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字桅杆悬吊法架设30米先张板梁施工技术

人字桅杆悬吊法架设30米先张板梁施工技术

人字桅杆悬吊法架设30米先张板梁施工技术
人字桅杆悬吊法架设30米先张板梁施工技术

人字桅杆悬吊法架设30米先张板梁

施工技术

2005年10月31日星期一

人字桅杆悬吊法架设30 米先张板梁

【摘要】:人字桅杆架设简支梁桥适用于墩比较高且梁下没有架梁施工条件的情况

【关键词】:人字桅杆悬吊架设简支梁

一、工程概述

位于绵阳市郊普明乡的绵广高速公路安昌河大桥,采用先张预应力简支板梁结构,正交横跨安昌河。该大桥设计共16 跨,其中30 米先张预应力梁为7 跨,(广元方向岸边设两跨20m 预应力梁后即为连续7 跨30m 梁)。每跨设16 块预应力梁,30m 预应力梁共计112 块,其中最大重量的边板共计14 块。单片重量59.5 吨。【规格:(142+50)×140×3000cm】预应力梁生产场地距吊装现场约400 米,需二次转运至桥头处(广元方向岸边)。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拟采用钢管人字桅杆(40 吨/15 米)两付,施以平衡悬吊法架设梁板,该30m 预应力梁在预制场用2 台32 吨履带式起重机抬吊装车,由60 吨平板拖车运至桥头,经卸车人字桅杆(35 吨/10 米)卸至桥面轨道运梁小车上,由两付主吊人字桅杆经2 台8 吨卷扬机互相牵吊平衡过跨,再横移、落梁、就位安装。人字桅杆的竖立采用主吊人字桅杆和辅助人字桅杆完成,地锚固定于桥墩圆柱下部或采用压锚形式。由于本运输吊装属大型桥梁吊装,涉及多方面配合工作,因此组织者应亲临现场,协调指挥各方面工作。施工作业人员特别是起重工必须听从指挥,密切配合、精心操作,把好每一个吊装环节,做到万无一失。确保本次吊装的顺利完成。

二、准备工作

1、仔细踏勘现场运输道路及吊装现场,特别是运输道路地面土质(如回填土)承压状况。高空中高压线等障碍,需通过有关方面排除。

2、熟悉图纸和有关技术要求,对盖梁的放线、标高等进行全面复核,检查无误后,方能进行下一步工序。

3、对6 台卷扬机,2 台吊车及平板拖车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吊车起重臂,卷扬机钢丝绳,电控糸统及刹车。全面保养,调试所有机械动力设备。

三、施工流程

人字桅杆悬吊法施工流程

四、人字桅杆的竖立

1、人字桅杆的参数

设计起重量(单付) 40 吨

前桅杆有效高度 15.2 米

后桅杆有效长度 15.2 米

主肢钢管Φ377×12 桅杆自重 3.6 吨

2、人字桅杆的平面布臵(参见悬吊梁照片)

前后主吊人字桅杆分别设立于30m 第一跨和后方墩台之间于盖梁轴线左右,桅杆两脚跨距7.2 米。卸车人字桅杆设于桥头中间位臵。

3、缆风绳、卷扬机、轨道的布臵

⑴前后人字桅杆缆风绳(Φ28mm)系于桥跨对面圆柱墩身下部,后桅杆可利用桥面预应力梁吊环固定。前后桅杆顶封Φ30mm 盖绳。

⑵ 2 台主吊卷扬机(8 吨/台)布臵于距后桅杆中心不小于15 米的两侧。最后一个导向轮与卷扬机的距离不小于25 倍卷筒直径。

⑶在后桅杆中间处敷设运梁轨道(43kg/m ),上臵40 吨/台运梁小车两台。

4、主吊人字桅杆的竖立(交通部第一工路工程总公司主编之桥涵下P963)

⑴将前桅杆由吊车组对竖于岸边,再组对竖后桅杆于桥墩中间,系好缆风绳,利用其牵吊绳系着第三跨上的过跨绳将辅助桅杆过跨立于对跨桥墩上,并竖立安装。

⑵利用后桅杆牵吊绳系住前桅杆顶部和辅助桅杆的2 根牵吊绳,以一根系住前桅杆脚部,另一根系住顶部将前桅杆牵吊到对跨桥墩上,并用辅助桅杆顶部牵吊绳将前桅杆竖立起来,然后将各桅杆控制缆风绳拴住,桅杆的转移即完成。其前桅杆过跨即重复上述过程。

五、运输

1、30m 梁预应力梁运输属重型运输,要求运输便道各转弯处转弯半径不小于34 米。运输过程中协调好运输桥梁的车辆通过时的断路工作。在运输前应用压路机将运输道路填平碾压坚实。(板梁运输过程如下图所示)

2、预制场上已经检验合格的30m 预应力梁,由二台32 吨履带式起重机直抬吊梁板。将梁的一端找正放臵运梁炮车上,另一边将拖车牵引头倒于梁下方,最后再找正放下梁板。用两台5 吨倒链封车后,低速将梁运至大桥桥头待吊。

(板梁上车如下图所示)

六、吊装

1、卸车

⑴指挥运输拖车退至桥头处人字桅杆(35 吨/10m)中间,拆去炮车上的倒链及钢丝绳,将卸车组吊钩系住梁板吊耳,起动卷扬机,将梁放臵在运梁小车上。

⑵指挥运梁拖车退至桥头人字桅杆中间,并将运梁小车送入轨道上,拆去拖车上封车倒链,将梁卸在运梁小车上。

⑶由前牵3 吨卷扬机将30m 梁牵至主吊后桅杆下停车。

2、吊装

⑴将前后桅杆起重滑车组吊钩同系在梁前端吊耳处,把前牵3 吨卷扬机系于梁后端吊耳处即为后牵制动力。由指挥口哨指令起吊梁,当梁起吊前端小车高约10厘米时,停止起吊,分别检查各桅杆、卷扬机、地锚,钢丝绳等,经确认无误后,拆除运梁小车。再起动三台卷扬机,前桅杆卷扬机起吊,后桅杆卷扬回车,后卷扬机配合梁前进速度。整个前进过程必须使梁前端低于后端,绝对禁止梁“昂头”。当梁吊运至前桅杆约1 米时,全部卷扬机停车,并将后桅杆吊点移至梁后端吊耳处,再由卷扬机配合起吊至支座上方。

⑵梁就位时必须细致稳妥,使梁就位准确且与支座密贴,勿使支座产生变形,就位

不准时,不得用撬杠移动梁。

⑶当第二块梁重复第一块梁安装程序完毕后,在此二块梁上将运梁轨道延至前桅杆处,再将边板(中板)牵至两桅杆下方,由前后桅杆滑车组起吊梁且前后横移卷扬机配合放臵于第一(二)块梁的左(右)侧,经盖梁上的滚动滑道,横移到位,再由杠杆千斤顶起梁,拆出滚动滑道,安装好支座就位。当一跨安装完毕后,将前桅杆过跨竖立,再重复上述吊装过程。

