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海上溢油应急快速反应技术现状及趋势

国外海上溢油应急快速反应技术现状及趋势

国外海上溢油应急快速反应技术现状及趋势
国外海上溢油应急快速反应技术现状及趋势

国外海上溢油应急快速反应技术现状及趋势(一)

发布者:文章来源:国家发改委网

海上溢油属突发性海洋污染事故,需要人们作出快速的应急反应,尽可能予以控制、回收和清除,以减少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害。然而,海上溢油应急反应和清污作业的环境条件通常比较恶劣

和复杂,溢油在风浪流及光照等自然因素的联合作用下,位置和形态又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应急

反应和清污作业的困难程度大、技术要求高,需要特殊的关键技术给予支持。

国外支持溢油应急快速反应行动的相关技术主要有以下六方面:1、海陆空立体化溢油应急反应系统、

2、航空遥感监视监测海上溢油、

3、海上溢油浮标跟踪定位技术、

4、溢油预测与预警技术、

5、海上溢油应急反应决策辅助支持系统

6、海上溢油控制与清除对策。

(三)航空遥感监视监测海上溢油

由飞机载携的海上溢油监视监测航空遥感平台具备了启航快、机动灵活、距海面高度适宜的特点,相对于卫星遥感平台而言,容易获得实时、清晰的大尺度溢油监视监测图像,有利于应急快速反应的实现。多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表明:雷达、热红外、可见光是最重要的溢油成像波段,相应的机载真实孔径侧视雷达(SLAR)、红外扫描仪和可见光成像仪是基本的遥感技术装备。

加拿大环境技术中心对欧美九国在海洋溢油监测中应用遥感技术的调

查结果显示,应用航空遥感平台的国家达到了100%,而应用卫星遥感平台的国家为44%;主要的航空遥感技术按其应用国家的数量排序依次为:可见光、红外、侧视雷达、紫外、激光荧光、微波辐射、合成孔径雷达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则主要使用合成孔径雷达遥感技术。

国外机载海上溢油遥感监视监测技术主要分为两大部分:(1)机载溢油遥感探测、成像仪器(硬件);(2)机载溢油遥感监测和测量方法(算法及软件)。为了实时识别海面溢油,确切的区分油膜或疑似油膜,国外采

用了机载多遥感器集成技术和多遥感器信息融合技术。

(四)海上溢油浮标跟踪定位技术

海洋浮标是一种现代化的海洋观测设施。它具有全天候稳定可靠的收集海洋环境资料的能力,并能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标示和自动发送。海洋浮标与卫星、飞机、调查船、潜水器及声波探测设备一起,组成了现代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图1,图2)。

海洋浮标一般由水上和水下两部分组成,水上部分装有多种气象要素传感器,分别测量风速、风向、气温、气压和温度等气象数据;水下部分装有多种水文要素传感器,分别测量波浪、海流、潮位、海温和盐度等海洋水文数据。各种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通过仪器自动处理后,由发射机定时发出,再由地面接收站接收处理。

海洋浮标主要分为锚定类和漂流类两种,前者包括定点的气象资料浮标、海水水质监测浮标、波浪浮标等;后者有表面漂流浮标、中性浮标、各种小型漂流器等。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ARGO)剖面漂流浮标属于漂流类浮标,其在水中的上下沉浮是基于了改变物体的体积而重量保持不变的原理,由可变体积的水密耐压壳体、机芯、液压驱动装置、传感器、控制/数据采集/存储电路板、数据传输终端(PTT)和电源等部分组成。

PALACE、APEX、PROVOR 和SOLO 型的剖面浮标是各国在实施ARGO 计划中应用较为广泛的 4 种颇具代表性的ARGO浮标,尤以APEX 和PROVOR 型浮标投放数量最多。

这种浮标投放在海洋中的某个区域后,它会潜入2000米深处的等密度层上,随深层海流保持中性漂浮,到达预定时间(约10天)后,它又会根据需要上浮,并在上升过程中利用自身携带的各种传感器进行连续剖面测量。当浮标到达海面后,通过卫星定位与数据传输系统将测量数据传送到指定的卫星地面接收站,经信号转换处理后发送给浮标投放者。

尽管国外海上浮标的技术产品种类较多,但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美国、法国和加拿大)有能力生产ARGO浮标,而与溢油有关的浮标技术产品只有加拿大等少数国家才有。

(五)溢油预测与预警技术

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已经研制开发了溢油模型商业软件,但这些软件模拟溢油在海面漂移状况的主要支撑数据是海流模型提供的表层海水流速、流向信息。由于基于三维海流原始方程模式的海洋模型在快速预报海流方面的困难,目前与溢油模型耦合的海流主要为二维潮流模型。海面风场对溢油漂移的影响较大,但其预报技术同样存在困难,只能采用一些简易的方法输入有关风向风速的替代数据,预报准确性和代表性较差。

综合而言,溢油模型的模拟预测准确性受到风海流预报速度及精度、溢油风化模型模拟精度和其他不确定性因素的较大限制,模拟预测结果与实际溢油状况尚不能精确吻合,在发生时间和空间方面有时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差距,但总体上能够基本反映出溢油漂移扩散的大致趋势,且成本低,反应快。

近二十年来,国外广泛应用GIS技术制作和管理溢油环境敏感图,分类定义和管理海岸、岛屿、环境保护区、渔业资源保护区等敏感资源的范围、敏感等级等基础资料,用于帮助应急反应人员及时了解和保护事故所在海域的环境敏感资源。但在溢油污染快速预警方面尚未取得

突破性进展。

当前溢油污染预警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是:(1) 利用卫星和航空遥感图片快速识别溢油环境敏感资源;(2) 敏感资源时空分布的快速数值化;(3) GIS环境敏感资源图与溢油模型快速动态耦合;(4) 溢油污染快速评估与风险预警。

国外海上溢油应急快速反应技术现状及趋势(六)海上溢油应急反应决策辅助支持系统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等国的地面溢油应急反应中心是各种与船舶溢油事故相关的信息处理中心和应急反应决策中心,发挥着有效控制海上船舶溢油事故、提高消除及回收效率、预防和减轻污染损害、充分有效地利用应急资源的基础支撑作用。

发达国家地面应急反应中心装备有决策支持系统、报警系统、溢油漂移预报系统、各种油品化学成份及危害数据库、清污救助材料/设备性能及存货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溢油应急反应能力评估系统、污染损害评估系统、大屏幕显示综合指挥系统等,采用无线通讯系统技术实现地面溢油应急反应中心与海巡飞机和海上作业船舶之间的可视化信息通讯,依据海巡飞机的报告,快速生成救助、清除方案,指挥清污船快速准确地进行多项海上溢油清污技术的集成式清污作业。

