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继续教育远程培训作业7科及工作案例

继续教育远程培训作业7科及工作案例

继续教育远程培训作业7科及工作案例
继续教育远程培训作业7科及工作案例

1、《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通过这次远程培训的学习我充分的了解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

通过学习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加强的方面,在专业知识方面:还要继续加强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加强小学生发展的知识,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加强对这方面的知识学习,这样才能掌握如何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专业能力方面:通过课程学习,课程从教育与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五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学习掉以轻心自己以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沟通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平时与学生的沟通还可以,但是对学生家长的沟通就差了点儿,今后应该在沟通能力方面多学习多提高。

2、好老师的标准

通过课程的学习和体会,我认为好老师首先师德是底线,作为好老师师德最重要,没有了师德专业知识在好,专业能力在强也是空谈,有了师德也就有了对学生的责任感,每时每刻心里都装着学生,其次再说是专业知识,作为好老师也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你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如何去教授别人啊?所以从专业知识上要不断的提高,专业能力上也应该不断的修炼,不断提高,这样才能更好的与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同事等更好的沟通合作,特别是应该与学生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积极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努力为他们营造快乐、向上的氛围。平时还要善于弯下腰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运用不同评价方式多激励孩子,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一个合格的老师!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感觉到自己需要提高的方面还很多,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努力去提高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好老师!

3、通过学习本课程的内容,我认为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标志,首先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观察、讨论、交流活动;其次是学生能够积极地去探索,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比较、运用能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是学生能够积极地展开思维活动,不断地对自己和其他现象等亓行反思分析。

在平时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作用很重要,能够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首先是结合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比如,在对作业的批改上,以往对数学作业的批改老师都是习惯于用,对、错直接进行判断,这种方法有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潜力,而利用评语能弥补这些不足,可以利用评语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恰当的评语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力,比如“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啊!”、“解得巧,真聪明”等等。再者,要对学生的互动进行评价,

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的互动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都应该更好的沟通交流。还有就是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自我的评价,这方面能够促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对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很好的作用。

在数学课的课堂上,老师正确掌握和发挥好对学生的评价,能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在估算教学中学生先算再估,充分体现出学生还没有体验到估算

的意义和价值,可能有的学生想能准确算出来非要估算做什么?其实估算

能力是学生在数学课中需要掌握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平时在教学中要

引导学生形成估算意识,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估算的意义,提高他们学习估

算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要让学生感受到估算与精算的区别,让学生知道

估算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比如我们每个家庭每月的电费、电话费、水

费的支出等提前估算出来以便更好的安排家庭支出。让学生懂得实际上生活中大量的计算并不要求进行精确的计算,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估算次数远比精算次数多。这样学生理解之后就不会“为了估算而估算”了,形成了估算意识后,就会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主动、自觉地去进行估算了。

估算能力以及灵活地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出的重要内容之一,落实到教学中就是要重视

估算教学。

要引导学生形成估算意识,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估算的意义,提高他们学习估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其次要让学生感受估算与精确计算的区别,给估算教学增加营养,让估算贴近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

一、在生活中,体验估算的实用价值。

我们每个家庭要计划自己家庭的收入和支出,这就需要估计;一个商场,它的营业额是多少,它的利润如何,这要进行大致的预测,这也是估计。

我们可以得出生活离不开估算。因此,估算作为数学计算教学方面的一个

新内容,是有道理的。

二、在数学应用中,体验估算的数学价值。

估算为判断计算器、口算和笔算结果是否合理提供了依据,小学生开始使用计算器,计算器按出来一般的结果都是准确的,但有时候由于操作

失误可能会出现问题,如果学生有了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就能很快发现计

算器计算结果是否合理。再如对加法的验算,学生在检查376+284=552

时,习惯于用调换加数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或用减法计算552-376的结果是不是284的方法来验算。其实这种验算,仅仅是利用了加数、加

数、和的相互关系,采用了精算的方法来验证得数。还有一种更便利的方

法,就是通过估算来验证,要知道376+284=552对不对,先看加数的个位数6+4,结果是10,则和的末位数也必定是0,这里552的个位数是2,显然是错误的。让学生获得该方法,不但现在有用,将来检查多位数四则

计算更有用。我们要重视估算的价值,设计相关的练习,引导学生感受估算的作用,形成估算的意识

三、创设情境,感受估算与精确计算的区别

实际上生活中大量的计算并不要求进行精确的计算,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估算次数远比精算次数多。一个仅仅着眼于精算的课程是有缺陷的,因为:精算并不总是必要的。如:买2个足球,每个78元,150元够不够?精算也并不总是可能的,如:从1数到1亿大约要多长时间?

一个正常人心跳100万次大约需要多长时间?100万张纸有多厚?等等。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估算与精确计算的区别。如在教学乘法估算前,我设计了一问: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学生?学生们纷纷猜测。有的说:“如果每班大约30人,那么全校6个班,就大约有180人。”还有的说:“做课间操时,我发现每行大约站了10个人,全校共站

了18行所以全校大约有180人。”……因此很自然地引出了在日常生活

中有时只需说出大约的近似数就够了。源于生活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培感亲切,自然无形中体会估算的作用,从而诱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心理倾向。

四、设计多样化的估算题

尽管估算教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由于估算教学不像四则运算那样有“法”可依,以致出现忽视或弱化对学生估算学习达标情况进行评价的现象,很多试卷中,对估算试题都少见踪影。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多样化的估算题,使学生体会和感受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总之,新课程以来被人所重视与强调的估算教学,还存在许多值得我们继续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如:先精算后估算。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努力挖掘估算教材,积极搭建估算平台,使学生走出“为了估算而估算”的误区,自觉养成估算意识,合理选择估算策略,追求“为解决问题而估算”的境界,凸显估算的“实效性”,使数学课堂真正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教

育宗旨。

5、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老师是绝对的权威,是知识的主宰者,学生是听众、看客,是被动的接受者,这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和个性,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课堂其实是缺乏了情感。教师要在与学生处在平等的地位上,共同经历、共同体验学习的全过程,在极富情感的融洽关系中完成学习任务,这是“情感”教学的基础。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达到师生互动,彼此交流,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数学的课堂上应该是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的。在平时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首先要多让学生参与学习多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之间多合作,师生之间多交流;在教学当中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创新潜能,老师要多对学生鼓励和肯定;老师的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轻轻的抚摸,一个赞美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是一个微妙和情感的动作,能够使学生激发更高的学