七、劳动力配备

起重工 10 人吊车司机 4 人电工 2 人

机操工 4 人测量工 1 人杂工 10 人

电气焊工 1 人检修工 1 人安全员 2 人

八、施工进度

为保证大桥施工总工期完成预定目标,吊装工作根据预应力板实际生产状况,拟按每天4 块预应力梁。主吊人字桅杆过跨架设每跨需4 天,30m 梁全部吊装工作约60 天完成。

九、安全措施

1、成立大桥吊装安全领导小组,并设专职安全员1人,随时在吊装现场回检查。

2、吊装前,必须逐级仔细地进行技术交底工作,使所有作业人员充分了解吊装各个环节,以用本岗位操作要领、技术要求。

3、组织施工作业骨干人员,对方案进行审定,仔细探讨施工中的细节问题,寻找不安全因素,制定对策和措施。

4、参加全体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坚守岗位,做到文明施工。

5、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6、现场应有醒目的标语。装车、吊装现场应设立警戒线和标志牌,严禁非吊车人员上桥。

7、所有机具、索具的设臵和操作使用,均应符合《起重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

8、凡参加吊装的施工人员必须根据指挥者的号令进行,做到绝对服从指挥。凡发现不安全隐患,应立即向上报告。

9、梁在过跨吊装时应始终保持水平位臵,严禁“昂头”。

10、吊装过程中,施工人员不得在起重设备下工作和停留在受力索具附近。

十、主要机具

QV 履带式起重机 32 吨 2 台

QY-16 汽车式起重机 16 吨 4 台

KM-400 平板拖车 60 吨 1 台

主吊人字桅杆 40 吨/15 米 2 付

卸车人字桅杆 35 吨/10 米 1 付

运梁小车 40 吨 2 台

电动卷扬机 8 吨 2 台

电动卷扬机 15KW,8m/min,400m 容绳 5 吨 2 台

电动卷扬机 11KW,8m/min,400m 容绳 3 吨 3 台

电焊机 30kvA 2 台

发电机 150KW 1 台

发电机 10KW 1 台

主滑轮 H50×6D 6 个

导向轮 H10×1 20 个导向轮 H5×1 10 个倒链 10 吨 4 个

倒链 5 吨 10 个倒链 3 吨 10 个卡环 50 吨 4 个

卡环 30 吨 6 个

卡环 1-20 吨若干

主缆绳 6×37-1700 Φ=21.5mm 1600 米主缆风绳 6×37-1700 Φ=28mm 1000 米付缆绳 6×19-1700 Φ=17.5mm 1000 米绳扣Φ15mm-Φ34.5mm 若干

千斤顶 50 吨 10 个千斤顶 32 吨 10 个钢轨 43kg/m 600 米枕木 220×250×1200mm 50 根

枕木 160×150×1000mm 50 根钢板δ=10~20mm 若干水平仪 1 台木锯 1 把信号旗 4 面割炬 2 套十一、人字桅杆的校核

2005年10月31日星期一整理

新奥法施工的原理和技术要点

新奥法施工的原理和技术要点 新奥法施工的原理和技术要点 2011年09月22日 新奥法施工的原理和技术要点 赣龙项目部 摘要:以隧道新奥法的概念和设计原理为参量,推导出新奥法的施工原理和技术要点;然后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经验的总结,对新奥法施工中的难点、要点、和易错的部位予以说明,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新奥法的概念设计原理技术要点喷射混凝土锚杆 一、概述 新奥法即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原文是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简写为NATM;新奥法概念是奥地利学者拉布西维兹(L.V.Rabcewicz)教授于1963年提出的一种新型施工“方法”(注:新奥法不单纯是一种施工方法,它的实质是一种现代先进的隧道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方法)。 以往人们都认为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必然要引起围岩坍塌掉块,开挖面积越大,坍塌的范围越大;因此,传统的隧道结构设计方法是将围岩看成是必然要松弛塌落,而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荷载。传统的隧道施工方法则是将隧道断面分割成若干个小块进行开挖,随开挖随用刚才或木材支护,然后,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砌筑刚性衬砌;但是随着岩石锚杆、喷射混凝土的机械和岩体力学方面的发展,人们对开挖隧道过程中所出现的围岩变形、松弛、坍塌等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因此才有了我们熟知而又常新施工方法“新奥法”。 新奥法的定义:新奥法是应用岩体力学理论,以维护和充分利用围岩的自身承载力为基点,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手段,必要时架设格栅钢

架,及时的进行支护,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弛,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对围岩支护的量测、监控来指导隧道施工和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的方法和原则。 从新奥法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 ⑴围岩是隧道结构中的主要承载单元,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围岩的自身承载力,应允许并控制岩体的松弛变形;一方面允许形变,是围岩中能形成自身的承载环,即就是自然拱的形成;另一方面又必须限制它的形变,是围岩不致过度松弛而丧失或大大降低自身的承载能力;所以在施工中,支护时间的迟早必然大大的影响围岩压力的数值,因此,一般宜尽快的施作初期支护,封闭围岩。 ⑵为了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性能,在施工中应尽快的使之闭合,而形成封闭的环形结构;另外,隧道断面要尽可能的圆顺,以避免棱角处的应力集中。 ⑶在施工的各个阶段,应进行现场围岩量测,提出准确可靠的测量信息,如隧道拱顶的下沉,周边的收敛等,并且要及时反馈用来指导地下工程的施工。 上述新奥法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把新奥法的基本原则扼要的概括为:“少扰动、早喷锚、勤测量、紧封闭”。 二、新奥法要点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新奥法不单纯是一种施工方法,也不能笼统的认为喷锚支护就是新奥法;这是极其错误的概念。新奥法是一种现代先进的隧道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方法,只有喷锚结构按照规定的方法程序进行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我们才能认为符合新奥法。 1、施工与设计相结合 ⑴作为一名合格的地下工程技术人员我们要充分理解并掌握新奥法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者的设计意图。新奥法的设计应以工程类比法为主,结合

掌握新奥法施工方法

掌握新奥法施工方法 一、新奥法的施工顺序 新奥法是以喷射混凝土、锚杆支护为主要支护手段,因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能够形成柔性薄层,与围岩紧密粘结的可缩性支护结构,允许围岩又一定的协调变形,而不使支护结构承受过大的压力。 施工顺序可以概括为:开挖→一次支护→二次支护。 第一次支护作业包括:一次喷射混凝土、打锚杆、联网、立钢拱架、复喷混凝土 在坑道开挖后,在岩体松散破坏之前,及时修筑一层柔性薄壁衬砌(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量测监视,确定围岩变形稳定之后,修筑防水层及第二次衬砌。 开挖作业的内容依次包括:钻孔、装药、爆破、通风、出渣等。开挖作业与一次支护作业同时交叉进行,为保护围岩的自身支撑能力,第一次支护工作应尽快进行。为了冲分利用围岩的自身支撑能力开挖应采用灌面爆破(控制爆破)或机械开挖,并尽量采用全断面开挖,地质条件较差时可以采用分块多次开挖。一次开挖长度应根据岩质条件和开挖方式确定。岩质条件好时,长度可大一些,岩质条件差时长度可小一些,在同等岩质条件下,分块多次开挖长度可大一些,全断面开挖长度就要小一些

