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说节气十二篇--徐廷华剖析

诗说节气十二篇--徐廷华剖析

诗说节气十二篇--徐廷华剖析
诗说节气十二篇--徐廷华剖析

诗说节气

徐廷华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为公历每年的2月3日至5日之间,表示着春天的开始。从这一天一直到立夏这段时间,都被称为春天。今年的立春恰好在2月4日。

古语云:“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但就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春天的序幕还没有真正地拉开,还会出现“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

“今朝立春好天气,况是太平朝野时。”(《广群芳谱·天时谱》杨维祯诗)我国古人向有立春咏诗的传统。

公元767年,杜甫写过一首《立春》诗,诗云:“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杜甫所处的唐代,立春日时兴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此时他忆起当年在“两京”(长安、洛阳)过立春日的盛况:盘出高门,菜经纤手,一个个迭送白玉青丝,好不欢乐。可是现今经过了

安史之乱,困居夔州(今奉节),再也不能过那样的立春日了,悲愁之际,只有呼儿觅纸题诗遣怀。

宰相诗人张九龄在《立春日晨起对积雪》中写道:“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虽然天气还是很冷,可是立春到了,天气就要转暖了,青竹、梅花这些不畏寒的植物长得更欢,开得更盛,播种五谷的日子就要来到了。

南宋范成大的《立春》诗反映了农村生活:“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曲尘欲暗垂垂柳,醅面初明浅浅波。日满县前春市合,潮平浦口暮帆多。春来不饮兼无句,奈此金幡彩胜何。”竹茂麦肥,土牛笙歌,垂柳吐芽,河水泛波,还有融融春阳耀春市,帆船往来如穿梭。这自然激起了诗人的诗兴,而吟诗抒怀,是立春日剪金幡、扎彩胜无法比拟的。

除了诗人写,皇帝老儿也爱凑热闹,唐中宗李显在立春这天作《立春日游苑迎春》,诗中写道:“神皋福地三秦邑,玉台金阙九仙家。寒光犹恋甘泉树,淑景偏临建始花。彩蝶黄莺未歌舞,梅香柳色已矜夸。迎春正启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写了他在春回大地之日,游

园赏春的情形。虽然寒冷仍未退去,但是春的气息已经显现,梅花报春,柳树显绿,显示出无限生机。可见这位处优养尊的一国之君,在立春到来日的欣喜之情。

在立春诗中,印象深的还有杨万里的“嫩日催青出冻荄,小风吹白落疏梅。残冬未放春交割,早有黄蜂紫蝶来。”陆游的“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余龄。年丰腊雪经三白,地暖春郊已遍青。菜细簇花宜薄饼,酒香浮螘泻长瓶。湖村好景吟难尽,乞与侯家作画屏。”两诗字浅意深,一派早春的景象。

吟咏这些立春诗句,心头荡起淡淡春意,冬天总会过去,春天一定会来。一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说的: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惊蛰

民间有谚语云:“春雷响,万物长”、“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这均为惊蛰节气的特征。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在公历每年3月5日至3月7日之间。其意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者,藏也。

故《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

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古人于惊蛰日,多会吟诗赋词,寄托情怀。

陆游在《春晴泛舟》中云:“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曹彦约在《惊蛰后雪作未已阴之湖庄》诗中曰:“甲拆多应满药栏,跨缧心已拂轻鞍。正疑阴因仍飞雪,岂有春中却沍寒。启蛰候虫犹自闭,向阳梅子自能酸。误成严冷非天意,说与人心作好看。”

宋朝文人范成大在《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诗中这样写道:“二分春色到穷阎,儿女祈翁出滞淹。幽蛰夜惊雷奋地,小窗朝爽日筛帘。惠风全解墨池冻,清昼胜翻云笈签。亲友莫嗔情话少,向来屏息似龟蟾。”

宋代仇远在《惊蛰日雷》中留下这样的诗句:“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惟有

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流传较广的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观田家》诗,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那意思是说,春雨过后,所有的花卉都焕然一新。一声春雷,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都被惊醒了。农民没过几天悠闲的日子,春耕就开始了。自惊蛰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于农活了。健壮的青年都到田地里去干活了,留在家里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门口的菜园子收拾收拾,准备种菜了。他们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回到家天已经很晚了,还得把小牛牵到村子西边的溪沟里让它饮水。这样又累又饿,他们自己却不觉得苦,只要看到雨水滋润过的禾苗,心里就觉得很是欢喜。可是即使他们整日这样忙碌,家里也没有隔夜的粮食,而劳役却是没完没了。看着这些,诗人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俸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

诗因为接地气,抒民情,系民心,感民恩,而广为传诵。一如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

声。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

春分

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指在春季的三个月之中,春分节气既平分了春季,也平分了昼夜。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大都进入了明媚的春天。

