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航物理研究性报告 《氢原子光谱与里德伯常数测量》

北航物理研究性报告 《氢原子光谱与里德伯常数测量》

北航物理研究性报告 《氢原子光谱与里德伯常数测量》
北航物理研究性报告 《氢原子光谱与里德伯常数测量》

北航基础物理研究性报告讲解

北航基础物理研究性报告讲解

北航基础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1051 电位差计及其应用 140221班 2015-12-13 第一作者:邓旭锋14021014 第二作者:吴聪14021011

目录 1.引言 (4) 2.实验原理 (5) 2.1补偿原理 (5) 2.2 UJ25型电位差计 (8) 3.实验仪器 (10) 4.实验步骤 (10) 4.1自组电位差计 (10) 4.2 UJ25型箱式电位差计 (11) 5.实验数据处理 (12) 5.1 实际测量Ex的大小 (13) 5.2 不确定度的计算 (13) 5.3 测量结果最终表述 (14) 5.4 实验误差分析 (14) 6.实验改进与意见 (14) 6.1 实验器材的改进 (8) 6.2 实验方法改进 (10) 6.3 实验内容的改进 (10)

7.实验感想与体会 (21) 【参考文献】 (24) 摘要:将电位差计实验中的补偿法原理应用于电学物理量的测量中,该方法可以用来精确测量电流、电阻、电压等电学量,也可以利用电位差计,获得比较精确的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可以避免了因电表的内阻而引起的测量误差。利用实验室现有仪器设计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新实验。 关键字:电位差计;补偿法;UJ23型电位差计;电阻;系统误差。 1.引言 电位差计是电压补偿原理应用的典型范例,它是利用电压补偿原理使电位差计变成一内阻无穷大的电压表,用于精密测量电势差或者电压。同理,利用电流补偿原理也可以制作一内阻为零的电流表,用于电流的精密测量。 电位差计的测量精确度高,且避免了测量的接入误差,但它的操作比较复杂,也不易实现测量的自动化。在数字仪表迅速发展的今天,电压

北航基础物理实验研究性实验报告_分光仪的调整及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研究性实验报告 分光仪的调整及其应用 第一作者:所在院系:就读专业:第二作者:所在院系:就读专业:

目录 目录 一.报告简介 (1) 二.实验原理 (1) 实验一.分光仪的调整 (1) 实验二.三棱镜顶角的测量 (3) 实验三.最小偏向角法测棱镜折射率 (1) 二.实验仪器 (1) 三.实验主要步骤 (2) 实验1.分光仪的调整 (2) 1.调整方法 (2) 2.要求 (4) 实验2.三棱镜顶角的测量 (4) 1.调整要求 (4) 2.实验操作 (5) 实验3.棱镜折射率的测定(最小偏向角法) (6) 四.实验数据记录 (6) 五.数据处理 (7) 实验2.反射法测三棱镜顶角 (7) 实验3.最小偏向角法测棱镜折射率 (7) 六.误差分析 (8) 七.分析总结 (8) 八.实验改进 (9) 九.实验感想 (10) 十.参考文献及图片附件: (11)

一.报告简介 本报告以分光仪的调整、三棱镜顶角和其折射率的测量为主要内容,先介绍了实验的基本原理与过程,而后进行了数据处理与不确定度计算。并以实验数据对误差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同时还给出了调节分光仪的经验总结与方法,并对现有实验仪器和试验方法提出了改进的意见。 二.实验原理 实验一.分光仪的调整 分光仪的结构因型号不同各有差别,但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一般都由底座、刻度读数盘、自准直望远镜、平行光管、载物平台5部分组成。 1-狭缝套筒;2-狭缝套筒紧固螺钉;3-平行光管;4-制动架;5-载物台;6-载物台调平螺钉;7-载物台锁紧螺钉;8-望远镜;9-望远镜锁紧螺钉;10-阿贝式自准直目镜;11-目镜;12-仰角螺钉;13-望远镜光轴水平螺钉;14-支臂;15-望远镜转角微调螺钉;16-读数刻度盘止动螺钉;17-制动架;18-望远镜止动螺钉;19底座;20-转座;21-

北航物理实验绪论考试真题(4套题含问题详解)

