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施行细则修正条文(核定本(精)

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施行细则修正条文(核定本(精)

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施行细则修正条文(核定本(精)
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施行细则修正条文(核定本(精)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施行細則修正條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本細則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本法第三條第一項所定無記名單記投票之方法,以圈選行之。

第三條本法第四條所定居住期間之計算所依據之戶籍登記,應由戶政機關切實查察;其遷入登記不實者,應依法處理

前項居住期間之計算,遇有於投票日前二十日戶籍登記資料載明遷出登記,而於投票日前二十日以後,始依戶

籍法規定撤銷遷出者,其居住期間不繼續計算。

第二章選舉罷免機關

第四條各級選舉委員會依本法第七條規定辦理選舉時,其主辦之選舉委員會區分如下:

一、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由中

央選舉委員會主辦。

二、區域及原住民立法委員選舉,由直轄市、縣(市

)選舉委員會主辦,受中央選舉委員會指揮、監

督。

三、直轄市議員、直轄市長選舉,由直轄市選舉委員

會主辦,受中央選舉委員會指揮、監督。

四、縣(市)議員、縣(市)長選舉,由縣(市)選

舉委員會主辦,受中央選舉委員會指揮、監督。

五、鄉(鎮、市)民代表、鄉(鎮、市)長、村(里

)長選舉,由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主辦

,並得指揮鄉(鎮、市、區)公所辦理之;直轄

市、縣(市)選舉委員會辦理選舉,並受中央選

舉委員會之監督。

前項規定,於公職人員之罷免準用之。

第五條依本法第七條第五項規定設置之辦理選務單位為選務作業中心;其設置要點,由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

定之。

第六條本法第七條第五項所定辦理選舉期間及第十條所定辦理選舉、罷免期間,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定之。

第七條本法第十一條第一項第八款所定當選證書,由主管選舉委員會製發。

第三章選舉

第一節選舉人

第八條本法第十六條所稱原住民,指自由地區之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

第二節選舉人名冊

第九條戶政機關依本法編造選舉人名冊時,受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之指導監督。

第十條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第二項所定選舉人名冊,得分別或合併編造,按投票所分開編訂,加蓋編造機關印信。第十一條選舉人名冊應編造四份,並切實核對後,先以一份按鄰分訂成冊,送由鄉(鎮、市、區)公所,依本法第二十

二條及第三十八條第一項第三款規定於投票日十五日前,

在鄉(鎮、市、區)公所公開陳列、公告閱覽;俟更正確

定後,一份由戶政機關留存,其餘三份分別送由鄉(鎮、

市、區)公所存查,函報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備

查及作為投票所發票之用。

選舉人名冊經公告閱覽後,如更正過多時,得重行編造。

第十二條選舉人名冊確定後,戶政機關應填造選舉人人數統計表,送由鄉(鎮、市、區)公所轉報直轄市、縣(市)選

舉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八條第一項第五款規定於投票日

三日前,公告選舉人人數。

在工作地投票之選舉人人數,由工作地之戶政機關併

入工作地之選舉人人數內計算,戶籍地之戶政機關不予計

算。

戶政機關應依據確定之選舉人名冊填造投票通知單,送由鄉(鎮、市、區)公所於投票日二日前分送選舉區內

各戶。但鄉(鎮、市)以下公職人員之選舉,得免填送。第三節候選人

第十三條山地鄉鄉長候選人應為山地原住民。

第十四條申請登記為候選人,應於規定期間內,分別向下列機關為之:

一、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為中央選

舉委員會。

二、區域及原住民立法委員,為直轄市、縣(市)選

舉委員會。

三、直轄市議員、直轄市長,為直轄市選舉委員會。

四、縣(市)議員、縣(市)長,為縣(市)選舉委

員會。但福建省金門縣、連江縣議員選舉,得指

定鄉公所為之。

五、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及村(里)

長,為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或其指定之

鄉(鎮、市、區)公所。

第十五條申請登記為區域、原住民選舉候選人,應備具下列表件:

一、候選人登記申請書。

二、候選人登記申請調查表。

三、本人最近三個月內之戶籍謄本。

四、本人二寸脫帽正面半身光面黑白相片。

五、刊登選舉公報之政見及個人資料。候選人學歷為

學士以上學位,其為國內學歷者,應檢附公立或

已立案之私立大學授予之學位證明文件;其為國

外學歷者,應檢附經我國駐外使領館、代表處、

辦事處或其他經外交部授權機構驗證之國外學歷

證明文件,畢業學校應經中央教育行政機關列入

參考名冊,未列入參考名冊者,應經當地國政府

權責機關或專業評鑑團體認可。

六、設競選辦事處者,其登記書。

七、經政黨推薦者,其政黨推薦書。

八、國民身分證。驗後當面發還。

委託他人代為辦理前項申請登記者,並應繳驗受託人之國民身分證及附委託書;國民身分證驗後,當面發還。

依法設立之政黨申請登記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選舉候選人名單,應備具下列表件:

一、登記申請書及其名單,並應加蓋中央主管機關發

給該黨之圖記。

二、每一候選人登記申請調查表。

三、每一全國不分區選舉候選人最近三個月內之戶籍

謄本;每一僑居國外國民選舉候選人,由僑務委

員會出具之華僑身分證明書及經中華民國駐外使

領館、代表處、辦事處或其他外交部授權機構認

證未曾設有戶籍之切結書或戶政機關最近三個月

內核發之戶籍遷出國外連續八年以上之戶籍謄

本。

四、每一候選人二寸脫帽正面半身光面黑白相片。

五、每一候選人同意書。

六、刊登選舉公報之候選人個人資料。候選人學歷為

學士以上學位,其為國內學歷者,應檢附公立或

已立案之私立大學授予之學位證明文件;其為國

外學歷者,應檢附經我國駐外使領館、代表處、

辦事處或其他經外交部授權機構驗證之國外學歷

證明文件,畢業學校應經中央教育行政機關列入

參考名冊,未列入參考名冊者,應經當地國政府

權責機關或專業評鑑團體認可。

七、刊登選舉公報及選舉票之政黨標章式樣與電子

檔,及經中央主管機關備案之證明文件。但未有

政黨標章者,免附。

八、依本法第二十四條第四項第三款申請登記之政

黨,應檢附該政黨現有立法委員名冊及其每位立

法委員出具之切結書。

前項第三款所定華僑身分證明書,不包括檢附華裔證明文件向僑務委員會申請核發者。

第一項及第三項之表件份數,由選舉機關於候選人登記公告中定之。

第十六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第三款所稱軍事學校學生,指依軍事教育條例規定,正在接受基礎教育、進修教育及深

