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研究—非条件Logistic 模型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研究—非条件Logistic 模型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研究—非条件Logistic 模型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研究—非条件Logistic 模型

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

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7-07-05T14:50:04.72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作者:覃达政 [导读] 对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研究。 (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530409 【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980例。将这些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构成比、医院感染率分布以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研究调查。结果 980例神经内科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48例,医院感染率为4.90%,感染部位构成比中,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泌尿系统,分别为47.92、25.00%;患者年龄>60、男性、住院时间长、接受侵入性治疗操作、合并有基础疾病、之前使用抗菌药物等均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这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较高。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具有较高的医院感染率,若是能够控制好危险因素,可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神经内科;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前言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超过48h后发生感染的现象,会使得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神经内科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该疾病具有病情急、治疗复杂,病情进展多变等特点,尤其在年龄高、合并多种疾病、使用抗菌药物过多等患者中,其医院感染率更高[1-2]。医院感染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我院为了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对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构成比、医院感染率分布以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研究调查,并为预防感染性疾病以及对感染患者的治疗提供合理科学依据,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9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排除免疫力低下、严重肝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62例,女性患者318例;年龄为18~79岁,平均年龄为(48.56±10.33)岁;住院时间不超过20天的患者780例,住院时间超过20天的患者200例。研究资料可知,患者的疾病类型为脑出血、脑梗死的总例数最多。 1.2方法 由医院感染专职管理人员依据相关医院感染标准对98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分析。制定调查表格,其中的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感染部位、原发疾病、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意识状态、抗菌药物的使用、住院时间等,以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以及各项指标,病制定相关的预防政策。 1.3诊断标准 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卫医(2001)2号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诊断,患者在入院48h后,若是发生感染,即判定为医院感染。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软件采用SPSS13.0分析系统,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符合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的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方差不齐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神经内科患者的医院感染部位及构成比 在98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48例,其中呼吸道感染的例数最多,为23例,其构成比为47.92%。详细情况见表1。 2.2神经内科患者不同疾病发生医院感染率 在98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48例,其中脑出血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最高,感染率为6.69%;其次为癫痫,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42989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监测的管理与要求、监测方法及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与妇幼保健院。有住院床位的其她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就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就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就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卫生部2006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2006年 3 术语与定义 3、1 医院感染监测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与反馈给有关部门与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2 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nosocomial infection incidence per patient-day 就是一种累计暴露时间内的发病密度,指单位住院时间内住院患者新发医院感染的频率,单位住院时间通常用1000个患者住院日表示。 3、3 全院综合性监测hospital-wide surveillance 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与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3、4 目标性监测target surveillance 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3、5 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 具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含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部分也可以用于局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咪唑类、喹诺

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 俞伟飞

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俞伟飞 发表时间:2019-09-04T16:10:35.013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3期作者:俞伟飞 [导读] 对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研究。 义乌市中心医院,浙江义乌 322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地改善。人们也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对饮食的注意和锻炼的加强,使得人们的寿命较之前有了延长的迹象。但是仍有很多的人健康意识较差,使得脑血管、高血压等的发病率持续增长,其医院的住院率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本文对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研究。 关键词: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主要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就诊的14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一年中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其中男85例,女55例;平均年龄55±5.5岁左右;平均住院时间(26±12.4)天,这些患者所患的疾病主要包括脑出血、病毒性脑炎、脑梗死等。医院感染被定义为:“患者住院后超过48小时后所发生的感染被定义为医院内感染”。 1.2研究的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并通过查看调查表,对患者的住院时间、性别、年龄、住院的天数、基础疾病诊断、侵入性操作的名称、发生感染的次数、感染的季节等。同时,调查人员通过医院感染监控软件的分析,对有用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将符合本次调查的患者的病例录入了表格中,以便找出患者感染危险因素、感染部位。病原菌等,在对这些进行整合,逐一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主要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各项数据的分析,其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示该项的研究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感染率发生的情况汇总研究的结果显示:对这140例患者进行各项数据的统计后,发生感染的人数35例,其发生率为25%。其中脑出血患者、颅内感染患者、脑梗患者发生的感染率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分别为18.25%、9.36%、7.65%。 2.2病原菌检出情况 通过对患者血液和尿液、分泌物、脑脊液等检测,共监测出病原菌共有32株。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其病原菌检测出最高的为革兰阴性杆菌56.32%。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位居前列,分别为25.36%、22.36%。革兰阳性杆菌检出率为44.69%。 2.3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的神经内科患者共有140例,发生医院感染的人数占25%。其中根据调查报表中的的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感染季节、酗酒、住院时间等与医院感染发病率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联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3讨论 3.1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高龄和有吸烟史、合并基础疾病等危险因素分析显示:有吸烟史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要明显高于没有吸烟史和没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究其原因,这些患者受到年龄等方面的因素,使得自身的免疫能力和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能够抵抗细菌的能力也较年轻人低,很容易发生医院感染;同时,侵入性操作主要包括:插管、气管、插入胃管、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等均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可能