习热情。

6、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往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着重于教师的教,教学过程实际变成了单纯的传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必须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上教师要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根据教材特点提出新颖的,有吸引力的问题,创造诱人的学习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问题的主动性。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多提供让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多让学生自主探索。注重对学生的主动参与的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的课堂上还要注重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能在实践中进行探究。

总之,在数学的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要不断的为学生创造一种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和谐氛围,让学生学会学习,真正能得到发展。

工作案例

在数学课教学中,过程也是目标。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这个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个数学能力的培养就应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的。

首先,数学课的过程中要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知识。老师要从贴近学生实际水平出发,一步步引出一些数学概念与计算方法。再者,要在课程过程中教会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环境。还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总之,数学课的课堂中老师注重了这个过程,也就注重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学生也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习的能力。所以这个过程也是目标。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创新能力是数学地观察、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灵活运用各种数学方法的能力,是各种数学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的能力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成为学生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善于培养、发现与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营造一个愉悦的课堂气氛,综合处理教材的知识点,采用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设计可以拓展学生思路的问题来培养学生创新的发散思维,寻找一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之路。

论坛

激活学生主体意识的有效途径

学生只有根据自身情况积极能动地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最终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这就体现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重要性,也给当代教师提出了如何激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问题。

主体性是学生的内在属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形成的,每一位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冲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自身发展的潜能,寻求激活学生主体意识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主体性是学生的内在属性。

首先,教育活动是实践活动,但长期以来人们只承认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而把学生看作教育对象,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其次,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主体。主体性是学生的内在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学生不积极、不主动,而是教师有意无意的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

二、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由于学生的阅历比较单纯,思维比较简单,所以在很多时候,学生不是按要求去做,而

是按自已的意愿去做,愿意做就做,不愿做就不去做,表现出的自信心较强,学生这种思想意识是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关的。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学生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观察着身边的世界,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求新求异。对新鲜事物的反映更迅速、更强烈,反传统的趋向更突出。正确认识、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激活学生主体意识,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科学的轨道上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教师应该支持民主教学,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应该发扬民主,摆正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极在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实际去操作,去观察,鼓励学生多思善问,敢于质疑争论,促使学生动脑、动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教师要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做到“目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只有学生主体地位确立了,主体作用才能发挥出来,才能真正在教学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大胆质疑、探索发现,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让学生体验由于主体能力的发挥而获得的成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03任务个案工作在线作业答案

03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60 分。) 1. 下列理论模式属于个案工作最基本的理论分析模式的是()。 A.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B. 现实治疗模式 C.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D. 结构家庭治疗模式 正确答案:A 满分:3 得分:3 2. 下列哪一项内容标志着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正式形成?() A. 玛丽·瑞奇蒙的《社会诊断》一书的出版。 B. 汉密尔顿发表《社会工作基本概念》。 C. 霍利斯出版《个案工作:心理社会治疗法》一书。 D. 汉密尔顿出版《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 正确答案:D 满分:3 得分:3 3. 下列关于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基本假设说法正确的是()。 A. 个人的人性观是积极的、乐观的。 B. 认为人不能被看作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而是同他所处的环境相联系。 C. 认为人好像未开启的盒子,是个空洞的有机体。 D. 认为人天生拥有理性和非理性两种信念。 正确答案:B 满分:3 得分:3 4. 下列关于非反映沟通动力技术,说法错误的是()。 A. 支持可以是一些实物的帮助。 B. 直接影响是指个案工作者只能通过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C. 在个案工作者实施直接影响方法时,必须让案主应用自己的思考能力为自己做出决定。 D. 非反映沟通动力技术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三种方式。 正确答案:B 满分:3 得分:3 5. 关于人在情景中反应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于案主因知觉扭曲或缺乏知识而产生错误的观念,个案工作者可以直接用正确的知识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 B. 个案工作者可以采用引导技巧帮助案主谈及一些隐私。 C. 个案工作者可以引用别人对案主的看法来纠正案主错误的自我形象。 D. 个案工作者去主导案主思考和谈论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正确答案:A 满分:3 得分:3 6. 下列关于行为主义说法正确的是()。 A. 华生外在环境的影响并非是行为发生的唯一因素。 B. 斯金纳在华生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C. 班杜拉认为环境是塑造行为的唯一因素。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3 得分:3 7. 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来源主要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它的其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 A. 卡尔·罗杰斯 B. 阿尔波特·埃利斯 C. 明纽秦 D. 萨提亚

个案工作案例分析(本科教学用)

个案工作案例分析(一): 案例1:小亮今年读小学三年级,父母一年前因为感情破裂而离婚,小亮被判给母亲抚养。母亲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小亮身上,所以对小亮的管教非常严厉,小亮稍微做错一点事情,张女士就对其严加斥责,渐渐地,对小亮的打骂成为家常便饭。最近,因为单位效益不好,张女士面临下岗的威胁,而小亮的父亲则因为经商失败,开始拖延支付抚养费用。学校班主任老师发现小亮在学校里也开始对同班同学使用暴力对待同班小朋友,并且经常撒谎、不交作业。作为学校的社会工作者,班主任要求你为小亮提供服务。 问题: 1、结合案例说明儿童的需要有哪些? 2、在上述案例中,小亮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3、针对小亮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参考: 1、儿童作为人生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有着多唯的需要,具体阐述如下: (1)获得基本生活照顾和健康照顾的需要。家庭和社会应当满足小亮在成长过程中基本生活和养育方面的需要。 (2)获得良好家庭生活的需要。家庭应该对小亮提供良好的亲子关系和适当的管教环境。(3)满足学习的需要。小亮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应当得到维护。 (4)满足娱乐与休闲的需要。小亮文化娱乐的基本需要应当被加以考虑。 (5)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需要。家庭和学校应当培育小亮具有人际交往、生活技能、适应能力和学习正确的价值观等多种能力。 (6)获得良好心理发展的需要。家庭和学校应当协助小亮建立自我认同,增进自我成长,促进社会性发展。 (7)免于被剥削伤害的需要。小亮的人身安全、个人权益应当受到保护。 顾老师点评:除了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中关于不同阶段的需要及任务方面的知识外,还可以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儿童的特殊需要结合起来,即可回答此问题。 2、本案例中,小亮主要面临的困境可以从其个体与环境(家庭、学校)方面加以分析:(1)如何改善小亮的自卑、焦虑、暴躁等不良情绪; (2)如何改善离异家庭中小亮与母亲的关系,即改善母亲对他的严格管教与打骂的情况;(3)如何改善家庭拮据的经济状况; (4)如何修正小亮在校的不良学习行为,以及使用暴力对待同学的行为。 顾老师点评:可以将焦点集中在案主及案主所处的关键系统,比如儿童社会化中,对儿童影响大的除了儿童自身的成长外,还有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化主体。 3、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策略: (1)社会工作者对小亮的情绪进行疏导,帮助小亮理解母亲对他的良苦用心,增强小亮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 (2)社会工作者对小亮的在校行为进行修正,帮助他改正撒谎、不交作业的行为,并且改善其与同学发生矛盾时用暴力解决问题的行为; (3)社会工作与小亮的老师进行沟通,教导其家庭养育技能,旨在能够让小亮的母亲认识到打骂的管教方式对小亮造成的身心危害,改正其打骂儿子的管教方式,缓解母子间的紧张关系; (4)社会工作者与小亮的老师进行沟通,为他的不良行为能够得以修正争取老师的理解和帮助; (5)通过合理途径为小亮争取父母的抚养费用,并且鼓励协助小亮的母亲找到一份工作。顾老师点评:这里的介入策略只是大纲性质的,没有具体的操作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社工

