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植物园

中国植物园

解说:在地球上,有30万种高等植物与人类一起繁衍生息,中国是一个植物大国,它所拥有的植物种类位居世界第三,为了搜集、保护和利用现有的植物资源,中国的植物工作者已在全国建立了100多个植物园,而中国科学院下属的12所植物园,构成了中国植物园的国家队。

许智宏:植物园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在我们面临困难、危机的客观环境变化的情况下,要保护这样自然界植物物种,使它们迁到我们植物园来,能够生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研究它、利用它,使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够有一个更有效的方式。

解说:在地球生物圈中,植物是万物之母,它养育了人类、动物和大多数的微生物,植物是自然界赋予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自从人类出现的第一天起,就从未间断过对植物的开发和利用。在瑞士的水上居室遗址中,人们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大麦、亚麻、梨、葡萄和其他植物的种子,在我国河南五羊嘉湖(同音)遗址中,人们发现了八千年前的稻壳印痕和稻米,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水稻的栽培技术。为了研究植物,早在几千年前,世界上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植物园圃,公元前2800年,中国的农业神神农氏创建的神农药物,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植物园的雏形,植物园的建立是以植物学为基础,随着植物学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植物园,他们引种栽培了各类经济植物,并进行了植物学有关领域的研究,至今全世界已有1600个植物园,其中我国有150多个,中国科学院下属的12个植物园,在中国植物园中已经起着引导作用,它们的建立为提高我国的植物研究水平、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南京中山植物园始建于1929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现代植物园之一,建国后不久,这家植物园便承担了一项对中国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任务。

丁志遵:1958年周总理指示聂荣臻副总理到上海增加布票和粮票的量,通过上海市报出来的这个户口,人口增加得比较快,当时就考虑到我们国家要实行计划生育。

解说:50年代,中国的避孕药物大多是依赖进口,而少部分由国内生产的药物,其生产原料要依靠从动物体内提取激素,由于成本高,资源有限,当时世界的趋势是从植物里提取避孕药的原料。这种看上去不起眼的植物名叫薯蓣,国外有文献记载,以薯蓣的根为原料可以合成避孕药物,我国的科学家们正是借鉴了这一经验。

丁志遵:正因为国家需要这个植物,需要这样的东西,因此我们就负责寻找资源,我们当时就组织了几百个调查队,几万人参加。

解说:这场声势浩大的寻找薯蓣的行动,历经了

七个年头,专门们不仅掌握了薯蓣分布地点,还将它引种到南京中山植物园,经过植物园的专家们对薯蓣的深入研究,最后将这一资源推广到全国。薯蓣的发现和利用,最终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提供了保障。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研究植物、利用植物、保护植物呢?中外的科学家们已达成共识,建立植物园是唯一有效的途径。

许智宏:植物园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怎么把我们自然界通过亿万年进化形成的这样东西,要通过我们植物园的工作,能够很好地、有效地保护起来,为我们的研究开发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条件。

解说:中国科学院所属的12个植物园,从我国东南沿海到西北戈壁,从东北温带森林到西南热带雨林,覆盖了全国主要的生物地理类型,从地图上您能了解到它们的分布情况,目前,12个植物园搜集的植物种类已达一万五千种,也就是说,我国有一半的植物种类被保存在中国科学院的植物园中,它们已建设成为各具特色,及科学研究、植物种质保存和科学普及及教育为一体的重要园地。

植物园是以植物学科研、科普为内容,又融园林景观为一体的独特的园地,在一般人眼里,植物园与普通的公园没有什么太大的分别,然而,在植物园浓重的绿色外表下,却记录了人类探索植物世界无穷奥秘的每一个成就,别的不说,光是植物园的选址就有很大的学问。

