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工业锅炉的现状、差距与展望

我国工业锅炉的现状、差距与展望

我国工业锅炉的现状、差距与展望
我国工业锅炉的现状、差距与展望

维普资讯 https://www.doczj.com/doc/5013444999.html,

中国燃煤工业锅炉现状

中国燃煤工业锅炉现状 余洁 【论文摘要】介绍了中国工业锅炉现状,锅炉平均容量逐年增加,燃煤锅炉的容量和台数占工业锅炉总容量、总台数的65%左右。对近年来锅炉产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对在用燃煤工业锅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锅炉总体技术水平落后,单机容量小;除尘与脱硫技术水平低,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高;自动控制水平低;锅炉用煤质量不稳定,不能满足锅炉设计要求;锅炉节能工作监督和管理体系不完善。提出在城市中心区采用燃油、燃气锅炉或电加热锅炉,推广新型高效煤粉锅炉,对燃煤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改造给以投融资扶持等措施,以提高燃煤工业锅炉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论文关键词】工业锅炉;燃煤;优质煤;减排;排污费;投融资 1、工业锅炉基本情况 工业锅炉是重要的热能动力设备,在国民经济发展、居民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工业锅炉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日趋严重。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中国在用锅炉59.52万台,其中工业锅炉58.48万台,占锅炉总台数的98.25%,工业锅炉总量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中国每年锅炉用煤约21.5亿t,电站锅炉用煤约15亿t,工业锅炉用煤约6.5亿t。电站锅炉的特点是单台锅炉容量大,锅炉台数占总台数比例小于1%,经过多年研发,电站锅炉的污染控制技术成熟,污染控制较易实现。 工业锅炉量大面广,单台锅炉容量较小,安装污染控制系统的经济投入相对较高,目前真正安装、运行污染物减排系统的锅炉很少,因此需加强燃煤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 2、工业锅炉生产情况 2.1锅炉平均容量逐年增加 通过对部分锅炉生产企业的调查数据来看,近年来,企业所生产的锅炉台数变化不大,但总容量增幅较大,平均单台锅炉容量逐年增加。 近年来随着城市集中供热规模的扩大及环保政策的实施,工业锅炉平均容量还将继续提高,小容量燃煤工业锅炉数量将会退出城市市场,但在城镇和农村将

酶学性质研究

1.6 酶学性质研究 (1)pH 的影响:分别测定粗酶液在pH3.0、4.0、5.0、6.0、7.0、8.0下的酶活力,确定其最适反应pH 值;将粗酶液用上述pH 缓冲液稀释后,45℃水浴保温4小时后,测定其剩余酶活力。 (2)温度的影响:分别在40~95℃下测定酶活力,确定其最适反应温度;将酶液在40~90℃范围内的不同温度下保温60 min 后,测定其剩余酶活力。 (3)金属离子的影响:在酶液中分别添加各种金属离子,使其浓度为4 mmol /L ,然后测定酶活力。 2.5 纤维素酶粗酶液酶学性质 2.5.1酶反应的最适pH 值和酶的pH 稳定性 粗酶液在不同pH 值下测得的酶活及在不同pH 值下处理4小时后测得的相对酶活示于图11。结果表明,CMCase 在pH 3.5~4.5有较高的酶活力,最适反应pH 值为4.0;β-Gluase 在pH 4.5~5.5酶活力较高,最适反应pH 值为5.0,同样方法测得FPA 最适反应pH 为5.0。可见,该菌株所产的各组分纤维素酶是酸性酶。 图11表明,该菌产CMCase 在pH3.0~6.0的范围内,β-Gluase 在pH3.5~5.5的范围内,酶活力均可保持在80%以上,说明该菌株所产酸性纤维素酶可在较宽的pH 值范围内保持其酶活力的稳定性。2.5.2 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和酶的热稳定性 在不同温度下直接进行酶促反应测得的酶活及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60 min 后于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H 下测得的相对酶活(以4℃保存的酶液活力为100%)示于图12。结果表明,CMCase 、β-Gluase 及FPA 最适反应温度均为65℃。 c e l l u l a s e a c t i v i t y ( U .m l -1) pH r e l a t i v e y a c t i v i t y (%) c e l l u l a s e a c t i v i t y ( U .m l -1) temperature ( o C ) r e l a t i v e y a c t i v i t y (%) 图11 pH 值对酶活力及酶稳定性的影响 Fig.10 Effects of pH value on Cellulas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图12 温度对酶活力及酶稳定性的影响 Fig.11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cellulase

工业锅炉的发展现状

我国工业锅炉的发展现状 工业锅炉是重要的热能动力设备,我国是当今世界锅炉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国家。中国锅炉制造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全国有千余家持有各级锅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可以生产各种不同等级的锅炉。因此采用清洁燃料和洁净燃烧技术的高效、节能、低污染工业锅炉将是产品发展的趋势。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燃煤工业锅炉仍将是我国工业锅炉的主导产品,且以中大容量(单台蒸发量≥10t/h)居多。但燃煤锅炉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能源供应结构的变化和节能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天然气开发应用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小型燃煤工业锅炉将退出中心城区。因此采用清洁燃料和洁净燃烧技术的高效、节能、低污染工业锅炉将是产品发展的趋势。 1、我国工业锅炉概况: 1.1、国内有锅炉制造许可证企业,截止2002年底,未包括持有YJ级证企业37家,单独取得部件制造许可证的企业674家。全国工业锅炉装机容量2002年为57.6万台,总热功率199.46万MW。 2002年度A、B级锅炉生产厂家,共完成工业锅炉2.36万台,约9.06万蒸吨。统计表明,产量名列前50家的工业锅炉厂生产总和已超过了总需要量的50。 1.2、工业锅炉行业特征:

15年来,全国工业锅炉年产量一直在7~10万蒸吨间徘徊。1987年全国工业锅炉产量就达85483蒸吨,而2001年还是85400蒸吨。然而行业规模却由当初的551家企业增加到969家,将近扩大1倍,并且所增加的企业绝大多数是规模很小的C、D两级企业,这些企业在工业锅炉行业中居然占到企业总数的3/4以上,不能不说是一种畸形发展。 我国锅炉现有制造企业1000多家,厂点太多,产品雷同度大,大多没有形成规模生产。2001年产量超过1000蒸吨的只有18家,它们当年共计生产锅炉37613蒸吨,却占当年全国工业锅炉总产量的44。而C、D级企业的锅炉年产量平均不过50蒸吨,厂点总数则多达732家,可见工业锅炉生产集中度不高。由于厂点太多,中小型炉供大于求。在千余家锅炉企业中具有自行设计能力的仅百家左右,其余大多没有基本的技术开发能力。许多中小企业步履维艰,有些企业存在诸多问题,从而转产或倒闭。 10年来工业锅炉产品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工业锅炉容量≤4t/h所占的比例由1991年的60降至2001年的30,几乎减少1/2,而容量≥10t/h锅炉所占的比例由25增至54,使得大容量锅炉的企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且燃煤锅炉所占比例开始降低,由1991年的90降至2001年的81,而油气锅炉所占比例由1991年的不足6增至2001年的15以上,电热锅炉开始得到应用。在燃烧方式方面,循环流化床锅炉在锅炉总容量中所占的比例由1991年的3增至2001年的10以上,

中国锅炉行业10大品牌

中国锅炉行业10大品牌 活动简介: 由中国锅炉网主办,中国锅炉协会、山东机械联合会承办的“中国锅炉行业TOP10品牌”评选活动,旨在依托网络平台,挖掘行业发展潜力,展现国内锅炉行业企业风采,扩大品牌影响力,引导锅炉产品创新发展主流,在竞争中实现行业企业间的深度合作与交流。经过前期宣传、中期票选和后期计票及综合审评,“中国锅炉行业TOP10品牌”的荣誉已各有所属。希望获选企业能够发挥行业带头作用,带动国内锅炉行业互惠、互利市场机制的加速建成。 十强企业(品牌): 安阳大强锅炉有限公司 安阳大强锅炉有限公司是国家定点锅炉生产企业,持有“B级锅炉制造许可证”,全面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致力于高科技环保锅炉的开发、制造、推广和服务,备,并且产品数字技术领先,特别是微电脑数字控制在锅炉上的应用,把锅炉运行自动化变成现实。锅炉数字控制器拥用自主知识产权,本体所配置的燃烧器、电加热管、感温探头等关键部件均为名优产品,大强锅炉广泛适用于宾馆、医院、学校等企事业单位,深得用户好评。 郑州枫岚锅炉科技有限公司 郑州枫岚锅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发,生产和销售,技术咨询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枫岚工业锅炉以技术开拓市场,以诚信服务客户,主要生产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高粘度重油锅炉,油气双燃料锅炉,生物质燃料锅炉,燃气,电加热蒸汽锅炉,热水锅炉,联苯炉等以及循环流化床锅炉各种加热系统化工助剂,共19大系列191余种型号的产品,同时代理国内外大型企业的相关设备和产品。产品适用性广,烘干,矿井防冻,电镀,酸洗,金属表面热处理,公路沥青溶化都离不开枫岚品牌。 安阳方快锅炉有限公司 中外合资安阳方快锅炉有限公司为国家A级锅炉制造商,具有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资格,产品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国际认证联盟(IQNET)认证。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并在中国取得冷凝余热回收锅炉发明专利及冷凝式真空锅炉、真空自动维持装置、水垢探测等四十多项专利技术,具有国内领先的清洁锅炉制造技术,是国内仅有几家具有清洁锅炉研发能力的企业之一,是国内清洁燃料数字锅炉主要生产基地。目前公司拥有几万家终端用户,产品遍布全国各地,并且已出口到美国关岛、俄罗斯、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打造“中国清洁锅炉第一品牌”。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是当今世界上研发、制造、服务最具规模的电站锅炉设备供应商,隶属于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被誉为共和国装备制造业“长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兼程,哈锅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以电站锅炉产品为主,以锅炉和汽轮机辅机、石化容器、核能设备及环保设备等产品为辅的特大综合型装备制造企业,并且产品装备了全国360多个电厂,部分产