完成第一次支护的时间非常重要,一般情况应在开挖后围岩自稳时间的二分之一时间内完成。目前的施工经验是松散围岩应在爆破后三小时内完成,主要由施工条件决定。 在地质条件非常差的破碎带或膨胀性地层(如风华花岗岩)中开挖巷道,为了延长围岩的自稳时间,为了给一次支护争取时间,安全的作业,需要在开挖工作面的前方围岩进行超前支护(预支护),然后再开挖。 在安装锚杆的同时,在围岩和支护中埋设仪器或测点,进行围岩位移和应力的现场测量:依据测量得到的信息来了解围岩的动态,以及支护抗力与围岩的相适应程度。 一次支护后,在围岩变形趋于稳定时,进行第二次支护和封底,即永久性的支护(或是补喷射混凝土,或是浇注混凝土内拱),起到提高安全度和整个支护承载能力增强的作用,而此支护时机可以由监测结果得到。 对于底板不稳,底鼓变形严重,必然牵动侧墙及顶部支护不稳,所以应尽快封底,形成封闭式的支护,以谋求围岩的稳定。 二、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 1.少扰动2.早喷锚3.勤量测4.紧封闭 三、隧道开挖

冲击成孔桩基施工方案

冲击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本工程地勘报告、设计图纸、文件。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2、编制范围 3、工程概况 3.1工程简介 本施工区段桩基工程量表: 桥名墩号桩径(m)桩长(m)根数 总长(m) 梭沟大桥0# 1.8 18 6 108 1# 2 24 6 144 2# 2 35/27 6 186 3# 1.8 22 12 264 4# 1.8 23 12 276 5# 1.8 21 12 252 6# 1.8 21 12 252 7# 1.8 33 6 198 由于地形、水文等条件限制桩基施工计划采用冲击成孔(详见冲击成

孔施工方案),具体施工方法结合实际现场情况来确定。 3.2地形、地貌 线路所经地带为荥巩丘陵山地,山脉呈东西像展布。山脉和丘陵之间分布有不同规模的冲积平原,形成山川相间的地貌格局。地势总体上是西高东低;线路走廊带内最低标高141.89m,最高标高440.46,相对高差一般10-200m。山体走向多为东西向,山体多呈浑圆状平缓山丘,山坡坡度为10-37°。基岩裸露较少,多被坡积、坡洪积黄土状粉质粘土、碎石土覆盖,植被较发育。出露基岩主要为砂岩、泥岩、泥质砂岩、砂质泥岩。按照成因及形态,线路所经地段为丘陵岗地、冲洪积平原、构造剥蚀低山(K8+400-K20+300)。 3.3气候、水文条件 项目所在地区巩义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4.6℃,历年最高气温43℃,绝对最低气温-15.4℃,降水量多集中在7、8、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2%,年平均风速3m/s,年平均最大风速36m/s。 勘察区地下水为松散岩类的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组成,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泥岩、砂岩、砂质泥岩和泥质砂岩中。 工程区主要河流有汜水河、东泗河等,水量随季节变化明显。 4、施工总体布置 4.1桩基机械选择 根据本工程桥梁地质情况分析,桩基所处地质为粉质黏土、卵石、砂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其中砂岩深度为17~22m,强度普遍为17.8~55.6Mpa。所以我标段桩基施工使用机械为冲击钻,所有桩基采用冲击成孔

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技术培训(附简图)

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技术培训(附简图) 2017.11.15 一、新奥法的基本概念 新奥法是应用岩体力学理论,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为基点,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进行支护,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弛,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量测、监控来指导隧道施工和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的方法和原则。 新奥法施工方法包括全断面法、台阶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中隔墙法(简称CD法)和交叉中隔墙法(简称CRD法)、双侧壁导坑法。 二、新奥法施工的要点 (一)在隧道的整个支护体系中,围岩是承载结构的一部分,施工中要合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保持围岩的稳定; (二)隧道开挖时,应尽可能减轻对隧道围岩的扰动或尽可能不破坏围岩的强度。 (三)允许围岩有一定的变形,初期支护应尽量做成柔性的,以便与围岩紧密接触,共同变形和共同承载,充分围岩的自身承载作用。 (四)洞室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封闭围岩表面,抑制围岩体的早期变形,待围岩稳定后,再进行二次衬砌,但遇软弱围岩特别是洞口段衬砌要紧跟。 (五)隧道的几何形状必须满足在静力学上作为圆筒结构的计算条件,因此,要尽可能使结构做得圆顺(如做成圆形或椭圆形的),不产生突出的拐角,避免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同时,尽早使衬砌结构闭合(封底),以形成承载环; (六)对隧道周边进行位移收敛量测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

个重要环节,从现场量测反馈信息及时修改设计和施工方案。 (七)对外层衬砌周围岩体的渗水,要通过足够的“排堵措施”予以解决,如在两层衬砌之间设置中间防水层等。 三、新奥法施工方法 全断面法 (一)全断面法的概念及适用条件 全断面法全称为“全断面一次开挖法”,即按隧道设计断面轮廓一次开挖成型的方法,如图1所示。 全断面法常适用于Ⅰ~Ⅲ级硬岩的石质隧道,可采用深孔爆破施工。 图1 全断面施工方法 1-全断面开挖;2-锚喷支护;3-模筑混凝土 (二)全断面法的优缺点 优点:较大的作业空间,有利于采用大型配套机械化作业,提高施工速度,工序少,干扰少,便于施工组织与管理,采用深孔爆破时,可加快掘进速度,对围岩的震动次数较少,有利于围岩稳定。 缺点:由于开挖面较大,围岩相对稳定性降低,且每循环工作量相对较大,要求施工单位有较强的开挖、出渣与运输及支护能力,采用深孔爆破时,产生的爆破震动较大,对钻爆设计和控制爆破作业要求较高。

浅述新奥法施工

浅述新奥法施工 [ 06-03-21 15:15:00 ] 作者:孙毅刚 摘要:本文简要叙述了新奥法特点、理论及施工要点,支护手段与施工顺序以及新奥法的适用范围。最后指出了新奥法施工的缺点,并对新奥法施工作了简要的展望。 关键词:新奥法施工 新奥法即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 原文是 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 简称 NATM , 新奥法概念是奥地利学者拉布西维兹 (L. V. RABCEW ICZ) 教授于 50 年代提出的, 它是以隧道工程经验和岩体力学的理论为基础, 将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组合在一起作为主要支护手段的一种施工方法,经过一些国家的许多实践和理论研究, 于60年代取得专利权并正式命名。之后这个方法在西欧、北欧、美国和日本等许多地下工程中获得极为迅速发展, 已成为现代隧道工程新技术标志之一。六十年代NATM 被介绍到我国,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得到迅速发展。至今,可以说在所有重点难点的地下工程中都离不开NATM。新奥法几乎成为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修筑隧道的一种基本方法。 下面仅对新奥法施工作一简要叙述。 1 新奥法施工特点 1.1及时性 新奥法施工采用喷锚支护为主要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紧跟开挖作业面施工,因此可以利用开挖施工面的时空效应,以限制支护前的变形发展,阻止围岩进入松动的状态,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超前支护,加之喷射混凝土的早强和全面粘结性因而保证了支护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在巷道爆破后立即施工以喷射混凝土支护能有效地制止岩层变形的发展,并控制应力降低区的伸展而减轻支护的承载,增强了岩层的稳定性。 1.2封闭性 由于喷锚支护能及时施工,而且是全面密粘的支护,因此能及时有效地防止因水和风化作用造成围岩的破坏和剥落,制止膨胀岩体的潮解和膨胀,保护原有岩体强度。

