,由财政专户核拨款安排6010.32万元。

(2)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257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1301.16万元,由财政专户核拨款安排1274.84万元。

2.商品和服务支出预算安排1007.12万元,比2016年预算减少1591.73万元,主要是勤俭节约,压缩支出,由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130.28万元,由财政专户核拨款安排576.84万元,由其他收入安排300万元。其中:部门“三公”及会议培训经费预算安排286.84万元,由财政专户核拨款安排156.84万元,由其他收入安排130万元,合计数比2016年初预算多安排50万元,主要是增加了因公出国(境)费--教学科研人员因公出国(境)费;会议费与2016年预算相比零增长,安排了5万元,由财政专户核拨款安排;培训费在基本支出中安排了11.7万元,由财政专户核拨款安排,与2016年预算持平,没有增减变化,在项目支出安排了300万元,比2016年初预算多100万,主要由于近几年学院更加重视教职工的教学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增加了支出。“三公”经费安排270.14万元,由财政专户核拨款安排140.14万元,由其他收入安排130万元,比2016年初预算多50万元,主要是增加了因公出国(境)费用。因公出国(境)费安排130万元,由其他收入安排,比2016年初预算多50万元,主要是我院2017年安排三批次共计约50人的出国培训学习的任务;公务用车购置及运维费安排115.64万元,由财政专户核拨款安排,全部为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与2016年相比没有增减变化,2016年和2017年均没有公务用车购置费预算,因此没有增减变化情况;公务接待费安排24.5万元,由财政专户核拨款安排,与2016年相比没有增减变化。我院2016年和2017年均没有用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因此没有增减变化情况。我院现有车辆18辆,没有购置汽车预算。

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主要是为了保证学院的正常运转,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包括人员数量、资产情况等和上级的相关规定进行的支出安排。人员经费主要用于人员的工资和社会保障支出,日常公用经费主要用于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维修(护)费、差旅费及其他等保障学院正常运行所需的支出安

排。

3.项目支出预算安排9103.27万元,比2016年预算增加3993.58万元,主要是增加了西院房屋回购项目支出,全部由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其中政府采购预算为2131.47万元,主要用于学院设施的维修改造及更新。(后附项目支出预算明细表和政府采购预算明细表)(三)比上年增减情况

2017年预算收支安排22152.49万元,较2016年预算增加4882.9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增加889.37万元,主要为增加人员经费支出;项目支出增加3993.58万元,主要是增加了西院房屋回购项目支出。

三、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我院的机关运行经费即是日常公用经费主要用于学院水、电、暖、办公、维护维修等正常运行方面。2017年机关运行经费共计安排3727.28万元,其中由基本支出安排1007.12万元,由项目支出安排2720.16万元,比2016年增加26.93万元,主要是因为增加了人员增加办公费等费用。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及增减变化原因

2017年我院无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与2016年持平,无增减变化。

五、绩效预算信息

总体绩效目标:

一、年度发展规划目标

(一)进一步完善新校区各项功能,提高教学软硬件水平,改善办公条件,改善校园环境。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规划。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

(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新思路,采取学院提供场地和管理,行(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等形式,完善校内实训(习)基地

功能,满足人才培养计划、课程标准、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要求。

(四)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招生宣传长效机制,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积极参与社会重点工作,不断提高学院知名度。在确保招生数量的前提下,争取更好的优质生源。实现一志愿报考上线率100%,新生平均报到率达到90%以上。

努力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学生平均首次就业率达到80%以上。

(五)加强科研工作。加大科研工作投入,逐年提高科研经费,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坚持理论研究与我省法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推动科研创新;办好《河北法学》和省法学会三个研究会,促进学术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为行业企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技术支持,为我省法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具有较高理论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2017年争取厅级以上科研立项10-20项,出版著作、教材5-10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150篇。

职责分类绩效目标:

