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与环境学报 投稿须知

安全与环境学报 投稿须知

安全与环境学报 投稿须知
安全与环境学报 投稿须知

《安全与环境学报》投稿须知

1投稿及受理

请作者直接将稿件发到编辑部邮箱( aqyhjxb@https://www.doczj.com/doc/4f637233.html, ; aqyhjxb@https://www.doczj.com/doc/4f637233.html, )。本刊将在2个工作日内给作者答复。初审通过的稿件需缴纳审稿费100元,同时邮寄论文版权转让确认书1份及基金证明材料(限有基金支持的论文)。论文中请署明作者详细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电话、E-mail等。收到审稿费6周之内,编辑部通知作者审稿结果,否则作者有权处理自己文章。作者与编辑部联系时,请说明稿件编号。稿件录用与否,由编辑部及时函告作者。需修改的稿件,将由编辑部转达审查意见并附 " 修改须知 " 给作者,作者寄回修改稿时,应附对审查意见的逐点说明,同时寄回原稿,以便复审。

2 稿件形式及篇幅

2.1 研究论文

报道学术价值显著、实验数据完整、具有原始性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全文连图、表、参考文献和中、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 6千字。

2.2 研究通讯

迅速报道学术价值显著的重要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全文不超过2千字,不附中文摘要,只附英文摘要,在本刊以研究通讯发表的文章,待进一步研究工作结束后,仍可以研究论文形式在本刊重新发表。

2.3 研究简报

主要报道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2.4 研究专题

由学科带头人或著名学者系统报道本人所从事的某一研究领域的工作及取得的学术成就。2.5 综述与进展

对当前安全与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述评,并发表作者的见解。

2.6 学术动态

报道相关领域发展动向、著名学者的报告及学术活动信息。

3 文稿要求

3.1 题名

题名以不超过20个字为宜。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另外,如果为系列论文、题名语意未尽,可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中特定内容。

3.2 摘要、关键词

所投稿件需附必要的中、英文摘要。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引用参考文献。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等。中文摘要不超过300字,为了加强国际交流,英文摘要尽量写详细(300个实词以上,或15句左右),英文摘要应反映文稿的实质内容。列出3~8个中、英文关键词,中文关键词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第一个关键词列出论文主要工作或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限在安全、环境两个学科内选)。

3.3引言

引言包括研究的意义、前人研究的进展、本研究的切入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4 实验描述

实验部分的叙述应尽量简洁明了,但实验描述应足以使他人能重复实现。数据报道应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及精确度。实验部分应首先说明测试仪器的型号、生产厂名或公司名、测试条件和精度;所用材料、试剂的纯度和纯化方法;所用的标准技术和方法;凡已见报道的实验,只需列出参考文献。实验注意事项应予注明。理论计算中采用的计算程序、来源及计算机型号、语言应予注明。

3.5 图表绘制

图、表和照片应尽量精简,附图须用计算机绘制,或扫描插入文稿中。实验点必须准确,线条应均匀、可辨、分清虚实,应尽量避免图内有图注。扫描照片须黑白分明、图像应保证灰度层次清晰。源于同一实验数据,经过简单代数运算而得的数值不应列入同一表内。

4 数据表征

4.1 量、单位及其符号

必须采用新标准规定的量符号。新标准规定:量的符号必须使用斜体字母,对于矢量和张量,还应使用黑斜体,只有pH是例外,应采用正体;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不能把量符号作为纯数使用;不能把化学元素符号作为量符号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基础,加上我国选定的一些非SI单位构成的。1984年2月27日发布了《量和单位》系列国家标准GB 3100~3102,这是我国各行各业都必须执行的强制性、基础性标准。单位符号一律采用正体。

4.2 图、表数据表征

图、表应该用无量纲的纯数来表征,因此,图的坐标和表的栏目应该以下列方式之一来标注:1)量符号和单位符号的比值(如 t /℃);2)无量纲的量符号(如 A );3)纯数的数学函数如lg[ A x /( A max - A x )]。

5 参考文献

5.1 文献标注

文内引用参考文献的标注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在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全部列出,序号间用逗号隔开;如遇连续序号,用波浪号连接起止序号。不可引用非公开出版的书、刊,不可引用未见到原文的文献。

5.2 著录格式

本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按照 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实施。本刊发表的论文,参考文献著录内容以英文刊出,稿件中引用的中文文献需同时提供中、英文著录项目。

6 邮寄地址

普通邮寄地址:100081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北京理工大学安全与环境学报编辑部

快递详细地址:100081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北京理工大学9号教学楼613

7 其他说明

刊出论文会全文上网,中、英文摘要等由编辑部提供给有关文摘检索类刊物编辑部,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不再另行发放。如作者不同意提供,请在投稿时附函说明。稿件若为基金项目,请注明编号并提供文件复印件。