2020中美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2020中美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中美建交已经40多年了。近年来,虽然中美之间的摩擦和争端继续存在,但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对抗。中美两国关系历久弥新,总能继续向前发展,这是中美两国存在共同利益的结果。Nami战略研究所认为,短期摩擦难以改变未来的发展趋势。从长远看,中美两国将在世界上共存,更容易相互尊重、平等生活。 美国行为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原因 40年来,中美两国在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体系中,一直是经济上的“互联舰队”,这是中美关系的基础。现阶段,中美关系是一种博弈式的共生关系。游戏的焦点在于美国是否尊重中国的主权,是否能够维持利益分配,以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如今,在美国式全球体系衰落的大背景下,美国不愿再让中国占主导地位。中美关系正从美国式全球体系中的“一群同行”向“两艘平行的船”发生质的变化。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分裂无疑将严重影响中美关系的稳定。 “后冷战”时期的“遏制战略”已被纳入“后冷战”时期的“遏制战略”之中。今天,美国对华战略正在进行重大调整。这种调整是基于全球格局的变化、中美实力的增长和衰落、美国生态和利益的变化,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多年大讨论的结果。 斗争和博弈是中美关系的基调 在当今美国,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地方集团与跨国集团的博弈十分激烈,严重影响了中美关系的稳定。无论是金融资本、产业资本,还是依附于它的政治精英,都把在中美关系中制造麻烦作为攻击对手的

手段。内政决定外交。美国政客视中国为战略对手,不断为中国创造危机,塑造全球资本的期望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环境,以保证连续的国际资本流动从中国和其他世界不安全地区美国;同时,我们要努力把中国从原来的产业链中赶出来,成为制造业回流美国创造条件。在这一基本原则下,中美之间的动荡和动荡将成为常态。阶段当老关系的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垂直分工已经疏远了,而并行共存的新关系尚未建立,它是最困难的时期对中国和美国互相相处。 中美关系将进入危机频发的“动荡”时期。从目前的国家生态来看,美国是一个以金融服务业为主要产业的虚拟经济国家。它主要取决于全球资本利得,其中最大的一部分是实体经济国家提供的国家剩余价值。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实体经济国家,是世界实际财富增长的重要贡献者,也是美国式全球体系持续运行的重要支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对中国的基本经济政策是把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国家融入全球体系由美国主导,但为了防止中国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并遏制中国的发展,以维护和确保最有利的垂直分工体系对美国从中国和提取更多的好处。然而,由于美国的全球体系未能解决国内利益分配问题,导致美国社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和政治对立。为了满足当地人民的利益,特朗普政府采取了包括贸易战在内的各种激进政策来恢复工业,取悦人民。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工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炼焦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目录 CONTENTS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炼焦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战略分析报告》 第一篇:2014年2月-2015年6月炼焦焦炭生产量当期值统计 2014年2月-2015年6月炼焦焦炭生产量当期值统计,2014年2月焦炭生产量当期值为3803.39万吨,同比增长4.23%;2014年6月生产量当期值为4109.46万吨,同比增长0.12%;2015年2月当期值为3592.07万吨,同比下降5.56%;2015年6月当期值为3838.00万吨,同比下降6.61%。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篇:2015年我国炼焦行业市场分析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院院长李新创预测2015年我国焦化行业将消耗炼焦洗精煤约5.83亿吨(相当于原煤约10.63亿吨)。同时预测,2015年我国焦炭产量约4.75亿吨,同比减少0.21%;其中钢铁行业消费3.93亿吨,同比减少0.25%。钢铁行业消耗炼焦洗精煤约5.25亿吨(相当于原煤约9.55亿吨)。2015年中国进口炼焦煤约为6000万吨,同比减少3.8%。出口炼焦煤约70万吨,比2014年减少约12%。 根据近几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与钢材实际消费量之间的消费系数和下游行业消费分析经过加权处理后得出2015年中国钢材需求量约为7亿吨,同比下降0.28%。粗钢产量约为8.14亿吨,同比下降1.09%,生铁产量为7.08亿吨,同比下降0.56%。

炼焦煤行业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粗钢和生铁产量分别为8.23亿吨和7.12亿吨,焦炭产量4.769亿吨。按目前我国每吨焦炭(干)消耗约1.32吨炼焦洗精煤(干基)计,2014年我国焦化行业消耗炼焦洗精煤(干基)应为6.28亿吨。 由于我国约有10%左右的焦炭是半焦(兰炭),是采用一般烟煤(长焰煤或弱粘结性煤等)生产的,不是采用炼焦煤生产的,生产出来的焦炭(半焦)强度不高,主要用于电石和铁合金冶炼。 估计2014年我国炼焦煤产量约13亿吨,与2014年我国焦化行业约需炼焦煤(原煤)10.65亿吨相比,完全可以满足需要。但从炼焦煤分品种上看,焦煤和肥煤产量与焦化行业所需相比,数量明显不足。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篇:炼焦产业进行结构调整焦炭市场趋势分析 2015年以来,焦炭、焦煤销售压力增大,现货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下降。在销售端压力凸显之时,库存的压力也逐渐累积。与焦炭生产相同,我国焦炭的表观消费量也经历了高速增长,探底回升的整个过程,2010年焦炭消费量为3.65亿吨,同比增长7.56%;同时,焦炭出口量于2010年也出现回升,同比增长513.50%达到355万吨。 近期焦炭港口库存量再度呈现上升趋势,炼焦煤、焦炭库存依旧处于高位。随着终端需