欧阳修对春分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写尽了春分节气里的春意融融。

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杨柳青青,草长莺飞,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春分来临。沐浴着春风,捧读诗书,走进古诗的春分,自有别样的心情。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徐铉在这首五律《春分日》诗里,逼真地写出了在春分日里思妇的伤春情思,不加雕饰,却令人动容。诗句平白如话,然意境含蓄丰富,让读者如闻其声、如

见其人。他的另一首七绝《春风》——“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同样有名。

唐代武元衡在《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云:“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宾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写出了春分这天与“诸公同宴”的情景,琢句精妙。

崔融在《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诗中云:“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道出了一个游子的思乡情怀,春分时节,诗人遥思的仍然是故园田间小路两旁的桃李芬芳。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这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的词《踏莎行》。在这首词中,春分时节的新燕百花跃然纸上,哪知青楼的歌声引得诗人愁,可惜了这美好的“春分天气”。

此外,宋朝文学家苏轼的“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陆游

的“海棠花入燕泥乾,梅子枝头已带酸。老去懒寻年少梦,春风不减社前寒。著书敢望垂千载,嗜酒犹须隐一官。正是闲时无客过,小庭斜日倚阑干”,明代王弼的“未从花下醉清曛,忽忆东风动茜裙。已按公诗知节候,来年相访在春风”等诗句,都常为人们吟咏。

最著名的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诗平头百姓都会吟诵,一个“绿”字,还是写作上选词炼句的经典佳话。

“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春分也是植树造林的极好时机,古诗就有“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之句。在火热的农忙季节,要继续用我们的双手去绿化祖国山河,美化我们的生态环境。

清明

提起清明节气,自自然然会出口吟诵起杜牧那首妇孺皆知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

清明,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汉刘安《淮南子·天文训》记载说:“春风后十五日,计指乙为清明。”清明后来

随着岁月的流转演化为一种民俗节日,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又因含有踏青、郊游的风俗,故又称为踏青节。

古时,人们往往将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就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作“民族扫墓节”。新中国成立后直到2008年,才将清明节正式立为法定节假日。

古代诗人写清明的诗作特多,或寄情,或抒怀,举不胜举,尤以唐、宋两朝为甚。

白居易的《清明夜》诗曰:“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清明节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独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歌,远远的听到弦声,默默的欣赏花儿。

韩翃在《寒食即事》诗中说:“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飞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树。黄昏开始时宫里颂赐新蜡烛,率先升起在皇庭贵族的宫里。

张继在《闾门即事》中云:“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宋代宋伯仁《清明插柳》:“清明是处插垂杨,院宇深深绿翠藏。心地不为尘俗累,不簪杨柳也何妨。”诗作既写了古时清明插柳的风俗,又写了作者不为尘俗所累,不想插杨柳。这是诗人对旧俗提出的疑问,说明古时也是有人经常想到要改革旧风旧俗的。

同时代的另一个诗人王禹偁在《清明》中曰:“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领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诗写一个穷苦的读书人,清明节那天,从邻居那里乞得新火,闻鸡鸣而起,借火光来读书。诗句

清新,又耐人寻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清明时节那种“乍暖还寒”的景象已经过去,代之而来的则是阳春三月那惠风和畅,杨柳垂丝,绿草如茵,桃红柳绿,山花烂漫,百鸟争鸣的暖融融的景光,人间春意正浓。

谷雨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这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咏谷雨的一首《七言诗》。诗中表达了在不刮风、不下雨的晴和天气里,翠竹刚刚吐出新叶,傍晚微凉,友人到访,与之论诗作画、品茶赏竹的美好心境。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今年谷雨为4月20日。谷雨,顾名思义,播谷降雨是也。如《群芳谱》所言:“谷雨,谷得雨而生也。”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谷雨时雨水增多,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民间农谚有“谷雨时节种谷天,南坡北洼忙种棉”“谷

雨前后,种瓜点豆”等句。

除了郑板桥的那首颇有名气的谷雨诗外,古代诗人还留下了不少写谷雨的佳作。

有借谷雨即景寄怀的:

孟浩然在《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诗中云:“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许浑的《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诗说:“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

唐寅《牡丹图》诗道:“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谷雨时节正是新茶上市之际,诗人们常会围桌品茗吟诗:

林和靖的《尝茶次寄越僧灵皎》一诗写道:“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陆希声在《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中也有“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

芽旋摘煎”的诗句。

清乾隆皇帝也写了首《观采茶作歌》:“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毕竟是皇帝,那口气实在是大。

写得最美的要数宋代诗人仇远的一首《浣溪沙》词,活脱脱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词云:“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谷雨弄晴时。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一年弹指又春归。”

“浮云富贵客心寒,故里空怀紫牡丹。谷雨毋须添国色,江南上巳杜鹃看。”这是现代诗人吴藕汀写的一首《谷雨》诗。整首诗描绘了谷雨时节的诸多景物,给人以联想,思绪也跟着走进“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意境里,走进那柳树飞絮、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的浓浓春意中。我特别喜欢这首诗,还是早年抄在笔记本上的。因为谷雨时节于自然界是生百谷,于人则生梦想。