造教育者。

第十七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四款所列人員,非於申請登記期間截止前已退伍、退役、停役、辭職或退學,

不得申請登記為候選人,並應於申請登記期間截止前繳驗

正式證明文件。

第十八條本法第二十九條所定之選舉委員會,為主管選舉委員會;其撤銷候選人登記,以公告為之。

第十九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四項所定經登記為候選人者,於登記後將戶籍遷出其選舉區者,仍列入原選舉區選舉人名

冊,行使選舉權。

第二十條候選人申請登記期間截止後,受理登記之機關應將第十五條第一項第五款至第七款所定表件,彙由直轄市、縣(市)

選舉委員會依規定辦理,並應造具候選人登記冊三份連同各

項表件,送由主辦選舉委員會審查,報請主管選舉委員會審

定。

本法第三十四條第四項所定候選人姓名號次之抽籤,於該選舉區候選人僅一名時,其號次為一號,免辦抽籤。

第二十一條本法第三十二條所定候選人保證金數額之預計及先期公告,由主管選舉委員會為之。

本法第三十二條第四項第二款規定之計算方式,所得計算數值尾數如為小數,即以整數一計算。

第四節選舉公告

第二十二條本法第三十八條第一項所定各種公告之發布,依下列之規定:

一、立法委員選舉: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及第六

款之公告,由中央選舉委員會為之;第三款及第

五款之公告,由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為之。

二、直轄市議員、直轄市長選舉:第一款、第二款及

第六款之公告,由中央選舉委員會為之;第三款

至第五款之公告,由直轄市選舉委員會為之。

三、縣(市)議員、縣(市)長選舉:第一款、第二款及

第六款之公告,由中央選舉委員會為之;第三款

至第五款之公告,由縣(市)選舉委員會為之。

四、鄉(鎮、市)民代表、鄉(鎮、市)長及村(里)長

選舉:各款之公告,均由直轄市、縣(市)選舉委

員會為之。

第二十三條本法第三十八條第一項第二款所定候選人登記之公告,應分別參酌各種公職人員選舉候選人登記、資格審定、

姓名號次抽籤及競選活動所需時間,於候選人申請登記開

始三日前為之,其公告事項如下:

一、申請登記之起、止日期、時間及地點。

二、應具備之表件及份數。

三、領取書表之時間及地點。

四、應繳納之保證金額。

本法第三十八條第三項所定之第二次候選人登記公告,應於候選人登記期間截止後二日內為之。

第五節選舉活動

第二十四條本法第四十條所定競選活動期間之起、止日期及每日競選活動之起、止時間,由主管選舉委員會於公告候選人

名單公告中載明。

第二十五條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項所定之選舉委員會,為主管選舉委員會。

第二十六條候選人依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申報綜合所得稅競選經費列舉扣除額時,應檢附財政部規定之憑證或證明文件,

以供稅捐稽徵機關查核。

第二十七條本法第四十三條第三項及第六項所定之選舉委員會,為主辦選舉委員會。

本法第四十三條第三項所定候選人競選費用之補貼,於鄉(鎮、市)民代表、鄉(鎮、市)長、村(里)長選舉,

向主辦選舉委員會指定之鄉(鎮、市、區)公所領取。

第二十八條本法第四十七條第五項所定之通知,由主辦選舉委員會為之。

選舉公報由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編印。有聲選舉公報,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原住民立法委員選

舉,由中央選舉委員會錄製,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

會複製分發;區域立法委員、直轄市議員、直轄市長、縣

(市)議員、縣(市)長選舉,由直轄市、縣(市)選舉

委員會錄製及複製分發。

選舉公報各候選人及政黨之號次,依選舉委員會公告候選人名單及政黨候選人名單上之號次。

第二十九條本法第五十二條第一項所定親自簽名,得以簽名套印或逐張加蓋簽名章之方式為之。

第六節投票及開票

第三十條本法第五十七條第一項、第二項所定之投票所,由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設置、編號,於投票日十五日前

公告之,並分別載入選舉公報。

二種以上公職人員選舉同日舉行投票時,其投票所合併設置。

投開票所主任管理員及主任監察員依本法第五十七條第四項規定交付投開票報告表副本時,推薦候選人之政黨

及非經政黨推薦之候選人所指派之人員,應憑委託書,於

投開票報告表張貼於投開票所門口後,至開票所全部工作

人員離開開票所前領取之。每一推薦候選人之政黨及非經

政黨推薦之候選人,以領取一份為限。

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依本法第五十七條第六項規定受理選舉人、候選人或其指派人員申請查閱選舉人

