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契丹集体失踪之谜

契丹集体失踪之谜

契丹集体失踪之谜

集体失踪之谜

金灭辽后,一部分幸存的契丹人在皇室成员耶律大石带领下被迫向西迁移,在今天的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建立了西辽,又称哈喇契丹国。这个帝国也一度强盛,但最终又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所灭。之后,契丹的残余势力又在今天的伊朗南部建立了起儿漫王朝,但不久还是在黄沙弥漫的异国他乡销声匿迹了。

时至今日,在中国56个民族中,却没有当年响当当的大契丹。

辽国灭亡的时候拥有数百万之众。那么,人们不免要追问:数百万契丹人哪里去了?

一门新兴的技术为解开这个千古悬案带来了希望。纵然历史已被遗忘,文字已经失传,语言已经改变,在契丹后裔的血液中,总还会有一种记忆在流淌———基因。现在,考古学家们要用新兴的DNA技术来唤醒这份最后的记忆。

专家们先在四川乐山取到了契丹女尸的腕骨;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取到了有墓志为证的契丹人牙齿、头骨;在云南保山、施甸等地采集到“本人”的血样;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旗和其他几个旗和县提取到了达斡尔、鄂温克、蒙古族和汉族等人群的血样。在完成古标本的牙髓和骨髓中用硅法提取的线粒体DNA

可变区比较后,他们终于得出了准确的结论:契丹与达斡尔族有最近的遗传关系,为契丹人后裔;而云南“本人”与达斡尔族有相似的父系起源,很可能是蒙古军队中契丹官兵的后裔。

根据这次测定结果,结合史料,历史学家们终于找到了契丹族的下落:元代蒙古人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时,连年征战,频繁征兵,能征善战的契丹族人被征招殆尽,分散到各地,有的保持较大的族群,如达斡尔族,作为民族续存保留下来,有的则被当地人同化了,作为“分子意义上的后裔”零星分布在各地。

从辽代韩知古家族墓志看韩氏家族契丹化的问题

从辽代韩知古家族墓志看韩氏家族契丹化的 问题 王玉亭 2011-12-31 18:14:08 来源:《北方文物》(哈尔滨)2008年1期第59~64页 【作者简介】王玉亭,1987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汉语言文学系,现供职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政协文史委。(巴林左旗 025450) 自上个世纪末期以来,在辽上京遗址附近陆续出土了多方韩知古家族(以下简称韩氏家族)的墓志。计有:《韩匡嗣墓志铭》、《韩匡嗣妻秦国太夫人萧氏墓志》、《韩德昌墓志铭》、《韩德威墓志铭》、《耶律隆祐墓志铭》、《耶律遂忠墓志铭》、《耶律敌烈妻萧乌卢本墓志铭》、《耶律元佐墓志铭》、《耶律宗福墓志铭》、《耶律高十墓志铭》、《耶律敌烈墓志铭》等11方。其中《耶律高十墓志铭》、《耶律敌烈墓志铭》均为契丹文。这些墓志的面世为研究韩氏家族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资料。在一个地区,集中出土了一朝一族的这么多的墓志,是颇为罕见的。同时,也反映出了韩氏家族的兴盛和曾经拥有的地位。这些墓志代系清楚、承接有序,史料信息相当丰富。上述墓志所反映的信息,对辽史的补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也得到了辽史研究学者的特别关注。笔者在认真研读了这些墓志及其有关考释文章之后,对其中的相关信息进行了初步研析,并试撰此文,以就教于方家。 需要提示的是,韩氏家族的“德”字辈有重名现象。即韩德让被赐名为德昌,与其第九弟韩德昌同名。“遂”字辈有两人重名,即韩德威和韩德昌之子同名为“耶律遂忠”。元字辈也有两人重名,即耶律遂正和耶律遂忠之子同名为“耶律元佐”。

一、韩氏家族契丹姓氏所反映出的契丹化的现象 从韩氏家族的墓志看,其家族成员都有契丹名字。这种情况在《耶律(韩)高十墓志铭》和《耶律(韩)敌烈墓志铭》中反映的尤为明显。 根据《耶律宗福墓志铭》所显现的信息以及《耶律(韩)高十墓志铭》释读成果①,可知韩知古的契丹字为“延你”,他的契丹名为迪里姑鲁②。韩知古共有11个儿子,分别是:匡图、匡业、匡嗣、匡祐、匡美、匡胤、匡赞、匡文、匡道、图育氏、唐兀都③。“韩知古的两个小儿子的名字图育氏和唐兀都不像汉语,显然是音译的契丹语的名字。”④在韩知古的11子中,尤以韩匡嗣一支子嗣最为繁盛。韩匡嗣契丹名字为殿宁·尧治。韩匡嗣有子9人,8人有契丹名字。依据《辽代〈韩德昌墓志铭〉和〈耶律高十墓志铭〉考释》等论著分析,他们的契丹名字具体如下: 长子韩德源,名“延宁·苏得里赫”。次子韩德庆,名“崇翁”。第三子韩德彰,名“范”。第四子韩德让,名“兴宁·姚哥”。第五子韩德威,名“富乐宁·德韩”。第六子韩德冲,名“汉阿·哈”。第七子韩德颙(即耶律隆祐、韩德凝),名“三宁·定哥”。第九子韩德昌,名“富哥”。第八子韩德晟“未仕而终”,故不见详记。 韩德昌娶妻欧妮·偶宁娘子,生有二子,一名“留宁·郭三”(耶律遂忠),一名“解里·阿钵”,也是契丹名字。在耶律遂忠与大妻(解里夫人)所生儿子中,次子名“楚不古”,三子名“挞不也”,四子名“欧里本”。他与次妻(贵哥别胥)所生四子中,一名何鲁宁·高家奴,另一个就是耶律高十了,其契丹名字为“王宁·高十”。 根据契丹小字《耶律敌烈墓志铭》考释成果,可知韩德威的儿子契丹名字为“韩宁·雱金”,就是大家熟知的耶律遂正。其3个儿子的契丹名字分别为:延宁·谢十(即耶律元佐)、遵宁·涤鲁(即耶律宗福)、宫宁·高王留。耶律敌烈就是遵宁·涤鲁的仲子、韩宁·雱金的孙子、韩知古的第六代孙。