一、插图须知

图中所有线条、文字必须用黑色绘制;用线形或标识符区分;不得有阴影。 1 简单的方框图、程序框图和几何图形一般用 word 中的绘图软件来完成。相关常用参数如下:一般情况下图宽度小于 8cm ,必须通栏排版时图宽度大于 14cm ,小于 16cm 。 2 绘制数据曲线的常用软件有 2 种, Microcal Origin 和 Microsoft Excel 。 3 若无电子文档,请用扫描仪以 600dpi 精度扫入,存为 .tif 格式;若是以抓图方式或以其他方式取得的图片,也存为 .tif 格式。图中的文字或不清楚的线条在 photoshop 中修改。参数如下:先修改成最终成图的尺寸;然后取细线 5pixels ,粗线 7pixels ;字大小为 6 号,汉字为宋体,英文和数字为 Time New

Roman ,罗马字为 Symbol 。

二、

《安全与环境学报》参考文献注意事项

1)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必须在引用处右上角标注,如:[1]、[3,4]、[1,5,8]、[2-5]。2)中文文献提供对应英文,著录格式见下面(顺序编码制),小5号times new roman字体。3)文献作者不超过3个时,全部列出。超过3个时,只著录前3个责任者,后加“, et al”。应姓前名后,姓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姓、名之间不用逗号。名可缩写,不加缩写点“.”。国外文献作者请认真核实姓和名。4)未出版,非正式、公开出版的书、刊等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如很需要,可在正文中注明。5)期刊刊名可以缩写,不加缩写点。应遵循ISO 4-1984《文献工作——出版物题名用语和题目的缩写规则》的规定。6)引用一次文献。

对于期刊,年卷期和页码的写法:

1)期刊有年、卷、期号 2003, 19(2): 253-265

2)期刊有年、卷号,无期号 2003, 19: 253-265

3)期刊有年、期号,无卷号 2003(2): 253-265

《安全与环境学报》参考文献格式(参照GB/T 7714-2005)

1 专著(包括普通图书、会议录、汇编、学位论文、报告、标准)

【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 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 其他责任者. 版本项.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引用页码[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

[1]LU Yongsen(陆雍森).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环境评价)[M]. 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Press, 1999:

212-281.

[2]PEEBLES P Z, Jr. Probability, random variable, and random signal principles[M]. 4th ed. New York: McGraw

Hill, 2001.

[3]Jiangsu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Technology(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National Center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Work Safety, P.R.Chin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City and industrial safety: Monograph of 2003 China (Nanjing)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ty and Industrial Safety(城市与工业安全: 2003中国(南京)首届城市与工业安全国际会议论文集), Nanjing, China, October 29-30, 2003[C]. Nanj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Press, 2003.

[4]YUFIN S A. Geoecology and computers: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n Advances of

Computer Methods in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oscow, Russia, February 1-4, 2000[C].

Rotterdam: A. A. Balkema, 2000.

[5]CHEN Zhengxing(陈正行).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plant lipopolysaccharide(植物脂多糖的开发利用)[D].

Wuxi: Light Industry University of Wuxi, 1996.

[6]CALMS 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 Berkeley: Univ. of California, 1965.

[7]ZHANG Li(张力), HUANG Shudong(黄曙东). China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port: 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LingAo Nuclear Power Station (中国核科技报告:岭澳核电站人因可靠性分析)[R]. Beijing: China Nuclear Information Centre, 2001.

[8]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Guidelines for handling excavated

acid-producing materials, PB 91-194001[R]. Springfield: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 1990.

[9]Rare Earth Offic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国家发展计划委

员会稀土办公室). GB/T 18881-2002 Catalyst for petrol vehicle exhaust purification(汽油车排气净化催化

剂)[S]. 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2003.

2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包括普通图书、会议录、汇编中的析出文献)

【著录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 专著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 版本项.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析出文献的页码[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

[1]WEINSTEIN L, SWERTZ M N. 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M]//Sodeman W A, Jr.,

Sodeman W A. Pathologic physiology: mechanisms of disease. Philadelphia: Saunders, 1974: 745-772.

[2]JIANG Juncheng(蒋军成), WANG Zhirong(王志荣). Danger and hazards analysis and risk assessment in process

industry[C]//Jiangsu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 Technology(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National Center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Work Safety, P. R. Chin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City and industrial safety: Monograph of 2003 China (Nanjing)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ty and Industrial Safety(城市与工业安全: 2003中国(南京)首届城市与工业安全国际会议论文集).

Nanj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Press, 2003: 161-167.

[3]WU Chao, YANG Dian, ZUO Zhixing. Establishing professional degree of master of safety administration (MSA)

and raising safety status[C]//WANG Yajun, HUANG Ping, LI Shengcai. 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t A.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4: 3-7.

3 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包括期刊、报纸中的析出文献)

【著录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连续出版物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年, 卷(期): 页码[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

[1]GONG Ruoyu(龚若愚), ZHOU Yuangang(周源岗). Study on capacity of water environment of Liuzhou Section

of LiujiangRiver[J]. Water Resource Protection(水资源保护), 2001, 16(1): 31-32.

