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配方法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配方法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配方法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配方法

8.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 2+6x-11=0,则方程可变形为( )

A.(x+3)2=2

B.(x-3)2=20

C.(x+3)2=20

D.(x-3)2=2

9.用配方法解方程x 2-3

2x+1=0,正确的是( ) A.(x-32)2=1,x 1=35,x 2=-31 B.(x-32)2=94,x=2

32± C.(x-23)2=98-,原方程无实数解 D.(x-3

1

)2=98-,原方程无实数解 10.若方程4x 2-(m-2)x+1=0的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等于( )

A.-2

B.-2或6

C.-2或-6

D.2或-6

11.已知方程x 2-6x+q=0可以配方成(x-p)2=7的形式,那么x 2-6x+q=2可以配方成下列的( )

A.(x-p)2=5

B.(x-p)2=9

C.(x-p+2)2=9

D.(x-p+2)2=5

12.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2x 2+7x-4=0; (2)x 2-2x-6=x-11;

(3)x(x+4)=6x+12; (4)3(x-1)(x+2)=x-7.

13.(河北中考)嘉淇同学用配方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求根公式时,对于b 2-4ac>0的情况,她是这样做的:

由于a ≠0,方程ax 2+bx+c=0变形为:

x 2+

a

b x=-ca,第一步 x 2+a b x+(a b 2)2=-a

c +(a b 2)2,第二步 (x+a b 2)2=a

ac b 442-,第三步 x+a b 2=a

ac b 242-(b 2-4ac>0),第四步 x=a

ac b b 242-+-.第五步 (1)嘉淇的解法从第四步开始出现错误;事实上,当b 2-4ac>0时,方程ax 2+bx+c=0(a ≠0)的求根公式是x=______

(2)用配方法解方程:x 2-2x-24=0.

14.若要用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折成一个面积为16平方厘米的矩形方框,则应该怎样折呢?

挑战自我

15.(葫芦岛中考)有n个方程:x2+2x-8=0;x2+2×2x-8×22=0;……;x2+2nx-8n2=0.

小静同学解第1个方程x2+2x-8=0的步骤为:“①x2+2x=8;②x2+2x+1=8+1;③(x+1)2=9;④x+1=±3;⑤x=1±3;⑥x1=4,x2=-2.”

(1)小静的解法是从步骤______开始出现错误的;

(2)用配方法解第n个方程x2+2nx-8n2=0.(用含n的式子表示方程的根)

参考答案

第2课时 配方法

8.C

9.D 10.B 11.B 12.(1)(x+47)2=16

81; x 1=21,x 2=-4; (2)(x-23)2=-411; 原方程无实数解;

(3)(x-1)2=13; x 1=1+13,x 2=1-13;

(4)(x+31

)2=-9

2; 原方程无实数解. 13(1)a

ac b b 242-±-. (2)方程x 2-2x-24=0变形,得x 2-2x=24,x 2-2x+1=24+1, (x-1)2=25,x-1=±5,x=1±5,

所以x 1=-4,x 2=6.

14.设折成的矩形的长为x 厘米,则宽为(10-x)厘米,由题意,得 x(10-x)=16.

解得x 1=2,x 2=8.

∴矩形的长为8厘米,宽为2厘米.

挑战自我

15.(1)⑤;

(2)x 2+2nx-8n 2=0,x 2+2nx=8n 2,

x 2+2nx+n 2=8n 2+n 2,(x+n)2=9n 2,

x+n=±3n ,x=-n ±3n ,

∴x 1=-4n ,x 2=2n.

