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绪论

社会心理学绪论

社会心理学绪论
社会心理学绪论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绪论

1、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2、社会情境因素包括:(1)他人的行为、特征或仅仅在场(2)认知过程:我们如何解读社会情境(3)物理环境的影响(4)文化背景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4、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

社会心理学是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5、社会心理学的历史:霍兰德(E.P.Hollander,1976)三阶段说: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或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社会心理学的建立:1908年出版的两本书。

第二章社会化

1、社会化(socialization)的概念: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规范,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自然人:又称生物人,一般指刚刚出生的新生儿,他们对社会一无所知,不具备人的社会属性,只有自然的生理性动机和需要。

社会人:指通过社会化,个体掌握了该社会的道德和文化,学会了该社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形成了独立的人格,最终成长为社会化的人。

不经历社会化的过程,就无法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2、社会化的类型

3、性别差异的体现:(1)攻击性(2)性态度(3)择偶偏好

4、透视性别差异:(1)两性之间行为上的平均差异并不意味着所有男性(或女性)都是如此。个体差异是很大的,有时两性间的平均差异远远小于性别内的个体差异。(2)两性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不意味着个体的行为和技能是不变的。男人和女人都能学会更(不)愿意帮助别人、更(不)具有攻击性。

第三章社会知觉(一)

—感知并了解他人

1 知觉:对客观事物的整个属性的认识。

2、社会知觉的含义:知觉的特殊形式,它仅仅指与人有关的知觉,即对人的认识、了解,它研究人们如何通过社会交往而对他人的动机、性格、情绪、态度等特征做出判断的复杂过程。

3、社会知觉之对情绪的知觉:言语线索——直接询问别人局限性:这种策略经常失败!

非言语线索(1)面部表情人类从很小的时候就有六种基本情绪:悲伤、惊讶、高兴、愤怒、厌恶、恐惧(2)身体语言——姿势、手势和动作身体语言受文化影响(3)言语表情

4、需要铭记的原则:非言语线索能够提供有关他人内部状态的信息,但是它们出现得非常快,而且容易被误解。将非言语线索作为社会知觉线索时要谨慎使用

第三章社会知觉(二)

1、社会印象:是在社会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主要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能力、性格、品质等总体特征的反映。

2、印象形成中的知觉偏差

(1)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指与人交往时最初得到的信息较为深刻、鲜明,对印象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影响。(2)晕轮效应

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所以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

美的就是好的——外貌的光环效应

(3)自我实现的预言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怀有某种期望,这种期望将会不自觉地引导着这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行为,这一系列的行为将最终导致另外一个人也朝着这个原先的期望前进,最终这个预言得以实现。

罗森塔尔的期望效应

启示:

期待、赞美和信任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会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

黄金定律:你想别人如何对你,你就先如何对他。

3、印象管理:人们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左右他人,以期在他人那里建立良好印象的过程(又称印象整饰)。

4、人们何时会印象管理:(1)当人们知觉到自己正处于“公众的目光”中时,更可能会管理自我的形象。聚光灯效应(spotlight effect):我们总是不经意的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过高地估计了别人对自己外表或行为的关注。(2)在下列社会情境因素下,我们更可能进行印象管理:观察者对我们能否达成目标拥有决定权;这些目标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认为观察者对我们的印象与我们想表现给他们的印象不一样。

5、印象管理的策略:自我提升——努力提高自己对别人的吸引力;逢迎他人——通过各种方式让目标对象感觉良好。

第四章社会态度

一、态度的概念: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积极或消极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

态度的ABC模型1、态度的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信念和看法,包括了解的事实、掌握的知识以及持有的信念。

2、态度的情感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接纳或拒绝、喜爱或厌恶、热情或冷漠、敬重或轻视等。

3、态度的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内在的反应倾向,是个体做出行为反应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

二、态度的形成:1、经典性条件作用:联结学习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过程,我们会变得喜欢或者讨厌某些新的事物或事件,仅仅是因为它们与某些我们已经喜欢或讨厌的事物或事件联结在了一起,原理:条件反应2、操作性条件作用:对“正确”看法的奖励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下,人们会通过奖励和惩罚来习得某种态度。建立行为或态度的方法——操作性条件作用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3、观察学习:模仿他人的态度

三、态度的测量(一)直接测量1、李克特量表2、语义差异量表(二)间接测量1、投射测验2、内隐联想测验3、生理反应测量(测谎仪)