[2]GUO Ailian(郭爱莲), YANG Lin(杨琳), LIU Mei(刘梅), et al. Studies on the cultural condition of strain

cellulomonas flavigena cel1ulase[J].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9, 29(6): 575-577.

[3]DOWLER L. The research university’s dilemma: resource sharing and research in a

transinstitutionalenvironment[J]. Journal Library Administration, 1995, 21(1/2): 5-26.

[4]FU Gang(傅刚), ZHAO Cheng(赵承), LI Jialu(李佳路). Thought after the sand storm(大风沙过后的思

考)[N/OL]. Beijing Youth Daily(北京青年报), 2000-04-12(14)[2005-07-12].

https://www.doczj.com/doc/4f637233.html,/Bqb/20000412/GB/4216%5ED0412B1401.htm.

4 专利文献

【著录格式】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 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 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

[1]LIU Jialin(刘加林). Multi-functional one-off TONGUE depressors(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 China, 92214985.2[P].

1993-04-14.

[2]KEITH C D, SUMMIT, SCHREUDERS T, et al. Apparatus for purifying exhaust gases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 3441381[P]. 1969-04-29.

[3]KOSEKI A, MOMOSE H, KAWAHITO M, et al. Compiler: US, 828402[P/OL]. 2002-05-25[2002-05-28].

http://FF&p=1&u=netahtml/PTO/search-bool.html&r=5&f=G&l=50&col=AND&d=PG01&sl=IBM.AS.&0S=AN /IBM&RS=AN/IBM.

5 电子文献(包括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

电流型控制半桥逆变器研究_直流电容电压偏差前馈控制技术

2004年6月电工技术学报Vol.19 No.6 第19卷第6期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Jun. 2004 电流型控制半桥逆变器研究(Ⅱ) ——直流电容电压偏差前馈控制技术  陈东华谢少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南京 210016) 摘要电流型控制半桥逆变器直流分压电容存在偏差,实际电路容易失控,限制了其实用性。 针对电压电流双闭环瞬时值控制半桥逆变器提出了电容电压偏差前馈控制方案,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采用该技术后,分压电容的直流偏差被消除,半桥逆变电路在各种情况下都可以正常工作。 本文的方法为电流型控制半桥逆变电路的实用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逆变器半桥电路电流型控制不均压前馈控制 中图分类号:TM464 Research on Current-Mode Control Half-Bridge Inverter(Ⅱ) ——Feed-Forward Control Strategy of Midpoint Voltage Error on Input Capacitors Chen Donghua Xie Shaojun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0016 China)Abstract Voltage un-balance issue of input capacitors in the current-mode control half-bridge inverter will easily lead to circuit uncontrollable, so the half-bridge inverter with current-mode control is unpractical. The feed-forward control of midpoint-voltage error on input capacitors is proposed and verified by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based on the voltage and current double close-loop instantaneous control half-bridge inverter. Adopting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the dc midpoint-voltage error is eliminated and the circuit is working in order. The schem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application of current-mode control half-bridge inverter. Keywords:Inverters, half-bridge, current-mode control, voltage un-balance, feed-forward control 1引言 电流型控制半桥逆变器直流分压电容存在偏差,这种偏差会使电压中点漂移,导致输出电压和电流波形的畸变,使电路性能恶化,甚至使系统失控[1],因而电流型控制半桥逆变电路一直未得到实际应用。文献[2]和[3]分别通过在功率电路中增加元器件基本解决了电流型控制半桥DC/DC变换器和AC/DC变换器中的直流分压电容电压偏差问题。如图1所示,在半桥DC/DC变换器中加入一个辅助变压器和两个高压二极管,利用变压器的二次侧和两个高压二极管实现对分压电容中点电压的调节,从而达到均压目的。图2是在电流型控制半桥AC/DC 变换器加入第三个功率开关和一组功率二极管,通过控制开关VT3而控制流入电容中点的电流i o,从而维持两个电容电压平衡。对于电流型控制半桥逆变器虽然可以通过增大直流分压电容的电容值来减小电压偏差,或者加入功率分压电阻强制形成中点。但是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在半桥变换器的基础上加入功率元器件,以达到电容电压均压的目的。这些方法增加了变换器的体积重量,成本高,而且没有体现半桥变换器结构简单,采用元器件少的特点,增加了系统的损耗,降低了效率,而且并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分压电容电压均衡,实用效果不理想。本文 收稿日期 2003-06-13 改稿日期 2003-09-27