2017-2018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2017-2018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一、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把形如)0(≥a a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 ” 表 示二次根号。 2.最简二次根式:若二次根式满足:①被开方数不含分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3.化简: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1)如果被开方数是分数(包括小数)或分式,先利用商的算数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分母有理化进行化简。(2)如果被开方数是整数或整式,先将他分解因数或因式,然后把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 4.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5.代数式:运用基本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起来的式子,叫代数式。 6.二次根式的性质 (1))0()(2≥=a a a )0(≥a a (2)==a a 2 )0(<-a a

(3))0,0(≥≥?=b a b a ab (乘法) (4))0,0(≥≥=b a b a b a (除法) 二、二次根式混合运算 1.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2.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与实数中的运算顺序一样,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或先去括号)。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一、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 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其中2ax 叫做二 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二、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1.降次: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不管用什么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都是要一元二次方程降次) 2、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 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 2 =b 或b a x =+2)(的一元

2019-2020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2.2配方法(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2.2配方法(第1课时)教案北师大版 配方法是继探索一元二次方程近似解的基础上研究的一种求精确解的方法.它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通法.因为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比较麻烦,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需配一次方,所以在实际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一般不用配方法.但是,配方法是导出求根公式的关键,且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常常用到配方法.因此,要理解配方法,并会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本节的重点、难点是配方法.根据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本节内容分三课时.在教学时,首先从前面两节课的实例引入求精确解.因为我们已经能解形如(x+a)2=b(b≥0)的方程,所以想到要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精确解时,是否可把方程转化为已经能解的方程,这时引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 配方法的关键是正确配方,而要正确配方就必须熟悉完全平方式的特征. 教学方法主要是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方法. 2.2配方法(一)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会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 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 (二)能力训练要求 1.会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理解配方法. 2.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学生的进一步操作来增强其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 把一元二次方程通过配方转化为(x+m)2=n(n≥0)的形式.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六张: 第一张:问题(记作投影片§2.2.1 A) 第二张:议一议(记作投影片§ 2.2.1 B) —第三张:议一议(记作投影片§ 2.2.1 C) 第四张:想一想(记作投影片§2.2.1 D) 第五张:做一做(记作投影片§2.2.1 E) 第六张:例题(记作投影片§2.2.1 F) 教学过程 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曾学习过平方根的意义及其性质,现在来回忆一下:什么叫做平方根?平方根有哪些性质? [生甲]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 用式子表示:若x2=a,则x叫做a的平方根. [生乙]平方根有下列性质: (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是互为相反数的. (2)零的平方根是零. (3)负数没有平方根. [师]很好,那你能求出适合等式x2=4的x的值吗? [生]由x2=4可知,x就是4的平方根.因此x的值为2和-2. [师]很好;下面我们来看上两节课研究过的问题.(出示投影片§2.2.1 A) 如图,一个长为10 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 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 m,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 [师]由前节课的分析可知: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x(m)满足x2+12x-15=0.上节课我们已求出了x 的近似值,那么你能设法求出它的精确值吗?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测试题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3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后得到△COD,若∠AOB=15°,则∠AOD的度数是() A.15°B.60°C.45°D.75° 2.如图,已知AB和CD是⊙O的两条直径,连结AD,BC,则α和β的关系是() A.α=βB.β>2αC.β<2αD.β=2α 3.如图,要拧开一个边长为6 mm的正六边形螺帽,扳手张开的开口a至少为() A.6 2 mm B.12 mm C.6 3 mm D.4 3 mm 4.如图,在⊙O中,直径CD⊥弦AB,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D=AB B.∠BOC=2∠D C.∠D+∠BOC=90° D.∠D=∠B 5.如图,AB为⊙O的直径,C,D为⊙O上两点,若∠BCD=40°,则∠ABD 的大小为() A.60° B.50° C.40° D.20° 6.点A,B,C,D分别是⊙O上不同的四点,∠ABC=65°,则∠ADC=()

