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课时二十四时计时法

第二课时二十四时计时法

第二课时二十四时计时法
第二课时二十四时计时法

第二课时二十四时计时法

教学内容

教材P52内容,P53例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学生理解1日=24时;○2知道24时计时法;○3能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4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不同,并会进行两种计时方法的互换。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建立较强的时间观念,学会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难点

区别两种计时方法,并能进行互换。

教学用具

钟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故事导入

师:我们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由于兔子过分自信,在比赛途中睡了一觉,最后输给了乌龟。其实,兔子可不服气了,决定和乌龟再比赛一次,他们决定第二天6时进行第二次比赛。到了第二天下午6时,兔子一蹦一跳地来到了比赛场地。“咦,怎么一个人也没有呢?”兔子心想:“这胆小的乌龟恐怕是不敢来了

呢?”正在这时,树上的小鸟叫起来:“懒兔子,你怎么现在才来,早上6时干什么去了?因为你比赛缺席,大伙一致认为你这次比赛又输了!”兔子一听,一下子就呆了,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1、为什么这次比赛兔子又输了呢?

2、学生自由回答。

3、师:原来是兔子把比赛的时间搞错了!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误会,有没有一个好办法可以避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板书课题)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5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观察P52上面的情景图,说出从图上获得的信息。

2、什么是24时计时法?

3、用24时计时法怎样来计算时间?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进行自学,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自学检测

1、填空:

○1从()时到()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按24时计时法下午2时是()时,晚上7时是()时。

2、结合实际用24时计时法说一说,每天起床、上下学、吃饭、休息的时间。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

(二)师生互探

1、交流体验感知1日=24时。○1究竟什么是24时计时法?它又是怎样表示时间的呢?借助钟面看一看(课件演示钟面转动的过程)。○21日就是一天,时针正好转动两圈。新的一天从夜里12时开始(即24时),接下去是凌晨1时……○3钟表停在早上6时,这是什么时间?同学们在干什么?钟表停在上午8时,这是几时?同学们在干什么?钟表停在上午12时,这是什么时间?该干什么?○4从中午12时再接着走下去,是什么时间?如果用24时计时法接着往下数,该是几时?○5夜里12时用24时计时法该怎样表示?○6夜里12时表示1天结束了,又意味着第2天开始,时针一天共转了几圈?是几时?○71日是多少小时?

2、引导归纳:当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或晚上的时间时,要用原来的数加上12,也就是时针走第二圈所指的时刻分别加上12。

3、自学例3。

四、达标训练(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

1、P53上面“做一做”。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18时就是下午8时。()○2工人上午8:00上班,下午16:30下班。()

○3深夜12时就是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

3、周日小强在家学习,时间是这样安排的:上午8:30——9:20学习语文;上午9:50——10:30学习数学;下午2:30——3:25学习英语。小强

一共学习了多长时间?

4、足球比赛从19:30分开始,经过120分结束,结束时是几时几分?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五、堂清检测(1、2、3必做,4题选做,5题思考题)

(一)出示检测题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下面的时刻。

下午3时()上午10时()晚上10时()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6时()12时()5时30分()

24时()23时59分()16时()

3、小华每天早上7时半到校,11时50分放学。他上午在校多长时间?

4、北京开往某地的火车,早上5时54分开车,19时55分到达。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5、春节期间小明到北京旅游,前后用了5天,这5天日期表示的5个数之和正好是55,小明到家的这天是几月几日?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P54练习十三。

板书设计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

上午9时9时

下午5时5+12 17时

17-12

夜里12时12+12 24时(第二天0时)

晚上8时20-12 20时

教学后记:

24小时计时法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24时计时法及其用途; 2、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刻和时间的意义; 3、进行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4、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 4、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时间象流水,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一些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课件,看图写时间 24时计时法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应用的非常广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深入研究24时计时法(板题) 二、新授 (二)激活经验,感悟方法 师:那么,究竟什么是24时计时法呢?它是怎样表示时间的呢?同学们以前就听老师说过一日=24时,我们先借助钟面看一看一日是不是24小时。 (课件演示一日内钟面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过程,要求学生仔细体会一天有2个12小时,时针一天共转了2圈,共24小时。) 1、 24时计时法及用途 (1)、教师拿出钟表将时钟、分钟都指向“12”,告诉学生这是夜里12时,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0时。现在老师拨钟请同学们说出指定的时刻:上午8时,中午12时,下午5时,晚上10时,午夜12时。小节:夜里12时表示一天的结束,即24时,又表示第二天的开始,也叫0时,从0时到24时的

