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揭开明代历史上的一个大谜_从地方志看建文帝失位后的行迹_陆宏辉

揭开明代历史上的一个大谜_从地方志看建文帝失位后的行迹_陆宏辉

揭开明代历史上的一个大谜_从地方志看建文帝失位后的行迹_陆宏辉
揭开明代历史上的一个大谜_从地方志看建文帝失位后的行迹_陆宏辉

靖难

靖难 ——《明史讲义读后感》靖难,是成祖篡国时命名的。靖难之事涉及明朝两位帝王——建文帝朱允炆和永乐帝朱棣。电视荧幕上的建文帝,多是斯斯文文,知书识礼,透着稚嫩和书卷气;荧幕上的永乐帝,则是处事果断,雄心壮志,透着成熟和英武之气。然历史中的两个人真如电视剧中所刻画的那样吗?从孟森先生的《明史讲义》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依据。 两位帝王本为叔侄,奈何皇家争斗自古有之,只不过争斗激烈程度不同罢了。永乐帝本为长辈,却抢了侄子的东西,我虽不懂古时的礼制,但想来这也是一件不合情理的事,我倒要看看永乐帝如何自圆其说。自古成者王侯败者贼,前人的评价,我不多说了,下面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永乐帝与建文帝之对比 暂且不谈两位帝王的功过,仅从才情和性格上做一下对比,我不禁为建文帝惋惜,改一下世人对李煜的评价:做个贤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这里“薄命”可能用得不准确,据考证建文帝并非死于靖难,后面还会提到。比之于永乐帝的谋略,我更加赞赏建文帝的仁和至善。 永乐帝的谋略,从他的“装疯”事件中就能体现,虽是管中窥豹,但也可见一斑了。那时的朱棣还是住在北平的燕王,谋反之心恐怕早就有了,只是出于太祖朱元璋的遗诏,碍于礼制的约束,未曾对任何人表明“雄心”。燕王兵力强盛,建文帝对他自然有些忌惮,这时谋臣中就有人提议去试探燕王,看他是否有谋反之心。岂料燕王得到了消息,相出“装疯”这条计策来瞒天过海,所以派来试探的人看到的燕王是“走呼市中,夺酒食,语多妄乱,或卧土壤,弥日不苏。”当他们去询问燕王病况时,燕王围在火炉周围,一边打颤一边喊着“冷啊,冷啊”。时值盛夏,燕王却喊冷;堂堂王爷,不顾体面,在市井之中“妄言”“夺酒食”,人们都觉着燕王疯了,试探的人更是深信不疑。虽后来“装疯”一事,被长史葛诚密报试探之人,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为燕王举兵争取了时间。能够忍辱负重的人,必然会有所作为,如吴越王勾践,史学家司马迁,等等。 而建文帝仁柔乐善,实为守文令主,虚心纳谏,实为明君。建文帝刚即位时,朝见百官,昌隆上书:“高皇帝鸡鸣而起,昧爽而朝,未日出而临百官。陛下宜追绳祖武,兢兢业业,忧勤万几。”不仅如此,昌隆直指建文帝之短,“今日上数刻,犹未临朝,群臣宿卫,疲于伺候,旷废职业,上下懈弛,播之天下,传之四裔,非社稷福也。”建文帝听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检讨自己:“昌隆言切直,礼部其宣示天下,使知朕过。”建文帝仁和至此,然虚心亦是难得。礼部左侍郎陈性善曾言:“高皇帝临御三十一年,未尝听人一言,犯颜者戮无数,陛下受言而不终,反不如高皇帝不受之为愈也。”建文帝自谦说,自身愚昧,不善治理国家,天下人只要说得对,就要接受。他以天下人为镜,辨得失,就这点而言,比之于唐太宗,恐不为过。 在一件事情上,这两个人的性格,似乎决定了他们的命运。是什么事呢?就是当两方交战时,建文帝曾下令告诫将士:“毋使朕有杀叔父名。”建文帝宽厚,重感情,燕王却正是利用了他这一点,每当危急时刻,就冲在前面,帝之将士不敢发一箭,所以燕师往往能转危为安,帝师连连败退。就这件事来说,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两个人都没错,问题在于他们生于帝王之家,一边是情义,一边是权力,想要两者兼顾,谈何容易。试想,建文帝若生在一般人家,说不定会成为一个好官,造福一方百姓;或者过着安稳的生活,谦逊待人,纵情山水,受人敬仰。所以我感慨建文帝“作个贤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二·建文帝之“死” 建文帝之死一直是个难解之谜,他究竟是否死于宫中火灾?孟森先生在经过大量的考察分析之后,找到了答案。

