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电风能技术推介

湘电风能技术推介

液压储能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

液压储能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 摘要:为实现风力发电系统稳定、持续地供电,必须在系统中配备合适的储能装置。储能装置的作用是将风能首先转化为液压能,运用液压储能元件来进行风能的存储,并以液压蓄能器作为储能装置。液压储能系统不但可以促进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还可以节省了电网建设的投资,对风力发电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字:液压储能、风力发电、蓄能器 1.1风力发电概述 21世纪是高效、洁净、安全、经济可持续利用能源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在向此方向发展,都把能源的利用作为科研领域的关键予以关注。受1973年世界范围内的石油危机和空气动力学理论的发展的影响,在常规能源告急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风力以其自身独有的优点,作为新能源的一部分有了新的快速的发展。 风力发电,就是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这就是风力发电。具体的说,就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我国世界上风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可利用的风能约为2.5亿kW。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新能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其次,用风力发电,可减少常规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改善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1.2风力发电与储能技术 风力发电所需要的装置,称作风力发电机组。这种风力发电机组,大体上可分

风轮(包括尾舵)、发电机和铁塔三部分(大型风力发电站基本上没有尾舵,一般只有小型才会拥有尾舵)。 由于风轮的转速比较低,而且风力的大小和方向经常变化着,这又使转速不稳定;所以,在带动发电机之前,还必须附加一个把转速提高到发电机额定转速的齿轮变速箱,再加一个调速机构使转速保持稳定,然后再联接到发电机上。为保持风轮始终对准风向以获得最大的功率,还需在风轮的后面装一个类似风向标的尾舵。

探析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运用

探析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运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用电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经过多年发展之后,我国目前已经在电力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的优势,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电能。在经过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之后,风力发电已经逐渐呈现在公众面前,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发出更加高质量的电能,极大的减小对环境的破坏。风电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储能技术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文章将对储能技术的原理以及特点进行说明,并且阐述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前景。 标签:储能技术;风力发电;应用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society,the demand for electricity is also increasing.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China has made a leading international advantage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 power,and can provide more safe and stable electricity for the public. After decades of technology accumulation,wind power generation has been gradually presented to the public,which can generate higher quality electricity at a lower cost and greatly reduce the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Wind power is a kind of clean and renewable energy,which can be combined with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to play a greater role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e paper will explain 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and describe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in wind power generation. Keywords: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wind power generation;application 随着我国对环境的保护不断重视,国家对新能源的研究投入也越来越大,并且提出了新能源振兴计划,其中风力发电因其污染小、可再生性强等特点尤其被大家关注。风力发电涉及到多方面的专业技术,要将储能技术引入到风力发电系统中,以此来更好的提高电能的质量。当前风力发电已经获得了一些应用,并且正朝着提高风电场输出功率的方向发展,预计在2020年左右,风力发电将会在我国总体发电容量中占有较大的份额。 1 储能技术的分类和特性 1.1 飞轮储能系统 飞轮储能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电动機带动飞轮高速旋转,将电能转化成动能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再用飞轮带动发电机发电的储能方式。目前通过超导磁悬浮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损耗,采用复合材料能够提高储能密度,降低系统体积和重量。飞轮储能系统中需要使用到许多性能优秀的材料技术以及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能量转化过程有所消耗,最终使得整个飞轮储能系统的转化效率一般在90%左右。这种储能系统具有无污染、充放电次数无限以及维修便利的优势,已经得到了很多应用。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在飞轮储能系统中使用积木

风能与储能技术

风能与储能技术 风电是我国唯一已经被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2010年底,我国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4473.3万千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并网容量也达到了2956万千瓦,十二五末总装机容量达到1亿千瓦。但是由于风力发电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风电大规模接入电网必然会使电网的可靠性降低,从而影响电网的调度和运行方式,现阶段的情况是风电场的建设速度已经超出了电网的接受能力,出现了一些风电场弃风,因此如何让电网大规模的接受风电成为我国风电发展的关键因素。使用储能技术以抵消风电的间歇性与波动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能源发展趋势 人类的能源利用从最初的薪柴时代到后来的煤炭时代,再到现在的油气时代的演变,总量不断增长,同时能源结构也在不断变化。而每次生产力的巨大飞跃都和是能源的变迁离不开,可以说能源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伴随着人口的剧烈增长,而传统的化石能源是有限的,以至于现在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受能源的制约越来越明显。众所周知,我们现在消耗的,主要是地球上千万年来存储下来的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能源,而且正面临耗竭的危机,下图是传统化石能源开发利用的年限,由图1可以看出油气的使用年限为40-60年。 图1 BP 2011世界化石能源开采年限统计 如今谁也无法否认高油价时代已经到来,而传统化石能源给中国带来的污染问题更已让中国经济的发展蒙上了另一层阴影。中国经济如果无法摆脱高能耗高