名冊,應安排申請人於申請查閱期間查閱,並作成查閱紀

錄。選舉人、候選人或其指派人員查閱選舉人名冊時,不

得抄寫、複印、攝影或錄音。

第三十一條投票所投票匭,應由主任管理員會同主任監察員於投票開始前公開查驗後加封。

前項投票匭,由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製備,分發應用。

第三十二條投票完畢後,投票所主任管理員應將投票所編號、投票日期、發出票數、用餘票數及其他有關事項,會同主任

監察員填具投票報告表。

第三十三條投票完畢後,主任管理員應會同主任監察員將投票匭密封,並即將投票所改為開票所。

開票應公開為之,逐張唱名開票,並設置參觀席,備民眾入場參觀開票。

第三十四條開票完畢後,開票所主任管理員應將開票所編號、開票時間、開出選舉票總數、候選人得票數等,會同主任監

察員填具開票報告表。

第三十五條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於當選人名單公告後十日內,應將各候選人在每一投票所得票數列表寄送各候選人。第三十六條投票所、開票所置主任管理員一人,管理員三人至十

四人,由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依本法第五十八條第

一項及第二項規定遴派。

第三十七條投票所、開票所主任管理員綜理投票、開票事務,並指揮監督管理員辦理下列事項:

一、管理選舉人名冊及選舉票。

二、管理投票匭。

三、發票、唱票、記票。

四、計算候選人得票數目。

五、維持投票、開票秩序。

六、其他有關投票、開票之工作。

第三十八條投票所、開票所工作人員,應按時到達被指定之投票所、開票所執行職務,主任管理員或主任監察員因故未能

按時到達者,應由到達之管理員或監察員互推一人暫行代

理。

前項工作人員應佩帶之證件,由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製發之。

第三十九條投票所、開票所工作人員,服務成績優良者,予以獎勵。

第四十條投票所、開票所工作人員,擅離職守或有其他違法行為,經查明屬實者,除依法處理外,由直轄市、縣(市)選

舉委員會立即免除其職務,另行派員接替。

第四十一條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應於投票日前二日,按選舉人名冊所載人數分別將選舉票發交鄉(鎮、市、區)公所,

並於投票日前一日,轉發投票所主任管理員會同主任監察

員點收後密封,由鄉(鎮、市、區)公所統一保管或主任管

理員負責保管,於投票開始前會同主任監察員,當眾啟封

點交管理員發票。

前項選舉票之分發,於山地、離島地區,得由縣選舉委員會視實際情況提前辦理。

第七節選舉結果

第四十二條本法第六十七條第一項及第二項第三款所定之抽籤,主辦選舉委員會應通知票數相同之候選人或剩餘數相同之

政黨,於投票日後二日內會同監察人員公開為之。候選人

或政黨書面指派之人員未到場參加抽籤或雖到場經唱名三

次後仍不抽籤者,由主辦選舉委員會代為抽定。

第四十三條公職人員選舉結果,應由主辦選舉委員會造具選舉結果清冊及當選人名單,連同當選人相片二張,於投票日後

四日內,函報主管選舉委員會審定當選人名單依本法第三

十八條第一項第六款公告之。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應由中央選舉委員會造具選舉結果清冊及當選人名單,其當選人名

單經審定後應依本法第三十八條第一項第六款規定公告

之。

第四十四條本法第七十一條第四項、第七十三條第四項所定黨籍喪失證明書,應加蓋中央主管機關發給該黨之圖記。

第四章罷免

第一節罷免案之提出

第四十五條公職人員之罷免案,應向本法第七條所定之主管選舉委員會提出之。

第四十六條本法第七十八條所定罷免案於未徵求連署前之撤回,向主管選舉委員會為之。

第二節罷免案之成立

第四十七條主管選舉委員會收到罷免案提議書件後,應即交由主辦選舉委員會於二十日內,依本法第七十九條第一項規定查

對提議人名冊,其中第一款及第三款之查對,由主辦選舉

委員會函請戶政機關依據戶籍登記資料為之。

主辦選舉委員會查對提議人名冊後,有不合規定者,應予以刪除,並於前項規定期間內,將查對結果函報主管選舉

委員會。

本法第七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之選舉委員會為主管選舉委員會。

第四十八條本法第八十條第三項所定之選舉委員會為主辦選舉委員會。但原住民立法委員罷免案,為中央選舉委員會。

第四十九條本法第八十三條第一項但書所定連署人名冊不足規定之連署人人數,由主辦選舉委員會函報主管選舉委員會,逕

為罷免案不成立之宣告。

主辦選舉委員會依本法第八十三條第一項規定查對連署人名冊時,其中第一款及第三款之查對,應函請戶政機關

依據戶籍登記資料為之。連署人名冊經查對後,有不合規定

者,應予以刪除。主辦選舉委員會應將查對結果函報主管選

舉委員會,為罷免案成立或不成立之宣告。

第五十條被罷免人應於罷免理由書副本送達後十日內提出答辯書。主管選舉委員會於接到答辯書或提出答辯書期間屆滿

後,除依本法第八十五條公告外,並應將公告內容交由主

辦選舉委員會印發選舉區內各戶。

第三節罷免投票

第五十一條罷免案經投票後,主辦選舉委員會應即造具罷免投票結果清冊,報由主管選舉委員會依本法第九十一條第一項

規定公告罷免投票結果。

第五章選舉罷免訴訟

第五十二條本法第一百二十條第一項及第一百二十一條第一項所定之選舉委員會為主管選舉委員會。

第五十三條選舉罷免訴訟,原告應提出訴狀,記載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及事實與證據。

第五十四條各級檢察官發現有本法第一百十八條規定選舉或罷免無效或第一百二十條及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當選無效或第

一百二十四條規定罷免案通過或否決無效之情事,應報請

或通知有管轄權之法院檢察署檢察長核辦。

第五十五條檢察官接受本法第一百二十五條之舉發時,應報請或

通知有管轄權之法院檢察署檢察長核辦。

第五十六條檢察官依法執行職務時,得隨時洽請有關選舉罷免機關為必要之協助。

第五十七條選舉、罷免訴訟程序,依本法第一百二十八條規定,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當事人於案件起訴前或起訴後,