妇女个案工作案例

妇女个案工作案例 一、案主基本资料 宋女士,35岁。 服务对象于2002年新婚,在2003年生育了一个女孩子,无业。08年户口从安徽迁入社区,婆婆和他们住一起。2010年2 月,案主主动向社区求助,呈现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她婆婆要求她再生育一个孩子;二是,婆媳关系不好导致了夫妻关系也不和睦;三是,现在没有工作,请求帮助就业。由于一下子出现了这么多问题,案主表示“适应不了,压力很大,有点焦虑”。由于是新迁入的居民,身边没有亲人朋友,所以向社工主动求助。 二、问题分析 案主是在迁户口的时候,受到了社区工作者的服务,因是外省迁入的,手续较多,在此过程中和工作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案主是在第一次服务的基础上求助于社工,因有了上一次关系的建立与了解,社工和案主经过面谈建立了良好的服务关系。通过交流面谈及评估问题后,服务双方共同决定,此次的服务着重于帮助案主解决由于自身、客观等原因造成家庭矛盾的目标功能。 (一)情绪困扰问题 由于案主年纪较轻,常年在家,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经济来源,又是新入住的新居了,没有亲人朋友在身边,倍感孤独,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因此常常产生焦虑的情绪。社工需要运用同感、鼓励和支持等专业技巧对其进行情绪疏导。此外,工作人员要与服务对象一起制定解决问题的目标,理清思路,并鼓励服务对象积极主动地和工作人员一起去完成这些目标,以达到问题的解决。 (二)任务中心模式的运用 此次求助时,案主明确提出了希望社工帮助解决的三个问题:生育问题,家庭关系的改善,就业问题。社工应力求提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案主自己所选定的明确目标,制定详细的服务计划。 (三)优先排序理念在问题解决中的运用 案主一个人同时面对多个事件引起的困难而不知道如何解决时会产生焦虑情绪。因此必须按照轻重缓急对这些问题进行先后排序,较为紧急重要的、可行性高的优先解决,而其他相对较为次要的可以排在后面解决。首先要解决婆媳关系,电后再解决就业问题。 (四)支持系统的增强 社会支持能够帮助个人融合进社会的网络之中,因而强化个人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由于案主身边没有亲人,支持系统薄弱,因此社工与服务对象一起探讨可

《个案工作实践》第二次作业答案

《个案工作实践》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100.0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0分,共4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是个案工作与其他助人专业如医生、心理医生等的区别所在。 A. 个案访视 V B. 家庭访谈 C. 个案会谈 D. 个案记录 2.同感有五大层次,要产生治疗性功效,工作者最低限度需要达到()层次的共鸣 同感。 A.第二 B.第三 A C.第四 D.第一 3.个案工作专业关系中最基本的要素是()。 A. 同感 B. 尊重 C. 真诚 ? D. 接纳 4.在个案工作中案主通常有表达内心感受的需求,包括负面、消极的感受。这些感受 可能是恐惧、不安全感、怨恨、不平、敌意等。这需要工作者遵循()。 A. 接纳原则 B. 非评判原则 C. 理解关怀原则 D. 个别化原则 5.在个案工作过程中,其主要目标是从各方面了解案主及其问题,那么,它是( )。

A.申请和接案阶段 B.收集资料和问题判断阶段 C.诊断和服务阶段 D.结案和评估阶段 6.在一对亲子关系辅导中,工作者发现妈妈与女儿之间的沟通方式是导致双方关系紧 张的原因之一。因此在介入的过程中,工作者示范给母亲如何更好地与女儿沟通,对母亲启发很大。在这里工作者扮演了()角色。 A. 使能者 B. 教师 C. 倡导者 D. 教育者 7.在征得案主的同意之后,工作者让某位酗酒的案主在每次饮酒之后就服用呕吐的药 物,使案主的饮酒行为与呕吐、恶心等不愉快的反应建立联系,逐渐消除案主饮酒后的快感,以此帮助案主回避酗酒行为。在此,工作者采取的治疗方法是()。 A. 满灌疗法 B. 系统脱敏 C. 厌恶性疗法 D. 果敢训练 8.中国目前很多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家中的爷爷奶奶和父母的任何决策都以孩子为 中心,孩子在家中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病态家庭结构中的()。 A. 三角缠 B. 纠缠于疏离 C. 倒三角 D. 联合对抗 9.联合家庭治疗法的最终目的是()。 A.制定家庭规则 B.家庭中每个成员的成长 C.提升家庭成员的自我价值感 D.促进家庭良好地沟通 10.最容易与专业关系中必不可少的同感因素发生混淆的是()。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报告(范例)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报告(范例) 一、基本资料 案主姓名:吴某 性别:男 年龄:73 岁 二、个案来源 个案是院舍照顾机构管理人员转介,社工经过与案主面谈,确定初步问题后接案。 三、个案背景资料 (一)重要引发事件 近日案主因心脏病住进深圳某医院,这次在检查、护理、用药过程中处处抱怨其儿子,还经常无故对儿子发脾气,跟病房的医生、护士甚至病房的其它病人家属说他儿子的坏话。案主的父子关系一度非常紧张,他的儿子也在一气之下说了要放弃案主,在医院案主的儿子要和案主脱离父子关系,案主父子关系面临一个大挑战。案主需要心脏搭桥,手术费最少要用 6 万块,手术费用如果筹不够,案主将无法顺利进行手术。最坏的打算就是案主“有钱看病,没钱等死”。 (二)曾做出的调试和成效 1.自我调试。 案主入住老人颐养院之后,因与子女关系都不好,感情上面缺乏沟通,得不到家人的温暖和关爱,案主有被遗弃的