2020年全国畜牧兽医行业期刊官方投稿方式

2020年全国畜牧兽医行业期刊官方投稿方式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期刊编辑学分会会员单位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网址/投稿系统 咨询或投稿邮箱草业学报 中国草学会,兰州大学h t t p ://c y x b .m a g t e c h .c o m .c n c y x b @l z u .e d u .c n J o u r n a l o fA n i m a l S c i -e n c e a n d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h t t p s ://j a s b s c i .b i o m e d c e n t r a l .c o m /j a s b e d i t o r @g m a i l . c o m 安徽畜牧兽医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a h x m s y x h @163.c o m 北方牧业河北畜牧兽医学会b e i f a n g m u y e 88@s o h u .c o m 草食家畜新疆畜牧科学院 c a o s h i j i a c h u @s i n a .c n 草业科学中国草学会,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h t t p ://c y k x .l z u .e d u .c n c y k x @l z u .e d u .c n 草原与草坪中国草学会,甘肃农业大学c y y c p @g s a u .e d u .c n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x m s y k j x x 2004@s o h u .c o m 畜牧兽医科学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x m s y k x b j b @163.c o m 畜牧兽医学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w w w .x m s y x b .c o m x m s y x b @263.n e t 畜牧兽医杂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x m s y 2806@163.c o m 畜牧与兽医南京农业大学h t t p ://x m y s .c h i n a j o u r n a l .n e t .c n /m u y i z z @n j a u .e d u .c n 畜牧与饲料科学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w w w .x m y s l .c n ;h t t p ://n m x k .c h i n a -j o u r n a l .n e t .c n /c n m x k y @v i p .163.c o m 畜禽业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h t t p ://x q y i .c b p t .c n k i .n e t x q y z z s @163.c o m 当代畜牧北京华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h t t p ://d d x m.c b p t .c n k i .n e t d d x m 123@s i n a .c o m 当代畜禽养殖业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n m g x m y 2008@s i n a .c o m 动物医学进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d y j z .c b p t .c n k i .n e t d y j z _s e n d m a i l @163.c o m 动物营养学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w w w .c h i n a j a n .c o m d w y y x b 01@163. c o m 福建畜牧兽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f j x m s y @163.c o m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二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 g d x m s y k j @163.c o m 广东饲料广东省饲料工业协会 g d f e e d @v i p .163.c o m 广西畜牧兽医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总站,广西畜牧兽医学会g x x m s y 5650@126.c o m 贵州畜牧兽医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h t t p ://w w w .g z x m s .c n /t p x s /201706/t 20170606_1850753.h t m l g z x m s y @163.c o m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s h z y q 2005@126.c o m 河南畜牧兽医(市场版)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h t t p ://w w w .h n x m s y z z .c o m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h n x m s y s c b @163.c o m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h t t p ://w w w .h n x m s y z z .c o m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h n x m s y g j @163.c o m 黑龙江畜牧兽医黑龙江畜牧兽医杂志社 h t t p ://h l j x .c b p t .c n k i .n e t h l j x m s y @163.c o m 湖北畜牧兽医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湖北省畜牧兽医局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h b x m 87389001@163.c o m 湖南畜牧兽医湖南畜牧兽医编辑部h i a v s @163.c o m 家畜生态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h t t p ://j c s t .m a g t e c h .c o m.c n /j c s t @x 263.n e t 家禽科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山东畜牧兽医学会家禽专业委员会 j q k x z z @163.c o m 江西畜牧兽医江西省畜牧兽医学会二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j x x s .c h i n a j o u r n a l .n e t .c n j x 3975401@126.c o m 今日畜牧兽医河北畜牧兽医学会 j r x m s y @126.c o m 今日养猪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p i g s t o d a y @v i p .163.c o m 经济动物学报吉林农业大学 h t t p ://j d x b .j l a u .e d u .c n j j d w x b @163.c o m 粮食与饲料工业 国家粮食储备局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 h t t p ://w w w .l s y s l g y .c o m l s y s l g y @126.c o m 9 12第28卷第10期 草业学报2019年

版权转让协议与学术规范承诺

版权转让协议与学术规范承诺 全体作者: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法》,自本协议签署之日起,作者投送的上述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的原创作品之版权(含各种介质、媒体的版权),以后将无限期的转让给《电工技术学报》编辑部,同时作者可以自由行使下列各项权利,该编辑部接受其文在期刊物上发表,刊登后一次性的酌致稿酬。该编辑部将有权作为申请人,申请注册作品之各种媒体的版权。 该文作者可以自由行使下列各项权利。作者同意在行使下列权利时所制作的该文的一切复制品中均须声明《电工技术学报》编辑部拥有版权。 1、作者享有除版权以外的其他所有产权。 2、该文在《电工技术学报》发表后,作者享有非专有权;作者可以准许第三方在不使 用《电工技术学报》版式并且不是用于在他刊上发表的前提下,重新出版该文或其 译文或摘录,而无须获得《电工技术学报》编辑部的许可。如使用上述刊物版式(含 各种介质、媒体版式,下同),则必须获得上述刊物编辑部的书面许可。 3、该文在《电工技术学报》发表后,作者有权在汇编个人文集或以其他方式(含作者 个人网页中)出版个人作品时,不经修订的全部或部分使用该文上述版式。 4、作者本人在学习、研究、讲稿或教学中有权全部或部分的复制该文。 5、作者享有在电子打印(出版)服务器上张贴或更新该文的权利,但为此目的不得使 用《电工技术学报》或其经销商制作的数字化并(或)版式化的文档。 一旦该文被接受发表后,进行或更新此类张贴时均应附有与上述刊物的在线文摘或 该刊物的进入主页的链接。 6、如果该文作者是为完成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属于职务作品范 围,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复制该文用于其内部使用。 作者在签署本协议时,必须做出学术规范承诺。其内容是: 1.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未曾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 2.所投稿件没有存在一稿二(多)投,也没有以任何形式在其他期刊上发表过。 3.不将一篇论文稍作修改,或分成多篇论文进行多次发表。 4.杜绝抄袭、剽窃行为,包括引用时不注明原文出处等。 5.论文作者单位和作者署名排序无争议。 同时作者应保证做到:不涉及保密和拟申请专利内容;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以及此协议所规定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 此协议和学术规范承诺对于本刊全体作者均有限约和学术监督力。签字作者必须切实履行协议要求和学术规范承诺的各项规定。 全体作者签字(不能代签): 年月日 1 / 1