明朝历史简介

明朝历史简介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是元朝灭亡后,汉族人在华夏大地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他的建立改善了汉人的地位,使得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人民再一次回到平民的位置上来,为今后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太祖即位后,立刻对以往的制度进行改革,自太祖后,明朝废去中书省和丞相,分政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属于皇帝管辖。这种六部制成为此后明清两代的基本政权组织形式。为了选拔官吏,明朝还扩大了科举的规模,明确规定以程朱理学的四书、五经为内容,以八股文为形式的明科举制度。此外,明朝还用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时间制订"大明律",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其后惠帝朱允文即位。此时,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燕王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成祖为了加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防御,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到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五次亲征,先后打败鞑靼、瓦剌两部蒙古骑兵,并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迁都至北京,以此加强对北方诸族的控制。 明朝自成祖之后,历仁宗、宣宗至英宗一直处于上升的阶段。公元1449年,瓦剌部进军南犯,英宗与宦官王振领兵五十万出击,行至土木堡被瓦剌军所袭,明军全军覆没,英宗也被俘。在毫无阻挡的情况下,瓦剌军很快就兵临北京城下,这次事件史称"土木之变"。此时在北京留守的兵部侍郎于谦果断的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景泰帝),组织全城军民准备与敌决战。经过艰苦的战斗,明军终于打败瓦剌军。使其不得不放英宗回朝,并与明朝议和。英宗回国后,于1457年趁景泰帝病危,在宦官的帮助下夺回了政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两朝天子"。在英宗复位之后,立即逮捕于谦,而助其夺权的宦官都被授以爵位。这样一来,使此后历代的皇帝身边宠信的宦官的权利大大超出朝臣的权利,明朝的统治几乎落在他们手中。其中以武宗时的刘谨及熹宗时的魏忠贤最为甚之。 处于明朝中后期的明神宗万历皇帝为了改变当时混乱的政局,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任命张居正为首辅来进行整顿。张居正是当时明朝最有远见卓识的人,他于经济、政治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改革。为了农业的发展,万历六年,张居正不顾大士绅的反对,丈量全国土地,增加了财政税收。此后,他又兴修黄河水利,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生产逐步稳定下来。此外,张居正还撤裁了冗余的官员,在山海关至居庸关之间建敌台三千余座,加强了北方的防务。自张居正改革之后,经济有了大的起色,政治也相对稳定下来,明朝进入了自英宗以来最繁荣的阶段。

建文逊国事考(民国孟森)

建文逊国事考(民国孟森).txt人生在世,难敌宿命,沉沦其中。我不爱风尘,似被前缘误!!我只为我最爱的人流泪“我会学着放弃你,是因为我太爱你”赢了你,我可以放弃整个世界建文逊国事考(近人)孟森撰 作者:沉思曲发表时间: 2005/11/24 18:40 点击:117次修改精华删除置顶来源转移收藏 建文逊国事考 孟森 -------------------------------------------------------------------------------- 《曝书亭集·史馆上总裁第四书》为涉靖难时事。书云:“伏承阁下委撰《明文皇帝纪》。彝尊本之《实录》,参之野纪,削繁证谬,屏诬善之辞,拟稿三卷,业上之史馆矣。昨睹同馆所纂《建文帝纪》,具书燕王来朝一事,合之鄙藁,书法相违。彝尊愚暗,非敢露才扬己,暴人之短,惟是史当取信百世,讵可以无为有?故敢述其所闻,复上书于阁下。明太祖之崩,在洪武三十一年五月。遗诏诸王,各于本国哭临,不必赴京。逾月而赴至燕,燕王抵淮安,敕令归国。斯《太祖实录》史臣曲笔,谓用事者矫诏却还,当在是年之秋也。时方执周王橚,废为庶人。是冬,齐王榑有罪,召入京,留之。燕王方虑祸及,归国恐后,因简壮士为护卫。迨齐王之入,燕且益惧,焉肯以次年来朝,身犯危地?而且傲慢无礼,由皇道入,登陛不拜,致监察御史曾凤韶,户部侍郎卓敬,一劾王大不敬,一请徙封南昌。建文帝不报。而燕世子及弟高煦,适以三月至京师。譬诸虎离其穴,尽将虎子深入坎窞陷阱之中,缚之一二猎夫力尔,虽至愚者勿为,而谓智虑绝人之燕王为之乎?且燕世子之来在三月,则是时燕王犹未反国。野史称文皇遣之来,谁寔遣之?姜清《秘史》,据南京锦衣卫百户潘暄贴黄册,内载校尉潘安,二十三日,钦拨随侍燕王还北平,以为来朝之验,似若可征。然稽之《实录》,靖难师驻龙潭,帝顾望钟山,怆然下泪,诸将请曰:‘祸难垂定,何以悲为?’帝曰:‘吾异日渡江,即入京见吾亲。比为奸恶所祸,不渡此江数年。今至此,吾亲安在?瞻仰孝陵,是以悲尔。’然则太祖崩后,燕王未尝入朝可知已。盖革除年事,多不足信,即燕王来朝,不足信者一也。金川门之变,《实录》称建文帝阖宫自焚,中使出其尸于火,越七日备礼葬之,遣官致祭,辍朝三日。野记则云松阳王景请以天子之礼葬,文皇从之。夫既葬以天子,未有不为之置陵守冢者,而钟山左右无之,则备礼云者,亦史臣欺人耳目焉耳。矧孝陵渴葬,文皇责建文以庶人之礼葬其祖,又岂肯以天子礼葬建文乎?不足信二也。北京金山口景陵之北,相传有天下大师之塔,谓是建文帝坟。此尤无据。彝尊尝登房山,山隅有乱塔寺,瘗僧骨不可数计,绕山村落,田中亦多僧塔,或题司空,或题司徒,或题帝师、国师,盖辽、金、元旧制则然。所称天下大师,不足为异,而乃诬为建文帝墓。既云不封不树矣,其谁复立石为表?不足信三也。《从亡随笔》称太祖预贮红箧于奉先殿侧,四围以铁锢之,锁二,亦灌铁汁,程济破之,得三度牒,济为帝祝发。既扶帝出聚宝门矣,不应复折而至神乐观,不足信四也。《致身录》,帝至鬼门,从者八十,牛景先用铁棒启之而出。考是日乙丑,文皇一入金川门,即分命诸将守京城及皇城。鬼门非无人之境,为景先者持铁棒启门,守城将士岂无一人见者?不足信五也。”以上五段,皆关建文逊国之虚实,以下辨茶毒建文诸臣之流传或有过甚,略之。