第五章偏见

多数人只看到他人身上的偏见,却不知道自己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偏见

一、偏见的含义:是指对某一特定群体成员的敌对或负面态度,仅仅因为他们属于某个群体。其本质是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负性的预先判断,而这种判断是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依据形成的。(1)刻板印象:也称类属思维,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某个团体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刻板印象的积极作用:适应世界的方式刻板印象是我们简化世界的一种方法,是认识世界的“最省力的规则”。刻板印象让我们简化了认知过程,迅速获得关于特定对象的概念、形成印象,便于适应环境。刻板印象的消极作用:过度简化某个群体的特性,忽略各成员的异质性和个体差异性。刻板印象毕竟只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并不能代替活生生的个体,因而“以偏概全”的错误总是在所难免。(2)歧视:是指由不正确的刻板印象所导致的对特定群体的成员的不公平、负面的或者伤害性的行为,。

二、偏见的起因:

(一)社会认同理论:我们的群体要比他人更优越

(二)群体冲突理论:主张,资源的有限性会导致群体间发生竞争和冲突,进而导致偏见和歧视的增加。

(三)社会学习论:偏见和刻板印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们是人们习得的。儿童从他们的家庭、伙伴、大众传媒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中学会了偏见和刻板印象。

三、偏见的消除

1、社会化——要注意父母与周围环境以及媒体的影响。

2、提升受教育水平——人们的偏见更多地来源于无知和狭隘。

3、直接接触——对立团体间的直接接触可以减少偏见。

接触假说

第六章助人行为

一、助人行为的概念

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例如:分享行为、捐献行为、合作行为、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同情行为等)

助人行为:帮助他人的行为,亦即通过施助者的帮助使受助者受益的行为 a. 利他行为:无个人动机,不期望任何回报的助人行为。b.利己的助人行为:具有个人意图、出于自己的利益而发生的助人行为。

二、责任分散与助人决策

(一)紧急助人与责任分散:旁观者效应:目击一件紧急事件的旁观者越多,他们中的任何人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就越小。

(二)助人的决策过程: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帮助他人之前,要经过5个决策步骤。如果旁观者没有达成这5个步骤的任何一步,都不会有助人行为。第一步:是否注意到突发事件第二步:对事件紧急程度的认知众人致误现象评价忧虑第三步:社会责任扩散不清晰责任:担任领导角色的人必须负起责任来对范跑跑的谴责,最重要的原因第四步:是否知道如何提供帮助第五步:是否实施帮助这一步常常受制于对潜在的消极后果的担忧,而这些担忧又往往是非常现实的。

(三)总结:三个主要影响

责任扩散:由于别的人都知道这个紧急情况,一个人自己得采取行动的责任就减轻了。

从众效应:觉得其他不动的人可能理解这个情形,即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事情并不紧急。评价焦虑:当着别人的面采取行动的犹豫,除非人们知道帮助或者别的什么行动是合适的。怎样才能在你遇到麻烦时增加你获得帮助的可能性?(1)明确表达你的需要消除众人致误的影响2)选一个特定的人求助克服责任扩散

三、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四、(一)情境因素1.旁观者在场2.榜样的存在助人的榜样可以引发助人行为 3.自然环境

(二)助人者因素(1)助人者的性别(2)助人者的情绪(3)助人者的归因:旁观者对求助者所处困境的责任的归因

(三)求助者因素(1)求助者的性别(2)求助者的外表吸引力(3)求助者的人格形象

第七章侵犯行为

一、侵犯行为的概念:又称攻击行为,指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

侵犯行为的判断:有侵犯动机和意图外显的行为指向生命体,伤害身心健康

二、侵犯行为的类型

一)根据侵犯行为的方式言语侵犯身体侵犯

二)根据侵犯行为是否违背社会准则反社会的侵犯行为亲社会的侵犯行为

(三)根据侵犯行为的动机或目的敌意性侵犯工具性侵犯

三、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生物学理论1、本能论2、神经系统和神经递质(侵犯的生理基础

二)挫折—侵犯理论伯克威茨对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挫折导致侵犯是因为消极情感与侵犯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挫折能够引起侵犯行为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如果此时环境中存在攻击线索(如刀、枪),则会增加侵犯发生的可能性

武器效应:情境中与攻击相关的一些线索,如刀、枪、棍等器械增强攻击行为的现象。

中国的自杀率有一个全世界独家的特点: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

不是抑郁症不是分裂症,不是任何长期性的什么症状,就是冲动性的

(三)社会学习理论1)通过强化(reinforcement)习得侵犯行为2)通过观察习得侵犯行为

四、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攻击的社会因素1、挫折2、挑衅:由攻击导致的攻击3、媒体暴力:暴力电视、暴力色情1)对性现实的歪曲理解(2)针对女性的攻击

(二)攻击的情境因素1、炎热2、酒精

(三)攻击的个体因素1、A型行为模式喜欢竞争;总是匆匆忙忙;特别急躁和好斗2、自恋

五、控制及减少攻击性行为的途径

1. 社会公平的建立

2. 避免去个性化:去个性化是指当个人处于群体中时,出现在其身上的自我约束的弱化和个人身份的丧失当人们变得去个性化时是不是更易参与自杀怂恿呢?

