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文明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

精神文明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

精神文明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
精神文明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

闽东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十二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纲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公司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为公司各项事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根据市、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新要求和高效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特点,结合我司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公司中心工作,持续开展“区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坚持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全员参与的新机制,扎实推进思想、道德、法治和文化建设,增强公司发展的影响力,促进公司发展科学、管理规范、环境秩序优良、内外关系和谐,实现公司队伍素质、文明程度和整体形象的新提升,不断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我司“十二五”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十二五”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统筹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公司持

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统筹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更加注重软环境的建设,重视文化和精神力量的作用。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公司党政中心工作,实现精神文明建设与其他各项工作的良性互动,努力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

坚持务实创新、贴近实际。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坚持紧贴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进一步探公司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总结推广有效载体和活动方式,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使精神文明建设更加贴近公司事业发展实际,体现时代性,富有吸引力。

坚持典型引路、弘扬正气。结合开展“两创两争”活动,培育和树立各类文明标兵等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宣传先进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使公司员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努力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坚持常抓不懈、强化督导。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完善目标责任机制、检查考评机制、表彰激励机制、物质保障机制、适时督导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把精神文明建设制度化、经常化,保持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司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实现“区级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基本建立起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公司凝聚力不断增强,员工素质大幅提升,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果,公司形象得到充分认可,公司发展环境更加和谐。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打牢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根基

扎实抓好科学理论武装工作。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以科学发展观为重点的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开创公司事业新发展的总体要求。抓好学习型企业的创建活动,组织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健全党支部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建立健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改进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载体,通过举办形式报告会、研讨会、集中培训等方式,抓好学习内容的落实,进一步形成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的良好风气,切实把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巩固员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来抓。组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施纲要》,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引导员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足岗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实现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做出

新的贡献。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组织员工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完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完善员工行为准则,引导员工逐步树立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和文明礼貌、认真负责、严谨细致、吃苦耐劳的行为习惯,造就一支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的队伍,打造一支忠诚国家、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队伍。要深入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组织员工积极参与爱心奉献、扶贫济困等道德实践,完善道德实践机制。

(二)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把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在职学习与送学培训相结合,网络学习与书本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平时有序学习与重大任务时强化相结合,使学习活动形式灵活、有声有色。积极鼓励、支持员工业余时间参加各类在职学历教育,注重通过辅导讲座、报告会、专题调研等形式拓宽学习途径,提高学习质量。

加强员工队伍能力培养。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特点,紧跟时代抓好前沿知识的学习,做到与时俱进;全面提高员工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能力,科学管理、公共服务的能力,善于学习、善于创新的能力。

(三)加强法治建设,提高依法治司和服务水平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坚持一个季度学习一部法规、一季度组织一次考核,引导员工熟悉并掌握应知应会的法规知识,强化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突出抓好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的学习贯彻,把握精神实质,熟知条文规定,当好学习宣传的排头兵。要把法规学习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实现法制宣传教育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改进管理服务手段。结合机构改革,完善目标绩效考核办法和日常管理制度,促进内部管理工作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在依法治司的前提下,强化服务理念。

(四)加强公司文化建设,提高公司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

进一步提炼和弘扬公司精神。要充分发挥公司文化建设对广大员工的引导、教育功能,增强公司凝聚力,提高社会影响力。要充分认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创新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善于抓住问题、有效引导,积极营造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思想氛围和舆论环境。

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因地制宜、科学组织,广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员工精神生活。加强公司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和完善员工文化活动中心,为员工提供便利的活动场所。

(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与战斗力,为公司提出的奋斗目标提供组织保证。

1、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健全完善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企业发展、构建和谐单位中

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2、继续构建“学习型”企业,完善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新精神和务实作风。

3、加强公司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在青年员工发展党员的工作,使青年员工党员的比例进一步提高。

(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1、民主管理

(1)加强企业制度建设。

要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进一步完善公司的决策机制,加强公司的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实现公司决策的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确保公司对重大问题决策能力的科学性与正确性。