计时法,是全世界通用的,也叫国际计时法(板题)师:那么,究竟什么是24时计时法呢?它是怎样表示时间的呢?同学们以前就听老师说过一日=24时,我们先借助钟面看一看一日是不是24小时。 (课件演示一日内钟面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过程,要求学生仔细体会一天有2个12小时,时针一天共转了2圈,共24小时。) 笑笑要去车站接同学欢欢,欢欢打电话来说明天7:00到站。可一放下电话,笑笑却不知到底应该什么时候去接欢欢。小朋友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不清楚是上午7点还是下午7点,借此复习(讨论)普通计时法。〕 并指出:第一圈以夜里12时(也就是0时)到中午12时,是12小时。第二圈以中午12时到夜里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又走了12小时。一共走了两圈是24小时。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采用的是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每天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如果我们每天睡觉用去10小时,吃饭用去3小时,活动用去2小时,休息游戏和路上各用去1小时,那么用在学习上就只有7小时,再平均分配到各门学科的话,大概每天每门课就仅有1小时了。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学习,不能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2)、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5上面第3小节,通过阅读使学生懂得在把下午的几时或晚上几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要给原来的数加上12,而第一圈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更简单,不要写明凌晨,上午等,只要直接写几时。板书:1日=24时 师:我们已经清楚了夜里12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24时,这一时刻既表示1天的结束,又表示第2天的开始,所以习惯上常把夜里12时又说成0时。 师:现在,思考两个问题:(1)这个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是上午的时刻?下午的时刻?还是晚上的时刻?(2)外圈的数和相对应的内圈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生交流:钟面外圈的数是按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和晚上时间的,总是比内圈相对应的数大12。所以,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只要用内圈的数加上12来表示即可。反过来,如果告诉我们的时间是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就减去12算出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刻。) (三)加深理解,形成方法 师:在生活中,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都是经常要用到的,我们要学会熟练地互相转换。 (出示课件:《小明的一天》)师:小明正在参加升旗仪式,这时是什么时间?小明正在吃饭,这时是什么时间?小明正在和小伙伴们在一起踢足球,这时是什么时间?小明上床睡觉了,这时是什么时间?(学生回答)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充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素材实行教学,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主动探索24时计时法的规律,协助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两者之间实行互换。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协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通过鼓励学生收集相关知识的内容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道收集信息的水平。 学生分析: 在学习24时计时法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时间,时、分、秒和时间相关的知识,他们对钟面、经过的时间等问题均有所了解和掌握。在日常生活,比如电视和乘车的过程中等或多或少地与24时计时法有过交道,不会一点都没有接触到,这就构成了学生学习本课的知识基础。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理解规律,我觉得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应该注重生活化、活动化、信息化,协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让更多的孩子沉浸在学习数学的乐趣中。所以,要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在于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的生活经验,发现问题,创造新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发展智慧,增长才干。在教学中,我注意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活动式的教学模式,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有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数学实例,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服务。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准确地把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与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间实行互换。 教学目标: 1、创设现实而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初步感知两种计时法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掌握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特征,发现两种计时法互相转化的规律,能准确实行互化,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24时计时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热情。 重难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时:2课时 教学准备:钟面、情景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24时记时法 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 2、组织交流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21:00是几时。 3、组织学生猜测。 4、说说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还建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 5、老师动手操作,理解1天内,钟表的时针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后学生动手操作,感受一天共有20小时。 6、老师介绍“24时计时法”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通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7、了解一日24小时的由来。 二、学习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1、师出示钟面,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有什么?说说钟面内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外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 2、学生观察自己的钟面,讨论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 3、老师拨时针,让学生说说这个时间怎样表示?(凌晨1时,中午十二时) 4、师再拨时针,让学生学习下午1时到晚上12时用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下午1时,下午5时,晚上9时,晚上12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5、小结: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上午 练习:抢答: 普通计时法上午7时中午12时下午4时下午6时40分晚上9时12分 24时计时法 19时23时40分 练后想一想: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6、同桌互动,一个说一种表示方法,另一个同学回答另一种表示方法。

24时计时法[1]汇总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望南小学王玉萍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52-54上的内容和例3 教学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电视节目预报,引入新课的学习,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主动探索24时记时法的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地换算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与普通记时法表示时间。从而确定下面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认识、理解24时记时法,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明确两种记时法的异同。 3.经历观察、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有与伙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相互转换。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回去留意“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钟面教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初步感知: 1.录音机播放“新闻联播”片头音乐,揭示两种写法 师:这是什么音乐?(播放“新闻联播”片头音乐) 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师:“新闻联播”是几时播出的? 生;7时,晚上7时,19时等 师:(板书:晚上7:00)电视画面上显示的时刻是什么?