物理实验绪论测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某测量结果0.01010cm有( b )位有效数字。 A.3位 B.4位 C.5位 D.6位 2.已知常数e=2.718281828……,测量L=0.0023,N=2.73,则(e-L)/N=( c ) A.0.994 B.0.9949 C.0.995 D.1.00 3.物理量A=x+y x?y ,那末其相对不确定度为( a ) A. 2 x2?y2 √x2u2(y)+y2u2(x) B.2 x2?y2 √x2u2(y)?y2u2(x) C.√u 2(x)+u2(y) (x+y)2 +u2(x)+u2(y) (x?y)2 D.√u 2(x)+u2(y) (x+y)2 ?u2(x)?u2(y) (x?y)2 4.用作图法处理数据时,为保证精度,至少应使坐标纸的最小分格和测量值的( c )相对 应。 A.第一位有效数字 B.第二位有效数字 C.最后一位有效数字 D.最后一位准确数字 二、填空题: 5.用计算器算出圆柱体的转动惯量J=645.0126g?cm2,平均值的不确定度为u(J)= 则J+u(J)=( ± )×102g?cm2 6.多量程电压表(1级,3- 7.5-15-30V)用于检测某电路两端的电压,如果用3V档去测3V 电压,其相对不确定度为。如果用7.5V档去测3V电压,其相对不确定度为。 三、多项选择题: 7.满足正态分布的物理量,下面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bc A 做任何次测量,其结果有68.3%的可能性落在区间[A?δ,A+δ] B 设某次测量的结果为X i,则X i±δ(x)表示真值落在[X i?δ(x),X i+δ(x)]的概率为0.683 C X i±δ(x)与x±δ(x)的置信概率是相同的 D x±δ(x)的置信概率比X i±δ(x)的置信概率高 8.指出下列关于仪器误差的叙述哪些是错误的(按物理实验课的简化要求)bcd A.千分尺的仪器误差等于最小分度的一半 B.游标卡尺的仪器误差等于游标精度的一半 C.磁电式仪表的仪器误差=等级%×测量值 D.箱式电桥? 仪 =等级%(测量值+基准值) 四、计算题

大学物理_物理学_上册_期末考试复习试卷

中国计量学院200 5 ~ 200 6 学年第 2 学期 《 大学物理A(上) 》课程考试试卷( A ) 开课二级学院: 理学院 ,考试时间: 年____月____日 时 考试形式:闭卷■、开卷□,允许带 入场 考生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一、选择题(30分,每题3分) 1、(0587)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船,有人用绳绕过岸上一定高度处的定滑轮拉湖中的船向岸边运动.设该人以匀速率0v 收绳,绳不伸长、湖 水静止,则小船的运动是 (A) 匀加速运动. (B) 匀减速运动. (C) 变加速运动. (D) 变减速运动. (E) 匀速直线运动. [ ] 2、 (5020) 有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原长为l 0,将它吊在天花板上.当它下端挂一托盘平衡时,其长度变为l 1.然后在托盘中放一重物,弹簧长度变为l 2,则由l 1伸长至l 2的过程中,弹性力所作的功为 (A) ?-21d l l x kx . (B) ? 2 1 d l l x kx . (C) ?---0201d l l l l x kx . (D) ? --0 20 1d l l l l x kx . [ ] 3、(0073) 质量为m 的一艘宇宙飞船关闭发动机返回地球时,可认为该飞船只在地球的引力场中运动.已知地球质量为M ,万有引力恒量为G ,则当它从距地球中心R 1处下降到R 2 处时,飞船增加的动能应等于 (A) 2 R GMm (B) 2 2 R GMm (C) 212 1R R R R GMm - (D) 21 21R R R GMm - (E) 2 2 212 1R R R R GMm - [ ]

北航基础物理实验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9级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不确定度在可修正的系统误差修正以后,将余下的全部误差按产生原因及计算方法不同分为两类,其中 B 属于A类分量。 A、由测量仪器产生的的误差分析 B、同一条件下的多次测量值按统计方法计算的误差分量 C、由环境产生的误差分析 D、由测量条件产生的误差分量 2、下列说法中 C 是正确的。 A、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可以相互转化 B、当测量条件改变后,系统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不随之变化 C、随机误差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测量发现 D、一组测量数据中,出现异常的值即为粗大误差 5、已知(),下列公式中 B 是正确的。 A、 B、 C、 D、 7、用千分尺(精度0、01mm)测某金属片厚度d的结果为 i1234567 1.516 1.519 1.514 1.522 1.523 1.513 1.517

则测量结果应表述为d u(d)= A A、(1.5180.003)mm B、(1.5180.004)mm C、(1.5180.001)mm D、 (1.5180.002)mm 8.tg45°1′有 B 位有效数字 A、 6 B、5 C、 4 D、 3 9、对y=a+bx的线性函数,利用图解法求b时,正确的求解方法是 C 。 A、 b=tg(为所作直线与坐标横轴的夹角实测值) B、 b=(、为任选两个测点的坐标值之差) C、 b=(、为在所作直线上任选两个分得较远的点的坐标值之差) D、 b=(x、y为所作直线上任选一点的坐标) 10、用量程为500mV的5级电压表测电压,下列测量记录中哪个是正确的? D A、250.43mV B、250.4mV C、250mV D、0.25V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已被确切掌握了其大小和符号的系统误差成为可定系统误差。 12、已知某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9.794,甲、乙、丙三人测量的结果分别为:9.7950.024,9.8110.004,9.7910.006,试比较他们测量的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甲测量的精密度低,正确度高;乙测量的正确度最低;