美国的溢油应急反应决策支持系统包括了内容庞大的信息系统,包括了以下四类信息:(1)海岸警卫队海洋安全信息,用于应急计划和反应中的安全管理、事故发展趋势分析、集中防备和强制行动案例等;(2)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和美国环保局应急作业的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用于化学危险品泄漏应急计划及其治理;(3)海岸警卫队和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溢油应急设备信息,主要用于制定油污应急计划和提供决策支持,包括油类数据库、吸附材料数据库、国家应急计划产品目录数据库、有助于制定就地焚烧及使用分散剂的应急计划模型、溢油风化模型以及潮汐预测模型;(4)海岸警卫队港口研究信息,通过与溢油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其它组成部分一起使用,来产生具体的区域应急计划和训练方案,港口研究信息包括在港区、现场和指定区域内运输的货物,以及可能与环境和潜在的应急战略有关的其它问题。

美国的溢油应急反应决策支持系统在相关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技术特点为:(1)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来跟踪和管理实际的应急作业;(2)为管理操作人员提供一个可视的大屏幕,用于显示某一地区数值化的应急计划信息;(3)实现最大程度的信息联动与共享,通过指挥、控制和通讯手段实现与统一指挥系统的对接。

(七)海上溢油控制与清除对策

2007/10/30

---------------------------------------------------------------------------------------------------

当海上发生溢油事故险情,及时地将事故船舶中的货油或燃料油抽吸出来并过驳到安全船只或浮动油囊之内,是一种有效的防范、减轻溢油事故损害发生的应急措施。美国和新加坡等国的溢油应急反应系统均配备了能够进行水下沉船抽油作业的高性能抽油泵和配套转运装备,包括不需要潜水员的深水抽油遥控技术等。此外,在溢油事故发生的最初阶段将溢油加以拦截和围控,收集海面溢油或进行现场焚烧,也是预防和清除溢油污染损害的首选方案。

美国、挪威、英国、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已开展了多年的油污清除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例如:长期应用于远海溢油应急反应的美国双层构造充气式围油栏密封性好,气体不外泄,持续时间长,具有良好的承波性,占用空间少(图1)。1990年清污中,安装在“TV010”号船上的芬兰LORS-5型内置式收油机和“TV050”、“TV051”号船舶一起将全部泄漏溢油的60%成功回收(图2)。

美国鉴于1989年阿拉斯加“埃克森·瓦尔迪兹号”大面积溢油事故因缺乏多功能溢油应急船而蒙受重大污染损害的经验教训,研制了多艘将主要清污技术有效集成的溢油回收船(图3、图4),配备于其境内的主要溢油风险海域,随时待命处理溢油。

图1 双层充气围油栏

图2 “TV010”号清污船在收油

图3 美国动态斜面式船载快速收油系统

图4 美国动态斜面式专用收油船系统

当发生大面积溢油事故时,往往需要动用多种溢油清污技术装备,包括:根据海流和风况条件多点、多层布设围油栏;采用撇油器和吸附材料回收溢油;出动多功能溢油回收工作船;空中喷洒溢油分散剂等等。

目前国际上清除水面溢油的方法大致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类。其中,以物理法中的机械回收方法最为有益,不但保护了环境,还回收了资源,在能够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下,清除效率要显著高于人力回收和采用吸油材料吸附溢油。

现行使用的机械回收装置主要有粘附式、堰式、动态斜面式、抽吸式及其它类型的收油机。

目前世界上比较典型的收油机产品有,英国Vikma公司的盘式收油机、美国SlickBar公司的动态斜面式(DIP)收油机、芬兰Lomar公司的刷式收油机、挪威Framo公司的堰式收油机、丹麦Ro-Clean公司的复合式收油机等等。

海上溢油应急快速反应技术新动向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石亮摘编2010-08-06 关键字:溢油浮标浏览量:163

一、海洋浮标概念

海洋浮标是一种现代化的海洋观测设施。它具有全天候稳定可靠的收集海洋环境资料的能力,并能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标示和自动发送。

海洋浮标一般由水上和水下两部分组成,水上部分装有多种气象要素传感器,分别测量风速、风向、气温、气压和温度等气象数据;水下部分装有多种水文要素传感器,分别测量波浪、海流、潮位、海温和盐度等海洋水文数据。各种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通过仪器自动处理后,由发射机定时发出,再由地面接收站接收处理。

海洋浮标主要分为锚定类和漂流类两种,前者包括定点的气象资料浮标、海水水质监测浮标、波浪浮标等;后者有表面漂流浮标、中性浮标、各种小型漂流器等。

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ARGO)剖面漂流浮标属于漂流类浮标,其在水中的上下沉浮是基于了改变物体的体积而重量保持不变的原理,由可变体积的水密耐压壳

体、机芯、液压驱动装置、传感器、控制/数据采集/存储电路板、数据传输终端(PTT)和电源等部分组成(图1)。

图1 ARGO浮标结构

PALACE、APEX、PROVOR 和SOLO型的剖面浮标是各国在实施ARGO计划中应用较为广泛的4种颇具代表性的ARGO浮标,尤以APEX和PROVOR型浮标投放数量最多。这种浮标投放在海洋中的某个区域后,它会潜入2000米深处的等密度层上,随深层海流保持中性漂浮,到达预定时间(约10天)后,它又会根据需要上浮,并在上升过程中利用自身携带的各种传感器进行连续剖面测量。当浮标到达海面后,通过卫星定位与数据传输系统将测量数据传送到指定的卫星地面接收站,经信号转换处理后发送给浮标投放者。该浮标的测量过程参见图2。

图2 ARGO浮标剖面测量过程示意图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溢油跟踪定位浮标装置是以海上浮标作为载体,当海上船舶溢油事故发生后,应急人员及时将该浮标用船只或飞行器投放到溢油区域,从而及时、准确、实时地跟踪漂浮在水面上的溢油,掌握溢油的扩散范围和动态漂移的真实情况,为应急部门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采用浮标跟踪水上溢油的技术和设备,目前我国还是空白。当前国内生产和使用的浮标主要为测量海洋水温、水流等,还没有开发专为跟踪水土溢泊的产品,也没有该产品的研究技术。目前国外浮标产品主要集中在加拿大和美国用于建立全球海洋实时观测网的一种专用测量设备,用于溢油跟踪的浮标也很少。尽管国外海上浮标的技术产品种类较多,但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美国、法国和加拿大)有能力生产ARGO浮标,而与溢油有关的浮标技术产品只有加拿大等少数国家才有。