师:画面上有写着“晚上7:00”吗? 生:19:00 师:(板书:19:00 晚上7:00) 2、揭示课题: 师:手指19:00,在电视上会看到这样的写法,指晚上7:00,在我们日常生活交流中会看到这样的写法,其实这是两种我们要用到的不一样的计时方法,板书:“计时法”。 3、初步尝试:(同桌说出电视节目预报表中对应的时刻) 师:现在大家知道19:00是晚上7:00,那假如要是别的时刻你能知道吗? 师出示节目预报表,让学生同桌交流:它们分别是上午、下午、还是晚上的什么时候?(学生讨论后汇报师板书) 08:30 金色童年上午8:30 09:00 儿童英语上午9:00 12:00 新闻30分中午12:00 14:00 成长在线下午2:00 18:00 大风车晚上6:00 22:00 晚间新闻晚上10:00 二、研究两种不同的记时法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记时法,我建议这节课研究什么内容由同学来决定好吗? 师:你希望在这节课中学会什么呢? 生发言提出问题,然后老师整理成如下: 师:我们梳理一下,就是研究这些问题“名称、区别、用途、转化。” 三、解决问题 (一)、解决问题一“名称”。(师:先来研究名称。) 1、学生同桌讨论研究

24小时计时法设计文档

教学内容: 24 小时计时法 目的要求:掌握 24 小时计时的方法及作用,建立时间观念。 学会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让学生用本课学到的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求经过时间 难点:不整点经过时间的求法 教具:幻灯营业时间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王小刚与同学沈大成相约去看电影,王小刚打电话对沈大成说:“明天湖新影剧院有一场很好看的电影,我们一起去看好吗?” 沈:“好的,几点?” 王:“ 8 点!” 沈:“好吧!明天影剧院门口见”。 但是,第二天当沈大安准时来到湖新影剧院,却怎么也找不到王小刚,心里十分生气……讨论:沈大安为什么找不到王小刚呢? 二、学习计时法 1、你觉得王小刚该怎样说,沈大安才不会搞错? 2、学生讨论 反馈:(上午8:00或晚上8:00,8:00或20:00) 3、为了简明和不易弄错常采用从0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称24时计时法。 你知道吗? 下午1时就是()时下午2时就是()时…… 17时就是()时 18时就是()时 24时就是()时 24时是一个特殊的时刻,是一个分界点。

4、练习 练一练的第1、2题 二、求经过时间 1、出示某展览馆的展出时间牌上午8:00——下午5:00 你看了能知道些什么? 你能知道展览馆的展出时间一天有几小时?你们是怎样计算的?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方法1:用24小时计时法 17-8=9(小时) 方法2:分段计算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求出经过时间。夏天调整时间如下:上午7时30分开门,下午5时40分关门。 2、你能知道展览馆的展出时间一天有几小时? 学生讨论方法 反馈主要让学生说明自己的计算方法 比较与调整前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计算经过时间方法还是差不多。 3、练习出示时间表 ⑴ 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解答。 你可以求出哪些时间? ⑵一辆汽车8:40从A地去B地,经过2小时40分到达乙地,到达乙地时是()时()分。 三、总结全课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课堂作业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年月日:2.2 24时计时法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材第84页的例3及练习十八。 1.初步学会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2.能够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1.区别时间与时刻。 2.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1.口答。 (1)平年全年有多少天?1天有多少时? (2)17时是下午几时?22时40分是晚上几时几分? 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晚上11时是( )时中午12时是( )时 上午8时是( )时下午3时是( )时 1.创设谈话情境。 (1)了解学生外出旅游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2)出示一张飞机票和一张从北京到石家庄的火车票。 (3)观察机票和火车票上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教材第84页例3。

(1)观察情境,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还想了解哪些信息?(坐火车到奶奶家要用多长时间) (2)教师说明,火车9:00出发,下午6点到达奶奶家。 (3)提问:你能回答中途经过多长时间吗? 教师:怎样来计算经过的时间呢? 探究方法。 (1)直接在钟面上数一数。 用钟表来表示两个时间。 通过说一说,可以知道坐火车到奶奶家要用9小时。 (2)用计算的方法。 教师:这两个时间的表示方法不同,能直接计算吗?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表示方法不同,不能直接计算,要把时间都转化成24时计时法。 将下午6点转化成24时计时法,即18时,用到达时刻减去开车时刻就是所经过的时间。18-9=9(小时) 1.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3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题中给我们的是什么计时法?(24时计时法) (3)集体交流解题思路。 (4)教师鼓励不同的解题思路。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阳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 )小时。 (2)课外小组14:3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 )时( )分。 3.观察下表,计算出火车运行的时间并填在表中。 车次始发站开点终点站到点运行时间 711北京10:22沈阳北当天19:29

小学三年级数学24小时计时法教案

教案示例 课题:24时计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掌握24时计时的方法及其与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学会推算经过时间.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的方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时间与时刻,并能计算一日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线1台的儿童动画片晚上几点开播吗?(晚上6时) 晚上6时又可以说是几时?(18时) 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计时法?(电视中、报纸上、商店营业牌上……)