認為證據有滅失或礙難使用之虞,或經他造同意者,得向

法院聲請保全。

第六章附則

第五十八條本法第一百三十條第一項所定罰鍰之裁定,由主辦選舉委員會為之。

第五十九條本細則所定各種書件表冊之格式,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定之。

第六十條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优秀居民小组长考核办法

优秀居民小组长考核办法

绿城百合社区 居民小组、楼栋长考核办法 为进一步强化居民小组、楼栋长的工作责任,充分调动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及时反馈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更好的服务于社区居民,为社区居民创造卫生良好、邻里和睦、互助互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社区网格化管理水平,现根据社区建设的工作要求,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指导,确立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和惠民、利民、便民的工作理念,着力构建“我的社区我做主,我的楼栋我管理,我的亲邻我服务”的社区社会管理服务格局,培育打造一支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爱岗敬业,服务居民的社会自治队伍,努力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居住舒适、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 二、考核时间与对象 (一)考核对象为任期内的居民小组、楼栋长。 (二)每半年对上述人员进行一次考核,结果予以公示;考核不合格者,免除居民小组组长或楼栋长资格。

协助社区全方位,多角度做好工作,做到信息不失灵,跟踪不失控,措施不失作,工作不失责;建立“五必报”(不稳定因素、不安全隐患、异常外来人员、公共设施损坏、突发性事件)信息反馈通畅机制。 五、考核办法 (一)考核方法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明查与暗访、检查与抽查、座谈与测评相结合,主要采用“123”考核检查方法。 1.听:主要听取居民小组长和楼栋长工作情况汇报。 2.看:活动场所规范,规章制度齐全;楼栋管理有序,服务居民良好;居民小组成员、楼栋长工作日志真实、完善;居民小组、楼栋长会议等要形成会议记录,要求记录完备,含有图片、文字等信息。 3.评:本人自评、小组内部互评、居民测评、所在社区负责人点评相结合。 (二)考核采用“百分制”。考核满分为100分,低于60分为不合格。 1.居民小组成员、楼栋长考核(满分100分),本人自评占20分,本园区居民小组成员之间或楼栋长之间互评占30分,居民测评占30分,所在社区负责人点评占20分。 2.居民小组考核(满分100分),居民小组长述职占20分,居民小组成员或楼栋长测评占30分,居民测评占

选举法修订

?新中国建立以来,颁布了两部选举法(1953年与1979年),作过五次修改(含1979年对1953年选举法的修改以及1982年、1986年、1995年、2004年对第二部选举法的修改)、一次补充(1983年)。经过“二”、“五”、“一”变迁,中国的选举制度在民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方面逐步有了发展,从而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充分行使国家权力。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关于修正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中,规定将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县级,并规定选举各级人大代表一律实行无记名投票与此同时,在修改1953年《选举法》的基础上,颁布了新的《选举法》,即当代中国的第二部《选举法》。 ? ?与1953年的《选举法》相比,新《选举法》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的变化: ?①将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县级; ?②规定一律实行差额选举; ?③将原规定的无记名投票和举手表决并用,改为一律实行无记名投票; ?④将原规定的按选民居住情况划分选区,改为可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和居住状况划分选区; ?⑤将原规定的只有不属于党派、闭体的选民或代表才能联合或单独提出代表候选人名单,改为任何选民或代表只要1人提出,3人以上附议,都可推荐代表候选人;?⑥规定如果所提候选人名额过多,难以确定正式候选人时,可以进行预选; ?⑦将原规定的候选人以获得出席选民或代表的过半数票始得当选,改为须获全体选民或全体代表的过半数票始得当选; ?⑧规定每个少数民族至少要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 ?1982年:《选举法》第一次修改1982年12月10日,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对1979年《选举法》进行了较小的修改。修改后的选举法将介绍代表候选人的方式改为“推荐代表候选人的党派、团体或者选民可以在选民小组会议上介绍所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的情况”;还增加了对代表资格终止情况下补选代表的规定,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在任期内调离或者迁出本行政区域的,其代表资格自行终止,缺额另行补选”。 1986年:《选举法》第二次修改1986年12月2日,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 会议重新修改和补充了1979年《选举法》的规定,但不涉及《选举法》的基本原则部分。修改后的一些规定,是为了便于1987年底以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加强地方政权机构建设。修改稿集中于地方人大代表的选举,主要包括: 简化选民登记手续,确立一次登记、选民资格长期有效的办法,而之前的规定是每次选举都普遍进行选民登记,耗时耗力;“选民或者代表十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而修改前的规定为“三人以上附议”;缩小了直接选举的差额幅度,规定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三分之一至一倍,间接选举的差额幅度仍为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倍,而修改前的直接选举差额幅度为二分之一至一倍。有关直接选举的这些修改,来自地方人大常委会提议,其后果在于控制产生更多的直接选举人大代表候选人,使直接选举的组织者、管理者“便于” 进行选举,但它也有另一个显而易见的后果,就是削弱了选民政治参与的力度,降低了直接选举的民主性、竞争性。 ?⑨规定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宣传代表候选人,等等。预选的规定也是一例,在确定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选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选举法 【字体:大中小】【时间:2012-12-05】【稿源:卧龙村】第一条为实行民主,尊重与保障村民主人权,实行村民自治,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 委员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国有场、矿和城市街道办事处所辖的村民委员会,同样适用本法。本法也适用于牧民委员会的选举。 第三条具有农村户籍的公民为村民。村民一般居住在农村,享有村集体公共财产的使用权和相应的收益权,并承担相应的义务。村民是村民自治的主体。 第四条本村村民。具有本村户籍的人为本村村民。本村村民是本村的主人。 第五条本村本届选民。登记参加本村本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选民是本村本届选民。 第六条年满18周岁的村民享有和行使选举权。在村民委员会选举中,选举权包括推选权、登记权、提名权、投票权、罢免权。 (一)推选权是推选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的权利。 (二)登记权是登记成为某届村民委员会选民的权利。 (三)提名权是直接提名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的权利。直接提名包括: 1、选民自我提名。 2、选民联名提名。 3、选民个人提名。选民个人提名在预选会议上以投票方式进行,提名投票须不记名秘密写票。 (四)投票权是在村民委员会选举日参加投票的权利。 (五)罢免权是对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提出罢免要求的权利。 年满18周岁村民的选举权不受剥夺与停止。 第七条年满18周岁的村民享有和行使竞选权。竞选权是以当选村民委员会成员为目标与其他选民为同一职务竞争选民选票的权利。 行使竞选权的年满18周岁村民为竞选人。 村民的竞选权可依照法律剥夺与停止。剥夺竞选权,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剥夺政治权利的规定。对被剥夺竞选权选民的候选人提名无效。 被判处徒刑、拘役、管制、被羁押、正在取保候审或者被监视居住、正在被劳动教养、正在受拘留处罚的选民,如果本届村民委员会选举日及其后其人身自由能够恢复,则有权行使竞选权;如果本届村民委员会选举日及其后其人身自由不能恢复,则停止行使竞选权。其人身自由届时能否恢复,由判处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机关或者负责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机关出具书面证明。 对被停止行使竞选权选民的候选人提名无效。