三、最新研究成果

在近日为全国所关注的大连溢油清污过程中,由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溢油跟踪浮标和报警浮标准确监测出溢油扩散范围,并预测出溢油扩散趋势,为提高清除溢油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辽宁海事局的高度评价。

这次大连海上清污是溢油跟踪浮标的第一次实战应用,从应用效果来看,达到

了预想的目标,该项技术成果依托科技部科研项目“水上溢油预测预警技术开发”和广东海事局高栏溢油基地和南海海区清污基地工程项目,历时两年研发而成。

在溢油事故应急响应中,溢油的扩散信息对清污工作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在风向和洋流瞬息万变的的海洋中确定溢油的扩散位置一直是溢油应急中的难点。溢油跟踪浮标的主要特点是不受气象条件限制,可全天候跟踪溢油,自动监测,实时发回溢油定位信息,为溢油应急提供辅助决策支持。7月23至24日,项目组在旅顺口投放了溢油跟踪浮标,当时正值海上大雾,能见度很低,船舶巡视和飞机遥感等溢油监测手段失去了作用。而溢油跟踪浮标对海上溢油的漂移情况经行了连续30多个小时的实时监测,溢油指挥中心根据浮标提供的信息,准确地找到了扩散出去的溢油并进行了清除。除了溢油跟踪浮标外,项目组还投放了溢油报警浮标。通过实践证明,溢油报警浮标可及时准确地监测到海上溢油,向环境敏感区发布污染预警,以便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开发的这套溢油跟踪系统,由溢油跟踪浮标海上终端和后方的监控平台组成。将浮标投入溢油中后,浮标会跟随溢油漂浮,并通过海事卫星进行无线通讯,将溢油的实时位置信息传给监控平台。目前溢油监测常用的有船舶巡视和飞机遥感等手段,但在应对海上恶劣气候如大雾和大风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实时报告溢油扩散信息,而溢油跟踪浮标准确、快速、及时和监测成本低等特点使其在溢油监测方面更具优势。

溢油跟踪浮标系统不仅能报告溢油的实时位置,还可以根据溢油跟踪浮标运动轨迹,预测出短时间内溢油下一步扩散趋势。根据扩散趋势,可以将溢油报警浮标预先投放到该区域,如有溢油可以立刻报警,这样清污工作船可以第一时间赶到溢油扩散区域,占据先机,使清污工作变得更加主动,加强清污效果加大清污效率。

据了解,溢油跟踪浮标和报警浮标已进入了广东海事局的溢油应急设备库中,中石化曹妃甸原油码头也和项目组签定了订购合同。以前溢油跟踪浮标和报警浮标一直处于研发、测试和完善阶段,在进行市场推广时,总是被客户质疑没有实际的应用经验,这次在大连成功应用,充分证明了浮标的实用性和可靠性,项目组会根据这次应用经验在操作细节方面对溢油跟踪系统进行进一步完善。

防止溢油应急预案

防止溢油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目的 (1)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防治油类污染事故造成损害,保障人体健康和社会公众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各海上作业船舶配备相应设备,在发生海区船舶污染事故后,利用现有设备、器材及人员,迅速有效地做出应急反应,控制和清除污染。 (3)为确保海上风电场海洋环境的安全,防止船舶溢油污染,特建此应急预案,各海上风电场海上作业单位需依据此应急预案相关要求,制定本单位应急预案。 (4)海上风电场与X公司签订防止溢油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设备及应急处置委托协议。 1.2 编制依据 溢油源项分析 本风电场生产运维期间,有自己的交通运维船,外委施工的交通船,工程船,施工区附近有渔船作业,船舶作业或航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碰撞、搁浅溢油事故。110kV 输出电缆部分段占用养殖区,且该段作业点距离岸边较近,若110kV 输出电缆巡视船发生溢油事故,将对养殖区生物和沿岸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风电场区域渔船较多,如与渔船发生碰撞导致溢油将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海上升压站储油罐在不利气象条件或其他事故情况下发生油品泄漏,将对海洋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一旦发生大规模溢油事故,受污染区域内的海洋生物将会受到较严重的破坏。因此,杜绝溢油事故发生,或者是当发生溢油事故后,及时采取应急抢险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溢油事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2.1 我国有关法规和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 (8)《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9)《港口溢油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10)《港口散装油类作业污染物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11)《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预案》 (12)《150MW海上风电场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3 义务 1.3.1 船舶等发生溢油污染事故,必须立即向公司及风电场主管领导汇报,或向海事局、县海洋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报告,并按照海事部门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或减少污染,接受调查处理。 4 定义和术语 1.4.1油类 是指任何类型的石油及其炼制品和其他油类(及类油)物质。 2 污染事故的等级 2.1一般污染事故 溢出污染物不足10吨,而且发生在非敏感区域的污染事故。 2.2 中等污染事故 2.2.1 溢出污染物大于10吨不足50吨; 2.2.2 污染事故发生在敏感区内或距离敏感区有一定距离但极有可能对敏感区域造成污染损害; 2.2.3 污染源难以控制。 2.3 大型污染事故 2.3.1 溢出污染物为50吨及以上的污染事故; 2.3.2 污染源无法控制的污染事故; 2.3.3 敏感区域受到严重威胁的污染事故。 3 优先保护原则

海洋溢油的基本特征及处理体系

海洋溢油的基本特征及处理体系 徐笑丰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 摘要:随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及运输活动的日益频繁,溢油灾害对海洋生态环境乃至人类的威胁也日益增大。如何处理海洋溢油造成的危害已刻不容缓。为此,我们需对海洋溢油的基本特征(如溢油来源、形式、影响对象、归宿、危害等)进行全面了解,进一步根据其规律,进行总结归纳,建立一系列合理有效的处理体系(如防溢油扩散体系、溢油回收体系、溢油处理体系等),最终达到对溢油问题的妥善处理。因此,对海洋溢油的基本规律与相关处理体系的归纳总结,不仅对海洋溢油处理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日后的研究与完善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海洋溢油;特征;处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lution systems of offshore oil-spill Xu Xiaofeng (Faculty of Resource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 ) Abstract:As the booming of offshore oil explor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damage of offshore oil-spill that caused to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ven to human-being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Solving the problem of offshore oil-spill admits of no delay. Thus, we should keep a comprehensive mind to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source, form, affect object, result, damage etc.) of offshore oil-spill, take a further step to summarize according to its laws and then set up a series of efficient solution systems (including nonproliferation system, oil recycle system, oil dispose system, etc.) and finally duly handle the problem of the oil-spill. For this reason, the summary of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lution systems of offshore oil-spill is not only a guidanc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il-spill but also provide an approach to future complementary research. Key words:offshore oil-spill, characteristics, solution system 1 海洋溢油概述 海洋是是地球上地势最低的区域,是各种陆源污染物的最终聚集地。石油及其制品(汽油、煤油、柴油等)在开采、炼制、储运和使用过程中易进入海洋环境从而造成严重污染。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油轮事故溢入海洋的石油约为39×104t ,非油轮事故溢油约17×104t ; 1973-2006年我国沿海共发生大小船舶溢油事故2 635起,总溢油量37 077t。海洋石油污染不仅破坏海洋及全球生态平衡,而且威胁人类健康安全。[1] 收稿日期:;改回日期:; 作者简介:徐笑丰(1991-),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09级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在读本科生 E-mail:harporgan@https://www.doczj.com/doc/5013242751.html,