洪德园:我们国家是气侯多种多样,气侯多种多样,地形多种多样,我们就要分区来保存植物。当时中国科学院建立12个植物园就基本上按照中国植物分区的特点来建立的。

解说:根据这个选址原则,世界上没有几个地方比西双版纳更适合建立植物园。云南省西双版纳是我国唯一保存大面积热带雨林的地区,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保存十分完好,从植物种类来说就有五千多种高等植物,被认为是东南亚热带雨林植被的一个北苑类型,因而这里是进行热带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理想地区。西双版纳地区聚居着傣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他们在热带雨林及其生物资源相互作用和影响下,创建了多样性的民族森林文化,西双版纳由此也成为研究民族植物学不可多得的样本。西双版纳植物园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12个植物园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占地面积约九百公顷,栽培和保存了三千多种国内外珍贵的热带植物,这个植物园已成为我国进行热带植物资源开发和热带雨林、稀有濒危植物保护的科研基地。云南省的面积虽然仅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但却拥有一万六千种高等植物,也就是说,我国有一半以上的植物种类在云南都能找到,因而除了西双版纳植物园,中科院还

在云南省建立了昆明植物园。

四川省是我国植物种类仅次于云南的大省,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是植物物种极为丰富的地区,特别是在著名的横断山脉,从海拔几百米的沟谷地带,多海拔四千米的高山流石地带,分布着七种植被类型,五千多种高等植物,寒带、温带、热带的植物在这里都能找到,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侯特征,这里曾经是第四季冰川时期,世界上最大的植物避难所,许多古老的植物都在这里劫后余生,这一切都注定了这里必然要有一所植物园出现,1988年,中科院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建立了,它是我国唯一的一家研究青藏高原植物区系的植物园。

一般说来,气侯越温暖,地形越复杂,植物种类也就越丰富,在中国科学院的12个植物园中,有9个建在淮河以内地区,这种分布也是根据植物种类的数量多少来决定的,大体上,一个植物园的建立是按照选址、勘察、建园等几个步骤来进行的,从筹备到植物园初具规模,大约需要十到二十年时间,不过,也有的植物园的建立可谓是机缘巧合,吐鲁番植物园的建立,更像是一次天作之合。

胡文康:我们是1971年到这片沙地的,当时我们主要是到这儿做规划调查,是应当时他们公社的邀请,因为这一片流沙整个威胁到下面的十几个生产队,公社想治理这片沙地,又没有办法,没有比较科学的办法,所以1972年我们就到这个地方定点住下来了。

解说:在这片寸草不生的风石流沙地上,中国科学院的专家们经过20年的努力,在绿洲与沙漠的交界处,营造防风固沙林270公顷,流沙的治理不仅保障了吐鲁番地区18个村庄生产和生活,还诞生了新疆第一片大面积流沙治理示范样板,同时也诞生了我国第一个沙漠植物园,治理沙漠离不开植物,沙漠化已成为全国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吐鲁番植物园自1976年建立以来,一直引种、选育优良固沙植物为研究的主要内容,目前他们已收集沙漠植物460余种,这里成为一个人工绿洲生态系统和荒漠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示范基地。由于植物园所处地区的纬度、经度、自然条件的不同,因而每个植物园的植物种类差异很大,这种差异恰恰决定了植物园的研究方向。素有千湖之省的湖北,河流、湖泊众多,因此武汉植物园的特色是搜集保存我国内陆水生高等植物为研究方向。以植物造园是植物园不同于一般公园最根本的特点,植物园的发展,依赖于当地的经济和科研技术水平的现状,目前,我国的植物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纳入到植物园的保护之中,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在下一个世纪,必定会有更多的

植物园在我国安家落户。

每一个养过花的人都做过这样的事,把花从背阴的地方,挪到能晒到太阳的地方,这个举动在植物学家看来就是最简单的天敌保护。目前,由于全球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日益严重,抢救濒危植物已成为人类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而迁地保护是完成这项工作最有效的措施。

贺善安:迁地保护,是不是我们把这里棵树搬到外面去,找个地方保护起来,那不是这样,这个概念从科学的意义来讲,这个物种在这个地方,我是要把这个物种找另外一个地方保护好,所以,要把这个物种迁过去的话,我们完全可以用它的种子,或者它的任何繁殖的部分,迁移到那个地方去,让它在那里生根发芽,那么我们就把这个物种迁过去了,就保护了。

解说:本世纪以来,由于人口剧增,人类向自然界索取植物资源越来越多,甚至是掠夺式的,导致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致使许多植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处于濒危、灭绝的境地。在江苏省宝华山上,一种珍贵的园林观赏树木宝华玉兰,它的处境就很令人担忧。