A .65° B .115° C .25° D .65°或115° 7.如图,某厂生产横截面直径为7 cm 的圆柱形罐头,需将“蘑菇罐头”字样贴在 罐头侧面.为了获得较佳的视觉效果,字样在罐头侧面所形成的弧的度数为90°,则“蘑菇罐头”字样的长度为( ) A .π4 cm B .7π4 cm C .7π 2 cm D .7π cm 8.如图,在半径为2 cm ,圆心角为90°的扇形AOB 中,分别以OA ,OB 为直径 作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π2 -1cm 2 B.? ?? ??π2+1cm 2 C .1 cm 2 D.π2cm 2 9.如图,已知点A ,B ,C , D 为⊙O 的四等分点,动点P 从圆心O 出发,沿 OC —CD ︵ —DO 的路线做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APB 的度数为y 度,则下列图象中表示y (度)与t (秒)之间的函数关系最恰当的是( ) 10.如图,MN 是半径为1的⊙O 的直径,点A 在⊙O 上,∠AMN =30°,点B 为劣弧AN 的中点,P 是直径MN 上一动点,则P A +PB 的最小值为( ) A. 2 B .1 C .2 D .2 2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A ,B ,C 是⊙O 上的三点,∠AOB =100°,则∠ACB =________°. 12.同圆的内接正三角形与内接正方形的边长的比值是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21.1 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 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ax2 + bx + c = 0(a ≠ 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21.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1.2.1 配方法 知识点一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一般地,对于形如x2=a(a≥0)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x1=a,x2=a . (2)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2=p或(mx+a)2=p(m≠0)形式的方程,如果p≥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

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 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⑵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⑶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⑷若等号 右边为非负数,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 21.2.2 公式法 知识点一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如果b2-4ac≥0,那么方程的两个 根为x= a ac b b 2 4 2 - ± - ,这个公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我们可以由一元二方程的系数a,b,c的值直接求得方程的解,这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2)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就是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过程。 (3)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具体步骤: ①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a≠0),一般a化为正值②确定公式中a,b,c 的值,注意符号; ③求出b2-4ac的值;④若b2-4ac≥0,则把a,b,c和b-4ac的值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数学《配方法》教案

第2课时配方法 【知识与技能】 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过程与方法】 理解通过变形运用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进一步体验降次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 在学生合作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交流意识,培养探究精神,增强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要使一块长方形的场地的长比宽多6m,并且面积为16m2,场地的长与宽各是多少? 思考如果设这个长方形场地的宽为xm,则长为,由题意可列出的方程为,你能将此方程化为(x+n)2=p的形式,并求出它的解吗? 【教学说明】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模型的过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并通过思考,用类比、转化思想方法探索出解这类方程的一种方法,导入新课.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充分思考,交流活动时间,达到探索新知的目的.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教学说明】让学生阅读第6~7页探究内容,再完成下面的“想一想”. 想一想1.下列各题中的括号内应填入怎样的数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1)x2+10x+( )=(x+ )2; (2)x2-3x+( )=(x- )2;

(3)x2-2 3 x+( )=(x- )2; (4)x2+1 2 x+( )=(x+ )2. 2.利用上述想法,试试解下列方程:(1)x2+10x+3=0; (2)x2-3x+1=0; (3)x2-2 3 x=4; (4)x2+ 1 2 x-7=0. 1.依次填入:(1)25;5;(2)9 4 , 3 2 ;(3) 1 9 ; 1 3 ;(4) 1 16 , 1 4 . 2.解:(1)原方程可化为:x2+10x=-3,配方,得x2+10x+25=-3+25,即(x+5)2=22,∴x+5=±22,即x1=-5+22,x2=-5-22; 试一试1.请说说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怎样的?与同伴交流. 2.如果某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是1时,还能用配方法解这个一元二次方

(完整)九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21.1 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 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ax2 + bx + c = 0(a ≠ 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21.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1.2.1 配方法 知识点一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一般地,对于形如x2=a(a≥0)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x1=a,x2=a . (2)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2=p或(mx+a)2=p(m≠0)形式的方程,如果p≥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