立夏

进入五月,迎来的第一个节气便是立夏,也是夏季开始的第一个节气。今年立夏在5月6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的这句诗最能代表立夏时节的景色。

《礼记》上说:“夏之为言,假也。长之,养之,假之,仁也。”意思是说,万物在这一季节里,都要长大,走向成熟。《逸周书·时讯解》中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季节。放眼望去,草树青翠欲滴,枝头硕果累累,田野庄稼抽穗,鸟声凋鸣,虫鸣潮起,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如宋代范成大在《村居即事》诗中所云:“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

古代不少文人墨客,也为这个节气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唐代诗人韦应物在五律诗《立夏日忆京师诸弟》中写道:“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那意思是说春天刚过去,人们还在怀念往昔的时光,但初夏的景色已展现在眼前了。那浓阴、那山云,都可赏心悦目。作者希望远在京城做官的兄弟们也能与大自然同乐。

刘禹锡《初夏曲》第二首写得好,诗说:“时节过繁华,阴阴千万家。巢禽命子戏,园果坠枝斜。寂寞孤飞蝶,窥丛觅晚花。”写春天的繁花已谢,花朵变成果实坠于枝头,有几只蝴蝶还在花丛中流连,似在寻觅春天,殊不知已是夏天的开始。

唐太宗李世民也有首《初夏》诗:“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阴阳深浅叶,晚夕重轻烟。弄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珮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碧鳞惊槕侧,无燕舞檐前。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诗句细致地描绘了初夏景物的变化:花叶在晚照中已有了层次,鸟声格外响亮,天空出现了闪亮的丝网,鱼儿在船边欢游,乳燕在檐前翩飞,一切都体现出初夏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

宋司马光《首夏呈诸邻》中云:“首夏木阴薄,清和自一时。笋抽八九尺,荷生三四枝。新服裁蝉翼,旧扇拂珠丝。莎径热未剧,晨昏来往宜。”全诗以工笔细致地描绘出初夏的各个特点,用薄如蝉翼的纱做夏衣,将去年的旧扇拿出来再用,夏天开始了,邻里之间正可往来消夏。

“麦黄秧碧百家衣,已热犹寒四月时。雨后觅春无一寸,蔷薇花发酽胭脂。”这是杨万里《初夏》诗。初夏大地,“麦黄秧碧”斑驳多色,如穿“百家衣”,虽不是春天,然蔷薇花却开得正艳。写尽了人间芳菲四月天的诗情画意。由此想到海德格尔的一句话:“人应该诗意地栖居。”

小满

节气的轮回,也像岁月的流逝一样,这不,刚走过立夏的第十五天,小满就到了。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意味着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逐渐饱满,但尚未成熟,田野间苦菜欢长,麦秋可以上场了。故《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云:“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宋诗里歌咏小满节气的诗句不少。如赵蕃的“一春

多雨慧当悭,今岁还防似去年。玉历检来知小满,又愁阴久碍蚕眠”,王之道的“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在描写小满时节农家生活情状的古诗中,当数欧阳修的《归田园四时乐春夏》最为著名。其中第二首写道: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意思是说:夏季的南风频频吹动野草,在随风摇曳的丛深草木间可见到那小小的茅舍。麦田里那嫩绿的麦穗已经抽齐,在微风中,像小孩子那样摇头晃脑娇憨可爱。而桑树上的叶子已长得肥肥壮壮的,可供蚕儿吃得饱饱的了。对于农家来说,他们最盼望的就是个丰收年,至于田园美景和时节的美好他们是无暇顾及的。诗的最后四句,诗人以议论的方式发出了历尽沧桑的感慨:我既知归隐田园是这么令人神往,然而我却归隐得太晚

了,本应趁着身体强健之时就隐退,可如今岁月蹉跎,自己也已老去。他的另一首五绝诗“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也是写小满的。

还有不少佳句赞颂小满,如“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说到养蚕,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日。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则以蚕丝为主。蚕丝需要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我国南方农村养蚕极盛。故在小满节气中,吟咏蚕的诗句也不少。最早的《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有“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古代劳动妇女春天在田陌上采桑的情景。后来的诗人也有写蚕妇生活的:“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写尽了蚕农的辛苦和凄凉生活。

同样的感受也反映在唐代蒋贻恭的《咏蚕》诗中:“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最为人熟知的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千古名句。后来这名句诗被用来比喻对爱情的坚贞。

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今年夏至日为6月22日。《恪遵宪度抄本》有云:“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是说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故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礼记》中也说:“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鹿角便开始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鼓翼而鸣;半夏、木槿这两种植物也逐渐繁盛开花,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现。