(2)大力促进司务公开,提高决策的透明度。

做好司务公开工作的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结果的公开。司务公开监督小组负责监督、检查各部门开展司务公开工作的落实情况。

充分发挥职代会、工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作用。保证重大问题听取职代会的意见,确实维护员工合法参与源头决策的权益。

2、公司环境建设

大力加强公司环境建设。继续做好绿化、美化的工作,保持公司环境的整洁、协调、美观,提高公司环境质量。

(七)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得以深入、广泛、持久开展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它又是一项动员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综合性工程,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需要大力发动全体员工共同参与;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寓思想教育于群众活动之中,陶冶员工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通过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熏陶,增强公司的凝聚力。

1、积极推进社区共建和志愿者活动

要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继续搞好公司及系部与周边街道、社区创建活动;搞好公司与地方的全面合作,实行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积极参加地方文明创建活动。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参加文明单位结对帮扶活动,积极组织员工发挥特长和优势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平安创建等活动,特别开展好军民共建、警民共建等结对共建活动,为地方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多作贡献。

公司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志愿者活动,把志愿者活动作为推进索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2、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以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继续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司性,群众性的活动。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形成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

同时,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对重大节庆组织群众性活动,增强凝聚力,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娱乐活动及比赛项目;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来充实员工的业余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3、继续深入开展区级文明单位的创建评比活动

开展区级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是提高公司文明程度的基础工程,是促进单位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公司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展“文明科室”评比活动、“优秀员工”以及“文明家庭”的评比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同时结合我司“安全生产”的创建活动,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凡不能成为‘安全文明单位’的单位,不得参加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的评比。通过评比,使人人都参与到公司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去,进而提高全司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水平。

(八)加强行风和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切实把作风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化“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更高的标准、更深的内涵、更严格的要求推进机关作风建设,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努力建设学习型、团结型、廉洁型、实干型、服务型机关。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创先争优”活动,围绕公司事业发展的重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在解矛盾、破难题、

谋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自觉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坚持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坦诚相见,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战斗性,不断加强党性锻炼,营造和谐纯正的内部风气。

切实构筑反腐倡廉的思想和制度防线。按照中央《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省委、市委的要求,深入搞好岗位廉政和警示教育,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及时组织专项治理,严肃查办违纪案件,不断加大源头防腐力度。建立和完善党务、政务、司务公开制度,发挥群团组织作用,保证员工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九)进一步加强治安和环境建设,维护和保持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完善内部防范体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和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协助地方有关部门做好本单位周边安全治理工作,做到保密、保卫、消防达标,无重大安全隐患、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刑事案件、无群体性上防事件、无黄赌毒和邪教活动等,切实维护本单位与本部门的安全、和谐、稳定,积极构建“平安单位”。

做好环境保护和美化工作。搞好环境保护教育,强化员工的节能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环保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健全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净化、美化环境,做到办

公场所和单位宿舍整洁卫生,单位环保、卫生防疫和员工保健工作达标,为员工创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大力开展建设节约型企业创建活动。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公司各项事业建设发展的重要保证。“十二五”时期,公司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全司各部室要从公司发展的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根本性、基础性、经常性的系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分工抓、文明创建工作部门组织协调、全员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广泛进行动员,稳步有序推进。要在公司中广泛动员,让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深入人心,做到人人皆知,为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打牢思想基础。要教育员工真正把自己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主体,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进一步树立爱岗敬业精神,以实际行动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各部室要通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教育职工,吸引职工,使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人人参与、层层创建的生动局面。

