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眼镜发展史

眼镜发展史

眼镜发展史
眼镜发展史

眼镜架发展史

我们说眼镜是从中国传到外国的,是有史可查的,是在13世纪末叶。在西方国家,眼镜的最早出现正是在13世纪末叶。当时有个意大利人,名叫马可波罗(Marco Pol6),他曾旅居小国十七年,为元朝宫庭办事,跑遍中国各地,当时他见到元朝宫庭里有人戴眼镜,对此他很感兴趣,在他回国时就把眼镜传到了西方,所以在西方最早制造眼镜的地方,则是马可波罗的故乡枣威尼斯。另外,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还载有老年人戴眼镜阅读小说及小字的记载。

原始的眼镜是起源于透镜(放大镜),它的制造、应用与光学透镜的出现有密切的相关。相传最初发现眼镜能使物体象放大的光学折射原理是在日常生活中偶然察觉的。当时有人看到一滴松香树脂结晶体上恰巧有只蚊子被夹在其中,通过这松香晶体球,看到这只蚊子体形特大,由此启发了人们对光学折射的作用的认识,进而利用天然水晶琢磨成凸透镜,来放大微小物体,用以谋求解决人们视力上的困难。这就是我国眼镜的维形时期。

据《世界之最》介绍:“是在公元前2283年,中国皇帝就通过透镜米观察星星。眼镜是中国传到外国的。根据孔子(公元前551年?79年)说:中国那时就有人戴水晶和其它透明矿物质做成的眼镜,用来医治眼睛或遮避阳光。

经初步考证:有关透镜和眼镜的历史,我国早在战国时期(2300年前),墨子l 5卷,中己载有墨子很多有关光和对平而镜、凸面镜、凹面镜的论述。公元前三凹世纪时我国古人就通过透镜取火。东汉初年张衡发现了月亮的盈亏及月日食的初步原因,也是借助于透镜的。中国最古老的眼镜是水品或透明矿物质制做的圆形单片镜(即现在的放大镜),传说店代大文人祝枝山就曾用过这样眼镜,在宋代时就有人用水晶镜掩日来提高视力了。

明代开始到现在一直称为“眼镜”。眼镜最早出现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据说是一位名叫阿尔马托的光学家和一位生活在比萨市的意大利人斯皮纳发明的。美国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身患近视和远视,1784年发明了远近视两用眼镜。1825年,英国天文学家乔治艾利发明了能矫正散光的眼镜。有人认为,中国人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眼镜。我国在明朝中期就出现了眼镜。十三世纪中期,英国学者培根看到许多人因视力不好,不能看清书上的文字,就想发明一种工具来帮助人们提高视力。为此,他想了很多办法,做了不少试验,但都没有成功。

一天雨后,培根来到花园散步,看到蜘蛛网上沾了不少雨珠,他发现透过雨珠看树叶,叶脉放大了不少,连树叶上细细的毛都能看得见。他看到这个现象,高兴极了。培根立即跑回家中,翻箱倒柜,找到了一颗玻璃球。但透过玻璃球,看书上的文字,还是模糊不清。

他又找来一块金刚石与锤子,将玻璃割出一块,拿着这块玻璃片靠近书一看,文字果然放大了。试验成功了,培根欣喜若狂。后来他又找来一块木片,挖出一个圆洞,将玻璃球片装上去,再安上一根柄,便于手拿,这样人们阅读写字就方便多了。

这种镜片后来经过不断改进,成了现在人们戴的眼镜。光矫正视力的就有青少年用的近视镜与老年人戴的老花镜,还有其他各种用途的眼镜,人们学习、工作就更方便了。培根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

编辑本段眼镜镜片的种类

镜片的种类大致分为:抗反光防护镜片、彩色镜片、涂色镜片、偏光镜片和变色镜片等五种。

1.抗反光防护镜片:

这种镜片是在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氟化镁,以防止强光反射,让你看东西更加清晰且不受强光干扰。要检测你的眼镜是否真的采用抗反光防护镜片,可将眼镜对准光源,若你看到紫色或绿色的反光,那就表示镜片上确实有涂上防反射的保护膜。

2.彩色镜片:

也称做“染色镜片”,就是在镜片制作过程中,加上一些化学物质,让镜片呈现色彩,用以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这是太阳眼镜最常使用的镜片类型。

3.涂色镜片:

这种镜片呈现的效果与彩色镜片相同,仅制成的方式不同,它是将颜色涂在镜片表面,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渐层式的涂色镜片”,颜色是上面最深,然后往下渐浅。一般有度数的太阳眼镜多是以涂色方式处理镜片。

4.偏光镜片:

为了过滤太阳照在水面、陆地或雪地上的平等方向的刺眼光线,在镜片上加入垂直向的特殊涂料,就称为偏光镜片。最适合户外运动(例如:海上活动、滑雪或钓鱼)时使用。

5.变色镜片:

也有人称为“感光镜片”。因为在镜片上加入卤化银的化学物质,让原本透明无色的的镜片,遇上强光照射,就会变成有色镜片,来做防护,所以是适合于室内室外同时使用。

古董眼镜是指用手工制作,单件装配而成的旧式眼镜,现机械流水线

古董眼镜

生产的眼镜不在此列。

眼镜是舶来品。据考证,最早的眼镜出现在意大利,历史上第一幅出现戴眼镜的人物画像是托马索于1352年在物雷维索所作的普罗旺斯像,此时相当于我国明朝洪武年间。有资料显示,眼镜从西方传入中国是明中期,但眼镜的大量出现应是清朝初期,后广东人仿其式样以水晶石制之。

目前在市场能寻觅到的古董眼镜,大多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产品,特点是用料考究,以黄金作为原材料是最普通的,除此还有白金(铂)、紫金、墨晶、玳瑁、紫铜、白银、象牙等,无论从镜片的磨制到衔接两镜片之间的“桥梁”、包括镜脚、花纹雕刻等,全部为手工打制而成,这与早期的古董钟表相同,每件都是工艺精细的手工艺品。

太阳眼镜

太阳眼镜,又称墨镜、太阳镜,是为了保护眼睛所设计的眼镜,镜片往往是黑色或深色,藉此来避免阳(尤其是紫外线)刺激眼部。中国在宋朝的时候就有太阳眼镜了单片眼镜

单片眼镜

中国最古老的眼镜是水晶或透明矿物质制做的圆形单片镜。

明代已有西方的眼镜经过西域或南洋传入我国,吴宽在得到友人所赠眼镜后写诗致谢,诗中的描述是“圆与英荚同,净与云母匹”,用法是“持之近眼眶”,单片眼镜也被称为“单照”,“单照明时已有,旧传是西洋遗法。”(《苏州府志》)

变色眼镜

变色眼镜

许多汽车司机在开车时常常戴着一副黑眼镜。在阳光下或者积雪天驾驶汽车的时候,这副黑眼镜能保护眼睛不受强光的长时间刺激。可是,当汽车突然由明处驶向暗处的时候,戴着黑眼镜反而变成了累赘。一会儿戴,一会儿摘,实在太不方便啦。有什么好办法来解除司机的这个苦恼呢?有,戴上变色眼镜准行。在阳光下,它是一副黑

墨镜,浓黑的玻璃镜片挡住耀眼的光芒。在光线柔和的房间里,它又变得和普通的眼镜一样,透明无色。

变色眼镜的奥秘在玻璃里。这种特殊的玻璃叫做“光致变色”玻璃。它在制造过程中,预先掺进了对光敏感的物质,如氯化银、澳化银(统称卤化银)等,还有少量氧化铜催化剂。眼镜片从没有颜色变成浅灰、茶褐色,再从黑眼镜变回到普通眼镜,都是卤化银变的魔术”。在变色眼镜的玻璃里,有和感光胶片的曝光成像十分相似的变化过程。卤化银见光分解,变成许许多多黑色的银微粒,均匀地分布在玻璃里,玻璃镜片因此显得暗淡,阻挡光线通行,这就是黑眼镜。但是,和感光胶片上的情况不一样,卤化银分解后生成的银原子和卤素原子,依旧紧紧地挨在一起。当回到稍暗一点的地方,在氧化铜催化剂的促进下,银和卤素重新化合,生成卤化银,玻璃镜片又变得透明起来。