工业炉现状及节能潜力分析

根据集团公司的要求,北京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从2010年至2013年先后对47家企业进行了51次能源审计。在能源审计过程中采取了现场测试、现状核查、调阅资料等方式,获取了详实的资料和数据。为推动各单位能效提升,我们对各企业的普遍存在的节能潜力和可以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整理,将陆续刊登工业炉、工业锅炉、电机、热力系统等方面的内容供各企业参考。 集团公司工业炉现状及节能潜力分析 陈操史建东 摘要:工业炉窑是对物料进行加热,并使其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工业加热 设备,工业炉窑常统称为“工业炉”。本文对集团公司工业炉情况进行了统 计整理和评价,列示了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分析了燃气炉、电加热炉使 用中存在的问题,计算了节能潜力和采取节能技术产生的节能量与节能效 益。 主题词:工业炉节能潜力节能效益 1. 集团公司工业炉现状 1.1 数量及分布情况 通过数据核查,47家共有各类工业炉窑2082台,按照供热方式分为燃气工业炉和电阻工业炉两大类,其中40m3/h以上燃气工业炉454台,30kW以上电阻工业炉1628台,广泛分布于装甲车辆、火炮、机械加工、箭弹等多种生产领域,少量分布于火炸药、火工药剂、光电等生产领域。 按炉型结构分:台车炉、室(箱)式炉、井式炉、推杆炉、步进炉、

悬挂炉、辊底炉、环形炉、干燥炉、烘干室等十多个种类,按用途主要分为:热处理、锻造加热、熔炼、喷涂烘干四大类。其中热处理炉和加热炉是工业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行业工业炉总比例的55.10%和18.13%。 1.2 能源消耗情况 集团公司工业炉的能源结构主要是以天然气和电为主。根据企业上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454台燃气工业炉2012年累计消耗天然气8312.14万立方米,折10.09万吨标煤;1628台电阻工业炉合计加热功率30.32万千瓦,负荷率约70%,理论年消耗电量63672万千瓦时,折7.83万吨标煤。工业炉窑年能源消耗合计17.92万吨标煤,是集团公司各企业消耗能源的主要设备。 1.3 整体性评价 目前,集团公司针对工业炉窑展开的节能工作已经起步,部分企业能够引进新技术、新材料,积极进行炉窑节能改造,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了节能降耗的效果。如:北重集团、哈尔滨第一机械集团、辽沈集团、江麓集团等一批企业成功的在大批燃气工业炉上应用了蓄热式燃烧和全温段换向技术,烟气排放温度低于150℃,烟气余热得到了高效回收,节能效果显著。以辽沈集团为例,采用EPC模式对3台天然气锻造加热炉进行了蓄热式燃烧改造,锻件平均单耗下降了60%以上。 但多数企业目前对工业炉窑的节能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国内炉窑的技术发展状况和新技术缺乏前瞻性研究和长远规划,缺少相应技术储备,工业炉窑整体结构老旧,普遍存在两低一高现象(余热回收率低、热效率低、能耗高),节能状况不容乐观。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作为世界上少数的几个政治和军事大国,两国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都对世界局势有很大的影响。虽然中美两国意识形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两国始终没有放弃与对方发展良好而平稳的关系的意愿,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两国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都有共同利益,所以存在着着广泛的合作基础,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更有广阔的前景。本文致力于研究中美关系现状,并展望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意识形态,区域稳定,共同利益,合作共存 一、中美关系现状 中美贸易关系以从世纪之初的罗曼蒂克到当前的恶毒拒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续增长,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不断的提升,这些与美国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当前美国经济复苏的不均衡与国内的选举因素交织在一起,迫使布仕政府调整对华经贸的政策。再有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的停滞不前,也加大了布仕政府对华贸易问题的压力。但是,中美两国领导都充分看到了中美关系的利与弊,美国对中国更是既爱之又恨之。中美的贸易关系正处于微妙之中,美国的发展要靠中国,中国的发展亦离不开美国。中国应如何处理好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呢? 二、具备友好发展的基础 1、两国相互依存、互惠互利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经济贸易互利性很强,发展潜力很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美经贸合作乃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据中方统计,在贸易领域,今年1至10月,中美贸易额达1024.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7%,其中中方自美方进口275.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7%,在投资领域,今年1至10月,美新增对华投资项目3308个,比去年同期增长22.5%,中方企业对美投资也在增加。据美商务部统计,今年1至9月美对华口增幅达18.5%,大大超过美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长。中国现以为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美国则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对华出口每年给美国创造50万个高薪就业机会,中国价廉物美的商品使美消费者每年节省开支200亿美元。除双边贸易取得积极增长外,两国还就经济和金融等问题保持密切磋商和对话,可见中美关系已发展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其中任何一方受损都必将导致另一方受损。“9.11事件”后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对肿没共同利益和分歧点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给中美关系友好发展提供了条件。中国与美国虽然在有的地方存在分歧但中国与美国也存在共同利益。中美应努力寻找一条“和而不同的道路”。在共同利益上加强合作,求同存异。 三、关系的核心问题 中美关系为何从罗曼蒂克步入了当前的恶毒拒绝?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贸易收支方面,由于美国对华年年贸易收支逆差,且贸易逆差额逐