污染的惯性,那么未来之路将充满变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风能、生物 质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来解决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现实,同时 国家也在加快智能电网建设。 二、新能源发展迅速 相比与传统的化石能源,新能源具有绿色无污染的特点,所以世界各国都在 大力发展清洁的新能源技术。特别是近年来新能源的发展十分迅速。 来自《BP2011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信息表明,2010年世界消费的能源强 劲增长,其中新能源较常规化石能源更是实现了大幅增长,生物燃料增长了 13.8%,,风能发电量持续强劲增长(+22.7%),而风能增长由中国和美国带动, 两者风能发电量增长总和差不多占全球增长的70%,在此带动下用于发电的可再 生能源总体增长15.5%,如下图2,这些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占全球能源消费的比 例从2000年的0.6%上升至1.8%。 图2 2010年世界消费的各种能源增长率 三、风能 当前全球风电发展迅速,据资料显示,全球风电总装机自1997年至2008 年,年均增长30%,而中国同期增长更快,约50%(表1),尤其是近期,增长 更快,仅仅内蒙地区,2010年底总装机量就达到1000万千瓦。 表1 1997-2008全球和中国风电装机容量演变表(单位GW) 年份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全球总装机容量7.6 10.2 13.6 17.4 23.9 31.1 39.4 47.6 59.1 74.2 93.9 120.8 新装机容量 1.5 2.5 3.4 3.8 6.5 7.3 8.1 8.2 11.5 15.2 19.9 27.1 中国 总装机容量0.17 0.22 0.27 0.34 0.10 0.47 0.67 0.76 1.26 2.6 5.9 12.21 新装机容量0.11 0.06 0.04 0.08 0.06 0.07 0.19 0.20 0.50 1.34 3.30 3.6 作为风力发电行业最权威的中文媒体期刊《风能世界》杂志预测:到2020 年风能将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力量。

风电技术以及光伏发电技术应用研究

风电技术以及光伏发电技术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7-08-31T10:12:04.59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2期作者:郭伟锋 [导读] 摘要:伴随当今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新能源得到越发广泛与深入的应用,太阳能、风能等也越发成为各行业争相应用的重点能源,发电行业便为其一。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北京市 100033) 摘要:伴随当今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新能源得到越发广泛与深入的应用,太阳能、风能等也越发成为各行业争相应用的重点能源,发电行业便为其一。本文首先对风力发电的现状及优势作以简要分析,探讨了当前光伏发电的特性和综合应用策略,且以相关实例展开剖析。 关键词:风电技术;光伏发电;应用 伴随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风电发电技术也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另外,各企业在建设自身发电体系也变得越发完善,能够更加合理的应用各种有效资源,且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制定行之有效的风力发电策略,为更好的推动风力发电工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风力发电技术现状与改进 针对风力发电技术而言,其囊括有诸多学科知识与技术,综合性超强,乃是一项拥有十分复杂操作系统的工程。无论是力学知识,还是空气动力学领域、自动化控制领域研究领域,均对风力发电技术水平的提升产生了诸多影响。当前,我国在风力发电基础上仍然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在风力发电机组相应核心技术方面,仍需深入提升与完善,尤其是控制技术方面,往往对风力发电的效益产生决定作用。除了科技水平会影响到风力发电技术之外,环境因素也对其发展造成制约。所谓风力发电,即把风能以某种方式转化成电能,首先把风的动能向机械动能转化,然后把机械动能以某种方式向电力动能转化。针对风的自然速度而言,其并非人可控,乃是处于不断变化中,这与风电场周围环境特点存在着紧密关系,包含气温、湿度及气压等条件,这些都会影响到风力机组的运行效率。为促进风能利用效率的提升,便需持续改进风力发电机组。