村民小组组长工作制度

村民小组组长工作制度 村民小组长隶属村民委员会领导,在开展工作中,应为村民多办事、快办事、办实事、办好事,积极履行职责,模范贯彻、执行、落实各种规章制度。把各自负责的村民小组两个文明建设好。为此,村民小组长必须做好: 1、协助村民委员会开展村民自治活动,具体落实各项任务。 2、做好本小组村民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协调服务工作。 3、传达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有关政策、工作指示和要求。 4、协助村委会搞好农村干部的评议,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评优以及本组村民执行《村规民约》的考评。 5、发动和组织村民做好对“五保户”的养护工作。 6、宣传和发动群众做好防盗、防火、防灾等安全工作。 7、调解组内各种纠纷,防止矛盾激化,把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8、办事公道,不徇私情;布置工作,不强迫命令。 9、做好粪管和环境卫生工作,杜绝脏、乱、差,确保村容、村貌良好。 10、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熟悉暂住人口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11、监督本组集体、个人执行土地法规和政策情况,调解用地矛盾,协助村民搞好承包田流转工作。 12、协助专业会计签订好农户和集体之间的承包合同。 13、不擅自用工和核定用工报酬,不擅自购买生产设施材料,不擅自规划外筑路。 14、配合水管、电管人员处理好用水、用电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发现窃水、窃电行为及时报告。 15、组织村民疏竣沟渠,整修道路。 16、组织村民自觉履行献血、参军义务,按时按质完成献血和兵役任务。 17、协调好农机作业,水利灌溉中的供需矛盾。 18、工作积极主动,在职责范围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村民自治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证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调动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促进本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办法》,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村实行村民自治,按照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范围,在村党支部领导下进行。第三条本章程由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监督执行,村民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 第二章村民组织 第一节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 第四条村民会议由本村18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是本村村民自治的最高权力机构,召开村民会议,有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或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代表参加,所作决定应经过与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第五条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项,须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

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办法

村委会换届选举办法 为了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确保换届选举工作依法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甘肃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甘肃省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选举办法。 一、本村第八次村民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员3人,其中妇女委员1人。村民委员会主任正式候选人应当分别比应选名额多1人,委员的正式候选人比应选名额多1人。 二、本次村民委员会换届实行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召开村民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会议,由过半数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直接提名。 三、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并接受县、镇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机构的指导。 四、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工作。村民选举委员会由新一届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提名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的,应当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村民选举委员会行使职责至新一届村民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时止。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或其他原因出缺的,按照原推选结果依次递补。 五、本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日为2013年1 月13日,选民登记时间为2013年12月16日至2013年12月20日。 六、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包括户籍在本村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人员,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村民委员会选举前,应对下列人员进行登记,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⑴户籍在本村并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⑵户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参加选举的村民;⑶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已在户籍所在村或者居住村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不得再参加其他地方村民委员会的选举。选民的年

XX村村组干部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XX村村组干部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村村组干部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村组干部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村组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一个更加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结合我村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村组干部学习制度 ?? 1、不定期参加村“两委”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无故不得缺席。 ???? 2、每月按时组织、参加“三会一课”,并收看远程教育播放节目; ???? 3、平时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及时发现问题,并向村两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二、村组干部会议制度 ???? 1、准时参加乡村两级召开的各种会议,有事必须向书记、主任请假。除婚丧嫁娶外,村组干部无故缺席一次会议者扣10元,村干部无故缺席一次会议者扣50元。2次及以上无故不参加会议者,请自动离职。 ???? 2、参加各种会议时,必须认真详细地做好会议记录。 3、按时按要求上报各种表册及各种材料。?????? 三、村组干部挂包贫困户制度 ???? 1.支部书记、小组长、副组长、妇女主任挂包贫困户,向贫困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时发现贫困群众出现的不良的苗头倾向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如因工作不到位出现越级上访的,将一次扣除10分。 2.鼓励党支部书记通过选举担任村民小组长或村民小组长兼任党支部书记实现“一肩挑”,

五、村组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 ???? 1、不准违反规定收送红包; ???? 2、不准在换届选举中进行贿选; ???? 3、不准放任、纵容配偶、子女、亲戚利用职权谋取非法权益; ??? 4、不准利用职权,以权谋私;? ??? 5、不准参与赌博活动; ???? 6、不准违反支农惠农政策规定; ???? 7、不准违反财务、村务、党务公开有关规定;?????????????? 8、不准纵容家庭、子女、亲戚等计划生育对象违犯计生政策;???????????????? 9、不准违反规定向农民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10、不准与民争利,态度蛮横。