明代县巡捕官初探

明代县巡捕官初探 第25卷第5期 2010年9月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J0URNAL0FJIANGSUPOLICEOFFICERCOLLEGE Yo1.25No.5 Sept.2010 ? 法史研究? 明代县巡捕官初探 王泉伟 摘要:中国古代从秦汉时期即在县中设立县尉,负责巡捕事宜.明代取消了县尉这一职官,设 立巡捕官来负责维持县中的治安和秩序.明代的县巡捕官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官职,县级官员的序列中 没有巡捕官这一具体官职,处于一种有职无缺的状态.其运行方式是从知县以下的县级官员中选择一 员来担任巡捕官,由担任者来履行巡捕职权.这个担任者就是县巡捕官.这一人选一般从县丞,主簿 和典史三者中产生.三者担任巡捕官的情况都有,因地方而异,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明嘉靖之后,随 着典史职权的变迁,县巡捕官职权有逐渐向典史集中,典史也开始被广泛地称为"县尉".至此明代 的县巡捕官制度有向古代回归的趋势.但终明一代,统一的县巡捕官制度没有建立起来. 关键词:县尉巡捕官制度明代治安 中图分类号:D929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1020(2010)05—0093—06

美国政治学家利普森在分析国家的作用时,认为国家的三个基本职能就是安全,秩序与公平.①三 者呈现一种递进关系,越前面的层次越低,但是也越是必不可少.从人类的历史来看,维持社会的安 全与秩序始终都是国家的一项基本任务.一个国家如果要维持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要有能力维持社会 的安全与秩序.社会治安职能是政府职能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从这个角度上说,只要有国家的存在就 有维持社会治安的需要.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历代王朝都在县一级设置了负责治安的官员.在 明代以前,这一职能主要由县尉负责.县尉一职始于秦汉,"尉,古司寇官.至秦汉,改今名.义取除 奸,尉安良民".汉朝进一步明确了县尉的职能,"尉主盗贼.凡有贼发,主名不立,则推索行寻, 案察奸宄,以起端绪".县尉在以后的王朝中一直延续.虽然添革不一,设置人数也有所区别,但是 其作为一个官职一直存在于县级政治体制中.而且县尉的职能也大体保持不变,一直是县的治安官员, 负责维持当地的社会秩序.明代取消了县尉,这一持续了将近两千年的职官才从此消失.但是明代的 收稿日期:2010-08一l0 作者简介:王泉伟(1987一),男,浙江温岭人,汉族,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09级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天 津,300071. ①[美]莱斯利?利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50—52页. ②黄震:《黄氏日抄》卷八六《修吴县尉衙纪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范晔:《后汉书?百官五》,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23页. 一 93.

关于明朝建文皇帝归宿的四种说法

关于明朝建文皇帝归宿的四种说法 关于明朝建文皇帝归宿的四种说法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不解之谜多矣!但最令我觉得扑朔迷离的,是明初建文皇帝朱允火文在“靖难之役”中的下落。 一、“不知所终”之谜 多年前,我曾数次去南京,游览钟山、明孝陵,又到明故宫遗址访古。在那断壁残垣之前,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朱元璋把帝位传给长孙朱允火文,这小皇帝不到四年就被推翻,他生死难断,到底哪里去了。 公元1402年夏6月,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建文皇帝朱允火文的下落,《明史·成祖本纪》等传记共有“不知所终”、“伊自焚死”、“或云帝由地道出亡”、“去矣”四种说法。而成书早于《明史》的《明史纪事本末》则只持“由地道出亡”一说,并说太祖朱元璋临终留有“临大难,当发”的遗箧,打开后见有袈裟、剃刀等物。立即给建文帝剃了头,扮成僧人由地道出城,“至鬼门,而一舟舣岸,为神乐观道士王”,自称是朱元璋托梦,令他在此等候。于是朱允火文及随从乘舟而去,逃往滇南。这段记述近于神话故事,好像朱元璋死前已预见到一切,并为命运不济的长孙作了逃生的周密安

排。 此说虽然令人生疑,但《明史》等载籍对建文帝死于火焚的四种记载,又各有差异: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成祖本纪》) “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太宗实录》) “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云帝尸,越八日壬申,用学士王景言,备礼葬之。”(《补本》) “上入宫,忽火发,皇后马氏暴崩,程济奉上变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宫……因指烬中后骨以为上!”。(《明书·建文皇帝本纪》) 上述后两种说法,指出了并无建文帝的尸体,找到的只是马后的尸体。朱棣曾指天为誓,说他此来是要仿效“周公辅成王”,帮侄子建文帝治理天下。果真如此,就该先弄清建文帝下落,生见其人,死有真尸。可是,破城第二天,他就匆忙“即皇帝位”。这里给人的印象,是朱棣为了巩固帝位,使建文旧臣放弃反抗,似乎有意弄假成真,将马后之尸冒充建文之尸尽快埋葬。 即使抛开有无建文真尸不说,单就第一种说法而论,它也互相矛盾。已经说了“不知所终”,马上又说“出帝后尸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2000字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2000字 导读:《明朝那些事儿》是我自认为所读过的最好的书。这样的奇书,亘古少有,多一字是狗尾续貂,少一字又言犹未尽,文字表达浑然天成,几乎十全十美。以下是由学优网小编J.L为您整理推荐的《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欢迎参考阅读。 迄今为止唯一全本,白话正说明朝大历史—《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前明月,他是一位幽默风趣的作家,曾说:历史本身很精彩,历史可以写的很好看。所以,他就这样做了,将枯燥无味的历史写得栩栩如生。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3年到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秸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这本书溶入了现代的话语,溶入了现代的风趣,也溶入了人们的眼中。它不像记录片看得让我直打瞌睡,不像历史学家讲得让人毫无兴趣可言,也不像小丑让人捧腹大笑,而吸取不了知识。它用瑞士表匠的耐心,德国制造工人的严谨,法国酿酒师的情怀,美国戏剧演员的幽默(化身为魔语)讲述了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元末农民起义,并将继续进至明末的27年历史。此文做工严谨而又不乏幽默。