像18时这样的计时方法,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教学. (1)教师讲解: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教师: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我们看钟表.(给学生演示教具) 教师: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之一.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钟声在什么时间敲响?(夜间十二点) 教师:把时针调到12时.对,夜间12点,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把这一时刻称为0时. 教师提问: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针是怎样走的.(给学生演示教具)同学们,除夕之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到第12下时,新的一年开始了.此时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钟都指向数字12——夜里12时.就是0时,也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接下去是凌晨1时、凌晨2时……(老师边拨边讲)上午

人教三年级下册数学2.2 24时计时法 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三年级下册数学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材第84页的例3及练习十八。 1.初步学会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2.能够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1.区别时间与时刻。 2.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1.口答。 (1)平年全年有多少天?1天有多少时? (2)17时是下午几时?22时40分是晚上几时几分? 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晚上11时是()时中午12时是()时 上午8时是()时下午3时是()时 1.创设谈话情境。 (1)了解学生外出旅游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2)出示一张飞机票和一张从北京到石家庄的火车票。 (3)观察机票和火车票上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教材第84页例3。 (1)观察情境,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还想了解哪些信息?(坐火车到奶奶家要用多长时间)

(2)教师说明,火车9:00出发,下午6点到达奶奶家。 (3)提问:你能回答中途经过多长时间吗? 教师:怎样来计算经过的时间呢? 探究方法。 (1)直接在钟面上数一数。 用钟表来表示两个时间。 通过说一说,可以知道坐火车到奶奶家要用9小时。 (2)用计算的方法。 教师:这两个时间的表示方法不同,能直接计算吗?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表示方法不同,不能直接计算,要把时间都转化成24时计时法。 将下午6点转化成24时计时法,即18时,用到达时刻减去开车时刻就是所经过的时间。18-9=9(小时) 1.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3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题中给我们的是什么计时法?(24时计时法) (3)集体交流解题思路。 (4)教师鼓励不同的解题思路。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阳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小时。 (2)课外小组14:3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时()分。 3.观察下表,计算出火车运行的时间并填在表中。

24时计时法练习(1-9课时)

24时计时法练习(1-9课时)

24时计时法练习 第1课时 一、改写成另一种计时法。 8:30()晚上10:45() 17:38()傍晚6:15() 22:10()19:22() 2:00()早上7:55() 下午1时10分() 上午10时30分()11时() 二、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早上7时=()晚上7时=() 中午11时30分=()夜里11时30分=() 1时=()分凌晨0时() 下午4时30分()晚上12时20分() 上午9时10分()傍晚6时() 深夜12时()中午12时20分() 夜里12时45分()晚上9时05分() 上午9时是( ) 下午5时是( ) 凌晨2时是()晚上10时是() 三、用普通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7:30 ()16:35 () 21:20() 2:00 ()11:10 () 24:00() 12:15() 0:45 ()0:00 ()填表: 普通记时法上午9时半晚上8时夜里12时半 24时记时法14:00 23:30

三、解决实际问题 1、下面是一家快餐店的营业时间,先仔细观察,再回答问题 营业时间 上午6:00—8:30 中午11:00—1:00 下午5:30—7:30 (1)这家快餐店上午营业了()小时()分 (2)这家快餐店每天共营业()小时()分 (3)用24时记时法,这个快餐店是()停止营业 (4)小华18:00经过这家快餐店,能吃到快餐吗?答:() 第3课时 2、一艘轮船晚上10:50从上海出发,行了1小时20分,这艘轮船()时到达目的地。 3、一节课40分钟,从上午9:50开始上课,()结束。 4、早训练上午8:05结束,训练40分钟,早训练是从()开始的。 5、妈妈8:00上班,路上要花25分钟,她至少应在()从家里出发。 6、小明早上7:05分从家里出发,路上需花15分钟,他()能到学校。 7、一场排球赛从19:30开始,进行了155分钟。结束的时间是() 8、刷牙洗脸需要5分钟,烧水需要10分钟,完成这些事最少需要的时间是() 9、小明的学校8:15开始上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 (1)第二节课()下课;(2)9:10分小明在()10、妈妈早上7:30上班,中午12:00~1:30午餐和午休,下午5:00下班。妈妈一 天共工作()小时。 11、填出火车运行时刻表

《二十四时计时法》教学案

《二十四时计时法》说课稿 忠信小学黄超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二十四时计时法》,这节课所选用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教科书。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是在学习了认识时钟,知道时分秒和普通计时法的基础上,对计时法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时间与时刻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计时法和区分时间与时刻的工具性内容。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认识时钟,知道时分秒的相关知识,对普通计时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时间概念的理解,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确立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二十四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的某一时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观察、比较、归纳训练,经历24时计时法的认识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时间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让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难点确定为:能正确地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与用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间进行互换。 四、教学方法分析 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 复习就知,温故知新 对上一课的年月日进行简单的复习。让学生口头回答一年有多少月,那些月份是大月?那些月份是小月?大月有多少天,小月有多少天,