夏至以后,即将开始一年里最热的天气——入伏。夏至节气也是诗人们喜于咏吟的对象,留下了不少佳作。

唐代权德舆有《夏至日作》诗,写道:“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诗说大自然不停地运行,四季交错,虽然夏阳如火,但却意味着阳盛之中也有阴生。

宋朝张耒在《夏至》诗中也隐喻了这样一种哲理,

就像酷暑炎夏终将过去,这是自然的规律。诗说:“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

韦应物在《夏至避暑北池》诗中云:“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诗写夏至到了人们生活的变化。黑夜变长,官府少事,农夫最忙。诗人闭门避暑,欣赏竹荷风光,如有烦闷,可举杯消忧。

贾弇的《孟夏》诗中道:“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诗说一进入夏天,慈竹长得密集而有序,远望云气如楼阁,幻同似境,耳边还有青蛙奏乐,夏天真是迷人啊。

夏至正处在梅雨天中,农民们希望这时能够下足雨,以保障秋季的丰收。宋代诗人苏辙《五月十九日夏至喜雨》(农历)表达了这一愿望:“一旱经春夏已来,好雨连宵晓未收。气爽暂令多病喜,来迟未解老农忧。力耕仅是公家取,遗秉休违寡妇求。时向林间数新竹,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立春】 2月4日-5日,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后阳气开始上升,日照增加,风和日暖,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生长的季节,万物至此渐次复苏。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陆游丨木兰花·立春日作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雨水】 2月18日-20日,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 《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惊蛰】 3月5日/6日,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田家》 宋梅尧臣 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 蚕女应自念,牧童仍我随。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春分】 3月20日/21日,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一到,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 《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唐武元衡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宝瑟常余怨,琼枝不让春。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二十四节气与诗歌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十四节气与诗歌 篇一:二十四节气诗歌 源:作文网 一、冬至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二、小雪 小雪日戏题绝句 唐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唐徐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二十四节气与诗歌),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小雪 唐李咸用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 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小雪 唐无可 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 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 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 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 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

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 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 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 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 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 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 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 三、立春的诗词 我国古人向有立春咏诗的传统。 公元七六七年,杜甫写过一首立春诗: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唐朝立春日时兴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杜甫这时忆起了当年在“两京”(长安、洛阳)过立春日的盛况:盘出高门,菜经纤手,一个个迭送白玉青丝,好不欢乐。可是现今经过了安史之乱,困居夔州(今奉节),再也不能过那样的立春日了,悲愁之际,只有呼儿觅纸题诗遣怀。 宋朝女诗人朱淑贞的立春诗,别有一番欢乐愉快的情味: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二十四节气谚语(整理版)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立春节气谚语: 立春晴,雨水匀。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雨水节气谚语 ◆有关雨水节气的天气谚语很多,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广大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有: 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赣)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湘) 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赣) 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桂) 暖雨水,冷惊蛰,暖春分。(桂) 雨水前雷,雨雪霏霏。(苏) 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

◆雨水节气时,雨下在早晨和晚上可以预兆出未来不同的天气,这方面的谚语有: 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浙) 早晨下雨当天晴,晚间下雨到天明。(苏) ◆有关春雨的气象谚语有: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十场春雨穿单衣。 惊蛰期间的谚语 ◇惊蛰至,雷声起。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春分节气谚语 ◆描写昼夜等长的,如: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根据春分晴雨预示后期天气及年景的有: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春分无雨到清明”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根据冷暖预示后期天气的有: “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根据风来预示后期天气的有: “春分西风多阴雨” “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清明节气谚语 ◆清明节气的阴晴雨雪与对未来天气及年景有一定预示的谚语有: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宁)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冀)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苏)

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古诗

二十四节气诗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各个节气对应公历(阳历)时间点: 春季 立春:2月3-5日交节; 雨水:2月18-20日交节; 惊蛰:3月5-7日交节; 春分:3月20-22日交节; 清明:4月4-6日交节; 谷雨:4月19-21日交节; 夏季 立夏:5月5-7日交节; 小满:5月20-22日交节; 芒种:6月5-7日交节; 夏至:6月21-22日交节; 小暑:7月6-8日交节; 大暑:7月22-24日交节; 秋季

立秋:8月7-9日交节; 处暑:8月22-24日交节; 白露:9月7-9日交节; 秋分:9月22-24日交节; 寒露:10月8-9日交节; 霜降:10月23-24日交节 冬季 立冬:11月7-8日交节; 小雪: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12月6-8日交节; 冬至: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1月5-7日交节; 大寒:1月20-21日交节 注:如果按照农历换算“立春”一般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前后,“雨水”是正月十五 古诗 【立春】2月4日-5日,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简析:此诗通过描写飞雁高飞远天、游鱼迸出冰面的画面,写出了立春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愉悦。 木兰花·立春日作【宋】陆游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 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雨水】2月18日-20日,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 《春雨》唐李商隐 ①②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③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④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⑤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注:①白袷衣:即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②白门:指今江苏南京市。③珠箔:珠帘,此处比喻春雨细密。④晼晚:夕阳西下的光景,此处还蕴涵年复一年、人老珠黄之意。⑤缄札:书信。 简析:《春雨》作于大中四年,是诗人初到徐幕雨夜思家所作,题作《春雨》,却并非直接写春雨,而是抒写在春夜雨中的相思之情。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现在我们习惯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名称: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传统含义 二十四节气和现在通用的阳历一样,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根据划分的,因此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夏至:白天最长,夜间最短。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冬至:天进九,白天短,夜间长。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小暑: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大暑: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大寒:为最冷的时节。