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顾名思义,妙在“隐形”。它既有普通眼镜矫正视力的功能,又解除了框架眼镜带来的不便,所以戴隐形眼镜已俨然成为当今时尚。然而隐形眼镜并非对所有的需配镜者都适用

骑车旅游者长距离骑车时,空气的对流加速,使软性隐形眼镜的水分减少,镜片逐渐干燥变硬,眼睛会感到不适。时间一长,变硬的镜片就会损伤角膜,引起眼睛疼痛或细菌感染。

孕期妇女不适合配戴隐形眼镜。怀孕时,由于人体内的分泌功能发生了变化,使角膜组织屏障功能下降,泪液分泌减少,引起配戴不适,所以最好别戴。

水晶眼镜

.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水晶最早被用于制作眼镜是应为当时还不能制造光学玻璃,没有比水晶更好的光学材料.后经科学实践证明光线透过水晶时会出现双重折射

从而产生叠影,而且水晶阻挡紫外线和红外线的效果并不大好大部分都能透过去.水

晶眼镜价格昂贵是因为水晶地质坚硬脆性强,不宜湮没而且纯水晶产量少并不是因为对眼睛有特别的保养效果,人们戴水晶眼镜感觉清凉是因为水晶镜片对紫外线和红外线吸收的少温度较低,但并不能养目.眼镜,养目。

篮球眼镜

篮球眼镜

篮球眼镜的起因:

运动场上,您有否经历或者见过因肢体的冲撞或外力而导致眼睛受伤血肉模糊的场面?尤其在一些竞技性较强的体育运动中,由于肢体和体育器材对抗性十分激烈,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和无心的碰撞都可能对眼睛造成永久性的伤害.而传统的光学眼镜除了对视力的弥补外并不能真正保护您的双眼,反而还会存在层层安全隐患,在外力作用下,镜框和镜片极易脱落/变形或破(断)裂而损伤眼睛。眼伤事故主要有:1. 角膜划伤2. 虹膜发炎3. 眼球前部充血4. 创伤性白内障5. 视网膜肿胀6. 眼角破裂等等。

篮球眼镜的特性:

框架:专为近视的篮球爱好者设计,一体化镜框经高科技工艺加工,宽窄、弧度更加适合东方人的脸型特点,折角柔韧性好,不易变形,能更有效的保护眼睛和鼻梁,侧翼透气孔使佩戴更加安全舒适,可以豪无顾忌驰骋于运动场上。

鼻垫:独特、柔软、富有弹性且抗过敏的硅胶鼻垫,使镜架不会贴脸太近,而且在您与对手亲密接触时能有效地抵抗和缓冲对眼部带来的冲击,保护眼部不受损伤。

适合篮球、足球、排球、网球、攀岩、越野等运动

犯人追踪眼镜

犯人追踪眼镜

犯人追踪眼镜 (Criminal Locator Glasses),是日本动漫《名侦探柯南》中出现的道具,由发明家阿笠博士发明,眼镜右侧夹住耳朵的部分装有高性能集音接收器,通过装在左侧的特殊音波刺激耳鼓,可以戴上眼镜窃听。距离贴纸发信器的位置半径20km以内都可以接受信号,表现在眼镜左侧的夜景屏上。但是必须充电,成为难点。

自调近视眼镜

自调近视眼镜、跟据光学原理,能自觉感应晶状体的弯曲度的变化,并使新型软性镜片屈光度作出相应调节,使一副眼镜能够长期使用,不必更换,省却麻烦、节省金钱,实现光学运用和眼镜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可后视反光眼镜

可后视反光眼镜

一种特殊眼镜。正面看与普通眼镜无异,佩戴后,通过镜片的外侧,能够清楚地看到身后的情况,使侦探能够方便的瞻前顾后,提防被人反跟踪。就跟踪监视而言,既可在被监视对象背后作业,也可在其前边或侧面作业,具有较好的隐蔽效果。

电视眼镜

电视眼镜

主要是采用虚拟显示技术,视频眼镜通过把物理尺寸只有 0.24 英寸的显示屏图象投射到眼球的视网膜上,而产生相当于人眼在 2 米远处看大屏幕的效果。

功能眼镜

专指在特定的环境、阶段下,能给特定人群的眼睛带来某种有利特性,能够改变视觉感受,使视线变得更加舒适、清晰、柔和的特种眼镜。随着社会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视力保健工作的开展,眼镜在人们生活领域中将要发挥重要作用。

树脂镜片四大豪门发展史

树脂镜片四大豪门发展史 依视路 依视路是由法国两家光学公司依视(Essel)和视路(Sillor)1972年合并而成的光学集团,而依视与视路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150年前。 1849年,三位雄心勃勃的眼镜制造商在法国巴黎的东郊成立了一家名为兄弟合作社的企业,不长时间,兄弟合作社通过入会与兼并发展成为一家颇具规模的眼镜生产联合会,到1964年,联合会正式定名为依视光学公司。其间,依视光学公司曾推出无框、半框镜架和双光、渐进多焦点镜片等多项革命性的产品。而视路的创始人Georges Lissac,1938年,在巴黎开了一家眼镜店,这家眼镜店不同凡响地首创了镜架挑选、验光、割边和装配一条龙,不久还引进了当时较为先进的验光仪器,从而一改过去顾客试戴眼镜舒适就成的落后方式。此举使Lissac的眼镜店很快便扩张为法国工业协会SIL,尤其是在1959年,Lissac向全球推出轻巧不碎的树脂镜片后,他的企业发展速度如高速快车。1969年,Lissac的企业重组并更名为视路。1972年,依视与视路两强联手,依视路集团展开了它的全球发展与推广攻势。 1996年,依视路进入中国上海。上海依视路成立之初,便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让客户认识依视路,了解依视路"的大目标,并誓言要将这一国际知名光学品牌全面推向中国镜片市场。5年之后,依视路实现了这一目标。从1996年到今天,上海依视路仅销售公司部分就

已拥有150余人,在北京、广州均成立了分公司和加工车房,年生产树脂镜片达一千万片,产品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 豪雅 HOYA(豪雅)集团在1941年创建于日本东京。豪雅株式会社创建之初,是一家生产特种光学玻璃的工厂。时光荏苒,豪雅依托自身光电技术潜力与成功通过资本化营运,且不断进行多次技术革新与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电子光学、视力保护、水晶制造三大部门的多元化集团企业。 豪雅是一个多元化的集团公司,其中脱颖而出的视力保护部则属公司的中坚。1958年,视力保护部开始制造眼镜用玻璃镜片,1965年开始树脂镜片的生产,继而又于1967年开发成功渐进多焦点镜片。豪雅视力保护部的产品制造工艺、技术指标均采用统一的日本HOYA 标准,特别是1.71高折射率树脂材料、高清晰镀膜、渐进镜片三维符合设计等的开发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在,HOYA生产的眼镜片、隐形眼镜、人工晶体、高级镜架及验光、加工器械被广泛接受,获得普遍好评。其中,豪雅眼镜片不仅在日本市场上高踞首位,即使在全世界高级树脂镜片领域,其品质和性能均属前列。在以德国、英国为中心的欧洲,豪雅眼镜片也占有极高的市场份额。 豪雅致力于全球建立市场网络以扩大国际性经营范围的同时,亦在38个国家和地区设有90个办事处和36个车房(工厂),1995年豪雅进入中国,投资2500万美金建立了年产优质树脂镜片逾千万片的豪雅(广州)光学公司。

眼镜装配加工流程(资料参考)