3. 宣泄

4. 惩罚

5. 移情能力培养

6. 榜样的力量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即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社会心理学经典效益分析 1 巴纳姆效应: 实验: 结论:由于人们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来观察,所以,人们通常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人们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特别适合她们。 巴纳姆效应——自我暗示表现: ?迷失自我 ?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 ?以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 ?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 2 蝴蝶效应——防微杜渐 ?案例: ?表现:心理变化纤细而微妙,一丝再细小的不快心情或许就会导致一整天的心境不快,或许还会引起诸多烦恼,甚至引来一连串的噩运。 3 多看效应(曝光效应) ?多看效应:人们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 ?前提:首因效应要好,若是不好,则会起到反作用。 4 定势效应 ?案例: ?表现: 5 晕轮效应 ?案例: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6 投射效应 ?案例: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7 皮革马利翁效应 第2章自我认知 一、什么是自我认知 ?威廉·詹姆斯(1890)提出:自我包括三个部分: ?物质自我 ?真实的物体、人或者地点等 ?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 ?社会自我 ?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 ?社会特性: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关系 ?精神自我 ?内部自我或心理自我 ?我们所感知到的内在的心理品质 ?代表了我们对于自己的主观体验、对自己的感受 二、怎么进行自我认知? 1 通过自己: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心理根据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构成部分: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 一、社会心理发展 1、社会化 2、态度及其测量 二、认知社会心理学 1、社会知觉 2、刻板印象与归因 3、自我概念 4、价值取向 三、社会互动 1、沟通 2、人际吸引 3、人际关系 4、助人行为 5、侵犯行为 四、社会影响 1、从众、依从和服从 2、劝导与态度改变 3、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4、合作、竞争与冲突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 柏拉图:人性深受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和社会制度可以改变人性。 亚里士多德:人性由生物本能决定,难以改变。 孔子:对人的社会知觉和评价是相对的。 老子内心和外表的矛盾长存。 二、产生阶段阶段 (一)社会心理学的初创时期 学科影响:社会心理学由“生物还原主义”向“心理还原主义”过渡 心理学与社会学靠近和渗透 直接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三、迅速发展阶段 社会心理学发展趋势: 1、各种心理学努力寻求统一 2、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人文主义研究方法并用 3、世界化和本土化相兼 4、各种研究取向进一步综合 5、话语心理学可能促使社会心理学深化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联结、强化、模仿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多数原理,但是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对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对行为和行为对思想的作用。 社会学习的过程:(一)注意过程(二)保持过程(三)复制过程(四)动机过程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社会学习理论也被批评为借用认知概念,但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并且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价格,整个社会活动的实质是人与人之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掌握了解内容的划分依据:中央电大2012.3发布的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掌握)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 1.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定义 (1)强调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的科学 戈尔茨坦:一个人的行为怎样影响其他人的行为的研究。 西尔斯: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行为的系统研究。 (2)把人的“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也当成是行为 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家们把他们的学科视为试图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到他人的实际的、想象的或隐含的存在的影响。 2.源于社会学的定义 强调社会心理学应重视社会制度、社会团体与人际关系对个人的影响。 阿尔布赖齐: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制度、社会团体与个体行为间的关系。 西尔弗曼: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受许多人际关系的影响,这些人际关系就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兴趣所在。 综上所述:社会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何受到他人的影响,而且也要研究社会制度、社会团体与人际关系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二)我国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 吴江霖: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汪清: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人们的社会相互作用中,个体和群体社会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本书作者:社会心理学是对人(个体、群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的反应(即心理)和外显的反应(即行为)。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掌握) (一)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1.人的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化的研究,旨在揭示婴儿是如何从其出生时的“自然人”或“生理的人”的状态转化为“社会的人”的。 人的社会化的研究包括: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民族社会化、职业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等的研究。 2.自我 社会心理学对自我的研究主要包括:自我意识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个体是如何形成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的、形成的自我认识与评价又会对个体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个体是如何表现自己以获得他人好评等内容。 3.社会认知 社会心理学研究对人的认知,其一是对他人的认知,即印象形成,如对他人个性特点、表情、行为的认知等;其二是归因问题,即研究人是怎样寻找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的。 4.社会态度 人对社会种种事物和人(包括他人和自己)的态度,是社会心理活动的重要内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第三组)