现阶段,提升风力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通常情况下,通过采取延长叶片长度来实现,且还会使得塔架的高程增加,但针对部分比较大型化的发电机组来讲,如若同样采用此方式,则会造成成本投入的增加,且具有较大的施工难度,至此,研究与应用新型的叶片,乃是时下切实所需,比如选用分段式叶片技术,除了能够将长途运输问题较好的解决掉,而且还能实现安装效率的提升,达到合理控制成本的目的。需指出的是,分段式叶片连接处相应技术质量,会对使用效率产生实质性影响,为规避出现刚性断裂状况,除了需选择一些比较优质的制造材料之外,还需对连接技术进行合理化控制。 提升风力发电技术,除了需要投入外在技术之外,还需合理化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内部结构设计的优化,同样是促进生产效率提升的核心内容。目前,风力发电机组有着比较短的使用寿命,而应用商业化运行理念,同样是对经济效益提升造成影响。为了能够最大化获取经济效益,便需要不断提升与更新生产工艺,选用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机组内部机构的优化,最终提升运行性能,对于风力发电机组当中的发电机、浆叶及控制器等,通过制定更为合理、科学的组装配置设计方案,且重视区域侧风数据,特别是在极端风速情况下,这便对风机关键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抗风能力、机型选择、风机基础及叶片强度指标等,降低生产安全风险,可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出整个机组的功效,实现风力发电机组使用寿命的提升。 2.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实例 某光伏发电站从建成之后,便有着良好的运行效果,运用20MWP整体并网发电方式咋2015~2016年期间,工完成发电量2719.4万千瓦时,而上网电量则达到了2667.78万千瓦时。在此期间,此电站并未出现由于电网因素所造成的弃光问题,也没有出现站内设备故障弃光,各月发电单元可利用率及平均可利用率均达100%。在检修发电设备时,均于晚上进行,这样不会影响到正常发电。从投入光伏发电站之后,为出现对发电设备造成严重影响的事故。在运行期间,共有5面汇流箱烧损,经排查得知,施工期间一些汇流套件出现接线错误状况,汇流箱保险熔断,这些对发电造成影响的组件数为3250块,共计容量0.1777MWP,均实际消缺,未影响年发电量。依据以往经验,光伏发电技术有着其它技术所不具有的优越性,外界环境因素对其具有较小的影响,能够为那些无电地区提供诸多便利,除了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之外,还得到可诸多社会效益。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发电站,光伏发电优势明显。采取光伏发电,不用担心存在资源枯竭状况,在实际使用时,不会出现噪声污染的情况,也不会污染环境,对人体也不会造成伤害,所以,乃为一种绿色、高效的发电方式。此外,针对光伏发电资源而言,其在具体分布上不受地域限制,不管是何种地形,均可开展光伏电力项目的建设工作,而且在规模上可大可小,针对普通住户来讲,可运用建筑屋顶的优势,从中获得电力资源。在实际光伏发电时,无需燃料,不会出现自然资源损耗状况,另外,不需要敷设输电线路,供电与发电全程,在用电区域内便可完成。光伏发电有着非常高的能源利用率,且质量良好,除此之外,光伏发电还有着较短的建设用时,能够实现能源获取效率的提升,较好的满足生活与生产用电。但光伏发电也存在自身不足,如大型光伏电站,在实际建设时,通常需要大量占地,这与太阳照射能量的分布密度存在紧密相关,因此,电站具有较高的投入成本,在电力能源价格方面也比较高。光伏电站在刺激采集能源方面,虽然不受地域条件限制,但会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如阴晴变化、昼夜更替及四季嬗变等,存在着较明显的能源利用效率差异。 3.结语 综上,伴随当今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风力发电所存在的不足也逐渐得到改善,风力发电机组在应用效益方面也得到显著提升。此外,随着光伏发电站的广泛建设与使用,为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活力,且与风力发电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李碧辉,申洪,汤涌,等.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储能容量对有功功率的影响及评价指标[J].电网技术,2011,35(4):123-128. [2]王志新,刘立群,张华强.风光互补技术及应用新进展[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8,24(11):40-45. [3]王继东,张小静,杜旭浩,等.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的并网技术标准[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31(11):1-7. 作者简介: 郭伟锋(1983-01),男,汉族,籍贯:山西襄垣,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风电、光伏发电技术