1、调整设备:首先调整好配镜设备的备用状态(包括焦度计、开模定位仪、电脑磨边机等); 2、检查镜架:检查镜架型号、尺寸、颜色是否与购物订单的内容一致,不一致退回镜架仓库; 3、检查镜片:检查镜片色泽、表面质量、度膜颜色等是否一致,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如有问题的退回镜片仓库; 4、检测度数:将焦度计归零并精确到0.01度,把镜片放在焦度计上,镜片凹面朝下放置,测出镜片的顶焦度、散光轴向,顶焦度、轴向必须与配镜单顶焦度相一致。分清左右眼的顶焦度,标上记号。 5、制作模板:把镜框放到扫描区内,并让其固定,按扫描键,电脑自动将镜圈扫描一圈。如果半边架或无边架,则需取镜框上的模板,用吸胶粘住模板,使吸胶的水平线与模板的水平线相一致,再进行扫描。后再按成型键,显示屏上即会显示所需的镜圈模板。 6、中心定位:将标识好的镜片先右后左的工作程序放入开模定位仪的定位图。并对准镜片的中心点和轴位与图象重合。根据镜架的尺寸与顾客的实际瞳距、瞳高来进行水平移心和垂直移心。 7、设定数据、加工布局:定好中心后,先按固定键将吸胶把镜片吸住,放入磨边机内,固定镜片(按移进键将镜片夹紧)。按照配镜单数据设定数据,再按一下磨边机上的模型输入键,选择镜片类型、相应的材料,选择镜框类型,同时设定功能模式(抛光、倒边、开槽等功能),然后进行磨片。 8、电脑自动磨边:检查所有输入的数据和设定的加工布局,一切无误后进行电脑自动磨边,磨边顺序按照先右后左进行加工。 9、镜片的安装:电脑磨边程序进行完毕,自动停止。配镜师先用左手拿住镜片,再用右手按移出键,使镜片安全脱离电脑。把眼镜圈的螺丝松开,把镜片平放于镜圈内,若太大则进行二次加工,如镜片刚好与镜圈吻合则进行安装。如为无边架再用钻孔机进行钻孔。磨好的镜片装入镜框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太松容易脱落,太紧则镜片将产生内应力,轻轻挤压时容易碎裂甚至自动爆裂。 10、调整眼镜:按照装配眼镜的国家标准进行调整眼镜,同时根据顾客特殊的需求进行特殊的调整,使顾客配戴舒适。 11、送往检测:检测部门根据顾客的订单资料和加工师做好的眼镜进行检测,检测眼镜是否符合装配眼镜的国家标准。如有不符合则进行返工重做。 配镜师装配每一副眼镜,严把质量关,使配镜达到装配精确、校配舒适、服务优良三个目的及要求,三者缺一不可。

眼镜架新材料的应用

此文章发表于“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4年第9期刊 眼镜架新材料的应用作者:徐景新随着眼镜工业的发展,新材料在镜架制造中的应用层出不穷。镜架在使用新材料设计彰显“轻”的同时,切勿忽略其“实用性”。新材料镜架的设计,要同时满足:“轻巧、耐用、时尚”三要素,否则产品不受市场欢迎,将会成为“短命”产品。目前,常用于眼镜架金属材料有:纯钛、钛合金、β钛和记忆钛合金(钛镍合金)。非金属材料常用的有:醋酸纤维素、TR-90、钨钛(复合材料)、PA66等。了解各种材料各自的优点与不足,有利于制造商在设计、生产眼镜架时选择最优方案。 1、用于制造眼镜架的新材料 1、1金属材料 纯钛、钛合金、β钛的耐腐蚀性良好且重量轻,中高档的金属眼镜架大部分使用这3种材料。 纯钛 纯钛是指钛纯度达到99%以上的α钛金属材料,其特点是:熔点高,材料轻,抗腐蚀能力强,电镀层牢固。纯钛常用退火、固溶和时效的热处理方法。退火是为了消除内应力、提高塑性和稳定性,以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 优点:与皮肤接触不过敏,重量轻、耐用,电镀层不易脱落,只会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逐渐变暗。 缺点:材料偏软,不能将镜架制作的更细巧,只有把线条做的较粗,才能保证稳定性和强度。

钛合金 优点:钛合金制作的镜架(如图)比一般金属架轻48%,韧性强,耐酸碱性、抗腐蚀、稳定性高、强 度高、弹性良好、表面易着色、美 观且耐用。 缺点:焊接难度大,焊接时须有惰性气体保护,使其不能被氧化,否则不能焊接。此镜架款式单一,适合中老年群体佩戴。 钛和镍合金:被成为“记忆合金”。镍是一种容易导致皮肤接触性过敏的重金属元素,长期接触含镍物品会引起皮肤过敏甚至致癌。现在国内外禁止含镍量超标镜架生产。 β钛 β钛,是指在钛的零点状态下延时冷却完成β颗粒的钛材料,它只是钛材料以另外一种分子状态存在,和一般所谓的钛合金不同。具有更好的抗疲劳性能和耐环境腐蚀性能,可塑性良好,可以制成线材和薄板,更轻巧。用来制作眼镜架,可以获得更多的造型和款式,是新一代眼镜架的制作材料。对款式和重量要求较高的顾客,可以选用β钛材料的眼镜,由于β钛的加工工艺高于纯钛,一般规模较大的工厂可以生产。 用β钛制作的镜框在受到一定外部压力的时候会自动回复原状。所以一些镜框的镜腿或中梁都用β钛来制作,β钛的镜框一般都比较纤细,弥补了纯钛镜框质量较重的缺点。 如左图所示,此无框镜架是β

眼镜架材质详解

眼镜架材质详解 眼镜架材质哪种好?这是很多佩戴眼镜的朋友在选择眼镜架时候很关心的问题。因为市场上的眼镜架不仅品牌众多,材质也分好几种,让人挑选起来眼花缭乱。不过不要着急,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眼镜架品牌排名以及眼镜架材质,助你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眼镜架。 金属材料 目前,用于镜架的金属材料有铜合金、镍合金和贵金属三大类。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具有一定的硬度、柔软性、弹性、耐磨性、耐腐蚀性、重量和光泽、色泽等。因此,用来制作镜架的金属材料几乎都是采用合金或在金属表面进行加工处理后才被使用。金属材料对于成人使用是很不错的,但是不适合儿童太阳眼镜上,这一点需要明确。 1、铜合金 一般铜及铜合金的耐腐蚀性较差,易生锈。但成本较低、易加工。经表面加工处理后,常用于低档镜架。 2、镍合金 一般镍合金的耐腐蚀性比较好,且不易生锈,其机械性能也好于铜合金。所以,金属镜架采用镍合金材料较多。在金属镜架中属中、高档产品。 3、钛及钛合金 纯钛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重量轻为其最大的特点,且具有很高的强度,耐腐蚀性和良好的可塑性。一般用于镜架材料的钛合金有钛铝。钛钒和钛锆等。其弹性和抗腐蚀性更好。在金属镜架中属中、高档产品。 一般钛材镜架的表示符号为Ti-P或TITAN,该标记表明除鼻支架、铰链和螺丝外,其他部分是由钛材来制作。Ti-C符号表示镜架的一部分由钛材制作。 4、金及其合金 纯金呈黄色,密度为19.3是最重的金属之一,在大气中不会被腐蚀氧化。金比银柔软,有很好的延展性,故一般不用纯金做镜架材料,而采用金与银、铜等合金。合金的含金量一般用“K”来表示。24K是100%的纯金,镜架材料多采用K18.K14和K12金的合金。 5、白金 即金合金的一种。镜架材料多采用K14的白金,其组成为含纯金量58. 3%、镍17%、锌5%和铜16%等。 6、铂及铂金族 纯铭和金、银一样柔软,一般与其他铂金元素合成合金来使用。铂金元素有:铂、钯、铱、锇、铑和钌等,以上元素统称铂金族。镜架采用铂铱合金,其密度较大,铑和钯多用于金属镜架的电镀材料。