辽代契丹族姓氏及其分布

辽代契丹族姓氏及其分布 摘要:契丹族只有耶律与萧二姓,这种姓氏制度与其婚姻制度有直接关系。契丹族二姓的来源同他们部落所居地名有关,也与中原汉姓的攀附有关。通过对二姓分布地区的考察,不仅可以了解其人口的分布、迁移历史轨迹,也可以看出二姓联系紧密,不仅政治上保证了辽国的政体稳定,在军事上也是国家安全最是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辽代;契丹姓氏;耶律 辽代居于统治地位的民族是契丹族,其人口总量在全国人口中虽不占多数,但在辽代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契丹族姓氏是研究辽代姓氏问题的重要内容。此前蔡美彪、都兴智及日本学者爱宕松男先生对契丹族的姓氏来源曾做过研究,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本文通过研究其姓氏制度、数量、分布,从一个侧面了解其人口的分布、迁移历史轨迹,从而进一步了解契丹王朝的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 一、契丹族的姓氏制度 辽圣宗太平九年《萧仅墓志》载:“恭闻惟天既显于二仪,我国爰分于两姓。耶律世保承祧之业,箫氏家传内助之风。”①说明辽代契丹族只有耶律与萧这两大姓氏,并且耶律氏的地位是“承祧”,萧氏的地位是“内助”,即一为皇族,一为后族。这种现象不仅中原历代王朝所未有,即使在其他边疆少数民族政权中也没有发现第二个,这一点较难理解,甚至元修《辽史》时也困惑不已。通过统计《辽史》诸传中的姓氏结构可以看出,属于耶律氏族系的有87人,属于萧氏族系的有47人(抛开宗室、后妃等传中的皇室成员),分别占到总入传人数的28.53%和15.41%,合计占总传主人数的43.94%,二姓之地位可见一斑。辽代的这一姓氏制度集中体现在婚姻方面。 辽朝建国以后确立了耶律姓与萧姓之间的互为婚姻的制度,即“皇族惟与后族通婚”,并且成为辽朝的基本国策。耶律与萧二姓的产生从原因、目的、意义来看,无不与婚姻制度相联系。辽政府对皇族与后族的夫妻婚配、结合有明文规定,如《契丹国志》即载:“番法,王族惟与后族通婚,更不限以尊卑。其王族、后族二部落之家,若不奉北主之命,皆不得与诸部落之人通婚。”②辽圣宗于开泰八年(1019)十月,亦诏曰:“横帐三房不得与卑小帐族为婚,凡嫁娶,必奏而后行。”③“耶律与萧,世为甥舅,义同休戚。”④显然,甥舅休戚与共,对于“世保承祧之业”,稳定辽代的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种政策的推行,当时的初衷是为了避免近亲结婚,优化种族和后代,但当这种制度发展到政治需要时就改变了其原始意义,其结果是通过国家政权的力量来制造和发展高门豪族内婚,甚至为了维护这种等级制婚姻不惜进行不论辈分、不限尊卑的婚配行为。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同步练习北师大版

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一、澶渊之盟 1.北宋的建立:960年,赵匡胤(即宋太祖)建立宋朝,定都汴京(又称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后统一了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 2.辽的建立: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并于916年建立契丹政权,后改国号为辽,定都上京。他就是辽太祖。 3.澶渊之盟 (1)背景:北宋建立后,宋辽之间一直处于战争状态。1004年,辽军进攻北宋的澶州城,后宋真宗率军亲征,重挫辽军。 (2)时间:1005年。 (3)主要内容: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 (4)影响: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澶渊之盟毕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此后,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二、宋夏和战 1.西夏的建立: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 2.宋夏的战:西夏与北宋多次发生战争,破坏了双方的正常贸易,北宋中断对西夏粮食供应。 3.宋夏的和:1044年,双方订立和约,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三、碰撞中的融合 【问题1】有关澶渊之盟的评价。 观点一: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认为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是好

事。 观点二:澶渊之盟规定宋要给辽“岁币”,而这些都要由宋朝的百姓负担。认为澶渊之盟对宋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很不利。 两种观点哪个正确?你认为对澶渊之盟应当怎样评价? 探究:两种观点都正确,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问题2】采用表格方式表述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请你设计一份“辽、西夏、北宋建立的简表”。(内容包括:政权名称、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1.唐朝灭亡后,先后出现了五个割据政权,称为五代。观察下表,五代建立的地区在()。五代简表: A.长江流域B.珠江流域 C.黄河流域D.淮河流域 答案:C 2.2012年1月,纪录片《契丹王朝》在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首播。10世纪初,契丹改国号为()。 A.辽B.北宋C.南宋D.西夏 答案:A 3.2011年5月,全国网络媒体记者来到宁夏,一同探究这个“东方金字塔”——西夏王陵。大约1000年前,在这里崛起的少数民族是()。 西夏王陵 A.女真族B.契丹族 C.党项族D.匈奴族 答案:C 4.在探究宋辽、宋夏的和战关系后,小明同学列出了四个提纲,其中不正确的是()。