有两位名人评价着它: 1、《明朝那些事儿》是我自认为所读过的最好的书。这样的奇书,亘古少有,多一字是狗尾续貂,少一字又言犹未尽,文字表达浑然天成,几乎十全十美。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底气,作者不露庐山真面目,没有借助任何学历、经历、名号、头衔的光环效应,却能在充诉着“假、大、空”的出版市场脱颖而出,仅以文字的魅力(甚至连一幅插图都没有)就能深深地吸引读者,使千万人趋之若骛,为世间又创造出一例“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典型。 、《明朝那些事儿》注定会成为一个里程碑事件。这不在于明月的文学功底有多好,而在于这套书以足够有趣的笔法还原了历史相貌,吸引了像我这样每天追踪的读者。可以说没有《明朝那些事儿》,“明矾”对于朝代的印象,肯定还是电视剧里胡编乱造的片断。 可能由于小时候,曾尝试着读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看得头昏眼花、一窍不通。由此,小学时代极其痛恨古代文言文小说!有一位人对这本书的评价是这样的:“我觉得喜欢看的人都是有思想,愿意想事情的人。这是本好书,除了把史实摆出来,还要评论、挖掘,用现代的语言去说,他有他的角度。”是的,我们不可以篡改历史,但是我们可以篡改诉说历史的语言!

洪武与建文比较

洪武与建文 明朝,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也是一个令无数历史学家唏嘘感叹的朝代。在这个朝代的开始,有两个年号,一个叫洪武,一个叫建文。一般人不注意,这两个年号刚好相反! 众所周知,洪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这个年号很有名,以至于有人称呼朱元璋为朱洪武,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英年早逝,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按照宗法继承的规矩便成为了皇太孙,朱元璋驾崩之后朱允炆便成了皇帝,就是明惠帝,年号建文,所以又叫建文帝。朱元璋是朱允炆的爷爷,建文帝是洪武帝的孙子,这就是两人的关系。 看看明朝的前两个年号吧,洪武就是发扬武功,强大军事,硬手腕解决问题,朱元璋的前半生从卫兵、将军、吴王到皇帝和“武”字紧紧相连,用武强大自己、用武消灭对手、用武剪灭内部威胁,他的一生可谓真正使弘扬光大了“武”这个字,洪武的年号正是他的个人行为反应。至于建文这个年号,我们也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他的意思,建立以文治国的状况,用怀柔而非专职强人的手段来统治,我们纵观建文帝的短暂的一生也可以看出来这样的政策,建文帝的改革中重视文并提升他们的品级、减轻刑罚、平反冤狱、减轻赋税等政策都是与洪武朝截然相反的,在这里我们不能仅仅凭借他的文治就认为他是软弱的,唐太宗不也是这样吗,历来的太平君主不都是这样吗? 或许我们不这么认为,但是有些人偏偏要这样想,他们就是永乐皇帝和他的臣僚们,处于维护成祖的合法地位,他们将建文帝尽量的抹黑而将朱棣尽量的拔高,于是史书中便出现了许多可笑的地方,朝廷

上朝的时候群臣竟然争相夸奖朱棣。罢了,我们看看朱允炆的称呼吧,在明史和明实录中对于他的地位基本上是模糊与否定的,前期甚至要尽量地让人们遗忘他。在《明实录》中,关于朱允炆的“皇太孙”一词有10 处,“太孙”一词有1处。“建文”一词最多,有307 处,其中一部分是表达时间的概念,如“建文中”有88 处,“建文时”24处,“建文间”2 处,“建文年间”1 处,“建文年号”11处,“建文元年” 1 处,“建文五年” 2 处。加起来,共有129 处是时间概念,而另外的178 处大概指建文帝本人,其中“建文君”有58 处,“建文皇帝” 3 处。但后世通用的“建文帝”一词则无一处见载。表现朱允炆失位的“逊国”一词,仅有 4 处,与之相关的“革除”一词有41 处。这就是《明实录》有关建文历史的全部记载。①至于他的庙号让皇帝和谥号惠帝则是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后的南明时期才产生的。 建文和洪武都是动宾短语,关键的车别在于“文”与“武”二字。一个朝代的前几位皇帝往往是文武兼备的,由于明太祖时期已经将外部的强大的敌人平定了,内部的大将也杀了许多,对于皇权的威胁已经很小了,只剩下藩王这一大祸患了。所以对于建文皇帝来说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建设国家,而削藩也是建设国家的一部分,不过这个骨头比较难啃。 洪武时期,重武轻文,这也是开国的时候武官的重大功绩造成的必然,然而明太祖究竟没有用宋太祖的柔术,直接用武力解决了存在隐患的交兵悍将,由于明太祖的个人原因与时代原因,明初的刑罚严重,对于文臣的重视也是不足的,文人的地位比较低。在建文时期,他针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简介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简介 欧阳学文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明朝皇帝,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

1、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他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2、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明惠帝朱允炆,明朝无谥,清乾隆元年追谥「恭闵慧皇帝」,史籍称为建文帝。性寡断。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3、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在1420年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4、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 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5、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6、英宗朱祁镇(qí)(14271464)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