眼镜架的调整原则

眼镜架的调整原则 一保证眼镜的使用效果 从眼镜的使用效果来看,眼镜装配要保证:眼镜片的光学中心距与瞳距相匹配;两眼镜片光心的连线应与镜架的基线相平行,两光心的垂直方向偏差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若是散光眼镜片,其轴位要安装正确。 二保证外观质量 从外观质量角度看,眼镜装配主要是要保证:镜圈、眼镜片间无缝隙,左右开封美观对称,关节螺丝无松动;镜框平整、不翘曲,对称,框边缘粗细均匀,无翻边、磨毛或钳痕;两镜腿铰链平行,两腿无高低。 三眼镜的校配 装配完毕的眼镜需要根据配镜人的脸部特性,加以适当的调整使之配戴舒适、美观大方,这一过程称为眼镜的校配。 四保证视力矫正的最佳效果 为了保证视力矫正的最佳效果,眼镜校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镜眼距离:应控制在10~15mm之间,左右眼镜片的镜眼距离要相等。 2.外张角:即镜腿与镜框面之间的夹角,应控制在80°~95°的范围。 3.镜面角:即两镜框面之间的夹角,应恰当,最好取大于180°的弯角(内弯形式),但这时镜架的形状呈现鼻梁向内弯,镜框向外翘,从而影响美观。因此一般选择弯角等于180°或稍小于180°(170°~180°)外弯形式。 五配戴感觉良好 1.眼镜与耳、头侧部的接触恰当、压力适合。 2.鼻托与鼻侧接触均匀。

3.眼镜的重心出在正确的位置,配戴时又稳定感。 4.耳、头、鼻侧部等于眼镜接触的位置,以刚装好与长时间使用后不产生疼痛和显著的压迫感为准。 5.长时间使用后眼镜不错位。 六外观美感好 1.影响眼镜外观美感从校配角度看主要有: 2.眼镜的倾斜角、弯角要合适,镜圈弯度要正确。 3.左右眼镜片的水平度、平衡度要正确。 4.镜架无锈蚀、无磨毛、无钳痕。

眼镜架的基础知识

眼镜架的基础知识 眼镜的结构 ? ?镜架测量及标注方法 镜架尺寸标识方法主要有基准线法和方框表示法。常见的为方框表示法(Boxing System), 例如一副眼镜上有如下标识:(眼镜之尺寸标注往往会打在镜腿、镜脚或鼻梁内侧)Array 片宽为框线的水平宽度,一般眼镜架的片宽在42-62mm之间,最常见的为48-56mm之间。 片距为鼻梁两焊接点之间水平宽度,一般在17-22mm之间。 脚长为镜腿长度,一般在130-145mm之间。 镜架的分类 ?无框架; ?半框架。

?全框 ?双梁架 ?眉毛架等等。 镜架的材料 用于生产制造镜架的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天然材料 (1)角质材料: 古代曾用牛等动物的角来做镜框。但现已不再使用,被塑料代替了。 (2)玳瑁甲: 取自海生玳瑁(类似海龟的海洋动物)的壳。 优点:重量轻,非常耐用,色泽光亮,独特珍奇引人注目,不会使皮肤发生过敏现象。 传说玳瑁还有吉祥辟邪之作用,并且被视做身份象征,所以物以稀为贵。

制造过程多用手工,加热方法多采用热盐水。 玳瑁甲眼镜价格很贵,并且玳瑁被一些国家列为保护动物,所以已很少用。 玳瑁的品质以颜色而论,约计有以下八种: 琥珀、金黄、亚黄、灰暗、中斑、中红、深斑及乌云。 玳瑁框调整与保养: 玳瑁框的调整由以往的抹油(凡士林),蒸气调整等转换为较方便的沸水调整法, 其步骤如下: (1)将水煮沸至一百度。 (2)将玳瑁框须调整部位浸入水中加温使其软化,时间依玳瑁之厚度而订。 (3)取出调整时,快调慢折,一小段一小段调整可避免产生折断之现象。 (4)玳瑁冷却的时间很快,如转硬时则需从头开始反覆的处理。 (5)玳瑁框配好之后盼能浸一个晚上的冷水,使其色泽更加鲜亮。 (6)玳瑁框的保养即是浸水,切记勿用超音波清洗,因其震动频率会使镜架与金属物磨擦而产生刮伤,继而丧失其价值感。 以往有些低价之玳瑁框都是采用接合,或贴合,日子久了之后会裂开或粘合处会有痕迹出现,真正的玳瑁框保证以老玳瑁厚鳞甲雕制绝不会自然裂开,也因此在价格方面可能稍高点,但是信用绝对没问题。 塑料材料(PLASTIC) 用于制造镜架的塑料材料品种繁多,大致可分为板料和射成型两种: 整体而言,板框和射出框之差别在于板框不褪色,较不易断裂;射出框造型变化大,较有立体感;板框贵在人工,射出框处理好坏差很多。板料框相对的制造成本比射出框高出很多。 科技不断的进步,而有更多新的材质出现;但至目前,还未有一种材质,对眼镜架称得上是十全十美的,因镜为架的要求是: (1)弹韧性好(戴得舒服、不易断); (2)硬度够(不变形); (3)遇热(约70-100℃)能浓缩(好装镜片); (4)对染、着色之亲和力佳(加工染色易,且不易掉色); (5)耐热(防烧); (6)耐蚀性佳(不会被汗酸或晏油等腐蚀); (7)不刺激皮肤。 以下就有用在镜架之塑料材质分别说明之: (1)塞璐珞: 硝酸纤维素,俗称赛璐珞,因易燃烧,目前欧美各国禁止使用于镜架上。 物理性质:

图说眼镜发展史

图说眼镜发展史 2013.05.17 , 08:31 pm 眼镜是发明史上的一颗传奇——大部分正看着屏幕阅读这 篇文章的人多半带着眼镜。可是你要知道,你所见到的那些眼镜可不是一夜之间就被创造出来的,以下这些图片是各个时代的眼镜造型以及对于眼镜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产品。1511年~1514年由Konrad Seusenhofer为神圣罗马皇帝Maximilian I 所设计的眼镜。是一套装甲的一部分。 公元前750年~710年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块镜片,产自 新亚述文明,由水晶打造。可能被当做放大镜使用。 公元一世纪尼禄皇帝在观看角斗士战斗时使用翡翠作为眼镜。 公元9~13世纪“阅读石”,由玻璃制成,使用时放在纸上,便可放大文本内容。 1021年由穆斯林学者Alhazen (965-1040)所编写的一本书,名叫《光学之书》。里面介绍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内容,该

书的拉丁文翻译版本对于日后眼镜的研发有着极大的帮助。 1250年Roger Bacon所画的历史上第一张对于放大镜原理的科学图解。 1260年-1290年意大利产的第一幅可戴式眼镜。 1351年~1352年Tommaso da Modena所画的历史上第一张有戴着眼镜的人出现的绘画作品。 在德国Kloster Wienhausen发现的,目前已知最早的眼镜1752年James Ayscough制作的第一副太阳眼镜 18世纪末的远近两用镜(bifocals)19世纪的中国玳瑁镜单片眼镜单片眼镜最早出现在1700s,在19世纪开始流行并成为高端时尚配饰,二战后较少为人所用。 偏光太阳镜1929年Edwin Land申请了偏光镜专利,并注册成立Polaroid公司 隐形眼镜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列奥纳多·达·芬奇。后来有

眼镜店销售人员培训资料 眼镜架的材料 全

眼镜店销售人员培训资料眼镜架的材料全眼镜店销售人员培训资料眼镜架的材 料全 眼镜店销售人员培训资料--眼镜架的材料(全) 眼镜架的材料 金属材料 1.加金材料:即将一金届丝作为基础,其表面包上一层开(K)金、开金的颜色有两种:分为白色金和黄色金o A.黄金 这是一种金色金属,其延展性良好,几乎无氧化变色情况。由于纯金(24K)很柔软,所以用金作眼镜架时.耍混入钢、银等添加物,使其成为合金以降低品位,增加强度及韧性。眼镜架含金量一般规格为18K、14K、12K、loK。 B白金 这是一种白色金属,质量重而价格昂贵,纯度为95%。 2.开金与包金 A.什么是开金所谓的(K)金并不是纯金,而是由纯金与其它金属合制的合金。 即未参入其它金属)的黄金。商业上所用的开金,就是指合纯金是末做成合全( 金中纯金对其他金属的比例,以(K)数来表示,也就是以金的全重量的二十四分之一的倍数表示,故24K金为纯金.12K金就是合金中含有十二份的纯金和十二份的其他金属,9K金就是合金中含有九份纯金和十五份的其他金属。 B.包金 包金是品质意义,在制造包金时,是一层基础金属外包一层开金,而最后材料的规格是所用开金的比例及读开金的开数表示。