《机械工程学报》投稿须知

《机械工程学报》投稿须知 《机械工程学报》于1953年创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是中国机械工程领域的顶级学术刊物,主要报道机械工程领域及其交叉学科具有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工程技术应用的优秀科研成果。本刊为半月刊,每月5日和20日出版;被Ei、CA、SA、AJ、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等国内外多家知名检索系统收录。 1 刊登内容 本刊刊登机械工程领域及其交叉学科的优秀科研论文。主要包括以下栏目:机械学(机构学及机器人、机械动力学、摩擦学);制造科学与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制造工艺与装备);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运载工程;可再生能源与工程热物理;流体传动与控制;深海装备技术;可靠性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业工程等。 2 双方的权利和责任 (1) 作者在投稿时需与编辑部签署论文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和独家代理授权书,转让相关版权。 (2)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将按照工作流程对稿件进行处理。 (3) 稿件需经本刊编辑和审稿专家审稿,一经录用则依照编辑部出版流程依序刊登出版。如果作者想撤稿或改投其他刊物,需向本刊提出申请,已定稿、进入了出版流程的稿件,作者需承担相应的责任和费用。 (4) 编辑部将在纸质期刊发表时对被录用的稿件一次性给付稿酬,稿酬中包含授权书中所有授权的使用费。 (5) 本刊只接受作者原创、未公开发表过的论文。对存在抄袭剽窃、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现象的论文,编辑部将按照编委会制定的“关于《机械工程学报》对论文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现象的处理措施”的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3 投稿方式 本刊接受邮寄、邮件方式的投稿,征稿邮箱:jxgcxbqk@https://www.doczj.com/doc/4f637233.html, 4 写作要求 (1) 论文的写作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及专业技术手册,例如GB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等。 (2) 稿件的结构组成按次序排列为:题名、作者署名、作者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英文题名、作者英文署名、作者工作单位英文名称、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作者简介(请将项目资助情况列于首页的脚注中)。

《机械工程学报》论文的写作要求

《机械工程学报》论文的写作要求 1 论文结构和格式论文结构和格式 请参考网站“下载中心”的“论文投稿模板论文投稿模板论文投稿模板”,页面设置参数页面设置参数 页面设置参数如下: 2 摘要 论文的中、英文摘要是国内外数据库收录的主要内容,作者应给予高度重视。作者在写作时应注意: (1)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拥有与文章同等量的主要信息,达到即使不阅读全文也能获得主要的信息。 (2) (3) (4) 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注意下列问题: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经成为常识的内容,不要简单重复篇名中已经表述过的信息; 如实地反映所做的研究工作,提供尽可能多的定量的信息,不可进行自我评论, 不应有如:“…… 属于首创”;“…… 尚未见报道”等;采用第三人称第三人称 第三人称的写法,不用“本文“、“”“作者作者作者””和“笔者笔者””等;缩略语和简称首次出现用全称首次出现用全称首次出现用全称,并给出简称。关键词不用缩略语和简称,已通用的除外;摘要中不要使用图、表和参考文献,一般不分段落; 英文摘要采用被动语态被动语态被动语态、现在时, 不要出现“Author”,“this paper ”等 。 3 前言 前言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与现状(也称文献综述,尤其近年的发展现尤其近年的发展现状和文献状和文献),理论依据、试验基础和研究方法,作者的意图、预期的结果及其作用和意义。应言简意赅,