隧道施工方法之新奥法

新奥法施工原理及特点 新奥法是在利用围岩本身所具有的承载效能的前提下,采用毫秒爆破和光面爆破技术,进行全断面开挖施工,并了以形成复合式内外两层衬砌来修建隧道的洞身,即以喷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钢支撑等为外层支护形式,称为初次柔性支护,系在洞身开挖之后必须立即进行的支护工作。因为蕴藏在山体中的地应力由于开挖成洞而产生再分配,隧道空间靠空洞效应而得以保持稳定,也就是说,承载地应力的主要是围岩体本身,而采用初次喷锚柔性支护的作用,是使围岩体自身的承载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第二次衬砌主要是起安全储备和装饰美化作用。 新奥法的适用性很广,中国已在亚粘土和黄土隧道施工中取得成功。但在下列情况下,一般都应采取适当的辅助措施才能施工:①涌水量大的地层;②因涌水产生流沙现象的地层;③围岩破碎使锚杆钻孔和插入都极为困难场合;④开挖面不能自稳的围岩。新奥法是以喷射混凝土、锚杆支护为主要支护手段,因锚杆

喷射混凝土支护能够形成柔性薄层,与围岩紧密粘结的可缩性支护结构,允许围岩又一定的协调变形,而不使支护结构承受过大的压力。 新奥法适用范围: 具有较长自稳时间的中等岩体;②弱胶结的砂和石砾以及不稳定的砾岩; ③强风化的岩石;④刚塑性的粘土泥质灰岩和泥质灰岩;⑤坚硬粘土,也有带坚硬夹层的粘土;⑥微裂隙的,但很少粘土的岩体;⑦在很高的初应力场条件下,坚硬的和可变坚硬的岩石;在下述条件下应用新奥法必须与一些辅助方法相配合①有强烈地压显现的岩体;②膨胀性岩体(要与仰拱与底部锚杆相配合);③在一些松散岩体中,要与钢背板与之配合;④在蠕动性岩体中,要与冻结法或预加固法等配合;在下列场合中应用应慎重①大量涌水的岩体;②由于涌水会产生流砂现象的围岩;③极为破碎,锚杆钻孔、安装都极为困难的岩体;④开挖面完全不能自稳的岩体等。 新奥法的缺点: ①实施不仅要求有良好的施工组织和管理,也要求技术人员和量测人员都十分熟练,没有这一点就易于发生错误;作业质量都与每一个人的仔细操作有关。 ②开挖暴露出的地质会立即改变其状态,因此要求施工地质人员要亲临现场,以便发现问题; ③用能控制的施工量测,往往给施工带来不便;

冲击反循环钻孔法施工工艺

冲击反循环钻孔法施工工艺1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铁路、公路的桥梁以及高层建筑的基础大多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其成孔方法较多,而冲击钻孔法是常见的一种,因它能适应各种地层特别是冲击硬质岩层优势明显。近年来,使用冲击反循环钻孔法成孔速度大有提高,因而在复杂地质中的钻孔灌注桩基础大多优先选用冲击钻孔法来解决施工中的疑难问题。 2工艺特点 (1)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2)可以采用反循环冲击成孔提高效率。 (3)可以穿过漂石、卵石、砾石等地层。 (4)对处理复杂地层中的基础有显著的优点。 (5)它可直接投入粘土块入孔自行造浆。 3适用范围 冲击钻孔法适用于孔径100cm~300cm,钻孔深度50m。冲击钻机适用于所有土层,采用实心锤钻进时,在漂、卵石和基岩中显得比其他方法优越。 4机械性能及参数 见表1。

冲击钻孔系统设备由冲击钻头、三脚立架、卷扬机组成。冲击钻机配有1~5t重的冲击锥。国产的冲击钻机主要是CZ型的CZ-30、CZ-28、CZ-22等,另外还有YKC-31、YKC-30等型号。 5钻孔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 5.1.1冲击钻孔施工工艺流程 见图1。 5.1.2 冲击反循环钻孔施工工艺流程 见图2。 图1 冲击钻孔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2 冲击反循环钻孔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步骤 5.2.1 施工准备 (1)平整场地(陆地)。 平整场地应达到“三通一平”,以便钻机安装和移位;对于不利于施工机械运行的松散场地,应采取硬化、加固等措施。场地要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 根据施工图设计,合理选择和确定进出线路和钻孔顺序,制定场地布置方案。合理的安排泥浆池、沉淀池的位置,沉淀池的容积应满足2个孔以上排渣量的需要。 (2)围堰筑岛(浅水)。 对于浅水区域的桩基施工,可采用围堰筑岛方式施工,筑岛填料宜用粘土,岛面要有足够的施工场地,岛面标高应高出施工水位~2.0m。 (3)平台施工(深水)。 对于场地为深水时,可采用钢管桩施工平台、双壁钢围堰平台等固定式平台,也可采用浮式施工平台。 (4)测量定位。 桩位放样后,应埋设好护桩,并做好测量交底,随时进行检查。 (5)制作埋设护筒。

隧道工程 新奥法施工技术方案

隧道工程新奥法施工技术方案 一、新奥法介绍 20世纪60年代由于岩石锚杆、喷射混凝土机械和岩石力学方面技术的进展,人们对开挖隧道过程中所出现的围岩变形、松弛、崩塌等现象有了深入的认识。1963年奥地利学者L。腊布兹维奇教授命名的“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NATM)正式出台,它是以控制爆破或机械开挖为主要掘进手段,以锚杆、喷射混凝土为主要的支护方法,理论量测和经验相结合的一种施工方法,同时也是一系列指导隧道设计和施工的原则。新奥法的基本原则可简要的概括为“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早封闭”,我国的隧道工作者将其总结为“光面爆破, 喷锚支护、监控量测”三要素。 二、某隧道的新奥法施工 某隧道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调查,隧道所处围岩是Ⅲ类围岩,属于浅埋和偏压隧道,自承能力较差。施工时根据不同的围岩结构,分别采用或综合使用超前锚杆预加固、喷锚体系及格栅式钢构架作为初期支护方案。开挖采用短台阶光面爆破法;弃碴采用人工配合装载机或机动翻斗车清理,即时施工临时支护体系。洞门施工先期进行,并与不少于5m的洞内二次衬砌同时施工以保证结构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影响洞内施工;仰拱和铺底分段进行,与二次衬砌及时闭合;防水层在初期支护完毕二次衬砌之前施工;避车洞、排水沟、电气化接触网支架、洞口挡墙等最后施工并抓好隧桥、隧路的施工关系,避免相互干扰,确保工期。 2.1钻爆开挖作业线