风电行业上市公司

风电企业中上市公司介绍第一类从事或参股风力发电设备生产的个股. 金风科技(002202) 东方电气(600875) 华仪电气(600290) 湘电股份(600416) 长征电气(600112) 银星能源(000862) 上海电气(601727) 特变电工(600089) 第二类从事风力发电设备零部件生产的个股. 长城电工(600192) 泰豪科技(600590) 汇通集团(000415) 鑫茂科技(000836) 天奇股份(002009) 汇通集团(000415) 天威保变(600550) 棱光实业(600629) 中材科技(002080) 九鼎新材(002201) 方圆支承(002147) 天马股份(002122) 宁波韵升(600366) 中科三环(000970) 第三类承建风力发电项目的个股. 海油工程(600583) 第四类经营风力发电场发电业务的个股,以电力股居多. 广州控股(600098) 金山股份(600396) 能热电(600578) 汇通能源(600605) 申华控股(600653)

国电电力(600795) 粤电力A(000539) 宝新能源(000690) 吉电股份(000875) 各企业基本情况: 1.金风科技(002202) 国内最大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商,公司在08年实现了业绩连续第八年的100%增长,公司产品在07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中占25.1%,国内排名第一.公司在整机制造与销售的基础上,拓展了风电技术服务和风电场开发与销售的盈利模式,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成功研制国内第一台海上1.5MW风机.截至08年11月公司待执行的在手订单有750kW机组817台,1.5MW机组1221台,此外公司还有已经中标但未签订正式协议的订单910.5MW,相当于607台1.5MW机组.预计公司08年结算750kW风机840台,1.5兆瓦风机500台.未来两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风电机组的市场空间将继续扩大 2,东方电气(600875) 集风电,核电,水电,火电设备制造于一身的龙头.2007年公司产出风电机208台,2008年预计1.5MW机型产量将达800台,成为08年国内风电设备最大供应商.09年年产将达到1200台.公司风电方面在手订单200亿元,拥有1MW,1.5MW,2.5MW,3MW涵盖了双馈式,直驱式,半直驱式产品系列的研发能力,2008年预计1.5MW机型产量将达800台,成为国内风电设备最大供应商,预计2009年风电机组将达到1200台.风电项目达产后,未来将形成双馈式1.5兆机组2000台以上,1兆和2.5兆机组500台以上;直驱1.65兆500台以上的生产能力. 3,华仪电气(600290) 全资子公司乐清华仪风能开发公司持有浙江华仪金风风电49%股份,国内风电设备老大新疆金风科技持有另外51%股份.华仪电气计划08年-09年完成开发1.2MW,1.5MW风电机组,装机容量达12万kW;2010年开发风场装机容量25万kW,实现工业总产值15亿元.08年6月,公司与华能新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全国范围内就风场建设及风力发电:开发,建设,风力发电设备及所需配套电器设备供应,使用等方面全面合作并形成长期战略伙伴关系.08年7月,公司与吉林省发改委签订风电合作开发协议,共同打造通榆风电装备制造基地,设立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主要产品为1.5兆瓦风机整机,年配套能力50万千瓦,09年5月投产.支持全省特别是通榆境内风电开发企业选用该项目所产风电设备.同时建设华仪通榆风电园区,总建设规模70万千瓦(包括1.5兆瓦风机整机项目在内),并将继续扩大建设规模. 4,湘电股份(600416) 公司是国家批准的4家兆瓦级以上风机生产商之一,与日资企业原弘产组建了湘电风能公司(注册资本3.1亿元,公司和湘电集团分别占51%,22%),与全球第三大,北美最大的轴承制造企业美国铁姆肯公司香港全资子公司于07年12月组建铁姆肯湘电(南)轴承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300万美元,公司占20%,项目建设期1.5年).2010年达产后将形成300套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和500套电机电控年产能,可新增收入23.1

风能技术

风能技术 内容简介 《风能技术》是“新能源技术”丛书之一。风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其具有清洁、无污染、安全、储量丰富的特点,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风能技术》主要讲解了风车和风力发电发展史、风的特性和风能资源、风力发电机组的布置、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理论、风力发电系统设计、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等内容。《风能技术》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重点突出、应用性强。 《风能技术》可供风力发电技术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研发人员、管理等相关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图书目录 1 风车和风力发电发展史 1.1 20世纪以前的风力利用技术 1.2 风力发电发展简史 1.2.1 风力发电机组诞生的背景 1.2.2 风力发电的先驱者 1.2.3 以丹麦为中心的风力发电的发展史 1.2.4 20世纪风力发电机组技术的发展 2 风的特性和风能资源 2.1 风速功率谱 2.2 风速随高度变化 2.2.1 对数率分布 2.2.2 指数率分布 2.3 风速频率分布 2.4 风能 2.5 地形和风 2.5.1 日本各地由于区域地理环境形成的地形风 2.5.2 峡谷风 2.5.3 山脉对气流的抬升作用 2.6 风况分布图 2.6.1 局部地区风况预测模型LAwEPS

2.6.2 风况分布图 2.6.3 风速的历年变化 3 风力发电机组的布置 3.1 风和风能 3.2 风的特性 3.2.1 海陆风 3.2.2 山谷风 3.2.3 季风 3.2.4 高压低压引起的风 3.2.5 台风 3.2.6 地理环境形成的地形风 3.3 风的统计分析 3.3.1 逐时、月、年平均风速 3.3.2 风向玫瑰图 3.3.3 风速频率分布 3.3.4 威布尔分布 3.3.5 风功率密度 3.4 年发电量 3.5 风况数据的利用 3.5.1 风况观测站 3.5.2 日本的风况分布图 3.6 影响风况的各种因素 3.6.1 地表面的粗糙度 3.6.2 地形 3.6.3 障碍物 3.7 风况预测 3.7.1 基于风况观测数据进行风况预测的方法 3.7.2 利用气象模型进行风况预测方法

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综述

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综述 根据新能源振兴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风力装机容量将达到1.5亿kW,将超过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0%。从电网运行的现实及大规模开发风电的长远利益考虑,提高风电场输出功率的可控性,是目前风力发电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将储能技术引入风力发电系统能有效地抑制风电功率波动、平滑输出电压、提高电能质量,保证风力发电并网运行。 1、储能技术的分类 储能技术分为电磁储能、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和热储能等4类,如图1所示。 超导储能 电磁储能 超级电容器储能 抽水储能 物理储能压缩空气储能 储能技术飞轮储能 氢储能 电化学储能液流电池铅酸电池 电池锂离子电池 热储能钠硫电池 图1. 储能技术的分类 1.1 超导储能技术 超导储能系统(SMES)利用超导体制成的线圈,将电网供电励磁产生的磁场能量储存起来,需要时再将储存的能量送回电网。 超导储能技术的优点是:○1、储能密度高约(108J/m3)且能长时间无损耗的储能,而蓄电池储能重复次数一般在千次以下;○2、能量的释放速度快,功率输送时无需能源形式的转换,响应速度快(ms 级),转换效率高(>96%),比容量(1~10kWh/kg)和比功率