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已有的基本理论、试验方法和基本方程的推导,在前言中不必赘述。如实评述,防止吹嘘自己和贬低别人,避免宣传性的用语。对出现的比较专业化的术语或缩写词进行定义和说明,后文中出现时不必再解释,前言中尽量不要出现图。 4 结论 结论是整篇论文的最终的、总体的总结。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由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试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与先前已经发表过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异同;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对进一步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5 论文的篇幅论文的篇幅 不限制篇幅。 6 符号的选用 尽量用公式编辑器公式编辑器 公式编辑器,物理量符号的选用按国标,外文字母的正斜体使用原则如下: 斜体 斜体:物理量符号(质量m ,力F ;pH 、硬度符号HB 除外)、物理常数及特征数(雷诺数Re )、数学中的变量符号(Oxyz 坐标、函数f (x ))。如: 2502333(1)3(1)16P P X X P P q R Eb h ER h υωυπ?=?+π 黑斜体 黑斜体:矢量、张量、矩阵。如:矢量a 、张量T 、矩阵A =(a 1 a 2 a 3)。 正体 正体:计量单位、化学、某些数学符号(sin 、tan 、ln 、d(微分)、∑、log 、exp 、min 、max)等; 作为下标的某些表示特定含义的字母,也用正体表示(例如最大电流I max 、电动机转速n e )等。 另外,可用下标进一步说明和区别物理量符号的含义,例如可用英文单词头个字母a (轴向)、r (径向)以及坐标轴x 和y 等作为力符号F 的下标,则构成轴向力F a 、径向力F r 以及坐标x ,y 向的F x 和F y 的物理量符号。其中a 、r 是名词或定语的头个字母,所以是正体字母,而x ,y 是坐标变量符号,所以是斜体字母。 7 图、表格(图和表中文字均6号字,宋体;数字和字母用Times New Roman ) 曲线图 曲线图:尽量不要用彩色,因黑白印刷,只能通过不同线型区分各条曲线。坐标上有数字时,需在对应坐标上标出向内的刻度线,坐标轴无数字时须加箭头。在各坐标轴旁给出对应的物理量名称和单位物理量名称和单位(二者务必齐全,例如:电流/A ;若无量纲量时,只给出物理量名称即可)。例如:

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的科研成果要求

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的科研成果要求 (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利用) 一、博士研究生 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已经在S CI 收录期刊(影响因子≥1.0)或者S 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1 篇以上(含1篇);或者在英文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以上(含2 篇);或者在英文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并且还在本《要求》所列的带“*”号的中文期刊上发表论文至少 1 篇。 2.申请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发明专利(有申请号)或取得软件著作权,同时还在英文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至少1篇。 3.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科研成果奖励(该博士生的排名须为前5名),同时还在英文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至少1篇。 4.学位论文工作涉及国家秘密的,依据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办理。 二、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已经在英文学术刊物或者本《要求》附录所列中文期刊上发表论文至少1 篇。 2.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科研成果奖励(该硕士生的排名须为前5名)。 3.学位论文工作涉及国家秘密的,依据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办理。

三、同等学力博士 同等学力博士论文答辩前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学位申请人获得过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研成果(该申请者的排名须在前5 名。 2.申请者在英文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至少2篇;或者已经取得有授权号的发明专利。 3.申请者在本《要求》附录所列带“*”号的中文期刊上发表论文至少3篇。 四、同等学力硕士 同等学力硕士在论文答辩前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申请人获得过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研成果(该申请者的排名须在前 5名); 2.申请者在英文学术期刊或本《要求》附录所列中文期刊上发表论文至少2 篇。 特别说明: 1.本《要求》所指的发表论文是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研究性论文;论文发表是指已经以纸质印刷或电子形式公开发表在期刊上,或者有确切证明已经被接收发表。 2.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者应该是所发表论文、所取得的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的第一完成人(导师署名不计在内)、中国科学院的培养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 3.每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者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被S CI 或S SCI 或EI 收录的论文,无论一篇或多篇,至多认定为发表一篇英文学术期刊论文。

_电工技术学报_投稿须知

201电工技术学报 2002年12月 《电工技术学报》投稿须知 11对稿件的基本要求 (1)作者为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及教学的电工科技工作者、专家或教授等。 (2)论文内容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理论联系实际并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3)论文的写作规范符合有关国家、部及本行业标准(这三大标准有冲突时,以上一级标准为准),量、单位和符号符合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和要求。 (4)稿件一式三份,建议投递打印稿,手写稿要清楚、规范。 (5)论文获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资助以及项目获得奖励者,需附来证明复印件。 不符合以上条件或审阅未通过者按退稿处理,本刊将寄发退稿通知书,稿件一般不退。 审稿时间从收到稿件算起一般要3个月。 作者投稿时请告之E-mail信箱,本刊收到稿件即给作者发E-mail,告之稿号。作者可通过本刊网站,查看审稿结果。 21稿件格式及规范表达 (1)对原投稿的要求 原投稿件结构组成为:论文题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作者中英文姓名、单位、邮编、作者中文简介另附纸。 (2)对修改稿的要求 ●修改稿字数一般限制在6000字以内,4号字通栏打印。 ●修改稿件的结构组成按以下次序排列:题名、英文题名、作者署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作者英文 署名、作者工作单位英文名称、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基金资助项目名称及编号、作者简介(第一、二作者)。 ●题名要概括文章主题,简单明了,建议不超过18个字。 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应一致,并符合英文表达方法,不要轻易使用未得到行业内专业科技人员公认的缩略词语;第一个词首字母和每个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应大写。 ●作者署名署于题名下方,且不宜超过5位。工作单位必须写全称,并写到院、所或系一级,第一作 者工作单位后还应给出邮政编码。 英文署名用汉语拼音书写,先姓后名,姓和名的第一个字母需大写,其余均小写。 ●中文摘要以100~200字为宜,用第三人称写,不分段。摘要为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 地记述文章重要内容的短文,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 ●英文摘要不是中文摘要的直译,要比中文摘要详细,写出文章要点及创新点。 ●关键词即主题词,最好列出3~5个关键词,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必须对应。 ●分类号以《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为依据,按规定书写。分类号必须与文章主题一致。 ●对引用的文献按其在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顺序排列。书写格式遵守国家 标准G 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应在引用处的右上角注出带方括号的文献序号。 ●文中插图数量不宜超过8幅(含分图在内)。稿件中相应位置必须有图样,另外附来一份比实际印 刷插图放大的图样。插图按有关标准绘制。坐标图的横纵坐标、量的名称、符号及单位必须齐全。 ●表格尽量使用“三线表”,表中项目应包括说明、量的名称、量的符号及单位。