宋史历史脉络

1,历史的脉络有赖于我们去探求,所以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2,黄仁宇:每个朝代各有不同,尤以宋代最为显著 3,一般的通史学者和著作,在提到宋朝的时候,大都语焉不详。 4,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一个以军人为首脑组成的国家,自始至终注重国防,偏偏在军事上的作为,不及其它任何主要朝代。他的民间经济,也有突出现象,它却不能掌握这种优势。它企图注重实际,不受抽象的概念所蒙蔽,而在这三百一十九年在它的领导之下,所产生的特出人物,又偏是哲学家(形而上)为多。(是一种似非而是,似是而非的现象) 5,北宋初年进行过统一战争,而且其策略基本也是有效的,但最终没有完成真正统一。 6,宋代统一的地区基本上都是五代十国旧境,没能统一的地区大都是此前都丢掉的。 7,自然与地理区域叠压图:北宋属于东部季风区,契丹属于西北干旱区,吐蕃诸部属于青藏高原区。北宋西北的疆域线基本与叠压图界线重合。 8,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内政也是外部压力之下的一种无奈选择。 两宋时期的基本历史线索(二) 1,内藤湖南:唐代是中世的结束,宋代是近世的开始。称之为内藤假说,唐宋变革论。 2,严复: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十八九可断言也。 3,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4,上述论断都是侧重于文化的,但还要考虑到国势的问题。和其它国家相比较而言,有其特点,也有突出的问题。 5,钱钟书: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是一向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 6,邓小南文章《宋代历史再认识》。我们现在对宋代的认识,基本上是近代以来形成的。近代是一段什么样的时期呢?学者们始终摆脱不了一种民族情结,希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烈渴望。这是很正常的,在这种心境下,所以羡慕汉唐盛世。而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历史时,没有这种情结,所以大都关注某一时期的真实成就。当时的文明为世界做出过辉煌贡献,所以他们认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 7,宋代处于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期,它面临着来自内部与周边的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并不是古代史上国势最强劲的时期;但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 8,唐宋之际的变迁朝着一个什么方向呢?概括起来: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这里的化就是一种变迁的过程,但绝不是终结。 9、历史重大事件是由历史线索窜连起来的,但这条线索并不真实存在,需要我们去发现。 10,宋代的重大事件与基本历史线索:北宋:士大夫政治的形成与发展,守成与变革的争论;南宋:战、守、和——中国转向内在。 11,北宋:祖宗之法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士大夫政治与改革运动;经济发展与都市繁荣;宋学(新儒学的觉醒)。 12,镇定二州在河北。主少国疑 13,契丹入侵的军报真实性;陈桥兵变为什么不直接发动政变,而是把队伍拉出去再回来?关系到当时的军事制度问题。 14,杯酒释兵权背后的权力角逐。皇帝做思想工作。哪怕没有杯酒的现场,也一定有释兵权的事实。 15,有些史料是经不起推敲的,但它的脉络还是清晰的。收兵权比较平和。

辽金史研究书目

辽金史研究书目 《辽史》(全五册),中华书局点校本。 《金史》(全八册),中华书局点校本。 陈述辑校:《全辽文》,中华书局1982年版,427页+8张图版,44.8万字。 阎凤梧主编:《全辽金文》,(全三册),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3175页,215万字。 阎凤梧、康金声主编:《全辽金诗》(全三册),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4145页,281.5万字。 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464页,34.5万字。 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二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373页,25万字。 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三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380页,25万字。

中国辽金史学会编:《辽金史论集》第四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379页,29.3万字。 中国辽金史学会编:《辽金史论集》第五辑,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335页,28.1万字。 张畅耕主编:《辽金史论集》第六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439页,34.4万字。 穆鸿利、黄凤岐主编:《辽金史论集》第七辑(契丹史、女真史国际学术会议专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433页,35.7万字。 干志耿、王可宾主编:《辽金史论集》第八辑( 张博泉先生七十寿辰纪念),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432页,33.9万字。 徐振清、贾云江主编:《辽金史论集》第九辑(金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374页,31.2万字。 鲍海春、王禹浪主编:《金史研究论丛》(第二届金史国际学

术研讨会论文专辑),哈尔滨出版社2000年版,390页,30万字。 历史研究编辑部编:《辽金史论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646页,48万字。 阜新市辽金元契丹女真蒙古族历史考古研究会编:《阜新辽金史研究》,香港新天出版社1992年版,265页,31万字。 李品清主编:《阜新辽金史研究》(第四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271页,44.5万字。 李品清主编:《阜新辽金史研究》(第五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285页,45.5万字。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编:《宋辽金史论丛》(第一辑),中华书局1985年版,336页,43.2万字。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编:《宋辽金史论丛》(第二辑),中华书局1991年版,352页,45.3万字。

契丹文化活动总结

契丹进校园活动总结 五年一班我们平北镇中心小学组织为了响应号召,组织了本校的契丹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收获颇丰。 平泉——契丹发祥地之一,目前已发现辽代古文化遗存264处,其中遗址246处,辽代墓葬18处,包括大长公主墓、窦景庸墓、萧公墓、八王沟墓群等曾轰动全国的考古发现。平泉现有1.8万件馆藏文物中,辽金文物占70%。 辽朝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契丹人建立的一个多民族政权,辽朝统治中国北方长达200多年。契丹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剽悍勇猛的北方游牧民族,从秦汉时期,由东胡鲜卑族发展而来。专家称,契丹的本意是“镔铁”,即坚固的意思。 辽朝时,平泉境内生活着奚人、契丹人、汉人以及渤海人,他们为平泉的开发建设做出了贡献。平泉境内出土的铁犁镜、铁镰、铁锄与今天的劳动工具非常接近,表明了当时契丹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北方农业发达程度;同时,一些冶炼遗址的发现,证明了当时造车业、采矿业、烧炭业等已经达到一定水平。 来自草原的契丹人,主动吸收中原以及其他地区的优秀文化,创造出具有契丹民族特色的辽代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辽文化既有中原文化的内质,又有草原文化的特征。平泉境内出土的辽代瓷器、墓壁画、乐器、石刻等就反映出这种情况。 上世纪50年代初发现的大长公主墓,位于平泉县蒙和乌苏乡八王沟村。大长公主是辽景宗与萧太后的长女。据介绍,大长公主墓被发现时,墓内随葬品已被洗劫一空,只剩下了石棺、墓志以及墓室壁画,石棺由六块青灰岩石板组成,石棺左右分别刻有青龙、白虎纹,前后分别刻有朱雀、玄武纹,棺盖雕刻几何纹加牡丹团凤纹。 契丹文化进校园,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契丹文化,了解自己生长生活的土地上曾经的历史,为传播我们自己的本土文化做出贡献。