2018年工业锅炉行业现状分析,华东地区为主要市场

2018年工业锅炉行业现状分析,华东地区为主要市场 工业锅炉行业发展上下游依赖明显 工业锅炉行业与上下游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下游在建材、冶金、发电领域的应用情况,直接影响了工业锅炉行业的业绩。而上游钢铁、五金配件的价格,又会左右着工业锅炉行业的成本。因此,工业锅炉行业的发展受到上游原材料成本和下游行业发展的同时影响,对上下游发展依赖度较高。 图表1:工业锅炉产业链介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工业锅炉行业向好发展,获利性较好 在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的促进下,2016年中国工业锅炉行业发展状态良好。行业产量、销量规模均有所上升,利润也以较高比例提升。2016年国内工业锅炉行业累计产量达到458103.7蒸发量吨,全年实现销售收入达到1949.7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加4.97%。行业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比增长21.12%,达到114.0亿元,行业利润水平提升。 图表2:中国工业锅炉行业状态描述总结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工业锅炉以轻纺行业需求占比最高 根据区域发展的不同特征,就“东北”地区而言,工业锅炉除用于工业生产主要用来冬季采暖,而南方则主要应用于工业的生产动力的供应。 根据初步的调查统计,在我国工业生产中需要大量用热的部门,主要是轻纺和化学工业,工业锅炉需求占比合计为37%。而建材、建筑行业的行业需求占比为22%。未来轻纺工业、能源工业、建材、建筑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军工部门等仍将是工业锅炉的主要市场,各自所占份额见下图:图表3:我国工业锅炉主要需求市场分布(单位:%) 资料来源:CMMA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行业收入平稳增长,增速上升 从行业销售收入来看,2011-2016年,我国工业锅炉行业的销售收入总体不断增加,增速以2015年为转折点,近年增速回升。2011年我国工业锅炉行业销售收入为1389.82亿元;到2016年行业销售收入为1949.70亿元;2011-2016年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00%。2014年以来,随着国家调结构、去产能经济发展模式的指引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促进,工业转型力求实现供需平衡,14年以来工业锅炉行业销售收入趋势下降,经过了2年多的深度调整,行业需求小幅上

2016年中国焦化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16年中国焦化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2015年焦化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焦炭产量下降明显 2015年,焦化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形势呈现出:市场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产品产量和价格持续下跌,经营效益下滑明显加重的局面。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15年1~12月份,全国粗钢产量为80383万吨,同比下降2.3%;生铁产量为69141万吨,同比下降3.5%;焦炭产量为44778万吨,同比下降6.5%。 焦炭贸易出口985.54万吨,同比增长15.11%。出口焦炭平均价格从2011年的451.83美元/吨,下降到2015年的156.24美元/吨。进口炼焦煤4799.9万吨,同比下降23.1%;进口炼焦煤平均价格从2011年的149.63美元/吨,下降到2015年的79.50美元/吨。 2016年1-4月份,全国粗钢产量累计2.61亿吨,同比降低2.3%;生铁产量累计2.25亿吨,同比降低3.7%;焦炭产量累计1.38亿吨,同比下降7.6%,其中,钢铁焦化企业焦炭产4068万吨,同比下降6.65%,独立焦化企业焦炭产量9819万吨,同比下降12.45%。 焦炭出口量保持增长、价格大幅下跌 2016年4月份,国内焦炭出口68.58万吨,同比下降3.0%,环比下降38.89%;焦炭出口价格为111.70美元/吨,同比下降36.03%,环比下降8.11%。2016年1-4月份,国内焦炭出口累计342.55万吨,同比增长13.33%,出口平均价格为115.38美元/吨,同比下降33.89%。日本、印度和巴西仍是从我国进口焦炭的28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名。分别占总量的23.85%、21.86%和6.09%。 炼焦煤供需总体宽松,价格小幅波动 2016年1-4月份,全国炼焦煤累计产量1.42吨,同比下降6.74%;全国累计进口炼焦煤1679.39万吨,同比增长14.46%,累计平均价格为64.73美元/吨,同比下降26.57%。从4月份以来炼焦煤价格看,呈现逐步上行走势。但从发展趋势看,仍将是供大于求的局面,价格上涨动力不足。 焦化产品市场,价格跌宕起伏 2016年5月份,>40毫米焦炭价格指数为193.31点,同比下降2.26点,环比上涨24.81点,平均价格982元/吨,最高1230元/吨,最低840元/吨;≥25-40毫米焦炭价格指数为184.11点,同比下降2.45点,环比上涨25.45点,平均价格为904元/吨,最高1140元/吨,最低800元/吨。4月份焦炭价格创出了今年以来的价格新高。但是5月下旬以来出现回跌趋势。 2016年2月,煤焦油价格指数为187.72点,同比下降66.29点,环比下降6.0点,平均价格为1345元/吨,最高1900元/吨,最低1100元/吨。粗苯价格指数为293.4点,同比下降

2020年行业现状--中国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脱硫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参照模板可编辑

中国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脱硫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张慧明 [内容摘要]本文对我国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回顾与展望。90年代我国成功地研究与开发出多种燃媒工业锅炉烟气脱硫技术及设备,在防腐、耐磨、防结垢、防堵塞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国研究及开发的烟气脱硫技术具有脱硫效率较高,价格低廉,能耗低的特点。近年来,各种烟气脱硫技术已陆续进入市场。未来,我国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一种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和提高、大型化,自动化,简单化,适应性强,设计及制造规范化的烟气脱硫设备将成为燃煤工业锅炉一种不可缺少的辅机装置。[关键词]燃煤工业锅炉,煤炭,烟气,二氧化硫,烟气脱硫。 1. 引言 自80年代初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持续地发展,我国大气被SO2严重污染。目前,我国煤炭年消耗量为12亿t,SO2的年排放量为2000多万吨。在SO2污染作用下,我国酸雨污染日益严重,生态 149