包金的表示方法有两种:十分之一12(K)就是镜架的重量的十分之一为12K金;另一种是以成品中所含纯金量来表示;十分之一12K金即可写成5/100纯金(因为12K金中含50/100的纯金)同理,二十分之一10K金可以写成21/looo纯金.以此类推,黄色金和白色全都可用来制造包金镜架。 3.铜合金材料 铜合金中最为重要的为黄铜、青铜、锌白铜等,在眼镜行业中常用的有黄铜和白铜。 A.铜镍锌合全(锌白铜) 出于加工性(切削性、电镀等)良好,可用于所有的零件,是一种含Cu64、 Ni18、Znl8的三元合金。 B.黄铜(Brass) 是一种含cu63--65%,其余为zn的二元合金,色调呈黄色。缺点是易变色,但由于切屑加工容易,故可用来做鼻托蕊子。 C.铜镍锌锡合金(Bran Kas) 在这种含Cu62、Ni23、zn1 3、Sn2的四元合金中,由于弹性、电镀性能特别良好,耐蚀性也优良,故可使用于边丝和印厂形符号。 D.青铜(Bronze) 这是一种Cu、sn合金根据所含sn的比例而成为具有不同性质的合金。跟黄铜比,由于含有锡sn,故价昂,加工较困难,但由于弹性极好,适合作边丝材料,缺点是不耐腐蚀。 E.高强度耐蚀镍铜合金 这是一种含Ni67、CU28、Fc2Mnl、5i的合金,色调为带黑色的白色,耐蚀性强、弹性差,适宜于作镜架的圈。

光学发展简史

课程名称:光学主讲教师:王丹专业班级: 14光电 学号 201430320311 姓名谢宇成绩: 光学发展简史 摘要:光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从远古时期就已经开始有人研究光的学问;光学也是一门实用的科学,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设备,技术都离不开光学的应用。回顾光学的发展史,更有利于学习和把握光学这门有趣的科学。 关键词:光学科学学习发展史 光学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几何光学时期,波动光学时期,量子光学时期和现代光学时期。 在萌芽时期,主要进行简单光学元件的制造和基础光学原理的研究。在此时期,先秦典籍已经记载了影的定义和生成,光的直线传播性和针孔成像等光学原理[1];这之后,西方的欧几里得研究了光的反射,叙述了光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11世纪,阿拉伯学者伊本·海赛木首次提出视觉是由物体发生的光辐射线引起的[2]。14世纪,波特研究了成像暗箱,即小孔成像原理。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凹面镜、凸面镜、眼镜、透镜以及暗箱和幻灯等光学元件相继出现,对光学的研究即将到达一个峰点——几何光学。 紧接着的几何光学时期,是光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的时期。从公元1590年到十七世纪初,詹森和李普希同时独立发明了显微镜。在1608年,荷兰的李普塞发明了第一架望远镜。光学仪器的相继问世,给光学的研究插上了助推器。17世纪初,开普勒创设大气折射理论,提出天体望远镜原理。从15世纪中叶到17世纪,斯涅耳和笛卡尔、费马等经过一系列研究总结出的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基本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此后,在十七世纪中后叶,牛顿发现太阳光折射光谱和“牛顿环”,创立了光的“微粒说”[3]。但从17世纪开始,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已经不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意大利人格里马首先观察到了光的衍射现象,接着,胡克和波意耳独立地研究了薄膜所产生的彩色条纹干涉。自此,光学

眼镜的加工流程

眼镜的加工流程 1、调整设备:首先调整好配镜设备的备用状态(包括焦度计、开模定位仪、电脑磨边机等); 2、检查镜架:检查镜架型号、尺寸、颜色是否与购物订单的内容一致,不一致退回镜架仓库; 3、检查镜片:检查镜片色泽、表面质量、度膜颜色等是否一致,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如有问题的退回镜片仓库; 4、检测度数:将焦度计归零并精确到0.01度,把镜片放在焦度计上,镜片凹面朝下放置,测出镜片的顶焦度、散光轴向,顶焦度、轴向必须与配镜单顶焦度相一致。分清左右眼的顶焦度,标上记号。 5、制作模板:把镜框放到扫描区内,并让其固定,按扫描键,电脑自动将镜圈扫描一圈。如果半边架或无边架,则需取镜框上的模板,用吸胶粘住模板,使吸胶的水平线与模板的水平线相一致,再进行扫描。后再按成型键,显示屏上即会显示所需的镜圈模板。 6、中心定位:将标识好的镜片先右后左的工作程序放入开模定位仪的定位图。并对准镜片的中心点和轴位与图象重合。根据镜架的尺寸与顾客的实际瞳距、瞳高来进行水平移心和垂直移心。 7、设定数据、加工布局:定好中心后,先按固定键将吸胶把镜

片吸住,放入磨边机内,固定镜片(按移进键将镜片夹紧)。按照配镜单数据设定数据,再按一下磨边机上的模型输入键,选择镜片类型、相应的材料,选择镜框类型,同时设定功能模式(抛光、倒边、开槽等功能),然后进行磨片。 8、电脑自动磨边:检查所有输入的数据和设定的加工布局,一切无误后进行电脑自动磨边,磨边顺序按照先右后左进行加工。 9、镜片的安装:电脑磨边程序进行完毕,自动停止。配镜师先用左手拿住镜片,再用右手按移出键,使镜片安全脱离电脑。把眼镜圈的螺丝松开,把镜片平放于镜圈内,若太大则进行二次加工,如镜片刚好与镜圈吻合则进行安装。如为无边架再用钻孔机进行钻孔。磨好的镜片装入镜框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太松容易脱落,太紧则镜片将产生内应力,轻轻挤压时容易碎裂甚至自动爆裂。 10、调整眼镜:按照装配眼镜的国家标准进行调整眼镜,同时根据顾客特殊的需求进行特殊的调整,使顾客配戴舒适。 11、送往检测:检测部门根据顾客的订单资料和加工师做好的眼镜进行检测,检测眼镜是否符合装配眼镜的国家标准。如有不符合则进行返工重做。 配镜师装配每一副眼镜,严把质量关,使配镜达到装配精确、校配舒适、服务优良三个目的及要求,三者缺一不可。 眼镜加工流程

镜架材质及特点

眼镜架的材质分类及特点 镜架材质主要分为三种:非金属类金属类天然材质类。 非金属类 赛璐珞:是一种很早就用来做眼镜的材料,现在已经少见了,赛璐珞可塑性好,硬度大,可染成各种颜色,缺点是稳定性差,易腐蚀老化;摩擦时会发出樟脑气味,可以用来鉴别这种材料。由于易老化和易燃烧现象等特性,现在已很少采用。 醋酸纤维:和赛璐珞相比,醋酸纤维不易燃。一般化学架多为这种材料,按照加工方式,又可分为注塑加和板材架。 注塑架:造价低有接缝、粗糙,用于太阳镜低档架(热加工制造) 板材架:用冷加工制造,精细,质量好,经久耐用,现在绝大部分的非金属架都是由板材材质加工的碳晶架:特点是高强度,结实,但是材质较脆,在冬季受到冲击碰撞后,易脆裂,区分碳晶架的方法是:镜腿处有明显切割痕迹。 环氧树脂:比重轻,色彩鲜艳,而且弹性好,寿命长,环氧树脂最早由欧洲的眼镜公司开发出来主要用于制造CD、Dunhill等名牌架。区分环氧树脂方法是镜腿处没有蕊,而醋酸纤维架有金属蕊。另外环氧树脂架颜色较鲜艳。 金属类 白铜镜架:(称为铜锌合金):主要成分为铜64%锌18%镍18%,镜架材料最便宜易加工电镀主要用于制造合页托丝等,细小另件及低档。 高镍合金镜架:镍含量高达80%以上,主要有镍铬合金、锰镍合金等,高镍合金的抗蚀性更好,另外,材质的弹性好。 蒙耐尔材镜架:镍铜合金,镍含量达到63%铜28%左右,另外还有铁、锰等其它少量金属,特别是:抗腐蚀、高强度、焊接牢固,为中档架采用最多的材料。