贺善安:这一片竹林已经破坏以后,这一片林向,它不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在这儿的时候,变得很小几个个体,很可能它就要被竹林压倒,因为它的生态位,如果一旦被竹林抢走以后,它就生存不了,就这一个物种,这一个群体它的死亡的具体原因来讲,很可能是物种竞争。但是,根本原因是整个生态破坏了。

解说:植物的生老病死有它自己的自然规律,据有关专家统计,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干扰和破坏,已使物种的灭绝速度,膨胀到历史平均速度的一千倍甚至更高,现存的物种以每天一种的速度在地球上消失,如果不采取果断的保护措施,将来很可能每分钟消失一种,也就是说,约有六万种植物,及植物界总数的1/4,在一代人的时间内灭绝。植物园被誉为挽救植物的诺亚方舟,濒危物种可以在植物园内受到庇护。

华盖木是我国一类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在它的原产地云南,如今仅存五株。刘玉壶,华南植物园的植物学家,他这一生最为自豪的一件事,就是在他的手中,华盖木得以保存,并繁衍下来。

1979年,为抢救华盖木,刘玉壶三度到云南西畴县采种子,当时中越边境战火不断,刘玉湖冒着枪林弹雨,在当地边防部队的配合下,终于采到了种子,并带回广州华南植物园。

刘玉壶:这个花拿下来,是用枪打下来的,带回来研究,觉得这个确确实实是我们祖国的一个新的属,叫华盖木。

解说:华盖木是我国云南的特有物种,它是重要的用材物种,也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园林绿化树种

,华盖木是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别之一,是研究被子植物起源最宝贵的材料,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由于华盖木自身繁殖能力弱,加之生态环境的恶化,这种植物的数量在野外正日益减少,自1979年刘玉壶把华盖木的种子引到华南植物园后,已栽培繁衍出第三代,保存了11株,而培育它的专家,也已更换了三代。

中国既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又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高等植物中,濒危物种高达四千到五千种,我们正在经历自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以来又一场生物物种大量灭绝的灾难,这一进程如不加以遏制,它将逐渐瓦解地球上的生命支持系统,这可能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这次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进一步确定了实现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从80年代开始,我国的植物园已逐步挑起了稀有濒危植物保存研究的历史新重担,中科院的每个植物园都建立了珍稀、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区,保存我国第一批国家重点植物300多种。

许再富:通过迁地保护,研究它的生物学特性,掌握了这些规律以后,就可以采取人工措施,让它们今后在野外条件得到改善后,就把它们放回自然界去。

解说:将濒危植物迁到植物园进行保护,植物学家们认为,这只是一种临时的急救措施,迁地保护的最终目的,还是让植物回引到原产地生活,昆明植物园内保存的华盖木专家们经过人工繁殖的方法,培育了一百多株小苗,并计划将这批小苗回种到华盖木的老家云南西畴县。

人们把马、牛、鸡、鸭这样的动物称为家禽、家畜,一个“家”字,形象地概括了人对这些队伍驯化的结果。与此相似的是人类对植物的开发和栽培,也是一个不断对植物进行驯化的过程,秋海棠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在国际花卉市场上,有着不菲的身价,它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体态各异,就叶片而言,不同种的秋海棠就有不一样的颜色和花纹,不过,您现在看到的这几竹却是秋海棠家族中的新成员,它们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园的植物学家们在最近几年中,利用遗传杂交培育出来的。

管开云:这个是它的母亲,母亲的花纹和各种颜色都很漂亮,通俗的语言讲,就是它的脸蛋很漂亮,它的父亲个很高,但是长得有点太粗犷了,所以想母亲父亲结合在一起,两个优点,漂亮的脸蛋让它保留,高的个子,比较挺拔的个子也让它保留,然后我们就追求一个比较完美的东西,现在得到的结果就是这样。现在的结果,母亲漂亮的脸蛋这些