【历史著名政治家】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历史著名政治家】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872-926)姓耶律,名亿,字阿保机,辽 开国君主,勇善射骑,明达世务。并契丹余七部。任用汉人韩延徽等,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创造契丹文化,发展农业、商业。后梁贞明二年(916),群臣及诸属国上尊号曰大圣大明天皇帝。建元神册。在位二十年,即帝位十一年,庙号太祖。 【契丹王朝的缔造者耶律阿保机】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872-926)姓耶律,名亿,字阿保机,辽开国君主,勇善射骑,明达世务。并契丹余七部。任用汉人韩延徽等,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创造契丹文化,发展农业、商业。后梁贞明二年(916),群臣及诸属国上尊号曰大圣大明天皇帝。建元神册。在位二十年,即帝位十一年,庙号太祖。 契丹族的再次崛起 阿保机全名是耶律阿保机,也就是辽太祖,小名啜里只,汉名为亿。阿保机对于契丹民族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被视为契丹族的民族英雄。他以超群的谋略和卓越的政治军

事才能,完成了中国北方地区的统一,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契丹族是我国北方很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原来属于东胡族系,论起源则是源自东胡的一个支系:鲜卑。而鲜卑中又有一个宇文部,契丹就是这个宇文部的分支之一。契丹这个名称最早在我国史书中出现是在公元四世纪的北魏时期。在当时分布在辽水流域以北的潢河(今西拉木伦河)与土河(今老 哈河)一带,过着渔猎畜牧的氏族部落生活,以逐水草游牧为主。在北魏后期,契丹形成了古八部,八部之间互不管辖,也没有什么联系。各部独立地和北魏政府保持着朝贡关系。到了隋朝,由于突厥势力扩张,对各部族征伐不止,契丹各部为防卫突厥,开始互相联系,互相支援,后来形成了初期较为松散的部落联盟。到了唐初,契丹就形成了以大贺氏为首的部落联盟。其体制是在八部酋长中共同选举一人为首领,或者叫盟主。任期三年,到期改选,但大贺氏的人有世选的特权,这时的首领已经有了管理权力。契丹首领后来率部归入唐朝,唐太宗授予旗鼓,以表示对首领权威的承认。唐朝又在契丹地区设置了行政机构,即松漠都督府,任命其首领为都督。 唐玄宗时期,大贺氏部落联盟瓦解之后,重建了遥辇氏部落联盟,在被回纥统治一段时期后,又趁回纥内乱之机重新归附唐朝,而唐朝后期的衰落又给契丹的独立发展提供了良机。

第七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七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战争是短暂的,和是区,促进社会的进步,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华民族具有极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地图从空间上强化学生对民族政权统治区域的掌握; 2、通过列表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各民族政权建立的基本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了解各少数民族的兴起和政权的建立的过程; 2、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宋辽、宋夏战争的性质和议和的积极作用。 想学好今天的历史课,首先要做到仔细看,仔细听,下面老师给大家播放一个小短片来感受今天所讲的内容是一段怎样的历史。播放小视频 过渡:那这样一个金戈铁马,群雄逐鹿的时代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 板书: 第七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进入新课】 第一幕 崛起与分立 板书: (1

游牧、渔猎 (2)契丹族的发展 隋唐时,游牧的契丹族与汉朝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 唐末,北方汉人带去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9世纪后期,有农耕、冶铁、纺织等产业,开始筑房屋、城池 (3)辽的建立 907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916年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后来,契丹改国号为辽。 (1 (2)党项族的发展 唐朝时,与中原文化接触较多。 (3)西夏的建立 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在兴庆(今天的银川)登基称帝,从此夏开始了它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夏位于宋的西北,历史上称为西夏。 多媒体展示民族政权并立情况简图。 过渡: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契丹族还是党项族都是在与农耕文明的不断交融中发展壮大起来的。面对着强邻环伺,宋王朝该如何破解呢? 板书: 第二幕 板书: 请同学们回答 师总结:契丹王朝建立后,开始血腥的南征中,长城的存在阻挡了契丹族的南下,直到后唐时期,这条防线终于崩溃。后晋皇帝石敬瑭为得到契丹的支持,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华北平原全部裸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等待宋王朝的将是草原帝国的致命一击。 澶渊之战