1、绪论案例分析 一、在学习社会心理学中,微贱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随场所的不同而不同。研究既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在控制条件下),也可以在现场进行(日常生活场景中)。并且,它也随研究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可以是相关研究(探寻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自然关系),或是实验研究(通过操纵一些因素来考察它们对其它因素的影响)。而西维则不这样认为。 问: 1、实验室实验法是什么? 2、微贱的观点正确吗?试分析和比较社会心理学中的几种研究方法? 答案: 1、实验室实验法是在特定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其基本特点是能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很高程度的控制,能最大限度地突出重要因素,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正因为这样,实验室实验法通过可以明确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作用。 2、正确。【答案要点】 (1)四种研究方法的定义及其具体形式:a.观察法(一般观察法和参与观察法);b.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c.调查法(访谈法和问卷法); (2)a.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其现实性(主要是与实验法比较而言)。 b.观察法的主要缺点(只要是与实验法和档案法比较而言) (3)a.实验法的优点: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尽可能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b.缺点:外在效度低而且难以消除被试者的反应倾向性和实验者对被试者的影响等。 (4)a.调查法的优点:与实验法相比,具有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比较大等特点 b.缺点:与实验法相比,主要在于准确性方面

2、社会影响与相符行为案例分析 一、1998年,田纳西一所高中的老师报告说在她的教室里有一股汽油的味道;不久,她就感到头痛、恶心、呼吸急促、头晕目眩。她的班级停课之后,学校的其他老师也报告出现相同的症状。最后只好全校都停课了。每个人都看着那个老师和一些学生被救护车送走。但是当地的专家检查之后并没有发现学校有任何异常。复课之后,却有更多的人报告出现症状。学校再一次停课关闭。来自不同政府机构的专家再次进行了有关环境和流行病的检测,结果仍一无所获。但这次复课之后,神秘的流行病消失了。 田纳西卫生部门的琼斯对这一罕见的案例进行了调查研究,总共有170名老师、学生和员工曾到医院就诊,但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的原因。 1、这个例子的现象属于社会心理学上的哪个内容并分析其特征? 2、试用这个内容分析这个例子。 答:1、上述例子其实就是群体歇斯底里症的例子,它指一群人身上出现类似但原因不明的症状。在病理学上被称为“群体心因性疾病”,这种传染病一开始通常是一个人或一些人报告有身体上的症状,而且这些人往往在生活中正承受着某种压力,而他们周围的一些人则开始为他们的疾病构建一些看似合理的解释。这种解释,也就是对环境的新定义,开始传播,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他们也有同样的症状。随着遭受痛苦的人数量的增加,生理的症状和他们臆断的理由变得越发可信,从而更广为传播。 2、在田纳西这个案例中,与没有得病的学生相比,那些得病的学生更多地报告曾在课间亲眼看到得病的人或者得知同学病了。很明显,这里将那些模糊的症状(甚至是没有症状)定义为是令人恐惧的、由楼房引起的疾病的“信息”通过直接接触得以传播。另外,媒体对该事件铺天盖地的报道更增加了人们的恐慌,使得更多臆断的“信息”得以传播。 二、女性通过信息性社会影响了解到特定时刻文化认同的魅力身材的类型。通过家人、朋友和媒体,女性了解到何为魅力身材,自己与之比较又如何。而各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是什么——社会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是什么——社会心理学概论 本章导学 本章概要 本讲将主要讲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发展历史以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学习指导 本讲的理论性比较强,内容抽象,需参照案例和资料领会贯通。 案例导入 心理研究中保护被试的守则 1. 心理学家应致力于提高心理学科学、教学和实践的准确性、诚信度的真实性。 2.心理学家应该尊重所有人的尊严和价值、个体的隐私权、私密的自我决断的权力。 3.心理学家进行研究的时候,无论是当面进行,通过电子交换系统还是其他形式进行交流,都必须征得个体的知情同意。 4.在征得同意时,心理学家应告诉被试研究的目的、预期的持续时间和过程,让他们知道有权参加或者在实验开始之后退出研究。 5.保护任何媒介记录的私秘性信息是心理学家的一项基本义务,他们对此应该合理谨慎的措施。 6.心理学家不应进行欺骗的研究,除非他们作出判断,认为研究预期的重要科学、教育或应用价值可以使其技术运用合理化,并且有效的非欺骗备选过程不可行。 7.心理学家应尽可能早地向被试解释作为实验设计和进行的必要组成部分的任何形式的欺骗。 8.心理学家提供机会,让被试及时得知有关研究性质、结果和结论的确切信息,应采用合理措施来纠正被试可能形成的错误观点。 章节内容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而其它学科难以替代的研究对象。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其实就是寻找有关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什么是社会心理学问题的答案。当然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很多,有人曾说过,有多少位社会心理学家,就有多少种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鉴于我们不可能一一陈述,因此我们把国内外主要的学术观点进行分类介绍。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1