花纹还是在的,父亲比较挺拔,个高也还是在的,粗犷的性格也好像得到了控制,比较紧密,不是那么松散,所以这个结合尽管不是非常完美,但还是一个比较好的界河。

解说:香花秋海棠,不仅花大,而且有十分诱人的香味,专家看好了它的这一特点,把它与不带香味的秋海棠进行杂交,希望香味基因能够遗传给它们的后代。人工传粉是进行植物杂交的一种常用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综合父本和母本的优势,遗传给下一代,不过专家们并不满足现状,他们还利用植物组织方法,来培养秋海棠新品种。

在植物的叶片中,蕴含了无数个完整的细胞,在化学药剂的作用下,每个细胞都能形成不同的个体,叶片就像人类的母亲,它的后代都具备不同的个性,它们有的与母亲很相似,有的却相距甚远,这株小苗的母亲叶片是没有花纹的,经过化学右边以后,小苗叶片上出现了许多花纹,在植物学家们看来,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要比人工传粉更具有某种不可预见性,植物变异越大,选育新品种的概率就越高,目前昆明植物园从国内外引种栽培两百多种秋海棠,在这一数字上,专家们已培育出20多种新品种。

秋海棠是观赏花卉中最畅销的品种之一,仅在荷兰,秋海棠年销售额就达三亿元人民币,植物学家常说,一个物种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国对猕猴桃的开发就是一个先输后赢的例子。

猕猴桃被称为水果中的维C王,它的维生素C的含量比一般水果高出几十倍,我国是猕猴桃的起源中心,全世界有66个种,中国就占了62个种。

黄宏文:我们国家最早利用猕猴桃是在1200年以前,但遗憾的是我们国家猕猴桃的产业化发展多少年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1904年新西兰人首先从湖北的宜昌带了很小一部分种子到新西兰,从1904年到1922年左右,就基本上完成了猕猴桃产业化之前的初步的基本的生产学研究工作,世界上主要的市场是新西兰的,新西兰基本垄断了国际市场。

解说:为了弥补我国对猕猴桃资源开发的空白,从80年代初,我国的植物园相继从野外引种猕猴桃,武汉植物园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猕猴桃资源搜集库,有51种野生资源在这里引种栽培,野生植物资源虽然宝贵,但它们都有各自的不足之处,毛花猕猴桃是猕猴桃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但是它的缺点是果实太小,而中华猕猴桃果实大,味甜,可维生素C的含量却较低,利用这两个野生种做杂交组合,武汉植物园的专家们已经培育出了它们的后代,给它起名叫江山娇猕猴桃。利用51种野生资源,植物学家们已经做了数十个杂交组合,并从中选出十

几个新种,目前,已经推广到全国进行广泛栽培。

许智宏:引种驯化它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全世界有30万种,我们中国有3万种,我们不光要把中国的物种尽可能收集和保护起来,我们有很多重要的物种,要从国外引进来,为我们未来的经济建设服务,所以这样它的任务,一个外来物种怎么能够养活,能够种活,能够繁殖它有一系列的科学研究的问题要做。

解说:原产于南美洲的橡胶树原来是一种普普通通的植物,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橡胶树便身价倍增,各种橡胶制品充斥人们的日常生活,橡胶自引入我国以后,已被广泛栽培在我国的热带地区,中科院的植物园自建立以来,引种驯化植物一直是最核心的工作,专家们不仅要引种国内的植物,对于我国自己没有的植物物种,也将有计划地从国外引种,目前中科院的12个植物园,引种植物达15000多种。

望天树是亚洲地区最高的树,它能长到80多米高,现在它有可能成为最长寿的树,因为它是第一批被保存在我国植物种质资源库中的植物。

杨减:望天树的种子我们是去年7月28号采的,它已经保存了将近一年,大家请看一下,现在它的长势比较良好,我们就在12度的温度下对它进行了保存,而且在这个培养基因里加了很多抑制剂,抑制它的生长,使它生长极其缓慢,到现在为止,它的生长基本停止了,但是它还是有生命活力的。

解说:植物园里的专家们,把望天树的种子保存在一种能抑制它生长的化学药剂中进行低温保存,如果自然界里的望天树灭绝了,植物学家们仍然可以利用种质库保存的种苗,重新培育出新的望天树。1996年在西双版纳植物园中,我国第一座珍稀濒危植物种质库建立了,这座种质库主要是搜集和保存我国特有植物、濒危植物和野生植物的种子和种苗,它由四间不同温度的贮存室组成,每个贮存室的用途各有不同。