(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制定公司文

明创建活动管理办法,使员工理论学习、思想政治工作、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轨道。完善考评机制,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各部室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做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任务同步下达、考核同步实施、奖惩同步兑现。公司每年召开一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总结部署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完善表彰激励机制,健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评比表彰和奖惩制度。完善典型培育机制,选拔、培养和宣传一批先进典型。完善经费投入机制,根据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所需经费纳入本单位年度预算并确保逐年有所增加,切实保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四)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工作活力。坚持继承传统与改进创新的统一,积极探索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内容、新方式、新载体、新机制。坚持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眼光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使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相接轨,与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需求相适应,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和实效性。要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继续深入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措施,实现新发展。

(五)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在公司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简报、宣传栏等的作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要充分发挥宣传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

主、团结鼓劲的方针,加强对全司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报道,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激发和调动员工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闽东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三日

2019-2020年江苏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doc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江苏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初稿)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目录 一、发展背景和发展阶段 (1)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1) (二)“十二五”发展阶段 (8)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发展目标 (11) 三、基础设施 (13) (一)加快推进干线航道建设 (13) (二)加快推进沿江沿海港口建设 (14) (三)铁路建设快速推进 (15) (四)优化提升公路网络 (16) (五)着力推进机场建设 (18) (六)不断提升养护现代化水平 (18) 四、运输服务 (19) (一)大力推动港口物流发展 (19) (二)完善交通物流体系 (21) (三)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 (22) (四)努力提高城市客运服务水平 (23) (五)提高国际运输能力 (24) (六)不断推动运输装备的现代化 (25) 五、安全和应急保障 (25) (一)提高交通设施安全性 (26) (二)加强运输市场安全管理 (26)

(三)强化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管理 (27) (四)完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体系 (27) (五)提升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 (27) 六、科技与人才 (29) (一)推进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应用 (29) (二)显著提高行业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水平 (30) (三)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31) (四)加强国际合作 (32) 七、行业管理 (32) (一)完善规划体系,提升决策水平 (32) (二)加强工程建设监管 (33) (三)加强运输市场监管 (34) (四)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水平 (35) (五)加强廉政建设 (36) 八、保障措施 (36) (一)加强资金和用地保障 (36)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38) (三)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39) (四)切实推进科学发展评估考核体系的建立 (40) (五)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41) 附表一“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主要指标表 (41) 附表二江苏省综合运输通道主要项目规划表 (44)

云南省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及附表

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2015)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1-2

目录 前言 (1) 一、“十一五”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 (一)取得的成绩 (2) 1、各项经济指标显著增长 (2) 2、工业企业规模和实力明显提升 (2) 3、知名品种、品牌培育取得进展 (3) 4、产业结构有所改善 (4) 5、产业创新能力体系基本完善 (4) 6、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 (5) 7、药品流通业快速发展 (6) 8、行业协会作用凸显 (6)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7) 1、行业管理不健全,政策体系不完善 (7) 2、创新能力弱,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7) 3、市场开拓乏力,品牌影响力弱 (8) 4、产业结构不合理,多数企业规模偏小 (8) 5、原料基地保障能力差,资源保护乏力 (8) 二、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9) (一)中国医药市场快速增长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空间 (9) (二)国家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9

(三)实施新医改和推出创业板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契机 (10) (四)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加强药品监管深刻改变医药产业竞争格局11 (五)国际化进程加快带来更加激烈的全球化竞争 (11)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 (12) (一)发展思路 (12) (二)发展目标 (13) 四、主要任务 (14) (一)立足省情,努力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14) (二)积极拓展新领域,打造大生物医药产业体系 (15) (三)强化自主创新,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 (15) (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拓展市场空间 (15) (五)优化资源配臵,推动企业整合 (15) (六)加快开放合作,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16) 五、产业布局 (16) (一)原料种植基地布局 (16) (二)产业布局 (17) (三)园区布局 (17) (四)研发平台布局 (17) 六、重大工程 (18) (一)产业集群培育工程 (18) 1、中药、民族药、天然药物产业集群 (19) 2、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产业集群 (19)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江苏省国税局十二五规划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 “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纲要 ——“十二五”时期国税工作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遵循依法行政的基本准则,坚持“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工作主题,以优化纳税服务和强化税收征管为核心,加速专业化、信息化进程,完善人才强税、廉洁从税的保障体系,努力把江苏国税打造成为服务型税务机关,更好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江苏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做出新贡献。 ——“十二五”时期国税工作的发展蓝图。未来五年江苏国税发展的愿景是:力争使江苏国税在全国率先成为法治、服务、责任、和谐、效能、廉洁的税务机关,使之成为一个集优质服务、公正执法、社会认同于一体的政府组织。达成这一愿景,必须始终致力于“优化纳税服务、强化税收征管以及实现人员、流程、技术的现代化”三大战略目标不动摇,从而在新起点上实现江苏国税发展的新跨越,力求使江苏国税成为“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工作主题的模范实践区;借鉴国际经验、推进税收管理专业化、信息化的先行试验区,为率先基本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国税工作的具体目标