(一)培训教育

开展对政法、林业干部和律师的短期轮训和培训,根据学院各专业的学生人数制作教学计划,并组织教师按教学计划进行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开展学生资格证考试工作及实践实训课程工作;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图书馆建设、实训条件建设等,与教学活动和学员培训相关的综合管理和后勤保障事务。

1、优化专业结构,打造优势品牌专业

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规划,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抓住河北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进程中对法

律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酒店、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人才的需求机遇,进行专业梳理、整合和新设。形成以法律为龙头,管理、财经、旅游、计算机为主体的专业布局,发挥重点专业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化配置”,辐射带动全院44个专业的发展。增强面向以法律服务、管理服务、旅游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能力。依托特色专业群,在市场有需求、教学有条件、就业有出路的前提下开发新的优势专业。

2、强化实训(习)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新思路,采取学院提供场地和管理,行(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等形式进一步完善实训基地建设,满足人才培养计划、课程标准、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法律服务中心、文化素养培训中心与园林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三大实训中心功能,实现服务功能、规模、质量、效益的显著增强,成为政法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法律实务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法律公益服务基地及文化素养培训基地、生态园林和景观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3、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按照“懂行业、会教学、能服务”的标准,通过引进、聘任、培训、行(企)业锻炼和校内教师传、帮、带等多种方式,依托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建设一批以专家和技术能手、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的优秀教学团队。专任教师达到330人,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0%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达到72%以上,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达到40%以上。

4、进一步加强招生就业工作,促进良性循环

在充分市场需求调研的基础上,从专业梳理入手,科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化与行业企业合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良好的声誉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报考我院。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招生宣传长效机制,强化社会服务功能,

积极参与社会重点工作,不断提高学院知名度。在确保招生数量的前提下,争取更好的优质生源。实现一志愿报考上线率100%,新生平均报到率达到90%以上。

建立健全科学的就业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从制度上落实就业工作人人有责的方针,充分调动全院力量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努力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学生平均首次就业率达到80%以上。

5、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科研工作。加大科研工作投入,逐年提高科研经费,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坚持理论研究与我省法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推动科研创新;办好《河北法学》和省法学会三个研究会,促进学术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为行业企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技术支持,为我省法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具有较高理论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6、大力加强法律援助中心建设,广泛参与“法律八进”、基层调解、教育帮扶等社会公益活动。承担并完成好办理大案要案、服务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重点工作以及策划、设计重点项目的任务。进一步加强校内三大实训中心建设,通过法律服务、文化素养培训、园林技术开发与推广服务,服务全省、辐射全国,为加强我省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加快我省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推进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学术研究

根据国家和我省法制建设需要,积极进行法学方面的学术研究,扶植中青年法学家,编辑出版高质量、高水平、享受国内外的法学研究成果。

根据国家和我省法制建设需要,积极进行法学方面的学术研究,扶植中青年法学家,编辑出版高质量、高水平、享受国内外的法学研究成果。2017年争取厅级以上科研立项10-20项,出版著作、教材5-10

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150篇。

二、实现年度发展规划目标的保障措施

我院近几年招生学生人数稳定,现有学生13000名左右,为学院各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资金保障。学院现有教职工756名,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230名,教职工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为学院各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人员保障。学院新校区投入近3亿元,各项教学设施达到了较高水平,为学院各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硬件保障。

部门职责-工作活动绩效目标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

2017年我院安排政府采购预算2131.47万元。具体内容见下表。

部门政府采购预算

七、国有资产信息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上年末固定资产金额为49979.06万元,其中房屋及构筑物38408.62万元,专用设备5264.13万元,通用设备1785.40万元,图书档案2091.25万元,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2429.66万元。本年度拟购置固定资产4988.21万元,各处室拟购置固定资产主要为计算机设备、打印设备、空调、办公家具等,已列入政府采购预算。详见下表。

河北省省直部门固定资产占用情况表

编制部门: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截止时间:2016年12月31日

八、名词解释

(一)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指省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二)住房公积金(项):是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由单位为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三)“三公”经费:纳入省级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省级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九、其他说明

我院无政府性基金收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