《机械工程学报》期刊业务标准工作平台作者工作区使用指南

《机械工程学报》期刊业务标准工作平台作者工作区使用指南 《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 2008年8月25日

目录 1 登录位置.......................................................................................................................................................- 3 - 2 正式投稿.......................................................................................................................................................- 4 - 2.1 投新稿...........................................................................................................................................- 4 - 2.2 投稿草稿箱...................................................................................................................................- 7 - 2.3 已投稿件.......................................................................................................................................- 8 - 2.4 投修改稿.......................................................................................................................................- 8 - 3 投稿结果查询.............................................................................................................................................- 11 - 4 预投稿.........................................................................................................................................................- 12 - 4.1 提交稿件信息.............................................................................................................................- 12 - 4.2 预投稿草稿箱.............................................................................................................................- 13 - 4.3 已预投稿件.................................................................................................................................- 13 - 4.4 查询相似文献.............................................................................................................................- 14 - 5 填写已发表论文反馈表.............................................................................................................................- 15 - 5.1 机械工程学报.............................................................................................................................- 15 - 5.2 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 15 - 5.3 填写论文反馈表.........................................................................................................................- 15 - 6 论文查询.....................................................................................................................................................- 16 - 6.1 机械工程学报.............................................................................................................................- 16 - 6.2 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 17 - 7 科技文献翻译.............................................................................................................................................- 17 - 8 个人积分查询.............................................................................................................................................- 17 - 9 设置.............................................................................................................................................................- 18 - 9.1 修改个人信息.............................................................................................................................- 18 - 9.2 修改登录密码.............................................................................................................................- 18 - 10 消息和通知.............................................................................................................................................- 19 - 11 科技论坛.................................................................................................................................................- 19 -

论文全文排版模板(formal)

中文标题小一号黑体,居中,段前1行,段后 0.8行,单倍行距 作者姓名 1 作者姓名2字体采用楷体_GB2312四号居中,空格分隔,单倍行距 (1. 作者工作单位(高校要到院系一级,包括所在城市和邮编字体采用仿宋_GB231210号空格分隔,单倍行距 摘要字体采用仿宋_GB2312 10号,单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两端对齐,左右缩进2字符。中文摘要为独立于正文的文字,应包括目的、方法、主要结果、主要结论等内容,且用是第三人称写法。摘要篇幅为300字左右。 关键词:中文关键词(4~8个)字体采用仿宋_GB2312 10号,单倍行距空格分隔,首行缩进2字符,左右缩进2字符 中图分类号:TM××× Topology and Spectral Analysis of an Improved Hybrid Cascade Multilevel Converter Dian Gong1 Xue Bao1 Bian Jibu2 (1.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2.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 China) Abstract Cascade and neutral-point-clamped (NPC) converter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ir practicability.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mproved hybrid cascade multilevel converter that is derived from these two topologies. The proposed converter is the are validated by the experiment. Keywords:Cascade multilevel, diode-clampd, hybrid modulation, double Fourier series, spectral analysis 1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左对齐,段前8pt,段后8pt,单倍行距 1.1三级标题黑体10号,左对齐,单倍行距 正文用双栏排版,栏宽相等,宽度为22字符,间距147字符,格式尽量与《电工技术学报》一致,采用宋体10号,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字符,单倍行距。英文及数字采用Times New Roman 10号。文中所用技术名词前后应一致,新名词应注明原文或加注释。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一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中的规定使用。外文字母请用印刷体书写,分清大小写。容易混淆的英文、希腊字母要书写清楚。字母带有上下角标时[1-4],要明显区分其相对位置。插图应少而精,一般不超过8幅。务必保证图形清楚、规范,避免扫描其他文章的图形。能用文字说明的尽量不用插图。插图绘制要大小适宜(半栏或通栏,可能时尽量用半栏)、工整、匀称,波形图横纵坐标均要标明物理量及单位,尽量使用符号。图中请用6号Times New Roman 及宋体。 图题与表题用宋体小五。文中表格按顺序编号,表文中尽量使用符号。图表插放位置请遵循“文先图(表)后的原则”,图题和表题要中英文对照,表的格式采用“三线表”。投稿同时,请附言说明作者的简历(性别、出生年、学历、职务职称、当前研究课题及研究方向等)以及稿件所涉及的科研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123456BC3434)。