医院感染监测要求要求规范46768

医院感染监测规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监测的管理与要求、监测方法及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有住院床位的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试行)卫生部2006年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2006年 3 术语和定义 3.1 医院感染监测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2 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nosocomial infection incidence per patient-day

是一种累计暴露时间的发病密度,指单位住院时间住院患者新发医院感染的频率,单位住院时间通常用1000个患者住院日表示。 3.3 全院综合性监测hospital-wide surveillance 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3.4 目标性监测target surveillance 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3.5 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 具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含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部分也可以用于局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咪唑类、喹诺酮类、呋喃类等化学药物。通常不包括抗寄生虫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结核药物和局部使用抗菌药物等。 3.6 抗菌药物使用率usage rate of antibiotic 出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 3.7 抗菌药物使用剂量dose of antibiotic use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每日使用量。 3.8 规定日剂量频数(DDD频数)number of Defined Daily Dose 为某一抗菌药物的总消耗量除以该药的规定日剂量。 4 监测的管理与要求 4.1 医院应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及时诊断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综 述?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潘 革1,熊 靖1,韦香妮1,审校 罗建明2 (1.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31; 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31) 关键词: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中图分类号:R181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529(2003)1221194203 随着现代医学快速发展,高效、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长期、广泛使用,老年人口及慢性病、癌症患者的增加、大量侵入性诊疗技术的开展,近年来,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N I)率有上升的趋势。它不仅增加了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降低病床周转率,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国1998~1999年的126所入网医院的N I发病率为3192%,N I例次发病率为4113%1。美国每年有200多万例N I患者,花费415亿美元2。文献报道1,比利时N I发生率为1418%,澳大利亚为816%,法国为910%,英国为1112%,泰国为716%,1997年,香港玛丽医院N I发生率为2111%,心脏骤停以及心肺复苏术后N I发生率为6019%,气管插管术后的N I发生率为5015%,N I患者病死率达3214%3。可见医院感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医院医疗水平和工作效率、降低医院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引起当今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现就近年来N I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1 N I的危险因素 111 年龄 Richards等报道4,血液感染和外科感染以约1~2个月婴儿多见;尿路感染多见于>5岁儿童;国内陆佩芳等5认为,年患者的年龄与N I发生率呈正相关(P<0101 ,因年龄越大,生理防御功能越差,N I的发生率越高。 112 基础病和病情严重程度及其治疗方式 11211 内科 如冠心病、脑血管意外、恶性肿瘤、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发生N I为多5。 11212 外科 Harbarth等6报道外科患者N I发生率为1612%,比非外科患者(816%)高;Papia等7报道在563例外伤患者中,有209例发生N I(37%),经多变量分析,与N I 相关的因素有:使用机械通气(OR=216,P<01001 、多次手术(OR=218,P=0102)、多次输血(OR=213,P=0104)合并脊髓损伤(OR=510,P<01002 ;Michalopoulos等8报道2615例成人心脏外科复杂性手术,共发生严重脓毒血症41例,最常见的是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和瓣膜手术,41例严重脓毒血症与无脓毒血症病例(n=2574)比较进行单变量分析,有意义的因素有: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持续时间、出血或重做手术或大量输血(P<01002)、发生低心脏输出量 收稿日期:2002212220; 修回日期:2003205211综合征;Khaodhiar等9研究手术前高血糖与N I的关系,认为高血糖可以是组织炎症性反应的结果,也可以作为感染和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免疫活性反应结果程度的指标,而手术前高血糖也是N I的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 11213 儿科 Avila Figueroa等10报道在1d内调查全国21所公立医院的1183名住院儿童,N I率为918%(CI95%, 811~1116),用回归逻辑分析法发现有4个独立的N I危险因素:中央静脉导管(OR313;CI95%110~519)、全肠道外营养(TPN)(OR211;CI95%110~415)、呼吸机辅助呼吸(OR213;CI95%112~411)及低体重儿(OR216;CI95% 110~618)。