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⑵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⑶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 ⑷若等号右边为非负数,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 21.2.2 公式法 知识点一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如果b2-4ac≥0,那么 方程的两个根为x= a ac b b 2 4 2 - ± - ,这个公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我们可以由一元二方程的系数a,b,c的值直接求得方程的解,这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2)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就是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过程。 (3)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具体步骤: ①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a≠0),一般a化为正值②确定公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元二次方程 易错点: a≠0 和a=0 方程两个根的取舍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 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ax2 + bx + c = 0(a ≠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配方法 / 知识点一: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一般地,对于形如x2=a(a≥0)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x1=a,x2=a -. (2)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2=p或(mx+a)2=p(m≠0)形式的方程,如果p≥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2)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3)) (4)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 (5)若等号右边为非负数,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 公式法 知识点一: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如果b2-4ac≥0,那么方程的两个根为 x= a ac b b 2 4 2 - ± - ,这个公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我们可以由一元二方程的系数a,b,c的值直接求得方程的解,这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2)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就是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 0)的过程。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复习

本章复习 【知识与技能】 回顾本章内容,用所学的概率知识去解决某些现实问题,再归纳和总结试验频率与理论概率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学会与人合作,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4118916427.html,] 【情感态度】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用所学的概率知识去解决某些现实问题. 【教学难点】 用所学的概率知识去解决某些现实问题. 一、知识结构 【教学说明】通过回顾知识点,使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 1.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回顾: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时应注意什么情况? 2.用频率估计概率. 如何用频率估计概率? 【教学说明】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容的小结,了解本章所学内容,如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 1.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每分钟红灯亮30秒,绿灯亮25秒,黄灯亮5秒.当你抬头看信号灯时,是黄灯的概率是() A.1/3 B.5/12 C.1/12 D.1/2 解析:让黄灯亮的时间处于总时间即为抬头看信号灯时,是黄灯的概率.每分钟红灯亮30秒,绿灯亮25秒,黄灯亮5秒共60秒,所以是黄灯的概率是5/60=1/12.故选C. 解答:C 2.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A.小明在10次抛图钉的试验中发现有3次钉尖朝上,由此他说钉尖朝上的概率是30% B.抛掷一枚普通的正方体骰子,出现6的概率是1/6的意思是每6次就有1次掷得6 C.某彩票的中奖机会是2%,那么如果买100张彩票一定有2张中奖 D.在一次课堂上进行的试验中,甲、乙两组同学估计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的概率分别为0.48和0.51 解析:概率是反映事件发生机会的大小的概念,只是表示发生的机会的大小,机会大也不一定发生.A选项,10次抛图钉的试验太少,错误;B选项,概率是反映事件发生机会的大小的概念,机会大也不一定发生,错误;C选项,概率是反映事件发生机会的大小的概念,机会大也不一定发生,错误;D选项,根据概率的统计定义,可知正确. 解答:D[来源学优高考网] 3.如图,图中的两个转盘分别被均匀地分成5个和4个扇形,每个扇形上都标有数字,同时自由转动两个转盘,转盘停止后,指针都落在奇数上的概率是() A.2/5 B.3/10 C.3/20 D.1/5 解析:列举出所有情况,看转盘停止后,指针都落在奇数上的情况数占总情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配方法》

《21.2.1配方法》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仍然结合实际问题展开,重点讨论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课本先讨论了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的依据是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另外循序渐进地安排了两类方程:x2=p和(x+n)2=p,后者可以看成是前者的推广.学习完直接开平方法后介绍了配方法,利用配方将一般式转换为可进行直接开平方法的形式,配方法也为后面推到公式法提供了方法依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知道形如x2=a(a≥0)的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2.使学生知道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依据是数的开平方; 3.使学生能够熟练而准确的运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过程与方法】 1.在学习与探究中使学生体会“化归”“换元”与“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及运用类比进行学习的方法. 2.通过利用数的平方根得到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使学生能够解答符合条件的一