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削减SO2的排放量,防治大气SO2污染,已成为当今我国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我国大气中的SO2,94%来自煤炭燃烧,其中,燃煤工业锅炉SO2的排放量为750万吨,占煤炭燃烧SO2排放量的36.5%。统计表明,燃煤工业锅炉是我国大气SO2污染最大的污染源。显然,控制燃煤工业锅炉大气SO2污染,对控制我国大气污染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燃煤工业锅炉,是我国量大面广的热能动力设备。目前,我国燃煤工业锅炉拥有60多万台,其特点如下:燃煤消耗量多,SO2排放量大;以燃煤为主,煤炭多为高灰分高硫煤;锅炉容量小,热效率低;烟筒低矮,含硫烟气低空排放;布局分散,遍及全国各地;管理水平低下,机械化及自动化程度低。燃煤工业锅炉排放的含硫烟气,温度高,压力低,组成复杂,含有酸性气体,腐蚀性强,回收的产物目前价值不大,净化操作不经济。可见,控制燃煤工业锅炉大气SO2污染的净化操作十分苛刻,要比控制燃煤发电厂锅炉SO2污染困难得多。 近20多年来,我国对燃煤工业锅炉烟尘污染治理,进行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其烟尘污染基本上得到有效的控制。然而,对燃煤工业锅炉SO2污染综合治理,才刚刚起步,研究与开发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的时间还不到10年。 燃煤工业锅炉S02污染防治的方法颇多,如采用天然气及轻柴油 150

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势(形势与政策)

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势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 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1971年双方以乒乓外交拉开了两国建交的序幕。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中美开始实质意义上的双边关系。1986年十一月,美国太平洋舰队访问中国青岛,中美双边关系有政治、经济领域向军事领域延伸。2005年八月,中美首次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双边关系向战略高度发展。2009年美国信任总统奥巴马上任不久,新任国务卿希拉里访问中国,以密切同中国的联系。此举本外界普遍认为是中美关系新发展阶段到来的前奏。从以上发展历程来看,中美双边关系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双方的合作还会更加密切。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会不可避免的被美方认为侵害美国利益或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最大威胁。这显然与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有直接关系。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以后的一个时期里美国对中国的不信任将更加凸显。美国对中国是“既爱又恨”,这似乎听起来很矛盾,可如果你仔细的研究一下美国的对华政策后,就不会再感到惊讶了。事实上,美国对华的大政策没变,可中国却是在不断的变化着,变得日益强大了,而中国的强大无论以何种方式展现出来,都会不可避免的“侵害”美国利益。但另一个方面,美国和中国的依存度,以及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让美国不敢采取过于激烈的措施。由于这种“萝卜加大棒”的情况的存在,在暂时的时期内萝卜被时局推到最前沿,但也应注意的是大棒也在悄然的逐渐强硬起来。这一切决定了中美关系必须在前进与曲折的二重奏里前行。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

中美关系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自从1972年中美两国互相打开大门以来,两国关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有限合作到全面来往的发展过程。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尽管迂回曲折,麻烦不断,但两国关系总体上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之后,认真回顾中美关系走过的34年历程,分析中美两个大国今后的关系走向,不仅对中美人民十分重要,而且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美关系的历史回顾 3 0多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前夕,是两国发展官方关系的初始阶段。 这一阶段前后历时6年,是反对前苏联政权的对外扩张政策这一共同战略利益把两个社会制度截然不同的国家联系到了一起,实现了毛泽东主席和尼克松总统历史性握手。这期间,周恩来先生、基辛格博士以及两国的许多有识之士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双方发表了着名的“上海公报”,自此结束了两国长期互不往来的不愉快历史。 第二阶段:自1979年1月1日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到1989年,是两国关系迅速发展的时期。

第三阶段:即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历时约10年,两国关系进入了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同步增长的阶段。 两国关系存在的积极因素是:第一,领导人见面比过去更加频繁,这有助于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加强互信,促进合作;第二,两国贸易和双向投资迅速增长,2005年两国贸易超过了2000亿美元,美国已成为中国的主要外来投资国,中国企业也开始在美投资,迅勐发展的经贸关系是两国政治关系稳定发展的重要依托;第三,在国际方面,两国在反恐、防核扩散、打击走私贩毒、预防疾病(SARS、禽流感等)等非传统安全领域进行了有效合作;第四,布什总统一再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湾独立,有利于双方共同维护台海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第五,两国议会、智库及新闻界人士开始大量交流,有利于增进互相了解,推动互利合作。 近10年来两国关系面临的不利因素是: 第一,美国内一部分人仍以冷战思维看待中美关系,视中国为美国价值观所不容的对象,再加上两国媒体加以炒作,致使“中美互为对手”的噪音始终不绝于耳,既大大束缚了两国政治家腿脚,也影响了两国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 第二,中国20多年的快速经济发展在美国引起了正反双向反应,一方面工商界表示热烈欢迎,政界、知识界表示有条件的欢迎,另一方面一部分美国人则认为中国的发展会对美国构成“潜在威胁”。不同声音使人困惑,