完井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完井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第1章前言 1.1 现代完井技术发展现状 完井工程是衔接钻井和采油工程而又相对独立的工程,是从钻开油气层开始,到下套管注水泥固井、射孔、下生产管柱、排液,直至投产的一项系统工程。完井设计水平的高低和完井施工质量的优劣,对油气井生产能否达到预期指标和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有决定性的影响。 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完井均有了较快发展,并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除常规井完井技术日益完善外,其他特殊井完井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如水平井完井、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完井、小井眼完井、分支井完井、深井超深井完井、现代智能完井、膨胀管完井等。国内在完井技术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与国外相比,完井技术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不同储层选择合适的完井方式、水平井完井、欠平衡井完井、小井眼完井、分支井完井,从而影响了油气井的产量及经济效益。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查阅现代完井技术方面的文献,对各种完井技术现状进行综合性分析: (1)射孔完井技术; (2)割缝衬管完井技术; (3)砾石充填完井技术; (4)膨胀管完井技术; (5)封隔器完井技术; (6)智能完井技术。 2. 调研国内外最新完井技术现状,重点分析国内外现代完井技术现状、最新进展、应用成果以及发展趋势等,并对国内完井技术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和完井技术的研究方向作初步预测和探讨。

第2章常规完井技术 完井方式的选择主要是针对单井而言。虽单井属于同一油藏类型,但是所处构造位置不同,所选定的完井方式也不尽相同,如油藏有气顶、底水,若采用裸眼完成,技术套管则应将气顶封隔住,再钻开油层,而不钻开底水层。若采用射孔完成,则应避射气顶和底水。又如油藏有边水,套管射孔完成时,油田开发要充分利用边水驱动作用,避射开油水过渡带。下面主要介绍常用的几种常规完井方式[1]。 2.1 裸眼完井技术 裸眼完井方式分先期裸眼完井方式、复合型完井方式和后期裸眼完井方式三种。 先期裸眼完井方式(如图2-1)是钻头钻至油层顶界附近后,下套管柱水泥固井。水泥浆上返至预定设计高度后,再从套管中下入直径较小的钻头,钻穿水泥塞,钻开油层至设计井身完井。 复合型完井方式(如图2-2)是指适合于裸眼完井的厚油层,但上部有气顶或顶界邻近又有水层时,可以将技术套管下过油气界面,使其封隔油层的上部,然后裸眼完井,必要时再射开其中的含油段。 后期裸眼完井方式(如图2-3)是不更换钻头,直接钻穿油层至设计井深,然后下套管至油层顶界附近,注水泥固井。固井时,为防止水泥浆损害套管鞋以下的油层,通常在油层段垫砂或者换入低失水、高粘度的钻井液,以防水泥浆下沉。 图2-1 先期裸眼完井示意图 1—表层套管 2—生产套管 3—水泥环 4—裸眼井壁 5—油层

溢油监测雷达

雷达水面溢油监视系统 雷达溢油监视系统集成了最新的雷达技术、微波技术、信号处理、软件技术、电子海图技术等先进的软硬件技术。通过雷达波不断的扫描监测海区,能全天候监测海区溢油状况,能发现溢油并测算油污面积及体积,及时报警。为清污行动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提高工作效率。已经在多次海上溢油事故中得到了实践检验,是现在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海上雷达溢油监测设备。 溢油监测雷达(青岛中环测控有限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5013242751.html,)主要功能 z安装在港区或者航道附近 支持全天侯水面溢油扫描 z安装在溢油应急回收船上支持全天候溢油回收作业 能在恶劣天气和夜间作业 z覆盖范围8公里

z可以测量小目标物体,直径4米(适合海上搜救) z可以测量水流、流速、水深、海底地形等数据 z可以接入VTS、AIS信号 z界面操作简单 z在国际上有过多次成功的应用案例 技术参数 z型号:Selux ST340 ARPA z测量范围:雷达≥8KM z调试方式:AM z使用频段:9375MHZ z占用带宽:≤75MHZ z功率:25KW±2KW z天线安装高度:25米 z传输方式:光纤 z精度:≥3.75米 z油膜厚度:0.1-1.5mm z测量角度:水平360°垂直 45-86° z工作环境:风速0-15米/秒温度 -35-55° 监测原理 z众所周知,雷达在不停的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由海面反射回来的雷达反射波受到海面上的的风、浪、水面油污染以及海底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其杂波包含很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普通的雷达将杂波抑制掉,因此无法提取这些信息,而雷达溢油监视

系统是一种创新的雷达传感器,它并不对杂波进行过滤,而是分析处理杂波并提取里面包含的有用信息。通过对杂波进行处理,溢油监测可以有效获取海面溢油、水流、流速、水深、海底地形等各种有用信息,是对现有雷达功能的极大补充。

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

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点击打印 作者:2005-5-10 10:27:52 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厅(局、委、办)、环保局,各海事(监)局、港监局: 为了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履行国际海事组织《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OPRC1990)的义务,《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及《北方海区溢油应急计划》、《东海海区溢油应急计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划》、《南海海区溢油应急计划》、《台湾海峡水域溢油应急计划》已经交通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自2000年4月1日起施行。现联合发布,请遵照执行。 交 通 部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二〇〇〇年三月 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 前 言 海上船舶溢油是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海上石油运输量日益增长,船舶溢油事故也不断发生。据统计,从1965年至1997年,全世界船舶溢油事故中,溢油量在万吨以上的共有79起,总溢油量为414.6万吨,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溢油量达26.7万吨。在我国,从1973年到1999年,50吨以上的重大溢油事故有53起,总溢油量2.9万吨,其中最大一次溢油量为8000吨。 海上船舶溢油事故,不仅使自然环境、生态资源受到损害,经济蒙受损失,而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溢油事故引发的火灾,还可能会导致海上和沿岸设施、船舶等的损坏。 1989年发生在美国阿拉斯加的?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触礁搁浅事故,共溢油3万余吨。由于防备不足,措施不利,未能有效地控制油污扩散,使威廉王子湾遭受到空前的污染损害。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大量野生动植物死亡,渔业资源受到危害,渔场被迫关闭。油污清除工作持续了两年多时间,污染损害赔偿和清污费用达80亿美元。