二十四节气里的古诗词

二十四节气里的古诗词 立春 立春是24节气之首。随着立春的到来,逐渐昼长夜短,天气日暖。河堤有“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芽孢,泥土中有蠢蠢欲动的小草。正等待“春风吹又生”。 立春时节,各地风俗不一。但吃春饼,吃春卷,吃萝卜(特别是心里美红心萝卜),咬春、迎春、备春耕民俗则是一样的。 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注释】①春盘,古俗,立春日取韭菜、春饼等置于盘中作为食品.寓迎新之意,称“春盘”。②两京,唐代有京都长安,东都洛阳,是为两京。⑦高门,汉未央官宫殿门。此代指唐长安皇宫之门。行,赐与。白玉.洁白如玉的盘。古代立春前一日,皇帝向臣僚赐春盘。 ④青丝,切细的生菜丝。⑤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巫山得名。那,通“挪”,移动。对眼.双眼。此句意思是:目光随着巫蛱滚滚江水流动。⑥杜陵远客,杜甫曾寓居长安杜陵东南之少陵原东,故宫称“杜陵远客”。 【简析】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寓居夔州(旧治在今四川奉节县),至大历三年(768)离蜀。《立春》杜甫在寓居夔时所做,离安史之乱结束不过数年。杜甫由眼前的春盘,回忆起往年太平“盛世”,两京立春日的美好情景。但眼下的现实,却是飘泊异乡,萍踪难定。面对巫峡大江,愁绪如东去的一江春水,滚滚而来。悲愁之余,只好“呼儿觅纸”,寄满腔悲愤于笔端了.是封建时代,一个正直诗人命运坎坷,前途未卜的形象写照。这是安史之乱后,杜甫困居夔州,回忆在长安、洛阳过立春的盛况。诗中不免流露了惆怅情绪和漂泊异乡的无奈。 雨水

雨水前后,太阳直射点从南半球渐向北移。日照时数和强度日增,意味着雪花纷飞、寒气浸骨的天气日消,春风佛面,冰雪融化,潇潇细雨正向我们走来。但乍暖还寒天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新泥”。 雨水时节有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女婿为岳父母'接寿’等风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①呈:恭敬地送给。②天街:京城街道。③酥(sū):酥油、奶油、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④最是:正是。⑤绝胜:远远超过⑥皇都:长安城(唐朝京都)。【诗意】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简析】这首诗写长安城中早春时节生机一派的景色。写早春,要写出特点,与繁花竟放的春景就有不同,韩愈紧扣“早春”主题,写草刚出芽时的有嫩色,一场清新的春雨之后,原野上绿意茸茸,邀望可知是春草出露嫩芽,蒙蒙茸茸,清新可爱,又正因是早春,草还没有长高长大,走近再看,才见稀疏的初芽,并不能形成绿色一片,人们说好诗如画,韩愈这首诗写草色的传神之笔,恐怕是画也难以表现的境界。后两句说这初春的生机,带给人欣喜和柔美的生命意识,是远远胜过暮春的烟柳之色的。 同是春景,诗人却进行比较,评出高低,显然他喜爱早春,当是因为早春是盼望了一冬的春消息的最先透露者,早春是大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有力证明,早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诗人观察细致,表达新巧,语言自然,感情纯真,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小诗极其生动地展现了早春景象。犹如一幅绝妙的早春风景画。 惊蛰 惊蛰一到,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春雷乍鸣,蛰居于地下的虫被惊醒,钻出地面活动。所以民间有“春雷惊百虫”之说,山东一带烙煎饼,江苏炒糯米,陕西、福建炒豆子、意为'炒虫’、'驱虫’之意。宁波、梅州、川西等地也有相应民俗活动。

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谚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谚语大全 导读:二十四节气各有各的不同,留下了许多有意思的谚语。下面是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谚语大全,欢迎阅读了解。 二十四节气——春天的相关谚语 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乌云近日)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东南边有乌云)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二十四节气——夏天的相关谚语

年惊中秋,月惊十九。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六月绵被拣人甲。(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后,海水浪潮渐大。) 六月十二,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簑。(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梅雨季节雨水多。) 二十四节气——秋天的相关谚语 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乌云飞落海,棕簑盖狗屎。(满天乌云飞向海边,表示转晴,不须雨具。) 云布满山底,透暝雨乱飞。 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