焦化行业现状和前景

热设备庞大,管道易于磨损。 (3)煤料选择破碎与合理配煤。 煤料的选择破碎目的是将结焦性差的气煤,经过破碎、筛分富集气煤中结焦性好的 岩相组成。因煤是一混合物,其各岩相组分的破碎性及可熔性不同,如镜煤,亮煤,易 破碎,可熔化粘结,而暗煤,丝炭则不易破碎,可熔性,粘结性较差。所以煤经破碎后 小颗粒中含有较多的可熔性组分,大颗粒中含有更多不可熔性组分,筛分后,前者可用 于配煤,后者再细粉碎后配煤,当后者量较多时,可部分弃掉作其它用途,以保证配 煤质量。这样原来不能炼焦的粘结性差的气煤,经选择破碎后亦能用作配煤。所以利用 选择性破碎使煤料中气煤配料增加,降低焦煤用量,提高及保证焦炭质量。 2.增加焦炉生产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1)大型快速炼焦炉: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焦炉炭化室高仅4一5米,炭化室有效容 积为21一24米’,攀钢大容积焦炉高5.5米,有效容积35.4米3,而目前世界各国新建造 焦化厂均多属于大容积焦炉,炭化室高度有6.5米,7.5米,甚至8.0米高的焦炉亦在筹 建中,日本扇岛焦化厂修建了炭化室高7.55米,有效容积52.5m3的焦炉。大容积焦炉 为了解决高度方面加热均匀性常采用煤气和空气沿高度分段加入燃烧室燃烧。 快速炼焦的措施,采用高密度,高导热率,高耐热强度的硅砖及新材料的耐火砖, 这样可提高火道温度。若火道温度由1350℃提高到1490℃对炉宽为400毫米的焦炉,其 结焦时间由14小时缩短到11小时,相当于焦炉生产能力提高20%以上。采用高强度的耐火材料亦可减少炉墙厚度,这样亦可提高传热效率,在相同的燃烧室立火道温度下,可增 加焦炭的产量。 (2)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国外新的焦炉机械都是一次对位,每操作一炉只需6分钟(包括装炉、推焦),可 集中遥控,24小时一套机械可装、堆焦180一200炉。装煤车上都有电磁取炉盖机以及 将装炉冒出的煤气,烧却、洗涤后放入大气来实现无烟装煤,熄焦和焦台操作亦实现自 动化。整个生产流程控制皆用电子计算机系统,所以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很高。 (3)干法熄焦 目前我国采用熄焦方法为湿法熄焦,而用大量水来冷却赤热的焦炭,湿法熄焦主要 缺点,大量污水化为蒸汽,此蒸汽含有酚,严重污染大气,腐蚀设备,焦炭热量无法回 收。干法熄焦主要是利用隋性气体(主要是C02或NZ)将灼热焦炭冷却,加热后的惰 性气体送到废气锅炉产生蒸汽,经废气锅炉和换热器,冷却后的惰性气体再循环使用。 干熄焦其优点是焦炭块度与物理性质均匀,焦炭强度高。用干法熄的焦炭用于高炉炼铁 焦比*可降低2%,高炉增产4%。每吨干熄焦可产39一40公斤/厘米’过热温度为400℃ 一450℃的蒸汽400公斤,可用于发电。一个年产600万吨的焦化厂,用于熄焦可节省煤 炭约40万吨。干熄焦可避免水雾与粉尘排至大气,改善操作环境。 三、焦化产品的回收 焦炉煤气经过冷却和用不同的吸收剂处理可得到焦油,氨、硫化氢、氰化氢、禁、 *焦比:即生产每吨生铁所需焦炭公斤数。 48- 分:小于11%,因焦炭灰分有一定要求,(不大于12%),焦炭灰分增加,炼铁时, 焦炭及石灰石用量将增加,高炉生产能力下降。 硫分:小于1.2%,因焦炭含硫要小于1%,否则炼铁时制得生铁含硫量增加,生铁 容易脆裂。或者需要消耗更多的熔剂和焦炭,这样高炉的生产能力下降。 挥发分:一般在25一30%之间,配煤中挥发分多少,对焦炉煤气量炼焦化学产品和 焦炭的产率有直接的影响。

刍议工业锅炉使用现状与节能减排对策分析示范文本

刍议工业锅炉使用现状与节能减排对策分析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刍议工业锅炉使用现状与节能减排对策 分析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工业锅炉大量 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工业锅炉的普遍使用消耗了大量的能 源,尤其是工业锅炉使用中存在大量的能源浪费现象,这 在无形中增加了我国能源压力。本文就工业锅炉的使用现 状与节能减排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此为我国工业锅炉的使 用提供参考。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 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居民高生活质量要求以及社会生产对 能源的需求增大,工业锅炉数量迅速增大。有数据表明, 工业锅炉耗煤量占全国耗煤总量的85%以上。因此,提高 我国工业锅炉使用效率,进行节能减排措施与我国实现低

碳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一致,研究工业锅炉的节能减排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工业锅炉的使用现状 1.1排放的污染物较多 我国锅炉企业使用的锅炉为链条炉,该种锅炉的燃烧方法为层燃,且排烟温度较高,一般在170℃左右,烟气中主要包含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以及一氧化氮等有害物体。高温烟尘的排除不仅消耗了大量能源,而且对环境的危害非常大。 1.2自动化程度低 我国多数工业锅炉的运行并没有安装相应的检测仪,这直接导致锅炉操作人员对锅炉燃烧概况不清楚,无法确切的进行高炉负荷调整,无法调整锅炉运行的工况,无法提高锅炉与电机的运行效率,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 1.3锅炉水质低下

煤炭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和发展趋势研究(1)