根据围岩性质及施工设备选取正台阶开挖法(台阶长度小于5倍但大于1~1.5倍洞跨),上下断面采用平行作业,上台阶开挖要留取核心土。该法因为可缩短支护结构的受力条件,有利于控制隧道收敛速度和量值,适用范围很广。 钻爆开挖工序流程图见下页 为减少隧道施工所引起的对围岩和山体稳定,施工中贯彻“早进(洞)、晚出(洞)、少刷少挖”的思想。隧道进洞前首先清理坡面危岩,用砂浆锚杆对仰坡进行加固,然后用超前小导管对洞口进行预加固。 白家河Ⅱ号隧道进口仰坡加固时先清除仰坡危石,拆除洞顶水渠,在洞顶20m×40m(高×宽)范围内的采用喷锚挂网联合防护方案:超前锚杆采用ZW—II型全长粘接型早强砂浆锚杆(Φ22),长3-5m,间距1.2m×1.2m,表面挂网Φ6×Φ8,网格间距20cm×20cm,喷砼厚10cm。 进口洞口土石方采用明挖法进行,自上而下逐段开挖,分层高度2m,纵向按设计长度5m一次成型,挖掘机作业,挖不动的岩石地段采用弱爆破进行开挖,装载机装碴、出碴。 隧道出口土石方采用人工利用风镐配合光面爆破短台阶法开挖,上台阶长取洞跨的2~4倍。弃碴利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装运。 在对隧道洞口土石方施工完毕后,洞口边坡由人工按设计坡度进行刷坡,刷坡后,喷射10cm砼以稳定边坡,防止坍塌。 由现场实际观察,白家河Ⅱ号隧道出口仰坡较陡,曾是山民的采石场,弃用后形成的高大边仰坡。左侧坡脚为堆积虚碴,隧道中线右

新奥法在隧道施工中应用

浅谈新奥法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摘要】新奥法是目前隧道施工中应用范围最广的先进施工技术,其使用效果在不断的进行完善。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切实领会、掌握新奥法施工技术的核心,并结合工程实际加以应用,才能最大程度地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质量。本文首先说明了新奥法的原理,然后分析了隧道施工中新奥法的主要施工技术,最后结合工程案例阐述了新奥法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一、新奥法的原理 新奥法是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New Austrian TunnelingMethod,简写 NATM)的简称。它是奥地利土木工程师L.V.Rab-cewicz 等在长期从事隧道施工实践中,于 20 世纪 60 年代从岩石力学的观点出发并在总结隧道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的。早在 1934 年 Rabcewicz 就提出了在隧道中应用“喷浆”的技术。 新奥法是要充分利用岩体自身的承载力,岩体在自然状态下本身是平衡的,在开挖隧道后,岩体应力重新分配,而圆形孔洞可以更好的分散岩石的应力,当开挖面作为一个整体,应力重新平衡后,就可以很好的支撑起隧道结构。如何使开挖面成为一个整体,新奥法提出了在开挖隧道后,在开挖面通过拱架、锚杆、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等柔性材料与岩石表面紧贴,从而使它成为一个整体,重新分配应力,然后通过监控量测,围岩地质观测对隧道施工工艺进行微调,在完成初期支护围岩重新分配,应力趋于平衡后施作二次衬砌,二次衬砌并

不是作为隧道的直接承载物,而是起到部分受力及美观的作用。 二、隧道施工中新奥法的主要施工技术 (一)应用新奥法进行隧道围岩的支护 通常情况下,若围岩情况较好,应把喷射混凝土作为支护的主要方式,并利用锚杆进行辅助加固;但当围岩情况较差时,则应将锚杆作为支护的主要方式,并将其与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喷混凝土等进行配合使用。在隧道支护过程中应用 新奥法的锚喷支护技术,主要是将围岩作为承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二次衬砌支护过程中,主要是将其作为后期围岩的饰面和压力的承载体,因而在进行二次衬砌支护之前必须对围岩的变形和初期支护以及隧道周边情况等进行综合性评估。但无论是初期支护还是永久支护,都应选用薄壳型的柔性结构,从而在减少衬砌受弯变形的同时减少挠曲断裂。 在应用新奥法进行隧道围岩支护时,应注意隧道岩石的软硬度,因为在软岩隧道和硬岩隧道中应用新奥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软岩地层中,隧道处于近地表的地下薄层,因而难以承受来自应力再次分布的荷载,再加上覆盖土具有较大的重力作用,故难以有效地控制变形。因此在软岩隧道中采用柔性支护就有可能带来风险,一旦过度释放就会导致坍塌事故。对于软弱破碎的围岩中浅埋的隧道而言,与硬岩隧道中的新奥法原则施工工艺有所不同,即不仅应严格控制围岩的变形,还严禁采取一次性的柔性支护,而是应在地层进行预加固,并采取具有较大刚强度的方法进行预支护,从而确保其具有良好的自承

冲击成孔施工(作业指导书)

冲击成孔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明确桥梁桩基冲击钻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桩基作业施工。 2、编制依据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卵石、坚硬漂石、岩层及各种复杂地质的桥梁桩基施工。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调查现场及周边地区,对设地提供的地质、水文、气象资料进行复核,以此选择合理的机型及锤头型号。在正式开工前可进行冲孔试桩,以便对确定的施工工艺进行修正。 4.2机具准备: A、主要设备(冲击钻机、泥浆泵、各型号的耐磨牙);B、其它设备(钻机各项易损件的备件、电焊机、气割设备、输浆管);C、安全设备(漏电保护器、防护网、安全帽安全带、主杆辅杆的二级保护装置等)。 4.3人员要求:应由现场技术人员对操作工人进行培训及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做到熟练掌握各项机具的正确使用,过程中各种突发情况的处理等技术。在施工中操作人员应保持相对固定。 5、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基本施工工艺流程为: 地基处理→测量放样→钻机就位→埋设护筒→复核桩位→开钻→过程中勤调钻机→钻进中清孔→终孔→二清→成孔验收→进入下道工序(安装钢筋笼、浇筑水下砼) 要求采用整套冲击钻机设备,具有安全出厂合格证及相应部门的检验合格证,避免使用双筒卷扬机组成的简易钻具。为防止冲击振动导致邻孔孔壁坍塌或影响邻孔已浇灌砼强度,应侍邻孔砼抗压强度达到5MPa后方可开钻。 5.1施工准备 钻孔场地应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平整压实。场地位于浅水、陡坡、淤泥中时,可采用筑岛、或用枕木或型钢等搭设工作平台;当位于深水时,可插打临时桩搭设固定工作平台。工作平台必须坚固稳定,能承受施工作业时所有静、活荷载,同时还应考虑施工设备能安全进、出场。 5.2埋设钢护筒 护筒宜采用不小于6mm钢板卷制而成,并在外侧增设加劲肋,以防变形。护筒内径应比钻孔桩设计直径稍大30~40cm,护筒埋置深度符合下列规定:黏性土不小于1m,砂类土不小于2m。当表层土松软时将护筒埋置到较坚硬密实的土层中至少0.5m。岸滩上埋设护筒,在护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大