二十四节气 诗歌教学内容

二十四节气诗歌

源:作文网 一、冬至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二、小雪 小雪日戏题绝句 唐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唐徐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小雪 唐李咸用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 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小雪 唐无可 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 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 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 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 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 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 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

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 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 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 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 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 三、立春的诗词 我国古人向有立春咏诗的传统。 公元七六七年,杜甫写过一首立春诗: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唐朝立春日时兴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杜甫这时忆起了当年在“两京”(长安、洛阳)过立春日的盛况:盘出高门,菜经纤手,一个个迭送白玉青丝,好不欢乐。可是现今经过了安史之乱,困居夔州 (今奉节),再也不能过那样的立春日了,悲愁之际,只有呼儿觅纸题诗遣怀。 宋朝女诗人朱淑贞的立春诗,别有一番欢乐愉快的情味: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二十四节气习俗谚语大全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现在我们习惯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名称: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 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 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 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 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 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 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 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 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 四月廿六海水开目。 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 六月十二,彭祖忌,无风也雨意。 六月绵被拣人甲。 年惊中秋,月惊十九。 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簑。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 六一,一雷压九台。 七一,一雷九台来。 五月蝶,讨无食。

古诗中的24节气:惊蛰教学提纲

古诗中的24节气:惊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6日左右。惊是惊动,蛰是藏。此时气温上升,土地解冻,春雷始鸣,蛰伏冬眠的动物惊起活动,故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意思是说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当然,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是因为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翻页】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节气,在农忙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惊蛰时节,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有些地区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季节。因此,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在我们后边学习的唐代韦应物《观田家》诗中便讲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有谚语云:“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这是说惊蛰日或惊蛰日后听到雷声是正常的,证明今年风调雨顺会有一个好收成。 【翻页】 那么,同学们都知道惊蛰节气里有哪些习俗吗?接下来,我们在一块了解一下惊蛰节气里的习俗。【惊蛰习俗】 惊蛰祭雷神 惊蛰的节气神乃雷神。雷神作为九天之神,地位崇高。各地客家均有俗谚云:“天上雷公,地下舅公。”此语一方面指出了舅父在家族中突出地位,另一方面也暗示雷公是天庭中继天公之后的重要神祗。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打小人”驱赶霉运

二十四节气俗语谚语

二十四节气俗语谚语 1、小寒暖,立春雪。 2、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3、六月六秋,早收晚丢。 4、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5、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6、山黄石头黑,套犛种早麦。 7、瓦块云,晒死人。 8、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 9、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10、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 11、立秋节日雾,长河做大路。 12、秋来伏,热得哭。 13、小满不下,黄梅偏少。 14、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 15、鸡迟回窝有雨,鸡早回窝大睛。 16、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17、天上鲤鱼斑,地下晒谷不用翻。 18、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19、过了重阳节,一怕霜来二怕雪。 20、四月八,冻死黑豆英。 21、淋伏头,晒伏尾。

22、一场秋雨一场寒。 23、南风打大寒,雪打清明秧。 24、小暑一声雷,倒转半月做黄梅。 25、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6、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27、夏至下雨十八河。 28、立春晴,雨水匀。 29、雹打一条线,霜杀一大片。 30、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31、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 32、处暑下雨烂谷箩。 33、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34、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35、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36、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37、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38、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 39、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 40、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 41、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42、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43、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24节气及诗歌(拼音版)