辽金史研究书目

辽金史研究书目 周峰 《辽史》(全五册),中华书局点校本。 《金史》(全八册),中华书局点校本。 陈述辑校:《全辽文》,中华书局1982年版,427页+8张图版,44.8万字。 阎凤梧主编:《全辽金文》,(全三册),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3175页,215万字。 阎凤梧、康金声主编:《全辽金诗》(全三册),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4145页,281.5万字。 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464页,34.5万字。 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二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373页,25万字。 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三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380页,25万字。 中国辽金史学会编:《辽金史论集》第四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379页,29.3万字。中国辽金史学会编:《辽金史论集》第五辑,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335页,28.1万字。 张畅耕主编:《辽金史论集》第六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439页,34.4万字。穆鸿利、黄凤岐主编:《辽金史论集》第七辑(契丹史、女真史国际学术会议专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433页,35.7万字。 干志耿、王可宾主编:《辽金史论集》第八辑(张博泉先生七十寿辰纪念),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432页,33.9万字。 徐振清、贾云江主编:《辽金史论集》第九辑(金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374页,31.2万字。 鲍海春、王禹浪主编:《金史研究论丛》(第二届金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哈尔滨出版社2000年版,390页,30万字。 历史研究编辑部编:《辽金史论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646页,48万字。 阜新市辽金元契丹女真蒙古族历史考古研究会编:《阜新辽金史研究》,香港新天出版社1992年版,265页,31万字。 李品清主编:《阜新辽金史研究》(第四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271页,44.5万字。李品清主编:《阜新辽金史研究》(第五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285页,45.5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编:《宋辽金史论丛》(第一辑),中华书局1985年版,336页,43.2万字。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编:《宋辽金史论丛》(第二辑),中华书局1991年版,352页,45.3万字。 李锡厚:《耶律阿保机传》,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178页,17.8万字。 周峰:《完颜亮评传》,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278页,22万字。 刘肃勇:《金世宗传》,三秦出版社1986年版,164页,12.3万字。 范军、周峰:《金章宗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180页,15万字。 李锡厚:《临潢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19页,25.5万字。 郭长海:《金代名臣名将传》,哈尔滨出版社1998年版,333页,27万字。 郭长海、郭思克:《金帝后妃全传》,哈尔滨出版社1998年版,318页,25.7万字。 周惠泉:《金代文学学发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290页,20万字。 胡传志:《金代文学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01页,19.7万字。 周惠泉:《金代文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258页,20万字。 李正民、董国炎主编:《辽金元文学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498页,38.8万字。

穿越千年吐尔基山辽墓彩棺开棺目击

王大方 中国文物报第版 吐尔基山辽墓,位于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吐尔基山采石场.月,在一次偶然地爆破施工中发现,经群众和当地基层干部报告,使古墓得以保护.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月由内蒙古吐尔基山考古队发掘,出土彩棺等一批珍贵文物.初步判明该墓是契丹贵族墓葬,时代为五代至契丹(辽)早期,距今余年.彩棺长.米,上刻有鹤、凤、祥云,周身悬挂铜铃.这件用上等柏木制成地彩棺,于月初,经过公里地辗转运输,从内蒙古东部地通辽市,运回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月日,国家文物局专家组一行人,应自治区文化厅邀请,从北京飞抵呼市.在专家组地精心指导下,彩棺开启工作准备完毕,由中央电视台向国内外地现场直播也准备就绪.在文物专家和亿万电视观众地关注下,吐尔基山辽墓出土地彩棺即将被开启,已经消逝千年地契丹文明,即将展现在人们面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月日上午时,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库.沉睡千年地吐尔基山彩棺,安静地放在内蒙古国家文物库,接受着专家们地注目,棺身上地串串铜铃仍在闪闪发光.随着吐尔基山考古队队长、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塔拉(蒙古族)地口令,这尊彩棺被名工作人员徐徐开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这时,只见在棺内还有一口内棺套在里面.这口内棺也是柏木制做,长约.米,棺盖上有金色地团龙和展翅地凤鸟图案.经过一阵紧张地测绘、拍照,名工作人员又将内棺地棺盖慢慢打开.这时,棺内露出了吐尔基山辽墓墓主人地“尊容”.只见墓主人仰卧在棺内,身上层层叠叠地盖着丝绸.但可惜地是,由于历经千年地水浸土蚀,其面目已难辨认,表层地丝锦织物也已严重腐朽.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棺内文物与墓主人性别、身份 经过仔细清理,只见墓主人头戴用金片圈成地冠帽,颈部戴有用红玛瑙、黑水晶和金丝球编成地项链,头部枕有金色木制杌子,其状如一个小马札,它把尸骨地头部高高托起,在其下巴部位,还垫有一个金属托,起支撑作用.在墓主人地头部,发现了两片尺状地长形金片,上面刻有牡丹团花、其下缀有成串地金流苏.这两件金器地出现,引起了在场学者们地讨论.有专家指出:这可能是契丹贵族妇女地金质发卡.因为在内蒙古宝山辽代壁画墓中,曾发现有头戴金发卡地贵妇画像,其发髻高耸,以金发卡支撑,流苏垂于发际,有晚唐五代遗风.这时,随着清理地进行,墓主人丰满而保存较好地发髻逐渐显现.由此,可以确定墓主人地性别是女性,因为契丹男子均髡发,不会在头顶上留有这样地高发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在墓主人地性别确定后,接着要确定其身份.这时,有一项新发现引人关注:在其膝部发现成串地铜铃,其状若核桃大小.专家们又结合墓主人棺上地众多铜铃和墓内发现地一具银号角研究认为:墓主人地身份应是与祭祀、舞乐有关地女贵族.契丹人崇尚音乐舞蹈,举凡宴饮、行军打仗、敬天祭祖都要有神圣地乐舞.主其事者身份显贵,但史书记载甚少,亦无碑传记其事.吐尔基山辽墓主人即如此,虽然随葬品丰厚,却无墓志记其生平.由此推测其身份应当与舞乐神职有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专家地评价 由于棺内严重腐朽,清理工作进展缓慢.在此间隙,笔者请教了国家文物局派来地专家组组长一一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主任詹长法先生.他认为:内蒙古通辽市吐尔基山辽墓考古发现,是我国辽代考古地重大成果.墓中出土地彩棺,确实堪称文物珍品.它集绘画、贴金、木雕、铸铜、木作、彩漆等多种工艺为一体,组合成为大小两具彩棺,其内容包括契丹人地文化、宗教、音乐、艺术等许多方面,展示了过去鲜为人知地辽代社会面貌,因而十分宝贵,一定要妥善加以保护.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关于保护问题,詹先生认为这是一项至关重要地大事,应当投入足够地力量,对每一件