明代县衙规制与日常政务处理程序初探

县衙是明代县级政府的办公官署,可以说是一县的政治中心。县官、佐贰、首领等朝廷职官和六房书吏,按规定都要在县衙中居住和办公,大量的执事差役也在县衙中听候官吏差遣,县级政府的刑名、钱谷等日常政务主要是在县衙中完成的。此外县衙内外还有监狱、仓库、县学、宾馆、驿站、递运所等相关机构和设施。考察明代县衙的布局和结构,以及日常政务在其中的运行流程,对于我们理解明代县级地方政府的实际运作当是极有助益的。(注:关于明代县衙及其政务运转的研究,此前主要有柏桦的《明代州县衙署的建制与州县政治体制》(《史学集刊》1995年第4期)、《明代州县政治体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刘鹏九的《内乡县衙与衙门文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李志荣的《元明清华北华中地方衙署建筑的个案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及美国学者Thomas G. Nimick的博士论文《晚明的县、县官与衙门》(The County, the Magistrate, and the Yamen in Late Ming China. Ph. D. Dissert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1993)。以上成果对研究明代县衙的建筑格局和衙门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对明代县衙的具体规制和政务运作流程还缺乏深入细致的说明。) 一、明代县衙的规制 据学者的新近研究揭示,中国古代地方官衙的建筑格局到明代发生了一个显著的变化,这就是明初太祖颁行了地方衙署建设应遵循的“范式”。这一规制与前朝的主要不同在于“府官居地及各吏舍皆置其中”。[1](P22) 洪武初王祎《义乌县兴造记》载:“今天子既正大统,务以礼制匡饬天下。乃颁法式,命凡郡县公廨,其前为听政之所如故,自长贰下逮吏胥,即其后及两傍列屋以居,同门以出入,其外则缭以周垣,使之廉贪相察,勤怠相规,政体于是而立焉。命下郡县,奉承唯谨。”[2](卷九) 这样的建筑格局反映了朱元璋惩前元之旧弊,力图整顿吏治的思想。《大明律·工律·营造·有司官吏不住公廨》规定,有司官吏必须居于官府公廨,不许杂处民间:“凡有司官吏,不住公廨内官房,而住街市民房者,杖八十。” 虽然明初颁布了地方衙署建设的规制,但明代县衙的建筑格局还要受历史遗留下来的衙署格局的影响。从文献记载来看,许多在明初新修或重修衙署的格局的确遵循了新的规制,但也有些地方限于经济条件或历史格局的影响,并不完全符合新的规制,比如在一些地方吏舍并未被纳入到县衙之中。总的来看,明代县衙根据所在地区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不同,有的较为宏敞,有的则较为简陋,但大多数县衙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封闭性,四周以高墙与外界相隔;二是形制四方规整,中间有一条显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县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等主要建筑。中轴线大致可分为三段:仪门之前主要是礼仪性的建筑;仪门至二堂或三堂为县衙的核心区域,为知县审案、办公之所;二堂或三堂之后,为知县内宅。中轴线上的院落一般遵守对称的准则。中轴线两侧,则分布着佐贰官县丞、主簿和首领官典史的衙门和宅邸,以及吏廨、监狱、仓库等建筑。 以下试以隆庆《仪真县志》所载仪真县衙[3](国朝县治图) 为例,来说明明代县衙的具体构造。 县衙前有照壁一道,照壁后为牌坊,仪真县衙牌坊上有匾额题“忠廉坊”。牌坊以里为大门,大门两边的墙呈“八”字形,所谓“八字衙门”即由此而来。八字墙上可张贴告示、榜文,公布科举考试录取结果等,有的加上顶棚和栅栏,称“榜廊”或“榜棚”。牌坊以里,设有医学、阴阳学,右侧设有总铺(急递铺),以便于县衙公文的快速递送。牌坊正北为鼓楼或谯楼,为两层,是县衙中最高的建筑,便于报时和瞭望。鼓楼外墙左右,分别建有申明亭、旌善亭,或申明在左、旌善在右,或反之,无一定之规。嘉靖《太平县志》:“申明亭:在县治门外,

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 说起历史还是对比较靠近我们的明清的历史比较清楚。我看过一部电视剧《穿越时空的爱恋》!剧情最后说的是燕王朱棣反对建文帝的削藩而夺得皇位。但历史是不是这样呢? 在朱元璋立国之初,就立朱标为太子,确立了皇位的继承人。为使朱标能顺利地接班,太祖在其二十三岁时便令他“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但不幸的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立太子的次子朱允炆(长子早亡)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帝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在做皇太孙时,就对诸藩王不满,曾与他的伴读黄子澄商量削藩对策。即帝位后,采纳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先削几个力量较弱的亲王的爵位,然后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并令诸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将吏。皇族内部矛盾由此迅速激化。建文帝命令将臣监视朱棣,并乘机逮捕之。朱棣得到这一消息,立即诱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政府。? 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棣以此为理由,

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因此,历史上称这场朱明皇室内部的争夺战争为“靖难之役”。 建文三年(1401年)二月,朱棣率军出击,先后于滹沱河、夹河、真定等地打败南军。接着,又攻下了顺德、广平、大名等地。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的时间,南北交战主要在河北、山东。燕军虽屡战屡胜,但南军兵多势盛,攻不胜攻,燕军所克城邑旋得旋失,不能巩固。能始终据守者,不过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正在朱棣为此而苦恼之际,南京宫廷里不满建文帝的太监送来了南京城空虚宜直取的情报。朱棣手下谋士也劝朱棣勿攻城邑,越过山东,以迅速行动直趋金陵,金陵势弱无备,必可成功。于是朱棣决定跃过山东,直捣金陵。朱棣据此决定举兵南下,直指京城。 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燕军进入山东,绕过守卫严密的济南,破东阿、汶上、邹县,直至沛县、徐州,向南直进。而燕军已过徐州,山东之军才南下追截。四月,燕军进抵宿州,与跟踪袭击的南军大战于齐眉山(今安徽灵璧县境),燕军大败。双方相持于淝河。在这次决战的关键时刻,建文帝受一些臣僚建议的影响,把徐辉祖所率领的军队调回南京,削弱了前线的军事力量,南军粮运又为燕军所阻截,燕军抓住时机,大败南军于灵璧,仅俘获南军将领即几