二十四节气诗词(必背) 【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春ch ūn 雨y ǔ惊j īn ɡ春ch ūn 清q īn ɡ谷ɡǔ天ti ān , 夏xi à满m ǎn 芒m án ɡ夏xi à暑sh ǔ相xi ān ɡ连li án , 秋qi ū处ch ǔ露l ù秋qi ū寒h án 霜shu ān ɡ降ji àn ɡ , 冬d ōn ɡ雪xu ě雪xu ě冬d ōn ɡ小xi ǎo 大d à寒h án 。 立l ì春ch ūn 宋s òn ɡ 黄hu án ɡ庭t ín ɡ坚ji ān 韭ji ǔ苗mi áo 香xi ān ɡ煮zh ǔ饼b ǐn ɡ ,野y ě老l ǎo 不b ù知zh ī春ch ūn 。 看k àn 镜j ìn ɡ道d ào 如r ú咫zh ǐ ,倚y ǐ楼l óu 梅m éi 照zh ào 人r én 。 春ch ūn 夜y è喜x ǐ雨y ǔ (雨y ǔ水shu ǐ ) 唐t án ɡ 杜d ù甫f ǔ 好h ǎo 雨y ǔ知zh ī时sh í节ji é ,当d ān ɡ春ch ūn 乃n ǎi 发f ā生sh ēn ɡ 。 随su í风f ēn ɡ潜qi án 入r ù夜y è ,润r ùn 物w ù细x ì无w ú声sh ēn ɡ 。 野y ě径j ìn ɡ云y ún 俱j ù黑h ēi ,江ji ān ɡ船chu án 火hu ǒ独 d ú 明m ín ɡ 。 晓xi ǎo 看k àn 红h ón ɡ湿sh ī处ch ù ,花hu ā重zh òn ɡ锦j ǐn 官 ɡu ān 城ch én ɡ 。 闻w én 雷l éi (惊j īn ɡ蛰zh é ) 唐t án ɡ 白b ái 居j ū易y ì 瘴zh àn ɡ地d ì风f ēn ɡ霜shu ān ɡ早z ǎo ,温w ēn 天ti ān 气q ì候 h òu 催cu ī 。 穷qi ón ɡ冬d ōn ɡ不b ú见ji àn 雪xu ě ,正zh èn ɡ月yu è已y ǐ闻 w én 雷l éi 。 震zh èn 蛰zh é虫ch ón ɡ蛇sh é出ch ū ,惊j īn ɡ枯k ū草c ǎo 木m ù开k āi 。 空k òn ɡ余y ú客k è方f ān ɡ寸c ùn ,依y ī旧ji ù似s ì寒h án 灰hu ī 。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一、立春 1、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唐·白居易《立春后五日》 2、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3、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宋·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4、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5、新春与新岁,时候不相先。——宋·梅尧臣《立春在元日》 二、雨水 1、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唐·元稹《咏廿四气诗·雨水正月中》 2、春雨知时,山桃含笑,梦醒贫家。——清·赵熙《东风齐著力·雨水节种花》 3、片云风驾雨飞来,顷刻凭看遍九垓。——明·朱元璋《新雨水》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5、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唐·韦庄《谒金门·春雨足》 三、惊蛰 1、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宋·范成大《秦楼月·浮云集》 2、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唐·韦应物《观田家》 3、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唐·元稹《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 4、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宋·苏辙《游景仁东园》 5、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宋·赵蕃《闻蛙》 四、春分 1、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唐·元稹《咏廿四气诗·春分二月中》 2、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宋·苏轼《癸丑春分后雪》 3、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清·顾贞观《柳梢青·花朝春分》 4、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唐·徐铉《春分日》 5、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宋·欧阳修《踏莎行·雨霁风光》 五、清明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2、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唐·温庭筠《清明日》 3、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宋·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4、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唐·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5、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唐·孟浩然《清明即事》 六、谷雨 1、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唐·元稹《咏廿四气诗·谷雨三月中》 2、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明·方太古《谷雨》 3、谷雨收寒,茶烟飏晓,又是牡丹时候。——宋·陈允平《过秦楼·谷雨收寒》 4、谷雨风前,占淑景、名花独秀。——宋·元绛《映山红慢·谷雨风前》 5、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宋·朱槔《谷雨》 七、立夏 1、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宋·赵友直《立夏》 2、渐觉风光燠,徐看树色稠。——宋·薛澄《立夏》 3、春力不夏胜,夏力不春淩。——明·郭之奇《三十日立夏》 4、一樽开首夏,独对落花飞。——明·蔡汝楠《山中立夏即事》 5、涉春尚鲜雨,入夏转多风。——明·唐之淳《通州立夏日作》

描写二十四节气的古典诗词

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一、冬至的诗词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至(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祭》张志真 香烛鲜花纸钱银,八果八素并八珍。合家召开追思会,缅怀英烈祭先人。 二、小雪的诗句(诗词) 小雪日戏题绝句唐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唐徐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小雪唐李咸用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小雪唐无可 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 小雪宋释善珍 云暗初成霰点微,旋闻蔌蔌洒窗扉。最愁南北犬惊吠,兼恐北风鸿退飞。梦锦尚堪裁好句,鬓丝那可织寒衣。拥炉睡思难撑拄,起唤梅花为解围。 三、立春的诗词 立春习俗“今朝立春好天气,况是太平朝野时。”(《广群芳谱〃天时谱》杨维祯诗)我国古人向有立春咏诗的传统。公元七六七年,杜甫写过一首立春诗: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唐朝立春日时兴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杜甫这时忆起了当年在“两京”(长安、洛阳)过立春日的盛况:盘出高门,菜经纤手,一个个迭送白玉青丝,好不欢乐。可是现今经过了安史之乱,困居夔州(今奉节),再也不能过那样的立春日了,悲愁之际,只有呼儿觅纸题诗遣怀。宋朝女诗人朱淑贞的立春诗,别有一番欢乐愉快的情味: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