这一间是干燥库,温度在15度左右,这里是种子的过渡库,未进入终极低温库,种子在这里可以锻炼适应低温的能力,另外,部分不能在低温下保存的植物,热带地区的珍稀濒危植物也可以保存在这里。

第二间叫微繁保护库,这个库主要是搜集那些难以用种子进行保护的植物,专家们将植物种子繁殖成种苗保存在这里,这一间的温度有15度左右。

第三间是中期库,温度只有4度,这个库是种子低温保存的第二个过渡库,只有在这个库生存下来的种子和种苗,才能最终进入低温保存库。

最后一间是长期库,这里的温度已经达到零下20度,经过几个温度锻炼以后的种子和种苗,用密封的铅箔袋封存后保存,在低温条件下,种子的

生命力能力仍保存下来,目前已保存濒危植物22种,特有的野生植物有500多种,我们熟悉的水稻、玉米、黄瓜的野生资源,也被搜集在内。

韩兴国:要建立一个种质库或者基因库,也就是把一些活体的植物,通过各种途径把它保存起来,也希望能够在万一某一个物种在自然界灭绝的时候,我们还有充分的后备,或者准备把它再引入到野外中去,这样不光满足我们这一代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满足子孙后代对生物资源的需求,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解说:据了解,从60年代至今,全世界共建大型种质库和基因库225个,贮存了约250万份种质材料,仅美国国家植物种质库就保存了40万份植物的种子。随着生物开发技术的发展,植物学家们认为不仅要保护植物种子和种苗,还要利用生物技术,保存植物的基因。目前,我国的植物学家们正迎头赶上,中科院北京植物园正在筹建一个植物的基因保护,这个基因库目前以搜集我国的珍稀、濒危植物为主,基因保存植物的优势就在于不仅可以保留一个物种,还可以保留这个物种最大的遗传多样性,目前已有150多种植物基因被提取保存。植物园不论是搜集植物的种子、种苗还是植物基因,它的任务主要是让植物基因得到保护和延续,但是对于那些已经没有繁殖能力的种子,植物园也同样要搜集、保存,在北京植物园的保本馆内,现已搜集标本8200多种,他们是进行种子形态分类及鉴定、研究的材料保护。

这张照片是在河南舞阳遗址中拍下来的,在那里,人们发现了植物种子的印痕和已碳化的种子,从外形看它与现在的水稻种子很相似,但是专家们并不敢确认。把现代水稻的种子与出土的种子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可能找到答案。显微镜下种子外壳的纹路与照片上的印痕是同一种植物。

讲解:我们先来看看现在大米粒的特点是什么,在它的表面每一侧面有两个棱角,第二个,在米粒的侧下方,这个地方大约相当于米粒长1/4的长度,这个地方形成一个缺壳,这个缺壳是什么意思?在这个缺壳里面是种胚。

解说:再来看已经碳化的种子。

讲解:现在主要的特征看得出来,整个粒子的形状、轮廓,能看得出来一个椭圆形的,扁的、椭圆形的轮廓能看得出来,第二,表面的两个棱可以看得出来。第三,侧下方的缺壳能看得出来。

刘长江:经过鉴定以后,这确实是栽培水稻,说明人家在八千年前,以前的遗址里发现,考古专家经过测定是八千年以前,那么就说明我们八千年以前在河南舞阳这个已经有水稻栽培了。

专家:对于植物资源的保护来说,我们现在纵然科学技术发展得非

常快,新的技术也不断出现,但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甚至在今后,将来也永远不可能,我们有创造新的物种的能力。

解说: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纵然植物学家们已经为人类建立了绿色银行,但是银行却不能无限度的透支,现代的人们如果再过度开发和利用植物资源,实际上是在预支人类的明天。