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设备配置管理规定

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设备配置管理规定 (试行)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的建设管理,合理确定设备库的功能,统一应急能力测算方法,规范应急设备设施配置,综合利用各种资源,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是指以中央政府投资为主,用于对抗船舶溢油事故的应急物资储备库。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主要应对大规模溢油事故,参与国际与国内地区间的应急协作。 第三条本规定是编制、评估、审批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是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运行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第四条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主要配置船舶溢油应急清污设备及其相关配套设备,不包括应急决策指挥、监视监测系统和专业应急清污船舶。 第五条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所配应急清污设备及其相关配套设备设施的功能、类型、数量和主要性能须符合本规定的要求,设备的技术规格和选型在工程实施时确定。 第六条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应对已有中央政府投资购置的溢油应急设备按本规定进行归类,与新增设备合并计算综合清除控制能力。 第七条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型溢油应急设备,紧密结合业务需求,科学论证,不断提高船舶溢油应急反应能力。

第八条本规定适用于沿海和长江干线设置的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建设,其他水域和非中央政府投资的溢油应急设备库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分类 第九条按适用水域划分,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分为沿海水域和长江干线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两类。 沿海水域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主要针对海上风浪大、水域开阔等特点,配置海洋型溢油应急设备。 长江干线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主要针对内河水流快、水面狭窄、水域环境敏感等特点,配置内河型溢油应急设备。 第十条按应急能力划分,沿海水域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分为大型、中型、小型设备库三类,长江干线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主要分为中型、小型设备库和设备配置点三类。 大型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综合清除控制能力为1000t,应急服务半径为350nm。 中型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综合清除控制能力为500t,应急服务半径为160nm(长江干线为250km)。 小型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综合清除控制能力为200t,应急服务半径为60nm(长江干线为120km)。 船舶溢油应急设备配置点综合清除控制能力为50t,应急服务半径为100km。

防止船舶污染应急救援预案

- - . 防止船舶污染应急预案

目录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事故的等级 第三章---------------------------------优先保护原则 第四章---------------------------------------组织机构第五章---------------------------------应急反应队伍 第六章---------------------------------应急反应设备 第七章---------------------------------------通讯系统第八章------------------培训、演习及预案的修订 第九章---------------------------污染应急反应行动 第十章------------------------------应急反应的结束 第一章总则

1 目的 (1)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防治油类污染事故造成损害,保障人体健康和社会公众利益,促进灌河半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配备相应设备,在发生海区船舶污染事故后,利用现有设备、器材及人员,迅速有效地做出应急反应,控制和清除污染。 2 编制依据 2.1 我国有关法规和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 (8)《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9)《港口溢油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10)《港口散装油类作业污染物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11)《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预案》 (12)《北方海区溢油应急预案》 3 义务 3.1船舶发生污染事故,必须立即向连云港海事局报告,并按照海事部门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或减少污染,接受调查处理。 4 定义和术语 4.1油类 是指任何类型的石油及其炼制品和其他油类(及类油)物质。 第二章事故的等级

国内外海洋工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海洋工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海洋工程技术是造船界关注的技术领域之一,世界上现代化的一流船厂都把高新技术船舶与大型海洋工程结构物作为其纲领性产品。海洋工程技术涉及的领域很广,包括海洋发电技术、海洋钻探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海洋油矿开采技术、海岸风力发电技术、海层探测技术、海洋物质分离技术、海水提炼技术、海洋建筑设计等。海洋发电技术包括:海水发电、海洋风力发电、潮汐发电、温差发电等。海洋钻探技术包括:海洋油井开发、海洋矿石开采等、海水淡化技术包括:太阳能净水、工业净水等。海洋物质分离技术包括:海水金属分离、轻水物质提炼等。能源开发、资源开采等领域海洋工程技术数目众多,未来人类利用和保护海洋是个新新话题。 随着近年来海洋开发“热”的升温,特别是专属经济区资源勘探和开发的实施,海洋工程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 ——在潜水器技术方面。目前世界上建造的载人潜水器超过160艘,无人潜水器超过1000艘。日本继1989年建成深海6500 米载人潜水器“SHINKAI6500”以后,于1993年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艘潜深10000米的无人潜水器,用于深海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的调查研究。经过“七五”和“八五”的工作,我国的潜水器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无人潜水器方面,某些项目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在载人潜水器方面,潜深600米的“7 1 03”深潜救生艇是我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还有300米工作水深的“QSZ—II型双功能单人常压潜水装具系统”、潜深150米的鱼鹰I号和双功能的鱼鹰II。综合国内从事潜水器开发的各院校、研究院和研究所的力量,我国已具有开发深海载人潜水器的技术能力。

——在海底管线埋设、检测和维修技术方面。我国海底电缆的铺设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第一条国际通讯电缆于1976年完成,1993年成功研制出MG一1型海缆埋设犁,并于同年成功完成中日光缆的埋设任务。上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SMD(Soil Machine Dynamics Ltd.)公司和Land& Marine Eng.公司建造了不少拖曳式埋设系统。而美国的海洋系统工程公司为AT&T研制的SCA- B号埋设机是一种ROV型(水中航行型)的埋设机。可在1850米深用喷水的方式埋设电缆至地下0.6米,可以取出埋深在1.2米以内的电缆,埋设电缆直径为300毫米。履带爬行自走式、带有不同功能挖掘机构的埋设机是海底管道及电缆的埋设技术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履带车载体上通过更换不同的挖沟机械,装备各种探测设备后,既能在沙泥底中进行埋设作业,也能在软岩底中进行埋设作业;既能铺设又能跟踪、挖掘、检修、复埋;既能在水下,也能在浅滩或滩涂工作。目前,这种自走式埋设机已有20多台。 作为开发海洋资源的一种活动,海洋空间利用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最早利用海面空间是两千多年前的海上交通运输。然而直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海洋工程等技术的逐步提高,以及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陆上用地日趋紧张,使人们更加重视海洋空间的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分为几个方面。第一、生活和生产空间;第二、海洋交通运输;第三、储藏和倾废空间;第四、海底军事基地。 解决海洋空间利用的工程技术问题也是近年来海洋工程界研究的热点。 国外研究现状 (1)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的研究。 在这方面,目前进行最广泛和深入的是日本和美国。日本于1999年8月4 日在神奈川县横须贺港海面上建成—个海上浮动机场。这个浮动机场于1995年开始研制,它由6块长380米、