换届选举法律法规

人大换届选举法律常识 人大换届选举法律常识 1. 怎么换届选举人大代表? 《选举法》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民根据选举委员会的规定,凭身份证或者选民证领取选票。各选区应当设立投票站、流动票箱或者召开选举大会进行选举。投票选举由选举委员会主持。代表的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民如果是文盲或者因残疾不能书写选票的,可以委托他信任的人代写。选民对于代表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其他任何选民,也可以弃权。选民如果在选举期间外出,经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不能超过3人。 2. 我国的哪些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什么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 怎么进行选民登记? 《选举法》第二十六条规定:选民登记按选区进行,经登记确认的选民资格长期有效。每次选举前对上次选民登记以后年满十八周岁的、被剥夺政治权利期满后恢复政治权利的选民,予以登记。对选民经登记后迁出原选区的,列入新迁入的选区的选民名单;对死亡的和依照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从选民名单上除名。 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 4. 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民如何领取选票?各选区应怎样进行选举?《选举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时,选民根据选举委员会的规定,凭身份证或者选民证领取选票。各选区应当设立投票、流动票箱或者召开选举大会进行选举。投票选举由选举委员会主持。 5. 怎样确定选举或选票是否有效? 《选举法》第四十条规定:每次选举所投的票数,多于投票人数的无效,少于投票人数的有效。 每一选票所选的人数,多于规定应选代表人数的作废,少于规定应选代表人数的有效。《选举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选举有效。 6. 破坏选举行为主要有哪些表现? 按照选举法所列,破坏选举行为主要表现为:(1)以金钱或者其他财物贿赂选民或者代表,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以暴力、威胁、欺骗或者其他非法手段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4)对于控告、检举选举中违法行为的人,或者对于提出的要求罢免代表的人进行压制报复。 7. 对于有破坏选举行为的人员应当如何予以制裁? 有选举法所列破坏选举行为的人员,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要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些人员中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要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以选举法所列破坏选举行为应选代表的,其当选无效,由选举委员会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选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选举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村民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 第三章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第四章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 第五章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村民委员会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三条村民委员会根据村民居住状况、人口多少,按照便于群众自治,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原则设立。 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村民委员会可以根据村民居住状况、集体土地所有权关系等分设若干村民小组 第四条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职权;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第五条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 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 第二章村民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 第六条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 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妇女成员,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 对村民委员会成员,根据工作情况,给予适当补贴。 第七条村民委员会根据需要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与计划生育等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兼任下属委员会的成员。人口少的村的村民委员会可以不设下属委员会,由村民委员会成员分工负责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与计划生育等工作。 第八条村民委员会应当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 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引导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村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选举办法

××村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选举办法(参考样本) (2014年×月×日××村第六届村民代表会议通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以及《中共防城港市委组织部防城港市民政局关于印发〈2014年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等有关规定,特制订本办法。 一、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的选举工作由××村选举委员会召集并主持,在××乡(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 二、根据本村民小组实际,以及第六届村民代表会议确定××村××小组设小组长1名;村民代表××名。 三、村民小组长、副组长和村民代表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召集村民小组(户代表)会议推选产生,本组三分之二以上选民(三分之二以上户代表)参加会议合法召开。 四、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的推选方式。会议经过充分酝酿讨论可以采取以无记名等额提名的方式推选产生。被推选人获得参加推选人数过半数赞成票始得当选;获得过半数以上赞成票的候选人人数多于应选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果赞成票相同,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当就赞成票相同的候选人再次投票,以得赞成票多者当选。 五、选举总监票2人,计票2人。候选人及其直系亲属不得从事监票、计票工作。 六、选票上的候选人名单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选举时,对候选人可投赞成票、不赞成票或弃权票,也可以另选他人。同意候选人的,必须在其姓名右边的空格栏内画“○”,不同意的“×”,弃权的不画任何符号,如另选他人,请在另

选人姓名栏内写上另选人的姓名,并在其右边空格栏内画“○”,填写模糊无法辨认的为无效票。 七、每张选票所选的人数等于或少于应选人数为有效票,多于应选人数为无效票。 八、投票结束后,由工作人员当场开箱计票,收回的选票数多于发出的选票数选举无效,等于或少于发出的选票数选举有效。 九、本办法经××村第六届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后生效。

《选举法》修正后的有关规定

《选举法》修正后的有关规定 2004年修正的《选举法》是11章53条,今年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3月14日修正后的《选举法》是12章57条,现行的《选举法》从1979年制定到现在已经进行了五次修正,这次修改主要是从以下12个方面进行了修改。 1、充分体现平等原则。 过去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是农村人口4倍于城镇人口。而修改后的选举法,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修改后的选举法第十四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本级选举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所辖的下一级各行政区域或者各选区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2、增强代表的广泛性,确保“一线”代表数量,解决“官民比例”失衡。 此次的选举法修正案增加了保证“一线”代表的规定

(选举法第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 这次修改选举法则从制度上保证了一线的工人、农民的代表比例,其目的是扩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基础,强化人大的监督权,扩大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途径,是对人大制度发展的新探索。 这样规定有利于在国家、地方和基层重大事务决策过程中,更充分地听取来自基层的意见和要求,更好地反映基层群众的利益诉求。 3、对选举机构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明确 对其产生、回避、职责进行了明确。 修改后的选举法增加了一章就是增加了“选举机构”专章为第二章,进一步细化了选举委员会的六大职责(选举法第十条):一是划分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区,分配各选区应选代表的名额;二是进行选民登记,审查选民资格,公布选民名单,受理对于选民名单不同意见的申诉,并作出决定;三是确定选举日期;四是分解核实并组织介绍代表候选人的情况;根据较多数选民的意见,确定和公布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五是主持投票选举;六

安徽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2011年修改)