纯钛镜架:钛的比重只有4.5,非常耐腐蚀,强度是钢的2倍,用于制造航天飞机表壳等,被称为"太空金属",而且没有金属过敏,早期钛材存在着切削难,焊接难等问题,随着技术发展,这些问题已被逐步解决在日本市场,钛材已成为主流,在欧美市场上的钛材也主要来自日本。钛材镜架一般表示成Ti-P或TiTAN,除了托丝、合页、螺丝以外基本上由钛制造。 记忆钛合金镜架指镍、钛按原子比1:1所组成的一种新合金,比一般合金轻25%而耐蚀性和钛材一样,此外弹性非常好。记忆钛合金:在0℃以下表现为形状记忆的特性,在0-40℃之间表现为高弹性,记忆钛材质耐腐蚀型高于蒙耐尔合金及高镍合金,不过比纯钛和β-钛要稍逊一筹。 β-TiTAN钛合金指纯钛(占70%)和钴、铬等稀有金属金属(占30%)混合后形成的一种特殊合金,超轻超弹性镜架可以做的很细。由于是钛于钴和铬等稀有金属的合金稳定型很好,不会产生皮肤过敏现象,在未来的数十年里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普及。 包金架其工艺是在表层金属和基体间加入钎料或直接机械结合,与电镀相比,包覆材料的表面金属层较厚,同样具有亮丽的外观,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腐蚀性。包金号的表示:根据国际贵金属会议规定,对金与合金重量比例为1/20以上制品用GF表示,1/20以下制品用GP表示。 K金架一般为18K金,说明镜架中纯金24K的含量为18/24。如果用750/1000表示的话,说明含银、铜及别的物质为250/1000。18K金的眼镜,重量为40克的话,金含量为18÷24×40=30克。 天然材质类 玳瑁架玳瑁是一种产于热带海域中的一种海龟的名称。其主要成份是蛋白质约占90%。另外还含有约10%左右的水分,玳瑁的成份和人的皮肤指甲近似,所以触感加上独特的透明感和色彩斑纹,带起来显得高雅、大方。玳瑁架中,颜色越浅价值越高,因为颜色浅的是集中在海龟腹部的含量少。玳瑁架折断后可以粘合修理,在商品陈列时,旁边需要放一些水而防止干燥。另外,玳瑁架是绝对不可以用超声波清洗,否则会发白,失去光泽。自《华盛顿濒危动物保护公约》签署以来玳瑁在全世界范围内被禁止捕捉,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多为以往的存品,价值会逐年增高。

眼镜的历史

眼镜的历史 【眼镜的起源和发展】 据资料介绍,眼镜最早出现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据说这项世界上最重要的工具,是一位名叫阿尔马托的光学家和一位生活在比萨市的意大利人斯皮纳发明的。美国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身患近视和远视,1784年发明了远近视两用眼镜以免受频繁换两副眼镜的折磨。1825年,英国天文学家乔治艾利发明了能矫正散光的眼镜。有人认为,中国人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眼镜。尽管眼镜发明谁为先至今仍是个谜,但我国在明朝中期就出现了眼镜,却是不争的事实。明万历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二《叆叇》条云:“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节,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也。”这时的叆叇即最初的叫法。 我国早期眼镜的图像及实物资料存世不多。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明画《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有一老者戴着眼镜。清乾隆年间,我国已能生产眼镜,镜架为黑漆木框,装有系结的丝带,镜片由水晶磨制,至清嘉庆年,眼镜普及,张子秋在《续都门竹枝词》云:“近视人人戴眼镜,铺中深浅制分明。更饶养目轻犹巧,争买皆由属后生。”有趣的是,清代眼镜的深浅标度,是根据子丑寅卯十二地支来划分的,这在清史料笔记李光庭所著的《乡言解颐》中有记载。自13世纪人类发明镜片以来,一直用水晶玻璃磨制镜片,1937年法国发明了一种叫压克力的塑料眼镜片,虽不易破碎,但清晰度差。1954年法国依视路公司一位工程师从制作飞机座舱的材料中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树脂镜片,自此以后,这种镜片便成为世界镜片王国的至尊,一直沿用到今天。 【眼镜行业的形成和发展】 1. 明清之际行业帮会的形成 在我国历史上随着个体手工业的发展,眼镜用料由天然水晶石发展到使用玻璃后,眼镜的使用范围则开始向民间推广和扩大,制作技术也有新的发展。 中国姑苏(苏州)是我国眼镜的发源地,苏州生产眼镜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对我国的眼镜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明代激帧初年(公元1628年)、苏州眼镜史上山现了一位杰出的技师,名叫孙云球,字文玉,又字泗滨,原籍吴江。他从小勤奋好学,当时他看到视力不健的人很痛苦,但“单照”镜之类又使用不方便。于是他就精心研制一种可常架在眼睛上的镜片。他经过反复多次试验,利用机械原理发明创造了镜片研磨机器—牵陀车。这种牵陀车,就是所谓古典法加工的水橙,是用脚踏转动,采用矿石砂、白泥、砖灰等作研磨剂或抛光材料,把镜片磨成凸凹透镜,以适应眼屈光的需要,最后终于掌握了“磨片”技术。用天然水晶石磨制出镜片。同时他又掌握了“对光”(现称验光)的技术,按照人的年龄和不同的视力研制出老花、近视、远视等品种以及各种光度的镜片,并编制了一套“随目对镜”的原始验光方法.用以验目配境。这样就可以随目配镜,效果丝毫不差,戴在脸上也比较方便舒适,以适应各人视力的需要,这是我国主觉验光配境的开始。 后来,孙云球又发明研制了不同用途的光学镜头,有百花镜、鸳鸯镜、放大镜、多面镜、幻容镜等数十种之多。从此,孙云球制造的眼镜名扬各地。可惜,这样一位有作为的技术人才,

眼镜架结构——材料和种类

眼镜架结构——材料和种类

第一节镜架结构 一.副镜架通常由镜圈、鼻托、桩头和镜脚等主要部分构成。 镜圈(镜框):镜片的装配位置,用金属丝,尼龙丝及螺丝,凭借着沟槽或钻孔来固定镜片,它影响到镜片的切割和眼镜的外形。 鼻梁:连接左右镜圈或直接与镜片固定连接。鼻梁有直接置于鼻子上,也有通过托叶支撑于鼻子。 鼻托:包括托叶梗,托叶箱和托叶,托叶与鼻子直接接触,起着支撑和稳定镜架的作用。某些浇铸成型的塑料架可以没有托叶梗和托叶箱,托叶和镜圈相连。 桩头:镜圈和镜角的连接处,一般是弯形。 镜脚:钩架在耳朵上,可以活动的,与桩头相连,起着固定镜圈作用。 铰链:连接桩头和镜脚的一个关节。 锁紧块:旋紧螺丝,把镜圈开口两侧的锁紧块紧固,从而固定镜片的作用。 除了上述部件外,还有脚套、托叶螺丝、铰链螺丝、眉毛等。 第二节镜架材料