沙漠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一片寸草难生的不毛之地,其实在沙漠中,人们总能找到零零星星的绿洲,绿洲不断向沙漠扩张,而沙漠也不放过任何侵占绿洲的机会,在这场征服与被征服的较量中,绿洲取胜的武器就是绿洲中的植物。沙拐枣是一个典型的沙生沙长的植物,它不仅不怕沙漠,而且沙埋得越过它就长得越好,在绿洲与沙漠的交界,沙拐枣一直是冲锋在最前面的植物,它那更杆交错的枝条,能把风沙紧紧固在身上,随着它的不断生长,最终在绿洲边缘形成一条长长的固沙带,这不仅保障了其他植物的生长,同时也保护了生活在绿洲的一切生命。

吐鲁番素有风库之称,这里的风沙流速居全国沙漠之首,沙漠面积约有2600平方公里,每年正以50到7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在风沙的境地下,人们只有节节后退。这一片废墟是吐鲁番红旗乡七大队的村民曾经住过的地方,20年前,由于抵御不过风沙的侵蚀,村民们放弃了家园,跑到了下一个村庄,这里曾是绿洲的前沿阵地,如今,绿洲已不复存在。1976年,中国科学院的植物学家,为治理这个地区的沙漠化,他们带来了许多固沙植物的种子,专家们认为,以植物治沙才是治理沙漠的唯一途径。

黄丕振:当时我们做实验的时候,就用这种固沙植物,有的适合,有的不适合,刮大风以后,大部分植物都死掉了,最后剩下的就是沙拐枣,就是这一种。

解说:专家们把沙拐枣称为沙漠植物种的坚兵,它是第一个登陆沙漠的勇士,它不怕沙埋的特性,能够把流沙牢牢固定住,远远的沙丘就是沙拐枣固沙的结果,这长长的固沙带成为了保护绿洲的第一屏障。在它的保护下,其他的植物才有了生存的环境,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才有了基本的保证,经过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家们20年的耕耘,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沙漠植物园,同时还诞生了新疆第一片流沙治理的样板地。

沙漠化现在已成为中国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曾几何时,沙漠以每年60公里的速度,从内蒙古向北京挺进,治沙已经成为下个世纪中国人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也许是一种巧合,在中国北方面临沙漠化问题的同时,南方特别是西南地区的石漠化问题也日益严重。

看到这么优美的风景,您就知道这一定是山水甲天下的桂

林,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一片青山绿水有可能变成一片荒山秃岭,您或许会认为这是杞人忧天,事实上,就是在桂林地区,石漠化已变得相当严重。

苏宗明:沙漠地方叫沙漠化,我们石山地区,如果是没有长树,变得很稀疏了,这叫石漠化。广西的石漠化也比较多,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过去广西的石山都是森林,后来人口比较多了,破坏森林就比较厉害。

解说:植物学家们认为,石山如果破坏了,恢复是相当困难的,一座石山的恢复需要30到40年的时间,在这之间,还不能遭受到任何干扰、破坏,而治理石山全部的希望,就寄托在这些稚嫩的幼苗上。在中科院桂林植物园的苗圃内,有一种叫做坎头树的植物,它是专家选育出来的治理石山的先锋树种。坎头树能生长在光秃秃的石山表面,并能迅速长高、长大,这就为其他植物的存活创造了最基本的环境。现在植物专家们已经将坎头树的幼苗分批移栽到面临石漠化的石山上。

在中科院鼎湖山植物园,有一种被当地人叫做小老头的树,这种看上去枯枝败叶的树就是大名鼎鼎的马尾松,马尾松是我国南方的第二大造林树种,其实,马尾松在正常的自然环境中,都是生长得枝繁叶茂,高大挺拔的,马尾松沦落成小老头树,是因为当地的居民不断砍伐马尾松林下的植物作为生活中的燃料,使马尾松林的水土保持遭到破坏,从而导致马尾松营养不良。

莫江明:我们这里是四公顷的样地,里面有对比实验,一个是人为干扰,一个是自然状况,我们想通过这个对比研究,达到两个目的,一个了解人们收割林下层凋落物对马尾松林的影响,第二个,通过这个研究,我们想寻找既能满足当地居民燃料的需要,又能使马尾松林持续发展的途径。

解说:目前世界上的许多植物园都把环保课题纳入到自身的研究领域中,可以预见会有越来越多的环保植物被培养出来。植物是人与自然的平衡点,环保的目的在于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均衡,这是一种绿色的征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