中国哪个王朝在世界影响最大

中国哪个王朝在世界影响最大? 中国,在世界历史上曾经遥遥领先,对周边国家影响极大。我们简单盘点下外国对中国的称呼,看看这称呼的由来和中国古代王朝之间有何关系。 古代:Seres(丝国):这是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欧洲对中国的称呼.. 意思是“丝的”或者“丝来的地方”。长久以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织造轻柔美丽丝绸的国家。 不过,这称呼到了唐末基本就被另一个称呼取代了。这个名称是Cathe。 当代: 1、Cathe(契丹):俄罗斯和东欧民族对中国的称呼。 China一词的来源应该是“契丹”。中国古代在西方不叫China,因为生产丝绸而叫做“塞里丝国”,就是今天Silk一词的词根。 到了契丹建立的辽,和西方的贸易繁荣,国体开放,因此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当时北方民族,比如女真、蒙古等都把中原地带叫做“契丹”。随着这些民族和北方或西方的交流融合,“契丹”的名字逐渐表示中国的土地。 在中国历史上,契丹王朝(辽)在五代时期建立,与北宋对峙,幅员辽阔,军容强盛,是当时亚洲地盘最大的国家。在被金灭国后,契丹一部远征西域,结果建立了西辽帝国,再度创建了一个超级大帝国。一直到成吉思汗崛起,才被消灭。 2、China:在绝大多数西欧国家和南北美国家中,中国的英文名是 China。 有人认为china 就是俄语中的契丹。也有人认为,中国之所以被叫成China,和契丹无关,而应当和瓷器有关。据说,十八世纪以前,中国的精美瓷器在欧洲很受欢迎。人们以能获得一件昌南镇(景德镇)瓷器为荣。就这样欧洲人就以“昌南”作为瓷器(china)和生产瓷器的“中国”(China)的代称,久而久之,欧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了,只记得它是“瓷器”,即“中国”。 3、Cina(支那):日本对中国的称呼。 Cina在日本译为“支那”,从江户时代中期到19世纪中期,日本人用“支那”称中国,这与“唐国”,“清国”一样,没有特别的政治含义,尚未直接与对中国的歧视联系在一起.。 日本社会开始用“支那”蔑称中国始于中日甲午战争中清go-vern-ment的失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当时,日本人先是震惊,继而因胜利而陶醉,上街page——ant,狂呼“日本胜利!支那败北!”从此,“支那”一词在日本开始带上了战胜者对失败者的轻蔑的情感和心理,“支那”逐渐由中性词转变为贬义词。当时荷兰字典中,对“支那”的解释是:即愚蠢的中国人,精神有问题的中国人等。

克尔曼契丹王朝

克尔曼契丹王朝 林文君 契丹人,源自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游牧民族。自北魏开始,契丹人就活动于辽河上游一带,唐末时建立了强大的地方政权,公元907年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统治中国北方两百多年。公元1125年为女真人建立的金王朝所灭,其余部在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的带领下进入中亚,公元1132年建立西辽王国,延续了93年,公元1218年亡于蒙古西征。公元1224年西辽贵族八剌黑率部占据西亚的起儿漫地区(今伊朗克尔曼省)自立,建立了契丹人最后的一个王朝,立国85年,于1309年被伊儿汗国吞并。由于东西方史料记载间的不完整,八剌黑在西亚起儿漫地区所建立的契丹人政权经常被人们忽视,甚至与西辽混为一谈,本文拟通过现有的东西方史料记载和钱币实物对这一王朝进行一次初步的系统性梳理,希望能够还原一些这个王朝在历史上的本来面目及他在丝绸之路上的历史作用。 一、王朝源起和建立 公元1132年契丹贵族耶律大石在中亚建立了西辽王国,西辽后期皇帝耶律直鲁古在位时,据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记载,身为契丹贵族的八剌黑和其弟哈迷德布儿均供职于西辽王朝,哈迷德布儿曾多次奉命出使花剌子模国。公元1210年花剌子模同西辽之间爆发战争,在怛逻斯的战役中西辽战败,八剌黑和哈迷德布儿及西辽将军塔阳古均被俘。后来八剌黑和哈迷德布儿兄弟得到花剌子模统治者阿拉

丁·摩珂末沙阿的器重,八剌黑被封为哈只布,哈迷德布儿则成为一名异密。八剌黑后又受指派辅助小王子该牙思丁,被任命为伊斯法罕的统兵官。 公元1215年花剌子模国与新兴的蒙古帝国建立了商贸关系,公元1218年蒙古帝国统治者成吉思汗派遣了一支由450名商人组成的和平商队,进入花剌子模的讹答剌城进行商贸活动,讹答剌城的海尔汗因贪婪蒙古商人的财富,遂将其全部截杀,只有一人逃脱。成吉思汗闻报立刻遣使交涉,没想到摩珂末沙阿竟杀了来使。公元1219年9月成吉思汗亲率20万蒙古大军西征花剌子模,至1220年3月花剌子模都城被攻陷,年底摩诃末沙阿亡命于里海的小岛上,花剌子模大部国土已被占领。小王子该牙思丁的部下纷纷逃往印度,投奔大王子扎兰丁,而此时辅助小王子该牙思丁的八剌黑与该牙思丁的丞相塔术丁迦里不沙尔吉政见不合,遂说服了该牙思丁,允许他率本部人马前往伊斯法罕,取道起儿漫(今伊朗克尔曼省)与在印度的大王子扎兰丁会合。公元1224年八剌黑来到起儿漫的朱瓦息尔城堡,该城堡的领主叔扎丁·阿布勒哈辛听说有一群契丹人来此,想乘火打劫,便调集了五六千人的军队向八剌黑发起攻击。八剌黑率部迎战,并活捉了叔扎丁·阿布勒哈辛,随即攻克了该城堡,但内城仍被叔扎丁之子占据,这时,大王子扎兰丁从印度赶来,八剌黑向他表示了忠心,并将女儿献给他,扎兰丁立即召见了叔扎丁之子并让其献出内城。扎兰丁和八剌黑便在此驻扎下来。留住月余,扎兰丁准备北上与其弟回合,以图复国,行前让八剌黑与其一同前往,而此时的八剌黑见花剌子模