国税收入随经济发展保持持续稳定协调增长。国税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收入规模随经济发展稳步扩大,实际税负与法定税负的缺口逐步缩小,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 税收调控作用更加有效发挥。税收调控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税收调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服务发展的措施更加有力,办法更加灵活,政策效应分析更为准确,反馈更加及时。 税收法治环境继续得到改善。国税干部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监督体系健全完善,税收执法公开、公平、公正;税收行政救济体系趋于完善;部门协作运转畅通有效,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坚决有力,税收秩序进一步好转;建成江苏省依法行政示范点。 纳税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纳税服务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税收政策法规更加透明,现代纳税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纳税服务方式手段创新发展,更多涉税事项实现网上办理;纳税人正当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办税负担明显减轻;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不断提升。 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征管程序不断规范,业务流程简便高效,专业化分工更为科学,现代税收征管体系趋于完善;信息技术对税收征管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信息情报采集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信息管税取得重要进展;税收征管成本逐步降低,税收征收率不断提高。

甘肃省十三五规划设计纲要全文

甘肃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主席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面CN人才小编特整理出关于2016年甘肃省最新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甘肃省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最终还是以国家相关政策为准。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近日由中共甘肃省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议通过。本报今日将为您详细解读《建议》确定的基本理念、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 五大理念 《建议》指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严格遵循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和党的领导的原则,始终不渝地将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十三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始终不渝地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不断催生新动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让创新贯穿于一切工作的全过程,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始终不渝地坚持协调发展。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重点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支持力度,以区域组团联动发展为方向,构建分工协同、布局合理、优势对接、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始终不渝地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建设生态文明省为目标,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甘肃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始终不渝地坚持开放发展。开放是我省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推进以向西开放为重点的全方位开放,着力打造经贸人文交流合作平台,统筹用好内外市场,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始终不渝地坚持共享发展。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消除绝对贫困,强化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八大目标 《建议》明确,今后五年,要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要求。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全省生产总值跃上万亿元台阶。产业结构趋于合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

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

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 课题指南 课题指南说明:2011年度课题指南依据《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云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讨论稿)》和2011年云南省教育科研工作要点,围绕当前云南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试点工作,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研究当前云南教育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破解当前云南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前沿问题,重视基础研究,加强应用研究,注重学科体系、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创新,强调实证数据,着力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和使用效益。 重点招标课题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此类课题重点解决我省教育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长远性问题,鼓励跨学科和跨部门的协同攻关。 一、重点招标课题 1.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的构建研究 2. 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研究 3. 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机制的研究 4. 加快云南学前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 5. 加快普通高中发展的研究 6. 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体制创新研究