安徽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 (1999年1月27日安徽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12月27日安徽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安徽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0年8月21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1年6月24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安徽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村民依法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其具体人数由村民选举委员会根据本村实际确定。 第三条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罢免和终止村民委员会成员职务,应当依法进行。 第四条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第五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由省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民政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指导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所需经费,由本级财政列支。 村民委员会选举所需的费用一般由本村解决;村解决有困难的,由乡、民族乡、镇予以补助。 第二章选举工作机构 第七条县(市、区,下同)和乡、民族乡、镇成立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领导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有关法律、法规; (二)制定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指导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 (四)培训换届选举工作人员; (五)受理有关选举的来信来访; (六)承办换届选举工作中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村成立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村民选举委员会由主任和委员共七至十一人单数组成。具体人数由乡、民族乡、镇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领导机构确定。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应当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办事公道。 村民选举委员会的主任和委员,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会议推选产生。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提名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应当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出缺的,按照原推选结果依次递补,也可以另行推选。 第九条村民选举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做好选举的宣传发动工作; (二)依法制定选举工作方案和选举办法,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报乡、民族乡、

《选举法》历次修改情况简介

《选举法》历次修改情况 《选举法》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从1953年第一部《选举法》开始,我国的选举法律制度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进行规范。半个多世纪以来,《选举法》历经多次修改,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逐步得到发展,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 选举制度是民主政治的支柱,选举权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基础。我国目前的选举法律不涵盖国家机关领导人的选举,也不包括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选举,前者主要由政府组织法(如国务院组织法、地方政府组织法)规定,后者由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调整。因此,我国目前还缺乏规范各种不同类型选举的统一的选举法。 现行《选举法》的核心是规范人大代表的选举,对《选举法》的回顾介绍也将以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为核心。 1953年:第一部《选举法》 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此次制定通过《选举法》,是在普选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在普选产生正式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之前,由政协会议代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职权,地方人民代表会议代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权,政协会议和地方人民代表会议由邀请、推选、协商等方式产生的人士组成。 实行普选的方式产生基层人大代表、召开正式的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的提议,始于1952年底。1953年1月13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于1953年召开普选产生的乡、县、省(市)各级人大,并在此基础上接着召开全国人大;同时决议成立选举法起草委员会,进行选举法起草事宜。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通过了《选举法》,确认了建国初期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普选、逐级召开地方各级人大和全国人大提供了法律基础。 第一部《选举法》规定的选举基本原则和重要内容如下: 1、选举权的普遍性。如《选举法》第一条规定各级人大代表“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第四、五条规定,除依法尚未改变成份的地主阶级分子、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反革命分子、其他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精神病患者之外,年满十八周岁之中国公民,不分民族和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选举权的平等性。1953年《选举法》体现“投票权平等”,如第四十三条规定,每一选民只得进行一次登记;第六条规定,每一选民只有一个投票权。 但是该法分两章详细规定了各级人大代表“名额”,农村与城市、汉族与少数民族每一代表代表不同的人口比例,因而也开创了“不平等投票”但在当时是“很合理、完全必需、完全正确”的立法先例,如第二十条规定,各省应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按人口每八十万人选代表一人;中央直辖市和人口在五十万以上的省辖工业市应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按人口每十万人选代表一人。以此计算的全国人大

最新修订的选举法学习材料

最新修订的选举法学习材料 ①拟实行城乡平等选举权 审议中的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对现行法律相关条款作出修改,明确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对地方人大代表的选举,草案也作了类似规定。 1953年制定的选举法,对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作了不同规定。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每96万农村人口选举1名全国人大代表,每24万城市人口选举1名全国人大代表,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4∶1。 ②确保应有适量基层代表 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增加规定,进一步强调人大代表的广泛性,强调应有适量的基层代表。 一些地方也提出,应当进一步明确在各级人大代表中,来自一线的工人和农民代表有一定的数量。 近几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中,工人和农民代表比例呈下降趋势,尤其是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人数偏少,这一现象已引起中共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省级政府组成部门领导干部代表大幅缩减,同时一线工人和基层农民代表大幅增加。其中,一线工人代表比上届增加了一倍以上,基层农民代表比上届增加了70%以上。 ③增设“选举机构”专章规定 鉴于选举委员会在直接选举中的重要作用,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增设“选举机构”专章,对选举委员会的产生和职责分别作出规定。 草案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不设区的市、市

辖区、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 草案规定,选举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一是进行选民登记,审查选民资格,公布选民名单;受理对于选民名单不同意见的申诉,并作出决定;二是划分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区,分配各选区应选代表的名额;三是了解核实并组织介绍代表候选人的情况,根据较多数选民的意见,确定和公布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四是确定选举日期;五是确定选举结果是否有效,公布当选代表名单。 选举委员会是组织领导县级和乡级人大代表选举的机构,在直接选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地方建议,根据198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对选举委员会的产生和职责作出规定。据此,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增加了“选举机构”一章。 ④乡镇代表总名额上限增加 根据现行选举法的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总名额最多不超过130名。 但近些年来,一些地方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乡镇合并,乡镇人口增加较多,有的人口多达十几万甚至二十几万。在这样的情况下,现有规定的乡镇人大代表总名额上限显得偏少,一些地方建议提高规定的上限。 据此,选举法修正案草案修改了相关规定,明确乡镇“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160名”。 ⑤禁止同时两地担任代表 一个公民是否可以同时担任两个地方的人大代表?对此,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增加了相关规定予以明确,“公民不得同时担任两个互不隶属的行政区域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同时,草案还增加一项规定,明确,“接受推荐的代表候选人应当向选举委员会或者大会主席团如实提供个人身份、简历等情况”。 根据一些地方选举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关部门建议,应明确规定人大代表候选人要填报是否取得外国永久居留权、外国国籍等情况,以便组织上掌握情况,依法处理。据此,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增加了上述规定。 ⑥增强候选人“透明度”

选举法(2015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若干规定的决议》第一次修正 根据1986年12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根据2004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根据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五次修正 根据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第六次修正)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选举机构 第三章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 第四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 第五章各少数民族的选举 第六章选区划分 第七章选民登记 第八章代表候选人的提出 第九章选举程序 第十章对代表的监督和罢免、辞职、补选 第十一章对破坏选举的制裁 第十二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湖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