历史记载建文帝的下落

历史记载建文帝的下落 建文帝下落何以成为明朝最大的历史之谜 《?η胖泄?明代史》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有如下描述:燕王朱棣叛乱,攻下南京取得胜利之后,建文帝的下落至今仍没有定论。不管是被焚而死,还是为了逃避乔装成和尚,失掉了九五之尊,建文帝的结局是很凄惨的。为了实行报复,永乐时期的官方历史掩盖了建文的年号,人为地把明太祖朱元璋的统治时期延长了4年,即从洪武三十二年延长到了洪武三十五年(1399-1402):这段时期曾被历史学家称之为“革除年”。 朱棣上台以后,重新修订了《明太祖实录》,并且消除所有有关朱允?傻奈淖旨窃亍R舱?是由于官方文字的缺失,才引来了后来民间的不同记录和坊间的各种传闻。而随着传闻的多样化和时间的消蚀性,遂使原来脉络清晰的关于建文帝出亡的历史真象,终于在真真假假的各种版本的传说中,逐渐演变成了至今难解的明朝最大的历史之谜。 为什么建文帝的命运如此受人关注?《剑桥中国明代史》提供了一种解释:在通俗性的历史著作中,建文之治通过关于这位命途多舛的皇帝的大量传奇故事而受到人们的怀念――这些传奇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们同情他的苦难遭

遇,以及被他神秘色彩的命运所吸引。这一传说最初之所以形成,是因为人们天真地相信,在南京陷落时皇帝并没死于宫中大火,而是乔装成和尚设法逃离了京师。后来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关于在明末私家文学作品和各著作中所流传下来的种种不同传说的描述,见赵士?础督ㄎ哪昶住罚?伦明《建文逊国考疑》,王崇武《明靖难史事考证稿》,玲木正《建文帝出亡说考证》等)。例如,1440年末,一个稀奇古怪的事件表明了这个传说有多少人信以为真。有一个90多岁的老和尚利用这个传说来到了正统皇帝的朝廷,自称他是从前的皇帝。这个骗子后来被揭露并处死了,但这个事件却助长了人们的幻想,也激发了其他相关传说的产生。 在16世纪以后关于这个题材的小说演义中,建文帝和他的殉难随从人士逐渐变成了悲剧式的英雄人物(陈万鼐:《明惠宗出亡考证》,高雄,1960年)。它们还渲染了一个故事,说在京师失守之日他逃脱了叛变者的耳目,当了一位高寿的和尚,死后仍然留有后代。这些无奇不有的传奇故事,不仅反映了人们对建文帝及其所信奉的理想的同情,还表明了对于永乐皇帝的不公正所要倾泻的被压抑的愤怒,以及对他的暴虐政策的不满情绪,同时也是对他篡夺合法继承权的否定。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明史专家毛佩琦提供了另一种解释。他认为,明建文帝的踪迹之谜,自明成祖登上皇位

!!!跋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明刻本《两镇三关通志》

跋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明刻本《两镇三关通志》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8-07-31 14:57:00 ] 作者:特木勒居蜜编辑:凌月仙仙 【内容提要】 本文在比较国会图书馆、天一阁和东洋文库本的基础上判定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明刻本《两镇三关通志》是迄今所见存世最好的刻本。同时围绕和田清和司律义有关明代蒙古史研究的成就与缺憾,检讨《两镇三关通志》的史料价值。以明朝为正统的“华夷之辨”思想是《两镇三关通志》文本产生过程中的重要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两镇三关通志》/尹耕/翁万达 一、国会图书馆所藏《两镇三关通志》 从1918年4月到1919年7月,美国农业部植物学专家施永高(Walter T. Swingle,或译“施永格”)在中国和日本为美国国会图书馆(以下简称“国会”)搜购了大量典籍。在中国,他通过张元济等版本目录学专家的帮助,收集了413种地方志,其中包括2种省志、87种府志、324种县志。根据《国会图书馆馆员1919年年度报告》(Report of the Librarian of Congress and Report of the Superintendent of the Library, 1919.以下简称《报告》)的描述,在上述400余种方志中,有很多种在当时“即使在中国都已经非常稀罕”,《两镇三关通志》(以下简称《通志》)就是其中之一。关于《通志》的价值和入藏“国会”的由来,《报告》说得很简略: 除了官修地方志,(施永高)还购买了大量的非官修地理著作,其中很多即使在中国都已经非常稀罕,佚名明朝官员纂修的《两镇三官通志》就是一例。该书是有关中国北方边界的记录,记载了迄至十六世纪上半叶的蒙古人和满洲人的入侵。也许是由于书中的反满倾向,此书没有被列入乾隆的帝国文献目录。①《报告》所谓“乾隆的帝国文献目录(Ch'ien Lung's imperial catalogue)”,应该是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该书没有收录《通志》的原因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原因绝非所谓“反满倾向”(anti- Manchu tendencies)。《通志》是产生于16世纪中期明朝西北边镇的地方志,所反映的是长城中部沿线地方的历史沿革,其重点是明朝开国迄至嘉靖二十八年(1549)的明朝西北长城沿线的明蒙关系。《通志》虽然片言只语提及北宋末年金朝军队对北方边镇的占领,却完全没有涉及,也不可能涉及远在辽东边外,迟至17世纪初才崛起的满洲。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讲,《通志》都不会出现什么“反满倾向”,对于上引《报告》的后一段话,我们不必过于认真,但是《报告》的前一句话应该引起我们足够重视,诚如《报告》所说,在施永高搜购的大量方志中,《通志》的确是一种非常珍稀的中国地方志。近来的共同研究使我们对“国会”所藏《通志》数量上的稀有程度和精良的版本质量有了新的更多的认知。 早在20世纪30年代,王重民先生为国会善本书撰写提要,他最早研究了“国会”所藏《通志》,现征引他的描述如下: 《两镇三关通考》,残,存十三卷,八册,(国会)。明嘉靖刻本[十行二十一字(23* 16.2)]。按千顷堂书目卷八载是书作二十三卷,后来殊少著录,日本东洋文库亦有残本,缺卷十四至十八,比此书犹多五卷。考卷内叙事至嘉靖二十八年五月,当即纂于是年。《凡