元二次方程,同时为配方法的学习打好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感,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熟练而准确的运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教学难点】 探究一元二次方程(x-m)2=a的解的情况,培养分类讨论的意识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问题1:在运动场正中间搭建一个面积为144平方米的正方形舞台,那么这个正方形舞台的边长是多少米呢?(请设未知数列方程解决) 【解】设这个正方形舞台的边长是x米.列方程,得x2=144. 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得x=±144=±12, ∴原方程的解是x1=12,x2=-12. ∵边长不能为负数, ∴x=12. 即这个正方形舞台的边长是12米. 【设计意图】用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之于生活. 问题2:(1)将下列各数的平方根写在旁边的括号里. A:9( ±3),5( ± 5 ),49( ±7); B:8( ±2 2 ),24( ±2 6 ),14( ±14 ); C:3( ± 3 ),1.2( ±30 5 ),2( ± 2 ). (2).若x2=4,则x=__±2__. 【设计意图】通过对平方根的复习为本节课做准备,同时对平方根概念的掌握情况进行教学诊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建议:在做第1小题时最好先让学生回顾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对于第2题,根据平方根的概念求解,从而导出新课.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证明(三)(A)

北九上第三章证明(三)水平测试(A ) 1、四边形的四个内角中,最多时钝角有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2、四边形具有的性质是 A 对边平行 B 轴对称性 C 稳定性 D 不稳定性 3、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720 ,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 四边 B 五边 C 六边 D 七边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 B 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 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D 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一个等腰梯形的两底之差为12,高为6,则等腰梯形的锐角为 A ?30 B ?45 C ?60 D ?75 6、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将此平行四边形分成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A 2 对 B 3对 C 4对 D 5 对 7、 菱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 .内角和是360°; B. 对角相等; C. 对边平行且相等; D. 对角线互相垂直. 8、 平行四边形各内角的平分线围成一个四边形,则这个四边形一定是 A. 矩形; B. 平行四边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9、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 ∥CD ,AD=BC= a cm ,∠A=60° ,BD 平分∠ABC ,则这个梯形的周长是 A. 4a cm ; B. 5a cm ; C.6a cm ; D. 7a cm ; 10、等边三角形的一边上的高线长为cm 32,那么这个等边三角形的中位线长为 A cm 3 B cm 5.2 C cm 2 D cm 4 二、耐心填一填:(把答案填放相应的空格里。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中,对角线相交于点O ,AC ⊥CD , AO = 3,BO = 5,则CO =_____,CD=______,AD =________ 12. 如图,在中,AB 、BC 、CD 的长度分别为2x +1, 3x ,x +4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 13. 在△ABC 中,D 、E 、F 分别是AB 、BC 、AC 的中点,若△ABC 的周长为30 cm ,则△DCE B B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书教案》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 教材内容 1.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最简二次根式.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次根式是在学完了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反比例正函数》、第十八章《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等内容的基础之上继续学习的,它也是今后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a≥02=a(a≥0(a≥0). (3(a≥0,b≥0; a≥0,b>0a≥0,b>0). (4)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灵活运用它们对二次根式进行加减. 2.过程与方法 (1)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分析问题,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概念.?再对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得出几个重要结论,并运用这些重要结论进行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2)用具体数据探究规律,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并运用规定进行计算. (3)利用逆向思维,?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的逆向等式并运用它进行化简.(4)通过分析前面的计算和化简结果,抓住它们的共同特点,?给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来对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达到对二次根式进行计算和化简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的科学精神,经过探索二次根式的重要结论,二次根式的乘除规定,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1a≥0a≥0)2=a(a≥0); (a≥0)?及其运用. 2.二次根式乘除法的规定及其运用. 3.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4.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1a≥0)2=a(a≥0(a≥0)