(104~105kW/kg)大;○3、超导储能线圈的储能量与功率调节系统的容量,可独立的在大范围内选取。可调节电网电压、频率、有功和无功功率,实现与电力系统的实时大容量能量交换和功率补偿;○4、超导储能装置使用寿命长;○5、超导储能装置可不受地点限制,且维护简单、污染小。 与其他储能技术相比,超导储能仍很昂贵,除了超导体本身的费用外,维持系统低温导致的维修频率提高以及产生的费用也相当可观。 1.2 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 超级电容器(Supercapacitor)是一种新兴的储能元件,功率密度大、储能效率高、安装简易,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而无需维护,可以单独储能,可以与其它储能装置混合储能。超级电容器将能量以电场能的形式储存起来,当能量紧急缺乏或需要时,再将存储的能量通过控制单元释放出来,可以对系统起到瞬时功率补偿的作用,并可以在发电中断时作为备用源,以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电能的平衡、稳定控制口。 1.3 抽水蓄能 抽水蓄能装置(Pumped Hydro Storage)是指在电力负荷低谷期将水从下池水库抽到上池水库,将电能转化成重力势能储存起来,在电网负荷高峰期释放的能源储存方式。抽水蓄能是现在最成熟的储能技术,全球共有300 个超大抽水储能系统,虽然地理条件限制,绝大多数风电场不具备建抽水蓄能电站的条件,但是抽水储能仍是应用风电场的最好方案。 1.4 压缩空气储能(CAES) 压缩空气蓄能是利用电力系统负荷低谷时的剩余电量,由电动机带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入作为储气室的密闭大容量地下洞穴,即将不可储存的电能转化成可储存的压缩空气的气压势能并贮存于贮气室中。当系统发电量不足时,将压缩空气经换热器与油或天然气混合燃烧,导入燃气轮机做功发电,满足系统调峰需要。 1.5 飞轮储能系统 飞轮储能单元是一种基于机电能量转换的储能装置,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飞轮储能(FESS)是一种机械储能方式,飞轮被放置在真空中,其基本原理是“充电”时将电能转换成飞轮运动的动能,并长期蓄存

2015风电最新名录

中国风电整机商最全名录(2015版) 2015-08-1408:53:36来源:中国风电新闻网作者:【大中小】浏览:156次评论:0条在我国风电鼎盛时期,国内风电整机制造企业近百家,经历了"过山 车"重新回暖后的风电行业,风电整机制造企业数量明显减少。2013 年中国已有风电机组下线并保持运营生产的企业约为30家左右, 2014年,中国风电有新增装机的制造商仅为26家。风闻君整理了 目前国内现存的32家整机厂商名录,如有遗漏请风友们联系小编。 整机商1 金风科技 公司全称: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机型: 1.5MW、2MW、2.5MW、3MW、6MW 公司简介: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风科技”)是全球领先的风电设备研发及制造企业以及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驱永磁技术,代表着全球风力发电领域最具成长前景的技术路线,两次荣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杂志评选出的“全球最具创新能力企业50强”。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直驱永磁风机研制企业,同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002202)

和香港联合交易所(股票代码:2208)上市。 2 联合动力 公司全称: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主要机型: 1.5MW、2MW、3MW、6MW 公司简介: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于2007年正式注册成立,并在2013年以148.7万千瓦的新增装机容量迅速晋升为全国新增装机容量亚军,成为国内双馈式风电机组制造的领军企业。公司风机产品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形成涵盖1.5兆瓦、2兆瓦、3兆瓦、6兆瓦四大平台的整机产品系列以及配套叶片、发电机和齿轮箱三大部件,整机设备平均国产化率达到85%以上,适用于各类陆上风场,并在低风速、海上、高海拔风机方面拥有技术领先优势。 3 明阳风电