XX市海上溢油事件应急预案

XX市海上溢油事件应急预案 目录 1.总则5 1.1编制目的5 1.2编制依据5 1.3适用范围5 1.4工作原则5 1.5风险评估5 1.6事件分级6 2.组织机构与职责7 2.1市海上溢油突发事件专项应急指挥部7 2.2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8 2.3市专项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9 3.监测预测11 3.1预防11 3.2监测11 3.3预测12 4.预警12 4.1预警分级12 4.2预警发布13 4.3预警响应13

4.4预警变更与解除13 5.信息报告13 6.应急处置14 6.1先期处置14 6.2分级响应14 6.3指挥与协调15 6.4现场指挥部16 6.5应急处置措施18 6.6扩大响应21 6.7应急联动21 6.8社会动员21 6.9应急结束22 7.恢复与重建22 7.1善后工作22 7.2社会救助22 7.3保险22 7.4总结评估23 7.5恢复重建23 8.信息发布23 9.应急保障23 9.1应急力量24 9.2队伍保障24

9.3物资保障25 9.4通信保障25 9.5交通运输保障25 9.6治安保障25 9.7卫生保障26 9.8后勤保障26 9.9经费保障26 10.宣传、培训和演练26 10.1宣传培训26 10.2演练27 11.责任追究27 12.附则27 1.总则 1.1编制目的 有效应对海上溢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污染损害,保护海域环境和海洋资源,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XX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家海上溢油事件应急

发生溢油应急处理须知

目录 1 目的 5 应急措施 2 适用范围 6 记录 3 参照文件7 相关文件 4 定义 修改记录

1.目的 本文件规定了船舶发生溢油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旨在使船员能迅速有效地作出反应,以避免污染事故的发生、控制或减小污染造成的损失。 2.适用范围 进入安全管理体系的船舶/部门和人员 3.参照文件 《国内安全管理规则》、《安全管理手册》、《紧急情况的标明、阐述和反应程序》 4.定义 溢油:船舶溢油包括操作性溢油和海损事故溢油两种。其中,操作性溢油包括管系溢油、舱柜满溢和船壳泄漏;海损事故溢油指因搁浅、火灾或爆炸、碰撞、船壳破损,严重倾斜等引起的溢油。 5.应急处理须知 无论何时,船舶发生溢油事故,船上值班人员一经发现,应立即报告船长或船上其他负责人,船长或其他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发出溢油报警信号(·——·),组织全船人员按照《船上油污应急计划》实施应急反应,以减轻和控制船上排油污染。 5.1 管系溢油 5.1.1 立即停止有关操作,关闭管系上的所有阀门; 5.1.2 发出溢油报警信号,实施最初的溢油应急反应程序; 5.1.3 将事故情况通知船长; 5.1.4 查明泄露原因,清除溢油和甲板上的积油; 5.1.5 将破裂管系中的油驳入空油舱或其他燃油舱; 5.1.6 妥善保管清除中收集的残油; 5.1.7 如溢油严重,应联系外援,并报告海事机关。 5.2 舱柜溢油 5.2.1 立即停止有关操作,关闭管系上的所有阀门; 5.2.2 发出溢油报警信号,实施最初的溢油应急反应程序; 5.2.3 将事故情况通知船长; 5.2.4 将满溢舱内的燃油驳入空油舱或其他燃油舱; 5.2.5 清除溢油和甲板上的积油; 5.2.6 妥善保管清除中收集的残油; 5.2.7 如溢油严重,应联系外援,并报告海事机关。

油库溢油污染应急预案

油库溢油污染应急预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附件 5 油库溢油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1 目的 防治来自船舶、码头、装卸设备、油罐、输油管线、其它 设施以及相关油类作业造成的溢油污染损害,保护水陆环境和资源,保障人体健康和社会公众利益。 充分考虑码头、油罐区、输油管线及阀门、装卸设施的地 理环境等因素,利用现有设备、器材及人员,对溢油事故做出最快速、最有效的处理。 2 适用范围 油码头装卸设施以及停靠在油码头的船舶等溢油源导致的 污染事故。 储油罐区、输油管线及阀门、以及其它可能对海域造成危 害的陆上设施导致的溢油污染事故。 3 内容 定义和术语。 是指油轮或燃油船舶及任何可能造成水域油类污染的船舶。 是指任何类型的石油及其炼制品和其他油类(类油)物质, 主要包括:原油、柴油、汽油、奥里油、航煤油、燃料油等。 是指船舶和码头、装卸设施等,同时考虑可能存在对水域造 成溢油污染的陆域设施(罐区管线及阀门、排污口)。 溢油事故分类。 ≤10T;10万元<经济损失≤30万元。 一般溢油事故:<溢油量≤5T;3万元<经济损失≤10万元。 ≤;1万元<经济损失≤3万元。 ≤250Kg;经济损失≤1万元。 组织管理。 组织机构。

油库企业设立溢油应急总指挥部,总指挥由(基地)油库主任担任,副总指挥由安保部领导或副主任担任。指挥部成员由现场指挥及各应急处置小组负责人组成。 溢油应急指挥部指定现场指挥,现场指挥负责指挥溢油应急反应行动全过程,仅对溢油应急指挥部负责。由安全负责人或值班调度长担任。 指挥部内按各自职责设立溢油应急小组:溢油清理组、通信组、工艺组、设备保障组、警戒组、防火组、物资供应组、防污处理组、现场救护组,并明确各小组负责人。 溢油应急指挥部及各小组职责。 (1)发出指令,启动应急程序; (2)组织指挥污染的控制与清除; (3)审核和批准使用清污技术和设备; (4)下达应急任务,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与有关单位保持联系; (5)发生较大规模溢油事故时,作出请求区域协作的决策; (6)及时组织消防力量,防止火灾的发生; (7)组织培训和演练。 (1)做好围控工作; (2)做好溢油清除作业。 负责溢油应急指挥与事故现场的通信联络,确保命令下达和现场各种信息反馈的畅通。 及时关闭相关阀门,控制溢油源,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1)保障电力能源供给; (2)负责应急设备的维修。 (1)保持交通畅通,注意现场警戒; (2)注意溢油漂移动向,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1)保护现场,控制着火源防止火灾发生; (2)一旦发生火灾立即按《油库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条火灾反应程序报警,并投入灭火战斗。