7.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研究 8. 加快教育优先发展,实现云南教育现代化的路径研究 9. 云南民族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10.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研究 二、一般课题 (一)教育理论和教育史研究 现代教育思潮和流派研究;教育核心价值研究;人才健康成长规律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关键期研究;学习型社会特征和条件研究;教育学科建设研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研究;师德师风建设研究;现代教育评价体系研究;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等。 云南教育史研究;地方教育史研究;民族教育史研究;留学教育史研究;教育历史人物研究;教育家办学研究;教育历史事件研究;教育历史名著研究;教育专题史研究;学科教育史研究;教育活动史研究;教育交流史研究等。 (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方法与途径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创新教育发展模式研究;教育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创新研究;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发展战略研究;跨行政区教育协作发展战略研究;地方教育发展规划研究;学校发展战略研究;民办教育投融资体制研究;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研究;民办教育发展的公共财政支持机制研究;学校现代管理策略研究;区域特色教育研究;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试验工作实证研究等。

广东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十二五规划纲要 第一篇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二篇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广东 第三篇优化升级建设全球重要现代产业基地 第四篇内外并举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第五篇强农惠农建设美好新农村 第六篇统筹城乡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第七篇联动融合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第八篇绿色发展保护秀美山川 第九篇强化支撑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 第十篇普惠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十一篇内涵提升提高文化软实力 第十二篇改革先行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第十三篇互利共赢深化粤港澳合作 第十四篇开放合作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 第十五篇规划实施保障 第二节提升教育信息化和开放合作水平(教育信息化)第三节逐步提高公共信息服务水平(电子政务)

第一篇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本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第一篇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广东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必须承前启后抢抓科学发展战略新机遇,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全面开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新局面。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广东发展极不平凡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全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成功战胜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及洪涝灾害,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在推进科学发展新征程上迈出了重大步伐,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继续居全国前列。预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4.5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生产总值于2007年提前三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预计2010年约为4.7万元,五年年均增长11%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10年为4516亿元,是2005年的2.5倍。

江苏省十二五规划

江苏省“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来源: 江苏省老龄办作者: 时间: 2012-02-01 点击: 523 次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老龄事业,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 (一)“十一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老龄事业快速发展的5年。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进一步完善。企业退休职工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月平均养老金达到1466元,比“十五”期末增长了75%。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全覆盖,760多万农村老年人领取了养老金。城市老年人基本纳入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老年人基本纳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符合“低保”、“三无”、“五保”条件的老年人,纳入相应的救助和供养制度。城乡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支持政策得到较好的落实。城市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普遍开展,农村敬老院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省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28万多张,兴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700多个。老年文化、教育、体育事业稳步发展,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工作得到加强。制定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尊老金、老年优待服务等制度,推进养老服务管理规范化,老年保障和服务制度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区域差距逐步缩小。老龄工作战略地位明显提升,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广大老年群众坚持老有所为,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和公益活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十二五”期间老龄事业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也是老龄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心老年群众,高度重视老龄工作,不断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老龄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进程中,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据测算,从2010年末到2015年末,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300万增加到1483万,平均每年增加36万;老年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将由17.4%增长到19%。同时,我省老龄事业发展基础还不够扎实,养老保障水平尚不够高,公益性老年服务设施、服务网络建设滞后,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不足,老年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相对薄弱,老龄事业发展在区域城乡之间仍不平衡,社会养老服务与老年人需求和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推进老龄事业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深刻认识发展老龄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确处理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大力推进老龄事业发展体系建设,从物质、精神、服务、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做好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挑战的各项工作,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主题,主动适应人口老龄化新形势,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党政主导、社会主体、全民参与,统筹推进城乡、区域之间老龄事业发展,建立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老年健康支持体系、老年人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创新老龄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积极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推动老龄事业发展与“两个率先”进程相同步,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目标,不断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让广大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主要发展目标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稳定增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标准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实现“老有所养”。 ——进一步完善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老年人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健康档案建有率达到85%以上,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8岁。 ——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城市社区

云南省临沧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云南省临沧市 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文本 图集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云南省临沧市人民政府 2011年6月