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的研究

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8-09-17T15:37:22.6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作者:张亚云[导读] 摘要:在这个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新能源的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在这个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新能源的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很多国家都很早就开始探索新能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风力发电方面,风电高度随机,风电来源缺乏稳定性。这是使用风力发电的瓶颈问题。为了解决风力不稳定问题,必须采用储能技术来提高风力发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风力发电、储能技术、研究 引言:风力发电是将风能作为大规模清洁能源的最有效方式,它不仅可以改善能源结构,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在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上,风电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发展,大型和大容量风电场已在全球范围内投入生产,对于风力发电系统,储能技术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风电系统的稳定性,解决风能资源稳定性差的问题;其次,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可以保证整个电网系统的稳定性,确保电力输出的稳定性,可以提供大规模的能源支持。最后,储能技术还可以确保电力系统中存储足够的电力,为人们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支持。 1储能技术的分类 储能技术主要包括四大类:电磁储能,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和热能储存,电磁能量存储包括超导能量存储和超级电容器能量存储。物理储能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电化学储能包括储氢,液流电池。 1.1 电磁储能。超导储能技术主要是利用超导体制成的线圈来储存电网励磁产生的磁场,并将储存的能量在正确的时间送回电网。超导储能技术具有能量储存密度高,长期无损储能,能够快速释放能量,能够在大范围内独立选择,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超导储能装置不受位置限制维护简单,污染低。当然,超导储能技术的缺点在于其成本高昂,超级电容储能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储能装置。具有功率密度大,储能效果好,安装方便等特点,它是免维护的,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储能装置组合使用。 1.2 物理储能。抽水蓄能主要用于在电力负荷低负荷期将水从下水库泵送至上池水库,将电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并在电网高峰负荷期间释放能量。到目前为止,抽水蓄能技术已被应用于最为成熟,是风电场储能方案的最佳应用。压缩空气储能主要利用电力系统负荷低时的剩余电量来驱动空压机,将空气压入大容量封闭的地下溶洞,并将压缩空气转化为压力势能储存在储气室。飞轮储能系统属于机械能方法。它主要将电能转换成飞轮在“充电”期间的动能并存储。当需要电力时,飞轮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能方式不适合风电场。但是,它可以快速抑制风力发电的快速波动,因此可以与其他储能系统结合使用。 1.3 电化学储能。电化学储能技术包括氢燃料电池,全钒液流电池,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钠硫电池。当风能无法充分利用时,氢燃料电池将这些多余的能量转化为氢气用于储存。氢燃料电池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全钒液流电池是液流电池发展的主流。该技术可以达到兆瓦级水平,因此主要用于大型风电场。铅酸蓄电池在储能技术上更加成熟,历史悠久。产品主要密封,免维护,储能容量可达20MW。与其他储能技术相比,铅酸蓄电池的制造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能量密度适中,是电力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是磷酸铁锂电池发展的主流,其成本较低,且环境小,因此风电的应用前景广阔。钠液流电池是当前报告的大容量蓄电池,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风力发电的储能技术的研究现状 2.1低电压穿透能力在风电系统中的提高。风电技术中低压普及的发展一直是关键因素,对于系统稳定系统而言,这也是风力发电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挑战之一。从两个级别的风力涡轮机和风力农场工作是一种改善低电压穿透的方法,有两种方法可以提高风机工作水平低压的渗透率:首先,改进控制方法,其优点是不需要添加其他附加设备,因此该方案实施起来更简单;缺点是电网故障引起的暂态能量不平衡,改进后的方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瞬时能量不平衡问题,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添加硬件设备。优点是有很多方法来实现这种方法;缺点是附加成本会显着增加。增加硬件设备是风电场故障穿越能力的有效方法。 2.2平衡抑制风力发电产生功率的波动。风电出力波动是电网稳定,电能质量和经济动员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在使风力发电系统发挥作用的情况下,需要将不确定风速的变化对风力发电系统的输出的影响抑制为最小限度,并且控制风力发电的输出的功率的变化通过合理引入ESS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通过大量的研究,可以看出,对于风电的波动,ESS可以用来稳定风电机组和风电场的风电波动。从其独立的角度来看,超级电容器与风力发电系统中的独立DC并行使用。在母线上,为抑制风电机组功率的波动,采用模糊理论对现象进行调节和控制。通过实验验证,风力发电系统中风力涡轮机的预测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拟议策略的实际控制结果。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大型风电场的单个单元受到塔阴影效应和尾流效应的影响。预测风力发电机的输出量非常困难,实际实施起来非常困难。因此,在风电场层面,在上述中,在用于存储能量的装置中,选择并联连接的方法以连接到DC总线,同时,该方法通过测试和检验是可行的。 3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3.1储能设备的接入。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降低电力公司的投资成本,为公司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必须积极开发和应用有效的储能技术。如果要采用储能技术,首先要连接储能设备,使储能设备成为风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获取之前,要充分了解当地风资源的特点,必须明确电力公司自身的情况和条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储能装置,以预留多余的风资源,提高稳定性的电力系统,风资源不足时投入使用,实现电能的稳定输出。 对于风力发电系统的储能技术,可根据结构形式的差异对储能技术进行合理分类。具体而言,根据不同的储能结构,储能技术可分为分布式和集中式两种。首先,分布式储能设备安装在风力涡轮机的位置,每台发电机安装储能设备以确保稳定供电。虽然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供电质量和水平,但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但是,使用这种技术会增加能源的能量,必须使用先进的转换器和储能装置来满足需求,许多电力公司在这方面不具备条件,这也限制了这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3.2分布式储能技术的应用。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存在直流环节,如果您想使用分布式储能技术,则需要连接直流母线和电容。如果风力不够,可以使用储能设备补充直流母线和直流侧变速器的功率,然后通过变流器传输到电网,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如果风电上升,剩余的能源也可以送到直流侧,这些电能可以传输到储能装置,充分利用电能资源。