生物修复技术在海洋溢油事故中的应用

生物修复在海洋溢油事故处理中的应用(2)海洋占了地球表面积的71%,孕育了地球上的原始生命,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和空间资源,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激增的情况下,海洋对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海洋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其中石油污染表现得尤为突出。据不完全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400~1000 万吨原油进入海洋环境中, 由于航运而排入海洋的石油污染物达160?200万吨,其中1/3左右是油轮在海上发生事故导致石油泄漏造成的。我国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达11.5 万吨以上,并且近年来呈快速增长的趋势。石油进入水体后,造成水体污染, 改变局部水生态环境, 使水生生物死亡,给水资源、生物资源和养殖、旅游业带来巨大损失, 且对环境生态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 一.水体中石油污染的危害和影响 1.石油对生物的危害和影响 石油对生物的毒性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大量石油造成的急性中毒另一类是长期低浓度石油的毒性效应。一般轻质油的炼制油品毒性比原油大,石油及石油产品的毒性与其中含有的可溶性芳烃衍生物(苯、萘、菲等)的含量成正比关系。石油在水体中的毒性效应大多来自水溶性大的相对分子质量低的正烷烃和单环芳烃。 海洋动物对石油的敏感性很不相同般来说, 对成熟阶段的海

洋动物, 石油中的可溶性部分对它们的致死浓度范围为1-100mg/L,而幼体则为0.1-1.0mg/L 。 石油对鱼类的影响:(1) 通过鳃等器官直接摄入或吸附石油影响呼吸及分泌功能。鳃是鱼类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而且具有吸收外源污染物质的作用,作为正常的生理过程,大量的水通过鱼鳃, 毒物聚集在鳃中, 导致鱼类的窒息死亡。(2) 对鱼卵、幼鱼及鱼类生存的生态系统的影响。石油烃确能导致鱼类的雌雄比例失调, 对幼体有致畸作用, 并降低其成活率。 海洋哺乳类动物可在一定时间内清除吸附于体表上的溢油。但若摄入体内, 则会损害内脏功能。某些石油组分能使捕食性动物和游离菌类对化学刺激的知觉失调, 并阻碍水体生物间的化学信息传递。鸟类体表黏上石油会丧失飞行功能, 摄入体内可使肝、肺、肾等器官发生损害并减少白细胞数目, 造成鸟类死亡。底栖和潮间带的大型植物最易受到油的损害, 而潮下带的植物区系受到油污染时影啊不是很严重, 油类附着在植物根茎部影响其对养分的吸收, 使其减产或死亡。石油对浮游植物的光合成速率有明显影响, 一般妨害了藻类的生长。 大多数海洋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摄取多环芳烃后产生有基因毒性的产物, 萘对某些海洋生物的呼吸、光合成、三磷酸腺苷的产生、碳的同化作用和类脂生成等均有影响,多环芳烃可与核酸结合, 导致生物发育异常。据报道,近50年来因为油类污染已有1000多种海生生物灭绝, 海洋生物减少了40%。2.石油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影响暴露在环境中的石油, 其低沸点组分很快挥发进入大气, 污染空

船舶海上溢油处理技术

船舶海上溢油处理技术 【摘要】近年来,各类船舶溢油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仅中国每年船舶溢油总 量就超过千吨。沿海船舶溢油事故造成的海洋石油污染,不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破坏海洋生态环境。针对突发性的船舶溢油污染事件,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控制和清除,并应用有效的处置方案将污染损失和危害减小到最低限度,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海上溢油事故的概况,接着对海上溢油事故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继而提出了处理方法及步骤,最后进行总结。 【关键词】船舶;溢油;危害;处理技术

目录 0 引言---------------------------------------------------------- 1 海上溢油事故概况---------------------------------------------- 2 海上溢油事故原因---------------------------------------------- 2.1 海上溢油产生的原因---------------------------------------- 2.2 船舶溢油污染原因分析-------------------------------------- (1)操作性溢油-------------------------------------------- (2)事故性溢油-------------------------------------------- 3 海上溢油事故的影响-------------------------------------------- 4 溢油处理技术-------------------------------------------------- 4.1 物理处理法----------------------------------------------- 4.2 化学处理法----------------------------------------------- (1)现场焚烧--------------------------------------------- (2)化学制剂 -------------------------------------------- 4.3生物处理法------------------------------------------------ 5 溢油事故处理步骤---------------------------------------------- 结语------------------------------------------------------------- 致谢语----------------------------------------------------------- 参考文献---------------------------------------------------------

溢油应急计划

溢油应急计划 篇一:溢油应急计划 1 审批 一、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四条:“勘探开发海洋石油,必须按有关规定编制溢油应急计划,报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家海洋局令第1号)第九条; 4、《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计划编报和审批程序》第二条。 二、提交材料 1、溢油应急计划 2、专家审查意见 3、节能减排指标文件 4、其他相关材料 三、办理程序 1、受理:国家海洋局各分局受理。 2、审查:国家海洋各分局对溢油应急计划审查

3、审批: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 四、办理时限:20日 2 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 《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是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根据防治海洋环境污染的需要而制定的我国第一部船舶重大溢油污染事故应急计划。该计划由三个层次组成,即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海区(北方海区、东海海区、南海海区和特殊区域台湾海峡水域、秦皇岛海域)溢油应急计划和港口溢油应急计划。分为总则、组织和管理、溢油应急反应以及溢油应急反应支持系统四部分共33条。据介绍,航运是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流通的纽带。当前,全世界80%以上的贸易往来是通过海运完成的,特别是油类,主要是经海上船舶运输。然而海运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海上船舶溢油风险。世界上多次船舶污染事故,都造成了巨大环境资源损失。据统计,从1965年至1997年,全世界船舶溢油事故中,溢油总量在万吨以上有79起,总溢油量为414.6万吨,因此,在发展航运业,保证船舶安全的同时,切实保护好海洋资源,防治船舶溢油事故的污染损害,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制定本计划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落实新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据介绍,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于1990年通过了《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oprc90)。我国于

水上溢油应急预案

水上溢油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高效处置船舶、水上(下)设施溢油事件(简称水上溢油事件),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水上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全市经济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哈尔滨市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等法律、法规、规章和国际公约,编制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水上溢油事件。 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指挥部组成