项目名称:云南省临沧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委托单位:临沧市人民政府 编制单位: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81153)甲级 协编单位:临沧市建设局 院长:张京祥教授、注册规划师 总规划师:朱喜钢教授、注册规划师 顾问:崔功豪教授、注册规划师 项目负责人:曹荣林教授、注册规划师 曹建丰注册规划师 项目组成员:戚红年注册规划师 戴军注册规划师 吴未副教授 姚广峰工程师 马斯伟规划师 范宁规划师 程寅助理规划师 吴鹏助理规划师 孙文军助理规划师 郭伟助理规划师

文本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2)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8) 第一节市域城镇化发展战略 (8) 第二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8) 第三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11) 第四节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12) 第五节市域社会设施规划 (14) 第六节市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空间管制规划 (15) 第七节市域综合防灾规划 (19) 第八节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20) 第四章城市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22) 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24) 第六章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布局 (25) 第七章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27) 第一节居住用地规划 (27) 第二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28) 第三节工业与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30) 第四节其他用地规划 (31) 第八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31) 第九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与水系规划 (34) 第十章中心城区景观风貌规划 (37) 第十一章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规划 (38)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38)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39) 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 (40) 第四节电信、广电与邮政规划 (40) 第五节燃气规划 (41) 第六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41) 第十二章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42) 第十三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43) 第十四章土地使用控制规划 (47) 第一节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导则 (47) 第二节城市“五线”规划控制 (48) 第十五章中心城区旧城更新改造规划 (50) 第十六章城市分期发展指引 (51) 第一节近中期建设规划 (51) 第二节远景规划构想 (52) 第十七章规划实施的措施与建议 (52) 第十八章附则 (53)

江苏省“十二五”省级基础测绘规划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苏政办发〔2011〕112号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 “十二五”省级基础测绘规划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二五”省级基础测绘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八月二日 —1 —

江苏省“十二五”省级基础测绘规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基础测绘条例》和《江苏省测绘条例》、《江苏省基础测绘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省级基础测绘的现状 (一)“十一五”省级基础测绘取得的成绩。“十一五”期间,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完成了《江苏省“十一五”省级基础测绘规划》所确定的发展任务,我省基础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一是初步建成省级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立了江苏省全球导航卫星连续运行参考站综合服务系统(JSCORS)和B、C级卫星空间定位网。施测了覆盖全省的9757.5公里二等水准路线和5117.8公里三等水准路线。二是建成了省级遥感影像数据库系统。实施了全省10.26万平方公里的1︰2万基础航空摄影,引进了覆盖全省的高分辨率航天遥感影像。完成了我省20世纪30年代至今的航空影像扫描入库工作。建成了多源、多尺度、多时相的航空影像数据库。三是开展了1∶1万基础地理数据的更新和建库。更新了全省陆域4098幅1︰1万数字线划地图(DLG)、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高程模型(DEM),更新了相应的数据库。组织实施了沿海滩涂区6000多平方公里1︰1万基础测绘数据采集与建库工作。四是促进了测绘成果的广 —2 —