绪论案例 案例一: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用什么方法研究 1879年,一个名叫诺尔曼·特里普诺的美国心理学家第一次就常识性社会心理学的假设进行了实验。让10-12岁的孩子单独或成对地卷钓鱼线(但不告诉他们真实的意图)。结果发现,许多孩子在两个人一起卷时的确卷的更快。创立了社会心理学的粗略模式:模拟现实世界情形的实验,要将研究者的真正目的掩盖起来并对变量进行存在与不存在时造成的对比研究,这一方法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模式,且社会助长一直成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题。 案例二:克劳兹的故事 克劳兹是纽约某一贫民区长大的孩子,刚刚过了他20岁的生日。他的父母在他十岁时离婚了,父亲因为吸毒和抢劫被判入狱,母亲也抛弃了他。克劳兹从小就和一群小流氓混在一起,偷窃,抢劫、吸毒,什么事都干过。去年的12月25 日圣诞夜,他趁着一个小商店店主全家过圣诞节的机会,从小商店后面的窗户里爬进去,偷了一大包东西出来。在他刚刚觉得大功告成时候,正在附近巡夜的警察皮特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皮特喝令克劳兹站在原地,但克劳兹并没有理会皮特,而是撒腿就跑。皮特鸣枪示警,这时克劳兹也拔出自己携带的手枪,向皮特射击,并打伤了皮特,克劳兹因此得以逃脱。一年后克劳兹在抢动银行时候被警察抓捕归案,他因为一系列的罪行被判终身监禁。对于这件事不同的理论会怎样解释克劳兹的攻击性呢。 在生物理论看来,攻击是一种本能,尤其是与人类的染色体特异性或激素水平的变化或大脑受伤等等。而学习理论则会从学习的角度来看这一行为,此外,理性决策论、诱因理论、认知理论对克劳兹的行为都会赋予不同的解释。 案例三:你会选择哪扇门——你的判断概率有多高? 假设你正在参加一个游戏,你可以选择三扇不同的门:在其中一扇门的背后是一辆轿车,而另两个门后面是山羊。你选择了一号门,然后主持人说我们来看一下另两个门后面到底是什么,主持人打开了三号门,后面是山羊。然后他问你:“你是否会选择二号门?”这个时候你会改变主意,转而选择二号门吗? 在你继续阅读之前,请你先做出你的选择。 许多人会认为在这个时候是否改变决策都没有什么差异。原因是他们认为在主持人打开其中的一扇门之后,剩余的两扇门背后有轿车的概率是相同的。然而这并不是正确的答案。 正确的答案是你应该改变你的决策。对于这个问题,萨万特是这样来解释的: 当你从三扇门中挑选第一扇门之后,你就有三分之一得机会获得大奖,而有三分之二的机会获得山羊。但是随后主持人上台来给你提供线索。如果轿车在二号门,他就会选择三号门来给你看;而如果轿车是在三号门,他就会选择二号门来给你看。因此,如果奖品是在二号门或者三号门的后面,你只要改变你的决定,你就可以获得大奖,只要它是在二号门或

社会心理学绪论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绪论 1、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2、社会情境因素包括:(1)他人的行为、特征或仅仅在场(2)认知过程:我们如何解读社会情境(3)物理环境的影响(4)文化背景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4、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 社会心理学是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5、社会心理学的历史:霍兰德(E.P.Hollander,1976)三阶段说: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或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社会心理学的建立:1908年出版的两本书。 第二章社会化 1、社会化(socialization)的概念: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规范,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自然人:又称生物人,一般指刚刚出生的新生儿,他们对社会一无所知,不具备人的社会属性,只有自然的生理性动机和需要。 社会人:指通过社会化,个体掌握了该社会的道德和文化,学会了该社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形成了独立的人格,最终成长为社会化的人。 不经历社会化的过程,就无法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2、社会化的类型 3、性别差异的体现:(1)攻击性(2)性态度(3)择偶偏好 4、透视性别差异:(1)两性之间行为上的平均差异并不意味着所有男性(或女性)都是如此。个体差异是很大的,有时两性间的平均差异远远小于性别内的个体差异。(2)两性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不意味着个体的行为和技能是不变的。男人和女人都能学会更(不)愿意帮助别人、更(不)具有攻击性。 第三章社会知觉(一) —感知并了解他人 1 知觉:对客观事物的整个属性的认识。 2、社会知觉的含义:知觉的特殊形式,它仅仅指与人有关的知觉,即对人的认识、了解,它研究人们如何通过社会交往而对他人的动机、性格、情绪、态度等特征做出判断的复杂过程。 3、社会知觉之对情绪的知觉:言语线索——直接询问别人局限性:这种策略经常失败!