浅谈新奥法隧道施工技术

浅谈新奥法隧道施工技术 摘要:新奥法对隧道和城市地下工程的开挖有着毋庸置疑的贡献,若能良好的 运用和推广能为整个地下工程带来安全、高效、经济的开展。但目前在实际工程 中受利用的诱惑加之监管力度的欠缺,往往无法良好的运用新奥法的理论正确的 指导施工。? 关键词:新奥法隧道施工技术? 引言:隧道工程在交通运输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隧道施工技术 主要有以下几种:盾构法、矿山法、新奥法。新奥法即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 简称,新奥法是以隧道工程经验和岩体力学的理论为基础,将锚杆和喷射混凝土 组合在一起作为主要支护手段的一种施工方法,经过一些国家的许多实践和理论 研究,于60年代取得专利权并正式命名。六十年代此法被介绍到我国,七十年 代末八十年代初得到迅速发展。新奥法几乎成为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修筑隧道的 一种基本方法。 一、新奥法的基本原理? ①隧道结构的主要承载是围岩。②在隧道围岩支护过程中,一方面允许围 岩有一定位置移动,进而产生受力区;另一方面,为避免围岩变形过大而产生严 重松弛卸载,必须限制围岩位移的程度。③为使围岩在开挖卸载后不失去原有的强度,开挖后需对围岩进行加固。④初次支护主要作用是避免围岩严重松弛和卸载,需要围岩的承受自身重量,不是用来承担隧道围岩所失去的承载力。⑤应适时的建造初次支护,在挖开围岩后间隔一定时间,使围岩发生形变进而形成承力 保护区,起到较好的支撑性能。⑥围岩自我稳定时间,一方面在建造过程中量测隧道周边的位移来评定;另一方面依靠对围岩地质条件的初步调查。⑦通常可视其整体的结构效应为薄壳,是因为喷射混泥土本身的强度高和轻度变形的特点决 定了它的可塑性和收缩的能力。⑧在没有被腐蚀破坏的情况下,就可把初次支护看作承重结构的一部分。⑨由于喷射混泥土具有结合围岩、填平洞壁不平整面等特点,因此喷射混泥土常作为初次支护,并且能使围岩不发生应力重分布以及使 用钢筋网、锚杆和钢拱架。⑩孔洞的施工方法决定了从开挖到封闭所需的时间。施工时通过测量控制和修改围岩的变化,通过前期的地质调查对施工资料进行估计。为规避施工时工程荷载对隧道受力的影响,限制围岩的二次应力重分布程度 以及松动圈的范围。通常利用对拱部减少开挖次数进行一次开挖方案。从物理静 力学的角度看,隧道横截面尽可能接近圆形或椭圆形。并且限制超挖和欠挖,开 挖后及时封闭结构,并建造仰拱。可建造薄层内衬砌,以提高隧道结构的安全性,最终达到密封的效果,内层与外层相互之间只传递压力,使结构内不产生过大的 弯曲应力。根据建造过程中的应力及变形状态的测量,对其安全性、整体结构系 统的稳定性和结构设计进行评价。一般不增加其厚度而增加钢筋含量(即钢拱),以提高衬砌的强度;可通过增加锚杆的根数或长度以形成围岩受力环区来实现增 大整个结构的刚度。可通过在外壳上安装软管及密封的排水设施来实现外源水压 和静水压力的控制。 二、新奥法施工技术? 2.1 双连拱隧道新奥法施工。采用单向掘进新奥法施工,由进口向出口方向 掘进。采用明挖法施工明洞段,采用“三导洞”法开挖正洞,即先行贯通中导洞,

隧道施工技术习题题目练习(最终版)

隧道施工技术复习题 一、选择题: *新奥法是( B ) A、一种施工方法 B、施工原则 C、矿山法 D、全断面施工法 *某隧道初期支护采用格栅钢支撑+双层钢筋网+系统锚杆支护体系,下列施工方法正确(B ) A.架立格栅钢支撑挂好双层钢筋网再喷射砼 B.架立格栅钢支撑挂第一层钢筋网喷射砼再挂第二层钢筋网喷射砼 C.不论喷射砼多厚,一次就喷射够厚度 D.喷射砼应分段、分部、分块,按先拱后墙,自上而下地进行喷射 *隧道通过松散地层施工,为了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施工时常用的手段(B )A.先挖后护 B.先护后挖,密闭支撑,边挖边封闭 C.强爆破,弱支护 D.全断面开挖 *明洞浇注拱圈混凝土的拆模强度低线为( A ) A、设计强度70% B、设计强度80% C、设计强度60% D、设计强度90% *岩石隧道开挖中辅助眼的爆破方式为( D ) A、预裂爆破 B、齐发爆破 C、光面爆破 D、微差爆破 *光面爆破中炮眼的起爆顺序为( B ) A、周边眼1,掏槽眼2,辅助眼3 B、掏槽眼1,辅助眼2,周边眼3 C、掏槽眼1,周边眼2,辅助眼3 D、周边眼、掏槽眼、辅助眼同时起爆*公路隧道围岩分类中的Ⅳ类围岩硬质岩石其饱和抗压极限强度为( B ) A、≥60、 B、≥30、 C、≈30、 D、 =5~30、 *模板放样时,为确保衬砌不侵入隧道建筑限界,允许将衬砌轮廓线扩大( A ) A、5 B、10 C、15 D、20 *公路隧道围岩分类标准是以( D ) A、岩石的综合物理指标为基础 B、岩体构造、岩性特征为基础 C、地质勘察手段相联系 D、坑道稳定状态为基础 *设置仰拱的隧道,路面下应回填以( C ) A、天然砂砾 B、粗砂 C、浆砌片石或贫砼 D、稳定土 *公路隧道洞门内行车道路面宜采用( A ) A、沥青混凝土 B、沥青碎石 C、水泥混凝土 D、沥青贯入式 *隧道新奥法施工的理论基础是( C ) A、充分发挥喷锚支护的作用 B、充分发挥二次衬砌的作用 C、充分发挥岩体的自承能力 D、岩体的平衡拱作用 *隧道施工是指修建( A )。 A.隧道及地下洞室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总称; B.地下洞室及巷道; C.躲避洞; D.地下交通工程。 *下列叙述错误有(A ) A.断层构造方面与隧道轴线的组合关系只有正交和斜交 B.隧道施工遇到断层一般先探明断层地质情况后再选用合理的施工方法 C.隧道穿过断层地段,施工难度取决于断层的性质、破碎带的宽度、填充物、含水性和断层活动性等因素 D.通过断层带的各施工工序之间的距离宜尽量缩短,并尽快地使全断面衬砌封