制造眼镜架的材料大致可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天然材料等三大类。 一)、金属材料 用于眼镜架的金属材料有铜合金、镍合金和贵金属三大类。要求具有一定的硬度、柔软性、弹性、耐磨性、耐腐蚀性、重量轻、有光泽和色泽好等等。因此,用来制作眼镜架的金属材料几乎都是合金或在金属表面加工处理后使用。 1、锌白铜,又称洋白或洋银。主要成分是铜,其中含铜64%、镍18%、锌18%,比重为8.8。其特点是有一定的耐腐蚀性和良好的弹性,且成本低,易加工。主要用于制作铰链、桩头和鼻梁支架等部件,低档眼镜架大多采用锌白铜材料。使用时经人体汗水腐蚀后生锈呈铜绿色。 2、黄铜,也称铜锌合金。含铜63%~65%、锌35%~37%,呈黄色。其优点是便于切削 加工,缺点是易变色。常用于低档眼镜架和鼻托芯子等。 3、铜镍锌锡合金,是含铜62%、镍23%、锌13%、锡2%所组成的合金。具有良好的弹性,经电镀处理后常用于眼镜架的鼻梁和镜腿等。 4、青铜,一般指铜锡合金,且含有少量的锌和磷。由于青铜中含有一定量的锡元素,故价格较高,其缺点是加工困难和对酸类抗腐蚀性较差,但具有良好的弹性、抗磁性、耐磨性,在大气、海水、蒸汽中抗人体腐蚀性优于铜和黄铜等优点,故适合作眼镜架的弹簧和镜圈材料。

眼镜的起源和发展

眼镜的发展史 所谓眼镜,就是戴在人的头部前额眼睛上的,用来美化脸形、矫正视力、保护眼睛的一种工具。眼镜是由镜片、镜架(即边框、脚腿)所组成(接触眼镜出外).无架谓之片、无片谓之架。其形状及边框、脚腿的变化,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新材料、新技艺的发明发现而改变的,并具有时代艺术作品的象征。 随着社会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视力保健工作的开展,眼镜在人们生活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多加认识它。那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眼 镜的历史吧! 眼镜,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外史 籍中都记载了眼镜最早起源于中国, 是我国古老文化、医疗、技艺的遗产。 它的发展变迁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 我们说眼镜是从中国传到外国的,是 有史可查的,是在13世纪末叶。在 西方国家,眼镜的最早出现正是在 13世纪末叶。当时有个意大利人, 名叫马可波罗(Marco Pol6),他曾旅 居小国十七年,为元朝宫庭办事,跑 遍中国各地,当时他见到元朝宫庭里 有人戴眼镜,对此他很感兴趣,在他回国时就把眼镜传到了西方,所以在西方最早制造眼镜的地方,则是马可波罗的故乡枣威尼斯。另外,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还载有老年人戴眼镜阅读小说及小字的记载。 最原始的眼镜是起源于透镜(放大镜),它的制造、应用与光学透镜的出现有密切的相关。相传最初发现眼镜能使物体象放大的光学折射原理是在日常生活中偶然察觉的。当时有人看到一滴松香树脂结晶体上恰巧有只蚊子被夹在其中,通过这松香晶体球,看到这只蚊子体形特大,由此启发了人们对光学折射的作用的认识,进而利用天然水晶琢磨成凸透镜,来放大微小物体,用以谋求解决人们视力上的困难。这就是我国眼镜的维形时期。 据《世界之最》介绍:“是在公元前2283年,中国皇帝就通过透镜米观察星星。眼镜是中国传到外国的。根据孔子(公元前551年?79年)说:中国那时就有人戴水晶和其它透明矿物质做成的眼镜,用来医治眼睛或遮避阳光。 经初步考证:有关透镜和眼镜的历史,我国早在战国时期(2300年前),墨子l 5卷,中己载有墨子很多有关光和对平而镜、凸面镜、凹面镜的论述。公元前三凹世纪时我国古人就通过透镜取火。东汉初年张衡发现了月亮的盈亏及月日食的初步原因,也是借助于透镜的。 中国最古老的眼镜是水品或透明矿物质制做的圆形单片镜(即现在的放大镜),传说店代大文人祝枝山就曾用过这样眼镜,在宋代时就有人用水晶镜掩日来提高视力了。 明代开始到现在一直称为“眼镜”。 十三世纪元代,我国已能利用水晶的折射率做成眼镜,帮助解决视力不足的困难,但当时戴眼镜的人并不多。明代宣德年间〔公元14!6一1435年),开始

《眼镜架与眼镜装配》

中级职业资格培训远程教学课程要点 《眼镜架与眼镜装配》 第一章眼镜的发展历史及其应用 第一节眼镜的起源和发展 一、眼镜的起源 1、我国的眼镜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外史籍中都记载了眼镜最早起源于中国。 2、据《世界之最》介绍,早在公元前2283年中国皇帝就通过透镜(放大镜)来观察星星。 3、在十三世纪的元代,当时人们为了解决视力不足的困难,就已经能利用水晶石做成眼镜(放大镜)。 4、在十六世纪开始,由于社会发展已开始做出架在鼻梁上的双镜片眼镜(当时用镜架的两端系上线挂在耳朵上)。 二、眼镜的发展 我国眼镜行业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1、明清之际行业帮会的形成。 2、清末民初眼镜行业的崛起。 3、新中国成立后眼镜行业的变迁和飞跃。 第二节眼镜的性质与作用 一、什么是眼镜 1、所谓的眼镜就是戴在人的头部前颞眼睛前面,用来矫正视力,美化脸形,保护眼睛的一种工具。 2、眼镜由眼镜片、眼镜框及镜腿组成。 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眼镜已逐渐成为具有时代艺术作品的象征。 二、眼镜的性质和作用 1、眼镜是一种保健必需品,它既能增加眼睛视力,保护眼睛安全,还可以治疗由眼屈光不正引起的斜视,头痛等眼病。 2、眼镜也是一种美化脸型的装饰品,所以它会在人们的生活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眼镜架的材料 第一节金属材料 一、金 1、黄金; 2、白金。 二、开金与包金 1、什么是开金(K金)。 2、包金。 三、铜合金 1、铜镍锌合金(锌白铜)。 2、黄铜。 3、铜镍锌锡合金。 4、青铜。 5、高强度耐蚀镍铜合金。 四、不锈钢 五、银 六、铝和铝合金

七、银色镍 八、锰纳尔(MONEL)合金 九、新合金(SPM) 十、钝钛(Ti—P) 十一、钛合金 1、α型钛合金。 2、β型钛合金。 3、α、β型钛合金。 十二、记忆钛合金(NT) 1、形状记忆。 2、超弹性功能。 十三、铌钛合金。 第二节非金属材料及合成材料 一、非金属材料 1、龟甲。 2、天然角质材料。 二、塑料及合成材料 1、赛璐璐。 2、醋酸纤维素树脂。 3、碳素纤维。 4、丙烯酸脂(压克力)。 5、环氧树脂。 6、耐纶(尼龙)。 第三章眼镜架的结构及分类 一、什么叫眼镜架 1、所谓的眼镜架就是为了把矫正眼屈光不正的透镜固定保持在眼前的这类器具的总称。 2、眼镜架的材料不同会带来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款式。 二、一副好的眼镜架应具有的功能 1、能照处方固定透镜。 2、材料稳定、可靠、安全、对皮肤无害。 3、重量轻、结实、不变形。 4、使用方便,配戴舒适。 5、款式新颖,外型美观。 6、价廉物美。 第一节眼镜架的结构 一、眼镜架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1、镜身; 2、镜圈; 3、鼻梁; 4、装头; 5、托叶; 6、铰链; 7、镜脚; 8、镜腿庄; 9、镜腿芯;10、铆钉;11、锁紧管。 二、眼镜架的有关术语 1、疵病。 2、镀层结合力。 3、镀层耐腐蚀性能。 4、抗拉强度。 5、对称度。 第二节眼镜架的分类 一、按是否由同一材质制造进行分类 1、单体镜架 2赛璐珞。 2醋酸纤维。 2环氧树脂类。