感觉,时刻认为自己没有依靠,没有归属感,对生活非常消极、自卑。 案主曾经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也想通过一些日常活动来摆脱这种困境,比如通过给希望小学的学生定期捐款,给有需要的人编织毛衣送温暖等,但是由于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和理解,案主变得更加自卑敏感。 2.院舍照顾层面。 老人颐养院的领导曾经与案主儿子多次面谈,与其共同探讨案主目前的状况,希望改善案主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并尽量通过安排文娱活动让案主融入院舍生活。 (三)行为表现。 案主住院后,由于对疾病的害怕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上的紧张和敏感,容易对身边的人产生种种误会。只要身边的人说了一句不当的话,或者一个不合适的行为,就会引起案主的猜疑和否定。 (四)人际关系。 案主在入住养老机构后,案主失去自身的角色而与他人交往,使案主在与工作人员交往和满足工作人员的期望时常常感到羞辱和没有自尊,这引起个人认知出现误区,在他的眼中,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优点,眼中容不下一粒沙子的性格,喜欢挑别人毛病,导致了案主与家人、与院舍照顾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其它老人之间缺乏稳定的沟通,案主人

个案工作在线作业答案任务04

一、多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每题至少2个或2个以上答案。) 1.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实施程序包括下列哪些?() A. 建立关系 B. 心理社会研究 C. 诊断 D. 治疗 E. 提供支持 正确答案:ABC 满分:5 得分:5 2. 心理与社会研究的步骤包括下列哪些选项?() A. 初次会谈 B. 签订服务协议 C. 资料收集 D. 个案工作者协助案主发现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的差距。 E. 个案工作者协助案主认识自己的现实状况。 正确答案:CDE 满分:5 得分:5 3. 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诊断的内容的是()。 A. 对案主目前呈现的问题及形成因素的分析。 B. 个案工作者对案主无条件的关怀。 C. 了解案主不适应行为产生的条件、过程和影响。 D. 对案主的家庭环境与家庭因素的分析。 E. 对案主个人生活经验与行为特质的分析。 正确答案:ADE 满分:5 得分:5 4. 反映沟通动力技术的目的是发展案主的洞察力,主要包括下列哪些类型?() A. 直接影响 B. 人在情景中反应讨论 C. 心理模式动力反映讨论 D. 人格发展讨论 E. 支持 正确答案:BCD 满分:5 得分:5 5. 行为主义的发展主要包括三个重要代表人物,他们是(BDE )。 A. 巴甫洛夫 B. 班杜拉 C. 明纽秦

E. 斯金纳 正确答案:BDE 满分:5 得分:5 6. 下列几种行为治疗技术,以抗条件作用作为理论基础的是()。 A. 厌恶疗法 B. 系统脱敏法 C. 满灌疗法 D. 快速脱敏法 E. 自我管理 正确答案:ABCD 满分:5 得分:5 7. 罗杰斯认为,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现实的经验,当现实经验发生时,自我概念和现实经验的对应关系有()。 A. 自我概念和现实经验的一致 B. 自我概念与现实经验的矛盾与冲突 C. 自我概念与现实经验的脱节 D. 自我概念偏低 E. 自我概念偏高 正确答案:ABCDE 满分:5 得分:5 8. 在人本治疗法中关于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工作者的态度促进案主改变人格,而不是依靠工作者的专业知识、理论或者技术。 B. 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在于创造一种和谐的治疗气氛,以利于促进案主的自我成长。 C. 表现真诚和关怀的态度。 D. 工作者事先不应该对案主作任何价值判断 E. 工作者在和案主进行接触时,要完全抛开工作者角色对自身的限制,将自己本身视为促进案主改变的一种工具。 正确答案:ABCDE 满分:5 得分:5 9. 下列选项中属于非理性信念的是()。 A. 个体要求生命中所有人都赞赏和爱自己是不可能的。 B. 个体应该或至少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人。 C. 对于道德品质卑劣的人应该毫不留情的予以谴责和惩罚。 D. 一个有理性的人应该知道情绪可以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 E. 对于危险和灾难性的事件应该给予不断的关注。 正确答案:BCE 满分:5 得分:5 10. 下列不属于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应用范围的是()。 A. 完美主义者

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一、来访者一般资料 来访者姓名:F (为了保护来访者隐私,故在此隐去真实姓名)。来访者性别:女。 来访者年龄:21岁。 来访者职业:在校大学生,大二在读。 来访者主要症状:白天昏昏欲睡,晚上睡眠不好。食欲不振。对生活失去兴趣,不愿意与同学、老师、家人交往,对学习也失去兴趣。自我评价低。 二、个人陈述 我和我男朋友L是高中同学,高三的时候我们不顾老师和双方家长的反对恋爱了。高中毕业以後,虽然没有考进同一所学校,但都在这座城市,我们俩都很高兴。我们的父母也基本上默许我们之间的来往了。” 虽然我们学校之间距离很远,但刚上大一的时候L每个星期都会来我的学校找我两、三次。每天晚上都会通电话。但是这种状况并没有持续很久,後来他来找我的次数慢慢变少,到大一下学期的时候,他半个月才来找我一次,基本上都是我去找他,但是我找他的时候他显得很不耐烦,於是我们就经常开始争吵。” 随著吵架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就越来越觉得累。很多时候想到了分手,但是又真的舍不得这段将近两年的感情。” 後来有一次我偷偷查了L的手机通话清单,发现他跟一个女生来

往很密切,我给那个女生打电话,骂了她。我当时真的控制不住 自己,我完全想象不出来自己会像个泼妇一样骂人!他知道这件事情以後,说我是无理取闹,跟我提出了分手。我追问他和那个女生的关系,他说是学校社团的事情才联系的。我不相信,继续追问,他就根本不解释了。我去找他,他也总是找藉口不想见我。” 到 现在,我们已经半年多没有联系过了。但是我心裏面还是放不下他。我知道这样不好,可我控制不住自己啊!分手之後,他并没 交其他的女朋友,所以我想那件事情是我误会他了,我很後悔。 如果当初我能冷静些,就不会和他分手了。每天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这样想,越想越放不下他,越想越难受。每天心情都很不好,睡觉也睡不好,总是会梦见与L重归于好。什麽都没有心情做:也不想上课,也不想和同学交往。我觉得自己很失败,什麽都做不好。我已经变得完全不象自己了!这真的很恐怖,我不想这样。” 三、诊断 根据来访者敍述,以及了解其既往病史、家族病史。诊断为:一般情绪障碍。 四、咨询方案与策略 对本案例中来访者的问题,咨询师采用以人为中心治疗方法。相信来访者有很大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咨询师只 是通过咨访关系来引导来访者