冲击钻机成孔施工技术及质量通病防治

摘要: 随着交通桥梁在我国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钻孔灌注桩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冲击钻钻孔灌注桩及病害的处理还是一大难 题,下面通过在施工中桩基础施工经验,介绍在施工中冲击钻孔灌注桩成孔施工及相应质量控制要点,以及对施工过程控制处理方案,仅供 尖键词: 冲击钻孔施工技术质量通病控制要点 1概述 桩基工程是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最主要的基础结构形式。由于桩基工程量大、重复作业性强的特点,桩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先根据桩基施工过程中的一些特点谈一下桩基施工的质量通病和控制要点。 桩基工程的主要特点: ①工程量大: 就我经理部管段桩基二万一千多根。② 结构单一: 几乎全部采用 1.0米直径,只有少量设计有 1.25米桩基。③施工工艺单一: 所有桩基基本在40?50米之间,且大部分地质状况相同,均采用钻孔灌注施工。④ 作业重复性强,最容易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施工,但是由于采用水下灌注桩,所以也最 容易发生质量事故,过程控制比较复杂。 冲击钻孔成桩虽然在公路上桩基施工经验很成熟,但是由于铁路客运专线的特点,桩基施工中更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和事故,现在就桩基施工中存在的一些质量通病和 控制要点作如下阐述:

2钻孔钻进 2.1基本工作 2.1.1钻孔作业要求钻孔就位前,应对钻孔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包括场地与钻孔坐落处的平整和加固,主要机具的检查与安装;需及时填写施工记录表,交接班时应交代钻进情况及下一班应注意的事项;每班检查孔体偏斜情况,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2.1.2钻具和钻头可按下列规定选用在一般黏性土、淤泥、淤泥质土以及沙土中,宜采用笼式钻头;在砂卵石层、强风化层中,可用镶焊硬质合金刀头的笼式钻头;遇孤石或旧基础结构时,可用带硬质合金刀的筒式钻头;在硬岩中,可用牙轮钻头;冲孔式钻孔一般采用十字形冲击钻头。 2.1.3钻进速度的确定钻孔时,应根据土层类别、孔径大小、钻孔速度及供浆量来确定相应的钻进速度,在淤泥和淤泥质土层中,应根据泥浆补给情况,严格控制钻进速度,一般不宜大于一米每分钟;在松散沙层中,钻进速度不宜超过三米每小时;在硬土层中或在岩层中的钻进速度以钻机不发生跳动为准。 2.2冲抓钻孔法采用冲抓钻机,施工时使三脚立架固定滑轮,绕过滑轮的钢丝绳下端吊着由三块钢锥片组成的锥头,锥头张开的最大外围尺寸与桩孔直径相同。锥头对准桩孔中心,放开制动,锥头在自重作用下下落,打入孔底土层中,卷扬机提升拉索使锥头合拢,沙土被封闭在锥头内提出。锥体提出孔口后,在井口放置一块钢盖板,将手推车放在钢板上接受渣土。只要打开锥头控制栓,锥头自行张开,渣土排出。 注意事项: 应小冲程稳而准的开孔,待锥具全部进入护筒后,再松锥进行正常冲抓。提锥应缓慢,冲击高度一般为 1.0 至 2.5mm ° 2.3冲击钻进法

新奥法施工的几种开挖方法总结

新奥法隧道开挖几种方法 初次接触隧道工程,感触颇深,在从事隧道试验检测工作的同时,我更多的时间是向优秀的工程师们学习具体的现场施工经验,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也是大概的讲解了一下,而更多的东西还要靠自己去领悟,去学习。自己总结了隧道工程的一些开挖方法,加上具体的现场施工逐渐的了解了隧道的施工工序及技术要求。 在当前的施工实践中,从施工造价及施工速度考虑,施工方法的选择顺序为:全断面法→台阶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中隔壁法(CD法)→交叉中壁法(CRD法)→双侧壁导坑法;从施工安全角度考虑,其选择顺序应反过来。如何正确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但必须符合安全、快速、质量和环保的要求,达到规避风险、加快进度和节约投资的目的。 1、全断面开挖法 全断面开挖法就是按照设计轮廓一次爆破成形,然后修建衬砌的施工方法。 适用条件: (1)I~IV级围岩,在用于Ⅳ级围岩时,围岩应具备从全断面开挖到初期支护前这段时间内,保持其自身稳定的条件。 (2)有钻孔台车或自制作业台架及高效率装运机械设备。 (3)隧道长度或施工区段长度不宜太短,根据经验一般不应小于lkm,否则采用大型机械化施工,其经济性较差。 隧道机械化施工,有三条主要作业线,见表

全断面法施工特点 (1)开挖断面与作业空间大、干扰小; (2)有条件充分使用机械,减少人力; (3)工序少,便于施工组织与管理,改善劳动条件; (4)开挖一次成形,对围岩扰动少,有利于围岩稳定。

2、台阶法施工 台阶法是先开挖上半断面,待开挖至一定长度后同时开挖下半断面,上、下半断面同时并进 的施工方法;按台阶长短有长台阶、短台阶和超短台阶三种。近年由于大断面隧道的设计,又有三台阶临时仰拱法,甚至多台阶法。至于施工中究竟应采用何种台阶法,要根据以下两个条件来决定: ⑴初期支护形成闭合断面的时间要求,围岩越差,闭合时间要求越短; ⑵上断面施工所用的开挖、支护、出碴等机械设备施工场地大小的要求。 在软弱围岩中应以前一条为主,兼顾后者,确保施工安全。在围岩条件较好时,主要是考虑如何更好的发挥机械效率,保证施工的经济性,故只要考虑后一条件。

冲击钻成孔工艺

钻孔灌注桩冲击钻机械施工工艺 一、工艺特点: 冲击钻锥钻孔的特点是靠冲锥的重量和冲击功能直接冲击、破碎土、石,用泥浆悬浮钻渣。使冲击钻能正常冲击到新的土(岩)层,然后用掏渣筒取出钻渣的成孔方法。 二、适用范围 此工法适宜用于地层为亚粘土、砂类土、砾石、卵石、漂石、软岩石,硬岩石等绝大多数地层,可在丘陵地或水上作业。采用泥浆护壁冲击钻锥钻孔,孔的深度一般50m 以内,直径为1.0-2.5m 的钻孔桩,均可使用。 三、施工程序及操作要点 (一)施工工艺见下页(二)操作要点 1. 施工场地清除杂物,整平夯实,在场地边缘挖排水沟,使场内雨水排出方便,且适宜于人员操作,机械的安装运转。施工开始前应保证水、电、路三通,达到施工条件需要。钻孔位于水上时,可先筑岛、搭设水上钻孔施工平台,然后进行钻孔桩施工。 2. 测量放样:准确测量定出各钻孔桩中心位置,为了保证钻孔位置的准确无误,在桩中心位置的四周应设置保护桩。 3. 护筒的制作与埋设: (1)钢护筒的制作 按规范要求,在设计制作钢护筒时护筒直径要比钻孔桩直径大20~30cm,为了施工的安全,选用钢护筒的直径比桩径大30cm为宜,护筒卷制的钢板厚度应不小于设计的厚度,为加强护筒的整体刚度和圆度,在每个护筒的上下口及中腰部加焊用10#槽钢卷制的加强圈。护筒每节长度为8~10.5米,加工旁弯应控制在2cm以内,椭圆度应控制在2cm以内。焊缝采用坡口双面焊,所有焊缝必须连续焊接,以保证其密封不漏水。 (2)在陆地或筑岛围堰上施工,可使用人工或机械开挖坑埋设护筒,护筒埋设时应使护筒的平面位置中心与桩设计中心一致,中心偏差不得大于2cm,倾斜度偏差不大于1%; 护筒顶宜高出地下水位1.5m-2m,高出地面0.3m,旱地或浅水处,粘性土不小于1.0-1.5m,砂性土应将护筒周围0.5-1.0m 范围内挖除,回填粘性土,并夯