新编基础物理学(王少杰、顾牡)版本)上册期末考试题库

填空,选择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一、选择题 1、质点作曲线运动,→ r 表示位置矢量,s 表示路程,t a 表示切向加速度,下列表达式中 [ D ] (1) a dt dv =; (2)v dt dr =; (3)v dt ds =; (4)t a dt dv =。 (A )只有(1),(4)是对的; (B )只有(2),(4)是对的; (C )只有(2)是对的; (D )只有(3)是对的。 2、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t 秒转一圈,在2t 时间间隔中,其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 [ B ] (A) t R π2, t R π2 ; (B) 0, t R π2; (C) 0,0; (D) t R π2,0. 3、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y x r 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 [ D ] (A) dt dr (B) dt r d (C) dt r d (D) 22 )()(dt dy dt dx + 4、一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 45t t s -+=,则小球运动到最高点的时刻是 [ B ] (A )t=4s ; (B )t=2s ; (C )t=8s ; (D) t=5s 5、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2 2 r a t i b tj =+ (其中a,b 为常数),则质点作[ B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抛物线运动; (D )一般曲线运动。 二、填空题 1.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j t t i t t r )3 14()2125(3 2++-+=. 当 t =2 s 时,a = 4i j -+ 。 2、说明质点做何种运动时,将出现下述各种情况(0v ≠): (1)0,0n a a τ≠≠,变速率曲线运动; (2)0,0n a a τ≠=,变速率直线运动。 3、一质点运动方程为2 6 x t t =-,则在由0至4s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8m_____,在由0到4s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走过的路程为____10m__________。

北航08-09年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考试真题

2008-2009第1学期《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在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保持恒定或以可以预知方法变化的那一部分误差称为_____ A.仪器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粗大误差 2.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S x 的计算公式是_____ A. 3. 用停表测量单摆周期,启停一次秒表的误差不会超过。实验测出10个周期的时间为10T='' ,则其不确定度u (T )=_____ 秒 欲用伏安法测量一阻值约200Ω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 () 1%u R R <,应选择下列_____组仪器(提示:不计电表内阻的影响和A 类不确定度) A.电流表级,量程10mA ;电压表级,量程2V B.电流表级,量程10mA ;电压表级,量程2V C.电流表级,量程15mA ;电压表级,量程2V D.电流表级,量程50mA ;电压表级,量程2V 5. 某长度测量值为,则所用仪器可能是_____ A.毫米尺 分度卡尺 分度卡尺 D.千分尺 6. 已知312 N x y =+,则其不确定度_____ A. 2 2221()()()2u N u x y u y =+ B. 22223 ()()()2u N u x y u y =+ C. 22429()()()4u N u x y u y =+ D. 22 29()()()4 u N u x u y =+ 7. 200(10080) 1010(0.0100.000251) +-=?+_____ 8. 用作图法处理数据时,为保证精度,至少应使坐标纸的最小分格和测量值的_____相对应 A.最后一位有效数字 B.最后一位准确数字 C.第一位有效数字 D.第二位有效数字 9. 下列关于测量的说法中_____是错误的 A.测量是为了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一组操作 B.测量结果是根据已有信息和条件对被测量量值做出的最佳估计,也就是真值 C.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被称为测量结果的重复性 D.在不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被称为测量结果的复现性 10. 以下所示电路中,_____构成了换向电路 A. B. C. D.

北航物理实验绪论考试真题含答案

北航物理实验绪论测试题1 一、 单项选择题 1. 某测量结果0.01010cm 有( B )位有效数字。 A.3位 B.4位 C.5位 D.6位 2. 已知常数e=2.718281828……,测量L=0.0023,N=2.73,则(e-L)/N=( C ) A.0.994 B.0.9949 C.0.995 D.1.00 3. 物理量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那末其相对不确定度为(A )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 用作图法处理数据时,为保证精度,至少应使坐标纸的最小分格和测量值的( C )相 对应。 A.第一位有效数字 B.第二位有效数字 C.最后一位有效数字 D.最后一位准确数字 二、填空题: 5. 用计算器算出圆柱体的转动惯量J=645.012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平均值的不确定度为 u(J)= :6.5、0.2 6:0.0058 7:ABC 8:BCD 则J+u(J)=( 6.5 0.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 多量程电压表(1级,3- 7.5-15-30V )用于检测某电路两端的电压,如果用3V 档去测3V 电压,其相对不确定度为 0,0058 。如果用7.5V 档去测3V 电压,其相对不确定度为 。 三、多项选择题: 7. 满足正态分布的物理量,下面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 做任何次测量,其结果有68.3%的可能性落在区间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内 B 设某次测量的结果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表示真值落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概率为0.683 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置信概率是相同的 D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置信概率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置信概率高 8. 指出下列关于仪器误差的叙述哪些是错误的(按物理实验课的简化要求) A.千分尺的仪器误差等于最小分度的一半 B.游标卡尺的仪器误差等于游标精度的一半 C.磁电式仪表的仪器误差=等级%×测量值 D.箱式电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等级%(测量值+基准值) 四、计算题 9. 弹簧振子的周期T 与质量m 的关系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北航基础物理大二上期末真题及答案