24小时计时法练习题

24小时计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练习 1、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间. 上午9时是( ) 下午5时是( ) 凌晨2时是() 晚上10时是()上午8::00 ()凌晨1:00 ()晚上12:00 ()下午2 :20 ( ) 下午5:10 ()晚上11:00 ( ) 夜里12:00() 2、用普通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17时是( ) 20时是( ) 7时是( ) 12时是( ) 3:00 ( ) 6:00 ( ) 12:00 ( ) 17:30( ) 21:00 ( ) 24:00 ( ) 3、填表: 23:30 24时记时法 《 14:00 三、把时间按从早到晚排列 下午5时早上6时上午11:00 晚上11时 3: 00 23:00 15:00 18:00

~ 简单的时间计算 一、基础知识填空 1、钟面上,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小时,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分钟。 2、从8:00到10:00是()小时,从11:00到下午3:00是()小时, 3、王叔叔每天上班4小时,如果他18:00上班,那么,()下班。 4、一辆汽车9:10从无锡开往南京,11:30到达,途中行驶了()。【 一列火车11:25发车,路上行驶了4小时45分,到达时刻是( ) 5、李明每天上午7:50到校,11:30离校;下午2:00到校,下午4:40放学。李明一天在校的时间是()小时()分。 6、小明上写字课,从下午2点开始,40分钟一节课,应该在()下课。 7、今天的0时也是昨天的()时,也可以说是昨天夜里的()时。 二、选择。 1、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晚上7时开始,就是()开始。 A、7:00 B、17:00 C、19:00 2、从早上8时到下午5时,经过了()小时。A、13 B、3 C、9 ! 3、气象站从2:00起,每隔4小时测量一次气温,全天共测6次,那么第三次测量的时间是() A、10:00 B、6:00 C、晚上10:00 4、小明早上6:30离家去上学,上了4小时课,来回路上共花掉1小时,他()时到家。 A、10:30 B、11:30 C、12:30 三、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1)小明和小丽放学回家,小明到家时是4时49分,小丽到家时4时47分。 ①___先到家,他比___早___分钟到家。 ②小丽到家时间是___,再过___分钟是5时整。 (2)~ (3)一节课是40分钟,再加()分,正好是1小时。 (4)图书馆下午14:00开门,17:30关门,图书馆下午一共开放了()小时()分。

24时计时法优质课教案

24时记时法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解决,让学生初步感受记时法产生的必要性,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记时法。 2.通过对比,树立学生辩证看待两种记时法的意识,并能熟练掌握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互化。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并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两种计时法互相改写。 教学难点: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刚才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的时间到了,对吗?那古时候的人们是怎样来确定时间的呢?请看大屏幕。 伴随课件画面的呈现,教师介绍: 在古代,原始人白天外出打猎,晚上回到自己居住的山洞里休息。他们只知道用“日”和“夜”来表示时间。后来,人们发现一天中太阳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就学会了用测太阳影子的方法来确定时间。再后来,人们还发现,容器中的水或沙子,从一个小孔中流出的时间是固定的,就想到用滴水或漏沙的方法来计算时间。 提问:那么,如果今天我们需要知道时间,要看什么呢?(看钟表) (屏幕出现钟面,显示时刻10时) 提问:你能读出现在钟面上的时刻吗?一般这个时刻你可能在干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上课 10时 睡觉 10时) 提问:一天之中怎么会有两个10时呢?你觉得这两个10时是同一个时间吗?请看大屏幕: 夜里12时是一天结束的时刻,也是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刻,这个时刻我们一般在做什么?(睡觉)就让我们从这个时刻开始,时针和分针转动起来了,这时我们应该还在睡梦中,渐渐地天亮了,该起床了,来到学校上课,现在来到了第一个10时,就是我们同学们所说的在上课的10时,太阳越爬越高,当它爬到一