风电企业中上市公司介绍

风电企业中上市公司介绍 第一类从事或参股风力发电设备生产的个股.如金风科技(002202),东方电气(600875),华仪电气(600290),湘电股份(600416),长征电气(600112),银星能源(000862),上海电气(601727),特变电工(600089). 第二类从事风力发电设备零部件生产的个股.如长城电工(600192),泰豪科技(600590),汇通集团(000415),鑫茂科技(000836),天奇股份(002009),汇通集团(000415),天威保变(600550),棱光实业(600629),中材科技(002080),九鼎新材(002201),方圆支承(002147), 天马股份(002122),宁波韵升(600366),中科三环(000970). 第三类承建风力发电项目的个股.如海油工程(600583). 第四类经营风力发电场发电业务的个股,以电力股居多.如广州控股(600098),金山股份(600396)能热电(600578),汇通能源(600605),申华控股(600653),国电电力(600795)粤电力A(000539),宝新能源(000690),吉电股份(000875). 各企业基本情况: 1,金风科技(002202):国内最大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商,公司在08年实现了业绩连续第八年的100%增长,公司产品在07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中占25.1%,国内排名第一.公司在整机制造与销售的基础上,拓展了风电技术服务和风电场开发与销售的盈利模式,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成功研制国内第一台海上1.5MW风机.截至08年11月公司待执行的在手订单有750kW机组817台,1.5MW机组1221台,此外公司还有已经中标但未签订正式协议的订单910.5MW,相当于607台1.5MW机组.预计公司08年结算750kW风机840台,1.5兆瓦风机500台.未来两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风电机组的市场空间将继续扩大 2,东方电气(600875):集风电,核电,水电,火电设备制造于一身的龙头.2007年公司产出风电机208台,2008年预计1.5MW机型产量将达800台,成为08年国内风电设备最大供应商.09年年产将达到1200台.公司风电方面在手订单200亿元,拥有1MW,1.5MW,2.5MW,3MW涵盖了双馈式,直驱式,半直驱式产品系列的研发能力,2008年预计1.5MW机型产量将达800台,成为国内风电设备最大供应商,预计2009年风电机组将达到1200台.风电项目达产后,未来将形成双馈式1.5兆机组2000台以上,1兆和2.5兆机组500台以上;直驱1.65兆500台以上的生产能力. 3,华仪电气(600290):全资子公司乐清华仪风能开发公司持有浙江华仪金风风电49%股份,国内风电设备老大新疆金风科技持有另外51%股份.华仪电气计划08年-09年完成开发1.2MW,1.5MW风电机组,装机容量达12万kW;2010年开发风场装机容量25万kW,实现工业总产值15亿元.08年6月,公司与华能新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全国范围内就风场建设及风力发电:开发,建设,风力发电设备及所需配套电器设备供应,使用等方面全面合作并形成长期战略伙伴关系.08年7月,公司与吉林省发改委签订风电合作开发协议,共同打造通榆风电装备制造基地,设立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主要产品为1.5兆瓦风机整机,年配套能力50万千瓦,09年5月投产.支持全省特别是通榆境内风电开发企业选用该项目所产风电设备.同时建设华仪通榆风电园区,总建设规模70万千瓦(包括1.5兆瓦风机整机项目在内),并将继续扩大建设规模.

储能型风电场应用实践

【关注】储能型风电场应用实践(图文) 北极星储能网来源:华电天仁公司作者:段欣鑫 2016/5/4 7:34:57 我要投稿 北极星储能网讯:“十二五”期间,我国清洁能源快速发展,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分别增长1.4倍、2.6倍、4倍和168倍,其中风电无论装机规模、增长速度,无疑都是佼佼者。 2015年中国风电并网装机累计已超过100GW,居全球首位。2005年中国风电总装机占全球装机仅为2.0%,仅仅10年时间这一比例已达25.9%。“十三五”期间,中国风电仍将持续快速发展,装机总量将翻1倍达250GW。 ?按地域分布,“三北”地区将要新增风电规模不低于60GW,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及海上风电将增约40GW。到2020年,“三北”地区风电装机累计将达到170GW,中东部及南方地区累计将达到70GW,海上风电达10GW。从“十三五”规划的思路看,西部大基地仍是风电发展的重点。 ?按建设周期,“十三五”前期三年年新增装机容量可能达到25GW,后期两年年新增装机规模可能达到30GW。 伴随着风电快速发展和装机增大,并网消纳和弃风限电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成为阻碍产业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15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728小时,同比下降172小时。弃风限电形势加剧,全年弃风电量33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13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15%,同比增加7个百分点。 弃风问题得不到有效缓解和改善,不仅大大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和热情,更严重稀释掉了风电作为绿色能源本应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 情况最严重的恰恰是“三北”地区,当地风电大发时节正是电网调峰最困难的冬季供热期。甘肃成为2015年弃风问题最严重(弃风电量82亿千瓦时、弃风率39%)、风电利用小时数最低(1184小时)的省份;吉林以弃风电量27亿千瓦时、弃风率32%位居第二;“三北”其余各省(区)的总体情况均不乐观。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解决弃风限电问题是风电行业的关键任务,也是风电持续发展的必解之题。 储能技术发展形势 随着能源互联网概念的兴起,储能作为未来能源系统的关键节点被提升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储能产业的发展也被广泛看好。