34 理学院物理系陈强 氦气的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 解例求(2) 氢气在该温度时的最概然速率和方均根速率 m/s 1000102RT 3=×=?310RT 2?=H )(p v m/s 1041.13 ×=μRT 3)(2H 2=v m/s .310731×=μRT 2=p v 1000He 2 H ) (v f ) m/s (v O (1) 试在图上画出同温度下氢气的速率分布曲线 的大致情况, (2)第二章热平衡态的统计分布律

35 理学院物理系陈强 根据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试求速率倒数的平 均值。 ) (v 1根据平均值的定义,速率倒数的平均值为∫∞=0f 11v v v v d )()(v v v d )π(π/∫∞?=0T k 2m 23B 2 B e T k 2m 4) (d )()π(π/2 B 0T k 2m B 23B T k 2m e m T k T k 2m 42 B v v ??=∫∞?v ππππ4 4 T k 8m T k m 2B B =?==解例第二章热平衡态的统计分布律

36 理学院物理系陈强 根据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试证明速率在最概然 速率v p ~v p +Δv 区间内的分子数与温度成反比(设Δv 很小) T 2T k 2m 23B B 2e T k 2m 4f v v v //)π(π)(?=2 p /3p 2p 2e π 4 v v v v ??=1 1p p e 4f ??=v v π)(将最概然速率代入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定律中,有 例证v v v Δ=Δ≈Δ?1 B p e T k 2m N 4Nf N π)(T 1 N ∝Δ第二章热平衡态的统计分布律

北航物理实验绪论考试真题(套题含标准答案)

北航物理实验绪论考试真题(套题含答案)

————————————————————————————————作者:————————————————————————————————日期:

物理实验绪论测试题1 一、 单项选择题 1. 某测量结果0.01010cm 有( b )位有效数字。 A.3位 B.4位 C.5位 D.6位 2. 已知常数e=2.718281828……,测量L=0.0023,N=2.73,则(e-L)/N=( c ) A.0.994 B.0.9949 C.0.995 D.1.00 3. 物理量A=x+y x?y ,那末其相对不确定度为( a ) A. 2 x 2?y 2√x 2u 2(y )+y 2u 2(x) B. 2x 2?y 2 √x 2u 2(y )?y 2u 2(x) C .√ u 2(x )+u 2(y)(x+y)2 + u 2(x )+u 2(y)(x?y)2 D.√ u 2(x )+u 2(y)(x+y)2 ? u 2(x )?u 2(y)(x?y)2 4. 用作图法处理数据时,为保证精度,至少应使坐标纸的最小分格和测量值的( c )相对 应。 A.第一位有效数字 B.第二位有效数字 C.最后一位有效数字 D.最后一位准确数字 二、填空题: 5. 用计算器算出圆柱体的转动惯量J=645.0126g ?cm 2,平均值的不确定度为u(J)= 则J+u(J)=( ± )×102g ?cm 2 6. 多量程电压表(1级,3- 7.5-15-30V )用于检测某电路两端的电压,如果用3V 档去测3V 电压,其相对不确定度为 。如果用7.5V 档去测3V 电压,其相对不确定度为 。 三、多项选择题: 7. 满足正态分布的物理量,下面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bc A 做任何次测量,其结果有68.3%的可能性落在区间[A ?δ,A +δ]内 B 设某次测量的结果为X i ,则X i ±δ(x)表示真值落在[X i ?δ(x),X i +δ(x)]的概率为0.683 C X i ±δ(x)与x ±δ(x)的置信概率是相同的 D x ±δ(x)的置信概率比X i ±δ(x )的置信概率高 8. 指出下列关于仪器误差的叙述哪些是错误的(按物理实验课的简化要求)bcd A.千分尺的仪器误差等于最小分度的一半 B.游标卡尺的仪器误差等于游标精度的一半 C.磁电式仪表的仪器误差=等级%×测量值 D.箱式电桥?仪=等级%(测量值+基准值) 四、计算题

北航基础物理学期末考试a卷-2007(完整含答案)教学内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2007 学年第 1学期期末 《基础物理学-2》考 试 A 卷 学号 姓名 考试说明: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第一部分基础满分共30分。 2、 本部分试题共10题,每题3分。 3、 请用2B 铅笔在答题纸上规范填涂答案。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列各图所示的速率分布曲线,哪一图中的两条曲线能是同一温度下氮气和氦气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 [ ] 2. 对于室温下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的情况下,系统对外所作的功与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比W / Q 等于 (A) 2/3. (B) 1/2. (C) 2/5. (D) 2/7. [ ] 3.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自由膨胀,体积由V 1增至V 2,在此过程中气体的 (A) 内能不变,熵增加. (B) 内能不变,熵减少. (C) 内能不变,熵不变. (D) 内能增加,熵增加. v v