天中最高的那个位置的时候,就来到了中午12时,这时时针已经在钟面上走了整整一圈,一天结束了吗?吃过午饭我们又来到了学校进行下午的课程,很快放学了,回家了,吃过晚饭我们洗洗漱漱可能又要上床睡觉了,这时时针再次指向了10,就是我们同学所说的在睡觉的10时,时间继续在走,又回到了我们一开始开始的那个时刻,夜里的12时,完整的一天结束了。 (伴随动画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完整的一天时针要走整整两圈,让学生感受两个10时,一个是上午的10时,一个是晚上的10时) 一天有24小时,时针要在钟面上转动两圈,可能就会出现两次指向10,也就出现了两个10时(交互) 提问:现在你明白一天中为什么会两次出现10时了吗?(指着板书)如果只是像这样来记录时间,行吗? 为什么不行,这样记录容易产生混淆,那你有没有办法让别人不产生混淆呢?生活中,上课的这个10时我们会说什么? 二、回顾反思普通记时法,讨论设计24时记时法 谈话:为了区分开来,生活中,上课的这个“10时”我们一般说成上午10时。(板书:上午)睡觉的这个“10时”我们一般说成是晚上10时。(板书: 晚上) 同学们请看,如果老师像这样记录,一说上午10时肯定是在上课的这个10时,一说晚上10时,肯定是在睡觉的这个 提问: 像这样加上时间词,你还会分不清吗? (点击动画,依次给时间轴上的时刻加上时间词) 谈话:从夜里12时起,第一圈的1至4时,我们一般说凌晨;5至7时,说早上;8至11时,说上午。从中午12时起,第二圈的1至6时,我们说下午;7至10时,说晚上;11、12时说夜里。这样记录时间的方法,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把它称为“普通记时法”。(板书: 普通记时法)普通计时法用加时间词的方法,很好地区分开了像两个10时这样的情况, 提问:普通记时法,为什么要加上这样的时间词呢? 谈话:以前咱们只是会这样说,现在明白了这样说的道理。那用普通记时法

三年级二十四小时计时法

知识点 ★一年有12个月。 一个月有31天的叫大月,共7个大月,分别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 (一、 三、五、七、八、十、腊,31天永不差。) 一个月有30天的叫小月,共4个小月,分别是:四、六、九、^一;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 2月是最特殊的月份,2月是28天的年份叫平年,2月是29天的年份叫闰年。判断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 ①公历年份除以4,整百年份除以400 ,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的是闰年。(*1900年是平年) ②各位上的数是单数的年份一定是平年;

③用年份数的后两位除以4算一算是否有余数。 ★一年有4个季度 1月、2月、3月是第一季度,平年的第一季度是31+28+31 = 90天,闰年的第一季度共91天 4月、5月、6月是第二季度(共30+31+30 = 91天), 7月、8月、9月是第三季度(共31+31+30 = 92天), 10月、11月、12月是第四季度(共31+30+31 = 92天)。 ★平年一年有365天,合52星期余1天; 4、闰年一年366天,合52星期余2天。 5、 ★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元旦(1月1日),妇女节(3月8日),劳动节(5月1日),儿童节(6月1日),国庆节(10月1日)。 24时的计时方法 ★在一天里,钟面上的时钟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用“凌晨” “上午”来描述0时到中午12时这段时间里的时刻;用“下午” “晚上” “夜里”来描述中午12时到晚上12时这段时间里的时刻。 ★把普通计时法写成24时计时法:中午12时以前的时刻(如凌晨4时写作:4: 00),时刻不变。 中午12时过后的时刻,我们可以加上12 (如下午2时:2+12=14 14:00); ★把24时计时法换成普通计时法时:中午12时以前的时刻,直接在时刻前加上“凌晨”“上午”。 中午12时过后的时刻,我们可以减去12,再在时刻前加上“下午” “晚上”(如14时:14-12=2 下午2时); 例题 1.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下午2时是()上午8时是() 晚上10时是()夜里2时是() 下午5时半是()凌晨4时20分是()

24时计时法优质课教案

24时计时法优质课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4时记时法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解决,让学生初步感受记时法产生的必要性,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记时法。 2.通过对比,树立学生辩证看待两种记时法的意识,并能熟练掌握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互化。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并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两种计时法互相改写。 教学难点: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刚才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的时间到了,对吗?那古时候的人们是怎样来确定时间的呢?请看大屏幕。 伴随课件画面的呈现,教师介绍: 在古代,原始人白天外出打猎,晚上回到自己居住的山洞里休息。他们只知道用“日”和“夜”来表示时间。后来,人们发现一天中太阳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就学会了用测太阳影子的方法来确定时间。再后来,人们还发现,容器中的水或沙子,从一个小孔中流出的时间是固定的,就想到用滴水或漏沙的方法来计算时间。 提问:那么,如果今天我们需要知道时间,要看什么呢?(看钟表) (屏幕出现钟面,显示时刻10时) 提问:你能读出现在钟面上的时刻吗一般这个时刻你可能在干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上课 10时 睡觉 10时) 提问:一天之中怎么会有两个10时呢?你觉得这两个10时是同一个时间吗?请看大屏幕: 夜里12时是一天结束的时刻,也是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刻,这个时刻我们一般在做什么(睡觉)就让我们从这个时刻开始,时针和分针转动起来了,这时我们应该还在睡梦中,渐渐地天亮了,该起床了,来到学校上课,现在来到了