玉蟾山与建文帝一起穿越

玉蟾山与建文帝一起穿越 玉蟾寺,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福集镇境内的玉蟾山上,寺以山名,年代久远。据县志载,它初建于唐,称“圆通寺”;后因黄庭坚曾游此山,手书“玉蟾”二字而易寺名为“玉蟾寺”。 无论是圆通寺还是玉蟾寺,今皆已不存。唯有据称为黄庭坚手书的“玉蟾”二字,以及大量的明代初期的摩崖造像遗留下来。在对这些遗迹和玉蟾寺遗址的考察中,给我最直观的印象是,玉蟾寺绝非一般的民间寺院,它有着某种难以言说的皇家格调。而这些都和建文帝有关。关于建文皇帝在朱棣“靖难之役”后的去向,一直是历史之谜,他并未死于宫中,而是逃离京城,远涉云贵川诸地,留下不少遗迹之说早已流传,其在四川省境内的遗迹散布于泸县、富顺交界乡镇的说法,也由来已久。在民间流行的这些传说与口述的野史中,我们得知,相关遗存,泸县牛滩镇潮河乡云龙寺有据称为建文帝题诗的石碑;黄舣镇中心场建佛寺也记载建文皇帝从湖南入蜀的碑文;而福集镇玉蟾山上则刻有建文皇帝的巨大石像。 主流史学家可能更重视所谓的官方文献,他们认为,在官修历史中有明确记载的,才能成为后世实地勘察与加以实证的预设理论前提。故而据《明史》记载的建文皇帝“自焚身死说”,就可以成为定论,没有必要再就那些传说和口述史中所提的诸种遗迹中去找寻证据。并非我对主流史学观念持有怀疑,始终相信“眼见为实”的我,总是觉得还是到相关“现场”去看一看的好。 如果专家学者们在泸县与富顺交界处的龙贯山山脉之中,亲眼目睹天兴镇与天洋乡交壤地那块上书着“帝隐龙蟠”四个大字的巨碑,会是怎样一种情境,又会作出何种解释呢?位于泸县西北大田场九曲河上的龙脑桥,长54米,高4.5米,有12个桥墩,13孔。桥中间的8个桥墩上,有二麒麟,一狮,一象,四龙,雕工雄健、气势磅礴,是典型的明代初期风格,这可能是普通渔夫樵子们过河的便桥吗? 带着种种疑问,也带着种种期待,我三次奔赴玉蟾山中探访。当然,这三次探访,并非全然为着建文皇帝遗踪而来,单单是巨量的明代摩崖造像就颇已令我心驰神往了。三次玉蟾山中的穿行经历,给了我一种强烈的预示,建文皇帝可能真的到过此地,而且停留时间不会太短。我们不妨以一种非主流史学观的视角去关照,以一种“时空穿越”的文学态度去解读那个流亡皇帝的最后岁月。“玉蟾”二字的谐音是“御禅”。或许,禅让的皇位本身对建文皇帝已经不再重要,这一趟走出圣殿迈向“御禅”的人生旅程,在泸县的玉蟾寺中得证因果。

《皇明条法事类纂》所见明成弘时期“奢靡”之风 - 社

《皇明条法事类纂》所见明成弘时期“奢靡”之风 吴启琳 (复旦大学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 摘要: 本文以明成化、弘治时期社会风气的转向暨“由崇俭黜奢到奢靡僭分的转向”为基调,从官员的视角分析明成化、弘治年间这一转折时期的奢靡风气,特别考察了明代奏疏类法律文书汇编——《皇明条法事类纂》一书所反映的成弘时期人们在服饰、器用、饮食、婚丧、享乐方式等方面奢靡的种种表现;并认为,无论是官员对奢靡的认识,还是成弘时期奢靡之风的演变,或多或少都与钞晓鸿对明清“奢靡观念”的界定相印证。奢靡之风适应成弘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而兴起,反过来又影响社会经济的进步,同时还给明王朝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反映出成化、弘治时期社会转型及社会变迁。 关键词:明成化;弘治时期;“奢靡”之风;社会转型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一直以来,对于明清时期“奢靡”的社会风气,学术界颇多关注。厦门大学钞晓鸿教授所著《近二十年来有关明清“奢靡”之风研究述评》和《明清人的“奢靡”观念及其演变——基于地方志的考察》①尤其值得我们重视。此二文都为我们展示了近些年来前人在明清“奢靡”之风研究的丰硕成果并道明了明清“奢靡”之风的研究趋向。特别是后者,作者提出从众多地方志中“小儒”的视角去考察明清“奢靡”观念及其演变,这一思路无疑是对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大贡献。通过对众多地方志中 “奢靡”描述的分析,钞教授对明清时期广义上的“奢靡”观念作出了概念上的界定,②并指出了其种种表现,进而把握住了其对明清社会变迁的影响。明清“奢靡”之风的兴起,人们基本上都肯定始于明中后期,③且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和表现;④各地区的“奢靡”之风的兴起和表现也存在很大差异。⑤但是,以往的研究往往倾向于明中后期至清中期这样一个长时间段的情形,即使有对成弘时期社会风气的描述,也多是稍带提及的片言碎语,专门对成化、弘治时期“奢 ①钞晓鸿:《近二十年来有关明清“奢靡”之风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10期;《明 清人的“奢靡”观念及其演变——基于地方志的考察》,《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②参见钞晓鸿:《明清人的“奢靡”观念及其演变——基于地方志的考察》,《历史研究》,2002年第4 期。钞文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广义的“奢靡”观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界定:一、某事项的花费超过该事项的基本需要;二、某些不正当、不应有的消费项目与活动;三、某消费与个人(或部分人)的收入不相称;四、消费者攀比浮夸,或某事项仪式诡异繁琐;五、从事或过多地从事工商业,追求财利;六、违背伦理纲常与等级秩序。 ③陈宝良认为,明代社会风俗大致以正德时期为分水岭,自正德以后,社会风俗发生一个历史转向,社会 风气从俭朴转向奢侈,从淳朴转向薄恶,最后蔓延全国。参见所著:《明代社会风俗的历史转向》,《中州学刊》,2005年第2期。根据本文的研究,笔者认为明代社会风气的转向始于成化、弘治时期。实际上,成化、弘治、正德三个时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④张晓虹、郑召利:《明清时期陕西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风尚的嬗递》,《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3期。 ⑤参看赵建群:《明清福建地区奢侈性消费风尚透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魏天辉:《论明中后期奢侈风气的地区差异》,《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11月第13卷第6期。