市政府成立哈尔滨市水上溢油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溢油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市水上溢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反应力量的统一调度指挥。 市溢油应急指挥部指挥长由哈尔滨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哈尔滨海事局局长担任。市溢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哈尔滨海事局,办公室主任由哈尔滨海事局局长兼任。 市溢油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由哈尔滨海事局、市安监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委、市卫生计生委、市财政局、市旅游委、市气象局、哈警备区、哈武警支队、哈尔滨海关、哈尔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组成。 2.2 指挥长职责 (1)负责全面指挥、协调水上溢油应急反应行动; (2)根据事故及其他各方面情况,宣布水上溢油事件等级; (3)决定应急行动所需人员、物资、资金、技术等重大事务的调配; (4)在事故超出控制能力时,决定通知或请求其他有关单位或外部力量给予支援。 2.3 副指挥长职责 (1)协助指挥长主持市溢油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 (2)受指挥长委派或指挥长不在现场时,组织水上溢油事件应急反应行动; (3)向指挥长提供所掌握的水上溢油应急事件各方面信息,包括船舶污染物泄漏情况、损失程度、污染和损害的发展趋势,拟采取的应急反应对策、行动

近年来海上重大溢油事故回顾

近年来海上重大溢油事故回顾 一、国际典型溢油污染事故 “托雷·卡尼翁”号溢油污染事故 1967年3月,载运12万吨原油的利比里亚籍油轮“托雷·卡尼翁”号从波斯湾驶往美国米尔福港,该轮行驶到英吉利海峡触礁,造成船体破损,在其后的10天内溢油10万吨。当时英国、法国共出动42艘船只,使用了1万吨清洁剂,英国还出动轰炸机对部分溢出原油进行焚烧,全力清除溢油污染,但是溢油仍然造成附近海域和沿岸大面积严重的污染,使英、法两国蒙受了巨大损失。 事件发生后,国际海事组织(IMO)为此召开特别会议就安全技术和法律问题进行讨论,专门成立了一个常设的“立法委员会”,并且为了防止船舶污染海域出台了著名的国际船舶防污染公约——《MARPOL 73/78防污染公约》。 “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溢油污染事故 1989年3月24日,载有约17万吨原油的美国油轮“埃克森·瓦尔迪兹”在阿拉斯加瓦尔迪兹驶往加利福尼亚洛杉机途中,为了避开冰块而航行到了正常的航道外面,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布菜礁上搁浅,导致该轮的11个油舱中的8个破损。在搁浅后的6个小时内,从“埃克森·瓦尔迪兹”溢出了3万多吨货油。阿拉斯加1100公里的海岸线上布满石油,对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破坏,约4000头海獭死亡,10—30万只海鸟死亡,专家们认为生态系统恢复时间要长达20多年,事故造成的全部损失近80亿美元。 “埃克森·瓦尔迪兹”轮溢油事故成为发生在美国水域规模最大的溢油事故。这次事故之后,美国又发生了几起重大溢油事故,引起了美国各界的强烈反响,在保护海洋环境的强大压力下,美国两院通过了《1990油污法》,同年,国际海

事组织在伦敦通过了《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并于1995年5月13日生效,它标志着人类对溢油事故开始由被动防御转为积极应对。 (三)“威望号”溢油污染事故 2002年11月13日,装有万吨燃料油、船长243米巴哈马籍老龄单壳油轮“威望号”在从拉脱维亚驶往直布罗陀的途中,遭遇强风暴,与不明物体发生碰撞,并在强风和巨浪的作用下失去控制,船体损坏导致燃料油泄漏。在风浪作用下,溢油带和失控油轮向西班牙的加利西亚海岸方向漂移,并在距海岸九公里处搁浅。搁浅时船底裂开一个长达35米的缺口,近四千吨燃油从舱底流出,形成一条宽5公里、长37公里的油带。11月17日,西班牙政府下令将“威望号”拖到大西洋西南海域离出事海域104公里之外的地方进行抢险,由于“威望”轮船体破损,并受风浪冲击,11月19日船体发生断裂,随后沉没在约3600 米深的海底,到油轮沉没时约有17000 吨燃料油已经泄漏,污染最严重的海域,泄漏的燃油有厘米厚。其后较长的一段时间,沉没的“威望”轮仍继续溢油,法国的部分岸线也受到了污染。 事故导致西班牙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污染,溢油污染了西班牙近400 公里的海岸线,著名的旅游度假圣地加利西亚面目全非,岸滩上堆积了厚厚一层油污,近岸的河流、小溪和沼泽地带也受到严重污染。受“威望号”溢油影响最严重的是渔业与水产养殖业,一些野生动物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绿色和平”组织官员警告说,存有数万吨原油沉在深海的“威望号”就像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这次染油泄漏事件堪称世界上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灾难之一,西班牙政府为此向有关责任方提出了20亿欧元的巨额索赔。 鉴于以“威望号”为代表的单壳油轮灾难性污染事故频发,国际海事组织修订了《国际海上防污染公约》相关附则条款,大幅度缩短了单壳油轮的使用年限,确定了对单壳油轮进行淘汰的时间表。

2021年溢油应急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JH-XK-0172 2021年溢油应急工作计划Oil spill emergency work plan

2021年溢油应急工作计划 1审批 一、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四条:“勘探开发海洋石油,必须按有关规定编制溢油应急计划,报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家海洋局令第1号)第九条; 4、《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计划编报和审批程序》第二条。 二、提交材料 1、溢油应急计划 2、专家审查意见 3、节能减排指标文件 4、其他相关材料 三、办理程序 1、受理:国家海洋局各分局受理。 2、审查:国家海洋各分局对溢油应急计划审查

3、审批: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 四、办理时限:20日 2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 《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是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根据防治海洋环境污染的需要而制定的我国第一部船舶重大溢油污染事故应急计划。该计划由三个层次组成,即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海区(北方海区、东海海区、南海海区和特殊区域台湾海峡水域、秦皇岛海域)溢油应急计划和港口溢油应急计划。分为总则、组织和管理、溢油应急反应以及溢油应急反应支持系统四部分共33条。据介绍,航运是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流通的纽带。当前,全世界80%以上的贸易往来是通过海运完成的,特别是油类,主要是经海上船舶运输。然而海运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海上船舶溢油风险。世界上多次船舶污染事故,都造成了巨大环境资源损失。据统计,从1965年至1997年,全世界船舶溢油事故中,溢油总量在万吨以上有79起,总溢油量为414.6万吨,因此,在发展航运业,保证船舶安全的同时,切实保护好海洋资源,防治船舶溢油事故的污染损害,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制定本计划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落实新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据介绍,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于1990年通过了《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oprc90)。我国于1998年3月30日加入了该公约,因此,《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也是我国履行国际公约的具体体现。 XXX工作计划设计 YuWen Work Plan Desig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