《个案工作实践》第一次作业答案

《个案工作实践》第一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100.0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0 分,共4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个案工作者要其在实践中对服务对象的语言、行为、情绪、心理、态度等 背后存在的文化根源具有敏感程度和洞察能力。这是对个案工作者哪方面素质的要求()。 A.技术能力 B.文化能力 C.制度知识 D.社会责任 2.在一个对亲子关系辅导中,工作者发现妈妈与女儿之间的沟通方式是导致 双方关系紧张的原因。因此在介入过程中,工作者特意示范给母亲如何更好地与女儿沟通,对母亲启发很大。在这里,工作者扮演的角色是()。 A.倡导者 B.治疗者 C.使能者 D.教育者 3.以下哪个流派的个案工作强调人在情境中、个别化、个人和家庭早年的生 活经验、专业关系的重要性()。 A.功能派个案工作 B.行为派个案工作 C.问题解决派个案工作 D.心理及社会派个案工作 4.个案记录通常是文字记录,是对与服务对象互动过程中的有关情况进行条 理性文字记录,它通常发生在什么时候()。 A.会谈之前 B.会谈过程中 C.会谈之后 D.结案时

5.《社会诊断》第一次将个案工作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进行 理论的概括和总结,它的作者是()。 A.马斯洛 B.玛丽-里士满 C.玛丽-杰雷特 D.卡尔-罗杰斯 6.服务对象因情绪不安对事实的陈述几次跑题,一会儿讲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紧张,一会儿工作中的人际沟通困难。这时,工作者说: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你刚才说到的亲子关系紧张,这是你现在感到最难受的问题,对吗? 这时工作者使用的技巧是()。 A.对焦 B.摘要 C.自我披露 D.建议 7.工作者了解和帮助服务对象,而不是对服务对象做出是非对错的评判,属 于个案工作中的()原则。 A.接纳的原则 B.非评判的原则 C.个别化原则 D.承认的原则 8.叙事治疗不仅是表达个人的主观理解和生活意义,叙述的同时就是作者在 重新概括自己的生活历程,建构自己的生活意义。下列说法关于叙事治疗不正确的是()。 A.叙事方法主要受文化解释学和社会建构论的影响 B.不追究故事本身的绝对真实客观 C.参与者平等对话 D.叙事情景以工作者为中心 9.个案工作评估不仅是对个案工作目标、计划及结果的评估,也包括对服务 对象的功能及问题情境、工作者的表现、相关社会资源的评估。这体现了个案工作评估的()特性。 A.手段多样性 B.持续性 C.服务对象的参

个案工作案例分析报告文案

十七社区“暖夕阳”社会工作助老服务 项目个案工作案例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一)基本资料 侯某,男,1939年7月17日出生,小学文化,丧偶,退休前系122团退休工人,现居住在17小区44栋431室。 (二)背景情况 1、家庭情况:老伴于2010年12月28日去世后,独自一人生活。夫妻二人育有3个女儿,经济情况尚好。大女儿在122团防疫站工作,现在天富名城购买房屋;二女儿在122团医院工作,;小女儿现在132团团场种地。三个女儿因工作、路途遥远等原因无法经常回家陪伴。 2、个人工作经历:1956年从河北老家参军入伍,1960年2月至1961年9月从张掖转到工农兵司令部服役。退伍转业后自流到122团在机务上工作。1999年退休后于2004年与退休的老伴在17小区购房并搬来居住。2003年3月老伴查出患有肝癌,到12月去世期间一直由侯某悉心照料。 (三)独居老人面临的问题分析有: 1、社会交往方面的问题:独居老人由于丧偶,且子女因工作长期在团场工作,又因为现在社会转化——“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居民楼中居住人员比较混杂,相互之间不认识。人与人交流较少。 2、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老人独自生活多年,因腿部疾病以致入厕时蹲起困难,有自卑感,不愿与社会接触,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经常是得过且过、消极面对。子女成家后自立门户,不再与老人居住在一起。老伴的去世、家庭的分

化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子女与老人的分居不仅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难以得到子女时时无微不至 的照顾和关心,更重要的是老年人期望的是热闹的家庭氛围,这种分居难免使老年人不时感到寂寞孤独。 3、心理方面的问题:由于长期独居他常常感到孤独无助。心里渴望有人能够陪伴。 (四)老人自身的优点和资源: 独居老人侯某爱好吹口琴,可以让老人发挥人生余热,帮助别人;年轻时喜欢跳交谊舞,以此为媒介鼓励老人多参加社区文化娱乐活动。融入到社区大家庭的生活中来。 (五)、处理原则 应该遵循:了解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尊重老年人的对事物基本看法和态度、与老年人建立信任关系,耐心、积极地倾听老年人的谈话等原则。 二、制定计划 社会工作者多次上门探访独居老人侯某,通过多次交谈首先建立信任关系,了解他的基本情况和实际困难,开展个案工作,制定个案工作方案如下: (一)方案目标 近期目标: 1、帮助老人调整自身心理情绪,使精神得到抚慰,并能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排解独居老人因为身体的病痛而导致的情绪的低落,让独居老人多回忆一些生活的乐趣。鼓励独居老人积极面对疾病,以良好的心态对待疾病。在这个阶段,可以利用的方法有社会工作者与独居老人的个案访谈,以及通过家庭会谈