二十四节气谚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谚语大全 导读:1、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2、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 3、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 4、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5、秋分日晴,万物不生。 6、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7、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8、立秋下雨喜悠悠,处暑下雨万人愁。 9、小寒暖,立春雪。 10、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11、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 12、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13、小雪白兆大旱,大雪白连根烂。 14、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 15、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16、星星稠晒死牛,星星稀淋死鸡。 17、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18、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19、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20、过了大寒,又是一年。21、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22、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23、雨天麻雀叫喳喳,云退晴刮刮。 24、头秋旱,减一半,处暑雨,贵如金。 25、小寒寒,惊蛰暖。 26、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27、黄河中下游: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28、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29、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30、立冬小雪,抓紧冬耕。 31、三月雷,麦屹堆。 32、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33、麦怕清明连夜雨。 34、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35、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36、夏至落大雨,八月涨大水。 37、霜降无霜,碓头无糠。 38、小暑一声雷,要做七十二个野黄梅。 39、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40、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41、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42、春分无雨到清明。43、风前暖,风后寒;霜后暖,雪后寒。

二十四节气古诗

立秋古诗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凉晚步 【宋】【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处暑古诗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壘,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处暑前三日胡茂文 粤近处暑烈日炎,寝食不安难休歇。 期盼天秤速来到,携风带雨除酷热。 白露诗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白露为霜〗 唐:颜粲 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 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 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 气逼襦衣薄,寒侵宵梦长。 满庭添月色,拂水敛荷香。 独念蓬门下,穷年在一方。 秋分诗 汉武帝(刘彻)——《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s://www.doczj.com/doc/5011941600.html,, 请保留此标记。)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秋分日忆用济 诗人:紫静仪 朝代:清 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逆旅空弹铗,生涯只卖文。 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 寒露的诗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二十四节气 诗歌

源:作文网 一、冬至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二、小雪 小雪日戏题绝句 唐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唐徐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小雪 唐李咸用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 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小雪 唐无可 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 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 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 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 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 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 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

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 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 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 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 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 三、立春的诗词 我国古人向有立春咏诗的传统。 公元七六七年,杜甫写过一首立春诗: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唐朝立春日时兴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杜甫这时忆起了当年在“两京”(长安、洛阳)过立春日的盛况:盘出高门,菜经纤手,一个个迭送白玉青丝,好不欢乐。可是现今经过了安史之乱,困居夔州(今奉节),再也不能过那样的立春日了,悲愁之际,只有呼儿觅纸题诗遣怀。 宋朝女诗人朱淑贞的立春诗,别有一番欢乐愉快的情味: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歌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歌 篇一: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词(中考用) 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古诗词 『立春』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雨水』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惊蛰』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陆游《春晴泛舟》 『春分』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徐铉《春分日》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谷雨』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白居易《惜牡丹花》 『立夏』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欧阳修《五绝·小满》 『芒种』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陆游《时雨》 『夏至』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小暑』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被荐枕,黄奶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凉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庞铸《喜夏》 『大暑』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十四节气谚语诗歌

二十四节气谚语诗歌 (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前厅。 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雪高卧邯郸梦,捧雪飘空交大寒。 (三)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立夏: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 小满: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蘖,抓绒剪毛防冷风。 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粘虫。 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粮抢时间,玉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 大暑:大暑大热暴雨增,夏种秋菜紧防洪,预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

这 就是二十四节气最美的诗词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最美的诗词 中国二十四节气中国第五大发明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在四季轮回流淌,不曾虚度。 这是世上最有诗意的历法,一轮四季,与你邂逅二十四次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一期一会,映刻每一日的美与妙,不曾辜负。匆匆过客,且驻足去触摸,诗意生活完全可能。立春 立春为正月节,立为建始,春木之气始至,故称为“立”。 春立于“冰雪莺难至”时,所谓“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春就在冰雪中静静地培育。不待冰消雪释,便“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了。 立春: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陆游《木兰花·立春日作》雨水 雨水为正月中,春属木,木依赖水生,故东风解冻,温润散为雨水。雨水节气一到,树梢轻拂少女微风,树间阳鸟起伏和鸣,春雨至矣。 飞雨入阶廊,雨羞风轻,有雨必有云,春云淡冶如笑,春雨便苍翠如滴。在春雨脉脉含情中,柳丝才开始含烟,待柳烟成阵,便春色撩人了。

雨水: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惊蛰 惊蛰为二月节。“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古人称冬眠为“蛰”,蛰为守,“割房霜为匕,天寒百虫蛰”,蛰隐是为养生。 而万物出为震,震为雷,惊醒为慌,惊慌为乱,春雷为鞭策,劳碌一季重新开端。惊蛰: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春分 春分的“分”是指九十天之春分为两半,自此进入春和日丽、万红千翠争媚时节。此时,阳在正东,阴在正西,由此昼夜平分,冷热均衡,为一年中最好气候。但春山处处子规啼,亦是春心扰伤时。 所谓春、秋分时“春女思,秋士悲”,是指春女感阳气而思男;秋士感阴气而思女,物化原因,所以生悲也。 春风: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清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