[ ] 4.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设缝是水平的.若双缝所在的平板稍微向上平移,其它条件不变,则屏上的干涉条纹 (A) 向下平移,且间距不变. (B) 向上平移,且间距不变. (C) 不移动,但间距改变. (D) 向上平移,且间距改变. [ ] 5. 使一光强为I 0的平面偏振光先后通过两个偏振片P 1和P 2.P 1和P 2的偏振化方向与原入射光光矢量振动方向的夹角分别是α 和90°,则通过这两个偏振片后的光强I 是 (A) 21 I 0 cos 2α . (B) 0. (C) 41I 0sin 2(2α). (D) 4 1 I 0 sin 2α . (E) I 0 cos 4α . [ ] 6. 某种透明媒质对于空气的临界角(指全反射)等于45°,光从空气射向此媒质时的布儒斯特角是 (A) 35.3° (B) 40.9° (C) 45° (D) 54.7° (E) 57.3° [ ] 7. 宇宙飞船相对于地面以速度v 作匀速直线飞行,某一时刻飞船头部的宇航员向飞船尾部发出一个光讯号,经过?t (飞船上的钟)时间后,被尾部的接收器收到,则由此可知飞船的固有长度为 (c 表示真空中光速) (A) c ·?t (B) v ·?t (C) 2 )/(1c t c v -?? (D) 2 )/(1c t c v -??? [ ] 8. 设粒子运动的波函数图线分别如图(A)、(B)、(C)、(D)所示,那么其中确定粒子动量的精确度最高的波函数是哪个图? [ ] 9. 如果(1)锗用锑(五价元素)掺杂,(2)硅用铝(三价元素)掺杂,则分别获得的半导体属于下述类型: (A) (1),(2)均为n 型半导体. x (A)x (B)x (C)x (D)

北航工科大学物理复习题4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空格内,每题3分, 共30分) 1. 假定氧气的热力学温度提高一倍,氧分子全部离解为氧原子,则这些氧原子的平均速率是原来氧分子平均速率的 (A) 4倍. (B) 2倍. (C) 2倍. (D) 2 1倍. [ ] 2. 如图表示的两个卡诺循环,第一个沿ABCDA 进行, 第二个沿A D C AB ′′进行, 这两个循环的效率1η和2η的关系及这两个循环所作的净功W 1和W 2的关系是 (Α) η1 =η2 ,W 1 = W 2 (B) η1 >η2 ,W 1 = W 2. (C) η1 =η2 ,W 1 > W 2. (D) η1 =η2 ,W 1 < W 2. [ ] 3. 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当其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大小为振幅的1/4时,其动能为振动总能量的 (A) 15/16. (B) 13/16 (C) 11/16. (D) 9/16. . [ ] 4. 图示一平面简谐机械波在t 时刻的波形曲线.若此时A 点处媒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在增大,则 (A) A 点处质元的弹性势能在减小. (B) 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 (C) B 点处质元的振动动能在减小. (D) 各点的波的能量密度都不随时间变化. [ ] 5. 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一狭缝上,若第一级暗纹的位置对应的衍射角为 θ =±π / 6,则缝宽的大小为 (A) λ / 2. (B) λ. (C) 2λ. (D) 3 λ . [ ] 6. 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光栅常数(a + b )为下列哪种情况时(a 代表每条缝的宽度),k =3、6、9 等级次的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 +b =2 a . (B) a +b =3 a . (C) a +b =4 a . (D) a +b =6 a . [ ] B A C D C ′D ′ V p