二十四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二十四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年级:三主备人:吴雪时间:2011.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钟面上时针的转动,使学生认识1日=24时,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某一时刻。 2.正确区分时间与时刻,初步学会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24时计时法。 4.培养学生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某一时刻。 教学难点: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相互转化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专项训练纸、每个小组一个钟表。 一、专项训练 笔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 268÷3= 680÷6= 477÷5= 288÷9= (1)值日组长说:“下面我们先进行专项训练,请同学们拿出口算纸,看谁做的又对又快。生独立做。 (2)值日组长说:“下面有我们小组来订正答案,请同学们两人小组交换看。订正完后值日组长说:“全对的得一颗星,请组长做好记录。” (3)师说:“全对的小组请举手,每个小组加一分。” 二、导入新课 1.师:通过昨天的预习,你知道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吗? 2.板书课题:二十四时计时法 三、预习展示,合作解疑。 1.检查二十四时计时法的预习情况。 (1)师: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同学们在三人小组内交流一下通过预习二十四时计时法都有哪些收获? (2)哪一个小组来进行汇报? 指一组学生进行汇报。师随机板书。 预设:

1.学生汇报完在一日(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二十四小时后。如果学生 没有问的,师问:你知道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的?如果学生意见不一致,引导学生回想新年联欢会倒计时的场面,当我们倒数到1的那一瞬间,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都指到了几?这意味着什么?师问:一天里时针走了2圈?第一圈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第二圈呢?师小结:从0时到二十四时的计时法叫做二十四时计时法。师随机板书。师介绍小知识:地球在绕太阳转的同时,自己还不停的旋转。地球自己旋转一圈所需要的时间就定为一日。是24小时,从夜里0时到24时。 2.当学生汇报课本的钟面上有两圈数时,这时学生可能会问:这个钟面外圈的数表示 什么?它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如果学生没有问的,老师问。师小结: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中午12时到夜里的24时,是时针走第二圈时对应的时刻,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相差12。 3.学生汇报完下午17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17时后,再出几个把上午和凌晨的普通 计时法的时刻让学生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然后让学生观察把普通计时法化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师小结:把下午几时或晚上几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要用原来的时数加12,凌晨和上午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把凌晨和早上去掉就可以了。 你在哪个地方见到过24时计时法?你认为这种计时法有什么优点? 巩固练习一 填一填: 2.检查例3的预习情况。 (1)生在三人小组里交流一下例3的预习情况。 (2)指一组学生汇报。 (3)师小结。 四、主题训练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二十四时计时法掌握的怎们样呢?下面老师就出题来考考你。 基础练习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二十四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熟练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理解时间与时刻这两个概念,能够回答一些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应用题。 2.在探究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文化的兴趣、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师问:你们知道一天(日)有多少个小时吗?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一日就是一昼夜,1日是24时。 板书:一日24时 (二)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 1.师问:你知道什么时候是一天的开始,什么时候是一天的结束吗? 拿出表盘教具(钟表),介绍:由夜里零时起,作为一天的开始,再到夜里零时,就是一天的结束。 小结:夜里零时即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也是前一天的结束。 老师展示,引导同学按时间顺序,结合生活叙述一些生活事件,使学生认识到时钟走两圈是一日。 2.出示表盘,介绍指针,一日里时针经过表盘的各点几次? 3.介绍两种计时法。 (1)出示普通计时法:学生上午7:40在教室上课、小明晚上8:00在做功课。 师:像这样,在说明时间时,需要加“上午、下午、晚上”等前缀词的表达方式,我们叫做普通计时法。 板书:普通计时法。 (2)出示24计时法:出示银行、邮局、车票上的时间。 师:像这样,在说明时间时不需加前缀词,就能知道是“上午、下午、晚上”的时间,我们叫做24时计时法。 板书:24时计时法 师: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两种计时法表述上有什么区别?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吗? 4.出示电视播放的节目。 师:同学们喜欢看电视节目吗?这是一下节目的播出时间,如果想用24计时法表示应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先出示普通计时法,再对应数轴出现24计时法。 上午8时记作金色童年 上午9时记作儿童英语 下午2时记作六一英语 下午4时记作美术星空 下午6时记作大风车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24时计时法 大源二小周燚华 教学目标: 1、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探究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关系,并正确的进行互相转换。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4、养成珍惜时间、守时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难点:探究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关系,并正确的进行相互转换。 学具准备:课件,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脑经急转弯 小明和小华约好周六7时到富阳儿童公园去玩。他们俩都按时去了同一个儿童公园,但是却没有见到面。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他没说清楚是早上7时还是晚上7时? 小结:像这样在时刻前加上“上午”“晚上”“下午”等表示时段的词语,我们叫做普通计时法。 师:那么,能不能用一种更好的计时方法来避免这样的错误? 2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24时计时法。 二、探索新知 (一)感受24时计时法的来源 师:我们先来看看小红的一天是怎么过的? 1、课前学生自学课本82页的情境图, 学生依次说说每幅图小红都在做什么? 想一想:小红的一天是几时开始的?又是几时结束的? 2、感受一日24时 出示动画表示小红的一天: 当钟面第一圈结束后教师提问: 师:从凌晨0时开始,到了中午12时,时针正好转了几圈?时针走了多少个小时? 然后出示第一圈的时刻用24计时法怎样表示? 时针再往前走,就开始走第二圈了。现在是几时?(下午1时)就是几时?到了下午2时,就是几时? 师:从中午12时再到半夜12时,时针又转了几圈?又经过了几个小时?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 师:内圈和外圈又怎么样的关系? 再出示第二圈的时刻怎样用24计时法表示? 3、小结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一天时针正好走2圈,就是24小时。人们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黄湘云)