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 篇一:国务院文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目录 第一篇 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二篇 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第三篇 第九章 发展环境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政策导向 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 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第四篇 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第五篇 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第六篇 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红河州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红河州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2015) 为进一步加快我州生物产业发展步伐,做大做强生物产业,根据国家和省关于生物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及《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业产业建设“8311”行动计划的意见》,编制红河州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我州发展生物产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生物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最富有活力和先导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伴随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产业正在展现出不可限量的前景,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和生物服务等新型产业形态初步形成,生物技术产品已悄然进入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国家、省制定的有利于生物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必将为生物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审时度势,立足我州生物资源基础,发挥优势,推动生物产业快速发展,这是加快红河新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州委、州政府提出了建设绿色经济强州的战略目标,把生物产业作为我州的七大重点支柱产业来培植,符合我州发展实际,是对红河州情的不断深化认识而作出的战略决策。发展生物产业,可以充分发挥我州多气候带、多物种资源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生物产业,有利于我州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改变我州目前主要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增加消费需求,扩大出口创汇。有利于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益,改善农村卫生状况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降低生活成本,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扩大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加快生物技术、科学管理方式在农业中的应用,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和经营管理等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二、我州生物产业发展的潜力 (一)资源潜力 我州地处低纬度的高原地区,由于受红河、南盘江、李仙江的纵横切割,海拔高差悬殊大,加之受太平洋东南季风、印度洋西南季风、南下寒潮的共同影响,降雨充沛,光照充足,形成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适合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种动植物的生长,尤其是红河以西的哀牢山系南段及南延支脉山区,是云南省热量最丰富、雨量最充沛的高温多湿区,发育着较完整的热带山地植被类型垂直系列,从最低海拔至高海拔的山顶分布有热带雨林一山地雨林一季风常绿阔叶林一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一山地苔藓矮林,具有全国少有的“立体森林”特点。迄今初步整理出种子植物有229科1530属5667种,是云南及中国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乔灌木植物占全国总数的1/4,是我国重要的生物物种资源基因库。全州已知的珍稀保护树种有116种,主要有桫椤(树蕨)、金花茶、小叶船板木(擎天树)、水松、秃杉、毛坡垒、鹅掌楸、董棕等。此外,还生长有灯盏花、大黄藤、黄连、青叶胆、板蓝根、草果、砂仁、杜仲、肉桂、薯蓣、露水草、重楼等名贵药材,鸡枞、干巴菌、松茸、美味牛肝菌等多种名贵野生食用菌,翡翠芽、香椿、树头菜、羽状金合欢(臭菜)等大量山野菜。品种优异的石榴、葡萄、脐橙、雪梨、大杨梅等温带水果和香蕉、菠萝、荔枝等热带水果以及橡胶、八角、核桃、油菜等多种经济作物。经过近几年的开发,我州自然环境和资源比较优势充分显现出来,不仅适应多种植物的生长,而且同一种植物的内含成分优于其他地区。这为红河州继续发展生物产业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基础。 (二)政策优势 进入“十一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生物产业。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出台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省政府下发了《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

《江苏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江苏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江苏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一、背景和依据 (一)“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安全生产简要回顾 2006年至2009年,江苏省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13035起,死亡26064人,同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及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详情见下图。 在2006~2009年间,江苏省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呈持续下降趋势,说明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前提下,江苏省整体预防事故的能力得到加强,安全生产取得了一定成效。纵观

这几年数据,事故致死率在这几年间的总体趋势是上升的,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近年来事故起数下降很快,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二是当前事故虽较以往减少,但事故的严重程度却在升高;三是说明了事故救援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初期,由于工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高,同时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造成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相当严峻,重大特大事故频繁发生。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模式,使工业安全的监管对象多元化,监管的难度增大;矿山、建筑、危险化学品等行业高速发展,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等战略的实施,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涌向工矿企业,使工业安全面临更大的压力;经济全球化带来工业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高风险产业”等现象,使工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先进工业化国家普遍经历了从事故多发到逐步稳定、下降的发展周期。安全生产的这种阶段性特点,揭示了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内在联系。 但是近几年,我省重大化工事故频繁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以2007年为例,我省以事故起数64692,排全国第四,死亡人数7855人排全国第三。各类生产事故的频发严重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投资环境,影响到我省实现的“平安江苏”、“和谐江苏”的目标,也与我省经济大省地位极不相称。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江苏省2009年的GDP已经超过山东跃居全国第二。在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将进一步深化产业调整,将继续呈现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江苏省是化工大省,江苏水网密集,湖泊江河众多,是典型的“四沿”(沿江、沿河、沿湖、沿海)区域;沿岸已经建设国家级化工产业园区4个,省级化学工业园区6个,市级化学工业园区30个;仅在盐城到连云港苏北海岸线上已经建设了6个沿海化工园区,大量危险化学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篇科学发展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2) 第一章“十一五”发展成就 (2) 第二章“十二五”阶段特征 (6) 第三章“十二五”指导思想 (8) 第四章“十二五”主要目标 (11) 第二篇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15) 第五章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 (15) 第六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0) 第七章建设教育强省和人才强省 (34) 第三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39) 第八章形成扩大内需长效机制 (39) 第九章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42) 第四篇惠民优先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48) 第十章保障和改善民生 (48) 第十一章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57) 第十二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65)