社会心理学笔记(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大五”人格理论、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三)认识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 1、个体过程 2、人际过程 3、群体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脉络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2、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与社会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阶段(1895-1934)

2、起步阶段(1935-1945)

3、发展阶段(1946-1969 ) 4、危机阶段(70年代) 5、繁荣阶段(80年代之后)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一)假设与理论 ( 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二 ( J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三 1、社会层面 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_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 ( J如何提出问题 — ( J如何阅读文献 二 ( J研究方法选择 三 1、相关研究 2、实验研究 (四)收集数据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档案研究法 5、元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设计 (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论文的撰写 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 (二)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的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2、学习理论的特点 (三)诱因理论 1、理性决策论 2、交换理论 3、需求满足论 (四)认知理论 1、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2、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社 会 心 理 学(绪论)

社会心理学(绪论)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概论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相互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能有效地增加我们对社会及其自身的了解和把握。 健康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外在资源。 二、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观点 我们建构起社会现实。我们社会直觉的力量是强大的。社会影响塑造行为。个人态度和性格倾向塑造行为。社会行为同样也是生物性行为。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简史 新学科的出现和发展:1908年英国麦独孤《社会心理学》1911年德国冯特《民族心理学》10卷本1924年阿尔波特《社会心理学》,这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 20世纪30年代-60年代库尔特·勒温:当代社会心理学之父《解决社会冲突》、《社会科学中的场论》团体动力学:弗利兹·海德《人际关系心理学》20世纪70年代-阿伦森:《社会性动物》 重视社会心理学的应用,使之接近于我们的实际生活

二、动向:关注认知因素对人的影响。关注生活质 量、情感和人际关系。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第二章社会认知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概念: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对其内在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过程三、社会认知的范畴1.对他 人表情的认知2.对他人(群体)性格特点的认知3.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三、影响认知的因素 ?1. 认知者的因素.认知者的认知图式:个体用以认识周围世界的基本模式。认知者的人性观、经历和经验(先入为主)影响认知。2. 被认知者的因素3. 背景(环境) 第二节印象的形成与管理 四、印象形成:我们对别人、别人对我们的总体看法。人并不是在了解对方全部特征后形成总体印象的。 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 ?1. 评价中心性2. 评价一致性3. 核心特质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序论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而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的和外显的反应。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的体系划分为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以及应用社会心理学4个层面。 (一)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这一层面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人的社会化。社会化的过程,就是获得这些社会角色的 规范的过程,说穿了,就是让我们懂得怎么样在社会当中适应每一种角色的要求,以便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借用舞台上演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来说明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社会当中不同的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大家都准确地表现自己的角色,那么社会才是和谐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从小到大,从大到老,到死。社会化不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学

会做人就是要有一个自觉的心态,经常去反思去想我该怎么 做。从宏观的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社会文化环 境,社会文化条件是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2.研究人的社会认知。这种研究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对他 人的认知,或叫人际认知,如对他人个性特点、表情、行为的 认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等。其二是对自己的认知,或称自我 认知,包括自我评价、情绪自我认知,等等。其三是归因问题,即研究人是怎样寻找自己的或他人的行为原因的。影响社会认 知准确性的一些因素,无非是三大因素,第一是认知者的因素 (光环作用),第二是认知对象的因素,第三个因素是认知的 条件。 3.研究社会态度。社会心理学要研究人的社会态度的结构及各 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研究态度形成和改变的条件和过程,研 究如何测量人的态度。 (二)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 这一层面的研究内容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利他与侵犯行为等。 (三)群体心理 社会心理学要研究群体对群体成员行为的影响作用,群体领导人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群体领导人的领导行为方式等。此外,社会心理学还要研究大群体心理现象,如民族心理、性别差异心理等。

尔雅通识课《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绪论答案.doc

XXXX年9月25日星期二整理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单选题】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自然人转变为()的过程。 A、 B、 C、 D、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儿童时候的经历决定着人的一生”这个观点属于以下哪位?() A、 B、 C、 D、 我的答案:A 3【单选题】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最重要的因素是()。 A、 B、 C、 D、 我的答案:D 4【判断题】社会心理学来源于多个学科,所以她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我的答案:× 5【判断题】吴江霖先生认为,心理学有两大分支,即生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我的答案:√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单选题】看到一个人身上的某一个优点,就误认为他身上其他方面也有优点,这叫做()。 A、 B、 C、 D、 我的答案:B