总的死亡率为418%,有N I的死亡率比无N I 的死亡率高2倍(OR216;CI95%113~511);Gray等11研究认为:患高血压母亲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增加N I的风险度,而且发现这些新生儿的N I与其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有关。 11214 ICU 李革等12报道综合性ICU N I率为29133%, ICU患者发生N I的危险性比普通病房患者高5~10倍; Barrios Perez等13根据美国国家N I监测系统(NN ISS)的要求,对在ICU3个月内确诊的308例N I进行统计分析,其感染发生率为814%,发生密度为在ICU每停留1000d发生N I1219例次,机械相关感染率(device2associated infection rates)为每使用呼吸机1000d,发生肺炎2819例次,每导尿1 000d,发生尿路感染513例次,每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 1000d,发生菌血症014例次;Richards等4对美国1992年1月~1997年11月间全国61个PICU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其N I发生率为5168%,几乎都与使用侵入性机械有关,认为PICU的分布与成人ICU不同。Robertson等14对ICU中的100名患者、100位监护护士及500名献血者的血标本(对照组)进行幽门螺杆菌(HP)血清学检查,严重患者HP血清的阳性率(67%)显著高于对照组(39%)(P<01001 ,监护护士组HP血清学阳性(40%)显著高于年龄相匹配的对照组(19%)(P<0102 ,监护的持续时间与血清学阳性呈显著相关(P<0102),提示HP可以在医院内传播。 11215 化疗或抗生素治疗 Kremery等15报道,105例真菌感染患者在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或治疗后,8219%的真菌感染患者肠道厌氧菌群受到抗生素影响,其中4415%的患者接受了氧氟沙星的预防性用药;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碳青酶烯类、糖肽类和广谱青霉素类比使用保护肠道厌氧菌 ? 4 9 1 1 ?Chin J Nosocomiol Vol.13No.122003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83480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Standard for 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前言 附录A~附录H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安华、任南、李六亿、文细毛、邓敏、李卫光、陆群、龚瑞娥、吕一欣。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监测的管理与要求、监测方法及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有住院床位的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卫生部2006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2006年 3 术语和定义 3.1 医院感染监测 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2 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 nosocomial infection incidence per patient-day 是一种累计暴露时间内的发病密度,指单位住院时间内住院患者新发医院感染的频率,单位住院时间通常用1000个患者住院日表示。 3.3全院综合性监测 hospital-wide surveillance 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3.4目标性监测 target surveillance 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3.5 抗菌药物 antimicrobial agents 具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含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部分也可以用于局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咪唑类、喹诺酮类、呋喃类等化学药物。通常不包括抗寄生虫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结核药物和局部使用抗菌药物等。 3.6 抗菌药物使用率 usage rate of antibiotic 出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 3.7 抗菌药物使用剂量 dose of antibiotic use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每日使用量。 3.8 规定日剂量频数(DDD频数) number of Defined Daily Dose 为某一抗菌药物的总消耗量除以该药的规定日剂量。 4 监测的管理与要求 4.1 医院应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并应将医院感染监测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临床危险因 素分析 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常见致病菌,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由于对三代头孢等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1],常导致严重的医院感染,使抗感染治疗相当困难。研究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是早期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作者对一组呼吸系统感染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病例作一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医院感染肺炎由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引起41例作为病例组,非产ESBLs 肺炎克雷伯菌引起59例作为对照组。医院感染肺炎诊断标准按文献相关标准[1,2],主要条件为咳嗽、咳痰,双侧或单侧肺有湿音或叩诊浊音,肺部X线胸片显示新的或进展性渗出病灶,次要条件有发热(体温≥38℃),周围血白细胞(WBC)≥10×109/L,深部痰细菌培养阳性。 1.2 方法