转眼镜装配基础知识

转眼镜装配基础知识 本篇主要介绍各种眼镜的装配加工及检验方法,力求深入浅出,易学易懂,让眼镜定配员了解和掌握眼镜的加工制作流程。 第一章眼镜架的几何中心距与瞳距,瞳高 一,眼镜架的几何中心距与测量方法 眼镜架作水平标准调整后,两镜框几何中心点的直线距离就是他的几何中心距。用符号"m"表示,计算单位为毫米。表示方法分方框法和基准线法两种,目前我国生产与销售的镜架多以方框法表示。测量方法是:两镜框镜片的对角线交点即是它的两几何中心点,两点直线距离即是镜架的加工几何中心距。 二,瞳距 1.远用瞳距与测量方法 远用瞳距是指两眼正视或平视状态时,两瞳孔中心的直线距离。用字母"PD"表示,计算单位为毫米,成人正常瞳距范围在54---73毫米之间。 根据人眼的生理状态可将瞳距分为双眼瞳距和单眼瞳距,通常处方中所指的瞳距都是患者在视远状态下的双眼远用瞳距。测量方法可用瞳距仪和瞳距尺测量,单眼瞳距测量,可用瞳距尺取顾客鼻梁中线,按"四目相对"参照物法测定,要比用瞳距仪测量更为精确。 2.近用瞳距的计算方法 人眼在注视近处目标时双眼处于集合状态(辐辏),所以近用瞳距要比远用瞳距小,视近距离我们通常定正常阅读距离33cm,由此得公式:近用瞳距=

【(注视距离-镜角距)/(注视距离+眼球中心距)】*远用瞳距。也就是近用瞳距=【(330-12)/(330+13)】*远用瞳距,即*远用瞳距=近用瞳距。 三,瞳高的定位 为了使顾客的眼镜光心与视轴保持精确一致,配装更标准,舒适。应先把镜架调整好以后,让顾客戴上,再确定瞳高,具体操作方法: (1)调整好镜架,嘱患者戴上,操作者与患者相对而坐,双方眼部高度保持水平一致。用"四目相对"法持油笔在患者镜架胶版上点出两瞳孔中心点。此两点既是患者瞳高,由镜架鼻梁中分也可得出患者两眼标准左右瞳距,总远用瞳距。 (2)近用瞳高的计算 理论上两眼在注视近处视标时,两眼球在集合(辐辏)的同时向下运动,装配时要考虑镜角距离和眼球向下运动夹角15°,得公式sin15°(12+13)=,即瞳高应下调。但在实际应用中老年花镜佩戴者往往有喜欢将花镜下移的习惯(目的能抬头通过镜架上面视远),所以实际意义不大。在实际加工中,如患者没有严重屈光参差,尽量以镜架的几何水平线作视近瞳高较理想,因为他做上下移动所产生的三棱镜总会相互抵消。但有严重屈光参差者要考虑这些因素。 第二章镜片的加工中心定位 一,单光镜片 单光镜片的加工中心确定和移心量计算相对较为简单,用查片仪或用十字法标注出镜片的光学中心,再用瞳距尺在选定的镜架几何中心线上作出一道连线,找出镜架的两个几何中心点,然后根据患者瞳心的印点,按实用移心需求计算水平内外移心和垂直上下移心即可,同样方法在中心仪上或中心板上确定加工中心。

眼镜架的材料大全

眼镜架的材料大全 金属材料 1.加金材料:即将一金届丝作为基础,其表面包上一层开(K)金、开金的颜色有两种:分为白色金和黄色金o A.黄金 这是一种金色金属,其延展性良好,几乎无氧化变色情况。由于纯金(24K)很柔软,所以用金作眼镜架时.耍混入钢、银等添加物,使其成为合金以降低品位,增加强度及韧性。眼镜架含金量一般规格为18K、14K、12K、loK 。 B白金 这是一种白色金属,质量重而价格昂贵,纯度为95%。 2.开金与包金 A.什么是开金所谓的(K)金并不是纯金,而是由纯金与其它金属合制的合金。纯金是末做成合全(即未参入其它金属)的黄金。商业上所用的开金,就是指合金中纯金对其他金属的比例,以(K)数来表示,也就是以金的全重量的二十四分之一的倍数表示,故24K金为纯金.12K金就是合金中含有十二份的纯金和十二份的其他金属,9K金就是合金中含有九份纯金和十五份的其他金属。 B.包金 包金是品质意义,在制造包金时,是一层基础金属外包一层开金,而最后材料的规格是所用开金的比例及读开金的开数表示。 包金的表示方法有两种:十分之一12(K)就是镜架的重量的十分之一为12K金;另一种是以成品中所含纯金量来表示;十分之一12K金即可写成5/100纯金(因为12K金中含50/100的纯金)同理,二十分之一1 0K金可以写成21/looo纯金.以此类推,黄色金和白色全都可用来制造包金镜架。 3.铜合金材料 铜合金中最为重要的为黄铜、青铜、锌白铜等,在眼镜行业中常用的有黄铜和白铜。 A.铜镍锌合全(锌白铜) 出于加工性(切削性、电镀等)良好,可用于所有的零件,是一种含Cu64、Ni18、Znl8的三元合金。 B.黄铜(Brass) 是一种含cu63-- 65%,其余为zn的二元合金,色调呈黄色。缺点是易变色,但由于切屑加工容易,故可用来做鼻托蕊子。

眼镜发展史

眼镜架发展史 我们说眼镜是从中国传到外国的,是有史可查的,是在13世纪末叶。在西方国家,眼镜的最早出现正是在13世纪末叶。当时有个意大利人,名叫马可波罗(Marco Pol6),他曾旅居小国十七年,为元朝宫庭办事,跑遍中国各地,当时他见到元朝宫庭里有人戴眼镜,对此他很感兴趣,在他回国时就把眼镜传到了西方,所以在西方最早制造眼镜的地方,则是马可波罗的故乡枣威尼斯。另外,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还载有老年人戴眼镜阅读小说及小字的记载。 原始的眼镜是起源于透镜(放大镜),它的制造、应用与光学透镜的出现有密切的相关。相传最初发现眼镜能使物体象放大的光学折射原理是在日常生活中偶然察觉的。当时有人看到一滴松香树脂结晶体上恰巧有只蚊子被夹在其中,通过这松香晶体球,看到这只蚊子体形特大,由此启发了人们对光学折射的作用的认识,进而利用天然水晶琢磨成凸透镜,来放大微小物体,用以谋求解决人们视力上的困难。这就是我国眼镜的维形时期。 据《世界之最》介绍:“是在公元前2283年,中国皇帝就通过透镜米观察星星。眼镜是中国传到外国的。根据孔子(公元前551年?79年)说:中国那时就有人戴水晶和其它透明矿物质做成的眼镜,用来医治眼睛或遮避阳光。 经初步考证:有关透镜和眼镜的历史,我国早在战国时期(2300年前),墨子l 5卷,中己载有墨子很多有关光和对平而镜、凸面镜、凹面镜的论述。公元前三凹世纪时我国古人就通过透镜取火。东汉初年张衡发现了月亮的盈亏及月日食的初步原因,也是借助于透镜的。中国最古老的眼镜是水品或透明矿物质制做的圆形单片镜(即现在的放大镜),传说店代大文人祝枝山就曾用过这样眼镜,在宋代时就有人用水晶镜掩日来提高视力了。 明代开始到现在一直称为“眼镜”。眼镜最早出现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据说是一位名叫阿尔马托的光学家和一位生活在比萨市的意大利人斯皮纳发明的。美国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身患近视和远视,1784年发明了远近视两用眼镜。1825年,英国天文学家乔治艾利发明了能矫正散光的眼镜。有人认为,中国人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眼镜。我国在明朝中期就出现了眼镜。十三世纪中期,英国学者培根看到许多人因视力不好,不能看清书上的文字,就想发明一种工具来帮助人们提高视力。为此,他想了很多办法,做了不少试验,但都没有成功。 一天雨后,培根来到花园散步,看到蜘蛛网上沾了不少雨珠,他发现透过雨珠看树叶,叶脉放大了不少,连树叶上细细的毛都能看得见。他看到这个现象,高兴极了。培根立即跑回家中,翻箱倒柜,找到了一颗玻璃球。但透过玻璃球,看书上的文字,还是模糊不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