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社会认知研究的范围?() A、 B、 C、 D、 我的答案:D 3【单选题】军事心理学涉及到两条途径,即()和军事社会心理学。 A、 B、 C、 D、 我的答案:C 4【判断题】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是不能分开的。() 我的答案:√ 5【判断题】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有三个,分别是认知者因素、认知对象因素和认知的条件。 我的答案:√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 1【单选题】社会心理学研究某一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的规律时,最重要的是挖掘其()。 A、 B、 C、 D、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下面哪一项揭示了因果?() A、 B、 C、 D、 我的答案:B 3【单选题】要测试学生的数学成绩需要用数学卷子而不是语文卷子,这是一个()问题。

社会心理学 时蓉华(DOC)

社会心理学时蓉华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性质、对象、范围分类 1、社会心理学概念: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或群体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2、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个体层面(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动机)人际层面(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群体层面(侵犯、助人、极化、去个性)大众层面(流行、流言、舆论)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用心理学方法研究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心理学或心理学家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用社会学方法研究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心理学或社会学家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得社会心理学 两者的区别: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偏重于阐明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等如何 影响人的行为。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首先要分析心理变化与过程,找出影响个 人行为的社会条件,还要揭示制约个人行 为的动机与自我概念等是如何发生作用 的。 6、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验室实验法 (二)现场调查 (三)现场研究法 (1)现场实验 (2)现场观察研究:现场观察是围绕着团体生活的正常活动进行的系统观察,以获得数据作出结论。(进行连续性观察;进行轮换性观察;进行 隐蔽性观察)

(四)模拟研究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动向 1、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早期孕育(哲学思辨期)(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基本特征:根据权威的思辨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们的社会行为。 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孟 二、初创时期(经验描述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1875,德舍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 1908 :罗斯(E.A.Ross,美国)《社会心理学》 麦独孤(W.McDougall,英国)《社会心理学导论》 三、确立时期(实证分析期)(20世纪20年代~ 至今) 特征:描述——实证定性——定量理论——应用大群体—小群体、个体普遍论——特殊论 20-30年代:团体、小群体、个体研究 40年代:信仰、偏见、劝导、宣传 50年代:社会交际 60年代: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70年代:重点涉及归因研究 80年代:日益重视认知、应用的研究 代表人物:勒温 2、第二章中相关的理论(了解) 第三章社会化(重点) 一、社会化的定义 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就叫做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特点 (1)个人的社会化是以其生物的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2)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个性化过程 (3)个体的社会化具有某种共性一生完成的 (4)社会化是通过人的 三、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文化的影响 (二)学校的影响 (三)家庭父母的影响 四、社会化的类别(自己看一下就行) 五、社会角色的获得 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对个人提出恰如其分的希望与要求,就会产生良好的期待效果。(了解) 六:社会化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了解,看几遍) (二)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主要内容: 1.道德判断从他律到自律 2.道德判断从效果到动机

尔雅通识课社会心理学答案---完整课后习题答案(亲自鉴定)

尔雅通识课社会心理学答案-完整课后答案(亲自鉴定) 乐国安李磊汪新建等主讲 南开大学 一、社会心理学绪论 1.1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态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过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 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1.2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纶,这是()。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习题—绪论

一、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以下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中,不属于社会学取向的观点是() A. 社会心理学是“一个人的行为怎样影响其他人的行为的研究” B. “社会心理学可以界说为人类交互作用的研究” C. “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制度、社会团体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 D.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交互作用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在“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这一层面中,不包括以下哪个研究内容() A. 人际关系 B. 人际沟通的内容、功能、程序等 C. 社会影响 D. 集群行为 3.以下属于观察法的缺点的是() A. 由于对自变量缺乏控制,所以难以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B. 所得结果外在效度较低 C. 与现实条件相去甚远 D. 难以消除被试的反应倾向性和研究者对被试者的影响 4.以下不属于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的是() A. 实验者能够控制实验变量,借以达到消除无关变量影响的目的。 B. 可以做到严格的控制,做到精确的测量,统计信度高,可反复验证 C. 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外在效度 D. 实验者可以随机安排被试,借此寻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5.以下对调查法的优点叙述错误的是() A. 直截了当,针对性强 B. 比较省时省力 C. 收集的信息量大 D. 不受外界因素干扰6.档案研究法可以说是一种特定的调查方法,其优点不包括() A. 可以使研究者在较长的时间内和较广的空间中考虑假设 B. 容易找到材料验证作为研究出发点的假设 C. 不会出现研究对象的反应倾向问题 D. 可以从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角度去检验假设 (二)多项选择题(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 1.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我们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的体系划分为以下四个层面() A. 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B. 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 C. 群体心理 D. 人格心理学 E. 应用社会心理学 2.社会心理学对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领域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