新奥法施工技术和方法

新奥法施工技术和方法 在大量的地下工程实践中,人们普遍认识到,隧道及地下洞室工程,其核心问题,都归结在开挖和支护两个关键工序上。即如何开挖,才能更有利于洞室的稳定和便于支护:若需支护时,又如何支护才能更有效地保证洞室稳定和便于开挖。这是隧道及地下工程中两个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问题。 在隧道及地下洞室工程中,围绕着以上核心问题的实践和研究,在不同的时期,人们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并逐步建立了不同的理论体系,每一种理论体系都包含和解决(或正在研究解决)了从工程认识(概念)、力学原理,工程措施到施工方法(工艺)等一系列工程问题。 一、隧道设计施工的两大理论 (1)松弛荷载理论其核心内容是:稳定的岩体有自稳能力,不产生荷载:不稳定的岩体则可能产生坍塌,需要用支护结构予以支撑。这样,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荷载就是围岩在一定范围内由于松弛并可能塌落的岩体重力。这是一种传统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有泰沙基和普氏等人。 (2)岩承理论其核心内容是:围岩稳定显然是岩体自身有承载自稳能力:不稳定围岩丧失稳定是有一个过程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或限制,则围岩仍然能够进入稳定状态。这种理论体系的代表性人物有拉布西维兹、米勒-菲切尔、芬纳-塔罗勃和卡斯特奈等人. 由以上可以看出,前一种理论更注意结果和对结果的处理:而后一种理论则更注意过程和对过程的控制,即对围岩自承能力的充分利用。由于有此区别,因而两种理论体系在过程和方法上各自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新奥法是岩承理论在隧道工程实践中的代表方法。 二、新奥法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 目前新奥法几乎成为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修建隧道的一种基本方法,技术经济效益是明显的。新奥法的基本要点可归纳如下: 1.岩体是隧道结构体系中的主要承载单元,在施工中必须充分保护岩体,尽量减少对它的扰动,避免过度破坏岩体的强度。为此,施工中断面分块不宜过多,开挖应当采用光面爆破、预裂爆破或机械掘进。2.为了充分发挥岩体的承载能力,应允许并控制岩体的变形。一方面允许变形,使围岩中能形成承载环;另一方面又必须限制它,使岩体不致过度松弛而丧失或大大降低承载能力。在施工中应采用能与围岩密贴、及时筑砌又能随时加强的柔性支护结构,例如,锚喷支护等。这样,就能通过调整支护结构的强度、刚度和它参加工作的时间(包括闭合时间)来控制岩体的变形。

冲击钻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冲击钻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冲击钻成孔灌注桩的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水泥:宜采用 32.5 级或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 5%。 2.1.3 石子:粒径为 0.5~ 3.2cm 的卵石或碎石,含泥量不大于 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粘土:可就地选择塑性指数 I≥17 的粘土。 2.1.6 外加早强剂:应通过试验确定。 2.1.7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2.1.8 焊条:焊条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2.2 主要工机具 冲击钻孔机、翻斗车或手推车、混凝土导管、套管、水泵、水箱、混凝土搅拌机、平尖头铁锹、胶皮管、电焊机、切割机、泥浆车等。 2.3 作业条件 2.3.1 地上、地下障碍物都处理完毕,达到“三通一平”。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准备就绪。 2.3.2 场地标高一般应为承台梁的上皮标高,并经过夯实或碾压。 2.3.3 制作好钢筋笼。 2.3.4 根据图纸放出轴线及桩位点,抄上水平标高木橛,并经过预检签字。 2.3.5 要选择和确定钻孔机的进出路线和钻孔顺序,制定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2.3.6 正式施工前应做成孔试验,数量不少于两根。 2.4 作业人员 2.4.1 主要作业人员:钻机操作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焊工、测量工、技术员、电工2.4.2 钻机操作工和电工应持证上岗,其于工种接受安全和技术培训,并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隧道新奥法施工方案

隧道新奥法施工方案 1.概述 为了确保隧道新奥法施工的质量并符合环保及职业健康安全等要求,编制本方案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承建采用“新奥法”施工的隧道工程。 3.参照文件 1)| 2)《施工承包合同书》 3)**高速公路**合同段《隧道施工图设计文件》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6)《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8)《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总体施工组织设 计》 4.% 5.职责和权限 5.1.现场主管技术人员负责施工作业的技术、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交底以及现场管理 工作。 5.2.质量工程师负责该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 5.3.安全员负责该项目的环境保护及职业健康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5.4.现场作业人员认真负责该项目的施工作业,遵守操作规程,对不符合质量、环保 及危及生命安全的违章安排有权拒绝作业。 6.围岩分类及主要施工方法 6.1.围岩分类 根据围岩主要工程地质条件和岩石质量指标、岩体弹性波纵波速度及岩体完整性系数可将围岩分为I、II、III、IV、V和VI共六种类别,各类围岩类别的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和各项指标分别见表1、表2。

" 表1 围岩类别 测试 参数指标 VI V VI III II…I RQD(%)>9585~9575~8550~7525~50<25 ! VP(km/s)>~~~~<I~~~~~< 表2 类别 围岩主要工程地质条件 主要工程地质条件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 VI 硬质岩石(Rb>6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轻微,节理 不发育,无软弱面(或夹层);,层间结合良好。 呈巨块状整体结构 V 硬质岩石(Rb>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较重,节理 较发育,有少量软弱面(或夹层)和贯通微张节理, 但其产状及组合关系不致产生滑动;层状岩层为中层 或厚层,层间结合一般,很少有分离现象,或为硬质 岩石偶夹软质岩石 【 呈大块状砌体结构 软质岩石(Rb≈30Mpa)受地质影响较微,节理 不发育;层状岩层为厚层,层间结合良好。 呈巨块状整体结构 IV 硬质岩石(Rb>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较重,节理 发育,有层状软弱面(或夹层),但其产状及组合关系 尚不致产生滑动;层状岩层为薄层或中层,层间结合 差,多有分离现象,或为硬、软质岩石互层。 呈块(石)碎(石)状镶 嵌结构 ` 软质岩石(Rb=5以上~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较重, 节理较发育;层状岩层为薄层、中层或厚层,层间结 合一般。 呈大块状砌体结构 III 硬质岩石(Rb>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很严重,节 理很发育,层状软弱面(或夹层)已基本破坏 呈碎石状压碎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