第五篇统筹兼顾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71) 第十三章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 (71) 第十四章促进区域互动协调发展 (76) 第十五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80) 第六篇绿色引领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85) 第十六章推进资源节约 (85) 第十七章持续改善环境 (87) 第十八章维护生态平衡 (92) 第七篇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活力 (94) 第十九章进一步深化改革 (94) 第二十章增创开放新优势 (97) 第八篇凝聚力量实现发展宏伟蓝图 (102) 第二十一章组织实施重大工程 (102) 第二十二章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105) 序言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根据《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本规划纲要紧扣“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主题,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阐明“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政府

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二十一个重点

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二十一个重点专项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国家计划 【发文字号】楚政办通[2008]68号 【发布部门】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08.08.12 【实施日期】2008.08.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二十一个重点专项规划中期评估 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楚政办通〔2008〕68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有关部门: 按照《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云发改规划〔2008〕1143号)要求,为了全面做好我州“十一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同时为即将启动的“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做充分准备,现将《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二十一个重点专项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八年八月十二日

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二十一个重点专项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实施 意见 根据《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云发改规划〔2008〕1143号)文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我州将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二十一个重点专项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评估意义 州“十一五”规划,是“十一五”时期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开展中期评估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有助于督促各方加大实施力度,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有助于调整“十一五”规划目标、内容,更好地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有助于寻找关键性问题,并提出加快推进规划的中后期实施意见;有助于提高规划水平,为“十二五”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展中期评估,落实规划,已成为推动全州经济社会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的重要任务。 二、评估原则 开展规划中期评估要坚持以下原则: 坚

江苏省轨道交通“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

江苏省轨道交通“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 序言 “十二五”及未来20年,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行业,江苏“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需要尽快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轨道交通是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运输保障能力、调整交通运输结构、转变交通发展方式等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轨道交通发展,将《江苏省轨道交通“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列为重点专项规划。《规划》立足于我省交通运输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总体发展要求,依据国家相关规划以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交通运输等规划,提出我省未来20年轨道交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明确“十二五”时期我省轨道交通的发展重点和主要政策措施。《规划》是我省轨道交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确定重大建设项目、安排政府投资的主要依据,也是指导各市、县编制区域轨道交通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上位规划。 —1 —

规划基准年2010年,近期2015年,中期2020年,远期2030年。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是我省轨道交通加快发展时期,以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和南京、苏州、无锡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线网建设为标志,我省步入了高铁、城际、城市等多方式轨道交通全面提速发展的新阶段。 (一)轨道交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十一五”期间,全省铁路建设完成投资1209亿元,是“十五”的17.3倍,年均增长76.8%,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比重由“十五”的4.1%上升至32.7%;铁路运营里程增长近1/4,达到1908公里,在建里程1073公里(含复线改造);电气化铁路实现零的突破,完成电气化改造里程640公里,电气化率约50%;铁路运营里程折合国铁I级双线(200km/h)的铁路当量里程由“十五”期末的655公里增加至1292公里,运输能力翻一番。全省城市轨道交通完成投资约350亿元,是“十五”的4.1倍,年均增长32.7%,运营里程增加近3倍,达到85公里,在建里程142公里。 专栏1 江苏省“十一五”时期轨道交通投资概况 —2 —

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doc

2017年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2017年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建议》提出: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建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坚守耕地红线 《建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 《建议》提出: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作用,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建议》提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的政策体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建议》提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坚持精算平衡,完善筹资机制,分清政府、企业、个人等的责任。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建议》提出: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提高专业化水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调动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 《建议》提出: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提高专业化水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调动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建议》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 《建议》提出: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相关实名登记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健全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