湖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2013年修正本) (1996年11月28日湖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通过根据2000年7月29日湖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7次会议《关于修改〈湖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2013年7月25日湖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次会议第二次修订2013年7月25日湖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号公布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成员由选民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直接选举产生。 第三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由省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 第四条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依照宪法和法律,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保障选举工作规范有序。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指导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所需经费,由财政拨付。村民委员会选举经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 第二章选举工作机构 第六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时,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成立村民委员会选举指导工作机构,指导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第七条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 村民选举委员会由五至十一人单数组成,其中应当有妇女成员。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会议推选产生。推选结果应当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 第八条村民选举委员会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有关法律、法规; (二)制定选举工作实施方案; (三)起草本村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办法,提请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四)登记选民并公布选民名单; (五)公布选举日期、投票地点和方式;

选举法最新修改全文

选举法最新修改全文 来源:作者:日期:10-03-16 (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27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10年3月1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 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六条第一款修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 二、将第八条改为第七条,修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国库开支。” 三、增加一条,作为第九条:“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 “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为代表候选人的,应当辞去选举委员会的职务。” 四、增加一条,作为第十条:“选举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划分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区,分配各选区应选代表的名额; (二)进行选民登记,审查选民资格,公布选民名单;受理对于选民名单不同意见的申诉,并作出决定; (三)确定选举日期; (四)了解核实并组织介绍代表候选人的情况;根据较多数选民的意见,确定和公布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 (五)主持投票选举; (六)确定选举结果是否有效,公布当选代表名单;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选举委员会应当及时公布选举信息。” 五、将第九条改为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四项修改为:“乡、民族乡、镇的代表名额基数为四十名,每一千五百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但是,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一百六十名;人口不足二千的,代表总名额可以少于四十名。” 六、将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改为第十四条,修改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本级选举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所辖的下一级各行政区域或者各选区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在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中,人口特少的乡、民族乡、镇,至少应有代表一人。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分配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分配的办法,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 七、将第十五条第二款中的“名额的分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情况决定”的规定移至第十六条,将第十六条修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

村级纪检小组工作细则

村级纪检小组工作细则 (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全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规范村纪检小组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工作规程。 第二条村纪检小组是指经镇党委同意,设立在行政村的党的纪律检查组织,协助村党(总)支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章和党内法规,保障党员的各项权利。 二、组织机构 第三条村纪检小组受村党(总)支部和镇纪委双重领导,纪检业务以镇纪委领导为主。 第四条村纪检小组一般由3人组成,组长由村纪检员担任,其他小组成员由在群众中具有一定威信的老党员、村两委会班子离任的老干部和优秀中青年党员担任。 第五条村纪检小组与村党(总)支部委员会任期相同。村纪检小组成员人选一般由村党(总)支部委员会提名,经镇纪委考察,党员代表大会选举,报镇党委同意后,由镇纪委发文任命。对届中调整的,可以直接任命。 第六条村纪检小组成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政治坚定,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遵纪守法,敢于抵制不正之风; 3、工作认真,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 4、公道正派,在群众中威信较高。 第七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提名为村纪检小组成员人选:有违法违纪行为的;民主评议为不合格党员的;无不正当理由不参加党组织活动的。 三、职责职权 第八条村纪检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是: l、检查村党(总)支部和党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纪法规的情况。 2、协助镇纪委和村党(总)支部抓好本村的党风廉政建设,配合镇纪委和村党(总)支部对党员进行党风党纪教育。 3、对本村党员实行《党章》规定范围内的监督,重点对本村党员干部权力行使情况进行监督。 4、接受本村党员的控告、申诉,以及对党员违纪行为的检举,并及时向镇纪委报告,保障党员的各项权利。 5、协调和指导本村村务、财务及重要资产和重大项目的监督。 6、协助和参与镇纪委在本村开展的信访调查和案件查办工作。收集本村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化解矛盾,解决苗头性问题。 7、向上级纪委汇报纪检工作。

选举 法试题

选举法练习题 1、在直接选举中,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D) A、1/2至1倍 B、1倍 C、2倍 D、1/3至1倍 2、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正在监狱服刑期间,有关其选举权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 (A) A、可以行使选举权 B、不能行使选举权 C、没有选举权 D、经监狱批准可以行使选举权 3、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有关规定,如果选举进行前,选民名单出现纠纷,则此类案件由哪个法院审理? (B) A、选民户籍所在地法院 B、选区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C、选区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 D、选民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 4、某选区选民为1200人,实际参加选举的为1000人,甲候选人至少获多少票才能当选? (C) A、600 B、601 C、501 D、500 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的是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有的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下列选项中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D ) A、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C、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D、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6、某省新源县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市人大代表,该县人大代表350人,该次开会时有320人到会,张三作为该次选举的候选人,在对其投票时20人投弃权票,那么至少应当获得多少票同意方能当选?(B) A、175 B、176 C、161 D、150 7、某选区共有选民8679人,张先生是数位候选人之一。请问根据现行宪法和选举法律,在下列那些情况下,张先生可以当选(D)? A、参加投票的人数为8681人,张先生获得选票4800张 B、参加投票的人数为4339人,张先生获得选票4000张 C、参加投票的人数为6801人,张先生获得选票3400张 D、参加投票的人数为6801人,张先生获得选票3411张 8、某县一选区在举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时,应参加选举的登记选民为35301人,实际参加选举的选民17602人,该选区3位候选人赵某、钱某和孙某最后实际获得选票依次为9250票、8500票和7600票。依照我国选举法的规定,谁能当选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D) A、赵某 B、钱某 C、孙某 D、3人均不得当选 9、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的(C)以前公布,实行凭选民证参加投票选举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