问题

一、如果让你组织大家去博物馆参观,你会如何组织? 1、首先要确定参加的人员、车辆、出发的时间; 2、其次要给人员分组并提出参观的要求,例如集合时间、返回时间,安全上的要求以及其他的安排; 3、最后是讲解员的安排,提出讲解的需求。 二、同事与同事之间发生分歧怎样解决? 分歧(矛盾)一旦发生了,沉默是不对的,当事情没发生更不可以。正确的态度是认真交谈,坦诚沟通,而且、不要拖,沟通越早越好。时间拖得越长,越不容易化解矛盾。 三,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遇见突发心脏病怎么办? 1、停止解说,稳定现场次序,请大家不要围观。 2、迅速将患者平躺,松开衣领。请患者家属或领队在患者身上找药,如果现场有医务工作者请协助急救。 3、打120叫救护车 4、报告自己的所在部门 5、继续做好讲解工作 四、作为一个讲解员,当你在讲解的过程中游客问你一个从来都么没有遇到的问题,你怎么回答? 实事求是的回答,抱歉,您问的这个问题我之前没有考虑过,但是我会努力找到答案下次告诉您,为了不影响大家的参观进度,我继续讲解。 五、对博物馆讲解员这份工作有着怎样的认识? 讲解员是博物馆乃至一个地区的形象代言人。讲解员的工作是实现博物馆宣传教育职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联系博物馆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讲解员讲解效果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博物馆观众的受教育程度和参观质量。 你为什么来应聘这个职位? 1、我对讲解员这个职位很感兴趣。兴趣是做事的源动力,我相信我会在工作中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2、我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校期间曾担任院外联部部长,毕业后曾在一家公司从事客户服务工作,主要负责向客户讲解一 些新推出的业务。虽然我没有从事过博物馆讲的解员工作,但是我相信,只要我肯努力,虚心学习,我就能够胜任此项工作。 3、来这里面试之前,我是做了充分准备的,自然对我所面试的职位也有相关了解,因为我觉得这个职位适合我,所以我来面试。我认为以我的能 力我可以把这份工作做好。 如果问你专业不对口 我个人认为,专业对口,是能有助于你很快地进入到工作的状态中。不对口并不代表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无论是熟手还是生手总要有一个过渡阶段。 各位来宾: 大家好!欢迎来到赤峰市人民的精神家园——赤峰博物馆参观。我是今天的讲解员067,很高兴由我来给大家讲解。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让大家对赤峰的历史文化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和认识。 今天我们的讲解就到此结束,接下来可以自由参观。最后感谢大家来到赤峰博物馆,感谢大家都赤峰文化事业的的支持与关心,我们期待您的再次光临,谢谢大家 赤峰博物馆简介 赤峰博物馆始建于1987年,新建的赤峰博物馆位于赤峰新城区锦山路与富河街交汇点西侧,南向毗邻沿河广场,东侧面对锡伯河,占地面积69.3亩,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赤峰博物馆建筑总高度25.7米,建筑设计吸收了唐代、辽代建筑博大雄浑的建筑特色。赤峰博物馆内部设有博物馆、群艺馆、图书馆、市文化局机关办公区。 在设计基本理念上,博物馆突出历史文化,打造精品文物展览,从赤峰历史发展漫漫长河中撷取四个精彩时段,再现了赤峰历史的辉煌:日出红山———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古韵青铜———以夏家店上、下层文化为代表的北方草原青铜文化;契丹王朝———系统阐释赤峰地区的契丹文化;黄金长河———赤峰地区金、元至清代的文物及民族风情。

喋血邕州中越战争史上最惨烈的一战

喋血邕州——中越战争史上最惨烈的一战  中国和越南有着上千年的交往历史。北宋开宝六年(973年),交趾丁朝“遣贡使方物,上表内附”。宋太祖赵匡胤接受朝贡,并于开宝八年(975)封丁氏为交趾郡王,自此确立了中越两国的藩属关系。此后直到近代,两国之间的关系都比较稳定,但是也曾有过几次激烈的军事冲突,发生在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的宋越熙宁战争就是其中之一。这场战争中的邕州(今广西南宁)之战则因为战后五万多邕州军民惨遭屠杀而成为中越战争史上最惨烈的一战。 一、从侵扰滋事到大举进攻 宋代之前的大多数时间里,如今的越南都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的一部分。秦平岭南,在如今的越南中北部地区设立象郡,开始了中国王朝对越南地区的正式管辖。西汉武帝时再平南越,在这里设置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此后直至唐朝,越南地区都没有脱离中国王朝的管辖。随着唐朝灭亡,大一统王朝的消失,整个中国秩序大乱,各地豪强纷纷拥兵自立,建立了诸多地方政权。这些小政权之间以及政权内部统治者之间频繁地相互攻杀,谁也无暇顾及偏居南方一隅的