风能新技术

多叶片全自动变角调速风轮 1、我国风电历史与目前风电市场现状 我国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联合收割机总厂便已经生产了FD1.6-50型两叶片带偏航装置的三项交流永磁式风力发电机组。该发电机可输出14伏的直流电可以供远离供电网、交通不便、具有风力资源的牧区、农村、山区海岛居民照明、收听广播、通讯等应用。 近几年随着风能的发展,风电设备市场日益火热起来,风电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2004年以前国内只有6家风电企业,但是到了2007年底较有规模的企业已经达到40家左右,这就是行业增长太快导致的结果。现在风电行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业内的竞争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2006年以前的整体市场份额中,外资企业占有相当大的优势,然而到2007年底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56%,超出了外商的44%。国内的企业也已经从过去的一枝独秀改变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但是,从外资和内资实力对比来看,我国风机制造业内资实力仍然比较弱,无论在技术还是在产品质量上同国外制造商都存在差距。 由于我国风机制造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我国国内风机制造主要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合资等方式进行生产,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国内主要的风机制造企业仍未具备独立开发设计风机特别是大容量风机的能力。风电设备的研究创新工作十分艰巨。 2、传统“三叶片风轮”技术存在误区 大家都知道风轮和叶片是风力发电机获取风能的动力获取机构,风轮获取风能的能力将直接影响风力发电机的发电效率。目前,市场上的风轮和叶片主要是引进的西方传统的“三叶片风轮”技术。该技术虽然是风力发电机的传统理论,但是随着风电领域有识之士与专家学者的多年研究试验,发现该理论存在很大误区。“三叶片风轮”技术存在以下错误观念:其一,“三叶片风轮”的设计一直搬用飞机螺旋浆的设计理论为其所用。其实螺旋浆的机械原理和风力发电风轮的机械原理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风轮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利用流动的空气的动能而得到带动发电机旋转的机械能;螺旋浆的设计目的是压缩空气为了克服地心引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风轮本体的运动性质是叶片控制轮轴旋转,叶片是主动、轮轴是被动;螺旋桨本体的运动性质是与风轮恰恰相反,是轮轴控制叶片旋转,轮轴是主动的,叶片是被动。这两种机械的设计目的不同,运动性质截然

风电并网中的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风电并网中的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郑东青辛东昊王立强 来源:《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20年第14期 摘要:本文对风电并网储能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目前风电并网的主要问题,然后介绍储能技术,最后分析如何使用电子开关转换系统,改变储能的效果,保证风电并网的稳定性。 关键词:风电并网;储能技术;研究进展;问题 引言:风电系统在输出功率上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收到风力的影响,往往会存在比较大的波动,严重威胁着电网的稳定。为此,需要合理使用储能技术,配合电子开关转换系统,来发挥储能系统的作用,满足对电网调控的要求。 一、风电并网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风电并网普遍存在输出功率不稳定的问题,导致风电并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比较低,会面临能量转换接口动态响应特性等问题。 1.1 运行稳定性问题 风电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问题是保证传统电力系统高效运行的基础,对于风电并网的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出现的若稳定性和强干扰性的问题,是给电力系统稳定性造成威胁的主要不稳定因素。稳定性的保证需要基于负载的动态特性,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功率的实时平衡来完成,包括系统中的干扰问题,都以这种方式解决。无论是大扰动还是小扰动,对于系统的稳定性都是传统技术性问题,结合相关的专业研究,在风电并网的安全性的运行机制中采用动态控制的防御机制。目前,风电并网的可靠运行主要来自于两点,包括动态有限源控制,对风力系统和相位频率波动进行动态控制;动态无功功率控制,使用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波动进行抑制,达到动态控制的目的。但是,风电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以及风电所具有的的弱稳定性和弱免疫力是影响风电长途运输的常见影响因素,并且在机电动态尺度的干扰下,很难保证稳定性。 1.2 功率可控性问题 从工程的实际运行角度分析,以实现基础的功率可控性内容作为基础,可以保证对功率可控性,在处理的过程中,通过变化功率,能够保证可控性的问题得到解决。在风力涡轮机发电过程中,有效输出会随着风俗的波动不断产生变化,一般情况下,发电机的旋转动能提供的额定功率输出时间都是用惯性时间常数来表征,如果惯性时间常数比较小,那么其宣传功率也可能比较小,从而在故障期间,系统的频率则会加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