个案工作案例

协助服务对象走出自我封闭的困境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个案介入 一、案例背景 (一)基本资料 服务对象姓名:王颜(化名) 性别:女 年龄:31 (二)个案背景资料 1、接案原因:2012年3月,工作员深入趵突泉社区进行社区探访,在与社区居民聊天的过程中得知:社区居民王颜家境比较凄惨,其母亲在她初中阶段因家庭矛盾自杀身亡,父亲再婚重组家庭后,她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与父亲一家的关系基本中断,今年3月份她父亲因病过世。青少年时期不愉快的家庭生活经历和父亲的去世给她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再加上她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与关注。工作员在听到这个故事之后,觉得非常有必要通过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协助她面对及解决生活的困境。在社区居民的引荐下,工作员主动联系王颜向其道明为其提供个案服务的想法,最后在王颜的同意下与其建立了专业服务关系。 2、人际关系:服务对象与其父亲关系疏离,在父亲重组家庭后基本中断了与父亲的交往;由于长时间与爷爷、奶奶和姑姑生活,所以与近亲属的关系比较密切;服务对象与其丈夫关系亲密,视丈夫为自己生活的唯一支柱;服务对象曾在多家公司打工,由于频频更换工作,很难与同事建立较为深层次关系,没有知心朋友。目前辞去工作住院治疗,与外界联系比较少。 3、情绪状况: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每次提起家庭情况均情绪波动较大,对母亲的思念感很强,对父亲再婚的愤怒难以克制。 4、精神病记录:无精神病史。 5、健康状况:身体状况较差,患骨结核、盆腔积水、甲亢等疾病,6月份病发后开始进行住院治疗。 7、经济状况: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曾在多家公司打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状态,加之住院治疗开支较大和丈夫经济收入的一般化,因此经济压力比较大。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李某,男,60岁,老党员,任行政机关领导多年。今年退休,现与老伴住一起,儿女都在外地工作。退休后他每天就是看看电视,种种花草,时间长了,渐渐感到时间过的很慢。早上起床后感到没什么大事可做,十分无聊。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常坐在那里叹气,闷闷不乐。老伴发现他不像以前那么开朗了,问他有什么烦心事他也不说,劝他去公园走走,他也不感兴趣。他说不知道怎么安排生活,觉得自己是一块朽木了,老了,最近饭量也小了,身体也没以前好了。 一、问题分析 1,社会因素 老年期是人生的最后一个重要转折期,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离退休导致了老年人长期以来形成的主导活动和社会角色的转变,由此引发老年人的心理发生波动和变化。 (一)从忙碌职业角色转变为闲暇的家庭角色 老李退休后,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和社会生活,即从职业角色转入闲暇角色,这种角色转换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是一次很大的冲击;其一,工作是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 离退休首先意味着老年人经济收入的减少;其二,职业历程是人们获得满足感、充实感和成就感的重要形式,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而老年人正在丧失这一体验;其三,离退休还打破了老年人在工作时养成的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常使老人茫然不知所措。 (二)从主体角色转变为配角 老年人退休前,有自己的工作、人际关系和稳定的经济收入,子女在很多方面特别是经济方面依赖于父母,这使老年人在社会上有被认可、被尊重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在家庭中则有一家之主的权威感。退休后,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消失,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下降,从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转变为社会财富的享受者,同时经济收入的骤减,使老年人从过去被子女依赖转向依赖于子女,在家庭中原有的主体角色和权威感也随之丧失,失落感、自卑感也由此产生。 2家庭因素 离退休之后,老年人的生活范围退居到家庭之中,家庭成为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精神寄托,因此,家庭环境的好坏与否对老年人的心理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许多年轻人成家后自立门户,不再与老人居住在一起。家庭日趋小型化是现代家庭的共同特点。家庭的分化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子女与老人的分居不仅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难以得到子女时时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对于老年人传统的家庭观念也有较大的冲击,更重要的是老年人期望的是热闹的家庭氛围,这种分居难免使老年人不时感到寂寞孤独。 二、处理原则 应该遵循:了解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尊重老年人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与老年人建立信任关系、耐心、积极地倾听老年人的谈话等原则。 三、问题解决 1.收集资料

个案工作在线作业答案01任务

01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60 分。) 1.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属于社会工作其他方法的基础。() A. 个案工作 B. 团体工作 C. 社区工作 D. 社会行政 正确答案:A 满分:3 得分:3 2. 在会谈中,关于自我暴露的技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个案工作者可以暴露任何经历 B. 个案工作者可以暴露任何和案主相似的经历 C. 个案工作者可以有选择性的暴露和案主相似的经历 D. 不能够暴露负面的信息 正确答案:C 满分:3 得分:3 3. 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有很多差异,下列不属于其差异的是()。 A. 个案工作更多一些社会责任 B. 个案工作的空间更宽泛,更强调运用资源 C. 个案工作更注重案主个人问题的心理成因 D. 个案工作强调对人的尊重、接纳的价值理念和关怀的情怀 正确答案:C 满分:3 得分:3 4. 在西方个案工作的历史发展中,下列人物属于综合时期的代表的是()。 A. 玛丽·里士满 B. 戈登·汉密尔顿 C. 霍利斯 D. 弗洛伊德 正确答案:C 满分:3 得分:3 5. 关于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案主解决任何问题 B. 社会工作者可以给予案主适当的支持 C. 社会工作者可以成为案主的亲密朋友 D. 社会工作者可以强迫要求案主做决定 正确答案:B 满分:3 得分:3 6. 关于“同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感即同情心。 B. 同感即指个案工作者理解案主的感受。 C. 同感即指工作者必须站在案主的立场上,与案主达到一定程度的感情共鸣。 D. 同感即指工作者必须站在案主的立场上,与案主达到一定程度的感情共鸣,并将之正确地传达给案主。 正确答案:D 满分:3 得分:3 7. 关于“接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接纳就是个案工作者对案主的意愿和价值判断持赞同态度 B. 接纳就是指个案工作者接受案主的一切行为 C. 社会工作者除了对案主的接纳之外,还要对案主有所期待,才能使案主区别出社会工作者接纳的是其个人还是其行为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 案主赵某,女,年龄68岁,高中文化,年轻时是单位会计,性格内向。有一儿一女,儿子在上海某外资企业工作,女儿在本市从事教育工作。儿子和女儿都很孝敬,时常回家探望父母。赵某退休后与丈夫每天早晨到社区附近的广场打太极拳,晚上老两口到社区散步,老两口还经常到全国各地旅游,邻居和亲戚都十分羡慕张某老两口,赵某也十分满意这种生活。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老两口去散步回来,赵某的丈夫突然胸口不舒服,案主扶丈夫上床休息,没有想到过了一会案主的丈夫就快要不行了,案主急忙拨打了急救电话,120救护车将案主丈夫送到医院以后已晚,赵某亲眼目睹了丈夫的猝死,后来得知丈夫死于心肌梗塞,案主后悔不已,极端自责,性格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每天将自己关在家中,以泪洗面,吃的少睡得少,身体日益虚弱。儿子要接赵某去上海居住也被拒绝,案主认为去子女家居住会给子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愿意去;女儿和外孙女有时来陪伴和劝说母亲也未能让母亲的情况有所好转。赵某每天思念和丈夫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觉得生活没意思,在亲友面前经常流露出随丈夫而去的想法,经常拒绝进食。赵某的儿子和女儿担心母亲的状况,求助社区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在了解赵某的情况后,决定让社工小李负责处理该个案。 问题: 1.案主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以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如何对案主进行危机干预? 3.除了危机介入,社工小李还应从哪些方面介入? 答题要点: 1.案主的主要问题如下: (1)案主的自杀危机:案主目前有自杀倾向,经常拒绝进食。 (2)案主的身体问题:目前案主进食差,加上每天睡眠不足,身体虚弱,对身体已经造成危害。 (3)案主的自我认知:案主认为丈夫的病逝与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自我封闭,极端自责,对未来生活缺少自信,觉得活着没意思。 (4)案主的家庭沟通问题:家人的沟通和交流状况不佳,案主认为去子女家居住会给子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5)案主的人际交往问题:性格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每天将自己关在家中,与平时交往