交趾。趁此机会交趾的地方势力也割据一方,并逐渐获得独立。在经历了独立初期丁朝、前黎朝两个短命王朝之后,李朝的建立使交趾终于有了一个比较稳定强大的统一政权。然而李朝建立之后很快便开始觊觎北宋领土,“虽奉朝贡,实包祸心,常以蚕食王土为事”。仅举几例为证: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交州寇钦州及如洪寨,掠人畜甚众”;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交州李公蕴令男弟领众,使婿申承贵为乡导,入省地打劫,累行根逐,并不放还人口”;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李朝“甲峒及谅州、门州、苏茂州、广源州、大发峒、丹波县蛮寇邕州之思陵州、西平州、石西州及诸峒,略居人马牛,焚室庐而去”;云河峒原为北宋边境领土,到了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云河(峒)乃落蛮数百里,盖年侵岁吞,驯致于是”。李日尊即位后,李朝对北宋的侵袭愈演愈烈。单就邕州一地,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李朝苏茂州派兵入侵邕州;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七月“交趾与甲峒夷人又寇(邕州)水平寨”;十二月,苏茂州兵再入侵邕州。面对交趾的不断侵袭,北宋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同样诞生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北宋从建立伊始就面临着 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围攻,尤其是北方的契丹和稍后西北方

契丹对辽海地区经略探析

辽宁古称辽海,以地势依山傍海而得名。其北接蒙古,东临吉林、南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地势险要,沃野千里,自古便为东北游牧民族南进中原和中原政权经营东北的根据地。公元10世纪,游牧在辽河上游的契丹民族崛起于我国北方,首先占有整个辽海地区,以此为中心,北灭渤海,统一东北;南侵河朔,吞并幽云,建立了与北宋鼎足而立的契丹王朝。 契丹统治者对辽海沟通南北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视,采取移民开发、设州立县,发展经济等诸多措施,使辽海地区成为有辽一代的“谷仓”和“钱袋”,为契丹王朝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此做一论述,不当之处,希望得到方家指正。 一、契丹民族进入辽海溯源 契丹民族是东北游牧民族东胡鲜卑族的后裔,《辽史》卷六十三《世表》载:“辽国其先曰契丹,本鲜卑之地,居辽泽中,南控黄龙,北带潢水,冷陉屏右,辽河堑左”。契丹自北魏年间登上历史舞台后,一直活动在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一带,这一带作为沟通蒙古、东北和中原的要地,是兵家必争之地,也因此战乱频起。高句丽、突厥、 中原王朝都曾屡次侵伐契丹,如其“稍有滋蔓”即遭受打击,所以契丹民族经常辗转迁徙于大国强邻之间,依附、臣服各政权的同时,契丹各部被安置在辽海各地。史载:“(北魏)太和三年,高句丽与蠕蠕谋取地豆于以分之,契丹惧,莫弗贺勿于率其部落车三千乘、众万余口内附,止于白狼水东(辽西大凌河流域)”;“北齐天保四年……(契丹)复为突厥所逼,又以万家寄处高丽境内”①。隋朝初年,契丹各部先后投附隋朝与高句丽,史载:“(契丹)为高丽所侵,部落万余口求内附,止于白狼水(今辽西大凌河),其后为突厥所逼,又以万家寄予高丽。”②强朝弱附,部族离散,这样的环境显然不适合契丹民族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唐贞观二年(628)年,契丹联盟长大贺氏摩会首先率领契丹各部归附唐朝,“明年,摩会复入朝,赐鼓纛,由是有常贡”③。唐贞观十八年(644),唐太宗调发契丹和奚族首领率军从征。“帝还,过营州,尽召其长窟哥及老人,差赐缯采,以窟哥为左武卫将军。”④这说明辽西已经成为唐朝安置契丹各部的主要地区。其后,契丹各部在以营州为中心的辽西地区繁衍生息,势力逐渐发展壮大。 武周万岁统天元年(696),唐营州都督赵文翙与契丹首领产生尖锐矛盾,契丹首领李尽忠举兵 契丹对辽海地区经略探析 郑 毅 [内容简介]辽宁古称辽海,以地势依山傍海而得名。公元10世纪,游牧在辽河上游的契丹民族崛起 于我国北方,首先占有整个辽海地区,以此为中心,北灭渤海,统一东北;南侵河朔,吞并幽云,其后契丹统治者对辽海地区采取移民开发、设州立县、发展经济等诸多措施,使辽海地区成为有辽一代的“谷仓”和“钱袋”,为契丹王朝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辽海契丹渤海 [中图分类号]K2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241(2011)02-0079-04 [作者简介]郑毅辽宁社科院历史所东北古代史室主任辽宁沈阳[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L08CZS014) 2010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课题 !!!!!!!!!!!!!!!!!!!!!!!!!!!!!!!!!!!!!!!!!!!!!!!!!!!!!!!!!!!!!!!!!!!!!!!!!!!!!!!!!!!!!!!!!!!!!!!!!!!!!!!!!!!!!!!!!!!!!!!!!!!!!!!!!!!!!!! 辽金西夏史研究 79··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七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 并立》 本课介绍了辽、西夏与北宋政权的建立以及它们之间的战和关系,战争是短暂的,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的密切交往,对奠定祖国的辽阔疆域,开发边疆地区,促进社会的进步,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华民族具有极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来源:]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地图从空间上强化学生对民族政权统治区域的掌握; 2、通过列表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各民族政权建立的基本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来源:] 1、了解各少数民族的兴起和政权的建立的过程; 2、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 ◆ 教材分析 ◆ 教学目标

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教学重点】 辽宋西夏政权的并立;宋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与和议。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宋辽、宋夏战争的性质和议和的积极作用。 历史地图册、历史填充图册、课件 【导入新课】 同学们,学习历史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观看历史纪录片,去博 物馆,查阅历史资料等,要想学好今天的历史课,首先要做到仔细看, 仔细听,下面老师给大家播放一个小短片来感受今天所讲的内容是一 段怎样的历史。 播放小视频 过渡:那这样一个金戈铁马,群雄逐鹿的时代就是我们本节课要 学习的 板书: 第七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进入新课】 第一幕 崛起与分立 板书: ◆ 教学重难点 ◆ ◆ 课前准备 ◆ ◆ 教学过程 崛起与分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