九年级上册数学配方法

(1)x 2=4 (2)x 2=16 (3)2x 2=32 (4)2x 2=82. (5)(x +1)2=0 (6)2(x -1)2=0 (7)(2x +1)2=0 (8)(2x -1)2=1 一、1.方程x 2=16的根是x 1=__________,x 2=__________. 2.若x 2=225,则x 1=__________,x 2=__________. 3.若x 2-2x =0,则x 1=__________,x 2=__________. 4.若(x -2)2=0,则x 1=__________,x 2=__________. 5.若9x 2-25=0,则x 1=__________,x 2=__________. 6.若-2x 2+8=0,则x 1=__________,x 2=__________. 7.若x 2+4=0,则此方程解的情况是____________. 8.若2x 2-7=0,则此方程的解的情况是__________. 9.若5x 2=0,则方程解为____________. 10.由7,9两题总结方程ax 2+c =0(a ≠0)的解的情况是:当ac >0时__________________;当ac =0时__________________;当ac <0时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方程5x 2+75=0的根是 A.5 B.-5 C.±5 D.无实根 2.方程3x 2-1=0的解是 A.x =± 3 1 B.x =±3 C.x =± 3 3 D.x =±3 3.方程4x 2-0.3=0的解是 A.075.0=x B.30201 - =x C.27.01=x 27.02-=x D.302011=x 3020 1 2-=x 4.方程2 7 252-x =0的解是 A.x = 57 B.x =± 5 7 C.x =± 5 35 D.x =± 5 7

九年级上册数学:配方法(一)

课题:配方法(一) 教学目标:1、知道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h) 2=m的方程,它的依据是数的开方; 2、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a) 2=b (b≥0)的方程; 3、在把(x-a) 2=b (b≥0)看成x 2=b (b≥0)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换元”的数学方法。 教学重点:用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怎样的一元二次方程适用于开平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1、平方根的意义。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求适合等于x 2=4的x 的值。 (x=2或x=-2), 二、新课讲解: 问题1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 (a≠0)的一次项系数b、常数项c中至少有一个为0,那么就能得到那些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 (1) ax2 = 0 (2) ax2 + c = 0 (3) ax2+ bx = 0 问题2 怎样解方程ax2 = 0?(如:3x2 =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x=0) 问题3 怎样解方程ax2 + c = 0 (a≠0)? 可以(1) x2-4 = 0,(2) 2x2-50 = 0,(3) 2x2+50= 0等方程为例, 进而引导学生归纳方程ax2+c = 0的解的情况:当a、c异号时,方程ax2+c =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a、c同号时,方程ax2+c = 0没有实数根。 例题解析:例1 课本例2 在讲解例1时注意: 1、对于形如“(x-a) 2=b (b≥0)”型的方程,教科书给出的例子是解方程(x+3) 2=2 。这时,只要把x+3看作一个整体,就可以转化为x 2=b (b≥0)型的方法去解决,这里渗透了“换元”的方法。 2、在对方程(x+3) 2=2 两边同时开平方后,原方程就转化为两个一次方程。指出,这种变形实质上是将原方程“降次”。“降次”也是一种数学方法例2 不解方程,说出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1) 1-3x2 = 2x2;(2)-4x2+1 = 0;(3)-0. 5x2-2 = 0. (通过训练,使学生明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有三种情况) 例2 解下列方程: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圆的基本性质能力提升训练(一)及答案

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能力提升训练(一)一.选择题: 1.在⊙O上作一条弦AB,再作一条与弦AB垂直的直径CD,CD与AB交于点E,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是()A. BE = AE= B. AC BC C. EO = CE= D. AD BD 2.如图,在⊙O中,弦AB∥CD,若∠ABC=40°,则∠BOD=() A.20° B.40° C.50° D.80° 3.在一个圆中,给出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是() A.若圆心到两条直线的距离都等于圆的半径,则这两条直线不可能垂直. B.若圆心到两条直线的距离都小于圆的半径,则这两条直线与圆一定有四个公共点. C.若两条弦所在直线平行,则这两条弦之间的距离一定小于圆的直径. D.若两条弦所在直线不平行,则这两条弦一定在圆内有公共点.