(1)流行病学调查:用统一表格,内容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基础疾病、侵袭性治疗(气管切开或插管、留置导尿管、引流管、鼻饲管)、抗菌素使用等项目;住院时间为入院至分离鉴定出菌株的时间;抗菌素使用为分离鉴定出肺炎克雷伯菌株时的前15d情况。(2)标本采集:清晨嗽口后用力咳痰,立即送检,连续2~3d,或经吸痰管或气管插管吸引,或用防污染毛刷刷取痰液。合格标本为痰涂片镜检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镜视野和白细胞>25个/低倍镜视野或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1∶2.5。(3)细菌鉴定、药敏及ESBLs检测: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学培养,采用英国先德荧光快速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鉴定细菌及药敏试验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及粪肠球菌ATCC33186进行质控;ESBLs菌株的确证试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规定,采用抗菌药物头孢噻肟/克拉维酸(30μg/10μg)与头孢噻肟抑菌圈直径差值、头孢他啶/克拉维酸(30/10μg)与头孢他啶抑菌圈差值来判断,当二种抗菌素中任何一种加克拉维酸后抑菌圈直径与不加克拉维酸的抑菌圈相比,增大值≥5mm时,判定为ESBLs阳性。用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进行质控。 1.3 统计学分析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试题

十三、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试题 一、单项选择(9题)二、多项选择(5题) 三、填空题 (12题) 四、判断题(10题)五、简答题(1题) 一、单选题(9题) 1、新建或未开展过医院感染监测的医院,应先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监测时间应不少于多长时间。(D) A 3个月 B 6个月 C 12个月 D 24个月 2、医院开展目标性监测时,持续时间应连续多长时间以上。(B) A 3个月 B 6个月 C 12个月 D 24个月 3、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应多长时间至少开展一次。(C) A 3个月 B 6个月 C 12个月 D 24个月 4、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简称为(A) A PDR-A B B PDR-PA C VRE D ESBLs E MSSA 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为(D) A MSSA B PRP C VRE D MRSA E MSSA 6、ICU患者目标性监测,临床病情等级评定,需要多少时间1次(B) A 每日 B 每周 C 每月 D每季 E每年 7、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单位住院时间通常用患者住院日表示。(C) A 10个 B 100个 C 1000个 D 10000个 8、目标性监测是针对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D) A 全部住院患者 B 门诊病人 C 医务人员 D 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 9、医院应按每实际使用病床,配备1名医院感染专职人员。(D) A 50-100张 B 100-150张 C 150-200张 D 200-250张 二、多选题(5题) 1、关于医院感染监测,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DE) A 包括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 B 具有长期、系统、连续的特点 C 研究对象是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D 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E 所有医院都必须开展医院感染监测 2、关于医院感染全院综合性监测,下面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ACE) A 监测对象即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院内感染在线作业答案

. 医院内感染 全卷共50 题剩余0 题未作答得分9.4 是非题 1.引起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在过去的10多年中变化最大的是真菌和病毒,其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升高。 本题答案: 正确 对错 2.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生物监测的指示菌株是嗜热脂肪杆菌芽孢。 本题答案: 正确 对错 3.Ⅲ、Ⅳ类环境空气平均菌落数卫生标准≤ 4. 0(5min)cfu/皿。 本题答案: 正确 对错 4.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 CFU /cm2。 本题答案: 错误 对错 5.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为入院72小时后发生属医院感染。 本题答案: 正确 对错 6.医院感染高危区的管理,包括ICU、血液净化室、消毒供应室、内窥镜室、导管室以及口腔科、输血科和检验科均应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监测制度。 本题答案: 正确 对错 7.血液透析液的细菌培养应每月1 次,要求细菌数<200 CFU/mL。 本题答案: 正确 对错 8.感染性疾病只能通过一种途径传播。 本题答案: 正确 对错 9.若只有一个血标本培养阳性且提示为皮肤定植菌,一般考虑为血管导管相关的感染。 本题答案:

对错 10.医院感染中造成损失最大,问题最严重,研究最多的是产褥热。 本题答案: . . 正确 对错 11.紫外线以波长250~270nm之间杀菌能力最强。 本题答案: 正确 对错 12.常规监测时被采物体表面<100 cm2,取全部表面;被采物体表面≥100 cm2 ,取100 cm2 。 本题答案: 正确 对错 13.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本题答案: 正确 对错 1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获得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本题答案: 正确 对错 15.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后,应当于24h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本题答案: 正确 对错 16.完整皮肤黏膜接触了经血液传播疾病感染患者的血液体液或者狂犬、疑似狂犬或狂犬病宿主动物者,应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 本题答案: 正确 对错 17.干热灭菌效果生物监测的指示菌株是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本题答案: 正确 对错 18.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生长。 本题答案: 正确