北航基础物理实验要求

2012级基础物理实验选课及课程说明 网上选课操作方法 物理实验选课在网上进行,可通过两个途径:①使用校园网(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4f8712307.html,);②使用物理实验中心局域网(地点:实3-415选课室,时间:下午13:30—16:30)。 1.按网址进入“大学物理实验网上选课”页面,先点击“注册”(注意:务必使用您的真实姓名和学号注册,否则计算机将不能处理您的成绩,或导致成绩打印错漏)。成功后,返回主页。 2.输入学号和密码,点击“登录”进行选课。选课只需用鼠标单击相应时间段内的选择钮,按“Enter”或页面下方的确定键即可生效。如该时间段未排实验或选课人数已满员,则选择无效,需另选其它时间或组号。选课时请认真选好时间和组号,时间指单(或双)周、星期几、下午或晚上。选课成功后请再点击“查询”菜单,最后确认一遍选课信息,之后注销本人界面。 3.如需修改选课时间,可重新执行操作2,这时计算机将自动用新的结果代替原来的选择。 4.每次只允许选择1个题目,做完以后才可以选择新的题目。开课前三天,自动关闭选课,此间调课需通过管理员进行。第一次选课于第二周星期一(2013年9月16日)开始,正式上课时间为2013年9月23日(星期一)。 注:物理学院和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学生只需注册,不要自行选课,由实验中心统一安排。 物理实验课程说明 1.本课程采用“积分制”教学模式。每个实验题目根据其难易程度设置了不同积分,本学期规定修“物理实验A”的同学要完成38个积分,修“物理实验B”的同学要完成33个积分。物理学院(记为C)的学生要完成58个积分。该课程只限定了最低积分,未限制实验的个数,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通过选做少数几个难度大的实验或多个难度小的实验来完成积分。 2.第一学期基本实验以专题的形式开出,每个专题包含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多个实验题目。题目编号方法如下:例如1040522,其中首位数字“1”表示基本实验,第二、三位“04”为专题号,第四、五位“05”为实验序列,第六位数字“2”为题目序号,最后一位数字“2”是积分值。具体实验代号和实验题目见下表。大家可自行安排做哪些内容,但规定某些类型实验(如103、105、107、109)必选。 3.允许但不鼓励学生重复选择同一专题的实验,若重复选择同一类型题目(题号前5位相同,如1010313、1010323),包括一次课上做两个同类型实验,从第二个实验开始积分值逐次减1分;若选择同一专题不同类型题目(题号前3位相同,如1030113、1030213、1030312),从第四个实验开始积分值逐次减1分;若重做实验(题号完全相同,如1010113、1010113),每重做一次积分减1分,成绩仅保留最后一次输入的结果。 4.选课后无故不来做实验将扣除1个积分。因病缺课者,凭医院证明到选课管理室(实3-414)消除记录(一周内);其它原因缺课于课前凭校(院)教务科证明消除记录。

北航物理实验绪论考试真题(4套题含答案)

物理实验绪论测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测量结果0.01010cm 有( b )位有效数字。 A.3位 B.4位 C.5位 D.6位 2. 已知常数e=2.718281828……,测量L=0.0023,N=2.73,则(e-L)/N=( c ) A.0.994 B.0.9949 C.0.995 D.1.00 3. 物理量A=x+yx-y ,那末其相对不确定度为( a ) A.2x2-y2x2u2y+y2u2(x) B.2x2-y2x2u2y -y2u2(x) C .u2x+u2(y)(x+y)2+u2x+u2(y)(x-y)2 D.u2x+u2(y)(x+y)2-u2x -u2(y)(x-y)2 4. 用作图法处理数据时,为保证精度,至少应使坐标纸的最小分格和测量值的( c )相对 电压,其相对不确定度为 。如果用7.5V 档去测3V 电压,其相对不确定度为 。 三、多项选择题: 7. 满足正态分布的物理量,下面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bc A 做任何次测量,其结果有68.3%的可能性落在区间A-δ,A+δ内 B 设某次测量的结果为 Xi ,则Xi ±δ(x)表示真值落在Xi -δ(x),Xi+δ(x)的概率为0.683 C Xi ±δ(x)与x ±δ(x)的置信概率是相同的 D x ±δ(x)的置信概率比Xi ±δx 的置信概率高 8. 指出下列关于仪器误差的叙述哪些是错误的(按物理实验课的简化要求)bcd A.千分尺的仪器误差等于最小分度的一半 B.游标卡尺的仪器误差等于游标精度的一半 C.磁电式仪表的仪器误差=等级%×测量值 D.箱式电桥?仪=等级%(测量值+基准值) 四、计算题 9. 弹簧振子的周期T 与质量m 的关系为T=2πm+m0K 。其中m0是弹簧的质量(未知)。

北航基础物理实验报告---拉伸法测量钢丝弹性模量

基础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
拉伸法测量钢丝弹性模量
第一作者: 学号:
第二作者:
学号:
2012/11/12

拉伸法测钢丝弹性模量
第一作者: 第二作者:
目录
摘要 ................................................. 4 关键词: ............................................. 4 Abstract ............................................. 4 Key words: ........................................... 5 一、实验原理 ......................................... 5 (1)弹性模量简介................................... 5 (2)光杠杆放大原理................................. 7 二、实验仪器 ......................................... 9 三、实验步骤 ......................................... 9 (1)装置调节前的初步观察 ........................... 9 (2)调整弹性模量测量系统 ........................... 9 (3)测量数据 ..................................... 11 (4)实验中注意的问题: ............................ 11 (5)数据处理 ..................................... 11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 12 (1)计算钢丝弹性模量.............................. 12 (2)计算钢丝弹性模量的不确定度 .................... 13 五、实验讨论 ........................................ 15 (1)误差分析 ..................................... 15 (2)实验调节经验总结.............................. 17 六、实验改进意见 .................................... 18 1、测量钢丝长度 L 方式的改进。 ...................... 18 2、测量装置调节方式的改进。 ........................ 19 2