4.已知⊙O的半径r=3,设圆心O到一条直线的距离为d,圆上到这条直线的距离为2的点的个数为m,给出下列命题:①若d>5,则m=0;②若d=5,则m=1;③若1<d<5,则m=2; ④若d=1,则m=3;⑤若d<1,则m=4.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5 B.4 C.3 D.2 5.如图,⊙O的半径OD⊥弦AB于点C,连结AO并延长交⊙O 于点E,连结EC.若AB=8,CD=2,则EC的长为() A. 210 B. 213 C. 215 D. 8 6.如图,AB是⊙O的直径,==,∠COD=34°,则∠AEO 的度数是() A.51° B.56° C.68° D.78° 7.如图,圆O的内接四边形ABCD中,BC=DC,∠BOC=130°,则∠BAD的度数是() A.120° B.130° C.140° D.150° 8.如图,MN是半径为2的⊙O的直径,点A在⊙O上,∠AMN=30°,点B为劣弧AN的中点.点P是直径MN上一动点,则PA+PB的最小值为() A.42 B.2 C.4 D.2 2

九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案

x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1 一元二次方程 1.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式 ax 2+bx +c =0(a ≠0),分清二次项及其系数、一次项及其系数与常数项等概念. 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重点 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式 ax 2+bx +c =0(a ≠0)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等概念,并能用这些概念解决简单问题. 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的识别. 活动 1 复习旧知 1.什么是方程?你能举一个方程的例子吗? 2.下列哪些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并给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 1 (1)2x -1 (2)mx +n =0 (3) +1=0 (4)x 2=1 3.下列哪个实数是方程 2x -1=3 的解?并给出方程的解的概念. A .0 B .1 C .2 D .3 活动 2 探究新知