口腔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口腔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本研究通过列举口腔科在医院感染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给出了如何在工作中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有效措施,最终通过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加强防护,加强消毒灭菌,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标签:危险因素;分析;对策;消毒;灭菌 口腔是各种细菌和病原体的栖居之所,这些病原体,在口腔诊疗过程中的严重污染问题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口腔科门诊患者流动性大,在口腔诊疗过程中,口腔科医务人员的手、器械去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等,极易导致医患之间、患者之间的病原性交叉感染和空气污染[1],使医院感染率上升。本研究就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1 危险因素 1.1 诊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的污染 医生在口腔治疗时,高速旋转的手机,形成气流,将带有病菌的飞沫、粉尘吹入空气中,血液、体液也会发生飞溅,进入空气,物体表面污染,病原菌通过呼吸道、气味进入医务人员和其他患者体内,造成医院感染。 1.2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 在口腔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手表皮污染,诊疗结束后,由于患者多,洗手不彻底或者忘记洗手直接为下一个患者诊治,造成患者之间交叉感染,或用患者血液、体液污染了的手触碰了台面上的棉球缸、镊子杯等,之后诊治下一位患者时没有及时充分地消毒物体表面,造成交叉感染。 1.3 器械、材料消毒不彻底 (1)口腔诊疗中使用的手机,它的机头、轴承间有一定的腔隙,内部有大量的细菌芽胞,手机灭菌时如不采用3次予真空高压灭菌,就不一定彻底灭死细菌芽胞。用前未能空踩30s排菌,容易造成感染。 (2)在制备牙齿,或为患者开髓,或为患者取模时,常会有患者的血液、体液留在材料上,污染口腔托盘[2],如不严格消毒灭菌,会造成交叉感染。 1.4 消毒物品的污染 口腔科常将消毒溶液放置于小滴瓶中以方便医生使用。但是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口腔诊疗中有时滴管触碰了其他物体,被污染而不能及时更换;(2)滴管上的橡皮帽经常消毒不合格,有时甚至直接套上使用[3];(3)滴瓶不能按

2019最新医院感染监测规范(附表)

2019最新医院感染监测规范(附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监测的管理与要求、监测方法及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有住院床位的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医院感染监测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2 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nosocomial infection incidence per patient-day 是一种累计暴露时间内的发病密度,指单位住院时间内住院患者新发医院感染的频率,单位住院时间通常用1000 个患者住院日表示。 3.3 全院综合性监测hospital-wide surveillance 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3.4 目标性监测target surveillance 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3.5 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 具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含口服、肌肉注

心血管内科高血压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心血管内科高血压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由于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高血压的发病率日渐升高,它已经成 为严重威胁其生命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如果高血压患者同时发生医院感染,将会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给患者、医院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医 院感染已经成为影响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现有关于高血压医院 感染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对于高血压这个大人群的医院感 染研究较少。为了解高血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对某医院心血 管内科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入院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为提出高血压患 者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 量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高血压;感染;危险因素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某医院心血管内科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入院的高血压 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 2、分组依据。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标准,采用成组病例对 照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为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者, 对照组为住院期间未发生医院感染者。入选18周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排除入 院48h内已发生感染者。 3、研究方法。由经过培训且具有医院感染知识的医务人员查询病例,采集 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入院日期、入院科别、疾病诊断、感染日期、感染部位、感染次数、出院日期、治疗效果、手术日期、高血压等级、高血压患病时间、血 压控制情况、合并症等资料。 二、结果 1、高血压患者医院感染与相关因素的关联分析。不同年龄、住院时间、转 科情况、手术情况、高血压患病时间、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趋势检验结果得,年龄>80岁、住院时间>30d、有转科、有手术、高血压患病时间>>5年、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医院感染率最高。 2、医院感染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未发生医院感染的高血压患者的疾病 治愈率高于发生医院感染的高血压患者(P<0.05),说明医院感染对治疗效果有影响。 三、讨论 现如今,心血管疾病逐渐呈现出一个低龄化的发展趋势。很多患者年龄在四 十岁左右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数量不断增多。所以一旦发现患者有胸闷、气喘、头 晕甚至是胸痛等状况,一定要第一时间就诊,因为这些症状极有可能就是心血管 疾病的征兆。很多高血压患者在初期甚至就没有一点儿感觉,部分高血压患者则 表现为头昏脑胀、有的则出现精力不够用的情况,所以很多患者就会认为是自己 没有休息好所导致,其实根源则在于是高血压。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在活动时会明 显感觉到胸口闷胀,运动时气不够,导致活动受到极大的限制。一些患者根本不 在意,有些甚至认为是胃部出现问题。研究中我们发现,感染会对患者的治疗产 生极大的影响,没有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其治愈率远远比出现感染的患者要高, 所以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首先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分析出现医 院感染的原因可得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感染控制是进行干预的一个重点。所 以为了提升高血压患者的治愈率,帮助患者提高其生活质量,需要明确冠心病的 危害,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则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其危害具体表现为如下几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监测的管理与要求、监测方法及医 院感染监测质量保证。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有住 院床位的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二、术语和定义 (一)医院感染监测 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 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 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是一种累计暴露时间内的发 病密度,指单位住院时间内住院患者新发医院感染的频率,单 位住院时间通常用1000个患者住院日表示。 (三)全院综合性监测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 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四)目标性监测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 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 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五)抗菌药物具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含 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部分也可以用于局