复习题4--05-06基物2期中卷及答案(热学)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 三个容器A 、B 、C 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其分子数密度n 相同,而方均根速率之比为()()()2/122/12 2/12::C B A v v v =1∶2∶4,则其压强之比A p ∶B p ∶C p 为: (A) 1∶2∶4. (B) 1∶4∶8. (C) 1∶4∶16. (D) 4∶2∶1. [ ] 2. 金属导体中的电子,在金属内部作无规则运动,与容器中的气体分子很类似.设金 属中共有N 个自由电子,其中电子的最大速率为 m v ,电子速率在v ~v + d v 之间的概率为 ? ??=0d d 2v v A N N 式中A 为常数.则该电子气电子的平均速率为 (A) 33m A v . (B) 44 m A v . (C) m v . (D) 23 m A v . [ ] 3. 按照麦克斯韦分子速率分布定律,具有最概然速率p v 的分子,其动能为: (A) RT 23. (B) kT 2 3. (C) kT . (D) RT 2 1. [ ] 4. 关于温度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 (1) 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2) 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 (3) 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 (4) 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 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2) 、(4). (B) (1)、(2) 、(3). (C) (2)、(3) 、(4). (D) (1)、(3) 、(4). [ ] 5.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处于压强,体积,温度分别为p 1,V 1,T 1的平衡态,后 来变到压强,体积,温度分别为p 2,V 2,T 2的终态.若已知V 2 >V 1,且T 2 =T 1,则以下 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论经历的是什么过程,气体对外净作的功一定为正值. (B) 不论经历的是什么过程,气体从外界净吸的热一定为正值. (C) 若气体从始态变到终态经历的是等温过程,则气体吸收的热量最少. (D) 如果不给定气体所经历的是什么过程,则气体在过程中对外净作功和从外界净 吸热的正负皆无法判断. [ ] 0≤v ≤v m v > v m

大学物理基础(上册)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10×3=30分) 1、质点在xoy 平面内作曲线运动,则质点速率的正确表达式为: [] (A )d r v dt = ;(B )d r v dt =; (C )d r v dt = ;D ) ds v dt =。 2、关于可逆过程的中间状态正确说法是 [] A.非静态; B. 非平衡态; C. 平衡态; D. 准静态. 3、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其运动速度与时间的曲线如图所示。若质点的振动规律用余弦函数描述,则其初相位应为[] (A)π/6(B)5π/6(C)-5π/6 (D)-π/6(E)-2π/3 4、如图所示,理想气体由状态a 到状态f ,经历四个过程,其中acf 为绝热过程,则平均摩尔热容最大的过程为 [] A.acf B.adf C.aef D.abf 5、质量为m ,摩尔质量为M 的理想气体,经历了一个等压过程,温度的增量为T ?,则内能的增量为 [] A .P m E C T M ?= ?;B .V m E C T M ?=?;C .m E R T M ?=?; D .()P m E C R T M ?=-? 6、处于平衡态的理想气体,其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如图,P N N ?表示速率分布在P P v v v +?之间的分子 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率,当温度降低时,则 [ ] A .,/p p v N N ?减小也减小; B .,/p p v N N ?增大也增大 ; C . ,/p p v N N ?减小增大 ; D .,/p p v N N ?增大减小 。 7、理想气体绝热地向真空自由膨胀,设初状态气体的温度为T 1, 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为1λ ,末状态温度为T 2,自由程为2λ, 若气体体积膨胀为原来的2倍,则 [] A. 1 2T T =,12λλ=; B. 12T T =,1212λλ=; C.122T T =,12λλ=; D.1212T T =,12 12λλ= 8、一摩尔理想气体内能是 [] 宝鸡文理学院试题及参考答案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 适 用 时 间20XX 年1月8日 试卷类别 A 适用专业、年级、班电气系 电器,电子,自动化

