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说课稿

宏观经济学说课稿

宏观经济学说课稿
宏观经济学说课稿

《宏观经济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利率的决定》。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内容、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我所选用的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由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第五版。该教材以全面反映新知识、新信息为主要特色;在内容上:坚持基础性、针对性原则,根据经济学基础理论选择教学内容。本次说课的内容在教材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三节,是首次介绍货币市场,进而学习LM模型,掌握IS-LM理论。

二、教学内容与重难点

(一)教学内容

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货币需求动机”、“流动偏好陷阱”、“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供给”、“货币供求均衡”和“货币供给与需求曲线变动”等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本着教学大纲的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供给”、“货币供求均衡”和“货币供给与需求曲线变动”。

教学难点:“货币需求动机”、“流动偏好陷阱”、“货币供求均衡”和“货币供给与需求曲线变动”。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谈一谈。

三、教学目标

根据《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这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货币市场的供给、需求、均衡等理论。

四、教学方法

本次课我将采用“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理论逻辑与数学关系相结合以及图形分析”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本次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1.导入新课:(2-3分钟)

由于学生第一次学习货币市场,并且缺乏对货币市场的感性认识,所以拟合产品市场均衡的实现过程,即需求供给均衡。然后,告诉学生货币市场有同样的实现均衡的过程,只是货币价格是利率。

2.讲授新课:(40分钟)

(1)货币需求三个动机:每一个都由案例引入,由函数关系结束。

(2)流动偏好陷阱:从利率极低的经济现象引入,最后形成结论。

(3)货币需求函数:使用图形和数学关系结合的方法介绍,强调特殊的流动偏好陷阱部分。

(4)货币供给:说明存量和外生性。

(5)货币供求分析:结合图形说明货币供求均衡决定利率,并且具有稳定性,以及货币供求曲线移动时对于均衡利率的影响规律。

3. 课堂小结:(2-3分钟)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采取三板式教学,主副板结合,主板一分为二,图形在左,文字在右,相互呼应。

5.布置作业。

针对大二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我布置的课堂作业是:试对企业管理实践中的不同激励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

六、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大学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主要采用讲授与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果完毕,谢谢!

说课教师: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章 货币、利息、收入

第十章货币、利息、收入 在现代经济中,货币及利率因素在均衡收入决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本章中,我们将通过IS-LM模型分析货币及利率是如何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均衡收入决定的。而且,我们将深入分析为何均衡收入的决定不仅仅取决于商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也取决于货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一、商品市场与IS曲线 在本节中,我们将推导出商品市场的均衡曲线,即引入利率因素之后分析均衡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一)投资需求曲线 在第九章中,我们假定投资支出(I)是完全外在给定的变量。但现实中,投资与利率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般来说,利率越高,获取资金的成本就越大,企业部门的投资收益就越低,企业主投资的愿意就越低。反之则反。 因此,投资和利率之间存在着一种负相关的关系。为分析简便,我们将投资支出(I)与利率(i)之间的函数关系描述如下: =-(0 I I bi b>)(1) 其中,i表示利率,b表示投资支出对利率的敏感系数,I表示自主投资支出,即不取决于利率水平的投资支出。方程(1)表明利率越低,计划投资就越高。如果b比较大,利率相对的少量提高就会引起计划投资支出的大量减少。 上图表明:(1)投资支出曲线的位置取决于方程中的b和I;(2)自主投资支出I的变动会带来投资曲线的移动。 (二)利率与总需求:IS曲线 1.投资支出内生化后的总需求函数 =+++ AD C I G NX =++-++ C cY D I bi G NX

()C c Y TR tY I bi G NX =++-+-++ ()(1)C cTR I G NX c t Y bi =+++++-- (1)A c t Y bi =+-- (2) 其中,A C I cTR G NX =++++ (3) 从方程可以看出,利率提高会降低总需求。 2.均衡收入的决定 因为当Y AD =时,产出达到均衡状态 所以,(1)E E Y A c t Y bi =+-- 1 ()1(1) E Y A bi c t = --- (4) 方程(4)即为将投资内生化之后的均衡收入水平决定式。在一个既定的利率水平,譬如i ,和一个特定的自主支出水平A ,均衡收入E Y 就成为已知的量。 3.IS 曲线 由方程(4)知道,当A ,c ,t 等因素确定之后,对应于利率水平i 的变动,均衡收入E Y 也会变动。 在上图中,当利率为1i 时,均衡收入水平为1Y ,当利率为2i 时,均衡收入水平为2Y ,表明利率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

第十单元 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 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 1.古典学派与凯恩斯经济学; 3.货币主义; 5.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 1.萨伊定律在货币经济中表现为( a. 投资恒等于储蓄; c 货币供给恒等于货币需求; )。 b 投资等于储蓄; d 。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 2. 古典经济学说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争论的焦点是( ) a.市场机制能否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 b 市场机制能否自动合理配置资源; c. 需求管理政策比供给管理政策是否更有效果; d. 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是否更有效果。 3. 强调市场经济具有自我矫正机制、能够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学说叫 做( )。 a.凯恩斯经济学; b .凯恩斯主乂; c 新凯恩斯主义; d .古典经济学。 4. 强调市场经 济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学说通常叫做( )。 a 。凯恩斯主义; b .货币主义; c 古典学说; d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5. 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 a.奥肯定律; b 。蒙代尔定律; c 萨伊定律; d 。李嘉图等价定理。 6. 在欧文?费雪的交易方程与剑桥方程中,货币数量的变动仅仅影响( ) 2.正统凯恩斯主义; 4.供给学派; 6.新凯恩斯主义。

a.实际收入;b。名义收入; c 一般价格水平;d。总就业量。

7.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 ) a 。仅仅影响价格水平; b 。会同时影响价格水平和实际收入; c 仅仅影响实际收入; d 对价格水平和实际收入没有任何影响 8.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 ) a.在短期,会影响价格水平与实际收入; b .在长期,会影响价格水平 与实际收入; c 在短期仅仅影响一般价格水平; d 在长期仅仅影响实际收入。 9. 货币主义者相信货币流通速度( )。 a 。相当易变; b .短期内比较稳定,在长期会剧烈变动; c 相当稳定; d 短期内剧烈变动,在长期比较稳定。 10. 古典经济学认为( ). a.货币数量的变动不影响真实变量值; b .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真实变 量值; c .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就业量; d .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商品的 相对价格. 11.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 ( a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c 正常的菲利普斯曲线; 12. 削减税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是( )的主要政策主张 a 。凯恩斯主义; b .货币主义; c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d .供给学派。 13.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货币经济周期模型表明,失业都是( ) a 。非自愿的; b 。自愿的; c 结构性的; d 。周期性的。 14.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 )。 a 。实际产出围绕潜在产出的波动; b 。名义收入围绕实际收入的波动; c 潜在产出本身的波动; d 。名义收入围绕潜在产出的波动。 )向右下方倾斜。 b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d .幻觉的菲利普斯曲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