16春华师《个案工作》在线作业

华师《个案工作》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任务中心模式在运用任务实现目标过程中非常关注服务对象的( )。 . 独立性 . 个别性 . 自主性 . 能动性 正确答案: 2.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 )作为理论基础,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断追求成长发展的趋向。. 人本主义 . 自由主义 . 利他主义 . 个人主义 正确答案: 3. 小兰做错事情,妈妈很严厉地教育她时,两人发生冲突,吵了起来。此时,一向非常爱小兰的爸爸站在了小兰一边,和她一起与妈妈吵了起来。这种现象属于( )类型的家庭结构。. 纠缠与疏离 . 联合对抗 . 倒三角 . 三角缠 正确答案: 4.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每个人都是有( )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也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在能力。 . 理想 . 情感 . 博爱 . 价值 正确答案: 5. 社会工作者陈某在采用精神分析技术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治疗的过程中,突然发现服务对象是自己儿子所在单位的主管。面对这种情况,陈某应该( )。 . 利用此机会接近服务对象,建立起信任的工作关系 . 终止提供服务 . 征得服务对象同意后,将其转介给其他同事 . 与儿子核实服务对象的相关信息 正确答案: 6. 有效的辅导方式不是运用具体的辅导技巧消除服务对象的困扰,而是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实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这是( )

的观点。 .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 人本治疗模式 . 任务中心模式 正确答案: 7. 关于个案工作中人本治疗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自我概念只包括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知觉和评价以及对环境的知觉和评价两部分 . 把个案工作的重点放在服务对象自身品格和态度的培养上 . 有效的辅导是运用具体的辅导技巧消除服务对象的困扰 . 服务对象的自我概念与真实经验之间的冲突加剧会引发其极大的困扰和不安 正确答案: 8. ( )最早对个案工作进行了清晰界定。 . 玛丽?里士满 . 鲍尔斯 . 廖荣利 . 罗杰斯 正确答案: 9. 社会工作者:“你说过,你最近见过一次车祸,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影响吗?”服务对象:“嗯,当时我很害怕,到现在我都不敢骑自行车了。”这属于( )。 . 现实情况反思 . 直接影响反思 . 人格发展反思 . 情绪控制反思 正确答案: 10. 强调“如果自己尊重别人,别人就会尊重自己”,这种认识属于( )。 . 绝对化 . 普遍化 . 抽象化 . 理想化 正确答案: 11. 当危机发生之后,服务对象通常处在迷茫和无助的状态,因此帮助服务对象的有效方法是给他( )。 . 恢复自尊 . 提供支持 . 限定目标 . 输入希望 正确答案: 12.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要成为可以处理的问题需要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 . 服务对象知道这个问题存在 . 服务埘象承认这是一个问题 . 服务对象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 服务对象有能力处理这个问题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 一、基本资料: 丫丫,女,17岁,1米56,高二学生就读于某高级中学,爱好英语,沉溺于网络游戏。 二、背景资料: 丫丫父亲为国企工作人员,母亲是名主管,家境良好。目前丫丫跟爸爸和妈妈一起生活。家里有房有车,住在算是一个高档社区,家里比较奢侈。 三、主要问题: 1)自身问题: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不好,老想着玩游戏,而且经常通宵达旦得玩游戏。丫丫家庭优越,父母宠溺,自我要求低,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游戏上。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做事懒散。比较专注于自我感受,会谈些自己感兴趣以及自己擅长的东西,其余时间总是不说话。 2)家庭问题:望女成凤,期待和现实产生的差距让父母有所失望,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导致对丫丫的态度阴晴不定。父亲平时忙于工作,回家后看到案主玩电脑,经常对丫丫冷暴力,严重则打骂。母亲比较宠溺丫丫,只是希望丫丫要认真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对丫丫期待很高。 3)社会问题:与外界社会接触少,人际交往面不大,有基本的

待人接物的礼仪,但相对人情世故和换位思考缺乏,经常独来独往,表现出高傲的样子。 四、问题分析 1)家庭层面 家境优越,没有生活压力。,父母给予丫丫的总是最好的,有求必应。家里比较奢侈,没有节约意识。 经济条件好,没有意愿通过各种渠道去改变现状过得更好。 2)社区层面 丫丫所住的小区居民之间沟通很少,邻里之间很少往来丫丫就读的学校离家比较远,同学也都是放学后各自回家,因此回家后没有同学可以沟通。 3)社会层面 该家庭跟主流社会一样,存在着这样一种价值观:认为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孩子有无前途的唯一标准,同时以子女的成就来断定自己的成败; 4)优势视角下案主的能力/优势: 1、心态平和。重新认识和看待学习的问题,学习并不是光光成绩,更多的是一种能力和兴趣。 2、他其实也是一个守规矩的孩子,一般不做违反纪律的事情。 3、有意愿与家人保持一种很亲密的关系,比如丫丫看到妈妈做家务,会和妈妈聊天。 4、很聪明,会求助他人,英语成绩不错。