浅谈煤炭企业目前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煤炭市场萎缩,煤炭形势出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并形成重大拐点,现就其现状和发展趋势浅析如下: 一、目前现状之分析 由于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环境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煤炭能源经济形势整体呈现持续低迷、市场需求疲软、煤价直线下滑、资金严重缺乏,煤企亏损面急剧扩大。产能过剩已成定局,价格低位运行已成常态,行业面临生存危机,出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煤价下行压力巨大。 “十二五”以来,我国煤炭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持续增长,累计达到2.4万亿元,新增产能26亿吨,且有11亿吨的在建设项目,积累的大量产能将在“十三五”期间集中释放。2014年全国产煤40亿吨,净进口煤炭5.2亿吨,消费36.1亿吨,库存3.9亿吨。而消费方面由于国家大力化解钢铁、水泥、有色等行业的过剩产能,加大非化石能源的利用强度,煤炭消费量将逐步下降,煤炭产能过剩矛盾将更加突出。短期内煤炭市场供求将继续呈现总量宽松的态势,结构性

过剩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需求平稳与供应过剩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因此,造成了煤价下行压力十分巨大,煤炭行业经济效益下降,企业亏损面扩大。 (二)行业生存压力巨大 一方面,煤矿企业属于高危行业,银行为规避风险,近年来除规模高效企业外,一般不予以融资贷款支持。另一方面,由于煤炭产业景气度持续下行,过去对煤炭采掘项目趋之若鹜的社会资金,对煤炭项目逐渐敬而远之,只抽资不注资,导致煤炭企业资金更加紧张,资金链出现严重问题。受市场影响,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快速增加,承兑汇票的比重不断上升。有些煤炭企业货款回收中银行承兑汇票比例超过70%。随着煤炭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各大银行纷纷下调煤矿信用等级,导致煤炭企业融资更加困难,银行断贷、债券发行受阻也时有发生。同时,由于煤炭行业盈利前景不被看好,银行均要求上浮新增贷款利率5%~20%,企业财务成本不断上升。行业低迷对国内煤炭企业造成冲击较大,大部分企业盈利水平和现金获取能力显著下降,高负债率带来的财务费用的攀升将对企业利润空间形成进一步挤压,现金流的紧张将进一步推升企业外部融资需求,同时融资难度和成本也明显上升。财务费用大幅提升,继而导致负债率居高

酶学研究中的诺贝尔奖

酶学研究中的诺贝尔奖 标签:教育酶学研究诺贝尔奖分类:生物学史与学家 酶学研究中的诺贝尔奖 学习感悟:科学家对酶的研究也经历了很长时间,教材中也有简单的酶的发现过程,学习过程中也涉及到很多酶,今天看到生物学通报中完整的诺贝尔奖中对酶的研究达到了10次,现摘录如下以供学习。 酶在生命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几乎所有细胞的生命活动都需要酶的参与。19世纪30年代德国化学家Liebig和他的同事Wohler从苦杏仁汁中发现了一种催化物质,后被命名为苦杏仁酶(emulsion),这是最早发现的酶之一。随后又有许多酶被相继发现,酶学研究也进入飞速发展时期。 从1907年比希纳获得酶学研究史上的首个诺贝尔奖开始,在酶学领域中先后有多次诺贝尔奖获奖记录。 1.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爱德华·比希纳(德国)获奖理由发现无细胞发酵现象 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爱德华·比希纳利用细沙和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混合并加以研磨,随后加上矽藻土,用水力压榨机制备酵母榨出液,利用这种液体为浓蔗糖溶液防腐,经过反复实验发现酵母榨出液引起了蔗糖的发酵。但此榨出液中没有活的酵母细胞。随后,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他又利用乙醇和丙酮杀死活的酵母细胞,仍然引起了蔗糖的发酵。1897年他发表题为《无细胞的发酵》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论文否定了发酵作用是“生命现象”的概念,建立了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和酶化学之间的联系。 爱德华·比希纳的研究推动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发酵生理学和酶化学的发展,并获得了190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这在酶学研究史上是一次巨大的飞跃,开创了微生物生化研究的新篇章。 2.192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亚瑟·哈登(英国)和汉斯.冯·奥伊勒-凯尔平(瑞典)获奖理由阐述了糖发酵过程中酶的作用 亚瑟·哈登(Harden Sir Arthur)是英国生物化学家。1904年他将酵母提取物放入半渗透薄膜袋内进行渗析时发现,酵母酶的活性消失,它不再使糖发酵。然而,如果将渗析至袋外的水加入袋内的物料中,则酵母酶活性又会恢复。同时观察到渗析开始时,酵母提取物迅速将葡萄糖分解并产生二氧化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活性逐渐降低。他推测酵母酶是由2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小分子,另一部分则是大分子。两者单独作用都不会使糖发酵。只有共同作用才有发酵的效果。如果将袋内的物料煮沸,则活性消失,即使袋内加入了袋外的水也是如此。实验证明大分子是蛋白质,小分子经受住了煮沸,因而多半不是蛋白质。这种小分子是“辅酶”发现的首个实例,它是一种非蛋白质结构的小分子,这种小分子对于酶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汉斯.冯·奥伊勒一凯尔平是杰出的瑞典生物化学家。他在访问比希纳的实验室后对发酵产生了浓厚兴趣。由于哈登发现了发酵过程需要酶和辅酶共同发挥作用,因此经过10年潜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