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咪唑类、喹诺酮类、 呋喃类等化学药物。通常不包括抗寄生虫药物、抗病毒药物、 抗结核药物和局部使用抗菌药物等。 (六)抗菌药物使用率出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 (七)抗菌药物使用剂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每日使用量。 (八)规定日剂量频数(DDD 频数)为某一抗菌药物的总 消耗量除以该药的规定日剂量。 三、监测的管理与要求 (一)医院应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及时 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 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并应将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质量纳入医疗 质量管理考核体系。 (二)医院应培养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 识别医院感染暴发的意识与能力。发生暴发时应分析感染源、 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三)医院应建立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发生下列情况的医 院感染暴发,医疗机构应报告所在地的县(区)级地方人民政 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包括初次报告和订正报告, 订正报告应在 暴发终止后一周内完成。

医院感染管理测试题1

医院感染管理测试题1 一、单选题 1. 医院感染是指入住医院多长时间后发生的感染:(院长必答)48 A.12h B.24h C.48h D.72h 2. 一般认为,短时间内在某病区连续发生某种病原体(如MRSA)引起的感染超过______例,应怀疑医院感染暴发? A. 3例; B. 10例; C. 20例; D. 50例 3.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应当于几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院长必答) A.2h B.5h C.8h D.12h 4.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应当于几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院长必答) A.1h B.2h C.6h D.12h 5.卫生部于2009年4月1日颁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正式实施的时间是:(院长必答) A.2009.12.31 B. 2009.12.1 C.2010.1.1 D.2009.9.1 6.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医务人员应:A.洗手 B.洗手+卫生手消毒 C.速干手消毒剂 D.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7.医院应按每多少张实际开放病床,配备1名院感专职人员:(院长必答) A.100张 B.200~250张 C.300张 D.350张 8. 应采用接触传播隔离与预防的疾病为: A.多重耐药菌感染 B.水痘 C.白喉 D.肺结核 9.诊疗HIV病人时,应采取的防护措施为: A.口罩+帽子+手套 B.口罩+隔离衣 C.手套+隔离衣 D.手套+口罩 10.卫生部于2010年3月23日颁布《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要求正式实施的时间是:(院长必答) A. 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B.2010.12.1 C.2010.5.1 D.2010.9.1 11.下列哪项活动可能传染艾滋病: A. 握手 B. 吸毒 C. 同室生活 D. 社交接吻 12.下列哪个病区不是高危病区: A. 手术室 B. 新生儿室 C. 供应室 D. 普通病房 13.消毒供应中心应在_____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院长必答) A.院长或相关职能部门 B.护士长 C. 护理部主任 D. 医务处 E.后勤 14.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_____口罩。 A. 棉纱 B.一次性外科 C. 纸 D. 医用防护 15.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____ 加上_____。 标准预防空气隔离B. 标准预防飞沫隔离C. 标准预防接触隔离D. 标准预防严密隔离当手没有明显污染时,用_____去除手部污染。 A.肥皂 B.清水 C.液体皂液 D.含酒精的手消毒剂 17.下列哪种废物应当放入锐器盒中: A. 手术刀片 B. 棉签 C. 药物 D. 培养基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评价规范--题库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评价规范》试题 一、单选题(共10题) 二、多选题(共4题) 三、填空题(共4题) 四、判断题(共9题) 五、简答题(共4题) 一、单项选择(10题) 1、以下科室全部属于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一项是(C ) A. 感染性疾病科、妇科病房 B. 儿科病房、临床检验科 C. 口腔科门诊、内镜中心(室) D. 血液透析中心(室)、介入医学科 2、医院应鼓励相关科室根据(B ),采用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 A. PDCA循环原则 B. 循证医学原则 C. 人文关怀原则 D. 环境卫生学原则 3、在医院感染管理职责与落实中,(A )部门负责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及相关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A. 教育 B. 人力资源 C. 医务 D. 护理E医院感染管理 4、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指标宜与(D )医院进行比较分析,促进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持续质量改进。 A. 同地区 B. 同类 C. 上级 D. 同地区同类 5、对医院感染监测资料有定期(B )分析、总结与反馈,能体现持续质量改进。 A. 至少每月 B. 至少每季度 C. 至少每半年 D. 至少每年 6、在消毒药械的管理中,应有(C )对医院购置消毒药械的审核意见。 A. 审计部门 B. 消毒供应部门 C. 感染管理部门 D. 医务部门 7、实施预防和控制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综合措施,不包括。(A) A .及时拔管 B .皮肤护理、血管导管的更换