Chapetr1 Introducing Social Psychology 1#214 一.名词解释 1.social psychology: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how people think about ,influence and relate to one another. 2.correlational research: The study of the naturally occurring relationships among variables. 3.Random sample :在研究总体中,每个人被抽到的概率是相同的 4.Independent variables :研究者主动操作,而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或者条 件 二.填空题 1. Social psychology is the study of ( social thinking, social influence, social relations ) 2.social psychology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social thinking ,social influence and social relations 3. Survey procedure in which every person in the population being studied has an equal chance of inclusion called (随机取样/random sample) 4.Our instant intuitions shape our fears,_____,and ______. (impressions ; relationships) 5.Social psychology is一门研究我们周围情境的力量的科学,尤其关注我们是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的。 三.单项选择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scope of social psychology?(D) A. people’s thoughts B. people’s feelings C. people’s behaviors D. people’s present 2.Whether you prefer slim or voluptuous female beauty depends on when and where in the world you live. This phenomenon displays (C ) A. social behavior is biologically rooted. B. we construct our social reality. C. social influences shape our behavior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社会心理学》讲稿 第一章绪论 总的学习要求:完整阅读一本教材;2、听课;3、按时完成作业;4、积极参与实验、讨论等;5、到课情况通过多种办法掌握。 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方法,了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历史、现状,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其他学科尤其是心理学学科的关系等,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WHY,WHAT,HOW“WWW”)本章教学要求:学生要重点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心理健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等; 本章教学时间:4学时(第一周一晚2学时;第二周一晚2学时) 本章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为主;2、课堂心理小实验;3、课堂小作业 说明:课文中有个别内容和案例可能已较陈旧未及删除,但讲授时不再使用,请同学们谅解。 导言: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健康与心理健康 目前,除了文学类的书籍,在书市里最好卖的书有两类,一类是金融投资类的理财致富书籍,例如《穷爸爸富爸爸》、《如何成为百万富翁》等;另一类书籍便是探讨美好生活的通俗心理学。这一现象说明人们希望通过知识这一捷径获得所需要的财富和快乐。对第一类书籍我们在这里就不妄加评论,然而对于这些大众心理学书籍,许多读过的同学都反映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这些书籍打着科学旗号传播心理学,但为了迎合读者的兴趣,“美化了”心理学,却也扭曲了心理学。所以许多心理学系的大学生,在接触了心理学课程后觉得心理学和他们以前所想的大不相同。现在许多所谓的通俗大众心理学把心理科学歪曲成了算命学甚至巫术。所以,有志于(或有兴趣)要掌握心理学的同学,需要通过比较系统的学习、研究,才能真正掌握心理学的科学内涵。 一个人的身体不健康,可以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得很愉快;如果一个人的心理不健康,那么即使他的身体非常非常健康,他也可能生活得非常痛苦。(正例:张海迪,苏丹;反例:99级本校生物生,台湾陈宝莲,三毛,戴安娜等)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心理学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 a)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2009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观察 B.实验 C.思辨 D.归纳 2.F.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 b)的学科。[2008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A.社会心理 B.社会意识 C.社会知觉 D.社会情感 3.根据霍兰德的观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在(c )。[2008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A.社会哲学阶段 B.哲学思辨阶段C.经验描述阶段 D.实证分析阶段 4.社会心理学倾向于心理学的定义是B )。[2004年12月心理咨淘师三级] A.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B.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倾向于心理学的定义)c.研究特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介于社会学和心理学之间的定义) D.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以解释社会互动 5。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怎样受他人影响而发生改变的,他人影响不包括( b )。[2004年6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现实 B.宏观 c.想象 D.隐含 6.实验法与观察法相比,前者的外在效度是( a )。 A.高的 B.中等的 C.低的 D.与实验法相差不大的 7.每一问题都给出若干可能的答案,被调查者从中选择其认为恰当的一个(有时是多个)答案,这种方法称为(d )。 A.有结构式谈话法 B.结构问卷 C.访淡法 D.问卷法 8.关于社会心理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社会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 B.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F.H.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C.心理学和社会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两个主要学科母体 D.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二、多项选择题 1.问卷法的主要特点是(AC)。[2005年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标准化程度高 B.成本低 C.收效快 D.可以直接收集数据 2.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的理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BCD )。[2004年12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逻辑分析时期 B.哲学思辨时期c.实证分析时期 D.经验描述时期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通常可以分为( ABD )。 A.社会认知 B.社会行为 c.群体心理D.民族心理学系 4.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有ABCD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