24 时记时法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小学黄湘云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数学 2.课时:1 3.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上网查有关计时法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结合生活实际,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换算,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分析 《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49~52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时、分、秒,能够认读钟面上时间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用两次图示讲述了记时法的原理,并联系生活情境教学使用24时记时法。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两种记时法的相互转化。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学习单等。 2.学生课前上网查有关计时法的资料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爱看什么节目?它是什么时候播出?

2.你知道动画乐翻天一般什么时刻首播吗?(师随机板书:晚上6:00)3.看看电视画面上显示的是晚上6时吗?电视上怎么显示的是18时呢?(师随机板书:18:00) 4.老师这里有一份电视节目预报表(课件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表),像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你们还在哪儿见过? 5.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种记时法是如何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 二、展开 (一)认识24时记时法 1.你们知道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一天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一起看看春节晚会上大家一起迎接新年第一天开始的情景。 【百度搜索】《春晚》倒计时视频 https://www.doczj.com/doc/4f3588795.html,/show/dqtjB8mui_nUxjkD.html 2.新的一天开始了,这时,钟面上是几时?电视右上角的时间呢? 3.(1)师:到了夜里12时,就表示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所以,我们又把这个时刻称为0时。 (2)师:一个小时过去了,现在是几时?1时还可以怎么说?这时你一般在干什么? (3)在7时、10时、12时停下,分别让学生说说这时是几时,你通常在干什么? 4.(1)时间继续往前走,现在是几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指生汇报。 (3)13时是怎么想到的?13时还可以怎么说?(板书:13时) (4)小结:下午1时就是13时,13时就是下午1时。 5.分别在15时、21时停下,让学生说说这时是几时?你通常在干什么?6.师:到了一天结束的时候,这时的时刻是几时?24时还可以怎么说? 师:到了24时,就表示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所以,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 7.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转几圈?经过多少小时?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教学进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初步感知 1.播放旧事联播片头,提醒两种写法 师:这是教员喜欢的电视节目,它在什么时辰播出? 电视画面上是这样写的吗? 这两种写法都能说明旧事联播节目什么时辰播出吗? 2.汇报调查结果,进一步丰厚感知。 师:你最喜欢的节目是在什么时辰播出的,它们的对应时辰是上午、下午或早晨几时几分?谁情愿把你们前两天调查的结果通知大家。 师依据先生的回答板书:(略) 3.比拟不同,提醒课题 师:如今黑板上出现了两种计时法,它们相像在什么中央,不同在什么中央? 师:这种用0-12时来计时,而且要指明上午、下午、早晨的计时法叫普通计时法。(板书:普通计时法 )。第二种不用加文字说明,只用数字0-24时表示的叫24时计时法。(板书读题:我们明天要研讨24时计时法) 二、观察比拟,探求特征。 1.明白学习目的 你想研讨有关24时计时法的什么内容?

生活中你还在哪些中央看到过24时计时法?(当场处置:生活中运用十分普遍,如银行,车票,邮政,电视,电脑等)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它与普通计时法有什么样的关系,怎样相互转化?怎样计算经过的时间? 2.小组探求处置效果 效果一: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 猜一猜:为什么叫24时计时法? 看书自学: 课件强化:(课件:时钟走2 圈):24时计时法,第一圈跟普通计时法一样,第二圈时针所指的钟表上的数要区分加上12。(为什么加上12?)不叫下午1时而叫13时,下午2时叫14时早晨12时叫24时。 效果二: 师:24时计时法是这么一回事,大家明白了。那它与普通计时法有什么样的关系,怎样相互转化?谁来试试。 1.尝试练习 师:我用普通计时法问,你用24时计时法答:我们上午7 时30分到校,(生:7时30分)下午4时30分放学。(16时30分)。半夜12时,早晨12时, 用24时计时法问,你用普通计时法答:16时 4时12分 24时 2.小结规律:13时(半夜1时)之前的时辰上的数字是一样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