北航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

第一作者:杜敏 10031017 第二作者:文晨润 10031026 第三作者:陈丛林 10031011

目录 0. 引言 (3) 1. 实验原理 (3) 1.1补偿原理 (3) 1.2 UJ25型电位差计 (5) 3. 实验仪器 (6) 4. 实验步骤 (6) 4.1 自组电位差计 (6) 4.2 UJ25型箱式电位差计 (7) 5 实验数据处理 (7) E的大小 (7) 5.1实际测量X 5.2不确定度的计算 (8) 5.3 测量两结果的最后表示 (9) 6. 实验改进与意见 (9) 6.1 实验器材的改进 (9) 6.2实验方法的改进 (9) 6.3实验内容的改进 (10) 7. 实验感想与体会 (12) 【参考文献】 (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 ——A09电位差计及其应用 第一作者:杜敏,第二作者:文晨润,第三作者:陈丛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学院100321班,北京,102206 摘要:将电位差计实验中的补偿法原理应用于电学物理量的测量中,该方法可以用来精确测量电流、电阻、电压等电学量,也可以利用电位差计,获得比较精确的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可以避免了因电表的内阻而引起的测量误差。利用实验室现有仪器设计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新实验。 关键字:电位差计;补偿法;UJ23型电位差计;电阻;系统误差。 0.引言 电位差计是电压补偿原理应用的典型范例,它是利用电压补偿原理使电位差计变成一内阻无穷大的电压表,用于精密测量电势差或者电压。同理,利用电流补偿原理也可以制作一内阻为零的电流表,用于电流的精密测量。 电位差计的测量精确度高,且避免了测量的接入误差,但它的操作比较复杂,也不易实现测量的自动化。在数字仪表迅速发展的今天,电压测量已逐步被数字电压表所代替,后者 因为内阻高(一般可达106~107Ω),自动化测量容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尽管如此, 电位差计作为补偿法的典型应用,在电学实验中仍然有重要的训练价值。此外,直流比较式电位差计仍是目前准确度最高的电压测量仪表,在数字电压表及其他精密电压测量仪表的检定中,常作为标准仪器使用。 1.实验原理 1.1补偿原理 测量干电池电动势Ex的最简单办法是把伏特表借到电池的正负极上直接读数(见图1),但由于电池和伏特表的内阻(电池内阻,伏特表内阻R不能看做),测得的电压并不等于电池的电动势。它表明:因伏特表的接入,总要从被测电路上分出一部分电流,从而改变了被测电路的状态。我们把由此造成的误差称为接入误差。 图1 用电压表测电池电动势 为了避免接入误差,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补偿”电路。如果cd可调,E >E ,则总可 x

北航基础物理学期中考试A卷(热学部分)2005-2006(完整含答案)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2006 学年第 1学期期中 《基础物理学-2(热学部分)》考 试 A 卷 学号 姓名 考试说明: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第一部分基础满分共30分。 2、 本部分试题共10题,每题3分。 3、 请用2B 铅笔在答题纸上规范填涂答案。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三个容器A 、B 、C 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其分子数密度n 相同,而方均根速率之比为 ()()() 2 /122 /122 /12::C B A v v v =1∶2∶4,则其压强之 比A p ∶B p ∶C p 为: (A) 1∶2∶4. (B) 1∶4∶8. (C) 1∶4∶16. (D) 4∶2∶ 1. [ ] 2. 金属导体中的电子,在金属内部作无规则运动,与容器中的气体分子很类似.设金属中共有N 个自由电子,其中电子的最大速率为 m v ,电子速率在v ~v + d v 之间的概率为 ???=0 d d 2v v A N N 式中A 为常数.则该电子气电子的平均速率为 (A) 33m A v . (B) 4 4 m A v . (C) m v . (D) 2 3 m A v . [ ] 3. 按照麦克斯韦分子速率分布定律,具有最概然速率p v 的分子,其动能为: v 0≤v ≤v m v > v m

(A) RT 23. (B) kT 2 3 . (C) kT . (D) RT 2 1 . [ ] 4. 关于温度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 (1) 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2) 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 (3) 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 (4) 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 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2) 、(4). (B) (1)、(2) 、(3). (C) (2)、(3) 、(4). (D) (1)、(3) 、(4). [ ] 5.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处于压强,体积,温度分别为p 1,V 1,T 1的平衡态,后来变到压强,体积,温度分别为p 2,V 2,T 2的终态.若已知V 2 >V 1,且T 2 =T 1,则以下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论经历的是什么过程,气体对外净作的功一定为正值. (B) 不论经历的是什么过程,气体从外界净吸的热一定为正值. (C) 若气体从始态变到终态经历的是等温过程,则气体吸收的热量最少. (D) 如果不给定气体所经历的是什么过程,则气体在过程中对外净作功和从外界净吸热的正负皆无法判断. [ ] 6.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其状态变化遵从多方过程方程pV n = 常量,已知其体积增大为原来的二倍时,温度相应降低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则多方指数n 为 (A) 3. (B) 2. (C) 21. (D) 3 1 . [ ] 7.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a 态出发经过①或②过程到达b 态,acb 为等温线(如图),则①、②两过程中外界对系统传递的热量Q 1、Q 2是 (A) Q 1>0,Q 2<0. (B) Q 1<0,Q 2<0. (C) Q 1>0,Q 2>0. (D) Q 1<0,Q 2>0. [ ] 8.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p -V 图上初态a 经历(1)或(2)过程到达末态b ,已知a 、b 两态处于同一条绝热线上(图 中虚线是绝热线),则气体在 (A) (1)过程中放热,(2) 过程中吸热. (B) (1)过程中吸热,(2) 过程中放热. (C) 两种过程中都吸热. p V V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