C .保留导管必要性评估 D .落实无菌操作、手卫生 8、重症医学科、重症新生儿监护病房的医务人员应了解其(C )的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名称及耐药情况。 A. 前三位 B. 前四位 C. 前五位 D. 前六位 9、相关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和处置预案知晓率应达。(D) A.70% B .80% C .90% D .100% 10、落实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有效措施,不包括。(C) A . 手卫生、隔离 B .无菌操作 C .及时停用抗菌药物 D .环境清洁与消毒 二、多项选择(4题) 1、以下属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职责与落实的是(ABC )。 A. 有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工作计划有效落实。 B. 开展的工作内容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和医院工作的需要。 C. 专职人员每年参加医院感染管理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培训。 D. 有监督指导护理人员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包括消毒与隔离等的制度及措施。 2、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中,相关医护人员应评估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综合措施,包括落实(ABCD )等相关措施。 A.抬高床头 B. 口腔护理 C.呼吸管路的更换 D. 评估是否可以撤机 3、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器复用的,应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从事血液透析器复用的人员应是(ACD )。 A. 护理人员 B. 临床医师 C. 技术员 D. 经过培训的专门人员 4、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评价方法包括(AC)。 A .现场评估 B .系统追踪 C .查阅资料 D .现场检查 5、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评价的内容,包括(ABCDE) A.医院感染组织管理 B.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与教育 C.医院感染监测 D.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E.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6、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评价基本原则,包括(ABCD)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2006年9月~2007年8月期间出院15 859例患者中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 859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46例,感染率为4.07%。血液科、ICU和肿瘤科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3个科室出院人次仅为全院的6.82%,感染人次占全院的32.66%,感染例次占全院35.1%(244/695)。常见感染部位依次是呼吸道占总感染例次的58.56%(407/695),其次是皮肤软组织感染11.51%(80/695)、泌尿道10.94%(76/695)和胃肠道感染9.78%(68/695)。结论:为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应加强对重点科室患者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感染的关注,合理使用抗生素,限制创伤性操作,加强营养支持积极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外源性感染。 【关键词】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当前,医院感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医院管理学的一大课题。医院感染已成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也部分地反映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对我院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调查对象为我院各科室2006年9月~2007年8月期间出院或死亡的患者15859例。所有感染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均符合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确定调查内容,查阅每份病历。感染病例登记表内容,在医院感染的患者中,按不同科室、感染部位、危险因素等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1.3 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1]和医师、护士的记录及患者的各种化验结果。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计算,超过其常规潜伏期而发生的感染可定为医院感染;对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发生在入院48 h以后者可定为医院感染。 2 结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