洪武三十二国语全集

中文名: 洪武三十二 出品时间: 2011年4月4日 制片地区: 中国香港 导演: 黄伟声、苏万聪 主演: 马德钟,谢天华,陈键锋,徐子珊等 集数: 30 类型: 古装,历史 监制: 黄伟声

失掉记忆後的笑风虽续受允炆重用,却对身边人心存疑虑,像神秘女子沈千三(徐子珊饰)和为人深藏不露的朱棣,每次碰面总让他内心泛起一种难以形容但熟稔的感觉;在一次奉命歼灭朱棣的行动中笑风得知了一个秘密,令他身陷义愤与自责的交战中…… 人物简介 马德钟饰朱棣 性别:男 年龄:38 职业:朱元璋第四子,被封为燕王,镇守北平 性格 本性孝顺贤良,对父皇必恭必敬。成长于帝皇家,因而雄才大略,雄心万丈,奈何非长子,故心有不忿。为人深藏不露、深谋远虑,处事冷静沉著、当机立断,机智过人。在帝位争夺战中,更显出其文韬武略,足智多谋的一面,无论兵战和谍战都卓越过人。 背景 身为朱元璋四子,曾追随朱元璋东征西讨,立下战功无数,惟朱元璋偏爱长子朱标,立为太子,朱棣被封为燕王,朱棣早心有不甘。朱标早死,朱棣以为机会降临,谁知朱元璋竟破格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棣虽然大感失望,但雄心未减,暗中培植势力。 遭遇 朱元璋病重,为确保允炆成功登上皇位,对朱棣软硬兼施,逼其立誓,不得染指帝位,更要扶助允炆登基。朱元璋驾崩,遗诏竟不知所终,朱棣心知诸王野心,为了顾全大局,命心腹马三保追查遗诏下落,终得以化解危机,允炆成功登基。 朱棣与允炆二人性格与政见不合,于「殉葬」、「大赦」及「裁兵」等问题上一再出现矛盾。朱棣虽在诸王支持下,逼得允炆一再让步,却令允炆对其起了疑心。

朱棣遇和尚道衍(刘江饰),得知自己身世,乃庶出,故得不到朱元璋喜爱和信任。且亲生母是被朱元璋间接迫疯的,於是听从道衍之建议,利用朱元璋当年诏书所言:「藩王有勤皇义务」作藉口,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发兵攻入京师。朱棣秘密召见敖笑风,命其於城破之日,以护送允炆出逃为名,将允炆送到自己手中。谁知笑风竟有所犹豫,朱棣为完成大业,一方面以永暘性命威胁,另一方面亲口答应,不会杀害允炆,逼得笑风应命行事。 城破之日,朱棣久候竟不见笑风押送允炆来覆命,心知笑风背叛,勃然大怒,命三保去追捕。其後三保回报笑风战死,允炆乘船出海後失踪,朱棣最终相信三保说话,伏下日後命三保(即郑和)七下西洋,追查朱允炆下落之事。 谢天华饰敖笑风 性别:男 年龄:30 职业:锦衣卫(21集被朱允炆升为锦衣卫指挥使)/燕王死士 性格 本性善良正义,聪明机敏,后经「密探」训练,不单身手不凡,性格亦被扭曲。因经常身陷险境,遇血腥杀戮,因而灭绝人性,变得冷酷无情,心狠手辣。处事机智冷静,心思细密。後因受伤失忆,得以回复本性。 背景 笑风自幼为孤儿,四处流浪,饥寒交迫下险死於街头,幸被人所救,经严格艰苦又灭绝人性的训练後,变得武艺高强而又冷血无情,及後被派往锦衣卫组织。笑风因精明能干,加上处事心狠手辣,得以屡破奇案,立功无数,於组织中极受重用。一次执行任务其间,笑风被红船老板娘沈千三误伤和救出,笑风养伤其间与千三娘展开一段雾水情缘。 遭遇 一次护送晋王的任务之中,笑风身负重伤堕入江中,醒来时竟告失忆,但回复善良正义本性。机缘巧合,笑风遇到微服出巡,身陷险境的皇太孙允炆,笑风出於侠义之心,冒死相救,因而被允炆留下印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