根据题意列方程. 1.教材第2页问题1. 提出问题: (1)正方形的大小由什么量决定?本题应该设哪个量为未知数? (2)本题中有什么数量关系?能利用这个数量关系列方程吗?怎么列方程? (3)这个方程能整理为比较简单的形式吗?请说出整理之后的方程. 2.教材第2页问题2. 提出问题: (1)本题中有哪些量?由这些量可以得到什么? (2)比赛队伍的数量与比赛的场次有什么关系?如果有5个队参赛,每个队比赛几场?一共有20场比赛吗?如果不是20场比赛,那么究竟比赛多少场? (3)如果有x个队参赛,一共比赛多少场呢? 3.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3,且两个数之积为0,求这两个数. 提出问题: 本题需要设两个未知数吗?如果可以设一个未知数,那么方程应该怎么列? 4.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2倍等于25,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九上圆周角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教学内容源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圆”的内容。 圆心角、圆周角是与圆有关的角,圆周角是在垂径定理、圆心角及弧、弦、圆心角的关系定理的基础上学习的。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对于角的计算、证明角相等、弧、弦相等以及证明圆中三角形相似等数学问题提供了十分便捷的方法和思路。 圆周角定理的证明,采用完全归纳法,通过分类讨论,把一般问题转化为特殊情况来证明,渗透了分类讨论和一般到特殊的化归思想,使学生学会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化一般为特殊或化特殊为一般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突出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垂视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多种手段,如观察度量、实验操作、图形变换、逻辑推理等来发现和探索圆心角与圆周角、圆周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对发现的性质进行证明,使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使推理论证成为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自然延续。 基于上述分析,确定本节教学重点是: 直观操作与推理论证相结合,探索并论证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发展推理能力,渗透分类讨论和化归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理解圆周角的定义。通过与圆心角的类比,明确圆周角的两个特征:①顶点在圆上;②两边都与圆相交,会在具体情景中辨别圆周角。 2.掌握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经历操作、观察、猜想、分析、交流、论证等数学活动,体验圆周角定理 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以及用几何言语表达的能力;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3.通过对圆周角定理的论证,渗透分类讨论、化归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4.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观察、研究、添加辅助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 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三、问题诊断分析 教师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1)创设问题情景,以具体的实际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对概念和性质的学 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在本课中要求列举一些典型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是不容易做到的;(2)不能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使学生通过有思维含量的数学问题,展开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引导学 生积极地探索圆周角的性质,发展学生的教学思维;(3)过分强调知识的获得,忽略了数学思想和方法 的渗透;(4)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关注不够,以至于不能很好地激发好奇心和求 知欲,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自信心。 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对圆柱形海洋馆的构造缺乏了解,致使不能很好地理解视角、圆周角 等概念;(2)对完全归纳法、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和方法理解有困难;(3)一般到特殊的转化、辅助线的添加、论证过程的书写等都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弱点。 鉴于上述分析,确定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列举典型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通过设计有效的、有思维含量的数学问题,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探索圆周角的性质,理解分类讨论证明数学命题的思想和方法。 四、教学支持条件设计 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索发现圆周角与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关系,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利用《几何画板》的度量功能和动画功能,准确、全面验证在试验操作中发现的结论,直观、形象地展现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之间的关系,感受过程的真实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公式汇总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在实数范围内,负数没有平方根。 2、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称为二次根号。 3、a (a ≥0)是一个非负数.当a 为带分数是,要把a 改写成假分数,即53 22要写成 53 8 4、二次根式的性质:(a )2=a (a ≥0), 2 a =a (a ≥0) 5、用基本运算符号(基本运算符号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我们称这样的式子为代数式。 6、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a ×b =ab (a ≥0,b ≥0) 7、二次根式的除法规定:b a =b a (a ≥0, b >0) 8、最简二次根式条件:①被开方数不含字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9、二次根式加减法法则: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10、同类二次根式即指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 11、平方差公式:a 2-b 2=(a+b)(a-b) 完全平方公式:(a ±b )2=a 2±2ab+b 2 12、二次根式除法没有分配率,任何非零数的零次幂都是1,(ab )m =a m b m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1、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 2 +bx+c=0(a ≠0),其中ax 2 是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3、 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4、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1) 直接开方法:如果方程能化成x 2 =p 或(mx+n )2 =p(p ≥0)的形式,那么可得x=p ± 或mx+n=p ± (2) 配方法:步骤:第一步,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二次项系数是1);第二步,把常 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第三步,配方,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第四步,把方程左边写成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的形式,即(x-k )2 =h(h ≥0);第五步,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 (3) 公式法:Δ=b 2-4ac 叫做方程ax 2 +bx+c=0(a ≠0)根的判别式。当Δ>0时,方程 ax 2 +bx+c=0(a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ax 2 +bx+c=0(a ≠0)有两个相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检测题(附答案)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检测题(附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事件A :打开电视,它正在播广告;事件B :抛掷一个均匀的骰子,朝上的点数小于7;事件C :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低于0 ℃时冰融化.3个事件的概率分别记为P (A )、P (B )、P (C ),则P (A )、P (B )、P (C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P (C )<P (A )=P ( B ) B .P ( C )<P (A )<P (B ) C .P (C )<P (B )<P (A ) D .P (A )<P (B )<P (C ) 2.从1,2,-3三个数中,随机抽取两个数相乘,积是正数的概率是( ) A .0 B.13 C.23 D .1 3.如图,2×2的正方形网格中有9个格点,已经取定点A 和B ,在余下的7个点中任取一点C ,使△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概率是( D )

A.12 B.25 C.37 D.47 4.袋子里有4个球,标有2,3,4,5,先抽取一个并记住,放回,然后再抽取一个,问抽取的两个球数字之和大于6的概率是( ) A.12 B.712 C.58 D.34 5.掷两枚普通正六面体骰子,所得点数之和为11的概率为( ) A.118 B.136 C.112 D.115 6.用图中两个可自由转动的转盘做“配紫色”游戏:分别旋转两个转盘,若其中一个转出红色,另一个转出蓝色即可配成紫色.那么可配成紫色的概率是( )

A.14 B.34 C.13 D.12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所示的两个转盘中,指针落在每一个数上的机会均等,那么两个指针同时落在偶数上的概率是( ) A.1925 B.1025 C.625 D.525 8.有三张正面分别写有数字-1,1,2的卡片,它们背面完全相同,现将这三张卡片背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