《机械工程学报》和《中国机械工程学报》投稿须知

《机械工程学报》和《中国机械工程学报》投稿须知 《机械工程学报》和《中国机械工程学报》(原《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作为中国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两刊紧密把握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方向,着重报道具有综合、基础、开发和边缘性质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发表具有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论文。刊登论文的主要类型包括机械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前沿性综述研究、高水平基础理论研究和高应用价值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多数属于国家或省部级资助项目。《机械工程学报》为月刊(创刊于1953年),《中国机械工程学报》为双月刊(创刊于1988年),内容不重复。 1 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作者所投稿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1)论文报道的内容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路线, 充分体现科技兴国战略, 促进科技、教育并与经济紧密结合, 为振兴机械工业服务,并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有一定的个人见解和前瞻性,综述性稿件应注意时效性。 (2)论文的写作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及专业技术手册。 目前我刊参照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 ①GB 3100-19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②GB 3101-1993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规则 ③GB 3102.1~13-1993 量和单位 ④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⑤GB/T 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 ⑥GB/T 15835-199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参照相关专业技术手册包括:《机械工程手册》和《电机工程手册》等。 (3)通过《机械工程学报》工作平台投稿,必要时可打电话或发邮件向编辑部询问有关情况。注意不要一稿多投! (4)作者应提供详细的通信地址及联系方式(电话、E-mail等),并与编辑部密切合作,积极配合编辑部进行论文修改工作,提供与论文发表相关的各类材料。 (5)论文如有资助项目应在首页脚注处明确标出。获省部(局)级以上基金(如“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以及获得奖励者,须提供证明复印件。 我编辑部的稿件处理采用“四审四校”制度,即编辑初审、专家评审、编委复审、主编(主任)审定以及作者一次校对和编辑三次校对的审校方法,审稿及制版非常严格,稿件处理需要一定的周期,投稿后作者可通过投稿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我刊网站上的“作者工作区”,在线查询稿件处理进展。 2 稿件格式 《机械工程学报》稿件的结构组成按次序排列为:题名、作者署名、作者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英文题名、作者英文署名、作者工作单位英文名称、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作者简介。 《中国机械工程学报》稿件的结构组成按次序排列为:题名、作者署名、作者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作者简介。 两刊的正文均采用双栏排版(可到《机械工程学报》工作平台首页的“下载中心”下载《机械工程学报》论文投稿模板、《中国机械工程学报》论文投稿模板)。 2.1 题名 题名应概括文章主题、简单明了。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机械工程学报》编辑规范要求

《中国机械工程》编辑规范 以下内容通栏排版 题名 (题名应简明准确,并能概括文章的主题。不应使用非公知公用的外来语、缩略词、符号、代号等, 长度尽量不要超过20个字。) 作者1作者2 1. 作者单位(具体到二级单位),城市名,邮编 2.作者单位(具体到二级单位),城市名,邮编(署名是文责自负的承诺。论文的署名者应具备以下条件:直接参加课题研究的全部或主要部分的工作并作出主 要贡献者;论文撰写者;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 摘要:科技论文摘要的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的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结论。以200字左右为宜。摘要编写要求: ①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切忌将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 容写入摘要,一般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②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 ③用第三人称,尽量不重复题名中已有信息。不要使用“本文、作者、我们”等字样作为主语。 ④缩略语代号,除了相邻专业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关键词:关键词1; 关键词2; 关键词3;关键词4 关键词是从论文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甄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每篇论文选取4~6个关键词,各关键词间用分号隔开。 中图分类号:XXXXX 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中查找。一篇涉及多学科的论文,可以给出几个分类号,分类号之间用分号相隔,其中主分类号排在首位。 Title Author(姓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1Author(姓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2 1.Department, City, City Zip Code 2.Department, City, City Zip Code Abstract:英文摘要应是中文摘要的转译,应注意中英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不要简单地逐字直译,但中英文摘要应逐句严格对应。请注意:文摘叙述要完整、清楚、简明;尽量用短句子并避免句型单调;用被动语态、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 Key words:keyword1; keyword2; keyword3; keyword4(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 以下内容双栏排版 0 引言 要求: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其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也不应是摘要的注释;一般不应出现插图、表格及数学公式的推导证明。 收稿日期:xxxx-xx-xx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规范全称(编号)(此内容在修改稿时完善,在初始投稿时不用给出基金编号和可表明身份的基金名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