最新电大《个案工作》形考作业任务01-04网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个案工作》形考作业任务01-04网考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个案工作》形考共有4个任务。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道试题,共 60 分。) 1.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属于社会工作其他方法的基础。() A. 个案工作 B. 团体工作 C. 社区工作 D. 社会行政 2. 在会谈中,关于自我暴露的技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个案工作者可以暴露任何经历 B. 个案工作者可以暴露任何和案主相似的经历 C. 个案工作者可以有选择性的暴露和案主相似的经历 D. 不能够暴露负面的信息 3. 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有很多差异,下列不属于其差异的是()。 A. 个案工作更多一些社会责任 B. 个案工作的空间更宽泛,更强调运用资源 C. 个案工作更注重案主个人问题的心理成因 D. 个案工作强调对人的尊重、接纳的价值理念和关怀的情怀 4. 在西方个案工作的历史发展中,下列人物属于综合时期的代表的是()。 A. 玛丽·里士满 B. 戈登·汉密尔顿 C. 霍利斯 D. 弗洛伊德 5. 关于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案主解决任何问题 B. 社会工作者可以给予案主适当的支持 C. 社会工作者可以成为案主的亲密朋友 D. 社会工作者可以强迫要求案主做决定 6. 关于“同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感即同情心。 B. 同感即指个案工作者理解案主的感受。 C. 同感即指工作者必须站在案主的立场上,与案主达到一定程度的感情共鸣。 D. 同感即指工作者必须站在案主的立场上,与案主达到一定程度的感情共鸣,并将之正确地传达给案主。 7. 关于“接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接纳就是个案工作者对案主的意愿和价值判断持赞同态度 B. 接纳就是指个案工作者接受案主的一切行为 C. 社会工作者除了对案主的接纳之外,还要对案主有所期待,才能使案主区别出社会工作者接纳的是其个人还是其行为 D. 社会工作者可以在接纳过程中倾注本人的价值观 8. 一个23岁的女孩,因为心理问题拨通了一个心理医生的电话,从此之后,他们开始了联系。心理医生对女孩帮助很大,女孩慢慢喜欢上了他,产生了强烈的依恋感。在此案例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女孩对心理医生的感情并非现实中的爱情,而是移情 B. 由于个案辅导所用的时间较长,案主会把对自己父母、亲人等的感情投射到个案工作者身上,使之成为重要人物的替身 C. 案主对心理医生的感情是一种对咨询关系的错觉 D. 这种感情出自案主对咨询者的有意识的爱慕之情

社区工作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设计.doc

案例分析及方案设计 一、案例分析题 案例五: 某居民小区位于本市郊区外环线边缘,小区内有住户1840户,长住居民5300多人,基本上都是由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支边支农回城的人员、动迁人员和外地入住人员组成。小区人员有三大特点:一是无业和生活困难的居民多;二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多;三是外来人员多。小区接上级综合治理部门的通知,要求在小区各楼道内安装电子防盗门。然而有的居民认为,外来人员多的楼道,安装防盗门的实际意义和效果不大;有的居民觉得经济困难,拿不出钱来安装;还有人顾虑,防盗门质量不一定有保障,等等。面对不少居民都拒绝安装电子防盗门的情况,如何将该项工作顺利推进。社区干部前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1.上述案例属于社区社会工作的哪个范畴? 2.试分析部分居民拒绝安装电子防盗门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3.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方法,帮助社区干部有效推进工作开展? 答题要点:1.本案例属干社区治安工作。 2.深层原因:(1)社区内生活困难人员多,难以支付安装费用;(2)社区居民结构复杂,难以统一思想;(3)对防盗门的产品功能及质量不信任等。 3.介入方法和策略:(1)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听取各居民住户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还可以召集小区内的党员、意见较多人员和部分骨干开座谈会;(2)运用社区居民领袖教育的方法。召开楼组长、楼代表会议,传达工作精神,统一他们的思想;(3)采取行动策略:对于防盗门质量问题,可以与生产安装企业进行沟通,在小区内现场展示和演示几种防盗门的样品;(4)加大宣传力度,对社区冷漠居民和反对居民进行个案工作,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安抚和调适。 案例六: 某个寒冬凌晨,某居民小区的一幢老式砖木结构居民住宅由于户外电气故障而遭受了火灾。大火烧毁了3户居民的全部家当,还殃及了另外19户居民,使他们的家庭财产蒙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当时正值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之际,火灾使受灾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怎样才能让这些居民安心过年呢,社区干部急在心头。 问题:1.试分析上述案例中受灾居民面临的困难有哪些方面。 2.为了帮助这些居民平稳过好年,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策略? 答题要点:1.面临的困难:(1)如何在家财尽毁的情况下,有安身之地,对抗严寒;(2)怎样在最短时间内,置办起生活必需品;(3)怎样从悲伤中重新走出来,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新年;(4)如何重建家园,等等。 2.采取的策略可以有:(1)运用社会工作研究方法。深入了解每家每户的不同问题和需求;(2)运用个案或小组社会工作,帮助受灾居民走出阴影,树立乐观心态;(3)动员社区居民伸出援手,捐款捐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4)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发现、挖掘、调动、整合社区内外资源.帮助居民们重修房屋。 二、方案设计题 案例一: 每年初三学生都会面,临严重的中考压力,学校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度过这个阶段,准备开展一些活动。作为一名学校社工,请你针对初三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拟订一份活动服务方案。

北京大学网络教育《个案工作》作业含标准答案

个案工作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个案工作(视频第一章第一节,教材第一章第一节) 标准答案: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心理方法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2. 有目的的情感表达(第五章第一节) 标准答案:有目的的情感表达,就是承认案主有自由表达他情感的需要,尤其是负面或消极性情感的需要。社会个案工作者有目的地聆听着,既不阻止也不责备案主表达这些情感。 3. 积极关注技术(视频第七章第二节) 标准答案:积极关注技术是对对方的言语和行为的闪光点、光明面或长处和潜力予以有选择性的关注,从而使对方拥有更客观的自我形象、正向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4. 心理防御机制(视频第八章第一节) 标准答案:当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为了避免痛苦与烦恼而采用消极的方法去躲避,以免引起情绪上的太大困扰,从而保障心理的平衡、稳定。这个方法即称为心理防御机制。 5. 个案管理(视频第十章第二节,教材第九章第一节) 标准答案:个案管理是一种提供服务的方法,它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评估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需求,并安排、协调、监督、评估和倡导一套包含多种项目的服务,以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复杂需求。 二、选择题(共7题,每题2分,共14分) 6. 1917年,《社会诊断》出版,第一次将个案工作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工作方法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请问这本书的作者是?(视频第一章第三节,教材第一章第三节) A. 弗洛伊德 B. 王思斌 C. 查默斯 D. 玛丽里士满 标准答案:D 7. 社会工作者在一次个案面谈中说道:“我那个时候也是这个样子,孩子去外地上大学,我跟妻子在家总是格外想她,总想给她打电话”社会工作的回应运用了会谈技巧中的()。(视频第六章第三节,教材第四章第一节) A. 对焦 B. 摘要 C. 同理 D. 自我披露 标准答案:D 8. 关于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视频第二章第一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